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岩石破裂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岩石变形破裂过程中的能量转换与能量守恒
热度 3 qsqhopeiggcas 2019-2-21 12:30
在长期的地质构造过程中,地下岩体积聚了大量的能量,并处于某种平衡状态。若其在内外动力作用下,原有的能量平衡状态被打破,将导致岩体能量的急剧释放,从而引起各种地质灾害。因此,研究岩石破裂过程中的能量积累与释放机理,对减灾防灾具有重要的意义。 近期看了几篇岩石变形破裂过程中能量演化的文章,有些不吐不快的感受。感觉不少学者对弹性应变能与耗散能的转换存在认识误区,对能量积累和能量释放的关系认识不清。鉴于此,我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供同行们讨论且指正。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 以脆性破坏为主的 硬岩,其塑性变形可忽略不计。 以受载岩样为例,在外力功(试验机提供)作用下,岩样在不同变形破坏阶段储存的弹性应变能和消耗的能量不同(图1)。为简化分析,假定在裂纹起裂点(弹性极限点)之前,岩样处于线弹性变形阶段,此阶段岩样仅储存有弹性应变能。一旦超过了裂纹起裂点,已存裂纹要扩展。在弹性能的驱动下,伴随着裂纹扩展(注意有应力降产生),储存的部分弹性应变能将转化为耗散能(在地震学中称之为地震能或地震释放总能),如表面能、摩擦热能、声发射( AE )辐射能等,而剩余部分则留存在岩样内( 图2 )。以后,随着每次已存裂纹的扩展或新裂纹的生成,其所需的部分弹性应变能也将转换为耗散能,导致总耗散能逐渐增加。由此看出,只有从变形破裂过程的角度出发,才能充分理解能量的转换机理。 图 1 岩样变形破坏过程中的能量演化规律 (改自张志镇与高峰, 2012 ) 图 2 裂纹扩展时的弹性应变能转换关系示意图 从通俗的角度理解能量守恒定律,可这样表述: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只能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而且能量的形式也可以互相转换。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普遍的基本定律之一。 基于该定律以及上述分析,可确认 耗散能是部分弹性应变能转换 的结果, 即耗散能由弹性能提供 。 这也说明,弹性应变能是导致岩石损伤断裂的根源。 显然,在峰值强度点前,岩样内积累的总弹性应变能( E a ) = 岩样内当前留存的弹性应变能( E r ) + 总耗散能( E d )。 详细推导过程见附录。 在峰值强度点之前为加载阶段,此阶段为能量积累过程;而在峰后阶段(含峰值点)为卸载过程,此阶段为能量释放过程。 同理,在峰后阶段,岩样可释放的总弹性应变能( E a ’ ) = 释放阶段岩样内 留存的弹性应变能( E r ’ ) + 释放阶段 总耗散能( E d ’ ) + 碎块动能( E k ’ )。 大家晓得,对一根弹簧加载后完全卸载,积累的弹性能 = 释放的弹性能。不难理解,对受载岩样而言,也同样如此,积累与释放的弹性应变能应守恒,即 : E a = E a ’ 。 以下,再谈谈如何用 AE 辐射能表征耗散能的问题。 当岩样充分卸载时, E r ’ 较小。若无碎块弹射,即 E k ’ =0 。这样,则有: E a ’ ≈ E d ’ ( 1 ) 从大量岩石破裂试验知, E r 与 E d 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设比例系数为 l ( l 1) ,则 E r = l E d 。 引入地震学中地震效率的概念,并假设对每个破裂事件的地震( AE )效率相同,则由式( 1 )得: ( 1+ l ) E s ≈ E s ’ ( 2 ) 式中, E s 和 E s ’ 分别为峰值前和峰值后破裂( AE )事件的能量之和。 附录:累积弹性应变能的推导过程 一旦超过裂纹起裂点,裂纹要扩展。第一次裂纹扩展后,岩样内的能量平衡条件为: E a (1)- E a (0)= D E r (1)+ E d (1) ( 1 ) 式中, E a (0) 为在起裂点之前岩样累积的弹性应变能, E a (1) 为第一次裂纹扩展后岩样当前的累积弹性应变能, D E r (1) 为第一次裂纹扩展后岩样内留存弹性应变能, E d (1) 为对应第一次裂纹扩展的耗散能。 同理,第二次裂纹扩展时,有: E a (2)- E a (1)= D E r (2)+ E d (2) ( 2 ) 以此类推,当第 k 次裂纹扩展时,有: E a ( k )- E a ( k -1)= D E r ( k )+ E d ( k ) (3) 联立上述方程可得: E a ( k )= + = E r + E d 参考(略)
个人分类: 科研随想|9992 次阅读|14 个评论
“大地震孕育机制及其物理预测方法”学术沙龙报道之一
热度 1 池顺良 2016-12-7 22:08
“大地震孕育机制及其物理预测方法”学术沙龙 报道之一 - 马瑾院士展示的“亚失稳应力状态”证明地震有普适性前兆 中国科协于 2016 年 8 月 20-21 日在北京举办第 111 期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邀请二十七位相关专家学者就“大地震的发震机制究竟是什么?可靠的普适性前兆究竟存在与否?其究竟能否能被预测预报?”等学界和社会关注的问题,进行研讨交流。 领衔讨论的专家有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王思敬 院士、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徐锡伟 研究员、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秦四清 研究员。 