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莱布尼茨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思想的解构和重构
tengyu2011 2011-10-11 18:56
近日来上课,思想受到了一些冲击。原本我信以为真的东西,在老师的解说下觉得有点不大对。内心几多彷徨和抵触,问了其他同学有没有受到思想的冲击,少有人正面回答。自揣着困惑回到宿舍写点东西聊以抒发一下内心的想法。 今日,有个老师给我们讲解了什么是科学?讲完后继续讲解了包括布鲁诺(世人熟知的科学真理的捍卫者)、爱迪生(堪比天才类的发明家)、牛顿(近代物理学的牛人)、爱因斯坦和居里夫人等人的故事。只是这些故事所阐述的与以往的教科书上的不同,都是这些杰出科学家生活中的一些鲜为人知的事。包括对布鲁诺所捍卫的“科学真理的理解”的怀疑、爱迪生与特斯拉做了死对头、牛顿与胡克、莱布尼茨等人的不和等等。老师最后得出的一个结论是要培养怀疑和批判精神,要敢于怀疑教科书和一些经典著作,要有批判地吸收。关于怀疑精神的培养,老师援引的一个有力的例子是对牛顿的“If I have seen further it is by standing on ye shoulders of Giants”这句话的理解,果然如果这句话放在全文中看,意思理解起来果然很不一样。 这些鲜为人知的科学家的逸事多少能吸引我们的兴趣,特别是对我这样一个崇尚科学的人来说更是如此。一开始思想受到了一些冲击,想不到我原先比较推崇的科学家居然在生活中做出如此不太理智的事情。后来冷静下来以后怀疑事情是否真是这样,理由是我不是那个时代的人,我手头上没有足够的史料让我清楚这些科学家之间事情的来龙去脉。老师给我们提供的也只是西方某个人的著作或者我们国家某个人发表的一篇文章。根据怀疑的精神,我不轻易接受,因为这不是直接的资料。回头想想教科书上所宣传塑造的科学家伟大的形象也没错,理由是那些也是这些科学家真实的一面。不以一面否定另一面才是合理的,科学成就和为人处事合理是一面,不理性是另外一面,只是给大众呈现的角度不同罢了。怀疑和批判的精神是好的,作为从事科研的人更应具有这种精神。我们在一个已知领域上开拓和未知领域上探索,都需要有怀疑和批判的精神。不过如何做到适度的怀疑和有度的批判倒是我们应该深思的问题。我们可以否定和重新解构对事物的认知,形成新的思想,但必须建立在一个事实的依据上。尽力寻求多方资料,尽力做出多方分析。 科学是科学,生活是生活。或许牛顿的苹果故事是一个神话,但能给人要注意观察生活,能从生活寻求真与知的启示就够了。人生是变化的,人的认知有如流水亦是一个不断变动的过程。我们的思想亦是不断地解构和重构,其中部分新思想来源于怀疑和批判。
个人分类: 课堂心得|3124 次阅读|0 个评论
参观“启蒙的艺术”展览
热度 2 gl6866 2011-8-27 14:15
参观“启蒙的艺术”展览
今年7月中旬在北师大召开的《2011国际莱布尼茨学术会议》上,汉诺威大学教授李文潮有一场精彩的报告。报告完了他提出一个问题,说你们谁能去看看国家博物馆正在展出的题为“启蒙的艺术”(The Art of the Enlightenment)的展览呢?我此前就知道有这个展览会,我便答道,我会去。但去看展览花时间,正巧我买了昨天晚上在国家大剧院的《弄臣》的票。国博天安门东,大剧院在天安门西。所以就可以去专程参观一下展览。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据称“启蒙的艺术”展览必将成为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关于启蒙艺术的独一无二的展览。何以夸下海口?看看介绍并非没有道理。首先是从展览举办方的规格上,该展览展览由柏林国家博物馆、德累斯顿国家艺术收藏馆、慕尼黑巴伐利亚国家绘画收藏馆和中国国家博物馆联合举办。中国国家博物馆也是下了血本,为本次展览提供三个展厅,拿出展出面积近3000平米。此次展览不但是迄今为止中德之间最大规模的展览项目,也是有史以来这三家德国国家博物馆之间最大规模的合作,可谓阵容庞大。其次是展品的数量,这次展出柏林国家博物馆、德累斯顿国家艺术收藏馆和慕尼黑巴伐利亚国家绘画收藏馆三家博物馆出借的约600件展品。再次展览全方位展示了启蒙的艺术。包括艺术家霍多维茨基、弗里德里希、弗斯利、庚斯博罗、戈雅、格拉夫、格勒兹、霍加斯、乌东、考夫曼、皮拉内西、雷伯恩、席克、蒂施拜因、维尔内特和华托的作品,从绘画、雕塑和版画到手工艺品和服饰,乃至昂贵的科学仪器等。总之,展览把人们的目光引向18世纪艺术的中心主题,生动再现对艺术的欧洲式解读和艺术家的自我解读至今仍产生深远影响的一个时代。 国博馆长吕章申曾在《启蒙之对话》论坛上有这么一段话:“发韧于十七、十八世纪欧洲的启蒙运动,将欧洲带进了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为人类思想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也使像中国这样处于长期封建社会的国家受益,所以,很多国内外专家学者都看到了启蒙与中国的关系。在把启蒙理解为一种普遍现象,在把中国思想史上特定时期出现的启蒙现象放在国际文化背景中考量的时候,20世纪开始的中国启蒙运动作为一种政治上的、思想上的运动,也为近代中国开启了新的篇章。”那么不言而喻,“启蒙的艺术”展览作为中国文化机构之间合作的典范,将会促进中国与德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是启蒙运动的延续。 展期为一年,即从2011年4月1日~2012年3月31日,有兴趣者还是值得一去。但根据我的经验,要想仔细参观,最好要花上一、二天时间,并在此前做一些功课,虽然那里有志愿者做讲解。还有一点要提醒参观者,展览下午4:30开始清场,所以还是从早晨就去最为合适。由于 夫人 和 我 是下午一点多钟才到的,也就只有随讲解员走马观花,不过有讲解总比自己瞎看为好,起码能知道启蒙意味着什么,看看艺术家们是如何表现启蒙的,这是从另外一个视角理解启蒙的意义。最后,我要贴一张展览门票上的一副席克(Christian Gottlieb Schick)的作品作为结尾,该作品的名称叫海因里克•丹内克(HeinrikeDannecker)。特别提醒,要看是画上女子身着的服装:蓝、白、红,这正是法国国旗的颜色,三色旗曾是法国大革命的象征,三色分别代表自由、平等、博爱。这三种颜色在其他国家的国旗中也都有不同的排列,我们可以去试着找一下。 席克的作品《海因里克•丹内克》
个人分类: 评论述评|3999 次阅读|5 个评论
晒晒我这十多年的工作
热度 6 gl6866 2011-8-19 12:53
计算与信息哲学和网络与社会研究是21世纪不可分割的二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前者主要侧重理论探讨,后者则强调社会实践。或者说前者属于科技哲学研究的范畴而后者属于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研究。我们在这二个方面的研究在全国均具有独特性。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从1994年开始便参与国内首个由社科院集体承担的国家级的网络与社会研究,出版了《千年警醒:信息化与知识经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调研时间长达四、五年,参加撰写的人员达十多人,并为中央办公厅提交了相应的对策报告。这项工作得到了普遍的好评,其中提出的“跨越发展”说为我国的网络建设提供了政策支撑,使我国网络建设在这么大的国家内得到如此迅速的发展。 2、出版了《信息哲学探源》(金城出版社2007年版),该书认为国际哲学界的这种提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同时也有它的局限性,该书将这门新兴的哲学学科归入莱布尼茨-罗素传统,即所谓的形式传统。由于莱布尼茨与中国终身有着无法分割的联系,本书认为这门学科可以与易学的数理派联系起来讨论,同时提出模态信息论以解决西方哲学二元论传统无法解决的信息的本体论地位问题。尤其是最后对《周易》筮法中成卦法递归论的重新解释使得我国自《九章算术》以来的工作无需科学史料的支持就可直接与现代计算机科学的算法关联起来,真正做到“古为今用”。 3、耗费数年时间组织翻译了弗罗里迪主编的《计算与信息哲学导论》(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上下二册),参加翻译的人数多达三十多位,这是我国首部引进的基础性的参考书。具有一定的开拓性,本书的出版不仅为我国在这方面填补了空白,而且在国际上也引起好评,这是世界上第一部被译成其他文字的参考书。弗罗里迪的其他零星著作也曾被译成葡萄牙文、日文等。但从没有翻译这样大部头的著作。 4、翻译了若干前沿性的著作,如《世纪道德:信息技术的伦理方面》(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从界面到网络空间:虚拟实在的形而上学》(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信息与美国民主:技术在政治权力演化中的作用》(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这些书籍在国内均是率先引进的。对这方面的研究的国际现状作了相应的介绍。引起了很好的反响,一部是关于信息技术的伦理反思方面的,另一部是关于网络空间的,而第三本书是中国科学院政策所的重点课题,可以说它们都是网络与社会研究的基础性著作。为我们的未来研究做了铺垫。 5、与国际哲学界的接轨,计算与信息哲学是21世纪初国际哲学界提出的一个哲学思潮,我们在第一时间将其介绍到国内,并发表了一系列论文对它的合法性进行论证,并结合中国的实践对其进行了相应的批判。为我国这个新兴的哲学领域在国际上挣得一席之地。不仅如此,还专门派出访问学者到信息哲学的发祥地牛津大学进行了访学。 6、根据我院走出去,请进来的精神,我们根据社科院院与英国学术院的协议将国际计算与信息哲学的倡导者弗罗里迪邀请访华十天,在华期间做了五场有关计算与信息哲学国际前沿的专题报告,为我国在计算与信息哲学方面的研究开拓了国际视野。与此同时,我们还积极参加在国内国际举办的各类相关国际会议,为下一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个人分类: 科研备忘|2929 次阅读|10 个评论
与博友讨论“普遍符号”
热度 2 gl6866 2011-7-23 08:21
