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月亮赤纬角变化周期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中东部降温或破历史同期极值:被忽视的2017年变冷预测
杨学祥 2018-1-9 08:42
中东部降温或破历史同期极值: 被忽视的 2017 年变冷预测 杨学祥 中东部降温或破历史同期极值 农业部 : 保障市场稳定供应 2018-01-0818:29 来源 : 中新经纬 中新经纬客户端 1 月 8 日 电 据国家农业部网站 8 日消息,今年以来,中国中东部地区出现两次较强雨雪降温天气过程,造成部分农业设施受损,蔬菜、果树、油菜等作物受冻。 据中国气象局预报,未来 10 天,黄淮及南方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偏低 1 -2 ℃ ,其中黄淮中西部、江汉、江淮西部等地平均气温偏低 4 -6 ℃ ,局部地区最低温度将低于零下 15 ℃,接近或突破历史同期极值。 对此,农业部高度重视,紧急部署防范应对工作,全力保障农业生产安全。 强化责任落实。目前正值数九寒天,低温雨雪天气多发,给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也将造成局部地区鲜活农产品运输受阻。各级农业部门要高度重视,立足抗灾夺丰收,自觉把防范应对低温雨雪天气作为当前农业生产的重要任务,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分析研判影响,提出应对措施,逐项抓好落实,切实减轻灾害影响,确保春节期间蔬菜等农产品稳定供应,为全年农业生产开好局、起好步奠定坚实基础。 加强监测预警。目前,拉尼娜已经形成,增大了极端天气发生几率。要加强与气象部门沟通会商,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早提出应对措施。组织专家根据作物生育进程制定完善防范预案,明确防范的重点地区、重点作物、重点时段。利用电视、广播、手机短信等媒体,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指导农民及早落实防范低温雨雪天气的具体措施。 推进科学防灾。加强露地蔬菜、油菜和果树田间管理,指导农民及时清沟理墒、排涝降湿,预防减轻渍害影响。露地蔬菜、油菜等农作物可采用薄膜和草苫覆盖等措施提高抗冻性。果树可采取基部培土、树干包扎、果园熏烟等措施防寒防冻,及时清除积雪。设施蔬菜主产区,要及时加固温室大棚等设施,防止温棚垮塌,并科学调控温度,增强保温抗寒能力。尤其是蔬菜育苗要加强苗床保温,强化苗期病害防控。加强小麦分类管理,关注墒情、苗情、冷空气及雨雪天气过程,及时采取保温保墒措施,加强晚弱苗管理,确保冬小麦安全越冬。 搞好指导服务。及时组派专家指导组和工作督导组,深入抗灾一线,查灾情、查苗情、查墒情、查病虫情,提出防灾减灾措施,开展巡回技术指导,因地制宜落实好各项防御措施。加强救灾种子、种苗、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调剂调运,保障抗灾自救、恢复生产需要,努力减少灾害损失。加强信息引导,及时反映灾区在组织抗灾救灾、恢复农业生产、保障农产品供给中的典型和经验,鼓舞士气、营造氛围。 促进产销衔接。春节即将来临,正值农产品消费旺季。各地要针对节日消费特点,指导农民适时采收、及时补种,增加市场供应数量。密切关注鲜活农产品市场动态,加强供求信息发布,促进产销有效衔接,确保蔬菜、瓜果等农产品不断档、不脱销。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保证“绿色通道”畅通,提高运输效率,促进蔬菜等鲜活农产品快速、有序流通,保障市场稳定供应。 ( 中新经纬 APP) http://www.sohu.com/a/215401126_561670 被忽视的预测: 2017 年变冷 2023-2025 年更冷 已有 1521 次阅读 2017-10-1116:21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80192.html 2016 年和 1998 年最热比较: 2017 年与 1999 年同样变冷 已有 2046 次阅读 2017-1-2115:02 2016 年和 1998 年最热比较: 2017 年与 1999 年同样变冷 杨学祥,杨冬红 谁是谁非 9 年内见分晓: 2017 年变冷, 2025 年最冷 尽管我们在 2008 年就预测了 2014-2016 年最热,但预测的根据不是由于温室气体排放,而是月亮赤纬角最小值,与气象主流完全不同。这一结论的正确性,将在 9 年后得到验证。这一验证时间并不长,大多数人都可以看到这一天。 我们在 2014 年 3 月 26 日 指出, 2014-2016 年全球最热年 2023-2025 年全球最冷年: 2014 年是全球极端灾害频发年,高温、干旱、雾霾和强震是主要灾害。关键原因是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和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极小值减小潮汐南北震荡幅度,导致高温、干旱、雾霾和强震, 2013 年的前兆值得关注。 2023-2025 年月亮赤纬角极大值增大潮汐南北震荡幅度,导致低温和强震,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增强制冷作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79229.html 我们在 2015 年 1 月 25 日 指出, 2015 年的警钟:厄尔尼诺和最热年可能重现江湖。 2014-2016 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 2015 年高温、干旱继续威胁我国南方、北方地区,新一波厄尔尼诺将增加灾害的强度,必须高度重视,及时监测,积极预防。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61959.html 2014-2015 年的最热值得关注, 2023-2025 年的最冷年更值得关注。 2015 年的厄尔尼诺事件增大最热年发生的可能性, 2016-2017 年预测为拉尼娜年,是全球变冷的信号。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336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29077.html 气象 - 地震 - 经济超级灾害链及其预测方法 已有 2379 次阅读 2016-4-2505:48 气象 - 地震 - 经济超级灾害链及其预测方法 杨冬红 1 ,杨学祥 2 ( 1 吉林大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研究中心 , 长春 130026 ; 2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 , 长春 130026 ) 摘 要:规律表明,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全球强震、低温、飓风伴随拉尼那、禽流感伴随厄尔尼诺将越来越强烈,自然灾害周期与经济危机周期有高度的一致性。 2004 、 2005 、 2007 、 2012 年印尼 4 次 8.5 级以上地震发出了自然界对人类的警告: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灾害链已经启动,人们必须有所准备。 2016-2020 年气象灾害、地质灾害和经济灾害进入集中爆发时期,对京津冀地区发展有重大影响。 关键词:超级灾害链,拉马德雷冷位相,强震,低温,流感,经济危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251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93173.html 参考文献 杨冬红,杨学祥。全球变暖减速与郭增建的“海震调温假说”。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8 , 23(6):1813 ~ 1818 杨冬红 , 杨学祥 . 北半球冰盖融化与北半球低温暴雪的相关性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4,29(2):610-615.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 2011 , 54 ( 4 ): 926-934. 杨冬红,杨学祥 . 全球气候变化的成因初探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3,28(4):1666-1677.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15285.html 杨冬红,杨学祥。直面巨灾预防:气象 - 地震 - 经济超级灾害链及其预测方法 . 第三届中国防灾减灾之路——“平安京津冀”学术研讨会,高建国: 2016- 中国防灾减灾之路,气象出版社, 2016:201-209.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1420 次阅读|0 个评论
孟加拉国遇寒流 2.6摄氏度低温创70年来纪录:验证2017年变冷
杨学祥 2018-1-9 08:13
孟加拉国遇寒流 2.6 摄氏度 低温创 70 年来纪录:验证 2017 年变冷 杨学祥,杨冬红 关键提示:我在 2017 年 2 月 6 日 指出, 2000-2035 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2016-2017 年可能发生拉尼娜事件, 2018-2019 年可能发生厄尔尼诺事件, 2019-2020 年可能为太阳黑子谷年, 2020 年可能进入严重低温冻害时期,符合流感流行的主要条件,流感可能在 2017 年孕育,在 2018-2019 年流行。 2017 年拉尼娜正在发生, 2018 年初寒潮暴雪正在发生,流感大流行的六大相关条件正在到来。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31808.html 全球变暖的过度喧嚣导致人们对气候变冷的忽视。 相关报道 孟加拉国遇寒流 2.6 摄氏度 低温创 70 年来纪录 2018-01-0820:27:00  来源 : 中国新闻网 ( 北京 ) 举报 中新网 1 月 8 日 电 据“中央社”报道,孟加拉国官员 8 日表示,该国气温降至摄氏 2.6 度,系 70 年以来的新低。当局已发放数万条毛毯,帮助穷人抵御这波破纪录寒流。 报道称,孟加拉国部分地区气温骤降至摄氏 2.6 度,远低于该国平均气温。孟加拉国是亚热带国家,向来习惯暖冬。 孟加拉国气象局长阿迈德 (ShamsuddinAhmed) 称:“自政府 1948 年开始作纪录以来,这是最低温。”他也表示,上一起最低温纪录是摄氏 2.8 度,在 1968 年时创下。 阿迈德说孟加拉国正受严重寒流侵袭,并表示北部各县在过去几天来气温持续下降。 最低温出现在首都达卡以北约 400 公里 的边境市镇特图利亚 (Tetulia) 。当地媒体报道称,至少有 9 人因暴露在寒冷天气中而过世;但官员则表示,据他们所知目前没有人死亡。 班乔戈尔县 (Panchagarh) 和尼法玛利县 (Nilphamari) 官员表示,当局已对当地较冷地区的贫民发放超过 7 万条毛毯。 本文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 _NE0011 http://news.163.com/18/0108/20/D7LGM2IF00018AOQ.html 美国多地遭遇罕见寒潮 2018-01-0404:05:28  来源 : 人民日报 ( 北京 ) 举报 新年伊始,寒潮来袭,美国多地出现低温天气,温暖的东南部罕见地出现降雪天气。 1 月 3 日 多地再次迎来降雪。自 2 日早上至少有 11 人在因寒潮造成的低温天气中遇难。气象专家分析称,如此罕见的寒潮天气是由极地涡旋带来的强冷空气引起的,同美国地理环境有关,与全球气候变化可能也有关联。 寒冷天气接下来数天将持续 美国佛罗里达州一向是冬季的热门旅游目的地,该州也因寒潮关闭了多个水上公园,并开设临时庇护所。有网友晒出了佛罗里达一张厚厚的喷泉结冰的照片,称不敢相信这是佛罗里达。该州首府塔拉哈西也迎来冰雪天气,这是 1989 年以来该市首次出现降雪。同样位于南方的佐治亚州有 28 个县进入紧急状态,政府建议人们尽量待在家里,不要出门,多地学校停课,以应对可能的大雪恶劣天气。 新年第一天,美国南部城市新奥尔良、达拉斯温度全天都在零摄氏度以下,亚特兰大气温在零下 8 摄氏度,气温普遍比往年低 10 摄氏度 左右。美联社报道,印第安纳波利斯 2 日的温度为零下 24 摄氏度,打破了 1887 年以来的纪录,所有公立学校取消室外活动。纽约州的格伦斯福尔斯市气温跌至零下 31 摄氏度,为 1968 年以来最冷的一天。从 2 日开始,位于美国和加拿大边境的尼亚加拉大瀑布由于严寒出现结冰现象。 据美国国家气象局预测,接下来数天时间内,寒冷天气将持续控制美国东部、南部及中西部多数地区,预计会有降雪和低温天气出现,再加上大风,体感温度会更低。本周晚些时候,东北部沿海地区将迎来降雪,新英格兰地区将出现 15 至 30 厘米的降雪。 持续的低温甚至给人的生命造成威胁。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威斯康星州一名 27 岁的女子在新年聚会之后到室外抽烟,不慎滑落到水中,加上低温,她没能爬上来。威斯康星州共有 5 人死于低温相关的天气,北达科他州和密苏里州各有 1 人死亡。得克萨斯州有 4 人死亡,其中包括休斯敦 2 名无家可归的流浪者。 低温天气给美国南部农业也造成不小损失,佛罗里达州农业部发言人艾伦 · 凯勒表示,越往南去,农作物对冷冻天气的抵抗力越低,这场寒潮可能会给佛罗里达州的草莓、柑橘等造成危害。有气象学家还警告,因为沿海风大,再加上低温天气,对电力线路造成威胁,甚至热带棕榈树上都会有积雪或结冰。 极端天气提醒气候变化影响 自去年入冬以来,美国已经数次出现低温天气。 2017 年 12 月初,佛罗里达就出现了罕见低温,当地民众不得不穿上羽绒服,有网友称,这对处于 “ 阳光地带 ” 的佛罗里达州已经是罕见了,而这次寒潮来袭,出现结冰,其威力可见一斑。 关于这次寒潮天气的原因,气象学家称,东北部地区出现 “ 中纬度低压 ” ,形成一个巨大的空气涡旋,最大风速堪与飓风相比,大风将高纬度寒冷空气卷到低纬度地区,带来大雪和低温天气。 此次寒潮天气威力大、持续时间长。《华盛顿邮报》将这次寒潮描述为 “ 冬季飓风 ” ,大风形成 “ 炸弹气旋 ” ,带来北极冰寒空气的 “ 极地涡旋 ” ,所幸气旋和涡旋的中心地带都在大西洋上,否则美国东海岸将迎来更加寒冷的天气。 事实上,极端低温天气不仅仅出现在美国,美国的北部邻国加拿大同样出现寒潮天气,就连英国、爱尔兰等地也出现低温天气。 本文来源:人民网 - 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 _NE0011 http://news.163.com/18/0104/04/D79EEHP200018AOP.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31808.html 安徽紧急下拨御寒衣被 应对低温冰冻天气 2018-01-0822:28 来源 : 东方网 中新网 1 月 8 日 电 据安徽省民政厅网站消息,近日,安徽暴雪导致全省大部分地区不同程度受灾,为此,安徽省在前期下拨 2.866 亿元冬春救灾资金的基础上,再次紧急向受灾地区下拨棉被 28710 床、棉衣裤 4195 套、棉大衣 19100 件 ( 含中央调拨的 15000 床棉被和 15000 件棉大衣 ) ,支援当地救灾工作,确保受灾群众基本生活不受影响。 1 月 3 日 以来,安徽省江北普降暴雪,部分地区大暴雪,局部特大暴雪,是 2008 年以来安徽省范围最大、强度最强、积雪最深的降雪过程。大雪导致全省大部分地区不同程度受灾。初步统计,受灾人口 155.6 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 163.4 千公顷 (245.1 万亩 ) ,倒塌农房 255 间,直接经济损失 35 亿元,其中农业损失 19.6 亿元。 据气象部门预报,未来一周安徽省以晴到多云天气为主,北部将出现较长时间的低温天气,其中 8-9 日受寒潮天气影响,安徽省大部分地区最低气温下降 8 ℃ 左右,并伴有 7 级阵风。 9-11 日淮河以北、大别山区最低气温可达 -10 ~ -16 ℃ 。低温冰冻天气持续时间长,气温较常年同期显著偏低,不利于积雪消融,对当前抗雪救灾工作产生不利影响。 http://www.sohu.com/a/215432273_119562 低温雨雪天气造成湖北 64 万余人受灾 卫生部门启动自然灾害Ⅲ级应急响应 2018-01-0900:15:22 中国青年网 3日以来的低温雨雪天气已造成湖北十堰、宜昌、襄阳、荆州、荆门、孝感、黄冈、恩施、随州、天门等10市(州、直管市)的40个县市区64.66万人受灾,因灾死亡1人,卫生部门启动自然灾害Ⅲ级应急响应。 湖北省民政厅8日发布最新消息,截至18时统计,全省紧急转移安置受灾群众748人,农作物受灾面积51千公顷,因灾倒塌房屋349间,不同程度损坏房屋1090间,直接经济损失10.69亿元。 湖北省民政厅在前期已下拨御寒衣被6万件(床)的基础上,8日再次紧急向灾区下拨棉被、棉衣、棉大衣、毛毯等救灾物资6万件(床),并要求各地突出重点,加快物资调运,及时将救灾物资发放到受灾困难群众手中。 3日以来,雨雪天气加上寒潮来袭,湖北30多个县市区平均气温低于0℃。7日起受另一股冷空气影响,多地最低气温可达到-12℃至-8℃。 据悉,湖北省卫生计生委也启动了自然灾害Ⅲ级卫生应急响应,24小时应急值守应对寒潮天气,要求相关单位储备必要物资,预留一定床位,做好低温、冰冻及次生灾害伤病员收治的准备工作。 http://news.china.com/domesticgd/10000159/20180109/31928129.html 验证了的 2017 年变冷预测 我们在 2015 年 8 月 28 日 指出 , 1995-1997 年和 2014-2016 都是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这两个重要的相同点使它们有许多相似之处。 全球厄尔尼诺现象已经成形,太平洋中部的水面温度将攀升到 19 年来的最高温度。准确的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变化周期为 18.6 年,近似值为 19 年。 全球气温变化也有 18.6 年。 9 年之后全球气温再次变冷。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10767.html 拉马德雷周期的自然规律不容忽视。 “拉马德雷”是一种高空气压流,亦称为太平洋十年涛动 (PDO) 。近 100 多年来,“拉马德雷”已出现了两个完整的周期。第一周期的“冷位相”发生于 1890 年至 1924 年,而 1925 年至 1946 年为“暖位相”;第二周期的“冷位相”出现于 1947 年至 1976 年, 1977 年至 2000 年为“暖位相”。如果“暖位相”的“拉马德雷”与“厄尔尼诺”相遇,将使其更强烈,出现的次数更频繁;假如“冷位相”的“拉马德雷”与“拉尼娜”现象相遇,那么“拉尼娜”将显示强劲的势头,出现频繁(见表 1 )。 在 20 世纪的气候记录中有两段时期全球气温明显变暖: 1925 年到 1944 年, 1978 年至 2000 年。 20 世纪的两段变暖时期 (1925-1944 年, 1978-2000 年 ) 与“拉马德雷”的“暖位相”对应。 根据前两次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气温变化规律,第一次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就使气温明显下降,第二次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又使气温进一步下降。 在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2005-2007 年月亮赤纬角极大值仅使气温趋于平稳不升, 2023-2025 年月亮赤纬角极小值和拉尼娜的叠加才会使气温明显下降。 这确实是全球变暖强度变大的标志。 两个喜忧各半的结论 厄尔尼诺、月亮赤纬角极小值和拉马德雷暖位相有利于全球气温的升高;拉尼娜、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拉马德雷冷位相有利于全球气温的下降。自然条件的综合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结论之一:如果 2015 年发生强厄尔尼诺事件,与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叠加,将形成比 2014 年更高的气温。 结论之二:赵得秀教授根据日食 - 厄尔尼诺系数理论预测, 2023 年将发生拉尼娜事件。 2023-2025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与之叠加,将产生极冷气温,拉马德雷冷位相增强了这一作用。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fgcfmt/blog-2277-863589.html 我们在 2014 年 3 月 26 日 指出, 2014-2016 年全球最热年 2023-2025 年全球最冷年: 2014 年是全球极端灾害频发年,高温、干旱、雾霾和强震是主要灾害。关键原因是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和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极小值减小潮汐南北震荡幅度,导致高温、干旱、雾霾和强震, 2013 年的前兆值得关注。 2023-2025 年月亮赤纬角极大值增大潮汐南北震荡幅度,导致低温和强震,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增强制冷作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79229.html 2014-2015 年的最热值得关注, 2023-2025 年的最冷年更值得关注。 2015 年的厄尔尼诺事件增大最热年发生的可能性, 2016-2017 年预测为拉尼娜年,是全球变冷的信号。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3363.html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包含两个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和一个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其中 2005-2007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导致变暖停滞,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导致最热年出现,而 2023-2025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导致极寒出现,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变冷高潮,类似于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中 1968-1970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导致的 20 世纪 70 年代变冷高峰。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342099.html 2023-2025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导致极寒出现,全球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变冷高潮。 2016-2017 年拉尼娜事件敲响了气候变冷的警钟! 极热之后是极冷。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fgcfmt/blog-2277-893449.html 、 变冷的自然指标: 强潮汐使气候变冷,周期为 1800 年,目前进入变暖高峰; 拉马德雷冷位相使气候变冷,周期为 55 年, 2000-2030 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 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导致气候变冷,目前处于最小值时期; 海洋及其边缘特大地震和海啸使气候变冷。 2023-2025 年严寒进入高峰 2032-2034 年全球变暖加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6735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15565.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1651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16524.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93062.html 被忽视的预测: 2017 年变冷 2023-2025 年更冷 已有 1521 次阅读 2017-10-1116:21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80192.html 2016 年和 1998 年最热比较: 2017 年与 1999 年同样变冷 已有 2046 次阅读 2017-1-2115:02 2016 年和 1998 年最热比较: 2017 年与 1999 年同样变冷 杨学祥,杨冬红 谁是谁非 9 年内见分晓: 2017 年变冷, 2025 年最冷 尽管我们在 2008 年就预测了 2014-2016 年最热,但预测的根据不是由于温室气体排放,而是月亮赤纬角最小值,与气象主流完全不同。这一结论的正确性,将在 9 年后得到验证。这一验证时间并不长,大多数人都可以看到这一天。 我们在 2014 年 3 月 26 日 指出, 2014-2016 年全球最热年 2023-2025 年全球最冷年: 2014 年是全球极端灾害频发年,高温、干旱、雾霾和强震是主要灾害。关键原因是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和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极小值减小潮汐南北震荡幅度,导致高温、干旱、雾霾和强震, 2013 年的前兆值得关注。 2023-2025 年月亮赤纬角极大值增大潮汐南北震荡幅度,导致低温和强震,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增强制冷作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79229.html 我们在 2015 年 1 月 25 日 指出, 2015 年的警钟:厄尔尼诺和最热年可能重现江湖。 2014-2016 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 2015 年高温、干旱继续威胁我国南方、北方地区,新一波厄尔尼诺将增加灾害的强度,必须高度重视,及时监测,积极预防。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61959.html 2014-2015 年的最热值得关注, 2023-2025 年的最冷年更值得关注。 2015 年的厄尔尼诺事件增大最热年发生的可能性, 2016-2017 年预测为拉尼娜年,是全球变冷的信号。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336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29077.html 气象 - 地震 - 经济超级灾害链及其预测方法 已有 2379 次阅读 2016-4-2505:48 气象 - 地震 - 经济超级灾害链及其预测方法 杨冬红 1 ,杨学祥 2 ( 1 吉林大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研究中心 , 长春 130026 ; 2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 , 长春 130026 ) 摘 要:规律表明,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全球强震、低温、飓风伴随拉尼那、禽流感伴随厄尔尼诺将越来越强烈,自然灾害周期与经济危机周期有高度的一致性。 2004 、 2005 、 2007 、 2012 年印尼 4 次 8.5 级以上地震发出了自然界对人类的警告: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灾害链已经启动,人们必须有所准备。 2016-2020 年气象灾害、地质灾害和经济灾害进入集中爆发时期,对京津冀地区发展有重大影响。 关键词:超级灾害链,拉马德雷冷位相,强震,低温,流感,经济危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251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93173.html 参考文献 杨冬红,杨学祥。全球变暖减速与郭增建的“海震调温假说”。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8 , 23(6):1813 ~ 1818 杨冬红 , 杨学祥 . 北半球冰盖融化与北半球低温暴雪的相关性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4,29(2):610-615.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 2011 , 54 ( 4 ): 926-934. 杨冬红,杨学祥 . 全球气候变化的成因初探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3,28(4):1666-1677.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15285.html 杨冬红,杨学祥。直面巨灾预防:气象 - 地震 - 经济超级灾害链及其预测方法 . 第三届中国防灾减灾之路——“平安京津冀”学术研讨会,高建国: 2016- 中国防灾减灾之路,气象出版社, 2016:201-209.
个人分类: 学术争论|990 次阅读|0 个评论
寒潮黄色预警 内蒙古、东北局地降温将达10℃以上:2017年变冷
杨学祥 2018-1-9 01:45
寒潮黄色预警发布内蒙古、东北局地降温将达10℃以上 2018-01-0821:20:32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月8日电中央气象台1月8日18时发布寒潮黄色预警:受冷空气影响,9日至10日,内蒙古中东部、东北地区、黄淮西部、江淮西部、华南沿海及云南东部等地气温将下降6~8℃, 局地 降温将达10℃以上。北方大部地区有4~6级偏北风,东部和南部海区有7~8级大风。 预计9~13日,黄河以南大部地区平均气温将比常年同期持续偏低4~6℃,其中,陕西中南部、河南、安徽中北部、湖北中西部等地偏低6~10℃。期间,最低气温0℃线将南压至华南北部,江南中北部最低气温-2~-7℃,陕西南部、河南、湖北北部、安徽北部等地最低气温可达-10~-15℃,局地低于-15℃,接近或突破历史同期极值。14~15日,上述地区气温将逐渐回升至接近常年水平。 中央气象台发布寒潮防御指南:人员要注意添衣保暖;在生产上做好对大风降温天气的防御准备;门窗、围板、棚架、临时搭建物等易被大风吹动的搭建物固紧,妥善安置易受大风影响的室外物品;应到避风场所避风,通知户外作业人员注意安全;留意有关媒体报道大风降温的最新信息,以便采取进一步措施;交通、公安等部门要按照职责做好道路结冰应对准备工作。 http://news.china.com/domesticgd/10000159/20180108/31927822.html 2018 年 1 月潮汐组合: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发展 已有 1424 次阅读 2017-8-1410:26 2018 年 1 月潮汐组合: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发展 杨学祥,杨冬红 2018 年 1-2 月、 6-9 月、 12 月为强潮汐时期, 2018 年 3-5 月、 10-11 月为弱潮汐时期。 2018 年 1 月是强潮汐时期第一个月,潮汐组合类型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发展。 实际上,每年 4 月 9 日 - 7 月 28 日 及 11 月 18 日 - 1 月 23 日 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 1 月 25 日 - 4 月 7 日 及 7 月 30 日 - 11 月 6 日 为地球自转减速阶段 。快慢时段的昼夜时间(日长)长短的差别不超过几千分之几秒,但是这种变化可以影响到气象事件,与计算值量级完全相符。 每年地球自转加速阶段,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形成,不利于拉尼娜的发展。地球自转减速阶段,不利于厄尔尼诺的形成,有利于拉尼娜的发展。 潮汐组合 A : 1 月 2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北纬 20.0323 度, 1 月 2 日 为月亮近地潮, 1 月 2 日 为日月大潮,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较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最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最强)。 潮汐组合 B : 1 月 8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 0.0003 度, 1 月 9 日 为日月小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小,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弱)。 潮汐组合 C : 1 月 16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南纬 20.0257 度, 1 月 15 日 为月亮远地潮, 1 月 17 日 为日月大潮,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强)。 潮汐组合 D : 1 月 23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 0.0001 度, 1 月 25 日 为日月小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小,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弱)。 潮汐组合 E : 1 月 29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北纬 20.0143 度, 1 月 30 日 为月亮近地潮, 1 月 31 日 为日月大潮,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最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最强)。 本月天文奇点相对较集中,相互作用最强,可激发极端事件发生,地震火山活动进入高潮,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71022.html 2016 年和 1998 年最热比较: 2017 年与 1999 年同样变冷 已有 2046 次阅读 2017-1-2115:02 2016 年和 1998 年最热比较: 2017 年与 1999 年同样变冷 杨学祥,杨冬红 谁是谁非 9 年内见分晓: 2017 年变冷, 2025 年最冷 尽管我们在 2008 年就预测了 2014-2016 年最热,但预测的根据不是由于温室气体排放,而是月亮赤纬角最小值,与气象主流完全不同。这一结论的正确性,将在 9 年后得到验证。这一验证时间并不长,大多数人都可以看到这一天。 我们在 2014 年 3 月 26 日 指出, 2014-2016 年全球最热年 2023-2025 年全球最冷年: 2014 年是全球极端灾害频发年,高温、干旱、雾霾和强震是主要灾害。关键原因是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和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极小值减小潮汐南北震荡幅度,导致高温、干旱、雾霾和强震, 2013 年的前兆值得关注。 2023-2025 年月亮赤纬角极大值增大潮汐南北震荡幅度,导致低温和强震,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增强制冷作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79229.html 我们在 2015 年 1 月 25 日 指出, 2015 年的警钟:厄尔尼诺和最热年可能重现江湖。 2014-2016 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 2015 年高温、干旱继续威胁我国南方、北方地区,新一波厄尔尼诺将增加灾害的强度,必须高度重视,及时监测,积极预防。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61959.html 2014-2015 年的最热值得关注, 2023-2025 年的最冷年更值得关注。 2015 年的厄尔尼诺事件增大最热年发生的可能性, 2016-2017 年预测为拉尼娜年,是全球变冷的信号。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336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29077.html 气象 - 地震 - 经济超级灾害链及其预测方法 已有 2379 次阅读 2016-4-2505:48 气象 - 地震 - 经济超级灾害链及其预测方法 杨冬红 1 ,杨学祥 2 ( 1 吉林大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研究中心 , 长春 130026 ; 2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 , 长春 130026 ) 摘 要:规律表明,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全球强震、低温、飓风伴随拉尼那、禽流感伴随厄尔尼诺将越来越强烈,自然灾害周期与经济危机周期有高度的一致性。 2004 、 2005 、 2007 、 2012 年印尼 4 次 8.5 级以上地震发出了自然界对人类的警告: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灾害链已经启动,人们必须有所准备。 2016-2020 年气象灾害、地质灾害和经济灾害进入集中爆发时期,对京津冀地区发展有重大影响。 关键词:超级灾害链,拉马德雷冷位相,强震,低温,流感,经济危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251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93173.html 参考文献 杨冬红,杨学祥。全球变暖减速与郭增建的“海震调温假说”。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8 , 23(6):1813 ~ 1818 杨冬红 , 杨学祥 . 北半球冰盖融化与北半球低温暴雪的相关性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4,29(2):610-615.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 2011 , 54 ( 4 ): 926-934. 杨冬红,杨学祥 . 全球气候变化的成因初探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3,28(4):1666-1677.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15285.html 杨冬红,杨学祥。直面巨灾预防:气象 - 地震 - 经济超级灾害链及其预测方法 . 第三届中国防灾减灾之路——“平安京津冀”学术研讨会,高建国: 2016- 中国防灾减灾之路,气象出版社, 2016:201-209.
