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利益冲突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危机处理”与“利益冲突”
热度 1 等离子体科学 2011-7-29 16:01
——Damage Control andConflict of Interest 暑期的校园里可以看到各种讲习班、暑期学校。在某地看见的有一个就叫 “ 危机处理 ” 。当时只是心里一笑: “ 当年 Clinton 的劳什子都传到这里了! ” Bill Clinton 做总统的时辰,臭名昭著的一个损招就是所谓的“ damage control ”——不是出了问题尽量减少给老百姓造成的损失,而是尽量减少对自己“形象”造成的损失!搬到中国来,变成了“危机处理”。 上周甬温线动车追尾事故,旁观有关部门的事故处理过程,才知道中国的官员们已经深谙其道——出了事故,第一位考虑的竟然是铁道部的“形象”——尽快通车(而不是抢救生命、彻查事故)。所以急急忙忙要把翻毁的车体吊开、埋掉,甚至打算不经过对幸存者的仔细搜索!如果不是现场的特警坚持,小伊伊就应该“正常地”死亡——因为按照“危机处理”的“正常”程序,她应该或者在吊车厢的时候被挤压、或者被直接埋掉——以加快抢修线路的名义! 笔者觉得,第一,应该立即取缔这些有“教唆”嫌疑的所谓“危机处理”课程和讲习班;第二,遇到这类事故,不能由直接相关部门处理,而是要由国家、或者独立机构(包括司法机关)出面负责。 日本的福岛核事故发生时,很多人就指出:这是因为事故的处理交给了直接利益相关方造成的恶果。笔者遇到的来自不同国家的核专家几乎是众口一词:当时应该立即注入海水!而 TEPCO 所以迟迟不动,直到发生了爆炸才开始采取这一措施,不是他们的专家想不到,而是因为他们是直接利益相关方——注入海水,机组就报废。在公司利益和民众利益之间,他们选择了前者。 这就是“利益冲突”—— Conflict of Interest !在现代社会中,重要执行过程(特别是法律过程和牵涉重大经济利益的过程)中都是要尽力避免“利益冲突”的。特别是在危机处理中,一定不能由直接利益相关方参与,更不能交给他们去处理。如果想避免类似这次动车追尾事故处理引发的“公关危机”,“直接利益相关方”的“回避制”应该是一条基本原则。
个人分类: 假语村言|4979 次阅读|2 个评论
也议饶毅小组发的《自然》论文
热度 8 郝炘 2011-3-25 11:38
刘立在他的博文“ 饶毅“性取向”研究飞到Nature上 ”中说: 本人注意到,该文有一个声明,哪位能解释那是什么意思? Competing financial interests:The authors declare no competing financial interests. 我可以解释一下。 大多数生物医学期刊要求文章作者公布他们的Competing financial interests(也许可译为“竞争商业利益”),这是为了让读者知道研究者是否有可能的“利益冲突”。比如,如果研究结果正在被一家制药公司转化成产品,而小组成员中有人持有该公司的股票,就有是“竞争商业利益”。 中国提倡“产学研结合”,鼓励研究人员开公司转化其研究成果。这些研究人员在发表被转化的科学成果时,就应该如实宣布他们有竞争商业利益,比如持有他们公司股份的百分之多少。 有关作者贡献的说明也很值得注意: Contributions Y.R. conceived the project, Y.R., Y.L. and Y.J. designed the experiments, Y.L., Y.J. and Y.S. performed the experiments, J.-Y.K. and Z.-F.C. contributed the Tph2 knockout mutants, Y.R., Y.L. and Y.J. wrote thepaper. 饶毅构想了这个项目。饶毅、 Liu Yan、和Jiang Yun'ai设计了实验。 Liu Yan、Jiang Yun'ai、和Si Yunxia做的实验。Kim Ji-Young和Chen Zhou-Feng提供了Tph2基因剔除小鼠。 饶毅、 Liu Yan和Jiang Yun'ai撰写了论文。 每位作者的贡献一目了然。除了《自然》系列刊物外,有不少期刊比如PNAS也要求说明作者的具体贡献,这样可以减少荣誉作者(honorary authors)。而且,如果发现论文做假,也有助于确定作者中谁负什么责任,而不至于是通讯作者拿发文章的荣誉,出了问题责任一概推给手下的人。
个人分类: 未分类|37938 次阅读|8 个评论
医学期刊公开稿件中的利益冲突
huihuizhang 2010-10-9 09:33
利益冲突现象在科学活动中比较普遍,主要有几下几种: 一、 与作者有关的利益冲突 最常见的是经济利益冲突,如为了获取企业或他人资助而采用不当的模型、方法作出有利于他人的结论。由此造成的偏见会影响课题选择、实验设计、方法选取等各个环节,从而威胁科学的真实性、客观性。因此,作者在投稿时就有责任报告可能引起文章发生偏倚的经济和个人利益冲突。 二、与编辑有关的利益冲突 期刊编辑在文章发表过程中能够控制很多环节,如收稿、初审、送审等,对拟发表文章有重要取舍权。如退稿、退修和发表的决定权属于编辑,而不属于专家。如果编辑因为人际关系、经济利益、专业偏好等而影响到稿件的公正取舍,就表现为利益冲突。 编辑不应将稿件送至与作者本人以及与稿件内容存在利益冲突的专家审阅,不应将稿件送至与作者同一单位工作的专家审稿,对作者提出的推荐审稿人和回避审稿人,应该核实,查明原因,会后再决定是否采纳意见。 编辑本人应回避有朋友、师生、亲属关系的作者的稿件的编辑、审稿及最终的取舍。 三、审稿人涉及的利益冲突 无论是经济利益冲突,还是私人关系、学术竞争及对知识的酷爱都会影响审稿人对稿件作出恰当的判断。有文章显示,如果审稿人自己的论文在被审论文中多次引用,那么,该审稿人建议拒绝该篇论文的可能性会减少26%。因此审稿人要向编辑公开利益冲突,必要时应主动谢绝审阅。审稿人在递送审稿意见时英明确说明是否存在利益冲突,并保证在文章发表前,不会因为个人利益而是用文章中的内容,也不会与他人共享稿件内容,并退回或销毁稿件。 国外医学期刊已经逐步严格执行披露文章中的利益冲突,国内期刊也应该完善共看利益冲突的程序,准确、真实地发表医学研究论文(不论阳性还是阴性结果),以达到促进医学信息交流和医学科学发展的目的。
个人分类: 论文发表|633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陈一文:请方舟子明示受雇“美国生物信息公司”是谁?
jiangjinsong 2010-10-8 17:00
陈一文:请方舟子明示受雇美国生物信息公司是谁?
