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火花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寄语新春前夕
long17 2014-1-30 01:32
科研路漫漫 投身忘自我 为生思想火花迸射 恍惚新年伊始 可喜 可喜 目标海市蜃楼 已开工奠基 可悲 可悲 室寝乱遭无序 尽遭奚落无数 研究痴迷何种境界好? 有无知音协共勉? 笑却世人非同道 独享快乐在人间
3196 次阅读|0 个评论
“静电”火花与大众公司的“DSG”问题
热度 1 Greg66 2013-3-17 08:04
第一个问题: 去年冬天上课的时候,在连接笔记本电脑至教室的投影设备时,信号线插头刚一接触到电脑上的插座,一股火花产生了,火花并不大,我也未很在意。接着上课。可是第二节课一开始,在教室里连接投影设备时,连是连上了,可是怎么也不能把信号投到屏幕上了,换了两个教室,后来又到别的地方,信号仍然不能传输。很显然是我的电脑坏了。电脑坏了,应该有两种情况,一是仅仅信号线插座坏了,换一个插座即可,二是由插座导致主板坏了,这样就得换电脑的主板,因为有备用电脑,这个问题我还没有深究。问题主要并不在于电脑如何损坏,我想知道的是信号线插头和电脑插座之间连接时,这点火花就能导致插座或者插头或者信号线损坏吗?这个火花是静电火花还是什么?怎么产生的?当然更主要的,想知道如何避免?希望听到电气专业人士的见解。 第二个问题: 前天的“ 315 ”晚会上曝光了大众汽车公司的“ DSG ”问题,说大众公司很赞赏自己的 DSG 技术,它可以使自己出产的汽车平稳驾驶、全无“震颤”。可是 315 晚会上大约有 3-4 位车主,叙述了在驾驶过程中,有 DSG 的汽车会有短时间( 2-3 秒吧)失去动力的现象,然后又突然加速“串出去”,汽车失控,十分危险。国家有关部门昨日已经要求大众公司召回有这种问题的汽车,办事效率还真高,毕竟安全无小事!可是也有人这样猜测,说大众公司的 DSG 是专利技术,应该不会有这样的问题,别的车也会偶尔有短时失去动力的现象,这时就得凭驾车人的经验,不要给太大的油,这样就不会发生“串出去”的现象。据此判断,大众召回的汽车也没法修理这个 DSG 引起的问题。我一直不会驾车,也没有大众的车,不知道这个情况,希望听到博友的见解。
个人分类: 10|4707 次阅读|2 个评论
末日新解
热度 3 杨学祥 2012-12-22 11:16
末日新解:新旧交替的忧思 开元末日忧始终, 风行水上波自成。 天堂地狱遥相望, 祸福吉凶皆相通。 恨不死,爱不生, 落花流水逐东风。 无可奈何春去也, 夏日如火花更红。 相似诗句: 春的后面不是秋,何必为年龄发愁? ......
个人分类: 诗词|3054 次阅读|6 个评论
[转载]机械制造
shanwantun123 2012-9-14 16:48
用千分表校准未来的目标; 用铣床飞出人生的粗框; 用磨床光平道路的坎坷; 用雕刻机精雕生活的巧妙; 用放电机绽放爱情的火花; 用油石抛光岁月的伤痕; 用线割机精修理想的遂道; 用电脑设计出幸福的阶梯; 用锯床切断烦恼的枷锁; 用车床车出生活的圆满。
个人分类: 装备制造|1852 次阅读|0 个评论
自由
热度 1 lysyxcs 2012-8-31 12:10
无钱亦无权, 难以养“小三”。 静读数理书, 篇篇火花闪。 名利不企求, 闲云野鹤般。 潇洒谈笑声, 自由在人间。
2463 次阅读|2 个评论
2012-17读者之声
