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北航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近期实验室新闻
lh64 2011-12-28 23:09
两位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来访我实验室 ( http://www.lss-lab.bme.buaa.edu.cn/ch-1-20111221-news.html ) 2011年12月10日~18日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生物医学问题研究所空间化学安全实验室主任Mukhamedieva教授和生物安全实验室主任Novikova教授应北航刘红教授的邀请,对环境生物学与生命保障技术实验室进行了为期9天的学术交流与访问。两位专家长期从事空间站相关研究工作,为苏联/俄罗斯历代空间站和现在的国际空间站正常运行做出了较大贡献,在国际上享有较高声誉。 来访期间两位专家为北航师生做了六场精彩的学术报告,与北航师生就一些研究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与刘红教授课题组成员就空间舱室的微生物污染、微量气体污染和防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确定了下一步的合作研究计划。 Novikova教授做报告 Mukhamedieva教授做报告 与两位俄罗斯专家进行学术讨论 俄罗斯科学院生物医学问题研究所两位专家来访 ( http://www.lss-lab.bme.buaa.edu.cn/ch-1-20111207-news.html ) 2011年11月29日~12月9日,俄联邦国家科学中心俄罗斯科学院生物医学学问题研究所Krivobok Nikolay研究员和Zyablova Natalya副研究员应北航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刘红教授的邀请来我校进行学术交流和合作。   来访期间两位俄罗斯专家与刘红教授研究团队就空间植物栽培技术、微重力下植物栽培供水技术以及密闭环境中空气净化等问题开展了深入的讨论,共同开展了一系列实验,解决了多项技术问题。 与俄罗斯专家进行学术讨论 Nikolay研究员与博士生在共同探究微重力下植物栽培供水技术
个人分类: 科研笔记|19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北航欢迎你
热度 2 Julia87 2011-11-12 23:00
今晚的迎新晚会,我们系合唱了自编的《北航欢迎你》,俺因为有事没能参加,有点小遗憾。歌词是在文杰同学领导下,大家纷纷出谋划策,从练习,彩排到正式演出大家付出了很多时间,并且歌词写的也是相当好啊!贴到这里给大家秀秀... 北航欢迎你 迎接另一个年级 带来全新生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真心诚意迎你 北航大门常打开 开放怀抱等你 五湖四海都来相聚 共谱每段传奇 不管远近都是校友 请不用客气 生活学习在一起 我们欢迎你 我校有着很多系 个个具备实力 为科研的土壤播种 探究每个真理 仰望星空如此深邃 我泪眼迷离 望不到头没关系 有太多课题 - 北航欢迎你 让你脚踏实地 去图书馆占座充满着朝气 北航欢迎你 在自习室分享呼吸 - 在实验室刷新成绩 主楼大门常打开 开怀容纳天地 教室宽敞设备先进 确实值得一提 主南主北都有实验请不用客气 迈克尔逊干涉仪 永远等待你 北航欢迎你 用信号感动你 让我们用滤波器过滤自己 北航欢迎你 每天都做数据处理 用代码去分析奇迹 北航欢迎你 自动化与电气 材料通信机械还有计算机 北航欢迎你 人文经管软件物理 数学生物化学仪器 北航欢迎你 用电路感动你 让我们用单片机模拟自己 北航欢迎你 会编程谁都了不起 用 c 语言编写奇迹 京剧 : 北航欢迎你 北航学术氛围好 航天我们第一 神六神七还有北斗 我们创造奇迹 不管学术还是科研我们都努力 相约好了发文章 谁都不放弃 北航欢迎你 为你提供契机 学术氛围真的非常的浓郁 北航欢迎你在校园里谈天说地 德才兼备知行合一 祝福北京,北航加油! 食堂大门常打开 开放怀抱等你 师傅挥舞千斤大勺 给你三两大米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请不用客气 早餐一顿四块起 真的很便宜 合一欢迎你 像鸡蛋感动你 成本高售价低真的很便宜 优够欢迎你 蔬菜水果样样都齐 生活用品都在这里 北航欢迎你 为你提供契机 学术氛围真的非常的浓郁 北航欢迎你 在校园里谈天说地 德才兼备知行合一 北航欢迎你 为你提供契机 学术氛围真的非常的浓郁 北航欢迎你 在校园里谈天说地 德才兼备知行合一 北航欢迎你 有梦想谁都了不起 天地间我们最神气 ---- 全体群唱 北航欢迎你 有梦想谁都了不起 ---- 全体群唱 有勇气就会有奇迹 ---- 全体群唱
1205 次阅读|5 个评论
[转载]转发在职研究生招生资讯
dongzg101 2011-10-26 06:12
您好! 这里是北京中清研信息技术研究院,我们联合北京多所高校招收在职研究生, 不需要参加全国统考最终能拿到 请查阅附件!另外,阅后也欢迎您向您身边的朋友同事推荐学习! 本班采取适合在职人员自主命题、自主招生考试的入学方式;考试通过后直接攻读硕士学位,无须再参加任何统一考试。本班也是国内唯一的战略管理与产业信息化,战略财务与金融信息化,商务智能与企业绩效考核,人力资源与信息化管理硕士高管班。浓缩清华、北航、中财等顶级学府之精髓,传递先进信息化管理理念,架构现代知识和能力框架,营造高端人脉资境。 入学流程 :填写入学申请表--审核--提交研究生履历表及个人资料--交先期费用25700元--考前辅导--考试--修学分--接收录取通知书--研究生学籍 费用 :65700元,前期先交纳25700至北京中清研信息技术研究院,此费用包括:高级研修费用(清华MBA课程)、考前辅导费、教学服务、师资等费用。剩余40000由就读院校收取,录学籍时交。 学制:2.5年 报名时签协议,并承诺如考试不通过,全额退费。 现把简章发给您。欢迎您咨询。 深谢!祝好。 顺祝商祺! 北京中清研信息技术研究院 联系人:齐跃霖 手机:13264499003 电话:010-62966669 传真:010-62969484 邮箱: qiyl@sinotsing.com 网址:http://www.sinotsing.com 地址:清华东门液晶大楼115室
