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占领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占领(惠普)股东大会的艺术
ingzha 2015-1-27 08:40
高中时读伏尼契的革命浪漫小说《牛虻》,没有完全理解,但打开了我心灵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以外的窗口。其实,牛虻这个词的英文 gadfly 被广泛理解为“对现存体制不断发起挑战、批判的个人”,来源于苏格拉底的人格典型。 占领华尔街运动从去年 9 月自发兴起,虽然在意料之中,也引起我们的关注,期待朝更广泛的社会运动发展。与 1989 年天安门运动和目前的阿拉伯之春一样,占领运动的实质就是在决定我们生活的公共空间确保我们的发言权,其中之一就是占领决定全球化走向的各大公司的股东大会。我因为无法亲自赴会,赶快与占领洛杉矶的人士联系,让他们去占领 10 月 15 日在洛杉矶举行的新闻集团股东大会。可惜,尽管有数百人(包括从英国飞来的议员)在会场外抗议,也可以用我的股东证明代表我“合法”入场,却没有一个“牛虻”直捣会场。看来,占领运动还需要技巧和艺术。 我那时( 10 月 10 日)刚完成与 HP 惠普公司的第一轮对话,以后催促进一步深入 ,没有得到回复。今年 3 月 6 日在英特尔的外部人权专家会议上意外遇到对话时的惠普人权项目经理,就再次发电邮给惠普,收到惠普的投资关系主管的敷衍回答,说没有时间在人权问题上 entertain (招待)我了。这样,唯一剩下的机会是在股东大会上与董事会的对话了。 3 月 21 日举行的惠普股东大会除了法定的 3 项公司提案外,只有一项来自股东的提案,提案者正是在 2010 年新闻集团股东大会上宣读我的人权提案的老朋友 John Chevedden 。他只有 80 股,几乎不够价值 2000 美元的提案标准,一看就知道是一个“牛虻”股东活动家。与我一样, Chevedden 也没有钱专门为了宣读提案飞来出席股东大会,就请在硅谷本地的我代读。我很早赶到会场,向“老相识”副总裁兼副总律师 Ritenour “报道” 。他很客气地解释说惠普并不拒绝和我交流,并把我引到会场的前排入座。 我迅速浏览 Rules of conduct 会议行为规则,好笑不已,一看就知道是针对 Chevedden 和我设计的 :”A proponent of the proposal will be given the opportunity to present the proposal. There will be no questions and answers during the presentation of the stockholder proposal. 本会要表决一个股东提案,一个提案的支持者将有机会宣读提案,在提案宣读期间将不允许问答。 ” (这是因为我 2009 年占领谷歌股东大会的插曲 。) ”There is a time of two minutes per stockholder during the question and answer session. In addition, there will be a limit of six minutes per general topic. 问答期间一个股东只有两分钟时间,而且,每一个总题只有六分钟时间。 ” ”Inappropriate conduct: Conduct which is not incompliance with these rules or which is not appropriate, including derogatory reference to individuals or comments that are otherwise in bad taste, will not be permitted and may be a basis for removal from the meeting. 不适当行为:不符合以上规则或不适当的行为、包括对个人的贬损或坏品味的评论,将不被容许并可以被驱逐出会场。 ” (这可能与我 2008 年在思科股东大会上的争执有关 ) Chevedden 的提案内容本身已经火力十足,我只需读完提案就严厉谴责以 Whitman 为首的董事们了;否则,拥有 30 多万员工的惠普不至于在股东大会上这样如临大敌。我走到麦克风前,宣读要求公司高层保持一定量股票的第 4 号提案,包括以下内容:“ The Corporate Library, an independent research firm, rated our company D, with Very High Concern in executive pay and High in Governance Risk Assessment. 把我们公司评为‘ D ’、高层报酬‘非常令人担忧’、公司治理风险‘高’。”