个人分类: 科學文化|3026 次阅读|2 个评论
图解中国历史
phd9992000 2010-1-9 10:02
q.pdf -----中国社会是一个权力社会,是一个由权力为主轴构成的分赃体系,这个体系存在的目的只是为了分赃,而不是为了公正。当社会因为分赃不均而分化成了两极--既得利益者阶层和不得利益者阶层的时候,既得利益者阶层因为贪得无厌而破坏这个体系,不得利益者阶层因为不能用这个体系维护自己基本的权利也不得不破坏这个体系。中国社会这个大的分赃体系已经逐渐被既得利益者阶层和不得利益者阶层同时抛弃,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
2772 次阅读|1 个评论
有關科學的決策,科學家是否應該迴避?
jiangjinsong 2009-6-19 22:34
科學早已不是伽利略、卡文迪許時代的做法了 職業化的科學意味著 科學已不是少數人好奇心驅動的智力 我在清華講課時曾說過 如果國家向科學家諮詢能源政策時 毫無懸念 不同系科的科學家的答案完全可以逆料 熱能系的科學家會說火電仍然是最可靠的能量來源 要求國家繼續大力資助相關技術研發 以提高熱效率 減少污染等等 水利水電學院的教授們脫口而出 當然是水電 多麼環保多麼清潔 別聽那些反壩人士的忽悠 中國那麼豐富的水利資源可不能白白浪費啊 煤炭、石油? 石油要進口 戰略上成了國家軟肋 中國煤炭含硫太高 污染成什麽樣子了 到處是酸雨 還是應該大力支持水利水電的發展 到了核研院 難道還有比核能更清潔的能源嗎? 別以為核能不安全 來,我給計算一下其實很安全的 蘇聯切爾諾貝利那是他們違反操作規程 而且他們那種反應堆比較落後 我們現在的極其安全 我們敢拍胸脯保證 核廢料處理? 呃 現在技術提高了情況好多了 再說我們有大西北大片沙漠埋那兒沒關係的 要徹底解決? 有辦法啊 核聚變就能讓核燃料乾乾淨淨變成能量 不留下一點核垃圾 快啦 只要三十年就能搞定 如果國家能加大支持力度說不定會更快的 聽他們核科學家胡扯? 幾十年前他們就說三十年能搞定核聚變 結果幾十年過去了 三十年變成了常數了 化學系的院士對核科學家的忽悠嗤之以鼻 這些都太落伍了 現在要開發新能源 高效率的電池才是發展的新方向 電機系的院士忍了很久了 他以不容辯駁的語氣強調 智能電網才是最關鍵的技術 其他都是枝節 本來謙虛好學的領導人還想讓科學家給他們科普一把 結果見多識廣的領袖們一琢磨就知道了 這幫道貌岸然的科學家院士 也就是一幫搶地盤的黑社會老大 彼此之間也玩縱橫捭闔的權術 給自己的堂口多搶點販賣毒品的生意 領導偷笑 玩這一套我可比你們內行 黃老邪院士早就說過了 (看來高層領導也偷偷到科學網潛水) 還得外行領導內行 靠你們說不定就會監守自盜 裁判員身兼運動員 好好聽話吧 老九就是老九 其實 你們想要科研經費也容易 只要以後我想幹些什麼 死老百姓不服氣的時候 你們這些院士、 博士、海龜、土鼈好好用科學替我論證 過去皇帝用鬼神來嚇唬老百姓 得用一幫道士畫符作怪 那太土了 俺現在要用科學來嚇唬他們 這可比鬼神恐怖多了去了 加速器可比桃木劍厲害 【旁白:也不想想比那玩意可貴多了!】 誰敢不服 有個海龜科學家有點擔心 據說國外有一種science studies的邪派武功 專門與科學家作對 挺討厭的 話音剛落 大家哄堂大笑 得了吧 那些文科生 誰理他們啊 科學的事情還是科學家說了算 不用你們出馬 老百姓一人一口唾沫就把他們淹死了 敢跟科學作對 那不是找死? 你們小心的是像鬼王、二傻、小平之流的傢伙 他們是科學家圈子裡邊的小嘍囉 因為每次看賭場、守妓院的肥缺老也輪不上他們 他們背後牢騷滿腹 要提防他們反水、叛變 更不能讓他們與那些反科學的傢伙們串通一氣 領導也發話了 我知道你們因為搶地盤結下了梁子 現在還面和心不和 但是 必須顧大局,講團結 關起門來動刀動槍單挑都可以 出去大家可都得裝得很好狠和諧 否則那些死老百姓看出我們之間也是相互爭鬥 他們就會開始懷疑 那我們就完了 另外 我聽說有個叫老蔣的傢伙 他最近在科學網上亂寫博客罵人 雖然他不過是小混混 功力不深 翻不了天 但是 他在那裡罵的時間長了以後 也難保老百姓會聽信他的胡說八道 其實 他可能就是因為看著你們吃香喝辣的眼熱而已 他不過是吃素的 你們隨便分他一點好處 他不就不再搗亂了嗎? 說不定 他還會搖身一變肉麻地吹捧科學家呢 你們不要太扣了 搞點小恩小惠嗎 ================================ 鬼王兄的建議值得考慮: 先把你的回避制度建立起来,也去分一杯羹对吧。 科学技术评审会,以后一定要外行来主持,无发言权,但有一票否决权,如何? 老邪院士對此篇博文有個回應: 无记名投票的滥用 雖然老邪院士讀貼不仔細,誤解了我小人家的觀點,不過他提議的專家應該用於負責,實名表達觀點,而不應該怯懦地用無記名投票掩蓋自己的自私、膽小的觀點,我舉雙手贊成。 當然了,僅此一點還遠不能解決我所強調的利益衝突問題。
个人分类: 科學文化|3875 次阅读|12 个评论
防火防盜防科學家!!!
