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同班同学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命运密码初探:23年再聚首——我的同班同学的命运
热度 10 jlrlmylt 2013-1-17 17:12
在科学网开博已经 2 个月了,承蒙各位网友的厚爱,数篇博文被加精、置顶。在自己博文中,大量的篇幅是记叙人物命运的,人生爱情的四部曲、大学生的爱情结局、自己老师的人生道路、本科毕业生的命运、自杀者的心理轨迹、决定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发表后,收到许多网友特别是青年学子的评论和来信,在漫漫的人生旅途中,决定人命运的因素有哪些,人的命运到底是上天注定的还是后天可以由自己掌控的呢?对于这个古老的命题,上至科学泰斗、达官显贵、下至平民百姓无不报以神秘困惑的态度。 2012 年 10 月 3 日 ,本科毕业 23 年后全班 25 名同学在湖北恩施再聚首。我的同班同学,家庭背景差不多,城市工薪阶层、农村贫苦农民出身,上个世纪 60 年代中后期出生,文革后期读书,改革开放新时代的 1985 年入学,众所周知的特殊年代本科毕业,市场经济冲击下成长壮大,改革进入深水的攻坚阶段步入中年,他们的人生故事应该对于当今的青年人有些启发。 黄道上的阿园 阿园是我的室友,广东海陆丰人。因为人多地少,家乡自古以来就有闯南洋、出外打工的习惯。读书期间,阿园的学习成绩很差,但三教九流交友甚广,看问题的眼光非常独特。尤其与众不同的是,阿园对中国文化的研究颇有深度,尤其尊崇“仁义礼智信”的儒家“五常”。记得有一年元旦前夕,阿园给我们宿舍写了一份对联,上联是:歧路彷徨成史记,下联是:聊斋呐喊谱春秋,横批:狂人日记。本科毕业时,阿园分到一家省级机关清水衙门工作。 90 年代初期,一个偶然的机会,托朋友牵线,阿园承建了高速公路绿化工程,挖掘了成功路上的第一桶金。接着,阿园毅然辞去公职下海经商,目前已经是华南地区拥有数家公司的亿万富翁了。前年我到南方出差参观阿园公司,发现孔子的画像高高悬挂在阿园的办公室墙面上,而“仁义礼智信”已经内化为阿园所辖公司的企业精神了。 红道上的阿英 阿英,湖南一个矿山子弟学校教师家庭出身,虽为女儿身,但阿英身上带有更多的男儿气质,运动头,牛仔服,不施粉黛,讲话直来直去,走路风风火火。本科毕业那年,正值 80 年代风波过后,毫无例外的,农林院校毕业生全部打发到基层锻炼,性格刚强、倔强的阿英,从乡林业站林技员干起,在湘西的深山老林里,硬是做出了让须眉瞩目的成绩,顺利上调到县林业局工作。一个偶然的机会,女性、无党派人士、高级工程师的她,被组合进了县政府领导班子,成为我们这一届的第一个女县长 。 移民海外的小利 小利,湖南衡阳人, 16 岁读大学,长的瘦小枯干,但人极聪明,足球、篮球、围棋、象棋样样精通。虽然贪玩,但学习成绩尤其是外语成绩极好,大学四年屡次获得奖学金。虽然年龄不大,小利看问题的眼光却很老道,对家乡政府官员的腐败、林业基层单位人浮于事的作风十分反感。本科毕业后,分到基层林业站的他,不甘心命运的摆布,几经周折终于考上了研究生。 3 年后,沾在北京中科院工作的兄长的光,顺利分配到科学院系统工作。几年后,移民澳大利亚,目前已经获得一所大学的终身教职。 爱慕虚荣的瓶 瓶出身于北方一个家境并不富裕的小县城居民之家。 80 年代农林院校艰苦专业的学生中,女生所占比例极少,稍有姿色、颇会打扮的瓶,自然成了睽睽众目聚焦的核心:跳舞、唱歌、演讲,俨然成了校园的明星。瓶在满足极大虚荣的同时,也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经济危机:外包装所需的化妆品、衣服等不菲费用小市民家庭实在难以支撑!从可伶的助学金节省伙食费成为瓶满足虚荣心的唯一途径。终于,有一天,瓶因营养不良患病而被迫休学一年。后来听说,复学后瓶与比她高几届的学生干部谈起了恋爱,毕业时靠男朋友帮助进了一所规划设计院,目前移民美国。 落魄的小田 小田,广西百色人,人虽然长得高高大大,但感情很细腻,在那个男多女少、美女成为一种稀缺资源的校园,喜欢用一把破吉他抒发他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同其他广西考生一样,小田的学习成绩不很好,专业知识基础薄弱。也许受了文人墨客的影响,小田的性格有点懦弱。本科毕业的 80 年代末,不出所料,毕业后被命远之神无情地安放到了家乡所在的乡镇。由于专业技能不强,工作若干年仍然没有上调的机会;因为性格懦弱,患得患失,失去了到省城当交警的唯一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在基层工作,社会地位、经济地位不高,每个月工资仅仅 2000 多元,贫贱夫妻百事哀的结局,是漂亮的妻子红杏出墙,最终自己的儿子、房子都被法院判给女方, 40 多岁的小田被扫地出门,落魄到无家可归的凄惨结局。 23 年再聚首,反思自己同学的命运,决定人生命运的因素无外乎这样几个:个人性格、勤奋程度、家庭出身、时代变化。阿园的发家,是与他善于抓住商机的眼光、愿赌服输的魄力密不可分;而阿英的从政是与她倔强的个性、不懈的努力、时代的机遇联系在一起。小田的落魄,则在更大程度上决定于他懦弱的性格、较低的业务技能、特定的时代政治格局。瓶的爱慕虚荣,则与她小市民阶层的家庭出身存在着联系。至于小利的留洋,则是他先天的智力、改变命运的强烈愿望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纵观个人命运的各种因素,可以用时也(时代变革)、命也(个人性格)、运也(把握机遇的眼光)三句话来概括。其中,性格决定命运,起点决定终点,而这种命运的悲欢离合又是在时代变化的宏观框架内进行的。
个人分类: 百态人生|3596 次阅读|16 个评论
[转载]蒋经国邓小平在莫斯科是同班同学
热度 1 laserdai 2012-12-7 22:22
本文摘自《同舟共进》2012年第8期,作者:何仁勇,原题:青年蒋经国为何加入苏共 1925年11月,这群来自中国的年轻人在寒风凛冽中抵达莫斯科中央车站。随后,全部进入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校方给蒋经国取了一个俄罗斯名字——“尼古拉 · 维拉迪米洛维奇 · 伊利扎洛夫”。这个名字蒋经国一直用了12年。   我在网上看过蒋经国少年时的照片。方脸,短发。由于蒋介石对他管教很严,蒋经国脸上总有一缕拘谨的神态。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遗传的原因,蒋经国对政治有着天生的热情。早在上海读书时,他就在“五卅运动”里担任学生领袖,发动群众抗议日本帝国主义。在苏联读书时,他也积极参加学校里的政治运动。在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又于1925年12月申请加入俄共青年团。他写了一篇文章《革命必先革心》,被莫斯科中山大学贴上布告栏《红墙》,校方十分欣赏这篇文章,拔擢这位年仅十五岁的作者作为《红墙》的编辑。    1926年,蒋经国所在的班级来了一位来自国巴黎插班生 。 这位插班生比蒋经国大了5岁。来到莫斯科之前,他已经在巴黎留学了5年。他叫邓希贤 ,就是后来鼎鼎有名的邓小平。来到莫斯科中山大学后,邓小平被校方取了俄国名字伊凡·舍吉维奇,由于他爽朗活泼、爱说爱笑,富有组织能力和表达才能,得到了 “小钢炮”的外号。   蒋经国身材不高,邓小平比他还矮。两人因形体相似,倍觉亲近。所以他们的交情一直不错,经常在黄昏时到莫斯科河边散步。蒋经国对邓小平在巴黎的经历很感兴趣,向他了解情况。邓小平就写了几篇文章,记录了他在巴黎的“勤工俭学”经历,交给蒋经国编辑的刊物《红墙》发表。   1927年,邓小平离开莫斯科回国,加入冯玉祥的部队,担任顾问。那时候,正是中国局势大震荡之前的紧要关头。
个人分类: 社会文化历史|1738 次阅读|2 个评论
学术本土化和本土化学术
热度 1 gmhua 2012-11-20 21:23
前两天得知,有位同班同学选题报告是,用传统古典哲学思想(阴阳、五行、易经等)研究安全问题,很新颖,也由此引发一个不算新鲜的问题,即我们要学术本土化还是要本土化学术。 近年来,我国的学术主流是学术本土化,即将西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成果引进、消化、吸收、发展、改进和应用。这么做当然是完全有必要的,晚近以来,我国科技滞后,远远落后于西方,学习西方站在巨人肩上当然是应该的,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再从钻木取火开始。只要是科学的、先进的、实用的,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符合现状国情和未来发展的,我们都应该而且有义务吸收过来,为我所用。可喜的是,通过中华民族近百年的不懈努力,这项工作我们进行的还不错,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的科学技术进步。 但也有弊病,经济理论、管理理论等咱们几乎看不到国人自己创立的理论,多数都是小心翼翼地引用国外的理论甚至数据,难道中国历经五千年没有自己的思想,自然科学方面不敢说,人文社科方面我们绝不弱,但为什么没有自产自销的呢?这点值得研究。 拿我国群经之首的《易经》而言,她是我们祖先创立的一整套理论体系,按先哲“体相用”的观念,但从“用”的角度看,易经思想就是一套趋吉避凶的实用工具,用她来分析安全问题,建立基于易经思想的安全科学理论,应该是很新颖的,姑且不论能不能研究出成果,即使最终发现不实用,这种探索也是有用的,最起码通过试错发现此路不通。 结论:1.将先进的国外成果引进吸收,进行学术本土化改造是英明而正确的,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也不会傻到闭着眼睛、捂着耳朵、关起门来做研究,只要理论是正确的、实用的,我们都该将其理论的基本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理论。2.如果祖先流传下来的东西也有其科学性和实用性,不妨也发掘出来,为科技发展服务。问题是谁知道哪些传统文化是精华哪些是糟粕呢?答:不试谁都不知道!用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实在在的研究去验证呗。 补充:我觉得安全学科方面,有的专家进行学术本土化工作后,成果已经近乎系统和完美了。 但不管怎样,我依然要说:“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啊,往前走,莫回呀头!”
