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国际化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国际化

相关日志

清华大学雨课堂融智学导论第23课-主要讲根理论和根技术
geneculture 2020-5-22 17:41
清华大学雨课堂融智学导论第23课邹晓辉再论国际化时代的专利战略-主要讲根理论和根技术 https://m.bilibili.com/video/BV1Jt4y1C7QG 不仅雨课堂有直播回放,而且,B网也有直播录屏回放。
个人分类: 融智学前期探索|1344 次阅读|2 个评论
张海霞︱死了都要爱
热度 2 张海霞 2020-4-11 13:26
【题记】看到当下疫情期间出现在各国媒体和网络上不和谐的声音,想起四年前的今天在 我 的 网上共享课--世界课堂上亲历的这件真事,依然是耿耿于怀,我们这样一个体量庞大、历史悠久的大国希望得到世界的认可和尊重真心不易,这条国际化的道路上真的危机四伏 、障碍重重,我们一定要有思想准备啊,所谓: 雄关漫漫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那是2016年4月,风和日丽春暖花开的一个周五, 上午十点,照例是“世界课堂”(全球化创新的原理与设计)的时间,北大、美国南加大 USC 和韩国 KAIST 的学生一起上课,这一周课程的主题是“跨文化交流”( Cross-Culture Activity ,简称 CCA ),每个学校的学生分为两组分别拍摄一段视频介绍自己的学校和对方的学校(任选一个),主要是让学生们用自己的视角去看待不同文化,大家还要设计几个问题来进行讨论、促进理解。一到课堂,助教就说:老师, Team A 的 Project 有问题,啥情况?原来是视频没有传给 USC 的组织者,而本组负责视频剪辑的同学还迟到了!影响课堂秩序,我跟其他两个学校的教授说,把这一组放到最后吧,视频通过北大的互动教室播放。 课堂按时进行,第一个团队是韩国 KAIST 的介绍自己的学校,视频拍的还可以,学校的各个方面也介绍到了,大家提问,讨论,几个教室里的学生们实时互动。第二个项目是北大的团队他们眼中的 KAIST ,由于不是很熟悉,视频做的一般,特色不是很突出,也还好,算是阐述了一个外国人眼中的 KAIST 。提问的环节却是出现了意外,因为学生们没有把问题写下来,在这边做了一个冗长的解释,还没有提出明确的问题,所以造成其他两个学校的同学不知道该回答什么问题,我做了补充解释才算是说明白,但是实在是影响了进程。 接下来两个是 USC 看 USC 和 KAIST 看 USC ,差别就比较大了, USC 的同学很强调他们的努力程度“ Work Hard Play Hard ”,而 KAIST 视频中的 USC 则全是各种美式娱乐活动:演唱会、橄榄球等等,显然反映出了从内看和从外看的差别,以及舆论宣传所起的作用,外国人眼中的美国很 EnjoyRelax ,而身处其中的美国人其实很努力很拼搏! 最后是 PKU 看 PKU 和 USC 看 PKU ,北大的学生很认真,拍了一个十几分钟的长片讲述了从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学校的各个重要特色和环节都讲到了,应该是这些片子中准备最充分的,可是他们忘记了要求的时间是 9 分钟,以至于提问时间很紧迫,同样也出现了提问环节准备不充分的问题,他们准备的两个问题(北大的自由和选择的多样性)其实在国外同学看来并不是问题,所以回答的情况也很 SOSO 。 USC 则是采访了很多人来介绍他们心目中的北大,所提的问题印象深刻:为什么中国学生热衷出国?北大的几个同学回答得很不错,从文化交流、高考的严格(很多人选择逃避)等方面做了解释。 可是,意外就在这最后一个项目即将结束的时候发生了:一个韩国学生拿过话筒提问:请问北大的同学关于你们中国入侵西藏的问题!注意他用的是 invade ! 我那时候已经在准备 summary 学生的课堂表现了,听到这个问题立马就惊醒过来: 同学,请注意,我们是在讨论全球化创新和跨文化交流的课堂,你的问题远远超出了课程的范围,我们拒绝回答!如果你要讨论,请到政治课上去讨论! 我态度相当地坚决、语气也很不客气,课堂一下子就 shock 了,尽管我们马上就下课了,可是这却成了一个很不愉快的结束! 我立马把同学们留下,我跟同学们做了非常严肃的总结:世界课堂,虽然只是一门课,但是你们在这门课上的表现就代表着中国青年一代的形象和素质,在国际的舞台上永远要记住这些 跨文化交流的准则:互相理解、互相尊重、爱人爱己、推己及人,才是国际交流的基础! 像我们现在这样很多时候盲目地崇洋媚外和妥协求全很很不可以的!特别是一个同学在回答 KAIST 提问的时候还故意说了:我觉得 KAIST 的校园比北大漂亮很多!其实他根本没去过 KAIST 也根本没有去过韩国!我当时就在下面提醒他别瞎说,真的没想到最后出现这样的场景,让我们一下子就看到了别人对我们的不屑和挑衅!这个结局对于孩子们来说都很惊讶:不管是出于礼貌还是发自内心、在国际交往中我们总是习惯于谦虚和仰视别人,没想到遭遇这样的现世报,也没想到课上居然会发生这样的 事故 。我的表现大概也出乎所有人的意外,但是我要告诉大家,以后切记: 只有自己学会尊重自己,尊重自己的国家,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送走同学们,我立即跟另外两所大学的老师提出了抗议:课堂讨论的内容不可以乱来,更不可以让学生胡扯八道!这个问题必须解决,否则以后课堂上这类“泛政治化的问题”会层出不穷,那我们就不要上创新课了,我们直接讲国际政治关系。负责的老师承诺立即去查看课程录像,并给出及时处理。 那天从教室出来,我真的心情全无,吃着午饭味同嚼蜡,路过湖边,美景如画,我的心情却是一塌糊涂,又把“梦想的原点:妈妈的饺子”翻出来看了一遍,胸中郁闷和怒火混杂,这时一个同学回复: “张老师加油,我们永远支持您!君心所向,九死无悔!这个世界总有理解您的人和不理解您的人, Let‘ s Go !” 看到这里,我再也忍不住泪水喷涌而出,是呀: 这个国、这个家,我死了都要爱,因为它是我的家,我纵死无悔! 一个人就这样在湖边走着落泪,想着这个园子里不知多少人曾经和我一样有着这样痛苦和刻骨铭心的时刻,我们每个人清醒地认识自己、明白这一生的意义很难,可是如果我们都不去想这些,我们活着的意义何在?! 这时候,收到一个课上学生发来的微信(这是一个香港的学生): “老师,对于今天我在视频上的发言首先致歉,我确实事前没有考虑周全,作为组长我更加感到羞愧。谢谢老师的今天课后的提醒,以后我会慎言,更希望把香港,中国文明可贵的精神发扬全世界!” 回到办公室收到另外一个学生的来信: “今天老师的表率,我真的肯定。只有自己学会尊重自己,尊重自己的国家,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后话:第二天下午,韩国的教授发来正式邮件向我和北大的学生们道歉,保证以后不再发生。晚上收到了韩国学生的道歉信。我也回了信:此事属于课堂上的“突发事故”,认识到问题以后坚决不再犯,我们互相尊重、不讨论政治、继续开展国际化创新实践。事情到此打住! 事情虽然过去了,可是这事却真的成了我的心病: 一个发展起来的中国,一个希望在世界上得到认可和尊重的大国,我们的国际化道路真的是凶险重重、障碍重重,我们一定要有思想准备啊,所谓:雄关漫漫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个人分类: 杂文评论|2676 次阅读|2 个评论
为何大家都对中文期刊有怨言?——浅谈中文社科期刊存在的问题
热度 4 sharonli 2020-4-10 22:33
目前国内学术生态的趋势是对中文期刊越来越重视,这一转向的重要原因,说是“学问要做在祖国大地”,所以成果要首先发于国内中文期刊,不能一窝蜂地往国外SCI或SSCI去投。还有的学者认为,中国科研经费相当一部分都作为版面费交给国外这些SCI或SSCI期刊了。所以这些倾向要纠正。重视国内中文期刊的规定就顺理成章地制订出来了。有的学校规定,评职称或博士毕业必须有一篇中文期刊代表作。这可能是近二十年中国高校国际化以来重要的转变。加之今年,教育部和科技部又发文《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大有重新检讨之势。我们学校也在要求职称评定中必须有中文代表作。至于其中的孰是谁非的问题,这里不作讨论。仅仅谈一下本人对社科类中文期刊存在问题的看法,以供讨论。 自从研究生和博士以来,大大小小,重要期刊、CSSCI、北大核心之类的各类型期刊都投过,见识过不同的期刊的风格。但最近中文期刊投稿和发文个人观察出现了下列新动向: 1.最近不少老师和研究生反映社科期刊越来越难投了,拒稿率很高。我原以为,可能是我们的写作水平下降了,文章质量不行。但和其他985或名校同行交流时,也反映同样问题。看来文章质量不是拒稿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我最近浏览了十几种杂志,包括他们的用稿要求,从中可看出一点问题:有一个杂志是经济管理类排名前几的,和原来不同的是,现在前面好多篇都是一些名人的约稿之类的,篇幅不长,6页左右,就某个问题给出政策建议。这样就大大挤占了本就不多的版面,后面真正的学术文章就不多了。发现,不只是少数期刊这么做,其他社科类期刊都有类似的安排。这似乎代表着某种用稿倾向。 2.最近几年频繁地参加过各类学术期刊组织或各学院组织邀请各编辑部人员参加的各类小型学术会议。虽然是小型会议,但这类会议参会的门槛条件却非常高:论文必须入选。这个条件本来很正常,但这些会议的选稿标准非常高,几百个人投,最后也就20来篇(甚至10来篇)入选。会议通知上往往写明一旦入选可进入某期刊的匿名审稿程序。而且往往杂志社每年这类会议通常有10几场,大大挤占了正常渠道投稿成功的概率。主办单位招待期刊人员也特别重视,(以下省略300字)……… 3.还有一个现象是,现在期刊编辑部的电话都非常难以打通。即便打通了,往往一句话打发你了,“自己看审稿系统”“你的稿子不归我管”………,态度较之以前好像有明显的不耐烦。也可能缘于稿件量的增大,不缺少稿源吧。 我自己发不发倒无所谓,有时候为了研究生毕业,也会低三下四地,生怕得罪了这些编辑。所以我有时候也会和研究生们建议,多考虑SSCI或SCI期刊,至少守着投稿系统就行了。与国外SSCI或SCI期刊相比较,国内中文社科期刊要想保持国际竞争力(不是国内吹捧的排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1.