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课题研究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课题资助方式是不是可以改个方式?
zhaoxibo 2012-1-25 17:50
近几年来,课题研究经费的资助力度越来越大,这无疑对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物质基础,也吸引了大量研究者投身于课题研究,起码吸引了大量研究人员投身于课题的申请。管理层在课题研究方面付以重金,无非是希望能通过经费资助力度吸引更多的人投身于课题研究,以取得更好的研究成果。初衷是好的。但是,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究竟需要多少经费,是不是经费越多就越能有高端的成果,能申请到经费的研究人员是不是一定是为了研究还是在研究的同时为了获得收入,诸如此类问题恐怕你心里已经有了不能言表的答案。今年我也在申请课题,但面临那么大数额的资助力度,对课题申请有些不抱希望了。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课题研究一般不需要过多经费,主要花费就是调研和购买国外资料,有时可能需要到国外进行合作研究,这些费用加在一起,足足的计算你能需要多少,给你30万够吗? 最近几年国家财政收入可观,教育和研究经费投入不断加大,为教育和科研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经费数额加大仅仅是发展教育和研究的一个方面,更主要的还是效率。投入那么多资金,这些资金是怎么用的,用到了哪些方面?这才是根本。课题研究靠的不是经费而是研究人员的兴趣和对社会的责任,研究经费投入是不是可以可以改个方式,在课题申请阶段减少经费资助力度,只要课题有用就给予适量资助,课题完成后由社会去评判其有用性,对社会有用的研究成果给予课题后资助。这样就可以避免课题申请受到课题项目的限制,避免由少数专家决定课题取舍的现象。
317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评审程序标书的评议指标及分值
seoal 2012-1-11 17:23
从网上转载的,未曾验证也无法验证其真假,仅作参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评审程序标书的评议指标及分值 1. 立论依据:420分 2. 研究方案:330分3. 研究基础:250分(总分1000分) 一、立论依据 (420分) 1. 课题研究的意义(100分) 涉及重要领域的重要问题, 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或应用前景 2. 科学性:(90分) 研究的背景:国内外目前的研究现状 存在的问题:提出研究的切入点 研究设想:研究目标及思路 3. 学术思想及创新性(150分) 理论创新:新学说或理论n 方法创新:新方法n 技术创新:技术改进或完善n 4. 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了解(80分) 广度和深度:近5年的主要研究进展n 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参考文献: 国外文献 近5年n 数量:20-30 二、研究方案 (330分) 1. 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80分) 范围合适:3-5个内容n 重点突出:1-2个重点n 关键问题选择准确:1-2个关键问题n 2. 技术路线(90分) 设计合理:基础与临床n 方法可行:成熟可靠 可重复性强 易于掌握n 3. 研究方法及手段(90分) 方法先进:n 技术成熟可靠:n 有创新:n 4. 研究的预期目标(70分): 明确,可以达到,留有余地。 发表的研究论文:n 申请的技术专利:n 可应用产品的开发:n 三、研究基础 (250分) 1. 与本项目有关的工作积累(90分) 主要研究者的研究背景及经验:n 与本研究相关的前期研究:n n 已发表的研究论文: 2. 已具备的实验条件(80分) 实验室条件:主要仪器和设备n n 技术条件:实验模型的建立,预实验的结果,关键实验材料 国内及国际合作:合作的背景及技术优势n 3. 项目组成员(80分) 主要成员6-10名,结构合理 高级研究人员(1-2人)n 中级研究人员(2-3人)n n 技术人员及研究生(3-5人) 四、经费预算 人员费:5 %n 管理费:5 %n 仪器费:《 10%n n 合作费:《 10% 实验材料费:60-70%n 五、专家委员会的意见 要对申请人及研究项目进行具体的评价: n 学术水平:已经取得的成就 科学态度:人品及学风n 项目的重要性:理论意义及实用价值n n 实验条件:能否满足研究需要 六、如何提高中标率 1. 精选课题申请人: 2. 预审标书并进行修改: 3. 优化组合研究队伍: 4. 孵化、扶植课题项目: 谈谈人员梯队: 项目组成员(80分) 主要成员6-10名,结构合理 高级研究人员(1-2人) 中级研究人员(2-3人) 技术人员及研究生(3-5人) 一份标书的重点 摘要及立项依据, 1、摘要限400字,因此要特别注意重点突出,防止“头重脚轻”,即与课题相关的一般性描述太多,而对要研究的东西阐述不够。 2、观点(推论)一定要明确,非常肯定。 3、立项依据中研究意义要争取开门见山,不要说过多相关但无直接联系的话,主要是讲清楚你发现了什么,准备做什么,怎么去做。国内外研究现状不必太多,但除了有最新的权威杂志文章以外,最好加入部分国内相关领域专家的新文章,不必故意回避,而且如果恰好碰上这份专家评审,那就更好了。 4、最好包括已有工作基础一节,将已有相关结果以及发表的杂志列上,可以增加可信度。 二、研究内容及方案切忌复杂,以免过于凌乱,步骤最好有一流程图。其实我请教过多位评审专家,一份标书最多看半个小时。 三、可行性分析可包括:理论上可行、有预实验基础、课题组成员力量雄厚、技术成熟、实验设备有保障这几部分。 转载地址: http://user.qzone.qq.com/23539196/blog/1325992026
3113 次阅读|0 个评论
请路过的广大中医老师帮忙填份问卷——关于中医药传承的
热度 2 nijie1103 2011-12-21 16:23
请路过的广大中医老师帮忙填份问卷——关于中医药传承的
大家好,我是一名中医药院校的研究生, 目前我正在做关于中医药传承影响因素的课题研究,请各位老师和同学帮忙填份关于中医药传承的问卷了,此问卷完全是采用匿名方式进行的,调查所得的结果也仅供学术研究之用, 如果您想知道最后的研究结果,也通过给我发站信息,我会在研究结束后,发送一份研究结果给您,非常感谢! 注:填完问卷是可以抽奖的哦! 1.如果您是中医院或综合医院里中医科的医生,请填写 http://www.sojump.com/jq/1207002.aspx 2.如果您是研究生,曾在中医院里实习过,请填写 http://www.sojump.com/jq/1207201.aspx
1167 次阅读|2 个评论
SCI之我见
skdhf 2011-12-17 21:50
SCI这是个不朽的话题,最近科学网更是出了很多对此感触的博文,作为一个SCI虔诚的信徒,看到别人一直在讨论它,心里也痒痒的,决定一吐为快。 我对SCI的感情一直都没变,且有越来越深的趋势,从第一天进实验室,师兄就给了我一篇他自己发表的SCI文章作为参考,当初觉得师兄真了不起,能发表英文文章,随着课题研究的进行,自己也发表了这样的文章,反过来想想也没什么大不了,只是需要付出努力而已。不过即使自己觉得没什么,而且很对人都在说SCI具有怎样的局限性,但我依然觉得它自身没有什么不对。SCI文章只是一种研究成果的载体,是同行之间交流的场所,我们通过他进行交流,交流不好反而去埋怨它的不对,这怎么都说不过去,要说不对,是我们自己出了问题,在急功近利的影响下我们出卖了SCI。 SCI又有三六九等(当然也是人分的,和它本身也没有关系),这就是影响因子,高的影响因子就代表着有地位,会得到一个群体的顶礼膜拜,而低影响因子的就会受到一部分人的唾弃,即使有些在上面发了文章也不好意思承认,就像一个出身卑贱的孩子不愿大庭广众之下介绍自己的父母一样。这和父母又有什么关系?无论出身,我们更应该感谢自己的父母,是他们给的我们生命啊。 因此,我是感谢那些SCI杂志的,它们让我们的思想和知识得以传播,同样,我们通过它们不断学习和提高。不去分高低贵贱。善待每一个SCI.
259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今天的大学生
热度 1 xiaojy 2011-11-28 21:20
以下一段话,摘自 侯晓静 老师的博文“今天的大学让我失去了兴趣 ”(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42699do=blogid=512461 )。 有时觉得今天的孩子又可怜又可恨,有思想而没有梦想,聪明而没有灵魂。不知道怎样做学生,缺乏对他人的理解和包容,不知道怎样做孩子,对父母亲人的付出视而不见。有时跟他们长谈,又会感觉到孩子们心灵深处的善良,孩子们的挣扎和孩子们渴望完美又没有方向的无奈。过去做老师,上课前需要做充分的准备,查阅很多的相关资料,因为学生们会有很多的想法或问题等着与你交流,自己生怕没有准备充分不能应对学生的提问;出考题也要尽量多转几个弯,出一些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因为一不小心你的学生就会考出一堆堆的80、90分的高成绩。而今天,学生们似乎没有兴趣与你在学术问题上深究,没有兴趣跟你讨论什么问题,所以上课就意味着听,下课立即走人;考试题也要简单了再简单,要出一些专门送学生分数的题目,以免太多的人不及格。毕业论文,学生的要求是过关,而不是学习课题研究方法或论文写作方法,所以我经常会被学生要求,老师你不要对我们要求太高,我只要过关就好。这个老师做的,太没有感觉了。也不能完全怪我们的孩子,从幼儿园开始的教育方式、独生子女成长中爱与奋争的缺失、大学的浮躁、老师的敷衍,很多的因素。
2852 次阅读|2 个评论
课题研究:可能走向预期的反面
zhouguojun 2011-10-13 23:16
课题研究:可能走向预期的反面 我主持研究的 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 规划 2011 年度一般资助项目《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长效机制建设与实践研究——以 湖南省炎陵县为例》(项目编号: XJKO11BJJ004 )已进入全面研究阶段,在搜集阅读相关文献,结合本县实际思考时,使我震惊:我的研究面临走向预期的反面。 一、选题背景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诉求已从“人人有学上”向“人人上好学”迈进,推进教育均衡,提高教育质量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 近年来,炎陵教育飞速发展,在湖南率先实现义务教育区域均衡。湖南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于 2011 年 3 月 24~26 日组织专家团队到炎陵进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试点先进县市区调研,炎陵做法获得好评; 2011 年 4 月株洲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讨会在炎陵召开,对炎陵工作充分肯定;在“十二五”规划立项指南中也有“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机制”选题。基于此,确定了选题“县域义务教育 均衡发展长效机制建设与实践研究——以湖南省炎陵县为例 ”。 二、预设立意 确定选题后,根据本县实际及相关研究和外地做法,基本确定以下立意: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必须走集中办学之路,在完成充分的集中办学(以乡镇为居所建办学校,村落的学校和教学点基本撤并)之后,再着力完善校舍、配置资源、优化师资、提高质量、扶持弱势,并把这些工作进政策、进文件,长期运行,不因领导的变动而变动,让人民充分享受教育的幸福,最终实现教育的持久均衡。 三、深入思考 课题被立项并开题后,我大量翻阅文献,结合县域实际及本人经历和所见所闻,我为自己的发现震惊,我要推翻我的预设立意:充分的集中办学并非能真正实现教育均衡! 这让我重新审视对课题的界定:何谓教育均衡?教育均衡是我所预设的:有好的条件、好的师资、好的质量吗?当然,这是其中的重要因素。我想,我们可能还得追溯到本源,我们办教育是为什么?是为谁办教育?我们的旗帜不是很鲜明吗——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让孩子健康幸福成长!是的,正因为这个命题,我推翻了预设:我们理解和推进的教育均衡并不一定是人民满意的教育,具体见后面的分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教育统计数据”显示: 1978~2009 年之间,全国小学校数从 949323 减少到 280184 所,共减少 669139 所,减少幅度约为 70 . 49% ,平均每年减少 21585 . 13 所;普通初中学校数从 113130 减少到 56320 所,共减少 56810 所,减少幅度为 50 . 