个人分类: 工作札想|4083 次阅读|1 个评论
我可敬的大学同班同学
热度 12 lqs321 2012-10-29 17:44
我可敬的大学同班同学
刚刚结束我们班第八次同学聚会。这次聚会是由我们留校工作的 2 位同学加上 1 位武汉籍同学共同操办。聚会安排整个行程自重庆开始,游览了重庆大足石刻后乘游轮沿长江而下,欣赏长江三峡的壮丽美景,并在宜昌上岸参观雄伟壮观的三峡大坝后乘动车到达武汉中国地质大学母校,整个行程历时 1 周。我们都已经是 65 岁以上的“老人”了,由于各种原因,其中主要是自己或老伴身体原因而缺席,参加人数较以前稍有减少。我们顿觉老矣,大家认为应当乘身体还硬朗的时候,利用全班同学聚会机会多多欣赏一下祖国大好河山。 我们北京地质学院 61652 班是于 1965 年入学的北京地质学院地球物理勘探系金属与非金属地球物理勘探专业 4 个班中一个。当年的北京地质学院可是赫赫有名的首都八大学院之一。据说八大学院是上世纪 50 年代初国家为适应国民经济发展需要,模仿前苏联高等教育模式组建的特色鲜明的单科性大学。它们位于海淀区学院路,从北到南以学校主要学科特色区别分别为农业机械(现合并到中国农业大学)、林业、矿业、石油、地质、钢铁、航空和医学(现合并到北京大学)。我们 61652 班编码的含义分别是: 6 代表北京地质学院地球物理勘探系; 1 代表金属与非金属地球物理勘探专业(另外一个构造地球物理勘探专业为 2 ); 65 代表 1965 年入学(即 65 级); 2 代表 4 个班中第 2 班。全班入学时共有 26 人,分别来自河南、河北、山东、山西、江苏、浙江、江西、湖北、福建、北京和天津 11 个省市,其中来自农村同学 10 人,其他同学主要自城市市民和高知家庭,有一位高干子女。 我们班多数同学依靠国家助学金完成 5 年大学生活和学习。据现在大家回忆全班只有少数几个同学没有助学金,他们主要是高知和高干家庭,家境比较富裕。我家里当时很是困难,全家 9 人只有父母亲劳动,上有 70 多岁的奶奶,下有 2 岁小妹妹,因而获得班上少有的几个二等助学金名额,每月助学金 17.5 元,除了 15.5 元饭费外(发给每日三餐的饭票),还有 2 元钱零花钱。在我的记忆中,五年大学生活除了开学时家里带来的几十元钱外,似乎再也没有要过家里钱。我们班同学虽然来自不同地方,家庭背景相差较大,但全班就是一个大家庭。即使在文化大革命中,我们班不同派别之间也没有发生过任何冲突,就连过激的争论也没有。记得在 1967 年初文革大串联中我们 12 名同学(我们班 10 人和 4 班 2 人)步行去延安参观,在到达山西阳泉时我生病住院,多亏同行的 DLH 同学陪在医院精心照顾数日,同学手足之情终生难忘。在文化大革命那样混乱的环境中,我们班依然有同学闹中取静干自己喜欢的事情。例如那位大学物理教授的儿子 DLS 和我虽然学的无线电知识不多(本来电工电子课程是我们的专业基础课,但由于文革停课,基本没学),但还是边做边学,装起了收音机(我记得装的是一台超外差收音机,我还帮在北京工作的远房亲戚装了一台)。而 DLS 同学还装了一台当年属于高技术含量的信号发生器,这在当时已经算是了不起的“技术活”。所以,我在很多场合谈到我的大学生活时,感慨我有五年宝贵时间幸运生活在 61652 班这样一个团结上进祥和的集体,是我一生之大幸。 我们班同学退休前都在各自岗位上真正算得上“默默耕耘”和“默默奉献”。同学中虽然没有大富大贵,但家家过着幸福安康日子。而今毕业已经 42 年,除了个别同学还在(私企)工作外,其余同学都已经退休享受天伦之乐。我们班同学感情深厚和具有强凝聚力主要体现在毕业之后同学之间交往和相互关照。记得在毕业后的第 2 年我家里遇到困难, HLS 同学及时给予帮助,解了我父母燃眉之急,虽然过去 40 多年,至今依然记忆犹新,令我感动。我们班有一位 LHD 同学,当年在学校看不出他有那样的“煽情”。因为他平时总是一副严肃脸孔,难得看到他“莞尔一笑”。然而,毕业后他每到一个地方出差,只要有同学在那儿工作,他必须亲自去寻找和拜访。他是迄今班上退休前自由行会见同学最多的一位,而且是迄今参加了班上所有八次聚会活动仅有的两位同学之一(另一位是 WXX 同学)。例如有一位女同学由于文革受到牵连被提前退学回家,那时这位同学孩子多生活艰苦, LHD 同学出差路过时特地前去打听寻找。后来在一个药厂,远远看到一个正在研磨中药材的妇人,他顿生似曾相识的感觉,临近一问果然就是这位同学,感动之余无以言表。 我们班同学在 1970 年毕业分配时大家遵循国家“服从组织分配,到祖国最需要地方去 ” 的号召,无怨无悔。记得当时 WXX 同学坚决放弃留校任教机会与一位分配到边缘地区 64 级女同学调换到条件艰苦的宁夏工作(当年 64 和 65 级同时分配)。那时候我们心怀“将国家利益放在首位”的朴素感情,没有一个人提出过要求照顾的请求,哪怕是正当要求,例如来自南昌的家庭独子 HDY 同学分配到青海野外地质队工作。部分在青海、新疆、宁夏、内蒙古等边疆省份工作同学艰苦奋斗多年后才费尽周折调回内地家乡。因为他们需要侍奉自己年迈双亲和照顾自己家庭,这应该是人之常情。 在毕业 22 年后的 1992 年,学校庆祝建校 40 周年, 10 位同学自发参加校庆,这算是我们班第一次聚会。在这之前,同学们工作事业及家庭都处于繁忙阶段,同学之间见面相互看望主要还是以出差顺访为主,我在学校就接待了多位来校出差同学。但是我们许多同学倡导,基于我们班同学之间感情深厚,建议应该让 61652 班同学聚会规范化常态化,并欢迎带夫人参加,让她们了解当年的莘莘学子,她们的先生们是如何度过那些艰难困苦岁月,有利于共同携手创建同学家庭幸福和谐安康。为此我们先后正式组织了 1995 年黄山、 1999 年厦门、 2002 北京(适逢学校 50 周年校庆)、 2005 年上海 - 杭州 - 绍兴、 2008 年洛阳、 2010 年南昌(由于我们 1970 年在江西弋阳毕业分配,所以这次聚会口号是:毕业 40 年重返江西),加上这次前后共 8 次聚会(见下面每次聚会代表性照片)。同学聚会目的是交流感情和畅述友情,每次聚会由所在地同学负责接待和安排,但考虑减轻接待同学经济负担,我们决定参加聚会同学费用实行 AA 制。即参加同学负责自己的所有旅费,接待同学一般负责具体行程安排和必要招待。 AA 制同学聚会制度到今年经历整整 20 年,已经形成了很好的同学聚会传统。据我在学校初步了解,对于我们这些 60 开外的老学生能够聚会次数如此之多,恐怕在北京地质学院同学聚会历史上也不多见。我们这次聚会已经商议下次聚会的时间与初步安排,以同学家庭休闲游为主。这次聚会过程中有劳 LWG 同学的热情细心,他特地制作了一面 61652 班班旗作为以后聚会标识。经过同学们热烈讨论,鉴于 HDY 同学对班集体长期关心和热爱,大家一致决定委任 HDY 同学为班级同学会终身会长,并号召全班同学团结在 HDY 会长周围,继续发扬同学之间互助互爱的优良传统,让 61652 班同学“热情、互爱”友谊长久不衰。 祝愿北京地质学院 61652 班同学身体健康,家庭幸福,永远快乐。 1992年第一次聚会 1995年第二次聚会 1999年第三次聚会 2002年第四次聚会 2005年第五次聚会 2008年第六次聚会 2010年第七次聚会 2012年第八次聚会 北京地质学院61652班班旗 1970年大学毕业合影
8955 次阅读|23 个评论
中年之殇
热度 6 dongping2009 2012-7-17 13:46
我们大学817同班同学有一个公共信箱,平时几乎一直处于静寂的状态,只是在某些比较特别的情况下,偶然地会活跃那么几天。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因为某一位(或几位)同学或返乡探亲、或出差路过等,与路过地同学们的聚会及照片上传啥的。 印象中最长一段时间的活跃期,当属2006年的前半年时间,为了筹备我们大学毕业20周年的再聚之事,同班同学们通过电子邮件各出主意,包括聚会的具体时间、地点与日程,以及借此建立一个我们817奖助学金基金等等,每天都好像有若干封Email,飞进我的信箱。当然,我自己也是贡献了不少的文字与想法的。 所以,6年前暑期中的那次同学聚会,已经深深植根入我的记忆深处,全班近60人,那次参加聚会的人数达到了40人左右,两天多在一起漫步母校校园的时光,与母校老师茶话的情景,甚至还包括一个下午足球场上的激烈“鏖战”,都成为回顾我们5年间共同大学生活的美好记忆。 而那些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没有能够参加这次聚会的大学同学,我们都知道,他们绝大多数都在这个地球上的某个地方,平凡地并且好好地生活着,我们互相祝福,期待下一次的相聚。 但时光流逝,岁月无情,毕业20周年聚会之时,已经有一位同学,因为某种原因离我们而去【 暗物质与“万圣悲魂”之一 ; 暗物质与“万圣悲魂”之二 】,所以这次同学聚会时,回忆包括与这位离我们而去的SHAN同学在一起的5年大学时光,自然成为了话题之一。 两天前,我们班上的公共信箱再次被激活,但这次传来的,却是一个非常令人震惊的消息。我们班上的老XU同学,在参加2012年7月14日一场以慈善捐助为目的的自行车比赛时,赛程之中因自行车失控,而将其已臻成熟的精彩人生,凝固于2012年这个炎热的夏季。 “ 老徐出生和成长于上海,毕业于上海行知中学,于1981年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成为他一直引以自豪的科大817的一员。1986大学毕业后,他来到远在贵阳的中科院地球化学所工作,在那里学习和工作了2年后,于1988年赴美来到俄亥俄州立大学(OSU)攻读博士学位。 由于他出色的研究工作,流利的英文,加上极具感染力的性格,在那学术界的教授职位一职难求的1994年,刚刚拿到博士学位的老徐就被伊利诺大学芝加哥分校(UIC)聘为助理教授。三年后的1997年,老徐又做出一个惊人之举:辞去教职,举家搬回他读书时的城市Columbus,Ohio,改行在化学文摘社(Chemical Abstract Services)开始了他作为软件工程师的生涯。又是三年后的2000年,在电讯业如火如荼的年代,老徐跳槽进了当时如日中天的朗讯(Lucent)公司,工作至今,历经几次大裁员而屹立不倒 。【 相关网络链接 】” 老XU是参加了2006年在合肥母校的那次聚会的,现在回忆起来,我已经并不记得那次聚会时,我与他交谈了些什么,甚至是否交谈了,我都好像没有留存下特别深刻的印象了。得到老XU去世的消息后,我坐在家中,翻看计算机中留存的2006年那次聚会时的照片,发现了好几张包括我们两人在内的同学合影;我的脑中闪回出20余年前的817时光,那飞机楼中5年年轻时代生活与学习的点点滴滴。 印象中,大学期间老XU很喜欢踢足球,好像球技也很好。我那个时候,主要是客串我们地球物理专业小班的守门员角色,而老XU主要担当他们地球化学专业小班的前锋,所以有时候我们两个专业比赛的时候,我们偶尔会有一些身体上的碰撞接触。 老XU与我们班里的其他同学一样,很善良也很愿意帮助别人。我记忆深刻的事情是,我在上大学的前两年(1981-1982年与1982-1983年),家里一直很困难,尤其到每年阳历的4至6月间,大约三个月左右的样子,所谓青黄不接的春荒时分,与我上高中的时候一样,大米都会断顿,因而大多数的时间,全家便会将红薯干当作日常生活的主粮,一直吃到麦子收割时分,再进一步熬到新一年的稻子成熟之时。 到我上了大学的转年春夏之际,我便寻求我们班上同学的帮助,希望能够部分解决我们家面临的春荒问题。于是,我们班上的几乎所有同学,你5斤、他10斤地将平时节省下来的安徽省粮票,还有不少的全国粮票,赞助给我,拿回家中去买“公家的”大米,而老XU便是其中重要的一位赞助者。 大概到了1984年之后,家中境况逐渐好转,春荒问题也渐行渐远,我才不再寻求我817同班同学的粮票赞助。 去年6月份接父母来京生活,整理两位老人需随时携带进京的衣物时,赫然发现家母缝补得很细密的一个包裹里,还有将近30斤全国粮票。我深深理解,两位老人一生清贫,尤其经历过三年困难时期数月之久的彻底断粮,而至数位亲人成为饿殍之痛,以及其后持续20余年的春荒情景,所以留下难忘的忧患意识,当是他们有意留下了这数十斤的全国粮票,以备日后的不时之需。 留下的这数十斤全国粮票,终究是再也没有机会拿出来使用,径直沉寂至今。及至今年5月份,母亲她老人家因病过世,此生此世,母亲便再也不需要有这样的“机会”来“享用”这特意留下来的全国粮票了。 但包括老XU在内的我同班同学的善良与热忱,我是非常深刻地能够感受得到的,我为能够置身于817这个优秀而又温馨的群体,一直倍感自豪。这次老XU因为从事他所喜爱的运动,不幸离我们而去,借此机会,惟愿老XU在去往天国的路上,一路走好。 同时感叹,我们已经人到中年,往后的日子里,从事我们喜欢的体育活动时,适当地能够注意到量力而行,因为我们这样年龄段的同学,上有老下有小,责任相对较大,所肩负的往往也并不是我们自身一个人的重担。
个人分类: 春夏秋冬|6259 次阅读|10 个评论
我的结拜姐妹
热度 2 liuxuxia126 2012-5-25 08:37
