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阶地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远山呼唤(日志十三)
taodeng 2020-10-2 21:12
远 山呼唤(日志十三) 在中甸工作的最后一天,依然非常忙碌。上午前往小中甸,调查硕多岗河的阶地沉积。小中甸有滇藏公路经过,高速公路和铁路也正在施工,看样子快要竣工了。交通很方便,从中甸过来仅需半个小时。小中甸是藏族聚居区,他们的房屋都非常漂亮,通常是石砌的两层楼,木质横梁全部精雕细刻,立柱则是硕大的原木。据说当地村民有指标,可以在严格控制的情况下采伐建房的木料。 “ 中甸 ” 一名的来历就语焉不详,再加上一个小中甸。 “ 甸 ” 可能是彝语,意思是云贵高原为人所居的坝子或平地,但有人说 “ 中甸 ” 是纳西语的 “ 土地 ” 之意。藏语把中甸称为建塘, “ 塘 ” 在藏语中也是 “ 坝子 ” 之意;而把小中甸称为洋塘,意为 “ 又一块坝子 ” 。 硕多岗河是金沙江左岸的一级支流,在虎跳峡下游汇入金沙江。在小中甸的阶地有巨厚的砂砾堆积,说明这个沉积盆地曾经有过强烈的下降时期,而现在的河流重新深切了这套沉积,显示有晚近的大幅度抬升。我们的目标是在砂砾堆积,尤其是在含植物化石的细粒层段找到哺乳动物化石,为地层精确定年,由此解释构造升降运动的具体过程。中甸 - 丽江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隅横断山中段的三江地区,处在扬子地台、松潘-甘孜褶皱系和三江褶皱系的结合部位,被认为是中国大陆构造最复杂的地区,因此对构造运动时间和期次的判断非常重要。 硕多岗河在我们观察剖面的地方形成了一个弧度优雅的湾,岸边是树林和草地,我们中午就在这里野餐。潺潺的小河流过,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手,还可以濯我们的苹果,恰似藏族乡亲过林卡一般。 “ 林卡 ” 在藏语中是园林之意,我们在青藏高原考察的过程中时常看见藏族同胞身着盛装,带着青稞酒和酥油茶及各种美味食品来到草地上或林荫中,搭起帐篷,边吃边喝边歌舞。耳濡目染,我们也尽情享受大自然中的野餐。 下午我们转到中甸 - 稻城公路 13 公里道班,考察上三叠统灰岩中的裂隙堆积。这些堆积形成于新生代,经观察可知有不同的堆积时代。在该地点发现的云南马( Equus yunnanensis )化石在时代上代表更新世,在环境上指示温暖湿润的气候。云南马是在 1940 年根据在云南元谋发现的化石确定的,后来在缅甸和中国南方的广西、湖北、陕西、四川都有报道。 我们在滇西工作的地 点总是有很好的植被,大片的森林,尤其是松林覆盖。也常常看见松鼠,有意思的是,松鼠们搬运的果实都是核桃之类,并没有见到它们搬松果。我们很好奇,打开松果检查,并没有发现里面有松子。那人类吃的松子是从哪里来的呢?原来产食用松子的是红松、华山松、白皮松等,尤其是东北的红松。至于我们在山上看见的油松、马尾松以及云杉等,它们的种子太小,不适合人类,也不适合松鼠。更令人想不到的是,世界上近七成松子原材料都会聚集到东北吉林的梅河口市,在这里经过加工后再卖向全球。
个人分类: 考察随笔|3866 次阅读|0 个评论
新疆布尔津五彩滩是什么地貌?
热度 11 Hongbolu 2018-11-27 17:29
上篇博文介绍了著名的额尔齐斯河--《额尔齐斯河流域有哪些地质景观?》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9040do=blogid=1145814 本篇博文将介绍一下额尔齐斯河畔的五彩滩景区。 新疆布尔津五彩滩是著名的地质旅游景区,位于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城西北 20 千米远的额尔齐斯河北东岸,一直作为典型的雅丹地貌对外宣传。如: 360 百科: https://baike.so.com/doc/6591102-6804881.html 百度百科给出了一样的解释,看来其资料来源于同一个渠道。 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A%94%E5%BD%A9%E6%BB%A9/7924263?fr= aladdin 再看看什么是雅丹地貌: https:// en.wikipedia.org/wiki/Yardang 请看一个典型的雅丹地貌卫星影像实例: 显然,五彩滩不是雅丹地貌! 那么,布尔津五彩滩到底是什么地貌呢?简单地说是河岸地貌,也可以说是河成阶地地貌。如果考虑到气候的影响,则应该称作:干旱区河成阶地暴雨冲刷地貌。看看河成阶地的示意图和定义: 看看河谷横剖面示意图(下图)可知:额尔齐斯河在此处的河谷是不对称的,北侧谷壁稍陡,而南侧谷壁非常平缓。 