22% ,平均每年减少 1832 . 58 所。尤其是后 10 年比前 20 年减速更快。 从 2001 年开始的全国性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至今已整整十年,不少省份已基本结束,有些省份还在“努力”落实,全国中小学校现还在撤并减少之中。我们在充分肯定这种大规模、广范围的布局调整运动给我们基础教育带来巨大成就的同时是否曾思考不能被忽视的现实。 1 .现实价值取向排斥教育均衡 在我国当下的社会现实中,由于社会阶层结构不合理所带来的公共资源配置的不公正,引发着更深刻的社会机会的不平等和社会阶层的再生产。同时由于教育内部知识本位、选拔主义、恶性竞争、应试主导的精英主义的教育取向导致不合理的教育分流、不平等的教育机会和不公正的教育资源配置,更加不断地强化封建传统中严格的等级化、人为分层、压抑人格和个性的教育价值取向,这种教育价值取向排斥理论和现实中的教育均衡。表现的现状是大量优质生源、优权生源流向优质学校,加剧两极分化。 2 .布局调整转移教育成本 由于布局调整,撤并村校,在乡镇集中办学,实行寄宿制,这样乡村的孩子因家校远隔不得不寄宿。这样,尽管政府减少了教育经费开支,农村教育成本似乎下降,但对那些因学校撤并而被迫转校的学生家庭来说,他们的教育成本增加。因为要到更远的地方上学,他们需要支付交通费、伙食费以及家长陪读而产生的相关费用。这无异于将国家、政府本应承担的教育投入转移到了本就不富裕的农民身上,也就是说学校布局调整无形中将国家应负担的教育成本转移到了个人身上。 3 .布局调整流失教育资源 布局调整的初衷和皈依是整合资源,集中力量打造优质教育。事实上是这样的吗?由于布局调整,调整后的学校为了能容纳大规模的学生,不得不扩容,建教学楼、宿舍、食堂等,以及配置各种资源,被撤并的学校因没有学生而使得资源被闲置、废弃、流失,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而本可以将用于配置硬件资源的经费用于师资培训、提高待遇,这样,由于外延教育投资急剧膨胀而内涵投资捉襟见肘。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没有优秀的教师,要想有好的教育质量无异于痴人说梦。另外,实行布局调整的很大一个因素,是由于计划生育,当地人口减少而撤并学校,近年来,人口数量逐步增多,学生基数逐步加大,是否当地生源达到一定程度时被撤并的学校又要办回去呢? 4 .布局调整抛弃乡村文化 乡村学校不仅仅为村民提供教育服务,同时也是寄托民间传统、族群认同、文化习俗等精神符号的一种文化载体,文字和学校成为村落不可或缺的重要文化组成部分。它是村落中唯一带有文化韵味的标志性建筑,也是现代文明的重要代表。撤并学校会使当地居民产生强烈的心理感受,认为是该地区生命周期的一个阶段或一段时期的结束。另外,学校的撤并使很多学生不得不选择进入寄宿制学校,缺少亲情关爱,导致行为失范,远离乡村文化,从而背叛乡村。以城市标准为标准,生在乡村,最终仇视乡村、仇视父母,以出生在乡村为耻,走出乡村后不知回报乡村,从而抛弃乡村,导致乡村文化的没落。 四、展望 教育均衡,并非一定要把学校办得多么大,房子建得多么漂亮,幸福存在人们内心,只要回到我们教育初衷: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我们的目光指向人民,指向学生,这样才是真正的教育均衡。要达到这样的均衡,我们对待布局调整不能搞“一刀切”,而应因地制宜,根据当地实际,建设新农村学校。尤其着力师资队伍建设,大力提高农村教师待遇,使农村教师待遇两倍甚至更高于城市教师,这样教育均衡、人民满意的教育才会真正实现。
个人分类: 有感而发|2673 次阅读|0 个评论
博士之路系列三:课题提出,课题研究,论文写作点滴
swuncyh 2011-9-15 20:55
完成了第二篇论文后,就想做点实用性更大的研究课题,主要是目前这个方向的算法很多,但很多算法只解决了其中一个主要问题,如果按照这种传统思路做下去,不一定好做,就想将这个方面或能够在实践中得以实际应用作为出发点来做,希望做出来的东西能够实际得以应用,所以针对这个小方向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理论分析与仿真实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想法不段出现,不段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但又不断被否定,最终想出了一个比较系统的解决方案,实验也得以验证。论文写作也是不断断续续进行,当做完成整个课题研究后,论文初稿也完成了,后来找家人帮助看论文,改进了不少表述甚至是错误,论文初步得以完成,但自己毕竟刚开始做研究论文,对此还不是十分放心,所以就了个关系不错的论文发表不错的研究做得扎实的博士生朋友帮助看自己论文,帮助改进了论文表述,特别是关于论文立论方面研究,使得论文整体上更完善,这篇文章是我做研究以来,进步最大的。主要有几点体会:研究工作要全面系统,逻辑上要严密,表述是中肯,不要说得过了,评论前人成果要客观与科学,特别是对于目前研究得比较少的问题,立论方面需要加强,可能通过仿真实验为论文提供坚实基础,否则审稿人认可没有研究价值,当然对于研究得比较多的问题,可以小讲;论文改进是无穷,不过多看多改是必要的,不要急于投稿,否则被审稿人看出大问题,几个月等待就白费了。
个人分类: 博士之路|4376 次阅读|0 个评论
泛滥的并列作者:警惕正在滋生的学术不端行为
热度 24 lionbin 2011-9-1 07:19
作者是文章的写作者、艺术品的创造者,通指对作品享有署名权的人。根据我国著作权法规定,在作品上署名为作者应具备3个条件:本人直接参与该作品的创作;本人直接参加该课题研究或试验,对该课题做出重要贡献;本人对该作品负直接责任。在科研期刊发表论文的署名中,排在第一个的名字为第一作者。该作者一般是该文章内容的最主要的贡献人,任何正式发表的论文论著的知识产权,最大权重归属于第一作者。一般情况下,第一作者是一项工作的主要完成人,这个当无异议。在多数情况下,第一作者也是该文章的主要执笔者。通讯作者的原本目的是为了让文章读者和作者联络方便,因为学生、博士后等人员的流动性,因此导师的固定地址常常作为通讯作者并把名字放最后。另外,通讯作者负责与编辑直接打交道,需要一定的经验。由于时代的发展,通讯作者逐渐赋予了新的含义,特别在中国人开始大量发表SCI论文的时候尤为明显,通讯作者慢慢成了导师的代名词。许多期刊甚至对通信作者署名做了界定,相对第一作者而言,通信作者具有更高的学术地位和专业水平,该项科研上作为第一作者的指导老师或重要辅导专家的身份为其提供帮助。对一篇科技论文来说,通信作者与第一作者所做的贡献是并列的,均为该文章最重要的作者。通讯作者同时也应该是论文对外责任的承担者。文章出现问题,通讯作者是脱不开干系的,这里顺便鄙视一下那些在学生的文章出现问题的时候,想方设法推脱的大老板导师们。其实, 通讯作者是否为主要学术思想的提出者,则是非常难说,特别是很多的大老板导师主要时间和精力都在搞钱和拉关系,具体的学术细节不可能去过问。这种情况下,他们是指出研究方向的人,但是却不一定是具体提出思路解决问题的人 (这句话来源于网络引用)。 一项研究发表时,正常的做法,当然应该是谁的贡献大谁排在第一。如果两个作者的贡献相当,就可以说明为并列作者,因此作者有权以“并列作者”发表论文。期刊论文中,作者常常有几种类型:第一作者,非第一作者、通信作者、并列作者等。曾经,并列作者在我国并不流行,而在外文期刊中,在作者简介栏经常有介绍性的说明“these authors contributed equally to these work”,说明对于该文,此两位或多位作者的贡献相当。追溯起来,1823 年在The lancet杂志中出现这种形式,其后多种期刊开始采用这种作者类型,而我国期刊从 2005 年才开始有并列第一作者形式,当然,中国人用英文写的文章,发表在国外的杂志上,应该早于这个年代。并列作者在《著作权法》被授予作者的一种权利,并被认为可加强科研人员之间的合作。如果作者真正在某研究领域开展了实质性的合作,且二位作者对文章的贡献无法区分,并列作者也无可非议。然而,许多好的形式在广泛被国人接受后,就开始发生蜕变,在科技论文的功利作用影响日益增加的今天,不少论文演变为职称稿、学位稿、课题稿、考核稿等。许多检查、验收都规定要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发表的论文,因此如果“并列第一作者”和第一作者一样有效,“并列通讯作者”和通讯作者一样有效,就可能滋生出空挂,没有参加研究工作,或者对论文贡献不够的也充当贡献相当人,成为并列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 如果没有科学严格的审查系统,“并列作者”容易成为学术不端滋生的温床。 如果说并列第一作者可能涉及到两个不同合作单位与合作者的智力产权分配的话,这也说得过去,但并列通讯作者就让人匪夷所思了,更有甚者,还有平列第三作者,并列倒数第二作者等等的说法,真是让人哭笑不得,中国的科研人员太有创造力了!不同单位的并列通讯作者,说白了,就是大老板导师之间的利益均衡; 相同单位的并列通讯作者,就是一种学术不端行为, 在目前的游戏规则下,就是为了占便宜。其他的一些并列就是一种人情稿,有些规则可能就是前多少位作者都算数。 在一个人的科研生涯中,有那么一、两篇并列作者的文章,也说得过去,可是如果篇篇如此,或者大多如此,情何以堪。我最近在参加高级职称的评定会上,有些参评者居然所有的参评文章全部是并列作者,而且大都排名第二。我问这样的参评者,我承认你的并列作者的文章,但一篇只算半篇,你看如何?还有一些中级职称人员与以前的导师并列通讯作者,我也非常嘴贱地追问了一句,这个通讯作者是你送老板的,还是老板送你的?尽管被我顶真的人非常不高兴,他们的老板自然也不高兴,但大多评委还是表达了与我相同的看法。泛滥的并列作者正在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局面。 有时候,这样的并列作者遭到批评,却还会整整有词的,“你们睁大眼睛看看,我这是什么档次的文章,是顶端刊物!如果要刻意增加文章数量,我们以后多发普通杂志好啦。”真是笑话!这里姑且不论杂志的好坏与某篇文章的好坏是否有必然关联,就算有很强的关联吧,那么这其实已经在影响因子等方面得到了体现,而且,在高影响因子的杂志文章上不当地增加并列作者的行为,实际上害处(不公平)更大,一说起来嘛,我有多少多少top的文章,非常唬人,但全是水分呀,很大程度上掩盖了潜在的弄虚作假行为,让老老实实签署作者的竞争者无意中吃了很大的亏。而且并列作者涉及到多个人,其危害和产生不公的场合将呈级数增长,所以,越是top的杂志,越不能乱来。尽管有些人认为在好杂志上添加并列作者是天经地义的,不然会打击合作,那么我要反驳说,我们以后也不要管什么行贿和受贿了,也别评什么先进了,也别评职称了(大家都可以是并列职称),因为那同样也会打击合作。这里显然争论的是论文署名权合法性的问题,作者贡献要区分出不同顺序(除非真得无法区分),也是合理性的表现。其实,说上述这话的人,已经承认了此篇文章的并列作者签署并不是智力投入无法区分,而是另有所图。 不恰当地增加并列作者就是一种学术贿赂 ,请不要再狡辩什么。如此糟蹋并列作者的名声,难道都是评审体制的过错,参与这个游戏的人本身没有问题? 本文写作中,参照了百度百科中对相关术语的解释,同时参考了吴祝华等在百度文库中的文章《我国并列第一作者发文情况调查与分析》 http://wenku.baidu.com/view/4342ef641ed9ad51f01df272.html ,一并致谢。
个人分类: 学术生态|24840 次阅读|71 个评论
不要轻易公开申报课题的研究内容和专家评审意见
热度 7 xupeiyang 2011-8-28 08:47
看到部分博主将今年未中标的研究课题内容和专家评审意见公布在科学网或其他地方,一定要慎重,不要轻易公开自己的课题研究内容和专家评审意见,也许今后还继续申报呢,或去申请别的科研基金。 科研保密意识很重要,保护自己很必要。在各种场合和学术交流中也要注意自己的科研保密。 科研泄密的教训并不少呢。 情报间谍就在你身边! 刚才柳老师那里借来的图,谢谢柳老师,挺好的。
个人分类: 科学研究|3142 次阅读|9 个评论
[转载]如何撰写科研课题结题报告
wmy9039 2011-8-24 21:02