办刊的网络化程度落后。与国际刊物相比,可以说多数中文社科类期刊规范性不足。有的甚至连个投稿网站都没有,都什么年代了,还要求投稿人打印寄去,美其名曰“作者就会重视,认真起来”,我猜可能就是为了节省杂志社的打印纸!有部分期刊虽然有网站,但从来不更新,也没有投稿指南之类的,部分虽然有投稿系统,但从来不用,反而要求作者直接邮件发给各责任编辑。有些期刊虽然有投稿系统,但要求作者再打印寄过去,否则不算投稿。 2. 审稿流程混乱。国际刊物通常都有一套规范化的审稿流程,比如 Awaiting reviewer assignment, reconsideration after major revision, awaiting EIC decision等模块,这个大家一查就知道什么阶段,也方便大家对此等待或交流。国内中文期刊,特别是社科期刊,各家都有各家的规矩,即便是审稿系统也互不相同,决定程序更是什么过程都有,到了某个阶段,就不清楚还需要等多久。就是到终审阶段了,那也不是差不多了,往往偶然性因素更多。部分期刊可能只需要一个外审人,然后杂志最后决定,稍规范的期刊要找两个或以上的审稿人。如果期刊能正常地邀请了审稿人,说明这类期刊总体上算是流程规范的期刊。目前仍有相当多的期刊,你不清楚是如何审稿的,有没有找审稿人。 3.不尊重作者。我相信大部分作者对自己的作品还是非常在乎的,所以投稿也是慎重的,一稿多投也只是少数。部分期刊收稿后很快拒稿倒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我碰到过几个期刊,投稿后显示收稿。一般这类杂志都会标明如三个月未通知之类的可以改投,但快三个月的时候,你再去查稿,依然是“收稿”,就是它压根就没理你。当你忐忑不安地电话询问时,第二天你再查稿时显示“已退稿”,也就是无缘由地拖了你三个月。有的杂志只要你打电话,结果是必退稿。更无语的是,我碰到过一个期刊,“收稿-编辑部分稿-外审-外审意见修改(只是修改一些格式等问题)-退稿”,随意性极大,既不尊重作者,也不尊重外审专家。还有一个期刊,它的系统流程,压根就不显示过程,只是用1,2,3之类的数字代替,这编辑都懒成这样了?(见下图) 还有部分期刊,从来就不给你审稿意见,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4.其他问题。国际期刊格式什么的都有后续加工处理,作者只需要提供一些解释或添加一些东西即可。国内理工杂志,格式什么的基本统一。但社科类期刊几乎每个期刊一套标准,每投一次就需要对参考文献等内容修改一次,特别麻烦。 所以,目前中国学术不是国际化过多过分的问题,是仍然不足的问题,特别是供给方期刊这一块国际化仍然不足。由于国内期刊总体上是卖方市场,作者话语权极小,处于弱势地位,这也是我每次会议上,大家毕恭毕敬地不是现场的某个院长,而是某著名期刊的编辑!不解决以上问题,中文社科杂志永远走不出国门。
个人分类: 学术观点|3655 次阅读|6 个评论
国家创新系统阶段论:依附型、追赶型和自主型
热度 1 liuli66 2019-12-24 12:25
国家创新系统阶段论:依附型、追赶型和自主型 国家创新系统具有历史阶段性 正如埃德奎斯特(2009)对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的特点所做的一个概括,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强调历史进路和演化论思路。弗里曼和苏特(2004)对历史上英国、德国和美国的国家创新系统,以及五次经济长波时期的国家创新系统进行了历史考察;纳尔逊(Nelson,1993)对诸多国家的创新系统进行了考察。D. Foray(2000)揭示,法国创新系统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从“使命导向型”走向“扩散导向型”(见本书9.5)。 李正风和曾国屏(1999)提出,中国创新系统,1949年至1977年是政府指令型;1978年后发生从政府指令型向政府导引型的转型。OECD(2008,p.72)将中国创新政策的演进划分为孕育阶段(1975-1978),试验阶段(1978-1985)、科技体制结构改革阶段(1985-1995)、科技体制深化改革阶段(1995-2005),以及走向以企业为中心的创新系统阶段(2005年至今)。 国家创新系统的类型:依附型、追赶型和自主型 从工业革命以来的历史大尺度以及从国际宽广视野看,以一个国家核心技术(以及知识、资金)等创新要素的来源为重要指标,提出:国家创新系统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即依附型,追赶型和自主型。国家创新系统的演进总体上表现为从三个阶段,即依附型阶段,追赶型阶段,自主型阶段。 对三种类型和阶段的提法,可以得到有关理论的支撑,也能得到历史的支撑。 关于依附(dependence)的研究,已有大量的研究成果。经典的成果是Santos (1970)“依附的结构”。所谓依附,指的是这样一种状况,若干国家的经济受到其他经济体的发展和扩张的制约,前着从属于后者。依附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殖民地依附,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进行出口贸易;二是金融-产业依附,三是技术-产业依附,发展中国家受制于跨国公司。后来,一些学者提出了“新依附理论”,其代表人物是亚马默奇(Yamamura)和哈奇(Hatch)。按他们的观点,东亚在高技术产业领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主要是依附于日本的技术,依附于日本的跨国贸易和投资战略 。 关于追赶研究,其经典之作是格申克龙(Gerschenkron)的《经济落后的历史透视》 ;法格博格等(2009)对有关追赶研究的文献进行了很好的述评。 关于自主或自主创新,有关理论探索和构建,尚处于起步阶段。笔者认为,“国家自主性理论” 可以对我们构建自主创新理论具有借鉴价值。 从历史上看, 18世纪后期英国发生产业革命,19世纪德国、美国等国家开始了工业化进程。以德国为例,从1834年关税同盟的建立到1871年德国统一,德国的纺织技术、蒸汽机技术、蒸汽火车技术等,主要来源于英国,德国创新系统处于依附型阶段;1871年德国统一后,大力推动工业化进程,并开拓了合成染料化学工业和电气工业这些以科学为基础的新型工业,到19世纪末成为欧洲头号经济强国。这期间,德国创新系统为追赶型阶段。此后德国创新系统进入到了自主型阶段。需要指出的是,二战后德国创新系统又经历了新一轮从依附、追赶到自主的过程。 对在当今世界,我们初步判断,拉美国家的创新系统处于依附型阶段;日本和东亚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从追赶型阶段进入到了自主型阶段;而美国和欧洲等发达国家则处于自主型阶段。 中国创新系统经历了一个复杂的演进阶段。在20世纪50年代曾经经历过依附苏联的阶段;此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国家创新系统处于封闭半封闭状况;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很多产业的核心技术绝大部分来自发达国家,存在着很高的技术依赖度,但总体上,我国创新系统进入了追赶型阶段。2006年党和政府提出了“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力争到2020年,进入自主型国家创新系统阶段。 摘自:刘立:《科技政策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个人分类: 科技与创新政策|757 次阅读|2 个评论
国家创新系统国际化:一个重大理论和政策研究问题
热度 1 liuli66 2019-12-24 12:23
国家创新系统国际化:一个新兴的重大理论和政策研究问题 国家创新系统的国际化(或全球化),是国际化的高级形态。国际化的形态渐次表现为:进出口贸易,海外生产制造,科技与创新国际化,进而走向国家创新系统的国际化。这是一个 “由点到面、由面到体”的过程。目前,国际国内学者对科技与创新国际化予以了高度的关注,出现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人们对国家创新系统也予以了高度的关注,出现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但是,对国家创新系统国际化的研究尚出于起步阶段。 对国家创新系统国际化的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可以丰富和发展关于创新理论和全球化理论,而且对于一个国家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提供本国自主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于国家创新系统国际化的研究,目前的文献非常有限。据Carlsson(2003,2006)不完全统计,至2002年,关于创新系统的论文论著有750个。这750个文献中,在题目、关键词或摘要中包含global(全球)、international(国际)词汇的有250篇。经过仔细的甄别,发现只有36篇与技术或创新系统的国际化或全球化这个主题有关,其中大部分是关于技术的国际化问题的,而与创新系统的国际化有关的文献,只有5篇 。 根据Carlsson(2006)的述评,Niosi and Bellon (1994, 1996)提出了创新系统的开放度概念,并提出了创新系统国际化的衡量指标:跨国公司的研发,国际技术联盟,国际技术转移,资本品国际贸易,科技人力资源的国际流动等。主要发现:各国创新系统的全球化之速度和类型,颇有差异:1)各种类型的资源流动均相当可观,且呈现出加速增长的趋势。如今的国家创新系统,比20年的国家创新系统,其“国家性”减少了。2)不同类型的资源流动,其强度是不一的;3)欧盟是唯一的一个重要的超国家科技阵营。美国-加拿大之间的互动远不如欧盟。4)国家政策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们总的结论是:通过模仿、技术扩散和转移,国家创新系统可能会在某个点上趋同。Fransman(1999)对国家创新系统及其国际化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该研究仅限于对一个国家即日本的研究,没有研究其他国家。他提出的衡量创新系统国际化度的指标,与Niosi和Bellon (1994, 1996)类似。该研究发现,日本创新系统的国际化度,在过去10年内有了很大的提高,远不如以前那样“自给自足”了。Bartholomew, 1997:考察美国、英国、日本和德国创新系统之间的相互依赖,但仅限于生物技术。上述研究表明:国家创新系统的确呈现出国际化趋势;不同国家的创新系统之间的相互依赖(interdependence)不断加强(Carlsson,2006)。 这些研究还表明,国家创新系统国际化问题,已经受到了关注,但现有文献如此之少;而且还有大量的问题尚待深入研究,如国家创新系统国际化的分析框架、若干国家及若干产业创新系统国际化的实证研究,国家创新系统国际化的影响因素等等。因此,可以认为,国家创新系统国际化是一个具有高度探索性的前沿性的研究问题。 本章就国家创新系统国际化的研究框架进行一些探讨。 摘自:刘立:《科技政策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个人分类: 科技与创新政策|726 次阅读|2 个评论
