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青年科学家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2017国家机器人发展论坛之“青年科学家沙龙”
Kara0807 2017-4-14 13:51
2017国家机器人发展论坛之“青年科学家沙龙” 文章来源:德先生 撰写:梁侨 编辑:梁侨 2017 年 4 月 2 日, “2017 年国家机器人发展论坛暨 RoboCup 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 ” 在山东日照成功举办。 “ 德先生 ” 作为此次论坛的合作媒体,全程参与各分论坛,并为大家整理了报告的精彩内容。 4 月 2 日 下午,在北京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贺威教授的主持下, “2017 国家机器人发展论坛 ” 的 “ 青年科学家沙龙 ” 分论坛报告(分论坛三) 正式开始。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刘连庆博士、南开大学方勇纯教授、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程龙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自动化系教授王贺升以及上海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国家重点学科教授罗均依次做精彩发言。 从纳米操作机器人到生物制造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刘连庆研究员作为分论坛三的开场嘉宾, 带来了 题为《纳米操作机器人到生物制造》的报告。刘连庆博士的研究方向是纳米操作机器人 、 智能控制以及微纳生物传感技术,长期从事纳米机器人的相关研究,在主从纳米操纵系统理论体系及实现,基于路标的任务空间实时反馈方法,微纳生物医学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刘连庆研究员 在报告中指出, 目前,影响机器人发展的两个主导因素是:需求的牵引和新科技的推动。本次报告 从 科技推动的角度介绍了纳米操作机器人的发展,重点介绍了如何借助物理学的突破,构建具备实时视觉和触觉反馈的纳米操作机器人系统,并就纳米操作场景的实施再现方法,介绍一种新的物理学成像原理,展示出物理学突破对推动和提升机器人技术的重要意义。最后 以 新药开发为例,介绍如何将机器人化微纳操作和离散制造的理念相结合没实现模块化的生物制造,满足新药筛选的需要,进而展示机器人基础研究对满足国家重大需求的贡献。 机器人视觉控制 来自 南开大学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 的 副院长方勇纯教授在报告《机器人视觉控制》中漫谈机器人锐利之眼 —— 视觉控制。方教授主攻非线性控制,机器人视觉控制以及基于原子力显微镜的纳米操作等研究领域, 主持和参与了多个科研项目 并 多次 获得相关领域奖项。视觉传感器作为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传感手段,具有信息丰富,使用方便等优点。视觉控制可以使运动平台感知和理解周围世界,在此基础上,进行智能决策,从而使其具有自主适应环境的能力,这对于提高各类运动平台的智能化水平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在本次报告中,方教授回顾了其团队在视觉控制方面进行的各项研究与进展,重点讨论了视觉控制方法在地面移动机器人视觉伺服,无人机动态目标跟踪等方面的主要挑战以及实际应用。 面向跨尺度微操作机器人的智能控制方法 在《面向跨尺度微操作机器人的智能控制方法》报告中,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程龙 研究员 为我们介绍了 为 弥补目前扫描电子显微镜无法实现样本操作的不足 而研制的 一种 全新的跨尺度微操作平台 。 该平台以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实时视觉信息作为导引,利用粘滑式和层叠式压电陶瓷执行器分别构成微米、纳米两级跨尺度操作仪,实现高精度自动化操作。其中压电陶瓷执行器是该微操作平台的核心部件,具有迟滞、蠕动、输入频率相关等非线性特性,实现压电陶瓷执行器的精准控制时纳米级定位的核心技术。程龙博士所在团队提出了几种压电陶瓷执行器的智能控制方法,为了克服迟滞逆补偿方法中对逆模型精准的依赖,利用神经网络、模糊逻辑等结构建立了压电陶瓷执行器的数学模型,在该模型的基础上利用预测控制方法实现了压电陶瓷执行器的高精度控制。同时,利用 “ 粘滞 — 滑动 ” ;原理,实现了粘滑式压电陶瓷执行器的跨尺度控制,取得了较好的实验效果。程龙研究员发表 SCI 论文 40 余篇,入选国家优秀青年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卓越青年科学家计划和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 非机构化环境下的机器人视觉伺服 “ 青年科学家沙龙 ” 的第四场由上海交通大学自动化系教授王贺升为我们带来题为《非机构化环境下的机器人视觉伺服》的报告。王贺升教授的研究领域是视觉伺服,服务机器人,机器人控制,计算机视觉以及自适应控制。视觉伺服是通过摄像机的图像反馈信息实现机器人运动控制。随着机器人应用场景越来越复杂,如何在包括特征信息和相机内外参未知的非机构环境下实现视觉伺服任务具有重要意义。众所周知,相机内外参标定耗时而且很多情况无法实现,通过在系统闭环动力学方程直接考虑视觉反馈信息,可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控制性能,王贺升教授在本次报告中介绍了非结构环境下的机器人视觉伺服方法以及这些方法在包括机械臂、移动机器人、软体机器人以及无人机的系统上的应用。 水面无人艇自主控制技术 上海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国家重点学科教授罗均在最后一场专题报告《水面无人艇自主控制技术》中为我们介绍了我国无人艇自主控制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应用。岛礁海域测量事关国家经济建设、领土完整和国防安全,但目前,我国研制无人艇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① 岛礁水下多要素综合测量要求高精度航迹控制,但岛礁水流紊乱,导致无人艇偏离测线甚至触礁; ② 无人艇颠簸、岛礁海域海洋噪声及声混响导致声呐图像信噪比低、声呐视场受限; ③ 面对动态船只、水下暗礁、南极冰山等障碍物,须准确识别、及时避开。针对这些问题, 罗均教授及其所在团队分别提出了多种解决方案,并在国际上首次实现 南极罗斯海难言岛 海域 1:5000 海图测绘,为雪龙号在罗斯海首次找到新锚地;对南海永暑礁等 20 多个岛礁环礁进行测量,为永暑礁建岛和机场建设提供数据支持;同时亦完成了无人艇在东海、黄海等海域的大量测绘应用。 在会后互动环节中,在场观众踊跃参与,积极提问,与会嘉宾详细解答了大家的 疑问。这 场由 优秀青年科学工作者 带来的精彩专题报告 吸引了 众多专家、学者和产业界人士的 广泛关注 。 “ 青年科学家沙龙 ” 论坛的成功举办,亦增强了机器人学术界与产业界的沟通与交流,进一步促进了机器人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发展。
个人分类: 专家报告|2735 次阅读|0 个评论
老师,我是不是做得很差?
热度 30 caojun 2016-8-12 20:48
授奖仪式,温良剑(右一) 温良剑因为“对中微子研究,特别是对(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发现theta13非零的原创性贡献”荣获2016年IUPAP青年科学家奖。我是他的博士导师。不过,挫折才是一个人成长最好的导师。 ▌ “老师,我是不是做得很差?” 七年前的一个晚上,半夜十二点,温良剑给我打电话,声音很沮丧,一开口没头没脑就问:“老师,我是不是做得很差?” 当时,他正在一个工厂监制几个容积40吨的有机玻璃存储罐。我心里咯噔了一下,心想是不是出事了?大亚湾中微子实验站现场正急等着这几个罐子,已经拖了一个多月工期,再出什么事儿就会影响到整个实验进度。 按设计,这几个有机玻璃罐外面要包裹5毫米厚的玻璃钢。白天施工时,温良剑很用心地记下了树脂的总用量,晚上回去一算,发现按用量算只有3.5毫米厚,达不到设计指标。树脂凝固后无法再补,要求返工的话,得打掉重来,即便厂长同意,也要影响工期。如果不返工,机械强度不达标,灌入40吨液体闪烁体后,有机玻璃罐有可能破裂。进退两难,纠结到深夜,还是忍不住给我打这个电话。 有人说,在研究工作中没有感到过极度沮丧的不是好博士生。在对自己的能力极限发起挑战时,总会碰壁;而始终呆在心理舒适区,“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就不会有这种体验。 事实上,让他感到沮丧的并不完全因为这一次困境,而是在半年驻厂期间多次挫折的累积:几乎没有一件事是顺顺当当的。 你有 Productive Anxiety 吗? ▌ 工程的煎熬 本科实习期间,温良剑就完成了两项研究,其中一项出乎我意料地提出了新方法,后来在SCI杂志上发表。开始读研后他也表现出色,大亚湾实验的美方发言人陆锦标教授称赞他是整个合作组中最好的学生。因此,我们让他担任了反射板研制工作的负责人。一般来说,极少让学生承担这样的工程任务,因为做得不好会拖累整个实验,责任带来的压力非常大。 2008年,刚刚开工的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站 反射板直径4米,由两层1厘米厚的有机玻璃板夹一层薄反射膜构成,是大亚湾实验的独创设计,以前没人用过。对光学反射面的要求非常高,否则探测器的性能将难以捉摸。验证小模型做得很漂亮,一到大尺寸就出了问题。试着用水、喷雾、试各种胶,反射膜怎么都铺不平。平时我们觉得水一样的喷胶,到了反射率99.8%的镜反射膜下,就显出里面颗粒状的内容物,反射面总是皱巴巴的。原计划两周完成试制,结果两个多月内试了七八种方案,没有一个成功。工期一点一点逼近,对谁都是一种煎熬。 最终找到了解决方案,那就是“什么也不用干!”。温良剑发现,反射膜从包装上撕下来时会带上一点静电,只要马上制作,膜会自己吸附到有机玻璃板上。花了两个多月工夫和不少试验材料,却发现最简单的方案没有试,多少让人感到气馁。 生产出前两块板后,顺利地验收到最后,量了一下孔位,发现方位打反了!这是一个难以置信、最不可能出现的低级错误。根据“应通过设计而不是人的细心来防止出错”的原则,我们专门制作了工装送到工厂来确定孔位。就像计算机上的各种插孔一样,设计出来就是插不错的。我带着愤怒和好奇问工厂,你们是怎么做到把孔打错的?原来工厂怕把有机玻璃表面划伤,会增加一道打磨工序,同时也觉得不太可能出错,工装就放在那里当摆设,根本没使用。这两块板只能打掉重做。 反射板的研制后来还碰到了一堆问题,像运输工装不合理造成损坏等。好事多磨,最终反射板高质量地完成,这项创新设计节省了近一半的光电倍增管(价值1千万元),探测器的精度也超过了设计指标。 ▌ 在挫折中成长,在勤奋中领跑 博士毕业后,温良剑留下来做博士后,从探测器研制回到物理研究,很快就成为数据分析的主力。一般大型粒子物理实验开始运行后,常常公布所探测到的第一个事例,告诉国际同行,新研制的探测器可以正常工作。大亚湾国际合作组内有多个物理分析团队,谁能抢到这第一个呢?温良剑很早就摩拳擦掌,所有分析代码都准备好了,就等数据。 现场调试探测器,温良剑 (左一) ,王志民,凌家杰,王喆,钟玮丽 2011年8月15日,大亚湾中微子实验的第一个探测器开始运行。我也满怀期待,在他办公桌边坐了一整天,跟他一起看着数据。正如有经验的人都知道的,真实数据从来跟你所想的不一样,我们根本看不到中微子! 大亚湾近点的每个探测器每天应该看到700个中微子。每个中微子信号由一快一慢两个信号构成,其中慢信号是中子形成的,我们应该在能量8MeV处看见一个干净的峰。实际上看到的是一堆乱糟糟的东西,没有峰,而且比预期多得多。也就是说,我们根据中微子特征挑出来的事例,肯定大部分是假信号,而且不知道是什么东西。 尝试过各种办法后仍未成功,我回到了办公室。刚坐下,温良剑就来了,用发哑的声音问我看过邮件没有。邮件是美国加州理工大学的一个博士后发出的(后来他因对大亚湾实验的贡献获得了美国物理学会普利马科夫奖),附了两张图,他找到了中微子!他加了一个快慢信号的距离要求,去掉了假信号,尽管仍然不知道原因,真正的中微子信号还是显出来了。 我们失去了这个第一。我很清楚这种志在必得却又失去的心情,我也曾经历过,整整一个星期不想说话。受到这次打击后,本来就勤奋的温良剑变得更加拼命。工会组织去十渡玩一天,全中微子组只有他不去;年底全室去聚餐,他也不肯去,说去了一天又没了。这样废寝忘食地工作了两个多月,终于找到那些假信号的来源,发现了它们的特征,并开发出了干净去除它们的分析工具。现在不管谁分析大亚湾数据,采用这个工具去除假信号都是必不可少的第一步。 在接下来工作中,他始终冲在最前面,率先发现问题,率先解决问题,提出了多个有创意的新方法,遥遥领先于合作组内的其它分析小组,分析结果最终被发现中微子新的振荡模式的论文所采用。 人的成长取决于很多因素。这些因素中,不断寻求挑战、直面困难的勇气与毅力,决定一个人能达到的高度。 (本文首发: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微信公众号) PS: 1)“是不是做得很差”的回答,以前有一篇博文我提过:你觉得这件事,换成其他人来做,能不能比你做得更好?其他人,包括我,可能会怎么处理这件事?如果不能,说明是工作本身难。 2)没有达到设计指标的玻璃罐是怎么处理的?“什么也不用干!”认了。玻璃罐的机械强度设计有4倍安全系数。只要有足够的测试,不出其它妖蛾子,2倍足矣。做成后灌满水(50吨)放了几天,没问题就通过。