一、结题报告的类型及主要结构   结题报告是一种专门用于科研课题结题验收的实用性报告类文体。它是研究者在课题研究结束后对科研课题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进行客观、全面、实事求是的描述,是课题研究所有材料中最主要的材料,也是科研课题结题验收的主要依据。   一篇规范、合格的结题报告,需要回答好3个问题:一是“为什么要选择这项课题进行研究?”即这项课题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研究这项课题有什么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二是“这项课题是怎样进行研究的?”要着重讲清研究的理论依据、目标、内容、方法、步骤,讲清研究的主要过程。三是“课题研究取得哪些研究成果?”   一份规范的应用性研究课题结题报告,其基本结构大致包括以下10个部分(也可分为8个部分):   1、课题提出的背景;   2、课题研究的意义(包括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这个部分也可以合并归入“课题提出的背景”部分);   这两个部分着重回答上面提出的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要选择这项课题进行研究?”   3、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4、课题研究的目标;   5、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6、课题研究的方法;   7、课题研究的步骤;   8、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从第3部分到第8部分,回答的是上面提出的第二个问题“这项课题是怎样进行研究的?”   结题报告的这8个部分,除了第8部分外,从第1到第7部分在填报课题立项申报表、在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在开题报告中,都有要求,内容基本相同。到了撰写结题报告时,只须照抄或作适当修改就可以了。而第8部分,则需要通过对课题研究过程进行回顾、梳理、归纳、提炼。有时候,第7、8两个部分也可以合并写。   9、课题研究成果;   这个部分是回答上面提出的第三个问题“课题研究取得哪些研究成果?”   10、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设想。   实验性研究课题结题报告的结构,基本上与应用性研究课题结题报告相同。它们之间的差别在3个地方:   1、研究报告中的第3部分“课题研究目标”,在实验报告中应改为“实验假设”。   2、研究报告中的第9部分“课题研究成果”,在实验报告中应改为“实验结果与分析”。   3、研究报告中其他部分的标题中的“课题研究”,应改为“课题实验”。 二、结题报告的总体要求   1、要根据课题研究类型的要求,规范小标题的表述。   科研课题的类型大致分为两类,即应用性研究课题和实验性研究课题。应用性研究课题和实验性研究课题的结题报告,在小标题的表述上是有所区别的(这个区别在第一部分已讲过了),要按照不同类型的要求来表述小标题,做到前后一致。在这次结题验收评审中,我们发现,有些课题组没有分清所研究的课题属于应用性研究课题还是实验性研究课题,因而,在结题报告小标题的表述中出现不应有的混乱:在应用性研究课题结题报告中,有些部分的小标题以“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课题研究的方法”、“课题研究的步骤”、“课题研究的成果”等来表述,其他部分的小标题则以“实验目标”或“实验内容”这样的小标题来表述,小标题的表述互不协调。还有,“假设”是实验性研究课题结题报告结构中一个重要的部分。但在实验性研究课题结题报告中有的没有这一“假设”,而在应用性研究课题的结题报告中有的反而出现“假设”。这样的表述是不规范的,在修改时应使注意小标题的表述前后一致。   2、要扣紧题目中的关键词语撰写结题报告。   围绕科研课题题目,尤其是扣紧题目中的关键词语,是写好一篇结题报告的基本要求,也是填写好立项课题申报表,制定好课题研究方案,撰写好开题报告,组织好课题研究的基本要求。如果能切实做到紧扣题目,紧扣关键词语,在撰写时就不会出现大的偏差。例如:《培养新型主体人格的德育目标研究》这项课题,其关键词是“德育目标”,“培养新型主题人格”是“德育目标”的修饰语。在结题报告中就要抓住“德育目标”这个关键词,在“研究成果”部分表述所研究的“德育目标”是什么。   3、结题报告的结构要完整。   要按照10个部分(或8个部分)的基本结构要求来撰写结题报告,做到结构完整。有些结题报告存在结构性缺失,有的缺失一、二项,有的缺失多项,有的自定结构,自设小标题,这些都是不符合规范要求的。结题报告的撰写格式不同于论文的撰写格式,要注意不要仿照论文格式来写,不要在结题报告的前头增设“内容提要”、“关键词”、“引文”等。结题报告也不同于经验总结,不要以经验总结的格式要求来撰写结题报告。   4、语言文字表达要规范。   结题报告运用的语言应是陈述性的报告性的,文字应当简洁流畅。在语言文字的表达中,一要注意不要使用经验总结式的语言;二要准确表达,切忌答非所问;三要简练,文字切忌累赘、重复。 三、结题报告各部分的基本要求   1、课题提出的背景:   这个部分内容的陈述,要求用两、三段简洁的文字讲清选择这项课题进行研究的原因、理由,回答好“为什么要选择这项课题来研究”这个问题。个别的结题报告,如有必要,还可列出一个部分“课题内涵的阐释”,专门对课题的内涵作说明。   2、课题研究的意义:   课题研究的意义包括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这个部分既可以单独作为一个部分来陈述,也可以归入“课题提出的背景”来陈述。这样处理的好处,在于能更充分地回答“我们为什么要选择这项课题来研究”这个问题。   3、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是进行课题研究的理论指导。课题研究需要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来进行。这部分的陈述要求理论依据要具体,要围绕课题研究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列出课题研究所依据的若干个具体的理论观点或若干项具体的政策,所依据的理论要具科学性和先进性,所选择的政策要具时代性。在陈述理论依据时,应切忌将某一专家、学者的整篇著作或某一个文件、某位国家领导人的讲话全文当作理论依据。   4、课题研究的目标:   课题研究的目标体现的是本课题研究的方向,是本课题研究所要最终达到的目的。在实验性的课题中,它体现的是“实验假设”。实验假设其实也是实验将要达到的目标。这一部分的陈述只须用一、二百个字就能说明问题。这个部分的陈述,要注意以下3个问题:   一是课题研究目标的确定不要过于空泛,过于原则,或没有扣紧课题题目。例如,有的课题研究报告在“研究目标”中,提出要“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使学生成为“具有丰富的知识、健康的情感、健全的个性和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的一代新人,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能自尊、自信,敢于迎接社会的挑战”,这样的研究目标显得过于空泛、原则。有的提出,要通过对课题的研究,“探索德育的性质,研究对培养人素质和新型主体人格的普遍要求,探索培养目标,探索德育的基本任务,探索德育的主旋律”,确定这样的已经由国家确定了的研究目标,显然是不妥的。   二是要注意结题报告结构的内在联系。也就是说,本课题所确定的研究目标,最终必须落实到研究成果中去。看一个课题的研究合格不合格,能不能通过验收,就看在研究成果中,所取得的成果是不是达到了预期的研究目标。在陈述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时,一定不能忽略研究目标与研究成果之间这一内在的联系。否则,会令人感到这个课题研究并不成功。 5、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陈述的是课题研究的范畴,课题研究的着力点。对研究主要内容的表述应当紧扣研究目标,简明扼要,准确中肯。在陈述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时,有的将子课题表述成研究的内容,这也是一种简洁明了的表述办法。必须注意的是,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与课题研究成果同样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的研究结果必须在研究成果中予以体现。   6、课题研究的方法:   课题研究的方法,指的是该项课题在研究时所采用的教育科研方法。一项课题的研究,往往要采用多种科研方法。比如,采用实验法,同时也可能采用问卷法、调查法、统计法、分析法等。这部分的陈述,一般列出将采用的科研方法,稍加说明就可以了,花费的笔墨不必很多。   7、课题研究的步骤:   “课题研究的步骤”这部分的陈述比较简单。一般将课题研究分成准备、实施研究、总结等三个阶段,也有的分成四个、五个阶段。然后,在每个阶段中简要陈述做了几项工作,一做什么,二做什么,三做什么,简明扼要,不必详细陈述。   8、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这部分,需要花费较多的笔墨来陈述。要通过回顾、归纳、提炼,具体陈述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具体陈述采取哪些措施、策略,或基本的做法来开展研究。   “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这部分也可以与“课题研究步骤”合在一起陈述,在每一个阶段中具体陈述所做的几项工作,所采取的研究策略或措施等。   撰写“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这部分内容时,应注意不要用总结式的语调来撰写,不要将这部分写成经验总结或研究体会。  9、课题研究成果:   “课题研究成果”这个部分是整篇结题报告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一个结题报告写得好不好,是否能全面、准确地反映课题研究的基本情况,使课题研究成果具有推广价值和借鉴价值,就看这部分的具体内容写得如何。一般说来,这部分的文字内容所占的篇幅,要占整篇结题报告的一半左右。   “课题研究成果”这个部分内容的表述,要注意三个问题:   第一,不要只讲实践成果,不讲理论成果。 一个结题报告的研究成果,应当包括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两个部分。不少的结题报告,是这样陈述研究成果的:我们通过研究,开设了几节公开课、观摩课,发表了多少篇论文,获得那一级奖,在CN刊物和那些汇编上发表了几篇文章,有多少学生参加什么竞赛获得了那些奖项。或者是,通过研究,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获得了哪些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得到了哪些提高等等。这些是不是研究成果?是成果。但仅是属于实践成果。一篇结题报告,单单这样陈述,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样的陈述,别人无法从你们的研究成果中学习到什么,这样的研究成果没有什么借鉴推广价值。具有借鉴价值和推广价值的,往往体现在理论成果部分。有的同志认为,我们的课题研究没有什么理论成果。其实不然。我们所说的理论成果,就是我们通过研究得到的新观点、新认识,或者新的策略、新的教学模式等等。这些新观点、新认识、新策略、新模式,又往往与我们在“研究目标”或“研究内容”中所确定了的要达到的成果密切联系。例如,有项研究阅读教学的课题所确定的研究目标是:要通过研究,“建构具有主体性、开放性、实效性、体验性、创造性的自主探究、激励成功的阅读教学新模式,研究探讨该模式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基本操作程序和常用操作程序以及操作该程序的有效展开和运作的基本教学策略”。那么,在“研究成果”中,具体陈述所建构的新模式是什么,以及基本原则、操作程序、基本教学策略等。这些就是研究的理论成果,这样的研究成果才有借鉴和参考的价值。   第二,研究成果的陈述不能过于简略。有些课题在研究过程中,撰写出多篇学术论文。这些学术论文,就是课题研究的部分主要成果。在结题报告“研究成果”部分,要将这些论文的主要观点提炼、归纳进去。有的结题报告是这样陈述所取得的成果的:研究成果详见什么什么论文。只是这样的陈述是不行的。如果一个课题分为几个子课题来研究,在结题报告的成果表述中,也要将这几个子课题研究的成果进行提炼、归纳。在提炼、归纳时,应注意不要只是简单地罗列这个子课题的主要成果是什么,那个子课题的主要成果是什么,而应融会所有子课题的主要研究成果,归纳出几点。同时也应注意这些子课题的研究成果必须体现所确定的研究目标。   第三,有关课题的研究经验或研究体会不要在“研究成果”这个部分来陈述。一般说来,一个研究课题在通过结题验收以后,课题组还需要进行总结。这个总结,就要总结课题研究的经验,谈及研究的体会。而在结题报告中,就不要陈述这两个方面的内容。   10、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设想:   这个部分内容陈述要求比较简单。但要求所找的主要问题要准确、中肯。今后的设想,主要陈述准备如何开展后续研究,或者如何开展推广性研究等。
个人分类: 科研资料|0 个评论
我国煤层气开发利用的科学思考与对策
kejidaobao 2011-8-9 09:20
我国煤层气开发利用的科学思考与对策