2065 次阅读|2 个评论
北航,你受委屈了
热度 17 pukin 2011-10-8 13:45
国庆节十月一号一大早,温家宝总理在北京市委书记和市长的陪同下来到北航校区了解周末蔬菜直销市场情况,并向居民们致以节日问候。离开菜市场,温相又去了旁边的“合一楼”的一层食堂看望吃早餐的学生并顺便了解了一下食堂的价格。 温总和吃早餐的学生在交谈 在合一一层餐厅,一个叫范祺锋的学生在吃早饭的时候,温总坐在了他旁边,问他:“ 鸡蛋多少钱一个 ?”范童鞋说“ 鸡蛋好像5毛钱一个 。”总理又关切地问:“ 这顿饭一共花了多少钱? ”“ 一个鸡蛋、一个鸡蛋饼、一碗粥、一块腐乳再加上5个包子,一共花了4元钱。 ”范童鞋认真地回答到。 总理去北航本来对学校是好事,可是就因为学生一顿4块钱的早餐和5毛钱的一个鸡蛋在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网上有言论称范祺锋“说谎”,学校在总理来之前把食堂的物价调低了,还有一些质疑和调侃的声音,什么“北航的饭菜真便宜!”“2个鸡蛋1块钱?在哪里买得到?”,其中也不乏很多情绪化的非理性的表达。 有的网民对新闻事实根本就不加细读、更懒得进行最基本的事实判断就予以质疑甚至报以语言暴力。因此这次温总去北航的新闻反而起到了一些负面作用 。 今天早上送大小LD去北航,在北航教工食堂吃了一顿早餐,顺便用手机拍了几张照片,有图有真相,也算是给北航食堂说句公道话吧 这是两个人的早餐,包括: 一张油饼、两个茶叶蛋、一碗豆腐脑、一碗小米粥、一碗紫米粥、一碗豆浆、四个荞麦窝头、两盘小菜 。 一共花费了8.1元 。
个人分类: 生活其他|5172 次阅读|21 个评论
[转载]北航学生吃早饭遇上温总理 被询问饭菜价(图)
dongzg101 2011-10-2 21:33
北航学生吃早饭遇上温总理 被询问饭菜价(图) 2011年10月02日 14:46 来源: 北京晚报 作者: 张航 18684 人参与 411 条评论 打印 转发 图为在北航学生食堂,温总理与大学生拉家常。北航供图 本报讯(记者张航)今天上午9点,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范祺锋骑车来到学校合一楼一层餐厅,在靠近西门的一张餐桌坐下后,他兴奋地告诉记者,昨天清晨总理就坐在这里和他面对面亲切交谈。 昨天是国庆长假第一天,范祺锋早早起床,骑车出门,他和同学约好了去爬香山。出学校前,他走进合一楼餐厅,买了份早餐:一个茶鸡蛋、一张鸡蛋饼、5个包子、一碗粥,一共4块钱。餐厅外,每周一次的北航社区直销菜场已经开张,有人在谈论:“听说总理今天会来”。 买好早饭,范祺锋找了张靠近门口的桌子坐下,“当时想要是总理来了,这里离菜场近,看得清。”范祺锋说。7点半, 总理出现在菜市场,和买菜的居民在亲切交谈 。范祺锋跑了出去,但由于现场人太多,没能挤进去的他只得回到餐桌。低头吃完第五个包子,范祺锋突然听到餐厅内响起雷鸣般的掌声。他抬头一看,总理正向他走来。 “同学,你好,能让我坐一下吗?”总理来到范祺锋的餐桌前,低头问坐在范祺锋对面的一名学生。“当然可以,您坐。”那位同学回答。于是,总理就坐在了范祺锋的对面。 总理看了看他只剩鸡蛋、鸡蛋饼和粥的餐盘,微笑着问道:“鸡蛋多少钱一个?”“一个鸡蛋、一个鸡蛋饼、一块腐乳共2元,鸡蛋好像5毛钱一个。”范祺锋答道。总理又关切地问:“这顿饭一共花了多少钱?”“再加上5个包子,一碗粥,一共花了4元钱。”范祺锋认真地回答说。“5个包子,年轻小伙子就应该吃这么多。”温总理比了一下5个手指头,欣喜地笑道。 “总理还问我知不知道现在菜价,我只能如实回答不知道。”范祺锋说,随后总理主动介绍起来:鸡蛋价格全国平均每斤5块3,猪肉平均每斤17块4毛9,“数字记得特别精确。”总理告诉范祺锋,现在物价已经稳定下来了。说这话时,他用双手做出往下压的手势。 就在大家和总理“唠”家常的时候,总理看到范祺锋的餐盘里还有没吃完的早餐,关切地提醒他:“早餐快凉了,你赶紧吃一点。”范祺锋说自己赶紧喝了一口粥,“心里特别温暖。” 温总理问大家国庆节都有什么打算,范祺锋说自己和3名同学约好,准备骑车去爬香山,参观双清别墅。听了的他话,温总理高兴地说:“现在的大学校园里,学生骑自行车比较流行。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倡导骑车出行,这些都是很好的做法。” “我想这是总理的鼓励,大学生在绿色出行方面就应该起到表率作用。”范祺锋告诉记者,今天他还出门,还会骑上自己的自行车。 昨天一回到宿舍,范祺锋就兴奋地和父母汇报了自己和总理的“零距离交流”。今天上午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还在后悔,“当时要是能和总理合个影该多好。” 早前报道: · 温家宝国庆节早晨考察北航社区周末蔬菜直销市场 · 温家宝国庆节早晨考察蔬菜直销市场 与民众亲切交谈 温家宝2011国庆讲话: · 温家宝:努力营造有道德、讲诚信、守秩序的社会环境 · 温家宝:解决好民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 温家宝:要使发展的成果造福当代惠及子孙 欢度国庆: · 胡锦涛等九常委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献花篮 PN004 标签: 范祺锋 温总理 菜价
1026 次阅读|0 个评论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中国人都信!