热度 1 jiangjinsong 2009-5-14 20:12
李小文同學又開始口無遮攔了,呵呵,科學網的確是個有趣的好地方。 呵呵,這看起來有點諷刺意味:一個內行的科學家居然說外行領導內行更好,顯然是經驗之談,也是憤激之言。 恕小輩直言,所說現象是對的,但是沒有抓到根本,是否可以推卸責任還在其次,根本的問題是:如何解決 利益衝突 的問題。 尊重內行,如何不會蛻變成江湖大佬的坐地分贓。 俺的偶像費耶阿本德先生就曾聲嘶力竭地呐喊: 必須要提防科學家偷納稅人的錢。 俺要提個口號: 防火防盜防科學家!!! 至於管理經驗的問題還在其次,雖然也很重要! 納稅人的血汗錢,不能聽任科學權貴與官僚階層、權貴資本勾結任意支配。 以科學的名義、以發展科學的名義,也許一場偷盜國有資產的鬧劇正在瘋狂地上演! 我們真的需要一場21世紀版的科學大躍進嗎? 我們做過嚴肅認真地討論、規劃嗎? 科學界少數能夠影響和推動此事的大佬們真的能保證這場豪賭可以控制在他們希望的軌道上嗎? 科學界廣大的弱勢群體對此能夠滿意嗎? 納稅人真的知道打著發展科學的旗號背後的勾當嗎? =============================== 很多年前在下就曾系統地論述過相關問題,請參看: 略論科學、民主與自由
个人分类: 科學文化|3513 次阅读|15 个评论
就“葛劍雄現象”與某老師的通信之二
jiangjinsong 2009-3-14 14:32
就葛劍雄現象與某老師的通信之二 (2008-03-29 11:21:09) var $tag='葛剑雄,公共知识分子,利益冲突,文化'; var $tag_code='f8b4b53f8d92690793c6e6306be03108'; 标签: 葛剑雄 公共知识分子 利益冲突 文化 分类: 科学文化 XX 老師: 很高興我們在此問題上的看法接近了許多。我可以理解葛教授接到這樣一個課題的左右為難之處。 但是,葛教授的回應中,仍然 有許多可議之處。如抱怨大家放過官員,而將炮火對準教授。這固然可能是因為柿子揀軟的捏(不敢得罪官員),但是人們對於有影響的公共知識份子有更高的 道德要求,難道不是理所當然的嗎? 我想一位對於公共知識份子的社會角色有自豪感的人,這樣 自我矮化 (張天蔚先生的用語的確精彩)都是沒有出息的表現, 難道葛先生在這方面會滿足於大家以對待中國官員的水準來要求他? 另外,他的標題強調他要繼續放炮,無所畏懼。這個表態毫無必要,明顯是偷 換問題的焦點。因為大家根本沒有人批評他的放炮。大家的批評是對他接單打工,尤其是以 公共知識份子身份為所接工程辯護有所微詞。 他正當的回應應該是: 1 ,今後我要繼續堅持接單打工,只需考慮雇主要求,不管這個工作的前提如何,那是雇主應該 考慮的事。我估計葛教授為了自己公共知識份子的名聲,大概不敢理直氣壯地這樣說。(儘管許多教授實際就是這麼幹的) 或者, 2 ,今後不管是校方的任務,還是 對單位、個人多有好處的課題,如果覺得依據良知覺得不妥,都一律不接,這當然很令人敬佩(但是,真能長期堅持的確很不容易)。 至於他將自己在此活動中完全定位於在給定前提下處理技術層面的角色定位,令人生疑。雖然我沒有下功夫去調查(那是記者的工作範圍了,我想),本來公共知識份子在這些問題上,尤其是自己掌握較多資訊和處於專業範圍內的問題,應該主動、率先質疑和批評的。 但是,自己參與那麼深的 項目 ,將那麼多的問題推做一概不知。而且,在社會上有那麼多的質疑聲音後,還說自己不願談此事,聽任山東方面利用葛教授的專業和公共形象推銷這一工程,最後在眾多質疑聲中才表明態度(其中還多有巧妙的回護),能說明什麼呢? 自我矮化 之後的葛先生,我們應該如何看呢?將來再有一個 項目 或者工程,葛教授如充當首席專家,我們是否還能分清他是一位接單打工者,還是一位公共知識份子呢? 在敬畏自然討論中,他就曾 劈腿 ,最後兩邊不討好。現在這樣做法,估計搞不好又會導致公共知識份子的形象受損,同時雇主埋怨的尷尬處境,葛沒准會感到很委屈。但是,他真的能推卸掉自己的問題嗎? 不好意思,又寫了一大篇,多少還是有些偏激
个人分类: 口無遮攔|2905 次阅读|0 个评论
就“葛劍雄現象”與某老師的通信
jiangjinsong 2009-3-14 14:31
就葛劍雄現象與某老師的通信 (2008-03-29 11:11:51) var $tag='葛剑雄,公共知识分子,利益冲突,文化'; var $tag_code='8e1f5952529554b94143b9c789949f98'; 标签: 葛剑雄 公共知识分子 利益冲突 文化 分类: 科学文化 X X老師:您好。 拜讀了葛教授的回應文章,感覺葛教授很聰明,他的回應避實就虛,不能令人滿意。 他所澄清的主要不過是他是五個項目組之一的首席專家,而非整個工程的首席專家而已。 這篇文章的關鍵問題: 有機知識份子 與 公共知識份子 的雙重身份問題,卻一點都沒有涉及。 其實,這個問題絕非葛教授個人的問題,實際上涉及到在當代知識與權力高度結合的情境下,知識份子在專業操守、個人良知、社會責任感等諸方面如何定位的問題。葛教授並非是做得最差的,甚至許多方面比別人做得還要好。 問題是他絲毫沒有意識到這種角色衝突的嚴重性,毫無反省,不僅錯過了一個深入認識和批判當今社會重要問題的良機,恐怕對自己未來的發展也埋下了很深的 有遇到葛教授所遇到這樣的壓力和誘惑,但說實話,如果遇到類似的情況,估計我也沒有現成的很好的操作辦法。 不過,我想我可能比葛教授做得好的地方就是,誠實地面對它,坦白地揭示它,而不是文飾和逃避,不是黑白通吃,名譽面前以公共知識份子自詡,實利面前又退縮 為接單打工的專業人士。 張天蔚 先生的文章確實有些偏激,納粹的比喻,雖然理上可以說得通,但是畢竟修辭色彩過於 暴力 了,如果換個溫和的說法效果應該會更好。 這是我的一點想法,和您私下交流一下。
个人分类: 口無遮攔|3269 次阅读|0 个评论
饶毅博客代管伦理质疑(4)——评论者都不期待回复?