个人分类: 全球变化|1604 次阅读|0 个评论
今冬首个寒潮来袭与2017年变冷预测
杨学祥 2018-1-8 19:23
今冬首个寒潮来袭与 2017 年变冷预测 杨学祥 寒潮蓝色预警:今冬首个寒潮来袭 2018 年拉尼娜最新消息 来源:中国天气网、澎湃新闻综合 |2018-01-0815:19:01 编辑:莫香军 导语: 2018 开启一周,杭州下雪、成都下雪… ... 今冬首个寒潮来袭,降雪霸屏 7 天,今日( 1 月 8 日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寒潮蓝色预警。寒潮与拉尼娜现象有什么关系? 2018 年拉尼娜最新消息。 寒潮是什么意思? 寒潮是冬季的一种灾害性天气,群众习惯把寒潮称为寒流。所谓寒潮,是指来自高纬度地区的寒冷空气,在特定的天气形势下迅速加强并向中低纬度地区侵入,造成沿途地区大范围剧烈降温、大风和雨雪天气这种冷空气南侵达到一定标准的就称为寒潮。 我国气象部门规定:冷空气侵入造成的降温,一天内达到 10 摄氏度 以上,而且最低气温在 5 摄氏度 以下,则称此冷空气爆发过程为一次寒潮过程。 中央气象台 1 月 8 日 10 时 继续发布寒潮蓝色预警: 受较强冷空气影响, 8 日至 10 日,陕西东南部、黄淮南部、江汉、江淮、江南东部、华南东部和南部、云南东部以及内蒙古中东部、东北地区大部等地气温将下降 6 ~ 8 ℃,其中,广东南部沿海、云南东部、黑龙江东南部、吉林东部等地局地降温将达 10 ℃ 以上。中东部大部地区有 4 ~ 6 级偏北风,江河湖面的风力有 5 ~ 7 级,阵风可达 7 ~ 9 级;东部和南部海区有 7 ~ 9 级大风。 近两日,多地发布寒潮预警,今冬首个寒潮强势来袭。 寒潮关注 1 、冷空气影响前后,易诱发感冒、呼吸道感染以及心脑血管等多种疾病,需注意提防。 2 、建议对易受大风影响的户外设施、室外物品、户外广告牌、简易搭建物等应采取加固措施。市民请注意防范。 3 、冷空气影响之后,市郊将出现冰冻或严重冰冻,建议注意做好蔬菜、经济作物等的防冻保暖工 http://city.shenchuang.com/city/20180108/766941.shtml 寒潮蓝色预警:今冬首个寒潮来袭 2018 年拉尼娜最新消息( 2 ) 来源:中国天气网、澎湃新闻综合 |2018-01-0815:19:01 编辑:莫香军 寒潮来袭,天气骤冷,有消息称中国 2018 年将迎来恐怖寒潮?这是真的吗?这跟拉尼娜现象又有什么关系?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拉尼娜现象。 拉尼娜现象是什么? 拉尼娜现象就是太平洋中东部海水异常变冷的情况。东南信风将表面被太阳晒热的海水吹向太平洋西部,致使西部比东部海平面增高将近 60 厘米 ,西部海水温度增高,气压下降,潮湿空气积累形成台风和热带风暴,东部底层海水上翻,致使东太平洋海水变冷。 拉尼娜现象常与厄尔尼诺现象交替出现,但发生频率要比厄尔尼诺现象低。拉尼娜现象出现时,我国易出现冷冬热夏,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个数比常年多,出现 南旱北涝 现象 ; 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东部、巴西东北部等地降雨偏多 ; 非洲赤道地区、美国东南部等地易出现干旱。 海温直接影响热带大气,进而还会波及到中高纬地区。拉尼娜虽然发生在距离我国遥远的中东太平洋,但它通过大气环流的遥相关成为影响中国气候异常的一个强信号。国家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王永光解释,对我国冬季而言,拉尼娜更有利于北方冷空气南下。但一次寒潮的发生更多是与极地冷空气向东亚暴发的程度有关,不能将其和拉尼娜进行直接对应。 不过,鉴于拉尼娜和厄尔尼诺对全球气候产生的巨大影响,它们已经成为气候预测的重要因子,作为短期气候预测的一项参考依据。根据统计,自上世纪 80 年代以来,出现的 9 次拉尼娜事件中有 6 次冬季偏冷, 3 次偏暖。 整个冬季是否偏冷,最主要的还是受北极冷空气影响,这和北极海冰、欧亚积雪、中高纬度环流演变直接相关。同时,气候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错综复杂的,常常是各种气候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不能仅通过拉尼娜就断言一定会使某个地区的气候发生某种特定的异常。 2018 年拉尼娜最新消息 1 月 4 日 ,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陈雷主持召开国家防总会商会,分析研判当前雨情、水情、汛情、凌情、雪情和台风活动情况,安排部署台风雨雪凌汛防御工作。 陈雷指出,当前,拉尼娜现象已经形成并逐渐增强。根据历史数据分析,拉尼娜影响年气象年景整体偏差,汛期极端天气灾害事件可能多发频发,防汛抗旱防台风形势不容乐观。 http://city.shenchuang.com/city/20180108/766941_2.shtml 被忽视的预测: 2017 年变冷 2023-2025 年更冷 已有 1521 次阅读 2017-10-1116:21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80192.html 2016 年和 1998 年最热比较: 2017 年与 1999 年同样变冷 已有 2046 次阅读 2017-1-2115:02 2016 年和 1998 年最热比较: 2017 年与 1999 年同样变冷 杨学祥,杨冬红 谁是谁非 9 年内见分晓: 2017 年变冷, 2025 年最冷 尽管我们在 2008 年就预测了 2014-2016 年最热,但预测的根据不是由于温室气体排放,而是月亮赤纬角最小值,与气象主流完全不同。这一结论的正确性,将在 9 年后得到验证。这一验证时间并不长,大多数人都可以看到这一天。 我们在 2014 年 3 月 26 日 指出, 2014-2016 年全球最热年 2023-2025 年全球最冷年: 2014 年是全球极端灾害频发年,高温、干旱、雾霾和强震是主要灾害。关键原因是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和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极小值减小潮汐南北震荡幅度,导致高温、干旱、雾霾和强震, 2013 年的前兆值得关注。 2023-2025 年月亮赤纬角极大值增大潮汐南北震荡幅度,导致低温和强震,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增强制冷作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79229.html 我们在 2015 年 1 月 25 日 指出, 2015 年的警钟:厄尔尼诺和最热年可能重现江湖。 2014-2016 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 2015 年高温、干旱继续威胁我国南方、北方地区,新一波厄尔尼诺将增加灾害的强度,必须高度重视,及时监测,积极预防。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61959.html 2014-2015 年的最热值得关注, 2023-2025 年的最冷年更值得关注。 2015 年的厄尔尼诺事件增大最热年发生的可能性, 2016-2017 年预测为拉尼娜年,是全球变冷的信号。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336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29077.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493 次阅读|0 个评论
多地暴雪引发事故:被忽视的2017年变冷预测
杨学祥 2018-1-8 15:18
多地暴雪引发事故: 被忽视的 2017 年变冷预测 杨学祥 关键提示:我在 2017 年 2 月 6 日 指出, 2000-2035 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2016-2017 年可能发生拉尼娜事件, 2018-2019 年可能发生厄尔尼诺事件, 2019-2020 年可能为太阳黑子谷年, 2020 年可能进入严重低温冻害时期,符合流感流行的主要条件,流感可能在 2017 年孕育,在 2018-2019 年流行。 2017 年拉尼娜正在发生, 2018 年初寒潮暴雪正在发生,流感大流行的六大相关条件正在到来。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31808.html 全球变暖的过度喧嚣导致人们对气候变冷的忽视。 相关报道 多地暴雪引发事故 专家 : 需加强冬季公共安全隐患排查 2018-01-0812:19:00 天健网   连日来,大雪“光顾”多个省份。一些地方因暴雪出现公共安全事件。   继安徽省合肥市发生积雪压塌公交站台事故后,多个地方发生积雪压塌建筑物顶棚事故。    1 月 3 日 ,四川省冕宁县一加油站顶棚被积雪压塌,一辆小汽车被死死压在下面。经民警紧急救援,所幸无人伤亡; 1 月 4 日 8 时 30 分 许,湖北省安陆市黄家湾菜市场彩钢瓦大棚由于突降大雪被压坍塌,将正在买菜卖菜的数十名群众压在柜台之间的缝隙里。当地消防、公安民警接警后,迅速赶到现场将 13 名被困群众救出。   最近发生的几起积雪压塌建筑物顶棚事故,皆因暴雪突至引发,敲响公共安全警钟——隆冬时节,恶劣天气时有出现,再加上春节将至,人员活动、资源调配频繁,种种因素交织增加公共安全隐患。   “在冬季,人群往往会向室内集中,相应的密度就会增加,这给室内建筑物带来了很大的公共安全隐患,尤其是火灾。而在室外,滑雪场所、道路交通、大型集会活动等也存在相应风险。”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安全工程系教授、安全与职业卫生工程研究所副所长任国友说。   在中国人民大学危机管理研究中学主任唐钧看来,在冬季,六个方面的公共安全与服务隐患必须重视:交通事故隐患,冬季容易出现大雪大雾等自然现象,春节前夕又会出现返乡潮;春节前盗窃、抢劫、金融互联网诈骗、传销诈骗等财产隐患;传染病、突发疾病、并发症及其他冬季常见疾病隐患;日常食物供给隐患,春节前夕聚会增多、外出就餐增多,难免发生食物中毒、假冒伪劣食物等事件;旅游服务与安全隐患,一旦旅游景点未做好高危风险的事前防范,就会威胁旅客生命财产安全等问题;医疗供给服务等风险,寒冷冬日和春节前夕的疾病爆发、伤亡事故发生后,一旦医疗物资供给不足,会出现治疗不及时等问题。   对于冬季,尤其是春节前夕的公共安全问题,应如何排查隐患风险,防患于未然?   任国友认为,公共安全事件的有效应对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在多个层面努力。   “在政府部门层面上,要把建筑物火灾的排查放在第一位。冬季自然条件特殊,限制了建筑物承载的能量,因此要加大对火灾等方面隐患的排查力度。同时,交通运管部门要注意对道路交通隐患的排查,根据冬季路面结冰情况、车辆数量、车辆拥堵程度等具体条件,采取相应措施。此外,基层政府机构和企业安全部门的执行力需要切实加强,应多招收具备安全工程专业背景的人员从业。”任国友说,在企业层面上,要加强对自身生产环节的监管力度,针对冬季特殊用电高峰和取暖季,采取较为特殊的方式进行排查,尤其是供暖供气类型的公司。   任国友认为,安全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媒体和政府部门要创新安全教育宣传方式。例如,每年针对安全领域的不同主题进行实际的深入宣传,而非一拥而上,追求大而全。   “在社会公众层面,要加强自身的安全文化意识,尤其是对生命的重视,共同塑造良好的安全氛围。”任国友继续分析说,“我们不仅要加强线下的风险管理,还要加强相应事件在网络平台上的排查,特别是加强舆情走向监测,及时处理非理性言论,正确反映社会正能量。”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王磊认为,恶劣天气、自然灾害不可避免,但因其带来的伤害却是可以避免或减少的,前提是相关部门要注重平时的严格执法,采取多种措施排查公共场所和公共设施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同时,对已经受损的公共设施应抓紧时间进行抢修和维护,对没有受损的公共设施进行安全隐患排查。 (责任编辑:何一华 HN110 ) http://news.hexun.com/2018-01-08/192180848.html 被忽视的预测: 2017 年变冷 2023-2025 年更冷 已有 1521 次阅读 2017-10-1116:21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80192.html 2016 年和 1998 年最热比较: 2017 年与 1999 年同样变冷 已有 2046 次阅读 2017-1-2115:02 2016 年和 1998 年最热比较: 2017 年与 1999 年同样变冷 杨学祥,杨冬红 谁是谁非 9 年内见分晓: 2017 年变冷, 2025 年最冷 尽管我们在 2008 年就预测了 2014-2016 年最热,但预测的根据不是由于温室气体排放,而是月亮赤纬角最小值,与气象主流完全不同。这一结论的正确性,将在 9 年后得到验证。这一验证时间并不长,大多数人都可以看到这一天。 我们在 2014 年 3 月 26 日 指出, 2014-2016 年全球最热年 2023-2025 年全球最冷年: 2014 年是全球极端灾害频发年,高温、干旱、雾霾和强震是主要灾害。关键原因是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和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极小值减小潮汐南北震荡幅度,导致高温、干旱、雾霾和强震, 2013 年的前兆值得关注。 2023-2025 年月亮赤纬角极大值增大潮汐南北震荡幅度,导致低温和强震,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增强制冷作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79229.html 我们在 2015 年 1 月 25 日 指出, 2015 年的警钟:厄尔尼诺和最热年可能重现江湖。 2014-2016 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 2015 年高温、干旱继续威胁我国南方、北方地区,新一波厄尔尼诺将增加灾害的强度,必须高度重视,及时监测,积极预防。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61959.html 2014-2015 年的最热值得关注, 2023-2025 年的最冷年更值得关注。 2015 年的厄尔尼诺事件增大最热年发生的可能性, 2016-2017 年预测为拉尼娜年,是全球变冷的信号。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336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29077.html 气象 - 地震 - 经济超级灾害链及其预测方法 已有 2379 次阅读 2016-4-2505:48 气象 - 地震 - 经济超级灾害链及其预测方法 杨冬红 1 ,杨学祥 2 ( 1 吉林大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研究中心 , 长春 130026 ; 2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 , 长春 130026 ) 摘 要:规律表明,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全球强震、低温、飓风伴随拉尼那、禽流感伴随厄尔尼诺将越来越强烈,自然灾害周期与经济危机周期有高度的一致性。 2004 、 2005 、 2007 、 2012 年印尼 4 次 8.5 级以上地震发出了自然界对人类的警告: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灾害链已经启动,人们必须有所准备。 2016-2020 年气象灾害、地质灾害和经济灾害进入集中爆发时期,对京津冀地区发展有重大影响。 关键词:超级灾害链,拉马德雷冷位相,强震,低温,流感,经济危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251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93173.html 参考文献 杨冬红,杨学祥。全球变暖减速与郭增建的“海震调温假说”。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8 , 23(6):1813 ~ 1818 杨冬红 , 杨学祥 . 北半球冰盖融化与北半球低温暴雪的相关性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4,29(2):610-615.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 2011 , 54 ( 4 ): 926-934. 杨冬红,杨学祥 . 全球气候变化的成因初探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3,28(4):1666-1677.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15285.html 杨冬红,杨学祥。直面巨灾预防:气象 - 地震 - 经济超级灾害链及其预测方法 . 第三届中国防灾减灾之路——“平安京津冀”学术研讨会,高建国: 2016- 中国防灾减灾之路,气象出版社, 2016:201-209.
个人分类: 学术争论|1963 次阅读|0 个评论
暴雪压塌养殖场,部分养殖户损失惨重:关注变冷预警
杨学祥 2018-1-8 06:18
暴雪压塌养殖场,部分养殖户损失惨重! 2018-01-0800:00 来源: 中国养殖业联盟 原标题:暴雪压塌养殖场,部分养殖户损失惨重! 4日晚开始,中东部入冬以来范围最大、强度最强的一次降雪过程,多地积雪深度破纪录,部分地区积雪深度甚至超过40厘米。一些养殖大棚被压塌,养殖户损失惨重! 河南信阳:暴雪压塌村民养殖棚 损失30万! 1月6日,记者在浉河区东双河镇左店村曹邦春养殖厂看到,因为这次暴雪来的太快,曹邦春原本720平方米的养鸡棚,倒塌了550平方米,只剩下一个角落的鸡棚还勉强支撑。 “我这次损失惨重,本来养殖了5400多只鸡,有2000多只被当场砸死,感觉到雪越下越大,鸡棚有些倒塌时,想挽救已经来不及了。自己还差点被压在棚子内。”曹邦春难过的告诉记者。“我当时感到非常绝望,这几年所有的积蓄都投入到养鸡上,本想着能发财致富,没想到遭受如此损失。” “现在正赶上春节前,鸡蛋和鸡肉紧俏,他家养殖笼损坏约40组,死亡约2000只鸡,损坏上料机一台价值15000元,其中房子按400元每平方算,鸡子按市价25一只算,鸡笼按550元每组算,共损失价值约30万左右。”陶艳对记者介绍说,“曹邦春家里三个孩子上学的费用就指望这了,如果不能恢复养殖,生活都将陷入困境,村里正在给他想办法,争取一些贷款资金,让他家尽快恢复正常养殖。 湖北:10年不遇暴雪压塌养殖场 损失上百万 湖北大悟遭暴雪来袭。养殖户半夜将所有孔雀棚舍清理了一遍积雪,可是没想到雪来得这么大,这么快。大雪压塌了棚舍,千余只孔雀飞走,压死压伤的孔雀更是不计其数,初步统计已经飞走1300只孔雀,损失达百万元。 安徽:临泉养殖户2万只鸡面临冻死 1月3号早上开始,临泉县的暴雪天气持续了两天。4日凌晨许,眼瞅着大雪不止,曹腾礼和爱人赶紧爬到了鸡棚上开始除雪。但积雪越下越厚,养鸡棚的一侧不堪重,棚顶完全塌陷,不少鸡仔当场被压死。 当时鸡舍内一共有2万多只鸡,鸡舍塌了不能保温,时间长了只能冻死。好在山东聊城市的收购商赵兴国顶着一路风雪赶到了杨桥镇。以15元一只的价格全部收购,避免了更大的损失。 倒霉蛋,火箭蛋,跳跳蛋,暴雪过后是冰蛋? http://www.sohu.com/a/215251860_166411 2023-2025 年进入变冷高潮: 2016-2017 年拉尼娜是信号 已有 7894 次阅读 2015-8-2807:04 2023-2025 年进入变冷高潮: 2016-2017 年拉尼娜是信号 杨学祥,杨冬红 网友 zecrio 最近指出,厄尔尼诺未来半年持续减弱并结束, 2016 年下半年将生成拉尼娜事件,持续时间也会较长,大概 2 年左右,持续到 2018 年 3-4 月可能性较大。 2016 年 9 月 -2017 年 1 月强潮汐,潮汐组合与 1954-1955 、 1963-1964 、 1976-1977 、 2007-2008 年等这些冬季潮汐组合很相似,其中 1954 年、 2007 年为拉尼娜年, 1963 年、 1976 年为厄尔尼诺年, 1954 、 1963 、 1976 和 2007 年为太阳黑子低值年,这 4 个冬季我国南方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冰冻和雪灾,甚至极寒,。 2016-2017 年为拉尼娜年, 2016 年 9 月 -2017 年 1 月为强潮汐时期, 2016-2017 年太阳黑子持续下降, 2017 年 1-2 月我国南方有出现冰冻雪灾的可能性,可能性较大。必须引起大家高度重视。 我们提出了 2016-2017 年拉尼娜发生的预测和 2023-2025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使气候变冷的预测。 我们在 2015 年 8 月 6 日 之出, 2016 年 3-9 月将发生强拉尼娜事件。 2016 年 7 月 30 日 - 11 月 6 日 为地球自转减速阶段,有利于拉尼娜发展, 9 月南极海冰最大值和 9 月 1 日 日食在赤道有利于拉尼娜的发展。三者叠加,是发生强拉尼娜的主导因素。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10968.html 由于 2016 年处于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受到抑制,拉尼娜得到增强。诸多有利因素的叠加使强拉尼娜有很高的发生概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11060.html 2014 年 3-5 月,世界气象组织和各国著名气象机构纷纷预测 2014 年 7 月将发生最强厄尔尼诺,使 2014 年成为最热年。 我在 2014 年 5 月 4 日 指出,最强厄尔尼诺不会重演。 按照日食 - 厄尔尼诺系数理论,连续多次日食发生在两极,易发生厄尔尼诺事件。 1999 年林振山等人给出 2014-2015 年日食 - 厄尔尼诺系数累计值为 12 ,有利于 2015 年厄尔尼诺事件发生。依据同一原理,赵得秀认为, 2014-2015 年将发生强厄尔尼诺事件。这一数据与 1997-1998 年发生最强厄尔尼诺的条件相同。 除此之外, 1995-1997 年和 2014-2016 都是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这两个重要的相同点使它们有许多相似之处。 但是, 1997-1998 年与 2014-2015 年比较有一个重要的不同点:前者处于 1977-1999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得到增强;后者处于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受到抑制。因此, 2014-2015 年发生的厄尔尼诺要比 1997-1998 年厄尔尼诺弱很多,最大的可能是发生在 2015-2016 年。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9133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6649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9274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1854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26059.html 我们在 2008 年指出, 1998 年是最热的年份, 1997-1998 年 20 世纪最强的厄尔尼诺事件和 1995-1997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是主要原因。自 1998 年以后,全球气温呈波动下降趋势, 2005-2007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产生的强潮汐南北震荡、 1998 年 6 月至 2000 年 8 月的强拉尼娜事件( 1999 年全球强震频发)和 2004-2007 年印尼苏门答腊 3 次 8.5 级以上地震是主要原因。下一次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2014-2016 年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有利于气温相对升高和中国北方的干旱;而 2009-2018 年特大地震集中爆发却可能使气温下降 。 2012 年的厄尔尼诺事件虽然会带冷冬,但是仍会使 2012-2013 年的平均温度升高。 我在 2012 年 5 月 22 日 指出, 2000 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 2012 年的厄尔尼诺正在到来,我们必须做好迎接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的准备:一个极端炎热的夏季和极端寒冷的冬季。 2013 年的拉尼娜事件非常强烈,将重复 2010 年强拉尼娜事件的大致过程。 2013 年为太阳黑子峰年、 2014-2016 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2015 年可年发生厄尔尼诺事件,我们可能迎来又一个最热年新纪录,不过,频发的强震可以降低变暖规模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11459.html 2014 年最热年记录证实了我们的预测。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10209.html 1995-1997 年和 2014-2016 都是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这两个重要的相同点使它们有许多相似之处。 全球厄尔尼诺现象已经成形,太平洋中部的水面温度将攀升到 19 年来的最高温度。准确的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变化周期为 18.6 年,近似值为 19 年。 全球气温变化也有 18.6 年。 9 年之后全球气温再次变冷。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10767.html 拉马德雷周期的自然规律不容忽视。 “拉马德雷”是一种高空气压流,亦称为太平洋十年涛动 (PDO) 。近 100 多年来,“拉马德雷”已出现了两个完整的周期。第一周期的“冷位相”发生于 1890 年至 1924 年,而 1925 年至 1946 年为“暖位相”;第二周期的“冷位相”出现于 1947 年至 1976 年, 1977 年至 2000 年为“暖位相”。如果“暖位相”的“拉马德雷”与“厄尔尼诺”相遇,将使其更强烈,出现的次数更频繁;假如“冷位相”的“拉马德雷”与“拉尼娜”现象相遇,那么“拉尼娜”将显示强劲的势头,出现频繁(见表 1 )。 在 20 世纪的气候记录中有两段时期全球气温明显变暖: 1925 年到 1944 年, 1978 年至 2000 年。 20 世纪的两段变暖时期 (1925-1944 年, 1978-2000 年 ) 与“拉马德雷”的“暖位相”对应。 图 1-3 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到,拉马德雷冷位相对应全球降温时期,拉马德雷暖位相对应全球增温时期。大多数气象科学家只讨论近 10 年的气温变化,忽视了全球气温的长期变化规律。 根据前两次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气温变化规律,第一次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就使气温明显下降,第二次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又使气温进一步下降。在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2005-2007 年月亮赤纬角极大值仅使气温趋于平稳不升, 2023-2025 年月亮赤纬角极小值和拉尼娜的叠加才会使气温明显下降。这确实是全球变暖强度变大的标志。 两个喜忧各半的结论 厄尔尼诺、月亮赤纬角极小值和拉马德雷暖位相有利于全球气温的升高;拉尼娜、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拉马德雷冷位相有利于全球气温的下降。自然条件的综合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结论之一:如果 2015 年发生强厄尔尼诺事件,与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叠加,将形成比 2014 年更高的气温。 结论之二:赵得秀教授根据日食 - 厄尔尼诺系数理论预测, 2023 年将发生拉尼娜事件。 2023-2025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与之叠加,将产生极冷气温,拉马德雷冷位相增强了这一作用。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fgcfmt/blog-2277-863589.html 我们在 2014 年 3 月 26 日 指出, 2014-2016 年全球最热年 2023-2025 年全球最冷年: 2014 年是全球极端灾害频发年,高温、干旱、雾霾和强震是主要灾害。关键原因是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和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极小值减小潮汐南北震荡幅度,导致高温、干旱、雾霾和强震, 2013 年的前兆值得关注。 2023-2025 年月亮赤纬角极大值增大潮汐南北震荡幅度,导致低温和强震,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增强制冷作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79229.html 我们在 2015 年 1 月 25 日 指出, 2015 年的警钟:厄尔尼诺和最热年可能重现江湖。 2014-2016 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 2015 年高温、干旱继续威胁我国南方、北方地区,新一波厄尔尼诺将增加灾害的强度,必须高度重视,及时监测,积极预防。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61959.html 如果 2015 年发生厄尔尼诺事件,高温、干旱、洪水将接连发生。监测厄尔尼诺非常关键。 高度关注 2015 年警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62543.html 2014-2015 年的最热值得关注, 2023-2025 年的最冷年更值得关注。 2015 年的厄尔尼诺事件增大最热年发生的可能性, 2016-2017 年预测为拉尼娜年,是全球变冷的信号。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3363.html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包含两个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和一个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其中 2005-2007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导致变暖停滞,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导致最热年出现,而 2023-2025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导致极寒出现,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变冷高潮,类似于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中 1968-1970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导致的 20 世纪 70 年代变冷高峰。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342099.html 2023-2025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导致极寒出现,全球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变冷高潮。 2016-2017 年拉尼娜事件敲响了气候变冷的警钟! 极热之后是极冷。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fgcfmt/blog-2277-893449.html 变冷的自然指标: 强潮汐使气候变冷,周期为 1800 年,目前进入变暖高峰; 拉马德雷冷位相使气候变冷,周期为 55 年, 2000-2030 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 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导致气候变冷,目前处于最小值时期; 海洋及其边缘特大地震和海啸使气候变冷。 2023-2025 年严寒进入高峰 2032-2034 年全球变暖加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6735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15565.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16513.html 参考文献 杨冬红,杨学祥。全球变暖减速与郭增建的“海震调温假说”。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8Vol.23(6):1813 ~ 1818 杨冬红 , 杨学祥 . 北半球冰盖融化与北半球低温暴雪的相关性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4,29(2):610-615.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16524.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1578 次阅读|0 个评论
美国多地遭遇罕见寒潮:气候变冷取代全球变暖
杨学祥 2018-1-7 14:37