“ Our named executive officers were given discretionary bonuses of $1.6 million. 高层官员一律拿走 1 百 60 万美元奖金。”“ The Economist, September 17, 2011 article titled,The Doofus Factor said the directors of HP, a stumbling SiliconValley giant, were accused of serial ineptitude spanning the appointment and dismissal of Carly Fiorina, the firing of Mark Hurd, and the selection of Léo Apotheker. 董事会一系列无能的任命和解雇执行长的行为(其中 Fiorina 和 Whitman 一样,转换跑道用个人资产竞选代表加州的联邦参议员,失败)”“ Apparently HP hired Apotheker without his ever meeting the full board. (显然,惠普在所有董事并没有面谈前就任命了 Apotheker )”“ Our new CEO Margaret Whitman made a fortune by taking eBay public. But Ms. Whitman flagged badly as eBay grew into a mature business—as it became more like HP is now. She also failed when she tried to translate her corporate celebrity into a political career. She lost miserably despite spending $100 million of her own money. (新执行长 Whitman 靠 eBay 发财,但 eBay 与惠普一样,成为大企业后就停滞了。 Whitman 也没法把她的企业成名转换成政治家,花掉了 1 亿美元个人资产还是失掉了州长选举。)”(这比以往的总统选举花费还多。读到这里,我停顿了一下,打量主席台上的 Whitman 。)“ The corporate Library reported that Director Lawrence Babbio received 38% in negative votes. And directors Kennedy Thompson and Sari Baldauf each received 22% in negative votes. (董事 Babbio 得到 38% 、 Thompson 和 Baldauf 各得到 22% 的否决票。)”当我读这些事实时,会场鸦雀无声。我想到将来有一天,中国的民众也可以占领人民大会堂等公共空间宣读类似的痛斥李鹏、江泽民、唐家璇等权贵的提案。 在问答期间,那个我很熟悉的总是为公司辩解的白人老头第一个走到麦克风前责骂 Chevedden 是个要搞垮美国公司、特别是要搞臭甲骨文公司执行长 Ellison 这样的富豪的活动分子。这真是难得的殊荣!美国要是再有几个这样的 gadfly ,这个世界就好过多了。虽然我不是富豪的敌人,但为这样的战友感到欣慰和自豪。我引用另外一个 gadfly 的著作 ,提出惠普的人权实践问题,指出虽然公司已经有不错的纸面人权政策,但关键在于如何有独立的机构确认其执行。 Whitman 果然老练,以“惠普不能撤离中国”把议题转移开(我过去在 eBay 的股东大会上第一次见识过她的手法)。我指出她没有回答我的问题,知道下一步只能向 Chevedden 那样,诉诸股东提案了。 令人欣慰的是, Chevedden 的提案竟然得到 24.4% 的股东赞成。当代美国的股东毕竟比古代雅典公民更懂得维护自己的权利,我们的“ gadfly 式企业治理”事业毕竟比被雅典法庭毒害的苏格拉底和被美国法庭判处 22 年监禁的伯克曼有较光明的前途。 赵京: “ 推动惠普公司的人权政策改变的第一步 ”http://cpri.tripod.com/cpr2011/hp111010.pdf 赵京: “ 惠普 HP 公司面对人权提案的黔驴之计 ”http://cpri.tripod.com/cpr2010/hp.pdf 赵京: “ 专横卑鄙的 Google (谷歌) 2009 年股东大会 ”http://cpri.tripod.com/cpr2009/google-c.html 赵京: “Cisco 思科公司股东大会关注中国人权 ”http://cpri.tripod.com/cpr2008/cisco.pdf John Harrington, The Challenge to Power: Money,Investing, and Democracy. Chelsea Green Publishing Company, 2005.