我前不久写过一篇 “莱布尼茨的普遍符号” 的博文。这篇博文的主要目的是将莱布尼茨所说的“普遍符号”的西文名称罗列一下,这篇文章与我在北师大的报告“ 大衍之数、普遍符号和通用图灵机 ” 有一定的关联,因而从某种意义上,是我科研的一部分,但博文刊出后,有了意外的收获。大致有二个方面吧。我觉得这些对我将来的工作都极其有价值。因而把留言整理出来,和大家分享。 其一,是关于莱布尼茨与易经的关系的问题,网友史晓蕾问我“国内盛传的莱布尼茨与易经(二进制)的说法,到底靠谱的程度有多大?您的看法呢。”我的回答是,“莱布尼茨受到易图的启发而发明二进制是没问题的。但他发明二进制与易图没关系。而且易图也不是二进制。这个关系一定要厘清。至少用途不一样,在莱布尼茨那里他希望找到上帝从虚无中进行创世的证据。而在中国易图大概用在风水,算命上比较多些。国内有人比较痴迷这种没什么意思的讨论,我不想设身其中,让他们自娱自乐吧。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是可以把易图解释为二进制,例如,“加一步法”就是二进制算术。但所有这些都与现代计算机无关。另外,爱因斯坦曾有过”真理再发现“的说法,那发明计算机的人承认这一说法当然就更好了。”关于这个问题我曾在另一篇博文“ 莱布尼茨是首个发明二进制算术的吗 ?” 有点儿简单的涉及。 其二,是与网友王玉峰的互动,她(他?)在方面颇有建树,但却更偏重于自然语言,我认为莱布尼茨的初衷可能是希望找到一种能沟通全人类语言的工具,例如,像世界语那样的东西。可是在我看来,莱布尼茨真正的思想却是希望通过“普遍符号”达到他“理性演算”的目的。如果我的分析有一定道理,那么“普遍符号”就是一个中介,我所关心的是这个问题。而没又去过多考虑自然语言问题,尽管目前在自然语言方面的研究进展也很发达,例如,在机器翻译方面等。可是这些都离不开现代的计算机。控制论创始人维纳曾说过,如果为控制论找一个“守护神”的话,就找莱布尼茨,因为他对控制论之所以重要就在于他的“普遍符号”和“理性演算”。我倒是认为,维纳还是掐算得比较准确。 下面就是我与王玉峰的互动: 王:归根到底,其(莱布尼茨)基础思想是语义的二分法。计算机的二进制、莱布尼兹的思想,都离不开二分法思想,所以莱布尼兹和计算机发生了联系。 “如果这件事真能成功,那将是最伟大的发明之一。”……说真的,莱的这种设想本身是错误的:“通过对这些字母造出的词的分析,我们就可以发现和判断一切事情”,莱可能以为自然语言不够精确、或对于发现真理来说是个障碍,其实并非如此。与其发明另一套符号,不如直接采用自然语言符号。自然语言符号本身就是一套完全抽象的符号,并且本身就是他想要的、表达我们思想的抽象符号。还有就是各语种可以互译,这说明各语种符号可以互相作为表达,也就是说,不必发明中间语言符号,各语种都只是中间语言的一个变形、或说一个变换,只是我们尚未发现其变换之道罢了......。还好最终的结果是好的,他终于走到数理逻辑、其实就是逻辑学这个领域,并且引发了许多有意义的成果。 虽然出发点是错的,但坚持研究,总会有一些有意义的成果。就象心理学,到现在也未能证明心理学的实验方法是科学的,但就这么一个基础非常不牢的科学,经过多年的发展,也还是取得了许多有意义的成果。所以还是值得发展。 不知道博主同意我的分析吗?数理逻辑就是逻辑。 刘:莱布尼茨是很有趣的人。不清楚你是否读过弗雷格的《概念文字》,弗雷格的“概念文字”实际上指的就是莱布尼茨的普遍符号。弗氏是第一位构造出完整的数理逻辑系统的学者,后来罗素在他著作出版之前,给他写了一封信,经过弗雷格的仔细思考,承认罗素的分析,从而引起第三次数学危机。而罗素的那封信中所言便成为“罗素悖论”。当然,你说的自然语言也有道理,但难度似乎要比形式语言更大,也有人从这方面入手,可是我觉得计算语言也是一种手段,一种符号系统。而逻辑学的英文名为logic,本意就是把一切集合起来的意思。不知你是否同意,我倒是认为你的说法有一定道理。 王:顺便帮你分析一下“普遍符号语言真的可以更准确、更有效地描述理性思想?”——我想这位读者非常有见地。他的意思是:是不是一个人工规划好的语言就比自然语言能够更好地表达思维?答案是否定的。别看自然语言貌似很不精确,其实没有比自然语言更好的、表达我们思维的语言——这包括数学语言、当然也包括数理语言。所以,所谓的普遍符号语言并不能更准确、更有效地描述理性思想。这种普遍符号语言要么丢失了我们的思维中的一些内容,要么其描述的内容超出了我们思维的范围——这指的是用数学或逻辑计算或推导的结果却并不符合我们的自然。要克服普遍符号语言的这种对我们的思维的描述不够准确的问题,只能是往纯粹逻辑上靠,现在的数理逻辑就是纯粹的逻辑学的一个分支、并不会在语言学和数学或称逻辑学范围之外建立什么。这样的最终定位就大致正确啦,但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现在逻辑学比之自然语言,在内容上是缺失了一些东西的。理想的逻辑学应该就是自然语言。 总之,普遍符号语言并不是会更准确、更有效地描述理性思想,从理论上是这样的。这不合乎我们的直觉,但这是事实。那为什么我们还要使用普遍符号语言呢?——因为我们还没有找到拿现成的自然语言符号来直接进行逻辑推理的方法,这在未来也许可以实现。理想的逻辑学应该就是自然语言——关于这一点,看一下形式语言的发展目标是什么,就知道啦。形式语言的发展目标就是成为自然语言。 刘:逻辑与数理逻辑还是有区别的,前者重推理;后者重计算。从某种意义讲,计算比其他类型的思维形式更简单,当然不可能完全反映出理性的全部内容。可话又说回来,莱布尼茨普遍计算的理念就是让人把从繁重、重复的计算工作中解脱出来,以便让人从事更有创造力的理性思维。现在他的这种理想达到了(至少部分达到了),估计下一步科学家就会从认知科学的角度对人脑等更为精致的器官进行研究,可所有进一步的研究之所以成为可能,并取得成功,必须借助于先进的计算机。但愿形式语言的发展目标能够成为自然语言吧。 王:你确实在这些方面研究了许多,幸会。 很多学科都没有太清晰的界限。有人说逻辑是数学的一个分支,有人说逻辑学研究的全是自然语言逻辑,所以逻辑学也可算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 我看不必去管它谁管谁、到底应该如何分类,只要能解决问题就有意义。我很喜欢数理逻辑,我自己就搞这方面~。 莱布尼兹是个很了不起的人,他的成就就不必说啦。关于普遍符号,我想,每位科学家都有个探索过程,谁都是在摸索真理,所以有个把不对是很自然的。莱在提出普遍符号时,可能对思维、语言、逻辑之间的关系不是非常清楚,莱是个数学家,想问题当然偏数理,其实要想研究明白逻辑的本质——这是弗雷格擅长的,确实需要对自然语言的本质有深入研究才行。 初始设想是建立在一个不完美的理解之上——这并不影响数理逻辑这门学科的伟大性。每门科学、每位科学家都有它的或大或小的不完美存在,并不影响他们的伟大,相反,倒是极正常的,科学本来就是不断发展的。 欢迎常交流~。 刘:大多人大概只把莱布尼茨作为一个科学家来对待,但科学只占他研究领域的极小部分。他把亚里士多德逻辑进行了改造,逻辑的面目就彻底改变了。可是莱布尼茨把逻辑只是作为他的形而上学的一个工具,因而他要寻求一种普遍符号。当年他曾认为汉字可以为他的普遍符号服务,但却失望而归。莱布尼茨专家Nicholas Rescher就曾说过,罗素把莱布尼茨的哲学分成好的坏的是不对的,因为他的逻辑学与他的形而上学不能割裂开来。否则数理逻辑就只能成为数学的基础,现在则成为数学的一个分支。这个局面在我看来就是罗素抛弃了莱布尼茨的“坏”哲学所造成的,但怀特海却把莱布尼茨的所谓“坏”哲学发展成过程哲学,也就是莱布尼茨单子论那部分。单子论是非常好的哲学,尤其莱布尼茨写的那种缜密。很高兴在科学网上结识了一位逻辑学家。请问你在哪里供职?
个人分类: 信息哲学|3340 次阅读|2 个评论
论大衍之数、莱布尼茨的普遍逻辑和通用图灵机
热度 2 gl6866 2011-7-15 14:41
16日我应邀参加北师大举办的《2011国际莱布尼茨学术研讨会》,研讨会给每人35分钟的时间,其中25分钟为报告,10分钟为讨论。二者不可混用。我今天刚刚将参会的PPT文件赶制出来,明天就要报告了。现在将我的PPT文件的pdf版本传到网上,供大家批评指正。我的发言题目是:On Universal Number of Heaven and Earth, Leibniz's Universal Character and Universal Turing Machine (论大衍之数、莱布尼茨的普遍逻辑和通用图灵机)。但愿能对人有所启迪。 On UNHE, UC UTM.pdf
个人分类: 学术论文|3359 次阅读|14 个评论
Hans Poser在北师大都讲了些什么?
热度 1 gl6866 2011-7-14 12:50
此前 发了若干张关于Poser教授在北师大报告的照片 ,但这里我想简单介绍他的《从莱布尼茨到康德的德国启蒙运动》的内容。Poser教授是一位非常好的老师,他的报告学生们大多能够听懂。报告共分四个部分:1、什么是启蒙?2、莱布尼茨(Leibniz)、3、托马修斯(Thomasius)、沃尔夫(Wolff)和康德(康德)。Poser教授以这四位代表人物讲述了从1680~1790年这一百年间启蒙运动的历程。 那么什么是启蒙?根据康德1784年的定义,启蒙运动就是人类从自我强加的不成熟状态中解脱出来。人类的不成熟就是没有他人的帮助无法运用自身的理解力。也就是说,人类并非没有理解力,而是由于缺乏在没有他人的帮助的情况运用它的决心和勇气。敢于认识(敢于思考、认识)“勇敢运用你自己的理解力!”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座右铭。 莱布尼茨被认为是启蒙运动的先驱之一。他的贡献包括三个基本原理,一、不可辨识者的统一性或矛盾原则;二、充足理由率;三、最佳原则或最好原则。而莱布尼茨的《单子论》则给出了有关实体的新概念,即所有的(个体)并且只有个体才是实体。另外,莱布尼茨根据希腊-罗马自然权利原则(不伤害他人、各得其所、正直的生活),又增加了一条原则,那就是正义是智慧之爱。从理性主义出发,莱布尼茨给出了行动的概念:给定的情形——意义(手段)——目的。 托马修斯对我国的学术界是为不大熟悉的人物,他与莱布尼茨的乐观主义不同,他持有一种悲观主义的态度,另外他不是理性主义道上的学者,而走的是经验主义的路线。由于从现实经验而来,见到的社会阴暗面也就相对多些,所以有悲观主义色彩也就难免。他于1691到1696年分别出版了《理性的教义》(Doctrine of Reaseon I)和《道德的教义I、II》。前者主要主张运用简单和可理解的方式而非亚里士多德三段论的方式向各性别和阶级的理性人展现何以区别真和假以及找到新的真理的道路。后者则认为这理性或道德方式中的爱的艺术,同时还要反对所谓非理性的爱。他所指的“爱”是个广义的,包括爱权力、爱金钱、爱女人等等。 托马修斯从经验主义出发来追问:如何克服作为主宰情感的非理性之爱?理性在这方面为何失效呢?于是他得出这样的结论:意志依赖于情感!因而靠推理或迫使情感不作为是不可能的。他给出的公式是:理性的爱——好的意志——意义——目标; 理性的爱——好的意志——积极的手段——内心的宁静和幸福; 非理性的爱——恶的意志——恶的手段——不公正。 那么托马修斯给出的解放方案是,如果非理性的爱将被惩罚所威胁,那么意志就必须受到义务的约束。由于托马修斯的努力,把作为司法手段的酷刑废除掉以及烧死女巫的恶习。 接下来Poser教授讲到了沃尔夫,沃尔夫是莱布尼茨的学生。他们共同的遗产被称为莱布尼茨-沃尔夫体系。沃尔夫也是当年在德国叱咤风云的人物,有言必称沃尔夫之美誉。并且著述颇丰,他把莱布尼茨的理论进行了系统化。同时又从伦理的方面对理性科学系统的实践哲学进行了重整化与系统化。他给出的基本道德律是,要想增加你和他人生活状态的完美,就意味着我们被我们自己的理性所确认。道德律假定理性人不再需要更深层次的法律,他的理性就是他自己的立法者。 基于这一点,沃尔夫提出“由于人的本性,所有人都是自由的”而且对于“权利和义务,所有人都是平等的”,与此同时,如果某人不得不相信某事正确,是由于其他人说该事正确,……那么他只不过是个奴隶而已。哲学的自由存在在于没有压制使用自己的理性来进行判断。 最后Poser讲到了康德。上面说了莱布尼茨和沃尔夫都是持一种乐观主义态度,而托马修斯则比较悲观。而康德则把这二种传统引入其三大批判中。在1781年的《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提出在认知主体方面的知识的先验条件的范畴、直觉和形式等;在1788年的《实践理性批判》中,体提出伦理学的纯粹形式基础就是绝对律令,即“绝对律令”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它之所以高于一切,不仅高于个体存在,也高于任何群体、民族、阶级、社会、时代的功绩和利益,高出任何具体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它所代表的是人类总体的生存。在1789年的《判断力批判中》,康德则以美学和目的论的条件进行了论述。总之,在康德那里,只有一个依赖于绝对律令的理性决定才是自由的。因此,我们要敢于思考!
个人分类: 评论述评|4317 次阅读|4 个评论
Hans Poser教授在北师大的讲演照片
gl6866 2011-7-14 08:58
Hans Poser教授在北师大的讲演照片
Hans Poser是我们的老朋友了。他先后访问过中国多达11次。2011年7月13日他又在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院为学子们做了题为《从莱布尼茨到康德的德国启蒙运动》(The German Enlightenment from Leibniz to Kant)的报告。这是北京师范大学首届《2011京师科学与人文高峰论坛》的第一讲。虽然已经放了暑假,但还是有30多位同学来听这位来自德国的学者的报告。下面就是Poser教授在报告中的若干照片: Poser教授讲演正式开始 讲康德关于启蒙的定义 到底什么是启蒙? 莱布尼茨:德国启蒙运动的先驱 忘情的讲演 回答学生问题的随意姿势 黑板与PPT并用 回答学生问题 北师大哲学与社会学院为Poser教授颁发纪念品
个人分类: 人物记事|4688 次阅读|0 个评论
在学术界靠什么出名?