参会人员有: 中科院力学研究所 白以龙 院士; 河南省鹤壁市地震局 池顺良 教授;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邓起东 院士; 中南大学 董陇军 副教授; 中科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冯夏庭 研究员;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高小其 研究员;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何满潮 院士; 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档案局 赖柏林 局长; 中科院力学研究所 李世海 研究员; 成都理工大学 梁春涛 研究员;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马瑾 院士; 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 孙建中 司长; 大连理工大学 唐春安 教授;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滕吉文 院士;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 夏开文 教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 熊巨华 研究员;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徐嘉谟 副研究员;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薛雷 副研究员;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杨树新 研究员; 中新集团 姚攀峰 高级工程师;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 中科院力学研究所 尹祥础 研究员 / 特邀研究员; 香港大学 岳中琦 教授;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张晓东 研究员;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赵键 讲师; 沙龙采用“专题发言+讨论”形式,专题发言每人 10 分钟,重点主题发言最长不超过 20 分钟;自由发言时间每次不超过 5 分钟。 秦四清 研究员 、马瑾 院士、 白以龙 院士、 何满潮 院士、 尹祥础 研究员作重点主题发言。会上 16 位专家作了专题报告。 “大地震的发震机制是什么?可靠的普适性前兆存在与否?其能否能被预测预报?”这三大问题,学术沙龙是否找到了答案?专家报告提出了哪些有含金量的建议? 关于“大地震发震机制是什么?”秦四清研究员提出“多锁固段脆性破裂说”、唐春安教授提出“地球内部温度变化产生膨胀力驱动说”、岳中琦教授提出“深部气体膨胀爆炸说”,在会上引起热烈争论,有赞同的、质疑意见更多,难以取得共识。我们的注意力将集中在“普适性前兆是否存在”与“能否预测预报”两个问题上。 根据浅源大地震是地壳岩层在地应力作用下破裂的主流认识,马瑾和白以龙两位院士根据实验室岩石破裂试验,指出岩石破裂前有应变、振动、温度、地面位移等可观测前兆信号发出。只要对上述物理量建立有效的观测系统,加强监测、认真分析判断,大地震是能够被正确预报的。下面介绍马瑾院士的报告。 (一) 马瑾 院士的报告 马瑾院士报告的题目是“亚失稳应力状态的探索”。 马瑾院士和她的团队多年从事岩石破裂实验。马院士认为,地震是小概率事件,实验室是研究地震规律重要的辅助工具。从岩石破裂试验中有可能寻找到地震预报的思路和方法,岩石破裂实验室就是“室内地震预报实验场”。 在早期岩石压裂实验中,峰值应力前看到的应力 - 应变曲线几乎是一条直线,到达峰值直接就失稳了,破裂瞬间发生,没有提前预报的可能。 经过实验室条件不断改进,时间和空间分辨率不断提高。多年来不断改进实验设备,提高应力、振动、温度观测 采样速率,对加载速率实施精密控制、实现点的观测和图像的观测。终于在 峰值应力前看到偏离线性的变化,而在峰值应力到最后失稳中竟然看到一个时间间隔,这个阶段在整个曲线当中所占的过程小于 1% 。它与失稳关系密切,称之为“亚失稳阶段” , 亚失稳阶段又可以划分为应力缓慢释放(准静态阶段)和加速释放(准动态阶段)两个阶段,中间有一个转折点 A 。在实验中我们一看到这个转折点,就知道要失稳, 在“亚失稳应力状态”岩石还发出各种频率的应变、位移、温度变化等具有特征的信号 。 图 1. 马瑾院士团队岩样 压裂实验的加载-观测实验技术装备原理图。 经过多年努力,马 团队 在实验室岩石压裂实验中,根据传感器接收到的信号终于能够“提前一秒钟实现岩样破裂失稳的预报”。 在实验室中能够提前一秒钟预报是极其重要的进展!要知道,自然界构造应变加载速率比实验室加载速率慢百万倍,实验室这 1 秒钟提前预报时间,在现实中就可能相当于我们有了数十天应对强震灾害的准备时间! 如,尹祥础研究员“加卸载响应比”方法检测到岩石地层受损信号后,强震到来将“指月可待”;池顺良教授整理汶川 8.0 地震、芦山 7.0 地震前临近的姑咱台钻孔应变观测资料发现,反映地层受损应变信号一旦出现,数月后强震即到来。 实验中通过对位移场和应变场的观测和分析,发现断层变形失稳过程一般包括应变释放点的产生、释放区扩展和增加以及释放区的连接 3 个阶段。这个过程马院士称之为协同化过程。当断层带上释放点足够多,已有释放区扩展足够大时,断层进入亚失稳阶段。此时,弱化断层段的孤立扩展转变为断层段之间相互作用下的连接,断层进入必震阶段。 图 2. 马瑾院士展示的岩石破坏实验中出现“亚失稳应力状态”图件。捕捉到“亚失稳 Ⅰ ”和“亚失稳 Ⅱ ”的转换时刻,就能够预测必将到来破裂的发生时刻。 图 3. 马瑾院士展示岩样破裂前出现的三类成核相振动信号。