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underdog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underdog(贱狗):奥巴马自称是一条“贱狗”
热度 2 liuli66 2011-11-20 22:16
underdog(贱狗):奥巴马自称是一条“贱狗”
来自 谷狗 第一次接触到这个词 汇。不懂。 不懂,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就像那个著名的广告说的。 虽然那广告是对女性说的,对男性也是适用的。 never 2 old 2 learn. 浏览了“前人”关于underdog的文章, 查查了金山词霸, 都不觉得解渴。 斗胆提出试译: 直译为:贱狗 underdog这种贱狗, 屡败屡战,顽强拼搏。 underdog意译为:屡败屡战者,及 屡败屡战精神。 奥巴马就自称:俺就是这样的一只屡败屡战的贱狗。 —————————————————— OBAMA:I'm used to being an underdog. http://www.huffingtonpost.com/2011/10/03/barack-obama-underdog-2012_n_992763.html WASHINGTON -- President Barack Obama said he considers himself the underdog in the 2012 presidential election. And he has no problem with that. In a Monday interview with ABC's George Stephanopoulos, Obama said he is absolutely the underdog in his upcoming race, due in large part to the dismal economy playing out on his watch. His comment came in response to Stephanopoulos indicating that a new ABC poll coming out later Monday found that 55 percent of Americans think Obama will be a one-term president. I don't mind, Obama said of the poll's results. I'm used to being an underdog. Ultimately, however, he predicted that voters will pick their next president based on who presents a vision for the future that can help ordinary families recapture the American Dream. And that, he said, is something he knows just how to do. When I ran in 2008, the basic idea was that ordinary folks who are working hard, doing everything right, just weren't getting ahead, Obama said, citing people's frustrations with the rising costs of health care and college education. The whole approach of everything I've tried to do over the last three years is to say, 'What are those big changes that we have to make so that our kids are getting the best education? we've got the best infrastructure in the world? we've got the tools that allow us to succeed again?'
个人分类: 教与学|686 次阅读|5 个评论
也谈underdog精神
热度 12 ssg334 2011-11-20 12:59
细读了杨晓虹博主的《 周星驰,起跑线, 与美国精神 》,感慨良多。如果说个人英雄主义是美国人的银幕形象的话,underdog精神就是他们生活中不屈不挠的象征。 我想到了90年代风靡全美的情景剧《Friends》,虽然是基于好友的多方鼓励和支持,但瑞秋事业上的小小成功可以说就是underdog的典型案例。失败没有什么,underdog的精髓在于懂得失败,更懂得等待second chance,再次站起来。underdog精神给了美国人小人物的心态:每个人都或许是underdog,还能有更差么?生活本就是平平淡淡,忙碌工作。但人们都有机会追逐梦想,向着自己热爱的方向前进。最后,(戏剧一点)用一个个荣耀组成了自己平凡的人生。杨博主生动描述了underdog精神,并畅想中国人有朝一日也会崇尚它。 如果现在去校园里,抓住一个青年,说:“Hey,be an underdog, and keep going!”我想,此举必成笑柄,还可能惊动救护车。那么,对这样的精神实行“拿来主义”大法,就需要了解它的存在背景。 第一,面子。如杨博主所描述:美国的建立,是基于一群逃犯,饥民,移民在北美大陆寻求新生。他们不是高高在上的贵族,他们没有数千年文明去挂在嘴边,他们没有大国意识!所以,他们的定居,生存,直到走向独立,谱写了一段段underdog的传奇。现今,美国人失败了,自嘲说自己多数时间是underdog,这没有什么,因为大家都会有这样的时间,但是他们心中向前、向着理想冲刺的信念不会改变,因为他们相信自己总在创造奇迹。放眼国内,有了地位名气的人,如何放下面子说自己本就是underdog?因为他们不是在平凡的生活中去追求梦想与巅峰,而是身处高处来追求不平凡的生活。 对于本来一无所有的年轻人,应该不会有面子问题。那么,第二点,公平。我相信世界上的任何一个角落里,都不会有绝对的公平,但是,实现人生的道路上,美国公民获得的公平多于我们。美国多元化的社会组成给了各国逐梦者更多的机会,也带来了失败的风险,最终,大家公平地靠实力说话。每一个有理想的人,都可以努力前进,好的位置永远是能者居之。失败了,调整心态,卷土再来,机会永远在那里。如杨博主描述的美国各大联赛。很多人爱看Will Smith的《当幸福来敲门》,讲述的也是他通过努力,收货成功的事迹。很多人抱怨:美国人也有家族企业,他们也有子承父业。不错,当然有。但那是他们自己的产业,即便如此,孩子不努力,也会使家族衰败。我认识一个叫Robert的犹太人,父亲是开连锁酒店的豪贾,R本人为了接手家族企业,一边在酒店打工,一边在学校读研,30出头了还是刻苦不辍。国内有很多子弟,父母是高层干部或是医院主任,自己成绩再差也可以进入机关或是好的医院科室,这对于事业的发展,百无一利。再如申请课题经费,大家都懂,不必再说。 第三,梦想。每个人都有梦想,但是实现梦想是受到自身和环境的制约的。如果没有公平的天空,如果没有自己的努力,一切都是镜花水月。这里我想说的是,对于自身而言,梦想不可放弃。我有个至交,叫Alan,高中毕业后因为吸食大麻无心学业,就开始打工度日。后来觉得考古是自己的梦想,不应放弃,就上了这个专业的本科,成绩都得了A,接着就从事着这样的工作。我们常坐在离家不远的小酒吧里,喝酒谈天,听他说着他的历史考察(很有意思),而我则抱怨着医院里的种种辛苦。有一次他兴高采烈的给我看一个脏兮兮的酒瓶,说是自己挖出来的,有50多年历史了。我问他:你真的很喜欢考古啊,考虑以后做考古学家么?他自信的回答,他很快就要完成自己的学业,公司给他的待遇也非常好,他会一直工作下去,也许就是考古学家吧。我很受震撼,自己在求学道路上,从未对自己的专业有如此的信念,也从未如此坚定。后来Alan签了公司的终身合同,一面工作,一面研究。这也许算是一个underdog的故事,他走到今天,是因为他热爱自己的行业,想做好它。 这是我认为发挥一个人underdog精神前,应具有的自身和环境的条件,希望同杨博主一同看到:We Chinese love underdogs!