五彩滩景区属于额尔齐斯河河道冲刷形成的北岸凹岸区,遭受河流的侧蚀作用明显。这个景区恰好也位于河流北侧河成阶地的阶坡部位,发育了一系列与河谷垂直的从NNE向SSW方向延伸的狭窄冲沟和冲沟之间的土梁,将彩色地层揭露出来,因而形成壮观多彩的五彩滩景区。 根据天气网查询了布尔津县风向和级别历史,大于 3 级的风以西风和西北风为主,少量东风,而北风或南风都小于 2 级。网站如下: https://lishi.tianqi.com/buerjin/index.html 可见,布尔津县的大风主要沿着河谷向东吹,少量的向西刮。额尔齐斯河在五彩滩段主要沿着 300 o 方向延伸,主要风向与河流北东岸的冲沟基本上垂直,所以五彩滩的冲沟与小土梁不是风蚀的结果。 然而,虽然有额尔齐斯河穿过布尔津县,这里却属于典型的干旱区,年降水量一般小于 150mm ,蒸发量远远大于降水量。每年降水以夏季最多,其次是春秋,冬季最少。 资料来源:庄小翠等,阿勒泰地区的降水变化特征分析,链接如下: http://www.doc88.com/p-3791523134737.html 据以往气象预报,尽管有小雨,但夏季降水以暴雨为主,容易塑造河岸暴雨冲刷地貌并形成土喀斯特微地貌景观。 根据区调资料,额尔齐斯河北岸五彩滩附近出露的为古近纪河湖相杂色砂泥岩沉积层,为乌伦古湖组( E 2-3 W ),地质时代为距今 23Ma—56Ma 之间的始新世和渐新世(具体时间需要详细测年工作进一步核实)。主要沉积岩为红色泥岩、粉砂岩夹土黄色粉砂质泥岩,地层产状近水平。 这套地层出露于额尔齐斯河右岸的凹岸部位,目前一直受到河流的侧蚀作用而坍塌后退。从河岸边缘向 NNE 方向的岸上是一片相对开阔的斜坡带,为河岸北侧阶地的阶坡,也是宽广的额尔齐斯河河谷之北侧谷坡。 宽缓的额尔齐斯河河谷在布尔津一带沿着 300 o 方向延伸,其中谷底宽度超过 7 千米,而现行的河道却不过几十米。然而,狭窄的河道却在宽缓的河谷内长时间的频繁摆动,而目前该段河道正好位于河谷谷底的北缘,因此从卫片映像中可以看出河谷靠近北北东侧为绿色的湿地(有河谷森林),局部可以看到过去河道摆动变迁的痕迹。五彩滩仅是额尔齐斯河北岸,而南岸要在几千米的对面而且很多地方都被沙丘覆盖,而中间宽广的河谷地带现在发育了森林。由于目前河道靠近北岸,因此北岸遭受侧蚀作用而相对陡峭,而远方的南岸则更加开阔平缓。看看五彩滩的主要景色吧: 注:下面图片中有打字错误:黏土吸水膨胀(错拼为“碰撞”)而失水收缩,表面形成泥裂构造。特此说明。 2018 年 9 月下旬,我受五彩滩景区、布尔津县旅游局等单位邀请,到现场配合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是真的吗?》栏目拍摄额尔齐斯河五彩滩景区地貌景观并当野外地质解说嘉宾,初步考察了五彩滩景区。 见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是真的吗》栏目: 20181027 期 6 分 50 秒 —15 分 01 秒段视频:介绍额尔齐斯河五彩滩景区 http://tv.cctv.com/2018/10/27/VIDEv95j6Re44sL6TuFM9x5N181027.shtml 除了暴雨冲刷的沟梁地貌组合外,五彩滩景区还叠加了土喀斯特微地貌景观。 土喀斯特( Earth Karst )这个词汇不是我首创的,那是二十多年前我在南京大学工作时我的在职博士导师卢华复教授口传解释的。我们当时一起在甘肃西部跑野外时看到干沟谷壁上因暴雨冲刷而在松散的砂泥岩层表面形成的微地貌景观非常独特,有土林、小冲沟、洞穴甚至包括土钟乳等,分别对应于碳酸盐岩地貌区的石林、溶沟、落水洞、地下洞穴、石钟乳等构造,但从规模上看应该属于微地貌景观。看看这些土喀斯特地貌特征吧: 当然,仅仅据初步考察就将五彩滩景区的地质特征介绍完毕显然是不现实的,有不少东西我也还没有弄清楚,如:在一层灰黄色的厚层钙质泥岩(?)上半部从上覆红层中向下充填了多边形的裂缝,是原来的泥裂被红层充填还是地震裂缝后被上方红层染色?还需要做野外调查,而岩层的时代与古环境、区域应力场恢复、盆地和地貌演化等问题都没有解决。希望今后通过进一步研究弄清楚。 据严经理介绍,五彩滩景区每年的客流量大约 50 万人,而且上升趋势明显。为了未来更好地向游人普及地学科普知识,我争取再次到现场考察研究。 如果你对五彩滩感兴趣,请选择夏秋季节亲自去体验吧!不过一定要记住:五彩滩不是风蚀的,不能叫雅丹地貌。五彩滩景区是彩色河谷阶地冲沟地貌叠加了土喀斯特微地貌景观,到底怎么简单地称呼这类地貌呢?请大家一起提建议吧!
个人分类: 地学探讨|19098 次阅读|3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21: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