美国多地遭遇罕见寒潮:气候变冷取代全球变暖 杨学祥 关键提示:新年伊始,寒潮来袭,美国多地出现低温天气,温暖的东南部罕见地出现降雪天气。 1 月 3 日 多地再次迎来降雪。自 2 日早上至少有 11 人在因寒潮造成的低温天气中遇难。 我在 2017 年 2 月 6 日 指出, 2000-2035 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2016-2017 年可能发生拉尼娜事件, 2018-2019 年可能发生厄尔尼诺事件, 2019-2020 年可能为太阳黑子谷年, 2020 年可能进入严重低温冻害时期,符合流感流行的主要条件,流感可能在 2017 年孕育,在 2018-2019 年流行。 2017 年拉尼娜正在发生, 2018 年初寒潮暴雪正在发生,流感大流行的六大相关条件正在到来。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93396.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93474.html 美国多地遭遇罕见寒潮 2018-01-0404:05:28  来源 : 人民日报 ( 北京 ) 举报 新年伊始,寒潮来袭,美国多地出现低温天气,温暖的东南部罕见地出现降雪天气。 1 月 3 日 多地再次迎来降雪。自 2 日早上至少有 11 人在因寒潮造成的低温天气中遇难。气象专家分析称,如此罕见的寒潮天气是由极地涡旋带来的强冷空气引起的,同美国地理环境有关,与全球气候变化可能也有关联。 寒冷天气接下来数天将持续 美国佛罗里达州一向是冬季的热门旅游目的地,该州也因寒潮关闭了多个水上公园,并开设临时庇护所。有网友晒出了佛罗里达一张厚厚的喷泉结冰的照片,称不敢相信这是佛罗里达。该州首府塔拉哈西也迎来冰雪天气,这是 1989 年以来该市首次出现降雪。同样位于南方的佐治亚州有 28 个县进入紧急状态,政府建议人们尽量待在家里,不要出门,多地学校停课,以应对可能的大雪恶劣天气。 新年第一天,美国南部城市新奥尔良、达拉斯温度全天都在零摄氏度以下,亚特兰大气温在零下 8 摄氏度,气温普遍比往年低 10 摄氏度 左右。美联社报道,印第安纳波利斯 2 日的温度为零下 24 摄氏度,打破了 1887 年以来的纪录,所有公立学校取消室外活动。纽约州的格伦斯福尔斯市气温跌至零下 31 摄氏度,为 1968 年以来最冷的一天。从 2 日开始,位于美国和加拿大边境的尼亚加拉大瀑布由于严寒出现结冰现象。 据美国国家气象局预测,接下来数天时间内,寒冷天气将持续控制美国东部、南部及中西部多数地区,预计会有降雪和低温天气出现,再加上大风,体感温度会更低。本周晚些时候,东北部沿海地区将迎来降雪,新英格兰地区将出现 15 至 30 厘米的降雪。 持续的低温甚至给人的生命造成威胁。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威斯康星州一名 27 岁的女子在新年聚会之后到室外抽烟,不慎滑落到水中,加上低温,她没能爬上来。威斯康星州共有 5 人死于低温相关的天气,北达科他州和密苏里州各有 1 人死亡。得克萨斯州有 4 人死亡,其中包括休斯敦 2 名无家可归的流浪者。 低温天气给美国南部农业也造成不小损失,佛罗里达州农业部发言人艾伦 · 凯勒表示,越往南去,农作物对冷冻天气的抵抗力越低,这场寒潮可能会给佛罗里达州的草莓、柑橘等造成危害。有气象学家还警告,因为沿海风大,再加上低温天气,对电力线路造成威胁,甚至热带棕榈树上都会有积雪或结冰。 极端天气提醒气候变化影响 自去年入冬以来,美国已经数次出现低温天气。 2017 年 12 月初,佛罗里达就出现了罕见低温,当地民众不得不穿上羽绒服,有网友称,这对处于 “ 阳光地带 ” 的佛罗里达州已经是罕见了,而这次寒潮来袭,出现结冰,其威力可见一斑。 关于这次寒潮天气的原因,气象学家称,东北部地区出现 “ 中纬度低压 ” ,形成一个巨大的空气涡旋,最大风速堪与飓风相比,大风将高纬度寒冷空气卷到低纬度地区,带来大雪和低温天气。 此次寒潮天气威力大、持续时间长。《华盛顿邮报》将这次寒潮描述为 “ 冬季飓风 ” ,大风形成 “ 炸弹气旋 ” ,带来北极冰寒空气的 “ 极地涡旋 ” ,所幸气旋和涡旋的中心地带都在大西洋上,否则美国东海岸将迎来更加寒冷的天气。 事实上,极端低温天气不仅仅出现在美国,美国的北部邻国加拿大同样出现寒潮天气,就连英国、爱尔兰等地也出现低温天气。 寒冷成为人们讨论话题,也成为社交媒体的一个热词, “ 如何让你保暖 ”“ 如何让你的手机在户外保持电量 ” 等小贴士流行起来。 在美国大多数地区遭受寒潮袭击的时候, 1 月 2 日 ,位于高纬度的阿拉斯加州最大城市安克雷奇最高气温达到 8 摄氏度 ,算得上是 “ 高温 ” 了。极端天气出现再次将舆论的视线引向气候变化。佐治亚大学大气科学项目主任马歇尔 · 谢泼德分析称,天气就像人的 “ 情绪 ” ,气候则是人的 “ 性格 ” ,长期的趋势是气候变暖。《科学美国人》杂志引述气象学家分析称,实际上近年来都是暖冬,这个冬天较为反常,寒潮出现不能推翻全球气候变暖的判断。极端天气出现恰恰同气候变化有关,是全球气候转变过程中的 “ 副作用 ” ,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本报华盛顿 1 月 3 日 电) ( 原标题:美国多地遭遇罕见寒潮 ) 本文来源:人民网 - 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 _NE0011 http://news.163.com/18/0104/04/D79EEHP200018AOP.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31808.html 今冬流感高发 超前三年同期 中国新闻来源:央视网 2018 年 01 月 07 日 10:30A-A+   央视网消息:入冬至今,国家卫计委监测发现:近期我国南方和北方,都已经进入了流感冬季高发季节;国家重点监测流行病的哨点医院报告流感病例高于过去三年同期水平。 从 17 年 11 月份至今,全国多个城市陆续迎来流感高峰,导致医院的门诊量明显增加。河北省儿童医院呼吸科,病人数量创历史新高;西安市儿童医院的门诊病人数量突破历史极值;而在广州的珠江医院,连急诊医生都得了重感冒,医院不得不贴出告示。当地市民张阿姨的孙子因为发烧前来看病,没想到人满为患。 http://news.cctv.com/2018/01/07/ARTIPcw3h9vQL1uH6v1BgZNp180107.shtml 每千人中 54 人患流感就医 韩国加强防疫宣传 2018-01-0515:56:2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 ${ 中新记者姓名 } 责任编辑:张艾京   中新网 1 月 5 日 电 据韩国国际广播电台 5 日报道,韩国近期流感疫情急剧扩散,每 1000 人中有大约 54 名在医院就医的流感患者,当局已加强对民众的防疫宣传,呼吁民众注意身体健康。   据报道,韩国保健当局已于 2017 年 12 月发布了流感注意预警,当时在医院就医的流感患者概率为每千人中 7.7 名,目前该数据已增至 53.6 名,一个月间患者人数增加了 7 倍。   报道称, A 型流感和 B 型流感通常分开传播,而韩国今年出现 A 型和 B 型流感同时传播现象。韩国疾病管理本部表示, A 型和 B 型流感同时流行,意味着患了 A 型流感后也会再患 B 型流感。 报道称,为预防流感,民众应经常洗手,平时不用手触摸眼睛、鼻子和嘴唇。患流感后,或可能出现 38 度以上的高烧和头痛、咳嗽、流涕等症状,如出现疑似症状,应立即前往医院就医。 http://www.chinanews.com/gj/2018/01-05/8417316.shtml 英国流感患者一周内陡增 3 倍 创 10 年来最高 2018-01-0613:30 来源 : 央视新闻 当地时间 1 月 5 日晚 ,英国国民保健系统 (NHS) 统计数字表明,新年前后的一周时间里,英国感冒患者数量陡增 3 倍,其中每 4 名患者中就有 1 位被确认为有可能致命的澳大利亚流感。最新数据显示,英国约有 4 百 50 万人患有“与流感类似症状”的感冒,等待确诊。 由于新年之前天气变化等原因,此次流感爆发本在预料之中。但由于英国国民保健系统 (NHS) 一直缺少人手,导致应急不利。一周前,英国全国共有 24 人死于流感。英国上次爆发同规模流感的时间是在 2009 年。 ( 央视记者 苏芳 ) . http://news.china.com.cn/world/2018-01/06/content_50197498.htm http://news.dayoo.com/world/201801/06/139998_52028044.htm 可喜的进步:国际上的表述都把气候变 “ 暖 ” 调整为气候变 “ 化 ” 已有 248 次阅读 2018-1-410:20 可喜的进步:国际上的表述都把气候变“暖”调整为气候变“化” 杨学祥,杨冬红 可喜的进步 全球气候变暖 or 变冷,这是个问题 ...... 2018 年 01 月 03 日 21:05:33 来源:四川环保 印象中极端天气的出现我们总习惯归结于全球气候变暖所致。然而这样的观点目前有了争议,全球气候变暖还是变冷了 ? 雾、霾到底有何区别?如何对待环境问题?针对以上疑问省环科院院长、省环科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叶宏研究员给出如下答案。 气候变暖还是变冷? 关于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全球环境治理思考,叶宏讲,目前就“气候变暖”来讲全球有三种观点。一是认为气候变暖是人为的;二是认为气候变暖是自然现象;三是认为气候变暖是伪命题。他分享到,去年之前,大家一致认为是气候变暖。但是,现在不管是国内的,还是国际上的表述都把气候变“暖”调整为气候变“化”。气候变化,这是一个中性词了,气候走向可能变暖,也可能变冷。他表示“科学上没有主流观点”是作为我们认识、看待气候变化的一个准则。气候变化不管是人为还是自然,气候变化是肯定的。 既然气候在变化,就需要进行治理,关键在怎么治理?他指出,找准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碳排放。减少碳排放,降低温室气体的产生,而在减排二氧化碳的过程中,也可以减少其他污染物的排放,对其他污染物的减排,在客观上也起到了积极的协同作用。他表示,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谈环保,也无可厚非。 http://news.ifeng.com/a/20180103/54785384_0.shtml 不断奋争的结果 严寒离我们并不遥远: 2023-2025 年气候变冷 已有 2752 次阅读 2015-2-1118:28 严寒离我们并不遥远: 2023-2025 年气候变冷 杨学祥,杨冬红 早在 2003 年我们就提出了太平洋十年涛动( PDO ,亦称为拉马德雷现象)冷位相导致气候变化的警告和机制。 2003 年我们在《世界地质》第 4 期发表论文《太平洋环流速度减慢的原因》,指出太平洋十年涛动位相变化对太平洋环流速度变化的作用, 2000 年“拉马德雷”进入“冷位相”阶段使地球系统出现了一系列反常现象。 2004 年我们提出地球已进入变冷周期的警告:正当全球变暖的证据铺天盖地而来之际,地球变冷的信息悄然而至。透过表面现象看本质,地球气候变化的动力机制已发生重大的变化,预示一场类似 20 世纪 50-70 年代的变冷过程正在到来。 我在 2004 年指出, 2000 年“拉马德雷”进入“冷位相”再次提醒人们:警惕全球迅速变冷! http://www.envir.gov.cn/forum/20042732.htm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33501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34189.html 2005 年在《世界地质》第 1 期发表题为《大气、海洋与固体地球的能量交换》的论文,明确指出 2000 年进入 PDO “冷位相”,变冷应该是自然的发展趋势。 1999-2013 年全球变暖停滞证实了这一预测。 我在 2014 年 1 月 4 日 指出, 2014 年是全球极端灾害频发年,高温、干旱、雾霾和强震是主要灾害。关键原因是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和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我在 2012 年 5 月 22 日 指出, 2000 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 2012 年的厄尔尼诺正在到来,我们必须做好迎接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的准备:一个极端炎热的夏季和极端寒冷的冬季。 2013 年的拉尼娜事件非常强烈,将重复 2010 年强拉尼娜事件的大致过程。 2013 年为太阳黑子峰年、 2014-2016 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2015 年可年发生厄尔尼诺事件,我们可能迎来又一个最热年新纪录,不过,频发的强震可以降低变暖规模。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73747.html 2014 年成为 1880 年以来最热年,但这是暂时现象, 2023-2025 年气候将变冷。我们必须做好准备。 月亮赤纬角变化是气候冷热变化的重要因素 为什么变暖停滞发生在 1999-2013 年?我们在 2008 年发表的文章已经给出了答案: 我们在 2008 年指出, 1998 年是最热的年份, 1997-1998 年 20 世纪最强的厄尔尼诺事件和 1995-1997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是主要原因。自 1998 年以后,全球气温呈波动下降趋势, 2005-2007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产生的强潮汐南北震荡、 1998 年 6 月至 2000 年 8 月的强拉尼娜事件( 1999 年全球强震频发)和 2004-2007 年印尼苏门答腊 3 次 8.5 级以上地震是主要原因。下一次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2014-2016 年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有利于气温相对升高和中国北方的干旱;而 2009-2018 年特大地震集中爆发却可能使气温下降。 http://news.hexun.com/2010-03-25/12311261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5444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89865.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60375.html 2014 年气温异常升高,证实了我们的预测。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67359.html 变冷的精准预测 我们在 2015 年 2 月 11 日 指出,全球变冷的自然指标: 强潮汐使气候变冷,周期为 1800 年,目前进入变暖高峰; 拉马德雷冷位相使气候变冷,周期为 55 年, 2000-2030 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 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导致气候变冷,目前处于最小值时期; 海洋及其边缘特大地震和海啸使气候变冷。 2023-2025 年严寒进入高峰 2032-2034 年全球变暖加速 计算结果表明,在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潮汐南北摆动幅度最大,形成大气圈、海洋圈和岩石圈的差异旋转的规模也最大,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形成的可能性也最大。表 1 的数据支持这个结果。表 2 给出了对未来的预测。 表 1 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与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对比 最大值 1913-1915 1931-1933 1949-1951 1968-1970 1986-1988 2005-2007 厄尔尼诺 1912-1914 1930-1932 1948 , 1951 1968-1970 1986-1988 2006 拉尼娜 1916 1933,1934 1949 1970 1988 2007 表 2 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与厄尔尼诺和拉尼娜预测 拉马德雷 冷位相 冷位相 冷位相 暖位相 暖位相 月亮赤纬角 2005-2007 年 最大值 2014-2016 年 最小值 2023-2025 年 最大值 2032-2034 年 最小值 2041-2043 年 最大值 厄尔尼诺 2006 2015 2022 , 2025 2033 2040 , 2043 拉尼娜 2007 2023 2031 2042 气温变化 变暖停滞 停滞结束? 变冷? 变暖? 变暖减缓? 注:厄尔尼诺和拉尼娜来自赵得秀教授的预测。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67359.html 2016-2020 年将发生严重低温冻害 我们在 2016 年 4 月 25 日 指出, 2016-2017 年将发生拉尼娜事件,给全球带来严重的低温冻害。 目前,太阳正处在第 24 活动周的高峰年,其活动理应处于最活跃的时期。然而,太阳活动强度明显不及上一个活动周,甚至出现太阳表面连黑子都没有了这种罕见现象。这个太阳活动高峰年百年来最弱。有科学家指出,如果这种情况继续发展下去,太阳将沉入超长的最低活动期。目前科学界仍然在探讨太阳黑子周期是如何影响全球气温的。有人认为地球将进入所谓的小冰河期,有人称会在 2020 年之前,有人则称会更早。 我们的研究表明,太阳黑子具有 11 和 22 年周期,在太阳黑子循环和气候效应之间存在着关联。太阳黑子极小期的平均周期为 11 年,太阳黑子延长极小期的平均周期为 200 年。近 20 年的研究发现,潮汐极大期、地震火山活动频发期、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和全球低温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6 次时间的一一对应表明其相关性和处于同一激发机制(见表 2 ) 。 表 3 太阳活动、火山喷发、强潮汐和低温期的对应关系 太阳黑子延长极小期 时间(年) 坏天 时代 潮汐极大年时间 火山活跃时间 全球 气温 欧特 1040-1080 1010-1110 1062 ?? 低温 沃尔夫 1280-1350 1165-1360 1264 1275-1300 小冰期 史玻勒 1450-1550 1420-1525 1425 1440-1460 1470-1490 小冰期 蒙德 1640-1720 1600-1725 1629 1640-1680 小冰期 道尔顿 1790-1830 1790-1915 1770 1810-1820 小冰期 21 世纪 2007- ?? 1997- ?? 1974 1980-?? 次小冰期? 多因素叠加是小冰期发生的根本原因。导致 15-17 世纪小冰期和 2020 年“次小冰期”出现的原因有五: 其一、处于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 太阳将进入不寻常且时间较长的“超级安静模式”,大约从 2020 年开始,太阳黑子活动或许会消失几年甚至几十年。太阳黑子活动或许将进入“冬眠”,这种情况自 17 世纪以来从未出现。目前处于 200 年气候周期的变冷初期。 其二、处于全球强震频发时期 2002 年郭增建提出 “ 深海巨震降温说 ” :海洋及其周边地区的巨震产生海啸,可使海洋深处冷水迁到海面,使水面降温,冷水吸收较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地球降温近 20 年。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的气温上升与人类活动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有关,同时这一时期也没有发生巨大的海震。巨震指赤道两侧各 40° 范围内的 Ms8.5 级和大于 Ms8.5 级的海震。郭增建等人指出, 9 级和 9 级以上地震与北半球和我国的气温有很好的相关性 。 20 世纪 4 场最强的特大地震在很短的时间内都发生在环太平洋地震带的沿海地区: 1952 年堪察加地震, 1957 年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岛地震, 1960 年智利地震, 1964 年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海峡地震,与 50-70 年代低温期相对应。 其三、处于全球火山活动频繁时期 现代火山活动有明显致冷的记录:小冰期对应强火山活动,小气候最适期对应弱火山活动。因为火山灰和二氧化硫等火山喷发物到达平流层后,较小的气溶胶可在数月内传播到全球,并可在平流层内持续漂浮 1~3 年,使太阳直接辐射减弱,造成大气降温 。最新发表的研究报告显示火山喷发导致了 “ 小冰期 ” 的到来。研究报告称, 1275 年到 1300 年之间,热带地区经历过四次大规模火山喷发,喷发出来的大量硫酸盐颗粒进入大气层上空反射了太阳辐射,使地球气温降低; 1430 年到 1450 年,也发生了一轮大规模火山喷发,与地震活动一样,火山喷发与气候冷暖变化导致的冰盖消长有关(见表 2 )。 其四、地球轨道周期 据任振球的研究,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使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发生相当稳定的准周期变化,与全球尤其北半球气温变化的间隔 60 年振动相一致。在 20 世纪初的低温期和 60~70 年代相对偏冷期,当时( 1901 和 1960 年)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分别延长了 94( 相当于日地距离的 0.6%) 和 57 万公里;在 30-40 年代和 80 年代后的暖期,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 1940 和 2000 年)分别缩短了 76 和 44 万公里。 2000-2020 年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由极小值变为极大值,他推测 2020 年前后全球气候将进入相对冷期 。 韩延本分析了美国宇航局公布的起自 19 世纪中期的全球及南北半球的温度异常变化资料,得到它们存在约 60 年的准周期性波动的初步结果。该周期是它们的中周期波动的主要周期分量之一,它对调制温度的总体变化趋势可起到重要作用。分析表明,该周期分量是时变的,周期长度在 19 世纪略超过 60 年,之后缓慢变短,到 20 世纪后期月在 55 年至 60 年间。所谓人类活动造成的温室效应的加剧似乎并未有打乱这一周其分量的存在 。 其五、处于强潮汐活动时期 潮汐高低潮还有 200 年左右的明显周期变化。其中, 1425 年、 1629 年两次峰值对应小冰期时期, 1770 年的峰值对应 18 世纪的低温, 1974 年的峰值对应 20 世纪 70 年代的气候变冷。特别是潮汐 54-56 年周期(与太平洋十年涛动的 50-70 年周期对应),在全球气候变化中有非常明显的作用。 我们的结论:地球的气候变化不仅与太阳黑子活动相关,而且与潮汐强度、火山地震活动密切相关。 2004-2012 年全球已发生 Ms8.5 级以上强震 6 次,与 1998 年以来变暖减缓相对应。地震火山活动的影响不容忽视。 潮汐变化还有约 200 年周期和 50-70 年周期,对应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 200 年周期和拉马德雷 50-70 年周期。目前处于 2007 年以来发生的太阳黑子极小期,对应超前的 1974 年潮汐高潮和 20 世纪 50-70 年代的低温期。根据以往记录,这个过程还将持续 30 年以上。这次变冷过程被 20 世纪 80 年代的全球迅速变暖所打断, 1988-1999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是自然因素,温室效应包含人为因素。 2000-2030 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本周期内百年极寒有可能发生,但规模较小,变冷规模要小于道尔顿极小期(见表 3 )。我们称之为“次小冰期”。 此外,潮汐变化还有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变化 18.6 年周期,与气候变化 18.6 年周期对应 。 早在 2008 年和 2014 年我们就指出, 1998 年最热年记录与 1995-1997 年的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有关,此后 16 年气候变暖间断的原因之一是 2005-2007 年的最大值时期(见:杨冬红等, 2008 ) ,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变暖增强, 2023-2025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变冷到高潮。气候的长期趋势和短期变化都表明,气候变冷是对人类最大的威胁。 2014 年和 2015 年最热年新纪录证实了理论预测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杨冬红,杨学祥。全球变暖减速与郭增建的“海震调温假说”。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8 , 23(6):1813 ~ 1818 杨冬红 , 杨学祥 . 北半球冰盖融化与北半球低温暴雪的相关性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4,29(2):610-615.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 2011 , 54 ( 4 ): 926-934. 杨冬红,杨学祥 . 全球气候变化的成因初探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3,28(4):1666-1677. 杨学祥。全球变暖还是变冷。科技潮, 2006 ,( 9 ): 20-22 杨冬红,杨学祥,刘财。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6 , 21 ( 3 ): 1023-1027 杨学祥 . 流感和强震爆发的预测 . 百科知识 .2005,(24):13-14. 杨学祥 , 给 全球变暖说 泼点冷水。世界环境。 2007, ( 2 ): 60-63. 杨学祥 , 杨冬红 . 全球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期 . 百科知识 2008.07 上 ,8-9.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93028.html
个人分类: 全球变化|1999 次阅读|0 个评论
1号寒潮大BOSS还没现身:验证2017年变冷预测
杨学祥 2018-1-7 04:42
雨雨雨,抖抖抖!然而,1号寒潮大BOSS还没现身…… 雨雨雨,抖抖抖!然而,1号寒潮大BOSS还没现身…… 2018年01月06日20:41 政府网站 前两天 说着不信寒潮的童鞋们站出来 告诉广仔 今天你们还穿短袖吗? 广东人民正式进入“振动模式”—— 取暖靠抖! 截止至下午4点43分,粤北多地发布寒冷黄色预警信号! 今天,中央气象台也继续发布暴雪蓝色预警,6日08时至7日08时,江南华南强降水开始。预计今日(1月6日)至明日(1月7日)14时,广东中北部和珠江口附近等地区有大雨或暴雨。 广东北部局地有大暴雨(100-120毫米) 你以为此时外面的冷风冷雨 就是寒潮到来的节奏吗? 错错错! 这一切还只是前菜 真正的大餐还没到! 目前是两股冷空气的缓冲期 真正寒潮Boss8号到 6-7日,粤北和珠江三角洲市县有大雨到暴雨局部大暴雨;7日夜间起寒潮级别冷空气自北向南影响广东,各地日平均气温将下降8~10℃,8-9日中北部市县有中到大雨局部暴雨及5℃以下低温和霜(冰)冻;其中山区市县最低气温低至零下5~0℃,广东江河湖面和沿海海面将加大到6级以上。 未来天气预报 6-7日 粤北和珠江三角洲市县有大雨到暴雨,局部大暴雨,其余市县有小到中雨局部大雨;全省轻雾或雾较明显,雾时能见度小于1公里。 最低温度:韶关和清远的北部市县6~10℃;粤西南部和珠江三角洲南部市县16~20℃,其余市县11~16℃。 8-9日 广东中北部市县有中到大雨,其中粤北高寒山区有冻雨;气温显著下降;中北部市县最低气温在5℃以下,有霜(冰)冻,山区市县最低气温-5~0℃,有冰冻。 10-11日 广东大部晴到多云,中北部市县有5℃以下的低温,有霜(冰)冻,其中粤北山区气温低至-4℃左右。 “广东西伯利亚”出现冰挂现象 受冷空气和寒潮的影响,地处粤北高寒石灰岩山区的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大桥镇一带昨日气温骤降至-2℃左右。 在高海拔区域的迎风坡,寒风裹挟着冰雨落在草木上迅速凝结,形成大面积的“冰挂”,这也是2018年这片被誉为“广东的西伯利亚”的区域首次出现冰挂现象。 杉树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挂 冰糖野果 冰糖野草 满山冰挂吸引市民争相合影 而清远金子山,也可能会在这两天再次迎来“冰雪奇景”。清远连山县城1月6日最低气温5℃,7日、8日、9日最低气温1℃。而金子山海拔1417米,气温平均比县城低5℃,很可能会迎来入冬以来第二场“雪”,即使不下雪,也会出现冰挂、雾淞、冰凌、冰花。 2017年12月16日,清远金子山下了入冬以来第一场“雪” 看到漂亮的冰挂景观 想必有勇猛的童鞋想到韶关清远看一看 不过,这些看着很美但却很危险 广仔在此温馨提醒↓↓↓ 高速公路和高架快速路上的桥梁容易出现结冰现象,会造成普通路面开得好好的,一上桥就出问题。所以,大家在行经桥梁、隧道时要提前减速,把稳方向保持匀速通过,注意不要急加速或急减速,尽量不要随意变道。 最重要的是和前车保持足够的距离,要时刻准备提前刹车,当发现和前车的距离在缩短,不管什么原因都要马上减速,并将脚放在刹车踏板上准备刹车,减速最好用降挡的方法。 起步不要玩命踩油门 最要紧的就是一个字“稳”!起步时不要乱给油,首先要做的是稳住油门缓给油,把油门控制好才能稳定的起步。 控制车速是关键 雨雪天气行驶中最常见的就是追尾和失控,所以控制车距和车速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前方发生紧急情况时,较大的车距可以为您赢得充足的时间做出紧急处理措施。 弯道坡道必须提前减速 在路上行驶时免不了会遇到弯道和坡道,尤其是有些立交桥的匝道,既是弯道又是坡道,如果这里的雪被压得比较滑,会比其他路段更容易发生事故。在拐弯时需要提前减速,保持车速低速过弯,尽量不要在弯道超车或变道。 保持车速车距 冰雪路面驾驶要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和预见性,对将要发生的事件作出预先判断,以便提前采取措施,防止因紧急情况发生时不能准确操作而发生事故;注意车速不要太快,保持前后车距(至少是平时车距的三倍以上)。 最近也是流感的多发时段 不少小孩陆续“中招” 部分医院儿科急诊瘫痪,人满为患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急诊医生 提供了抵抗流感的宝典 供各位爸爸妈妈参考↓↓↓ 只要对症下药,流感并不可怕 http://news.sina.com.cn/o/2018-01-06/doc-ifyqinzs9826158.shtml 2023-2025 年进入变冷高潮: 2016-2017 年拉尼娜是信号 已有 7894 次阅读 2015-8-2807:04 2023-2025 年进入变冷高潮: 2016-2017 年拉尼娜是信号 杨学祥,杨冬红 网友 zecrio 最近指出,厄尔尼诺未来半年持续减弱并结束, 2016 年下半年将生成拉尼娜事件,持续时间也会较长,大概 2 年左右,持续到 2018 年 3-4 月可能性较大。 2016 年 9 月 -2017 年 1 月强潮汐,潮汐组合与 1954-1955 、 1963-1964 、 1976-1977 、 2007-2008 年等这些冬季潮汐组合很相似,其中 1954 年、 2007 年为拉尼娜年, 1963 年、 1976 年为厄尔尼诺年, 1954 、 1963 、 1976 和 2007 年为太阳黑子低值年,这 4 个冬季我国南方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冰冻和雪灾,甚至极寒,。 2016-2017 年为拉尼娜年, 2016 年 9 月 -2017 年 1 月为强潮汐时期, 2016-2017 年太阳黑子持续下降, 2017 年 1-2 月我国南方有出现冰冻雪灾的可能性,可能性较大。必须引起大家高度重视。 我们提出了 2016-2017 年拉尼娜发生的预测和 2023-2025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使气候变冷的预测。 我们在 2015 年 8 月 6 日 之出, 2016 年 3-9 月将发生强拉尼娜事件。 2016 年 7 月 30 日 - 11 月 6 日 为地球自转减速阶段,有利于拉尼娜发展, 9 月南极海冰最大值和 9 月 1 日 日食在赤道有利于拉尼娜的发展。三者叠加,是发生强拉尼娜的主导因素。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10968.html 由于 2016 年处于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受到抑制,拉尼娜得到增强。诸多有利因素的叠加使强拉尼娜有很高的发生概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11060.html 2014 年 3-5 月,世界气象组织和各国著名气象机构纷纷预测 2014 年 7 月将发生最强厄尔尼诺,使 2014 年成为最热年。 我在 2014 年 5 月 4 日 指出,最强厄尔尼诺不会重演。 按照日食 - 厄尔尼诺系数理论,连续多次日食发生在两极,易发生厄尔尼诺事件。 1999 年林振山等人给出 2014-2015 年日食 - 厄尔尼诺系数累计值为 12 ,有利于 2015 年厄尔尼诺事件发生。依据同一原理,赵得秀认为, 2014-2015 年将发生强厄尔尼诺事件。这一数据与 1997-1998 年发生最强厄尔尼诺的条件相同。 除此之外, 1995-1997 年和 2014-2016 都是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这两个重要的相同点使它们有许多相似之处。 但是, 1997-1998 年与 2014-2015 年比较有一个重要的不同点:前者处于 1977-1999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得到增强;后者处于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受到抑制。因此, 2014-2015 年发生的厄尔尼诺要比 1997-1998 年厄尔尼诺弱很多,最大的可能是发生在 2015-2016 年。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9133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6649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9274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1854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26059.html 我们在 2008 年指出, 1998 年是最热的年份, 1997-1998 年 20 世纪最强的厄尔尼诺事件和 1995-1997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是主要原因。自 1998 年以后,全球气温呈波动下降趋势, 2005-2007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产生的强潮汐南北震荡、 1998 年 6 月至 2000 年 8 月的强拉尼娜事件( 1999 年全球强震频发)和 2004-2007 年印尼苏门答腊 3 次 8.5 级以上地震是主要原因。下一次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2014-2016 年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有利于气温相对升高和中国北方的干旱;而 2009-2018 年特大地震集中爆发却可能使气温下降 。 2012 年的厄尔尼诺事件虽然会带冷冬,但是仍会使 2012-2013 年的平均温度升高。 我在 2012 年 5 月 22 日 指出, 2000 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 2012 年的厄尔尼诺正在到来,我们必须做好迎接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的准备:一个极端炎热的夏季和极端寒冷的冬季。 2013 年的拉尼娜事件非常强烈,将重复 2010 年强拉尼娜事件的大致过程。 2013 年为太阳黑子峰年、 2014-2016 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2015 年可年发生厄尔尼诺事件,我们可能迎来又一个最热年新纪录,不过,频发的强震可以降低变暖规模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11459.html 2014 年最热年记录证实了我们的预测。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10209.html 1995-1997 年和 2014-2016 都是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这两个重要的相同点使它们有许多相似之处。 全球厄尔尼诺现象已经成形,太平洋中部的水面温度将攀升到 19 年来的最高温度。准确的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变化周期为 18.6 年,近似值为 19 年。 全球气温变化也有 18.6 年。 9 年之后全球气温再次变冷。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10767.html 拉马德雷周期的自然规律不容忽视。 “拉马德雷”是一种高空气压流,亦称为太平洋十年涛动 (PDO) 。近 100 多年来,“拉马德雷”已出现了两个完整的周期。第一周期的“冷位相”发生于 1890 年至 1924 年,而 1925 年至 1946 年为“暖位相”;第二周期的“冷位相”出现于 1947 年至 1976 年, 1977 年至 2000 年为“暖位相”。如果“暖位相”的“拉马德雷”与“厄尔尼诺”相遇,将使其更强烈,出现的次数更频繁;假如“冷位相”的“拉马德雷”与“拉尼娜”现象相遇,那么“拉尼娜”将显示强劲的势头,出现频繁(见表 1 )。 在 20 世纪的气候记录中有两段时期全球气温明显变暖: 1925 年到 1944 年, 1978 年至 2000 年。 20 世纪的两段变暖时期 (1925-1944 年, 1978-2000 年 ) 与“拉马德雷”的“暖位相”对应。 图 1-3 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到,拉马德雷冷位相对应全球降温时期,拉马德雷暖位相对应全球增温时期。大多数气象科学家只讨论近 10 年的气温变化,忽视了全球气温的长期变化规律。 根据前两次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气温变化规律,第一次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就使气温明显下降,第二次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又使气温进一步下降。在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2005-2007 年月亮赤纬角极大值仅使气温趋于平稳不升, 2023-2025 年月亮赤纬角极小值和拉尼娜的叠加才会使气温明显下降。