个人分类: 我的物理|16028 次阅读|31 个评论
郑永春:科普与科研同等重要
热度 14 lunarsoil 2016-5-30 16:57
5月30日,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中国科学院第十八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科技创新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在全社会推动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使蕴藏在亿万人民中间的创新智慧充分释放、创新力量充分涌流。 科普与科研同等重要 中青年科学家应成为科普的中坚力量   常有人问我:科研和科普会不会冲突?时间分配上有冲突是必然的;但我认为,科研和科普是一种正向的相互促进关系。对科学家个体而言,科研做好了,顺便做科普不是难事。就科学整体发展而言,赢得公众和政府对相关学科的重视和支持,有助于增加经费投入,形成科研与科学传播的良性循环。   在我看来,处在科研一线的中青年科学家有责任成为科学传播的中坚力量。但中国大多数青少年学生在上大学之前,几乎没有接触过中青年科学家。我曾到一所中学做科普讲座,学生们一直以为来的会是一位白发苍苍、德高望重的长者。这种情况并不正常。   中青年科学家之所以要成为科学传播的中坚力量,一是我们与科普的主要受众,即青少年有天然亲和力。中青年学者在年龄上贴近青少年受众,比较容易沟通。而且我们正处于科研一线,亲身经历更加鲜活,更容易吸引未来一代投身科学事业。   二是中青年科学家处于科学研究最前沿,他们既能捕捉到科学热点,又能准确地了解公众对哪些科学内容感兴趣、希望了解哪些问题。而这恰恰是科普作家和媒体从业者很难同时具备的。此外,中青年学者创作的科普作品往往个性突出、观点鲜明,更契合青少年学生的“口味”。   三是能熟练掌握多种传播技术,传播形式多样。我本人除了在传统媒体发表科普文章,还在社交媒体上建立了自己的公众号,同时也在熟悉虚拟现实、动画视频等新媒体手段和表现方式。从反馈看,这种主动出击、多渠道、多媒体手段的运用,比常规的科普报告、单一的科普文章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全国科普日活动 中青年科学家做科普的现实障碍   现实是,我这个年龄层的同行很少有人投身科学传播。科学传播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无须赘言,大家心里也都明白,那是什么阻碍中青年科学家做科普呢?   客观上说,青年学者面临着科研和生活的双重压力,在科普能力提升和时间分配上存在现实困难。   一方面,青年学者大多获得博士学位不久,或博士后出站,刚刚开始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积累有限、学科知识掌握的全面性和系统性不足,对本人研究领域之外的知识了解不够。另一方面,往往缺乏科学传播的训练和经验。科普要取得好的传播效果并非易事,相当部分的青年学者只会撰写学术论文和科研报告,不了解科学传播的技巧,不清楚该如何满足受众的心理预期。   同时,科学家的核心任务还是科学研究,申请科研项目资助、野外科考、实验室研究和数据分析、发表论文、申请专利等等,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心血。加之青年科学家大多刚刚建立家庭,确实难有多余精力用于科学传播。   从学术圈的内部评价机制来说,有些科学家嘴上说科普很重要,但内心深处仍然轻视或不屑做科普,甚至认为是“科研做不下去了才去做科普”。在这种状态下,做科普并不会给中青年科学家在学术圈内的形象加分,反而会被认为是“好出风头”“想出名”,对个人形象塑造甚至是负面的。这是影响科学家做科普的主要障碍,若不加以改变,将阻碍科普事业的发展。   从更现实的角度讲,我国还没有建立鼓励科学家做科普的激励机制。科普不能当饭吃,无法解决工资收入问题,也使科学界对科普热情不高。   在这里,我还要强调一点:媒体是科普的主要载体,不少科学家在进行科学传播时或多或少都会遇到被媒体误读或夸大的情况,原本一腔热血投入科学传播,却因被误读碰得灰头土脸。因此,我恳请媒体采访科学家或发布科普作品时,要尊重科学家的专业意见,同时要认识到科学家对科研领域之外知识的局限性。 关于设立国家科普奖的建议   针对我国科研工作者缺乏动力投入科学传播的现状,结合我自己的科普实践,提出几条建议供大家讨论。   首先,建议在科技奖励体系中设立国家科学普及奖。对国家长远发展而言,科普与科研同等重要,是科学发展的两翼,不可偏废。科学普及对社会发展和经济转型影响深远,要从国家层面肯定科普工作的重要价值。另外,国家财政支持的科研项目应明确要求开展适度的科学传播,并列入考核目标。   其次,做好科普人才的遴选。并非所有学科和科研工作者都适合做科普,医学、保健、养生、食品安全等学科的科普很受欢迎,但数学、工程等学科的科普比较困难;有些科研工作者比较外向、愿意分享和交流,但也有一些科研工作者不善于表达。因此,会做科研、写论文的是人才,善于科普的科研工作者也是人才。建议主管部门在政策制定和人才遴选方面要公平对待科研和科普,为科普人才提供职业发展前景。   最后,针对受众需求实现精准供应。科普并非居高临下的知识灌输,而是平等地分享知识与探索的乐趣。目前推出的科普作品大多属于广谱型、普适型,缺少明确的受众定位。因此,建议科普工作要明确受众对象和责任主体,“科学传播”重点面向全民传播科学精神,“科学普及”重在将艰深的专业知识转化成公众可理解的内容和喜闻乐见的形式,“科学教育”重点面向青少年和中小学生传授科学方法。同时,建议根据公众的知识结构和受教育程度,根据内容深浅和年龄特点进行内容分级,分别提供给学龄前儿童、小学低年级、小学高年级、中学、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受众,并为中小学教师等教育工作者提供课堂教案和授课素材。这就像做菜一样,虽然都来自菜市场相同的原材料,但厨师可以针对不同受众的口味做成川菜、粤菜、湘菜、东北菜等不同风味。即便是同一主题,也应根据受众的接受能力和兴趣特点对科学传播内容和风格进行相应调整,这是提升科学传播效果的关键一环。 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全国科普日活动   科普是科学家的天然使命,不能变成可做可不做的“副业”。从社会效益分析,它决定国民科学素养水平,就某种程度而言,决定着国家创新能力,影响着中国未来;从科学发展规律而言,科普是科研事业发展的内生需求,只有公众理解科学,才能支持科技发展。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科研人才队伍,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申请的专利数量均位居世界前列,希望能有更多科学家投身科普事业,把我们对科学普及的重视,由“口号”落实到“行动”上。 作者:郑永春 2016-05-27 09:22  原载 《光明日报》
3975 次阅读|15 个评论
评价人才的标准究竟是什么:第一/通讯作者?独立完成/国际老板?
热度 29 罗非 2016-2-5 10:58
日前,同事参加了一场正高职称评审答辩,其中评委提出的两个问题,让我震惊了! 问题一:你怎么任现职以来没有第一作者的文章? 背景:这是正高答辩,申请人在晋升副高之前有大量的第一作者文章。晋升副高之后,开始指导研究生,所有文章都是以学生为第一作者,自己做通讯作者。 问题二:你的文章为什么没有国际合作作者? 背景:这位申请者是在国内成长起来的青年科学工作者,博士毕业后一直在国内工作,直至申请正高职称。 听说评委提出的这两个问题之后,我不禁陷入了深思。 在我的认识中,基础研究的副高以上学者,最应该重视的是组织科研团队开展研究的能力。指导研究生完成科研工作,是其中的重要环节。因此,晋升正高的重要条件,应该是有足够的通讯作者论文。 同样的,这样的学者,还应该本身具有一定的学术声望和地位。也就是说,他可以不必扯虎皮做大旗,不是必须拉上一个国际合作者才能把文章发表出去。 因此,拥有一定数量的、具有学术独立性的通讯作者文章,才应该是晋升正高职称的不可缺少的条件。 什么时候开始,晋升正高的标准变成必须拥有自己做第一作者,并且通讯作者是外国老板的文章了? 究竟是我落伍了,还是评审的指导思想搞错了? 如果是后者,那么这个后果很严重。因为评审意见对年轻人具有引导作用。这样下去,中国的青年科学工作者只剩下一条出路,那就是投靠外国老板,给他们卖命,换回文章来回国晋升正高。 如果是这样,那么中国未来还有能够自己组织科学团队的科学家吗?还有能够拥有自己原创思想的学者吗? 我担心得有理……吧?
个人分类: 科学评论|12705 次阅读|42 个评论
给青年科学家一片希望的田野
热度 11 icenter 2015-5-22 09:12
前不久遇到一个青年科学家。曾经给一位大院士做助教的他,毅然离开了一流单位加入到一个二流大学。“至少在这里我可以组织我的 team ,在那里(原单位)我一辈子只能是一个助手。” 中国的科研领域经过了 2000 到 2010 年的快速发展之后,突然进入到了一个尴尬的境地。因为现在的教授(研究员)们大多在 40-50 岁之间,几乎所有的青年科学人员( 25 到 40 岁)在独当一面的可能在二十年内,或者说永远,被断绝了。换个说法,中国科研领域的新陈代谢功能,被封印了。 科学与艺术一样,是一个以创新为使命的行业。历史上的科学和艺术大发展的时代,无一不是青年人得到了一片充满活力和希望的田野。中国的科研事业也是这样。 1978 年,中国科学大会之后,当时还很落后,穷困的中国科学界,因为走在希望的田野上,一日千里的发展。 70 年代,中科大与北大相比,科研实力的差距是巨大的。而正是凭借着年轻科学家们在没有学术权威压制的自由空气下的发挥,中科大在 80 年代就涌现出一大批科研的中间力量,超过了当时的北大。 即使在中国的名校人才济济的现在。苏州大学,因为给青年科学家们提供一流的教学科研环境,而得以从一个二流大学挺进到一流大学的行列。 但毕竟有苏州大学这样魄力和前瞻性的学校太少,在政府主宰科研管理的体制下,绝大部分资源集中在少数的名校和科研所。大部分的非一流单位,也丧失了成长的可能性。如同中国体育的精英体制,只能多拿冠军,对中国人民的体质提升贡献甚少一个道理。这样的科研管理体制,对中国的科学发展,也将是事倍功半。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科学文化得以发展的的基本条件。想想现在中国,已然是世界第一的科研投入,相对的产出,除了影响因子,又何其可怜。 衷心希望政府给青年科学家一片希望的田野,让他们可以有自由生长的空间,为中国科学的未来留一些种子,为中国科学的百花齐放,剩一点花肥。只要从领军人物的口袋里,掏出百分之一的钱,为中国未来。 写完这篇文章草稿后。我得知一个青年科学家,硬是凭借吸引本科生,组建了自己的队伍并获得了一定成绩。我想,青年科学家们也不能等待。自身的努力才是最终把握机会的根本。 在国际竹藤中心,我见到一位年轻人,家居设计专业毕业的他,为了研究竹产品的开发,竟然说服了上海同步辐射光源给他小角 X- 射线散射的机时,这可是大多数材料科学家们也不懂的技术。 也有一些领军人物,为了支持青年科学家的成长,将自己的一部分工作交给在非一流学校里,已经组建了队伍(虽然稚嫩)的他们进行。这些都是在现行体制下,为中国科研未来做的努力。
个人分类: 思考|3560 次阅读|20 个评论
[转载]青年科学家如何“冒尖”:让年轻人全身心做科研
redtree 2014-8-4 21:31