这三类信号出现在岩样破裂前。 压裂实验中使用铂电阻测温计和热像仪观测岩样的温度变化,看到了不同变形阶段的热像图。由峰值应力 O 时刻之前的热像图看到整个标本升温,断层也不例外。进入亚失稳阶段后,我们看到断层两侧块体逐渐降温,而断层带开始逐渐升温。在准静态和准动态释放的转折点 A 以后,断层升温加速,而块体加速降温。不同阶段的热像图给我们的启示,说明进入亚失稳阶段后断层开始升温,围岩降温,到达 A 时刻二者温差加大,标志着失稳的临近。这些实验观测结果,对依靠卫星热红外图像探索强震预报的工作提供了实验观测依据。 图 4. 马瑾院士展示岩样不同变形阶段的热像图,进入 A 、 B 点(见图 2 )后,断层升温,两侧块体反而降温。特征性的温度场升、降温变化,表征断层已处于即将破裂的亚失稳状态。 最终失稳前在高应变梯度带开始观察到声发射、震前前驱波和震颤现象。 在实验过程中观测到的应变波现象,给马院士团队带来了惊喜。沿平行断层方向布设的应变片组在强偏离线性阶段后,观测到应变类似弹簧,以一种波动的形式向未来震源处传递的现象。沿断层部位应变先升后降,相邻测点依次传递,愈接近震源,应变变化的幅度愈大,愈接近发震时刻,传递速度愈快。 马院士说:“在唐山地震和汶川地震前均有过这种现象的报道。更早的报道是 1960 年智利大地震前,设在美国加州的贝尼奥夫应变仪(硐室伸缩仪)记录到周期 300-600s 的波动性前兆信息以及 1964 年 3 月 28 日阿拉斯加大地震和 1964 年 6 月 16 日新潟地震前 3 天在 GS12 型重力仪光电记录图中发现的一系列特殊脉动叠加在固体潮曲线上。只是它们被分别称为前驱波,应变波、应力波、前兆蠕动、慢地震、人感地动、亚地震波等。” 这种应变传递的波动现象在大震前后,引起大规模地面缓慢移动或晃动。 1966 年邢台大地震,多个村庄许多人头晕感到地在动,而在当时记录频带较窄的地震仪上却没有任何记录,让地震学家们感到不得其解。现在知道,这是一种所谓的“静地震”或“慢地震”,在接近震源区,因人能感到称为“人感地动”。现在的观测技术,这种超长周期的应变波已经可以用近些年发展起来的应变仪或超宽频带地震仪观测到,对确定大地震的震中位置与发震时刻很有帮助。 根据岩石破裂实验的一系列结果, 马瑾 院士的实验告诉我们 地震应该是有前兆的,应变、温度、位移等物理量都会出现有协同化特征的变化。 但是要实现大地震的预测预报,首先要有相应的观测技术能够观测到、记录到这些在大部分观测条件下很微弱的物理前兆信号;观测到了还必须能够及时识别这些信号确是岩石地层在构造应力作用下已 进入‘ 亚失稳应力状态’时发出的,这些信号中应该含有岩层应力已处于 ‘ 亚失稳应力状态’的明确特征。――若马瑾实验的结论是可靠的,那么,“大地震究竟 能否能被预测预报”的关键就是我们用哪种观测系统可以有效地捕捉到这种“普适性前兆”信号,并且能够及时识别它们。 野外地质构造复杂,亚失稳研究尚需经过野外观察检验。 野外地震试验场如果在大地震前能够检测到符合上述条件的前兆信号,大地震预测、预报就有可能取得突破性进展。 马院士的实验告诉我们: “ 地震是地壳运动的结果,存在一个由缓慢变形向快速发展的过程。但不是所有构造变形都会导致地震发生, 只有应力状态从亚稳态转变为亚失稳态,发震断层才进入了不可逆变形过程,它标志着地震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不可逆过程的存在是地震可预报性的基本逻辑基石 。抓住亚失稳阶段的特点也就是找到了与地震发生有唯一关系的过程,以往从物理、化学以及生物角度的观测只是力学过程引起的结果,它们与力学过程之间的关系不是唯一的,而断层所处的应力状态才是本质。” 马院士团队的实验为寻找 大地震物理预测方法提供了宝贵启发,强调地震发生是力学过程,监测、发现 断层所处的应力状态何时从亚稳态转变为亚失稳态的前兆信息,成为突破强震预测预报的技术关键。 马院士报告后,专家们踊跃发言讨论。 何满潮 院士的发言指出:“马院士从岩石应力应变全过程实验曲线开始他们的研究,特别关注从曲线峰值点往后研究整个破坏过程。大家都知道岩石力学到最高点往后是一个峰后破裂的过程。我同意马老师地震是可以预测的观点,我们 野外监测工作的结果支持马老师地震应该有前兆的结论。” 1966 年邢台地震后党和政府决心攻克地震预报难关,40年攻关奋战,建立起了具有一定规模的测震及前兆台网。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大地震是新中国建国以来破坏力最大、唐山大地震后伤亡最严重的一次地震。这次大地震事实上是有前兆的。 2004 年启动的“中国数字地震网络工程”在全国布设的 40 个分量钻孔应变仪台站中,最接近汶川的姑咱地震台分量钻孔应变仪在汶川地震前 550 多天中观测到 3700 多个表现为异常应变脉冲和阶跃的静地震(慢地震),根据静地震数据特征的时间演变特性,可以判断这些应变脉冲正是汶川震源区所处的应力状态从 亚稳态转变为亚失稳态时发出的应变慢地震前震信号。 发现姑咱台应变数据有异常是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前的2007年7月,在之后十个月中为何没有捕捉到能够作出预报的前兆信息,我们必须总结、反思。 这方面内容将在后续报道中介绍。 池顺良 2016 年12月3日星期六 于鹤壁
个人分类: 钻孔应变仪地震前兆观测技术|6847 次阅读|1 个评论
从室内蠕变试验,看岩石宏观破裂前兆
热度 5 qsqhopeiggcas 2014-12-17 08:10