个人分类: 企业治理|83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戴旭:中国追求和平不能无底线让步
huangwd99 2012-12-18 18:20
戴旭:中国追求和平不能无底线让步 时间:2012-12-17 11:24:19来源:韩德强正道网作者:戴旭 分享到: 0 按 照两次世界大战的标准对今天国际现实进行定性,很容易陷入当前和平发展是世界主流的认识误区。笔者认为,20世纪至今的历史,和以往一样也是一部以战争为 主线的历史:在殖民美洲和亚洲的长期战争基础上进入20世纪,先是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和日俄战争拉开血腥序幕,然后是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到20世纪中 叶,中间只有短暂的停歇,接着便是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及其作为大背景的美苏阵营冷战;然后是20世纪末美国以各种理由发动、实质为征服世界的战争。这种战 争直到今天还在进行。    照妖镜按:戴旭大校是军中难得的有骨气、有强烈民族责任感、有高度的战略敏感性和研判能力的杰出人物。他在本文中以历史和现实为依据,从地缘战略的高度 和维护中国国家核心利益的角度,对当今世界美国单级霸权横行的国际格局进行了剖析,揭露了美国对我国全方位分割、包围、瓦解的战略图谋。由此他告诉我们, 维护霸权和反霸权才是当今世界的主题,战争风险从来没有消失,幻想和平只能让我们重蹈鸦片战争前后任人宰割的历史覆辙。 军中骄子:戴旭    世 界是“变”的,而且永远在变,作为应变之策的任何一种“战略”,都应该体现“一切以时间地点为转移”的哲学思想,顺应世界变化的基本规律。“致人而不致于 人”是战略的精髓,根据良好愿望预先设定框架,不管外界情况如何变化也不适时调整的做法是危险的“作茧自缚”,只能导致在瞬息万变的国际政治和外交领域一 再被动。    从三个世界到三大战场:冷战后世界进入“温战”时代   冷战结束后,世界向哪个方向发展?很多人希望历史大幅度转弯驶向和平。不幸的是,它还是沿 着原来的惯性并且加速冲入了战争。美国把苏联垮台当作建立世界帝国的天赐机遇,立即展开海湾战争,并接着在欧洲拔除最后一个社会主义据点南联盟,然后又以 反恐为借口,在全球范围内大肆夺取前苏联的战略遗产,占领世界战略制高点,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多管齐下,压缩、包围潜在对手。以信息化为特征的新军事 革命,就是美国在这20年的时间里打出来的。   1985年,时任美国总统卡特安全顾问的布热津斯基博士,写了一本书《竞赛方案:进行美苏 竞争的地缘战略纲领》,毫不避讳地提出美国统治全球的战略目标。他认为美国的全球利益集中在三条战线上:一是欧洲战线,斗争焦点在东欧;二是远东战线,斗 争焦点分别在日本、中国、朝鲜半岛,最关键区域是韩国、菲律宾、台湾;三是远西战线,战略焦点是阿富汗、伊朗、巴基斯坦。布热津斯基认为,美国的利益是确 保三条战线同时设法向前推进,美苏竞争的实质与意识形态没有关系。布热津斯基现在是奥巴马的国家安全顾问,今天美国正是按照多年来的战略导师布热津斯基为 美国设计好的大战略进行布局的:美国锁定对自己的世界帝国地位有潜在挑战能力的伊斯兰世界、俄罗斯和中国,在三大战场腾挪转移,全面推进:在伊斯兰战场, 从颠覆、肢解伊拉克、利比亚、苏丹、也门到现在对叙利亚、伊朗的包围,顺便还纠结着巴基斯坦;俄罗斯方向,在北约东扩的基础上,美国正在欧洲部署反导系统 进一步挤压俄罗斯战略空间,并试图对俄罗斯新一轮总统选举发起“摧毁性的攻击”;在中国方向,美国高调宣布重返亚洲,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把中国周边“搅得周 天寒彻”。    美国不管哪个党执政,在国家大战略层面总是一以贯之,今后依然如此。改革开放,中国改变了自己的战略思维,事实上放弃了毛泽东提出的三个世界理论,不划阵营不搞对抗。   但中国没有、也不可能改变国际关系的本质,更不可能改变美国称霸全球的一贯战略。埋头于经济建设的中国人,和当年马克斯韦伯批评过的德国人一样,到处弥漫“软乎乎的幸福主义,懒洋洋的乐观主义”。   按照两次世界大战的标准对今天国际现实进行定性,很容易陷入当前和平发展是世界主流的认识 误区。