袁亮,安徽金寨县人,煤矿瓦斯治理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矿业大学安全工程学院院长、安徽理工大学教授,煤矿瓦斯治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长期工作在煤炭生产、科研一线,主持完成了多项国家重大科技攻关、支撑计划、重大专项等课题研究,为淮南矿区及煤炭工业科技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先后获国家发明专利14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6项。 煤炭在今后较长时期内仍是我国主导能源。2010年,我国煤炭产量32.5亿吨,占世界煤炭总产量的45%左右,我国煤炭资源丰富,埋深浅于2000米的煤炭资源总量约5.57万亿吨、煤炭伴生的煤层气资源量约36.8万亿立方米,均居世界第三位。2010年,我国煤层气(煤矿瓦斯)抽采量为91亿立方米,其中,煤矿井下瓦斯抽采量76亿立方米、瓦斯抽采率为36%、利用量为23亿立方米、利用率31.5%。上述指标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对煤层气(煤矿瓦斯)的开发既是能源煤炭生产安全保障的需要,同时也是充分发掘能源资源的需要。将其作为清洁能源加以利用,不仅能保证煤矿安全生产,还可以保护环境,降低温室效应。 我国煤矿地质、开采条件复杂,国有煤矿70%以上是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的矿井,南方煤矿开采条件更加困难,瓦斯事故是煤矿的第一杀手。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煤矿安全,在煤矿瓦斯治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2002年以来,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在实现了年增2亿吨煤炭产量的巨大成绩的同时,煤矿瓦斯事故大幅下降。2010年百万吨死亡率降到了0.749。但是,由于开采条件复杂,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煤层气储存条件具有“三低一高”(低饱和度、低渗透性小于1毫达西、低储层压力,高的变质程度)的特点,大部分矿区煤层渗透率在10-4—10-3毫达西,比美国等低3—4个数量级,此类条件下的煤层气开发是世界性难题,直接引进国外技术难以奏效,这也是我国地面抽采煤层气困难的主要原因。2010年,我国地面煤层气产量为14.5亿立方米,仅完成国家“十一五”规划目标的29%。据预测,2015年我国天然气消费将达到2400亿立方米,缺口为500—600亿立方米;2020年缺口将进一步扩大到900亿立方米。大力发展煤层气产业,将有效促进和保证煤炭主导能源的安全供给,并可弥补我国洁净能源不足的缺口。 针对煤层气开发与利用的现状以及未来的能源需求,我国未来必须从安全、资源和环境的三重效益入手;破解开发与利用的难题;从“十二五”开始,重视煤层气产业发展;查清煤层气资源量及赋存条件,总结和推广“十一五”以来成功经验;做到“两条腿走路”:一是适合地面煤层气开发条件的地区,优先安排勘探开发,突破关键技术和政策瓶颈,解决“气权矿权重置”等问题,推广“晋城模式”,走先抽煤层气后采煤的路子,努力用5—10年的时间,地面抽采煤层气达到150—250亿立方米以上;二是短期内无法采用地面煤层气开采的“三低一高”矿区,推广“淮南模式”,走煤矿区采煤采气一体化、煤与瓦斯共采的路子,力争用5—10年时间,煤矿区瓦斯抽采量达 到150—250亿立方米,尽快实现我国煤层气开发利用的安全、能源和环境三重效益的最大化,抽采量达300—500立方米,利用率达 60%—80%。 实现上述目标的科学思考和对策如下: 1) 国家应加大煤层气开发的研究力度。 国家应加大煤层气(煤矿瓦斯)开发的研究力度,持续研究攻关针对不同矿区的“三低一高”条件地面开发煤层气和煤矿区深部采煤采气一体化的煤与瓦斯共采关键技术及工艺装备。加大国家科技重大专项、973计划、863计划和科技支撑计划的支持力度;加大开展煤层气开发基础理论、技术装备的攻关研究力度;力争用5—10年时间取得重大突破。 2) 提升我国煤矿瓦斯治理能力和整体安全生产水平。 基于我国煤矿资源赋存条件的特殊性,未来5—10年,在“三低一高”、地质条件复杂煤矿区,首先推广我国自主创新、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低透气性煤层群卸压开采抽采瓦斯、无煤柱煤与瓦斯共采技术,高度重视基础研究和科技攻关,搞清深部煤炭开采过程中的构造场、应力场、裂隙场和瓦斯场的分布规律,提高煤层气抽采效率,实现煤矿瓦斯抽采和利用最大化,形成以抽促采、以用促抽、以抽保安全的科学开采新格局。在产煤大省建立示范矿区,尽快提升我国煤矿瓦斯治理能力和整体安全生产水平。 3) 加强煤层气浓缩、液化、提纯研究。 国家应支持开展煤层气浓缩、液化、提纯研究,推进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强煤层气集输管网规划和工程建设,实施分步能源系统建设,力争实现利用浓度的全覆盖(浓度1%以下的乏风、6%—30%的低浓瓦斯以及30%以上的高浓瓦斯直接发电利用),并开发新的利用途径,使我国煤层气利用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4) 从体制和机制上为煤层气的开发利用提供保障。 国家应从体制和机制上为煤层气的开发利用提供保障,加强顶层设计,破解影响产业发展的政策“瓶颈”。进一步出台鼓励煤层气开发和利用的相关政策和措施,构建我国煤矿企业及煤层气开发企业为开发利用主体的新局面;引导并支持资金、人才资源向煤层气开发利用企业聚集;支持国家级煤层气开发与利用研发平台建设,支持技术服务产业发展;在相关高校设立煤层气开发利用学科,培养高水平专业技术人才。 我国煤层气开采与利用应立足于煤矿科学开采,充分发挥主导能源煤炭伴生资源煤层气安全、能源和环境三重效益,坚持科学开发、科学利用,全面推动这一新兴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个人分类: 栏目:卷首语|4132 次阅读|0 个评论
怎样指导博士生打下走向成功的坚实基础(10)
kejidaobao 2011-7-19 11:13
——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数据收集 文/冯长根 上文 谈了博士生导师如何指导学生撰写文献综述,本文谈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数据收集。 理工农医各科的博士课题研究肯定离不开数据收集。在某种意义上说,数据成为科学研究的重要“枢纽”目标之一,也决定着(代表着)研究的成败。作为博士生导师,一定要认识到数据收集是研究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而且极有可能是其中问题最大的环节之一。 博士论文的研究涉及到的数据收集,可能不会顺利,导师和学生认识到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有些问题是普遍问题,大家都知道会碰到这些问题,但就是不知道会在什么时候碰到。有的时候,你赖以收集数据的实验系统和装置,令人兴奋地装配在一起了,但就是不符合设计标准那样正常工作,而且找不到原因。不论什么学科,在数据收集时,很多问题都是难以预料的。我刚开始做博士课题实验时,测量激光能量需要购买一只新的能量仪,但仪器直到我快毕业了才到实验室。我的博士生做实验时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比如一次实验的4个测量点在实验做完后(样品消耗后)只拿到了3个点的数据,这是多么令人遗憾,有时只好不惜工本重做。不论什么学科,在数据收集时,很多问题都是难以预料的。时间也是个问题,收集数据即使在最顺利的情况下也可能拖得很久,无论你采用什么方法。看起来收集数据是个劳动密集型工作,博士生导师要警惕博士生对时间和能力的估计过于乐观。由于实验总是要花钱的,学生计划收集的数据通常比他们能够有效运用的要多。 应该收集多少数据呢?这是经常困扰博士生的一个问题。多数导师认为学生收集的数据太多了。参加试验项目是不容易的,尤其是大型试验,学生们在完成数据收集工作后,往往会发现数据太多而不知所措。其实数据的多少决定于研究项目的性质,对此,实验室往往会有代代相传的经验。对于博士生和导师来说,数据收集的范围要切合实际。如果实验的目标明确、设计合理,那么数据收集的多少,应该让博士生能够把握、能够进行有效分析,并且能够发展成一篇成功论文。实践中能看到,如果学生和导师缺乏信心,就会在试验中倾向于收集大量数据。这里透出来的信心不足,原因有很多,例如把握不住实验设计的准确性、研究课题的重要性、学生的分析能力等。恰恰是在这里,体现着导师的一个重要作用,即指导学生通过用适当的方法收集适用的数据,帮他们树立信心。如果你的学科经常导致实验中收集过多的数据,不妨在实验前让博士生干这样一件事:把设想收集的数据减少一半,把原来安排的时间增加一倍。值得记住的是,无论哪个学科的研究,重要的是能够学到东西,不是收集大量数据(资料)。 博士生会出现的另一个问题是淹没在大量数据和信息中。从某种程度上讲,对于某些学科,大量数据是不可避免的。原创性的研究也确实无法做到收集的论据数量正好,有些研究一开始很难判断多少论据就“够了”。即使是理论性研究,借助于计算机和数值方法你可以得到几乎无限的数据值。大量数据的积累很容易让学生陷入论据和结论的小细节中,产生被称为“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让学生放弃好不容易收集的论据,从感情上来说也很难。这时候,导师的责任是什么?导师的工作主要就是帮助学生培养辨别能力。面对大量数据,博士生要会辨别哪些论据有用,哪些可以丢掉。更进一步,要辨别哪些结果重要,哪些并不重要,哪些是反常的。有些博士生会过分关注论据及结果,这时博士生导师可以想办法帮他丢掉一些,或者至少是把它们放在不那么重要的位置。 博士生导师还要尽可能把握好学生早期实验与后续实验的某些不同之处。博士生在收集数据(实验)的最初阶段如果实验不顺利会有较严重的失望情绪,这是他们的信心敏感期。在大学阶段,学生们进入实验室学习试验技巧所做的,更像中学的科学实验,大不同于学生们进入硕士特别是博士阶段的实验,大学阶段大部分实验的目的并不是求新,这些实验的显著特点是它们能产生预期结果。博士生会看到,实验(及设备)不像本科阶段那样总能产生希望得到的结果。有时候,一项实验,一次成功了,再做四五次又不成功了。初学者在进入这种状态不久后,很容易由于看到一些不确定因素或实验初步结果不明朗而失去信心。有时候应该成功的却都做不成,也找不出哪个地方出错了。这时候,导师应该怎么办?导师应该让学生认识到,应对科学工作中的不确定性也是博士生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有许多方法可以帮助博士生理性面对失败。有一个方法,就是让博士生认识到,这不是他一个人的问题(事情有时就是这样),不光发生在他身上,大家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这样想一想,他一定会感觉好得多,信心也会上来了。 参考文献 冯长根. 怎样指导博士生打下走向成功的坚实基础(9) . 科技导报, 2011, 29(18): 83.
个人分类: 栏目:主编心语|3603 次阅读|0 个评论
研究生感想
热度 2 ypllang 2011-7-15 10:34
转眼间,研究生生活快要一年了。回想这一年来的学习生活,不禁问自己学到了什么,收获了什么? 研一课程比较多,伴随的感觉就是上课方式的转变。任课老师更强调互动,而对知识也只是扮演领路人的角色,更多还得靠我们自己去探索。有句话“想学ppt,那就读研吧”,虽然有些夸张,但多少说明了些问题。也许就是在准备资料和联系讲课的过程中,我们不知不觉提高了自身的能力。 课题研究,研一更多的是阅读文献,从中文到英文,不断积累。这个过程比较痛苦,一开始毫无头绪,而且经常看不下去。所以,这时候一个人的毅力就非常重要。要坚信“量变到质变”的信念,只有累积到一定的程度你才会有新发现。而这正是科学研究的魅力所在,也是无数人梦寐以求的状态。希望自己能早日找到这种状态。 研究生期间,也参加了不少课余活动。可以说,科学研究与休闲活动并不冲突。换句话说,适当的休闲活动正是科学研究的良好调节剂,是必不可少的。 零零碎碎说了这么多,就是自己一些感想。
个人分类: 读研心得|3650 次阅读|2 个评论
关于申请国家公派留学基金的一点感受
热度 2 Psychiatryzhang 2011-6-14 22:55
今年有幸成功申请到了国家公派留学基金,9月份即将赴耶鲁大学医学院从事课题研究工作了。回想起从准备到最终公布录取名单的一路历程,有以下三点感受和大家一起分享。 1、细致认真的准备:既然选择了申请国家公派留学基金,那么接下来的所有准备工作都要按照CSC的游戏规则来进行。譬如邀请函的写作模式,申请的准备材料等,都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要无条件的执行。因为,既然你要申请这个基金,就要遵守他的游戏规则。而且,很多东西都要至少提前一年准备,准备的太早可能过期;准备太迟又会手忙脚乱; 2、关于CSC的“潜”规则:虽然是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但还是有些“潜”规则需要了解。比如你申请的外国学校最好在TOP50之内;最好是和CSC有协议的院校;外国导师的职称最好是教授,尽量是Native(美籍华人要避免)等等诸如此类,在申请的时候也要注意; 3、坚定信心:刚开始准备申请的时候,总是患得患失,认为自己的学校背景、学术背景、英语水平等均达不到CSC的要求。不过既然CSC给了我们这些普通院校的学生申请的机会,就一定要把握,不论最终的结果如何,一定坚定信心将申请进行到底,谁知道最终的结果中不会有你的名字。
5614 次阅读|6 个评论
我国古代帝王为什么要包“三宫六院七十二妃”(and how)?