一、前兆: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诸多学者们,经常干“拿豆包不当干粮、拿村长不当干部”的事儿。从事地质灾害预测研究的,守着岩石宏观破裂前的唯一前兆而浑然不知,还在费尽心思找前兆。其实回到实验室,看看自己或别人做过的基本岩石力学试验,再琢磨琢磨,就恍然大悟啦。研究方向错了,费劲越大,只能在错误的道路上渐行渐远啊。例如,“高大上”的数值模拟貌似牛叉,但用于地质灾害预测几乎无用武之地。 自然对象是处于发展变化之中的,但万变不离其宗,找到“宗”了,谜底就昭然若揭了。寻找“宗”的过程,可以用“鸟枪”也可以用“高炮”,如果能用“鸟枪”办到,干嘛非要用“高炮”呢? “广告”做完了,该开播故事片了。 二、思路决定出路 图 1 是陈宗基与康文法先生【 1 】做过的 砂岩蠕变曲线。如果您的视力不是十分糟糕,应能看到当应力加载到某个值时,出现了一个显著的 加速蠕变 现象,这不是可识别的前兆还能是啥 ? 何时出现这种现象呢?是这样的【 2 】,当应力加载到岩石出现体积膨胀(扩容)时,这种现象憋不住就自然冒出来了。 图 1 砂 岩在阶梯状荷载下的蠕变曲线(原图引自文献【 1 】) 有人问,室内试验岩样的尺度小且应力环境简单,对复杂加载环境(温度、流体作用)下的大尺度岩体,其宏观破裂前一定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吗? 答案是,不管如何复杂,岩石发生宏观脆性破裂前,必须经过膨胀点,加载到了这个点,就会出现加速应变或发生震群事件这个事儿,这是由岩石介质的非均匀性决定的,木法。 有人说,岩石里可能会有“气泡”或“水泡”啊,预测需要研究“泡泡”的问题吗?这个主要影响岩石的非均匀性,而不会影响上面说的事儿。估计有学者想把这些“泡泡”的微观结构搞明白,想把“泡泡”对介质力学行为的影响搞明白,这是常规思维和做法。问题是:这些能搞明白吗?即使搞明白了就能预测吗?仔细想想就知道,仍然不能,属于“瞎子点灯——白费蜡”。过去,诸多人士想当然地认为,解决地质灾害预测问题,必须弄明白地下介质的细节结构,但这个没法搞明白。我们的研究【 3 】表明,这并非是预测的必要条件。所以说, 思路决定出路。 实际地质灾害的演化过程确实如此吗?从我们已分析过的诸多崩塌、滑坡、岩爆与强震实例(图 2-5 )看,确实如此,迄今为止未见例外。 图 2 1 964 年 6 月 16 日 日本 Niigata M7.5 地震前后 6495 水准点高程随时间的变化(数据引自文献【 4 】) 图 3 1976 年 5 月 6 日亚得里亚海 M6.5 级地震(数据引自文献【 5 】) (红线表示 M6.5 级地震发生时间) 图 4 Log-periodic fit of the optimal data set for rockburst event No.5 (数据引自文献【 6 】) 图 5 瓦伊昂滑坡位移观测记录(数据引自【 7 】) 三、“淘宝”心得 科研,经常会忽略身边基本的试验事实,被“复杂”砸晕了头脑而无所适从。遇到难题时,不妨回到实验室看看,想想我们是否忽略了某些潜伏的“宝藏”,是否能从中淘出“钻石”。 自然对象的演化过程大都复杂,但复杂并不代表不存在简单的规律,科研就是要从错综复杂的现象中探索出这种本质规律。尽管探索之路充满艰辛,但令人神往。牛顿曾说过“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可以发现新定律”,从科学发展史看,此话为真! 综上,解决科学难题,用常规思维、习惯套路不行,得另辟蹊径用另类思维探索。 参考 【 1 】陈宗基,康文法, 1991. 岩石的封闭应力、蠕变和扩容及本构方程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10 ( 4 ), 299-312. 【2】岩石介质的非均匀性、力学行为的非线性与自组织临界性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841776.html 【 3 】 “地球可入性”是地震预测的必要条件吗?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846171.html 【 4 】张国敏,傅征祥等 . 地震预报引论 .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1 , 72. 【 5 】 ScordilisE M, Papazachos C B, Karakaisis G F,Karakostas V G. Accelerating seismiccrustal deformation before strong main shocks in Adriatic and its importancefor earthquake prediction. Journal of Seismology, 2004, 8: 57–70 【 6 】 OuillonG, Sornette. The concept of‘critical earthquakes’ applied to minerockbursts with time-to-failure analysis. Geophys. J.Int., 2000,143:354-468 【 7 】 Crosta G B , AgliardiF. How to obtain alert velocitythresholds for large rockslides .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the Earth , 2002 , 27(36) : 1557–1 565.
个人分类: 科普|4573 次阅读|10 个评论
读傅承义教授等人的《我国的震源物理研究》一文有感
热度 2 qsqhopeiggcas 2013-7-15 09:28