热度 4 DNAgene 2011-7-1 14:50
科学研究的最高境界是完全兴趣驱动,不在乎名利。 但达到最高境界的人很少,包括牛顿-莱布尼茨之争、杨振宁-李政道的矛盾。。。都是名利纠纷。像牛顿这样的人物况且求名逐利,普通科研人员追求名利也就不要有任何不好意思了。 虽然我们可以爱好名利,但提倡大家要“君子爱财,取之以道”。这样我们学术界才会逐渐走入正轨。 在学术界靠什么出名呢,怎样获得名誉才算是“取之有道”呢?看看两位国际上的前辈给我们的建议吧! Ten Simple Rules for Building and Maintaining a Scientific Reputation Rule 1: Think Before You Act Rule 2: Do Not Ignore Criticism Rule 3: Do Not Ignore People Rule 4: Diligently Check Everything You Publish and Take Publishing Seriously Rule 5: Always Declare Conflicts of Interest Rule 6: Do Your Share for the Community Rule 7: Do Not Commit to Tasks You Cannot Complete Rule 8: Do Not Write Poor Reviews of Grants and Papers Rule 9: Do Not Write References for People Who Do Not Deserve It Rule 10: Never Plagiarize or Doctor Your Data 看完之后发现,在国际学术界出名并不太难,请客送礼、吃吃喝喝、会来会去等似乎也不是必须的。我等小辈只要洁身自好、努力工作,还是有希望的。 我个人的看法,老老实实的科研人员最难做到的可能是第9点。其他的通过自律不难做到。 如果无法下载全文,可发邮件找我帮助。dkniu@bnu.edu.cn
4970 次阅读|8 个评论
成卦法与图灵机
热度 2 gl6866 2011-3-2 13:49
上个世纪30年代,日本学者五来欣造出版了一部题为《儒教对于德国政治思想的影响》的书。这本书虽然是一部政治学的著作,可里面却充斥着大量有关莱布尼茨与白晋关于《易经》的通信,这就令这本书中日本大打折扣了,因为对于从事政治学到人对《易经》没兴趣,而弄《易经》的日本人则对五来的政治学不感兴趣,甚至听都没听说过五来的书。倒是中国人的感觉比日本人灵敏,而且看出了这部书莱布尼茨与白晋关于邵雍先天图研究的意义。民国时期刘百闵将该书中涉及到《易经》的部分摘编发表,这才让中国人了解到几百年前欧洲人便对《易经》开始有所探讨了。实际上,五来欣造在自己的政治学著作中夹杂那么多有关《易经》的论述,不外是在强调中国人的“政治理想是道德政治”而已,所谓道德政治就是不以力为政治要素,而以“德为政治要素,不以力服人而以德化民。”那么《易经》作为百经之首,自然也就首当其冲了。 在五来的书中他说:“莱布尼茨以0与1表示一切数,易经以阴和阳显示天地万有,都是天才的闪烁。这东西方的两大天才,籍着数学的普遍的直觉的方法,互相接触,互相认识,互相理解,以至于互相携手。在这一点上莱布尼茨把东西两大文明拉紧了。他的二进制算术和《易》就是象征东西两大文明相契合的两只手掌。”特别是他指出了数学的普遍的直觉的方法,亦即运用抽象符号语言的数学,对于东西方两大文明互相接触、认识和理解,以至互相携手的重要作用。 但是从科学史的角度看,莱布尼茨的二进制数学与当代的计算机科学并没有什么联系。现代计算机的理论基础是图灵机,那么如何才能将中国的易学的相关因素与图灵机联系起来,就成为当下的一个基本任务了。我自己则从易经筮法的成卦法找到了线索,通常成卦法被解释为“同余式”,而我则将其解释为“递归论”,然后从这个角度便将这个算法与理论计算机的图灵机联系了起来,也就是说,从可摹状函数构造一个图灵机。
3462 次阅读|4 个评论
《逻辑的引擎》读书笔记
yufree 2011-2-12 20:57
本命年了,老了,看东西记不住了,不记笔记不给力了,博客该更新了。 作者马丁·戴维斯,计算机科学领域先驱,别的就不好评价了,毕竟幼儿园水平的菜鸟没 资格评价科学家,而复制粘贴也深为我自己所鄙视。这里所能写的仅是在对《逻辑的引擎 》这本书的肤浅认识与总结,换言之,就是一个大师级数据库被一个新手过滤器处理了一 下,但知识无高下之分,仅此而已。 对于计算机的认识,不知有多少人是通过背诵1945年宾夕法尼亚州的宾夕法尼亚大学的 ENIAC开始的,当然这不算是计算机的开端,在某种意义上其发布时也并非作为逻辑学的 应用进步而更多的是电子管的应用奇迹,当然这一切在冯·诺依曼存储器的设计下走向了 离我们更近的计算机逻辑构架。那么,计算机(或者借用图灵的说法为通用机)的根源在 哪里呢? 莱布尼茨之梦 如果把莱布尼茨描述为一个吃着外卖且为了贵族的资助而不得不完成一份追溯到 A.D.600 年的家谱的旅行家可能没多少人会认为他有多少贡献(这句话的背后就是光晕效应),但 人是活在历史中而不是想象的,这正是后来我们面对莱布尼茨的研究成果时所应感叹的地 方——一个被时代所限制的人做出了超越时代的贡献。而莱布尼茨之梦则可以归结为一个 关于普遍文字的设想:将我们认知映射为一种符号,通过逻辑推理与运算得到最后的答案 。当然,在那个时代这仅仅是一个梦想:符号体系没建立,推演体系也更多的是一种决定 论的体现。有意思的是,N年后的爱因斯坦也提出过“上帝不掷骰子”的类似论调来反对 量子理论,对于我个人而言,这个问题不关上帝的事反倒更多的是一种人的认知追求,而 这条路是否通向真相则更受限于个人认知局限(解决这个问题不啻为一条西西弗斯之路) 。 布尔逻辑 数据库检索的一个基本功就是在高级搜索中写下一长串的布尔逻辑表达式,而事实上这个 出生在补鞋匠(但爱好科学)的家庭的老大为了生存所付出的艰辛也被深深隐藏,估计也 没有多少人知道他的小女儿莉莉是《牛虻》的作者。应该说,当面对每一项为人类智慧做 出贡献的发现时仅仅采用一种字典式的描述是不恰当也是不尊重发现者的,但对每个发现 者都八卦一番也并非一条明智的选择,对此更应寄希望于现行文献留下更多的扩展阅读( 互联网搜索引擎就是最好的工具),将选择权留给读者。乔治·布尔对逻辑的最大贡献就 在于他用构建代数逻辑体系的方式总结并超越了亚里士多德,符号抽象,代数运算……当 看到结果只会返回0与1时,也许布尔更多是对牛顿的致敬而生活在现代的我们则更多感受 到的是一种超越时代的震撼。对于痛恨形而上学的神秘主义者,布尔的逻辑体系正让他们 的领地一步步退缩。但是,对于数理逻辑而言,直观的理解也即将被终结。 弗雷格概念文字 如果不是罗素的一封信,弗雷格的晚年也不会如此绝望。的确,如果一个人究其一生的研 究被认为理论基础是豆腐渣时,不论这则消息是否公开,对于一个严谨的学者都是毁灭性 的打击。但是,如果你马上认为弗雷格的贡献虽然值得尊敬却不值得学习就进入了一种认 知误区,事实上,弗雷格的逻辑到今天还在数学系、哲学系与计算机科学系中被教授。其 主要的贡献在于将布尔的逻辑体系扩展到了当时的数学基础理论中,基于此弗雷格将当时 近乎全部的数学推理归结为一种形式化的人工语言(现代程序的前身),当然其局限性在 于其坚信存在矛盾的基础定义是无法得到正确的推论(详见罗素悖论)而没有考虑基础定 义的变换可能不会影响其推论。然而,弗雷格的工作却事实上完成了莱布尼茨之梦的一部 分,而后续我们也会发现莱布尼兹之梦被证明只能是一个梦。在这里作者并没有对罗素改 造的皮亚诺的记号体系作出详尽的论述,相信这方面的科普对于理工科学生是十分必要的 。 康托尔的对角线方法 前面的介绍更多的跟形式表达有关,而从康托尔这一章开始,作者开始对图灵通用机的思 想构成来进行阐述,而起始部分则是关于无限的讨论。自然数有没有终点?能不能将无限 作为一种完成的东西来考虑?在无限的领域中,由逻辑区分的部分与整体大小如何比较( 举个例子,偶数集比自然数集大还是小)?如果现在问一个正常的理工科学生,我相信其 回答会与莱布尼茨的差不多——这种比较没有意义,而康托尔则对这种牵扯哲学与神学的 问题十分着迷。有理数、代数数、超越数、实数……也许这些概念今天看来浅显易懂,但 在当时将他们从自然数的限制中剥离出来却需要较大的勇气,而集合论的引入使这些概念 马上变得相距甚远而不是直观上的相近。而这一探索为后来者留下了连续统问题即实数的 基数为自然数基数(阿烈夫0)之后的下一个基数,这个问题目前被认为超越了当前的数 学解决问题的范围。事实上,作者真正注意的是康托尔的对角线方法,这一方法简单说就 是一种用自身元素标记自身而不产生矛盾的技巧,正是这一技巧后来被图灵应用到了通用 机的设计上。最后还是要说明一下:康托尔跟康德不是一个人。 希尔伯特与算术一致性 沿袭着莱布尼茨之梦,认为这个世界上没有现在将来都解决不了的问题的希尔伯特希望构 建一种元数学来解决算术的一致性,也就是说,希尔伯特以一种死理性派的固执将一阶逻 辑规则应用于自然数公理系统,而罗素与早期的冯·诺依曼都是为此而不懈努力。就像是 康托尔要面对反对自己老师的观点一样,希尔伯特也遭受了来自于自己学生的反对,而且 反对方还包括布劳威尔等以直觉而不是理性作为智慧起源的人。然而谁是谁非已经不再重 要,重要的是这些争论的地位应该是平等的,也就是说,学术界应该始终保持开放的态度 来面对新的观点而学者也应该适应这种环境来提出自己的观点,这一点在今天尤为重要。 在今天人们更多津津乐道的则是希尔伯特在上个世纪初提出的23个数学难题,印象中这个 世纪初也有人仿照希尔伯特提过问题,不过面对足以让正常人不正常的东西心态大可以平 和一些。 哥德尔的不可证证明 证明一个命题在一个体系中不可被证明,这种听起来就让人想抽人的问题对于古怪的哥德 尔而言显得无比正常(坦言之,当我对着注解中的证明完整的回顾整个证明时却更多的感 受到一种智慧的体现)。哥德尔就是毁掉希尔伯特一致性证明希望的人,他的工作表明至 少在希尔伯特所主张的PM系统中的算术一致性即便是真的也不可被证明,引申一步讲就是 在一个完备的数理逻辑系统中总会存在那么几条公理是无法被证明的。这看上去是不用证 的废话,但在希尔伯特看来就是其元数学的灾难,因为元数学是要求自明且方法也是有限 的。好了,到此是否可以得出一个让理性的人崩溃的结论:既然存在不能自明的命题,那 么理性的根源就算不上理性了。杯具吗?不然,一方面这一体系是不是理性依赖的东西还 不好说,另一方面来自未知的方法会不会在这一问题上提出新的不加限制的证明也说不准 。但是那些号称“理性”的人是否考虑过这些问题呢?也许不应该强求吧。哥德尔,一个 因妄想症绝食而死的思想家,其对人类理性思考值得每一个理工科人的尊敬。 图灵与通用机 sdu理综楼的某个楼梯转角里挂着一位图灵奖获得者演讲的照片,但我相信并没多少人知 道图灵是个怎样的人,受过怎样的痛苦。阿兰·图灵作为一名二战期间的译码专家却没有 得到应有的赞誉,相反,却被他服务国家所逼(根源于其同性恋倾向)而自杀。但是当回 顾通用机的设计时,作者认为图灵是将前面理论加以应用的先驱者(没有之一)。的确, 将一堆符号变为一部机器的眼光是伟大的,正如看一篇这样的文章能看到这里而不看另一 个网页一样。如果是科普,我很乐意将五元组、停机集合等概念分享出来,但这类知识不 加回顾的话很快就会遗忘,这里我更希望记录下是作者对于观念的力量与预测其结果的徒 劳的观点。 其实这本书是本科期间买的,当时没读完就不管了,当这个冬天重新拿起时才发现其中有 些观点对于今天的我有很大帮助。当二进制码在计算机里飞奔时,了解其背后的故事是很 重要的,否则计算机就真成了一个魔盒了。
个人分类: 读书笔记|5877 次阅读|0 个评论
莱布尼茨与八卦
热度 1 梅珍生 2010-5-10 18:21
闻操恭(文抄公?) 德国自然科学家莱布尼茨(G.W.Leibniz,1646~1716)于1703年4月发表题为《二进位制计算的阐述关于只用零与一,兼论其用处及伏羲氏所用数字的意义》的论文。   此前,他将二进位制表寄给在中国传教的法国教士白晋(J.Bouret,1656~1730)。白晋回信说明二进位制与伏羲八卦的六爻有关,并附寄六十四卦图。   莱布尼茨回信说:伏羲是中华帝国和东洋科学的创造者,这个易图是流传于宇宙的科学中最古的纪念物。宇宙一切从--与而来,即从0与1而来。中国人在四千年前已了解到0与1的二元数学,已有科学上的大成就。我发现二元算术,不外是0和1之应用,也就是无与有的运用,仅于阐明中国古代的纪念物上,发生重大的效用。 文史杂志 2009年第3期 连超牛大科学家都觉得学《周易》有必要,比如莱布尼茨、比如量子力学?何况一般的官员? 萧萐父先生谓:今天的易之三义:神道易、科学易、人文易!