kejidaobao 2012-7-9 14:25
理想,已经起步 ——读《研究生如何夯实科研生涯基础》有感 最早接触科研,应该是从大学毕业时做毕业设计开始的。那时候对于科研还处于一片懵懂的状态,对实验原理、步骤、结果及整个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都不知从何下手。《科技导报》连载的《研究生如何夯实科研生涯基础》一文,将科研思想的火花注入了我的灵魂。读了这篇文章,即便导师不在我身边,我心里也很踏实,因为科研的思想就在那里,指引着我摸索着走向未知的科研世界。 记忆最深的是写论文摘要时的坎坷。那时,自己对论文摘要没有明确的概念,几乎就是以一种模仿的方式来写,写了多次才勉强达到导师的要求。《研究生如何夯实科研生涯基础》中关于写文章摘要的部分,把我当时的切身感受总结得淋漓尽致。读过之后,我才深刻地理解了指导我毕业设计的老师让我一遍遍重写摘要的理念所在:科研论文的摘要,是一篇独立于全文而存在的短文,一方面为读者检索论文服务,一方面增加国际著名数据库(如Ei)的检索比例。因此,摘要是一片科研论文很重要的部分。 性格内向的我,在刚刚接触实验课题的时候,很害怕得不到导师及时的指导,但又害怕导师常在我身边,对我的实验课题要求过于严格。心里也一直存在这样矛盾的想法:想让导师常给我布置任务,可是又怕向导师汇报结果时,完成任务的质量让导师不满意。如果好长一段时间导师没有联系我,我也不会去主动和导师联系,一边想着可以松懈一段时间了,一边又为自己这样的做法后悔,白白浪费了大好的时光。读了《研究生如何夯实科研生涯基础》后,我明白了,研究生阶段是每个研究生自我提升和继续深造的过程,我应该以严肃的学术观,主动踏实地进行自己课题的研究工作,不要掩耳盗铃,不要把自己的不足包裹得紧紧的,做科研要谦虚、实干,只有这样才不辜负读研究生的美好时光。我也明白了应怎样与导师相处——规律地与导师保持联系,让导师明白我目前存在的不足,同时给我更好的指导,也及时给我布置新的任务。现在的我,正像《研究生如何夯实科研生涯基础》里说的那样,觉得自己是个很“幸福”的研究生了,每天的生活忙里有闲过得很充实,每天晚上躺在床上的时候回想一天来的收获,常常会美美地进入梦乡。 “走上科学发展和科学经历之路,你当然应该走进社会上科学专家的圈子之中。科学是一个人最漂亮的选择,但却是孤独者的坏选择。”这是文中对我影响最大的一句话,我把它摘抄在实验记录本的扉页,使自己受益终生。这句话中积极的“处事观”对于每一个科研人员都极其重要,它引导我们如何与人交往和合作。对于我这样一个刚刚读硕士的学生来说,接触的科学共同体还十分有限,然而,即便是目前所处的很小的“科学共同体”,对我现在实验课题的帮助也是显而易见的——每当我被实验中偶然遇见的问题折磨得头晕目眩时,师兄的一句话就可以让我豁然开朗。这样的情况在我目前的学习阶段已经遇到过很多次了。将来,我接触的科学共同体会在学习生活中逐渐扩大,融入到这一个个共同体中,我的受益也会随之进一步扩大。 人们常说:成功的一半是方向。一粒种子的方向就是冲出土壤,寻找阳光,茁壮成长。我已经感受到了阳光的力量,理想已经起步。希望更多的人会受益于《研究生如何夯实科研生涯基础》这篇文章,找到前进的方向。 ——北京理工大学应用化学专业研究生 姜丽娟 科研中常被轻视的方法研究 科研浮躁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只重视实验结果或者数据,而对获得这些结果、数据的方法重视不够,所以经常对别人发表的好结果望洋兴叹,而不去下辛苦掌握些方法论。 