这确实是全球变暖强度变大的标志。 两个喜忧各半的结论 厄尔尼诺、月亮赤纬角极小值和拉马德雷暖位相有利于全球气温的升高;拉尼娜、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拉马德雷冷位相有利于全球气温的下降。自然条件的综合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结论之一:如果 2015 年发生强厄尔尼诺事件,与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叠加,将形成比 2014 年更高的气温。 结论之二:赵得秀教授根据日食 - 厄尔尼诺系数理论预测, 2023 年将发生拉尼娜事件。 2023-2025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与之叠加,将产生极冷气温,拉马德雷冷位相增强了这一作用。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fgcfmt/blog-2277-863589.html 我们在 2014 年 3 月 26 日 指出, 2014-2016 年全球最热年 2023-2025 年全球最冷年: 2014 年是全球极端灾害频发年,高温、干旱、雾霾和强震是主要灾害。关键原因是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和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极小值减小潮汐南北震荡幅度,导致高温、干旱、雾霾和强震, 2013 年的前兆值得关注。 2023-2025 年月亮赤纬角极大值增大潮汐南北震荡幅度,导致低温和强震,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增强制冷作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79229.html 我们在 2015 年 1 月 25 日 指出, 2015 年的警钟:厄尔尼诺和最热年可能重现江湖。 2014-2016 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 2015 年高温、干旱继续威胁我国南方、北方地区,新一波厄尔尼诺将增加灾害的强度,必须高度重视,及时监测,积极预防。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61959.html 如果 2015 年发生厄尔尼诺事件,高温、干旱、洪水将接连发生。监测厄尔尼诺非常关键。 高度关注 2015 年警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62543.html 2014-2015 年的最热值得关注, 2023-2025 年的最冷年更值得关注。 2015 年的厄尔尼诺事件增大最热年发生的可能性, 2016-2017 年预测为拉尼娜年,是全球变冷的信号。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3363.html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包含两个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和一个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其中 2005-2007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导致变暖停滞,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导致最热年出现,而 2023-2025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导致极寒出现,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变冷高潮,类似于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中 1968-1970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导致的 20 世纪 70 年代变冷高峰。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342099.html 2023-2025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导致极寒出现,全球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变冷高潮。 2016-2017 年拉尼娜事件敲响了气候变冷的警钟! 极热之后是极冷。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fgcfmt/blog-2277-893449.html 变冷的自然指标: 强潮汐使气候变冷,周期为 1800 年,目前进入变暖高峰; 拉马德雷冷位相使气候变冷,周期为 55 年, 2000-2030 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 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导致气候变冷,目前处于最小值时期; 海洋及其边缘特大地震和海啸使气候变冷。 2023-2025 年严寒进入高峰 2032-2034 年全球变暖加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6735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15565.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16513.html 参考文献 杨冬红,杨学祥。全球变暖减速与郭增建的“海震调温假说”。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8Vol.23(6):1813 ~ 1818 杨冬红 , 杨学祥 . 北半球冰盖融化与北半球低温暴雪的相关性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4,29(2):610-615.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16524.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93062.html 英国流感患者一周内陡增 3 倍创 10 年来最高:关注流感大流行条件 杨学祥 关键提示:我在 2017 年 2 月 6 日 指出, 2000-2035 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2016-2017 年可能发生拉尼娜事件, 2018-2019 年可能发生厄尔尼诺事件, 2019-2020 年可能为太阳黑子谷年, 2020 年可能进入严重低温冻害时期,符合流感流行的主要条件,流感可能在 2017 年孕育,在 2018-2019 年流行。 2017 年拉尼娜正在发生, 2018 年初寒潮暴雪正在发生,流感大流行的六大相关条件正在到来。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93396.html
个人分类: 学术争论|3118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7年变冷:拉尼娜现象逐渐增强 极端天气灾害或多发频发
杨学祥 2018-1-5 07:15
2017 年变冷:拉尼娜现象逐渐增强 极端天气灾害或多发频发 杨学祥 国家防总:拉尼娜现象逐渐增强 今年极端天气灾害或多发频发 2018-01-0423:17 来源 : 界面新闻 1 月 4 日 ,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陈雷主持召开国家防总会商会,分析研判当前雨情、水情、汛情、凌情、雪情和台风活动情况,安排部署台风雨雪凌汛防御工作。 会商表明,受冷暖空气交汇影响, 1 月 2 日 以来我国西北东南部、黄淮西部、江淮北部降中到大雪,其中陕西中部、河南中部南部、湖北中部等地部分地区降暴雪到大暴雪;西南南部东部、江南北部、江淮南部降中雨,云南、贵州等地部分地区降大雨。 4 日降水范围南扩,强度维持,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苏等地部分地区降大到暴雪,局部大暴雪;江南北部及湖南、广西等地降中到大雨。 2018 年第 1 号台风“布拉万”于 3 日 11 时生成, 4 日 8 时减弱为热带低压,中心位于我国南海永暑礁西北海面上,风力 7 级,预计将以每小时 20 公里左右的速度向偏西方向移动。截至 3 日 16 时,黄河累计封河长度 637.2 公里 ,其中上游内蒙古河段封河长度 590.7 公里 ,中游河段封河长度 46.5 公里 。 陈雷指出, 2018 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做好防汛抗旱防台风工作意义重大。 当前,拉尼娜现象已经形成并逐渐增强。根据历史数据分析,拉尼娜影响年气象年景整体偏差,汛期极端天气灾害事件可能多发频发,防汛抗旱防台风形势不容乐观。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全国防汛抗旱工作视频会议安排部署,立足于抓早抓实抓好,从应对最不利气候形势和最极端天气情况出发,提前谋划、提前部署、提前做好各项防汛抗旱防台风准备工作。 陈雷强调,当前要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认真做好台风防御工作。今年第 1 号台风“布拉万”生成时间较常年偏早 75 天。拉尼娜影响年台风生成登陆可能偏多偏强。要绷紧防台风这根弦,加强台风预测预报预警,密切关注台风路径、强度变化和对相关海域的影响,着力做好海上往来船只、作业平台、捕捞渔船和沿海等地人员的防风避险工作,确保人员安全。二是高度重视近期雨雪天气防范。这次雨雪天气过程强度大、范围广、影响重。要密切监视天气变化,强化应急值守和会商分析,落实各项防御措施,指导和支持相关地区做好局地强降水及雨雪冰冻灾害防御工作,最大程度减少灾害损失。三是切实保障防凌安全。今年黄河封河较晚,防凌汛工作进入关键时期。要按照有关预案,落实防凌责任,强化防凌抢险、应急分洪、迁安救护等防御准备,加强骨干水库防凌调度,加密巡查值守,及时清除河道行凌障碍,提前转移受威胁地区群众。四是抓紧修复水毁灾损工程。去年全国水毁灾损水利工程较多,目前修复任务已完成 49% 。要抢抓冬春有利时机,倒排工期,加快进度,逐项销号,特别是要全面排查和修复大江大河大湖堤防损毁工程,抓紧完成长江崩岸险情整治修复,确保入汛前全面完成水毁修复和除险加固任务。五是统筹做好枯水期水量调度工作。当前,内蒙古、宁夏和东北地区水库蓄水偏少,要加强监测研判,科学制定节约用水计划,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努力保障春灌用水需求。要强化枯水期水量调度,做好长江口和珠江口压咸补淡工作,确保上海、澳门等重要城市供水安全。六是科学研判全年雨水情势。提前组织气象、水文部门对全年天气形势和汛情旱情和台风情况进行分析研判,科学提出汛期预测预报意见,特别是要利用大数据对拉尼娜事件的特点和影响作出预判,为今年防汛抗旱防台风提供科学依据和支撑。七是抓早抓好汛前准备工作。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先,牢牢把握防汛抗旱防台风工作主动权。国家防总第一次全体会议要提前召开,国家防总汛前检查要提前安排,全国大江大河、大型及防洪重点中型水库、主要蓄滞洪区、重点防洪城市等防汛行政责任人和抗旱行政责任人要提前落实,各项汛前准备工作要提前到位,为打赢今年防汛抗旱防台风硬仗奠定坚实基础。 国家防总秘书长、水利部副部长叶建春,水利部总规划师汪安南,国家防办及水利部各有关司局、直属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作者:水利部 http://www.sohu.com/a/214684655_313745 相关预测 2016 年为纪录上最热年份已成定局: 2017 年变冷 已有 17466 次阅读 2016-11-1713:59 2016 年为纪录上最热年份已成定局: 2017 年变冷 杨学祥,杨冬红 关注 2016 年最热预测 我们在 2008 年撰文指出, 1998 年是最热的年份, 1997-1998 年 20 世纪最强的厄尔尼诺事件和 1995-1997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是主要原因。自 1998 年以后,全球气温呈波动下降趋势, 2005-2007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产生的强潮汐南北震荡、 1998 年 6 月至 2000 年 8 月的强拉尼娜事件( 1999 年全球强震频发)和 2004-2007 年印尼苏门答腊 3 次 8.5 级以上地震是主要原因。下一次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2014-2016 年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有利于气温相对升高和中国北方的干旱;而 2009-2018 年特大地震集中爆发却可能使气温下降 。 http://news.hexun.com/2010-03-25/12311261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5444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89865.html 我在 2012 年 5 月 22 日 指出, 2000 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 2012 年的厄尔尼诺正在到来,我们必须做好迎接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的准备:一个极端炎热的夏季和极端寒冷的冬季。 2013 年的拉尼娜事件非常强烈,将重复 2010 年强拉尼娜事件的大致过程。 2013 年为太阳黑子峰年、 2014-2016 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2015 年可年发生厄尔尼诺事件,我们可能迎来又一个最热年新纪录,不过,频发的强震可以降低变暖规模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7374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11459.html 我在 2014 年 7 月 21 日 指出,研究表明,厄尔尼诺是热事件,可导致全球平均气温升高;拉尼娜是冷事件,可导致全球平均温度降低。科学界忽视了影响全球气温的另外两个重要因素:海洋及其边缘 8.5 级和大于 8.5 级的海震,其集中爆发期的周期为 55 年;月亮赤纬角极大值在 18.6 度 -28.6 度之间变化,其周期为 18.6 年。 当月亮在南(北)纬 28.6 度(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高潮区在 12 小时后从南(北)纬 28.6 度向北(南)纬 28.6 度震荡一次,大气和海洋的快速南北运动将产生巨大的能量交换并搅动深海冷水上翻到海洋表面降低气温;当月亮在南(北)纬 18.6 度(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高潮区在 12 小时后从南(北)纬 18.6 度向北(南)纬 18.6 度震荡一次,震荡幅度减少了三分之一,导致变冷作用减弱。这是以 18.6 年为周期的潮汐南北震荡作用比其他周期的潮汐东西震荡作用更显著的原因。 1998 年是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年份,它不仅与 1997-1998 年最强的厄尔尼诺事件有关,也与 1995-1997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有关。 2014-2016 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 2014 年正在发展的厄尔尼诺有可能使其成为最热年。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1333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89865.html 2014 年 8 月史上最热,都是 2014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惹的祸。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29906.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46865.html 我们在 2015-8-310:33 指出, 2014 年最热, 2015 年更热, 2016 年刷新。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10209.html 我们在 2014 年撰文指出, 1998 年是最热的年份, 1995-1997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是原因之一;自 1998 年以后,全球气温呈波动下降趋势, 2005-2007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产生的强潮汐南北震荡是原因之一。当月亮在南(北)纬 28.6 度(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高潮区在 12 小时后从南(北)纬 28.6 度向北(南)纬 28.6 度震荡一次,大气和海洋的南北震荡将产生巨大的能量交换并搅动深海冷水上翻到海洋表面降低气温。这是以 18.6 年为周期的潮汐南北震荡作用比其他周期的潮汐东西震荡作用更显著的原因。太阳在南北回归线时也会产生潮汐南北震荡运动。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可能导致中国干旱和全球高温(杨冬红等, 2008 )。 谁是谁非 9 年内见分晓: 2017 年变冷 我们在 2014 年 3 月 26 日 指出,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是全球最热年 2023-2025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是全球最冷年。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79229.html 我们在 2014 年 3 月 26 日 指出, 2014-2016 年全球最热年 2023-2025 年全球最冷年: 2014 年是全球极端灾害频发年,高温、干旱、雾霾和强震是主要灾害。关键原因是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和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极小值减小潮汐南北震荡幅度,导致高温、干旱、雾霾和强震, 2013 年的前兆值得关注。 2023-2025 年月亮赤纬角极大值增大潮汐南北震荡幅度,导致低温和强震,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增强制冷作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79229.html 我们在 2015 年 1 月 25 日 指出, 2015 年的警钟:厄尔尼诺和最热年可能重现江湖。 2014-2016 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 2015 年高温、干旱继续威胁我国南方、北方地区,新一波厄尔尼诺将增加灾害的强度,必须高度重视,及时监测,积极预防。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61959.html 2014-2015 年的最热值得关注, 2023-2025 年的最冷年更值得关注。 2015 年的厄尔尼诺事件增大最热年发生的可能性, 2016-2017 年预测为拉尼娜年,是全球变冷的信号。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3363.html 补充说明: 全球持续变暖的支持者声称,近 0 年根本就不存在全球变暖停滞问题,全球变暖将持续下去,对人类生存构成威胁。 历史上,地球的气温是波动变化的,我们仍然面临气候变冷的威胁。 9 年之内,谁是谁非就可以立见分晓。 太阳黑子异常减弱地球将进入次小冰期 我们在 2016 年 4 月 25 日 和 11 月 3 日 多次指出,目前,太阳正处在第 24 活动周的高峰年,其活动理应处于最活跃的时期。然而,太阳活动强度明显不及上一个活动周,甚至出现太阳表面连黑子都没有了这种罕见现象。这个太阳活动高峰年百年来最弱。有科学家指出,如果这种情况继续发展下去,太阳将沉入超长的最低活动期。目前科学界仍然在探讨太阳黑子周期是如何影响全球气温的。有人认为地球将进入所谓的小冰河期,有人称会在 2020 年之前,有人则称会更早。 杨冬红等( 2011,2013 )指出,近 20 年的研究发现,潮汐极大期、地震火山活动频发期、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和全球低温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6 次时间的一一对应表明其相关性和处于同一激发机制(见表 1-2 )。多因素叠加是小冰期发生的根本原因,单一因素无法解释气候变化的多样性。导致 15-17 世纪小冰期和 2020 年“次小冰期”出现的原因有六: 其一、处于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 杨冬红等( 2013 )指出,国外资料显示,太阳将进入不寻常且时间较长的“超级安静模式”,大约从 2020 年开始,太阳黑子活动或许会消失几年甚至几十年。太阳黑子活动或许将进入“冬眠”,这种情况自 17 世纪以来从未出现。目前处于 200 年气候周期的变冷初期。 杨冬红等( 2011 )指出,潮汐高低潮还有 200 年左右的明显周期变化。其中, 1425 年、 1629 年两次峰值对应小冰期时期, 1770 年的峰值对应 18 世纪的低温, 1974 年的峰值对应 20 世纪 70 年代的气候变冷。 其二、处于全球强震频发时期 郭增建( 2002 )指出,海洋及其周边地区的巨震产生海啸,可使海洋深处冷水迁到海面,使水面降温,冷水吸收较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地球降温近 20 年。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的气温上升与人类活动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有关,同时这一时期也没有发生巨大的海震。巨震指赤道两侧各 40° 范围内的 Ms8.5 级和大于 Ms8.5 级的海震。郭增建等人指出, 9 级和 9 级以上地震与北半球和我国的气温有很好的相关性。 20 世纪 4 场最强的特大地震在很短的时间内都发生在环太平洋地震带的沿海地区: 1952 年堪察加地震, 1957 年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岛地震, 1960 年智利地震, 1964 年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海峡地震,与 50-70 年代低温期相对应。 其三、处于全球火山活动频繁时期 杨冬红等( 2013 )指出,现代火山活动有明显致冷的记录:小冰期对应强火山活动,小气候最适期对应弱火山活动。因为火山灰和二氧化硫等火山喷发物到达平流层后,较小的气溶胶可在数月内传播到全球,并可在平流层内持续漂浮 1~3 年,使太阳直接辐射减弱,造成大气降温。最新发表的研究报告显示火山喷发导致了 “ 小冰期 ” 的到来。研究报告称, 1275 年到 1300 年之间,热带地区经历过四次大规模火山喷发,喷发出来的大量硫酸盐颗粒进入大气层上空反射了太阳辐射,使地球气温降低; 1430 年到 1450 年,也发生了一轮大规模火山喷发,与地震活动一样,火山喷发与气候冷暖变化导致的冰盖消长有关(见表 2 )。 其四、地球轨道周期 任振球 (1997) 指出,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使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发生相当稳定的准周期变化,与全球尤其北半球气温变化的间隔 60 年振动相一致。在 20 世纪初的低温期和 60~70 年代相对偏冷期,当时( 1901 和 1960 年)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分别延长了 94( 相当于日地距离的 0.6%) 和 57 万公里;在 30-40 年代和 80 年代后的暖期,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 1940 和 2000 年)分别缩短了 76 和 44 万公里。 2000-2020 年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由极小值变为极大值,他推测 2020 年前后全球气候将进入相对冷期。 韩延本( 2003 )指出,分析了美国宇航局公布的起自 19 世纪中期的全球及南北半球的温度异常变化资料,得到它们存在约 60 年的准周期性波动的初步结果。该周期是它们的中周期波动的主要周期分量之一,它对调制温度的总体变化趋势可起到重要作用。分析表明,该周期分量是时变的,周期长度在 19 世纪略超过 60 年,之后缓慢变短,到 20 世纪后期月在 55 年至 60 年间。所谓人类活动造成的温室效应的加剧似乎并未有打乱这一周其分量的存在。这一周期与拉马德雷周期相对应。 其五、处于强潮汐活动时期 Keeling ( 2000 )指出,强潮汐把海洋深处的冷水带到海面,使全球气候变冷,形成的全球气候波动周期大约为 1800 年。在十五世纪小冰期时期,潮汐强度为最大值,以后开始减弱,直到 3100 年潮汐强度又将达到最大值。潮汐调温效应使地球的温暖期从小冰期末期一直持续到二十四世纪,而后随着潮汐的增强,地球的气候将逐渐变冷。今后 400 年处于变暖高峰,下次小冰期将在 3100 年出现。 其六、处于 2000-2035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英国科学家预言地球将在 4 年内进入迷你冰河期,随着太阳表面活动的变化,地震、火山喷发和全球气温跳跃式变化将变得更常见。科学家称,需要经历长达 15 年时间太阳活动才会恢复正常,而极端气候和冰冻气温将持续到 2035 年。这与我们的预测完全一致。 杨冬红等( 2014 )指出,潮汐变化还有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变化 18.6 年周期,与气候变化 18.6 年周期对应。杨冬红等( 2008 , 2014 )指出, 1998 年最热年记录与 1995-1997 年的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有关,此后 16 年气候变暖间断的原因之一是 2005-2007 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变暖增强, 2023-2025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变冷达到高潮。 2014 年和 2015 年最热年新纪录证实了理论预测的可靠性。 根据以往记录, 21 世纪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过程还将持续 30 年以上。 2000-2030 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百年极寒有可能发生,但规模较小,变冷规模要小于道尔顿极小期(见表 1-2 )。我们称之为“次小冰期”。综合因素表明, 2020 年气候变冷将达到高潮。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271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12624.html 参考文献 杨冬红,杨学祥。全球变暖减速与郭增建的“海震调温假说”。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8 , 23(6):1813 ~ 1818 杨冬红 , 杨学祥 . 北半球冰盖融化与北半球低温暴雪的相关性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4,29(2):610-615.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 2011 , 54 ( 4 ): 926-934. 杨冬红,杨学祥 . 全球气候变化的成因初探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3,28(4):1666-1677.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15285.html 杨冬红,杨学祥。直面巨灾预防:气象 - 地震 - 经济超级灾害链及其预测方法 . 第三届中国防灾减灾之路——“平安京津冀”学术研讨会,高建国: 2016- 中国防灾减灾之路,气象出版社, 2016:201-209. 气象 - 地震 - 经济超级灾害链及其预测方法 已有 2379 次阅读 2016-4-2505:48 气象 - 地震 - 经济超级灾害链及其预测方法 杨冬红 1 ,杨学祥 2 ( 1 吉林大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研究中心 , 长春 130026 ; 2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 , 长春 130026 ) 摘 要:规律表明,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全球强震、低温、飓风伴随拉尼那、禽流感伴随厄尔尼诺将越来越强烈,自然灾害周期与经济危机周期有高度的一致性。 2004 、 2005 、 2007 、 2012 年印尼 4 次 8.5 级以上地震发出了自然界对人类的警告: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灾害链已经启动,人们必须有所准备。 2016-2020 年气象灾害、地质灾害和经济灾害进入集中爆发时期,对京津冀地区发展有重大影响。 关键词:超级灾害链,拉马德雷冷位相,强震,低温,流感,经济危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2518.html
个人分类: 防灾信息|2066 次阅读|0 个评论
暴雪天远没有结束 “炸弹气旋”将降临美国东海岸:2017年变冷
杨学祥 2018-1-4 12:24
暴雪天远没有结束“炸弹气旋”将降临美国东海岸 2018年01月04日12:06:04 来源: 太平洋电脑网 0 人参与 0 评论 原标题:暴雪天远没有结束“炸弹气旋”将降临美国东海岸 据外媒报道,从致命的飓风到严寒,美国许多地区在近几月内经历了自然母亲带来的最恶劣的天气条件。而随着2018年的到来,这种极端天气的势头并未表现出放缓的迹象。据了解,美国东海岸地区将不得不迎来一种被称为是“炸弹气旋(BombCyclone)”的天气现象。 很显然,这名字一听就不是什么好事,获悉,该天气影响的范围将非常广泛--北至缅因州、南至佛罗里达州北部。 炸弹气旋指的是一个低气压系统--跟飓风类似--能快速吸收能量并带来寒冷的气温、降雪以及大风。根据美国国家海洋服务中心的说法,炸弹气旋是在冷气团跟暖气团相遇的时候形成。 据气象预报员预报称,美国东北地区的人将特别会受到炸弹气旋的影响,他们将不得不遭受刺骨的寒冷和飓风级别的大风。在某些地区,那里的降雪量将可以达到12英寸。 一些在新罕布什尔州的地区其气温将可能低至零下35度。因为冰雨的关系,佛罗里达州南部地区的道路已经封锁。相应的,大量进出东海岸的航班也被取消。 据外媒指出,这场风暴预计会在当地时间周四在东海岸降落。 http://tech.ifeng.com/a/20180104/44831924_0.shtml 2023-2025 年进入变冷高潮: 2016-2017 年拉尼娜是信号 已有 7894 次阅读 2015-8-2807:04 2023-2025 年进入变冷高潮: 2016-2017 年拉尼娜是信号 杨学祥,杨冬红 网友 zecrio 最近指出,厄尔尼诺未来半年持续减弱并结束, 2016 年下半年将生成拉尼娜事件,持续时间也会较长,大概 2 年左右,持续到 2018 年 3-4 月可能性较大。 2016 年 9 月 -2017 年 1 月强潮汐,潮汐组合与 1954-1955 、 1963-1964 、 1976-1977 、 2007-2008 年等这些冬季潮汐组合很相似,其中 1954 年、 2007 年为拉尼娜年, 1963 年、 1976 年为厄尔尼诺年, 1954 、 1963 、 1976 和 2007 年为太阳黑子低值年,这 4 个冬季我国南方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冰冻和雪灾,甚至极寒,。 2016-2017 年为拉尼娜年, 2016 年 9 月 -2017 年 1 月为强潮汐时期, 2016-2017 年太阳黑子持续下降, 2017 年 1-2 月我国南方有出现冰冻雪灾的可能性,可能性较大。必须引起大家高度重视。 我们提出了 2016-2017 年拉尼娜发生的预测和 2023-2025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使气候变冷的预测。 我们在 2015 年 8 月 6 日 之出, 2016 年 3-9 月将发生强拉尼娜事件。 2016 年 7 月 30 日 - 11 月 6 日 为地球自转减速阶段,有利于拉尼娜发展, 9 月南极海冰最大值和 9 月 1 日 日食在赤道有利于拉尼娜的发展。三者叠加,是发生强拉尼娜的主导因素。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10968.html 由于 2016 年处于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受到抑制,拉尼娜得到增强。诸多有利因素的叠加使强拉尼娜有很高的发生概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11060.html 2014 年 3-5 月,世界气象组织和各国著名气象机构纷纷预测 2014 年 7 月将发生最强厄尔尼诺,使 2014 年成为最热年。 我在 2014 年 5 月 4 日 指出,最强厄尔尼诺不会重演。 按照日食 - 厄尔尼诺系数理论,连续多次日食发生在两极,易发生厄尔尼诺事件。 1999 年林振山等人给出 2014-2015 年日食 - 厄尔尼诺系数累计值为 12 ,有利于 2015 年厄尔尼诺事件发生。依据同一原理,赵得秀认为, 2014-2015 年将发生强厄尔尼诺事件。这一数据与 1997-1998 年发生最强厄尔尼诺的条件相同。 除此之外, 1995-1997 年和 2014-2016 都是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这两个重要的相同点使它们有许多相似之处。 但是, 1997-1998 年与 2014-2015 年比较有一个重要的不同点:前者处于 1977-1999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得到增强;后者处于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受到抑制。因此, 2014-2015 年发生的厄尔尼诺要比 1997-1998 年厄尔尼诺弱很多,最大的可能是发生在 2015-2016 年。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9133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6649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9274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1854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26059.html 我们在 2008 年指出, 1998 年是最热的年份, 1997-1998 年 20 世纪最强的厄尔尼诺事件和 1995-1997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是主要原因。自 1998 年以后,全球气温呈波动下降趋势, 2005-2007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产生的强潮汐南北震荡、 1998 年 6 月至 2000 年 8 月的强拉尼娜事件( 1999 年全球强震频发)和 2004-2007 年印尼苏门答腊 3 次 8.5 级以上地震是主要原因。下一次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2014-2016 年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有利于气温相对升高和中国北方的干旱;而 2009-2018 年特大地震集中爆发却可能使气温下降 。 2012 年的厄尔尼诺事件虽然会带冷冬,但是仍会使 2012-2013 年的平均温度升高。 