1979 年,傅承义教授等 在《地球物理学报》发表了一篇题为《我国的震源物理研究》文章。尽管这篇文章发表的时间已较早,但在与当年科技发展不可同日而语的今天看来,这篇文章对强震孕育机制的认识基本到位,大方向正确。如果当年学者们能沿着傅先生指引的方向走下去,强震预测研究肯定已取得重要突破了。非常遗憾,地震学家们没有沿着正确的方向坚持走下去,虽然经过多年的探索,但还未找到能预测强震的科学方法。对 2001 年昆仑山口西 Ms8.1 级地震的误判、 2008 年汶川 Ms8.0 级地震的毫无察觉到 2010 年青海玉树 Ms7.1 级地震的无法预测,无情的事实不断毁灭着地震学家们的自信心。在连续不断的打击下,有些人迷失了方向,有些人谈震色变而逃到圈外,有些人甚至误入歧途搞起了歪门邪道。 闲话少说,言归正传吧。以下蓝色字是傅先生等人的原话,黑色字是俺的认识和简评。为方便,略去了原文中引用的参考文献。 1. 地震孕育模式 研究震源孕育模式对于揭示地震孕育过程中震源的发展 , 探索震前各种地球物理场的变化规律 , 发现地震前兆 , 进行地震预报是很重要的。1971年年傅承义提出了有关地震成因的“红肿”假说。他指出 , 不应将注意力仅仅集中在断层所在的地点,这会大大限制了观测的范围 。 其实 , 地震时能量的释放固然集中在断层错动的地方 , 但能量的积累所影响的范围却大得多 。 在地震发生之前 , 相当大的一部份地球介质已经处于应力加速积累的状态 , 这部份介质就是孕震区 , 他把它形象地叫做“红肿”区。 该认识是正确的。俺们也认为“孕育强震需要一个较大的空间区域,而不仅仅是主震事件的发震断裂本身。强震孕育大都是多条活动断裂(带)相互作用的结果,尽管主震事件的发震断裂貌似发生在一个活动断裂(带)上,但在孕育过程中还有其它断裂(带)参与其中。” 一个主震事件需要的空间区域有多大呢?现在我们已经能定量划分了。 为何会出现“红肿”现象呢?我们的认识是:孕震断层中锁固段变形破坏到体积膨胀点时,破裂开始丛集,相应地震群事件开始发生,也就是应变积累出现加速现象,“红肿”也就是岩石的体积膨胀。 2. 岩石破裂力学的研究 地壳构造中包含着大量的裂隙、软夹层和断层 , 用经典的“点连续介质”理论来处理就显得不够。地球物理学是在本世纪初逐渐地形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到了七十年代 , 物理学的许多领域——例如破裂力学 —— 发展很快 , 地球物理学,特别是震源物理的研究又需要回到物理学中去吸取营养和运用它的新成就。目前正在探索这样的理论:将岩体看作是由大量的性质不同的块体组成 , 对每个块体仍可以应用经典的“点连续介质”理论 , 这些块体通过间断面相互作用,甚至在原来连续的岩石受到应力作用后,仍可将裂隙密度高的区域作为整个岩石中的一个包体来处理 。 傅先生提出的“ 大量的性质不同的 块体”类似于我们提出的孕震断层中的多锁固段,锁固段是积累能量的载体,强震是锁固段从膨胀点到峰值强度点变形破坏的系列结果。 “间断面”是锁固段之间的断层蠕滑区段。间断面起什么作用呢?当某一个锁固段发生宏观破坏后,应力会向下一个锁固段转移,断层蠕滑段起到应力传递的“桥梁”作用。 3. 岩石破裂的实验研究 实验工作主要集中在研究岩石的脆性破裂和已有断层面的粘滑这两种力学不稳定机制。国际上关于岩石脆性破裂的研究早在四十年代就开始了,六十年代布雷斯( Brace )等提出了体积膨胀的概念 , 据此努尔( Nur )等发展了地震前兆的膨胀 — 扩散模式,但岩石内部微裂隙如何发展为宏观断裂的问题,尚不十分清楚。 体积膨胀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上世纪 60 年代从事岩石力学研究的学者们在室内试验中也观察到了这种现象。确实很遗憾,没有学者发现受载岩石变形到膨胀点时,会开始出现震群事件,应变积累会加速,也没有人建立膨胀点与峰值强度点联系的力学模型。 岩石内部微裂隙如何发展为宏观断裂的问题是这样的过程:岩石发生宏观破裂,至少必须经历稳定破裂和非稳定破裂两个阶段。在非稳定破裂阶段,微裂隙会自发扩展并向未来出现主破裂面的附近丛集,等丛集到一定程度,主破裂面形成,宏观破裂发生。 粘滑现象的实验研究越来越受到国际上重视的原因 , 在于粘滑和破裂的前兆现象十分不同。因此 , 利用这种不同的机制有可能用来解释地震前兆现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俺在以前的博文中也多次强调:“粘滑”可用于解释断层的运动方式,但不能解释强震前发生的不同量级地震事件。 当断层中存在高强锁固段时,貌似该区段被“粘”住了,实则在积累能量。谁给锁固段加载呢?是断层中能发生蠕滑的没有锁固段部位。以单锁固段为例,待锁固段累积损伤到峰值强度点时,宏观破裂发生,也就是强震发生,断层急剧滑动,地表破裂带出现。 “粘”是表象,而锁固段的作用是本质。科研嘛,一定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傅先生是 2000 年 1 月 8 日逝世的。他虽然已离开我们约 13 年了,但在他去世 13 年后读他的文章,仍感觉到睿智者的高屋建瓴,仍给我们以启迪。 对自然演化奥秘的某些正确认知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而会在探寻真理的征途上熠熠闪光,照亮我们前进的征程。 参考: 傅承义,陈运泰,陈顒。我国的震源物理研究。地球物理学报, 1979 , 22(4),315-320.
个人分类: 科研随想|4530 次阅读|10 个评论
岩石破裂过程与地震类型
热度 13 qsqhopeiggcas 2013-5-31 12:07
学过岩石力学的人,都知道一个完整的岩石变形破坏过程(图1)包括: 1.裂纹闭合(压密)阶段; 2.弹性变形阶段; 3.稳定破裂阶段。此阶段的特点是:一旦停止加载,微裂隙会停止扩展; 4.非稳定破裂阶段。此阶段的特点是:即使停止加载,即施加的应力保持不变,微裂隙也会自发扩展,直至发生宏观破裂; 5.峰后宏观破坏阶段。 图1 三 轴压缩条件下岩石变形破坏过程 在室内岩样压缩试验中,如果用声发射仪监测岩样的变形破坏过程,会接收到Acoustic Emission (简称AE)信号,也就是微震信号。地震是岩石破裂的产物,大地震是岩石破裂到一定程度发生宏观破坏的结果。大地震的孕育过程应与室内岩样破裂试验揭示的规律类同,不会有本质区别,只不过岩质震源体的尺度远远大于岩样,但万变不离其宗。 下面,以孕震断层中存在单锁固段的7.0级地震危险区为例,基于岩样的不同变形破坏阶段,分析大震孕育过程中的地震活动性特征。试验表明(图2): 1.在岩样压密(裂纹闭合)阶段,AE事件很少或无AE。这相当于某地震区主震事件发生且余震活动结束后,新一轮孕育周期内“受伤”断层及锁固段的“愈合”阶段。由于热力学、化学、挤压等的作用,在此阶段也会发生地震,但量级不大。 2.在弹性变形阶段,岩样基本没有AE产生,即使有AE事件,也为小事件。