艳丽打电话说五一要到武汉来玩,问我是否外出旅游。      我听到这个消息,高兴地说:你们来吧,没问题!      他们夫妻都是我的高中同学,春节回家的时候见过面,当时就发出了邀请,总不至于到了人家来的时候,去拒绝吧,我怎么也说不出口。      更何况,艳丽还是我的结拜金兰。      考上初中之后,就离开了家,从此成为那个称为家乡的村庄的客人了。而读书的地方,是一个叫做涧沟王的中学,当时只有6个班的学生,是整个公社的重点。因为离家有9里地,还要上早晚自习,就需要住校读。      女生们三个年级住一个寝室,三间房子。床是从家里拉到学校的,被窝也是从家里带去的。      当时家里穷,哪里有多余的床铺拉到学校?所以尽量和同学搭伙同居,能和别人睡一张床,等于给家人减轻了很多负担,更何况,当时大哥在高中读书,也需要一张床。      就是那时候,原来只是同班同学的姐妹们,因为曾经睡一张床和一个被窝的缘故,比亲姐妹还要亲。我记得那时候,即和别人搭过床,也去住过学校邻村的同学家,甚至有下了晚自习,再步行4里地,到虽然比家近,但实际上也很远的村庄的同学家借宿的经历。她家甚至连铺的被子都没有,我俩只盖了一床被子,下面铺一张草席,相互拥抱着取暖,就那样过了一个晚上。      后来实在是没有办法这样经常打游击了,父亲就做了一个类似网兜的小床给我送到学校里,勉强可以睡一个人。      艳丽的家也不很远,离学校有5里地,平时是早出晚归的,用脚步丈量着从家到学校的路程。但到了冬天,太冷了。她就问我,是否可以和我挤一挤。我答应了。我知道来回奔波的辛苦,更何况,那年,我们都还不满13岁,起早摸黑,除了脚板受屈外,还有那一路上对黑暗的恐惧。      在一个有月亮的夜晚,下了晚自习后,我叫了几个要好的姐妹,在学校的院子里玩,对着月亮说着自己的心事。有个同学提议说,我们一起结拜吧!大家都附和了。于是,我们很是认真地对着月亮,跪下去,发誓说;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跪拜完,按照年龄先后顺序,依次封了大姐,二姐,。。。。六妹。我最小,当然是妹妹。      大姐惠玲,没上完初中就辍学了。我自今仍难忘她经常一个馒头吃一天,很小心地,每顿只掰那么小小的一块。把我们的馒头分给她,她却说,我不饿,这就够吃了。后来听说她去了南京,在那里安下了家。我自从初二从那里转学后,就再也没有和大姐联系过。      二姐玉花,很美丽的一个女孩子。对她的印象不深刻,因为即使在一起读书的日子里,我们也交流沟通少,在一起结拜,是因为她和别的姐妹要好。      三姐叫云霞,她就住在我家的邻村。我们经常一起去学校,一起回家。从学校到家的那条公路上,留下许多我们的笑声。尤其是到了春天,我经常从公路上跑到下面的小沟里,摘些蒲公英之类的小花,献给她。她也没有读完初中,不知道为什么。她去了哪里,我也不知道。      四姐周想。是当时我的初一班主任的堂妹。因为这样的关系,她每次都可以把她的晚放到堂兄的宿舍,我们也因为她的关系,利用老师不在宿舍的时候,偷偷去踩一下老师教我们唱歌的时候伴奏用的脚踏琴。那时候,那琴声,就是我们听到的最悦耳的声音了。周姐姐也没读完初中,后来就在附近的村子找了对象嫁了人,这是我后来听班主任说的。      五姐就是艳丽了。她是跟着继父一起长大的,母亲又多病,家里生活很困难。很多时候,我们一起吃馒头,偶尔狠狠心咬咬牙买5分钱的盐水煮萝卜或者白菜,一定会一起分享的。也经常把馒头放在一个网兜里,一起馏,3个馒头馏一次1分钱,一个馒头也是一分,我们就经常合伙。后来,虽然我转学去了另外的初中读初三,考上高中后开始我们也不在一个学校,但我们一直很亲密地联系着。我甚至会利用周日,去她读高中的二高看她,和她一起吃二高的水煮豆芽。她成绩在二高很好,到了高三的时候,我们终于又在一个班读书,算是缘分未尽。高中毕业,我考上了武汉的大学,她去了郑州念财经学院,读的是会计专业。      六姐妹中只有我们俩读完了大学。依旧保持着联系。      这种感情,是很难用文字描绘的。      想到这些姐妹的时候。其他的人都印象模糊,因为我已经20多年没有她们的音讯,记忆中还是扎马尾辫的小女孩的形象。唯有艳丽,记忆是切实的。      我即使再忙,也不能错过这个招待他们的机会。      时间会抹去一些人和事,但有些事,事关纯洁的情感的,是无法抹去的。累了的时候,烦了的时候,至少有这些人可以想念和回忆,总是幸福。      我的姐姐们,你们在远方还好吗?
个人分类: 家人朋友|4995 次阅读|4 个评论
难以接受,我们应该好好活着
热度 9 cocowang18 2012-5-10 13:49
刚接到好友电话,今天凌晨大学同班同学突发心脏病去世了,听到这个噩耗后,半个小时无法转过弯来,前几天同学群里还聊呢,还打电话呢,一年多前还聚会呢,怎么就走了呢? 他刚刚四十三岁,正值壮年,孩子未上学,父亲身体不好。在单位也算是骨干。他是个老实人,是个不会给自己谋私利,不会去领导那里曲意逢迎的人,心态也很好,是个看得破的人,怎么也接受不了他走了的事实。 可能男人的压力在心里藏着,工作生活的压力和紧张的节奏都在摧毁着一个人。 为了家人,为了更久长的幸福和生活、为了以后的工作,放平心态,放慢节奏,好好活着!
3717 次阅读|14 个评论
我珍藏的一件有创意礼物
cutefay 2012-4-30 20:34
我珍藏的一件有创意礼物
昨天整理东西的时候,把我珍藏的一些东西拿出来看了看,其中珍藏的一件物品是研一的时候一位同班同学送我的生日礼物——一个相框的装饰品。虽然每年生日收到的礼物加起来很多,但只有这一件是一直珍藏的,这是因为这个相框里镶嵌的图案是这位同学亲手制作的,我还从未收到过别人亲自动手做的礼物呢,所以我一直珍藏着它。 这件相框中的图案,貌似是他用锡之类的东西刻画出来的,他在大学的时候实验课上做过类似的东西,所以他知道如何制作。相框里的图案很有创意,刻了一个切开的橙子,在橙子瓣上刻了happy一字。他的昵称是橙子,所以他用了橙子的图案。
个人分类: 菲比寻常|4266 次阅读|0 个评论
作家六六的老公是俺大学时的同班同学
热度 10 陈安博士 2012-4-1 11:58
  最近,电视剧《蜗居》的作者六六同学又火了,网络上的说法是“六六大战小三”。   我的天!六六,即便俺们按照加法,6+6=12,相对于4个小3,直接就把3给涵盖了,还战啥?如果是乘法,六六三十六,更是小三的12倍,更没有必要作战了,直接一口吃下不就得了。   从其他同学那里得知,六六现在的老公竟然是俺大学时的同学(26位大侠之一),俺当时一惊——还真有能娶到文学女子的数学系毕业生呀。俺们就娶了一学计算机的,档次明显不如文学家。   宋丹丹的某个老公(不是英达)在离婚时和丹丹有个协议,以后丹丹出名了不许提及这个老公的任何事情。这是理性的做法,而丹丹也遵守了当时的承诺,就见她和英达掐,从来没有提过以前那个老公,我深为这位当时还是小伙子现在也是中年男人的男人而击节赞叹——太有远见了。君不见,还有那类“我和XXX,不得不说的故事”之类的书横空出世嘛。   不过,不管咋说,俺们希望六六同学和俺的大学同班同学能好好过下去,不是还生了一个叫“偶得”的孩子嘛,虽是偶得,却也珍贵,值得珍惜。
个人分类: 人论|10223 次阅读|17 个评论
[转载]如何提高英文的科研写作能力——施一公
xiasw 2012-3-26 22:53
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科研论文是与同行交流、取得国际影响的必经之路。有些国内的科学家,实验做得很漂亮,但常常苦恼于论文的写作力不从心,成为国际交流的一大障碍。本文从博主的亲身体验出发,给博士生、博士后、以及年轻的PI提供一个借鉴。文章最后做简短总结。 我大学时的同班同学都知道,那时我的英语不算好(英语四级考试仅为“良”),写作尤其糟糕。初到美国之时,对英文环境适应得很差,读一篇JBC的文章要五、六个小时,还常常不理解其中一些关键词句的意思,心里压力极大。 很幸运,我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攻读博士学位时,1991年4月遇到了学兄和启蒙老师John Desjarlais。听了我的苦恼后,John告诉我,“Spend 45 minutes every day reading Washington Post, and you will be cruising with your written English in two years”(每天花45分钟读《华盛顿邮报》,两年后你的写作能力会得心应手)。这条建议正合我意 - 我原本就对新闻感兴趣!于是,我每天上午安排完第一批实验后,都会在十点左右花一小时的时间阅读《华盛顿邮报》,主要看A版(新闻版)。刚开始,我一个小时只能读两、三个短消息或一个长篇报道,中间还不得不经常查字典看生词。但不知不觉间,我的阅读能力明显提高,1992年老布什与克林顿竞选总统,我跟踪新闻,常常一个小时能读上几个版面的消息或四、五个长篇报道,有时还把刚看到的新闻绘声绘色地讲给师兄师姐听。 阅读直接提升了我的英文写作能力。看完一些新闻后,我常常产生动笔写自己感想的冲动。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中国游泳队取得了四金五银的好成绩,美国主要媒体纷纷指责这是中国运动员服用违禁药物,但没有任何检测的证据,完全凭美国运动员的感觉。此事让我很气愤,我生平第一次给《华盛顿邮报》和《巴尔的摩太阳报》(The Baltimore Sun)各写了一封信,评论报道的不公平。没想到两天后《巴尔的摩太阳报》居然原封不动的把我的信刊登在“读者来信”栏目,同事祝贺,我也洋洋得意。受到此事鼓励,我在此后三年多的日子里,常常动笔,有些文章发表在报刊上(大部分投稿石沉大海),也曾代表中国留学生写信向校方争取过中国学生的利益。有时还有意外的惊喜。95年的一天,一位朋友打电话告诉我:今天出版的《巴尔的摩太阳报》上有我的评论文章!我急匆匆赶到街头买来5份报纸,果然,在A版的倒数第二页,以15x15厘米的篇幅发表了我一个多星期前寄给报社、本以为不会发表的一篇抨击吴宏达的文章。 以上是简述我个人英文写作提升的一段过程。但是,科研论文不同于读者来信,有其专业特点、甚至是固定格式。1994年,我第一次完整地写科研论文,感觉很差。好不容易写完的文章,连我自己都不愿意读第二遍;勉强修改之后,交给了老板Jeremy Berg。他拖了三周没看我的文章,我实在忍不住了、去催他,上午9点,Jeremy告诉我:今天看!11点,我去他办公室催,秘书拦住我,说Jeremy正在办理重要事务,两点前不得打扰。我心里惴惴,不知Jeremy在干什么。下午一点半,Jeremy急匆匆过来找我,拿了一叠纸, “This is the draft. Please let me know what you think. We can aim for a Science report.”(这是初稿,你看看如何,我们可以试试《科学》)我仔细一看,天啊!一共7页,四个多小时Jeremy已经把文章的整体写完了,只是缺少Method和 references。让我郁闷的是,他根本没有用我的初稿。 【其实,写文章贵在一气呵成。我也沿袭了Jeremy的风格。2006年10月,在我们处于劣势的激烈竞争中,有两个课题面临被 scoop的危险,我曾经两次、一晚上赶一篇文章。10月15日,傍晚8点左右开始写、通宵,第二天早晨10点完成一篇按照《细胞》杂志格式的论文,包括abstract, introduction, results, discussion,仔细阅读一遍后于下午4点半完成网上投稿。这篇文章最终发表在12月份《自然》的子刊《结构与分子生物学》上(电子版于11月10日发表)。另一篇,10月18日,晚6点开始写、通宵,第二天早晨8点完成,上午9点半完成投稿,最终发表在12月15日的《细胞》上。当然,能通宵完成一篇文章,还有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对研究领域非常熟悉,对文章整体的大概思路已经深思熟虑,所有的Figures都事先做好了。这些前期工作即使全身心投入也需要3-4天。】 从1994年自己写第一篇科研论文的艰难到现在写起来得心应手、驾轻就熟,我总结出如下经验: 1.要写好科研论文,必须先养成读英文文章的习惯,争取每天30-60分钟。刚开始可以选择以读英文报纸、英文新闻为主,逐渐转为读专业杂志。我会在近期专门写一篇博客文章介绍一套行之有效的增强读专业杂志能力的办法。 2.写科研论文,最重要的是逻辑。逻辑的形成来自对实验数据的总体分析。必须先讨论出一套清晰的思路,然后按照思路来做图(Figures),最后才能执笔。 3.具体写作时,先按照思路(即Figures)写一个以subheading为主的框架,然后开始具体写作。第一稿,切忌追求每一句话的完美,更不要追求词语的华丽,而主要留心逻辑(logic flow),注意前后句的逻辑关系、相邻两段的逻辑关系。写作时,全力以赴,尽可能不受外界事情干扰(关闭手机、座机),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拿出第一稿。还要注意:一句话不可太长。 4.学会照葫芦画瓢。没有人天生会写优秀的科研论文,都是从别人那里学来的。学习别人的文章要注意专业领域的不同,有些领域(包括我所在的结构生物学)有它内在的写作规律。科研文章里的一些话是定式,比如 “To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m of …, we performed …”, “These results support the former, but not the latter, hypothesis …”, “Despite recent progress, how … remains to be elucidated …” 等等。用两次以后,就逐渐学会灵活运用了。在向别人学习时,切忌抄袭。在美国一些机构,连续7个英文单词在一起和别人的完全一样,原则上就被认为抄袭(plagiarism)。 5.第一稿写完后,给自己不要超过一天的休息时间,开始修改第二稿。修改时,还是以逻辑为主,但对每一句话都要推敲一下,对abstract和正文中的关键语句要字斟句酌。学会用“Thesaurus”(同义词替换)以避免过多重复。第二稿的修改极为关键,再往后就不会大改了。 6.第二稿以后的修改,主要注重具体的字句,不会改变整体逻辑了。投稿前,一定要整体读一遍,对个别词句略作改动。记住: 学术期刊一般不会因为具体的语法错误拒绝一篇文章,但一定会因为逻辑混乱而拒绝一篇文章。 这套方法行之有效,我对所有的学生和博士后都会如此教导。我的第一个博士后是柴继杰,1999年加入我在普林斯顿大学的实验室。继杰当时的英文阅读和写作能力很差。我对他的第一个建议就是,“每天花半小时读英文报纸”。难能可贵的是:他坚持下来了!经过几年的努力,2004年继杰已经能写出不错的grant proposal,2006年他的第一篇独立科研论文发表在《Molecular Cell》上,随后相继在《自然》发表两篇、在其它一流学术期刊发表十多篇论文。写作能力开始成熟。 发表论文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但要明白:论文只是一个载体,是为了向同行们宣告你的科研发现,是科学领域交流的重要工具。所以,在科研论文写作时,一定要谨记于心的就是:用最简单的话表达最明白的意思,但一定要逻辑严谨!其实,中文和英文论文皆如此!