fuqisi 2009-3-1 10:43
神经刀手 在对饶毅博客代管伦理问题质疑的前期对话中,科学网编辑部(代管组)给予 2 次回复: 傅鹰 老师,您好!绕毅先生的博客确实是由科学网编辑部代为管理的,具体程序就是他把希望上传的博文发给我们,我们帮他放上去,其他活动我们均不涉及。至于这样做的理由和便利,他在博客大赛闭幕式上有提及,请见 http://www.sciencenet.cn/zhibo/shownews.aspx?id=214527 。我们从未隐晦过这种机制,也曾经向其他一些重量级博主提出过类似的服务,我们从不认为与伦理道德有任何干系。请您不要上纲上线。谢谢! 傅鹰您好!博客是高度个性化的交流方式,博主用什么方式跟用户交流是他们的自由。我们不认为有任何必要专门注明,况且博主保留了随时回复的权利。 很多用户在饶毅博客上留言评论并不是期待博主回复,即使大家自己交流也是很好的,您说呢? 本着评估现况,分析不足,改进工作的目标,对具有实质性含义的语句进行剖析。 这次的目标是 很多用户在饶毅博客上留言评论并不是期待博主回复,即使大家自己交流也是很好的,您说呢? 。 1 基本公平的观念善良者的看法 在性质和功能等方面,代管的饶毅博客存在天生的多面的异化。对访客或用户的评论或留言无法或近乎无法给予回复,只是必然异化的一个方面。 针对这一情况,代管者科学网编辑部作为中科院下属的专业出版机构如果难于达到全面完整地公正,至少应该具备基本或大致公平的服务理念,并依此制订有关预防、改进的方案和措施。 基本或大致公平的观念至少涉及或包括: ①对 博主与访客基本权利与义务,应该给予大致对等的考虑吗知情告知或取消评论功能或保留评论功能? ②各类或各种用户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应予大致对等的考虑吗?③ 对于不同的用户来说,是否有人受到伤害事后得知真相后,生出受骗上当之感? ④ 对博主和各类访客来说,存在效用较大,损害较小的事先预防或事后改进的方案吗? ? 2 常识和调查是基础智慧者的想法 根据常识,我将博客的评论或留言分为两个大类: ① 对博文进行理性评论,或赞同、或寻详、或质疑、或反驳等等; ② 对博主给予感性反应,或慰寄、或称奇、或痛心、或咒骂等等。例如: 嵇少丞 先生对饶毅博文的评论是理性评论;吴宝俊对傅鹰的感受是感性反应。 不论如何分类,评论或留言一般都以博文或博主为核心,并且大部分评论者期待着与博主交流。我不否定,对于少数或极少数访客来说, 在饶毅博客上留言评论并不是期待博主回复,即使大家自己交流也是很好的。 然而, 如果打算否定大部分评论者期待着与博主交流的常识性命题,那么, 代管者科学网编辑部作为中科院下属的专业出版机构必须或应该进行事先的问卷调查、专业咨询或文献分析,事后的问卷调查、评论或留言的用意分析 。 3 强调一点,不及其他狡辩者的伎俩 在不顾常识、又不事先调查、还不事后分析的情况下,在辩辞中对大部分访客期待回复的心愿合情合理的企盼不闻不问,反而强调 很多 用户在饶毅博客上留言评论并不是期待博主回复,即使大家自己交流也是很好的,您说呢? 对于任何一个基本负责的专业机构从观念、机制、规程等制度层面到实施、监督、改正等操作层面,大致成形的单位都不能如此的既无善心,又不智慧,只有狡辩。 4 何以如此无理? 经过设身处地的设想、他心阅读的估摸、感同身受的体会,我推测代管组的逻辑和心理是: ① 保留饶毅博客的评论或留言功能,以保持博客的完整性; ② 保留评论功能,对一些访客好处。
个人分类: 学术批评|2673 次阅读|1 个评论
饶毅博客代管伦理质疑(3)——知情通告是最低档的义务
fuqisi 2009-2-21 10:05
神经刀手 在对饶毅博客代管伦理问题质疑的前期对话中,科学网编辑部(代管组)给予 2 次回复: 傅鹰 老师,您好!绕毅先生的博客确实是由科学网编辑部代为管理的,具体程序就是他把希望上传的博文发给我们,我们帮他放上去,其他活动我们均不涉及。至于这样做的理由和便利,他在博客大赛闭幕式上有提及,请见 http://www.sciencenet.cn/zhibo/shownews.aspx?id=214527 。我们从未隐晦过这种机制,也曾经向其他一些重量级博主提出过类似的服务,我们从不认为与伦理道德有任何干系。请您不要上纲上线。谢谢! 傅鹰您好!博客是高度个性化的交流方式,博主用什么方式跟用户交流是他们的自由。 我们不认为有任何必要专门注明,况且博主保留了随时回复的权利。 很多用户在饶毅博客上留言评论并不是期待博主回复,即使大家自己交流也是很好的,您说呢? 本着评估现况,分析不足,改进工作的目标,对具有实质性含义的语句进行剖析。 这次的目标是 我们不认为有任何必要专门注明,况且博主保留了随时回复的权利 。 1 代管博客是一种异常的博客模式 博客, Blog 或 Weblog 指网络日志,是一种个人传播自己思想,带有知识集合链接的出版方式。所以,代管的博客是一种不正常的或特殊的博客模式。对于特殊的事物,应予特殊地处理知情通告或 专门注明 ! 事先未通告,就 将代管的充当自理的博客供访客利用,是一种 以赝充嫡 的诱导行为,也是一种道德观念欠佳或有点缺失的表现。 事后在 以赝充嫡 的行为受到质疑之后,既不主动内省,又不充分辩白还 不认为有任何必要专门注明 的言行进一步显示和确认,代管伴随的或代管组特有的内在的缺陷:内省反思的能力、公开论争的规矩和平等尊重的意识。 2 代管的饶毅博客具有一系列杂性 对于自理的饶毅博客来说,代管的饶毅博客必然具有一系列缺陷或杂性饶毅与编辑杂交必然生发的异化。这些杂性和异化的主要表现方面是,性质真伪、反应机制、功能效用和表观品味;这些杂性和异化的根本原因是, 饶毅 先生没有时间、精力或兴趣亲自打理博客,但又采用博客的形式传播思想;这些杂性和异化被屏蔽唯一措施是,知情通告或 专门注明 ! 3 性能异化表现为赝化、退化或激化 代管博客的性能异化表现形式为, 赝化、退化或激化 。现实中:饶毅博客的不回复,只是异化的一个方面和一种形式;饶毅博客的特别回复,则是异化的另个方面和它类形式。 4 回复评论是博主的义务 对于评论的回复 是否或怎样回复 既是博主的权利,也是博主的义务。作为义务,是否回复或怎样回复反映着博主的个性和德性。 对于自理的饶毅博客来说, 博主保留了随时回复的权利 ,至多有点霸气和无礼,不至于太过分;对于代管的饶毅博客来说, 保留了随时回复的权利 的说法,不仅有点霸气和无礼,而且蔑视知情通告的道德义务,还有些坚贞不喻的执作。 5 保留了随时回复的权利 就似保留的 情书 在撰写评论的博友中,必定有一部分博友期待着交流 博主的同意、细究、反驳或论争。在实际存在着不回复或没有正常回复的情况时, 博主保留了随时回复的权利 的一般意思是,博主拥有是否回复的权利,且随时准备回复,但是现在拒绝回复或不便回复。对于自理的博客或明示代管的博客来说, 随时回复 现在不回复,随后可能回复 发生的概率不会高于 5 %,属小概率事件,故而难免作为托词。 对于无示代管的博客来说,大部分评论由代管者保留,博主至多只是听禀报或看奏折, 随时回复 现在不回复,随后可能回复 发生的概率不会高于 1 %,属小小概率事件,故而难免作为托词的托词。 6 何以如此霸道? 经过设身处地的设想,他心阅读的估摸,我推测代管组的逻辑和心理是: ① 因为,粘贴饶毅的文章,不会改变饶毅的真实意思。所以,代管博客没有改变自理博客的实质或本质。 ② 如果 饶毅 先生消耗同样的时间来自理博客的话,自理的比代管的质量更差。所以,代理博客是一种提高和进步。
