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近场动力学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近场动力学漫谈(上):键与态
热度 1 harrisonhan 2017-3-4 11:11
近场动力学(Peidynamics, PD)理论是基于非局部作用思想建立的一整套力学理论体系,该理论通过求解空间积分方程描述物质力学行为,避免了基于连续性假设的传统模型在面临不连续问题时的奇异性和复杂性,成功应用于不同尺度各种不连续问题的模拟中,已成为当前国际计算力学及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 我将用三期的内容对近场动力学理论中的一些概念和方程做一个简要的介绍:(上)键与态,(中)本构关系与运动方程, (下)数值方法与应用软件。 近场动力学是由美国Sandia国家实验室的杰出研究员Stewart Silling博士于2000年提出的。从提出到现在的17年间,近场动力学经历了一个逐渐加速的发展过程。我选取了几篇个人认为在近场动力学的发展过程中有里程碑意义的文章,并从中挑选出重要的概念和方程加以介绍。通过这几期的学习,我们可以了解到近场动力学的一些基本知识。 键的概念 Silling博士于2000年发表了他的首篇近场动力学领域的开创性文章: http://dx.doi.org/10.1016/S0022-5096(99)00029-0 在这篇文章中,Silling博士首次命名了这个理论,称为“Peridynamic”。这个词取自希腊文的两个词:“Peri”和“Dynamic”。Peri是附近,周围的意思,“Dynamic”原意是指力。据我所知,河海大学的章青教授于2010年在《力学进展》杂志上发表文章《 近场动力学方法及其应用 》应该算是首次在中文学术刊物上将“Peridynamics”译做“近场动力学”。关于“近场动力学”这个名字更为详细的介绍,请您查看 《体会近场动力学之“动”》 。 在Silling博士开创性文章的引言中,他论述了为什么要做近场动力学模型的原因:传统的连续介质力学在遇到位移场不连续的情况时(如含裂纹的材料)和遇到应变场不连续的情况时(如复合材料中的界面),在不连续处存在导数没有定义的情况,因此产生求解的困难。近场动力学通过建立积分方程,避免了这种奇异性,把连续和不连续的描述统一起来,并且带来了一个好处是可以模拟裂纹 自发 得萌生和扩展的过程。这里强调“自发(spontaneously)”是为了区别于以往的计算模型的情况。在以往模型的计算中,每一个计算步都需要判定裂纹继续扩展的条件并更新裂尖的扩展方向,随着裂纹的扩展还需要重新划分网格,或者在计算前需要选用特殊单元限定裂纹将要出现的位置(如cohesive单元)等,至于多裂纹扩展,裂纹分叉或合并等情况在以往数值模型的模拟过程中就更为复杂。而正如下面刚性球撞击脆性板的模拟动画的截图所示,在近场动力学模型的模拟过程中,裂纹的萌生、扩展、分叉等现象都是随着模拟过程自然而然产生的,除加入单一的键断裂条件,不需要过多的判定条件或特殊单元。 近场动力学模型模拟的刚性球撞击脆性板的过程 以上这个模拟过程是如何做到的呢?实际上,在近场动力学理论中,Silling博士首先建立了“键(bond)”的概念,键表达了一定范围(horizon δ)内两个点之间的关联性,具体是指两个点在几何上的相对位置向量(如下图1中 ξ 所示)。当变形发生以后,这两点之间的相对位置向量记作 Y ξ (字母下加下划线表示态的概念,我们下面会讲到), Y 是 ξ 的函数,表明键 ξ 的变形情况 (见图1中右图)。 图1. 点 x 与 x ' 之间的键 ξ ,以及键 ξ 的变形 Y ξ , Y 表示变形后两点的相对位置。 每个点 x 都和它周围的 δ 半径范围内的所有点具有键关联上的相互关系。当变形发生时,有些键的变形大,有些键的变形小。如下图2所示: 图2 一点周围的键及其键的变形 对于所有的键,人们事先只需要定义统一的键断裂准则(与 Y 的变形相关)。一种简单的键断裂准则为:当 键的伸长率大于某个临界值时,键即刻断裂且不能再恢复。 当键断裂后,表明键的两个端点不再具有相互作用。至于在模拟过程中,哪根键先断哪根后断,完全由几何结构、加载条件和加载历史决定。当有键开始断裂时,微裂纹就开始了萌生,当有一系列的键断裂后,由这些断裂键所形成的不连续空间就是宏观裂纹了。如下图3所示: 图3 断裂后的键形成了裂纹区 这篇开创性的文章提出了目前我们所谓的键基PD模型(Bond-based Peridynamic Model),我们在下一期中会详细介绍。文章从各向同性、弹性、本构模型的线性化、材料的稳定性分析、波的传播分析、加载条件等诸多方面对该模型的特性进行了论述。目前,我们针对这篇文章在微信公众号(参见文末的二维码)中推出了系列的评述文章《重构弹性理论的公式》,详细解读了文章的内容并细致推导了文章中的公式。对该文章感兴趣的朋友,敬请查阅相关内容。 然而,键基PD模型假设两点间的力是一种中心相互作用,即两点间的作用力沿着两点的连线,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具体请参阅我们下期的内容)。这种中心力本构模型产生的一个限制性的后果就是材料的等效泊松比只能是定值,比如,键基PD模型等效的三维各向同性均匀弹性体的泊松比只能是1/4。 态的概念 为了解除固定泊松比的限制,Silling博士及其合作者发表于2007年的文章中发展出了新的本构模型:态基PD模型(State-based Peridynamic models)。(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考下面这篇2007年发表的文章) http://dx.doi.org/10.1007/s10659-007-9125-1 要讲态基PD模型,我们就不得不先解释什么是“态(state)”。态是Silling博士及其合作者们提出的一个数学概念,更具体得讲是一个向量空间到张量集合的映射。这样讲可能您就越发得不容易理解。那么我们换一种回答方式,看看是否能更容易理解: 问:为什么要建立态的概念? 答:因为在近场动力学理论中需要用“态”替换掉经典弹性理论中的“张量”。 再问:为什么要在近场动力学中替换掉“张量”? 再答:因为张量只能提供一种连续(光滑)的空间映射。比如变形梯度张量。而近场动力学理论需要一种连续(光滑)和不连续(不光滑)同时兼顾的空间映射。比如近场动力学里的向量态(我们下面会讲到)。 这里先给出态的基本数学定义及举例。 举例说明(理论上讲,态的数学定义可以到任意阶张量,但是近场动力学理论里用得最多的就是标量态和向量态): 上面最后一个公式是关于键的变形态的表达式,其中 u 是位移, x' 和 x 是键 ξ 的两个端点。我们可以用下图(图4)来进一步说明键的变形态(向量态): 图4. 键未变形时的向量态 X ξ 和键变形后的变形态(向量态) Y ξ ,其中 x ' 和 x 是键 ξ 的变形前两端点的位置, y ' 和 y 是键 ξ 的变形后两端点的位置 到此,您可能已经对键的变形态有所了解,其实说白了,就是变形后两点的相对位置向量。但是,您或许还一直对我之前的回答存疑:为什么说张量只能提供一种连续的空间映射,而态可以提供一种连续和不连续同时兼顾的空间映射呢?下面我们接着用图示的方式来对比二阶对称张量和向量态对向量空间的变换: 先以变形梯度张量为例,它的定义如下: 从下面示意图(图5)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变形梯度张量通过 点积 的方式将一簇向量连续映射到另一簇向量。 图5. 变形梯度张量 F 将一簇向量连续地映射到另一簇向量 再以键的变形态为例,它的定义如下: 从下面示意图(图6)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变形态通过 函数 的形式将一簇向量不连续地映射到另一簇向量。 图6. 向量态 Y 将一簇向量连续地映射到另一簇向量 为什么向量态 Y 能将含有向量簇的球形光滑表面映射到一个复杂的可能还不连续的表面呢?我们从上面 Y 的定义就可以看出, Y 的取值中包含了键的两个端点的位移差。在这种情况下, Y 允许位移场可以是不连续的,虽然位移场不连续,但是原先区域上的每一个点都有位移取值(但是位移的导数不一定存在),所以 Y 就会出现不连续变化的情况。以上我们都是用键的变形态进行举例,因为它的表达式简单比较容易理解,在近场动力学里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向量态,即力态。力态是变形态(变形态的值也是向量)的函数。我们将在下一节介绍本构关系时,了解到更多力态的表达式。 在解释了态的基本概念之后,我们大概对向量态,特别是变形态 Y , 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比较一下传统弹性理论中的能量密度泛函和近场动力学中的能量密度泛函,借此引出另一个数学定义:态的点积。 从上式可以看出,在传统弹性理论中能量密度泛函是应变的“平方”次幂(张量双点积的形式)。那么,我们再来看看下面 态基近场动力学模型 中的能量密度泛函,值得指出的是,这只是态基近场动力学模型中的一种表达式。 其中 e 是一个标量态,它表达了一根键的伸长量。 与传统理论相似 ,近场动力学模型的能量密度泛函中 也含有 e 的 “平方”次幂。不仅如此,因为在近场动力学理论是非局部理论,即一点与它邻域内关联到该点的所有其他点都有相互作用,所以这一点的能量密度还应该是在该点邻域内积 分后所得的值 。 为了书写方便,我们将上面这种由态先乘积再积分的形式用如下的粗点积表示,称为 态的点积 ,具体定义如下。(这里需要强调,在此文中我们仅仅解释为“书写方便”,其实我个人认为态的点积在数学理论中有更深刻的意义。但是由于个人的能力有限,加之篇幅有限,不能深入讲解。更多的内容请参阅上面2007年Silling博士发表的文章。) 利用态点积的记号,我们可以重新书写上面的近场动力学的能量密度泛函: 在下一期中,这个能量泛函公式将被用于推导本构关系。届时我们将会有更深入的了解。 值得一提的是,Silling博士等人基于态的点积还定义出了新的广义导数,即所谓的 态函数的弗雷歇导数 (Fréchet derivative)。应用此导数重新定义了带有积分形式的广义变分。由于篇幅的限制,我们在本文中不展开讲,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详细阅读原文中的。 本期我们只讲了近场动力学理论里的两个基本的数学概念。目的是为了我们下一讲介绍近场动力学的三种基本本构关系做铺垫。下一讲我们将重点介绍近场动力学模型的本构关系和运动方程,下一讲也是我们这次漫谈的核心内容,敬请期待! —————————————————————————————————————————————————————— 近场动力学(简称PD)理论是国际上刚兴起的基于非局部作用思想建立的一整套力学理论体系,该理论通过求解空间积分方程描述物质力学行为,避免了基于连续性假设建模和求解空间微分方程的传统宏观方法在面临不连续问题时的奇异性 ,所以特别适用于模拟材料的损伤和断裂过程。然而,因为PD模型的数学理论较深,且新概念多用英文表述,所以很多朋友在学习时会遇到一些困难。在朋友的启发下,我想到在微信上建立此公众号,希望将研究PD理论的朋友们聚集起来,分享PD研习路上的点点滴滴,一起解决各自的难题,共同推动PD理论的发展! 黄 丹, 章 青, 乔丕忠, 沈 峰 , 近场动力学方法及其应用 . 力学进展 , 2010. 40 (4): p. 448-459. 每期文章评述的首发平台是微信公众号 :近场动力学PD讨论班 也可以搜索微信号:peridynamics 或扫如下二维码加入公众号:
24466 次阅读|2 个评论
近场动力学领域最新上线的文章快报:2017年01月(多图)
harrisonhan 2017-2-17 14:57
元月有六篇最新文章上线(数据来源于谷歌学术,其中仅包括英文和中文的全文文献)。敬请关注!下面我按照上线时间先后依次简要介绍: 文一: https://www.hindawi.com/journals/amse/aip/9836741/ 传统方法利用经典理论对热电转换器中的热流和电流进行同时建模无法考虑材料中缺陷的影响。因为传统的方法都是基于偏微分方程,导致了在不连续处得出无穷通量。通常求解偏微分方程都是采用如有限单元法这样的数值技术。虽然有限单元法通用且健壮,但是并不适合模拟不连续演变。为了避免这样的不足,作者们采用近场动力学(PD)的概念建立起描述热电耦合现象的能量和电荷的平衡方程。因此,本文是在PD的框架下描述热电材料中的热和电荷的输运问题。为了显示PD公式的可靠性,本文给出了数值算例和结果,并与文献中的结果以及分析解和有限单元解进行了比较。 文二 : http://dx.doi.org/10.3934/matersci.2017.1.118 本文使用新(非局部)连续力学公式,即PD模型,对多个小裂纹影响一个微裂纹的动态扩展进行了研究。本文考虑了不同数量、位置和密度的小裂纹的各种组合方式。这些不同方式的组合导致了微裂纹的扩展速度有差异。一些小裂纹的组合能使微裂纹的扩展速度降低34%。本文的结果显示出这些分析有利于设计新型的微结构增韧材料。 微裂纹在一组32个小裂纹中的扩展 文三: https://arxiv.org/abs/1701.02790 在经典弹性理论中,裂尖处应力的计算一直是个难题。近场动力学(PD)理论已经显示出处理裂纹问题时的优势。针对拉伸载荷下的多尺度Griffith裂纹,本文提出了基于PD理论计算裂尖应力的新方法。在本文中,键基的PD模型被用于计算位移场。非常规态基PD理论中的非局部变形梯度的定义被用于应力计算。除此之外,本文还引入了一个尺度因子用于计算多尺度Griffith裂纹尖端的应力。通过与Eringen的结果比较 ,本文的数值结果表明:针对多尺度裂纹,本文所提出的PD裂尖应力计算方法是有效的。随着材料点间距的变化,本文所计算的裂尖应力也趋向于稳定。 Eringen, A. C., Speziale, C. G., and Kim, B. S., Crack-tip problem in non-local elasticity, Journal of the Mechanics and Physics of Solids , 1977, 25(5), 339-355. 文四: https://arxiv.org/abs/1701.02818 针对一类非局部断裂模型,作者们计算了有限差分近似的收敛率。他们考虑了一个用双阱势表示的两点力相互作用,并指出在满足赫尔德指数γ∈(0,1]的赫尔德空间(参见如下赫尔德空间的数学定义)中存在一个演化的位移场。有限差分近似的收敛率依赖于(h^γ)/(ε^2),其中ε是非局部相互作用的长度尺度,h是离散长度。这个收敛率对向前欧拉格式和一般单步隐格式都成立。在非局部趋于零的极限意义下,赫尔德连续演化收敛于一个脆性断裂的演化。 文五: http:// dx.doi.org/10.1063/1.4971634 本文应用PD模型模拟了细观尺度下高性能混凝土的动态变形和断裂的过程。一个压力相关PD塑性模型和失效准则被用于捕捉压力敏感颗粒流和断裂。