个人分类: 科普|1693 次阅读|0 个评论
听听孩子们的声音
nitzschia 2012-2-11 17:54
伊朗的孩子都有着一双明亮的大眼睛,看完这部电影许久仍然能感觉到阿默德的眼睛在我面前闪烁。低成本小制作,这部一个小时多一点的电影情节十分简单:阿默德和默罕默德是同班同学,默罕默德屡次没有把作业写到统一的作业本上惹得老师非常生气并警告他下次再不把作业写到作业本上就开除他,放学后回到家写作业的时候阿默德发现他不小心将默罕默德的作业本带回来了,他记着课堂上老师对默罕默德的警告,于是就想法设法把作业本还给默罕默德。这在大人眼里也许只是一件小事,可是阿默德觉得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所以他不顾母亲的责难、爷爷的无理取闹踏上了找寻默罕默德的征途。 阿默德追着骑驴商人那一段非常生动,阿默德在商人与别人的对话中听出了商人的名字叫做默罕默德,他以为他就是默罕默德的父亲,于是他再三问他到底是不是默罕默德的父亲,但大人们只顾忙自己的事情,哪顾得上一个孩子弱弱的询问,他完全听不见阿默德在说些什么,完成交易后兀自走了,阿默德一路小跑跟在他后面希望可以找到默罕默德的家,但最终发现他不是他要找的默罕默德。如果那个商人肯花哪怕一分钟的时间听一听这个孩子在说些什么,就会避免让他走那么多冤枉路啊,这个情节给我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为什么大人们就认为孩子的声音是那么微不足道呢?贫困家庭的孩子的成长路线大抵就是如此的吧,父母整天忙着生计,填饱肚子供你上学就不错了,根本没有闲情跟孩子谈心,让孩子有一种被忽视的感觉。我基本上也是一个被忽视的孩子,跟着爷爷奶奶长大,因为没有听众,从小也就沉默寡言,因为没人重视,慢慢地就习惯了独处。 到底哪一种孩子生活得更幸福呢?或者到底哪一种孩子长大了以后更成功呢?是从小就众星捧月般的小皇帝还是怯懦而又坚忍的阿默德?作为一个成年的阿默德,我可以诚恳的告诉大家,小时候的我幸福吗?是的,很幸福,没有大人整体对我指指点点告诉我应该做这个做那个,我也不用整天告诉大人我将来要做什么,导致了我后来上学后成了一个与众不同的怪胎,经常跟大家的想法不一样。这是一种bless,同时也是一种curse,因为长大后的我并没有成为艺术家,用一种与众不同的眼光来看世界固然是好的,但很难说我是一个成功的人。在阿默德身上看到小时候自己的影子,顾影自怜,孩子再坚持下一吧,长大了就可以不太在意别人会说些什么或者自己的说的话有没有人再听了。
653 次阅读|0 个评论
瞎扯---竞争与合作
热度 4 tang64 2012-2-7 21:57
本年度初期,已经又签约3位博士来所工作. 此外,还有中科大及山东大学等几位博士主动上门联系,并投寄了个人简历,初步决定---进. 如此一来,单位2年时间突然来了10几位年轻俊杰. 估计单位大部分已有的职工及已来的博士会面临激烈的竞争局面,换位思考,我理解大家的心情. 其实大可不必,因为你们的竞争对手不在一个小小的研究所. 近的,应该看到学校整个材料学科(表面所不进,材料学院,新材料中心也会不断进的). 远的,更应该放眼全国同行. 评职称,要学科或全校排队;报项目,要全国同行一起竞争(记住,国家基金是你们年轻人最好的事业敲门砖,它最公平,其他项目我就不评论了). 记得当年跟孩子讲:同班同学之间一定要懂得互相帮助,你们中考\高考的对手是全市\全省学子,而非同班同学,你在班里第一又如何?仅仅有点心里满足吧.如班级整体水平较低,大考肯定也会露馅. 很欣慰,孩子初中\高中班级都很互爱团结. 最后中考不仅出了全市状元,高考也出了全省状元,大多数同学都去了比较可心的学校. 虽然自己的孩子没有实现我们对他目标大学的奢望,但我们都很知足,并为孩子同学们的成绩感到自豪. 个人上大学及工作以来,可能由于学习的学校比较多,对合作与竞争的关系,稍微有点辨证看法. 单位什么最重要?也许回答各不相同,但自己还是认为:人才及上进-平等-互爱的工作氛围最重要. 这点老外确实比国人做得好,他们也许不会给你提供什么帮助,但基本不会互相拆台. 这点,国人,尤其国内知识人值得思考. 人生苦短,正经出成果也就那几年. 虽然自己还不到50--属龙的,但已经感觉有点跟不上趟了,真心话,自己不避讳. 干了快8年的所长,没有给单位带来什么大的变化,惭愧. 如果说有点什么苦劳,个人也仅认为只有如下2点: 1,使单位顽强地生存了下来(其中的艰难,也许自己深刻体会);2,培养\引进了些人才. 放眼全校各二级单位,这8年,我们研究所基本没有什么值得自豪夸耀的地方,但我可以无愧地说:咱们研究所也许有个其他兄弟院所无人能及的自由平等的工作氛围. 自己虽然学术水平有限,也许无法帮助你们提高业务水平,但还是肯为各位年轻人做点实在能及之事(如,节前为大家改项目标书,真的很累,当然你们更累). 忙帮不上,只好督促一下大家吧. 今年,随着自己和贺老师指导的最后一名本所在职教师博士生上半年的即将毕业,研究所将完成全体教师博士化的大转身,也许这个可算全校第一(初步核实结果). 博士期间,大家都是优秀的,未来工作也一定很出色,我相信大家. 记得,老婆经常说自己过于相信他人.是的,自己确实如此,为什么不相信别人了?(自己也有这个自信,不被人大骗,即可) 前几天,那个山东大学的那个博士给我来电话,最后问:是否要前往面试?我说:不必了,我相信你. 我愿意看见大家尽快成长,单位的未来就看你们的了. 自信点,快乐点. 压力不可过大,但也不可没有. 单位给了你一个不错的工作平台,学校给了一份不薄的薪水,剩下就看你自己了. 现实地讲,给家庭,孩子一个还说得过去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单位无能为力,自己解决). 哈哈,大实话. 龙年,希望大家都真龙现身,也希望所里即将毕业的研究生都有一个好去处,呵呵. 最后,真心感谢校长制定的人才政策,否则,我能够进这么多的博士吗?