热度 1 liuli66 2011-6-13 08:55
侯老提供了一个 “中国帝王的女人知多少” 的详细资料,引起了众多人的兴趣和性趣。AN问了两个问题,侯老都给予了详细的答复,感谢。 AN的第二个问题如题。侯老答复如下: 这个问题可作一个课题研究。 “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只是说书的顺口溜,不确。《周礼》是按1(王后)X3X3X3X3=121(人)规定的,其中的奥秘不明。后世帝王越来越贪心,也就越搞越多了。 至于为什么要搞那么多,一般的说法是为了让帝王“广繁子嗣”。其实,主要还是帝王的贪婪、权威、气派的问题。在帝王眼里,众多美女就像花园里的百花一样,除了实用,还可供观赏、审美,愉悦心情,等等。大体如此。 AN来画蛇添足,如下: 人的本性,中国智慧说:食色性也;西方经济学说:人的欲望具有无限性。而“封建”制度又保证了古代帝王拥有“无限”的权力和资源,帝王们自然而然就可以拥有尽可能多的金钱、土地、粮食以及美女了。 现不谈如何管理这些金钱、土地和粮食,要问如何管理“三宫六院七十二妃”?据说,当代有人用MBA知识管理“情人”,古代可没有MBA这东东。太监制度可能就是这样发明和创新出来的。由于“下面没有了”,太监没有了色欲望,就不会搞美女“腐败”了。这样一来,太监便 变本加厉地搞财富腐败,和珅是最著名的例子。未名湖的石舫据说就是和珅腐败出来的。据一个导游小姐讲,如果和珅看那个太监不顺眼,就对慈禧太后说,他没有割干净。于是,那太监就会被再割一刀。世上再也没有比被再割一刀更残酷的了。 然而,任何人的身体和生理“精”力有限,我国古代帝王也如此。“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如何用得过来?那就用来“炫耀”呗。“炫耀”是拥有的高级境界。 以上杂感,欢迎批评指正。
27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文献综述格式及写作技巧(附文献综述范文)(转)
testxiaowei 2011-6-7 03:53
文献综述格式及写作技巧(附文献综述范文) 文献综述 是在对文献进行阅读、选择、比较、分类、分析和综合的基础上,研究者用自己的语言对某一问题的研究状况进行综合叙述的情报研究成果。文献的搜集、整理、分析都为文献综述的撰写奠定了基础。 文献综述格式一般包括: 文献综述的引言: 包括撰写文献综述的原因、意义、文献的范围、正文的标题及基本内容提要; 文献综述的正文: 是 文献综述 的主要内容,包括某一课题研究的历史 (寻求研究问题的发展历程)、现状、基本内容 (寻求认识的进步), 研究方法的分析(寻求研究方法的借鉴),已解决的问题和尚存的问题,重点、详尽地阐述对当前的影响及发展趋势,这样不但可以使研究者确定研究方向,而且便于他人了解该课题研究的起点和切入点,是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文献综述的结论: 文献研究的结论,概括指出自己对该课题的研究意见,存在的不同意见和有待解决的问题等; 文献综述的附录: 列出 参考文献 ,说明文献综述所依据的资料,增加综述的可信度,便于读者进一步检索。 一、文献综述不应是对已有文献的重复、罗列和一般性介绍,而应是对以往研究的优点、不足和贡献的批判性分析与评论。因此,文献综述应包括综合提炼和分析评论双重含义。 文献综述范文1: “问题——探索——交流”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研究 ... ...我们在网上浏览了数百种教学模式,下载了二百余篇有关教学模式的文章,研读了五十余篇。概括起来,我国的课堂教学模式可分三类: (1) 传统教学模式——“教师中心论”。这类教学模式的主要理论根据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是我国长期以来学校教学的主流模式。它的优点是... ...,它的缺陷是... ... (2) 现代教学模式——“学生中心论”。这类教学模式的主要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张从教学思想、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管理等方面均以学生为中心,20世纪 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得到迅速发展。它的优点是... ...,它的缺陷是... ... (3) 优势互补教学模式——“主导——主体论”。这类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兼取行为主义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之长并弃其之短,是对“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的扬弃。“主导——主体论”教学模式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但在教学实践中还没有行之有效的可以操作的教学方法和模式。 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可表述为“复习导入——传授新知——总结归纳——巩固练习——布置作业”。这种教学模式无疑束缚了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发挥。当今较为先进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可表述为“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讨论问题,提出方案——交流方案,解决问题——模拟练习,运用问题——归纳总结,完善认识”。这种教学模式力求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广大教师所接受,并在教学实践中加以运用。但这种教学模式将学生的学习局限于课堂,学习方式是为数学而数学,没有把数学和生活结合起来,没有把学生学习数学置于广阔的生活时空中去,学生多角度多途径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受到限制,尤其是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能力发展受到限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此,我们提出“‘问题——探索——交流 ’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研究”课题。 文献综述 范文1中,研究者对有关研究领域的情况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和了解,对相关文献作了批判性的分析与评论。对于正在从事某一项课题的研究者来说,查阅文献资料有助于他们从整体上把握自己研究领域的发展历史与现状、已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存在争议的地方、研究的最新方向和趋势、被研究者忽视的领域、对进一步研究工作的建议等。 文献综述范文2: 农村中学学生自学方法研究 1.国外的研究现状 国外的自学方法很多。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程序学习法... ...,程序学习使学习变得相对容易,有利于学生自学。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所创设的试误学习法... ...,它主要解决学习中的问题。还有超级学习法,查、问、读、记、复习法、暗示法等。 2.国内的研究状况 我国古代就非常重视自学方法的研究,有“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 ...,我国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主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卢仲衡同志首先提出“自学辅导教学法”... ...,这种方法的主要优点在于... ...,魏书生的语文教学主张通过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来提高学习效率... ... 以上国内外的研究经验为我们的课题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从 文献综述 范文2看,该课题综述列举了国内外有代表性的专家、学者关于自学方法方面的论述和做法,并对部分内容的优点进行了概述。在选好了大的研究方向后,在确定具体的研究课题之前,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了解有关研究情况,有助于研究者通过比较、分析,根据研究的可行性、研究者的兴趣和能力等方面限定研究内容,确定课题的研究范围,更好地驾驭和把握课题。但是,文献综述对每位专家、学者所持理论和做法的优点与不足所进行的批判性分析与评论不够,特别是缺少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综合提炼与分析。 二、文献综述要文字简洁,尽量避免大量引用原文,要用自己的语言把作者的观点说清楚,从原始文献中得出一般性结论。 文献综述 的目的是通过深入分析过去和现在的研究成果,指出目前的研究状态、应该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并依据有关科学理论、结合具体的研究条件和实际需要,对各种研究成果进行评论,提出自己的观点、意见和建议。应当指出的是,文献综述不是对以往研究成果的简单介绍与罗列,而是经过作者精心阅读后,系统总结某一研究领域在某一阶段的进展情况,并结合本国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提出自己见解的一种科研工作。 三、文献综述不是资料库,要紧紧围绕课题研究的“问题”,确保所述的已有研究成果与本课题研究直接相关,其内容是围绕课题紧密组织在一起,既能系统全面地反映研究对象的历史、现状和趋势,又能反映研究内容的各个方面。 文献综述范文3: 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途径与方法的实验研究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998年国际心理卫生协会强调“健康的定义... ...” 心理健康运动的发起人是美国的C.比尔斯。... ...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强调“自我实现”;费勒姆提出了“新人型理论”;奥尔特提出了“成熟者的理论”... ... 美国是最早开设心理辅导的国家,... ...将“心理辅导”定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 ...,前苏联教育部1984年颁布“苏联普通学校心理辅导条例”;日本也积极从美国引进心理辅导... ... 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在个别地区、个别学校起步了... ...,中小学真正起步是在9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在全国进行大规模的调查,并于1997年 6 月 7 日公布了结果,引起了国人特别是教育界的震动... ... 1988年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1989年12月2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儿童权益公约》,... ... 1993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指导... ...”1997年10月国家教委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的通知中再一次强调了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应该说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到中期,上海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走在了全国前列,1994年上海教委出台了关于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文件,并出版了有关教材。但他们把绝大部分精力放在了城市学生身上。与此同时北京市西城区成了“心育中心”丁榕老师一马当先做了许多工作,但仍是把精力放在了城市学生身上。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在生活、学习等条件上都存在着较大差异,在心理健康水平上也存在着较大不同,但至今没有人提出农村中小学心理教育的途径与方法的成型经验。因此农村中小学心理教育的途径与方法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从 文献综述 范文3中可以看出,课题组成员翻阅了大量资料。但是,就“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和方法”的综述不多;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心理健康差异的分析也不多。“农村”的特点不清,“方法途径”不知道新不新。这样会给后面的研究方向和设计带来麻烦。 四、文献综述的综述要全面、准确、客观,用于评论的观点、论据最好来自一次文献,尽量避免使用别人对原始文献的解释或综述。 (摘自 :《教育科学研究》2004.6,原文:“撰写 文献综述 的基本要求”,作者:王俊芳 )
个人分类: 科研笔记|568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ZZ-略淡:相关关系,因果关系和格兰杰影响检验
热度 2 zhangdong 2011-6-2 22:09
这三个事情呢,经常被初学统计、计量的小朋友所误解,这种误解,甚至还被不求甚解的小朋友们带出校门,散布到世界的各个角落,真是很让人担忧的。前阵子看到国内某著名经济学家(本人素来景仰的)领衔的课题研究报告之后,更是让我有这种想法。因此,写了这个帖子。 误区之一:貌似因果关系的相关关系 虽然一讲起来,大家都知道这两个东西根本不是一回事;可是实际上,我们也很容易犯这种错误。比如:一提到吸烟致癌,如果有人不信,那你往往会说,“吸烟的人,肺癌发病率会比其他人群高好几倍哦!”很遗憾,陈希孺先生(生前是概率统计方面唯一的院士同志)就认为这种说法是不可靠的,这也是他很喜欢用的一个例子。他是这样说明的:假如有这样一种基因,它同时导致两件事情,一是这个人很喜欢抽烟,二是这个人更容易得肺癌。这种可能性,是与上面常用劝诫口吻完全相容的。 所以,相关关系常常貌似因果关系,需要我们小心提防,保持清醒。 怎么样纠正这个毛病,建立一个良好的思考习惯呢? 建议疗法:看个电影《小红帽》,这个电影告诉我们一句话:很多事情不是像看起来的那样。 我想说的是,虽然在100件事情当中,有99件事情是像看起来的那样,而只有1件事不像看起来的那样。但是,只有这最后1件事情才将你和其他的小朋友区别开来! 误区之二:貌似因果关系的格兰杰影响检验 如果说上面第一个误区,主要怪小朋友自己的话;那这第二个误区,恐怕应该是老师要负主要责任了。GrangerCausality被引入国内时,被翻译成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不知道谁干的这事,但我怀疑,这个翻译的人,要么是哲学没学好,要么是统计没学好,要么是语文没学好,总之是有某个方面知识结构的缺陷。结果是,好多小朋友都被误导了,尤其是Granger同志中了大奖之后,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被到处贴来贴去。可叹,直到现在还有很多不求甚解的小朋友都仍然认为这是个因果关系的test。 在这一点上,我尤其要佩服余老师。他说自己并没有学过GrangerCausality,但是凭借深厚的哲学功底和对统计学的基本理解,他的判断是:哲学的因果关系,那是统计学这个学科根本没法检验的。 恐怕一般小朋友没法理解,但是有个例子是很受欢迎的:燕子低飞是先于下雨而发生的,所以你做检验,就会得到燕子低飞是下雨的GrangerCausality(零假设被拒绝);但是从哲学角度来看,下雨才是燕子低飞的真正原因。 这个例子揭示了GrangerCausality和因果关系的本质区别:前者说的是一种可预测性(forcasting),如果A事件对于预测B事件是有用的,那么我们就说:A是B的GrangerCausality(即:拒绝“A不是B的GrangerCausality”);而后者,因果关系讲的是一种逻辑上的顺序,其与发生时间上的先后顺序有的时候是完全相反的,比如上面的例子。 怎么纠正?建议疗法:第一步:在天气预报要下雨的那一天(假定天气预报准确)走到外面;第二步:找到一只低飞的燕子;第三步:问问燕子“你是下雨的哲学原因?还是格兰杰Causality?”第四步:如果你没有找到燕子,或者它不屑于回答,那你就试着淋淋雨,尝试一下雨中的思考是否能给你带来灵感。 真正的因果关系怎么得到? 因为上面说的,因果关系不是通过经验能判断的,因为经验只是一些感性的、直观的、表面的信息,无法直接提供逻辑上的解释。因此,经验方法,例如相关关系、格兰杰影响检验都是一种验证结论的补充性说明,可以加强结论的可靠性,但并不能据此直接得到因果关系的结论。 那真正的因果关系怎么得到呢?还得靠逻辑的思考。这里还有一个例子,根据经验,大家一般都认为:重的东西,掉下来快些;轻的东西掉下来慢些。亚里士多德就这么想的,之后两千多年,大家也都一直这么想。可是,我们知道,后来伽俐略小朋友站到了比萨斜塔上面,扔了两个大小不同的铁球,砸碎了这个顽固的想法。 但是,在伽俐略爬到这么高之前,他还是想了很多很多的。 首先,他想,既然重的东西掉得快一些,轻的东西掉得慢一些,那么把两个东东绑在一起,轻的东西就会阻碍大的东西掉得那么快,两者的速度就会平均一下,所以两个绑在一起,掉的速度应该是介于两个单独下落速度之间的。但是,他又转念一想,两个东西张在一起,那不就变成一个更重的东西了吗?这个更重的东西不就掉更快了吗?和前面矛盾。这个归谬的结果,一下子让他疑云顿生。然后他再想了想,觉得有了自己的想法,就爬楼上扔东西去了。 这就是逻辑的思考过程。经济学理论的分析过程也是这样,真正的因果关系,还是要立足于理论模型的思考。当然,如果推导技术没问题,那么这个“果”的合理性,就直接依赖于你给出来的“因”——假设了。这也是作者、评论人、审稿人为什么如此重视假设的原因。 本文来自: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论坛(http://bbs.cenet.org.cn)详细出处参考: http://bbs.cenet.org.cn/dispbbs.asp?boardid=57ID=403989