我在 2012 年 5 月 22 日 指出, 2000 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 2012 年的厄尔尼诺正在到来,我们必须做好迎接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的准备:一个极端炎热的夏季和极端寒冷的冬季。 2013 年的拉尼娜事件非常强烈,将重复 2010 年强拉尼娜事件的大致过程。 2013 年为太阳黑子峰年、 2014-2016 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2015 年可年发生厄尔尼诺事件,我们可能迎来又一个最热年新纪录,不过,频发的强震可以降低变暖规模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11459.html 2014 年最热年记录证实了我们的预测。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10209.html 1995-1997 年和 2014-2016 都是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这两个重要的相同点使它们有许多相似之处。 全球厄尔尼诺现象已经成形,太平洋中部的水面温度将攀升到 19 年来的最高温度。准确的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变化周期为 18.6 年,近似值为 19 年。 全球气温变化也有 18.6 年。 9 年之后全球气温再次变冷。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10767.html 拉马德雷周期的自然规律不容忽视。 “拉马德雷”是一种高空气压流,亦称为太平洋十年涛动 (PDO) 。近 100 多年来,“拉马德雷”已出现了两个完整的周期。第一周期的“冷位相”发生于 1890 年至 1924 年,而 1925 年至 1946 年为“暖位相”;第二周期的“冷位相”出现于 1947 年至 1976 年, 1977 年至 2000 年为“暖位相”。如果“暖位相”的“拉马德雷”与“厄尔尼诺”相遇,将使其更强烈,出现的次数更频繁;假如“冷位相”的“拉马德雷”与“拉尼娜”现象相遇,那么“拉尼娜”将显示强劲的势头,出现频繁(见表 1 )。 在 20 世纪的气候记录中有两段时期全球气温明显变暖: 1925 年到 1944 年, 1978 年至 2000 年。 20 世纪的两段变暖时期 (1925-1944 年, 1978-2000 年 ) 与“拉马德雷”的“暖位相”对应。 图 1-3 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到,拉马德雷冷位相对应全球降温时期,拉马德雷暖位相对应全球增温时期。大多数气象科学家只讨论近 10 年的气温变化,忽视了全球气温的长期变化规律。 根据前两次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气温变化规律,第一次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就使气温明显下降,第二次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又使气温进一步下降。在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2005-2007 年月亮赤纬角极大值仅使气温趋于平稳不升, 2023-2025 年月亮赤纬角极小值和拉尼娜的叠加才会使气温明显下降。这确实是全球变暖强度变大的标志。、 两个喜忧各半的结论 厄尔尼诺、月亮赤纬角极小值和拉马德雷暖位相有利于全球气温的升高;拉尼娜、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拉马德雷冷位相有利于全球气温的下降。自然条件的综合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结论之一:如果 2015 年发生强厄尔尼诺事件,与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叠加,将形成比 2014 年更高的气温。 结论之二:赵得秀教授根据日食 - 厄尔尼诺系数理论预测, 2023 年将发生拉尼娜事件。 2023-2025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与之叠加,将产生极冷气温,拉马德雷冷位相增强了这一作用。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fgcfmt/blog-2277-863589.html 我们在 2014 年 3 月 26 日 指出, 2014-2016 年全球最热年 2023-2025 年全球最冷年: 2014 年是全球极端灾害频发年,高温、干旱、雾霾和强震是主要灾害。关键原因是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和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极小值减小潮汐南北震荡幅度,导致高温、干旱、雾霾和强震, 2013 年的前兆值得关注。 2023-2025 年月亮赤纬角极大值增大潮汐南北震荡幅度,导致低温和强震,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增强制冷作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79229.html 我们在 2015 年 1 月 25 日 指出, 2015 年的警钟:厄尔尼诺和最热年可能重现江湖。 2014-2016 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 2015 年高温、干旱继续威胁我国南方、北方地区,新一波厄尔尼诺将增加灾害的强度,必须高度重视,及时监测,积极预防。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61959.html 如果 2015 年发生厄尔尼诺事件,高温、干旱、洪水将接连发生。监测厄尔尼诺非常关键。 高度关注 2015 年警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62543.html 2014-2015 年的最热值得关注, 2023-2025 年的最冷年更值得关注。 2015 年的厄尔尼诺事件增大最热年发生的可能性, 2016-2017 年预测为拉尼娜年,是全球变冷的信号。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3363.html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包含两个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和一个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其中 2005-2007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导致变暖停滞,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导致最热年出现,而 2023-2025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导致极寒出现,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变冷高潮,类似于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中 1968-1970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导致的 20 世纪 70 年代变冷高峰。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342099.html 2023-2025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导致极寒出现,全球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变冷高潮。 2016-2017 年拉尼娜事件敲响了气候变冷的警钟! 极热之后是极冷。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fgcfmt/blog-2277-893449.html 、 变冷的自然指标: 强潮汐使气候变冷,周期为 1800 年,目前进入变暖高峰; 拉马德雷冷位相使气候变冷,周期为 55 年, 2000-2030 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 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导致气候变冷,目前处于最小值时期; 海洋及其边缘特大地震和海啸使气候变冷。 2023-2025 年严寒进入高峰 2032-2034 年全球变暖加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6735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15565.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16513.html 参考文献 杨冬红,杨学祥。全球变暖减速与郭增建的“海震调温假说”。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8Vol.23(6):1813 ~ 1818 杨冬红 , 杨学祥 . 北半球冰盖融化与北半球低温暴雪的相关性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4,29(2):610-615.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16524.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1633 次阅读|0 个评论
可喜的进步:国际上的表述都把气候变“暖”调整为气候变“化”
杨学祥 2018-1-4 10:20
可喜的进步:国际上的表述都把气候变“暖”调整为气候变“化” 杨学祥,杨冬红 可喜的进步 全球气候变暖 or 变冷,这是个问题 ...... 2018 年 01 月 03 日 21:05:33 来源:四川环保 印象中极端天气的出现我们总习惯归结于全球气候变暖所致。然而这样的观点目前有了争议,全球气候变暖还是变冷了 ? 雾、霾到底有何区别?如何对待环境问题?针对以上疑问省环科院院长、省环科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叶宏研究员给出如下答案。 气候 变暖 还是 变冷 ? 关于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全球环境治理思考,叶宏讲,目前就“气候变暖”来讲全球有三种观点。一是认为气候变暖是人为的;二是认为气候变暖是自然现象;三是认为气候变暖是伪命题。他分享到,去年之前,大家一致认为是气候变暖。但是,现在不管是国内的,还是国际上的表述都把气候变“暖”调整为气候变“化”。气候变化,这是一个中性词了,气候走向可能变暖,也可能变冷。他表示“科学上没有主流观点”是作为我们认识、看待气候变化的一个准则。气候变化不管是人为还是自然,气候变化是肯定的。 既然气候在变化,就需要进行治理,关键在怎么治理?他指出,找准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碳排放。减少碳排放,降低温室气体的产生,而在减排二氧化碳的过程中,也可以减少其他污染物的排放,对其他污染物的减排,在客观上也起到了积极的协同作用。他表示,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谈环保,也无可厚非。 雾、霾是什么? 空气污染——雾霾。他指出,雾和霾是不同的概念。 霾,正规名称是灰霾,是以 PM2.5 为代表的细颗粒物。 雾,则是无害的自然现象。 雾霾是怎样来的? 他认为,主要是源于污染物排放和环境容量变化两大方面。 雾霾怎么治理? 他表示,目前常规手段有三项:查找主要来源;切断主要来源和增加环境容量。同时,他认为,源排放是内因,气象条件是外因。保护和发展不平衡造成复合型污染阶段,规划不当或造成了城市空气污染严重局面。他希望,在新城镇化建设中,四川有很大的空间,我们可以审视或摒弃从原苏联学来的摊大饼的城市建设方式,因为我们的人口数量和幅员面积与其都有很大的不同。 如何对待环境? 对待环境问题的知与行。他总结环境意识形成有三个途径,一是通过环境知识形成;二是通过一般了解形成;三是人云亦云形成。 对待环境问题的态度他分析到,一种是客观理智、应对有方;一种是主观片面、患得患失;一种就是从众跟风、盲从盲动。他指出,对待环境问题的知与行就是:环境知识与环境意识匹配;政府、企业、个人的环境社会责任要明确;衡量是否完成社会责任的尺度应一致;是否完成社会责任应是处理环境公众事件的基本原则。 http://news.ifeng.com/a/20180103/54785384_0.shtml 不断奋争的结果 严寒离我们并不遥远: 2023-2025 年气候变冷 已有 2752 次阅读 2015-2-1118:28 严寒离我们并不遥远: 2023-2025 年气候变冷 杨学祥,杨冬红 早在 2003 年我们就提出了太平洋十年涛动( PDO ,亦称为拉马德雷现象)冷位相导致气候变化的警告和机制。 2003 年我们在《世界地质》第 4 期发表论文《太平洋环流速度减慢的原因》,指出太平洋十年涛动位相变化对太平洋环流速度变化的作用, 2000 年“拉马德雷”进入“冷位相”阶段使地球系统出现了一系列反常现象。 2004 年我们提出地球已进入变冷周期的警告:正当全球变暖的证据铺天盖地而来之际,地球变冷的信息悄然而至。透过表面现象看本质,地球气候变化的动力机制已发生重大的变化,预示一场类似 20 世纪 50-70 年代的变冷过程正在到来。 我在 2004 年指出, 2000 年“拉马德雷”进入“冷位相”再次提醒人们:警惕全球迅速变冷! http://www.envir.gov.cn/forum/20042732.htm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33501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34189.html 2005 年在《世界地质》第 1 期发表题为《大气、海洋与固体地球的能量交换》的论文,明确指出 2000 年进入 PDO “冷位相”,变冷应该是自然的发展趋势。 1999-2013 年全球变暖停滞证实了这一预测。 我在 2014 年 1 月 4 日 指出, 2014 年是全球极端灾害频发年,高温、干旱、雾霾和强震是主要灾害。关键原因是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和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我在 2012 年 5 月 22 日 指出, 2000 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 2012 年的厄尔尼诺正在到来,我们必须做好迎接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的准备:一个极端炎热的夏季和极端寒冷的冬季。 2013 年的拉尼娜事件非常强烈,将重复 2010 年强拉尼娜事件的大致过程。 2013 年为太阳黑子峰年、 2014-2016 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2015 年可年发生厄尔尼诺事件,我们可能迎来又一个最热年新纪录,不过,频发的强震可以降低变暖规模。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73747.html 2014 年成为 1880 年以来最热年,但这是暂时现象, 2023-2025 年气候将变冷。我们必须做好准备。 一、全球变暖预测的六次修改和一次盲目乐观 1 、全球持续变暖预测的第一次修正   据法新社报道, 2007 年 8 月 9 日 发表的一项报告称,过去两年里,自然气候的变化抵消了全球气候变暖效应并将继续促使气温在 2008 年保持缓慢变化的趋势。但是英国气象学家说,全球变暖将在 2009 年真正开始,并称 2009 年到 2014 年之间有几年将会比迄今为止温度纪年史上最热的 1998 年还要热。现有的全球气候计算机模型低估了自然力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因此,英国气象局的专家们调整了原有模型,以便更好地反映诸如拉尼娜现象或海洋水温及水流循环的波动等气象规律对气候造成的影响。他们采用反映海洋及大气真实情况的数据替代近似数据,以获得 2005 年到 2014 年这 10 年间的气候变化预测值。预测结果显示,虽然长期来看,人类产生的温室气体会迫使气温升高,但是热带太平洋温度较低的寒流及南极海域对气候变暖的抑制,将抵消这十年中前几年全球气候变暖的效应。该论文发表在《科学》杂志上 。 2 、全球持续变暖预测的第二次修正   据路透社 2007 年 12 月 6 日 消息,自 150 年前开始有气候记录以来,今年是第 6 个最温暖的年度,但比此前预期的要凉爽,滑雪胜地不会再陷入无雪可滑的窘境,准备冬眠的熊也能睡个好觉了。英国东安格利亚大学( UniversityofEastAnglia )气候研究所负责人菲尔·琼斯曾于去年预测 2007 年将是自 1860 年有可靠纪录以来最温暖的一年,但到了今年年中,预测结果从第一降到了第二,琼斯认为气温不会超过 1998 年。最后的结果为第六,预测出错已成为事实,“温室效应”不是全球气温变化的唯一因素。 3 、全球持续变暖预测的第三次修正   新华社专电英国科学家预测, 2008 年全球将比近几年略微凉快些,但仍然在 1850 年以来最热的 10 年之列,全球变暖远未结束。据路透社报道,英国气象局和东英吉利大学的专家指出, 2008 年将是 2000 年以来最凉快的一年。 2008 年全球平均气温将比 1961 年至 1990 年间的全球平均气温 ( 14 摄氏度 ) 高 0.37 摄氏度 。专家表示,这一预测结果考虑到了太平洋的拉尼娜现象。预计 2008 年的拉尼娜现象将比往年更强大,这将有助于抑制全球变暖的趋势。预测同时也考虑到了温室气体排放、太阳能量变化和洋流自然变化对全球气温的影响。 4 、全球持续变暖预测的第四次修正 2008 年 5 月 6 日 ,德国莱布尼茨海洋科学研究所和马普气象学研究所最近发表报告称,未来 10 年全球气候变暖将趋缓,这一预测报告刊登在最近出版的英国《自然》科学杂志上。这两家研究所首次对未来 10 年的全球短期气候变化进行了研究并作出预测,这项预测特意结合了全球海洋洋流规律的变化,根据对洋流的观测和海平面温度数据模型的分析,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全球变暖的趋势在未来 10 年将会减弱。但报告强调,这并不意味着气候会变冷,只是气候变暖的速度会减缓。报告作者特意解释说,不能把该预测报告理解为因人类因素造成的气候变化并没有那么糟糕,它是想说明,气候变化从长远来说存在波动性,未来 10 年气温增加的幅度可能比较小。 5 、全球持续变暖预测的第五次修正 在 2010 年 11 月 29 日 发布的一份报告中,英国气象局利用 9 个指标的最新数据告诉人们,全球气温在过去 10 年里出现了上升。这 9 个指标包括海冰与积雪的不断减少、大气湿度的不断加大。英国气象局是全球领先气候研究中心之一。该局资深科学家马特·帕默( MattPalmer )表示:“从各种指标的观测结果可以看出,世界在升温。除了从陆地与海面上观测到的气温明显升高外,其它观测结果也与温室气体排放增加相符。” 但过去十年气温变化的速度,较上世纪 90 年代与 80 年代有所放缓。“变暖趋势仍然存在,但速度较以前有了放缓,”气象局气候科学主任维姬·蒲柏( VickyPope )坦言。气象局表示,最可能的答案是自然变化——即气候的随机波动,除此之外,太阳活动的周期性减弱、正迅速工业化的亚洲国家排放的悬浮颗粒污染物的人为制冷效果,也许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0382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388776.html 6 、全球持续变暖预测的第六次修正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IPCC )主席团成员、执委,第一工作组联合主席,国际地理联合会( IGU )副主席,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 IGBP )科学指导委员会成员秦大河院士分析,最近十五年来,也就是 1998 年以来温升的幅度变平,原来是 1950 年以来每十年升高 0.12 度的速率,但在 1998-2012 年十几年间升高了 0.005 度。“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气候变暖停滞,预计会持续一二十年,但气候变暖从更大的时间尺度来看是毋庸置疑的。”。我们这批科学家通过十几个模型得到的预测结果,认为未来气候还是会变暖,但其后变暖的停滞现象可能还会持续个一二十年,甚至更短。 http://business.sohu.com/20131120/n390442907.shtml 世界主要气象机构认定 2014 “最热年”。今年 1 月初,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研究显示, 2014 年全球平均气温为 14.6 摄氏度 ,比 20 世纪的平均水平高出 0.69 摄氏度 ,比此前的两个“最热年” 2005 年和 2010 年高出 0.04 摄氏度 。 据美国大全新闻网 2 月 2 日 报道,美国传统基金会 (HeritageFoundation)) 一位研究员在《每日信号》 (TheDailySignal) 上发表文章称,联合国气候高级官员近日宣布 2014 年为“史上最热年”,并将高温归咎于旱涝灾害的结论是不成熟的、多虑的且与联合国自身调查的气候变化数据不相符。 作为美国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 (NASA)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局 (NOAA) 和美国能源部资深员工的卡瑞称,只有到了 2015 年 3 月份,在汇集了所有的观察资料和质量控制信息后,才能真正对 2014 的气温情况做出正确合理的评估,即使有那么一两处数据可以证明 2014 年是史上最热年份,我们也要考虑到其他的不确定因素,所以最后得出的结果也可能是 2014 年是最热的五个年份之一。 塔博还写道,根据卡瑞的观察可以看出气候模式预测和真实情况很可能会有更大出入,因为即便温室气体排放量在不断上升,全球表层温度在新世纪内也有可能会下降,美国应改革推进其气候政策,否则不仅会对美国经济和自由造成巨大伤害,而且对于全球变暖也无法做出实质性的贡献。 http://news.jwb.com.cn/art/2015/2/5/art_250_5360816.html 二、月亮赤纬角变化是气候冷热变化的重要因素 为什么变暖停滞发生在 1999-2013 年?我们在 2008 年发表的文章已经给出了答案: 我们在 2008 年指出, 1998 年是最热的年份, 1997-1998 年 20 世纪最强的厄尔尼诺事件和 1995-1997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是主要原因。自 1998 年以后,全球气温呈波动下降趋势, 2005-2007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产生的强潮汐南北震荡、 1998 年 6 月至 2000 年 8 月的强拉尼娜事件( 1999 年全球强震频发)和 2004-2007 年印尼苏门答腊 3 次 8.5 级以上地震是主要原因。下一次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2014-2016 年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有利于气温相对升高和中国北方的干旱;而 2009-2018 年特大地震集中爆发却可能使气温下降。 http://news.hexun.com/2010-03-25/12311261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5444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89865.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60375.html 2014 年气温异常升高,证实了我们的预测。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67359.html 变冷的精准预测 我们在 2015 年 2 月 11 日 指出,全球变冷的自然指标: 强潮汐使气候变冷,周期为 1800 年,目前进入变暖高峰; 拉马德雷冷位相使气候变冷,周期为 55 年, 2000-2030 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 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导致气候变冷,目前处于最小值时期; 海洋及其边缘特大地震和海啸使气候变冷。 三、 2023-2025 年严寒进入高峰 2032-2034 年全球变暖加速 计算结果表明,在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潮汐南北摆动幅度最大,形成大气圈、海洋圈和岩石圈的差异旋转的规模也最大,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形成的可能性也最大。表 1 的数据支持这个结果。表 2 给出了对未来的预测。 表 1 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与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对比 最大值 1913-1915 1931-1933 1949-1951 1968-1970 1986-1988 2005-2007 厄尔尼诺 1912-1914 1930-1932 1948 , 1951 1968-1970 1986-1988 2006 拉尼娜 1916 1933,1934 1949 1970 1988 2007 表 2 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与厄尔尼诺和拉尼娜预测 拉马德雷 冷位相 冷位相 冷位相 暖位相 暖位相 月亮赤纬角 2005-2007 年 最大值 2014-2016 年 最小值 2023-2025 年 最大值 2032-2034 年 最小值 2041-2043 年 最大值 厄尔尼诺 2006 2015 2022 , 2025 2033 2040 , 2043 拉尼娜 2007 2023 2031 2042 气温变化 变暖停滞 停滞结束? 变冷? 变暖? 变暖减缓? 注:厄尔尼诺和拉尼娜来自赵得秀教授的预测。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67359.html 2016-2020 年将发生严重低温冻害 我们在 2016 年 4 月 25 日 指出, 2016-2017 年将发生拉尼娜事件,给全球带来严重的低温冻害。 目前,太阳正处在第 24 活动周的高峰年,其活动理应处于最活跃的时期。然而,太阳活动强度明显不及上一个活动周,甚至出现太阳表面连黑子都没有了这种罕见现象。这个太阳活动高峰年百年来最弱。有科学家指出,如果这种情况继续发展下去,太阳将沉入超长的最低活动期。目前科学界仍然在探讨太阳黑子周期是如何影响全球气温的。有人认为地球将进入所谓的小冰河期,有人称会在 2020 年之前,有人则称会更早。 我们的研究表明,太阳黑子具有 11 和 22 年周期,在太阳黑子循环和气候效应之间存在着关联。太阳黑子极小期的平均周期为 11 年,太阳黑子延长极小期的平均周期为 200 年。近 20 年的研究发现,潮汐极大期、地震火山活动频发期、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和全球低温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6 次时间的一一对应表明其相关性和处于同一激发机制(见表 2 ) 。 表 3 太阳活动、火山喷发、强潮汐和低温期的对应关系 太阳黑子延长极小期 时间(年) 坏天 时代 潮汐极大年时间 火山活跃时间 全球 气温 欧特 1040-1080 1010-1110 1062 ?? 低温 沃尔夫 1280-1350 1165-1360 1264 1275-1300 小冰期 史玻勒 1450-1550 1420-1525 1425 1440-1460 1470-1490 小冰期 蒙德 1640-1720 1600-1725 1629 1640-1680 小冰期 道尔顿 1790-1830 1790-1915 1770 1810-1820 小冰期 21 世纪 2007- ?? 1997- ?? 1974 1980-?? 次小冰期? 多因素叠加是小冰期发生的根本原因。导致 15-17 世纪小冰期和 2020 年“次小冰期”出现的原因有五: 其一、处于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 太阳将进入不寻常且时间较长的“超级安静模式”,大约从 2020 年开始,太阳黑子活动或许会消失几年甚至几十年。太阳黑子活动或许将进入“冬眠”,这种情况自 17 世纪以来从未出现。目前处于 200 年气候周期的变冷初期。 其二、处于全球强震频发时期 2002 年郭增建提出 “ 深海巨震降温说 ” :海洋及其周边地区的巨震产生海啸,可使海洋深处冷水迁到海面,使水面降温,冷水吸收较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地球降温近 20 年。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的气温上升与人类活动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有关,同时这一时期也没有发生巨大的海震。巨震指赤道两侧各 40° 范围内的 Ms8.5 级和大于 Ms8.5 级的海震。郭增建等人指出, 9 级和 9 级以上地震与北半球和我国的气温有很好的相关性 。 20 世纪 4 场最强的特大地震在很短的时间内都发生在环太平洋地震带的沿海地区: 1952 年堪察加地震, 1957 年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岛地震, 1960 年智利地震, 1964 年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海峡地震,与 50-70 年代低温期相对应。 其三、处于全球火山活动频繁时期 现代火山活动有明显致冷的记录:小冰期对应强火山活动,小气候最适期对应弱火山活动。因为火山灰和二氧化硫等火山喷发物到达平流层后,较小的气溶胶可在数月内传播到全球,并可在平流层内持续漂浮 1~3 年,使太阳直接辐射减弱,造成大气降温 。最新发表的研究报告显示火山喷发导致了 “ 小冰期 ” 的到来。研究报告称, 1275 年到 1300 年之间,热带地区经历过四次大规模火山喷发,喷发出来的大量硫酸盐颗粒进入大气层上空反射了太阳辐射,使地球气温降低; 1430 年到 1450 年,也发生了一轮大规模火山喷发,与地震活动一样,火山喷发与气候冷暖变化导致的冰盖消长有关(见表 2 )。 其四、地球轨道周期 据任振球的研究,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使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发生相当稳定的准周期变化,与全球尤其北半球气温变化的间隔 60 年振动相一致。在 20 世纪初的低温期和 60~70 年代相对偏冷期,当时( 1901 和 1960 年)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分别延长了 94( 相当于日地距离的 0.6%) 和 57 万公里;在 30-40 年代和 80 年代后的暖期,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 1940 和 2000 年)分别缩短了 76 和 44 万公里。 2000-2020 年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由极小值变为极大值,他推测 2020 年前后全球气候将进入相对冷期 。 韩延本分析了美国宇航局公布的起自 19 世纪中期的全球及南北半球的温度异常变化资料,得到它们存在约 60 年的准周期性波动的初步结果。该周期是它们的中周期波动的主要周期分量之一,它对调制温度的总体变化趋势可起到重要作用。分析表明,该周期分量是时变的,周期长度在 19 世纪略超过 60 年,之后缓慢变短,到 20 世纪后期月在 55 年至 60 年间。所谓人类活动造成的温室效应的加剧似乎并未有打乱这一周其分量的存在 。 其五、处于强潮汐活动时期 潮汐高低潮还有 200 年左右的明显周期变化。其中, 1425 年、 1629 年两次峰值对应小冰期时期, 1770 年的峰值对应 18 世纪的低温, 1974 年的峰值对应 20 世纪 70 年代的气候变冷。特别是潮汐 54-56 年周期(与太平洋十年涛动的 50-70 年周期对应),在全球气候变化中有非常明显的作用。 我们的结论:地球的气候变化不仅与太阳黑子活动相关,而且与潮汐强度、火山地震活动密切相关。 2004-2012 年全球已发生 Ms8.5 级以上强震 6 次,与 1998 年以来变暖减缓相对应。地震火山活动的影响不容忽视。 潮汐变化还有约 200 年周期和 50-70 年周期,对应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 200 年周期和拉马德雷 50-70 年周期。目前处于 2007 年以来发生的太阳黑子极小期,对应超前的 1974 年潮汐高潮和 20 世纪 50-70 年代的低温期。根据以往记录,这个过程还将持续 30 年以上。这次变冷过程被 20 世纪 80 年代的全球迅速变暖所打断, 1988-1999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是自然因素,温室效应包含人为因素。 2000-2030 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本周期内百年极寒有可能发生,但规模较小,变冷规模要小于道尔顿极小期(见表 3 )。我们称之为“次小冰期”。 此外,潮汐变化还有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变化 18.6 年周期,与气候变化 18.6 年周期对应 。早在 2008 年和 2014 年我们就指出, 1998 年最热年记录与 1995-1997 年的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有关,此后 16 年气候变暖间断的原因之一是 2005-2007 年的最大值时期(见:杨冬红等, 2008 ) ,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变暖增强, 2023-2025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变冷到高潮。气候的长期趋势和短期变化都表明,气候变冷是对人类最大的威胁。 2014 年和 2015 年最热年新纪录证实了理论预测的可靠性。 研究显示全球气候有望进入新一轮缓慢变冷周期 科技新闻来源:央视网 2017 年 06 月 21 日 10:33A-A+   央视网消息:据科技部网站消息,《塔斯社》近日报道,来自新西伯利亚地区水文科研所水文及生态处的科学家表示,全球气候变化虽会继续但不会导致冰川的大量融化, 2022 年之后全球气候有望进入一轮缓慢变冷的周期。   俄科学家表示,根据他们的研究结果,在最近的 6 年也就是至 2022 年,此轮全球变暖还会持续并最终以升温约 1.1 摄氏度 结束。在此之后,全球气候将逐渐进入一轮变冷的周期,气候变化与人类消耗化石燃料排放温室气体并无直接关系。该所研究团队一向认为全球变暖并不是由人类活动导致,而是有其自然的特性。地球温度的升高与降低主要反映地表吸收和反射来自太阳能量的比例。其研究结果显示,地球一直存在周期性的温度变化,一般一个周期包含 10 年快速变暖及 40-50 年逐渐变冷的过程。 据俄气象数据显示,俄境内 2015-2016 年气温达到多年的高点,同时,北极地区也呈现快速变暖的趋势, 2016 年北极冰盖呈现多年来的最小面积。 http://news.cctv.com/2017/06/21/ARTIv6AuRze3i9FBdOnyN4Nj170621.shtml 参考文献 杨冬红,杨学祥。全球变暖减速与郭增建的“海震调温假说”。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8 , 23(6):1813 ~ 1818 杨冬红 , 杨学祥 . 北半球冰盖融化与北半球低温暴雪的相关性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4,29(2):610-615.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 2011 , 54 ( 4 ): 926-934. 杨冬红,杨学祥 . 全球气候变化的成因初探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3,28(4):1666-1677. 杨学祥。全球变暖还是变冷。科技潮, 2006 ,( 9 ): 20-22 杨冬红,杨学祥,刘财。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6 , 21 ( 3 ): 1023-1027 杨学祥 . 流感和强震爆发的预测 . 百科知识 .2005,(24):13-14. 杨学祥 , 给 全球变暖说 泼点冷水。世界环境。 2007, ( 2 ): 60-63. 杨学祥 , 杨冬红 . 全球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期 . 百科知识 2008.07 上 ,8-9.