对某地震区,此阶段地震比较稀疏,且量级在5.0级以下。原理上,在弹性阶段,不应发生AE或地震。发生AE或地震的根源在于:岩石是非均质的,“理想”的弹性阶段并不存在,弹性阶段只能认为是“近似”弹性。在该阶段,岩石内强度低的矿物破裂也会发生地震。 3.在稳定破裂阶段,岩样的微破裂扩展导致AE产生。对断层中的锁固段,此阶段地震活动性开始增强,且最大量级一般不超过6.0级。 4.在非稳定破裂阶段,微破裂在空间的分布出现应变局部化,即已从无序向有序转化。由于微破裂的扩展是一个自发的动态过程,即使停止加载也不能保持稳定的平衡。此阶段的一个显著特点是AE事件开始丛集。对孕震断层中的锁固段,震群事件开始发生,震群事件中最大的一次或两次地震震级约为6.5级。当损伤累积到峰值强度点时,宏观破坏发生,即主震(mainshock)事件发生。 震群事件后发生的距峰值强度点较远的事件,可称之为preshock事件;近邻峰值强度点的事件可称之为foreshock事件。 5.峰后破坏阶段。此阶段相当于主震事件发生后的余震(aftershock)活动期,当应力下降到残余强度时,余震活动结束。对某地震区的余震活动,还有另外的特点。主震事件后,随着应力的转移,较完整及强度相对高的岩体是应力集中的载体,其破裂也伴随有余震活动,且有时是强余震事件。 图2 花岗岩的应力应变曲线与AE活动(温度800°C以下)【1】 对某地震区有多锁固段的情况,地震活动性无疑会更为复杂,但在原理上与单锁固段的破裂过程无本质区别。 附注: 这里有个概念问题,许多人容易混淆。 断层运动可看做摩擦滑动,但断层间若都是软弱物质,是不会发生强震的,因为其积累不了多大能量。 我们的认识是,断层中存在锁固段(高强度且体积大的岩体,如岩桥、障碍体、闭锁段、凹凸体等),这是能积累高能量的载体。断层运动不断给其加载,锁固段不断发生剪切破坏,当其被剪断时,强震发生。 所以,强震的发生是断层中锁固段不断发生破裂,直至损伤累积到峰值强度时,发生宏观破裂的结果。 参考 【1】翟松韬 , 吴刚 , 张渊,等。 高温作用下花岗岩的声发射特征研究。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3, Vol.32 ,No.1,126-134。
个人分类: 科普|15631 次阅读|41 个评论
给我点水,我能把山抬起来
热度 26 Majorite 2012-5-6 10:27
给我点水,我能把山抬起来
给我点水,我能把山抬起来 嵇少丞 《构造地质学》科普系列之23 我很喜欢这张图片,岩脉中白色与红色部分代表不同热液的氧化程度, 或氧逸度。 有个谜语问:“中国哪个地方的人劲最大?” 答: “台(抬)山人”。台山是广东省的一个县,加拿大许多老华侨来自台山。 给我点水,我能把山抬起来。 给我点水,我能把地球撑裂。 这是我在课堂上给学生们说过的话。 这话不是吹牛,从理论上讲是完全正确的,因为只要岩石中的流体压力大到超过由岩石重量造成的垂直应力,这个深度以上的地壳及其山脉就抬起来了。岩石中那些走向近乎水平的岩脉就是地球历史上山被流体(局部)抬起过的明确证据 。 地球深处的流体,可能是岩浆,也可能是水的热液,其中溶解丰富的矿物质,最常见的是碳酸钙和氧化硅。当流体压力等于或超过岩石中最小主应力(σ3)和拉张强度(T)之和时,岩石就要发生拉张破裂,流体被强吸进岩石的张破裂,压力骤然降低。通常说来,流体中矿物质的溶解度随压力和温度的降低而降低,原先溶解于高压流体之中的矿物质就要在低温围岩的近真空张破裂中沉淀-结晶-生成,造成张破裂的堵塞、淤积、愈合。如果溶解于高压流体中除了碳酸钙(方解石)和氧化硅(石英)之外还有其他有用的金属或贵金属(例如,金),那么就成矿了。上述过程可以不断循环重复,即,岩石拉断-愈合-再拉断-再愈合……,经过无数次循环重复,矿化不断加强,最终形成富矿。 每次岩石发生破裂时对应于发生一次地震。所以,地震与地下的热液成矿作用是对应的。 上述机制不仅解释热液矿床的成因,而且解释自然界岩石中千奇百怪的岩脉(见图)的形成机理,这也是油田上常用的“液致破裂”有效增加采油量技术的原理。 岩石近乎水平的石英脉,上覆岩层被抬起,形成近乎水平的张破裂,石英从热液中结晶出来。这条脉是有多次“拉张-破裂-沉淀-结晶”过程重复形成。 方解石脉, 下周5,我要带学生去看的地方。 平凡的一块石头,反映矿脉-岩脉形成的过程, 科学无处不在。 显微镜下充填张破裂中的石英晶体,生成垂直于破裂壁。 家有这么一篮石头吗? 这块标本上岩脉穿插期次指示应力场的变化,计算一下有过多少流体流过这块岩石 每块鹅卵石上都有岩脉穿过,说明流体对岩脉形成的作用 岩石中中国电信的图案,其实就两道白色岩脉 这块石头的图案就像人在跳舞,其实就是岩脉与鹅卵石表面的交线。 这块石头上的白色岩脉构成藏羚羊的图案 相对于抗压强度与剪切强度,岩石的拉张强度(T)是很小的, 只有几个MPa。所以,自然界岩石的张破裂极其常见,而且总是垂直于最小主应力(σ3)方向。 岩石中应力的状态通常用应力椭球来描述,应力椭球有三个相互垂直的主轴, 分别是σ1,σ2和σ3。还有三个主切面, 分别对应于σ1-σ2面,σ2-σ3面和σ1-σ3面,其上没有剪应力,只有主应力。由于地球表面是一自由面,其上没有剪应力,只有0.1 MPa的正应力,所以在近地表,应力椭球的三个主轴中必有一个要垂直于地面,其余两个平行于地面。在拉张构造区域,最大主应力垂直于地面,而中间主应力和最小主应力平行于地面,如下图所示。张破裂总是垂直于最小主应力, 所以也就近乎垂直于地面。在走滑构造域内,中间主应力垂直于地面,而最大主应力和最小主应力平行于地面。拉张破裂平行于最大主应力,并垂直于最小主应力,所以也垂直于地面。但在挤压构造域内,最小主应力垂直于地面,而最大主应力 和中央主应力平行于地面,因此拉张破裂平行于地面。 作雁行排列的垂直的岩脉 作雁行排列的近水平的岩脉 夕阳下的拉张岩脉。 (此科普博文的大部分插图照片来着网络,特此致谢)
个人分类: 地震与地球|4984 次阅读|28 个评论
石中飞羽 急速穿越
热度 19 Majorite 2012-3-7 10:16
石中飞羽  急速穿越
