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猎奇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并蒂莲
热度 4 Nancyback 2012-7-30 08:29
并蒂莲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7624 次阅读|7 个评论
中国:“食用主义”
热度 5 boxcar 2012-3-4 08:35
中国:“食用主义” 吕 喆 关键词:实用,饥饿,猎奇,天,添,文化 刚才看到刘进平兄写了篇“为什么实用主义产生在美国?”俺忽然想到,美国能产生个实用主义,咱中国能不能也产生个啥主义?也弄出点儿举世无双的创造性成果,再让俺们再自豪一下。答案马上就有了,它是被我利用“撷英”绝技搞定的。这“实用主义”的撷英之一,那就是“食用主义”呀!还别说,这个主义不但真对得起咱国人这张没有啥不敢吃的嘴,而且可以凭借咱国大厨们手中神乎其技的烹调艺术得以彰显于世上,现如今,更被一次次触目惊心关于“假添毒”的新闻踢爆食品安全问题。在共产主义理想已经几乎泯灭,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争执早已被不闻不问了整整 20 年的时候,中国就只能高举“食用主义”的大旗奋勇前进。 关于食,咱中国有句话给予它非常给力的评价——“民以食为天”,这五个字高度概括了咱们老百姓的最高需求,那就是“吃饭”!能吃上饭而不被饿死是最重要的,能吃饱饭不挨饿是很关键的,能吃好饭、品尝美味是很惬意的享受,吃进嘴的东西要是不安全,则会激起各行各业各阶层个族群人们难得一致的抗议。这么关注吃饭、吃饱饭,是因为我们作为一个在历史上长期靠天吃饭的农业民族,庄稼收成决定于老天爷是否下雨、下多大的雨,如果寒了涝了庄稼绝收了,就没正经食物可以吃,为了填充辘辘饥肠,什么草根树皮橡子面观音土都得吃,甚至出现过“易子而食”的惨剧。中国人没有啥不敢吃的胆量,从历史上看多半是被生存需求逼出来的。对于老百姓来说,靠天吃饭,食物就是天,只能祈求上苍风调雨顺才有得吃,勉强吃饱。当时对于统治阶级来说,他们其实也是“靠天吃饭”,且不说年成不好收不上租子会坐吃山空到“地主家也没余粮”, 他们的总头领、也就是皇帝,不也得靠自称天子忽悠群臣及老百姓才能 HOLD 住他(或她)的权力和地位?! 现如今,很多人认为已经不用靠天吃饭了,而改成靠地吃饭。就是说,现在中国人可以靠鼓捣地皮房地产赚大钱、生产销售地面上跑的用的各种商品赚小钱,用这些大大小小的钱可以买来通过高速公路和铁路运来的各种食物,甚至连吃饭必须要用到的水,都来自地下和地表了。在靠地吃饭的时代里,有的吃和吃饱似乎已不再是主要的问题, “好吃”和“吃好”才体现出如今更高的品味。甚至,以往对食品菜肴提出的“色香味俱全”要求已不再是大厨和食客们的追求的全部,又提出了能够彰显其更高档次的“意形养”评价指标。看来,现如今哥吃的不只是食物,而是文化、是档次、是 ……. 了。为了体现自己的不同,为了标新立异,人们在吃的上去猎奇,勇敢地吃起了山珍海味稀奇物种。为了被胡吃海喝搞紊乱了的机体内分泌系统和试图修复被伤害的器官,只吃常规的食品似乎已经不够,人们又开始吃各种补品和药物。 这种对饮食的水涨船高的追求,导致食品和菜肴变得越来越复杂,“民以食为天”已经升级到了 2.0 版,成了“民以食为添”。为了“色香味意形养”,颜色不够的就上酱色而至色素,香气的加香精,味道不够鲜就加鸡精味精(不够咸就加盐),意境不够的就找文坛高手取名字写文章编故事作诗填词加以包装炒作,形状不够好看就上食品机械精加工,一通折腾下来,如果感觉营养指标又不够了,就在不同阶段分别加 XX 精。。。。。。就酱紫忙不迭地“添”了一通之后,食品添加剂们逐渐挤占了传统食材的空间和分量,紧接着又成了人人喊打的目标。在粗粮 - 细粮 - 精食地升级了几轮之后,人们又开始去回归天然食材,结果在不知不觉中似乎兜了一圈。然而,当我们面对产量和个头儿都膨大到今非昔比地步的庄稼和蔬菜的时候,还得疑惑,它们的遗传物质(基因)中是不是也已经有了“添加剂”? 参考: 参考: 【1】 刘进平:为什么实用主义产生在美国?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9731do=blogid=543781
个人分类: 生活感悟|2431 次阅读|8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21: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