笔者认为,20世纪至今的历史,和以往一样也是一部以战争为主线的历史:在殖民美洲和亚洲的长期战争基础上进入20世纪,先是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和日 俄战争拉开血腥序幕,然后是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到20世纪中叶,中间只有短暂的停歇,接着便是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及其作为大背景的美苏阵营冷战;然 后是20世纪末美国以各种理由发动、实质为征服世界的战争。这种战争直到今天还在进行。   就在这貌似和平之中,美国有条不紊地实施着“征服”,在民主、自由、人权、反恐的旗号下, 导致残酷的平民伤亡和人道主义灾难。这是近代历史上欧洲、中东和东方三大政治力量体系一盛二衰、一强杀两弱的博弈形态,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失势后的继续。 冷战结束,北约不仅没有因为主要对手而消失,反而形成并扩大为一个更加紧密的政治、军事和经济板块,同时力图将伊斯兰世界和俄罗斯以及已经在近代史上被敲 碎的中国进一步碎片化。这就是美国时而指责伊朗、伊拉克、朝鲜为邪恶轴心,时而把中国、俄罗斯、朝鲜、伊朗列为核打击对象的原因;这是美国不顾严重的金融 危机加速研制空天飞机等新一代战略武器,实行“一小时打遍全球”的原因;这又是欧洲一直跟着美国在伊拉克、在巴尔干、阿富汗、利比亚血战,眼下又跟着美国 围堵、制裁并准备进攻伊朗的原因;也是欧洲以防御伊朗导弹为由执意在欧洲部署反导系统、美国在中国周边构筑反华联盟、进行对华空海一体战部署的原因。    冷战结束后的这种状况,我称之为“温战”,它既比冷战激烈,又不如热战那 样看上去明火执仗、阵线分明,但它依然是一种广义的战争状态,照样会给世界带来无穷无尽的苦难。中国制定国家发展战略的基本考虑,就是要对当今世界发展的 大势有一个正确的判断。今日世界的主要矛盾,是美国维护世界霸权和各国抵制美国独霸世界、实现自身发展之间的矛盾。所以,中国如果要构建当前形势下的利益 共同体,在时间要素确定之后,仍然离不开战略的空间要素:敌、我、友。    美国全球战略是打一个、夹一个、看一个   “温战”的基本特点是,美国按照巩固世界帝国的战略目标,率领欧洲盟军,凭借广泛的地区联盟及各地盟军,对美国自己认定的“无赖国家”进行帝王削藩式的依次征服,简而言之可称为一个帝王与三大战场。   这个“帝王”各方面都居于独步天下的位势。美国政治学者威廉恩道尔说:“传统上和平的美 国,通过规模巨大、难以想象的社会改造,转型,已经从根本上变成一个处于永恒战争状态的斯巴达国家。”艾森豪威尔当年说美国的危险是出现了一个军工综合 体,今天,美国已经是经济、军事、工业技术、资本、政治一体化国家。只有全世界的资源才能支撑美国的经济发展和生活方式。所谓的经济全球化,基本上可以理 解为全球美国化,美国当下爆发的金融危机,本质上就是美国凭着它的军事和金融霸主地位挥霍世界财富造成的。所以,美国在世界的扩张和掠夺,已经不能用普通 的政治道德标准去评判它,正如不能用好坏的概念去评论狮子的胃口。   被称为“21世纪的诺查丹玛斯”、预测准确率达85%的美国著名军事政治专家乔治?弗里德 曼说:“美帝国最少还有500年,中国在以出口为主的结构和贫穷的冲突下,未来10年内将陷入危机,日本将再次崛起为亚洲最强国家。”自我称谓帝国虽然没 有出现在美国官方的文件中,但半个世纪以来,没有一个美国总统候选人不宣称保持美国世界领导地位的。在这个坚定不移的国家战略目标下,是美国明确的军事战 略、外交战略、经济战略和文化战略。就像普遍意义上的“政府”主要靠货币和军队进行实际统治意义,美国今天事实上的帝国地位,也主要依靠世界通用的美元和 全球部署的美军。这也预示着世界将在漫长的时间内处于“温战”状态,除非美国的霸权地位被平衡或颠覆。   在分割欧亚大陆、各个击破的战略意图下,美国征服世界的路线图和时间表是很清晰的。当下, 是以立体围堵方式对中国、以战略挤压方式对俄罗斯进行威慑性战略牵制,在一系列军事胜利的基础上,包围和进攻中东最后的战略孤岛伊朗,并为此扫清叙利亚和 巴基斯坦等外围,然后再把战略重点逐次转移到中国和俄罗斯。这种态势可以简单地归纳为打一个(伊朗),夹一个(中国),看一个(俄罗斯)。   所以 ,如果一定要对2012年及未来世界局势作一个预测的话,我认为今年 有可能爆发伊朗战争。美国全球战略目标的终极需要、美欧转嫁金融危机的现实需要、以色列对国家安全的强烈担心,将当今世界和中东地区最强大的军事、政治、 经济力量集结起来;与此同时,欧亚大陆各政治力量却一盘散沙。一边倒的战略打击态势已经成型。美欧正在酝酿的对伊朗石油禁运,其实就是宣战令,之前作为序 幕的双方间谍战、网络战、暗杀和国家心理战已经进行了很长时间。美、以、伊都已经做好了战争的前期准备。打掉伊朗,对中国是釜底抽薪,对俄罗斯是唇亡齿 寒。