青年科学家如何“冒尖”:让年轻人全身心做科研 作者:赵永新 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14-8-4 9:25:11 北生所的实验室主任陈婷(中)与学生在探讨问题。 倪建伟摄 作为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试验田,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北生所)自2004年7月试运行起,就开始了大胆的尝试:招聘一帮刚做完博士后的年轻海归担纲实验室主任,开展前沿领域的探索。 “这些30出头的年轻人在国外都没有独立领导过实验室,他们到底能在科学的道路上走多远?说实话,我当时心里也没底。”谈及这一“试验”,所长王晓东坦言。 “不过,10年下来,他们走得比我当初预料的还要远。”他说。 自2006年至今,这些目前平均年龄还不到40岁的实验室主任仅在《自然》《科学》《细胞》三大国际顶尖科学刊物上就发表高水平论文30多篇,在关乎国计民生的生命科学前沿领域创造了许多重大原创性成果。比如,邵峰实验室系统揭示了病原细菌入侵和先天免疫系统防御的分子机制,对多个重要人类病原细菌致病机理提供了深入的阐释,对解决败血症这一顽疾提供了新的方法,他于2013年荣获国际蛋白质学会青年科学家奖,成为我国第一位获此殊荣的本土科学家;李文辉实验室发现了乙肝病毒感染人体细胞的受体,打开了根治乙肝的希望之门,他因此被世界卫生组织邀请加入乙肝免疫逃逸评价专家合作委员会…… 2012年,全球著名的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公布了“首届国际青年科学家奖”,从全球760多名入选者中胜出的28位获奖者,北生所独占4席,每人获得50万美元的经费资助。 这些当初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集体崛起的秘密何在? “答案很简单:‘Empower Young People’——为年轻人赋能。”王晓东说,“这些年北生所一直在做的,就是给最有创意、最有动力、最有能力但缺乏资源的青年科学家提供物质和心灵的自由,让他们全身心投入科研。” 给空间—— 科研是在不断挑战人类的认知极限,只有全身心地投入才有可能获得突破,所以一定要尽力为年轻人心无旁骛做科研创造好的条件 “究竟要不要回国?”2005年下半年,在哈佛医学院做完博士后的邵峰很是犹豫。与王晓东一番面谈后,他打定了回国的主意。 打动他的,是王晓东的承诺:“来这里你不用为申请经费发愁,不用到处跑关系。所里每年给你200万元的经费支持;5年后通过评估,每年还会增加100万元。” 更让这些年轻的实验室主任们满意的,是他们在科研上的绝对自由:具体做什么课题、怎么做,以及实验室聘什么人、在经费预算内花多少钱,都由他们自己说了算,所长不加干涉。 “这种自由和信任非常难得。”实验室主任朱冰告诉记者,“我们做的都是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究竟前面有没有路、哪条路能走通、何时能突破,我自己都不清楚,何况别人?如果领导三天两头来检查,研究肯定做不好。” 有人或许担心:给实验室主任这么大的自由度,他们会不会乱花钱? 这种担心是多余的:一方面,北生所有专门负责经费支出的财务部门,每个月实验室主任们都会收到一份详尽的明细单,谁也做不了假账;另一方面,这里的实验室主任年薪较高,没必要在经费上“动心思”。 据介绍,对于实验室主任,北生所按照不同的职称,全部实行年薪制:助理研究员、研究员和高级研究员分别每年为30万、40万和50万元。 “我们的工资水平,大约相当于美国同级别科学家的3/4,能保证大家过上比较体面的生活,不必为柴米油盐发愁。”王晓东说,“科研是挑战人类的认知极限,是非常难的事情,只有全身心地长期投入才有可能获得突破,所以一定要尽可能创造好的条件,让他们心无旁骛做科研。” 在条件支持方面,北生所还有一个“独门秘笈”:公共技术平台(也称辅助中心)。建所以来,王晓东陆续建了10多个公共技术平台,比如影像中心、蛋白质组中心、抗体中心、动植物中心等。这些技术平台向所有实验室开放,提供大型仪器服务和技术支持。 “这些技术平台非常重要。”邵峰告诉记者,“生命科学研究需要化学、物理等多方面的技术支持,你一个人不可能什么都懂,而这些辅助中心给我们提供了最及时的支持,能把我们的创意变成现实。” 加压力—— “第一个5年必须做到国际知名,第二个5年要做到国际领先”,随意做是做不好的。北生所一直坚持“国际一流”的标准,严格优胜劣汰 从事皮肤干细胞研究的陈婷是洛克菲勒大学的博士后,2012年底签约北生所后,感觉工作有了着落,干活就没以前那么玩命。导师提醒她:你这个样子能在北生所混吗?据我所知,他们的要求并不比我们低。 事实的确如此。朱冰至今不忘当年参加招聘的情景:“听晓东讲了他的评估办法,我的汗就下来了。” 北生所的评估标准的确很“邪乎”:实验室运行满5年后,王晓东把工作总结材料寄给10位国际同行,请他们书面回答3个问题:依据过去5年的工作,该实验室主任在你们的研究所、大学能不能得到提升?该实验室主任5年的研究成果,有没有对你们的科研产生影响?根据其5年所做的工作和今后打算要做的事情,能不能成为该领域的领军人物? “也就是说,第一个5年你必须做到国际知名,第二个5年要做到国际领先。”王晓东说。 对实验室的第一次评估,前两个问题必须通过;第二次评估,3个问题都要通过。通过评估的续签新合同,通不过的只能走人。 据介绍,10年来约有20%的实验室主任因为没有通过第一轮评估离职。 “压力是人才成长必要的条件,随意做是做不好的。因此北生所一直坚持‘国际一流’的考核标准,鼓励大家做别人不敢想、不敢做、做不到的事。”王晓东说,“同时,科研是人类的智力竞赛,必须像体育比赛那样尊重规则、优胜劣汰。” “晓东对我们一直有很高的期望。”朱冰回忆说:自己到所里一年半后,找王晓东“汇报”工作。“考虑到他比较挑剔,我就讲了一个最重要的进展。晓东听完后说:这个还比较有意思。我说,其余的估计你也看不上,我就不说了。” “有压力才有动力。”朱冰说,“我后来逐渐意识到,北生所的高标准、严要求其实对年轻人非常重要。如果目标不高、要求不严,人就很容易懒掉。” 造环境—— 从所长到普通工作人员都没有行政级别,一切唯学术是瞻。努力营造“卓越、平等、合作”的创新文化,让年轻人潜心科研、醉心科研 除了追求卓越,北生所给记者留下的另一个突出印象,就是平等的文化氛围—— 王晓东既是所长,又是美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外籍院士,但同事对他都直呼其名,既没有人喊“王所长”,更没有人称“王院士”; 北生所采取的是合同聘任制,上至所长、下到普通工作人员,都没有行政级别,“长官意志”在这里不好使,一切唯学术是瞻; 包括刚加入的年轻人,所有主任的实验室面积都和所长的一样大小; 无论是多大的“腕儿”来做学术报告,都是和学生一起在食堂排队打饭…… “从某种意义上讲,科学的本质就是怀疑、就是挑战权威,尤其需要有批判性思维。”王晓东解释说,“批判性思维的前提是平等,平等才可以批判。” 深入人心的平等理念,换来的是学术上的积极讨论和坦诚批评。邵峰告诉记者,每周五王晓东都要主持召开学术研讨会,实验室主任们轮流介绍自己的研究进展,然后互相点评。 “我批评过别人,别人也批评过我,都是直截了当、不留面子。虽然当时感觉不太舒服,但事后想想,有批评才有进步。”邵峰说,“如果大家都给你唱赞歌,你就会永远感觉良好、不想改变。” 批评并没有影响合作。在北生所,各个实验室之间、实验室与技术辅助中心之间,科研上的合作是家常便饭。 “北生所一直致力于营造‘卓越、平等、合作’的创新文化,让年轻人潜心科研、醉心科研,努力打造展现人类智慧之美的创新平台。”王晓东说,“现在来看,这一目标已初步实现。” 他给记者讲了一个例子:李文辉虽然已是国际乙肝学界的知名科学家,但因为没有做评估,还一直拿助理研究员的工资。“我为这事找了他好几次,告诉他评估完了就可以在工资和科研经费方面上个台阶。他说:评估的事先放一放吧,我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做。” 什么是“更重要的事情”?李文辉告诉记者,2011年找到乙肝病毒的受体后,他和学生就一直忙于乙肝药物的开发。“药物开发非常难,我们想早一天做出来,为遭受乙肝折磨的人们解除痛苦。”(原标题:《给空间、加压力、造环境,为青年科技人才搭好展现智慧之美的创新平台——北生所:让年轻人全身心做科研(关注·青年科学家如何“冒尖”②)》)
个人分类: 科技新闻|1275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2年生物分析青年科学家奖候选人推荐开始了!
zhpd55 2012-8-20 10:53
Bioanalysis Zone 杂志网站2012年8月16日发布了2012年生物分析青年科学家奖(2012 Bioanalysis Young Investigator Award)候选人投票推荐的消息,被专家推荐提名的10位参加决赛者的研究成果以及该研究在未来的发展和应用前景,已经在“ Bioanalysis ”杂志陆续进行了 报道,其中几位在博文“ 几位获2012年生物分析青年科学家奖提名的研究者 ”中也有介绍,10名决赛者除了美国4名之外、加拿大、中国、德国、埃及、新西兰以及比利时各一名。详细投票以及同行评议详见: 2012 Bioanalysis Young Investigator Award: Vote for your favourite !( Publication Date: 16/08/2012)或者点击下面10位决赛者的相关链接,即可看到相应的投票评议结果(注意如果无法浏览,可能需要进行免费注册后方可浏览和评议投票)。 Welcome to the 2012 Bioanalysis Young Investigator Award voting page! We are delighted to announce that following the publication of the profiles of our ten Young Investigator Award finalists – Gene, Michael, Pan, Sathya, Dajana, Maria, Omnia, Raphael, Lorna and Matt – voting for your favourite on the Zone is now open! To find out more about the selected nominees for this year’s award, pleasesee their profile pages below: Dajana Vuckovic; University of Toronto , Canada Eugene Ciccimaro; Thermo Scientific , USA Maria Lorna A De Leoz; 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Technology , USA Maria Rambla-Alegre; Ghent University , Belgium Matthew Blatnik; Pfizer Inc , USA Michael Groessl; Max Planck Institute of Molecular Cell Biology Genetics , Germany Omnia A Ismaiel; USA Department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Zagazig University , Egypt Pan Deng; Shanghai Institute of Materia Medica,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China Raphael Bastos Mareschi Aggio; The University of Auckland , New Zealand Sathyadevi Venkataramani; Integrated BioTherapeutics , USA Just to remind you that the winner of this year’s Bioanalysis Young Investigator Award will be given the opportunity to present their research in front of leading-industryexperts at the EBF's 5th Open Symposium: 'Old Battles, New Horizon' in November, alongside a US$1,000 prize from Waters Corporation, as well as an annual subscription to Bioanalysis journal. Please cast your vote below now!
个人分类: 新观察|4792 次阅读|0 个评论
在第三届“寻找青年科学之星”颁奖典礼上的发言
热度 1 water21water 2012-3-18 23:13
今天很高兴能够荣获第三届“ 寻找青年科学之星 ”环境科学领域金奖。我对这个奖的喜爱程度超出了以前获得的任何一个奖项:这是一个国内奖项,而且是在完全客观、公正、量化的评判标准下评定的。下面是我在颁奖会场的获奖感言,跟大家分享。 ------------------------------------------------------- 尊敬的各位科学大使、首次科学家、各位嘉宾、青年科学之星们, 大家上午好!我叫刘俊国,来自北京林业大学。今天,能够站在“青年科学之星”领奖台上并代表环境科学领域青年科学新秀们发言,我感到非常的荣幸。我首先要感谢中国科学院青年联合会、中国科学院团委、中国科学报社和 爱思唯尔科技部 ,你们主办的 “青年科学之星”活动 ,为我们青年科学家提供了交流的平台,也体现了社会对青年科研人才的重视和关爱。我要感谢过去十余年来一直支持我的导师、同事、领导甚至学生,没有他们的指引,我走不进科学的殿堂;没有他们的支持,我品尝不到科研成功的喜悦 。我还要特别感谢我的家人对我的理解、支持和爱。爱是指引我科学研究的最大动力。 我们生活着一个幸运的年代。中国的科研投入逐年增加,让我们青年科学家有了更多的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机会。这些机会很多都是以往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为我们创造的。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在这里我要向为我国科研事业做出贡献的各位同仁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天,我想借此机会替中国所有的青年科学家们说句话。我在欧洲学习工作近十年,期间我的收入都能够让我享受体面的生活甚至潇洒惬意的欧洲旅游。而在我们国家,无论是硕士生、博士生,还是博士后甚至讲师,他们都没有充足的经济保障。很多年轻科研工作者生活压力巨大,有的甚至为了生计而放弃了自己心爱的科研梦想。因此,我也想借此机会,呼吁全社会关注青年科学家的成长,改善他们的生活待遇,让青年科学家在人生的黄金时期潜心的研究、体面的生活。 寻新星,青年才俊展露学术光芒;重创新,科研精英谱写壮丽篇章。得到这个奖励是对我们过去成绩的肯定,更是对我们未来的一种鞭策,我们将在以后的工作中,再接再厉,为我国的科研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最后,祝大家工作顺利、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谢谢大家!