3308 次阅读|6 个评论
事件:湖南省石门县第三中学初二学生胡岚之死
xianlaoguo 2012-1-23 23:39
一、事件回放:       死者名叫胡岚,十四岁。杀人凶手姓王,也是十四岁。两人均为石门县第三中学学生,同班同学。          2010年9月25日,死者曾和凶手在网吧里因为Q币发生了争执。胡岚将凶手打了一顿。          2010年9月26日上午,杀人者聚集了几个社会无业人员,在学校四楼将被杀者刺死。班主任阻拦,却被打晕(后来在医院缝了六针)。              事后学校和政府立即封锁了消息,学校领导不敢露面,政府也未出面。       之后政府迫于舆论压力,县委书记在两台警车的护送下才姗姗来到现场。却没有给出确切的有力的方案来解决。             据传:杀人者的爸爸是石门县某供销社的主任。           二、本博评论:       我们ZF天天讲法制,这是一个典型的民间刑事案,公安局、检察院按照刑法处理即可!该判刑就判刑、该赔偿就赔偿。为何成了公众事件呢?    1、如果公安局及时出警,将涉案人员抓捕归案,并及时将杀人者的监护人传唤。    2、如果学校及公安局及时出通告,安抚受害人家属。    3、如果县级媒体及时报道。    4、如果以前类似的案件没有负面影响。    以上如果都做了的话,再发生聚众闹事就是。。。        本来和政府没有太大的利害关系,政府可以摆明立场公正处理,为何相关部门领导总是摆出一副如临大敌的姿态,兴师动众处理呢???原因是ZF讲法制,但处理不是按照法制程序!如果以前此类事的处理结果没有问题,何必县委书记在“两辆警车的保护下”去处理此事的呢?     本来是民事案件,现在成为了公众事件。    可能石门县书记的乌纱帽。。。
5144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1年我的Pets5 备考及考试经历
热度 3 pengfeig1223 2011-12-24 23:35
2011年我的Pets5 备考及考试经历
2011年国庆前几天,我得到了确切的通知,我作为2011年度省政府奖学金录取人员预备人选,将在2011年国庆节后到2011年12月10日前,参加由省教育厅高校师资培训中心举办的为期约2个月的Pets5英语强化培训。 我是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上的初中,英语是初一开始学的,因为当时的农村中学,师资比较欠缺,只记得初一的一位年轻的女英语老师(印象中叫代课老师)经常被我们班调皮的男生气得在讲台上抹眼泪,我那时在同班同学中年龄应该是偏小的,懵懵懂懂的,初一的英语考试印象只考了38分,当时我其他功课较好,家长期望很高,专门请我一个叔叔在初一暑假指点了一下,到初二期中考试,英语已经是班里的第一名了。后来中考,高考英语都还算马马虎虎,不算很好,也不至于严重拖后腿,上本科时英语的四、六级也先后考过了,硕士英语入学考试记得我当时英语考了60多分,还是全班参考的约10名同学中最高的。2001年硕士毕业后,几乎就没再专门学过英语了,2009年因准备博士考试,又较系统学习了一下英语,2009年考博的英语是50多分, 上大学以后稍微正规一点的英语考试成绩大多在50-70这个区间 ,整个英语基础回顾起来大概是这样的,我们那个年代的英语学习, 大多阅读方面尚可,最差的大概在听说上面 , 我发现居然连我4周岁的儿子学习的英语光盘里的句子我都听不懂, 我儿子还能一本正经的跟着学,真是惭愧啊。想我们当年的英语都是这样学的(见图): 为了能抓住这次机会,也想系统再从头学下英语,我在国庆假期开始找到上外的翁贤青老师的英语英标学习的教学光盘(我们当年刚开始学英语时是没有这些东西的,觉得准备四、六级考试时听力都要专门上学校的语音室听,我是上研究生以后才有专门属于自己使用的电脑)。 2011 年 10 月 12 日 (周三) pets5 培训班正式开班,共有四位老师授课,一位女老师上口语,其他三位都是男老师,一位上阅读,一位上听力,一位上写作。 每周三 - 周五上课,我在自己学校这学期给学生开的课正好都集中在周一,所以这段时间的英语培训,我基本上都能来上。我这两个月的基本安排是:周三 - 周五在培训点上课,晚上有时还在那边加班学习一下,不时还有几位同学陪读,周日 - 周二在自己单位除了处理一些必须要作的事情外,就是学英语,在自己单位的几天,只要天气允许,每天下午都坚持在操场上锻炼约 1 小时, 晚上坐 22 点的末班车车回家,那段时间感觉是我工作以来少有的一段异常充实的日子。 在高强度脑力活动的过程中,我觉得 2 样东西是很重要的调节剂,一是 physical exercise ,另一个就是 music ,我那段时间经常听的一首极富禅意的 music 是电视记录片《敦煌》的主题曲—《悠远的天空》,我第一次听就被她深深的打动,后来经常在回家的末班车上听这首歌,也无数次的被深深引入这种意境。 同班的同学大约 40 几位,年龄集中在 70 后, 80 后及 60 后的都有,不过不多。大多是自己单位的骨干,不少人手头上都有国字头的基金项目,还有一批省里“ 333 ”工程人员,像我这样属于“打酱油”型的人物不多。但我的一位美女同学,我口语的 partner 曾评价我说,没见过像我这样认真打酱油的,我曾以此作为激励,在我的 QQ 签名中用“ 作一个认真打酱油的人 ”直至 pets5 考完。 同班同学的英语水平差异也很大,有曾经在国外有过几个月访学经历的,有一直热爱学英语考过雅思并获得不错成绩的,但大多跟我的情况类似,最大的困难在听和说上,我们听力因为备考的时间短,一上来就是 pets5 的听力, 我学了两个月,听力测试还是处在基本考蒙的状态, 为了能真实的提高听力水平,我从最基础的听力 900 句开始听,感觉最有用的是一位女同学提供的听力常用 1500 词(好像是新东方的),每个词都有例句,我反复的听,直到能听懂为止,感觉此种方法对提高英语听力有较大帮助,曾计划在考前将这 1500 词听完,但最终未能完成。 口语水平从我老婆(教大学英语的)说的根本不知道我说的啥到基本能听懂我说的啥,应该是有较大的提高。 听和说是关联程度很高的两个部分,总的说来,通过这两个月的学习,我的听说能力应该有较大的提高吧。 现在 CCTV-NEWS 每晚 23:30 的那个访谈节目,我感觉能基本听懂。 考试情况: 12 月 10 在南京大学考试,听力当然还是一如既往的差,阅读部分(包括填词)应该基本正常,有 1 篇阅读没来得及做完,选了 2 个,后面 3 个是蒙的。不过大家普遍感觉较难,惟一比较遗憾的是作文,感觉没能发挥出水平,我在考前集中了 2 个周左右的时间专门准备作文,感觉 3 板斧耍得已经很溜了,考试的作文题目也不难,但是惟一没有料到的是作文答题纸的格子太小,我平时写字很大,那天用的又是一个很粗的签字笔,再加上南大的那个大教室考试那天出奇的冷,学作文的时候手不停的抖,第一段还勉勉强强能写在格子里,后面一看时间也来不急了,也烦不了那么多了就跨格写,勉强完成了大约 200 字左右的作文(估计离要求的字数少 50 左右),字我都觉得难以辨认,至少比我考前的预期要低一个档次。真是百密一疏啊。 估分情况: 应该能在 45-55 之间,这也是我能接受的底线了,不知道准不准,在平安夜写下此文 以纪念一下这 2 个月充实的生活。 God bless us.
个人分类: 感悟|475 次阅读|6 个评论
[转载]我的同班同学 个个都很了不起
热度 1 wyc 2011-12-16 15:56
一位老轮机长的航海人生 大连海事大学 52 级校友陈玉介 我是调干生, 1952 年入上海航务学院学习。入院时填志愿,填了驾驶系,经院方平衡下来我被分配到轮机系,可能当时填驾驶的人多了些,所以院方只能量 行 安排。其实当时年轻,对驾驶轮机究竟学些什么,今后做怎样工作不是很了解。既然分到轮机专业,应该服从分配安心求读。 一二年级学的全是基础知识课,作业很多,我们调干生学习很吃力,应届生轻松些。为了按时做好作业跟上学习步伐,只好下功夫,上课时认真听讲并做好笔记,下课后抓紧复习做作业。一天中除了课间休息和吃饭时间外,上完课都在教室里做功课,有时该参加的体育活动都懒得参加,遇到星期日也照样得在教室里做功课,如果不这样就会跟不上。我也是其中之一,当然应届生轻松些。同样是调干生,在驾驶系的同学学习就不那么艰苦,作业不那么多,因为专业要求不一样,所以同样的课程,驾驶系的同学就比较轻松了,课余打打球,跑跑步,比较轻松,星期天在大礼堂里搞搞文娱活动,跳跳舞。而轮机和修理班的同学都一头钻进教室埋头攻读,晚自修一直要坚持到晚 9 点熄灯时方回宿舍休息。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二年级的苦读有成绩,班上的有三分之一的调干生基本都跟上了老师的教育步伐。到三四年级功课专业化,学习起来就比较顺当了,各课成绩大多在优良水平。经在校四年半的学习加实习,我于 1957 年 4 月从大连海运学院毕业。当时我班一起毕业的只剩 23 人(原有 40 人左右)。 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上海海运局, 5 月 2 日到局人事科报到。我和 张世琮、奚洽良、王振翔 3 位同学一起派到“沙根”号实习,从生火开始学起。到了实际工作岗位才知道我们在学校学的书本知识,虽然也上船实习过几次,但还远远不够,我们的动手能力很差,许多工具不知道名也不会使用,因此我们得从头学起,虚心向老师傅们请教学习,工作主动抢着干,锻炼实际操作能力。我们从生火、加油、铜匠学起,慢慢地学习轮机员的维修技能和管理知识。“沙根”后来改为“中兴 3 ”号是条老船,当时正在厂修。当时正遇海运局购进新型的蒸汽机船, 5000 吨级的和平 24 型船,我同王振翔到局人事科要求调到新船上实习以增加知识。在“沙根”实习约 3 个月后我被人事调到“和平 32 ”号实习,船在航行,动态航行实习学的东西更多。主机是半单流式的带废汽轮机,水管锅炉供汽,燃煤、机炉舱其他辅机比老船要新型些。我跟着轮机员一起值班一起搞维修,学到了不少知识。不久又被调至同类型船“和平 39 ”号实习,以跟班实习轮机员为主。 1958 年 7 月我被调至“北光”轮为见习三管轮,半个月后因二管轮 冯赞统 学长调任别的工作,原三管轮接上,而我接替三管轮的工作。 “北光”轮是一条从香港北归回来的 7000 多吨的散货船,是公元 1917 年由加拿大造的当时已是 41 岁船龄的老旧船,三岛式腊烛桅纵向结构铆钉船,有一台 1700 匹马力的三胀式蒸汽主机,有 3 台苏格兰式火管锅炉, 16 公斤汽压,有 2 台发电量只有 16.5KW 不能并联应用的发电机,发电量只能供照明及通讯使用,船速最多 10 海里 / 时,是最老式的蒸汽机船。 我主要负责管系,泵类,照明以及甲板机械的管理和维修。我认真工作,虚心向老师傅们学习,较快地掌握了这些设备的性能和管理知识。同时我积极工作,努力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空闲时学习车、钳、敲等技术,提高维修能力,确保设备处于安全运转状态。 当时海运局的运力非常薄弱,只有十几条像“北光”轮这样的老旧船担负上海地区的煤运任务。随着国家建设的快速发展,上海地区煤的需要量越来越大,靠海运局这几条老船来运输是非常吃力的,所以上海经常出现缺煤现象,特别是台风季节,那上海会出现煤荒。 国家要发展,交通要领先,海运系统必须要增加运力。在当时我国造船能力还很薄弱的情况下,我国向东欧几个友好国家订造了几条新船,在 50 年代后期,先后交船。有 3000 吨的 4 条, 5000 吨的 7 条,都是蒸汽机的,另外还购进了一艘新型的万吨级的柴油机船“和平 56 ”号。这些船都先后投入到北航线的煤运。这样缓解了当时上海用煤压力。但这远远不够,靠这几条船的运力跟不上国家迅速发展的需要。第二个五年计划一开始国家提出,自力更生,丰衣足食。全国各地都要发展,都要建设,需要运输的不仅是煤运,还有油运客运都要跟上,而当时的造船厂只有修船能力,造船、造机能力还很差。在这种形势下,国家采取买船、修船、造船同步走的方法进行运力改造。 当时我们吴淞商船学校毕业的老校友,都分别在全国各大船厂和设计单位,国家一号召都积极地投入到这场改造和发展运力的浪潮当中。 60 年代初,海运局在新增十多艘船投入营运的情况下,部份老船进厂修理改造,几条本该报废的老旧船获得了新生的机会。因买船需要大量外汇,而自己修船可以随意改造,也可以锻炼人。