个人分类: 全球变化|2478 次阅读|0 个评论
美国低温严寒已致8人冻死 40州发出警报:关注2017年变冷
杨学祥 2018-1-3 16:07
美国低温严寒已致 8 人冻死 40 州发出警报:关注 2017 年变冷 杨学祥 美国低温严寒已致 8 人冻死 40 州发出警报 2018-01-0308:50:00  来源 : 人民网 ( 北京 ) 举报 人民网讯 综合美国媒体报道,对大部分美国人来说, 2018 年的第一周将在寒冷中度过,新年第一天,美国 90% 的的地区在冰点以下度过,低温仍在持续,然而最坏的却还没有来。本周 , 一场新的暴风雪正在向东南方向移动 , 将会给所到之处带来大量降雨和降雪。与此同时 , 美国东北部正准备迎接另一场残酷的北极冷空气,本周末将出现再一次大幅降温。 据美联社报道 , 目前至少已有 8 人死于低温严寒。元旦,威斯康辛州密尔沃基( Milwaukee )发现了两具死于体温过低的尸体 , 其中包括一名 50 多岁的男子和一名 34 岁的男子。北达科他州也有一名 52 岁男性被发现冻死在河边,最初有报道称,此人是无家可归的流浪者,但是后来警方证实此名不详身份男子并非流浪者。 2 日早上,全美国有 40 州因严寒或降雪而发出冬季警报。据报道 , 从中西部到东北部 , 到墨西哥湾沿岸 , 将会普遍出现低温天气。 3 日上午,佛罗里达州东部将开始形成低气压 , 给佛州西杰克逊维尔地区到佐治亚州南部带来降雨降雪。南卡州甚至会出现大雪覆盖在海滩上的景象,气温在摄氏 0 度以下。 本文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苏泓珵 _NBJ9980 http://news.163.com/18/0103/08/D77CK2VD00018AOQ.html 美国东部多地迎来史上罕见低温 全美 40 个州发低温警报 发布时间: 2018 年 01 月 03 日 12:57 来源:上海东方高清 http://www.chinanews.com/gj/shipin/2018/01-03/news749725.shtml 美国和加拿大元旦极寒加快拉尼娜发展 2018-1-208:15| 个人分类 : 科技点评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92629.html 2023-2025 年进入变冷高潮: 2016-2017 年拉尼娜是信号 已有 7894 次阅读 2015-8-2807:04 2023-2025 年进入变冷高潮: 2016-2017 年拉尼娜是信号 杨学祥,杨冬红 网友 zecrio 最近指出,厄尔尼诺未来半年持续减弱并结束, 2016 年下半年将生成拉尼娜事件,持续时间也会较长,大概 2 年左右,持续到 2018 年 3-4 月可能性较大。 2016 年 9 月 -2017 年 1 月强潮汐,潮汐组合与 1954-1955 、 1963-1964 、 1976-1977 、 2007-2008 年等这些冬季潮汐组合很相似,其中 1954 年、 2007 年为拉尼娜年, 1963 年、 1976 年为厄尔尼诺年, 1954 、 1963 、 1976 和 2007 年为太阳黑子低值年,这 4 个冬季我国南方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冰冻和雪灾,甚至极寒,。 2016-2017 年为拉尼娜年, 2016 年 9 月 -2017 年 1 月为强潮汐时期, 2016-2017 年太阳黑子持续下降, 2017 年 1-2 月我国南方有出现冰冻雪灾的可能性,可能性较大。必须引起大家高度重视。 我们提出了 2016-2017 年拉尼娜发生的预测和 2023-2025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使气候变冷的预测。 我们在 2015 年 8 月 6 日 之出, 2016 年 3-9 月将发生强拉尼娜事件。 2016 年 7 月 30 日 - 11 月 6 日 为地球自转减速阶段,有利于拉尼娜发展, 9 月南极海冰最大值和 9 月 1 日 日食在赤道有利于拉尼娜的发展。三者叠加,是发生强拉尼娜的主导因素。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10968.html 由于 2016 年处于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受到抑制,拉尼娜得到增强。诸多有利因素的叠加使强拉尼娜有很高的发生概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11060.html 2014 年 3-5 月,世界气象组织和各国著名气象机构纷纷预测 2014 年 7 月将发生最强厄尔尼诺,使 2014 年成为最热年。 我在 2014 年 5 月 4 日 指出,最强厄尔尼诺不会重演。 按照日食 - 厄尔尼诺系数理论,连续多次日食发生在两极,易发生厄尔尼诺事件。 1999 年林振山等人给出 2014-2015 年日食 - 厄尔尼诺系数累计值为 12 ,有利于 2015 年厄尔尼诺事件发生。依据同一原理,赵得秀认为, 2014-2015 年将发生强厄尔尼诺事件。这一数据与 1997-1998 年发生最强厄尔尼诺的条件相同。 除此之外, 1995-1997 年和 2014-2016 都是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这两个重要的相同点使它们有许多相似之处。 但是, 1997-1998 年与 2014-2015 年比较有一个重要的不同点:前者处于 1977-1999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得到增强;后者处于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受到抑制。因此, 2014-2015 年发生的厄尔尼诺要比 1997-1998 年厄尔尼诺弱很多,最大的可能是发生在 2015-2016 年。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9133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6649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9274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1854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26059.html 我们在 2008 年指出, 1998 年是最热的年份, 1997-1998 年 20 世纪最强的厄尔尼诺事件和 1995-1997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是主要原因。自 1998 年以后,全球气温呈波动下降趋势, 2005-2007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产生的强潮汐南北震荡、 1998 年 6 月至 2000 年 8 月的强拉尼娜事件( 1999 年全球强震频发)和 2004-2007 年印尼苏门答腊 3 次 8.5 级以上地震是主要原因。下一次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2014-2016 年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有利于气温相对升高和中国北方的干旱;而 2009-2018 年特大地震集中爆发却可能使气温下降 。 2012 年的厄尔尼诺事件虽然会带冷冬,但是仍会使 2012-2013 年的平均温度升高。 我在 2012 年 5 月 22 日 指出, 2000 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 2012 年的厄尔尼诺正在到来,我们必须做好迎接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的准备:一个极端炎热的夏季和极端寒冷的冬季。 2013 年的拉尼娜事件非常强烈,将重复 2010 年强拉尼娜事件的大致过程。 2013 年为太阳黑子峰年、 2014-2016 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2015 年可年发生厄尔尼诺事件,我们可能迎来又一个最热年新纪录,不过,频发的强震可以降低变暖规模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11459.html 2014 年最热年记录证实了我们的预测。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10209.html 1995-1997 年和 2014-2016 都是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这两个重要的相同点使它们有许多相似之处。 全球厄尔尼诺现象已经成形,太平洋中部的水面温度将攀升到 19 年来的最高温度。准确的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变化周期为 18.6 年,近似值为 19 年。 全球气温变化也有 18.6 年。 9 年之后全球气温再次变冷。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10767.html 拉马德雷周期的自然规律不容忽视。 “拉马德雷”是一种高空气压流,亦称为太平洋十年涛动 (PDO) 。近 100 多年来,“拉马德雷”已出现了两个完整的周期。第一周期的“冷位相”发生于 1890 年至 1924 年,而 1925 年至 1946 年为“暖位相”;第二周期的“冷位相”出现于 1947 年至 1976 年, 1977 年至 2000 年为“暖位相”。如果“暖位相”的“拉马德雷”与“厄尔尼诺”相遇,将使其更强烈,出现的次数更频繁;假如“冷位相”的“拉马德雷”与“拉尼娜”现象相遇,那么“拉尼娜”将显示强劲的势头,出现频繁(见表 1 )。 在 20 世纪的气候记录中有两段时期全球气温明显变暖: 1925 年到 1944 年, 1978 年至 2000 年。 20 世纪的两段变暖时期 (1925-1944 年, 1978-2000 年 ) 与“拉马德雷”的“暖位相”对应。 图 1-3 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到,拉马德雷冷位相对应全球降温时期,拉马德雷暖位相对应全球增温时期。大多数气象科学家只讨论近 10 年的气温变化,忽视了全球气温的长期变化规律。 根据前两次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气温变化规律,第一次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就使气温明显下降,第二次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又使气温进一步下降。在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2005-2007 年月亮赤纬角极大值仅使气温趋于平稳不升, 2023-2025 年月亮赤纬角极小值和拉尼娜的叠加才会使气温明显下降。这确实是全球变暖强度变大的标志。、 两个喜忧各半的结论 厄尔尼诺、月亮赤纬角极小值和拉马德雷暖位相有利于全球气温的升高;拉尼娜、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拉马德雷冷位相有利于全球气温的下降。自然条件的综合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结论之一:如果 2015 年发生强厄尔尼诺事件,与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叠加,将形成比 2014 年更高的气温。 结论之二:赵得秀教授根据日食 - 厄尔尼诺系数理论预测, 2023 年将发生拉尼娜事件。 2023-2025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与之叠加,将产生极冷气温,拉马德雷冷位相增强了这一作用。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fgcfmt/blog-2277-863589.html 我们在 2014 年 3 月 26 日 指出, 2014-2016 年全球最热年 2023-2025 年全球最冷年: 2014 年是全球极端灾害频发年,高温、干旱、雾霾和强震是主要灾害。关键原因是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和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极小值减小潮汐南北震荡幅度,导致高温、干旱、雾霾和强震, 2013 年的前兆值得关注。 2023-2025 年月亮赤纬角极大值增大潮汐南北震荡幅度,导致低温和强震,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增强制冷作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79229.html 我们在 2015 年 1 月 25 日 指出, 2015 年的警钟:厄尔尼诺和最热年可能重现江湖。 2014-2016 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 2015 年高温、干旱继续威胁我国南方、北方地区,新一波厄尔尼诺将增加灾害的强度,必须高度重视,及时监测,积极预防。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61959.html 如果 2015 年发生厄尔尼诺事件,高温、干旱、洪水将接连发生。监测厄尔尼诺非常关键。 高度关注 2015 年警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62543.html 2014-2015 年的最热值得关注, 2023-2025 年的最冷年更值得关注。 2015 年的厄尔尼诺事件增大最热年发生的可能性, 2016-2017 年预测为拉尼娜年,是全球变冷的信号。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3363.html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包含两个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和一个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其中 2005-2007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导致变暖停滞,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导致最热年出现,而 2023-2025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导致极寒出现,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变冷高潮,类似于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中 1968-1970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导致的 20 世纪 70 年代变冷高峰。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342099.html 2023-2025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导致极寒出现,全球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变冷高潮。 2016-2017 年拉尼娜事件敲响了气候变冷的警钟! 极热之后是极冷。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fgcfmt/blog-2277-893449.html 、 变冷的自然指标: 强潮汐使气候变冷,周期为 1800 年,目前进入变暖高峰; 拉马德雷冷位相使气候变冷,周期为 55 年, 2000-2030 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 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导致气候变冷,目前处于最小值时期; 海洋及其边缘特大地震和海啸使气候变冷。 2023-2025 年严寒进入高峰 2032-2034 年全球变暖加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6735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15565.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16513.html 参考文献 杨冬红,杨学祥。全球变暖减速与郭增建的“海震调温假说”。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8Vol.23(6):1813 ~ 1818 杨冬红 , 杨学祥 . 北半球冰盖融化与北半球低温暴雪的相关性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4,29(2):610-615.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16524.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962 次阅读|0 个评论
被扩大和被忽视了的自然变化:全球变暖将超联合国专家预测
热度 1 杨学祥 2018-1-1 08:01
被扩大和被忽视了的自然变化:全球变暖将超联合国专家预测 杨学祥 关键提示: 2014-2016 年连续三年的最热年新纪录激活了全球变暖加速的研究, 美国科学家通过评估气候模型认为,到 21 世纪末,全球变暖将加重,升温值可能比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IPCC )最大排放场景下的预估结果还要高 15% 左右,不确定性比之前降低了三分之一。 迄今为止,气象学家对 1998-2013 年的全球变暖停滞和 2014-2016 年连续三年创最热年新纪录迷惑不解,并没有给出科学的解释,温室气体的持续增加无法解释气候变化的波动特征。 我们在 2008 年撰文指出, 1998 年是最热的年份, 1997-1998 年 20 世纪最强的厄尔尼诺事件和 1995-1997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是主要原因。 自 1998 年以后,全球气温呈波动下降趋势, 2005-2007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产生的强潮汐南北震荡、 1998 年 6 月至 2000 年 8 月的强拉尼娜事件( 1999 年全球强震频发)和 2004-2007 年印尼苏门答腊 3 次 8.5 级以上地震是主要原因。 下一次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2014-2016 年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有利于气温相对升高和中国北方的干旱;而 2009-2018 年特大地震集中爆发却可能使气温下降。 我在 2014 年 7 月 21 日 指出,研究表明,厄尔尼诺是热事件,可导致全球平均气温升高;拉尼娜是冷事件,可导致全球平均温度降低。科学界忽视了影响全球气温的另外两个重要因素:海洋及其边缘 8.5 级和大于 8.5 级的海震,其集中爆发期的周期为 55 年;月亮赤纬角极大值在 18.6 度 -28.6 度之间变化,其周期为 18.6 年。 当月亮在南(北)纬 28.6 度(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高潮区在 12 小时后从南(北)纬 28.6 度向北(南)纬 28.6 度震荡一次,大气和海洋的快速南北运动将产生巨大的能量交换并搅动深海冷水上翻到海洋表面降低气温;当月亮在南(北)纬 18.6 度(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高潮区在 12 小时后从南(北)纬 18.6 度向北(南)纬 18.6 度震荡一次,震荡幅度减少了三分之一,导致变冷作用减弱。这是以 18.6 年为周期的潮汐南北震荡作用比其他周期的潮汐东西震荡作用更显著的原因。 1998 年是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年份,它不仅与 1997-1998 年最强的厄尔尼诺事件有关,也与 1995-1997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有关。 2014-2016 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 2014 年正在发展的厄尔尼诺有可能使其成为最热年。 谁是谁非 9 年内见分晓: 2017 年变冷, 2025 年最冷 尽管我们在 2008 年就预测了 2014-2016 年最热,但预测的根据不是由于温室气体排放,而是月亮赤纬角最小值,与气象主流完全不同。这一结论的正确性,将在 9 年后得到验证。这一验证时间并不长,大多数人都可以看到这一天。 我们在 2014 年 3 月 26 日 指出, 2014-2016 年全球最热年 2023-2025 年全球最冷年: 2014 年是全球极端灾害频发年,高温、干旱、雾霾和强震是主要灾害。关键原因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和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极小值减小潮汐南北震荡幅度,导致高温、干旱、雾霾和强震, 2013 年的前兆值得关注。 2023-2025 年月亮赤纬角极大值增大潮汐南北震荡幅度,导致低温和强震,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增强制冷作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79229.html 我们在 2015 年 1 月 25 日 指出, 2015 年的警钟:厄尔尼诺和最热年可能重现江湖。 2014-2016 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 2015 年高温、干旱继续威胁我国南方、北方地区,新一波厄尔尼诺将增加灾害的强度,必须高度重视,及时监测,积极预防。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61959.html 2014-2015 年的最热值得关注, 2023-2025 年的最冷年更值得关注。 2015 年的厄尔尼诺事件增大最热年发生的可能性, 2016-2017 年预测为拉尼娜年,是全球变冷的信号。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3363.html 我们在 2016 年 11 月 21 日 指出,研究与预测: 2016 年恐再破最热一年纪录。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15744.html 相关报道 警告!全球变暖将超联合国专家预测 张梦然 2017 年 12 月 11 日 08:27 来源:科技日报 原标题:警告!全球变暖将超联合国专家预测   英国《自然》杂志近日发表了一项气候科学最新研究报告,美国科学家通过评估气候模型认为,到 21 世纪末,全球变暖将加重,升温值可能比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IPCC )最大排放场景下的预估结果还要高 15% 左右,不确定性比之前降低了三分之一。   气候模型是基于建模系统物理特性输入假设条件,获得预测结果的计算模型,是目前气候研究的主要工具,告知了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之间将可能出现什么样的相互作用情景,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气候变化问题。当前已建立的气候模型表明,人为排放的温室气体将继续使全球变暖。但是,不同模型预估的升温状况却大相径庭,这就增加了缓解和适应气候变化工作的难度。   此次,美国卡内基科学研究所帕特里克·布朗和肯·卡戴拉评估了大量可用的气候模型,并利用地球大气层上方的能量收支观测数据作为约束条件。研究团队将重点放在那些实际模拟观测结果的模型,结果显示,在最大的排放场景下,利用观测数据进行约束的模型所预测的 21 世纪末气温,约比 IPCC 报告的结果高 15% 左右,而且比之前预测值的不确定性降低了三分之一。   上述结果与其他研究共同表明,当模型受到观测数据约束时,对 21 世纪剩余时间内全球变暖状况的预测高于此前预期。因此,若要实现任何既定的全球气温稳定目标,削减温室气体排放的力度应该加大。 ( 责编:张歌、熊旭 ) http://scitech.people.com.cn/n1/2017/1211/c1007-29697638.html 2016 年和 1998 年最热比较: 2017 年与 1999 年同样变冷 已有 2278 次阅读 2017-1-2115:02 2016 年和 1998 年最热比较: 2017 年与 1999 年同样变冷 杨学祥,杨冬红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29077.html
个人分类: 学术争论|1991 次阅读|1 个评论
冷冷冷冷冷! 特朗普的让全球变暖和2017年变冷预测
热度 1 杨学祥 2017-12-30 07:50
冷冷冷冷冷!特朗普:让全球变暖吧! 2017年12月29日20:11来源: 环球网 分享到: 原标题:冷冷冷冷冷!特朗普:让全球变暖吧! 美国与加拿大东岸最近受到来自北极的极地寒流影响,气温急冻至零下12度以下。不过,美国总统特朗普却发推说最好来点“全球变暖”对抗寒流。 特朗普于当地时间28日晚间发推文说:在东岸,今年跨年夜将创下史上最冷纪录。或许我们可以利用过去所说的全球变暖,我们的国家、而非其他国家,为此付出数兆美元。多穿一点吧! 台湾《苹果日报》称,特朗普此言似乎在指全球根本没有变暖,而是变得更冷,也符合他一贯批评全球变暖只是中国造假言论的说法。特朗普对“全球变暖”一知半解的发言立刻引发网友批评,有人忍不住指责:“特朗普根本误解了全球变暖,快去看书吧,我的天啊!”、“这是一大笑话吧,全球变暖哪是这样的?总统哪能这样当的?” 还有人当起小老师,在下方留言教导特朗普,所谓的“全球变暖”是气候变迁的元凶,而气候变迁导致极端气候,也包括破纪录的寒冬气候。 《华盛顿邮报》气象团队“CapitalWeatherGang”则在推特上未点明表示:请注意,这世上的其他地方气温仍比正常高,以防有人用美东的低温攻讦全球暖化问题。” ​ (责编:左瑞、邓楠) http://sn.people.com.cn/n2/2017/1229/c378286-31089268.html 被忽视的预测: 2017 年变冷 2023-2025 年更冷 已有 1358 次阅读 2017-10-1116:21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80192.html 2016 年和 1998 年最热比较: 2017 年与 1999 年同样变冷 已有 2046 次阅读 2017-1-2115:02 2016 年和 1998 年最热比较: 2017 年与 1999 年同样变冷 杨学祥,杨冬红 谁是谁非 9 年内见分晓: 2017 年变冷, 2025 年最冷 尽管我们在 2008 年就预测了 2014-2016 年最热,但预测的根据不是由于温室气体排放,而是月亮赤纬角最小值,与气象主流完全不同。这一结论的正确性,将在 9 年后得到验证。这一验证时间并不长,大多数人都可以看到这一天。 我们在 2014 年 3 月 26 日 指出, 2014-2016 年全球最热年 2023-2025 年全球最冷年: 2014 年是全球极端灾害频发年,高温、干旱、雾霾和强震是主要灾害。关键原因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和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极小值减小潮汐南北震荡幅度,导致高温、干旱、雾霾和强震, 2013 年的前兆值得关注。 2023-2025 年月亮赤纬角极大值增大潮汐南北震荡幅度,导致低温和强震,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增强制冷作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79229.html 我们在 2015 年 1 月 25 日 指出, 2015 年的警钟:厄尔尼诺和最热年可能重现江湖。 2014-2016 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 2015 年高温、干旱继续威胁我国南方、北方地区,新一波厄尔尼诺将增加灾害的强度,必须高度重视,及时监测,积极预防。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61959.html 2014-2015 年的最热值得关注, 2023-2025 年的最冷年更值得关注。 2015 年的厄尔尼诺事件增大最热年发生的可能性, 2016-2017 年预测为拉尼娜年,是全球变冷的信号。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336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29077.html
个人分类: 全球变化|2656 次阅读|5 个评论
寒潮袭击北美地区和2017年开始变冷的预测
杨学祥 2017-12-29 14:33
寒潮袭击北美地区和 2017 年开始变冷的预测 杨学祥 寒潮袭击北美地区 加拿大安大略或迎零下 50 度低温 发布时间: 2017-12-2816:53:05| 来源: 环球网 | 作者: 王莉兰   【环球网报道 记者王莉兰】据法国《费加罗报》 12 月 27 日 援引法新社报道,北美当地时间 12 月 27 日 ,创纪录的降雪量及寒潮袭击该地区,部分地域的温度甚至有可能达到零下 50 摄氏度。   报道指出,美国北部及位于北美五大湖区周边的加拿大部分地区,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寒潮与暴雪。美国纽约州州长安德鲁·科莫就这场将持续到 1 月 2 日 的寒潮发出警告。自当地时间 12 月 28 日 开始,纽约州北部温度或将跌至零下 40 度。俄亥俄州一名流浪者被发现冻死在辛辛那提市中心一处公交站。俄亥俄州的日间温度为零下 10 度,夜间温度降至零下 15 度。   低温还伴随着创纪录的降雪量。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伊利县, 48 小时内的降雪量达到近 1.5 米 。当地政府宣布进入紧急状态,以确保可调用必要的重型设备来避免有可能发生的车祸。   据报道,在加拿大,寒潮则更为严峻。该国北部的安大略省可能将迎接创纪录的零下 50 度低温。极地空气深入魁北克省、安大略省、马尼托巴省等省份,加拿大相关机构已就由此引发的极度严寒发出警告。   此外,在加拿大新斯科舍省,时速达到 120 公里 的强风与低温造成近 16 万户家庭断电,相当于该省用电家庭数量的 1/3 。 http://news.china.com.cn/live/2017-12/28/content_38994951.htm 被忽视的预测: 2017 年变冷 2023-2025 年更冷 已有 1358 次阅读 2017-10-1116:21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80192.html 2016 年和 1998 年最热比较: 2017 年与 1999 年同样变冷 已有 2046 次阅读 2017-1-2115:02 2016 年和 1998 年最热比较: 2017 年与 1999 年同样变冷 杨学祥,杨冬红 谁是谁非 9 年内见分晓: 2017 年变冷, 2025 年最冷 尽管我们在 2008 年就预测了 2014-2016 年最热,但预测的根据不是由于温室气体排放,而是月亮赤纬角最小值,与气象主流完全不同。这一结论的正确性,将在 9 年后得到验证。这一验证时间并不长,大多数人都可以看到这一天。 我们在 2014 年 3 月 26 日 指出, 2014-2016 年全球最热年 2023-2025 年全球最冷年: 2014 年是全球极端灾害频发年,高温、干旱、雾霾和强震是主要灾害。关键原因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和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极小值减小潮汐南北震荡幅度,导致高温、干旱、雾霾和强震, 2013 年的前兆值得关注。 2023-2025 年月亮赤纬角极大值增大潮汐南北震荡幅度,导致低温和强震,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增强制冷作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79229.html 我们在 2015 年 1 月 25 日 指出, 2015 年的警钟:厄尔尼诺和最热年可能重现江湖。 2014-2016 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 2015 年高温、干旱继续威胁我国南方、北方地区,新一波厄尔尼诺将增加灾害的强度,必须高度重视,及时监测,积极预防。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61959.html 2014-2015 年的最热值得关注, 2023-2025 年的最冷年更值得关注。 2015 年的厄尔尼诺事件增大最热年发生的可能性, 2016-2017 年预测为拉尼娜年,是全球变冷的信号。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336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29077.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191 次阅读|0 个评论
2008-2014年美国飓风数量破最少纪录:关注月亮赤纬角周期
杨学祥 2017-9-14 07:38