个人分类: 学术批评|2586 次阅读|0 个评论
饶毅博客代管伦理质疑(2)——个性与杂性,自由与礼仪
fuqisi 2009-2-15 12:29
神经刀手 在对饶毅博客代管伦理问题质疑的前期对话中,科学网编辑部(代管组)给予 2 次回复: 傅鹰 老师,您好!绕毅先生的博客确实是由科学网编辑部代为管理的,具体程序就是他把希望上传的博文发给我们,我们帮他放上去,其他活动我们均不涉及。至于这样做的理由和便利,他在博客大赛闭幕式上有提及,请见 http://www.sciencenet.cn/zhibo/shownews.aspx?id=214527 。我们从未隐晦过这种机制,也曾经向其他一些重量级博主提出过类似的服务,我们从不认为与伦理道德有任何干系。请您不要上纲上线。谢谢! 傅鹰您好! 博客是高度个性化的交流方式,博主用什么方式跟用户交流是他们的自由。 我们不认为有任何必要专门注明,况且博主保留了随时回复的权利。很多用户在饶毅博客上留言评论并不是期待博主回复,即使大家自己交流也是很好的,您说呢? 本着评估现况,分析不足,改进工作的目标,对具有实质性含义的语句进行剖析。 这次的目标是 博客是高度个性化的交流方式,博主用什么方式跟用户交流是他们的自由 。 1 代管的饶毅博客的个性是杂性 博客是高度个性化的交流方式 。 自理的饶毅博客或许具有个性,代管的饶毅博客必然生出杂性饶毅与编辑杂交后生发的特性。 由于自理的饶毅博客与代管的一定具有不同的个性,将代管的充当自理的博客供访客利用,是一种以次充好的诱导行为,也是一种道德观念欠佳或有点缺失的表现。 2 杂性也是个性 对于自理的饶毅博客来说,代管博客的个性是杂性;对于代管的饶毅博客来说,不同于自理博客的特性是个性。所以,杂性也是个性, 高度个性化 。 杂种与嫡生,完全取决于姓氏知情通告。 3 杂性必然伴随功能异化 个性是个性者的自由,杂性是杂性者的自由。个性者与杂性者的自由范畴具有交集,也有空集,其中杂性必然伴随着功能的异化,包括退化。 在交流功能方面,编辑代管的饶毅博客的杂性特征表现为,交流性能的退化和交流反馈的中断。饶毅博客的代管者科技网编辑部只有粘贴文章和回禀少量议论的权利,何有选择交流方式的自由?被代管的饶毅博客的博主 饶毅 先生就是因为没有时间、精力或兴趣,才托他人代管博客,即事先已不打算与访客充分地交流,何有其他选择的自由? 。 对于自理的饶毅博客来说, 博主用什么方式跟用户交流是他们的自由 的表述,至多有点霸气和无礼,不至于太过分;对于代管的饶毅博客来说, 博主用什么方式跟用户交流是他们的自由 的说法,不仅有点霸气和无礼,而且蔑视知情通告的道德义务,还有些坚贞不喻的执作。 4 交流的态度反映博主的道德水准 博主用什么方式跟用户交流是他们的自由。 这显示了饶毅博客的个性,也反映了博主的道德水准。然而:有回应,才有交流;无反馈,就是说教。 如果没有时间、精力或兴趣与人交流:上品者,事先通告一声;中品者,事后解释一下;下品者, ;下下品者。。 5 何以如此霸道? 虽然经过设身处地的设想,他心阅读的估摸,感同身受地体验,也无法推测代管组的逻辑和心理。 我在台上,我怕谁!
个人分类: 学术批评|2251 次阅读|1 个评论
饶毅博客代管质疑----知情通告措施的初步建议
fuqisi 2009-2-8 08:39
神经刀手 由于编辑代管的与饶毅自理的饶毅博客具有不同的性质、特点和功能,代管组必须明析充足地实行知情通告义务,以免有关方面的权益受到损害完全可以预防的不必要的损害。 虽然,不论是有意的无意的未通告,还是通告的效能不足,都会导致饶毅、代管者和访问者三方的权益受到损害主要表现为声誉和精神方面的损害,但是预防措施的主导者和唯一实行者是博客的代管者科学网编辑部除非编辑部与饶毅、编辑部与访问者另有协议。 由于机构性质、职权范围、专业技能和信息悉度,科学网编辑部有义务有能力有条件想到和开展以下工作。 ① 在开办博客之前,评估和判断:编辑代管博客与博主自理博客的不同性质、特点和功能;以代管博客充当自理博客的价值和误导的可能性;以代充正行为对三方的损害。 ② 在运行博客期间,对上述问题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再评判。 ③等 。 在现在的状况下,采取一定通告措施有利于三方权益的保护和博客代理模式的发展。 1 知情通告的原则 同等传播效能的原则。 可操作性原则:根据技术条件,在尽量保持博客的特征风格等情况下,实行通告。 2 具体措施 2.1 慎重考虑的措施 在博客主页或首页的醒目处注明编辑代管博客样提醒。 在编辑代管博客处建立链接功能,与博客中的特别说明联系。 特别说明应包含:饶毅和代管编辑的责任范围;代管博客不具备的功能和特征。 2 . 2 参考性措施 这些措施需与慎重考虑的措施协调。 在首页公告栏标明 编辑代管博客样词句; 说明博客结构、画面等表观特征的设计者; 说明博主是否看阅、回复评论; 博主看阅或处理评论形式和频度; 若预计博主阅复频度较低,说明开放评论功能的主要目的。
个人分类: 学术批评|2287 次阅读|1 个评论
神经刀手----无能无论无奈无赖的骂名
fuqisi 2009-1-23 19:29
神经刀手 因德赛寨内讧散伙,裹四十余盘缠,携求真尚证穷理达洽剖刀,来科学网落草。稍安顿,礼拜各博,然光阴有限,仅偶为之。科学寨门户有大板,列官举文章,多为小知、小资、小吏之小器作品,气味不投。 一日,见大板上《 参考文献》之牌,进阅,乃伪科之品。不悦、持刀,三问住寨小吏,二不理后其虚,谈私了;三问博主,初盛,次衰,三撤文。 月余半,见饶毅替施一公辩白之文列于大板。进而阅,感其文自是、少心、找理、缺德,欲驳之。但见评论处无一回复,甚愕。速瞟其屋,有诈,下人打理之作尔! 作《施一公的不搭理,饶毅的不回复》笑侃。如料,回信得证。又作《饶毅博客代理 ---- 或违伦理规矩的质疑》探底。次日,见博屋乱迹。顺去,观《科学网 ] 你管人家怎么写博客》,被冠疑似精神病。微温,奴傍无理。稍思,宝俊一小傍,被伤考妣,无能行反论而无奈至无赖之发泄。 原来文章亦有刀剑之功,不如取其为笔命名。精神刀,不妥;神经刀,妙!