当时有 3 条老船进上海船厂修船改造,“和平 1 ”号,“中兴 5 ”号以及“北光”号, 3 条船都是用煤大户,劳动强度大,成本高,所以对这 3 条船的修理改造都有针对性的,主要是要减轻劳动强度,减少煤耗,节约运输成本,所以“和平 1 ”号改用煤粉机向锅炉供煤,“中兴 5 ”号及“北光”号改用抛煤机向锅炉供煤。这样就能节约开支,降低劳动强度,降低运输成本。 “北光”轮后来改为“和平 46 ”号,因我在“和平 46 ”号,我就讲该轮的厂修和改造以及使用情况。 “和平 46 ”号进厂大修的范围很大。船壳钢板以及铆钉换掉 80% ,在船坞里修了有半年之久。三岛式船型不变,驾驶台改成新型的,驾驶台大桅改成“人”字型, 5 个舱口改成链拉式自动化舱盖板。机舱设备除了一台三胀式蒸汽机不换外,其他设备全部改样换新,全由上海船厂设计和制造。新造 2 座单烟道水冷壁水管锅炉,燃料仍用煤,采用机械抛煤机加煤,每炉 3 台抛煤机,电力拖动,炉舱的煤由设在煤仓里的运煤括板机输送,经过电动碎煤机后,由电动翻斗式提升机把粉碎好的煤送到每台抛煤机上的日用煤斗内供抛煤机不断地使用。而抛煤机的送进炉膛的送煤量,由值班生火根据汽压的高低来人工控制煤的供给量。炉膛里燃烧的煤要成为煤渣必须定时清炉,清炉时由生火人工把炉膛里的活动翻炉排翻起 90 °,使炉渣倒入灰坑,随后由电动推板出灰机把炉渣推送至电动螺旋出灰机送至炉舱中央的一台电动翻斗出灰机送至桥楼甲板上的储灰间,煤灰从储灰间底部中间的一根通海的落灰管抛入大海,而在港口时则把出灰门关上,到船航行至大海时才把灰门打开放掉。整个这套炉舱电动机械化设备是上海船厂自己设计制造和安装,似乎比较完美,但后来在实际使用中毛病不少,问题多多。表面上人员是减少了,炉舱每班只需 2 位生火值班,一天三班只需 6 名生火即可,人数大大减少,另外由于材料以及制造上不过关,毛病同样多多,应用中设备经常出现故障,轧死、断裂、弯曲、磨损严重等等不断出现,给机舱管理人员增加了另一种劳动强度,抢修排障事件经常不断。机炉舱值班人员班班做得苦透。 为了提高热效率,减少排烟的余热损失, 2 台锅炉的管群中装有蒸汽过热器,汽鼓中出来的饱和蒸汽进过热器再加热成为过热蒸汽供主辅机使用,这样可以提高热效率,减少煤的热能损失。从理论上讲,这是正确的,但实际使用中,由于主机活塞令以及缸壁的材料不过关,就是用了汽缸油加以润滑还是问题不少。造成吊缸次数增加,材料浪费严重,另外由于多用了汽缸油,造成炉子内油垢增多,造成水管传热效率降低,甚至造成水管局部过热鼓泡,需要停炉封管,修理增多,洗炉次数增多,变相造成了许多损失。这些都是船厂在设计和制造中没有考虑到的,这就是因为当时船厂修船经验少,制造技术低的缘故。 3 条船在上海船厂修理改造,大概有近 2 年时间,出厂后投入营运,由于老船换新装,机舱设备搞得“三不像”,前没有样品,后也不会有这类设备,船厂生了这“三胞胎”,真是伤透了脑筋。因为设计和制造工艺上都没有先例,许多地方都不过关,毛病多,故障不断,许多毛病船员无法解决,所以出厂后走走停停,不能正常营运,船员们做得苦透。“和平 1 ”号二管轮童镐华同学做得劳累过度,造成肾脏出血,不得不离船治病。海运局为之头痛,船厂也烦心。所以大概不到 3 年时间,“和平 1 ”号和“中兴 5 ”号先后进厂,炉舱机械化设备被拆除,改为燃油系统,使 2 条船的营运恢复正常。 我在“和平 46 ”号大修时看着这套设备由安装到试车,后来我直接负责参与使用和维修,对这套设备常出现故障和毛病的地方及零部件进行维修并加以改进。在船厂的大力配合下,共同帮助改进部份零部件的结构及材质,厂方大力配合供应易损部件,而船员改进操作。在厂方和船员的共同努力下,这套炉舱机械化设备逐步趋于正常。所以“和平 46 ”号坚持使用近 10 年之久。至 70 年代初,国家煤炭要综合利用,用煤受到限制,这样“和平 46 ”号也进厂改为烧油,于是这套机械化设备退出历史舞台。今后永远不会再出现,书本也不会有记载。 船厂在修船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己的设计和制造能力,在造船和造机的能力上迅速发展。大连船厂造了 2 艘万吨级的散货船,“跃进 1 ”号、“跃进 2 ”号,用汽轮机为动力。上海江南造船厂造了“东风”号开始不久,又相继造出了“风”字型、“长”字型万吨级散货船,约 10 多艘。上海船厂也从造 3000 吨货船开始,接着不久造出几万吨级的大型货船投入营运。还有沪东船厂跟着建造出大型远洋油轮。而且都是大型柴油机为动力。短短的 10 多年中,我国的造船造机事业迅速发展,起初是造船壳容易造机难,后来船厂也是自己动手,先造小型的,从造 3000 匹马力柴油机开始,掌握经验后开始造大马力的柴油机,尤其是有了万吨水压机后大的部件曲轴可以自己锻造,后来大型螺旋桨也能自己铸造,这样万吨巨轮的机舱设备都可以自己供应,这样我国的造船事业更加快速发展,不单满足国内的需要,而且还接受国外的订货。 我在“和平 46 ”号后来改为“战斗 46 ”号,自炉舱设备改为燃油系统以后,继续为海运局运煤服务,和新造的万吨级船一起在煤运战线上战斗,但由于船老了,速度慢,效率低,被众多万吨货轮所淘汰,于 1980 年冲滩报废,是我亲自送它到拆船厂。它从出厂到报废为人类真正服务了 62 年,太老了,是该休息了,今后这类船将不会再出现。 我 1958 年上“战斗 46 ”号,一直没有调船,整整工作了 22 年,独在一条船上工作 22 年之久的恐怕只我一人吧! 为什么不调船,原因很多,主要原因是:自“战 46 ”号大修以后机舱炉舱按装了一套全新的设备后营运中机炉舱设备经常出现故障,尤其是炉舱,抢修排障工作频繁,船员劳动强度大,我是二管轮主管锅炉和炉舱机械化设备,航行中除了 8 小时值班外,其他时候有了故障,不论白天或晚上都要一直帮助抢修排障。另外,锅炉改成水管炉后,主辅机使用过热蒸汽后,需用汽缸油润滑,使用中不知是汽缸油质量不好还是主辅机活塞令材质有问题,使用中主辅机缸壁及令磨损较快,所以要经常吊缸检查维修,劳动强度大,船靠港后要及时吊缸抢修,船员连下地的机会都很少。“和平 46 ”号机舱的毛病多,轮机人员高强度工作是当时海运局出了名的。由此许多了解情况的人不愿意到“和 46 ”号来工作。而我自调至“和 46 ”号后,经过大修的洗礼,看着它机炉舱的新生,从无到有,我与这套设备天天滚打在一起,从它的不听话到慢慢地听话了,我与它真是有了一定的感情,由此也就懒得走了。关键是光阴过得太快,在船上一拖就是 20 多年,我为这老船化出了大半辈子心血不遗憾。 “战斗 46 ”号报废以后,我才有空在家休息了很长一段时间,因多年没好好公休,积下了不少公休时间,所以人事要我多休一段时间,正好我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好好复习内燃机知识,准备好上内燃机船工作,因“战 46 ”号是最后一条蒸汽机船。我休了约 10 个多月后,人事派我上“长治”轮工作,任轮机长,是代公休。后又派我到“长顺”轮任轮机长。两艘是同类型船,都是江南船厂建造, 25000 吨散货船,主运煤炭,主机是二冲程柴油机, 5000 多匹马力, 105 转 / 分, 12 海里 / 时,开头主机用重油,后来为了降低成本,试用渣油,渣油粘度大需要加温至 80 ℃以上才能使用,船上大搞技术革新,后来又搞油掺水以节约开支,降低成本。我上“长顺”轮前已有 蔡国华 学长搞这项技术革新,已很有成果,我上船后继续他们的工作,把掺水的比例逐步提高,也为节油工作做了一点努力。 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船舶的操纵管理在国外新型的船舶上都使用了电子化新技术以提高管理水平,确保船舶航行安全,减轻船员劳动强度。我国在交通部领导下,上海海运局为了跟上国际新技术的步阀开始要在船上进行电子化新技术的试点,准备搞一艘无人机舱船以获取第一手技术资料以便推广。海运局选中了“长顺”轮,因为它机舱有集控室。由上海船舶科研所负责这项科研项目。科技人员由所长亲自带领,上船安装设备,随后跟船试验。经多次调试和改进,逐步趋于完整,我们船员密切配合。约经过近 2 年的时间,这套 16 小时无人值班机舱自动化装置终于试验成功,交付船员使用,效果良好。最后由交通部以及国家科委跟船检验,获得验收通过,并获得国家科技二等奖。“ 长顺”轮成为我国第一艘半自动化机舱管理船舶 。为今后造船积累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我从头到尾参与这项试验工作,学到了以前学校里没有学到的知识,感到很欣慰。 我在“长顺”轮工作了约 5 年光景,专事北煤南运,专供上海发电厂及长三角地区的用煤,很忙。每年的运输任务约 70 万吨左右,任务很紧,必须要多装快跑才能完成指标。我在船上团结全体轮机人员,努力工作,加强管理和维修保养。并积极配合甲板部的小修小补,全船共同努力做到自修不停航。 5 年中“长顺”轮很好地完成局交下来的年度任务。有 4 年是超额完成任务,有 3 年被局评为红旗船,这是“长顺”轮全体船员共同努力的结果。我在“长顺”轮有 2 年被船员评为局级先进,当然这是我应该做的。 1986 年 6 月,我在“长顺”轮光荣地参加了中国共产党,这是我多年的心愿。 1989 年我已 59 岁,组织上把我从“长顺”轮调下,公休一段时间后,组织上给了我一个新的任务。 命我带领一个 5 人监造组到巴基斯坦卡拉奇船厂负责监造一艘 17000 吨的散木两用船。原计划一年半完成,但后来由于多种原因拖了整 3 年才交船。这艘“友谊 20 ”号轮是我国委托巴基斯坦建造。由上海船舶设计院设计,材料和设备由巴方负责向日本购进,由卡拉奇船厂建造。船用设备都是日本制造,当时比较先进,驾驶以及机舱的设备自动化程度较高,主机驾驶台遥控。这样我经一个船舶轮机管理者一改身份成为一个船舶建造监督者。当时我任监造组组长,由交通部任命直接委派,肩上的担子很重。 在 3 年的监造过程中,我学到了不少规范和规则,看到了一条船从一块块钢板到一艘万吨巨轮,又看到一件件零部件和一颗颗螺钉的安装成万匹机,直到试车的全过程。也学到了钢板上船台,船体的焊接成船,下水后再试车试航必须把握的技术规则。这些都是普通轮机人员所学不到的。所以我非常重视这次监造工作,认真地带领监造组的同行积极认真地做好监督工作,争取顺利圆满地完成组织上交下来的任务。 1992 年 5 月,“友谊 20 ”号试航成功,顺利交船。我们监造组也顺利地完成了这项光荣任务。回国后监造组向局造船科汇报了任务完成全过程后,工作宣告结束。 我回到上海交好工作任务后正式办理退休。不过已超出退休年龄有一年之多。回想起这段经历,感触很多,首先要感谢组织上的关心和培养,在我即将退休之前给了我这样一个再学习的机会,使我学到了不少知识,感到很幸运。人的一生做到老学到老,一点不错。 退休时正遇国家改革开放的初发时期,各单位的三产企业像雨后春笋一样出现。海运系统也办起了各种小型的航运企业。技术人员缺乏,我一到上海还未办退休手续就有单位来电请我工作。最后被海运局工会办的一三产航企所邀请,任指导轮机长。不久又被锦江公司邀请上船跑远洋,约一年后又被 交通部部属理货总公司的三产单位泰利船务公司所聘请任指导轮机长,工作有 5 年之久。 1998 年底泰利公司倒闭,我也就打造回府了。就此我真正结束了我的海员生涯,是年我已是 69 岁的人了,是该休息休息了。 我在 41 年的海员生涯中,遇到过一次极危险的事,差一点葬身海底。事情在 1977 年 8 月份,是台风季节。我在“战斗 46 ”号正从青岛返航途中,遇到了强台风,船走进了台风中心,第 4 舱的舱盖板被大浪卷走了 7-8 块,装满煤炭的大舱里不断灌进大量海水,接着舵链的一根连接拉干被风浪的冲击力拉断,船失控,被台风卷往花鸟山方向,有触礁沉船的可能。危急时刻,在船领导的带领下组织全体船员奋起抗台,组织几个组;封舱口、抢修舵链固定舵扇,抢抛双锚拖住船的后移,经全体船员的奋战转危为安,未造成沉船伤命事故。 事后受到交通部的表彰,并授予“战 46 ”号为“抗台英雄船”的称号,在交通系统开大会给予表彰。 就此事件使我真正体验到,做海员的危险性。 为此我深深的体会到做一名海员不容易,要一辈子在船上干更不容易。他必须具备终身为海运事业服务的精神,工作中必须要发挥团结协作精神,才能用集体的力量战胜困难。 做一名海员还要具有大公无私忘我精神,要把小我放在背后,把大我始终放在心上,这样才会在工作中精心无畏地去战胜各种困难,否则就难以坚持,必定为半途而废,不可能一辈子在海上战斗。 我还体会到做一名合格的轮机员,不单要不怕艰苦,还要有不断改革和创新精神。