4748 次阅读|19 个评论
周星驰,underdog, 与美国精神
热度 42 BlueAdagio 2011-11-20 01:11
周星驰,underdog, 与美国精神
周星驰, underdog, 与美国精神 其实想写这个题目很久了,又怕一说 会引来名为砖头的飞行物体 ,搞不好一地鸡毛,所以就一直放着。前两天无意中看到一段周星驰的录像(俺是粉丝一名),笑呆了,突发奇想可以把武功高强的星爷拉上啊,呵呵。 什么是美国精神?其实我还真没什么研究,虽然在美国呆了 N 年。但每次回国,亲戚朋友还是会好奇地问,在美国学到了什么啊,美国到底有什么好啊。开始还仔细地去想答案,后来发现这有时是个坑。如果我眉飞色舞地说美国哪里哪里好,有时听众会脸色一沉:你这笨蛋都给美国洗脑啦!如果我耷拉着脑袋说美国怎么怎么不好,有时听众也会脸色一沉:那你去美国作甚? 什么是美国精神?我问我自己。什么是让当初就一帮从英国逃走的乌合之众建立起来的美国成为今天的美国?制度?先进技术?军事力量?侵略?资源?运气?可能都有关系 ,但我觉得光凭这些成就不了今天的美国。 先说两个和体育相关的小故事。众所周知,美国是个全民爱体育的国家,不仅路上跑步的骑越野单车的多,健身俱乐部多,大小球场体育馆多,一说起体育大家就仿佛特来劲儿,比说国家大事什么的都热烈,逼得我这本来对橄榄球,棒球等一无所知的也慢慢成了伪球迷(伪球迷是他们口中那种略懂一二,但又不是哪个球队的铁杆球迷,更多的是住在哪里就支持哪里球队,呵呵)。话说在 2008 年,曾经战绩辉煌后来浮沉二十载的波士顿凯尔特人篮球队终于又拿到了 NBA 的冠军。虽然三巨头的功劳至关重要,但不少人都认为替补队员打得好也是关键。在那些替补里面,有一位叫 Leon Powe 的又是很多球迷心目中的英雄。身世坎坷的 Leon 因为伤多,很多人不看好他可以做首发,有一次记者问他对只能做替补觉不觉得遗憾, Leon 哈哈大笑: No no, I like being an underdog anyway. ( 不不,我就喜欢做 underdog.) Underdog. 除了篮球队,波士顿还有棒球队(叫红袜),橄榄球队(叫爱国者),冰球队(叫灰熊),还有足球队(叫革命)。除了足球队好像还比较新,其他几队无一例外,都是一会儿叱咤风云一会儿输到“扑街”(来自星爷)的。刚刚结束赛季的红袜队就是一典型,今年居然可以从有冠军相到输到“扑了街”,一个月内连输 20 场,结果无缘季后赛。我一 同事是个铁杆球迷,看他那个憔悴啊。有一天和他说起这些球队,我说他们真倒霉,波士顿真倒霉。他竟然不同意,还得意洋洋地说虽然倒霉是倒霉: But we Bostonians are the king of underdogs ! ( 但我们波士顿人是 underdog 之王! ) 又是 Underdog ,还成王成精了。但 underdog 确实是美国人的一个常用词,不时会在对话或电台听到,在报纸中看到。比较常见的句子是这样的: We Americans love underdogs ! ( 我们美国人喜爱 underdogs ! ) We like being the underdogs. ( 我们喜欢做 underdog 。 ) 来美国之前我没学过 underdog 这个词。到底应该怎么翻译才能反映美国人想表达的意思呢?我决定先去查英汉词典。只见词典上写: underdog- 斗输了的狗,竞争失败的人,处于劣势的一方,受迫害者,倒霉的人。斗输了的狗?好像不太贴切。 再试试谷歌的翻译功能:“ underdog- 哀兵”。可能有那个意思,但未免也太悲情了吧,和美国人说这话时还兴高采烈的有点挂不上钩。那到底应该怎么表达这个 underdog 的意思呢?想来想去,觉得可能黑马还贴切些。是的,美国人喜欢黑马的故事,他们喜欢黑马,也乐意去做黑马,甚至是倒霉的黑马之王。归根到底,我想他们觉得他们本来也就只是一群 underdogs (逃犯,饥民,移民)而已。他们中的大部分认为 underdog 只是在某个时间地点可能处于的一种状态,他们认为做 underdog 并不代表一个人或球队的真正价值,他们认为任何人或球队都可能会有做 underdog的时候。 但underdog缺少了一样东西也是不行的,这就是美国人的另一个常用词: second chance ( 第二次机会 ) 。