这个细观尺度框架显式地求解了增强项、孔洞和初始缺陷。一个新颖的尺度推绎(上推)方法被提出,并利用此方法,从细观尺度的模拟结果向工程(宏观)尺度塑性模型提供参数。作者们还评估了细观尺度上的组分、孔洞和断裂能对于工程尺度耐冲击性的影响。作者们还发现在拉伸和剪切条件下,断裂过程区沿着邻近的孔洞和增强项扩展。模拟结果显示当混凝土中的孔洞增加时,拉伸强度衰减并且耗散增加。这个框架以及建模方法可以被用于预测那些能被用于设计更耐冲击的材料的趋势。 单轴拉伸下不同基体断裂能导致的结果:(a)1J/m^2 (b)10J/m^2 (c)100J/m^2; 剪切载荷下不同基体断裂能导致的结果:(d)1J/m^2 (e)10J/m^2 (f)100J/m^2; 文六: http:// dx.doi.org/ 10.1007/s10237-017-0876-8 对肿瘤的计算建模需要同时建立细胞(小)和纸巾(大)尺度的联系。对于细胞尺度的建模,每个细胞是一个独立的单元,而纸巾尺度的模型主要代表肿瘤作为一个连续体。虽然离散方法使细胞的行为描述更加的机械化和生物驱动性,但它被用于纸巾尺度时计算过于困难。本文采用近场动力学来模拟生物材料的生长。近场动力学是一个理论和计算方法,它能够统一离散和连续介质上的力学模型,从而得到了一个模拟肿瘤生长的计算模型。这个模型即能表征独立细胞也能兼顾作为整体的纸巾。利用近场动力学计算框架的先进性和灵活性,作者们进行了细胞分裂机制的研究,因为细胞分裂正是驱动肿瘤生长的机制。综上所述,本文能够给出一个一般性框架用于肿瘤生长的新型建模。 基本上,肿瘤是由生物细胞构成并且肿瘤的生长被细胞分裂所驱动。示意图(a)显示了血管周围肿瘤的生长; 示意图(b)显示了一个理想化的肿瘤内部细胞的离散近似模型。 ———————————————————————————————————————————— 近场动力学(简称PD)理论是国际上刚兴起的基于非局部作用思想建立的一整套力学理论体系,该理论通过求解空间积分方程描述物质力学行为,避免了基于连续性假设建模和求解空间微分方程的传统宏观方法在面临不连续问题时的奇异性 ,所以特别适用于模拟材料的损伤和断裂过程。然而,因为PD模型的数学理论较深,且新概念多用英文表述,所以很多朋友在学习时会遇到一些困难。在朋友的启发下,我想到在微信上建立此公众号,希望将研究PD理论的朋友们聚集起来,分享PD研习路上的点点滴滴,一起解决各自的难题,共同推动PD理论的发展! 黄 丹, 章 青, 乔丕忠, 沈 峰 , 近场动力学方法及其应用 . 力学进展 , 2010. 40 (4): p. 448-459. 每期文章评述的首发平台是微信公众号 :近场动力学PD讨论班 也可以搜索微信号:peridynamics 或扫如下二维码加入公众号:
2441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力学大会-2017暨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60周年大会 研讨会征稿
harrisonhan 2017-2-16 19:06
中国力学大会-2017 暨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60周年大会 专题研讨会征稿启事 专题研讨会MS104:材料与结构破坏分析的近场动力学(Peridynamics)方法 由中国力学学会、北京理工大学联合主办和承办的“中国力学大会-2017 暨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 60 周年大会” 将于 2017 年 8 月 13-16 日在北京举行。 经中国力学学会批准,“ MS104:材料与结构破坏分析的近场动力学(Peridynamics)方法 ” 已确定为本次大会的专题研讨会之一, 现面向全国相关领域同仁征稿,欢迎踊跃参加。 固体材料和结构的破坏是力学研究的经典难题。新近问世的近场动力学(Peridynamics, PD)方法基于非局部作用思想求解积分型运动方程,避免了基于连续性假设求解微分方程的传统方法在处理不连续问题时的奇异和复杂性,成功应用于不同尺度各种不连续问题的模拟中,已成为当前国际计算力学及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国内继 2015 年 8 月在“中国力学大会-2015”召开首次 PD 专题研讨会后,又分别于 2015 年 10 月、2016 年 8 月在北京大学和宁夏大学召开了PD专题研讨会,吸引了国内 30 多所高校和科研单位参加,取得了圆满成功。 为促进近场动力学方法在我国的发展, 将近场动力学相关研究与国家战略需求更紧密地结合起来, 本专题研讨会将就近场动力学理论体系、数值方法、 工程应用等相关方面的基本科学问题、 最新研究进展、 前沿研究方向以及近场动力学相关的学科交叉问题等展开深入的交流, 进一步增强国内相关研究领域同仁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本专题研讨会将主要围绕(但不局限于)以下议题展开深入的讨论 : 近场动力学理论研究 近场动力学计算体系 多尺度问题的近场动力学方法 多场耦合问题的近场动力学方法 非均质材料的近场动力学建模分析 复杂裂纹扩展问题的近场动力学研究 近场动力学程序与软件开发 近场动力学方法的工程应用 其它近场动力学问题、非局部方法和新型不连续力学问题分析方法。 投稿方法: 请登录“中国力学大会-2017”网络平台 http://cctam2017.cstamconferences.org/( 计划 2 月 20 日开通 ) 提交论文摘要: 摘要篇幅在 800 字以内,内容可附带简单公式,但不宜附表格和图片。 投稿者在收到录用通知后,请登录大会网站提交论文全文。 届时摘要将被收录在论文摘要集,全文收录在光盘。 请在线提交摘要的同时,将摘要发送给专题联系人。 重要日期 摘要上传截止:2017 年 4 月 30 日 摘要录用通知:2017 年 5 月中下旬 全文提交截止:2017 年 6 月 15 日 会议报到: 2017 年 8 月 13 日 专题研讨会负责人和联系人: 章青 电话:13601583149;Email: lxzhangqing@hhu.edu.cn 河海大学工程力学系 黄丹 电话: 13675107917; Email: danhuang@hhu.edu.cn 河海大学工程力学系 投稿流程、论文全文模板以及相关信息和最新资讯,敬请登陆大会网站查阅:http://cctam2017.cstamconferences.org/ —————————————————————————————————————————————————————— 近场动力学(简称PD)理论是国际上刚兴起的基于非局部作用思想建立的一整套力学理论体系,该理论通过求解空间积分方程描述物质力学行为,避免了基于连续性假设建模和求解空间微分方程的传统宏观方法在面临不连续问题时的奇异性 ,所以特别适用于模拟材料的损伤和断裂过程。然而,因为PD模型的数学理论较深,且新概念多用英文表述,所以很多朋友在学习时会遇到一些困难。在朋友的启发下,我想到在微信上建立此公众号,希望将研究PD理论的朋友们聚集起来,分享PD研习路上的点点滴滴,一起解决各自的难题,共同推动PD理论的发展! 黄 丹, 章 青, 乔丕忠, 沈 峰 , 近场动力学方法及其应用 . 力学进展 , 2010. 40 (4): p. 448-459. 每期文章的首发平台是微信公众号 :近场动力学PD讨论班 也可以搜索微信号:peridynamics 或扫如下二维码加入公众号:
11464 次阅读|0 个评论
美国航天航空学会(AIAA)2017国际会议--近场动力学相关报告摘要
热度 1 harrisonhan 2017-2-14 02:14
美国航天航空学会*(AIAA)举办的国际系列会议于2017年1月9日至13日在美国德克萨斯州的格雷普韦恩市举行。我们来关注一下其中的七篇近场动力学理论的报告内容。 PD报告摘要一: http://arc.aiaa.org/doi/10.2514/6.2017-0126 高聚物的或塑料的粘结炸药是一类含能材料,它由分散在聚合物粘结剂中的炸药颗粒构成。这些复杂的材料容易在运输和处理过程中遭受低速冲击所致损伤的影响。除了意外引爆以外,这些损伤也会弱化材料性能。因此,在安全运输和处理过程中对材料的结构健康进行实时监测非常重要。研究人员提出将碳纳米管分散在粘结项中从而得到具有独特的压阻性能的纳米复合材料,这些纳米管能帮助进行原位结构健康监测。本文基于非局部PD理论提出了计算力电耦合方法用以研究纳米复合粘接炸药材料(NCBX)的应变和损伤敏感性。所提出的PD计算框架能够捕捉关键变形机制,比如界面脱粘和颗粒开裂,这些行为对于评估损伤影响下的压阻响应很重要。基于本文的模拟结果,作者们发现基于纳米复合材料压阻性能来原位监测包含颗粒的含能材料的方法是有发展潜力的,而且可以证明是现有的方法中比较先进的。 在不同的应变下的局部损伤云图(左栏)和电流密度(右栏),其中碳纳米管的比重都是0.5 wt.%。 PD报告摘要二: http://arc.aiaa.org/doi/10.2514/6.2017-0197 因为热氧化与结构损伤演化是强耦合的,所以表面氧化降低了高温下使用的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耐久性。聚合物基的复合材料中的氧化机制导致了材料的萎缩和损伤增长。复合材料的热氧化行为引入了材料的扩散行为和机械响应的改变。本文给出了近场动力学公式的推导,它被用于描述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热氧化行为。作者们用PD模型预测了单向复合材料层合板的等温老化问题,并讨论了氧化对于损伤加剧和扩展的影响。 在温度T=288度时,不同时刻氧化态变量的变化。(a) 时间 t=2.5h, 裂纹位置 y=W/2; (b) 时间 t=3h, 裂纹位置 y=W/2 (W是宽度); (c) 时间 t=2.5h, 裂纹位置 y=W/4; (b) 时间 t=3h, 裂纹位置 y=W/4。 PD报告摘要三: http://arc.aiaa.org/doi/10.2514/6.2017-0 568 虽然航天结构的失效机制主要是由疲劳载荷引起的,但是与点蚀向裂纹转化有关的环境致裂情况仍然会在许多铝合金,不锈钢和高强度低合金钢中发生。尽管这种现象比较罕见,但是失效的结果极具毁灭性,从而损失掉整架飞行器。因此,作者们需要对由蚀点做为前因致使开裂的损伤演化过程进行预测。然而,目前这种预测能力仍然受到束缚,因为缺乏对于整个演化过程的洞察力以及受到可视化技术和测量技术的限制。就这点而言,数值建模更有帮助。因此,本研究应用一个新的非局部连续力学公式,即PD模型,数值预测了从平坦的金属表面到逼真的蚀点形貌的整个蚀点演化过程。在不需要利用任何有关裂纹初始位置的限制条件下,本文研究了金属晶粒间和晶内的点蚀向裂纹的转化。基于数值结果,作者们得到结论:微结构对于蚀点向裂纹的转化现象有显著的影响。 金属多晶表面从蚀点向裂纹的转化过程(时间 t=15μs, (a) 时间步长0.1μs,(b) 时间步长0.5μs) PD报告摘要四: http://arc.aiaa.org/doi/10.2514/6.2017-0 656 本研究提出了一种方法:利用每个单元内的材料点间的PD相互作用来扩充“扩展有限单元法(XFEM)”。作者们利用PD微分算子(Frechet导数,见2007年文章《Peridynamic States and Constitutive Modeling》)来计算每个材料点上的位移的导数。不管是否出现不连续和奇异性,本方法总能避免奇异的应变场。通过监测PD材料点之间键的伸长量,(如果伸长量超过临界值),材料点之间的相互作用就被除去,以便裂纹成核并引导裂纹扩展。(这时)基于裂纹扩展路,合适的增强函数(enrichment function)在下一步的载荷增量之前被激活径。总的节点未知量的数目在整个计算过程保持不变而且PD模型的计算过程不需要解任何额外的方程。 含裂纹板的有限单元网格和PD离散节点 笔者注:通常情况下PD模型都被用作有限单元的扩充,主要用PD模型模拟裂纹扩展 。本文不一样的地方是用扩展有限单元(XFEM)作为PD模拟的扩充,用XFEM模拟裂纹扩展。 Azdoud,Y., F. Han, and G. Lubineau, The morphingmethod as a flexible tool for adaptive local/non-local simulation of staticfracture. Computational Mechanics, 2014. 54 (3): p. 711-722. Han,F., G. Lubineau, and Y. Azdoud, Adaptivecoupling between damage mechanics and peridynamics: A route for objectivesimulation of material degradation up to complete failure. Journal of theMechanics and Physics of Solids, 2016. 94 :p. 453-472. PD报告摘要五: http://arc.aiaa.org/doi/10.2514/6.2017-1138 本研究发展了一个PD单胞模型,用于预测含缺陷和孔洞的复杂非均质微结构的有效性能。这个单胞里可以包含任意数目的组分材料(如纤维),孔洞和裂纹。组分材料也允许正交各项异性响应以便用于变形耦合。作者们利用简单的PD键的断裂来模拟孔洞和裂纹。除了使用周期边界条件以外,本文没有使用其他任何约束条件。并且这个单胞也能确定一种必须用于逐步失效分析的损伤基体。通过与文献中的数值结果进行比较,作者们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方法的合理性以及能够模拟许多基体裂纹和纤维基体界面脱粘情况的能力。 含基体裂纹和纤维脱粘的PD单胞 PD报告摘要六: http://arc.aiaa.org/doi/10.2514/6.2017-1140 本研究利用PD模型预测了循环加载下含开口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裂纹初始和扩展过程。基于欧拉-伯努利梁理论,本文修正了键基PD方法以考虑弯曲变形。疲劳模型使用了由双悬臂梁测试和末端开口弯曲测试中得到的 G-N 曲线和 da/dN 数据。通过数值模拟空军研究实验室在预研项目中执行的双悬臂梁实验和末端开口弯曲实验,作者们预测了该PD模型的保真度。作为预研项目的一部分,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也进行了循环加载下三种不同层合方式的IM7/977-3复合材料开孔层板的强度和失效过程实验。PD预测结果与实验测量的刚度和强度的衰减一致,这些刚度和强度的结果是载荷循环数的函数。不仅如此,数值的损伤预测结果捕捉到了实验观察到的损伤模式的一般特征。 