俄罗斯已在一年前做好了“世界末日大决战”的准备。   出于美国全球战略目标的需要,巴基斯坦也会有麻烦。美国已经设想了巴基斯坦内乱的场景。美 国的战略家一直有一个隐秘的梦想:那就是没收伊斯兰世界唯一的核武库。此举美国还可以一箭双雕,同时切断中国通往印度洋的陆地接口及与伊斯兰世界的联系。 还是出于同样的原因,后金正日时代的朝鲜,也在美国的强烈关注之中。   在美国战略目标的驱动下,不仅2012年的世界仍将战云密布,未来很多年世界都不可能从战 争的阴影中走出来。作为必须仰望星空的中国学者、军人和外交界,面对这样的现实,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在历史上遭受了陆地帝国、海洋帝国的入侵之后,今 天中国正处于人类历史上空天帝国的威胁之中。    美国对中国的C形合围正在收紧并呈立体进攻之势   孙子兵法说,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这是战争的四个阶段,也可以看作是大国博弈的四个层面。美国对中国的围堵,在前三个层次上都有巨大的进展。 这些进展全面体现在政治高压、经济控制、军事威慑、地缘包围、文化瓦解等各个领域。    美国从冷战年代至今,不仅没有放弃反而利用中国的全面开放,全力实施以“中情局十大诫令”为代表的分化、瓦解、渗透、演变中国的整体战略。 它 不断炮制中国威胁论,然后贼喊捉贼式地组织“亚洲北约”;率领工业化国家对中国武器禁运和高技术封锁;撬走中国周边的卫星国;干涉台湾、西藏、新疆等地区 内政,支持民族分裂势力,悄然完成对中国的C形地缘包围。2010年2月,美国发表《四年防务评估报告》,将中国列为主要战略对手;4月,美国公开宣布实 施专门为中国量身定做的空海一体战。2012年1月5日,美国总统、国防部长、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一起公布了未来十年的美国军事战略,宣布放弃同时打赢两 场战争的策略,改为打赢一场战争,同时在另一场战争中破坏干扰敌人的行动,并强调中国应被特殊盯防。这说明美国已经开始进行调动、部署军事力量等“伐兵” 阶段的战略威慑。   美国调动了以技术工业体系、美元金融体系、军事力量和地区战略联盟为核心的硬实力;以贸易、汇率,自由、民主、人权的文化体系和附着其上的宗教元素等软实力,并以上述两种实力的运用为“巧实力”,合围中国。 美国对我国的C型包围圈    中国追求和平不能无底线让步   前不久,《环球时报》在北京举办了以“世界变局——中国战略”为主题的年会。著名理论家郑 必坚先生做了《寻找利益交汇点,构建经济共同体——追求人类共同利益》的主旨发言。郑先生说,现在是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时代,“各国相互依存加深,你 中有我,我中有你,大家谁也离不开谁”。但是,就在他畅想“人类共同利益”的时候,美国政府智囊兰德公司2011年10月份公开发表一个《对华冲突》报 告,提出为防止未来与中国爆发军事冲突,美国应准备“相互确保经济摧毁”,因为“这两个经济体之间以及它们和世界其他国家的关联程度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时 期”。该报告还建议美国“威胁运用核武器”。美国2012年总统参选人、前驻中国大使洪博培日前在CBS辩论节目中说:“我们应该联合我们的盟友和中国国 内的支持者扳倒中国。”显然,美国战略家并不认为美国离不开中国,也根本没有与中国建立“利益共同体”的意思。   其实, 对于中国来说,全球化从鸦片战争打响的那一天就开始了,而那时的世界才是真正的多极化,除了中国是弱者,其他欧美俄日列强实力相当。但是,那时的全球化和多极化给中国和世界带来真正的和平了吗?   20世纪至今的历史已作了血淋淋的回答。这种多极化随着二战的结束被美苏两极化代替。冷战结束苏联解体,世界进入的是单极化状态,美国迄今所做的一切,就是要维持这种一极压制、领导多极的政治生态。    在这种政治形态下展现的所谓经济全球化,实际是世界经济生产大分工:美、 欧、日凭借多年工业化的基础,靠技术和资本获利,总体上相当于世界资本家的角色;中东、俄罗斯、巴西、澳大利亚凭借上天的恩赐,以出卖矿产资源为主,相当 于世界大地主的角色;而印度、非洲、中国及亚洲的一些小国,基本上可以看作给上述两类“经济共同体”打工的工人和农民,处在全球生产食物链最低端,工作辛 苦,环境恶劣,而收获微薄,既受制于技术和资金,又受制于矿产原料,自己让出全部市场却还要依赖它们的“市场”。这本质上是以经济形式进行着的国家斗争。 