2599 次阅读|2 个评论
亥姆霍兹联合会全球招聘20位青年科学家小组组长和20位优秀博士后
热度 1 Helmholtz 2012-2-16 13:47
亥姆霍兹全球招聘 20位 青年科学家小组组长 2012 年 2 月 15 日 (据了解,受形势所迫德国在科研学术领域的国际化进程速度很快,从华人能看得见的角度来说,中国籍的学生人数、博士生人数以及科研团队负责人的人数都有大大的增长。比如在15000人的马普学会内部,不仅中国博士生的人数达到750名之多,华人的团队负责人、甚至所级领导也已经不罕见。在从事长期性大科学研究的亥姆霍兹联合会,在 33000员工之中,中国博士生的人数也至少从2005年的200多人,上升到当下的500多人,另外也已经出现七八位的青年科学家组长这样的团队负责人。这些优秀的年青的科研人员有的是在国外拿的学位,有的就是在国内拿的博士学位而后在美国或欧洲做了四五年的博士后。从这些迹象都可以看到,地球确实变得越来越平了,从事学术研究的机会也起来越平等了。 在这新一轮的亥姆霍兹青年科学家组长以及博士后的评审,或者又能涌现出一些年青的中国人身影。 ----- 博主评论 ) A. 项目目标 资助有才华的青年科研人员是亥姆霍兹联合会的一项重要使命。联合会为来自海内外的最优秀的、有实力和能力领导科研团队的青年科研人员提供良好的可以专心致力于研究的工作环境,同时包括尽早的科学独立性以及基于科研成就的职业前景保障(固定学术岗位)。此外,这些青年科研团队负责人应与高校伙伴密切合作,通过与重要战略伙伴的合作与分工获得更大回报。他们也将获得教学经验和提高竞争高校教职的能力。亥姆霍兹联合会主席尽全力支持青年团队组长能受聘为伙伴高校的青年教授。 企业伙伴的参与非常受欢迎,但企业界伙伴不能得到联合会的资金资助;双边可考虑以合作协议的方式实现优势互补。 B. 资助对象 亥姆霍兹联合会将在能源、地球与环境、健康、关键技术、物质结构、航空航天与运输等领域选取并资助 20 个以内的独立青年科学家小组。各小组每年将获得至少 25 万欧元的资金保障: - 团队负责人的薪级是 TV ö D 的 14-15 档,或者 BAT Ib/Ia , - 团队工作人员(控制三人以内), - 设备和研究经费。 亥姆霍兹中心与伙伴高校将根据双边共同感兴趣的科研或优势学科领域而共同规划设置亥姆霍兹青年科学家小组:具体而言,青年科研团队的研究主题须符合亥姆霍兹的专题领域同时又是高校或学院的重要方向。在资助期内,团队负责人应与某所高校就科研与教学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不论海外归来的德国学者或者外籍团队负责人皆应为此努力。只要可能,亥姆霍兹青年科学家小组组长应被双边联合聘为青年教授。 即令是在不能聘为青年教授的情况下,联合研究小组的负责人也应由亥姆霍兹中心和高校联合聘用,并按照所在地高校法规的规定,享受与青年教授同等的权利与义务。(人员、预算、博士生的指导资格、每周 ≤4 小时的授课责任、使用相关资源和设施的权力,等等)。青年科学家小组即可以落户在大学校内、或某亥姆霍兹中心、或同时设在两家机构之中。但他们必须按照事前制订的工作计划在两家单位完成各自任务。与国外伙伴开展合作也行,但亥姆霍兹青年科学家小组不能设在海外机构中(详见常见问题回复)。 C. 目标人群 本项目针对的是来自德国本土科研机构但有着良好海外经验的博士后 – 或来自海外机构的优秀博士后。最重要的选拔标准是申请人的优秀能力。 D. 资助期限 青年科学家小组的运行期是 5 年,在 3-4 年后有一次评估,联合任命的青年教授则为 6 年。经过此阶段,若候选人获得无庸置疑的高度评价意见,也没有转其他地方申请,则将被亥姆霍兹中心转为永久工作合同并尽量安排有管理权限的岗位。可否转为永久合同,一是依据按国际标准对当事人的科学成果所做的质量审查,再者是科研内容与亥姆霍兹研究专题的吻合程度。该项审核将由所在亥姆霍兹中心邀请以外部专家为主的评审团完成。 E. 申请 程序 本招聘通知面向全球范围开放 。 具体申请环节 包括下面三个步骤: 1 ,申请人应于 2012 年 3 月 30 日 之前联系亥姆霍兹中心(详见申请人注意事项),最好是通过各单位指定联络人(见附录 2 )。 2 ,各中心先与合作大学进行磋商,然后对申请人进行初评,随后通过初评的申请人将提交完整的整套申请材料。这份申请材料需经中心主任审核后,于 2012 年 5 月 25 日前 报送到亥姆霍兹总部办公室。亥姆霍兹办公室不接受个人的直接申请。 3 ,最终优胜者的选拔判定将依据国际评审专家的书面评分以及提名申请人面对亥姆霍兹青年科学家小组评审团所做的答辩结果。 亥姆霍兹博士后计划: 20 个博后名额欢迎申请 2012 年 2 月 15 日 A. 项目目标 亥姆霍兹联合会支持有才华的青年科研人员完成博士学位之后能继续有效地提升他们的学术成就。为此,联合会将提供针对个人的为期两至三年的资助经费,以使他们在完成博士研究工作后,能继续完成他们自己认准的科研项目,通过深入研究和发表相应的文章而闯出自己的天地。他们在资助期间可获得研究经费、人力支持以及适当的科研条件。 本项目是对颇为成功的亥姆霍兹青年科研家小组项目的有益补充。部分受资助的优秀的亥姆 ​​ 霍兹博士后可以今后升格成为亥姆霍兹青年科学家小组组长。这两个项目之间的主要区别是博士后项目中不涉及人事管理,而经费使用更加灵便,可以由中选者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自由支配。亥姆霍兹博士后项目还有意提升青年科研团队中女性负责人的比例。因此,本项目将向做完优秀博士论文的女性倾斜,以使她能获得更好的学术发展机会。为促进异性间的机会均等,本项目中每次招收的女性科学家人数应在 50 %以上。 为体现和加强与高校的合作,凡研究计划中有与高校伙伴合作者在评审中从优。 B. 目标人群 本项目所针对的申请人,是截止申请之日在德国或外国学术机构完成博士答辩未满一年、或即将进行答辩的青年科研人员。博士论文应当业已正式提交。若有有力的推荐意见,申请时间原则上可以放宽到正式提交博士论文的前 3 个月内。核心时限是申请递交到亥姆霍兹总部办公室的日期,在最终确定资助人选时必须提交和验证博士文凭。 C. 资助范围、时限以及对象 在本轮招标将提供最多 20 个博士后席位。 每位通过评审的候选人将获得最长 3 年、每年 10 万欧元的经费,即最大资助力度为 30 万欧元。这些经费涵盖了申请者自身的位置、必要时也可聘用一名技术员,包括学术差旅费用。在资助期间,应该安排至少一次国外访学交流机会,具体由当事人灵活掌握。无论如何,所依托的亥姆霍兹研究中心都是雇主,当事人不能把全部时间花在海外。对外籍人员而言,无必须离开德国的强制性要求。携带资金出国必须按规定履行必须的相应手续。 这些青年科研人员将有机会接受比如象亥姆霍兹科技干部管理学院的深造培训机会。此外,在起步阶段他们还将配备一位指导老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作为年轻父母的博士后将能享受所在亥姆霍兹科研中心的托儿所服务,包括在出公差时的特别看护服务。 D. 项目申请 条件 标准 : 最重要的标准是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表现 (所能提供的资料) 以及博士的答辩成绩。出色的已发表文章清单、答辩成绩、科技奖励,奖状、会议报告、海内外进修记录等等都是评分项目。科研计划与亥姆霍兹联合会的战略相关性以及科研课题的长远价值也都是评审时的关注点。 博士答辩的完成时间不能早于申请一年以上,最多可以扣除两年的育婴假期。跟亥姆霍兹青年科学家小组项目相比,以往是否有过海外学术经历不是申请的必要前提。 申请程序: 1, 申请程序第一步是向一家亥姆霍兹科研中心投递申请。申请人需要自行物色能在项目期间接收他们加入科研团队的亥姆霍兹资深科学家。 申请材料需要透过这些资深科学家才能递送给中心主任。各中心均不接受申请人的个人申请。 申请人的初选由亥姆霍兹中心自行完成。亥姆霍兹总部办公室不直接受理个人申请材料。 2 ,亥姆霍兹科研中心把优选出来的材料报送亥姆霍兹联合会主席,包括一份如果评审通过将保证提供聘用合同的正式承诺。相关细节详见 “ 亥姆霍兹中心指南 ” 。 3 ,如项目计划中有高校合作内容,需请相关机构在遴选过程提前介入。跟大学的合作关系请在申请材料中或者以合作协议或者以来自高校方面的合作意向书予以确认。 E. 最终评审程序 这些被提名推荐的候选人最后将依据国际性的专家和一个独立专家小组对申请材料的书面评分而决出胜负。不安排申请人面试答辩。 F. 申请截止日期和项目进程时间表 亥姆霍兹中心的申请截止日期 2012 年 4 月 10 日 亥姆霍兹中心向总部办公室提交完整申请材料的截止日期 2012 年 6 月 08 日 评审结果的公布日期 2012 年 11 月 (英文链接及说明文件下载: http://www.helmholtz.de/en/working_at_helmholtz/postdoktoranden/helmholtz_postdoc_programm/ )
个人分类: 2012亥姆霍兹科技新闻|4092 次阅读|5 个评论
“青年科学家”还是“GE青年生命科学家”?--谣言可以休矣!