材料点通过键连接在层内和层间的相互作用 拉伸(左)和压缩(右)条件下 2s层合板x方向的位移场 PD报告摘要七: http://arc.aiaa.org/doi/10.2514/6.2017-1326 在土木、机械和航天工程中的许多领域进行风险评估时,都要对材料中裂纹的形成和扩展进行统计分析,这就需要依赖复杂的和计算量巨大的数值模型。为了减轻计算的负荷,一些快速的代理模型被使用。然而,动态断裂过程中的不连续性成为大部分近似方法的主要挑战。本文介绍了一种代理方法,这种方法基于缩减基和分片常函数构造的稀疏网格,并且这种方法不需要模型对参数和实空间的响应做正则性假设。通过使用一组随机模型,即全尺寸模型的解,作者们构造了一个基函数的小集合。对于模型参数的不同取值,这些基函数能捕捉到位移场的可变性。作者们使用这些基函数的一个线性组合来展开位移场并构造了展开系数的一个近似。这个构造过程利用了一个到分片常函数的自适应稀疏网格基上的L^2投影。最后,作者们将此方法应用到模拟脆性钠钙玻璃上裂纹分叉的PD模型上,计算结果显示出此代理方法的可行性。 不同裂纹模式的例子:(左栏)全尺寸模型的结果;(中栏)使用34个缩减基的代理模型的结果;(右栏)使用70个缩减基的代理模型的结果。 *美国航天航空学会,(英语:American Institute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AIAA)设置于美国的航空航天工程专业性协会,1936年设立,前身是成立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火箭协会。AIAA的使命是推动航空学和航天学领域中科学、技术、工艺的进步,并培养和鼓励那些为此事业而奋斗的人们的专业精神。发展至今,AIAA已经是全球最大的致力于航空、航天、国防领域的科学和技术进步和发展的专业性的非政府、非赢利的学会。 ————————————————————————————————————————————— 近场动力学(简称PD)理论是国际上刚兴起的基于非局部作用思想建立的一整套力学理论体系,该理论通过求解空间积分方程描述物质力学行为,避免了基于连续性假设建模和求解空间微分方程的传统宏观方法在面临不连续问题时的奇异性 ,所以特别适用于模拟材料的损伤和断裂过程。然而,因为PD模型的数学理论较深,且新概念多用英文表述,所以很多朋友在学习时会遇到一些困难。在朋友的启发下,我想到在微信上建立此公众号,希望将研究PD理论的朋友们聚集起来,分享PD研习路上的点点滴滴,一起解决各自的难题,共同推动PD理论的发展! 黄 丹, 章 青, 乔丕忠, 沈 峰 , 近场动力学方法及其应用 . 力学进展 , 2010. 40 (4): p. 448-459. 每期文章评述的首发平台是微信公众号:近场动力学PD讨论班 也可以搜索微信号:peridynamics 或扫如下二维码加入公众号: 欢迎您扫描加入。
6533 次阅读|2 个评论
近场动力学领域最新上线的文章快报:2016年12月(多图)
harrisonhan 2017-2-5 00:14
每期文章评述的首发平台是微信公众号 :近场动力学PD讨论班。您也可以搜索微信号:peridynamics。或者在本文的末尾有公众号的二维码,欢迎您扫描加入。 12月有六篇最新文章上线(数据来源于谷歌学术,其中仅包括英文和中文文献)。敬请关注!下面我按照上线时间先后依次简要介绍: 文一: http://dx.doi.org/10.11835/j.issn.1000-582X.2016.05.007 近场动力学(Peridynamics,PD)是一种新兴的基于非局部模型描述材料特性的数值计算方法。该方法假定位于连续体内的材料点通过有限的距离(近场范围尺寸,horizon)与其他材料点相互作用。通过对材料点在近场范围内所受的作用力的积分来计算材料点处的合力,而不论该材料点附件的位移场是否连续,从而避免了传统的局部微分方程求解在面临不连续问题时的奇异性。在近场动力学理论框架下,本文考虑了近场范围尺寸对本构力函数的影响,构造了二次多项式型本构力核函数,对反映物质点长程力基本特性的本构力函数进行改进。通过引入人工阻尼、构建分级加载算法和系统失衡判断准则,使近场动力学方法能适用于定量的准静态变形的计算分析。 中性轴挠度曲线 文二: http://dx.doi.org/10.3390/ma9120977 本文首次提出并应用常规态基PD公式分析多晶材料。虽然键基PD模型和非常规PD模型都已经被应用于多晶材料的分析,但是本文所提出的常规态基PD模型不会像键基PD模型有材料常数(如泊松比)的限制问题,也不会像非常规态基PD模型有零能模式的问题。作者们首先通过比较有限单元法和本文的方法在静态分析中的位移场结果,用以验证本文的常规态基PD公式的正确性。然后,作者们应用本文所提出的常规态基PD公式进行动态分析用以研究晶粒边界强度、晶体尺寸和离散尺寸对于断裂行为和形态的影响。 上图是400颗晶粒时裂纹的扩展过程 文三: http://dx.doi.org/10.1007/978-981-10-1926-5_58 水力压裂的建模过程是极有挑战性的,因为它涉及多裂纹甚至是巨量裂纹在脆性固体中的扩展问题,其中还要考虑到裂纹的分叉和裂纹间的相互作用。通常情况下,传统的模拟裂纹问题的数值方法,比如扩展有限元法(XFEM)无法处理这类问题。不像在经典的连续力学中使用微分方程,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近场动力学模型使用的是积分方程。这个方法最出众的地方正是它能很方便地处理巨量裂纹,因为无论有或者没有裂纹积分方程都是成立的。本文应用PD方法模拟了页岩的水力压裂过程,一些初步的结果被提出,基于这些结果我们还研究了初始裂纹在断裂过程中的作用。 两个距离(C)不同的初始裂纹的扩展过程。 笔者注:随着人类对能源需求的快速增长,加上近年来美国页岩油气开发技术的日趋成熟,水力压裂技术的应用和精确控制进一步成为研究人员和油服公司关注的重点 。水力压裂技术在岩层中同时产生大量的裂纹加上原有的自然裂纹,如何模拟这么多的裂纹同时扩展是一个难题。PD理论的提出正是为了解决模拟多裂纹的生成、扩展以及合并的问题。因此,将PD模型应用于水力压裂问题将是一个特别有发展潜力的研究方向,也可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在这个研究领域,美国德州大学奥斯丁分校石油和地理系统系的Mukul M. Sharma教授和John T. Foster教授的研究走在世界的前列( Foster教授 是研究PD理论出身,他前几年发表的PD塑性模型的文章是一篇开创性文章)。感兴趣的朋友或者从事水力压裂模拟的朋友可以关注他们的研究内容。我本人也对应用PD模型到水力压裂模拟非常感兴趣,曾经做过一些调研,而且有一些新想法,如果哪位石油工程、岩土或者力学领域的老师或者同学感兴趣, 以后 我们可以一起讨论。 Fellet, M., M. Marder, and T. Patzek, Science of hydraulic fracturing contains materials questions. MRSBulletin, 2014. 39 (06): p. 484-485. http://dx.doi.org/10.1557/mrs.2014.114 文四: http://dx.doi.org/10.1007/s10483-017-2158-6 非局部PD理论已经被证明是固体力学领域里的一种有潜力的可用于材料失效和损伤分析的方法。基于微积分方程,PD能够预测复杂的断裂现象。例如,裂纹自发成核和分叉,曲裂和止裂。在这篇文章中,键基PD方法被用于研究含偏置缺口梁的冲击损伤,这种梁模型被广泛应用于脆性材料的混合I-II型裂纹扩展。用PD分析预测的结果与实验观察吻合。数值结果显示冲击载荷下梁的动态断裂行为,例如裂纹初始,弯曲和分叉,依赖于偏置缺口的位置和落锤的冲击速度。 冲击速度v=4m/s下,含不同偏置缺口位置的梁的损伤图(图中gamma=2a/L, L是梁的跨度,a是从梁跨度的中间点到缺口位置的距离) 文五: http://dx.doi.org/10.1016/j.jcp.2016.11.028 本工作涉及多种微积分方程的傅里叶谱近似,这些微积分方程含有一些具有周期边界条件的线性非局部扩散和PD算子。对于放射状对称核函数,作者们所考虑的非局部算子在傅里叶空间成对角化。因此,主要的计算难点来自于精确和快速地估计算子的特征值或傅里叶符号,这些傅里叶符号包含可能奇异的和高振荡的积分。对于一大类分数阶核函数,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重构傅里叶符号的新方法,其中傅里叶符号被重构作一个级数展开的系数和一些简单常微分方程的解。然后,作者们提出了一个混合算法,该算法同时利用被截断的级数展开和高阶龙格库塔常微分解法以快速估计一维和高维空间中傅里叶符号的值。在本文中,这个混合算法被证明是健壮的,有效的和精确的。作为应用,我们合并空间变量的混合谱离散和四阶指数时间差分龙格库塔的时间离散,用以提供一些非局部梯度动力学的高阶近似,这些非局部动力学包括Allen-Cahn方程,非局部Cahb-Hilliard方程和非局部相场晶体模型。数值结果显示完全离散框架的精度和有效性并展示了一些非局部模型的有趣现象。 上图展示了局部Cahb-Hilliard方程和非局部Cahb-Hilliard方程的数值演变过程,其中delta是非局部作用范围。 文六: http://schweitzer.ins.uni-bonn.de/publications/pdfs/diehl_siam_mulitscale201 6.pdf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提出了一个系统的数值方法用于PD模型的校准和数值验证。这个方法被用于研究一个具有双参数的指数型键软化PD模型。作者们首先利用该PD键的参数和经典线弹性断裂力学中的剪切模量和断裂韧性之间的理论关联性计算了这些参数。然后,作者们利用这个参数校准过的PD模型计算了针对小应变和泊松效应的线性变形行为。(所谓泊松效应是指材料拉伸时一个方向伸长另外两个方向收缩)。我们利用与物理实验相同条件的数值实验预测了线性时间依赖加载下实验样本的泊松比和杨氏模量。该泊松比的预测值是1/4(一致于键基建模理论的推论),这个值落在聚合物材料PMMA的泊松比范围。杨氏模量的结果也落在PMMA的模量范围。然而,这两个结果不能反映一个材料从变形到失效的完整物理实验中的材料行为。因此,需要被提出去更复杂的非局部键软化PD势去克服这个问题。 由数字图像相关(DIC)实验提取y方向的应变 —————————————————————————————————————————————————————— 近场动力学(简称PD)理论是国际上刚兴起的基于非局部作用思想建立的一整套力学理论体系,该理论通过求解空间积分方程描述物质力学行为,避免了基于连续性假设建模和求解空间微分方程的传统宏观方法在面临不连续问题时的奇异性 ,所以特别适用于模拟材料的损伤和断裂过程。然而,因为PD模型的数学理论较深,且新概念多用英文表述,所以很多朋友在学习时会遇到一些困难。在朋友的启发下,我想到在微信上建立此公众号,希望将研究PD理论的朋友们聚集起来,分享PD研习路上的点点滴滴,一起解决各自的难题,共同推动PD理论的发展! 黄 丹, 章 青, 乔丕忠, 沈 峰 , 近场动力学方法及其应用 . 力学进展 , 2010. 40 (4): p. 448-459. 每期文章评述的首发平台是微信公众号 :近场动力学PD讨论班 也可以搜索微信号:peridynamics 或扫如下二维码加入公众号:
3880 次阅读|0 个评论
体会近场动力学之“动”
热度 2 harrisonhan 2017-1-21 11:34
每期文章评述的首发平台是微信公众号 :近场动力学PD讨论班。您也可以搜索微信号:peridynamics。或者在本文的末尾有公众号的二维码,欢迎您扫描加入。 本文摘要:你知道“近场动力学”名字的意义吗?你知道在物理和力学中常见的几个英文词汇:Mechanics, Statics, Kinematics, Kinetics和Dynamics的意思和区别吗?本文细细道来,欢迎阅读。 最近连续被两位老先生问到:“近场动力学中的动力学如何体现”? “这个么...”,我一时语塞。脑中飞快得思索如何作答:“近场动力学是由英文‘peri-dynamics’翻译过来的,其中dynamics就是动力学的意思,例如分子动力学,英文就是molecular dynamics”。就这样搪塞过去了。老先生们虽然没有反驳,但是显然对我的回答不够满意。 回来后,赶紧上网查。维基百科中对于动力学的解释如下:“ 动力学(Dynamics)是经典力学的一门分支,主要研究运动的变化与造成这变化的各种因素。... 更仔细地说,动力学研究由于力的作用,物理系统怎样改变。动力学的基础定律是艾萨克·牛顿提出的牛顿运动定律。对于任意物理系统,只要知道其作用力的性质,引用牛顿运动定律,就可以研究这作用力对于这物理系统的影响。... ”。显然,分子动力学正是建立在牛顿运动定律上的,完全符合这个动力学的定义,但是近场动力学似乎有些牵强。至少到目前为止,我所做的近场动力学研究都还停留在拟静态问题的模拟上,还没有考虑过含加速度那一项,好像离牛顿运动定律也很远。 可是,“peridynamics”按英文的字面确实可以分解为“ peri- ”词根和“ dynamics ”两个词。字典上,“peri-”词根的意思是“周围,邻近”,翻译做“近场”挺合适的,还带有学术味道。而“dynamics”大家都知道翻译做“动力学”。所以,从字面看中文的翻译也挺正确的。那么现在的问题就变成了:“为什么‘peridynamics’的提出者Silling博士要把这个理论起名为“peri-dynamics”呢”? 于是,赶紧查Silling博士最早命名“peridynamics”的文献中是否有解释。这篇文献也就是我们现阶段正在评述的Silling博士发表于2000年的文章(S.A. Silling, Reformulation of elasticity theory for discontinuities and long-range forces, Journal of the mechanics and physics of solids , 2000, 48 , 175-209)。在文章的176页倒数第二段末尾,Silling博士写到:“We propose the term peridynamic model for such a formulation, from Greek roots for near and force ”。很明显,Silling博士认为“dynamics”就是指“力”。根据这个认识,中文岂不是应该翻译做“近场力学”更合适!?可是在我印象中“dynmaics”从来都是翻译做“动力学”啊,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接着上网搜索... 终于让我搜到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的曹则贤研究员于2015年发表在《物理》杂志上的一篇文章《物理学咬文嚼字之七十 纷繁的运-动-力学》(曹则贤,物理学咬文嚼字之七十纷繁的运-动-力学, 物理 ,2015,44(3),193-198)。读完之后,恍然大悟。