工作中对经常出现的故障和毛病要找出原因加以改进,不让设备出现同类型毛病,使设备经常处于可用状态,做事不能墨守陈规,得过且过地工作,否则设备的毛病会越来越多,最后不可收拾。我在“战 46 ”号时,对机炉舱新装的设备应用中经常反复出现毛病的地方加以改进有的加以改造,致使这套设备坚持使用了 10 年之久,如我们不坚持不改进的话,下场就同“和平 1 ”号,“中兴 5 ”号那样改装后不到 3 年就不能坚持了。 回忆我工作全过程, 1957 年 5 月 2 日到海运局报到开始,工作至 1992 年 8 月退休,整整是 35 年零 3 个月,真是弹指一挥间,几十年的海员生涯很快过去。一辈子在船上工作的恐怕不多,很明显我对家庭的照顾,对父母亲的关心以及对子女的教育是不够的,心理是很内疚的,但为了海运事业我不后悔,也不遗憾,总结一生的工作应该庆幸,因为我在几十年的工作中没有出过任何责任事故,也没有工伤,倒是被广大群众多次评为年度局级先进。我为国家海运事业的成长和发展做出了一些微薄的贡献感到自慰。 我在海运局工作的全过程,也是我国海运事业由小到大,由老旧到新型,由少变多的全过程。我见征了我国海运事业发展壮大的进程,看到了由一个海运弱国变为航运大国的全过程。我退休至今已快 20 年了,这近 20 年来国家的发展日新月异,真是一天一个样,三天大变样,我国的海运事业更是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造船事业蓬勃发展,现在造船速度越来越快,不单供应国内的需要而且还为别国造船,造的吨位越来越大,船的类型越来越多,造机的马力越来越大,质量越来越好,而且船舶的技术性能越来越先进。现在有大型油轮几十万吨级的巨轮,有几千只甚至近万只标箱船,船长 300 多米,机舱上下用电梯,机舱管理以及驾驶台操控全部用电脑,航行定位通讯全部利用卫星新技术。现在船上管理人员的知识要求越来越高,船上已没有了电报员、电机员,这些工作都由驾驶员,轮机员来掌控,来完成,高科技普及海运事业,所以海事大学培养的航海人才要求越来越高。 国家在蓬勃发展,科技在不断进步,海运事业前途无量,现在大量的海运接班人正在源源不断地涌现,我相信在今后宽广的海运战线上必定会青出于蓝胜于蓝,我国的海运事业定会立于世界海运之巅。 (注:本文由大连海事大学 50 、 51 、 52 级同学联谊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汪育才推荐。 2011 年 12 月 5 日)。
个人分类: 未分类|2772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华为往事(二十七) 刘平--中研部的第三代领导人
sunapple 2011-10-2 15:35
     华为部门主管(包括各办事处主任)一般两年就要轮换。这样的机制是保证华为得以持续发展的原因之一。无论哪个领导(除了任总)都是可以换掉的。1998年,李一男在中研部当总裁两年后,就开始选择中研部的第三任领导人了。洪天峰被选为李一男的接班人多少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之外,因为当时的热门人选是时任管理办主任的李晓涛和预研部总裁徐文伟。    在万门机开始招兵卖马的时候,软件开发人员一般都是我先面试,再给李一男批准。有一天,李一男带来一个很魁梧的人,跟我说,这个人不用面试了,就安排在你那里工作。这个人就是洪天峰。后来我知道他是由他在华中科技大学的同班同学,华为的元老郭平介绍来的,所以不需要面试。洪天峰第一个任务是在我指导下开发模块间通信的传输层软件。由于他比较有开发经验,很快就担任了后台软件的项目副经理(经理是费敏,第四任的中研部总裁)。在万门机开局成功后,洪天峰接替李一男担任了万门机的项目经理。    与郑宝用,李一男有过人的智力不同,洪天峰靠的是他的韧劲,他的坚持和他良好的性格。他在《华为人报》上发表过一篇文章《韧的战斗》就是他性格的真实写照。他是属于那种慢工出细活的人。拿着一张报纸可以看半天。后来当中研部领导后,整天盯着老板的讲话看,琢磨老板的意思。他在会议上的发言最能符合老板的心思,所以深得老板的喜欢。    在1996年,洪天峰曾到杭州办事处当了半年的办事处副主任。老板有一次去杭州办事处视察,问洪天峰,你是否给办事处的人都做了CC08的技术培训了?洪天峰答:都培训了。老板再问办事处其他人,他们说没有培训过。回公司后,老板在一次中研部的干部会议上把洪天峰大骂了一通,竟敢骗我!    洪天峰从杭州办回来后,有一段时间没有岗位。我碰到他的时候,问他在干什么,他说失业了。后来他到中试部任总裁。任总是这样评价洪天峰的:“不管我怎么骂他,贬低他,他都毫无怨言,一如既往地做好自己的工作。这才是我们需要的好干部”。    1998年初,公司按惯例在蛇口光华电影院召开全体员工大会,由各部门负责人做部门工作总结报告。代表中研部发言的是徐文伟,代表中试部发言的是洪天峰。任总在最后总结时,对中试部的发言大加表扬,引得下面中试部员工的一片掌声。要知道,自中试部成立以来,这是老板第一次在公开场合表扬中试部。正是这次会议决定了中研部的第三任总裁是洪天峰而不是徐文伟。   不过,洪天峰并没有郑宝用,李一男那样的威望,任总也不再需要那样的个人英雄。中研部的第三代领导实际上是集体领导。洪天峰任中研部总裁,负责管理;徐文伟任预研部总裁,负责技术;黄耀旭任产品部总裁,负责产品开发。中研部进入了“三驾马车”的时代。每次会议,他们三人都会同时出现,每人都要说上几句。很多事情往往都是议而不决。这段时间应该是中研部管理越来越规范,但决策却越来越慢的阶段。
个人分类: 技术力论坛|4907 次阅读|0 个评论
唐山七中(唐山系列013)
热度 1 gl6866 2011-8-21 12:49
我在《唐山系列》的第一篇里说过,我离开青岛时还是个十四岁的孩子。我在青岛念的小学,整整念了八年。大家恐怕会奇怪,小学都是六年制的,你怎么念了八年?难道留级了二年?其实并不是这样,在上四年级时,我因为得了风湿性心脏病而休学一年。待到我毕业那年,文革已经开始,全国都乱了,大学、中学、小学都乱了。那么轮到我要升中学时,那年的初中却不毕业,所以我就只好在小学里又待了一年。这样前前后后就是小学八年。 到了唐山,我还小,依然要上学。这是我和二弟的小学老师在我们临离开青岛时叮嘱的。我和二弟曾都在青岛合江路小学上学,后来他们那个年级的二个班连同老师共同转到丹东路小学了。我的班主任老师姓孟,他的女儿和我是同班同学,我们的关系很好。后来我从武汉回到青岛时还专门去看过她们。那时我已结婚,但我的同学却还没有。我弟弟的老师姓周,也是很好的一位老师,尤其对我二弟更是关爱有加。听说我们要走了,她也很不好受。但那个年代谁又能怎么样呢?只有答应二位老师一定好好学习。或许这就是对老师最好的报答了。 到了卑家店,我的学籍就落在唐山七中。我的班主任是个男性,在我眼里他是个典型的“文革人物”。这个人可不怎么样,他并不把我当成什么学生,而是把我当成“阶级敌人”。我的父母虽然是“右派”,在文革中受到冲击,单位把他们遣送回乡,可我们不是什么派。当时称“可教育好的子女”,也就是说,生长在“右派”家里的孩子都是“有问题的”,只是通过“教育”,可以成为“好人”。可见那时人心是个什么样了。唐山七中的班主任老师就是这样看待我的。不仅如此,他还把我们家的事情和班里的同学讲了个底掉,让我在班上根本就无法抬头见人。不仅老师常常在上课时点我的名,同学下了课也是找茬羞辱我。现在都在讨论什么“寒门子弟”的问题,但我觉得人穷不要紧,要有“人穷志不穷”的精神。通过学习会改变自己的命运。不过在那个个荒唐的年代,又有谁知道我这个属于“政治”上的“寒门子弟”,再如何努力也无 法 出头。人家都说我是“人穷志短,马瘦毛长”和“落魄(pei)的凤凰不如鸡”的风凉话。别人的话说什么的都有。可我不信邪,凤凰就是凤凰,鸡就是鸡!不能混为一谈。 唐山七中的学生比较复杂,不仅仅是万福庄的,还有卑家店镇上以及其他各个村的学生。他们基本都是所谓的贫下中农的子弟,自然比我要优越得多。好在那时处于文革时期,中学的学习也就那么回事,我看那些学生也就在那里混而已。将来中学毕业了,如果能够进入工厂工作或当兵就是他们最大的愿望了。不过大多数并没有那么幸运,还是回家种田去了。我有二个同学初中毕业后分别分到首钢的迁安原料基地和第八陶瓷厂当工人,这样就算是脱离了农民队伍,进入工人阶级。现在看来,那时的确是很风光的。我们这样的“政治寒门”就只有回乡种地。由于在中学的处境很不好,我也隔三差五不去上课。我就在唐山七中混了不到一年,就不再去了。毕业文凭还是过了很久去补的。否则在我的简历上大概只有高小的文化水平。 我在小学曾休学一年,小学没有英语课,我父亲就教我学英语。那一年的收获很大,为我以后的自学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后来到了文革开始,父亲和一位著名的物理学家束星北一起劳动,束星北曾经历过二战时期的年景。他和我父亲说,中国文革如果再继续下去,过不了多久便会出现人才断档的现象。他要我父亲好好教我们英文。自那以后,父亲便一心“闭门课子”。在我来到卑家店时,我已经能背诵好几百段英文的小文章了。我父亲解放前在北京的美国侨民学校上的中学,后来又考入辅仁大学英语系。他的英语是没说的,此后又教了这么多年的英文,教我们自然也是非常认真。他就是希望我们能把英文学好,将来能有一技之长,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他相信我们这个社会不会永远这样荒唐下去的。 但是,父亲的这种想法并没有马上实现,我们也必须耐住寂寞,努力学习而已。尤其是后来在烟台养病以及我看了一年的大门的时候,读了相当多的英文著作,这是那些农民子弟没法比的。在他们眼里,认为就是变天了,城里的人要下来,他们要进城了。这当然是他们美好的愿望。可后来这种愿望并没有完全实现,就是他们来到城里,也只能从事一些体力劳动。可是我学英文的结果是到我流落的武汉时才得到发挥。1978年《湖北日报》把我的“事迹”用了半个版面的篇幅进行宣传,“标榜”我是自学成才的典型。我现在对那段经历还历历在目,成为“典型”犹如在铁板上,滋味并不好受。我只是希望靠我的英语特长在社会上有个立足之地,仅此而已。后来我便考入中国科学院工作了。多年的自学,终于有了回报,多么不容易啊! 我现在每周去五次健身房,有教练帮助会员锻炼。可是在我看来,教练的职责仅仅是 “教” (train),而关键还是在“练”(practice)。那么练与不练教练不过是劝劝而已,他们不会下很大心思管你的。我也见到许多人请了教练,花了钱,但他们却不练,尤其是女性朋友。我以为,这样便没有达到目的,钱也白白给了教练。教练很会做工作,说你应该这样,应该那样,可是他也就是给你比划一下,教你一些动作。然后就是你的事情了,如果不练,永远达不到健身或减肥的目的。之于学习,也是如此。这就是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 《唐山系列》相关博文 000、唐山大地震祭(2011年7月28日) 001、初到唐山第一冬(2011年7月31日) 002、卑家店与万福庄(2011年8月2日) 003、革命歌曲与涮羊肉(2011年8月2日) 004、家乡的副业生产(2011年8月3日) 005、 临时安置房的邻居们(2011年8月6日) 006、康大丫头(2011年8月7日) 007、盖新房(2011年8月8日) 008、西不压东(2011年8月11日) 009、八印锅(2011年8月12日) 010、脱坯搭炕(2011年8月14日) 011、院墙的苦恼(2011年8月14日 ) 012、白薯窖(2011年8月18日)
个人分类: 唐山系列|4280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张岩的文章
wujunlin 2011-6-26 19:35