5132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周兰美:重大社科基金项目的申报策略——邹建军教授访谈录
tangminqian 2011-5-28 17:32
研究生助手网主页 科研助手 经验分享 http://www.chenyuxz.com/a/kyzs/jyfx/2010/1220/10564.html 重大社科基金项目的申报策略 周兰美:重大社科基金项目的申报策略——邹建军教授访谈录 重大社科基金项目的申报策略 ——邹建军教授访谈录 内容提要:邹建军教授现任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教授、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士点负责人、研究生导师、《外国文学研究》、《世界文学评论》常务副主编,主要研究方向为美国华裔文学、比较诗学、中英文学关系、中西诗歌艺术。曾完成《美国华文文学与中国本土文学比较研究》、《中国现代诗歌理论研究》等学校和国家教委博士点基金项目。目前他正在主持进行200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美国华人文学与中外文化》的研究。在长期的科研实践中,他积累了比较丰富的从事课题研究与课题申报的经验,并对他所指导的研究生群体产生影响。 2007年5月12日,邹建军教授于桂子山上他的办公室,畅谈了自己在重大社科基金项目申报策略上的一些想法。邹建军教授结合自己申报课题项目的经验,尤其是对美国华人文学与中外文化的研究,指出:课题研究对个人的学术水平的提高至关重要;个人申报课题必须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要有丰富的前期研究成果;同时,申报者必须关注国家每一年所颁布的课题研究指南。此外,他认为我们必须注重以群体的方式进行申报;我们的课题研究最好要有注重实地调查的内容;社科基金目申报表的填写也至关重要。总之,他认为我们对社科基金项目的申报,如果要取得成功的话,必须要讲究方法、讲究策略。没有哪一个人无意之中就得到了一项社科基金项目,天上不可能无缘无故地就掉下不定期馅饼。本文是记者与邹建军教授的对话记录。现征得邹教授的同意,先行发表于此,希望对同门有所帮助。 关键词:社科基金;课题研究;课题申报;集体力量;策略艺术 周兰美(以下简称周):邹老师,您在课题研究上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可否请您简单地介绍一下,近年来您和您的研究生们曾经做过哪些方面的课题研究? 邹建军(以下简称邹):从事科学研究包括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我认为主要是做课题。这些年来,我们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选择了华兹华斯诗歌、柯勒律治诗歌、易卜生诗歌和美国华人文学等方面的课题,组织我们的老师、博士与硕士研究生,以任务分配的方式让每一个参考者从事论文写作,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在相关刊物得到发表。其实我们从事的也就是课题研究。“易卜生诗歌”是作为王忠祥教授的国家社科基金目“易卜生文学创作研究”的后期课题而设立的;“美国华人文学”是我在2004年申报成功的国家社科基金的重要项目;选择华兹华斯与柯勒律治的诗歌作为研究的课题,是为了本专业培养研究生的需要,而自行选取的一个项目。无论是我们自己从事文学研究,还是提高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出发来考虑,都要求我们每一个人有比较强烈的“课题意识”,不然的话,我们的科研就会受到很大的限制,最终会面临很大的困难。也就是说,我们所从事的科学研究工作,不能只是零敲碎打的、东一个西一个的,这样的研究没有整体性;我们的科学研究应当是要有长远计划、统一安排,有思路、目标、手段的整体研究。并且这是目前我们可以想到,能够做到的。我们这些年来的课题研究,都是统一策划、统一布置、统一要求,每一个题目都是反复考虑与研究才定下来的,全部做出来以后是可以出书的,因此具有很强的整体性。我们所从事的课题研究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就在于我们的集体性和整体性。每一个阶段之后,我们会有一个总结,比如易卜生诗歌研究完成后,我们出版了专题著作《易卜生诗歌研究》,并举办了“易卜生诗歌研讨会”。英国湖畔诗人诗歌研究和美国华人文学研究完成后,也会举办同样性质的研讨会。 周:那么您认为课题研究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它对个人的学术研究,有着什么特别重要的意义? 邹:我们所从事的课题研究,目的之一是要培养学生从事项目申报与研究的能力。研究生毕业以后,就是某一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从事研究和进行学术思考往往成为他们一生的事业,无论在什么岗位、什么行业,都承担着科学研究与学术思考的任务。大体来讲,虽然我们每一个人所接受的教育程度基本是一样的,但过了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之后再来看,所取得成就的差距却很大。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当然很多,最重要的一点在于有没有强烈的“课题意识”,能不能顺利有效地申报重大课题研究项目,极为重要。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这样说,申报重要课题与研究项目,是人与人之间、单位与单位之间 、群体与群体之间科研实力竞争的重要手段。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教师申报职称、学科评估与学校评估,往往以有无省部级以上项目作为重要指标,是有道理的。 对一个人学术水平的评价,学术界往往比较关注这样几个指标:第一是高级别刊物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第二是高档次出版社出版的学术著作;第三是省部级以上的奖项等级与数目;四是获得多少省部级以上的项目。有的人说自己学术水平高、很有影响,而以上几个指标来进行检测时,往往就心虚了;等到要他去填表时,才发现一个也填不上。此外,评价一个人的学术水平,还有这样三个指标:一个是科研论文的转载率,这是刊物评价;一个是科研成果的引用率,这是同行专家评价;一个是组织专家进行评议与鉴定,这是高水平专家评价。但无论如何,能否申请到项目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指标。项目标志着课题研究的实力,也标志着学术影响力、学术前景。因此,我们要增强竞争力,要强化课题意识,提高我们申报重大项目的能力,以在新一轮的激烈竞争中有效地占有资源,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周:的确,课题研究无论对个人还是群体都很重要,那么课题研究肯定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与重视。在申报项目尤其是对重大项目的申报上竞争肯定非常激烈。对于我们研究生来说,是否意味着不太可能?您认为重大课题项目的申报成功,具体来说应当注意哪些方面?或者说我们要做些什么样的准备工作? 邹:申报重大项目是可能的。我们都是硕士研究生毕业、博士研究生毕业,经过了严格学术训练,有了比较雄厚的学术资源,同时在科学研究上建立了信心,也提高了能力,因此我认为申报各级、各类项目是可能的。但是,申报重要项目也是有条件的,这包括主观、客观两个方面。我认为,要顺利成功申报重要项目,要讲究方式,并且要灵活机动、果断决策。 根据这些年来省部级以上项目的申报过程与要求,我认为应该关注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要与自己的前期研究成果有机地联系起来。省部级以上重要项目,是组织专家经过严密评审才决定给谁不给谁。无论从程序还是从要求来讲,都是很严厉的,可以说是要过五关斩六将;申报的人很多,最后要真正得到一项,是很不容易的。一个毫无前期研究成果的人,要得到一项,几乎是不可能的。所谓前期成果,那就是你以及你的课题组成员以前做过什么样的研究,包括发表过哪些重要论文、出版过哪些重要学术专著、出席过哪些重要学术会议、获得过哪些重要学术奖项。其中,最重要的是做过哪些科研项目的研究。如果没有从事过校级、厅级以上的项目研究,毫无课题研究的经验,作为成员也没有参加过校级、厅级课题项目,更没有作为主持人主持过校级项目,那么要申报到省部级以上项目,是不容易的。当然,所谓“前期研究”,更主要是指在你所申报的科研项目之前,从事过哪些与此相关的研究。比如说,你要申报“哈代小说研究”的项目,而你从前发表的论文都是关于果戈理的,那你的前期研究成果就存在着比较大的问题;相反,你的前期研究是关于哈代诗歌或是哈代小说的单篇研究的成果,那么说明你的前期研究与哈代项目有密切的关系,表明你在这个课题方面做过许多资料收集工作,也进行过比较深入的思考,具备了雄厚的基础,那么就有很大的可能性。有的人不从自己的科研实际出发,不做长期的资料积累与准备工作,而是心血来潮、临时想到的一个题目,匆忙填表进行申报,其结果必然是悲剧性的。 第二,要注意研究有关的课题指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部级社科基金项目,每年都会发表课题指南,公布在本年度社会科学研究中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这些问题是我们社会现实生活以及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的相关重要问题,是经过大量调查研究,经过与各有关政府部门、各科研机构的高级专家,以及与各重要大学的学报、重要的学术杂志的编辑的商议,又经过专家咨询等许多程序才最后决定下来的,往往都具有重大实践价值和理论意义。那么,我们要成功申报课题,就要认真研究课题指南,从课题指南里来选择课题题目。当然,课题指南往往只是规定了一些研究方向,那么我们要善于从自己的科研实际出发,与自己前期研究成果结合起来,形成自己申报的课题题目。2004年,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研究项目指南里,有“海外华文文学”研究这一项。我认真分析了世界华文文学的构成版图,又根据我前些年主要研究美国华文诗歌、散文,并且完成过校级科研项目“美国华文文学与中国本土文学比较研究”。因此,我申报的“美国华人文学与中外文化”课题,在当年就以高票获得通过,得到了6万元的资助。我后来曾经进行分析,我曾经发表过的美国华文文学的大约十篇论文,形成了较为充分的前期成果;我所申报的项目与国家社科基金指南存在密切的关系,可以说是世界华人文学里面一个重要版块,将课题指南中“海外华人文学研究”具体化、集中化,并深化为了一个科研课题。要在课题指南之外自己另选题进行申报,成功的可能性极小,因为你自己所选的课题,多半不符合国家需要。当然,每一年的“指南”看起来有许多研究方面,但具体到某个学科、某个特定的专业,往往不到十项;全国同行专家及后起之秀人数众多,因此要争取到这十项中的某一项,的确也是有相当难度的。 我们目前正处于研究生学习阶段,要成功申报重大项目不太可能;但我们一定要树立这样的信念,要有这样的观念,并且要对相关要求进行了解。许多人之所以成功申报多项国家社科基金,正是多少年前就开始努力积累的结果。这些年来,许多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都是给了具有博士学位的人,就在于这些人曾经在导师的指导下,从事过相关的课题研究,并且对申报要求与过程比较熟悉。有不少学校规定,只有有课题的导师才能招收研究生,也正是这个道理。因此,我们现在要讲这样的问题,要向学生提出这样的要求,并且让学生了解整个程序、整个策略性的讲究。研究生不只是听几节课、读几本书,只是学一点知识性的东西,这样的学习不可能让自己成为一个人才或者杰出的人才;只有有个性、有追求、有谋略、讲策划的人,才可能是一个具有现代观念、生存技能与发展前景的人。我希望我的学生个个成为这样的真正的为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成为一代旷世奇才。 周:竞争是如此激烈,往往非个人所能获胜。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可否寻求以群体的方式进行申报?如果可以,您认为与个人申报相比,群体申报要注意一些什么问题呢? 邹:省部级以上的重要项目,往往是一个人难以胜任的,因为所要研究的题目很重大,涉及到的时空范围很广阔,所要求的知识积累与学术修养等,往往是非一个人所能企及的。并且,往往还会涉及到其他的学科。因此,组织好力量进行集体申报特别重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申报指南中,曾经明确要求大家最好以课题小组形式进行申报,原因是经过调查研究,认为只有课题小组形成群体力量才能在3年时间里充分完成一个比较大的课题。这说明以个人方式申报省部级以上重要或重大项目是很难的,甚至可以说是不可能的。 集体申报项目也存在着激烈的竞争,组织什么样的申报集体就非常重要。在这个集体中,要有重大影响的主持人,能够起到一种领导和承担责任的作用。我认为学术水平高、学术声望高、被同行专家所认可的主持人,是项目申报成功的关键因素。同时,还要有具有博士学位、具有副高职称的骨干群体。一个人具有博士学位,表明他经过了严格的学术训练,在学科观念与研究方法上已具备比较雄厚的基础。具有副教授职称,说明他已具备相当的学术水平,他所在的单位能够为他提供时间与精力,投入到课题研究中来。对于项目组的成员来说,还要有从事过校级、厅级或省部级以上课题研究的经验。从事过相关科研项目的经验自然形成一种优势,能让评审专家产生一种信任感。总之,组织什么样的科研力量,并形成一个各方面都有相当优势的申报集体,对成功申报相当重要。 我认为个人主义英雄的时代已经过去,现代是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时代,没有集体精神与群体意识是做不成大事业的。航空母舰为何让人害怕,就是因为它威力巨大;为何威力巨大?就是因为其上有数千人集体协作,形成一种合力,从而让它发挥出一种巨大的打击能力。所以,我认为要做成大的事业,非有强大的协作精神、开阔的胸怀气度不可。集体申报重大社科项目能够成功,也说明这样的时代特点与时代要求。 周:是呀,众人划桨开大船!