热度 6 Helmholtz 2011-10-1 22:19
今天下午17:00,赵明老师发表了一篇博文,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0615do=blogid=492397 因为北航的一个声明,而痛斥一位叫作“王福重”的教授对天宫一号的发射出言不逊,因为网上流传说此人竟然放言,“祈祷发射不成功”。 本人当即以多年的禅学的修为和直觉,意识到赵老师只根据网上的信息的“大批判”错了,于是跟贴三个,直至最后发现果然有新华网转发的王教授本人的辟谣。 中国人小到个人,大到单位,要么极左,要么极右。不管你信不信,反正中国人喜欢跟风,人云亦云,只要有人说,立即有人信。什么时候我们才学会真正使用自己的脑子、独立思考问题? --科学禅 博主 评论 Helmholtz 2011-10-1 20:02 是不是你本人搞错了啊?毛伟人教导我们说,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你连人家究竟什么观点都不知道,就大棍子上来了。我怎么以玄学家的眼光感到是你本人错了啊! 鲁迅当年说过,当一人家生孩子的时候,人人都来庆贺,可上来一位空空道人,非要说,这孩子百年之后是要死的。于是一分钱也没有要到,还被众人乱揍了一顿。可明明这人说的是正确的,只是众人没有理性不愿意去听而已。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玄学”、“佛学”,真失传了,你们还真不懂啊。 博主回复(2011-10-1 21:50) : 诅咒天宫一号发射失败还需要什么观点吗? 他有他的言论自由,我有我的评论自由 Helmholtz 2011-10-1 21:52 对啊对啊,他有他的“挨揍”的自由,你有你的XX的自由。“XX”可以根据自己的悟性自行选择。 博主回复(2011-10-1 21:58) : 哈,何老师,他挨揍了吗? 我只是不明白他诅咒失败的动机和原因,您老兄是高手,愿闻其详 Helmholtz 2011-10-1 21:57 赵兄:果然是你本人错了。你看看下面的澄清: 记者今日登陆微博,并没有在王福重教授微博页面上发现网传的“祈祷天宫一号发射失败”发言。王福重分别在今日07:45和09:32发表如下两则微博:   ——第一,我没在微博认证过任何单位;第二,百度的信息没有更新,跟我无关,这样的情况很多;第三,我05-07年做过国际贸易系主任。第四,2010年之后,我没在任何场合,说过在原单位工作,主办单位的宣传也是来自百度,但我会当场纠正。第五,造谣者是以讹传讹者,我也保留追究你们的权利。   ——我曾经在军工院校10年,现在已经离开,我认识很多,并且尊重航天领域辛苦的科研人员们,也无意伤害它的爱好者们。但是,以经济学的视角看,我希望在军工投入与民生福祉投入之间保持平衡。(中国新闻网) 博主回复(2011-10-1 22:01) : 哦,原来如此! 没想到堂堂北航官方网站也会搞错啊 ———————————————————————————————————————— 赵明在博客中说: 既然是学校层面的郑重声明,居然连这位教授的名字也不提,害得我上百度搜了一下,原来是经常在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露脸的王福重教授。 这位出名的教授原来是在29号发了一条微博,题目赫然是“ 祈祷发射失败 ”。 但此事似乎也并不象所想的那样简单。 下面是网上查到的截图。这王福重究竟是想做什么?是先诅咒,再反悔?或者有人别有用心,想用此手段把微博一棒子打死,让真相和谣言都不得传播?我们暂时只能拭目以待。 ----科学禅博主评论 王福重 ,1965年生,经济学家,1998年获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1999~2001年,在北京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进行研究工作。现任教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航国际贸易系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经济学基础理论、国际经济学和公共财政。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译著十余部。书斋笔耕之余,特别关注经济社会现象,担任《上海证券报》、《国企》等多家媒体的专栏主笔,香港凤凰卫视特约评论嘉宾,其评论风格清新,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是中国世界经济学学会理事,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理事。多次在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做为嘉宾发表时事论点,其分析风格理性清晰,深受观众好评。《财经郎眼》最给力嘉宾,和郎咸平搭配,相得益彰。
个人分类: 社会热点|4545 次阅读|18 个评论
不明白王福重教授为何对“天宫一号”怀有深仇大恨
热度 6 pukin 2011-10-1 17:02
上午登陆北航校园网,看到首页头条标题是一则“ 郑重声明 ”,点开一看,原来是对XXX教授对天宫一号发射的不当言论提出了强烈谴责。 既然是学校层面的郑重声明,居然连这位教授的名字也不提,害得我上百度搜了一下,原来是经常在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露脸的王福重教授。 这位出名的教授原来是在29号发了一条微博,题目赫然是“ 祈祷发射失败 ”。 记得前年还是去年的时候,在“一虎一席谈”节目里看到过这位吞云吐雾的教授,我印象当中王福重的单位是中央财经大学,网上搜了一下视频,果然记忆是对的。 原来这位王福重还曾在北航国贸系任过系主任,于2010年1月已经离开北航,所以才有了北航的严重声明(不明白北航为何要办哪门子的国贸专业)。 身为大学教授,不明白王福重为何对国家有如此深仇大恨?我想对任何一个有正义感和民族自豪感的中国人恐怕都无法理解的。 难道现在的很多所谓的共知精英都是这副德行 ? 以唱衰祖国为己任 ? 王福重 ,1965年生,经济学家,1998年获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1999~2001年,在北京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进行研究工作。现任教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航国际贸易系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经济学基础理论、国际经济学和公共财政。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译著十余部。书斋笔耕之余,特别关注经济社会现象,担任《上海证券报》、《国企》等多家媒体的专栏主笔,香港凤凰卫视特约评论嘉宾,其评论风格清新,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是中国世界经济学学会理事,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理事。多次在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做为嘉宾发表时事论点,其分析风格理性清晰,深受观众好评。《财经郎眼》最给力嘉宾,和郎咸平搭配,相得益彰。