个人分类: 冷眼热心|10078 次阅读|2 个评论
谈谈沃尔夫
gl6866 2010-2-3 22:23
沃尔夫(Christian Wolff,1679-1754)是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之前德国的一位极为重要的哲学家。如果不是学哲学的,大概就不太了解他。他曾是莱布尼茨(Gottfried W. Leibniz,1646-1716)的门人,沃尔夫有问题就请教或与莱布尼茨探讨,有点像我国所谓私淑,而且还有忘年交的意思。莱布尼茨比沃尔夫大33岁。沃尔夫从耶稣大学毕业,到莱比锡大学教数学和哲学(1703-1706),他经常向供职于汉诺威宫廷的莱布尼茨讨教,通信频繁。他们的通信于1860年被编成《莱布尼茨与沃尔夫通信集》出版。 莱布尼茨一生著作等身,但大都未曾发表,即使是发表的,也是用古法文和拉丁文写成的。当年莱布尼茨在巴黎逗留期间便想创制一套德文的哲学术语,并用德文写作。可是由于公事太忙,加之当时讨论宗教问题的多用拉丁文而讨论科学问题的则多用法文,那时法国在科学上要比德国发达得多。这是的确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一个国家的文字与一个国家的强势是分不开的。就像今天,英语大行其道,主要是英美国家的科学技术发达的缘故。莱布尼茨的这一愿望被沃尔夫实现了,现在我们用的西方哲学术语就是沃尔夫创制的。 沃尔夫少年先攻读神学,后来改读数学、哲学与法学等。他后来成为德国哈勒大学的哲学教授。沃尔夫生长于一个基督教新旧两派信徒杂居之地。他在基督教新教神学方面与受亚里斯多德影响的经院哲学方面,都有很深造诣。他想使神学的道理能够得到颠扑不破的论证,并决定用数学方式来论证这种确实性。1704年开始与莱布尼茨通信,讨论的主要内容包括数学与哲学问题。他对莱布尼茨的理性主义哲学进行了进一步的系统化。他把上帝的本质也当作理性认识的对象,认为人类的理性有能力把握宇宙、灵魂和上帝的全部知识。他这种强调理性能力的观点对德国启蒙运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沃尔夫建立了包罗万象的哲学系统,并为哲学中每一学科做定义。他的著述包括逻辑学、伦理学、政治学、形而上学。他和莱布尼茨的思想体系被称为莱布尼茨-沃尔夫体系,被看作德国启蒙运动的先导。 莱布尼茨从他20岁开始到他去世的50年间,一直关注着当时中国的发展。有人将他称为中国迷(Sinophile)。但是,莱布尼茨却从未来过中国,也不会中文。他关于中国的知识都是间接通过来华传教士。莱布尼茨于1697年还编纂了《中国近事》,专门谈论来华传教士在中国的一写情况,并撰写了序言。这本书第二版还加入了法国传教士白晋写的《康熙皇帝传》作为附录。沃尔夫受莱布尼茨影响而开始提倡中国文化。沃尔夫对中国文化有较深入的研究。有学者就认为,要研究莱布尼茨以及沃尔夫的世界观,必须先研究柏拉图和中国哲学。沃尔夫对德国乃至对整个欧洲的哲学起到了巨大的影响。 沃尔夫的理性思想,也对康德有影响。康德是是沃尔夫的再传弟子(沃尔夫的弟子舒尔茨是康德的老师)。虽然康德的论述中没有直接谈到中国哲学,但是在理性哲学与宗教信仰的斗争中,他的思想站在了沃尔夫一边,支持理性哲学。而如果观察沃尔夫和中国哲学的联系,从这点也应该也可以说,康德思想间接受到了中国哲学的影响了。由于康德哲学太像中国哲学,所以尼采曾称他是柯尼斯堡(康德一直生活的城市)伟大的中国人。 1707年,沃尔夫担任德国哈勒大学的数学教师,同时讲世俗哲学。这在当时大学里正统神学派占据意识形态的情况下,讲世俗哲学显得十分特立独行甚至是大逆不道。正统的神学派以及校方认为学生听沃尔夫的演讲会很危险,因此要禁止他讲哲学。但是一直没有找到禁止他的有力口实。 之后有一件事,终于引起轩然大波。沃尔夫在一次开了一个题为《关于中国人道德学的演讲》的演讲,其中极力赞美中国儒学思想,并带一些贬低基督教的倾向。这终于激起反对派的极大反弹,基督教教士们也终于得到了攻击他的把柄。在一片压制声中,普鲁士政府也命令他48小时内离开国境。 可以想到,如果不是真正认为中国文化确有值得借鉴的地方,沃尔夫不会冒着会被打击的危险而宣扬中国文化的。 沃尔夫因为提倡中国哲学思想而被驱逐,是德国乃至欧洲哲学界当时一个影响很大的事件。也因为沃尔夫的被驱逐,欧洲学者们开始纷纷关注中国文化,中国哲学反倒在德国和欧洲得到了一个宣扬的机会。许多原来不关注他的学说的人也开始关注了。因沃尔夫的提倡,其结果在他哲学的全盛时代,中国哲学竟得到普遍的影响了。 作为争议中的人物,沃尔夫获得了很多同情者。尤其是许多青年人都支持沃尔夫。各国也向他伸出橄榄枝。瑞典国王想聘请他为摄政的顾问官,俄国彼得大帝则想他担任圣彼得堡学士院副院长。被驱逐之后,当时的德国马堡大学聘他为教授,受到大学的热烈欢迎。
个人分类: 人物记事|7501 次阅读|0 个评论
莱布尼茨为人类留下的遗产
gl6866 2009-3-18 23:03
莱布尼茨为人类留下的遗产 在人类思想史上,莱布尼茨是个极为少见的全才。当年普鲁士的一位皇帝曾说过,莱布尼茨一个人就是一个科学院。他一生发表过的东西不多,给人留的文稿却相当丰富。为了研究撰写布伦瑞克家族(Brunswick Family)的历史和家谱,莱布尼茨收集了不少鲜为人知的档案资料。莱布尼茨逝去后,布伦瑞克家族按照当时的习惯做法,更出于担心对皇家不利的有关资料外流,即刻派人查封了莱布尼茨所有的文字资料。而莱布尼茨生前也有所预感,所以他的许多重要的信件等都有秘书誊写的副本。因而,莱布尼茨的文献档案是所有学者中是最全的一位,据说在他的档案里就连一张看病的药方都保留下来了。今天人们在提到莱布尼茨的时候,都将他视为天才,无论是政治、经济、法律、哲学,历史、语言、神学,还是数学、逻辑、医学、物理、地理等等,甚至还包括中国历史、哲学和文学,莱布尼茨留下的20多万张手稿几乎涉及了当时欧洲17到18 世纪所有知识领域,这样的规模远非当代学者可以想像。在手稿以及书信中,莱布尼茨使用了拉丁语、法语、德语、英语、荷兰语、意大利语以及俄语,如果把这些三百多年前写成的文稿一张张铺在地上,总长度大约是60公里,这无疑是欧洲历史上非常珍贵的科学文化遗产。从1907年开始,法国与德国开始联合着手整理莱布尼茨的手稿,目前已经出版了48本文集,涉及八个系列。其间虽然经历了战争、分裂,但是研究工作一直没有中断。 目前德国有四个研究所主要负责研究工作,分别位于柏林、波兹坦、哥廷根和明斯特,柏林-勃兰登堡科学院是其中历史最悠久的一家。莱布尼茨的大部分手稿被封存在汉诺威,而其他不少重要的历史资料都被转移到了柏林-勃兰登堡科学院。据专家介绍,《莱布尼茨文稿》(Bildunterschrift: Groeansicht des Bildes mit der Bildunterschrift),布尼茨留下的20多万文稿中除了有作者个人的思考、笔记,还包括15,000多封与世界各地1,100多人的通信,以及大约一百本作者参阅批注过的书籍,经过数次改动后,大部分稿件都面目全非,如今要把这些手稿整理出来,并根据其内容性质分类,然后按照时间顺序出版,实在是一件耗时耗力的事情。在编辑过程中,编者还要严格保持当时的文字使用习惯,并对文稿中提到的人物、历史事件、地名等等进行考证和注释,如果在不同手稿中莱布尼茨提到同一个问题,编者还需罗列不同出处,这些都增加了编攒工作的难度。据李文潮教授说,从以往的经验来看,一个受到良好的专业与语言训练的博士生大约需要三年的工作经验,才能单独胜任自己的工作。要完成一本大约九百页的文集,三个专业工作人员需要三到四年的时间,耗费70万欧元左右。除此之外,莱布尼茨似乎还是个急性子,有时自己写过的东西忘记了,又懒得去花时间去找就重写一份,这就为后人整理他的东西更增加了困难。 莱布尼茨为后人留下了丰厚的遗产。目前德国人正在整理出版《莱布尼茨全集》,估计要到2050 年才能出齐。有人统计过,在德国汉诺威莱布尼茨档案馆中,现存的手稿资料中大约保存有5万件,共计15万到20万张,其中包括信件1.5万封,与莱布尼茨保持通信联系的人多达1100余人。在莱布尼茨那个时代,由于宗教和当局的管制很严厉,言论出版审查严厉,基本没有什么自由,所以有许多出格的思想都是通过私人信件来传递的,因而这些信件往往成为学者间交流思想的重要途径。发表出来的并不能代表莱布尼茨的全部,只能是掩人耳目的冰山一角罢了。但现在同样面临巨大的挑战,首先就是语言关,莱布尼茨的东西大都用拉丁文和古法文写成的,仅仅这两项就够人呛的,同时为了收集到他渊博学识的出处,收集到非常丰富的语言学材料,仅此这样对研究而言难度就更大了。 1700年,莱布尼茨在柏林建立了普鲁士科学院,两德统一后,与前东德科学院合并为柏林-勃兰登堡科学院。格林兄弟、洪堡、爱因斯坦等都曾经是该科学院的成员。莱布尼茨一生涉猎广泛,从严格的形式逻辑科学到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以及神学、文学、笑话、宫廷应酬诗歌、古代法律文献等等,无所不包。在那个通讯不发达的年代,他对位于东方的古老文明--中国,也充满了兴趣。早在1666年,莱布尼茨刚满 20岁的时候,就在博士论文中提到了中国,他对中国的文字充满兴趣,希望能从中获得灵感,对发明自己的普世语言提供帮助。而莱布尼茨最后一次提到中国,是在1716年与俄国使节阿莱斯金的通信中。在此五十年间的手稿中,几乎每年都能找到与中国相关的论述,其中包括中国的哲学、历史、风俗、语言、政治等等许多领域。在《中国近事》的前言中,莱布尼茨写到:人类最伟大的文明与最高雅的文化今天终于汇集在了我们大陆的两端,即欧洲和位于地球另一端--的如同' 东方欧洲'的'Tschina'(中国);这一文明古国在人口数量上早已超过了欧洲,在很多方面,他们与欧洲各有千秋,在几乎是对等的竞争中,二者各有所长。 现在,横跨欧亚的大陆不依然叫做Eurasia吗? 有人说,莱布尼茨是个中国迷(Sinophile)。因而他对中国充满了一种理想主义主意的色彩。他没有来过中国,也不认识中国字,所以了解中国的途径主要来自于他与居住在中国的传教士的通信以及与欧洲汉学家的讨论。那时的欧洲,有三类人对中国有兴趣,第一类是严肃的学者,尤其是来华传教布道的传教士,像法国传教士白晋(Jochiam Bouvet),对中国的痴迷程度恐怕要比中国人有过之而无不及,他对易经的研究单成一派,即索隐派(Figurist),不过人们对这一派的评价并不高,说基本都是牵强附会;第二类就是向莱布尼茨那样的人,他们涉猎广泛,但中国仅仅是他们众多兴趣之一,通常将他们称为原汉学家(proto- Sinologist);第三类就是有些冒险分子,他们对中国只有浮浅的了解,甚至是些道听途说的消息,便在欧洲各处行骗。不过,由于相对于当时的德国和法国而言,他对当时崇尚开明君主制的莱布尼茨来说,中国的康熙皇帝不仅公正无私、仁民爱物、温和有节,这一点似乎就有些有时偏颇了,他只看到了积极的一面,而没有看到消极的另一面,他认为,康熙皇帝对来自于欧洲的科学知识的渴求几乎达到了难以置信的程度,这无疑符合他心目中理想的统治者形象。相比当时欧洲社会,中国是相对开明的,去中国传教的耶稣会士在中国发现的是文明和进步,而去南美的传教士则发现的是当地的原始和淳朴;所以他们在中国宣讲亚里士多德,在南美主要是建医院和学校。这也代表了后来十九世纪欧洲对待外来文化的两种态度。莱布尼茨对中国文化的评价很高,曾写到:如果推举一位智者来评判哪个民族最杰出,而不是评判哪个女神最美妙,那么他将会把金苹果判给中国人。 莱布尼茨认为,欧洲的传教士为中国人带去了欧洲的数学和哲学知识,中国人善于学习,融汇中西,必将很快超过欧洲,而欧洲人也应该从中国获得对自己有利的知识。在莱布尼茨看来,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几乎没有中断,其中必然记载了很多人类丰富的知识,而欧洲由于民族迁徙或是战争原因,这些记载都不存在了。如果能从中国历史的记载中找到这些知识,再为欧洲所用,那将是非常可观的。中欧通过互相交流,互相学习,最终带动全人类的进步。从这点上看, 莱布尼茨的视野非常宽阔,这些观点即使在今天看来也具有现代意义。17世纪时,美国和俄罗斯都尚未真正登上世界舞台,所以当时提到欧洲和中国,就算是代表了全球文明,莱布尼茨设想的是通过欧洲与中国的发展,带动中间的俄罗斯,这可以算是三百年前的全球化概念了。在对待外来文化方面,当时欧洲的立场比如今要开明。在启蒙运动早期,欧洲比较开放,因为当时欧洲自己也在寻找一种发展模式,他们从外来文化中吸收了很多东西。莱布尼茨提出了两个对待外来文化的原则,一个是友善原则:在吃不准一个外来文化的时候,尽量把对方当作善意的;还有一个是保守原则:在未判断出对方的性质前,不要轻举妄动,秉承这两个原则就不会伤害双方关系。到了启蒙运动中后期,欧洲对外来文化的态度主要是批判地接受,在确定了理性原则之后,欧洲人认为自己已经找到了处理问题的良方,所以不需要外界的帮助,这反倒造成了自我封闭。 中国学者目前似乎仅仅对他中间那段与白晋的通信感到兴趣,但实际上,那只是莱布尼茨的一个小小的插曲而言。专门从事莱布尼茨与儒学研究的美国学者孟德卫(David Mengello)认为,莱布尼茨确实受到中国思想很大的影响,但是莱布尼茨毕竟是莱布尼茨。他所处的时代和我们的并不一样,因而还要对莱布尼茨的思想有所辨析才是正确的态度。