世界上没有孤立的政治,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为了维护这种食利性的经济形态,美国、欧洲和日本统一步调,对中国禁止出售先进技术和武器;而矿石和石油跨 国组织则联合盘剥中国。美国更利用其世界霸主地位,享用并巧妙劫取中国外汇。   德国19世纪战略思想家马克斯韦伯在《民族国家的经济政策》一书中说:“全球经济共同体的 扩展只不过是各民族之间相互斗争的另一种形式,这种形式并没有使各民族为捍卫自己的文化而使斗争变得更加容易,而恰恰使得这种斗争变得更困难,因为这种全 球经济共同体在本民族内部唤起当前物质利益与民族未来的冲突,并使得既得利益者与本民族的敌人联手而反对民族的未来。”稍有政治经济学常识的人,都不难理 解这段历史性论述的现实意义。   郑必坚先生的“战略”视角只突出经济,这难免会造成其他方面的思维死角。 社会是一个综合系统,经济只是其中的一个单元,在它之上有政治,在它之下有军事,在它之外有外交,在它之内有文化。只从经济的角度看世界,很容易陷入以无底线让步追求和平共处的认识误区。宋朝就是这方面典型的例子。 在 澶渊之盟带来长时段的边疆安宁之后,统治者不仅在经济繁荣中安于现状,反而迷信以金钱换和平的万能魅力。北宋神宗年间,西夏屡次寇边,朝廷不张挞伐却赐岁 币试图安抚,当时的边将说:“朝廷素事姑息,所以狡虏生心,敢尔狂悖,今若再赐岁币,是益令玩视,愈亵国威。”由经济到政治再到外交和军事,是一条直线。 只有思维混乱的人才在这些看似孤立的概念中纠缠不清。    历史留给中华民族的机会可能并不太多   透过所谓全球化的纷乱世象可以看到,历史并没有中断。西方列强仍然横行于世,中国还没有完成现代化转型,中华民族遭受欺压、威胁的总体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好转。   国际共产主义的兴起,是中华民族在当代最大的历史机遇。靠着这一思想武器,中华民族从西方 列强和日本侵略的铁蹄下解放出来。近30年,美国抢夺世界要地的过程中,中国聚精会神搞建设,积累了资金,开始了城市化进程。这是中国抓住的第二次历史机 遇。但是,由于政治衔接问题,中国并没有在这两个机遇中完成工业现代化,没有足以和美欧老列强“竞逐富强”的国家体力。在技术决定社会变革的根本规律面 前,财富数字的对比是没有意义的,这也是笔者一直以来痛批“GDP”主义的原因。 小平同志提出不管黑猫白猫,能捉老鼠就是好猫,本意是解放思想,结果却成为各行各业急功近利的尚方宝剑,这给国家的吏治、道德、思想、文化、环境及经济领域的几乎一切方面,都带来了巨大影响,积累了大量社会矛盾,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美国正是看到中国的这一根本性缺点,所以,加速对中国构筑包围圈,同时准备策动中国内部动乱。以历史的眼光看,今天的世界和中国,很类似于甲午战争前后的整体形态。    2012:中国国家战略如何规划?   郑必坚先生还提出2012年应该是“战略规划年”。笔者对郑先生的忧国情怀十分敬重,但对于“战略规划”仍想商榷几句: 战略规划是国家发展的顶层设计,早就应该进行;战略规划的起点应该是国家利益,终点是更大的国家利益。从来没有高于国家利益之上的人类共同利益。   道不同不相为谋。中国要想构建利益共同体,必须对现在世界各大国的利益有一个基本分析。与 中国利益一致的国家,才可能寻找到利益汇合点;根据利益的重叠程度,才能构建利益共同体。而对于那些与中国利益有冲突的国家,则需要分析利益冲突点,能避 免则避免,不能避免则要坚持自己的利益。在知己知彼基础上的纵横捭阖才是真正的“战略”。中国固然不应该采取冷战思维,但也没必要不合时宜地固守不结盟原 则,战略之魂在于“战胜”,战胜之道在于致人而不致于人。和平求不来,买不到,但和棋却可以通过博弈、运筹来实现。   以当下的国际现实论,美国的国家战略是清晰的:率领西方国家,包围分割世界财富和资源最集 中的欧亚大陆,压制其他大国的工业实力和军事实力,维持以美元为核心的世界经济体系和以美国核心的世界政治体系。故美、欧、日是世界范围内的利益共同体, 而中、俄、伊斯兰世界部分国家则是美国内定的利益冲突集团。在大幅度削弱俄罗斯和伊斯兰世界的同时,美国未来10年的战略重点是削弱、压制中国发展。当 前,美国正从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收紧C形地缘包围,加大经济抽空中国的力度。   在这种大势下,不管中国如何向美国表白不愿意对抗,不做美国的敌人,都是自作多情。中国应 该正视这一现实,调动全部的战略智慧予以破解,而不是幻想通过退让获得暂时的安定。毛泽东早就说过,“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以妥协求团结则团结亡”,这 是经验,也是世界矛盾运动的一般规律。