个人分类: 观点评述|32692 次阅读|13 个评论
北航有一座艺术馆
热度 3 罗帆 2011-6-10 23:55
北航有一座艺术馆
午餐过后,老同学 ZY 陪我在北航校园里转。居然发现,北航有一座艺术馆! 正午的阳光下,四根天蓝色的方柱撑起白色的框架,与灰色的建筑物形成对比,相得益彰。 当年,我和 ZY 在北航美术组相识,因为喜爱艺术,有了不少共同的话题。那时,美术组的画室就是宿舍楼里的一间房,空间狭窄,大家只能轮流作画,哪里还敢奢望有展室。 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进修时,在哈佛大学参观时,曾经在大学艺术馆内外流连忘返。羡慕之余,幻想着有一天我们的大学里也有艺术馆。 没想到,我们的母校真有艺术馆! 北航艺术馆一瞥 在北航艺术馆落成典礼暨 20 世纪中国文学大师风采展开幕式上,校领导杜玉波说:“科学与人文艺术的有机融合,已经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具有较高的审美和艺术修养,是一个人形成创新思维、具有创新精神、研究出重大成果的基础,科学与艺术就好比是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二者对于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缺一不可。” 感慨之余,幻想着有一天武汉的大学也有艺术馆。不过,校园建设先要雪中送炭,然后才是锦上添花。 可惜那天已有安排,没时间进艺术馆看看。下次找机会,一定进去看展览。 北航艺术馆 http://artgallery.buaa.edu.cn/Intro/View.aspx?id=308 北航艺术馆落成于 2006 年 5 月 15 日 ,是全国高校首家公益性校级艺术博物馆,是一个坚持“公益性、专业化、高品位”定位、承担文化育人功能、面向师生及社会公众免费开放的文化传播空间和艺术展览场馆。 北航艺术馆隶属于学校文化建设领导小组,由校党委宣传部(文化建设办公室)负责管理建设。馆址位于北航学院路主校区中心区域知行楼北翼一层,展厅面积 400 平方米 、展线长 100 米 ,平均每年连续、不间断举办高品位展览 20 余次,被媒体誉为“中国高校最有影响力的公益性公共艺术空间”。 理想与抱负 北航艺术馆以传播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和大学精神为理想,以展陈、研究、收藏和推介艺术及其探索性、创造性、丰富性为手段,致力于大学艺境的营建、大学人和社会公众审美艺术素养的提升,从而在大学文化传承发展中扮演国家新兴文化艺术力量不可替代的角色。 宗旨与方针 北航艺术馆以“灵感需要空间,想象插上翅膀”为宗旨,坚持文化育人的核心办馆方针,努力创办成为引领高校公共艺术传播潮流、具有较大社会影响的大学艺术博物馆。 ——着眼于艺术感悟与体验,建设适应大学人精神审美需求的文化平台; ——着眼于科学与艺术的融合,建设惠及大学和社会的美学公共课堂; ——着眼于创造性思维的拓展,建设高雅艺术激荡碰撞的交流活动场所; ——着眼于教育理念的更新,建设大学文化发展的风向标和新阵地。 途径与成效 北航艺术馆坚持以展览为核心的工作模式,组织构架、运行条件与管理制度、策划执行与学术保障等方面,都围绕举办高水平的展览这个核心环节不断完善推进。 北航艺术馆始终注重通过策划举办各类展览,持续展示国内外重要艺术作品、传统文化及民间艺术精品、学校师生的艺术与科技作品,提升自身的学术品格、鲜明风格和社会影响力,逐渐形成以自主策划举办“双年展”为重点,以策划举办常规展、邀请展和申请展三类形式为板块的良性运作机制。 自落成以来,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对北航艺术馆不断给予关注,全国几十家主流媒体、网站先后数百次跟踪报道北航艺术馆的做法及成效。吴冠中先生曾如此评价北航艺术馆:“这才是大学,这才是美育,中国的大学早就应该这样了。” 大学文化的开放性与包容性,决定了北航艺术馆以策展为主导的学术个性得到充分塑造,也使其在鼓励艺术界对大学文化建设和艺术传播的关注,展现高校艺术教育及成果,推动当代艺术的多元化发展,促进艺术创作的探索性、独立性、科学性与学术价值等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文化使命 北航艺术馆为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与远景目标,将谨记并秉承以下文化使命: ——北航艺术馆是大学文化土壤中播种的一粒发芽、开花的种子,它的绽放具有必然性,也具有时代性、社会性; ——北航艺术馆不仅仅是大学校园里的艺术馆,更是社会公众的艺术馆; ——北航艺术馆的成功绝不仅仅是展陈艺术品,而是用艺术的手段展示对人的成长与发展的关注、对生命与自然的感悟、对社会与未来的思考; ——北航艺术馆不同于一般的社会美术馆,它的核心使命是传播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促进艺术与大学人的亲近,以及大学与社会公众的亲近,它的姿态是开放的,也是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品质的; ——北航艺术馆将致力于建成中国坚守大学之道,最具独立精神,最具个性、包容性、辐射性和开放性的大学文化艺术传播品牌。 开放时间 每天 9 : 30 — 17 : 30 (节假日照常开放,所有展览均对社会公众免费)。 联系电话: 010—82316620 , 010—82317591 E-MAIL : bhart@buaa.edu.cn
个人分类: 旅途掠影|4173 次阅读|7 个评论
北航新主楼掠影
热度 4 罗帆 2011-6-10 22:42
北航新主楼掠影