个人分类: 人物记事|6619 次阅读|2 个评论
莱布尼茨与他的计算器
gl6866 2009-3-16 11:03
按:这篇博文是我在中科学院现代化研究中心的论文的另一部份,《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曾部分予以转载。可是由于版面限制,不得不删节一些,在此我将全部内容贴在这里。供大家分享: 莱布尼茨与他的计算器 大家都知道,莱布尼茨做过好几个计算器,我的问题是当年他做计算器干什么?据说1673年到伦敦旅行时,他随身携带的一个木制计算器的模型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英国皇家学会(The British Royal Society)吸收他为会员,也主要是因为这架计算器。显然,做计算器的他不是第一人,法国人的帕斯卡(Blaise Pascal, 16231662)在莱布尼茨之前做出过算术计算器(machina arithmetica),英国的霍布斯(Thomas Hobbes, 1588-1679)在他之前提出过思维可计算的观点,法国人的笛卡儿(Rne du Perron Descartes, , 15961650?{提出普遍数学的理念,他们的思想都比莱布尼茨早,可在事后追认先驱的时候为什么都不追认他们而追认莱布尼茨呢?无论是控制论、数理逻辑,计算机之父,信息哲学等等,最后为什么都追到莱布尼茨而不追认其他人呢?实际上,莱布尼茨的计算器是一种可以做四则运算的计算器,甚至能够进行开方运算的机器,而且他的这台机器是没有见到帕斯卡算术计算器的情况下独立发明的,所以他的机器在巴黎也同样受到热烈的赞扬,既然如此,他用这个机器来干什么?这就说明他制作的机器在当时就是一种实用的机器,既然他反对空谈,而赞成实干,那么他就一定是个实干家,所以他的机器绝不是一种玩具,一种哗众取宠的东西。 的确如此,1674年,莱布尼茨在法国物理学家马略特(Edme Mariotte, 1620-1684)的帮助下,制成了一架计算器,并将其呈交给巴黎科学院审查验收并众演示,他设计的这种新型机器,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固定的,用于加减法,与帕斯卡先前设计的加法机基本一致;第二部分用于乘除法,这部分是他专门设计的乘法器和除法器,由两排齿轮构成(被乘数轮与乘数轮),这是莱布尼茨首创的。这架计算机中的许多装置成为后来的技术标准,称为莱布尼茨轮.这架机器可进行四则运算。莱布尼茨充分认识到了计算器的重要性并指出,这是十分有价值的。把计算的工作交给机器去做,可以使优秀的人才从繁重的计算中解脱出来,为了制造计算器,他可没少操心费力,而且还花了不少的钱财。但问题是他花钱仅仅是为了是表演吗?不是要把优秀的人才从繁重的计算中解脱出来吗?这台机器也不止做了一台,2004年,莱布尼茨学会副主席,莱布尼茨学会学术委员会主席,德国柏林理工大学哲学系教授波塞尔(Hans Poser)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做报告时,也将莱布尼茨的计算器的这一事实做了简要的回顾,他说莱布尼茨在年轻时候曾有重要的想法,即用一种分等级的圆柱体来解决造一个可用于所有四种基本运算方法的计算机的问题。第一个模型使他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后来又造出了三台不同尺寸的计算机,其中一台可能通过传教士送给了中国的皇帝,据说直到文革它都是有据可查的。莱布尼茨制作计算器的历史已经得到确证并成为标准一直沿用到上个世纪中叶。实际上,直到1948年以前,机械计算机的制造中都还在采用此类分级的圆柱体,如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所制造的手摇计算器。 果然莱布尼茨就在哪里自己点算起来了。这就是莱布尼茨,你不服还不行。算什么,算人口!我们上面已经说过,三十年战争导致德意志人口锐减,没人还搞什么建设,所以第一要务就是人口的生产,以前我们不是说,只要有了人,一切事情就好办了嘛。我们还说了莱布尼茨有过广泛的通信,并将其通信分门别类为56个类目,就像图书馆编目那样,涉及到人口的数量的方方面面。1694年,他又雇了一个工匠做了一台计算器,这台机器是台能够进行12位数字乘法运算的机器。随身戴在身边自己用,他不仅改进了自己的马车,可以在路上边走边工作,这个计算器就成了他的好帮手同时,莱布尼茨还有个特点,就是能连续工作数月而不离开自己的研究课题,这一点是其他人无法望其项背的。终于他于1700年8月17日,莱布尼茨将他的田野调查报告写成了一份备忘录。因为,普鲁士的菲特烈亲王(Frederick I, 16571713,在位期1701-1713)希望成为勃兰登堡和普鲁士联合王国的国王,也就是说,亲王想当皇帝了。而莱布尼茨则提出他自己的政策主张,即一个王国必须是一个有生存能力的单元,而王国的心脏地带必须是最有力量的部分。真正的力量在于人口的多寡,因为只要有了人,就有维系人口并使其繁衍的资源。这场政策辩论异常激烈,肯定有反对派,亲王的反对派则主张,普鲁士只能为拟议中的勃兰登堡-普鲁士联合王国提供一小部分力量。因而,统治者不应该是普鲁士人。莱布尼茨则坚定地站在亲王一边,他反驳到,说你们那是一个错误,紧接着为了支持自己的合理性,他非常巧妙的算了一笔政治帐,击败了他的政敌,他根据始于1683年普鲁士的出生记录,在整个地区每年出生65000人,其中普鲁士为22680人。因此,普鲁士是生机勃勃的。莱布尼茨为了赢得辩论不知为什么把这个总数乘以30,得出勃兰登堡-普鲁士联合王国的居民为1962000人,或大约200万。说实在的,莱布尼茨这话说的有点过头了,就连那时人口那时众多的英国,也只有550万居民。可那帮反对派也只有只翻白眼,于是,莱布尼茨就根据这些数字进言建国,于是勃兰登堡-普鲁士联合王国于1701就成立了。国家是成立。正如后来的普鲁士统计史学家所言有皇室,无国家。莱布尼茨的那些数字并不那么可靠!可是当时那些反对派则哑口无言,他们手里没有数据,莱布尼茨之前做了功课,即我们现在所谓的田野调查,真是事实胜于雄辩啊。经过莱布尼茨这么一抽象,别的反对派只有干瞪眼,就这么一来,这么一个王国就诞生了。亲王摇身一变就成皇帝了。那莱布尼茨的学说还不成为主导的学说了?所以才有后来德国哲学界所谓的莱布尼茨-沃尔夫体系(Leibniz-Wolff System),就是后来大哲学家康德所批判的那套体系,是一套被他的弟子沃尔夫(Christian Wolff , 16791754)曲解了的体系。此人在哲学上虽然没什么建树,但对德意志民族语言来说确是功不可没,我们现在用的德语术语是沃尔夫创制的,由他及其学生编写的教科书占据着德国的大多数大学的讲坛。被他们改造过的莱布尼茨的哲学,完全是一种向宗教妥协的简单化、甚至是庸俗化的经院式改造过的体系哲学,实际上莱布尼茨根本就没有康德得的那么独断,是个非常实际的人,我们见到的莱布尼茨只是个影子,冰山的一角而已。 不论怎样,通过莱布尼茨的雄辩,勃兰登堡-普鲁士联合王国还是由亲王拍板决定建了,哪有一步到位的事情!先建国再说!从无到有。这个勃兰登堡-普鲁士联合王国就是今天的德国首都柏林地区。以后则是威廉一世(Friedrich Wilhelm I, 1688-1740,在位期17131740)开始的进行人口登记的。他们打着的旗号都是莱布尼茨的提出来的:确定国力。那时莱布尼茨已经去世了。他虽然没有看到德国最后的建立,也没有看到的荣克化结果。但是他在德国建国史上起到了不可或缺作用,这个功绩是不可抹煞的。这就是以后为什么德国一定要从波恩迁都柏林的原因所在。以后我们还会继续就其统计过程反思,看在荣克化过程之前还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借鉴和反思的。但有一点我以为是值得肯定的,就是莱布尼茨的实干精神,这一点再怎么强调也不过分。 正如莱布尼茨自己说的,当我评价别人的时候若出现差错,我宁愿错在宽容他人上。对他人的著作的评价也是如此。在著作中,我努力发现的不是应该责怪什么,而是应该赞扬什么,应该从中学到哪些东西。他在自己的实践中做到了,他可能是他那个时代最为博学的人。他感到尽自己最大的可能去理解宇宙的奥秘是其神圣的职责,并认为这是他造福人类的最好办法。他不知疲倦的研究着,试图把几辈子才能完成的工作在一生中完成,莱布尼茨的方法是博采众长,并通过综合创新。他把他那个时代和古代的主要哲学思潮结合成为一个新的整体。为我们当代的学术创新奠定了基础。他不仅是哲学家,而且还是集数学家,外交家,法学家,政治家、社会学家,古典学家、语言学家,图书馆馆长、谱系学家、工程师,发明家若干头衔于一身的人物。尤其是他的勇于博采众家之长,进行综合创新的精神,在我们今天的现代化建设中更是值得效仿和学习的。
个人分类: 人物记事|8160 次阅读|1 个评论
莱布尼茨对德国建国的贡献
gl6866 2009-3-10 13:11
按:这是我数年前参加中国科学院现代化研究中心的长篇论文的一部份,我觉得莱布尼茨在对德国建国的作用远远没有被我们中国人认识到。只知道他是个哲学家、数学家等,实际上他当年在未普鲁士宫廷服务是所作的各种政策咨询工作的意义,我认为要远大于他目前被我们承认的贡献大的多。这就是我为什么对莱布尼茨感兴趣的地方所在。 莱布尼茨对德国建国的贡献 引言 德国的莱布尼茨(Gottfrido Guilelmo Leibnitio,1646-1716)对我国的知识界似乎可以说并不陌生。都知道他是德国著名的数学家,发明了微积分。但是,有谁知道他还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文学者呢?他的著作或者说《莱布尼茨全集》至今德国科学院还在整理,直到2050年才有望出齐?有谁知道他终身关注着中国?因为他在世的时候正是清王朝康熙年间(在位期1662-1722年),2000年北京科学出版社专门出版了《莱布尼茨与中国》的纪念文集,《中国近事》发表30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005年我国又出版他写的《中国近事为了照亮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Novissima Sinica Historiam nostril temporis illustratura),据说这是拉丁语版以外的惟一译本,被列入西方早期汉学经典译丛。从他20岁发表《论组合术》(1666)这篇逻辑学文章首次提到中国文字不是拼音文字,到他去世的最后一篇《中国自然神学论》(1716)可以说他终身关注着中国的发展。李约瑟博士在他的鸿篇巨制《中国科学技术史》(Science and Civilization in China)第二卷科学技术思想史专门辟有一节朱熹、莱布尼茨和有机主义哲学以及一个附论《易经》和莱布尼茨的二进制算术尤其是治理国家方面的经验,莱布尼茨也是功不可没。美国学者孟德卫是研究莱布尼茨与儒学的专家曾经写过一部《莱布尼茨与儒学:求同》(Leibniz and Confucianism: Search for Accord)。莱布尼茨生前自己就曾说过,根据他生前发表过的东西来对他进行评价肯定会遭到误解。在短短300年间德国从一个不毛之地建成西欧发达国家,与莱布尼茨当初的贡献是分不开的,尤其是在当年最艰苦的岁月里。 一、莱布尼茨生活的的历史背景 莱布尼茨生活的年代根本就没有当今统一的德国,而只有所谓的一个叫做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Holy Roman Empire)或称第一帝国名存实亡的统一体,但真正握有实权的却是大大小小300多个军阀割据的邦国、选帝候、公国还有成千的骑士之类的草头王。他们各霸一方,住在自己的城堡或领地或封地里,称王称霸,作威作福,鱼肉百姓。而莱布尼茨呢,就在帝国北部的普鲁士某个宫廷里供职,充当宫廷多方面的顾问工作。那么普鲁士在地图上地准确位置在哪里呢?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作为地理名称的普鲁士,也只能算是个历史地理名称,即便如此也是个很笼统的概念,没有一个很整齐划一的说法,有西普鲁士和东普鲁士之分。现在已经不存在了,具体的位置大致就在当今的波兰和俄罗斯的加里宁格勒(Kaliningrad)地区,当时叫做哥尼斯堡(K?nigsberg),即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17241804)的生卒地,注意德语到了康德时期还还没有完全定型。普鲁士在当15世纪霍亨索伦家族(Hohenzollern family)被那个松散的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派到当今的德国勃兰登堡(Brandenburg)地区镇守时,这一片荒凉的地区被称为帝国的沙瓶,意思是除了贫瘠的沙地之外一无所有,连现在作为德国人主食的马铃薯还是几百年后才从美洲引进的。