众人的力量往往能够取得比较重大的成果。目前,有人对中国人文社科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往往颇有微词,认为文学研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您怎样看待这种现象?这对我们申报课题有什么样的启示? 邹:无论从事什么样的科学研究,理科的也好,文科的也好,最好都要进行实地考察,做好充分的调查研究。我认为充分的调查研究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前提。人文社科研究特别是文学研究,往往给人一种印象,好像不需要进行实地的社会调查与文献调查,好像只要收集一些资料,阅读一些书籍,就可以写论文、进行课题研究了。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当然许多误解也并不是完全没有理由,一些从事文学理论研究的人,往往不做大量的文献调查,就可以抽象出自己的理论;他们往往依靠想象的方式来进行学术研究,从而形成一种从理论到理论、甚至唯理论而理论的怪圈,这就是聂珍钊教授曾经指出的“理论自恋”现象。根据我们的观察,真正有价值、有影响的课题,都是通过文献调查、实地考察而得出来的。比如“最近十年来中国大众文化阅读与消费走向”、“最近十年中国文学理论教材编写情况分析”、“最近十年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发展情况调查”、“最近十年欧美国家文艺政策的制定情况”等课题,都是以注重实地考察与文献调查受到关注的,而这样一些课题与我们的生活、我们的世界、我们的学科发展也存在非常密切的关系。但是要完成这样的课题,就需要全面的调查研究,并且要集中各种力量,才能提出与全面完成的。我认为正是这类项目与课题,才具备申报成功的极大可能性。从实践中得出来的研究课题,伴随着我们的学术体验与学术成长历程,往往将我们的实践经历与心血凝结其中。这样的课题,才是真正具有重要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的课题。 当然,有的人认为文学无用、文学研究无用,它既不能提供我们衣穿,也不能提供我们饭响;这是一种极为有害的言论,也是无知的表现。人与动物的区别,就是人有丰富的精神生活,而动物们只有简单的想法。文学创作与文学研究都是人类的丰富的精神生活的主要方式,也是人类文化积累的主要形式。如果没有文学及其研究,人类的文明也许是不完整的、不正常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能来谈论文学与文学研究。没有自己的作家与作品的民族是没有地位的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学研究与文学批评的民族也是没有文化地位的民族,不可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当然,文学研究要有自己的特点、要有自己的追求。 周:您刚才提到的要进行实地考察,这为那一些死啃书本的人敲响一记警钟。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无论申请什么样的课题与项目,都要填写申请表,而且非常重要。您认为对于申报重要人文社科课题来说,填写申报表要讲究哪些策略? 邹:对申报课题来说,进行充分的课题论证至关重要。每一个项目的申报表长达十多页甚至二、三十页,有很多内容只是给评审专家提供信息,让他们了解你的学术背景、课题前期研究成果及申报力量等有关情况。最重要的是其中的课题论证活页。课题论证要讲究策略。首先是对前人的研究情况要作文献综述,要准确反映前人研究的终点,因为前人的研究终点往往就是我们的研究起点。因此,课题论证的“文献综述”一定要全面客观,并且要进行科学分析。专家们往往不是只让你提出此方面研究已经有哪些论文、哪些著作,而是要让你提出前人在这方面已产生哪些主要观点,就是要以已经有的观点来体现前人的学术成果。你在文献综述中至少要尽可能地提出前人已经形成哪几个重要研究方面。如果你的课题论证缺少这个部分,特别是仅限于让评审专家了解到你的认识,那你的课题论证就是失败的。第二,是要明确地展示你的前期研究成果,自己已经形成了哪些主要观点。也许有些人认为,自己还没有研究,哪里会有自己的观点呢。其实,你只要有前期成果,就总有自己的想法与自己的思考,有些思考甚至是整体性的、非常深刻的,只是你还没有来得及完成,对课题研究的设想、预期目标、所使用的方法,都要有自己的表述。此外,课题研究也是需要想象力的,既需要历史的洞察力,也要有预测未来的能力。作为课题研究主持人与申报者,必须对自己学术观念、学术思想与研究目标及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与方法,有一种非常自觉的认识,而且要体现在课题论证里。第三,是要有充分的数据。通过实地考察等所得来的种种数据,是我们课题研究能够顺利完成的前提。从本质上来说,文学研究虽然是审美的、批评的与分析的,但是它们同样属于科学研究的范围,是科学研究的一个分支。以统计方式和表格形式形成的数据,往往是我们对课题进行有根有据的论证的前提,有很强的说服力,能够给人以充分信心。 周:听了您对申报课题研究所做的详细介绍,我感觉到我们离申报课题成功更进了一步,重要课题的申报对于我们来说,似乎不再那么高不可攀、遥不可及。 邹:申报重要课题与我们并不遥远,一定要认识到课题申报对我们每个人的成长与发展的重要性,是我们在科研上取得成就、在学术上取得进步、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重要方式,让我们的人生能够上一台阶的重要途径。这些年来,我们的同学、同事、朋友,一个个都成功申报到省部级以上的项目。我们的前辈王忠祥、周乐群、彭端智都成功申请到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文学院老师胡亚敏、王先霈、邱紫华、陈建宪、张永健、林继福、苏晖等都成功申请到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们的博士生王松林、朱卫红、罗良功等都成功申请到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这说明只要我们认真准备、长期积累、讲究策略、精心组织,就能够顺利申报到省部级以上的课题。因此,我认为申报重要项目、重大课题,虽不是触手可及,但也不只是可望机时不可及的,它离我们并不遥远。 做什么事情都要有自己的方法,要有自己的谋略。我希望我的研究生能够看一看我曾经出版的两本书:一本是《兵谋与诡道:中国古代的军事谋略》(武汉出版社);一本是台湾出版的《吕不韦面对人生的九九方略》。这也许与国家重大社科基金申报谋略是相通的。我对于我的学生具有很高的期望,也许现在许多人都没有意识到;到了二十年后我们再来看,我想对我的苦心比较了解并且能够心领神会的人,一定不是平庸之辈,一定不是平凡之人。 周:听了您对课题申报的一些观点与想法,我觉得真是受益匪浅。您所说的内容对我们启发很大,可操作性也很强,在您的指导下,我想我们一定可以少走很多弯路。非常感谢您把这样宝贵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与我们分享! 邹:不用客气,我希望人们看了我的认识以后,对他们多少有点帮助,能够给他们的科研特别是课题申报提供方便;同时,这样的访谈,对我自己来说,也是一次总结的机会。我们能够讨论这样的问题,是人的一生中非常高兴的事情。 周:邹老师您真谦虚!最后,非常感谢您接受我的采访! (周兰美,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研究生,中外文学讲坛社常务理事,本刊记者)
个人分类: 研究方法与规范|301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国务院课题“职业院校创业教育研究及系列教材开发工程”开题讲话
tangminqian 2011-5-26 15:18
陈广庆总干事在国务院委托课题“职业院校创业教育 研究及系列教材开发工程”开题会上的讲话 中华职业教育社总干事 陈广庆 2010年12月26日 中华职业教育社 首页 课题研究 正文 http://www.zhzjs.org.cn/SubResDetail.aspx?id=31 同志们:    今天,由中华职业教育社承担的国务院委托课题“职业院校创业教育研究及系列教材开发工程”正式开题。首先,请允许我代表课题组向参加本次会议的同志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关心、支持和参与课题研究工作的各位领导、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职业院校创业教育研究及系列教材开发工程”课题是2009年国务院委托课题“以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的公共政策研究”的延续课题,以教育部、财政部、科技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国家行政学院和国家纳米产业化基地为课题指导部门,旨在以职业院校为载体构建支撑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的创业教育体系,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引领理念创新、知识创新、技能创新,从而为我国有效应对“创业时代”的新挑战探索新路径。此项研究,既立足于当前又着眼于未来,必将为我社继续发挥联系广泛、群策群力的优势提供更为广阔的舞台,也正因为此,我们更应勇担历史重任、发扬优良传统、锐意进取,借此开创职教社工作的新领域。   下面,我将从课题研究的重大意义、课题的组织实施安排以及下一步课题的推进工作谈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大力发展创业教育是时代的必然选择、经济社会改革与发展的迫切要求   一方面,开展创业教育是适应新世纪人才战略需求、破解就业“瓶颈”的重要举措。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面对科技的飞跃发展、产业的迅速升级以及就业压力的持续增加,国家迫切需要大量的有知识、懂技术、会管理、善于创新的创业者去创造更多的科技成果和就业岗位,促进经济发展和解决就业问题。今年6月初刚刚公布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明确将人才创业扶持政策作为促进人才发展的重大政策,进一步彰显了国家以创业为途径实现人才强国战略的坚定决心。   现阶段,我国的劳动年龄人口正趋上涨之势。据教育部最新统计数据,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630万人,比2009年增加20万人,加上往届未实现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之大、就业形势之严峻,是前所未有的。应该说,这些接受过系统的学院专业教育和训练、拥有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的学生,是劳动力市场的优势群体,是国家发展的宝贵财富和后备力量,有责任也有能力担负起创造就业岗位的社会重任。为此,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指出“要加强创业教育,积极探索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创业教育,并把创业教育作为就业指导课程的重要内容”。通过加强创业教育,能够激发各类学生、尤其是大学生创业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仅能够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减轻社会就业压力,而且能够为国家创造更多的财富,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另一方面,开展创业教育是顺应世界经济发展潮流、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路径。   21世纪是国际公认的“创业时代”,创业活动将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在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以资本、劳动力、资源为支撑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正在向以知识、人才、信息为依托的创新发展模式转变。与之相对应的社会经济形态也在发生改变,创业型经济正在成为主要的经济形态。发展创业型经济,将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又一次重大创新,它呼唤着创新创业型人才的脱颖而出。   从世界各国的企业结构和就业规律来看,65~80%的人员在创业型企业就业。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经验也表明,75%以上的新增就业岗位都是由在各个领域自主创业的企业提供的。目前,国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仅为万分之三,99%的企业没有申请专利,60%没有自己的商标。可以说,支撑我国经济增长的创业活动还处于较低水平,生存型创业仍占据主导,由于大多数创业行为具有被动特征,创业活动中孕育的创新元素必然大打折扣。从创业实践的一般规律来看,成功的创业活动离不开系统的创业教育的有力支撑,为此,在我国高校、特别是“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院校率先开展创业教育,已成为当务之急。   2006年1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通过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动员全党全社会力量,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奋斗,经过15年努力,到2020年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有高素质的创新创业型人才来支撑。因此,作为国家创新体系重要支柱的高等院校,努力培养具有创新观念、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能力和企业家精神的创新创业人才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大势的重要选择。   从世界教育领域看,早在1998年的首届世界高等教育会议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指出:“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应成为高等教育主要关心的问题。”而今,美国、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都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成熟的创业教育与创业支持体系。我国新近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也明确提出要“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创业教育已成为当今世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创业意识与创业能力的培养,将成为未来高校教育质量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   二、充分发挥我社的组织优势和专业优势,做好课题研究的协调、管理工作,确保课题进展顺利   中华职业教育社作为一个具有统战性、教育性、民间性的职业教育团体和联合国非政府组织成员,自1917年成立之时起,就始终倡导“双手万能,手脑并用”和“敬业乐群”的教育理念,以“谋个性之发展,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为目的,追求“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的崇高理想。近些年来,依托于全球性“创业革命”的大背景,中华职教社积极将研究、实践和推进创业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任务。