五一前夕,去北京参加一个项目投标,期间抽空去北航拜访老同学周宁。当年,北航的女生很少,周宁与我不在一个系,但住在一层楼,在同一个食堂进餐,经常碰面,应该也算是同学。 2003 年夏天,大学同班同学在北航聚会,当时笼罩在怀旧的气氛里,觉得校园变化不算大。 2005 年深秋从美国访学归来,之后回过北航一次,那时新主楼还在建设之中。 在气派的新主楼里,老同学在经管学院办公室等我。虽然,毕业后我们没再见过面,但我一眼就能认出她。她还像当年那般热情爽朗,兴致勃勃地带我参观了实验中心、资料中心、 EMBA 教室等。之后,她请我去旁边的唯实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共进午餐,还有老同学 ZY 作陪。能与周宁联系上,真要感谢 ZY 呢!午餐之后,我们聊了一会儿,周宁要赶往北航新校区,与我们匆匆道别。 在 ZY 的陪伴下,在校园里转了转,用卡片机拍了几张新主楼的照片。 北航新主楼外侧 北航新主楼一角 为了让大家看清新主楼的全貌,在网上下载了三张图片。 北航新主楼内广场 北航新主楼鸟瞰图 北航新主楼内侧 北航新主楼 http://baike.baidu.com/view/2330719.htm 北航新主楼(原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南区教学科研楼)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南区,东临学院路。英文名称为 New Main Building, ( 缩写 NMB) 。该项目于 2003 年 7 月开始设计, 2004 年 8 月完成全部设计, 2006 年 9 月建成并投入使用,现已有多个学院和单位入住,历时两年半时间,总投资近 9 亿元人民币,用地面积 64308 平方米 ,建筑面积 22. 6 万平方米 ,是集教学、科研为一体的高标准、智能化教学楼,也是全亚洲最大的单体教学楼。 新主楼整体呈长方形结构,采用周边院落式布局方案,大方典雅,雄伟壮观,成为亚洲最大的连体教学科研楼。新主楼的 1 到 6 层为教学科研区, 7 层至 11 层为办公科研区,内部会议中心为会议区,可同时容纳 1.5-2 万余名教职工、学生及科研人员开展教学科研工作。整座大楼秉承大方典雅建筑风格的同时,集现代化的智能楼宇控制系统于一身,处处体现着环保节能的设计理念,再加上完善的教学科研设施和高效的分流交通组织能力,已成为北京市高校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新主楼按照从 A 座、 B 座、 C 座、 D 座东侧的顺序依次安排了经济管理学院、机械学院、仪器光电学院、宇航学院、动力学院和航空学院;按照从 D 座西侧、 E 座、 F 座、 G 座、 H 座的顺序依次安排了材料学院、自动化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理学院、计算机学院。(新主楼东北角的 11 层板楼命名为 A 座,其余各楼按顺时针方向依次命名为 B 、 C 、 D 、 E 、 F 、 G 座,在 A 座和 G 座之间的两层大连桥为 H 座)。
个人分类: 旅途掠影|19074 次阅读|9 个评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PK 莫斯科航空学院
热度 4 lh64 2011-4-5 22:52
又快一个月没有更新博客了,发一篇一年前翻译的材料吧。 大概是去年这个时候,学校规划处的老师让我找一些莫斯科航空学院有关学科设置、科研经费、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等办学指标方面的材料,以便和北航的一些办学指标做一个对比。毕竟北航当年建校的时候,很多专业都是仿照莫斯科航空学院设置的,而一九五二年建成的北航教学楼群,则是完全按莫斯科航空学院的图纸建造的,近60年了仍保持雄姿不变。 位于北航东门具有60年历史的北航老主楼 在莫航的网站上找了一点有关学校的介绍资料,我就根据这两所专业和目标相近的大学做一个简单的对比吧(从两校的介绍材料里摘录)。 一、办学目标 北航:建设空天信融合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 莫航:航空航天领域顶尖的研究型大学(是国内还是世界顶尖?没说!) 二、在国内的地位 北航:北航一直是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校。学校现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的重点高校。 莫航:1993年获得批准建设国家理工大学,2009年莫航入选俄罗斯国家“高校发展计划”(全国共12个高校入选),并被授予“国家研究型大学称号”。 三、学科设置 北航:学校现有院系26个,本科专业5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4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4 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9个。学科涵盖理、工、文、法、经济、管理、教育、哲学等8个门类,2007年新一轮国家重点学科评审和增补,有8个一级学科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位于全国高校第7名,国家重点二级学科由11个增加到28个。 莫航:目前有52个专业,设9个系,4个院和4个分校,在校学生2万人。其中89%的学生在46个航空航天和国防领域专业学习。学科包括:航空技术,飞行器发动机,电能、信息与控制系统,飞行器无线电电子学,宇航,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应用数学与物理,应用力学,经济与管理等。 四、师资队伍 北航:学校现有教职工3681人,其中专任教师2036人, 1466人具有高级职称。院士16人,长江学者33人,长江学者数列全国高校第10位;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1人,博士生导师568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5人,跨世纪优秀人才13人,新世纪优秀人才8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奖3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3个,教育部创新团队6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防科技创新团队6个。 莫航:教师2300人,其中16位俄罗斯科学院院士和通讯院士,450多名国家科学博士和教授,1100多名苏联(俄罗斯)副博士。有8个团队被公认为俄罗斯的领先科研团队。 五、科研经费 北航:“十一五”以来,主持了国家重大基础研究“973”项目16项,其中国防“973”9项,列全国高校之首;国家高技术“863”项目36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防预研项目1603项,承担千万元级以上重大科研项目67项,人均科研经费始终保持在全国高校前5名;2010年科研经费达到16个亿。 莫航:2009年基础和应用科研经费4.7亿卢布,其中7千万卢布为国家纵向经费。(1美元大概30个卢布) 从科研经费上比较,北航远远超过莫航。 六、毕业生影响力 北航:几十年来,北航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显著成绩。老校友中涌现出一大批科技精英和治国栋梁,年轻毕业生中出现一大批崭露头角的青年才俊,莘莘北航学子在校园里也取得了骄人业绩。。。 莫航:有10万毕业生在俄罗斯的381个俄罗斯工业部和俄罗斯航天局的企业工作,其中有200多人担任过总师和主要设计师,科研院所和设计院所的领导人。有49个毕业生成为俄罗斯科学院院士和通讯院士。莫航培养了20多个航天员,100多个航空设备试飞员。