石中飞羽 急速穿越 嵇少丞 构造地质学科普系列之十 羽毛是鸟类动物特有的结构,是动物表皮的角质化衍生物。羽毛轻,被风吹起飘到空中,飞行的速度一般不过每小时几十公里。 这是一支真羽毛。 世界上有种“羽毛”,可以在石头里穿越,其速度绝对是超音速(空气中音速是0.34 km/s),高达3-4 km/s 。这种“羽毛”不是带毛恐龙留在岩石中的化石,而是由地震形成的。汶川地震之后,我在陈家坝乡附件龙门山中央主断裂内见过这样的羽毛构造(图2),它是地震破裂在岩石中快速传播留下的证据, 常见于细粒的岩石例如粉砂岩、石灰岩等中。地下核试验之后爆炸源周围的岩石也会出现这样的“羽毛”构造。 陈家坝乡附件龙门山中央主断裂被汶川地震破裂的岩石中的羽毛构造。初看像贝壳,仔细看像羽毛。再狡猾的地震破裂,作案时不可避免要在岩石中留下罪恶的足迹,逃不过构造地质学家的火眼金睛。 典型的羽毛构造。羽根朝着右下方,断裂朝着左上方传播。 岩石破裂面上这种“羽毛”构造在英文中叫Plume structure 或 Feather fracture。它由羽轴及两侧的羽片构成, 羽片上有一系列羽枝,构成人字行。羽枝发散方向指示岩石破裂的扩展方向, 羽枝收敛汇聚方向即羽根指向裂源点。从岩石羽毛结构研究发现,裂源点总是岩石中原先存在的力学薄弱点,例如,空洞、裂隙、化石、弱矿物等。原来,岩石中破裂是从一个薄弱点跳到另一个薄弱点的,就像运动员的三级跳,这就加深我们对岩石断裂机制的理解。 构造地质学家的工作方法就像警察破案。警察在案发现场仔细寻找证据,侦查作案凶手和分析其作案动机。构造地质学家在野外岩石中寻找科学证据,判断破裂传播方向,查明地质断层的运动方式和原因。 岩石中常见的羽毛构造 (部分照片自网络收集,来源不详,仅供地质教学和科普之用,特此致谢图片的原作者)
个人分类: 地震与地球|4446 次阅读|21 个评论
夫妻节理
热度 30 Majorite 2012-3-6 01:23
夫妻节理
夫妻节理 嵇少丞 构造地质学科普系列之九 ( 此系列已写9期,感谢编辑篇篇加精,希望读者喜欢 ) 海滩岩石的夫妻节理,即共轭剪切破裂,把石头切割成“巧克力"状, 美!真想咬一口,秀色可餐。 有道川菜名叫夫妻肺片,岩石里有种构造叫夫妻节理(Conjugate joints or Coupled joints, 法语joints conjugués )。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绿水青山绽笑颜 从今再不受那奴役苦 夫妻双双把家还 你耕田来我织布 我挑水来你浇园 寒窑虽破能抵风雨 夫妻恩爱苦也甜 你我好比鸳鸯鸟 比翼双飞在人间 这是黄梅戏《夫妻双双把家还》的歌词。 人类,夫妻成双; 动物,鸳鸯成双; 岩石,节理成双。 两组共轭剪切破裂(节理)各自向对方倾斜,呈 X 形状,中间那点公用,构成两组节理面的交线。两组节理总是像情侣一样同时出现,比翼双飞。所以,我把共轭剪切破裂称之为夫妻节理。 夫妻节理,这名字不错。节理在地质是 Joint 或 Fracture 。在中文里,“节”指品德和节操,“理”系指理性、理智、条理、事理、管理。这样的夫妻高风亮节、通情达理。清代 郑板桥吟竹诗是这样谈“节” 的:“ 未出土时先有节,已到凌云仍虚心。” X 型共轭剪切破裂把岩石切割成一个个菱形块体,形成独特的地貌特征。 构造地质学家利用 X 型共轭剪切破裂确定破裂形成时构造应力场,两组节理面的交线方向是中间主应力的方向,两组节理面的锐角等分线的方向是最大主应力方向,钝角等分线的方向是最小主应力方向。从两组节理面的锐角( beta )可计算出该岩石的内摩擦系数, arctan(90-2beta) 。岩石内摩擦系数越大,两组节理面之间的夹角越小。大多数岩石的岩石内摩擦系数为 0.75 ,即两组节理面之间的夹角为 53 °。 在岩石力学实验室内,我们可以重现这样的 X 型共轭剪切破裂, 条件是差应力大于4倍岩石的拉张强度。 X 型共轭剪切破裂很容易用库伦剪切破坏准则和莫尔圆予以解释。 岩石力学实验变形后的试样 X 型破裂能有效地增加了岩石的渗透性,流体或岩浆沿其流动,一些热液矿体赋存其中。 岩石节理对在缺水地区(中国西北地区,非洲等)找寻地下水尤为重要,钻打到节理特别是两组节理的交线部位,几乎肯定见水。如果移动哪怕一小点距离就会打到节理之间的菱形块体内,就是干井,出不来水,做无用功。水对维持人类正常生活、畜牧业、工业发展必不可少。所以,正确地利用构造地质学知识指导科学找水特别重要。 X 型破裂亦控制着地形地貌,分外神奇。请见下图: 野柳: 共轭剪切节理控制海岸线的形状,一组是NNE向,另一组是NW向。我很喜欢这种航空照片。 野柳位于台湾省台北县万里乡野柳村,是大屯山系延伸至海中的一个岬角. 都江堰“国堰宾馆”墙上的X破裂,由汶川地震形成。注意顶上几层没有,买房子买顶楼的保险。 映秀璇口中学校舍墙上的X破裂,由汶川地震形成。该楼原为5层,一楼坐下去了,二楼压到地面。一楼屋内的人若没逃出必死无疑。 两组节理近成正交 非常典型的X型破裂 河边的X节理,无处不在 M. Mattauer老师照的河边岩石的X节理 岩石中X型节理,这张照片我也喜欢, 有些雕塑的感觉。 这是台湾野柳地质公园所谓的龟纹石,其实就是被夫妻节理切割的石头 最后这张是意大利人Moyan Brenn照的美国羚羊峡谷岩石破裂图,从断裂里面往外照。 (部分照片自网络收集,来源不详,仅供地质教学和科普之用,特此致谢图片的原作者)
个人分类: 地震与地球|11672 次阅读|38 个评论
石破天惊
热度 18 Majorite 2012-3-5 01:32
石破天惊