个人分类: 学术批评|1877 次阅读|0 个评论
饶毅博客代管伦理质疑(1)-----不系伦理问题?不容质疑?
fuqisi 2009-1-22 15:49
神经刀手 在对饶毅博客代管伦理问题质疑的前期对话中,科学网编辑部(代管组)给予 2 次回复: 傅鹰 老师,您好!绕毅先生的博客确实是由科学网编辑部代为管理的,具体程序就是他把希望上传的博文发给我们,我们帮他放上去,其他活动我们均不涉及。至于这样做的理由和便利,他在博客大赛闭幕式上有提及,请见 http://www.sciencenet.cn/zhibo/shownews.aspx?id=214527 。我们从未隐晦过这种机制,也曾经向其他一些重量级博主提出过类似的服务, 我们从不认为与伦理道德有任何干系。请您不要上纲上线。 谢谢! 傅鹰您好!博客是高度个性化的交流方式,博主用什么方式跟用户交流是他们的自由。我们不认为有任何必要专门注明,况且博主保留了随时回复的权利。很多用户在饶毅博客上留言评论并不是期待博主回复,即使大家自己交流也是很好的,您说呢? 本着评估现况,分析不足,改进工作的目标,对具有实质性含义的语句进行剖析。 这次的目标是 我们从不认为 (博客代管) 与伦理道德有任何干系。请您不要上纲上线。 1 博客代管不系伦理问题? 人与人之间的直接或间接交流,必然涉及伦理问题,而这些问题是否值得深究,才需要评判。 通过博客传播先进的思想文化是一种高尚的公益行为。 从不认为 (博客代管) 与伦理道德有任何干系 的看法,不仅有悖常识,而且抹杀了开办饶毅博客(代管)应有的伦理评价 ----- 高尚的行为。 然而,自理的饶毅博客与代管的一定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功能。将代管的充当自理的博客供访客利用,是一种以次充好的诱导行为,也是一种道德观念欠佳或有点缺失的表现。 2 伦理问题不容质疑? 对社会现象、事件或事物表示看法和提出疑问,是宪法赋予每位公民的权利。 请您不要上纲上线 的警告,是对公民权利的藐视,也是对科学的怀疑精神的践踏。 3 何以如此武断? 经过设身处地的思考,推测代管组的逻辑链可能是: ① 开办和运行编辑代管的饶毅博客是一项有益于社会的高尚的公益事业。 ② 高尚的公益事业的道德合格性是不容置疑的。
个人分类: 学术批评|2317 次阅读|0 个评论
施一公的不搭理,饶毅的不回复
fuqisi 2009-1-14 16:12
一公与饶毅,不少像通:回国扎根的外 国 教授;清华北大的官员和学术代表;心系祖国科学发展的论者; 。 但是,他们有处相像,却不为人知。 施一公不搭理方舟子公开的质疑;饶毅不回复科学网博客的评论。 一公的不搭理,必有隐情;绕毅的不回复,亦含蹊跷? 饶毅的科学网博客 2007-06-07 建站, 71 篇文章,近 30 万点击,数百条评论, 。但是,没有 1 篇回复! 饶毅 教授没时间回复?不屑于粉丝的媚气?不习惯他人的质疑 ? 有此可能 , 但可能性不大 ! 最大的可能是:此博他人打理!? 那么,一 公 教授的经费申请也由他人打理? 这些疑问的解释权属于:饶毅与科学网;施一公和清华。 傅鹰的拟论是估摸!
个人分类: 学术批评|2677 次阅读|4 个评论
编辑自大(2)——稿约中的牛气条款
fuqisi 2008-12-21 20:51
1 方法 键入 投稿须知 和 稿约 检索 百度 和 Google, 浏览前 100 条检索结果 。 在共 400 条文献中 , 选择确为稿约的 , 根据主观感觉采录牛气条款 . 2 结果 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 来稿无论是否采用,均不退还。 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 , 。 本刊对来稿有权删改,如不同意则改者,请注明请勿删改字样 。 如不同意编辑部对采用稿件进行修改或删节,请在来稿中注明。 正文前附 100 ~ 300 字摘要、 3 ~ 6 个关键词 . 作者撰文时参考过的本刊 文献,应尽量列入,未公开发表的资料请勿引用 。 参考文献不得少于 5 条。 ( 参考文献 ) 要选用亲自阅读过的一次文献,不能引用内部资料、待发表和二次文献,文献引用要准确 。 外文 ( 参考文献 ) 限近 5 年内,中文限近 3 年内 , 。 . 修改稿逾 1 个月不返回本编辑部者,视作自动撤稿。 如有特殊情况需要加快发表,请在接到正式录用通知后与编辑部联系。 3 讨论 如果进行比较系统的检索 ,一定可以得到更多的更全的各色 牛气条款 , 还可以 了解 各类期刊的牛气特色 , 但太辛苦了。 如果对牛气的感觉不同 ,你得到的嫌疑条款就大不一样 。来一份自产的牛气菜单 ? 客观地讲 , 上述条款并非无理寡情 ,但有点类似商品交易的格式合同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 ,发表文章不就是一种交易吗 ?
个人分类: 案例-论争-对话|2035 次阅读|2 个评论
编辑自大(1)——稿约中的霸王条款
fuqisi 2008-12-4 17:43
许多期刊的 . 投稿须知 稿约 有曰 : 投稿者切勿一稿多投。若投稿后 N 个月仍未接到用稿通知,可自行处理稿件 。 。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有款 : 第三十二条 著作权人向报社、期刊社投稿的,自稿件发出之日起十五日内未收到报社通知决定刊登的,或者自稿件发出之日起三十日内未收到期刊社通知决定刊登的,可以将同一作品向其他报社、期刊社投稿。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 编辑牛不 ? 不牛 ? 还有牛的: 审阅稿件是一项复杂的智力性工作,需要时间 、 精力和外脑。一个月的周期不符合编辑工作的内在规律 。 最牛编辑: 投稿 ,就是对 稿约的认可。这是另有约定 , 著作权法失效。 没有仔细看稿约 。 这 , 傻冒 !