加藤嘉一是我在北大国际关系学院的同班同学。作为日本留学生,加藤不仅中文如火纯青,而且关心公共事务,积极参加各种公共活动,是不可多得的人才。最近读到加藤发表的五四感言,其中对北大学生的心态做出了尖锐批评,特此全文转载,红字为我的评论。 作者:赵岩 今天是 2011 年 5 月 4 日,祝愿中国青年以及青年教育的所有利益攸关者们快乐,但愿你们的过去是辉煌的,今天是幸福的,未来是光明的。   在上一篇 “ 我的北大体验 ” 中,我提到了一个明确的观点:北大不是自由、民主的地方 (开篇明义,言简意赅) 。后来,我收到了不少来自北大人的抗议信。预料之内,情理之中,说明他们是认同我观点的。若他们真正反对我观点,就不可能那样赤裸裸给我发出抗议信,恰恰表明了他们缺乏自信心 (此处逻辑不通,未必抗议了就代表缺乏信心)。   在这里,请允许我特别说明一下那样写北大的背景。   我深知,那样写至少会间接得罪北大,这样以后许多事情恐怕会不好办了。中国是讲究面子的社会。北大也不例外。得罪似乎是最不应该犯的,低级的错误。但既然我要对北大说点什么,就不可能只是赞扬,势必会涉及到它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和所陷入的困境,如果不涉及这些,就没有任何建设性意义了。它就不是理性的声音与行为了。我不能违背自己的原则,要写,我绝对不会写那种拍马屁的官腔文字。既然要写,我就写我该写的,写我想写的。一个知识分子无法去追求真理,甚至害怕表现真实,那在我看来是莫大的耻辱。   我深知,在中国社会里生存,必须要说服自己向上级机构和领导靠拢,这也是中国特殊国情下的明规则或潜规则。不过,在这个复杂的社会里谋生的知识分子,很需要也有责任向全社会发出独立的、理性的声音。我宁愿冒一个险,写出我对北大的真实想法,因为我爱北大,因为爱,才会求全责备 (一名日本学子对北大爱得如此深沉,这是什么精神?是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 才会希望它越走越好。我自认我的批评是出自善意,从内心深处,我是期待北大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以及和谐发展的( 加藤学习政治学得很到位,且行文有鲁迅之风 )。   我也提出了另外一个明确的观点:北大大多数学子不是精英。围绕什么是精英,我提供了两个指标:一个是 “ 潜能 ” ;另一个是 “ 公共意识 ” 。 (即是说,精英既要有才,又要有德)   北大学生都很聪明、优秀,与他们没完没了的政治、学术讨论深化了我的思考,丰富了我的知识结构。结识北大师生是我的最大幸运,但愿我们能够持续性地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在我上学期间,时时刻刻发现,我周围的所有学生很有能力,他们的聪明远远超过我这个小人物( 加藤尚且是小人物,世上真无大人物了)。   问题是,他们能称为精英吗?   他们中大多数人包括最优秀的学生普遍缺乏公共意识,他们只为自己着想,只考虑将来能赚多少钱,能谋取什么职位,能过上什么样的日子,工作中能得到多大好处。当然,这些意识都有合理性,在一个物质时代,生存和发展压力比较大的情况下,一个年轻人不可能完全不考虑这些。精英们也会考虑这些,但他们的不同之处在于,除了这些,他们还会替社会思考,并且尽可能把个人价值的实现和整个国家乃至世界的需求结合起来,把个人发展和社会整体进步结合起来。很不幸,在我眼里,北大大多数学子并非如此。   这个问题很重要,请允许我借助 5 月 4 日的历史时刻,继续写下去。   就北大学子而言, 99% 以上人的 “ 潜能 ” 不成问题。当今,北大清华无疑是全世界最难进的大学。也许有人会说,哈佛更难上,但在我看来,上北大比上哈佛难多了。北大不该变成哈佛的预科,能考入北大的,一定是人中精华,中国青年不要盲目自卑 。(在美国靠着裙带关系进名校的现象太严重,相比之下还是高考录取公平。当然,究竟上北大难还是上哈佛难,是一个可以争论三天三夜的问题)   平心而论,我的天资绝对不如北大绝大多数中国学生,他们的聪明和优秀时常让我感到压力,不管是记忆力还是计算能力,辩论能力还是逻辑思维能力,演讲水平还是学习语言的能力 (我敢说没几个北大生的语言学习能力比加藤好:有几个北大生能用日文或英文写出这样水平的文章? ),我都自愧不如。坦白地说,我在北大国关学院读本科的四年和读硕士的两年期间,很多的痛苦和焦虑都源自周围同学所形成的无形压力。但也正是这种压力,激发了我的危机感,使我加倍努力,广泛阅读,培育自己的潜能( 优秀的人总是看到别人的长处,平庸的人眼里只有别人的短处) 。否则,我也许连毕业都很困难。   北大学子身上所缺乏的不是潜能,而是成为精英的第二个必备条件 —— 公共意识。问题出在哪里呢?在我看来,毫无疑问,出在教育( 要图穷匕见了) 。   在中国的大学生,当然也包括北大在内,政治课的课时是得到充分保证的。这是所有中国大学的必修课,不修这些课就不能毕业。我属于国际关系学院,对 “ 国关 ” 的学生来说,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专业必修课 (孙老师和关老师?)。 除此之外,还要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等政治课。这些课程之所以还在设置完全是基于国家政治体制的需求,这些课程在学生中的受欢迎程度非常低,经常是要靠点名来维持上课人数。问题就出在这些课程的授课内容和现实需求之间存在极大的脱节,这就造成了青年学生的疏离。   而现实迫切需要的公共意识的培养,却没有相应的课程来担当。老师也知道学生对政治课没兴趣,来到课堂也只是应付点名,心在别处,考试时突击一下,考完试就全都还给了老师。政治课上的情景可以拍一部情景喜剧:睡觉,聊天,上网,玩手机,看英文 “ 红宝书 ” ( GRE )等。上课难得认真的,大多是从农村出来的同学,他们不光老实听话,而且对什么都好奇,什么知识都希望抓住。这么好的学习时间,就这样被蹉跎,真的令人感慨。( 中国大学如果取消政治课,教学质量在一夜之间能提高一大块。这样明显的问题应该很快就得到解决的。当然,除了在中国)   和天下所有女孩子一样,北大女生也迷恋打扮,在生活方式上,逛街、谈恋爱一样都不少。我所观察到的女生,从大一到大四期间形象的改变是令人吃惊的。相比之下,北大男生并不十分注意外在形象,大大咧咧的才子型男生占绝大多数。他们进入北大后,改变更多的是思想 。(这里有潜在的性别歧视,潜台词是:只有男生改变了思想,女生读了四年只是学会化妆打扮而已。另外我觉得这一段话有点离题,不过我可以负责任的说,北大女生在化妆打扮上还必须抓紧努力,和国外差距还是比较大。至于男生,就不说什么了。)   令人可惜的是,没有人在公共意识上对他们多加提醒。这是北大政治课最失败的一个地方。它没能很好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使命。在北大的氛围里,在各种知识交汇的背景下,学生们很容易接触到各种中外思潮,那种西方式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理性主义等思潮,很有市场。但他们的问题是,思想归思想,行为归行为。知识、专业、能力都没有问题,观念也没有问题,但涉及到可以转化为行为的公共意识,始终是他们综合素质中的弱项,这影响了北大学子成大器。   根我观察,北大学子的价值观念有两个极端(当然也不排除中间地带,北大也有许许多多 “ 沉默的大多数 ” ),一个是所谓 “ 崇洋媚外 ” ,越了解西方的文化、制度、观念,越喜欢它们,就越排斥本国文化中那种落后的东西,进而彻底排斥本国文化,这批人绝大多数都渴望出国留学,留学不仅是为了求知。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尽早离开祖国,去他们所向往的自由、民主的 “ 天堂 ” ,( 我觉得很多出国的人未必有这个境界,只是追求更好的生活水平而已) 比如美国、欧洲,至少也要到澳洲、新加坡,即使是香港,也是一个可能的选项。即使留在国内,他们也更青睐高盛、摩根斯坦利、麦肯锡等外资企业。   另一个是 “ 遵从体制 ” 型,这类人越了解西方的文化、制度、观念,就越觉得 “ 中国模式 ” 靠得住,有生命力,尤其当金融危机爆发,放任式的资本主义遭到怀疑之后。这批人希望能缘着国内体制的阶梯往上走,其中的一些人毕业后,有留校在共青团等工作岗位上落脚,寻找机会徐图发展的,有考国家或地方公务员的 。(简而言之,不做卖国贼,就做党棍,北大学子真难啊)   考公务员或保研的学生里,有相当多的人是为了 “ 保身 ” ,即就业形势不好,未来走向不明朗,所以暂时搁置就业或依靠铁饭碗把日子过下去,当然这些学生也不排除出国留学的机会,要看他们在国内能不能找到发展机会,他们愿意在国内谋求发展希望依托现有体制发展自己,但一旦希望落空,他们一样会观念大转向,转而向国外寻找发展机会。   北大并无多少真正的精英,但几乎每个北大人都自认属于精英。那些应试教育的优胜者们进入到北大这样相对自由的环境后,加上了解了西方的东西后,心理所承受的冲击可想而知,许多人都经历了一个迷失方向的阶段。到了大三,面临选择毕业之后的出路,他们加速向现实低头,当然理想的选择也有两条,一个是靠体制吃饭,一是出国留学,再图长远发展或暂时委身外资企业赚几个钱。   从这个角度看,被认为个人主义的北大学子实际上是最典型的从众主义者。( 二者不矛盾,因为大家都是个人主义者,所以做一个个人主义者就变成从众了) 他们很害怕与众不同,担心只有自己跟不上其他学生的成绩、就业、工资、地位等。学子们自以为是的精英意识不支持他们选择那种无足轻重的、非常不稳定的、普普通通的单位,他们还是尽可能谋求走高端的、非凡的,无愧于北京大学这一招牌的人生之路。   问题在于,从政的也好,赚钱的也好,绝大多数学生只是从谋生、私利、地位等角度去看待社会和自己。从小被舆论、教师、家长压抑,一举一动都被监视的孩子们已经无法或无力真正开放心态和姿态,深思那种攸关国家与人民的大问题,如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社会与制度的关系、世界与中国的关系等深层问题,并没有多少人有兴趣去研究和关心。( 对这些大问题思考的人多了,对现行制度评判的人也就多了,这对和谐社会是很不利的。所以现在这个不鼓励学生思考大问题的社会制度,恰恰是执政者的一个理性选择) “ 为这个社会,我能做点什么 ” ; “ 从我个人的优势看,从事什么行业最有利于社会进步 ” ,这种深层而本质性的思考,在今天北大学子,甚至老师中已很少能看到,即使有,也是凤毛麟角。我看到的则是师生为了获取自己的利益、地位、名声而不遗余力,乐此不疲。   一位我非常尊敬的国关学院的老师曾对我说,他们上学的 1980 年代,北大真的是充满着朝气,在开放和自由的氛围中,师生们碰撞思想,指点天下大事,当时著名的 “ 三角地 ” ,成为当时校园各种思潮的集散地,也是各种创意、思想火花、生活时尚的集散地。大家都有自己的梦想,并为之奋斗 。(你看,这样思考大问题的师生多了,很快就闹出政治风波了吧)   我深知,虽然那一年代的青年有些简单或极端,但他们的心中有燃烧,那燃烧绝不仅仅是为了个人的一己私利,不仅仅为了功名利禄、锅碗瓢盆,迄今为止,令人钦佩。相比之下,今天的学生已变得很现实,很实用,很功利,缺乏思想,缺乏理念,只关心个人利益、个人出路,才华都耗费在了这些被技术化了的方面。可能和市场经济的大背景有关,生存变得严峻了,但不管怎样,这不是真正精英分子的思维状态。这是真相。    2008 年北京奥运前夕,北大 “ 三角地 ” 被改造,学校给的原因是为了把它电子化,让校园设施更加先进,环境更加优美。学校有学校的政治正确,其他人也许改变不了。但令人沉思的是,当对北大来说具有标志意义、催生过一代代北大人思想的著名场所被改造、拆除的时候,学子们悄 ? 坏模 ? 蚩 ? 贝驜 BS ,也有人发出几声唉声叹气,如此而已。我不是鼓励谁去做出过激的反应,我只是有感于一种对自己历史、对思想的冷漠,凸现出当今北大学子身上一种严重的精神缺失。时光已过,仍有余香。   说了这么些,有些悲伤、抑郁了 (中国自己的问题,却要让一个日本友人为我们悲伤,抑郁)。 今天学生的各种行为也都是由多种力量所决定的。学生 “ 被学习 ” 、 “ 被上进 ” 、 “ 被出国 ” 、 “ 被就业 ” ;老师也 “ 被上课 ” 、 “ 被教育 ” 、 “ 被考试 ” 、 “ 被老师 ” 。在国家处于这样特殊的时期,生存问题是任何人都不能不面对的,任何学生都想找个能说服自己的去处,却很难。因为难,所以大家都提早上心,考证书,做兼职,一切为了将来发展。热情、精力甚至体力都已被耗尽,哪里还有多余的时间和热情去过问其他和个人生存无关的事呢。   北大精神,已经深深打上了实用主义的烙印。   我深信,绝不仅仅只有一所北大如此。
25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9: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