张海霞︱跨界创新谈学术期刊国际化
张海霞 2019-11-11 17:58
编者按 : 2019 年 8 月 26 日至 28 日,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 2019 年学术年会在北京召开。本次年会的主题为 “ 立足本土 面向国际 创世界一流科技期刊 ” ,来自全国各地的 500 余名科技期刊工作者与相关主管部门领导、院士、专家汇聚一堂,共同探讨我国科技期刊的创新与发展。 8 月 27 日, 北京大学张海霞教授作 了以 “ 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化生态建设 ” 为题的大会报告,引发热烈反响。本文根据大会报告的录音整理(略有删减),以飨读者。 根据过去若干年我在微电子领域从事科研工作的经验,我认为学术期刊的国际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是一个包括学术期刊、学术组织、学术会议、学术奖项等等部分在内的学术生态体系。 1 . 学术期刊 学术期刊是学者发表学术成果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做为一个科研第一线的工作者,我先后担任过 IEEE Tnano 的副主编, IEEE-JMEMS , Microsystems Nanoengineering , IET MNL 和 JoE 等学术期刊的编委,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近 300 篇。 我认为学术期刊包括如下几个主要的部分:学术期刊编委会、作者群、学术团队和读者群,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读者群不一定全部都是专业读者,也有很大一部分是专业之外的读者,这就是取决于期刊的影响力。下面我们从对学术期刊(主要是指科技类的学术期刊,不是谈社科类的学术期刊)以上几个重要组成部分影响比较大的核心要素来进行分析,可以概括为如下几点: ( 1 ) 科学性。 科技类的期刊上刊登和发表的内容必须经得起推敲,所以它必须得有科学性,这一点非常重要。期刊的影响力取决于所发表内容的科学价值,这一点在国内外都是一样的,这也可以回答国内期刊为什么影响力不足的问题,很多的期刊文章都是为了发表而发表或者说为了凑数而发表,论文的科学价值和学术贡献不足,看起来收获不大,自然就吸引不了读者也提高不了引用率和影响力。。 ( 2 ) 公平性 。决定论文质量高低的是评审专家,期刊的审稿人很重要,他们必须是同行中的佼佼者,也必须是具有严格的职业操守能够去公平地进行同行评审,按学术的水准为文章把关,为内容把关,这是最重要的。。对学术期刊来说,严格公平的同行评审是必须的。 ( 3 ) 开放性 。学术期刊的目的是促进学术成果的交流和传播,所以开放获取是最好的,因为只有开放,看的人更多,杂志的影响力才会有,研究成果的影响力才会有。如果限制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是会很严重影响期刊和研究成果的影响力的。这是我从一个作者或者一个读者的角度来看待期刊是否应该开放获取的问题,运营商看的可能是另外的角度,但是对于学术本身来说,学术期刊应该开放,应该让更多人能够看到。 ( 4 ) 时效性 。学术成果都具有时效性,发表更具有时效性,拖延审稿流程、滞后发表等等对作者是非常不公平的事。细心的作者可以看出,影响因子越高的杂志时效性越强,越是形成良性循环:新成果发的越快就会有越多的新成果来投稿。 所以,我觉得科学性、公平性、开放性和时效性这四个要素是办好学术期刊必须要考虑和努力做到的。 2. 学术组织 学术组织是国内外学术界的一个按照学科领域、学术方向或者其他分类把相关从业人员凝聚到一起的社会组织。我是 IEEE 的高级会员,曾经担任 IEEE NTC Beijing Chapter 的主席, CINN 全球华人微纳米技术学会的执行主席,也担任 过中国微纳米学会的副秘书长等等学术职务,参加了国内外学术组织的相关工作。我个人认为 学术组织有如下几个基本特征: 首先它都是会员制的,有个人会员、单位会员,有各种各样级别的会员。其次,学术组织会组织各种活动,包括会议、展览以及其他各种各样的活动。。第三个就是很多的学术组织都有自己的出版物,包括科技期刊、科普类型的期刊等等。第四就是教育,学术组织一般都有教育的功能,在会员的成长和行业的进步方面具有很大的帮助。第五个就是学术组织要提供服务,为会员服务,为行业服务,为社会服务。提供的服务越多越好,学术组织的发展就会越好。 因此,办好学术组织也有几个核心要素: ( 1 )非盈利。学术组织是负责学术的社会组织,它一定不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公益组织。 ( 2 )非官方。学术组织一定是公立的第三方机构,因为一旦官方就会失去它的公平性,失去它的作为一个公立的组织大家对它的信任。 ( 3 )专业性。所有的学会都是跟某一个行业、某一个领域、某一个特定的事情有关,所以它必须是针对某一个专业的具有专业性,只有专业才有权威性。 所以,非盈利、非官方和专业性强这几个三个核心要素是办好学术组织必须要考虑和努力做到的。 3. 学术会议 学术会议是行业和领域内非常重要的学术活动之一。在过去的 20 年里,我先后 创办了 IEEE NEMS 国际会议,并担任主席主办过 MINE , IEEE NEMS, IEEE Nano, Transducers, MNE 等等国际会议,也曾经多年主持微纳米学会的国内学术交流年会,在国内外的学术会议上多次做报告。我认为 学术会议不仅仅是为了发表更不是为了收费,而是为了建立一个由学术界、企业界和出版机构等等共同组成的更好地在国内外同行中进行学术交流、分享和讨论从而合作的平台。 一个良性循环的学术会议的核心要素包括: ( 1 )交流协作:学术会议应该是有学术界、企业界、出版机构甚至是政府共同推动的平台,它发表最新的科研成果,加强同行之间的交流和协作,促进产学研结合; ( 2 )多样化:学术会议不仅仅包括大会邀请报告、论文交流,也应该包括相关领域的企业展示和展览以及技术交流,甚至是政府相关支持机会的发布和推进; ( 3 )及时性:学术会议上交流的内容应该是最新科研成果和进展,很多是没有发表过的内容,具有及时性;邀请的大会报告内容应该具有前瞻性和引领性; ( 4 )传播效应:学术会议的论文发表之所以不同于学术杂志上的论文发表,在于它的传播效应,在学术会议上的交流和发表应该在同行中更快速形成影响和传播,促进合作。 所以,多样化、交流协作、及时性和传播效应这几个三个核心要素是办好学术会议的重点考量。 4. 学术奖项 学术奖项是对于学术成果和科研工作者的一种褒奖形式。最为著名的就是诺贝尔奖,在社会上形成了巨大的传播效应,对于科学精神和普及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也促进了一代又一代年青人投身科学事业、促进社会发展。我在过去的 10 年里参加了 Piaget Award for miniaturization , MINE 青年科学家奖和 Forbes China 2019 U30 等 奖项的评选委员会,从国内外奖项的评选里, 我认为 学术奖项要具有影响力它最好是被动的非盈利式的运作。 一个具有公信力的学术奖项的核心要素包括: ( 1 )独立性:诺贝尔奖 50 年才会公开提名,为什么?就是为了保持它的独立性,提名的独立性、评审的独立性,不受到外界的干扰,这样才能保证评选结果的公平公正。 ( 2 )权威性: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是世界顶级科学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坚持以科学贡献为核心的评审原则,所以得到的结果权威性比较高,可以说:诺贝尔奖百年的历史上没有评上的遗珠不少,但是混水摸鱼的不够格成果确实不多,这也就形成了它的巨大权威性。 ( 3 )社会效应:科学奖项的如果能够成为这个行业、这个领域在社会上的一个标杆,它的社会效应就会很大。反之,如果一个奖项失去了独立性、专业性也就失去了权威性,社会效应也就逐渐丧失了。诺尔奖中的和平奖和文学奖的社会效应就远小于科学奖,也是这个道理。 所以,独立性、权威性和社会效应这三个核心要素是办好学术奖项的抓手。自吹自擂、因人设奖、搞关系评奖等等都是对学术奖项的最大伤害。 综上所述,学术期刊的建设和发展不是孤立的,它是和学术组织、学术会议、学术奖项等等学术事务相关联的,中国学术期刊的建设长期以来不尽如人意跟我们始终把学术期刊独立来看直接有关系,因此,站在新时期特别是信息技术已经普遍发达的今天,我们要从互联的角度来看待学术期刊的国际化,要从建设一个有利于学术期刊产生较大影响力的国际化生态系统的角度来谈。 5. 国际化学术期刊的生态体系 首先是观念上的转变,第一我们必须要创新地去谈,要心态开放,要接受新事物,因为这个事情真的必须接受新事物,这个世界上新事物发展太快了,你必须有创新的思想,要拥抱创新。第二必须要心态开放,绝对不可以保守。