热度 20 nyouyou 2011-8-15 11:04
今天有朋友E-mail了给我一个有关我的百度百科的网址, http://baike.baidu.com/view/2054363.htm 我开始没仔细看,不以为然。后来经其指出,才发现原来有人编辑了词条,自作聪明地把一段关于“青年科学家奖”的描述改成了 “参赛论文获得“The GE Science Prize for Young Life Scientists (通用电器保健和《科学》青年生命科学家奖)”2005年度北美地区的runner-up” 而在原始版本中的表述为“ 获得2005年由Science杂志和GE Healthcare评选的“青年科学家奖”(北美地区)。 ” http://baike.baidu.com/history/id=17199553 我不认识这个词条的创建和修改者,而对于那位网名是“钟华宜”的修改者,号称“对“获得2005年由Science杂志和GE Healthcare评选的“青年科学家奖”一段认真修改,作准确清晰的表述,以免混淆视听”,也许您是好心,希望严谨,但是 麻烦您多做一些考古,而不要以讹传讹 ! 在我申请这个奖项的2005年, 压根没听说过什么 The GE Science Prize for Young Life Scientists ,那时候就叫做“ Young Scientist Award ”--任何人稍微做一点homework,google一下关键词Young Scientist Award,第二条就是2005年(我申请的年份)的链接(下文),顶多花一分钟,真相大白。我看不出当年清华大学配发的新闻里有任何问题,因为其中注明了“(北美地区)”,这与Science的网页及新闻是一致的“A judging panel selects the Young Scientist Award grand prize winner and may present regional awards in four geographic regions: North America, Europe, Japan and all other countries. These regional winners receive $5,000 awards. In addition to the grand prize, the 2005 awards also recognize the following regional winners”,是否也要指责 Science 不写runner up呀? http://www.aaas.org/news/releases/2006/0209awards.shtml http://www.sciencemag.org/site/feature/data/pharmacia/prize/howto.xhtml http://www.sciencemag.org/site/feature/data/prizes/ge/2005/2005.xhtml 事情的前因后果,过去这么多年了,我都懒得理了。但是看了百度,我终于意识到一条谣言可以有多持久的影响。也终于明白了为何前几天有人在我的博文后面留下这么无聊的侮辱性留言(被我删的,不是编辑删的)。所以不论是谁修改了百度,请您为您的行为负责!很抱歉,我从来没有得过 “The GE Science Prize for Young Life Scientists” ,您这是干嘛呢! 此外,还有很多叙述都已经不准确。比如我目前已经不再是清华最年轻的教授和博导,我的论文和研究方向也早有更新了。要嘛,就把这个词条去掉,要嘛就注明消息来源和更新时间,别这么真的假的混为一谈,misleading! 最后有些感慨: 也许有人会说,颜老师你好虚荣,为这么个名头还写篇博文。事实上,这条谣言流传已久,我根本懒得回应(谢谢我那位大朋友,如果早结识两年,我可以少很多烦恼 如果不是伊,我还不定无聊地唇枪舌剑到什么时候呢)。但是既然是“百度百科”,我揣度是想向Wiki看齐的意味,想做成百科辞典,那么大家都要严谨。这体现了我对不同消息渠道的一个态度,你知道的。 另外,对于奖项或者评审的态度。我只能说,现在我已经自信到对自己的工作有足够的判断力,不需要绝大多数的外来评审影响我的心情。获奖了,如果是研究经费,爽!如果有个人奖金,请xdjm们撮一顿,多好的事啊。没评上,有些可能是自己的原因,有些可能是我不了解的游戏规则,一笑置之。对,连诺贝尔奖都有错,干嘛要求所有评审绝对公平公正呢?作为个体,最重要的是身体健康、心情愉悦,其他嘛,神马都是浮云(可惜啊,我周围的那么多人怎么就参不透呢?)就是这样子。而我这个申请者、被评选者心中也有杆秤,哪些奖或评审是值得尊重的,哪些是纯粹拿来玩的......等我退出江湖那一天再写出来,hiahia 最后呢,也给这个后来更名为 GE Science Prize for Young Life Scientists (忽然发现,如果直白翻译,应该是通用电器啊,哪儿冒出个保健呢?)的奖做个广告。这个奖还是很不错的,一旦获奖,除了奖金之外,自己的参赛essay会发表在Science上(咦?我是否可以拿来放到CV里充一篇publication啊),而在颁奖典礼上会碰到不少好玩的大中小牛们。当年我的师兄时松海获得了Grand Prize还被邀请到诺贝尔颁奖典礼观礼。自1995年以来,在81位获奖者中,尽管7位在国外留学的中国学生获得过,但是来自中国(大陆、港澳台)的博士毕业生没有一个获得过。大家也许是没有注意到,也许懒得写一篇不长的英文essay。不过,仅从我认识的北京地区的一些博士生,我认为是有竞争力的。你们不要偷懒不申请啊~~ 什么时候在北美、欧洲、日本之外,把中国单独列为一个竞争单元的时候,也许就说明中国的科研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如果没有歧视,这一天也许不会太远。在最近的HHMI International Early Career Scientists competition中,全球18个国家和地区700多人参赛,在选出的55名semifinalists中,听说进一半来自中国(没有官方统计,北方地区只有10位是确定知道的)。可喜可贺! Apply for the 2005 Young Scientist Award T he Young Scientist Award has been established to provide support to scientists at the beginning of their careers, because Science /AAAS and GE believe that such support is critical for continued scientific progress. In 2004, the prize will recognize outstanding graduate students in molecular biology from all regions of the world. This international prize will be awarded for the outstanding thesis in the general area of molecular biology as described in a 1000-word essay. The winning essay will be published in Science ; essays of the regional award winners will appear on Science Online. The deadline for entries is 15 September 2005. Definition For the purpose of this prize molecular biology is defined as "that part of biology which attempts to interpret biological events in terms of th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molecules in a cell" ( McGraw-Hill Dictionary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Terms , 4th Edition). Rules of Eligibility Entrants must have been awarded their Ph.D. between 1 January and 31 December 2004. Candidates for M.D./Ph.D. degrees are eligible to compete for the prize in either the year the Ph.D. is awarded or the year the final degree is awarded. The research described in the entrant's thesis must be in the field of molecular biology as described above. The prize will recognize only work that was performed while the entrant was a graduate student. The prize will be awarded without regard to sex, race, or nationality. Employees of GE, Science and AAAS, and their relatives are not eligible for the prize. Procedures for Entry Materials may be submitted in English, French, German, Spanish, Japanese, or Chinese (Mandarin). The entrant must submit the following items: An essay, written by the entrant, that describes his or her thesis work and places it in perspective with respect to current research in molecular biology. The essay must not exceed 1000 words in length. The abstract of the thesis (not to exceed four double-spaced typed pages). A one-page letter from any thesis committee member or your adviser, commenting on the applicant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work. Typed listings of the following information: All published/in-press papers based on the thesis work. List full citation, including title and authors, in order. Academic and professional awards and honors the entrant received as a student. Relevant professional experience (work, presentations, etc.). A completed entry form. Submissions should be mailed to one of the following addresses: Young Scientist Award Selection Committee Science 1200 New York Avenue, NW, Room 1049B Washington, DC 20005 UNITED STATES or Young Scientist Award Selection Committee Science International Bateman House 82-88 Hills Road Cambridge CB2 1LQ UNITED KINGDOM Deadline for Entries 8 October 2004 Judging Procedures For judging purposes, the essays will be grouped according to the geographic location of the degree-granting institution: North America, Europe, Japan, and all other countries. Initial screening of the submissions will be done by regional judges. Essays will be judged on the quality of the research and the entrant's ability to articulate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research to the field of molecular biology. The top five essays from each geographic region will be forwarded to a panel of judges. The Science editors retain the right to forward fewer than five essays if they deem the quality or quantity of submissions in any of the groups to be inadequate. The judging panel will be composed of prominent international researchers in the field of molecular biology. Awards The judges may select up to three winners for each of the four geographic regions. The number of prizes awarded to each region is at the discretion of the judging panel and will be based on the comparative quality of the submissions. Total prizes will not exceed eight. The judges may choose not to award a prize to one or more of the regions if they determine that such a prize is not warranted. All regional winners will compete for the grand prize of US$25,000. The regional winners who do not receive the grand prize will be awarded US$5,000. Winners will be announced in Science and the prize will be awarded in St. Louis, MO in February. The grand prize essay will be published in Science , and essays of the regional winners will be published on Science Online. ENTRY FORM Please write clearly. Entries can be continued on a separate sheet if required. Please mark the additional sheet with your name and the section and number of the item being continued. Name of entran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urrent addres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elephon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ax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mai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egrees/diplomas List institution, date awarded, and field of study for each degree you have received. Begin with your Ph.D. Ph.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h.D. Thesis Titl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dviser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hesis Committee (include name and departmental affiliatio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 certify that the work described in the submitted essay is based upon my thesis work and that the degree was awarded between 1 January and 31 December 200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ignature of entrant ___________________ Date
16562 次阅读|19 个评论
[转载]科学网——中科院青年科学家奖评审结果开始公示
AIPBeijing2010 2011-6-7 12:55
中科院青年科学家奖评审结果开始公示
个人分类: 杂谈|1844 次阅读|0 个评论
学术潜规则:受害最严重的是青年一代
蒋高明 2010-5-13 00:01
蒋高明 本文应《人民论坛》约稿而作 学术潜规则指的是,在科学共同体内, 即从事相同研究领域的科学家之间,在一定范围的学术圈子内,大家为维护各自的利益,按照潜在的规则,即心知肚明但又不便明说的原则从事学术交流,表现在经费申请、论文评审、成果鉴定、毕业学生答辩、项目验收等等方面。 目前,科学界潜规则问题是比较严重的,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在涉及权和钱的领域,潜规则上升学术腐败,为科技人员所深恶痛绝。学术潜规则与官场潜规则、官场腐败等有异工同曲之处,它是当今这个浮躁而又急功近利的社会中,各种潜规则现象的一个缩影。 学术潜规则尤以科研经费申请、科研成果评议、毕业生论文答辩等,表现最为严重。以科研经费申请为例, 拉关系、跑课题、给回扣、请客送礼,俨然成了学术界一个很正常的现象。科研经费申请,看似以显规则为指导原则,比如申请条件要求公开透明、公正公平、保密回避等等,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这些显规则表现太软,真正发挥作用的却是上不了台面的潜规则即人脉关系,权钱交易。这种关系的隐蔽性贯穿科研经费申请、项目监管、成果评议的整个过程中。 有些高校高薪聘请院士,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院士可以为学校带来实际的经济利益。如果将全国各地大学、研究院所报上来的院士名单做一个简单统计,其数量肯定是超过实际人数的,因为,有些院士出现在不同单位的职工名单上。而学界某些有影响力、有地位的专家学者,或者某些领域的学术权威,也因为声望高和人脉广,专搞科研公关,去揽课题、申请经费。申请到经费之后,只负责分配经费或者分配科研津贴,具体课题研究工作则转包给朋友、同事或者自己的研究生去做,俨然成了项目老板;在有些领域,科研经费申请有特殊的条件限制,这些限制可能造就某些项目非某些人或者某些机构莫属,而选评委员会中的学者,既是评审者,有时候又是申请者,这些人已然形成了圈子,互相照应是圈内人的交往规则。比如973、863课题申请,某些评审的院士、专家、或者顾问,知道项目的细节,总是委婉地向课题负责人介绍自己的熟人或者学生加入课题组,课题负责人为了得到项目,也总能分出一部分经费给评委或顾问,经费下来两相获利。被评审者与评审者都明白,项目获批才是硬道理,经费下拨到自己名下才能算经费。与那些不享有这些优势的竞争对手相比,那些天然地掌握潜规则资源的竞争者胜算自然大很多。这样,拉关系、与评审者分享利益,成为科研人员争取经费的不二选择。项目争取后,在项目执行期间,和成果验收阶段,则走形式,吃喝玩乐、联络感情、发送纪念品、报销差旅费、分发劳务费成了重头戏,也是潜规则的重要表现形式。直接送现金,可能有所顾忌,但在项目初评、过程中评审以至课题验收时,加大专家评审费力度,或赠送高级纪念品,或给优厚的出差费用,就成了普遍流行的做法。有些被评单位,将评审材料直接装进笔记本电脑中,连材料带电脑一起给评审专家,从而避免了收授贿赂的嫌疑。 面对这样的情景,虽然有诸多的无奈和不满,但是更多的学者还是选择主动融入潜规则。因为有关系的,课题设计得不好也容易申请经费,能通过评议;没有关系的,课题设计的好,也不容易申请到经费,更谈不上获得成果,这就是现实。曾有清华大学的老师在我面前诉苦,项目不好申请,只有给部委一些研究院当廉价劳动力,人家拿大头,他们得小头。连清华的学者都叫苦,其他高校的学者,特别是青年学者,受潜规则之苦有多严重就可想而知了。 当然在破解学术界潜规则方面也有诸多努力,但是一方面因为显规则太软,没有实际的约束效力,大家都在钻显规则的空,你不融入潜规则就要付出代价,比如申请不到科研经费;另一方面,现有的学术考评机制本身有严重的问题,逼着学者们不得不挖空心思去拉关系,跑课题,因为是否有课题,课题是否有分量,发布了什么样的成果,学界对你的成果评价如何,可能就决定你的职称、评奖、甚至升院士,等等。 有些学校要求老师必须在SCI刊物上发表几篇文章,或者必须承担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或者有其他权威部门委托的相关研究课题,搞得学者们不能静心钻研,为了达到标准而人心惶惶,疲于应付。另外,科技资源在行政机构手中,评估体系也由行政机构制定,监管还是由行政机构来落实,而行政部门本身也是学术潜规则的重要一环,这样的机制也为潜规则的存在制造了机会。虽然媒体曝光对于潜规则的破解和腐败监督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并没有触动根本的内容,体制机制还是没有发生质的改变,曝光之后,一切又恢复常态。学者中对潜规则深恶痛绝者大有人在,但是厌恶的力量并不足以消除潜规则,因为这些力量更多的还是表现在态度上,行动方面并没有威慑力。 这可苦了年轻学者。他们入道太晚,如果没有关系,科研经费就很难搞到;没有科研经费,就不能设计实验,就没有科研数据;没有科研数据,就不能发表学术论文尤其SCI论文;没有学术论文,就不可能得到晋升;没有一定的学术头衔,就在社会上争学术资源时处于劣势。青年学生如果在圈子里混下去,就必须投靠一些科研大腕,或者院士,或者领导,或者知名教授。青年学者在科研创造力最旺盛的黄金时期,被迫接受潜规则,实乃是对青年科学家的身心摧残,那些没有关系的年轻学者一看在学术圈子里待不下去,只好该行做别的事情。许多高校的研究团体,拥有教授、副教授职称的人多,而讲师和助教人手少,就是青年学者青黄不接的最直接表现。 实际上,潜规则在学术界出现并盛行也就是近一二十年的事情,这和整个社会越来越浮躁,人们以利益为至上追求目标,社会核心价值观沦丧,道德败坏,人心不古也有关。来自社会方面的负面影响在学界最直接的流露就是各种潜规则流行,科研人员只关心自己的生存问题,对于社会公益事业则漠不关心。在金钱和权力的诱惑下,学术理想丧失,学术信仰畸形,价值观被扭曲。尽管国家科研投入逐年增加,但是科研投入的产出成效并不显著。大量的科研项目以圈钱为目标,论文重数量不重质量,科研成果不能让老百姓受益,在社会大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学术相关的价值体系和学术规范缺失,又进一步加重了潜规则所能造成的恶劣影响;学术腐败、学术造假、学术市场化等等,造成职称、学位含金量降低;学者失去了往日的光环,变成了社会庸俗的一员。在整个社会浮躁的氛围下,学界对学者的要求标准趋于简单化、量化和急功近利化,升学率、发表论文数量、引文率等等,成为衡量学者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的数量标准。在这样的压力下,学者们加入潜规则之流,就有一定的必然性。受潜规则之害,最严重的还是青年一代的学者,因为受既得利益者的排斥,他们的创新积极性可能受到挫伤,好的项目可能被扼杀,这对于我国科研的长远发展是不利的。 破除学术界潜规则任重道远。我们强烈呼吁:在科研经费申请方面,引入第三方独立评估机构;在学术成果评议方面,实行同行评议制,完善评审制度;在研究生学位管理方面,停止发表论文与学位授予强行挂钩的做法。最重要的是,改革教学科研评估机制,停止无休止地验收、评估、排名、分级、遴选、洗牌,让学者们能静下心来搞科研。(作者为中科院植物所研究员、博导 人民论坛见习记者 杜美丽 采访整理)
个人分类: 科学人生|10434 次阅读|28 个评论
一次座谈会:“少侠”们的出路?