举个例子,给定一层厚度在100—200纳米的有支撑透明光学薄膜,如何准确测量其厚度和光学参数?猛一看,这似乎根本不是个问题,甚至相关的商用仪器都有很多,但深入分析一下,事情就没有那么简单。原则上,厚度和折射率、消光系数等参数均可通过椭圆偏振仪(椭偏仪)一次性获得,如果是光谱扫描型椭偏仪,则薄膜的色散曲线都可以获得。但是椭偏仪测量基于物理模型,这些模型因物质而不同,对于实际工作中千变万化的薄膜材料和结构,要么物质特殊,要么结构特殊,只要不符合仪器的模型库,测量就无法进行,当然也可以自己建立物理模型,但这个就不是购买仪器的初衷了。所以,不能指望商用仪器解决一切,还是要自己掌握其中的方法论。 还是这个光学薄膜,我们建立了自己的方法论。首先,通过X射线反射谱准确测量薄膜的绝对物理厚度,这是不依赖于任何物理模型的,是由薄膜上下表面反射光干涉引起的,只要量出反射率曲线中相邻震荡峰的间隔就可以获得薄膜厚度。然后,以这个厚度为初始参数,对薄膜的透射谱进行拟合,以获得薄膜的光学参数。基于分光法的透射谱很准确,而透明基底会给椭偏仪测量带来额外误差,因此我认为对透射谱进行拟合要比依靠椭偏仪靠谱。利用透射谱拟合也要涉及几种色散模型,但这些模型是通用模型,与薄膜结构无关,经过对比研究后应该可以确定最适合的模型。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对不同类型的薄膜区别对待,建立各自的测量方法。我们以前认为只要有了椭偏仪,薄膜测量就没问题了,没想到有了仪器,问题更多更让人烦恼,因为得到的数据常常超出正常。我们做的这些工作,不具备太多创新性,按理说不符合现在对科研的期待,但是我们掌握了方法,我认为这样的工作就很有意义,一旦方法建立,就像给火车铺设了轨道。因此,仪器重要,方法论是发挥仪器作用的保障。 回过头来,我们为什么经常轻视甚至忽视方法论的研究呢?我认为原因有三。第一,科研考核注重结果的显示度,科研管理偏于目标管理,而非过程管理,科研人员只盯着最终数据。第二,科研人员眼界狭窄,方法论研究往往要深入理论,而理论是很多实验研究人员不愿意碰的。第三,谁都不是哪吒,有三头六臂,但科研合作不足使方法论研究难以开展。 我国目前花大量外汇购买的高精尖仪器很多了,但用得足、用得好的并不多,以至于功能闲置,造成极大浪费,其中对方法论的掌握不足大概是主要原因。因此,科研人员应该多关注方法论研究。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徐耀 (责任编辑 李娜,张杰青)
个人分类: 栏目:读者来信|2881 次阅读|0 个评论
为自己写作
xuxiujiang 2012-5-4 13:03
写作是思想的记录。写作是思想完善的过程。写作把五行的思想变成有形的文字,写作把一个个跳动的思想火花变成了明亮的精神火炬;写作把散乱的灵感珍珠串成了智慧的项链;写作把稍纵即逝的感受变成了永久的记忆。 写作对自己有益。写作是思想的积累,写作是深入思考的前提。写作丰富自己思想的有效手段。写作使思路更加清晰,写作使思维更有条理。 写作可以提高自己的表达和沟通能力,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理解。 写作把别人的知识变成了自己的思想。 养成好的习惯,为自己写作。
2104 次阅读|0 个评论
有谁比你画得更美?
热度 19 zhangyuxiu 2012-3-11 14:47
有谁比你画得更美?