石破天惊 嵇少丞 构造地质学科普系列之八 悬崖就是岩石的破裂面,沿着垂直的岩石节理(破裂)风化剥蚀逐渐形成陡壁悬崖 中文里有个成语叫“石破天惊”,据说出自唐代李贺的诗《李凭箜篌引》:“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不知大家想过没有?为什么石头破了会令苍天也为之震惊? 现在就让我和大家一起分析其原因。 要是岩石中没有破裂,登山运动员也没辙,钉子无处钉? 如果石头不破不断,地球就会是一个巨大的、光滑的石头球,没有高山,没有大海,光秃秃,寸草不生,没有树林、没有植被,没有庄稼,那么人类也活不下来。这样的星球该多么无聊。 如果石头不破不断,雨水(淡水)就不会流进地下被储藏起来,而顺着石表直接流入低洼之地,逐渐变得很咸(溶入盐分)。陆地上没有可饮用的水,动物与人类就不可以生活。 如果石头不破不断,整体石头很难变成碎块、碎块再变成沙泥和土壤。沙泥和土壤上面才能生长植物和庄稼,庄稼给人类和动物提供食物,奇花异草才能美不胜收。 如果石头不破不断,地球上就没有碎屑沉积岩,与沉积岩相关的矿产(如石油、煤炭)也就不可能。 如果石头不破不断,地球表面的景象就毫无生气、非常无趣,就没有千姿百态的地貌、 妙趣横生的地形、鬼斧神工的峻美、天然巧成的山麓。 如果石头不破不断,任何岩土工程例如地下采矿、开挖地基、打通隧道…….都会可费时费力,成本无穷。......在石油或天然气开采过程中,岩石破的不够,里面的油气出不来,就必须采取人工办法(例如,液压制裂法),让地下岩层破裂的更多,从而增加油气产量。 …………… 如此这般,地球上的石头破了、断了,天当然会震惊, 因为从此地球加快了她的演化,高山可以夷平,大海可以填满,高原可变成海洋,沧海可变成山脊,从此有了沉积、有了土壤、有了美景,有了植物、有了更多的氧气、有了动物和人类!地球就是如此神奇,没有她想不到东西,没有她干不成的事情,一环扣一环,井井有条,持续发展。 张家界的美在于垂直破裂切割水平岩层,长期选择性的风化剥蚀形成拔起、峻峭、奇峰 如果岩石不破,哪有这等美景! 江上数峰青,锁在烟雾中,寻常看不见,偶尔露峥嵘。 哪处悬崖绝壁不是岩石的破裂造成的! 沿着两组不同方向的破裂选择性风化剥蚀形成美妙的地貌 到处见到岩石破裂的影子 横跨新疆火焰山的岩石破裂 岩石破裂成一块块的。岩石如此破裂,稳定性就差了。在里面开挖隧道几乎不可能的,挖到那塌到那 两组共轭剪切破裂,抱婴儿的妇女跨坐其中一条。剪破裂之间锐角等分线的方向就是最大主应力的方向,交线方向是中间主应力的方向。每年滑雪都有人掉进岩石破裂之中,极其危险。 “一线天”其实就是岩石中的一条破裂,风化侵蚀使其逐渐增宽。 面包石 掉进这样的裂隙很难出来,很深。 顺着岩石破裂形成地下河和溶洞 岩石破裂带着河流穿越山脉 看看节理有多深 悬崖之上地质学家的闲情逸致 画家笔下的岩石破裂 (Ann Caudle)。 西方油画较能真实地反映地貌,而中国的国画写意不写实,无法从中得出实际的地质地貌信息。 (部分照片自网络收集,来源不详,仅供地质教学和科普之用,特此致谢图片的原作者)
个人分类: 地震与地球|4669 次阅读|18 个评论
咬定青山不放松
热度 20 Majorite 2012-3-3 03:40
咬定青山不放松
咬定青山不放松 嵇少丞 构造地质学科普之七 从石头缝里冒出来的树 清代扬州八怪郑板桥(1693-1765)写过一首咏竹诗: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任凭猛刮的东西南北风,竹子虽然受尽折磨击打,但依然没被连根拔起,因为竹根紧紧地“咬”定青山的基岩不放松。当然,瞎“咬”是不行的,必须要“咬”在关键部位,即石头缝里。只有将竹根紧紧地扎进岩石的破裂里,才能坚定顽强,保持自己的风骨。 岩石缝里长树 地壳中存在构造应力,只要大于岩石的张裂强度或剪裂强度,岩石就破裂了。岩石破裂在构造地质学上称之为节理。岩石节理连续穿越,往往延展很深很远。同一方向的节理之间一般是近乎等间距排列的,两组不同方向的节理就像快刀切豆腐一样把岩石分成一系列菱形的块体。岩石在我们人类面前,它无比坚硬。我们拿身体碰它,那是以卵击石。但在大自然的构造应力作用下,岩石又如豆腐一样易破。我们人类在大自然面前实在非常渺小。 所以,山表几乎无石不破。雨水顺着岩石的破裂往下渗透,地下水终年在岩石裂隙中流动,久而久之,岩石中易溶的组份被溶解搬运走了,岩石裂隙被侵蚀变得愈来愈宽,尘土和树叶落于其中归化为泥,树种被风吹进岩石裂隙, 在那生根、发芽、长大。所以,我们在石头山里常常见到一颗颗树像人种的那样做线性排列,结队成行,明显地受岩石破裂的定向控制。在发育两组互交的、垂直的X型节理的地区,位于这两组节理交点位置的树木长的最大最高,因为那里水分最为充足,哪组节理的水都会流过那里。由于可以“紧咬”两个方向的破裂,树木根系更加发育。由此可见,岩石的变形与构造制约地表植被的发育,地球的岩石圈与生命圈是密切相关的。 生长在花岗岩裂隙中的小草小花, 而其他地方草皆不能长。 开花的小草挤在玄武岩的柱状节理缝里 岩石节理里长出一排排树 树根扎于岩石节理中。 我正在野外给学生讲岩石破裂 岩石山上,只有从岩石裂隙中才能长出草和树 基于同样的原因,为了寻找地下水,我们首先要摸清地区节理的走向与分布。只有这样,即使在戈壁滩里,我也能给你找出水来。 树沿着节理成队排列 岩石中X型节理, 节理中终年流水,从不间断 岩石中拉张节理 大石头顶上长了大树 树根从岩石破裂里穿越 只有裂隙里才长处草来 草沿岩石缝长 山崖上的大树无不是咬住岩石裂隙才能生长 画家笔下, 光秃秃的石头的裂隙中长出大树 岩石节理创造了悬崖,在破裂中长出的树木又绿化了绝壁,节理制造了眼前的美景。 (部分照片自网络收集,来源不详,仅供地质教学和科普之用,特此致谢图片的原作者)
个人分类: 地震与地球|4949 次阅读|19 个评论
室内岩样力学试验能完全反映地壳岩石的性质吗?
热度 1 qsqhopeiggcas 2011-6-25 14:30
现在,岩石力学试验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如可以模拟不同应力水平的真三轴试验、模拟深部力学环境的高温高压试验等。对岩石破裂过程可用 CT 技术、 AE 技术实时监测,可观察其内部微裂隙的丛集过程。 那么,这样的室内试验结果能真实表征地壳岩石的力学性能吗?两者之间不能完全划等号。例如对强震孕育过程而言,由于断层的运动速率极为缓慢,断层中锁固体的破裂是一个长期过程。不同的加载速率虽不会影响岩石的基本破裂行为,但会影响岩石的材料均匀性指标、强度参数等。室内岩石力学试验难以模拟极缓慢的加载速率对这些参数的影响,因此将室内岩石力学结果直接应用于强震孕育过程分析时,应谨慎从事。
个人分类: 科研随想|2849 次阅读|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21: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