jianxu 2010-2-6 12:40
春节来临之前,实验室领导安排了一次青年学术骨干座谈会。与室里工作的青年科学家和 Fresh PhD (70后和80后们)进行了交流。大家就年轻人应该如何成长交换了意见。讨论比较多的一个话题便是 科学研究应该如何选题? 其实,不论是新人( junior ),还是老人( senior ),对于科学家这个职业来说,这都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所要研究的题目永远是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但在这种场合下,说得意思大概是 选题决定成败 。 座谈时,有人提到了我过去的一篇博文 少侠 立足 江湖 的两种模式与选择 ,为自己选择哪一种模式感到困惑和不决?也有人认为我们的仪器设备还不够先进。对此,以前也曾经在 我们用先进的仪器设备都做了些什么? 那篇博文中涉及到这个话题。 一个单位的领导人能够关注年轻人的成长,说明他们是有历史责任感和远见卓识的。然而,一个学术单位的发达能否长盛不衰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这个问题颇为值得思考,也很有意思。其实,这种发达与辉煌的演变很可能像是足(篮)球赛。一代球星可以让一个球队辉煌个十多年。正是那:十年尤文图斯,十年 AC 米兰;乔丹的退役,带来的便是芝加哥公牛的暗淡。此一时,彼一时。其关键在于谁能够拥有顶尖级的人才。而顶尖级人才的来源无非是两条路:一是重金购买大牌。这条路成本高(这说的不仅仅是花的银子,也包含了对打破原有资源配置平衡带来的动荡);二是慧眼识金,购买潜力股,将一些有潜质的好苗子培养成为真正独立、有竞争力的腕儿。这条路成本低,周期长,难点在于能否看得准。其玩法只能是选一批苗子,靠自然选择,优胜劣汰。而不是养一批啃老族。 我想对少侠们说得是,除了关注学术上的选题之外,对学术界游戏规则和生存法则的了解也是不容忽视的。那种理想主义、完全按照个人兴趣、独往独来的科学研究是幼稚、不切实际的。路途十分艰难,不好走的。对于这一点,其实在科学发达的西方国家也十分关注这方面的教育。在此,友情推荐三本书供参考。当然,这些书中的观点完全是在西方国家的体制和文化下的产物,与中国的国情有很大不同。当下只能是参考,而不能全然照搬,否则还是要吃亏的。 1 )《有了博士学位还不够科海沉浮指南》 2 )《谁想成为科学家?》 3 )《规则与潜规则:学术界的生存智慧》 相关链接: 少侠 立足 江湖 的两种模式与选择 我们用先进的仪器设备都做了些什么? 剑桥的学术评价准则及我们的差距 海归 是否需要入乡随俗? (图片来自网络)
个人分类: 科研感悟|8989 次阅读|6 个评论
[转载]20个新的亥姆霍兹青年科学家小组
helmholtz 2009-11-18 14:04
2009 年 9 月 22 日 亥姆霍兹总部 亥姆霍兹联合会通过严格的评选过程筛选出 20 名青年科学家,他们将在亥姆霍兹的国家研究中心构建自己的科研团队。他们每人将至少连续 5 年获得每年 25 万欧元的经费预算,而且可以选择转换为终身位置,这样的条件和岗位济身科研事业的理想之选,对于海归以及海外申请人 也 有相当吸引力。 “所有申请材料的水平都相当地高,所以选拔其实很困难”,亥姆霍兹联合会主席于尔根.米勒克教授说。亥姆霍兹青年科学家小组的负责人可以开展独立研究并尝试他们的设想。同时他们将能充分利用所在亥姆霍兹研究中心的设备以及理想的工作环境。“对 30 到 40 岁年龄段的人来说,接下来是否能获得终身职位非常重要,所以我们提供晋升固定职位的机会”,米勒克补充说。 这 20 位科研人员经历多个环节的外部评审及面向多学科评委的报告答辩。在经过 3 至 4 年后,所有的团队将接受中期评估。如果得到正面的评价,这些职位将转为长期合同(终身制位)。这个项目同时也加强了亥姆霍兹中心与合作伙伴大学的联系。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将在亥姆霍兹中心进行科研,而在伙伴大学授课或讲学,由此使他们获得以后在大学当教授的资格。 在 20 位选定的亥姆霍兹青年科学家负责人之中有 7 名女士。最年青的女科学家只有 29 岁。有 7 位是从国外返回的德国人,包括来自斯坦福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等著名的机构。亥姆霍兹联合会现在已经通过七轮的招聘选拔中选定并资助了 116 个青年科研团队。这些资金一半来自于亥姆霍兹联合会的创新与协作基金,另一半则由亥姆霍兹联合会的科研中心提供。研究小组的负责人原则上可以用这些经费资助另 3 名工作人员和购置实验室设备。 亥姆霍兹联合会致力于在能源、地球与环境、医学健康、关键技术、物质结构、航空、航天和交通运输等六大科研领域解决社会,科学和经济面临的重大挑战。亥姆霍兹联合会拥有约 28,000 名员工、 16 个国家研究中心和约 28 亿欧元的年度预算,是德国最大的科研机构。它的科研工作秉承了伟大的自然科学家赫尔曼.冯.亥姆霍兹( 1821 年 -1894 年)的学术传统。
个人分类: 2009年科技新闻|2433 次阅读|0 个评论
德国与俄罗斯加强科技合作
热度 1 helmholtz 2009-10-16 21:01
柏林 ( 2006 年 9 月 28 日 报导)亥姆霍兹联合会与俄罗斯国家基础研究基金会将每年资助四个联合科研伙伴单位。通过此项措施,优秀俄罗斯青年科学家将能继续在本国从事学术研究,同时增强两国之间的科研伙伴关系。 为增强亥姆霍兹联合会与俄罗斯联邦科学家之间的合作,亥姆霍兹联合会主席于尔根 . 米勒克 教授与俄罗斯国家基础研究基金会主席弗拉蒂斯拉夫 . 于 . 科 米希 教授共同签署了此项合作协议。 俄罗斯国家基础研究基金会是依照德国研究理事会 DFG 的模式,于 1992 年成立的,虽然该基金会 2006 年的资金仅仅约为 1 亿 2 千万欧元,远远少于 DFG 的经费,可是近些年的增长速度很快,每年大约 25% 。 米勒克 教授评论说:独立于政府影响之外、依照学术的价值判定资助标准,这对俄国是一新的项目资助模式。但它的确表明,俄罗斯再度开始重视科研。 根据现在新签署的协议,俄罗斯方面将选择资助一些青年科学家,保证他们在国内得到有吸引力的科研条件,发展自己的学术事业。通过加强与俄方科学家的联系,亥姆霍兹联合会所属的研究中心也能实现两个收获:其一是赢得优秀的研究人员成为科研项目的合作者,其二是从亥姆霍兹的创新与合作基金中获得每年 13 万欧元的合作项目支持经费。其中的 3 万欧元可以划拨到俄方,以便合作伙伴改善实验条件 和招收 博士生。俄罗斯基础研究基金会则为俄方科学家配套每年 2 万欧元的经费。亥姆霍兹联合会希望帮助俄方减少自己优秀科学家的流失。 米勒克 教授说,我们高度评价俄罗斯科学家的研究水平,我们希望未来进一步加强与俄罗斯的科研合作。
个人分类: 2006年科技旧闻|3515 次阅读|2 个评论
洪堡奖学金及洪堡科研奖金获得者青睐亥姆霍兹研究中心
helmholtz 2009-10-16 20:51
亥姆霍兹研究中心是对外国顶尖科学家颇具吸引力的科研基地。洪堡基金会公布了2001至2005年,洪堡奖学金获得者及洪堡科研奖金获得者在德国高校和科研机构中的去向的最新排名,其结果说明了这一点。 据洪堡基金会统计,在过去的五年时间里,亥姆霍兹联合会接收了150位奖学金获取者和57位奖金获得者。在联合会的各大研究中心之中吸引力最大的,应属于利希研究中心,卡尔斯鲁厄研究中心,德国电子同步加速器研究所,德国宇航中心和柏林哈恩-迈特纳研究所。 对此结果,亥姆霍兹联合会主席Jrgen Mlynek教授说:跨国界的合作对于从事具有国际竞争力科研极其重要。我非常高兴地看到,有这么一些国外科学家知道在我们研究中心拥有一批颇具特色的大装备和设施上,知道可以在这里做一流的研究。已经启动了五十年的洪堡奖学金人员交流计划不仅培育了国际前沿研究的合作网络,而且还正在发展得更有朝气。 洪堡奖学金的申请者是获得博士学位的有才华的青年外国科学家。 大概有三分之一左右的申请人最终获取奖学金,他们平均在某一个德国科研机构开展15个月左右的研究工作。相比洪堡奖学金主要针对优秀的青年科学家,洪堡科研奖金则主要用于奖励那些已经在科技领域获得重大成就的杰出科学家,并邀请他们到德国来访问并从事科研工作。 亥姆霍兹联合会的科研重点是研究解决社会、科学和工业界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巨大难题,主要在能源、地球与环境、生命科学、关键技术、物质结构以及交通与航天等6大领域、利用大型科研装备、开展跨学科的前瞻性复合式的研究。亥姆霍兹联合会在其所属的15个研究中心共有25,000名员工,每年经费预算超过22亿欧元。联合会的科研活动秉承了德国著名自然科学家赫尔曼 冯 亥姆霍兹的科研传统。
个人分类: 2006年科技旧闻|425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2009年美国“青年科学家总统奖”公布
maokebiao 2009-7-14 07:47
引自:http://www.sciencenet.cn/htmlnews/2009/7/221391.shtm 作者:梅进 来源: 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09-7-13 10:55:51 选择字号: 小 中 大 2009年美国青年科学家总统奖公布 在100名获奖者中,华人有6位,其中女性有4位 美国总统奥巴马7月9日宣布,将2009年的青年科学家总统奖(Presidential Early Career Awards for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授予100名青年科学家,授奖仪式将于今年秋于白宫举行。 青年科学家总统奖是美国政府授予青年科学家的最高荣誉,由前总统克林顿于1996年设立。每年由9大联邦机构进行提名,分别是农业部、商业部、国防部、教育部、能源部、老兵事务部、航空航天局、国立卫生研究院和国家科学基金会。获奖者将得到进一步研究高达5年的资助。 在今年100名获奖者中,共有华人青年科学家6位,其中女科学家4位,分别是: 国防部 Yu Huang, 女,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助理教授,1999年毕业于中国科大,2003年从哈佛大学获得化学博士学位( 主页 ) Xiaoqin Li, 女,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助理教授,1997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从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 主页 ) Jianglong Zhang, 男,北达科他大学,助理教授,毕业于北京大学,获得大气物理学学位,2004年从阿拉巴马大学亨茨维尔分校获得博士学位( 简介 ) Xiaolin Zheng, 女,斯坦福大学,助理教授,200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2006年从普林斯顿大学获得机械与航天工程博士学位( 主页 ) 国立卫生研究院 Helen H. Lu, 女,哥伦比亚大学,副教授,1998年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获得生物工程学博士学位( 主页 ) 国家科学基金会 Hao Lin,男,罗格斯大学(Rutgers University),助理教授,2001年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博士学位( 简介 )(科学网 梅进/编译) 更多阅读 美国政府白宫网站消息(英文)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查看所有评论 ? 2009-7-14 1:39:51 匿名 IP:58.49.139.* 他们是华人的光荣,留在国内也是浪费,只能发文章作假学问。 [回复] 2009-7-13 23:36:35 匿名 IP:121.193.140.* 她们是真正的科学家,而在中国,评上的往往会是官什么的。 [回复] 2009-7-13 22:32:14 IP:222.184.143.* 希望他们仍记着中国,记着在中国所接收的基础教育。在祖国危难时挺身而出 [回复] 2009-7-13 12:34:50 liuyao IP:210.77.7.* 佩服 [回复] 2009-7-13 11:47:56 匿名 IP:165.132.34.*