  自然,有谁比你画得更美?柔和光线下的树木,有的奇崛怪诞,有的婀娜多姿,有的光秃萧索,不同形态有不同风姿,呈现不同美的形态,再好的画家也只画出你一部分的韵味。有空闲的时候常到外面走走,和自然交流,和天空对话,强健了体魄,愉悦了身心,说不定灵感的火花也会随之涌现。 1 2 3 4 5 6 7 8 9 10
3785 次阅读|42 个评论
西门庆的高三
wangmengchang 2012-2-17 10:40
西门庆是个混蛋 高三时候的激动 像喷着火花的引信 他扒掉了姑娘的衣服 姑娘面颊绯红双眼紧闭 这个小混蛋开始颤抖 开始哭泣 几天后的西门庆 大脑依然一片空白 躲在宿舍里 谁也不想见
2046 次阅读|0 个评论
这个春节有点烦
热度 4 sbwij 2012-1-29 20:13
在这个功利感比任何时代都要凸显的社会里,我们的春节也变得不那么单纯了。看着稚气未脱的孩童们放着鞭炮,相互追逐着打闹,自己再也笑不起来,终于发现该来的所谓成熟还是来了。年近而立,还有什么能激起我的兴奋火花?在学校里,整天耳边响荡着老板们杀猪般的嚎叫:快快发好文章,有丰厚的奖金哦,影响因子能大于五吗?这样的催促,累加起来,就是在催熟。我们都是一些笨品种,老板想要高产量充门面,只有用激素来催熟,可惜,激素就是整天的唠叨,我们的脑袋变得更加木瓜了。老板不懂如何科学种田,苦的可是我们这些稚嫩的小苗,是成长,还是成才,抑或是变成杂草,甚至枯萎掉,都未可知。在这个杂草无比茂盛的年代,小苗想要长大,必需自己努力汲取养分,不放过一点点阳光,耐心等待出头之日,不然就淹没在茫茫草原吧。 春节到了,本想着是身体休养生息、心灵得到慰藉的绝佳时机,却被亲们好友们高度一致的关心所取代:在哪工作呢?一个月多少钱?什么时候结婚?房子呢?呵呵,我本乐观人,却也不得不想这些现实的问题,而且是马上要面对的问题。我的科研情结,我的研究梦想,还有那转瞬即逝的Idea,都统统的抛弃在这嘈杂的功利氛围中,心也变得不踏实。古人云,一切随缘,顺其自然。我们这个时代到底怎么了,人人都这么充满危机感,急着毕业,急着挣钱,急着娶老婆生孩子。好像不马上实现这些愿望,人就很失败,生活就没法继续。一个人这样,说明他很有追求;两个人这样,说明他们志同道合;一群人这样,说明这个群体趾高气扬;整个国家和社会都这样,说明我们的民族已病入膏肓。一个动辄以钱论英雄的民族,造就的是一个个肥头大耳的包工头和油光满面的衙门蛀虫,再加上匆匆赶公交的卑微小民(美其名曰中产阶级)。所谓的科教兴国,所谓的科学发展观,统统是 TMD 的浮云。 这个春节有点烦,也许自己也是在蜕变。当把这种种的病态看成常态,也许就是所谓的看破红尘吧。
4024 次阅读|7 个评论
抓住一闪而过的科研小火花!
热度 11 yzhang111 2012-1-19 00:48
抓住一闪而过的科研小火花!
早晨上班在城铁上遇到常常见面的同事。以往聊天多是寒暄式、吹牛皮式、发牢骚式等等,今天忽然聊起了科研。聊着聊着就觉得脑袋里一个‘火花’一闪而过:为什么不在我的研究中试试这个思路和手段?貌似目前还没人尝试过。 根据个人经验,很多时候这种火花不一定正确,但也有很多时候是本人科研中Idea的重要来源。自己探索了一条比较高效地抓住火花的办法,有可能有助于童鞋们把火花变成冉冉大火。拿出来和童鞋们分享探讨一下。 1. 迅速给火花照个像 根据以往经验,如果不加特殊处理,这种火花很快会淹没在随后而至其他琐事中而被忘掉。所以我一般会迅速找笔记下来(小学时就爱把笔插在上衣口袋显摆,现在看来这个爱好有用 )。信不信由你啦,我曾经几次梦中醒来起床记录梦中的那些个Idea,甚至常常激动地不能接着睡 。这条可是本文核心中的核心哦。 2. 论证火花的可行性 按照记录下来的火花,下一步就需要去进一步搜索文献,求证这个火花是否合理是否有新发现的潜力。因为从事医学基础研究,pubmed是一个非常强大的搜索工具,属于每天早晨到办公室的第二件事(第一件事是看科学网 )。另外google和wikipedia也是我常用的搜索验证工具。 3. 具体实施火花,促进科技进步 别介意喔,写这条是因为原来讲大话空话的习惯造成的 。不过迅速具体落实的确才是硬道理。看到很多老美同事在研讨会中经常大量迸发火花,有时像放焰火那么多。但具体科研中表现很一般,严重的甚至糊口都困难。我感觉这些人把火花当成果,有火花就有成就感,所以就懒得具体验证实施了。光说不练、只有逻辑没有证据在科研领域很难行得通。正在幻想的童鞋赶紧回去加油干吧! 过了年再说也行。 来个彩色的: 图片来自网络,仅供欣赏。