因为我过去也接触过很多的我们杂志的一些编辑,特点就是特别认真,非常认真,字斟句酌的认真,非常较真,半个错别字、半个标点符号都不能错。然后带来了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思想特别保守,因为不敢越规矩半步。第三是要能够赋能。不仅仅是把这个行业的杂志办好,而是要能够你让的杂志办好以后给这个行业赋能,给所在领域带来不一样的东西。 所以,我们的国际化生态最起码应该就包括如下内容:第一,和学术组织的关系;第二,和国际会议的关系;第三,和学术奖项的关系;第四,能够为行业和领域提供哪些服务? 学术期刊的生态体系 第一是学术期刊和学术会议组织的关系。 前面讲到了学术组织,其实它是学术期刊的坚强后盾,因为学术期刊的的四个组成都在学术组织里可以找到:编委、读者团体、作者、读者群,都是学术组织的会员!首先,学术组织可以为期刊提供大规模非常高质量、水平高、影响力很大的编委会和专业评审专家;其次,学术组织是所在领域里专业人士最其中的地方,自然就是期刊的作者群最集中的地方,也是读者群最集中的地方。所以,学术期刊必须和相关的学术组织密切联系,融入其中。 第二是学术期刊和学术会议的关系。 首先学术期刊在国际会议里面可以得到大量非常高的,热情积极高涨的而且新成果不断的读者群、作者群。还有一个就是会议的组织者基本上都是学术期刊的传播者和合作伙伴,在国际会议上发现优质资源,甚至是合作出版一些专刊、特刊,提升品质,也扩大宣传。 第三是学术期刊和学术奖项的关系。 学术期刊可以和学术组织、学术会议甚至是其他学术机构一起设立相应的学术奖项,从而吸引来一大批非常优质的作者和优质的研究团队、扩大社会影响力和传播效应,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第四是学术期刊要致力于为行业和领域提供优质的专业服务。 学术期刊目前的主要工作集中在组稿和审稿,文章发完以后基本没下文了。如果我们仔细观察那些顶级期刊,比如《 Nature 》《 Science 》,它们为什么办的特别好?其实审稿和发表只是期刊工作的第一步,它们后面为科研成果的呈现和宣传做了大量的工作,编辑写评论、专家写推文、媒体进行采访 …… 正是这些编后得得高质量服务让论文成果得到更多的认可。所以编辑部工作要增加更多为作者、读者、行业和领域赋能的服务,这才是提升影响力的关键所在。 因此,我们中国学术期刊的国际化之路必将是一条漫长长路,不仅仅需要国内相关行业和领域的同仁们一起探索,综合性地推动学术期刊、学术组织、学术会议、学术奖项等等学术事务的建设和联动,也包括跟国际同行共同一起协作前进,相信,中国学术期刊一定会在国际上绽放光彩! 【原文链接】刊登于2019年10月第31卷第五期《编辑学报》,第477-479页。
个人分类: 科研心得|2744 次阅读|0 个评论
华为崛起的六个因素
热度 2 liyou1983 2019-5-23 14:01
华为崛起的6个打脸的因素 第一,华为是被迫进入电信设备制造行业。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1987年,主业是电信。电信分为电信服务和电信设备。对于十多亿居民和上亿单位的世界最大的通信市场,通信特别是电话、电报、移动通信等电信服务是基本需求、刚性需求,是可以站着挣大钱、挣快钱的。但是, 我国电信服务特别是基本电信服务长期实行国家垄断经营 ,国内市场至今是三大央企垄断,而小小的蒙古曾有一百多家电信企业,小小的香港地区也有11家固网、6家移动的电信企业。 1998 年华为制定企业章程,即《华为基本法》。其第一条就是对电信服务垄断的无奈和规避:“ 为了使华为成为世界一流的通信设备供应商,我们将永远不进入信息服务业。 ”基本信息服务业,华为至今也闯不进去啊!竞争, 只有自由、公平、开放的竞争, 才是提高产量、质量,促进创新,降低成本,保护消费者权益,实现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方式。 第二,基于知识的创新和应用的发展战略。 1998 年后,华为制定了研究开发政策、研究开发系统等规定,开始了从技术跟进、产品模仿,向技术和制度创新的发展型式转变,当年投入研究开发的经费即超过8亿元,占销售额的10%。在研究开发上,华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国际化经营推动技术创新发展。 华为坚持每年将销售收入的10%—15%用于研究开发 ,2014年近15万名员工中就有超过45%的从事研究开发工作。华为一家的国际专利数量,几乎超过了国内同行业其他企业的总量。 同时,华为不仅申请国内专利,更注重申请国际专利;遵守知识产权的国际规则,与其他公司的交叉许可、商业合作等;通过法律,解决争议。 第三,对国际经验的全面彻底学习。 从上世纪90年代,华为聘请一系列国外顶级公司,对公司进行从研发、生产、销售到管理的全面的国际化改造, 华为的成功是人本化、专业化、法治化、全球化的成功 , 是 自我革命、西体中用 的成功! 国际化管理:(1)1997年人力资源的职位体系、绩效激励、选聘, 美国合益HayGroup 。(2)1999年产品研发, IBM的面向市场的集成产品开发流程IPD ,信息、物流、财务的集成供应链ISC; 印度软件能力模型CMM 。(3)生产和质量, 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FhG( 应用研究院)。(4)财务流程、制度、监控、编码, 毕马威、普华永道 ,全球化信息系统。(5) 埃森哲客户管理 , 丰田精益生产等 。 质量管理: 流程 管理 ,标准量化, 质量文化和零缺陷 管理 ,以客户体验为导向的 闭环质量 管理 体系 。2010年马来西亚电信项目投诉,“以客户为中心”,“集成协同”主题,兼顾项目群、流程、版本 管理 等 管理 改进,客户满意与质量 管理 委员会。 2018 年,华为全球采购700亿美元,合作企业1.3万家,销售收入1051亿美元,启动20亿美元的IPD2.0流程变革。 第四, 员工持股、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激励机制。 1990 年,华为第一次内部融资、员工持股的股权激励计划,每股价格1元,以税后利润15%分红,员工薪酬由工资、奖金、股票分红构成,三者大致相当,股票根据任职1年员工的职位、季度绩效、任职资格等因素进行招募,每股至2001年一直1元。 2001年,华为实行“虚拟受限股”即期股改革,将原股票改为虚拟股,行权期限自次年起4年,每年兑现1/4,激励对象据此参与分红并获得增值收益,但没有最终所有权、表决权,不能转让和出售,离开企业时售予公司。同时,华为股权改革:一是新员工不再派发1元1股的股票;二是老员工的股票逐渐转化为期股;三是员工从期权获得的收益不是固定分红,而是每股净资产及其增加值。 2003 年成立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持有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股份。 2003、2008年,华为两次调整了股权激励制度,2003年重点针对管理层和骨干员工配股,每股2.74元 ,配股3年内不能兑换。 华为2009年财务报告首次公开公司股权:华为共有9.5万员工,其中61457名持有公司股份,占员工总数65%,持有公司股份占98.58%,另1.42%为公司总裁任正非持有。 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华为配股主要针对工作满1年的员工,每股4.04元,分红下降到1元;2010年每股5.42元,收益2.98元,收益率高达 55% ;2013年每股仍然保持在5.42元,分红1.47元,转增0.24元。 2016年职工约18万人,持股8万人,人均工资、奖金、福利约59.6万元,其中每股6.81元,分红、转增1.53、1.03元,分红、收益率为22.4%、37.6%。 2017年底注册资本164.35亿元,其中 华为 工会委员会162.69亿元, 任正非1.66亿元(1.01%) 。 2017年华为销售额超过爱立信,在欧洲和世界申请专利数居中国第一;全年经营奖金65.31亿美金,战略奖金2.07亿美元,共67.38亿美元;每股7.86元,收益2.83元,其中分红、转增1.02、1.81元,每股分红率、收益率13%、 36% 是近年的偏低水平。 比较而言,以中国上市公司第一高价股、分红似乎很慷慨的 茅台股份 为例,2016、2017、2018年 每10股派息 分别为67.87、109.99、145.39元,联系到2016、2017、2018年每股年均约300、500、700元的股价, 一瓶飞天53度茅台的生产成本约40元 , 年分红率长期只是 2% ,而我国上市公司的平均分红率只是 1% , 远 远低于华为分红水平!从收入上看,华为员工即便工作一二十年,三四十岁从公司离职,也挣到了在其他公司工作一辈子的钱,何况有华为的职业经历何愁在其他企业找不到一份不错的工作? 钱给足了,管理就不是难题了。 华为至今不上市,不圈钱,少补贴(2018年国家补贴9.69亿元,而销售收入7212亿元)。比较而言,我们的许多世界500强企业,补贴远远超过华为,基本是就是砸钱、烧钱。 2016年,国家四部委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93家企业进行排查,其中具有骗取国家财政补贴行为的高达72家! 每生产一辆新能源公交汽车,中央补贴最高可达60万,某些地方补贴最高亦可达60万,如江苏某企业生产1131辆就骗补2.6亿元, 政府还要高价采购! 第五, 三权分立、权力制衡,权责利一致 的企业政治。 公司股东会为权力机构。董事会为日常决策和执行(行政)机构,总裁兼董事为任正非,1999年起董事长为孙亚芳,轮值CEO;2018年改选董事会,董事17人,4人每半年轮值董事长。独立审计师和监事会为监督机构。三者在机构、权力、职能上相对独立、相互制衡。 华为把公司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司法必公。 第六, 全面深入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 。2018年,华为销售收入7212亿元(1051亿美元),其中来自中国3721亿元(51.6%)。 摘自任正非2019年5月21日访谈: 我们永远需要美国芯片。 