1618年,当霍亨索伦家族通过联姻继承了普鲁士公国之后,这个家族的势力才向东部延伸,也才与普鲁士这个名称挂上钩。而且,当时它也仅仅继承了普鲁士这个地区的一半东普鲁士,即当今俄罗斯的加里宁格勒地区。1701年1月18日,这个家族的弗里德里希三世选帝侯之所以能自我加冕为普鲁士王国的国王,把他治下的疆域从公国提升到王国的地位,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这块落后的地区不被帝国皇帝看重。后来的历史学家们说,普鲁士的出现是欧洲独一无二的现象。别的国家都是在漫长的过程中形成的,而普鲁士却是从一无所有中人为造出来的。然而,欧洲各国的君主们没有料到,恰恰是这个从一无所有中诞生的后起的发展中国家,在短短的一段时间里成为欧洲最强盛的国家。 普鲁士凭着什么崛起呢?立国前后,它其实只有一项财富一项精神财富,即它的基督教新教的加尔文教派信仰。正是这个教派基本的伦理道德培育出了普鲁士后来的以宽容、开明、勤奋为基本特点的精神,而又是这种精神奠定了它日后一系列在欧洲最进步的政策,从而使普鲁士走上了富国强兵之路。加尔文教派强调工作的成就是上帝恩惠的表现,从而在社会上带动起节俭、勤劳、讲求效率的风气,养成着眼于未来长期投资的习惯。这是19世纪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Max Weber, 18641920)正是从这里得出了加尔文教派的教义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展起了决定性作用的结论。只是当时普鲁士王国的统治者们自己未必明确地意识到这笔精神财富对普鲁士日后发展的作用罢了。 这固然不错,实际上,韦伯只看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而没看到问题的另一方面,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作为哲学家的莱布尼茨的作用,即作为一个政治上的民族国家(nation)的出现,并不是完全是这样的。 光靠省吃俭用中国人并不亚于普鲁士人,为什么第一次鸦片战争时当英国人把中国打败了,那个以会过日子著称的道光皇帝还在问那个英吉利到底在什么地方呀?那么,莱布尼茨究竟在普鲁士作为民族国家中的崛起中起了什么样的作用呢?政府的作用即征兵和征税如何完成,用现代的术语说,二次财政转移如何完成?公共事业如教育、卫生、基础设施、公务员开支等等仅仅靠私营部门就行了吗?先简要的回顾一下17世纪西方的历史吧。别以为西方一下子就像我们现在看到的那样,英国人曾经写过一部叫做《16、17世纪科学、技术和哲学史》的书有一句话我以为概括的比较准确,17世纪哲学仅仅是神学的侍婢,而大学则是教会的灰姑娘。事实上,这个时期的特点是,大多数现代思想先驱完全脱离大学,或者同大学保持松弛的联系。换句话说,三、四百年前,我们要去欧洲留学的话,他们那里大概就会教《圣经》,也就是基督教神学和拉丁语希腊语在加上修辞学之类的学问,就连我们现在普通中学课本学的那些东西都没有,哪里有什么现在的科学技术啊!因而,这个具体的历史背景我们一定要有关清楚的认识。 那么,莱布尼茨在德国的现代化过程中究竟起到过什么作用呢?1990年加拿大学者哈金(Ian Hacking)曾写过《驯服偶然》( The Taming of Chance )一书,1975他还写他过一部《概率的突现》( The Emergence of Probability ),这两部著作都很成功,尤其是第二部,曾被美国现代文库(Modern Library)评为20世纪100部英语写作的最佳非小说类读物之一。但这两部著作材料有很多重复,我以《驯服偶然》(中译本)为主轴,来看莱布尼茨为德国的崛起究竟做了些什么具体工作。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说过问题不在解释世界,而在于改造世界。那么西方世界,尤其是德国,是如何被改造成今天这个样子的呢?莱布尼茨在改造西方世界中有什么我们可以借鉴的之处的?《驯服偶然》这本书就给我们讲述了很朴素的这样的故事。有的时候还真奇怪,没想到人家改造世界的办法,竟然还是从我们这里学了去的。 前不久,我到北京雍和宫那边的文庙看科举考试的展览,到头来一看英国的文官制度的考试,也是从中国这里借过去的,这倒令我感到有些好奇了。以前都说我们古代的科举制度是多么害死人,可是外国人家确还拿去当成好东西,还要向我们学习,这的确值得令人反思。我想对于莱布尼茨似乎也是同样,以前我们都说他是唯心主义,但是当我读了哈金教授的书之后,我对莱布尼茨的印象也有了较大变化。随着我个人研究的深入,事情远远没有向我想象的那么简单。先不扯那么远了,还是先来看看莱布尼茨吧。 二、作为普鲁士官方统计学的哲学教父的莱布尼茨 实际上,莱布尼茨是17世纪普鲁士官方统计学的哲学教父,没有他为普鲁士奠定下的基础,德国似乎就很难有今天这样的成就。而他的基本主张就是为了确定普鲁士的基本国力就应该设立一个由普鲁士国创立的中央统计局,从而来对这个帝国的人口多寡进行统计以衡量这个国家的真正国力。这是莱布尼茨于1685年左右阐明关于创建一个中央统计机构的理念。为什么要设立一个由中央直接控制的统计机构呢?我们要先了解一下当时的历史背景。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中世纪欧洲的宗教裁判所(The Inquisition)。在中世纪被视为铲除异己和消灭异端学说的恐怖机构。如果被该机构判罪,则是非常可怕的,如女巫被烧死、异端学说遭到禁止等。中世纪的欧洲实行政教合一,君权神授。所以异端学说也就是反国家的罪行,它在罗马法,即《查士丁尼法典》(Code of Justinian)中被定为死罪。国家的统治者们相信自己的威权来自上帝,他们无法容忍异端分子的存在。普通人也是如此,他们认为异端分子是危险的外来者,必将招致天谴。在中世纪早期,被控为异端的人会被带到当地统治者那里接受审判。所以被宗教裁判所判定有罪是件很恐怖的事情。 而始于15世纪的宗教改革(Reformation)在欧洲历史上是件大事件,它的影响不只仅仅限于信仰活动,它与文艺复兴、地理发现、工业革命等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绝对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凡是涉及到改革的东西都会触及到利益,尤其是宗教这样涉及到信仰方面的重大问题,引发社会整体环境的变化是绝对不能低估的。欧洲历史上所发生的由神学家路德(Martin Luther, 14831546)领导的宗教改革引发了日后的三十年战争(Thirty Years War, 161848),结束该战争的维斯特伐里亚和约(Peace of Westphalia)在欧洲历史上是一个里程碑,其核心内容是每个国家有权选择自己的宗教,标志着世俗政治国家的肇始,尽管如此,教会的势力依然很大。可是,这场战争对日耳曼民族发展史上的直接后果却是一场大灾难,不仅导致人口锐减,而且将神圣罗马帝国的选侯人数提高至300名,南方的哈布斯堡(Habsburg)皇室的权威开始动摇。神圣罗马帝国至此虽然已有名无实,但仍继续苟延残喘150 年,政治实权却依然掌握在林立的地方小王公贵族手中。 首先,要了解那个叫做维斯特伐里亚和约的著名历史条约。该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所谓的三十年战争的终结,所谓三十年战争指的是1618年爆发的新教同盟和天主教同盟之间的宗教战争,在这两个阵营中的对垒中,还有不同派系的和诸侯之间的争权夺利以及其他外国势力的干涉,战争直到1648年签订该和约才告结束。和约的基本内容为神圣罗马帝国作为一种有效的制度终结,标志着欧洲现代民族国家体制的兴起。和约使瑞典、法国及其盟友得到大片领土,承认荷兰和瑞士的独立,确认德意志诸侯的主权,加强帝国议会的权力,削弱皇帝和选候的权力,规定天主教教徒、路德宗信徒和加尔文宗有平等的权力等。 其次,是要了解三十年战争这场宗教战争是在哪里打的,说实在的打的实在荒唐,主要战事发生在普鲁士境内,可好处却都是别的国家得到了。这就是19世纪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韦伯正是从这里得出了加尔文教派的教义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展起了决定性作用的结论。我以为韦伯是只看到了结果没看到过程,信仰的自由是要付出惨痛的代价的,以为一祷告,一划十字,天上就能掉馅饼了?那可真神了,那是安徒生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冻死在街头前看到的景致吧。他没看到当时的景象是个什么样子。恩格斯在谈到当时的状况时写道,在整整一代的时间里,德意志到处都遭到历史上最没有纪律的暴兵的蹂躏。到处是一片人去地荒的景象。当和平到来的时候,德意志已经无望地倒在地下,被踩得稀烂,撕成了碎片,流着献血。也就是说,你要信仰自由吗,路德宗信徒和加尔文宗要争平等吗,那就在你那里打吧。然后给你个虚的信仰自由,实际利益却没有你的份,都让别的国家拿去吧。直到后来那个叫做铁血宰相的俾斯麦(Otto von Bismarck,18151898)才最终实现了德意志的统一。第一帝国最终被法兰西的拿破仑一世((Napolon I,17691821)推翻,而德国则以三次王朝战争通过荣克化走向在现代化,奉行了一条铁血政策,直接导致第二帝国和第三帝国的诞生,为欧洲乃至全世界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而且是短命的,其影响至今都未消除。但那是后来政治上的事情。但需要指出的是,没有莱布尼茨奠定的基础也是不可能实现统一的,即与民休息,走和平之路。我以为,这是我们今天在现代化过程中要吸取的经验教训,尤其是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过程中如何在大国博弈的过程中更要注意,和平与发展这两个主题变奏的重要意义。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除了能够直接管辖奥地利和捷克等部分地区之外,对北部的普鲁士境内其他诸邦国从来未能行使有效的统治权。三十年战争之后,皇帝建立统一帝国的希望完全破灭,维斯特伐里亚和约更承认帝国诸侯有独立的外交权力,这就使这种分裂局面更进一步固定下来。 三、莱布尼茨对中国仰慕和他身后的统计学 当时的德意志实际上无非是个地理名词,境内有三百多个邦国,此外还有许多不属任何邦国的城市以及近千个骑士领地都是各自独立而不相统属的。这种极端分散的封建割据局面严重阻碍了社会发展,当时就是这样一种状况。还谈什么现代化?有点钱的,也无非就是些小手工业者,分散在各个宫廷、官府、贵族和军队的需要服务而经营一些小规模工商业的市民而已,充其量只是依附于封建王室或诸侯的一些分散的狭隘的地方小集团。实际上,要按我们的成分来看,他们至多就是能划入手艺人,小业主、行帮,这就是他们的资产阶级啦,恐怕还算不上吧!。首先让来看看莱布尼茨在《中国近事》中描述的场景吧:我新近获知,在法国王室的派遣和法国耶稣会著名人物拉善斯和维利乌斯的大力支持下,法国传教士张诚和白晋已经同另外四位皇家科学院的数学家前往中国。他们将不仅为中国皇帝讲授数学,并且讲授我们的哲学。长此以往,我担心我们将很快在每个重要的知识领域落后于中国人。我并不嫉妒中国人的觉醒,而是从心里为他们祝福。 莱布尼茨写这段话的1697年,距离说中国是东方睡狮的那个拿破仑一世推翻神圣罗马帝国的1806年,仅仅相差109年。从这里不难看出,莱布尼茨的心情是复杂的,三十年战争使得法国不仅在领土上占了先机,而且在海外传教和殖民方面也走在了前面,身为德意志宫廷外交官的莱布尼茨固然是有他的倾向性的,但他作为一个人文主义者,却看到了因为宗教信仰引发的战争对老百姓所造成的巨大伤害,妻离子散、颠沛流离实在是太不值得,信什么不都是信嘛,人生那么短暂,老百姓的生活条件那么艰苦,却还有为那个虚无缥缈的东西付出那么大的代价!信上帝、信佛祖、信穆罕默德都可以嘛,为什么一定非闹得兵戎相见呢?他接着又说到:我这样说,只是希望我们也能够从他们那里获得对我们更有利的东西,特别是实践哲学和更加合理的生活方式,暂且不论他们的其他成就。不管怎样,我觉得鉴于我们目前面对的空前的道德没落状况,似乎有必要请中国的传教士到欧洲给我们传授如何应用与实践自然神学,就像我们的传教士向他们教授启示神学一样。因此我相信,若不是我们借一个超人的伟大圣德,亦即基督宗教给我们的神圣馈赠而胜过他们,如果推举一位智者来评判哪个民族最杰出,而不是评判哪个女神最美貌,那么他将会把金苹果判给中国人。这就是莱布尼茨在1697年左右所见到的真实情况描述的描述!。