给黑马们第二次机会,甚至二加二加二次机会,给他们以信心和奋斗下去的勇气,为他们打气,不把他们一棒打死,给他们一个宽松一点可以输一些球被打败几次也"It's OK"的环境。然后你可能会发现很多所谓underdog其实并不是什么 underdog ,他们完全可以成为 top dog 。“我要教你怎么赢,我更要教你怎么输(怎么对待输)。”( I’ll teach you how to win, but I must also teach you how to lose. )这是我听到的一位教小孩子打球的教练,对他的学生们说的话。输没什么,做替补没什么,做黑马没什么,这是很多美国人从小就形成的观念。Just keep going (继续前进,自强不息)。 再举个 underdog 的例子。刚去世不久的乔布斯,我想应该可以被称为一匹大黑马或者一只大 underdog ,呵呵。乔布斯出生不久即遭亲生父母遗弃,养父母无钱无权无势,上的是普通的公立学校和大学,成绩也不突出,大学没读完还退学了。 2005 年在对斯坦福大学的毕业生的讲话中,乔布斯提到了早年的这些经历。他说退学的原因是因为觉得学费太贵了,他怕读下去养父母连退休的钱都没有了。退学了以后学校允许他旁听,于是他晚上就睡在朋友宿舍的地板上,白天到处去听听他认为感兴趣的课程,顺便捡易拉罐换钱( 5 分钱一个)买食物。据他回忆,每周最好的一顿是星期天晚上一个叫 Hare Krishna 的寺院提供的免费晚餐。但为了这顿晚餐,一来一回他需要走 14 英里。另外,在大学里他认为自己学得最好的是英语书法 ! What! 后来创办 Apple ,大红大紫了一阵子,但又居然在自己办的公司里被董事会高调地炒了鱿鱼,一夜被打回 underdog 的原型。 “ So at 30 I was out. And very publicly out. What had been the focus of my entire adult life was gone, and it was devastating. I really didn't know what to do for a few months… I didn't see it then, but it turned out that getting fired from Apple was the best thing that could have ever happened to me.” (“ 就这样在 30 岁我给炒了鱿鱼。很公开地给炒了。自成年以来我整个生活的焦点消失了,那种打击可以把人击倒。有几个月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 我那时没有发现,但其实被 Apple 炒鱿鱼是人生能给我的最好的经历。“ ) 哈哈,看来乔布斯也是个喜欢黑马,不介意自己做黑马,更不介意向大家介绍自己的黑马经历的美国人。 说回周星驰。每次看他的电影,捧腹大笑之余,我都觉得他要表现的其实也就是这种 underdog 精神,只是不知道什么原因,我们更喜欢用另外一个词来形容:小人物的故事。真的就只是小人物吗,那些一文不名的,老爸不是李刚的,其貌不扬的,郁郁不得志的,毕业证书不是名校发的(甚至还没有毕业证书!),暂时找不到用武之地的?换一个角度,难道他们不是一匹匹黑马,等待伯乐,等待机会,或者更重要的,是等待一个可以说“ go chase your dreams, we love you, underdogs ( 去追逐你的梦想吧,我们爱你,黑马 ) ”的环境吗? 或者, 这是我的梦想,我的希望。我希望有一天,“喜欢黑马”不再是什么劳什子美国的精神。我希望在中国的年轻父母们不用再在孩子刚落地(甚至还没出生)就担心他会输在起跑线上。我希望没那么多的独木桥。我希望没那么多的三六九等。我希望每个人都有更多的关怀,更多的机会去实现他们的梦想。我希望走在街上,翻开报纸,可以听到看到更多的: We Chinese love underdogs! ( 我们中国人喜欢黑马!说什么语言都没有关系 :-) (照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个人分类: 东扯西读|13043 次阅读|8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04: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