美国公司现在履行责任去华盛顿申请审批,如果审批通过,我们还是要购买它,或者卖给它 ( 不光买也要卖,使它更先进 )。 因此,我们不会排斥美国,狭隘地自我成长,还是要共同成长。 我们首先要肯定 美国在科学技术上的深度、广度,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我们还有很多欠缺的地方,特别是美国一些小公司的产品是超级尖端的。我们仅仅是聚焦在自己的行业上,做到了现在的领先,而不是对准美国的国家水平。就我们公司和个别的企业比,我们认为已经没有多少差距了;但就我们国家整体和美国比,差距还很大。这与我们这些年的经济上的泡沫化有很大关系, P2P 、互联网、金融、房地产、山寨商品 …… 等等泡沫,使得人们的学术思想也泡沫化了。一个基础理论形成需要几十年的时间,如果大家都不认真去做理论,都去喊口号,几十年以后我们不会更加强大。所以,我们还是要踏踏实实做学问。 我经常举一些例子,其实就是想泼华为公司的冷水, 不能使用民粹主义,这是害国的 。因为国家未来的前途在 “ 开放 ” 。这次中美会谈完了以后,中央电视台讲到 “ 我们要开放、要改革 ” ,我好高兴。 实际上,我们还是开放晚了、改革晚了, WTO 对人家是有承诺的,我们得到好处以后就要去兑现。如果早一些去兑现,做一些贡献,就能团结更多的朋友。 任正非是一位实实在在、专心做事的人,而这正是我们普遍缺乏的品质! 第七,欢迎各位补充。 要问华为为什么相对成功了,更要问为以中国庞大的人口和企业数量,类似任正非的人物应当是一大批。但是,为什么 绝大多数的投资者和管理者、绝大多数的企业没有像任正非和华为一样,长期、全面、认真地做基础性、根本性、有效率的企业的研究、生产、销售、分配、管理等工作? 只有一两个华为,实际上是一种失败; 众多个华为不断崛起,才是真正的成功!李约瑟之问,不只是科学或技术问题,还需要从知识、思想、法律、体制、经济、社会等多个方面,全面、彻底地思考!
个人分类: 不求甚解|1312 次阅读|9 个评论
传统文化 国际化
panfq 2018-3-27 10:29
传统文化 国际化 教授过英语和中国教育名著 结合 在山东理工大学和青岛大学 开课 大学 不同翻译的对照 正像汉语中的不同解释 In the Analects we find the passage: “When Chung Kung asked the meaning of jen, the master said: ‘. . . Do not do to others what you do not wish yourself. . . ’” (XII, 2.) Again, Confucius is re ported in the Analects as saying: The man of jen is one who, desir-ing to sustain himself, sustains others, and desiring to develop him- self, develops others. To be able from one's own self to draw a parallel for the treatment of others; that may be called the way to practise jen. (VI, 28.) 《论语 · 颜渊》篇里记载,仲弓问仁,孔子回答说: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论语 · 雍也》篇里还记载,孔子说: “ 夫仁也,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 Thus the practice of jen consists in consideration for others. De- siring to sustain oneself, one sustains others; desiring to develop one-self, one develops others. In other words: Do to others what you wish yourself. This is the positive aspect of the practice, which was called by Confucius chung or conscientiousness to others. And the negative aspect, which was called by Confucius shu or altruism, is: Do not do to others what you do not wish yourself. The practice as a whole is called the principle of chung and shu, which is the way to practice jen This principle was known by some of the later Confucianists as the principle of applying a measuring square. “ 絜 矩之道 ” , That is to say, it is a principle by which one uses oneself as a standard to regulate one's conduct. In the Ta Hstieh or Great Learning, which is a chapter of the Li Chi (Book of Rites), a collection of treatises written by the Confucianists in the third and second centuries B.C., it is said: Do not use what you dislike in your superiors in the employment of your inferiors. Do not use what you dislike in your inferiors in the service of your superiors. Do not use what you dislike in those who are be- fore, to precede those who are behind. Do not use what you dislike in those who are behind, to follow those who are before. Do not use what you dislike on the right, to display toward the left. Do not use what you dislike on the left, to display toward the right. This is called the principle of applying a measuring square. 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 矩之道 ” In the Chung Yung or Doctrine of the Mean, which is another chapter of the Li Chi, attributed to Tzu-ssu, the grandson of Con fucius, 礼记 《中庸》 , 传说是孔子的孙子子思所作。其中第十三节说: 44 it is said: Chung and shu are not far from the Way. What you do not like done to yourself, do not do to others. . . . Serve your father as you would require your son to serve you. . . . Serve your ruler as you would require your subordinate to serve you. . . . Serve your elder brother as you would require your younger brother to serve you. ... Set the example in behaving to your friends as you would require them to behave to you. . . . “ 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 所求乎子,以事父。 …… 所求乎臣,以事君。 …… 所求乎弟,以事兄。 …… 所求乎朋友,先施之。 … The illustration given in the Great Learning emphasizes the nega- tive aspect of the principle of chung and shu; that in 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emphasizes its positive aspect. In each case the measur-ing square for determining conduct is in one's self and not in other things. The principle of chung and shu is at the same time the principle of jen, so that the practice of chung and shu means the practice of jen. And this practice leads to the carrying out of one's responsibili- ties and duties in society, in which is comprised the quality of yi or righteousness. Hence the principle of chung and shu becomes the alpha and omega of one's moral life . 忠恕之道就是人的道德生活的开端和终结。 