在此,与各位分享文章内容的摘要以及我的一些体会。 文中详细介绍了英文中常见的五个与力学相关的词汇:Mechanics, Statics,Kinematics,Kinetics和Dynamics。现在总结如下: Mechanics: 在中文中经常被翻译为“力学”。其实出自希腊文,原意是“having to do with, or having skill in the use of, machinery or tools”,跟手艺人掌握的机械与工具有关。西方古代最令人印象深刻的mechanics是抛石机。Mechanics后来衍生的意思,及其所衍生的其它词的意思,都与机械、手艺有关。比如,物理研究的一个关键内容是弄清楚某事的mechanism,汉译就是机制、机理。Mechanics其实是研究“how things go”,不一定是以力为驱动,更确切的说应该是以interaction(相互作用)作为驱动。然而Mechanics被译为力学,有其历史的原因,但如果我们死抱着mechanics是力学的概念,对mechanics的理解有害无益。 Statics: 静力学,力学中研究静止或者平衡的那部分学问。汉译静力学中的“力”字属于翻译时硬塞进去的。Statics可能是物理学的源头。顺便插一句,昨天现场观看了日本艺术家Miyoko Shida Rigolo表演的羽毛平衡。把一根羽毛和几根特殊的树枝在没有任何粘接的情况下靠重力平衡搭成个不会散的架子。最终,再把羽毛一撤,枝架不再平衡,所有的树枝都散落一地。请见下图(表演中,头顶平衡枝架): 网上有表演的视频,您若感兴趣可以上网观看整个表演过程,场面相当震撼。按照上面的定义,这个就应该属于Statics的学问吧,呵呵。 Kinematics: 汉译成动理学。据说这个词是法国科学家安培在希腊原词的基础上生造出来的。它是一门关于运动的mechanics分支(注意这里的mechanics更多的是指机理,而不是力学哦),不涉及力或者质量,即只谈运动(包括速度和加速度),不涉及原因。伽利略的力学中没有力与能量的概念的,他那时无法测量这些量,因此只能以定性的方式谈到它们。伽利略关于运动的描述构成了Kinematics的大部分内容。动理学包括对质点、物体和物质体系的运动的描述,因此也叫geometry of motion(运动的几何学)。 Kinetics: 运动学,它的希腊文的原词与Kinematics的希腊文原词同源。Kinetics也有汉译为动力学的,但是其字面上没有“力”字。作为经典力学的分支,kinetics脱胎于kinematics(只关注运动本身的动理学),它研究运动及其原因——通过质量及质量二阶矩即惯量张量的概念建立起运动同力、力矩之间的关系。Kinetics(运动学)研究运动,不可能不涉及到力的。进入二十世纪,kinetics在物理学领域已经逐渐被dynamics或者analytical dynamics所取代(我们必须注意到是涉及力的那些用法才被dynamics所取代),但kinetics和力至少到目前还脱不了干系。 Dynamics: 希腊文原意是力、能力(power,strength,force)。形容词为dynamic或dynamical。除了有“强有力的,有活力的(energetic,vigorous,forceful)”这些与力、运动有关的意思以外,它还有与变化有关的意思,汉语翻译成“动态的”,如dynamic response(动态响应),即响应要跟得上刺激的时间变化。动力学是物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某个时刻的状态作为初始条件,能确定物理系统是如何随时间演化的物理理论就可以被看做是动力学 。 曹则贤研究员还特别比较了 kinematics 和 dynamics 的区别:“按物理学家的说法,kinematics在不考虑力的因素的前提下研究运动是如何发生的,如果考虑了力,kinematics就变成了dynamics。相比较,数学家的概念更清晰:一个孤立的系统包括:(a)相空间,即系统运动之所有可能的瞬时状态的集合;(b)在相空间中描述系统所有可能历史(history)的曲线的集合,即系统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经过的状态之序列。前者是kinematics,后者是dynamics。有必要区分系统的状态和系统之运动的状态”。 我把上述定义简单地总结为:kinematics是关于某一时刻运动物体的状态(比如,物体在此时刻有多少动能和多少势能),而dynamics更关注物体运动的整个变化过程。于是,我立刻想起Silling博士在2000年发表的文章中开篇就提到:“Many problems of fundamental importance in solid mechanics involve the spontaneous formation of discontinuities. Here, 'spontaneous' means that a discontinuity forms where one was not present initially.” 这句话明确指出问题的根本是固体材料中不连续(如裂纹)自发形成的过程。Peridynamics理论的提出也正是为了 研究 从完好材料开始,裂纹自发产生及扩展的过程 ,而且研究者预先并不知道裂纹将会在哪里出现或者向哪里扩展。也就是说,近场动力学关注的是物理系统的变化过程。 综上所述,近场动力学中的“近场”表明是物质点周围一定距离内的区域;“力”表明所研究的是物质点间的相互作用;而“动”表明是一个变化的过程;“学”则是指一套理论体系。整个连起来就可以解释为: 近场动力学是假设每个物质点在承受其周围一定范围内的非接触相互作用下,研究整个物理系统的变化过程的一套理论 。 到目前为止,近场动力学不仅限于模拟固体材料从连续状态到不连续发生和发展的整个变化过程,而且已经被推广到热扩散、波的传播、细胞膜碎裂等各个动态演变系统的研究领域中。因此,“近场-动-力学”的命名“动”感十足,且恰到好处地描述了它的应用范畴。 封面图简介: (左图)杜尚于1912年画的《下楼梯的裸女》;(右图)Elisofon于1952年采用连续曝光的手法拍摄的《下楼梯的杜尚》。两图都动态地表现了活力的艺术。 本文部分内容引用和参考下文(请点击链接阅读原文:http://ccftp.scu.edu.cn:8090/Download/20150516235353542.pdf) —————————————————————————————————————————————————————— 近场动力学(简称PD)理论是国际上刚兴起的基于非局部作用思想建立的一整套力学理论体系,该理论通过求解空间积分方程描述物质力学行为,避免了基于连续性假设建模和求解空间微分方程的传统宏观方法在面临不连续问题时的奇异性 ,所以特别适用于模拟材料的损伤和断裂过程。然而,因为PD模型的数学理论较深,且新概念多用英文表述,所以很多朋友在学习时会遇到一些困难。在朋友的启发下,我想到在微信上建立此公众号,希望将研究PD理论的朋友们聚集起来,分享PD研习路上的点点滴滴,一起解决各自的难题,共同推动PD理论的发展! 黄 丹, 章 青, 乔丕忠, 沈 峰 , 近场动力学方法及其应用 . 力学进展 , 2010. 40 (4): p. 448-459. 每期文章评述的首发平台是微信公众号 :近场动力学PD讨论班 也可以搜索微信号:peridynamics 或扫如下二维码加入公众号:
7203 次阅读|3 个评论
文章评述(6):自适应耦合局部/非局部模型模拟断裂问题
harrisonhan 2016-12-17 20:05
每期文章评述的首发平台是微信公众号 :近场动力学PD讨论班。您也可以搜索微信号:peridynamics。或者在本文的末尾有公众号的二维码,欢迎您扫描加入。 http://dx.doi.org/10.1007/s00466-014-1023-3 —————————————————————————————————————————————————————— 近场动力学(简称PD)理论是国际上刚兴起的基于非局部作用思想建立的一整套力学理论体系,该理论通过求解空间积分方程描述物质力学行为,避免了基于连续性假设建模和求解空间微分方程的传统宏观方法在面临不连续问题时的奇异性 ,所以特别适用于模拟材料的损伤和断裂过程。然而,因为PD模型的数学理论较深,且新概念多用英文表述,所以很多朋友在学习时会遇到一些困难。在朋友的启发下,我想到在微信上建立此公众号,希望将研究PD理论的朋友们聚集起来,分享PD研习路上的点点滴滴,一起解决各自的难题,共同推动PD理论的发展! 黄 丹, 章 青, 乔丕忠, 沈 峰 , 近场动力学方法及其应用 . 力学进展 , 2010. 40 (4): p. 448-459. 每期文章评述的首发平台是微信公众号 :近场动力学PD讨论班 也可以搜索微信号:peridynamics 或扫如下二维码加入公众号:
3511 次阅读|0 个评论
文章评述(5):用于力学PD模型的连续/不连续有限单元法
harrisonhan 2016-12-9 00:24
每期文章评述的首发平台是微信公众号 :近场动力学PD讨论班。您也可以搜索微信号:peridynamics。或者在本文的末尾有公众号的二维码,欢迎您扫描加入。 文献DOI: dx.doi.org/10.1016/j.cma.2010.10.014 作者简介:Max Gunzburger是美国数学和计算科学界响当当的人物,现任弗罗里达州立大学教授,曾任美国工业和应用数学学会主席和SIAM期刊主编,研究领域广泛,成果丰富(还包括一堆的奖项和Title,具体见他的CV),为人和善,桃李满天下。 —————————————————————————————————————————————————————— 近场动力学(简称PD)理论是国际上刚兴起的基于非局部作用思想建立的一整套力学理论体系,该理论通过求解空间积分方程描述物质力学行为,避免了基于连续性假设建模和求解空间微分方程的传统宏观方法在面临不连续问题时的奇异性 ,所以特别适用于模拟材料的损伤和断裂过程。然而,因为PD模型的数学理论较深,且新概念多用英文表述,所以很多朋友在学习时会遇到一些困难。在朋友的启发下,我想到在微信上建立此公众号,希望将研究PD理论的朋友们聚集起来,分享PD研习路上的点点滴滴,一起解决各自的难题,共同推动PD理论的发展! 黄 丹, 章 青, 乔丕忠, 沈 峰 , 近场动力学方法及其应用 . 力学进展 , 2010. 40 (4): p. 448-459. 每期文章评述的首发平台是微信公众号 :近场动力学PD讨论班 也可以搜索微信号:peridynamics 或扫如下二维码加入公众号:
3206 次阅读|0 个评论
近场动力学领域最新上线的文章快报:2016年11月(多图)
harrisonhan 2016-12-2 10:50
每期文章评述的首发平台是微信公众号 :近场动力学PD讨论班。您也可以搜索微信号:peridynamics。或者在本文的末尾有公众号的二维码,欢迎您扫描加入。 11月有六篇最新文章和一本专著上线(数据来源于谷歌学术)。下面我按照上线时间先后依次简要介绍: 文一: http://dx.doi.org/10.1016/j.ijnaoe.2016.10.003 影响着北极圈工程的主要因素是海冰。然而,推导自经典连续力学的传统数值方法在解决像冰损伤这样的不连续问题时比较困难。本文研究了基于积分形式的非局部且不需要网格剖分的数值模型,称为“近场动力学”模型。它被应用于模拟平整冰和刚性垂直柱在不同速度下的相互作用(见下图)。在模拟中,我们应用态基的近场动力学模型来模拟淡水冰,这种冰被简化为弹脆性材料并且具有线弹性本构和材料失效的临界等价应变准则。近场动力学模型模拟所得的冰力值是和实验数据具有相同的阶数。可视化的数值结果显示出了应用近场动力学模型研究冰损伤的优势。为了研究冰力的振荡特性,我们计算了冰在破碎失效过程中的损伤区长度并发现损伤区的长度是冰厚度的0.15到0.2倍。 文二 http://www.imsar.ro/RJTS-AM_2016_1/RJTS-AM_2016_61_1_a2_Zhang_Bobaru.pdf 如上图所示,洞和圆形孔可以捕捉到(改变)疲劳裂纹的扩展。研究一个裂纹进入这样一个洞后的演变情况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正是应用最近提出的一个疲劳裂纹PD模型来处理这种情况。并且,本文也改进了原有的模型,即在裂纹扩展阶段中引入了疲劳极限(应力强度阀值)。作者们给出了一个算例,它显示出这个模型模拟疲劳失效的三个阶段:初始,扩展和最终失效。详细地讲,先是疲劳裂纹进入了孔洞,然后从孔洞的不同位置重新开始开裂,接着扩展并最终导致结构失效。本文的改进模型预测的疲劳裂纹路径一致于用应变集中得到的分析结果。收敛性研究显示,只要非局部尺寸(近场范围尺寸)比相关的几何特征(应该是指孔洞)的尺寸小,那么本文的近场动力学结果就是正确的。作者们也讨论了通过对原计算程序的一点小改动(即增加OpenMP和OpenACC代码),从而调用GPU加速求解的效率问题。 文三: http://dx.doi.org/ 10.1371/journal.pone.0165947 本文应用近场动力学建模并模拟了磷脂双分子层膜的自然断裂形成过程。通过在摊开的双分子层上的实验研究,观察结果展示出两种具有代表性且独特的破裂样式,即花朵状的和碎裂状的(见下图)。双分子层生长在高能量基底上。在双分子层形成的后期,双分子层中的上层(distal bilayer)自发地形成这两种破裂中的一种。然而,现在还不清楚是什么因素控制着哪一种破坏模式发生。我们猜测两层分子膜之间的距离变化和膜之间的内联结(“钉死的部位”)与这个形成过程有关。我们的模拟结果也显示“钉住”的区域成为了裂纹的成核区。这些被“钉住”区域的形成很可能是由Ca^2+离子作为桥梁连接了上(distal)和下(proximal)分子层。更进一步,假设被“钉住“的部位引起了非零剪切模量,我们的模拟也显示出他们将导致破裂模式从花朵状转变为碎裂状。在零剪切模量时,膜上的小孔以圆形呈现,随后演化为花形孔。当增加剪切模量,孔的边缘开始分叉且更倾向于形成碎裂的形态。最后,我们可以做如下结论:由于被”钉住“的部位在上层分子膜中产生了剪切应力,可能间接地决定了断裂的形态。 上图显示花朵状裂纹演变过程,下图显示碎裂状裂纹演变过程。 文四: http://dx.doi.org/10.1016/j.ijmecsci.2016.11.003 本文发展了一个新的耦合无网格方法。该方法被用于求解包含了动态裂纹扩展的二维瞬态弹性动力学问题。这个方法建立了有限点法(FPM)和近场动力学的离散形式之间的一个有效耦合,其解的区域被分割成三部分:一个是近场动力学的离散化区,一个是有限点法的区域,还有一个是两种离散模型的过渡区(参见下图)。在这个过渡区内,我们执行了两种方法的相互转换。这个耦合方法采用了局部/非局部框架,它吸收了这两种模型的所有优点。举例来说,裂纹存在或有可能扩展到的区域采用了近场动力学模型。而其余大部分区域用有限点法描述,从而(即模拟了不连续问题又极大)节省了计算量。最后,本文用包括动态断裂和鬼力测试在内的动态问题的解展示出了所提出方法的性能。 上图中白色区是FPM区,灰色区是PD区,黄色区s是过渡区,左图是初始裂纹状态,右图是裂纹扩展后状态示意图。 