大部分航空和火箭-航天样机都是在莫航的毕业生领导或者主要参加下完成的,为国家的航空航天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 -------------------------------------------------------------------------------- 还有一些指标不好直接对比,比如科研成果等。因为中国有自己的特色,国家设置的奖项和数量众多。比如北航介绍在十一五期间,获国家级科技成果奖28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4项,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项,创造了一所大学连续获得国家高等级科技奖励的纪录等。 但莫航的材料里就没有什么获得大奖的介绍,但是强调了一下学校的办学条件,比如说: 莫航有独一无二的实验基地,其中很多设备在世界上是独有的。航空航天和军事教学活动在实际的装备上进行,包括飞机、直升机、武器系统、航空电子和雷达。 莫航还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拥有自己的机场的大学,未来的飞机设计师——飞机设计专业的学生在自己的机场进行飞行实践 。 另外,莫航还介绍了学校优先发展的方向: 航空系统 (民用、运输、战斗机,直升飞机;无人驾驶滑翔飞行器、直升飞机、飞艇、气球;非常规的前景飞行器)。 火箭和航天系统 (各种用途的航天器,包括各种类型和用途的载人的、火箭的设备) 航空、火箭和航天系统的能源设备 (所有类型航空设备的动力装置;各种类型火箭发动机;航天器的加速单元)。 飞机、导弹和航天系统的信息和电信技术 (通信,数据传输,遥测,导航,智能控制,雷达,光学和光电系统及其络合)。
个人分类: 海外观察|380 次阅读|4 个评论
北航0702班同学入学30周年聚会
热度 1 罗帆 2010-10-4 09:37
初秋时节,北航 0702 班同学入学 30 周年聚会在常州举行。去年是毕业 25 周年,同学们在大庆相聚,因时间冲突我没能参加,因此,今年的聚会不能错过。 第一天下午,各位同学陆续集结,东道主给大家接风洗尘,我没有赶上。九点多钟下火车,乘的士顺利地找到酒店。刚办完入住手续,大家就回来了,一起到旁边的茶馆 饮茶聊天。各种特色小吃、水果摆了一桌,有桃子、李子、西瓜、樱桃番茄、开心果、花生和瓜子,居然还有美味的鸭脖子!唉,真后悔在火车上吃了难吃的套餐。侃大山是咱们 80 年代大学生的长项,大伙儿海阔天空地神聊,当年同学的野史趣事穿插其间,哄堂大笑之中,一切仿佛又回到了从前。 当年,老尹的爹妈托他捎一瓶茅台酒送给在北京的老友,放在宿舍里暂存。同宿舍的室友发现,小刘经常悄悄地打开酒盒,拧开外盖闻酒香,一副陶醉的模样儿。老尹听说后,恐不能完成爹妈交给的任务,马上把酒送了出去。大家笑谈此事时,一致表扬小刘当年意志顽强,经受住了美酒的诱惑。那时候物资匮乏,食堂里的伙食可想而知。去野餐时,带去的饭菜一打开,顷刻之间就被一扫而光。 当年在郊外野餐时 第二天,同学们去溧阳天目湖游玩。坐在游船的顶层上,看着清澈的湖水,一边聊天一边吃着班长专门从陕西带来的红石榴,好不惬意。到了岛上,我们一拨人兴致勃勃地要爬山,但另一拨人只想找个地方坐着喝茶聊天。于是,兵分两路,各得其乐。中午,在湖边的酒店吃太湖河鲜,最有特色的是砂锅鱼头。因为我是参加聚会的唯一的女同学,大家一致要我“剪彩”,揭开砂锅鱼头的盖。每个砂锅鱼头还有一张“身份证”,后面附有防伪查询号码。当年给邓小平烹制太湖鱼头的大师傅朱顺才远近闻名,后来开了这家酒店当了老板,席间亲自来给我们敬酒。 几位参与爬山的同学 第三天,早餐后的节目是通过 Skype 与海外同学网上见面。当远在加拿大的明在视频上露出笑脸时,男同学们一个个挤上前去与她通话,我等了半天都凑不上。明那银铃般的笑声动听极了,大家也开心极了。之后,我们去游览中华恐龙园,参观恐龙博物馆。没想到,常州的恐龙园居然是 5A 级景区!除了各式各样的恐龙,还有巨大的金刚。中午,斗胆吃了河豚鱼,味道鲜美,名不虚传!下午,大家又去那家茶馆喝茶叙旧,然后相继道别,踏上返程的旅途。 参加聚会的0702班同学合影 与三位同学的夫人在一起 这次再见时,同学们的模样变了不少,但性情没变。在支书的领导下,班长全面负责。东道主负责活动策划和实施,生活委员负责收班费和管账,宣传委员负责信息发布和联络,各位摄影师负责拍照。可以预计,数天之后, 0702 的网站上将会发布数不胜数的照片。 临别之前,同学们商定: 2012 年,如果地球没有毁灭,我们将再次相聚; 2014 年,毕业 30 周年同学聚会。 附: 0702 班网上留言节选 锡伟: 浏览 0702 常州聚会照片发现,几十年过去了,可是每位仍然留住在校时纯真的表情,凤君始终满怀喜悦,杨宏悠悠然然,唐星潇洒可爱…… 唐星: 聚会让大家高兴,同时让大家年轻, 2010 年 0702 又增加了绚丽的篇章,这也是新的序言, 2012 、 2014...... 0702 有这么一帮人,一帮有情有义的兄弟姐妹,那是我们的缘分哦! 志江: 常州聚会,气氛空前高涨,新人辈出,言论多多。以江南之婉约,接纳 0702 一帮即将破五分子,是最恰如其分的,东道主花了大量的心思,感谢!由此一发而不可收拾,期待下两次的高潮聚会。江南的景是要慢慢品的,聚会是要慢慢回味的。 长江之滨,前来聚首。纯真年代,尘封已久。时光已逝,音容依旧。鱼米之乡,餐餐美酒。国事家事,声声入耳。遥想当年,七系健儿。文扫天下,体盖三球。齐心协力,友谊经久。 2012 ,南宁招手。凌云井岗,傲视九州。常来常走,畅游神州。保重身体,岁月可留。 王军: 关于本次常州聚会,可以用白居易的 0.5 首诗总结:“情于故人重,迹共少年疏。唯是闲谈兴,相逢尚有余”。关于 2012 和 2014 的南南聚会,可以用白居易的另外 0.5 首诗展望:“去矣欲何如,少年留不住。因书今日意,偏 寄诸亲故。壮岁不欢娱,长年当悔悟。”
个人分类: 生活感悟|5618 次阅读|13 个评论
完成我国首次有人部分参与的深空探测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地基实
lh64 2010-7-20 10:28
2009年5月5日——2010年2月7日,北航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环境生物学与生命保障技术实验室利用所自主设计建立的联合试验装置成功进行了为期9个月的有人部分参与的深空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地基实验——“多元生物生命保障系统地基实验”,为未来建立深空探测生物再生生命保障大型有人综合地基实验系统和开展有人实验奠定了基础 。 多元生物生命保障系统由生菜、小球藻、蚕及微生物构成,实验期间筛选出的志愿受试人员定时通过呼吸面罩与不同工况条件下的系统进行气体交换。此次实验研究了系统内O 2 和CO 2 浓度变化规律,观测了甲烷、乙烯和氨气等微污染气体浓度变化趋势;研究了不同生长阶段的生菜中主要元素含量,生菜的株高、冠幅和生物量,蚕的食叶量、生物量和小球藻生物量变化规律,系统内不同位置微生物数量及群落变化趋势,系统不同工况条件下产生的冷凝水的品质等 。 研究表明,所构建的多元生物生命保障地面模拟系统达到了设计的满足人对O 2 的50%的需求目标,O 2 和CO 2 浓度水平控制良好;系统内生物均能较好的生长;微生物基本平稳;系统产生的冷凝水品质较好,再净化和补充矿物质后可以作为饮用水使用;系统内不存在微量气体污染问题。通过本次试验获取了大量的密闭环境中生态系统的实验数据资料,对于下一步建立系统的数值仿真模型、系统的设计构建和运行奠定了基础 。 了解更多有关深空探测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请登录本实验室网页: http://www.lss-lab.bme.buaa.edu.cn/index.html