个人分类: 星星点灯|2294 次阅读|0 个评论
青年科学家不要丢了才艺
hhanb 2009-1-9 08:58
青年科学家不要丢了才艺 一个偶然的机会,笔者看到了一期小崔说事的电视节目。这是一期很特别的节目,一下子就抓住了笔者的视线,事情是这样的: 在美丽的德国小城林岛,每年都要举行一次科学盛会。与会的主角除诺贝尔奖获得者,还有全世界受邀请而来的青年科学才俊。大家欢聚一堂,一起起舞、会餐、 PARTY ,一起聊天游览,一起讨论科学问题。 2008 年有幸与会的中国青年科学家共有 25 位,想必他们就是当代中国年轻科学家的杰出代表。 那天参加节目录制的有 23 位都是出席这次林岛盛会的学者。从整个录制过程来看,编导者的用意和思路是很清楚的,就是试图让这些幸运的年轻科学家说出他们的切身感受,从而意识到才艺对于科学事业的重要性。 尽管在节目中,有几位学者表演了自己的才艺。但都谈不上洒脱,甚至个别表演让人觉得有种怪怪的感觉。总之,看了这期小崔说事,在这些年轻科学家身上笔者看到的一点就是科学有余,才艺不足。 或许正因为缺少必要的才艺素质,所以节目进行过程中缺少娱乐的成分,大家都正襟危坐,中规中矩。少有的一点语言幽默,也多少显得有些拘谨。在场的青年学者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也不够丰富,所以整个节目看下来比较沉闷。给人感觉,有点不够青春,不够激情,更谈不上火辣。难道说在今天这样一个开放的时代,多媒体的时代,娱乐的时代,新一代的年轻学者就应该是这个样子? 这是我不曾想过的问题,也是本不该成为问题的问题。照理来说,二十来岁的博士,大都是伴随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小时候都或多或少受到过一定的才艺教育。为什么后来在他们读了博士,即将成为年轻有为的科学家的时候,他们的才艺都到哪儿去了?从节目反映出的问题看,这至少从一个侧面暴露出我国青年科学家普遍缺乏才艺素质。当然,对于醉心于科学事业的人来说,才艺毕竟是次要的。但是,从人生的需要来看,从诺贝尔奖大师的科学历程来看,科学研究事业不仅不排斥才艺,相反,才艺素质对于科学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更不用说,才艺是人生需要,是高级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 据此,笔者的判断是:才艺之所以成为我国青年科学人才的短板,最主要的原因有两点,一是在思想认识上,许多青年学者把才艺等业余爱好简单地同科学事业对立起来,认为,发展个人才艺是浪费时间和精力;二是青年科学人才的教育和培养,唯一强调的就是科学成果与学业成绩。青年学者科学实践活动中长期以来较少参与社交活动,很少有机会施展他们身上的才艺素质。这样一来他们的人际交往,特别在国际场合与科学同行的交往就显得有些蹩脚。 据一位参加过往届林岛盛会的学生讲,当他看到那些诺贝尔奖大师们不但在学术上很有建树,而且兴趣广泛、多才多艺,有的已经七八十岁的高龄,仍能在舞池中翩翩起舞。除了羡慕他们的潇洒,更多的还是反思自我才艺的不足,当即表示回去后要好好补上这一课,可是话说回来,才艺这门功课也不见得就那么好补。 中德科学中心的中方主任韩建国先生不无忧虑地说,这些经过层层挑选,有幸出席德国林岛科学盛会的学生,其中许多除专业知识外,社会知识和人文常识少得可怜,有的人连德国著名历史人物都说不出一两个,甚至连贝多芬、歌德都不知道。这反映出我们在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着一些弊端,值得反思。 其实现场的博士们对此也多有同感,他们纷纷表示不仅要向这些科学大师们学习钻研科学的劲头,也要向他们学习生活。从大家的言谈看得出,这些青年科学家们大都渴望拥有像诺贝尔奖大师们一样洒脱的才艺。通过林岛盛会,大家充分认识到了才艺与科学唇齿相依的关系。
个人分类: 未分类|3535 次阅读|2 个评论
美国最聪明的青年科学家与互联网
timy 2008-11-29 19:53
11月25日,美国《探索》杂志近日评选出了美国20位40岁以下的最聪明的科学家,他们被视为各自研究领域的天才(主要是基础研究领域)。其中,有两位应用领域科学家,在互联网相关领域研究有突出贡献。他们分别是:   13. 路易斯冯安(Luis von Ahn)    卡内基美隆大学计算机科学家。   16. 乔恩克莱因伯格(Jon Kleinberg)     康奈尔大学计算机科学家。   如果未来美国有年轻人在Semantic Web做出真正突破性的工作,估计会增补到这个名单当中。但是,现在欧洲(主要为EU)在Semantic Web的研究实力和政府资助方面,都要强于美国,EU先突破的可能性更大。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能进入这个名单也异常艰难。 附:转载全文: 发信人: start (from here), 信区: CASExpress 标 题: 美国20位最聪明青年科学家揭晓zz 发信站: BBS 科苑星空站 (Tue Nov 25 22:12:45 2008), 站内 美国20位最聪明青年科学家揭晓 北京时间11月25日消息,美国《探索》杂志近日评选出了美国20位40岁以下的最聪明的科学家。他们被视为各自研究领域的天才,结下了累累硕果,这些青年才俊还因各方面的研究成果屡获殊荣。以下便是这20位青年才俊:   1.陶哲轩(Terence Tao)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数学家   在我们这个时代的伟大数学家当中,许多可能在SAT考试的数学部分得过800分的满分。但陶哲轩8岁时就获得了760分的高分,小小年纪便展现出数学的天分。25年过去了,33岁的陶哲轩如今已成为美国研究成果最多、最受尊敬的数学家之一。1999年,24岁的陶哲轩成为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历史上最年轻的教授,后获得专为40 岁以下杰出数学家颁发的菲尔兹奖(Fields Medal),这一奖项被誉为数学界的诺贝尔奖。   在一个有些人可能要倾其一生研究某个难题的学科,陶哲轩却在从非线性方程组到数论等诸多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同事们为何还在寻求获得他的指导。普林斯顿大学数学家查尔斯费弗曼(Charles Fefferman)给予陶哲轩高度评价:每一代数学家当中,只有极少数位于顶尖之列。他就是其中之一。费弗曼本人也是一位数学天才。   陶哲轩最著名的研究涉及质数或素数(prime number)的形式。所谓质数或素数,就是一个正整数,除了本身和1 以外并没有任何其他因子。尽管陶哲轩主要致力于理论研究,但他在压缩感知(compressed sensing)方面的突破性研究令工程师可以开发出用于核磁共振成像(MRI)、天文仪器和数码相机领域的更尖端、更有效的成像技术。   陶哲轩说:科研有时就像是一部正在播出的电视连续剧,一些令人感兴趣的情节可能已经理清,但仍有许多紧张刺激、尚未解开的情节有待你去挖掘。但科研又与电视连续剧不同,我们必须亲自动手去搞清楚接下来会发生什么。陶哲轩表示,他喜欢挑战一些难解之谜,而攀登这一高峰的唯一途径是通过克服相对较小、更易控制的难题:如果有什么事情是我知道该如何处理的、但又不能处理的,我会十分苦恼。我感觉,自己必须安静下来,冷静、细细探究问题所在。   2.杰弗里伯德(Jeffrey Bode)   宾夕法尼亚大学有机化学家   34岁的杰弗里伯德说,有机化学家并没有许多缝合结构复杂分子的方法。伯德在研究中发现了一种新方法,这种方法可能便于生产以肽为原料的药物,如胰岛素和人体生长激素,这些药物一般价格高昂。许多有机化学家曾认为,用以制造这些蛋白的成熟方法像链珠一样增加单个氨基酸效果很好。伯德说:这些方法确实不错,但前提是你打算制造相对短的蛋白,或你希望制造数量很少的蛋白。   随着链条越来越长,如果单个珠子不能串联到肽链上,就更难以将这些错误的序列同正确的序列区别开来。为改进这一点,伯德发现了一种生成酰胺结合(amide bond)的新化学反应(-酮基酸和羟胺之间的反应),他用这种方法去连接小的、易于合成的肽(氨基酸的链),变成更长的肽。伯德指出,在有机化学中,我们有可能提出比当前更好、更有效的方法。   3.凯蒂沃尔特(Katey Walter)   阿拉斯加大学生态学家   为深入探讨温室气体对当地生态和全球气候的影响,32岁的凯迪沃尔特不断追寻着从北极湖泊中渗出的甲烷。随着温度上升,北极永久冻结带解冻,冰水汇入湖水中。湖水中的细菌向来以富含碳的物质(动物遗骸、食物和冰河世纪前的渣滓)为食,同时生成甲烷比二氧化碳强大25倍的热收集器。甲烷增多导致气温更高,因此加速永久冻结带的解冻。   沃尔特说:这意味着你打开了冰箱门,里面的所有东西都会融化。沃尔特和同事正在阿拉斯加州和西伯利亚东部给北极冰箱中的碳内容进行分类,试图了解在冰融化过程中有多少将会转变为甲烷。2006年,沃尔特的研究小组发现,北极产生的甲烷数量是科学家之前报告的近5倍。   4.艾米韦戈斯(Amy Wagers)   哈佛大学干细胞研究所干细胞生物学家   1999年,艾米韦戈斯获得了免疫学博士学位,与此同时,她接到了美国国家骨髓捐赠项目登记处的电话。多年前,韦戈斯志愿捐献了骨髓,现在有人需要这些骨髓。韦戈斯受这件事的启发,开发研究骨髓干细胞,并将成体干细胞作为自己博士后的研究课题。今天,35岁的韦戈斯已成为成体干细胞(生成血液和肌肉的细胞)研究领域最著名的科学家之一。她的研究工作涉及隔离这些细胞群体,发现人体如何对它们调节,并了解如何利用这些细胞治疗疾病。   韦戈斯眼下正在确定血细胞如何在血液和骨髓之间转移及它们如何繁殖。这项工作或会提高移植细胞的成活率,从而有助于提高骨髓移植的效率。今年夏天,韦戈斯公布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称,在将肌肉干细胞移植到患有肌肉萎缩症的老鼠身上后,老鼠的肌肉功能得到改善。韦戈斯说:它们立即开始生成新的肌肉纤维。尽管将这些发现应用到人身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结果仍令人大受鼓舞。   5.约瑟夫特朗(Joseph Teran)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数学家   我们可以设想这样一番情景:在你做手术之前,医生不仅以前已数百次实施过这种手术,而且还在你的复制品上进行了实践。31岁的数学家约瑟夫特朗正帮助将这一梦想变成现实,利用数学模型去模拟涉及患者腱、肌肉、脂肪和皮肤的手术。特朗说:我们一直在利用数学方程式去用于模拟那些组织的工作。   第一步是将那些方程式变成标准的数字人体,这个人体可以实时地对外科医生的虚拟操作起反应。接下来,特朗的想法是让医生定制这种工具。那么将来,CT、MRI等医学成像技术就可以揭示某位患者的肌腱比一般人的更硬,这样,医生便能相应地调整数字替身。特朗说:你可能希望它尽可能地接近于真实的体验。   6.杰克哈里斯(Jack Harris)   耶鲁大学应用物理学家   量子力学描述了一个疯狂的微观世界,在这个世界里,粒子以电闪雷鸣般的速度运转,经常违背我们想当然的经典物理学定律。杰克哈里斯的目标是利用奇特、甚至谜一般的微观定律,利用其去解决我们在微观世界遇到的问题。他说,终极尤里卡时刻将会是忽然发现一个微观物体在从事经典物理学绝对想象不到的某些活动。   哈里斯现年36岁,目前正在研究个别光子(电磁粒子)在从小的活动反射镜上跳离时产生的微不足道的压力。我们可以举一个形象的例子来感受这些压力的大小:在一个晴朗的天气,太阳光会以百万分之一磅的力量推你的身体,我们肯定感受不到这种力量。哈里斯希望充分利用光子的特性,最终令坚不可摧的密码系统和超灵敏度天文仪器可以探测到宇宙大爆炸发生后瞬间形成的无形现象。   7.萨基斯马兹曼尼亚(Sarkis Mazmanian)   加州理工学院生物学家   在寄生于人体消化道的100万亿细菌当中,有些病原体可以诱发疾病和恶性免疫反应,还有一些则拥有保护宿主的免疫系统。现年35岁的萨基斯马兹曼尼亚就致力于有益菌如何增强人体健康的研究。马兹曼尼亚说:除了想了解我们能否为其提供一个稳定、富含营养物的环境外,它们根本不关心我们。他将人体和微生物这种象征性的关系看作是治疗众多疾病潜在方法的金矿。   