文五: http://dx.doi.org/10.1016/j.engfracmech.2016.11.004 本文提出了一个有效的无网格模型并将该模型用于带裂纹的纤维增强混凝土结构的断裂分析。我们利用微极近场动力学(PD)模型对胶结材料进行建模。微极PD模型是键基PD模型的广义化形式。一个半离散方法被包含在微极PD框架内用以研究纤维增强项对于胶结材料中裂纹的断裂分析(参见下图)。(注:半离散方法是相对于全离散方法而言。全离散模型中,纤维被用束或梁单元表示,并与混凝土单元相耦合。因此,它是一种精确建模。然而,面对数以万计的纤维分布于单胞模型中这样复杂的微结构,计算量太大。于是,一个半离散模型被发展,在这种模型中,没有明确的纤维几何形体,仅仅考虑到纤维和基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并把这个作用力附加在胶结材料中。所以,半离散模型提供了一个在计算能力可承受的范围内使用的方法,用以研究纤维的分布和方向对材料的影响。)因此,在本文所提出的纤维增强混凝土建模方法中,宏观尺度的纤维被随机分布在胶结材料中,而且纤维上的力被间接应用于胶结材料点上。这种断裂分析方法改进了纤维胶结复合材料的计算效率。更进一步,不同于有限单元法,本文提出的PD框架无需网格加密和追踪裂纹的初始和扩展过程。裂纹的扩展是所提出的分析框架的一个自然的结果。针对一个纤维增强混凝土的梁模型,并沿梁的跨度方向在不同的位置打口,本文对比了梁的三点弯曲测试的模拟结果和已有的实验结果,比较结果显示了所提出的断裂分析模型的精确性。 上图显示了将半离散的纤维建模方法应用于所提出的PD框架中,其中沿纤维长度方向,纤维上的力被分散在胶结材料点上。 文六: http://strathprints.strath.ac.uk/58573/ 本文是对近场动力学方法的一个简要介绍。介绍了近场动力学是一个新颖的材料和结构的建模方法。因为本文仅仅是个简介,所以就不在此赘述。顺便聊两句本文两位作者的情况。两位作者Erkan Oterkus和Selda Oterkus是一对夫妻。Erkan Oterkus博士于2010年毕业于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师从Erdogan Mandenci教授 。之后,他妻子Selda Oterkus博士也入读亚利桑那大学,且师从同一位教授,并于2015年取得博士学位。现在二人都在英国格拉斯哥的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University of Strathclyde)任教。Erkan Oterkus现在已经是副教授了,他在2011年到我们的课题组来访问过,曾经和他面谈过一次。2014年在西班牙开会时又见过一面。感觉人还不错,看他现在的研究组(起名叫PMMA),学生也挺多,搞得红红火火的样子。夫妇二人都是做近场动力学研究的,他们两人的博士论文都可以在网上下载到,我把网址贴在下面。2014年的时候,Erkan Oterkus和Erdogan Mandenci教授在他们的博士论文的基础上出了一本书《Peridynamic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s》。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找来看一看。 两人的博士论文题目及下载地址: Erkan Oterkus 博士 论文题目《Peridynamic Theory for Modeling Three-Dimensional Damage Growth in Metallic and Composite Structures》 下载地址: http://hdl.handle.net/10150/145366 Selda Oterkus 博士 论文题目:《Peridynamics for the Solution of Multiphysics Probloms》 下载地址: http://hdl.handle.net/10150/555945 专著: 这本专著汇集了近场动力学领域最新、最全的研究成果。在之前的《新书快报》中我们已经介绍过。目前,在Google Book中可以看到本书的大部分内容。地址如下: https://books.google.com.sa/books?id=2QKLDQAAQBAJpg=PT15lpg=PT15dq=Handbook+of+peridynamicssource=blots=FHZ1lM39Cnsig=7pyuooHqYmRb2MVWxgA70W6Y2X8hl=ensa=Xredir_esc=y#v=onepageq=Handbook%20of%20peridynamicsf=false —————————————————————————————————————————————————————— 近场动力学(简称PD)理论是国际上刚兴起的基于非局部作用思想建立的一整套力学理论体系,该理论通过求解空间积分方程描述物质力学行为,避免了基于连续性假设建模和求解空间微分方程的传统宏观方法在面临不连续问题时的奇异性 ,所以特别适用于模拟材料的损伤和断裂过程。然而,因为PD模型的数学理论较深,且新概念多用英文表述,所以很多朋友在学习时会遇到一些困难。在朋友的启发下,我想到在微信上建立此公众号,希望将研究PD理论的朋友们聚集起来,分享PD研习路上的点点滴滴,一起解决各自的难题,共同推动PD理论的发展! 黄 丹, 章 青, 乔丕忠, 沈 峰 , 近场动力学方法及其应用 . 力学进展 , 2010. 40 (4): p. 448-459. 每期文章评述的首发平台是微信公众号 :近场动力学PD讨论班 也可以搜索微信号:peridynamics 或扫如下二维码加入公众号:
3239 次阅读|0 个评论
文章评述(4):非局部连续模型的有限元实现
harrisonhan 2016-11-30 10:20
每期文章评述的首发平台是微信公众号 :近场动力学PD讨论班。您也可以搜索微信号:peridynamics。或者在本文的末尾有公众号的二维码,欢迎您扫描加入。 文献DOI: dx.doi.org/10.1002/nme.3118 ———————————————————————————————————————————— 近场动力学(简称PD)理论是国际上刚兴起的基于非局部作用思想建立的一整套力学理论体系,该理论通过求解空间积分方程描述物质力学行为,避免了基于连续性假设建模和求解空间微分方程的传统宏观方法在面临不连续问题时的奇异性 ,所以特别适用于模拟材料的损伤和断裂过程。然而,因为PD模型的数学理论较深,且新概念多用英文表述,所以很多朋友在学习时会遇到一些困难。在朋友的启发下,我想到在微信上建立此公众号,希望将研究PD理论的朋友们聚集起来,分享PD研习路上的点点滴滴,一起解决各自的难题,共同推动PD理论的发展! 黄 丹, 章 青, 乔丕忠, 沈 峰 , 近场动力学方法及其应用 . 力学进展 , 2010. 40 (4): p. 448-459. 每期文章评述的首发平台是微信公众号 :近场动力学PD讨论班 也可以搜索微信号:peridynamics 或扫如下二维码加入公众号:
4206 次阅读|0 个评论
文章评述(9):近场动力学的开山之作——重构弹性理论的公式之二
harrisonhan 2016-11-25 11:07
http://dx.doi.org/10.1016/S0022-5096(99)00029-0 本评述涉及原文中第3,4节内容,原文其他章节内容请关注之前和以后的文章评述。 ———————————————————————————————————————————— 近场动力学(简称PD)理论是国际上刚兴起的基于非局部作用思想建立的一整套力学理论体系,该理论通过求解空间积分方程描述物质力学行为,避免了基于连续性假设建模和求解空间微分方程的传统宏观方法在面临不连续问题时的奇异性 ,所以特别适用于模拟材料的损伤和断裂过程。然而,因为PD模型的数学理论较深,且新概念多用英文表述,所以很多朋友在学习时会遇到一些困难。在朋友的启发下,我想到在微信上建立此公众号,希望将研究PD理论的朋友们聚集起来,分享PD研习路上的点点滴滴,一起解决各自的难题,共同推动PD理论的发展! 黄 丹, 章 青, 乔丕忠, 沈 峰 , 近场动力学方法及其应用 . 力学进展 , 2010. 40 (4): p. 448-459. 每期文章评述的首发平台是微信公众号 :近场动力学PD讨论班 也可以搜索微信号:peridynamics 或扫如下二维码加入公众号:
3417 次阅读|0 个评论
文章评述(3):耦合局部和非局部模型的Arlequin方法
harrisonhan 2016-11-25 01:37
文献DOI: Jdx.doi.org/10.1002/nme.3255 ———————————————————————————————————————————— 近场动力学(简称PD)理论是国际上刚兴起的基于非局部作用思想建立的一整套力学理论体系,该理论通过求解空间积分方程描述物质力学行为,避免了基于连续性假设建模和求解空间微分方程的传统宏观方法在面临不连续问题时的奇异性 ,所以特别适用于模拟材料的损伤和断裂过程。然而,因为PD模型的数学理论较深,且新概念多用英文表述,所以很多朋友在学习时会遇到一些困难。在朋友的启发下,我想到在微信上建立此公众号,希望将研究PD理论的朋友们聚集起来,分享PD研习路上的点点滴滴,一起解决各自的难题,共同推动PD理论的发展! 黄 丹, 章 青, 乔丕忠, 沈 峰 , 近场动力学方法及其应用 . 力学进展 , 2010. 40 (4): p. 448-459. 每期文章评述的首发平台是微信公众号 :近场动力学PD讨论班 也可以搜索微信号:peridynamics 或扫如下二维码加入公众号:
4348 次阅读|0 个评论
知识点(1):什么是变分法以及在近场动力学模型中的应用
热度 1 harrisonhan 2016-11-19 14:46
——————————————————————————————————————————— 近场动力学(简称PD)理论是国际上刚兴起的基于非局部作用思想建立的一整套力学理论体系,该理论通过求解空间积分方程描述物质力学行为,避免了基于连续性假设建模和求解空间微分方程的传统宏观方法在面临不连续问题时的奇异性 ,所以特别适用于模拟材料的损伤和断裂过程。然而,因为PD模型的数学理论较深,且新概念多用英文表述,所以很多朋友在学习时会遇到一些困难。在朋友的启发下,我想到在微信上建立此公众号,希望将研究PD理论的朋友们聚集起来,分享PD研习路上的点点滴滴,一起解决各自的难题,共同推动PD理论的发展! 黄 丹, 章 青, 乔丕忠, 沈 峰 , 近场动力学方法及其应用 . 力学进展 , 2010. 40 (4): p. 448-459. 每期文章评述的首发平台是微信公众号 :近场动力学PD讨论班 也可以搜索微信号:peridynamics 或扫如下二维码加入公众号:
4623 次阅读|2 个评论
文章评述(8):近场动力学的开山之作——重构弹性理论的公式之一
harrisonhan 2016-11-18 10:49
http://dx.doi.org/10.1016/S0022-5096(99)00029-0 ———————————————————————————————————————————— 近场动力学(简称PD)理论是国际上刚兴起的基于非局部作用思想建立的一整套力学理论体系,该理论通过求解空间积分方程描述物质力学行为,避免了基于连续性假设建模和求解空间微分方程的传统宏观方法在面临不连续问题时的奇异性 ,所以特别适用于模拟材料的损伤和断裂过程。然而,因为PD模型的数学理论较深,且新概念多用英文表述,所以很多朋友在学习时会遇到一些困难。在朋友的启发下,我想到在微信上建立此公众号,希望将研究PD理论的朋友们聚集起来,分享PD研习路上的点点滴滴,一起解决各自的难题,共同推动PD理论的发展! 黄 丹, 章 青, 乔丕忠, 沈 峰 , 近场动力学方法及其应用 . 力学进展 , 2010. 40 (4): p. 448-459. 每期文章评述的首发平台是微信公众号 :近场动力学PD讨论班 也可以搜索微信号:peridynamics 或扫如下二维码加入公众号:
3700 次阅读|0 个评论
文章评述(2):混合局部和非局部模型的虚功原理 (近场动力学理论)
harrisonhan 2016-11-16 00:26
文献DOI: dx.doi.org/10.1016/j.ijsolstr.2010.02.022 ——————————————————————————————————————————— 近场动力学(简称PD)理论是国际上刚兴起的基于非局部作用思想建立的一整套力学理论体系,该理论通过求解空间积分方程描述物质力学行为,避免了基于连续性假设建模和求解空间微分方程的传统宏观方法在面临不连续问题时的奇异性 ,所以特别适用于模拟材料的损伤和断裂过程。然而,因为PD模型的数学理论较深,且新概念多用英文表述,所以很多朋友在学习时会遇到一些困难。在朋友的启发下,我想到在微信上建立此公众号,希望将研究PD理论的朋友们聚集起来,分享PD研习路上的点点滴滴,一起解决各自的难题,共同推动PD理论的发展! 黄 丹, 章 青, 乔丕忠, 沈 峰 , 近场动力学方法及其应用 . 力学进展 , 2010. 40 (4): p. 448-459. 每期文章评述的首发平台是微信公众号 :近场动力学PD讨论班 也可以搜索微信号:peridynamics 或扫如下二维码加入公众号:
3024 次阅读|0 个评论
新书:《Handbook of Peridynamic Modeling》近场动力学建模手册
harrisonhan 2016-11-14 10:58