个人分类: 学术规范|1938 次阅读|3 个评论
医药文献利益冲突的概念、披露和事例(旧作)
fuqisi 2008-11-30 08:26
摘要 目的 : 了解或简介利益冲突的含义、披露要求和典型事件。资料与方法 : 通过 Google 和七大医药综合性期刊等检索文献 ; 采用摘录、摘要和归纳的方式综合文献。结果 : 利益冲突是指可能导致作者、审者或编者的行为受到干扰或发生偏差的关系和利益。利益冲突是一种比较普遍的情况,其本身并不是坏事。作者和审者必须向编者报告自己的利益冲突的情况 ; 编者应该或酌情向读者披露有关信息 ; 在严重利益冲突的情况下,有关人员应予回避。介绍麻疹风疹腮腺炎三联疫苗等 3 起利益冲突情况处理不当事件。结论:应提倡披露利益冲突的信息,使读者能更为全面地解读论文的结果、综述的结论、述评的观点和指南的建议。 关键词 医学文献 利益冲突 偏倚 质量评价 编辑伦理 综述 医学文献利益冲突偏倚质量评价编辑伦理综述 在医药期刊上发表文章的原本目的是通过公布原创类研究的结果、综述类研究的成果或评述类研究的观点,供同行批评、琢磨、参考、借鉴或遵循。发表文章还伴有宣传产品、获取名利等副作用。一旦研究者、作者、审者或编者忽视原本目的而过分追求副作用,就可能出现不公正的或偏倚的结果、结论或论述。为了矫正因追求名利而影响文章的公正性,或为了展现文章的背景而便于全面解读,许多医药期刊要求作者等研究 - 出版流程上的有关人员,披露或公开利益冲突( conflict of interest )或潜在的利益关系等信息。 1 资料与方法 1.1 目标文献 国际或国家编辑组织或医学信息机构给予利益冲突的定义、概念和论述 3-5 条(篇);国际或国家编辑组织对利益冲突信息披露原则和一般要求 2-3 篇; Ann Intern Med 、 BMJ 、 CAMJ 、 JAMA 、 Lancet 、 MJA 和 N Engl J Med 七大著名医药学综合性期刊投稿须知中对利益冲突信息披露的原则和特殊要求;七大期刊发生或报道的比较典型的利益冲突信息披露事件 2-3 例。 1.2 检索和筛选的方法 ①通过 MEDLINE 读取美国医学索引主题词中利益冲突的解释; ②通过搜索引擎 Google ,分别键入 medical journal 进行收集,但仅对 4 份前 20 个结果进行筛选;③键入 conflicts of interest OR competing interest 检索七大期刊;④所获文献的引文。 1.3 综合方法 摘录、摘要和归纳。重点集中在基本的、实用的和比较一致的内容。 2 结果 2.1 利益冲突的含义 美国医学索引主题词的定义是:个人可从公务或职务行为中获取私利的一种境况;一种信托责任与个人私利的冲突。出版伦理委员会( Committee of Publication Ethics , COPE )的含义更为具体的解释 :作者、审者或编者的潜在利益可能干扰(专业)判断的情况;事后揭露时会使理性的读者产生被误导或受蒙骗感觉的事情。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Medical Journal Editors , ICMJE )在其著名的《医学期刊文稿统一规范》中对利益冲突的叙述为:(可能)导致作者(或单位)、审者或编者的行为受到干扰或发生偏差的私人的或财经的关系 ;这种关系还可称为双重委托( dual commitments )、利益竞争( competing interests )或诚信对抗( competing loyalty )。 利益冲突涉及私人的、商业的、政治的、学术的、财经的或宗教的事情 。财经利益是较易确定的、不易揭露的利益冲突,它最易侵害作者、期刊和科学自身的信誉 。财经利益包括雇佣(员)、研究资助、股票或所有凭证、演讲或差旅费用、咨询费或员工补贴等 。利益冲突或关系可以微不足道,也可以严重影响出版行为,而且并不是所有的利益关系都构成真正的利益冲突。不过,不论当事人是否承认利益冲突会影响自己的判断,利益冲突依然客观存在 。在学术界,利益冲突或关系是一种常见的境况,或许无法逃避或避免,而且它本身并不是错误或坏事 。 2.2 利益冲突信息的处理和披露 2.2.1 原则要求 COPE 要求:研究者、作者和审者必须向编者报告自己的利益冲突的情况;编者应按照可疑即报的原则,向读者披露有关利益冲突的信息;编者应重视( should consider )向读者披露自己的、编辑部的、编辑委员会的、管理人员的和所有者的利益冲突的状况;在利益冲突严重的情况下,有关人员应予回避。 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要求:所有参与审稿和出版的决策者,对被视为潜在利益冲突的所有利益关系必须予以披露;编辑可以根据已披露的利益冲突和财经利益方面的信息,对文稿进行编辑决策;若编辑认为某些利益关联信息在评判文稿中具有重要价值,则应予公布;由于评估社论( editorial )、综述、述评和信函类文稿的偏倚比原始研究论文更为困难,对这类稿件也应披露利益关系。 BMJ 指出 , 我们的目标不是消灭利益冲突,也不拒绝有利益冲突的文章,但我们公布利益冲突信息。 , 2.2.2 有关人员的职责和要求 作者有责任报告可能引起文章发生偏倚的财经的或私人的关系。作者必须明确阐明是否存在潜在的(利益)冲突。作者应填写利益冲突陈述表。如有必要,应附详细情况。研究者必须向受试者介绍潜在的(利益)冲突,且在文稿中说明是否已经实施。 作者应说明主办者或出资人 (sponsor) 在研究设计,收集、分析和解释数据,文章拟写和发表决定方面的作用。如果主办者没有涉及,应给予否定性的报告。编辑可以要求接受了具有财经利益冲突单位资助的作者签署责任说明书,如我已经全面阅读了研究的所有资料,对资料的真实和数据分析的正确性全面负责。应鼓励编辑查阅研究计划书或研究合同书。 审稿者应向编辑通告所有利益冲突的情况,也可提请回避。审者必须明确阐明是否存在潜在的(利益)冲突。对于具有明显利益冲突的人,如作者的同事,不应作为审稿者。在文稿未发表之前,审者不得利用文稿中的信息获取利益。 编辑必须没有私人的、专业的和财经的利益冲突情况。参与编辑决策的其他人员必须向编辑通告可能的财经利益关系,或回避有关文稿的编辑决策,且不得利用处理文稿工作的条件获取私利。编辑不宜将自己的(作为作者)原始研究论文呈投于其任职的期刊。若如此投稿,编辑应回避有关决策过程,并委托其他编辑人员承担相应文稿的决策工作。 2.2.3 某些杂志的特殊要求 BMJ 要求:作者必须向编辑报告所有的利益冲突情况,但期刊只公布财经类冲突。 Ann Intern Med 要求:负责联络的作者( corresponding author )呈报各位作者的《利益冲突陈述表》的复本,填写《利益冲突告知书》,并应明示:作者已经阅读了研究的所有数据,对分析的正确性负责;已具有作者的身份,同意发表文稿。 Lancet 要求:负责联络的作者应说明,他已经阅读了研究中所有的数据,对文稿的发表负责。 Ann Intern Med 和 JAMA 要求:对不易确定的潜在的利益关系,应附有说明。 JAMA 指出:有什么疑问,可与编辑部联系。 