马兹曼尼亚认为,人体和肠道细菌之间的相互作用至关重要,比如我们可以借此去了解人体对这些微生物的异常免疫反应如何使结肠癌进一步发展。马兹曼尼亚表示:有益菌的潜力似乎是无限的。他补充说,支撑自己这项研究的哲学是在自然界,一切都有可能。所以,我愿意去追寻科学问题的任何可能的原因或结果。 8.道戈奈特森(Doug Natelson)   莱斯大学凝聚态物理学家   37岁的道戈奈特森是显微世界里的本杰明富兰克林。他研究原子级别的电子性质。原子级别的经典物理学和量子物理学相一致的部分,使电子性质研究变得更加重要。奈特森的研究包括:复杂的电子流经单分子晶体管,以及特意用以半导体碳为基础的有机材料(organic semiconductors-carbon-based materials)取代电子仪器里的硅晶体管。这种刚刚萌芽的技术有望使制造又薄,而且柔韧性又好的有机电子仪器的梦想变成现实。   奈特森跟那些将主要精力投入到超能粒子加速器和超大质量黑洞等物理学领域的人不同,他为凝聚物质和纳米技术传递了福音,他在非常受欢迎的博客中与大家一起分享他的快乐。他说:在我内心深处,我自认是一名实验主义者,我正在玩这些新奇的玩具。进行这个级别的物理学研究相当有趣。   9.迈克尔伊洛维兹(Michael Elowitz)   加州工学院分子生物学家   现年38岁的迈克尔伊洛维兹在2000年设计了一个基因电路(genetic circuits),促使大肠杆菌在一个培养皿中闪闪发光。他表示,这是个伟大的瞬间,回想起来,那些细胞的行为就像圣诞节的荧光灯。但是这项给大家带来好运的试验最终失败了。虽然这些细胞闪闪发光,但是它们发光的强度并不一样。细胞之间的这种可变性包含相同的程序,这促使伊洛维兹进行了一系列全新的试验,他表示,这些试验主要研究是什么促使不同的细胞发挥不同的作用。   现在伊洛维兹正在研究一些机制,遗传因子完全相同的细胞正是通过这些机制利用和控制它们的生物化学分子里的随机波动,以便产生细胞多样性。伊洛维兹说:了解纷乱的波动所扮演的角色,将有助于我们了解幸存下来的细菌如何才能实现多样化,以及单细胞有机体如何才能形成多细胞有机体。   10.杨长辉(Changhuei Yang)   加州理工学院电子工程与生物工程师   随着显微镜的性能不断提高,它们的体积以及造价也在不断增加,显微镜的体积和造价对研究产生直接影响。36岁的杨长辉说:显微镜的功能和基本需求之间的配合并不默契。杨长辉通过把芯片技术与微流体技术结合,已经制成一种更加便宜的微型显微镜。他表示,这种显微镜大约跟大黄蜂的体毛一样大,并拥有一个仅同一角硬币一样大的电路,它没有光学透镜。它的工作原理是,少量液体流过微芯片,它给样本拍摄图像后,将它们传输给一台电电脑。   这种显微镜可以安装在一个小型手持显示器里,这种显示器大约仅同一个iPod一样大。杨长辉的设想是,发展中国家的医生可以利用这种工具给病人验血或者检查当地的供水系统。他说:这将是一种非常坚固耐用的工具,而且医生可以把它放在衣兜里随身携带。   11.阿德姆瑞斯(Adam Riess)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天体物理学家   阿德姆瑞斯领导一个天文学科研组发现宇宙正在加速膨胀的事实后,他开始将注意力转向天文学领域。自1929年以来,科学家一直认为宇宙在不断膨胀,不过在1998年以前科学家始终认为地球引力将逐渐终止宇宙膨胀。但是,当38岁的瑞斯试图利用他从观察遥远的恒星爆炸收集到的数据巩固这一理论时,得出的结果却与事实并不相符。几天后他证明,他的数据显示宇宙在不断加速膨胀。   该发现显示,一种神秘的暗能量产生的巨大的斥力克服引力,促使宇宙不断加速膨胀。这种暗能量占宇宙总能量的72%。他说:这就如同向上将一个球扔到空中,它会持续上升。9月他获得50万美元麦克阿瑟(MacArthur)奖金,现在他打算利用这些钱揭开这种神秘的暗能量和它对宇宙产生的影响的谜底。   12.妮可金(Nicole King)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分子细胞生物学家   38岁的妮可金现在正在寻找单细胞有机体如何向植物、真菌类、多细胞动物和其他类型的生命进化的答案。为了寻找线索,她集中精力研究单细胞真核生物中的choanoflagellates-a 群体,单细胞真核生物被认为是与动物亲缘关系最近的活有机体。   金和她的同事们在给其中一种这类有机体的染色体进行排序时,发现用来将动物细胞之间传递的信息与细胞捆绑在一起的相同蛋白质片段的遗传密码,在这种有机体内获得此类发现非常令人吃惊。据金假设,这些单细胞动物祖先的蛋白质曾与细胞外的环境产生互动,它们通过将细胞表面粘合在一起捕食细菌和发现化学信号,后来这种情况促使细胞粘合在一起,而且彼此间可以进行信息交流。金表示,解释多细胞体的起源是了解动物起源的关键,她发表评论说,她的研究回顾的族谱比我们以及其他灵长类动物的共同祖先的族谱年代更加久远。   13.路易斯冯安(Luis von Ahn)   卡内基美隆大学计算机科学家   30岁的路易斯冯安已经在各个网络领域小有成就。网上订票和破解文字失真的图像都是冯安的工作范畴。2000年,他帮助研发了这种反作弊(anti-spamming)技术,即已知的验证码(CAPTCHA)。验证码之所以能够产生作用,是因为电脑无法回答验证码提出的问题,只有人才能回答。冯安的最终目标是不欺骗电脑。他希望利用人类独一无二的智能消除电脑在完成一些重要任务时存在的缺陷。   缩小这种智能差距的一种方法就是验证码。每天他利用大约1800万名电脑用户或许都是购票的人在首页键入信息扫描文字,以便将它们信息化。到目前为止,电脑还无法识别文字。研究人员希望到明年能把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纽约时报》的档案文件完全数字化。冯安还编排了一种游戏程序,他的目的是:你玩的越多,提供的数据也就越多,因此会更好地帮助电脑识别图像。他说:我认为我们所做的事情不会浅尝辄止。   14.塔佩奥施奈德(Tapio Schneider)   加州理工学院环境科学家   大气湍流和热交换效应之间的复杂互动,对全球气候产生很大影响。36岁的塔佩奥施奈德已经研发出电脑模拟程序,以便更好地了解二者之间的互动是如何对气候产生影响的。他说:从观念上来说,我不想在实验室里为自己产生一个小气候,但是我们又无法在实验室里形成一个全球性气候,因此利用电脑模拟是最好的第二选择。   在一个正处于发展阶段的项目中,他最近利用一个地球模拟展示了季风可以在沼泽等浅水处形成。哈雷(Halley)的传统季风模型无法全面地表现出全球的季风情况。施奈德表示,人们对水汽通过气候系统不断运动的情况了解的也不多。这是我要用很多年时间进行研究的一系列问题之一。施奈德的目的是为气候制定一系列基本物理学定律。他说:热力学定律对微观行为进行了宏观描述。我希望也能给气候制定一个类似的定律。  15.萨拉西格尔(Sara Seager)   麻省理工学院天体物理学家   上世纪90年代晚期,科学界对系外行星是否存在提出这样或那样的疑问,当时36岁的萨拉西格尔作出大胆预测,认为这些在恒星前方穿越的遥远闪光天体必将成为天文学家的下一个前沿。西格尔的这种有些打赌意味的预测最终得到回报她有关系外行星化学属性的理论模型帮助研究人员首次对一个遥远世界的大气层进行测量。西格尔认为,我们将在未来几年发现地球的远亲,但她的终极目标绝不仅限于此。   她说:我真正想做的是确定地外生命可能产生何种类型的气体。这些气体将在大气层中堆积并有可能从极远处被探测到。作为沿这一方向踏出的一步,西格尔正在寻找类地生命可能留下的非氧基签名,例如硫化氢。西格尔的童年是在加拿大度过的,她的父亲总是用各种各样的想法开发她的创造力。她说:爱幻想是一种至关重要的习惯,正是这种习惯让我成为一名出色的科学家。   16.乔恩克莱因伯格(Jon Kleinberg)   康奈尔大学计算机科学家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如果在互联网上搜索《探索》杂志,意味着你要在数千个排序混乱的结果中费力地寻找自己需要的答案。1996年,24岁的乔恩克莱因伯格开发了一种让网络搜索发生革命性变化的算法。时至今日,如果再在搜索框键入《探索》杂志,你得到的第一个搜索结果便是这家杂志的主页,这完全是克莱因伯格的功劳。克莱因伯格现年37岁,他创造了基于超链接分析的主题搜索算法HITS,通过权威性(所登内容品质以及是否被其它网页推荐)和hub(是否与优秀网页相连接)这两个指标对网页价值进行评估。   克莱因伯格继续将计算机学、数据分析和社会学研究整合在一起,以帮助开发更优秀的工具连接社交网站。根据他的设想,我们能否看到信息在空间传播时随时间增多他称之为互联网上的地理学热点取决于对一个特殊区域的兴趣。克莱因伯格说,我们的社交网链接与友谊可以依靠这些地理学热点,通过键入位置而不是人名或者时间让搜索变得更为容易。   17.爱德华博伊登(Edward Boyden)   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神经工程师   一些确定类型的细菌和藻类拥有允许它们将光转换成电能的基因。29岁的爱德华博伊登已将其中一种基因植入神经细胞,让它作出类似响应。他说:如果用灯光照射这些细胞,我们就能将它们激活。在打造类似转基因神经细胞基础上,博伊登正利用工程学手段研究大脑植入可以利用光脉冲对它们进行刺激。他希望这种植入能够帮助控制帕金森氏症等疾病,有时候,医生会利用植入能够产生电流的刺激器治疗帕金森氏症。博伊登说:光能够做到很多单纯的电刺激器无法做到的事情。利用这种技术,研究人员能够有选择地让他们的转基因神经细胞作出回应,通过植入一个能够发出不同类型的光的光学器,研究人员可以对神经回路进行更为精确的控制。   18.理查德邦努(Richard Bonneau)   纽约大学系统生物学家   33岁的理查德邦努表示,将细胞解剖后得到的各个部分按类型一一记录那当然好,但生物学家真正的圣杯却是了解每一部分如何控制和支配其它部分的机能。你可能知道A与B有联系,但这并不能描绘出一副有关整个系统的完整图画,你不知道各部分之间如何相互影响。我希望在这些线上标注箭头,来显示这些影响。   通过跟踪一个自由古细菌与细菌一样,是一种原核生物几乎所有基因的活动,邦努最近将各个部分拼接在一起,了解基因如何影响各自的表达,进而让他像研究机器一样描绘出这个有机生命体的控制电路。在此过程中,他发现一些令人吃惊的东西:对于光线、有毒化学物质等外部刺激,这个古细菌并不是作出完全不同的反应,它会用同样的积分器处理这些环境刺激,因此并不发生无限数量的反应。他指出,了解微生物行为的有限范围能够为利用基因工程改造研制药物和生物燃料提供巨大帮助。   19.肖恩弗拉纳(Shawn Frayne)   Humdinger风能公司发明家   现年27岁的肖恩弗拉纳深谙如何打造简单而实用的技术解决办法,这些解决办法能够让发展中国家百姓的生活发生质的变化。他是一个致力于将甘蔗基木炭作为便宜烹饪燃料的小组成员,他的太阳能消毒塑料袋能够将水净化,变成饮用水。相比之下,弗拉纳设计的风带(Windbelt)所能产生的影响可能是最大的。   他的设计灵感来源于1940的倒塌的塔科马海峡桥采用的动力学原理,经过4年的努力,他最终设计出世界上第一个不使用涡轮的风力发电机。当有风吹过时,一个包有聚酯薄膜的平纹织物薄片会快速振动,带动安装在两端线圈间的磁铁进而产生电力。在发展中国家,风带只需产生10瓦特电量,就能整晚为一个房间照明,再也不用昂贵而危险的煤油灯。   通过将发明的知识产权出售给大型公司,弗拉纳希望为针对发展中国家的创造性计划筹集更多资金。他说:发展中国家面临最大挑战,我认为自己这辈子的绝大多数发明和创新都将在发展中国家成为现实。如果换成其它地区,我会疯掉的。   20乔纳森普里查德(Jonathan Pritchard)   芝加哥大学/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遗传学家   人们很容易认为进化是发生在数百万年前的事情,但37岁的乔纳森普里查德证明,我们实际上一直实时适应环境,简单地说进化从未停止。利用在人群中快速蔓延的遗传变异为导向进行追踪的统计模型,普里查德及其同事确定了基因组的数百个区域最近因自然选择发生变异。他说:如果在确定人群中出现新的变异并且深受欢迎,自然选择便会快速提高这种等位基因变异的频率。绝大多数时候,人群之间的变异频率差异很小,如果出现大的频差,他们自然显得非常突出。
个人分类: 科学评论|7686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9: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