近场动力学领域最新、最全研究汇总:《Handbook of Peridynamic Modeling》一书终于出版发行了! 自2013年9月开始,在Bobaru教授、Foster教授、Geubelle教授和Silling博士的领导下组织国际上各个近场动力学理论的知名研究团队编写了此书,历时三年,将近600页,汇集了近年来各家关于近场动力学理论的重要研究成果。我也参与其中,撰写了本书第14章中关于能量基的耦合框架部分。 这本书对希望学习和从事近场动力学理论研究的同学和老师会有很大的借鉴作用。不过价格不菲,亚马逊上精装版卖200刀。经费充足的小伙伴们可以考虑购买,也可以购买电子版:首先需要一个Bookshelf账号,然后有在线和离线软件两种阅读方式。电子书的具体价格我不知道,应该比纸质书要便宜吧。 电子书在线阅读登陆界面(需要购买哦): http://bookshelf.vitalsource.com/ 电子书桌面阅读软件下载: http://www.vitalsource.com/downloads 我把目录贴在下面,大家先睹为快: Handbook of Peridynamic Modeling Contents Foreword Preface List of Figures List of Tables Contributors I The Need for Nonlocal Modeling and Introduction to Peridynamics 1 Why Peridynamics? Stewart A. Silling 1.1 The mixed blessing of locality 1.2 Origins of nonlocality in a model 1.2.1 Long-range forces 1.2.2 Coarsening a fine-scale material system 1.2.3 Smoothing of a heterogeneous material system 1.3 Nonlocality at the macroscale 1.4 The mixed blessing of nonlocality References 2 Introduction to Peridynamics Stewart A. Silling 2.1 Equilibrium interms of integral equations 2.2 Material modeling 2.2.1 Bond-based materials 2.2.2 Relation between bond densities and flux 2.2.3 Peridynamic states 2.2.4 Ordinary state-based materials 2.2.5 Correspondence materials 2.2.6 Discrete particles as peridynamic bodies 2.2.7 Setting the horizon 2.2.8 Linearized peridynamics 2.3 Plasticity 2.3.1 Bond-based microplastic material 2.3.2 LPS material with plasticity 2.4 Damage and fracture 2.4.1 Damage in bond-based models 2.4.2 Damage in ordinary state-based material models 2.4.3 Damage in correspondence material models 2.4.4 Nucleation strain 2.5 Treatment of boundaries and interfaces 2.5.1 Bond-based materials 2.5.2 State-based materials 2.6 Emu numerical method 2.7 Conclusions References II Mathematics,Numerics, and Software Tools of Peridynamics 3 Nonlocal Calculus of Variations and Well-Posedness of Peridynamics Qiang Du 3.1 Introduction 3.2 A brief review of well-posedness results 3.3 Nonlocal balance laws and nonlocal vector calculus 3.4 Nonlocal calculus of variations — an illustration 3.5 Nonlocal calculus of variations — further discussions 3.6 Summary References 4 Local Limits and Asymptotically Compatible Discretizations Qiang Du 4.1 Introduction 4.2 Local PDE limits of linear peridynamic models 4.3 Discretization schemes and discrete local limits 4.4 Asymptotically compatible schemes for peridynamics 4.5 Summary References 5 Roadmap for Software Implementation David Littlewood 5.1 Introduction 5.2 Evaluating the internal force density 5.3 Bond damage and failure 5.4 The tangent stiffness matrix 5.5 Modeling contact 5.6 Mesh free discretizations for peridynamics 5.7 Proximity search for identification of pairwise interactions 5.8 Time integration 5.8.1 Explicit time integration for transient dynamics 5.8.2 Estimating the maximum stable time step 5.8.3 Implicit time integration for quasi-statics 5.9 Example simulations 5.9.1 Fragmentation of a brittle disk resulting from impact 5.9.2 Quasi-static simulation of a tensile test 5.10 Summary References III Material Models and Links to Atomistic Models 6 Constitutive Modeling in Peridynamics John T. Foster 6.1 Introduction 6.2 Kinematics, momentum conservation, and terminology 6.3 Linear peridynamic isotropic solid 6.3.1 Plane elasticity 6.3.1.1 Plane stress 6.3.1.2 Plane strain 6.3.2 “Bond-based” theories as a special case 6.3.3 On the role of the influence function 6.3.4 Other elasticity theories 6.4 Finite Deformations 6.4.1 Invariants of peridynamic scalar-states 6.5 Correspondence models 6.5.1 Non-ordinary correspondence models for solid mechanics 6.5.2 Ordinary correspondence models for solid mechanics 6.6 Plasticity 6.6.1 Yield surface and flow rule 6.6.2 Loading/unloading and consistency 6.6.3 Discussion 6.7 Non-ordinary models 6.7.1 A non-ordinary beam model 6.7.2 A non-ordinary plate/shell model 6.7.3 Other non-ordinary models 6.8 Final Comments References 7 Links between Peridynamic and Atomistic Models Pablo Seleson and Michael L. Parks 7.1 Introduction 7.2 Molecular dynamics 7.3 A meshfree discretization of peridynamic models 7.4 Upscaling molecular dynamics to peridynamics 7.4.1 A one-dimensional nonlocal linear springs model 7.4.2 A three-dimensional embedded-atom model 7.5 Computational speedup through upscaling 7.6 Concluding remarks References 8 Absorbing Boundary Conditions with Verification Raymond A. Wildman and George A. Gazonas 8.1 Introduction 8.2 A PML for state-based peridynamics 8.2.1 Two-dimensional (2D), state-based peridynamics review 8.2.2 Auxiliary field formulation and PML application 8.2.3 Numerical examples 8.3 Verification of cone and center crack problems 8.3.1 Dimension alanalysis of Hertzian cone crack development in brittle elastic solids 8.3.2 State-based verification of a cone crack 8.3.3 Bond-based verification of a center crack 8.4 Verification of an axisymmetric indentation problem 8.4.1 Formulation 8.4.2 Analytical verification References IV Modeling Material Failure and Damage 9 Dynamic Brittle Fracture as an Upscaling of Unstable Mesoscopic Dynamics Robert P. Lipton 9.1 Introduction 9.2 The macroscopice volution of brittle fracture as a small horizon limit of mesoscopic dynamics 9.3 Dynamic instability and fracture initiation 9.4 Localization of dynamic instability in the small horizon-macroscopic limit 9.5 Free crack propagation in the small horizon-macroscopic limit 9.6 Summary References 10 Crack Branching in Dynamic Brittle Fracture Florin Bobaru and Guanfeng Zhang 10.1 Introduction 10.2 A brief review of literature on crack branching 10.2.1 Theoretical models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on dynamic brittle fracture and crack branching 10.2.2 Computations of dynamic brittle fracture based on FEM 10.2.3 Dynamic brittle fracture results based on atomistic modeling 10.2.4 Dynamic brittle fracture based on particle and lattice-based methods 10.2.5 Phase-field models in dynamic fracture 10.2.6 Results on dynamic brittle fracture from peridynamic models 10.3 Brief review of the bond-based peridynamic model 10.4 An accurate and efficient quadrature scheme 10.5 Peridynamic results for dynamic fracture and crack branching 10.5.1 Crack branching in soda-lime glass 10.5.1.1 Load case1: stress on boundaries 10.5.1.2 Load case2: stress on pre-crack surfaces 10.5.1.3 Load case3: velocity boundary conditions 10.5.2 Crack branching in homalite 10.5.2.1 Load case1: stress on boundaries 10.5.2.2 Load case2: stress on pre-crack surfaces 10.5.2.3 Load case3: velocity boundary conditions 10.5.3 Influence of sample geometry 10.5.3.1 Load case1: stress on boundaries 10.5.3.2 Load case 2: stress on pre-crack surfaces 10.5.3.3 Load case3: velocity boundary conditions 10.6 Discussion of crack branching results 10.7 Why do cracks branch? 