7507 次阅读|25 个评论
谁也挡不住我前行
热度 1 pathologysmu 2011-12-31 15:52
去年的这个时候我在异国他乡度过我的新年,今年的这个时候我已经回来了,与我的家人一起度过这个新年。 对于2011年我谈不上有多留恋。在下半年的时光,我将太多的时间沉浸于自己的痛苦中,沉浸于别人给我制造的痛苦之中,几乎无法自拔。现在2011已经过去,我要把2011年的痛苦埋葬。今天我总算可以长吁一声大喊一声,感到释怀,一切都会过去。我非常感谢我的家人在我困难甚至绝望的时刻给我巨大的支撑,让我知道我并没有被遗弃,她们始终和我在一起。我要非常感谢我的学生,他们和我一起接受着这种挑战,他们以不同的方式支持我,让我倍感欣慰,让我感到丝丝温暖和缕缕快乐。这一年我的三位硕士研究生顺利毕业,她们其中的一员在相关专业的国际顶尖杂志上发表了论文,这是我们课题组近些年研究工作的重要突破,也是我黯淡岁月的靓丽火花,让我觉得生活并不是那么没有意义,让我觉得自己还可以很好地工作。另外合作培养的研究生也在国际蛋白组学的核心杂志上发表了论文。 2012年是我面临重大选择和改变的时候,我已经决定去面对新的环境和新的挑战。我将选择一个新的地方继续开始,我会暂时和家人分开。无论何时,谁也挡不住我前行,只要我自己不放弃。我已经准备好了!
436 次阅读|1 个评论
火花
zzg122057 2011-11-5 10:51
关于学习的目的,除了认识世界改变世界,更重要的完成对自我的认识和对自己的改造。智慧就在其中,幸福和痛苦的边界在于此。 关于命运,未来的昏暗难行和将来的虚无缥缈,而人们急切的想知道自己的位置。道家的道法自然无疑能让人开明很多。 对于取舍,因为欲望似一个爱吃糖的孩子,“待取”的太多,不知道要走多远的路、承受多少孤寂、经历多少喜悲,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而“舍”,也许那只手抓的太紧太满,太多的功利和“远见”,“舍”并非是得的目的和手段,也许,在我看来,舍也存在境界的高低吧。 关于道德,只能是带着自己双手上的“手铐”,让你清楚的知道善恶和行动的边界;若强求把这幅“手铐”戴在他人身上,那只是徒劳也不必。道德的手铐是自己心甘情愿戴上的,此谓道德的无强制性而需要人的自觉。儒家试图建立统一的道德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治国齐家平天下”有了促进作用,但是由于其的无强制性,作用无法与法家的理论相比,从商鞅变法到如今,就是做好的佐证。但是,在我看来,一个人、一个国家的道德水平才是与他人与外国最根本的区别,对于区别一个人,道德在一个人身上打下的烙印才是最明显的“标记”。 三省吾身,发现智慧的火花。
个人分类: 理性|2617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科学院开通“科学智慧火花”专栏, 好!
热度 6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1-7-28 13:19
中国科学院开通“科学智慧火花”专栏, 好! 中国科学院开通“科学智慧火花”专栏,专门征集公众的科学智慧与灵感。得到认可的新概念、新思路、新方法,将被介绍给有关研究单位。 这种创意就已经非常好! 希望切实把它办好! 定能促进我国的自主科技创新!
个人分类: 其它|3878 次阅读|23 个评论
给科学网一个建议
热度 2 lin602 2011-6-5 10:15
能否新增一个版块,具体叫什么我没有想好。主要内容为:让博主们提出一些科研上的幻想,或者觉得值得研究的问题。提出来后,可以供网上的人参考,也可能给其他人一点启发。 许多想法可能是幼稚的,也可能是不合实际的,也可能是非常有价值的。 有些非内行的人,可能会提出内行的学人想不到要解决的问题,这些想法有许多是非常宝贵的。 可以尝试一下,如果实践证明内容太少,不必要设专栏,再改也可以。
2452 次阅读|6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4 04: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