2008-2014 年美国飓风数量破最少纪录:关注月亮赤纬角周期 杨学祥,杨冬红 关键提示: 全球飓风和美国飓风变化趋势具有明显得月亮赤纬角变化周期。 预计 2023-2025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飓风活动进入新的活跃期,我们必须做好防御准备。 相关报道 2008-2014 年美国飓风数量破最少纪录 2016-07-21 16:53 近日,一则发表在《今日美国》的分析称, 2008-2014 年仅有 4 个飓风侵袭美国,为 1851 年有飓风记录以来最少。这四个飓风分别是 2008 年的“艾克”、 2011 年的“艾琳”、 2012 年的“艾萨克”, 2012 年的“桑迪”和 2014 年的“亚瑟”。上次与此数量相当的年份还要追溯到上世纪 70 年代末到 80 年代初。 值得注意的是,飓风最少的这七年紧跟在飓风最活跃的年份之后。 2002-2008 年,美国飓风最为活跃,共遭遇了 18 个飓风袭击。 另外,美国已经连续 11 年没有遭遇强度 3 级以上的强飓风袭击。最近的一次强飓风袭击是在 2005 年 10 月 24 日 ,飓风“威尔玛”以 120 英里 / 小时(约 193 千米 / 小时)风速横穿佛罗里达州,造成 35 人死亡。 2005 年后,美国许多地区受到了热带风暴的影响,但飓风多发的佛罗里达州却一直未受飓风影响,过得相当平静。 除了幸运外,究其气象原因,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的科学家说,过去十年,在 8-10 月飓风的生成初期,风暴大多受控于美国东海岸成形的低压槽而远离海岸。有些研究认为飓风活动与气候变暖相关,但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认为,目前气候变暖会影响大西洋飓风活动的说法还言之过早。 飓风减少引起了美国政府和应急部门的注意。他们提醒公众,即使飓风减少,也要加强防范。例如, 1992 年,飓风数量虽然不多,但飓风“安德鲁”却给美国造成严重破坏。“离上一个飓风越远,下一个飓风就越接近我们。” (来源:《今日美国》 编译:郝静 责任编辑:吴鹏) http://www.sohu.com/a/106953301_362092 三大飓风齐聚北大西洋 过热的海水成为推力 2017-09-13 14:51:28 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 9 月 13 日 消息(记者张奥 实习记者于洋 罗月言)据经济之声《天下公司》报道,“这场风暴可能对我州造成灾难性的毁坏”。这句话出美国的佛罗里达州州长斯科特,从目前在加勒比海上岛国造成的伤害可以知道 irma 的威力,部分岛国的海平面上升 6 米 ,总计已经造成 18 人死亡。 现在大西洋上不只有 Irma ,还有两个飓风—— jose 和 katia ,为什么 3 个飓风会一起形成?中国气象爱好者的主编对此进行了解答。 主编解释说:“这和大西洋的海洋环境有关。大西洋上一次比较活跃是 2004 年到 2008 年,当时每年都有 18 个以上的飓风生成,特别是 2005 年,有 27 个飓风形成,其中有 4 个达到了 5 级飓风的强度。但是从 2008 、 2009 年以后,大西洋的飓风就越来越少,特别是 2012 年至 2016 年,每年的飓风是个位数,强飓风也很少,长期没有飓风活动,大西洋的海洋能量没有及时得到消耗,物极必反,周期也会变化,从飓风少的周期向飓风多的周期转变,所以这段时间可能是大西洋飓风的一个转变的特征。” Irma 很强,达到了 5 级,据主编介绍,另外两个飓风也很强,但是这两个飓风对于 Irma 来说还是比较弱的。 jose 飓风加强的也很快,用了两天时间就从热带风暴加强成了强飓风,相当于我国的强台风。能加强到强飓风的等级,对于大西洋来说已经很强了,但是相对于 Irma 又不算强。 Katia 加强的也很快,它也是相当于在两天时间从热带风暴加强到一级飓风,一级飓风相当于我国的台风 12 级左右,但是和 Irma 相比就更弱了。 很多飓风是不断加强的过程,热带气旋是由比较热的海水和比较冷的风面碰撞而成,是什么让它们加强? 主编称:“飓风的加强需要两个基质。最主要的是热力基质,海洋上面暖海水的热量传导到上面,通过水汽的蒸发和凝结,水汽蒸发吸收暖洋面的热量,到飓风的云层里面凝结、释放热量,这是飓风最主要的能量源泉。还有一个是动力基质,比如两股气流凑在一起,这是水平的动力基质,凑在一起可以形成漩涡,叫涡度,这是飓风形成的动力之一;另一个是垂直基质,高空有反气旋来不停地抽吸,底下的涡度也可以增大。台风和飓风一样,都是靠动力和热力基质来发展的,其中热力基质为主导。” http://news.china.com/news100/11038989/20170913/31385190.html 三大飓风齐聚北大西洋 过热的海水成为推力 2017-09-13 14:51:28 央广网 Irma 一路上已经过境了好几个加勒比海岛国,为什么还没减弱? 主编表示:“ Irma 生成是在非洲的大西洋东岸,现在要往大西洋西岸去,这一路海水越来越暖,在它路过荷属圣马丁或法属圣马丁前后,海水温度已经上升到 29 度,也是在那个地方加强到了最高等级的 5 级飓风;到了美国的佛罗里达和巴哈马之间的这片海面,海水温度可以达到 30-30.5 度,这里会再加强一点而不是会减弱。陆地摩擦是可以削弱的,但它几乎巧妙地躲过了所有大的岛屿,只是登陆一些很小的岛屿,它的摩擦对强度影响可以忽略不计。真正可以影响强度的大岛是海地岛,古巴岛的外围可能会碰一下,但是碰到的都是古巴低平的地方,海拔只有 100-200 米 ,所以对它的削弱非常有限。相比而言,暖海水特别是巴哈马附近 30 度的,对它热量的提供和能量的维持,这个作用是大于地面摩擦的。所以在登陆美国之前,强度可能会维持,甚至会有一些增长。” http://news.china.com/news100/11038989/20170913/31385190_1.html 飓风活动的 18.6 年周期 我们在 2014 年撰文指出,强潮汐把海洋深处的冷水带到海面,使全球气候变冷,形成的全球气候波动周期为 1800 、 200 、 55 、 18.6 年。在 15-17 世纪小冰期时期,潮汐强度为最大值,以后开始减弱,直到 3100 年潮汐强度又将达到最大值。潮汐调温效应使地球的温暖期从小冰期末期一直持续到 24 世纪,而后随着潮汐的增强,地球的气候将逐渐变冷。从长期周期来看,全球变暖还能持续 400 年, 3100 年将进入变冷高峰。 目前也处于 200 年周期的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 55 年周期的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18.6 年月亮赤纬角变化周期 。 16 年前气候变暖间断的原因之一是月亮赤纬角由 1995-1997 年的最小值时期变为 2005-2007 年的最大值时期( 1997 年最强的厄尔尼诺事件, 1998-2000 年、 2007 年、 2010 年最强的拉尼娜事件也是重要原因,见:杨冬红等, 2008 ),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变暖增强, 2023-2025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变冷达到高潮。 气候的长期趋势和短期变化都表明,气候变冷是对人类最大的威胁。 1998 年是最热的年份, 1995-1997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是原因之一;自 1998 年以后,全球气温呈波动下降趋势, 2005-2007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产生的强潮汐南北震荡是原因之一。 当月亮在南(北)纬 28.6 度(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高潮区在 12 小时后从南(北)纬 28.6 度向北(南)纬 28.6 度震荡一次,大气和海洋的南北震荡将产生巨大的能量交换并搅动深海冷水上翻到海洋表面降低气温。这是以 18.6 年为周期的潮汐南北震荡作用比其他周期的潮汐东西震荡作用更显著的原因。太阳在南北回归线时也会产生潮汐南北震荡运动。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可能导致中国干旱和全球高温(杨冬红等, 2008 )。我们的预测得到证实。 如表 1 所示,飓风也具有月亮赤纬角变化周期:在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飓风活动增强,在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飓风活动减弱。 预计 2023-2025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飓风活动进入新的活跃期,我们必须做好防御准备。 2017 年飓风活动增强仅仅是其前期信号。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75783.html 根据以上数据,我们修改了 飓风活动的月亮赤纬角周期(修改)。 全球飓风和美国飓风变化趋势具有明显的月亮赤纬角变化周期。 表 1 飓风活动的月亮赤纬角周期(修改) 时 间 每年生成飓风 飓风活跃期 月亮赤纬角 美国飓风 1977 暂无资料 暂无资料 最小值 最少纪录 1978 暂无资料 暂无资料 最小值 最少纪录 1979 暂无资料 暂无资料 最小值 最少纪录 。。。。 2002 飓风活跃期 2004 18 个以上 飓风活跃期 飓风活跃期 2005 27 个 4 个 5 级以上飓风,飓风活跃期 最大值 飓风活跃期 2006 18 个以上 飓风活跃期 最大值 飓风活跃期 2007 18 个以上 飓风活跃期 最大值 飓风活跃期 2008 18 个以上 飓风活跃期 1 个, 最少纪录 2009 减少 最少纪录 . 。。。。 最少纪录 2011 大西洋飓风最少 1 个, 最少纪录 2012 个位数 大西洋飓风最少 2 个 最少纪录 2013 个位数 大西洋飓风最少 最少纪录 2014 个位数 大西洋飓风最少 最小值 1 个, 最少纪录 2015 个位数 大西洋飓风最少 最小值 2016 个位数 大西洋飓风最少 最小值 2017 增强 。。。。 2023 18 个以上? 飓风活跃期? 最大值 飓风活跃期? 2024 18 个以上? 飓风活跃期? 最大值 飓风活跃期? 2025 18 个以上? 飓风活跃期? 最大值 飓风活跃期? 参考文献 1. 杨冬红,杨学祥 . 全球气候变化的成因初探 . 地球物理学进展 . 2013,28(4):1666-1677. YangX X, Chen DY. Study on cause of formation in Earth’s climatic changes. Progressin Geophysics (inChinese),2013,28(4):1666-1677. 2. 杨学祥,杨冬红。 2014 年 1-2 月潮汐组合与雾霾对应的检验。 2014 天灾预测学术研讨会议论文集。 2014 , 224-237 ,万方数据库。 3. 杨冬红 , 杨学祥 . 北半球冰盖融化与北半球低温暴雪的相关性 . 地球物理学进展 , 2014, 29(2): 610-615. YANG Dong-hong,YANG Xue-xiang. Study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icesheet smelt in gandlow temperature in NorthernHemisphere Progress in Geophysics. 2014,29(1):610 ~ 615. 4. 杨冬红,杨德彬。日食诱发厄尔尼诺现象的热 - 动力机制。世界地质。 2010 , 29 ( 4 ): 652-657. Yang DH,Yang DB. Thermaldynamic mechanism of ElNino induced by solar eclipse. Global Geology(inChinese),2010,29(4):652-657. 5. 杨学祥,杨冬红。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雾霾进入高发期。 2013 天灾预测总结研讨学术会议论文集。 2013 ,万方数据库。 6.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 2011 , 54 ( 4 ): 926-934. Yang D H, Yang D B, YangX X, The influence of tides and earthquakes in global climate changes. ChineseJournal of geophysics(inChinese),2011,54(4):926-934 7. 杨学祥,杨冬红。 2013 年中国雾霾高发的气象原因初探。科学家 . 2014,(3):90-91. YANG Xue-xiang,YANGDong-hong. MeteorologicalAnalysis of Reasons Causing China'sFrequent SmogWeather in 2013.Technologyandlife.2014,(3):90-91.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780 次阅读|0 个评论
撒哈拉沙漠时隔37年再降雪:关注月亮赤纬角变化周期
热度 2 杨学祥 2017-1-30 09:47
撒哈拉沙漠时隔 37 年再降雪:关注月亮赤纬角变化周期 杨学祥,杨冬红 不可思议!撒哈拉沙漠时隔 37 年再降雪 ( 组图 ) 2016-12-22 09:22:12 作者:    来源:环球网    频道主编:邱浩 业余摄影师卡里姆 (Karim Bouchetata)19 日在阿尔及利亚的撒哈拉沙漠小镇艾因塞夫拉 (Ain Sefra) 拍到一组不可思议的照片——沙漠降雪。 http://international.dbw.cn/system/2016/12/22/057486136.shtml 艾因塞夫拉曾被称为“沙漠之门”,上次降雪还是在 1979 年 2 月,当时雪景只维持了半个小时。这一次,雪在小镇上停留了一天。卡里姆用镜头捕捉到了雪花降落在该沙漠红沙丘的场景。当地海拔约 1000 米 ,周围环绕着阿特拉斯山脉。 http://international.dbw.cn/system/2016/12/22/057486136_01.shtml 卡里姆说:“每个人看见雪降落在沙漠上都惊呆了,这种景色很罕见。雪落在沙漠上组成了一个令人惊艳的画面,这太神奇了。” http://international.dbw.cn/system/2016/12/22/057486136_02.shtml 37 年是月亮赤纬角变化周期 18.6 年的倍周期 濮培民( 1986 )给出了天体引力与气候振动中的准 37 年周期对应关系。月亮赤纬角变化周期为 18.6 年,倍周期为 37.2 年。 撒哈拉沙漠时隔 37 年再降雪验证了这一周期。 杨冬红等人( 2011 ,2013, 2014 )撰文指出,在地球潮汐形变引起的地球自转速度变化,是中短期地球自转变化的主要原因。当地球由远日点运动到近日点时,太阳引潮力的强度增加 10% ,日长增量 0.07ms ,这使地球自转具有一年的变化周期。太阳相对地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摆动,使地球扁率在秋分和春分变为最大,自转速度最慢,日长增量 0.27ms 。实际上,每年 4 月 9 日 -7 月 28 日 及 11 月 18 日 -1 月 23 日 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 1 月 25 日 -4 月 7 日 及 7 月 30 日 -11 月 6 日 为地球自转减速阶段。计算表明,由于气圈、水圈和固体地球扁率变化不同,所以产生不同圈层的差异旋转。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变化的 18.6 年周期增强或减弱这一效应。 我们在 2014 年撰文指出, 1998 年是最热的年份, 1995-1997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是原因之一;自 1998 年以后,全球气温呈波动下降趋势, 2005-2007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产生的强潮汐南北震荡是原因之一。当月亮在南(北)纬 28.6 度(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高潮区在 12 小时后从南(北)纬 28.6 度向北(南)纬 28.6 度震荡一次,大气和海洋的南北震荡将产生巨大的能量交换并搅动深海冷水上翻到海洋表面降低气温。这是以 18.6 年为周期的潮汐南北震荡作用比其他周期的潮汐东西震荡作用更显著的原因。太阳在南北回归线时也会产生潮汐南北震荡运动。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可能导致中国干旱和全球高温(杨冬红等, 2008 )。 当月亮在南(北)纬 28.6 度(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高潮区在 12 小时后从南(北)纬 28.6 度向北(南)纬 28.6 度震荡一次,大气和海洋的快速南北运动将产生巨大的能量交换并搅动深海冷水上翻到海洋表面降低气温;当月亮在南(北)纬 18.6 度(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高潮区在 12 小时后从南(北)纬 18.6 度向北(南)纬 18.6 度震荡一次,震荡幅度减少了三分之一,导致变冷作用减弱。这是以 18.6 年为周期的潮汐南北震荡作用比其他周期的潮汐东西震荡作用更显著的原因。 1998 年是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年份,它不仅与 1997-1998 年最强的厄尔尼诺事件有关,也与 1995-1997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有关。 2014-2016 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 2014 年正在发展的厄尔尼诺有可能使其成为最热年。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1333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89865.html 这一预测已经得到实践的验证和检验: 2014-2016 年连续三年创最热年新纪录。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29953.html 马宗晋和杜品仁( 1995 )、郭增建等( 1996 )都指出火山活动的 18.6 年周期,与月球交点运动周期和月亮赤纬角变化周期相同。濮培民给出了天体引力与气候振动中的准 37 年周期对应关系。地球轨道运动的周期变化,不仅驱动气候变化,而且可能驱动地壳运动和内能释放。综合研究构造运动与气候变化的关系,可能是地质学与气象学的一个切入点,仅靠大气和海洋系统解决不了冰期理论问题。 屈信军和任振球在《天文气象动力预报技术研究的现状及评述》中指出: 濮培民 (1974) 认为:引潮力是强迫振动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形成共振和能量集中。整层潮波风速与非地转偏差处同量级或小一量级,在某些条件下对天气系统的发生发展可起控制作用。由此设计的用朔望月、近点月、交点月与长江中下游梅雨的综合关系图,显示了它们之间有着较好的关系。 杨学祥教授依据对地球物质系统旋转差异的动力机制,结合天文引潮力不同周期极大值的叠加状况,确定天文引潮力对极地冷空气、赤道暖热空气大范围定向运动的预报方法和技术。杨教授综合查尔斯·季林的“强潮汐”和张元东的“特殊天象组合期”两个概念,提出“强/弱潮汐时期”概念。强潮汐 ( 简记为强或 Q) 的标准是 , 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两者同时出现 . 若两者与日月食同时出现则为较强潮汐 . 三者的时间最大差不超过 3 天。后来,又把月球赤纬极大值时段极地冷空气受天文引潮力南北振荡作用,造成强冷空气活动天气的现象,与强潮汐期结合,建立“强潮汐南北振荡”的概念。月亮近地潮是月亮天文引潮力(尤其是垂直力分量)距离周期变化的极大值;日月大潮是太阳和月亮经度重合、日月引潮力(尤其是东西力分量)叠加、地心角周期变化的极大值;月球赤纬极大值是南北极地冷空气向中低纬大范围入侵的最有利时刻,将造成两极冷空气和中低纬暖热空气质量、动量、能量的急剧交换。是天文引潮力南北力分量切变极大值时刻。月球赤纬极小值是空气质量西向运动的最有利时刻,有利于东西向带状天气系统的维持和稳定。 到目前为止,在天文动力气象气候预报技术方法研究的比较成熟的、紧密结合气象气候极端事件大胆实践的专家中,值得一提的有任振球研究员、杨学祥教授和屈信军高级工程师。他们的研究成果组合在一起,可以建立天文动力对各种气象气候极端事件和日常预报业务的动力诊断平台,对常规预报业务系统是一个有力的补充和完善。 任振球--建立了“天地耦合分析”的灾害预报思路、“三星一线”原理和多星多条共振特征线叠加分析技术; 杨学祥--通过对天文引潮力周期与地质、气象灾害的周期对应性的研究,建立“强/弱潮汐时期”动力背景分析与短期气候冷空气活动预报技术; 屈信军--“天文动力结构分析”原理和方法的研究,创立了天文动力系统概念,发现了天文引潮力的作用规律,对天文引潮力的作用量级问题也作出了较好的解释。同时建立了包含天文引潮力作用项的大气动力平衡运动方程组。 厄尔尼诺事件的 372 年周期 37.2 年的 10 倍为 372 年。 372 年的灾害周期是否存在?我们通过近 500 年厄尔尼诺事件加以检验。表 1 给出了近 500 年的厄尔尼诺 。在 1473-1634 年中的厄尔尼诺年,加上 372 年,得到表 2 。 表 1 近 500 年的厄尔尼诺 1473-1474, 1479, 1484, 1487-1488, 1490,1498-1499, 1505, 1509-1510, 1515, 1521, 1525-1526,1529, 1530, 1532-1533, 1541, 1545, 1550, 1552-1553, 1558-1559, 1562, 1567-1568,1578, 1585-1586, 1590-1591, 1595-1596, 1600, 1607, 1609-1610, 1614-1615, 1618-1619,1624-1625, 1633-1634, 1637-1638, 1646, 1650, 1652-1653, 1660-1661, 1667, 1671,1680-1681, 1684, 1687-1688, 1691-1692, 1695-1696, 1700-1701, 1704-1705, 1707, 1710, 1714,1720-1721, 1725-#1726,#1728:-1729, 1740, 1746-1747, 1754-1755, 1758-1759, #1763:, 1765-1766,1769-1770:, 1775-1776, 1782-1783, 1785-1786, #1791:-1792, #1803-#1804:, 1806-1807, #1814:-1815,#1817., 1819., 1820-#1821., 1824.-1825, #1828:, #1832.-1833, #1837.-1838,#1844-#1845:, 1946., 1850, 1852, 1854, #1855, 1857, 1858, 1862, #1864:, 1866,#1868, 1871:, 1873, 1875, #1877 :-#1878:, #1880-1881, #1884:-#1885, 1887,#1888, 1889, #1891:, #1896.-1897, #1899:-#1900 #1902., 1904-#1905., #1911:-#1912., #1914.,1917, #1918:-#1919., 1923, #1925:-#1926:, 1929., #1930.-1931, 1932, 1939.,#1940-#1941:, 1943, #1944, 1946, 1948, 1951, 1953., #1957:-#1958:,#1963-#1965., 1968-#1969, #1972:, 1973:, #1976.-1977, #1982:-#1983:, 1986-1987, 拉斯莫森的数据在 1726-1983 年之间,最强厄尔尼诺用 ”:” 号表示,次强的厄尔尼诺用 ”.” 号表示。有 * 号的是二者相同的厄尔尼诺年。王绍武的数据在 1473-1987 年之间。 表 2. 以 372 年周期推测的厄尔尼诺年 (1473-1634 年 ) 1845-1846(1844-1845) , 1851(1850 , 1852) , 1856 ( 1857-1858 ), 1859-1860 ( 1858 ), 1862 ( 1862 ), 1870-1871(1871) , 1877 ( 1877 ), 1881-1882 ( 1880-1881 ), 1887 ( 1887 ), 1893 ( 1891 ), 1897-1898 ( 1896-1897 , 1899 ) ( 括号中的年份为厄尔尼诺年 ) ; 1901 ( 1902 ), 1902 ( 1902 ), 1904-1905 ( 1904-1905 ), 1913 ( 1911-1912 , 1914 ), 1917 ( 1917 ), 1922 ( 1923 ), 1924-1925 ( 1925-1926 ), 1930-1931 ( 1930-1931 ), 1934 ( 1932 ), 1939-1940 ( 1939 , 1940-1941 ), 1950 ( 1951 ), 1957-1958 ( 1957-1958 ), 1962-1963 ( 1963 ), 1967-1968 ( 1969 ), 1972 ( 1972-1973 ), 1979 ( 1979 弱), 1981-1982 ( 1982-1983 ), 1986-1987 ( 1986-1987 ), 1990-1991 ( 1991-1992 ), 1996-1997 ( 1997-1998 ) ( 括号中的年份为厄尔尼诺年 ) ; 2005-2006 ( 2006 )。 从表 2 中可以看到,在 32 次预测中,基本准确的有 15 次,相差一年的有 15 次。以 1 年为误差,以 372 年的周期预测厄尔尼诺有效率为 91.7% ,可以作为宏观预测的重要方法。厄尔尼诺确实有 372 年的周期。以此推出 2005-2006 年为厄尔尼诺年,与海温 - 厄尔尼诺系数推出的结果基本一致。海温两年震荡可以使厄尔尼诺事件滞后 1-2 年发生,这是一年误差产生的原因。以 372 年的周期预测厄尔尼诺与海温 - 厄尔尼诺系数方法相结合,就可以准确预测厄尔尼诺事件。 厄尔尼诺事件的 36 年周期 日食和月食的沙罗周期为 18 年零 10.33-11.33 天, 36 年是 18 年沙罗周期、月亮近地点和太阳近地点叠加准四年周期整数倍的周期。由于它们对潮汐强弱的重要影响,我们发现厄尔尼诺事件有与之对应的 36 年周期。 表,3 . 以 36 年周期推测的厄尔尼诺年 (1473-1972 年 ) 1509-1510 ( 1509-1510 ), 1515 ( 1515 ), 1520 ( 1521 ), 1523-1524 ( 1525-1526 ), 1526 ( 1525-1526 ), 1534-1535 ( 1533 ), 1541 ( 1541 ), 1545-1546 ( 1545 ), 1551 ( 1550 , 1552-1553 ), 1557 ( 1558-1559 ), 1561-1562 ( 1562 ), 1565 , 1566 ( 1567-1568 ), 1568-1569 ( 1567-1568 ), 1577 ( 1578 ), 1581 , 1586 ( 1585-1586 ), 1588-1589 ( 1590-1591 ), 1594-1595 ( 1595-1596 ), 1598 ( 1600 ); 1603-1604 , 1614 ( 1614-1615 ), 1621-1622 , 1626-1627 ( 1624-1625 ), 1631-1632 ( 1633-1634 ), 1636 ( 1637-1638 ), 1643 , 1645-1646 ( 1646 ), 1650-1651 ( 1650 ), 1654-1655 ( 1652-1653 ), 1660-1661 ( 1660-1661 ), 1669-1670 ( 1671 ), 1673-1674 , 1682 ( 1680-1681 ), 1686 ( 1687-1688 ), 1688-1689 ( 1687-1688 ), 1696-1697 ( 1695-1696 ); 1703 ( 1704-1705 ), 1707 ( 1707 ), 1716-1717 ( 1714 ), 1720 ( 1720-1721 )。 1723-1724 ( 1725-1726 ), 1727-1728 ( 1728-1729 ), 1731-1732 , 1736-1737 , 1740-1741 ( 1740 ), 1743 , 1746 ( 1746-1747 ), 1750 , 1756-1757 ( 1754-1755 , 1758-1759 ), 1761-1762 ( 1763 ), 1764-1765 ( 1765-1766 ), 1776 ( 1775-1776 ), 1782-1783 ( 1782-1783 ), 1790-1791 ( 1791-1792 ), 1794-1795 , 1799 ; 1801-1802 ( 1803-1804 ), 1805-1806 ( 1806-1807 ), 1811-1812 ( 1814-1816 ), 1818-1819 ( 1817 , 1819 ), 1821-1822 ( 1820-1821 ), 1827-1828 ( 1828 ), 1839-1840 ( 1837-1838 ), 1842-1843 ( 1844-1845 ), 1850-1851 ( 1850 , 1852 ), 1853 ( 1852 , 1854 ), 1855 ( 1855 ), 1856-1857 ( 1857 ), 1860-1861 ( 1862 ), 1864 ( 1864 ), 1868-1869 ( 1868 ), 1873-1874 ( 1873 , 1875 ), 1880-1881 ( 1880-1881 ), 1882 ( 1880-1881 ), 1886 ( 1884-1885 , 1887 ), 1888 ( 1888 ), 1890 ( 1889 ), 1891 ( 1891 ), 1893 , 1894 , 1898 ( 1996-1897 ); 1900 ( 1900 ), 1902 ( 1902 ), 1904 ( 1904-1905 ), 1907 , 1909 , 1911 ( 1911-1912 ), 1913-1914 ( 1914 ), 1916-1917 ( 1917 ), 1920-1921 ( 1918-1919 ), 1923 ( 1923 ), 1924 ( 1925-1926 ), 1925 ( 1925-1926 ), 1927 ( 1925-1926 ), 1932-1933 ( 1932 ), 1935-1936 , 1938 ( 1939 ), 1940-1941 ( 1940-1941 ), 1947-1948 ( 1946 , 1948 ), 1950 ( 1951 ), 1953 ( 1953 ), 1954-1955 , 1959 ( 1957-1958 ), 1961-1962 ( 1963 ), 1965 ( 1965 ), 1966-1967 ( 1968-1969 ), 1968 ( 1968-1969 ), 1975 ( 1976 ), 1976-1977 ( 1976-1977 ), 1979 ( 1979 弱), 1980 ( 1979 弱), 1982 ( 1982-1983 ), 1984 ( 1982-1983 ), 1987 ( 1986-1987 ), 1989 , 1993-1994 ( 1993-1994 ), 1999-2001 ( 2002-2003 ); 2004-2005 ( 2006 ), 2008-2009 ( 2009 )。其中,括号内数值为厄尔尼诺年。 2005 年以前总计 117 次预测,基本准确的有 56 次,相差一年的有 42 次。以 1 年为误差,以 36 年的周期预测厄尔尼诺有效率为 83.76% ,可以作为宏观预测的重要方法。厄尔尼诺确实有 36 年的周期。以此推出 2004-2005 年, 2008 年为厄尔尼诺年,与海温 - 厄尔尼诺系数推出的结果基本一致。海温两年震荡可以使厄尔尼诺事件滞后 1-2 年发生,这是一年误差产生的原因。以 36 年的周期预测厄尔尼诺与海温 - 厄尔尼诺系数方法相结合,就可以准确预测厄尔尼诺事件。 结论 月亮赤纬角变化周期: 13.6 天、 18.6 年和 37.2 年对全球气候变化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30460.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29953.html 参考文献 1. 杨学祥。星体能量释放脉动机制与厄尔尼诺事件预报,中国学术期刊文摘, 1999 , 5 ( 12 ): 1519~1521 2. 杨学祥 , 陈殿友。构造形变、气象灾害与地球轨道的关系 . 地壳形变与地震 .2000,20(3).39~48 3. 杨学祥。全球气候变暖正在加剧,社会经济发展面临考验。科学新闻周刊。 2001 ,( 28 ): 18 4. 杨学祥。地球形变产生的岩石圈、水圈和气圈等差异旋转。中国学术期刊文摘(科技快报)。 2001 , 7 ( 7 ): 902~904 5. BondG, Showers W, and Cheseby M, et al. A pervasive millennial-scale cycle in NorthAtlantic Holocene and glacial climates. Science, 1997,278:1257~1266 6. FredPearce, 。 Tidal warming : Is the moon turning up the Earth’sthermostat ? New Scientist 。 2000 , 166 ( 2232 ): 12 7. 马宗晋 , 杜品仁 . 现今地壳运动问题 . 北京 : 地质出版社 .1995, 99~102 8. 任振球 . 全球变化 . 北京 : 科学出版社 , 1990. 27~29 84 , 77 , 96 , 106~109,140. 9. 郭增建 , 秦保燕 , 郭安宁 . 地气耦合与天灾预测 . 北京 : 地震出版社 ,1996. 135~138 10. 侯章栓 , 李晓东 . 近百年全球气候变化与外强迫因子信号检测 . 北京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2000,36(5):641~650 11. 杨学祥。地球反对称构造与气候变化的关系。自然杂志。 2001 , 23 ( 3 ): 135~139 12. 刘厚赞,刘辉,俞永强。海底火山喷发引发厄尔尼诺事件的数值模拟 . 气象学报 .1998,56(5):602~610 13. 杨学祥。厄尔尼诺事件的时空特征及其地球物理解释。中国学术期刊文摘。 2001 , 7 ( 4 ): 509~510 14. 张元东 . 1987 、 1988 、 1989 年重要天象 . 地震 . 1987, (3): 58~59; 1988, (1): 59~60; 1989, (2): 79~80 15. 叶更新 . 厄尔尼诺与行星运动的联系及其预测 . 气象学报 . 1998. 56(5): 635~640 16. L. A. 费雷克斯 . 地质时代的气候 . 北京 : 海洋出版社 ,1984.315, 244 17. 高布锡,胡辉。对地球自转变化的研究已成为大地测量学和地球物理学领先和重要的科学分支。见:叶笃正主编,地球科学:进展趋势发展战略研究。北京:气象出版社, 1992 。 81 18. 杨学祥,陈震,刘淑琴,等。地球内核快速旋转的发现与全球变化的轨道效应。地学前缘。 1997 , 4 ( 2 ): 187~193 19. 威利。动力地球学。北京:地质出版社, 1978 。 301 20. 濮培民。天体引力和气候振动中的准 37 年、准二年周期。天文气象学术讨论会文集。北京:气象出版社, 1986 , 139~142 21. 吴锡浩 , 蒋复初 , 肖华国 . 地球公转轨道偏心率变化的构造运动响应 . 地质力学学报 . 1995, 1(1):8~14 22. LiGuoqing.27.3-dayand13.6-dayatmospheric tide and lunar forcing onatmosphericcirculation .Adv.Atmos.Sci. 2005, 22: 359-374. 23. 杨冬红 , 杨学祥 . 全球变暖减速与郭增建的“海震调温假说”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8, Vol. 23 (6): 1813 ~ 1818 。 YANG Dong-hong, YANG Xue-xiang. Thehypothesis ofthe ocesnicearthquakes adjusting climate slowdown of globalwarming. ProgressinGeophysics. 2008, 23 (6): 1813 ~ 1818. 24. 杨学祥,杨冬红。 2014 年 1-2 月潮汐组合与雾霾对应的检验。 2014 天灾预测学术研讨会议论文集。 2014 , 224-237 ,万方数据库。 25. 杨冬红 , 杨学祥 . 北半球冰盖融化与北半球低温暴雪的相关性 . 地球物理学进展 , 2014, 29(2): 610-615.YANG Dong-hong, YANGXue-xiang. Study on therelationbetween ice sheets melting and low temperaturein Northern Hemisphere.Progressin Geophysics. 2014, 29 (1): 610 ~ 615. 26. 杨冬红,杨德彬。日食诱发厄尔尼诺现象的热 - 动力机制。世界地质。 2010 , 29 ( 4 ): 652-657.YangD H, Yang D B. Thermal dynamicmechanism of ElNino induced by solar eclipse.Global Geology (in Chinese), 2010,29 (4):652-657. 27. 杨学祥,杨冬红。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雾霾进入高发期。 2013 天灾预测总结研讨学术会议论文集。 2013 ,万方数据库。 28.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 2011 , 54 ( 4 ): 926-934.Yang D H,Yang D B, Yang X X, The influence of tidesand earthquakes in globalclimatechanges. 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inChinese), 2011, 54(4): 926-934 29. 杨学祥,杨冬红。 2013 年中国雾霾高发的气象原因初探。科学家 . 2014, (3): 90-91.YANG Xue-xiang, YANGDong-hong.MeteorologicalAnalysis of ReasonsCausing China'sFrequent Smog Weatherin 2013. Technology andlife. 2014, (3): 90-91. 30. 杨冬红,杨学祥 . 全球气候变化的成因初探 . 地球物理学进展 . 2013, 28(4): 1666-1677.YangX X,Chen D Y. Study on causeof formation in Earth’s climatic changes. ProgressinGeophysics (in Chinese),2013, 28(4): 1666-1677. 31. 杨冬红 , 杨学祥 . 澳大利亚夏季大雪与南极海冰三个气候开关 . 地球物理学进展 , 2007, 22(5): 1680-1685.YangD H, Yang X X.Australiasnow in summer and threeice regulators for El Nino events.ProgressinGeophysics (in Chinese), 2007,22(5):1680-1685. 32. 杨冬红 , 杨学祥 . 地球自转速度变化规律的研究和计算模型 . 地球物理学进展 , 2013 , 28 ( 1 ): 58-70 。 Yang D H, Yang X X. 2013a. Study and model on variation of Earth ’ sRotation speed. Progress in Geophysics (in Chinese), 28 ( 1 ): 58-70.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230 次阅读|3 个评论
2014年最热新纪录的启示:变暖停滞是否存在?