In the Analects we find the pas- sage: The master said: 'Shen , all my teachings are linked together by one prin- ciple.’ ‘ Quite so,’ replied Tseng Tzu. When the master had left the room, the disciples asked: 'What did he mean?' Tseng Tzu replied: 'Our master's teaching consists of the principle of chung and shu, and that is all. ’ (IV, 15.) Confucius said: At fifteen I set my heart on learning. At thirty I could stand. At forty I had no doubts. At fifty I knew the Decree of Heaven. At sixty I was already obedient . At seventy I could follow the desires of my mind without overstepping the boundaries . (Analects, II, 4)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When the great Tao was in practice, the world was common to all; men of talents, virtue and ability were selected; sincerity was emphasized and friendship was cultivated. Therefore, men did not love only their own parents, nor did they treat as children only their own sons. A competent provision was secured for the aged till their death, em- ployment was given to the able-bodied, and a means was provided for the upbringing of the young. Kindness and compassion were shown to widows, orphans, childless men, and those who were dis- abled by disease, so that they all had the wherewithal for support. Men had their proper work and women had their homes. They hated to sec the wealth of natural resources undeveloped, was not for their own use. They hated not to exert themselves, was not for their own profit. . . . This was called the great unity. (Li Chi, ch. 7.)    “ 大道之行也 , 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 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conscientious kɒnʃi’enʃəs , careful to do everything that it is your job or duty to do 絜矩之道是以推己度人为标尺的人际关系处理法则,指内心公平中正,做事中庸合德。絜,度量;矩,画直角或方形用的尺子,引申为法度、规则。絜矩:儒家以“絜矩”来象征道德上的规范。
个人分类: 语言文学|3 次阅读|0 个评论
​大学学报 走学术路办国际刊
热度 2 zyzhai 2017-7-24 14:58
大学学报 走学术路办国际刊 张纯洁 大学学报是一个很有中国特色的名词,由于历史等原因,国内的各个大学、学院甚至一些职业院校都设有相应的学报,这仿佛成了一个 “ 标配 ” 。于是,在新生代作者眼中,甚至在大部分大学学报的直接上级以及各高校负责人的潜意识里,大学学报渐渐被贴上了 “ 学术层次低 ”“ 发表本校文章为主 ” 以及 “ 主要用于学生毕业 ” 等标签。 事实上,目前国内约有 2000 份大学学报,绝大部分也正在安心地履行好 “ 标配 ” 的职责。但总有一部分办刊人不甘于现状,想要谋求刊物的更好发展,让其走出校园成为学术界认可的主流期刊。 理工科类带有 “University” 或是 “ 大学学报 ” 字样,并被 SCI 收录的国内期刊及其影响因子 数据来源:《期刊引用报告》 无需 “ 超常规跳跃式 ” 发展 《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 A 辑》这 10 多年来,更是走出了一条不寻常的轨迹:刊物 2007 年被 SCIE 收录,是较早被收录的大学学报; 2011 年获中国出版政府奖中的首届期刊奖(科技期刊 10 本); 2011 年 —2012 年作为中国唯一荣获国际出版伦理研究基金项目的期刊,结题时发表 SSCI 和 SCI 论文 9 篇并出版英文专著《反剽窃:对作者与编辑的指南》,此书已被英美期刊作为行业培训教材使用,表达了中国期刊编辑的国际话语权; 2013 年 —2015 年度荣获了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 A 类资助项目,因项目中所开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举措,被全球学术与专业出版者协会( ALPSP )认为是行业好刊。 2017 年,《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 A 辑》作为唯一的学术期刊,与法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出版社( OECD )和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出版社( CSIRO )一同被提名入围伦敦国际书展颁布的 “2017 国际出版卓越奖 ” 中的 “ 学术与专业出版奖 ” 。 然而,一些传统的观念很难一下子得到改观。《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 A 辑》则借此次影响因子公布之际,再次向广大学者展示该刊近几年取得的进步及发展数据,希望能淡去传统 “ 大学学报 ” 印记,让更多学者客观地了解大学学报。 《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 A 辑》是工程类期刊,在本次的 JCR 报告中,其影响因子为 1.214 ,绝对数值不算高,但在分属 SCI 数据库 “Engineering- M ultidiscipline” (工程综合)分库中,与同一分类的全世界 85 个 SCI 期刊相比,该刊目前排在第 37 位,首次进入了二区行列。这说明《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 A 辑》虽顶着 “ 大学学报 ” 之名,实际在全世界同类型的 SCI 期刊中,已位列中等偏上。从刚进入 SCI 数据库时的四区开始,该刊没有 “ 超常规跳跃式 ” 发展,而是一步一步踏实向上。 借助国外平台发布 在很多人的观念中, “ 大学学报 ” 很 “ 本地、局部 ” ,以发表本校的论文为主,但实际上《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 A 辑》的校外稿源已经达到三分之二以上。该刊鼓励自然投稿,并未刻意多收校内或是校外稿件,但的确刻意地把收来的投稿尽量送到欧美审稿人手中。近 10 年来,该刊国际审稿人比例常年在 90 %以上,有效避免了因国内同行派系等原因引起的不公正审稿。因此,在《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 A 辑》上,大教授投来的一般稿件也会被退,普通作者投来的好稿件也能录用,一切以客观的国际审稿意见为评价标准。 另外,从读者群体来看,《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 A 辑》从 2006 年起借助斯普林格平台向国外发布,根据平台统计数据,该刊近几年的年均全文下载量为 8 万多次,在依托斯普林格平台对外发布的约 100 多本中国期刊中,该刊下载量常年名列前茅,在 2016 年及 2017 年前 4 个月斯普林格提供的数据中,《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 A 辑》均列第 9 位。通过对下载来源的追踪发现,来自国外的下载近几年一直在 85% 以上,其中 40 %来自欧美。在该刊文章的所有被引数中,约一半来自于国外期刊。各种数据表明,《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 A 辑》已经是一个标准的国际期刊,而这些数据都是以一个 “ 大学学报 ” 的名义完成的。 经常有刊物热心作者及编委提出建议:改刊名,去掉 “ 大学学报 ” 字样,否则即使刊物的数据不错,很多顶尖学者也不愿投稿。《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 A 辑》编辑部也曾动过这样的念头,但细想想, “ 大学学报 ” 为什么就不能是好刊呢?带着 “ 浙江大学 ” 的名字一直把刊物办下去,与浙大同发展,办成具有校名品牌的系列优秀刊物,岂不是更有意义? --------------------------------------- --------- ------ 转自《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2017.7.18 08版
5470 次阅读|19 个评论
中华 文明 如何 走向 世界?