这句话用的是虚拟语气,说得还算客气,翻译成今天的话语就是说是说我们怎么那么不幸呀,把上帝给了我们,让我们天天抱着女神,而把面包给了中国人,让他们天天有吃的。这话可能夸张了一些,可是,情况也的确并不乐观。为了用数字说话,我还是要不厌其烦的引用一些具体的实证材料。莱布尼茨对所有种类的统计问题都具有一种强烈的兴趣,而且就疾病、死亡和人口诸问题进行了积极的通信。他提出56个类目对一个国家进行估计,其中包括分性别的人口数量、社会地位、可持武器的身强力壮男人的数量、可以婚嫁的女人的数量、人口密度以年龄分布、儿童死亡率、平均寿命、疾病的分布以及死亡的原因等等。像他的许多计划一样,这种罗列在当时属于未来学的范畴,要等很久以后才能成为现实。无论如何,我们先来看一段后来的描述: 特兰托,1786年9月11日。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我自我安慰道,在我们这个人们满脑子都是统计数字的时代,所有这些大概已经被印成人们能够在需要时参考一下的书籍歌德 下面这段引文则是英国统计局局长的话爱丁堡,1798年1月1日。许多人起先会对我使用这两词感到惊讶,统计学和统计学的1786年,当我刚好在穿越欧洲北部的一次极其漫无边际的旅途中,我发现在德国他们正从事一种被称之为统计学的政治探究。在德国,统计学意味着一种旨在弄清楚一个国家的政治实力,或有关国务问题的探究;而对该词我所获得的印象是对一个国家状态的一种探究,其目的旨在弄清楚其居民所享受的幸福的量以及未来进行改善的方法。 德国大文豪歌德(Johann W. Goethe, 17491832)在其《意大利游记》(1786-88)中的描述,歌德离开魏玛去意大利,在他那个古典艺术之国度过的一段时期,成为他的创作的一条分界线。这位写出《浮士德》、《少年维特之烦恼》的大作家现在所见到的景致是浪漫的还是实证的?本来是想到南欧散散心,可却偏偏躲不开那些讨厌的统计数字,铺天盖地的统计数字,能让他有好心情吗?在写出《群峰在入静》那样的感人小诗的时候歌德已经进入迟暮之年,沧海丧田,换了人间。歌德写《意大利游记》时候,莱布尼茨已经去世整整70年了。 其他人的情况又能好到哪里去呢?再看看那时候整个德意志的精神生活吧,专横的官僚体制对科学、哲学和文学的审查和监督及其严厉,约束很强的。仅举俩例子吧,如美学家文克尔曼(Johann Joachim Winckelmann. 17171768),由于不堪忍受当时政治制度的压迫和难以容忍的科学状况而逃离德意志,德意志启蒙运动的最伟大的战士古典文学家莱辛(Gotthold Ephraim Lessing (17291781))急于离开德意志,就像急于离开监狱一样;这时民族统一的意识主要表现在文学领域,无论是在萨克森还是在普鲁士,在法兰克福还是在耶那和魏玛,只有文学艺术圈子在谈莱辛、席勒(Friedrich Schiller 17591805))和歌德的诗歌、剧本、长诗和评论。但这一切统统都没有用处。皇帝根本不听这一套,他就出版数字,雪崩般的数字!什么美学,诗歌,皇帝不爱看,你跟老百姓讲美学,讲诗歌去吧,他们懂?就连那时的瑞士大数学家伯努利(John Bernoulli,16671748)在其《六国游记》的记载,虽然在名气上无法与歌德的《意大利游记》相比,但在时间上确差不多,在勃兰登堡、普鲁士、波美拉尼亚、俄国和波兰,这位对数字具有敏锐眼光的人物是这样写的: 走进一所挂有老东家画像的房间之后,他不会去描述那张画像如何如何;而是猛然抽出他的码尺来量一下画像的尺寸。他告诉读者更多的是这些画像的尺寸,而不是它们所画的是什么或谁画的。每经一地都有人向他报告当地所有的统计新闻中的内容,他对与没人知道华沙城里究竟有多少人居住而感到吃惊,但是让他感到欣慰的是可以加入一个脚注,因为有关这方面的工作正在印刷厂里呢这就是当时的状况。 而所有这些东西由于涉及到当时普鲁士的国家机密,都未被出版。这就是我们不能从康德那里理解莱布尼茨的道理所在。
个人分类: 人物记事|9841 次阅读|2 个评论
莱布尼茨与易学的数理派
gl6866 2009-3-7 22:04
按:这是几年前我为两岸三地在安徽开会时准备的一篇论文的摘要。但是由于身体原因,我没有去成。然而,我的思路已经形成,这篇文章还是要继续做下去的。现在将它发在博克上,让大家讨论一下我的思路,同时也能启迪我的进一步的思考。 从信息哲学的角度看易学的数理派 莱布尼茨、白晋、五来欣造、刘百闵等关于易学的研究与传播 易学研究在我国素有象数和义理两派,致力于对其哲学意义的阐发。然而,自从宋儒邵雍创作先天图,始创易学的先天之学,朱熹继承了邵氏学说,提出了先天学研究纲领,为易学的数理研究奠定了基础。随着易经在17世纪传播到欧洲时,莱布尼茨在与法国在中国的耶稣会士白晋的通信中获悉邵雍的若干六十四卦排列严整的卦图,并对该图做了二进制的解释。从而在西方首创易学的数理研究而终成大气候。上个世纪初叶日本学者五来欣造在法国求学时,见到欧洲17世纪对儒学的研究,专门来到汉诺威莱布尼茨档案馆研究了莱布尼茨-白晋的通信,并写成专著《儒教对德国政治思想之研究》,其中以很大篇幅谈论了莱布尼茨关于先天图的研究,首次发掘出莱布尼茨所见到的先天易图。但不幸五来关于莱布尼茨易图研究在日本几乎没有影响,原因在于科学史家及易经专家对此不感兴趣,而政治学者则对二进制不感兴趣。后来由台湾学者刘百闵将其中专讲莱布尼茨关于周易学的部分译成中文发表,引起中国学者的注意。到了上个世纪初,莱布尼茨的符号逻辑研究却成为数理逻辑的先声,其基本思想就是将传统逻辑推理转换成演算,而到了本世纪初,国际计算与哲学协会(IACAP)则将莱布尼茨的这一思想视为其事实起点,创立了信息哲学这门以逻辑的变易性为基础的新兴的哲学学科。从某种意义说,中国的易学为西方学术改造做出了支持和论证,如何将在国外兴起的易学数理派与我国传统的学术资源对接起来,无疑为我们提出了崭新的启示和课题。
个人分类: 人物记事|5279 次阅读|1 个评论
儒家学说与莱布尼茨
gl6866 2008-12-31 11:03
儒家文化对对德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哲学方面,尤其是莱布尼茨(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 1646-1716)这位被视为近代德国启蒙哲学的鼻祖。 莱布尼茨学贯西东,对中国文化以及中国哲学兴趣浓厚,被称为狂热的中国崇拜者。(Sinophile)20岁以后他就接触到来华传教士及其他学者撰写的有关中国的书籍和报道,诸如《中国图志》、《中国贤哲孔子》、《中国现势新志》和《中国文献评注》等,并与一些赴华耶稣会士及欧洲汉学家时常通信。根据耶稣会士的著述和材料,他在1697年主编出版了《中国近事》(Novissima Sinica)并作长篇序言,该书包括关于康熙皇帝1692年允许传教士在华传教旨令的文章外,还有数篇在华传教士的信函记闻。1699年该书再版时,又加上了他翻成拉丁文的《康熙大帝传》(Historie delEmpereur de la chine)。在他晚年,1715年又向当时法国摄政王奥尔良公爵的顾问德雷蒙写了《致德雷蒙先生的信:论中国哲学》。这封长函和《中国近事》长达23节的序言,可称为当时欧洲贤哲研究中国哲学最有价值、闪烁思想火花的著名论述。 莱布尼茨是站在整个世界的高度关注和研究中国文化。他充分肯定了中国哲学崇高的地位和价值,甚为感叹中国哲学的内在联系和深刻思想。他强调中国文化的悠久。中国是一个大国,它在版图上不次于文明的欧洲,并且在人数上和国家的治理上远胜于文明的欧洲。在中国,在某种意义上,有一个及其令人赞佩的道德,再加上有一个哲学学说或者有一个自然神论,因其古老而受到尊敬。这种哲学学说或自然神论远在三千年前,自然也在希腊哲学之前便已建立,极有权威。他批评那些轻蔑中国哲学的人真是狂妄之极。在其汉学代表作《致德雷蒙先生的信:论中国哲学》中,他认为中国哲学中的理 更多地是指哲学意义上的逻辑起点和终极原因,相当于其他事物的第一推动者和理由,与西方哲学中的神的概念是一致的。莱布尼茨主张存在前定的和谐,也就是儒家所称的天道,认为中国的天道、天命是天在运行中确定不移的法则,要服从理性的法则就必须顺天,以达到先定的和谐。他相信实体的世界是一个整体,是精神实体的不断继续充实提高。由此他自然赞同中国的自然神论或无神论,认为中西哲学是可以协调一致的。显然作为其哲学思想核心的单子论及先定和谐论受到中国传统哲学的影响,同儒家学说有许多一致之处。而且中国的著名的新儒家的先天图启迪了莱布尼茨,促使他将自己的二进制数学发明公诸于世,奠定了以后计算机的理论基础。 难能可贵的是,莱布尼茨抛弃欧洲中心论的偏颇,以世界主义的宽广胸怀,寻求中西方文化的异同,力图论证两者的互补作用,以糅合欧洲文明与中国文明。他努力比较中西文化的各自特长:指出欧洲文化的特长在于数学的、思辨的科学,但在实践哲学方面,即在生活与人类实际方面的伦理以及治国学说方面,我们实在是相形见绌了。显然这里的实践哲学是指孔子儒学指导下的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他高度评价孔子的垂教对个人生活和社会秩序所起的良好影响,并对康熙皇帝勤政仁慈、英明好学赞不绝口,希望欧洲能够从中借鉴。 在论述中国文化的古老和在实践哲学优于欧洲的同时,他极力强调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意义。他在《中国近事》序言中提出,分处欧亚大陆两端的中国与西欧这两大人类最伟大的文化和最发达的文明,能够通过接触交流,互相裨益。他借重中国文明无情鞭笞欧洲基督教文明的狂妄自大:我们以前谁也不信在这个世界上还有比我们伦理更完善,立身处事之道更进步的民族存在,现在从东方的中国,竟使我们觉醒了。他忠告欧洲社会:在我看来,我们目前已处于道德沦落难以自拔之境, 我甚至认为必须请中国派遣人员,前来教导我们关于自然神学的目的和实践,正如我们派遣教士到中国去传授上帝启示的神学一样。因此,莱布尼茨深信借鉴中国文化对于促进欧洲文化的完善和发展十分有用,并在敦促和加强中欧文化和科技交流方面身体力行。
个人分类: 人物记事|7419 次阅读|4 个评论
通向信息哲学的东方进路
热度 2 gl6866 2008-12-5 13:20
国际哲学界于2002年提出了信息哲学的研究纲领,尤其是所提出的信息转向具有合理性。这无疑使其成为引导性哲学,而非认知性哲学。认知性哲学更关注什么,主要将哲学作为一种追求建立知识体系的活动。而引导性哲学却是对如何的探讨。故无论是在哲学的深度还是在广度上,引导性哲学都要高于认知性哲学。因此,在新的世纪中要特别关注引导性哲学。 在哲学上,任何一个哲学流派都要在哲学传统上找到自己的思想脉络。那么,信息哲学在哲学传统上的思想脉络是什么?以信息哲学为基本框架的转换是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换的映现,而从哲学史的角度看信息哲学,则可以将其视为一种大传统的转换。这个大的哲学传统究竟是什么样的传统?通常,西方哲学史有两种讲法:一种是教科书的顺哲学史讲法,一种是按哲学传统的讲法。传统的顺哲学史一般都以欧陆理性主义和英国经验主义经由康德的综合而成。然而,强行把莱布尼茨置入康德的这个模子中去的时候,总是遇到特殊的困难正如英国科技史家李约瑟指出的,在莱布尼茨所处的那个年代,他正面临以神学唯心主义为一方和以原子唯物主义为另一方的两种对抗的观点,是欧洲思想从来未能成功解决的二律背反。而莱布尼茨则从中国的新儒学引入了新的有机论的世界观来综合当时的分裂。由此可见,莱布尼茨的哲学在西方哲学史上确实属于就有东方观念的另类。牟宗三在其晚年曾重新将西方哲学做了一番梳理,特别强调西方哲学有三大传统:柏拉图传统、康德传统、莱布尼茨-罗素传统,即我所谓的古典传统、现代传统和形式传统。 到了20世纪初,莱布尼茨却被罗素视为数理逻辑学的创始人。尤其是他对传统形式逻辑的改造,即将亚里士多德的逻辑推理改造为逻辑演算,这是逻辑学历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国际计算与哲学协会(IACAP)在其计算与哲学的历史追溯上也是将莱布尼茨的这一思想视为这门学科的事实起点:计算与哲学的交汇可以追溯到莱布尼茨的逻辑演算和加法器。信息哲学的兴起意味着一系列的转换,譬如,从康德传统转向到莱布尼茨-罗素传统,从现实世界转向可能世界;从语形学转向语义学;从证明论转向模型论;从几何学转向代数学;从经典逻辑转向现代逻辑,从追求历时的同一性转向追求共时的相似性;从发现的范围转向创新的范围等。在哲学上,这种变化实际上就是从形式的先验性转向实质的先验性。然而,从目前研究状况看,对于信息的本体论地位还没有澄清。最近,弗洛里迪也把信息的地位作为一个大的问题提了出来。他在追问如果不用笛卡尔的二分法,即信息与物理/物质和精神不同,信息能否构成一个独立的本体论范畴的问题。根据我们的研究,在西方哲学的框架里很难为信息找到一种可以为人接受的可能。长期以来,西方哲学处于心物二元论的人格分裂之中。今天的问题与莱布尼茨那个时代类似,因而在讨论信息的地位时,我们有必要回到莱布尼茨重新进行综合,单纯依靠西方的元素是无法进行综合的。 