中国对美国必须放弃幻想,确立正常国家关系的发展思路,力争和平,不怕对抗。   郑必坚先生所说的和所有国家寻找利益交汇点构建利益共同体,和他以前说的和平崛起,只能是一种外交政策宣示,对内没有任何战略指导性。 和 平崛起和构建经济共同体,是愿望,是目标,如何和平崛起、如何构建利益共同体才是战略。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是十分正确的,但这种和平发展和近 代史上一样是在一个充满战争风险的时代进行的,仍然可能被内忧外患的合力所中断。对和平的执著追求,不应该以放弃思想上的警觉意识为前提。中国要有为和平 不惜一战的气概和准备,有备才可无患,敢战方能言和。 笔者相信,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理解和全面发展,催生了中国的改革开放; 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理论有利于我们破解新的时代难题。中华民族有着生生不息的旺盛生命力,中国有着无数智慧的头脑和英雄的人民,走过可歌可泣悲壮历程的 中国人,不仅可以化解一切危机,还可以为世界和平作出更大的贡献!
个人分类: 美国问题|2660 次阅读|0 个评论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下学期提供课程让学生参与占据华尔街活动
热度 1 毛宁波 2012-1-16 10:25
Columbia University recently announced plans to offer a course next semester in which students can study and participate in the movement. The class will be offered through the anthropology department and will be taught by Dr. Hannah Appel, a veteran of the movement. It is called “Occupy the Field: Global Finance, Inequality, Social Movement.” Upperclassmen and graduate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take the class. “Class requirements will be divided between seminar at Columbia and fieldwork in and around the Occupy movement,” according to the class syllabus. “In addition to scheduled seminar , this class will meet off-campus several times, and students will be expected to be involved in ongoing OWS projects outside of class, to be developed in close conversation with the instructor.” Could this type of class be dangerous for the students who will be involved in it? Appel thinks not. “As a regular participant in the Occupy movement… I can say with absolute certainty that there is no foreseeable risk in teaching this as a field-based class,” she said. She also encourages students not to break the law when they are conducting their fieldwork though, because then there could be problems http://www.eduinreview.com/blog/2012/01/columbia-university-offers-course-allowing-students-to-participate-in-occupy-wall-street/