2002年承担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验》的研究任务,联系并发动400余所职业院校参与课题研究及实验;2008年联合有关单位举办“科学发展观引领下的中国创业教育恳谈会”和“全球创业型经济论坛”,广泛汇集国内外前沿信息、理念和科研资源;2009年参与国务院“以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的公共政策研究”课题研究,形成的咨询报告和政策建议获得国家有关领导的重要批示,同时客观推动了教育部高等学校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的成立;2010年成功举办全球创新型经济高层论坛,聚焦于“创业教育与经济发展”主题搭建起“官”、“产”、“学”、“研”深度探讨并共享经验的平台。这些都无疑为我们本项课题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反过来,本项课题研究也必将为职教社丰富和发展黄炎培职教思想、进一步扩展创业教育实践做出积极的贡献。   到目前为止,中华职业教育社在全国26个省市区建立了地方组织,拥有3.1万多名社员和近1900个团体社员学校,他们是我们长期以来开展科研工作所倚重的重要力量。特别是本次课题规格高、规模大、内容丰富,因此许多地方社和团体社会学校参与课题的热情非常高涨。更为可喜的是,本次课题还得到了中国教育学会教育机制研究分会、中国市场营销学会等社会重要专业组织的大力支持,基于它们广阔的联络平台,组织了其下众多的职业院校、教研机构或培训机构参与到本课题的研究之中,成为课题研究的支柱力量。这无疑也开创了我社科研工作依托社会动员机制的先河,必将在更广范围内产生示范效应。   从课题的管理角度看,我社网站上现已专门设立了“课题研究”栏目,定期和不定期地发布课题研究动态,以便于总课题组和各子课题单位共享研究信息与经验。   各地方社和社会专业机构等课题组织单位,要尽快按照课题精神提出组织协调原则,确定专门人员负责课题研究事务,积极动员、广泛联系,一方面主动指导、督促子课题单位依计划开展研究工作,另一方面及时与总课题组沟通信息,确保研究成果得以充分实现。   各参研单位要严格按照总课题组的统一部署开展工作,本着“指导、组织、督查、服务”的工作职责组建强有力的班子,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和管理制度,尽快明确研究或实验的思路和具体部署。同时,各参研单位应定期召开会议,交流研究或实验工作的情况,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对课题的过程管理与监督,从而确保课题进展顺利、成果丰硕。   三、以结果为导向,采用科学方法,兼顾课题研究的实效性和前瞻性   当前的课题研究,普遍以结果为导向,同时又要努力寻求实现理论突破,为此,必须要紧密围绕研究主题,遵循科学的研究路径,突出重点,大胆创新,从而确保实现学术价值与社会实践价值的双丰收。   下面提出几点具体要求:   第一,要树立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积极、主动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和参与。围绕着创业教育主题开展研究,不仅是对教育自身发展的探索,而且关联着劳动、科技、社会保障等各项事业的深化改革。落实到研究过程中,我们既要全身心投入、刻苦钻研,致力于以全新理念引导人们开拓创新,不断创造新的产品、职业岗位和商业模式;同时还要积极争取教育、人力、科技、财税等部门的指导和支持,共同营造全社会主动学习、自主实践的良好氛围,使得个人的创业激情与国家的创新需求紧密结合,从而有力推动经济的持续繁荣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第二,要始终坚持实践理念,把工作落到实处。一切研究的最终目的都不是研究本身,而是要与实际工作紧密相连,既为实践服务又接受实践检验。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要始终立足于职业院校的实际,结合经济社会与创业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对职业院校创业教育的现状进行剖析和反思,惟此,才能使各类研究成果得以有效地应用和推广,进而为促成产、学、研一体化提供经验和借鉴,加速推动我国创业教育发展的进程。   第三,要有前瞻性视野,借鉴和学习国内外先进经验。当前,瞬息万变的时代特征,要求我们在进行课题研究时必须秉持前瞻性的视野。更要有国际的视角,要主动借鉴和参考国内外的先进理念。我们在研究中要勇于探索、敢于突破,积极把握理论与实践前沿,未雨绸缪,力争为政府决策提供高水平咨询建议、为职业院校有效践行创业教育提供重要依据和参考。   第四,要通过研究及教材开发促进职业院校自身发展。参加课题的职业院校要组成精干的研究队伍,要通过专门机构、专门人员组织研究,要肯花精力和费用,从而进一步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把推动职业院校的办学与教学改革结合起来,达到举一反三之目的。      同志们,朋友们:   我们相信,在课题组的精心组织下,在教育部、财政部 科技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国家行政学院、国家纳米产业化基地等的大力支持以及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悉心指导下,只要我们勤于学习,敏于思考,勇于创新,善于总结,我们的课题研究工作就一定能够达到预期效果。让我们携起手来,奋力开拓,为推动职业院校创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从而以创业教育发展推动中国经济创新实现新飞跃! 何丕洁副理事长在国务院委托课题《职业院校创业教育的研究及系列教材开发工程》开题会上的总结讲话 中华职业教育社 首页 课题研究 正文 http://www.zhzjs.org.cn/SubResDetail.aspx?id=30 全国政协常委、中华职教社副理事长 何丕洁          2010年12月26日 北京 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   由中华职业教育社主办的国务院委托课题“职业院校创业教育的研究及系列教材开发工程开题会”今天上午的全体会即将结束了,会上,中华职业教育社总干事、课题组组长陈广庆同志对课题研究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国家行政学院博导、中华职业教育社专家委员会副主任许正中同志作了开题报告,清华大学中国创业研究中心副主任雷家骕教授、中国农业大学朱启臻教授分别作了专家指导报告,义乌工商学院等子课题负责人也先后介绍了各自子课题研究的具体实施方案和课题框架设计。从各位专家的发言中我们可以看到,大家都是从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入手,紧扣时代脉搏,不仅对课题充满热情,而且具有很强的使命感。达到了我们预期的推进课题研究、明确任务、开阔思路、促进交流、共同发展的目的。发言中汇聚了大量的前沿信息和学术主张,深入探讨了推动职业院校创业教育研究的路径与功效,这对于在全社会倡导形成关心、重视创业教育的良好氛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了进一步做好课题研究工作,下面我讲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1.在课题研究中要全面、正确理解创业教育的内涵,把握好创业教育的导向,这是做好课题研究的前提条件。创业教育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研讨面向21世纪国际教育发展趋势时提出的一个全新的教育理论。进入后危机时代,世界各国都在多方寻求新一轮经济增长的持续动力,积极采取各种办法解决就业难题,推动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在此背景下,我们以职业院校为重点,组织有关创业教育的课题研究,在科学发展观引领下,努力探索创业教育推动创新型经济发展的新思路,深入探讨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树立我国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的新思路,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创业带动创新、以创业带动创造,努力为推动创新型经济发展和创新型社会建设培养更多的创业型、创新型、创造型人才。可以说,开展创业教育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迫切需要,是深化教育改革的迫切需要,也是促进学生自我发展的迫切需要,更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   在我国,创业的实践要早于创业理论及创业教育的研究,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之初,就有许多人从事创业实践活动,形成了我国的第一次创业浪潮。但那些创业活动多是生存型、低水平的。近年来,我国的创业实践活动已经从稚嫩期走入了成熟期,过去那种完全凭借创业者个人自发创业的种种不足凸显出了创业教育的薄弱。为此开展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就显得十分迫切,十分重要。从广义上讲,创业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和创业人格,通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的改革,将创业教育理念贯穿于课堂教学及课外活动中,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和创业能力,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人才。从狭义上讲主要是培养学生创办企业的能力,通过企业知识的学习促使学生直接采取创业行动,利用自已的知识、才能和技术创办经济实体,在解决自己就业的同时,为他人、为社会创造新的岗位,同时实现自己的梦想。因此,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他们的未来更多的是就业而非创业,为此,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要认真研究、全面理解创业教育的内涵,把握好创业教育的导向。   2.要以国际化的视野,研究发达国家创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和做法,这对课题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国外关于创业教育的研究表明,创业教育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创业教育通过创业精神的培育与创业活动的实施,进而对经济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彼特认为:创业是美国经济持续繁荣的基础。世界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也认为:创业型就业是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是美国就业政策成功的核心。仅从美国来看,从1990年以来,美国每年都有100多万个新公司成立,即平均每250个美国公民就有一个新公司,创业高潮在美国一浪高过一浪。一份研究报告中显示,每12个美国人中就有一个期望开办自己的企业,91%的美国人认为,创办自己的企业是“一项令人尊敬的工作”。可以说创业为美国经济增添了活力,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支撑了美国经济几十年的持续发展。事实上,美国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的创业教育及创业精神的倡导对美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一些著名的学者认为,在过去的30年里创业精神和创业过程是美国经济的秘密武器。   为此,我们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要注意分析研究外国在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经验。研究创业教育如何在发达国家形成了完备的社会体系;如何涵盖从初中、高中、大学本科直到研究生的正规教育;研究其创业教育思想怎样在各科教学中渗透,让所有教学科目都体现出创业教育的思想,让所有的教师都能够教授与创业教育有关的内容,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培育出良好的创业创新意识;研究国外如何重视不断提升教师的创业教育素质等等,特别是其创业教育的课程和教材建设,是怎样支撑了其创业教育的发展。这些必将会给我们的课题研究提供一个更为广阔的视野。   3.在课题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促进我国创业教育健康发展的意见和建议,这也是本课题研究的重要任务。向党和政府建言献策是中华职业教育社的一项重要职能。多年来,我社所建之言、所献之策先后得到了国家有关领导同志和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温家宝总理、回良玉副总理、张德江副总理、刘延东国务委员等党和国家领导同志都曾对我社的建言献策材料作出重要批示。另外“支撑决策”、“推动改革”也是国务院委托课题的基本要求。因此,希望各子课题组在组织课题研究过程中,能够积极提出促进创业教育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如政府应如何支持创业教育的实施和改革;如何动员社会力量在全社会范围内提倡创业;创业教育如何在正规的教育体系中得到更好的推广;如何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创业创新型大学和学校等等。   总之,创业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的参与和配合。尽管目前我国的创业教育还相对落后,学生的创业活动也普遍停留在一种创新实践活动层面,但其发展有着强劲的内生动力和成长空间,我们应当在认真分析和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和已有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努力探索和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创业教育教学体系与理论框架,从理论高度正确指导创业教育的实践,以后发优势实现创业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刻变革,从而推进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   我相信,本课题的研究在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在各位专家和与会代表的共同努力下,必能荟萃各方的经验和智慧,进一步促进职业院校创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进一步加强彼此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创业型经济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同志们,新的一年即将开始,借此机会我衷心地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工作顺利!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
个人分类: 技术与职业教育|1317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6: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