热度 3 张能立 2017-5-7 15:47
中国 是 有着 5000 多年 持续 文明的 国家。对于 中华 文明的 古老性 和 悠久性,世人 是 没有 异议的。不过,中华 文明 虽然 历史 悠久,地大物博 和 人口 众多,但是,中华 文明 从未 走向 世界,相反,屡遭 外族 入侵。 中华 文明的 演变,可以 分为 3个 阶段:鸦片战争 以前,鸦片战争 ~改革开放 30年,改革 开发 30年 以后 。 鸦片 战争 以前,中华 文明 可以 说 是 闭关自守,自己 独立 演变。那个 时代的 国民 和 皇上 以为 中国 是 世界 最中心,以 天朝 自居。鸦片 战争的 失败,一方面,让 国民 和 皇上 认识到:过去的 世界的 最中心,天朝 这些 认知 无疑 是 幻想;另外 一方面 西方 文明 借助 战争的 胜利 大摇大摆 来到 中国。民国 虽然 推翻了 清朝,新中国 虽然 推翻了 民国,但是,GDP 在 世界中的 比例 一直 非常小,即使 国民 和 领导人 想 抗拒 西方 文明,仍然 是 心有余而力不足。特色 社会主义 30余年的 建设,中国的 GDP 一跃 成为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仅仅 次于 美国 全球 第二大 经济体。因此,从 鸦片战争 到 改革开放 30年,中华 文明 仍然 还是 被动 接受 欧美 文明的 和平演变。因为,当下的 中国 无论 是 经济,还是 军事 力量,已经 是 非 昔日 阿蒙,因此,无论 是 国家 领导人 还是 普通 百姓,开始 谋求 中华 文明 不仅仅 只是 被动 接受 欧美 文明 和平演变,而且 要 主动 走出 中国,走向 世界。 不过,问题 不在于 中华 文明 是否 应该 走向 世界,而在于 中华 文明 怎么样 走入 世界? 对于 这个 问题,当下 官方的 做法 是 在 世界 各地 开办 孔子 学院。这样的 做法 是否 行得通? 要想 知道 中华 文明 怎么样 走入 世界,我们 可以 看看 中国 先人 智慧的 结晶--中国 象棋 和 围棋 是 如何 走入 世界的。一个 公认的 事实 是:能够 发明 棋类 这种 智性 游戏的 民族,无疑 是 智性 高的 民族。目前,就 全世界 现存的 棋类的 影响 而言,只有 中国 象棋、围棋 和 国际 象棋 三种。 中国 先人的 遗产 独占 三分之二,因此,中华 民族 比 其他 民族 智性 高,这是 历史 事实 。就 中国 象棋 和 围棋 在 世界 范围内的 传播 及 影响 而言,中国 象棋的 传播 及 影响 远远 不及 围棋。中国 象棋的 影响力,仅仅 就是 在 大陆,香港,东南亚 少数 国家,在 欧美 几乎 没有 什么 影响。可是,围棋的 影响力 比 象棋的 影响力 大的 太多。围棋 对 日本,韩国,欧洲 和 美国的 影响 都是 比较 大的。特别是 Google 公司 研制的 AlphaGO 战胜 所有 中日韩 围棋 冠军,更是 让 围棋的 影响力 空前。 为什么,都是 先人的 智性 遗产,中国 象棋 和 围棋 走入 世界的 效果 存在 如此大的 差异? 采用 数学、科学 精神、思想、思维、方法 和 规范,理性 比较 中国 象棋 和 围棋,不难 得出 如下 事实: 1. 围棋 思维 是 抽象 思维,象棋 思维 是 形象 思维。围棋的 “形”和 “味” 就是 典型的 抽象 思维。 2. 围棋 棋子 是 彼此 平等,象棋 棋子 存在 等级森严的 不平等 关系。 3. 围棋 规则 简单,象棋 规则 复杂。憋腿马 都要 让 初学者 琢磨 半天。 4. 围棋的 变化 比 象棋的 变化 要 复杂 和 有趣的 多。 4. 围棋的 输赢 不是 “零和 关系”,象棋的 输赢 是 “零和 关系”。围棋的 输家,仍然 占有 一定的 实地,只不过 是 输家 占有的 实地 没有 赢家 多。而 象棋的 输家,所属的 所有 棋子 都要 被 赢棋 全歼,输家 即使 是 “缴枪不杀” 都不行。 看清了 上述 围棋 和 中国 象棋的 差异,就 不难 明白 为什么 围棋 能够 大步流星 走向 世界,而 中国 象棋 只能 在 家门口 耍横。从 中国 象棋 走向 世界的 艰难 历程,不难 看出:越是 民族的,越是 世界的,并不是 一个 正确的 观点。 理解了 围棋 和 中国 象棋 走向 世界 过程中的 本质 因素,就 不难 明白 中华 文明 走向 世界 唯一的 方向 是: 抽象的 思维 和 思想,平等,规则 简单 但 变化 有趣 和 复杂,非零和 关系。 在 全世界 投入 重金,建立 孔子 学院 符合 上述 方向 吗?
个人分类: 教育|1736 次阅读|5 个评论
美国的中国年味儿
热度 3 张海霞 2017-2-3 09:39
春节前到美国拉斯维加斯开MEMS2017国际会议,途径洛杉矶,雨后登上格里菲斯天文台俯瞰洛杉矶夜景,美轮美奂,拍摄了一组夜景。更加意外的是在拉斯维加斯开会时,不仅是我们住的酒店,而是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中国新年祝福,年味儿十足,真的是感觉到中国的影响力在增加,尽管新总统TRUMP很极端,可是民意还是融合与发展,有图有真相啊!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133 次阅读|2 个评论
中医药要打出去...旅路漫漫怎么办?...首先要有国际入场券
热度 4 yindazhong 2016-12-16 15:51
关键 博主今天发表博文 中药国际化 破冰之旅路漫漫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277221-1020700.html 我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评论虽然有点不太谦虚, 但自己觉得就是这么个理儿。 也就原样搬来,不去装腔作势,费时琢磨文字修辞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医药要打出去,首先要有国际入场券 ——对中医重大基础理论的国际认可。 这件事我在五年前已经先行突破展开了 (见我的科学网博文‘置顶3’——中医药拯救西医的五大锦囊)!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8405 可惜有关部门不懂珍惜, 不懂出场要分步骤, 不懂得“惊堂木”的权威价值, 不懂得要叫老外先从理论上服了you的重要性。 至今仍在事倍功半的用傻劲......
个人分类: 中西医集合|2978 次阅读|8 个评论
中药国际化 破冰之旅路漫漫
热度 2 guanjian01 2016-12-16 14:28
2016 年12月6日,国务院发布《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介绍了中医药的发展脉络及其特点,充分介绍了中国发展中医药的国家政策和主要措施,展示了中医药的科学价值和文化特点。不仅仅是白皮书,近期国家还出台了《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多项有关中医药发展政策,均提出了要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其中中医药走出国门,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成为我国中医药发展战略中重要的一环。 事实上,国内中医药企业一直在探索国际化道路,如通过参与国际注册及认证、海外融资与并购建立外营销网络、跨界合作研发等。但中医药走出去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中药在欧美国家没有获得药品身份,连药店也进不了。根据美国法律,中药只能以保健品、食品或食品补充剂的方式出现,分销渠道仅集中在华人的中药铺、杂货店里,不允许标明功能疗效,不允许广告宣传,更谈不上进入当地主流医疗保险市场了。 中医药要想走出国门,跨入国际市场,一是要做到产业链国际化,二是要符合国际医药标准,尽管举步维艰,但一些优势企业已迈出国际化步伐——成都地奥心血康拿到了通往欧盟市场的“入场券”,天士力的复方丹参滴丸已顺利完成美国FDA的Ⅲ期临床试验。 实践证明国际化过程不仅仅是需要将该中药品种实施国际化,而是需要将涉及到中药制药整个产业链以及相关配套产业实施全面国际化。实现这一目标需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牵头,协调中药制药相关配套产业链的行业主管部门,明确中药制药及配套行业产业链管理职责及规范要求,促进国产药用辅料、包材、装备、软件、仪表、工艺溶剂、标准物质等逐步达到国际化技术规范与标准,推动国际互认,提升中药国际化的整体保障水平。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在今年两会上提交议案,呼吁加大中医药国际化的步伐,并制定中医药国际标准和传统知识保护名录。 而对于国际标准而言,美国FDA标准始终是必须要闯过的一关,目前我国还没有一粒中药通过FDA认证的案例,主要原因是由于东西方药政、法规、文化、认识等方面存在客观差异,且中药成分复杂,质量难以控制,作用机理不明确,安全及有效性缺乏严格可信的数据等多重原因,西方国家普遍对中药持怀疑态度。虽然如此,我国中药企业始终坚持破冰之路,血脂康、复方丹参滴丸、扶正化瘀片等药品已得到FDA的高度认可,正在处于攻关阶段,相信不久就会有首个通过FDA认证的中药产品。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中医药国际化的道路必然艰难,但前景依然光明。政府与企业对于打入国际市场,开启中医药国际化篇章有着十足的信心。
2102 次阅读|3 个评论
大学图书馆国际化、本土化与教育价值
libseeker 2016-11-3 16:57