Lancet 和 N Engl J Med 指出:对评论类、综述类和系列文章类,不考虑刊载有利益冲 突者的文稿。 2.3 利益冲突信息披露失误的典型事件 2.3.1 麻疹风疹腮腺炎三联疫苗事件 1998 年 2 月 Lancet 刊登的一篇系列病例分析报告推测,麻疹风疹腮腺炎三联疫苗( MMR )可能与(儿童)自闭症 (autism) 、肠病 (bowel diease) 有关。虽然 WHO 等各类卫生组织重申 MMR 的安全性,许多更为科学的研究也否定这一关联,但这篇报道依然重创了公众对 MMR 的信心 2002 年英国的接种率下降到 83% , 2003 年的爱尔兰因接种下降而出现了 234 例麻疹病例。 然而,该文的第一作者 Wakefield 没有向 Lancet 的编辑和其他作者披露他的致命的利益冲突情况 Wakefield 与一家法律援助组织( LAB )签有价值 10 万美圆的研究项目,以支持 LAB 代理的家长对 MMR 生产商的诉讼。 Lancet 的编辑 Andrew 指出,如果事先知道这一情况就不会签发这篇文章。在该文的 13 位合作者中,除了 Wakefield 和另外两名外, 10 位作者均声明撤消上述有关联的推测。 2.3.2 编辑截留利益冲突信息 1996 年 7 月, Ann Intern Med 发表的一篇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显示, Quigly 公司的含锌喉片( zinc lozenges )可使普通感冒的病程缩短 40% 。该文公布的利益冲突信息包括:试验得到了研究者所在研究所的资助; Quigly 公司提供了研究药物和安慰剂。 实际上在该文的投稿文件中已附有一份说明函:在试验的设计和实施阶段,所有作者与 Quigly 公司没有任何经济关系,但在解盲进行结果分析后,两位作者通过私募的方式购买了 Quigly 公司的股票。考虑到购买股票的事情发生在试验的实质部分已经完成之后,故编辑没有公布这一信息。 文章发表后, Quigly 股票价格略有上涨,但文章的结果并没有引起媒界和公众的关注。直到 11 月,随着气温急剧下降和 Quigly 股价迅速上升,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等多家大众媒体对该药、该试验及作者的投资行为进行了热烈的报道和评论:完成试验投资获利、药物研究人员投资遭质疑、显微镜下的科学银行存折等。面对媒体的诧异、质疑和调侃, Ann Intern Med 的编辑 Davidoff 特意撰写了偏倚何在?的社论 ,用近 3 页的篇幅,说明情况、解释原因、阐述观点和表明立场。 2.3.3 降胆固醇指南受质疑 美国国家卫生科学院( NIH )心肺血液研究所组织修订的降胆固醇指南,于 2004 年 7 月发布不久,即遭到消费者组织公众利益科学中心的质疑。 该组织敦促卫生科学院组织成立一个没有利益冲突的独立的专家小组,对 7 月修订条款的依据 5 项研究的所有数据进行审核若有必要,应修正相应条款。 消费者组织的质疑起因于指南作者利益冲突情况的曝光 9 位作者中 8 个没有披露 与降脂药厂的经济关系,而指南的倡导者之一美国心脏学会又受到他汀类降脂药生产厂家的资助。新修的指南大幅度调低了开始应用降脂药物的血脂阈值:对于没有心脏病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阈值由 130mg/dl 调为 100mg/dl ,而患有心脏病的人由 100 调为 70 。消费者组织指出,指南引用了对他汀类降脂药物有利的试验,而忽略了几项不利于他汀类药物的研究。一位反对药物泛用的人士认为,调低用药起点将大幅度增加应用降脂药物的人数,而令人疑惑的是,作者与药厂的关系是否有意无意地促使指南聚焦于药物方面。卫生科学院心肺血液研究所的一位负责人在回应质疑时解释:研究所只是指南的后台;还有一些针对高危人群的试验正在进行;研究所正在着手进一步细化有关潜在利益冲突问题的管理规范。 3 讨论 文中检索的重点范围和实际收集到的资料,主要集中在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及其会 员期刊。 由于它们都是著名的医药方面的综合性期刊,上述介绍很可能不能反应涉及利益冲突情况较少的医药基础类期刊的情况,但他们看法和做法值得大多数医药期刊的借鉴。 虽然文中没有涉及利益冲突对医药研究结果的影响等更为复杂的问题,但是通过 3 起事件仍可以看出,利益冲突问题处理不当可以影响医药研究的真实性,降低杂志或组织的公信力,甚至干扰人民群众正常合理地使用药物。为此,应该在国内医药学期刊中提倡披露利益冲突,特别是财经类利益关系的信息,使读者更为全面地解读论文的结果、综述的结论、述评的观点和指南的建议。 参考文献 1 Committee on Publication Ethics. Guidelines on good publication practice. www.publicationethics.org.uk/ cope2003/pdf2003/2003pdf15.pdf , 2003/2004-10 2 ICMJE. Uniform rrguirements for manuscripts sutnitted to biomedical journals: writing and editing for biomedical publication. www.icmje.org/#conflicts , 2003-11/2004-10 3 Davidoff F, DeAngelis CD, Drazen JM, et al. Sponsorship, authorship and accountability. Ann Intern Med , 2001,135:463-466 4 DeAngelis CD, Fontanarosa B, Flanagin A. Reproting financial conflics of interest and relationships between investigators and research sponsors. JAMA, 2001,286:89-91 5 Chew M. What conflict of interest? MJA, 2004,181:4-5 6 Fleck F. MMR controversy raises questions about pulication ethics. Bull WHO, 2004,82(4):311-312 7 Davidoff F. Wheres the bias?. Ann Intern Med , 1997,126:986-8 8 Lenzer J. US comsumer body calls for review of cholesterol guidelines. BMJ, 2004,329:759
个人分类: 学术规范|2235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7 00: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