个人分类: 科研笔记|4663 次阅读|0 个评论
北航同学在京城小聚
罗帆 2009-9-2 07:49
由于在上海的会期冲突,没有去大庆参加大学毕业 25 周年同学聚会。但回到武汉之后,立刻去北京开会,得以与部分同学相聚。 7 月 30 日 晚,先道、小伟、老尹及宝贝女儿到我所住的外专大厦小聚。小伟从广州来京出差,老尹从深圳带女儿参加大庆聚会后,正在北京游览。我住的房间有厨房,里面设备齐全,可惜白天开会,没空买点食品加工一下招待他们,只能请他们喝水。 31 日晚,正常召集部分在京同学在亚运村的孔乙己酒店小聚。到场的有 0702 班的正常、唐星、老尹、阎桦和我, 0701 班的启源、小伟、先道, 0704 班的肖东。其中,启源和肖东是毕业之后第一次见面。老同学相见,那兴奋劲儿就没法说了。 8 月 1 日晨,接到老范的电话。他先解释昨晚正好有应酬没能参加同学聚会,然后邀请我和老尹去他家玩。于是,先道开车接上我、老尹及女儿,去老范家小聚。老范已是事业有成的企业家,所创办的平治东方蒸蒸日上。他的家在北郊,格外宽敞明亮。老范的儿子依然是口若悬河,妙语如珠。他的理想是上美国西点军校,和先道颇有共同语言。中午,我们在附近的会所吃了一顿精致可口的午餐。 然后,我们去先道家看望他来自湖南老家的父母,再去北京西站送老尹及女儿上火车。老尹高兴地说,只有他和女儿参加了同学聚会的全过程,从大庆聚会,到孔乙己酒店聚会,再到老范家小聚,最后还有同学送。 这次去北京,除了公差,都是聚会,让我感受到了浓浓的友情。
个人分类: 人物写生|4455 次阅读|1 个评论
北航“复杂系统中的若干数学问题”研讨会感受
zhouda1112 2009-8-27 10:19
本周参加了北航主办的复杂系统中的若干数学问题研讨会。会议组织得很好,特别是后勤保障得力,看得出北航希望在该领域做点有影响的事情。 虽然会议的内容比较杂,但好在讲座嘉宾都是国内外相关领域比较牛的人,如 美国西北大学的夏志宏教授(动力系统,天体物理);中科院的王跃飞教授(复动力系统);西交大的徐宗本教授(模式识别);北航的郑志明教授(动力系统与计算复杂性);清华的文志英教授(分形几何与计算复杂性);川大的罗懋康教授(不确定性分析);北航的贾英民教授(控制论);法国国家科学中心的王东明教授(代数运算),等等。 作为一个概率论专业的研究生,很遗憾没有概率相关专家的报告。不过,看得出,上述专家们对概率统计是抱着非常积极的态度。甚至,在他们的工作中,统计性质的研究随处可见。 但是,不可回避的一个老问题是,虽然随机现象和统计性质是被广泛关注的问题,但是大家对概率的认识比较模糊。为什么这样讲?大家更多的是从直观应用的角度去理解概率。这样理解本没有错,特别在北航这样一个以航天科技为导向的工科院校,关注实际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但是,我们换个思路,经典数学中的微分方程理论在工程中的应用广泛,而且在我看来,方程中的一些核心概念(如解的存在唯一性,稳定性等等)很容易被应用领域接受。至少,他们会很容易的区分线性代数方程,常微分方程和偏微分方程的概念。 然而,虽说现在在应用领域,随机过程大有和方程齐头并进的趋势。但是,多年来,还是有很多学者对概率的核心概念不加区分,甚至在本次会议中,我多次感受到大家基本不区分概率论和统计学,大家往往认为概率就是统计。 我多少能理解这一现状的原因,我猜想国外也会有这种现象。这跟教育有关,因为数学课程设置当中,极少有给外专业开设《测度论》的。个人认为,测度论本身的确有一些琐碎,绝大多数的人会觉得没有用处。但是,测度论的确可以帮助大家跨过概率论的一个门槛对概率空间的认识。随之,我相信不可能再有诸如概率论和统计学是不是一回事这样的误解。 我计划用几次,就刚才所讨论的现象,跟大家分享个人的一些体会。我无意在此讲述测度论,我只是希望把自己对概率论这个学科的体会做些说明。虽然我以前也写过这种文章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41526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41527 但我希望这次更有针对性。
个人分类: 概率论问题讨论|7108 次阅读|5 个评论
北航0702班毕业25周年大庆聚会
罗帆 2009-8-24 10:24
我们班毕业 20 周年在北航聚会时,大家就相约五年后再聚 。 今年的聚会定在大庆,很想去参加,但时间冲突了。 关于大庆聚会,请看我编辑过的0702班网站上的同学照片及留言。风景照片系杨宏所摄。 阎桦发布 : 经北京组委会研究决定,大庆聚会时间及安排如下:    七月二十三日(周四) :到达大庆,住大庆市区湿地庄园,白天就地休整,欣赏国内最大的城市内国家级的湿地保护区,休闲采摘瓜果鲜蔬,晚上会餐。    七月二十四日(周五) :大庆市区景观游览,包括油田矿区、市容观光,参观大庆油田科技博物馆(也叫 地宫 )、大庆油田历史陈列馆、铁人纪念馆(如时间允许),晚上游览大庆市区夜景,观看一场地道世俗的二人转,晚上住在市内。    七月二十五号(周六) :早上退房后出发到达鹤鸣湖湿地旅游度假村,距市区约 100 公里左右,白天游玩,吃农家乐以湖鲜为主,晚上可办一个篝火晚会,住在鹤鸣湖,感受大自然。    七月二十六日(周日) :早晨启程返回大庆市区走另外一条路线途中经过一片大草原,进蒙古包,品蒙古风情吃烤全羊和手把羊肉,嗅原野芳香,晚上住在市内或离开大庆返回。    七月二十七日(周一) :返程离开大庆。   北京的同学定于七月二十三日晚坐火车二十四日早到大庆,如果订不到车票可能会到哈尔滨转到大庆。   由于到大庆的车票及其难买,提前十天售票,几分钟四趟车票即售完,所以要从北京搭拨的同学要在更早些时通知订票。 唐星发布 : 谢谢凤君、阎桦为此次聚会前期付出的辛劳,看来大局已定,大家的友情和热情不言而喻, 0702 是我们的品牌,直至永远。 看了可成行人员名单,其中上次 20 周年未参与者更是大家期盼的,至今尚未最终决定的人员,建议如有可能争取能参加一天也是可以的。 张凡留言 : 贾君鹏,妈妈让你去大庆和同学一起吃饭。 思延留言 : 阿凡,错了一个字,妈妈喊你。 凤君发布 : 今天天气很燥热,有 31-2 ℃ 的样子。昨天最后送走尹锦松父女俩回到家中只剩下了兴奋后的疲惫,老天真的很成全我们,一扫前些日子的阴霾,阳光明媚、风和日丽,蓝天上飘着白云朵朵,天高云淡,似有一种秋高气爽的感觉。 0702 在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中是一段无法抹去的经历,那是一段青涩而又激情的岁月,我们都或多或少地从中受益,聚会时大家谈论最多的还是大学时的事情,期待在下一次聚会时能见到二十年和二十五年聚会未到的同学。 