摘编自:王锰.“国际视野中的大学图书馆发展研究高端论坛”综述 .大学图书馆学报,2016(4):5-12. 1 国际化导向与本土化特色的均衡 叶鹰认为在国际化导向方面,首先要有问题意识,注意提出问题,针对问题讨论,论题成立与否需要查证和综述;其次注重方法选择,比如用什么方法解决什么问题,方法须与问题相匹配,新方法既是创造也需证明;最后作实证检验,论点需要实证,观点需要检验,定性需要定量支撑。在本土化方面,传统研究往往出于传统习惯,提笔成文,知识产权意识淡薄,导致在研究上思维方式单一,大而化之,追求行云流水。国际化与本土化之间要保持张力及平衡。适度的张力可以作为借鉴动力,过度的张力可能导致分到扬镳。在实践中,科技研究必须国际化,人文研究可以本土化,社科研究兼顾国际化和本土化,最终以国际化优化本土化,以本土化激活国际化,实现二者的平衡。 朱强认为在理论和实践中,在图书馆发展和建设中,应以问题为导向,结合本土理论和实践状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叶继元认为学术具有普遍性,故需要国际化。又因图书馆学起源于国外,国外具有许多先进的东西,故要向国外学习。但学习的目的是为解决中国本土的问题,故要“本土化”。同样,国际化与规范化也可作如是观:论文等成果越规范,越有利于国际化。规范与创新也是如此,规范的目的是学术创新,当规范阻碍、不利于创新时,就要大胆突破规范、超越规范,形成新的规范,由此推动学术的不断发展。 2 大学图书馆的教育价值 作为富有特色、聚集人气的场所,科研与学习的绝佳环境,通往知识的路径,图书馆被称为“大学的心脏”。随着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大学图书馆面临着变革。 教育环境的变革冲击着图书馆的价值。 图书馆一直作为教师和学生的学习支持机构,教育环境的变革必然给图书馆带来挑战和机遇。 美国的大学研究图书馆协会在2009年开展了“大学图书馆价值首创项目”,从学生注册量、毕业率、实习和工作、学习成绩、学习评价、学生态度、教员成果、教员基金申请、教员教学、机构荣誉和威望等方面评价大学图书馆的价值。项目发现高校图书馆对学生学习和成功有突出贡献。图书馆教育带给学生在研究过程中的自信,图书馆教育对学生的留校继续学习和坚持有贡献;图书馆的研究和学习空间在学生之间培育社会和学术社区;图书馆游戏教育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增进他们对图书馆和图书馆员的肯定态度;图书馆社会媒体的使用加深了学生对图书馆的认知;多重的与课程关联的图书馆教育研讨和行动比单次的教育研讨更加有效;图书馆和其他校园机构的协同教育行为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功。 作为教师、学生获取和利用知识的机构,为迎接新的高等教育生态,周晓英认为图书馆需要整理、整合、组织、序化学习资源,使学习者找到科学系和适合学习的资源和专家。图书馆员是引导大众通往知识的人,图书馆服务要从面向获取的范式转向面向使用和面向分享、面向协作的范式。大学图书馆需要保持以下核心能力:提供科学传播理论指导下的信息服务,发挥内容导向的职责,帮助学习者和研究者搜索、整合、辨析和使用内容。图书馆需要适应新的社会角色,作为学习助手和研究助手,发挥在用户学习和生成知识中的支撑作用。为此,图书馆员需要更新角色,在复杂的机构任务中重新定义他们的技能、能力和角色。图书馆如果能够满足它所属的机构的需要,解决关键问题,图书馆就能成为真正有价值的机构。
个人分类: 圕人堂|3161 次阅读|0 个评论
国际视野中的大学图书馆发展
libseeker 2016-10-21 16:10
摘编自:王锰.“国际视野中的大学图书馆发展研究高端论坛”综述 .大学图书馆学报,2016(4):5-12. 1 国际化导向与本土化特色的均衡 叶鹰认为在国际化导向方面,首先要有问题意识,注意提出问题,针对问题讨论,论题成立与否需要查证和综述;其次注重方法选择,比如用什么方法解决什么问题,方法须与问题相匹配,新方法既是创造也需证明;最后作实证检验,论点需要实证,观点需要检验,定性需要定量支撑。在本土化方面,传统研究往往出于传统习惯,提笔成文,知识产权意识淡薄,导致在研究上思维方式单一,大而化之,追求行云流水。国际化与本土化之间要保持张力及平衡。适度的张力可以作为借鉴动力,过度的张力可能导致分到扬镳。在实践中,科技研究必须国际化,人文研究可以本土化,社科研究兼顾国际化和本土化,最终以国际化优化本土化,以本土化激活国际化,实现二者的平衡。 朱强认为在理论和实践中,在图书馆发展和建设中,应以问题为导向,结合本土理论和实践状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叶继元认为学术具有普遍性,故需要国际化。又因图书馆学起源于国外,国外具有许多先进的东西,故要向国外学习。但学习的目的是为解决中国本土的问题,故要“本土化”。同样,国际化与规范化也可作如是观:论文等成果越规范,越有利于国际化。规范与创新也是如此,规范的目的是学术创新,当规范阻碍、不利于创新时,就要大胆突破规范、超越规范,形成新的规范,由此推动学术的不断发展。 2 大学图书馆的教育价值 作为富有特色、聚集人气的场所,科研与学习的绝佳环境,通往知识的路径,图书馆被称为“大学的心脏”。随着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大学图书馆面临着变革。 教育环境的变革冲击着图书馆的价值。 图书馆一直作为教师和学生的学习支持机构,教育环境的变革必然给图书馆带来挑战和机遇。 美国的大学研究图书馆协会在2009年开展了“大学图书馆价值首创项目”,从学生注册量、毕业率、实习和工作、学习成绩、学习评价、学生态度、教员成果、教员基金申请、教员教学、机构荣誉和威望等方面评价大学图书馆的价值。项目发现高校图书馆对学生学习和成功有突出贡献。图书馆教育带给学生在研究过程中的自信,图书馆教育对学生的留校继续学习和坚持有贡献;图书馆的研究和学习空间在学生之间培育社会和学术社区;图书馆游戏教育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增进他们对图书馆和图书馆员的肯定态度;图书馆社会媒体的使用加深了学生对图书馆的认知;多重的与课程关联的图书馆教育研讨和行动比单次的教育研讨更加有效;图书馆和其他校园机构的协同教育行为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功。 作为教师、学生获取和利用知识的机构,为迎接新的高等教育生态,周晓英认为图书馆需要整理、整合、组织、序化学习资源,使学习者找到科学系和适合学习的资源和专家。图书馆员是引导大众通往知识的人,图书馆服务要从面向获取的范式转向面向使用和面向分享、面向协作的范式。大学图书馆需要保持以下核心能力:提供科学传播理论指导下的信息服务,发挥内容导向的职责,帮助学习者和研究者搜索、整合、辨析和使用内容。图书馆需要适应新的社会角色,作为学习助手和研究助手,发挥在用户学习和生成知识中的支撑作用。为此,图书馆员需要更新角色,在复杂的机构任务中重新定义他们的技能、能力和角色。图书馆如果能够满足它所属的机构的需要,解决关键问题,图书馆就能成为真正有价值的机构。
个人分类: 圕人堂|3631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与华人生物学家协会合作正式启动
热度 1 sciencepress 2016-8-1 16:09
2016年7月27日,《中国科学:生命科学》与华人生物学家协会(以下简称“CBIS”)合作启动仪式在京召开。出席启动仪式的有: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静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何鸣鸿、《中国科学》《科学通报》(“两刊”)总主编朱作言、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常委高福、CBIS会长钟伟民、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副局长王敬泽、《中国科学:生命科学》编委会成员以及北美办公室代表等。启动仪式由“两刊”编委会秘书长彭斌主持。 朱作言总主编首先介绍了《中国科学:生命科学》与CBIS合作的源起、意义和过程。他指出,“两刊”是在中科院学部平台运行的刊物,是中国科技期刊中的“大型国有企业”,它的国际化道路与专业性刊物不同,应立足于本土。CBIS凝聚了一批世界一流的从大陆出去的生命科学家,他们关心祖国生命科学发展,是帮助《中国科学:生命科学》实现国际化的最现实的一股力量,希望以此为契机,切实推进刊物影响力和国际化程度迈上新高度。 李静海副院长发表讲话,他强调,刊物的国际化发展不能一蹴而就,应努力保持优良传统,同时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创新运营管理模式和思维理念。编委会、编辑部要积极关注并努力适应新形势新变化,采用规范的策略提升刊物国际影响力。与CBIS合作办刊,是实现刊物国际化发展的很实际很重要的一步,学部会一如既往地对相关工作的开展给予大力支持。 何鸣鸿副主任在讲话中指出,当前正值中国科技期刊发展的转折点,《中国科学:生命科学》应认清科技期刊的学术载体本质,继续追求并保持文章的高质量、高品质,努力拓展优质国际稿源。 高福院士代表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陈宜瑜主任在会上发言,他指出“两刊”作为“展示中国科学的平台,传播世界科学的窗口”,编委会应积极献计献策,在刊物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强有力的推动作用;编辑部要有责任心和担当意识,同时注意平衡好刊物的公益性和商业性。 会上,昌增益常务副主编代表王大成主编做了“提高质量,提高影响力”的专题报告,介绍了《中国科学:生命科学》改革发展历程以及现行机制,并针对如何进一步提高刊物影响力提出了意见和建议。钟伟民会长向与会嘉宾介绍了北美办公室成员,并详细介绍了《中国科学:生命科学》与CBIS合作的目标和具体计划。李静海副院长、何鸣鸿副主任、朱作言总主编共同为到会的北美办公室编委及部分新增补编委颁发了聘书。 启动仪式结束后,召开了2016年《中国科学:生命科学》第二次编委会会议。 《中国科学》杂志社微信公众号 关注请加: scichina1950 / 中国科学杂志社 或扫描识别二维码:
个人分类: 《中国科学》杂志社|3694 次阅读|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9 19: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