2856 次阅读|0 个评论
华尔街?花尔街!(外一则思考题)
热度 5 boxcar 2011-10-18 06:40
昨晚看凤凰卫视的《时事开讲》得知美国的占领华尔街运动已经“满月”。在这个没有收获却忙忙碌碌的秋天,我已经实在没有神马精力去关心世界上的大事或者小事了,加上主流网络媒体对这种话题似乎很不给力,所以被动地等待讯息轰炸的我们直到这场运动发起 N 多天后才隐隐约约地听到一点儿消息。在一个寒冷的早晨(气温以在冰点以下,还没有暖气),早早起床,写上一段文字,评说几句关于“经济”这个自己历来不擅长,却不得不关心的话题。因为主流的经济学概念和原理永远都不是我等升斗小民可以学会和玩弄的,所以只能试着用俺的“喆学”思想去解读一下这场运动台前幕后的东西。现在,就让我们从华尔街这个著名的地名谈起。 华尔街,按照百度百科的说法,是“纽约市曼哈顿区南部从百老汇路延伸到东河的一条大街道的名字,全长不过三分之一英里,宽仅11米 , 是英文 “ 墙街 ” 的音译。街道狭窄而短,从百老汇到东河仅有 7 个街段。 1792 年荷兰殖民者为抵御英军侵犯而建筑一堵土墙,从东河一直筑到哈德逊河,后沿墙形成了一条街,因而得名 Wall Street 。后拆除了围墙,但 “ 华尔街 ” 的名字却保留了下来。然而,它却以 “ 美国的金融中心 ” 闻名于世。美国摩根财阀、洛克菲勒石油大王和杜邦财团等开设的银行、保险、航运、铁路等公司的经理处集中在这里。著名的纽约证券交易所也在这里。”【 1 】 这个华尔街,按照俺的撷英音译法,可以至少有两种。一种是“华尔街”——让您感受繁华的一条街,这似乎是大家所希望的,也是最主流的译法。第二种,是俺给的译法,应该是“花尔街”——肯定不主流,但其实更准确。 大家想想,那帮每天混迹于 Wall Street 上,靠着故弄玄虚地玩弄各种文字(概念)和数字游戏,每年赚到数以百万、千万美元的家伙们,最后花的是他自己的钱么?当然不是,而是尔等的钱!几番跌宕起伏的折腾之后,最终真的能让尔等永享经济繁华么?从目前看显然没有,随着一个接一个曾经辉煌显赫的西方国家的主权债务危机的发生,他们的繁华即将过去。尔等靠着加班加点、流血淌汗生产出物美价廉的商品卖给他们(西方曾经“列强”和将来的“劣强”们),换回一些花花绿绿的外汇再借给他们来买咱的商品、或者拿去做各种翻云覆雨的金融游戏,有木有把握用于维持这种表面的繁华?恐怕未必!所以, Wall Street 叫华尔街不妥,更准确些的译法应该是“花尔街”——花尔等钱的一条街。其实,这个“尔等”,不但包括了广大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劳动者们,也包括了那些自己的劳动所得被“理财专家”们忽悠去参与投资游戏的发达国家工薪阶层群众。这些人已经先于还在加班加点搞生产,没有精力停下来思考的那些劳动者们“觉醒”,用占领 Wall Street 的方式去表达他们的不满了。 如果仅仅是“花尔街”,似乎还不算太过分,用比较阿 Q (精神胜利法)的话来说,这是“儿子”花了“老子”的钱,算是“天经地义”的,再撷英一下就是“花儿街”——花钱的“儿子”们群集的街道。更可怕的是,人家把握了所谓的主流话语权(例如《华尔街日报》之流),形成了一种“话儿皆”的局面,让很多人觉得世界就该是这个样子,然后便心甘情愿地被已经在“花尔”的家伙们再三“洗劫”,成了“花尔劫”。 当那些能让人瞪大了“外圆内方”的“钱眼”很亢奋很慷慨地拿出钱来投入其中的概念和数字游戏完不下去的时候,“华尔街”正在被打上一个“花儿结”,何时才有“解”,尚不得而知,我想,总不见得要靠破产这种方式来“划而解”吧?! 外一则: 留下一道思考题—— Wall Street 的英文撷英和拆字是什么?(提示:把 Wall 拆成 W 和 all ) 参考: 【1】 http://baike.baidu.com/view/36453.htm
3809 次阅读|8 个评论
有感于毛主席像出现在占领多伦多示威现场
热度 4 yzhang111 2011-10-17 05:30
有感于毛主席像出现在占领多伦多示威现场
从主席像来看,还是够正面的。看来北美受压迫人民开始觉醒了。有压迫就有反抗,这话看来不假。华尔街要注意,压迫人民的政府更要注意,尤其是加拿大。 图片转自《万维读者》
3461 次阅读|7 个评论
[转载]笑翻:占领华尔街抗议打出中文标语
热度 2 yzhang111 2011-10-4 09:17
[转载]笑翻:占领华尔街抗议打出中文标语
转载自《万维读者》
3588 次阅读|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2: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