罗帆留言 : 在上海开了两天会,做了半天的报告,昨天刚赶回武汉。 因时间冲突,没能去大庆参加同学聚会,挺遗憾的。 志江发布 : 0702 之大庆聚会后记一 从哈尔滨机场下来,乘大巴沿哈大高速向大庆进发,公路两边是一望无边的绿色,几乎没有沿线而建的厂房或办公楼,印象中大庆应是管桩林立,机声隆隆,油污遍地。可实际上这里不比江南逊色。有成片的芦苇,不知名的湖塘,几只野鸭游过来,一行白鹭上蓝天。不时有一群抽油机夹在绿丛之中自顾日夜忙碌,不时在提醒人们这是产油区。 聚会的第一站是龙凤湿地公园,据说是亚洲最大的湿地,方圆有 10 公里 *20 公里。见过各种城市湿地,没见这样开阔的。如果龙凤是大庆的湿地,那大庆是全国的湿地。我们一行住在湿地的中心。 由于班头、书记没有到场,唐主任自告奋勇,主持了本次湿地世博研讨会,首先进行会议签到,按宿舍号点数。 唐主任总结了五年以来的工作,并出台制定了考勤管理制度。违约者后果自负,最终解释权归唐主任。 凤君作为东道主通报了会议筹备情况。 0702 大庆聚会后记之二 台风莫拉克虚张声势地登陆了,没有多少惊险,夏季已经从大庆湿地聚会时转型了。 前往大庆的途中,老胡被困机场,张凡也是,我在去时被困一小时,回程被困 1 小时,算是小小的惊慌。惊慌不来自天气,来自于空中管制,纵有千难万险,决不能阻挡我 0702 年会的如期召开。 从龙凤湿地到鹤鸣湖湿地,一帮腐化分子易地再游。如果龙凤湿地是睡美人,哪鹤鸣湖湿地就是东北大娘,开阔奔放粗犷,杨宏的长焦和阎的胶片机在这里有了消耗胶卷和 CCD 的机会,旭日东升要三点就起床,东北的天亮得早。落日也早早来临,落得杨和阎肌肠辘辘,步行赶上迟到的全鱼席。鹤鸣湖湿地事先由正常实地考察,认为是僻静聚会之所。那一天是人满为患,通铺加一个漏水的单厕算是 VIP 待遇了。中午餐基本靠抢每人才有一碗半生的米饭,过了点不伺候,席间有多位 ERP 人士叽笑景区的管理混乱,当地的服务人员把头一歪,不要跟我谈 ERP ,我忙着收钱呢,是你们自个要来的! ( 待续 ) 唐星留言 : 有了志江的聚会后记和各位大师的摄影作品,增加了许多可视化回忆,大庆油田几天同学的重聚,除了真诚愉悦同甘共苦,没有了平时工作中的慎重圆滑见机行事,回归原本应该是属于我们的东东。这二天没有发现凤君兄弟来此,刚刚电话联系,原来他去北极村度假正回大庆的路上。回想大庆一行,稍有遗憾的是到了油田没有搞明白石油是怎么就从地下打出来的,本已安排参观学习日程,因博物馆搬迁没有成行,另外还有压裂是何意思,至今不明,望哪位专家学者指教。 照片反映的生活虽然有风光无限也有艰苦奋斗,有酒足饭饱还有狼吞虎咽。
个人分类: 人物写生|5871 次阅读|7 个评论
辞去院士提名的陆士嘉教授
zdwang 2009-5-22 16:20
辞去院士提名的陆士嘉教授
[摘自]《流体力学家陆士嘉》“亮节”之六 按陆士嘉的学历和资历,她当选科学院院士(那时叫学部委员)是当之无愧的了。1979年,中国科学院增补学部委员,候选人的条件是有三名学部委员同意推荐。可推荐陆士嘉的有七名学部委员(还不算张维)。在第一轮讨论时,她即己被通过。拿来表格请她填写,她奇怪地问道:“我并没有申请当学部委员哪,怎么突然要我填表啊?”人家告诉她,这事不像入党似的需要申请,这是大家觉得某人条件够了,便予以推荐。她却说:“不不,我觉得我作学部委员不合适。第一呢,我回国以后,主要搞教学工作,研究工作做得不多。第二,我年纪老了,为国家出不了多少力了,应该让年轻人上。” 北航的领导多次对她做工作,说明她的当选对北航意义重大。这她才勉强填了表。 第二轮讨论时,她理所当然的又被列为候选人。当人家通知她时,她又犹豫了。想来想去,她决定还是把有限的名额让给年轻人。这回学校说破了嘴皮子她也不同意。后来,她干脆给中国科学院学部写了一封信,信里说:“年纪大的同志应该主动为中青年同志创造条件,应该让他们在前面发挥作用,我们这些人不当学部委员也会提意见、出主意。绝不能因为我们而挡住了他们(指中青年人),否则对我国的科学事业发展不利。”并恳求从候选人中删去她的名字。 中国科学院在给她的回信中赞誉了陆士嘉的高尚情操,认为信写得十分感人,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好作风。报上还将此事做了报道。牵头推荐陆士嘉的严济慈感叹道:“真是可惜啊!别人打破头的要我推荐,我都推了。她都当上了还给辞了!真是可惜。” 有人埋怨她不该这样做,她坦然地说:“如果让我当学部委员可以提高中国妇女在科技界的地位,那还可以考虑。但毕竟我年纪大了,让中青年女科技工作者上去不是一样吗?” 当然,更多的人对她的行为还都是很佩服的。他们说:“现在争名誉争地位的大有人在,而让名让利的可就少多喽!” (张克群《流体力学家陆士嘉》,现代出版社,2006年9月,第117-118页) 注:这本书的序,是钱学森先生所写的“纪念陆士嘉教授” 在这本书的开始还引用了爱因斯坦悼念玛丽•居里的一段话 “第一流人物对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件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更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 附:陆士嘉教授生平简介 陆士嘉教授(1911—1986),1911年3月生于江苏苏州,1933年毕业于北平师范大学物理系,1937年考入德国哥廷大学学习物理,并以优异成绩获得洪堡奖学金。不久,因闻日军飞机侵华轰炸,毅然改学航空,师从国际流体力学权威、冯•卡门的导师普朗特(L.Prandtl)教授,成为他唯一的女学生和中国留学生。1942年,写成优秀的论文《圆柱射流遇垂直气流时的上卷》,获得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后,陆士嘉先后在北洋大学、水工研究所、清华大学任职。1952年,参与筹建北京航空学院,后任该学院教授。主持建设我国第一个空气动力专业,参与创建一整套低速风洞和我国第一个高速风洞。她学识渊博,尤以黏性流体力学见长。她潜心教学,培养了我国首批空气动力学本科生和研究生。她是我国空气动力学事业的开创者之一。曾任中国空气动力学研究会第二届副理事长、中国力学学会理事、中国航空学会理事、《力学进展》副主编、《力学学报》编委等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她不顾疾病,仍努力工作,参加各类活动。1982年应邀赴德国访问,被聘为德国应用数学和力学学会委员。1986年8月在北京病逝。 应评论者要求,抄下作者张克群在书 128页跋中写的一段话:“上一个世纪初出生的人(我称之为上一辈)和上世纪末出生的人(我称之为下一辈),年龄只差一花甲,然而其行事为人却大相径庭,这常常令我惊诧。上一辈人所做的事,很可能让下一辈人不理解,甚至认为可笑。……在中国确实有过这样一些人,她(他)们几乎未被金钱、名誉、地位糟蹋过。”
个人分类: 人物记事|30968 次阅读|37 个评论
第一届全国岩土本构理论研讨会合影
kongyuxia 2008-11-30 08:59
会议合影
个人分类: 学术探索|4616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4: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