信息哲学实际上是以逻辑的变易性为基础的,现代模态逻辑的可能世界语义学建立之后,逻辑学家在讨论其实质的过程中,最著名的两种解释分别是美国逻辑学家刘易斯提出的模态柏拉图主义和克里普克提出的模态实在论。这两种解释都是在西方哲学的框架内做出的。一个是柏拉图式二元论的解释,将可能世界与现实世界分割开来;一个是根据亚里士多德的主谓项逻辑的解释,将莱布尼茨的可能世界理解为亚里士多德的潜存,这种解释实际上等于取消了可能世界,把可能世界理解为事物的可能状态。可见,我们今天如果依然完全用西方哲学框架来切割莱布尼茨,肯定还会出现类似于罗素那样的错误。 我们另辟一条道路,即从东方的视角来探讨莱布尼茨的可能世界理论。可能世界可以看作是信息中的世界,即世界在信息中,这就是一种模态信息论或模态信息主义的解释。据莱布尼茨的思想,既然存在无穷多的可能世界,则将实无穷的观念应用到所有的可能世界。换言之,就是将单世界假定的实无穷抽象法推广到多世界假定。我们理解的可能世界不再是物理的自然世界,而是信息性的可能世界。在我们的解释中,信息在可能世界中被赋予独立的本体论地位,这种本体论理解是东方式的,而不是西方式的。 公理化和模型化作为构造理论的两种方式,前者的源头在古希腊,后者的先驱则在古中国,而且正是它们决定了东西方科技传统之不同的理论结构特征。现代科学的形成和发展主要是沿着西方科学传统演进的,然而,未来走向并不一定总是沿着既定的方向发展。因此,在科技哲学的视角下审视东西方不同的科学理论特征,有助于我们把握科技的未来发展方向。 让我们再回到莱布尼茨。莱布尼茨对中国的新儒学有着终身的兴趣,同时它对《易经》也很感兴趣。作为新儒学的代表,朱熹曾经做出过前所未有的贡献,尤其是他对《四书》的注解工作。《四书》的哲学基础则是《易经》,朱熹也是终身治《易》。《易经》的精髓不在于它的卜筮性质,而在于它的模型论及相应的演算规则。我们可以将由莱布尼茨对易图的数理研究视为易学的数理派,由于没有义理与象数两派的打压,数理派在国外得到发扬光大。实际上,中国的易学为西方的学术改造做了论证和支持,譬如,莱布尼茨对亚里士多德的逻辑所作的改造以及对中国易图的二进制解,都是极好的例证。如何将这个数理学派和我国传统的学术资源对接起来,为我们提出了崭新的启示和课题。
个人分类: 信息哲学|4664 次阅读|2 个评论
莱布尼茨与中国思想
gl6866 2008-11-29 17:28
对莱布尼茨(Gottfriend Wilhelm Leibniz, 16461716),我国知识界并不陌生,都知道他是德国著名数学家,发明了微积分。但是,有谁知道他还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文学者呢?他的著作或者说《莱布尼茨全集》至今德国科学院还在整理,直到2050年才有望出齐。 此外,莱布尼茨还是德国哲学和文化史中的一位源头性的人物,是人类近现代思想史中一位百科全书式的极为罕见的全才。但是又有谁知道他终身关注着中国呢?2000年北京科学出版社专门出版了纪念文集,《中国近事发表30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005年我国又出版他写的《中国近事为了照亮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据说这是拉丁语版以外的惟一译本,被列入西方早期汉学经典译丛。莱布尼茨在世的时候正值清顺治三年(1646)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从他20岁发表《论组合术》(1666)这篇逻辑学文章首次提到中国文字不是拼音文字,到他去世前的最后一篇《中国自然神学论》(1716),可以说他终身关注着中国。尤其是他与法国传教士白晋的通信已经成为中法科技文化交流史的经典。李约瑟博士在他的鸿篇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二卷科学技术思想史专门辟有一节朱熹、莱布尼茨和有机主义哲学以及一个附论《易经》和莱布尼茨的二进制算术 。美国学者孟德卫(David E. Mungello)是研究莱布尼茨与儒学的专家,曾经写过一部专著《莱布尼茨与儒学:求同》(Leibniz and Confucianism: Search for Accord)。 莱布尼茨生前曾说过,根据他生前发表过的东西来对他进行评价肯定会发生误解。然而,在短短不到300年间德国从一个相当落后的国家建成西欧发达国家,与莱布尼茨当初的贡献是分不开的。2000年,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过加拿大著名科技史学家哈金教授的一部名著《驯服偶然》,其中专门讲到莱布尼茨为德意志民族所作的特殊贡献,尤其是在当年最艰苦的岁月里,感人至深。 莱布尼茨思想与近代科学与哲学,莱布尼茨思想与当代中国科学和哲学,莱布尼茨伦理思想与康德黑格尔伦理学的关系,莱布尼茨世界多元文化和谐与康德、黑格尔的世界历史思想即马克思的普世意识之间都有相当多的关联。一是莱布尼茨的世界文化观的问题;一是我们越是深入研究莱布尼茨的思想,就越是发现他和中国古代思想家有着更多的相通之处。 首先,在当今世界的现实中莱布尼茨的多元文化思想是非常恰当而明智的。在人类文化思想史上,从能够将所有人结为一体的理性出发,承认另外一个与自己的文化完全不同的文化亦有自己的独立性、独立权,莱布尼茨是第一人。莱布尼茨提倡通过知识的交流促进知识的增长,改善人类的生活条件,同时又保证不同文化的个性和保持文化的多元与多样性,在多极中求和谐。莱布尼茨的这一思想是值得我们重视的,没有什么事情比在理性与多元中求和谐更重要。实际上,莱布尼茨的这种思想就是中国思想中 求同存异的另一种表述。因而他的这种多元文化思想在当今世界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中是非常恰当而明智的。只有像莱布尼茨这样的具有健全的人类精神的伟大哲学家,才能认识到人类共存、人类共同体的价值所在。 其次,在1704年以前,入侵欧洲的土耳其人在维也纳被打败后,莱布尼茨针对伊斯兰问题写过一篇关于孔子的文章,讨论了中国的自然神学,探讨了人是一个理性的存在,人们之间要彼此善待对方,要相互容忍,要遵循共同的理性精神而和平相处。进入理性启蒙以后的哲学家们大都由于其固定的二元对立模式而不能发现中国古代思想独特的价值所在。莱布尼茨是海外汉学出现以前中国研究的顶峰。被孟德伟称为原汉学家(proto-Sinologist)。 莱布尼茨的伦理思想,也是非常值得发掘的,德国伦理学有两个传统,一个是莱布尼茨沃尔夫传统,一个是康德马修斯传统。莱布尼茨的道德思想、理性正义等都来自于他的理性神学思想。可以这样说:莱布尼茨思想的最高层是理性神学,然后引出伦理学,继而是他的正义论、道德论、幸福论等。总之,他的逻辑必然性、道德必然性要遵循理性神学。而康德的伦理学是责任的伦理学,即我们应当做什么,应当如何,是外在的注入式的伦理学。而莱布尼茨注重在实践当中运用他的伦理学。在莱布尼茨看来,道德规则是内在于一个人内心的,他是一个乐观主义者,认为人是有善良意志的理性人。康德是把理性与信仰这两个基本元素分开了,强调人的责任,义务的一面;而莱布尼茨则强调的是理性的人有着善良的意志,注重开发人内在善良美好的一面。另外,莱布尼茨还区分了必然真理和偶然真理,而在实践当中所形成的真理,如伦理道德思想方面就是偶然的真理。可以说,莱布尼茨的伦理思想遵循人类轴心时代古代思想家所一致认同的观点,即要遵循道德的黄金法则,用儒家的话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就是孔子所提倡的中庸的理性。 莱布尼茨思想的另外一个价值就是他的民主思想与现代价值观的问题。当年莱布尼茨受布伦瑞克公爵的委托,在澄清该家族与意大利的一个古老家族的亲缘关系的过程中收集到许多珍贵的历史档案资料,从而形成了他独特的历史学。莱布尼茨的世界历史观承认世界、历史是进步的,他是一个对人类未来的进步与美好持乐观态度的哲学家,主张人类的生活、道德与社会经济状况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他的这一思想对马克思有很大影响。莱布尼茨还主张国与国之间要和平共处,允许不同的国家采取不同的治理方式。在国家政治制度方面,莱布尼茨反对当时英国霍布斯提出的民主制,但他也认为法律的制定与执行应该分开。法律的制定要符合正义的原则,然后交给政府部门去执行。 总之,正如莱布尼茨自己说的,当我评价别人的时候若出现差错,我宁愿错在宽容他人上。对他人的著作的评价也是如此。在著作中,我努力发现的不是应该责怪什么,而是应该赞扬什么,应该从中学到哪些东西。他在自己的实践中做到了,他可能是他那个时代最为博学的人。他感到尽自己最大的可能去理解宇宙的奥秘是其神圣的职责,并认为这是他造福人类的最好办法。莱布尼茨的方法是博采众长,并通过综合创新把他那个时代和古代的主要哲学思潮结合成为一个新的整体,从而为后人的学术创新奠定了基础。
个人分类: 人物记事|4353 次阅读|1 个评论
伟大的牛顿让可怜的莱布尼茨心碎
shareworld 2008-10-30 22:00
大名鼎鼎的牛顿,伟大的牛顿,他取得的成就灿烂辉煌。在力学方面,他不仅发现了三大定律,构筑起力学的大厦,而且推导出万有引力公式,对宇宙的运行给出了美丽的解释。在光学方面,他将白色光成功地分解成了赤橙黄绿青蓝紫,提出了光具有粒子特性,还制造了第一台反射望远镜。在数学方面,他以流数的形式发明了微积分。而且,随着你的学历升高,你将会接触到更多以牛顿命名的公式和定理。伟大的牛顿!他用那伟大的天才,生动地证明了这样一句话:天才是几千年宇宙的精华。 然而牛顿是人,而不是神。伟大的牛顿曾经干过不少龌龊的事,和莱布尼茨关于微积分发明权的争论,就是其中之一。 关于这件事情,霍金在他的《时间简史》一书中说得很清楚: 他(牛顿)和德国哲学家高特夫瑞德莱布尼兹之间发生了更严重的争吵。莱布尼兹和牛顿各自独立地发展了叫做微积分的数学分支,它是大部分近代物理的基础。 虽然现在我们知道,牛顿发现微积分要比莱布尼兹早若干年,可是他很晚才出版他的著作。随着关于谁是第一个发现者的严重争吵的发生,科学家们激烈地为双方作 辩护。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为牛顿辩护的文章均出自牛顿本人之手,只不过仅仅用朋友的名义出版而已!当争论日趋激烈时,莱布尼兹犯了向皇家学会起诉来 解决这一争端的错误。牛顿作为其主席,指定了一个清一色的由牛顿的朋友组成的公正的委员会来审查此案。更有甚者后来牛顿自己写了一个委员会报告,并让 皇家学会将其出版,正式地谴责莱布尼兹剽窃。牛顿还不满意,他又在皇家学会自己的杂志上写了一篇匿名的、关于该报告的回顾。 牛顿和莱布尼茨的争论,在他那个年代,一直闹得很凶,一度阻碍了科学的发展。   后来由于牛顿的导演和亲自出马、匿名运作,形成势不两立的两派。以英国为一派包括英国著名数学家泰勒和麦克劳林都认为莱布尼兹是抄袭者。另一派是欧洲大陆的 数学家,包括著名数学家约翰伯努利等为一派认为牛顿是抄袭者。争论双方停止学了术交流,不仅影响了数学的正常发展,也波及整个自然科学领域,以致发展到 英德两国之间的政治摩擦。自尊心很强的英国民族抱住牛顿的概念和记号不放,拒绝使用更为合理的莱布尼兹的微积分符号和技巧,致使整个18世纪英国在数学发 展上大大落后于欧洲大陆,这场由牛顿导演捍卫牛顿的战斗,使英国人吃了大亏。莱布尼兹生命中的最后7年,是在别人带给他和牛顿关于微积分发明权的争论中痛 苦地度过的。据报道,莱布尼兹死后牛顿为能使莱布尼兹心碎而幸灾乐祸 (Following Leibniz's death, Newton reported that he had taken great satisfaction in breaking Leibniz's heart.)。 有点失望,不是吗?牛顿这么伟大的科学家,竟然会干出这样龌龊的事情来。不要这样,我们不是说过了吗?牛顿是人,不是神。牛顿作为一个人所表现出来的私欲和贪婪,以及最后那洋洋得意的小人心理,不要过分奇怪。牛顿已经死了,他化作了天上的星星,但是我们应该从他的事情中学会清醒,科学家的道德水平,并不能和他的学问水平成正比。 抛开远的例子不说,就拿现在的博客比赛来讲吧,只要你留心看看,总能发现一些为人所不齿的事情发生。刚刚开赛的时候,不就有两名作弊的选手被清退吗?在今后的时间里,难保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情。我们只能把希望寄托在组委会身上,希望能够得到一个公平公正的环境。 希望在科学的领域,少一些欺诈和权术,多一些公平和正义。 左面是莱布尼茨,右面是牛顿 上一篇: 由哥伦布再坚持三天想到的 下一篇: 张老师,你还这样讲语文课吗?
个人分类: 我有一个收获|777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8: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