杨学祥 2015-10-4 10:56
2014 年最热新纪录的启示:变暖停滞是否存在 ? 杨学祥,杨冬红 摘要:全球气候变化存在 50-70 年的拉马德雷周期和 18.6 年的月亮赤纬角变化周期:在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气温明显上升,其中,在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气温上升到最高值,在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气温略有下降;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全球变暖停滞或明显下降,其中,在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气温下降到最低谷,在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气温回升。 图 1 1890-2014 年全球气温、拉马德雷周期和月亮赤纬角变花对比 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 1925-1946 年, 1977-1999 年。 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1890-1924 年, 1947-1976 年, 2000-2030 年。 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 1923-1924 年, 1941-1942 年, 1959-1960 年, 1977-1979 年, 1995-1997 年, 2014-2016 年。 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 1932-1933 年, 1950-1951 年, 1969-1970 年, 1986-1988 年, 2005-2007 年, 2023-2025 年。 2014-2016 年最热纪录频发 2015 年 07 月 23 日 广州日报报道,美国政府机构今年初发布报告显示, 2014 年是全球有气温统计以来的“最热年”。不过,这一纪录有望在 2015 年再次被刷新。但这一纪录也不会保持太久。科学家们预计, 2016 年将成为下一个“最热年”。 http://finance.chinanews.com/cul/2015/07-23/7422305.shtml 据人民日报 2011 年 12 月 8 日 报道,有研究认为, 1999 年以后的这十来年里,全球平均温度没有继续上升,变暖的趋势接近于零。这是否意味着,全球气候变暖真的进入了一个停滞期? 2008 年英国《自然》周刊发表的一篇研究报告认为,由于气候的自然变异抵消了人为的温室气体排放造成的气温上升,预计全球变暖的趋势会暂时经历“停滞期”,但 2015 年之后全球变暖的速度将会加剧。目前来看,今后全球变暖的速度将会加剧的这种可能性是否存在? http://news.xinhuanet.com/energy/2011-12/08/c_122394081.htm http://news.xinhuanet.com/energy/2011-12/08/c_122394081_2.htm 全球气候变暖真的进入了一个停滞期? 气象学家杰夫·托尔夫森( Jeff Tollefson )最近指出,在一份全球大气温度表上,近 16 年来的全球变暖停滞,与之前 20 年的气温快速攀升形成鲜明对比。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IntergovernmentalPanel on Climate Change , IPCC ) 2013-2014 年度评估报告的说法,此前的气候模型预估, 1998-2012 年间全球大气温度应该以每 10 年平均 0.21 ℃ 的速度上升。但英国东英吉利亚大学( University ofEastAnglia )气候研究中心( ClimaticResearchUnit )的观测结果却显示,实际的数字只有 0.04 ℃ 。 近年来,科学家对变暖停滞现象给出了多种不同的解释,主要集中于 3 个方面:太阳、大气气溶胶微粒( atmosphericaerosolparticles )和海洋。海洋温度的波动,被科学家称为“太平洋十年涛动”( 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 , PDO )。这或许是我们揭开全球变暖停滞之谜的关键所在。全球变暖停滞与气溶胶或者平流层水蒸气都没什么关系。它的真正成因,是近十几年来赤道东太平洋的海温变冷了。 导致赤道东太平洋的海温变冷的原因是赤道信风、潮汐震荡和地震海啸。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28062.html 今后全球变暖的速度将会加剧的这种可能性是否存在? 当月亮在南(北)纬 28.6 度(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高潮区在 12 小时后从南(北)纬 28.6 度向北(南)纬 28.6 度震荡一次,大气和海洋的南北震荡将产生巨大的能量交换并搅动深海冷水上翻到海洋表面降低气温。这是以 18.6 年为周期的潮汐南北震荡作用比其他周期的潮汐东西震荡作用更显著的原因。太阳在南北回归线时也会产生潮汐南北震荡运动。 1998 年是最热的年份, 1995-1997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是原因之一;自 1998 年以后,全球气温呈波动下降趋势, 2005-2007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产生的强潮汐南北震荡是原因之一。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有利于全球变暖。 另两个重要因素是,厄尔尼诺导致气候变暖,拉尼娜导致气候变冷;海洋及其边缘特大地震和海啸是导致航洋表面海水降温的原因。 综合分析表明, 1998 年是最热的年份, 1997-1998 年 20 世纪最强的厄尔尼诺事件和 1995-1997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是主要原因。自 1998 年以后,全球气温呈波动下降趋势, 2005-2007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产生的强潮汐南北震荡、 1998 年 6 月至 2000 年 8 月的强拉尼娜事件( 1999 年全球强震频发)和 2004-2007 年印尼苏门答腊 3 次 8.5 级以上地震是主要原因。下一次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2014-2016 年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有利于气温相对升高和中国北方的干旱;而 2009-2018 年特大地震集中爆发却可能使气温下降。 中国北方的干旱在 2014 年已经发生, 2014-2016 年全球气温将有明显上升趋势。 2014-2018 年特大地震会有干扰作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7604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89865.html 事实上,我们在 2008 年、 2012 年、 2014 年、 2015 年最早提出了 2014-2016 年最热年的预测。 我们早在 2008 年就指出, 1998 年是最热的年份, 1997-1998 年 20 世纪最强的厄尔尼诺事件和 1995-1997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是主要原因。 自 1998 年以后,全球气温呈波动下降趋势, 2005-2007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产生的强潮汐南北震荡、 1998 年 6 月至 2000 年 8 月的强拉尼娜事件( 1999 年全球强震频发)和 2004-2012 年印尼苏门答腊 4 次 8.5 级以上地震是主要原因。 下一次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2014-2016 年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有利于气温相对升高和中国北方的干旱;而 2009-2018 年特大地震集中爆发却可能使气温下降。 http://news.hexun.com/2010-03-25/12311261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5444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89865.html 我们在 2014 年 3 月 26 日 指出, 2014-2016 年全球最热年 2023-2025 年全球最冷年: 2014 年是全球极端灾害频发年,高温、干旱、雾霾和强震是主要灾害。关键原因是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和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极小值减小潮汐南北震荡幅度,导致高温、干旱、雾霾和强震, 2013 年的前兆值得关注。 2023-2025 年月亮赤纬角极大值增大潮汐南北震荡幅度,导致低温和强震,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增强制冷作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79229.html 2014 年最热年预测: 2014 年 2 月以来,美国、德国、中国等多个国家的研究机构或科学家纷纷表示,今年很有可能发生厄尔尼诺事件,从而造成气候异常。更有科学家称,今年或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 http://news.sina.com.cn/c/2014-04-02/073029846564.shtml 2014 年 3-5 月,世界气象组织和各国著名气象机构纷纷预测 2014 年 7 月将发生最强厄尔尼诺,使 2014 年成为最热年。 我在 2012 年 5 月 22 日 指出,准备迎接最热年。 2000 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 2012 年的厄尔尼诺正在到来,我们必须做好迎接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的准备:一个极端炎热的夏季和极端寒冷的冬季。 2013 年的拉尼娜事件非常强烈,将重复 2010 年强拉尼娜事件的大致过程。 2013 年为太阳黑子峰年、 2014-2016 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2015 年可年发生厄尔尼诺事件,我们可能迎来又一个最热年新纪录,不过,频发的强震可以降低变暖规模。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7374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11459.html 研究表明,厄尔尼诺是热事件,可导致全球平均气温升高;拉尼娜是冷事件,可导致全球平均温度降低。科学界忽视了影响全球气温的另外两个重要因素:海洋及其边缘 8.5 级和大于 8.5 级的海震,其集中爆发期的周期为 55 年;月亮赤纬角极大值在 18.6 度 -28.6 度之间变化,其周期为 18.6 年。 当月亮在南(北)纬 28.6 度(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高潮区在 12 小时后从南(北)纬 28.6 度向北(南)纬 28.6 度震荡一次,大气和海洋的快速南北运动将产生巨大的能量交换并搅动深海冷水上翻到海洋表面降低气温;当月亮在南(北)纬 18.6 度(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高潮区在 12 小时后从南(北)纬 18.6 度向北(南)纬 18.6 度震荡一次,震荡幅度减少了三分之一,导致变冷作用减弱。这是以 18.6 年为周期的潮汐南北震荡作用比其他周期的潮汐东西震荡作用更显著的原因。 1998 年是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年份,它不仅与 1997-1998 年最强的厄尔尼诺事件有关,也与 1995-1997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有关。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地震海啸后,全球低温冻害和暴雪灾害频繁发生。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是一种合理的解释:海洋及其周边地区的强震产生海啸,可使海洋深处冷水迁到海面,使水面降温,冷水吸收较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地球降温近 20 年。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的气温上升与人类活动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有关,同时这一时期也没有发生巨大的海震。巨震指赤道两侧各 40o 范围内的 8.5 级和大于 8.5 级的海震。 自 1998 年以后,全球气温呈波动下降趋势, 2005-2007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产生的强潮汐南北震荡、 1998 年 6 月至 2000 年 8 月的强拉尼娜事件( 1999 年全球强震频发)和 2004-2007 年印尼苏门答腊 3 次 8.5 级以上地震功不可没。下一次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2014-2016 年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有利于气温相对升高和中国北方的干旱;而 2009-2018 年特大地震集中爆发却可能使气温下降。 虽然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是气候自然变化的主要驱动力,但在 2013 年,这两种气候现象均未出现,全球气温却在升高,表明 8.5 级以上地震和月亮赤纬角极小值也是全球气温变化的重要因素。因为 2004 、 2005 、 2007 、 2010 、 2011 、 2012 年都发生了 8.5 级以上地震,而 2013 年没有发生。 我们在 2014 年 7 月 20 日 指出, 2013 年的最热年是 2014 年更热年的前兆,如果 2014 年不发生 8.5 级以上地震,发生最热年的概率更大,会超过 2013 年。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13176.html 2015 年最热年预测 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 NOAA )的气候科学家 2015 年 3 月 12 日 在最新一期的科技公报上正式宣布,厄尔尼诺事件再次到来, 2015 年可能成为有气候记录以来最炎热的一年。 http://news.163.com/15/0313/14/AKJHR1E600014SEH.html http://www.qh.xinhuanet.com/2015-03/15/c_1114640762.htm 早在 2015 年 1 月 25 日 我们就指出, 2015 年的警钟:厄尔尼诺和最热年可能重现江湖。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blog-2277-862543.html 2016 年最热年的预测 2015 年 07 月 23 日 广州日报报道,美国政府机构今年初发布报告显示, 2014 年是全球有气温统计以来的“最热年”。不过,这一纪录有望在 2015 年再次被刷新。但这一纪录也不会保持太久。科学家们预计, 2016 年将成为下一个“最热年”。 http://finance.chinanews.com/cul/2015/07-23/7422305.shtml 我们在 2014 年 3 月 26 日 指出, 2014-2016 年全球最热年 2023-2025 年全球最冷年。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79229.html 最热年发生在厄尔尼诺事件之末、拉尼娜事件之初 1997-1998 年发生 20 世纪最强厄尔尼诺事件, 1998-2000 年发生最强拉尼娜事件, 1998 年是最热年。 2015-2016 年发生强厄尔尼诺事件, 2016-2017 年将发生拉尼娜事件, 2016 年刷新最热年记录的可能性非常大。 2014 年最热年、 2015 年和 2016 年可能的最热年将验证和继续验证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10209.html 2016 年以后全球气温将逐渐变冷 正确的理论在于能准确地预测,我们的第一个预测已经被证实,后三个预测将在半年后、两年后和十年后得到证实。 1997-1998 年和 2015-2016 年有许多相似之处, 1995-1997 年和 2014-2016 年都是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 1997-1998 年和 2015-2016 年都是强厄尔尼诺年。区别在于, 1997-1998 年处于 1977-1999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得到增强; 2015-2016 年处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受到抑制。 和 1998 年后全球变暖停滞一样, 2016 年后气候变冷将逐渐形成, 2023-2025 年进入变冷峰值。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25001.html 参考文献 杨学祥,杨冬红,安刚,沈柏竹。连续 18 年“暖冬”终结的原因。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5 , 35 (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论文集): 137-140 杨学祥,杨冬红。“太平洋十年涛动”冷位相时期的全球飓风等灾害。海洋预报。 2006 , 23 ( 3 ): 30-35 杨学祥。全球变暖还是变冷。科技潮, 2006 ,( 9 ): 20-22 杨冬红,杨学祥,刘财。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6 , 21 ( 3 ): 1023-1027 杨学祥 , 给 全球变暖说 泼点冷水。世界环境。 2007, ( 2 ): 60-63. 。 杨冬红,杨学祥。全球变暖减速与郭增建的“海震调温假说”。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8 , 23 (6): 1813 ~ 1818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 2011 , 54 ( 4 ): 926-934. 杨冬红,杨学祥 . 全球气候变化的成因初探 . 地球物理学进展 . 2013, 28(4): 1666-1677. 杨冬红 , 杨学祥 . 北半球冰盖融化与北半球低温暴雪的相关性 . 地球物理学进展 , 2014,29(2): 610-615. 相关报道 调查称 2015 年或为最热年预计很快被 2016 年刷新 2015 年 07 月 23 日 08:20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 (0) 0   美国政府机构今年初发布报告显示, 2014 年是全球有气温统计以来的“最热年”。不过,这一纪录有望在 2015 年再次被刷新。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最新报告显示, 2015 年前 6 个月均为 130 多年来“数一数二”的最热月。其中, 2 月、 3 月、 5 月和 6 月都是 1880 年以来的同期最热月份。   今年 6 月,全球平均气温比 20 世纪各年份 6 月气温平均值高出 1.26 摄氏度 。美日气象部门也给出相似数据。如果这一趋势持续下去, 2015 年将成为当之无愧的“最热年”。   但这一纪录也不会保持太久。科学家们预计, 2016 年将成为下一个“最热年”。 ( 张旌 ) http://finance.chinanews.com/cul/2015/07-23/7422305.shtml
个人分类: 学术争论|1964 次阅读|0 个评论
地球进入周期为18.6年的变暖时期:变暖速度千年最快?
热度 7 杨学祥 2015-3-12 15:35
地球进入周期为 18.6 年的变暖时期:变暖速度千年最快? 杨学祥,杨冬红 全球变暖和全球变冷的观点此起彼伏,与全球气温变化遥相呼应: 在 1995-1997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 1998 年成为当时的最暖年,全球变暖的理论取代了“冰期将至”的变冷理论,后者曾在 20 世纪 60 年代统治了全球气象界。 在 2005-2007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变暖停滞 16 年的气象理论冲击全球变暖理论的霸主地位,引起气象界的广泛争论。 在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 2014 年最暖年使全球变暖理论再次兴起,甚至提出全球变暖速度将达千年最快:短期内会显现。 事实上,全球气温存在 18.6 年的月亮赤纬角变化周期。 我们在 2008 年发表的期刊论文中指出,当月亮在南(北)纬 28.6 度(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高潮区在 12 小时后从南(北)纬 28.6 度向北(南)纬 28.6 度震荡一次 ,大气和海洋的南北震荡将产生巨大的能量交换并搅动深海冷水上翻到海洋表面降低气温。这是以 18.6 年为周期的潮汐南北震荡作用比其他周期的潮汐东西震荡作用更显著的原因。太阳在南北回归线时也会产生潮汐南北震荡运动。 1998 年是最热的年份, 1995-1997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是原因之一;自 1998 年以后,全球气温呈波动下降趋势, 2005-2007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产生的强潮汐南北震荡是原因之一。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有利于全球变暖。 我在 2014 年 1 月 4 日 指出, 2014 年是全球极端灾害频发年,高温、干旱、雾霾和强震是主要灾害。关键原因是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和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中, 1959-1960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导致了中国高温干旱和雾霾, 1960 年 5 月 22 日 智利发生了近百年来最强的 9.5 级地震。我在 2012 年 5 月 22 日 指出, 2000 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 2012 年的厄尔尼诺正在到来,我们必须做好迎接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的准备:一个极端炎热的夏季和极端寒冷的冬季。 2013 年的拉尼娜事件非常强烈,将重复 2010 年强拉尼娜事件的大致过程。 2013 年为太阳黑子峰年、 2014-2016 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2015 年可年发生厄尔尼诺事件,我们可能迎来又一个最热年新纪录,不过,频发的强震可以降低变暖规模。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73747.html 我们在 2008 年指出, 1998 年是最热的年份, 1997-1998 年 20 世纪最强的厄尔尼诺事件和 1995-1997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是主要原因。自 1998 年以后,全球气温呈波动下降趋势, 2005-2007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产生的强潮汐南北震荡、 1998 年 6 月至 2000 年 8 月的强拉尼娜事件( 1999 年全球强震频发)和 2004-2007 年印尼苏门答腊 3 次 8.5 级以上地震是主要原因。下一次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2014-2016 年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有利于气温相对升高和中国北方的干旱;而 2009-2018 年特大地震集中爆发却可能使气温下降 。 http://news.hexun.com/2010-03-25/12311261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5444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89865.html 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形成大气和海洋潮汐南北震荡的最大振幅(南北纬 28.6 度之间),形成赤道和两极最强烈的冷热交换,导致赤道和低纬度地区变冷,两极和高纬度地区变暖;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形成大气和海洋潮汐南北震荡的最小振幅(南北纬 18.6 度之间,比最大值减少了三分之一还强),形成赤道和两极最微弱的冷热交换,导致赤道和低纬度地区变暖,两极和高纬度地区变冷。 研究表明,月亮赤纬角不仅影响旱涝和地震,而且影响全球的气候变化。 2005-2007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使潮汐南北震荡幅度变为最大,冷水上翻导致全球变暖停滞 16 年,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潮汐南北震荡幅度变为最小,冷水上翻减弱导致 2014 年成为 134 年来最热年, 2023-2025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潮汐南北震荡幅度变为最大,冷水上翻将导致全球气温变冷。 根据林振山等人的日食 - 厄尔尼诺稀疏理论, 2015 年可能发生厄尔尼诺事件,与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叠加,可能形成比 2014 年更高的最热年新纪录,中国发生严重干旱的可能性值得关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64772.html 相关报道: 全球变暖速度将达千年最快:短期内会显现 2015 年 03 月 12 日 10:58 参考消息网 我有话说 (2 人参与 ) 收藏本文   参考消息网 3 月 11 日 报道 外媒称,有新证据表明,到 2020 年,北半球的气温上升速度可能达到每 10 年升高 0.25 摄氏度 ,这一速度至少 1000 年都未曾出现过。   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 3 月 9 日 报道,科学家警告称,全世界需要为气候变化的速度迅速加快做好准备。   美国研究人员表示,全球加速变暖将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这种变化甚至在短时期内就会显现出来。   这种说法是建立在新证据之上的。有新证据表明,到 2020 年,北半球的气温上升速度可能达到每 10 年升高 0.25 摄氏度 ,这一速度至少 1000 年都未曾出现过。   这一分析基于来自全世界逾 24 个气候模拟模型的数据组合,这些模型以 40 年的时间跨度来观测气温变来自美国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的首席科学家史蒂夫·史密斯博士说:“我们重点关注 40 年周期里的变化,这一跨度与房屋以及建筑物和道路等人造设施的使用期限相近。”   史密斯表示:“在近期内,我们将不得不适应这些变化。”   总的来说,由于吸收太阳热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不断增加,全世界正在变暖。   然而,鉴于气候在短期内的自然变动性,全球变暖在人类相关时期内(例如在人的一生内)所可能产生的效应并没有得到充分理解。   这项新研究首先计算了 1850 年至 1930 年期间的气温变化速度。当时,大气中的化石燃料气体积聚量很少。   研究人员把得出的数据与通过研究树木年轮、珊瑚和冰核所得到的过去 2000 年里的气温数据相对比,并预测了截至 2020 年的 40 年间的气温变化速度。   这项研究发现,在 20 世纪之前的 900 年里,以 40 年为跨度的变暖趋势极少出现平均升温速度远高于每 10 年上升 0.1 摄氏度 的情形。   但是,到 2020 年,预计升温速度将加快至平均每 10 年升高 0.25 摄氏度 ,误差为正负 0.05 摄氏度 。   对未来排放量的不同模拟显示,即便在温室气体排放量最低的情况下,未来 40 年的气候变化也将加速。   史密斯补充说:“根据这些气候模型的模拟过程,全世界现在刚刚开始进入一个新阶段,以 40 年为跨度的气温变化速度持续高于历史值。”   这位专家表示:“我们需要更好地了解这会产生什么效应,以及怎样为此作准备。”   上述研究成果发表在英国《自然·气候变化》月刊上。 http://tech.sina.com.cn/d/n/2015-03-12/doc-ichmifpy0145508.shtml
个人分类: 学术争论|2635 次阅读|20 个评论
潮汐1800、60、18.6年周期与气温变化问答
杨学祥 2009-9-7 08:46
标题: 发表评论人: iSci 删除 回复 杨老师,你认为,会变暖还是变冷? 博主回复:根据1800年潮汐周期,15-17世纪小冰期时期为冷周期,24世纪是变暖高峰,暖周期至少还能持续300年;根据60年潮汐准周期(拉马德雷周期),1977-2000年处于暖周期,1998年为有记录以来最暖的一年,目前处于冷周期,还将持续20年;根据18.6年潮汐周期,1995-1997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为暖周期,2005-2007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为冷周期,使1998年以后气温波动下降连续10年,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为暖周期,气温会波动上升。1998年处于三个暖周期的叠加阶段,加上1997-1998年最强的厄尔尼诺作用,所以成为最暖年;2008年处于两个冷周期的叠加阶段,加上2007-2008年的强拉尼娜事件,成为近十年最冷的一年。如果不发生特大地震海啸事件,今后十年气温将逐步上升,然后再下降。如果考虑太阳活动,情况会更为复杂。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6180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5 01: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