10.8 The importance of nonlocal modeling in crack branching 10.9 Conclusions References 11 Relations between Peridynamic and Classical Cohesive Models Scot M. Breitenfeld, Philippe H. Geubelle, Olaf Weckner, and Stewart A. Silling 11.1 Introduction 11.2 Analytical PD-based normal cohesive law 11.2.1 Case 1 — No bonds have reached critical stretch 11.2.2 Case 2 — Bonds have exceeded the critical stretch 11.2.3 Numerical approximation of PD-based cohesive law 11.3 PD-based tangential cohesive law 11.3.1 Case 1 — No bonds have reached critical stretch 11.3.2 Case 2 — Bonds have exceeded the critical stretch 11.4 PD-based mixed-mode cohesive law 11.5 Conclusions References 12 Peridynamic Modeling of Fiber-reinforced Composites Erdogan Madenci and Erkan Oterkus 12.1 Introduction 12.2 Peridynamic analysis of a lamina 12.3 Peridynamic analysis of a laminate 12.4 Numerical results 12.5 Conclusions 12.6 Appendix A: PD material constants of a lamina 12.6.1 Simple shear 12.6.2 Uniaxial stretch in the fiber direction 12.6.3 Uniaxial stretch in the transverse direction 12.6.4 Biaxial stretch 12.7 Appendix B: Surface correction factors for a composite lamina 12.8 Appendix C: PD interlayer and shear bond constants of a laminate 12.9 Appendix D: Critical Stretch Values for Bond Constants References 13 Peridynamic Modeling of Impact and Fragmentation Florin Bobaru, Zhanping Xu, and Yenan Wang 13.1 Introduction 13.2 Convergence studies and damage models that influence the damage behavior 13.2.1 Damage-dependent critical bond strain 13.2.2 Critical bond strain dependence on compressive strains along other directions 13.2.3 Surface effect in impact problems 13.2.4 Convergence study for impact on a glass plate 13.3 Impact on a multilayered glass system 13.3.1 Modelde scription 13.3.2 A comparison between FEM and peridynamics for the elastic response of a multilayered systemto impact 13.4 Computational results for damage progression in the seven-layer glass system 13.4.1 Damage evolution for the cross section 13.4.2 Damage evolution in the first layer 13.4.3 Damage evolution in the second layer 13.4.4 Damage evolution in the fourth layer 13.4.5 Damage evolution in the seventh layer 13.5 Conclusions References V Multiphysics and Multiscale Modeling 14 Coupling Local and Nonlocal Models Yan Azdoud, Fei Han, David J. Littlewood, Gilles Lubineau,and Pablo Seleson 14.1 Introduction 14.2 Energy-based blending schemes 14.2.1 The Arlequín method 14.2.1.1 Description of the coupling model 14.2.1.2 A numerical example 14.2.2 The morphing method 14.2.2.1 Overview 14.2.2.2 Description of the morphing method 14.2.2.3 One-dimensional analysis of ghost forces 14.2.2.4 Numerical examples 14.3 Force-based blending schemes 14.3.1 Convergence of peridynamic models to classical models 14.3.2 Derivation of force-based blending schemes 14.3.3 A numerical example 14.4 Summary References 15 A Peridynamic Model for Corrosion Damage Ziguang Chen and Florin Bobaru 15.1 Introduction 15.2 Electrochemical kinetics 15.3 Problem formulation of ID pitting corrosion 15.4 The peridynamicformulation for ID pitting corrosion 15.5 Results and discussion of ID pitting corrosion 15.5.1 Pit corrosion depth proportional to √ t 15.5.2 Activation-controlled, diffusion-controlled, and IR-controlled corrosion 15.6 Corrosion damage and the Concentration-Dependent Damage (CDD) model 15.6.1 Damage evolution 15.6.2 Saturated concentration 15.7 Formulation and results of 2D and 3D pitting corrosion 15.7.1 PD formulation of 2D and 3D pitting corrosion 15.7.2 The Concentration-Dependent Damage (CDD) model for pitting corrosion: example in 2D 15.7.3 A coupled corrosion/damage model for pitting corrosion: 2D example 15.7.4 Diffusivity affects the corrosion rate 15.7.5 Pitting corrosion with the CDD+DDC model in 3D 15.8 Pitting corrosion in heterogeneous materials: examples in 2D 15.8.1 Pitting corrosion in layer structures 15.8.2 Pitting corrosion in a material with inclusions: a 2D example 15.9 Conclusions 15.10 Appendix 15.10.1 Convergence study for ID diffusion-controlled corrosion 15.10.2 Convergence study for 2D activation-controlled corrosion with Concentration-Dependent Damage model References 16 Peridynamics for Coupled Field Equations Erdogan Madenci and Selda Oterkus 16.1 Introduction 16.2 Diffusion equation 16.2.1 Thermal diffusion 16.2.2 Moisture diffusion 16.2.3 Electrical conduction 16.3 Coupled field equations 16.3.1 Thermomechanics 16.3.1.1 Thermal diffusion with a structural coupling term 16.3.1.2 Equation of motion with a thermal coupling term 16.3.2 Porelasticity 16.3.2.1 Mechanical deformation due to fluid pressure 16.3.2.2 Fluid flow in porous medium 16.3.3 Electromigration 16.3.4 Hygrothermomechanics 16.4 Numerical solution to peridynamic field equations 16.4.1 Correction of PD material parameters 16.4.2 Boundary conditions 16.4.2.1 Essential boundary conditions 16.4.2.2 Natural boundary conditions 16.4.2.3 Example 1 16.4.2.4 Example 2 16.4.2.5 Example 3 16.5 Applications 16.5.1 Coupled nonuniform heating and deformation 16.5.2 Coupled nonuniform moisture and deformation in a square plate 16.5.3 Coupled fluid pore pressure and deformation 16.5.4 Coupled electrical, temperature, deformation, and vacancy diffusion 16.6 Remarks References Index 近场动力学(简称PD)理论是国际上刚兴起的基于非局部作用思想建立的一整套力学理论体系,该理论通过求解空间积分方程描述物质力学行为,避免了基于连续性假设建模和求解空间微分方程的传统宏观方法在面临不连续问题时的奇异性 ,所以特别适用于模拟材料的损伤和断裂过程。然而,因为PD模型的数学理论较深,且新概念多用英文表述,所以很多朋友在学习时会遇到一些困难。在朋友的启发下,我想到在微信上建立此公众号,希望将研究PD理论的朋友们聚集起来,分享PD研习路上的点点滴滴,一起解决各自的难题,共同推动PD理论的发展! 黄 丹, 章 青, 乔丕忠, 沈 峰 , 近场动力学方法及其应用 . 力学进展 , 2010. 40 (4): p. 448-459. 每期文章评述的首发平台是微信公众号 :近场动力学PD讨论班 也可以搜索微信号:peridynamics 或扫如下二维码加入公众号:
7702 次阅读|0 个评论
近场动力学领域的“里程碑”系列文章评述计划(微信公众号首发)
harrisonhan 2016-11-13 00:57
近场动力学 ( 简称 PD) 理论是国际上刚兴起的基于非局部作用思想建立的一整套力学理论体系,该理论通过求解空间积分方程描述物质力学行为,避免了基于连续性假设建模和求解空间微分方程的传统宏观方法在面临不连续问题时的奇异性 ,所以特别适用于模拟材料的损伤和断裂过程。 黄 丹 , 章 青 , 乔丕忠 , 沈 峰 , 近场动力学方法及其应用 . 力学进展 ,2010. 40 (4): p. 448-459 近场动力学理论是由美国桑迪亚国家实验室的杰出研究员 StewartSilling 博士于 2000 年提出的。从提出到现在的十六年间,近场动力学理论逐步发展出了一整套理论体系,包括键力、近场范围尺寸、键基、常规态基、非常规态基等新概念和态的数学运算方式等数学公式。 正因为这一整套新的概念和数学表达式,新近接触近场动力学理论的小伙伴们可能觉得上手这套理论还是有些困难。其实不仅您觉得困难,我也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然而面对困难,我们不能视而不见。将来小伙伴们想要建立起自己的 PD 理论 “ 大厦 ” ,现在就不得不把基础打结实。 于是我精选了 Silling 博士及合作者发表的六篇重要的论文(从 2000 年的第一篇 PD 文章到 2010 年的总结性论文)。因为内容特别重要,所以我计划用很长一段时间以及缓慢的进度来评述这六篇论文(估计可能需要一年时间)。我把这个评述系列称为 “ 里程碑 ” 系列。这六篇文章不但是 PD 理论研究进程中的里程碑,也希望能成为我和您学习路上的里程碑!一旦我们完成了这项工作,以后我们做 PD 理论的创新就会方便很多。 因此我邀请您和我一起,每周花一点点时间,仔细研读一两页文章的内容,借着这个机会把内容吃透、搞懂,搞不懂的地方您还可以联系我,我们一起讨论。我可能也有很多看不懂的地方,到时候我会在评述中明确标出来,您也可以把您的理解告诉我。当一篇文章讨论完的时候,我还可以专门发一期讨论内容的汇总或总结性评述,如果有您提出的问题或见解,我还会邀请您作为共同的公众号文章作者或者在文章中明确标注。使我们的公众号成为真正的学术讨论班! 如果您还有什么意见和建议,特别欢迎您通过各种方式联系我,多谢多谢。 以下是以后将要评述的六篇论文(基本上都是 PD 领域引用次数最多的论文): 1. 2000 年发表的 PD 领域开山之作 ( 截止目前 SCI 引用 397 次 ) : 2. 2003 年发表 ( 截止目前 SCI 引用 90 次 ) : 3. 2005 年发表 ( 截止目前 SCI 引用 214 次 ) : 4. 2007 年发表 ( 截止目前 SCI 引用 180 次 ) : 5. 2008 年发表 ( 截止目前 SCI 引用 85 次 ) : 6. 2010 发表 ( 截止目前 SCI 引用 89 次,这篇文章是 PD 研究的阶段性总结,有 96 页哦 ) : 想要了解近场动力学理论的朋友,欢迎加入如下公众号: 每期文章评述的首发平台是微信公众号 :近场动力学PD讨论班 也可以搜索微信号:peridynamics 或扫如下二维码加入公众号:
1880 次阅读|0 个评论
知识点(2):近场动力学模型与有限元方法耦合吗?
harrisonhan 2016-11-11 21:36
最近会经常被小伙伴们问道: “ 您是做 PD 与有限元耦合的吧? ” 我回答: “ 哦,我是做耦合的。但我是耦合 PD 模型和连续介质力学模型的。 ”  然后又加上一句: “ 我也用有限元法求解 PD 模型,但不耦合有限元。 ” 。 小伙伴听了,一脸的困惑 ...... ... 心想: “ 别逗了,你在说什么哪? ” 其实很多小伙伴可能都没搞明白这中间有一个概念的 Mismatch ! 因为被经常问道,所以我想是时候把这个问题说清楚了。毕竟概念清楚了,以后干活就更方便了! 我们先从数学模型和数值方法讲起: 什么是数学模型? 数学模型是使用数学概念和语言来对一个系统的描述 。 ( 引自维基百科。注:维基虽然不是正统的参考文献来源,但是这里有助于我们说明问题 ) · 根据上面的概念,连续介质力学模型是一个数学模型:因为它使用应力、应变等一系列概念和张量的语言来描述一个连续可变形固体在力的作用下的变化规律。 · 当然,近场动力学模型也是一个数学模型:因为它使用键力、键拉伸量以及近场范围尺寸等一系列新概念和态的数学语言来描述一个连续固体在力作用下变形、开裂的过程。 · 还有,分子动力学模型也算是一个数学模型:因为它使用原子(分子)间相互作用势能、分子力场、量子力学等概念和数学语言描述离散的刚性原子(分子)系统内的相互作用。 · 不严格地讲,离散单元方法(虽然称为方法)也可以看做一种数学模型:因为它使用接触力、牛顿运动定律等概念和数学语言描述一个离散颗粒系统的运动。 值得指出的是,后两种模型因为考虑的是离散系统,所有本身就兼有数值计算方法的特点。但是,因为它们描述的是一个物理系统内的相互作用,所以我们仍然可以粗略的把他们划归为模型。 什么是数值方法? 数值方法的目的是设计及分析一些计算的方式,针对一些问题(模型)得到近似但足够精确的的结果。 ( 修改自维基百科 “ 数值分析 ” 词条。注:维基虽然不是正统的参考文献来源,但是有助于说明问题 ) · 根据上面的概念,有限单元法是一种数值方法:因为它针对连续体的变形问题(连续介质力学模型),设计了单元分割及分片插值格式来计算固体的近似位移场。 · 还有,无网格方法是一种数值方法:是在数值计算中不需要生成网格,而是按照一些任意分布的坐标点构造插值函数离散控制方程(模型),就可模拟各种复杂结构或流场。 · 另外,有限差分法是一种求解微分方程的数值方法:是通过有限差分来近似导数,从而寻求微分方程(模型)的近似解。 · 这样的方法还有很多:比如有限体积法、谱方法、摄动方法、边界元法等。 通过对比我们就可以发现, 数学模型是针对一个物理系统,建立方程,俗称建模的过程。而数值方法是针对一类方程(模型)提出具体的数值求解方式,从而得到方程的近似解的过程。 既然是求方程(模型)的近似解,理论上应该有多种求解方法。比如,连续介质力学模型可以用有限元法求解也同时可以用有限差分法求解。 相似的, 近场动力学模型是用积分方程代替了微分方程,虽然不能再用描述微分的有限差分法求解,但是依然可以用有限元法求解。另外,对于积分方程,还可以把积分近似为离散求和的形式,所以也可以用一组离散坐标点来计算物质点之间的键力。 求解近场动力学模型的离散点方法和有限单元方法: 在 PD 模型刚提出的几年里, PD 模型被用离散点的方法求解。笔者猜测有如下几个原因: 1. PD 模型里一个重要的概念是材料点与材料点之间的键以及键上的相互作用,用离散点的求解方法正好直观地描述了这个相互作用。相反,有限单元在描述 “ 键 ” 时并不直观。 2. PD 模型的提出是为了描述材料的损伤和断裂过程。离散点之间的相互分离自然地产生了孔隙和分裂,从宏观上看就是裂纹。而那个时候,用不连续伽辽金有限单元求解 PD 模型的概念还没有提出(直到 2011 年的文章才提出,在公众号中回复 “ 文章 2011” 参见文章评述 (5) ) 3. PD 模型是由美国桑迪亚国家实验室的 Silling 博士提出。在提出的时候,桑迪亚已经有一个国际知名且功能强大的分子动力学软件 LAMMPS ,只需将 LAMMPS 稍加改造就可以直接用于离散点方法求解 PD 模型,甚至后处理的图形显示都可以直接用上。事实上, Silling 的研究团队也是这么做的,这就是后来逐渐分离出来的专门用于求解 PD 模型的开源软件 Peridigm 。 据笔者所知,直到最近才有商业有限元软件公司开始参与应用有限元法求解 PD 模型的工作,可以预测在不久的将来,小伙伴们也可以用商业有限元软件求解 PD 模型了。 有限单元方法的优势: 前面说了那么多,好像用有限元法求解 PD 模型时没有什么优势。那是因为我们还没有注意到有限元自身的优势: 1. 有限元在保证求解精度的情况下可以应用非均匀网格。对于 PD 模型,我们可以在裂纹初始和扩展的重要区域加密网格,而在其他区域应用粗网格,从细网格到粗网格还可以连续过渡。现在各种现成网格剖分软件,如 gmsh, 都可以被直接应用。有限元法应用非均匀网格能减少计算量,同时还能保证计算精度。 2. 有限单元可以采用不同阶的插值形函数,在网格不变的情况下,得到高阶的计算精度,并且有限元计算稳定,效率高。 3. 有限元法可用的代码多,还有大量的商业有限元软件可以做二次开发。 因此,笔者在求解 PD 模型时采用有限元方法。当模拟裂纹扩展时,采用不连续伽辽金有限单元法。(具体可以在公众号中回复 “ 文章 2014” ,参考文章评述 (6) )。 到底是哪里出了差错? 现在让我们来反思一下,为什么小伙伴们会有 “ 近场动力学模型与有限元法耦合 ” 的概念? · 首先可能是直观的先入为主的思维:因为小伙伴们开始接触近场动力学模拟的时候,大多看到的结果和用到的程序都是基于离散点的方法,所以就先验的认为近场动力学是一个用离散点方法求解材料断裂问题的方法,类似于物质点法。其实,近场动力学是一个新的理论体系,除了固体断裂问题外,它已经被用于热传导,电传导,流体流动和波的传播等问题。再往大里 “ 吹牛 ” ,笔者认为近场动力学可以看做一个哲学体系,其思想将来有可能会用于描述人的社会和经济行为。(笔者做一个大胆的猜想,由于移动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已经大规模突破原来的 “ 局部 ” 关系 —— 以前经常联系的都是您周边认识的熟人,变成了 “ 非局部 ” 的关系 —— 比如我和您不认识,但是我们通过这个公众号建立了联系。) 下图:原来的 “ 局部 ” 关系(有限元网格) 下图:现在的 “ 非局部 ” 关系(键的连接方式) · 其次是概念上的混淆,可能是小伙伴们没有考虑到近场动力学是模型层面的概念,而有限元法是方法层面的概念。不同层次的概念不能放在一起讨论。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来说:人在性别层面可以分为男人和女人,在职业层面可以分为教师、学生、警察、演员、厨师等。如果讨论婚姻问题,在性别层面,我们可以说男人和女人结婚天经地义,而男人和男人或者女人和女人能不能结婚现在也是讨论的热门话题。在职业层面,我们可以说相同职业容易有共同话题,所以容易结合,教师经常会找教师结婚,警察会找警察结婚,但很少听说大厨和演员结婚,而现在也经常听到 “ 老师是否能跟自己的学生结婚 ” 的热烈讨论。然而,我们大多不会说男人和演员结婚,也不会讨论女人和教师结婚。因为不是一个层面上的概念。 谈谈我们的 Morphing 耦合方法: 我们所提出的 Morphing 耦合方法是用于耦合 PD 模型和连续介质力学模型的。但在耦合模拟中,无论 PD 模型还是连续介质力学模型都是用有限元法求解的。所以, Morphing 方法耦合的误差只在模型层面,在数值解法层面是完全匹配的。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们的耦合方法误差很小(具体可以在公众号中回复 “ 文章 2012” ,参考文章评述 (1) : Morphing 方法)。 因此,当我们研究耦合问题时,笔者认为更为合适的说法应该是:近场动力学模型与连续力学模型的耦合,或者是:求解 PD 模型的离散点方法与传统有限元方法的耦合。以上是个人的观点,有不足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近场动力学(简称PD)理论是国际上刚兴起的基于非局部作用思想建立的一整套力学理论体系,该理论通过求解空间积分方程描述物质力学行为,避免了基于连续性假设建模和求解空间微分方程的传统宏观方法在面临不连续问题时的奇异性 ,所以特别适用于模拟材料的损伤和断裂过程。然而,因为PD模型的数学理论较深,且新概念多用英文表述,所以很多朋友在学习时会遇到一些困难。在朋友的启发下,我想到在微信上建立此公众号,希望将研究PD理论的朋友们聚集起来,分享PD研习路上的点点滴滴,一起解决各自的难题,共同推动PD理论的发展! 黄 丹, 章 青, 乔丕忠, 沈 峰 , 近场动力学方法及其应用 . 力学进展 , 2010. 40 (4): p. 448-459. 每期文章评述的首发平台是微信公众号 :近场动力学PD讨论班 也可以搜索微信号:peridynamics 或扫如下二维码加入公众号:
10165 次阅读|0 个评论
文章评述(1):耦合PD模型和经典连续力学模型的新方法
harrisonhan 2016-11-10 10:46
文献DOI: dx.doi.org/10.1016/j.jmps.2012.02.009 近场动力学(简称PD)理论是国际上刚兴起的基于非局部作用思想建立的一整套力学理论体系,该理论通过求解空间积分方程描述物质力学行为,避免了基于连续性假设建模和求解空间微分方程的传统宏观方法在面临不连续问题时的奇异性 ,所以特别适用于模拟材料的损伤和断裂过程。然而,因为PD模型的数学理论较深,且新概念多用英文表述,所以很多朋友在学习时会遇到一些困难。在朋友的启发下,我想到在微信上建立此公众号,希望将研究PD理论的朋友们聚集起来,分享PD研习路上的点点滴滴,一起解决各自的难题,共同推动PD理论的发展! 黄 丹, 章 青, 乔丕忠, 沈 峰 , 近场动力学方法及其应用 . 力学进展 , 2010. 40 (4): p. 448-459. 每期文章评述的首发平台是微信公众号 :近场动力学PD讨论班 也可以搜索微信号:peridynamics 或扫如下二维码加入公众号:
4176 次阅读|0 个评论
研讨近场动力学理论(peridynamics)的微信公众号发布了!
harrisonhan 2016-11-9 23:24
微信公众号:近场动力学PD讨论班 近场动力学(简称PD)理论是国际上刚兴起的基于非局部作用思想建立的一整套力学理论体系,该理论通过求解空间积分方程描述物质力学行为,避免了基于连续性假设建模和求解空间微分方程的传统宏观方法在面临不连续问题时的奇异性 ,所以特别适用于模拟材料的损伤和断裂过程。然而,因为PD模型的数学理论较深,且新概念多用英文表述,所以很多朋友在学习时会遇到一些困难。在朋友的启发下,我想到在微信上建立此公众号,希望将研究PD理论的朋友们聚集起来,分享PD研习路上的点点滴滴,一起解决各自的难题,共同推动PD理论的发展! 黄 丹, 章 青, 乔丕忠, 沈 峰 , 近场动力学方法及其应用 . 力学进展 , 2010. 40 (4): p. 448-459. 该公众号会每周评述一篇近场动力学(PD)理论的科研文章;每月初报道一次最新发表的PD文章;不定期发布国内外关于近场动力学进展的新闻、会议和讨论班信息;不定期的发布近场动力学研究方向的招聘信息;不定期的组织相关近场动力学理论的专题讨论。 如果您从事近场动力学理论研究或者对近场动力学理论感兴趣,都欢迎您订阅。多谢多谢。 微信订阅号名称:近场动力学PD讨论班 也可以搜索微信号:peridynamics 或扫如下公共号二维码:
5170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2: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