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阿Q正传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 阿Q的理想
zlyang 2013-10-7 19:47
阿Q的理想   阿Q飘飘然的飞了一通,回到土谷祠,酒已经醒透了。这晚上,管祠的老头子也意外的和气,请他喝茶;阿Q便向他要了两个饼,吃完之后,又要了一支点过的四两烛和一个树烛台,点起来,独自躺在自己的小屋里。他说不出的新鲜而且高兴,烛火像元夜似的闪闪的跳,他的思想也迸跳起来了:   “造反?有趣,……来了一阵白盔白甲的革命党,都拿着板刀,钢鞭,炸弹,洋炮,三尖两刃刀,钩镰枪,走过土谷祠,叫道,‘阿Q!同去同去!’于是一同去。……   “这时未庄的一伙鸟男女才好笑哩,跪下叫道,‘阿Q,饶命!’谁听他!第一个该死的是小D和赵太爷,还有秀才,还有假洋鬼子,……留几条么?王胡本来还可留,但也不要了。……   “东西,……直走进去打开箱子来:元宝,洋钱,洋纱衫,……秀才娘子的一张宁式床(⒊)先搬到土谷祠,此外便摆了钱家的桌椅,——或者也就用赵家的罢。自己是不动手的了,叫小D来搬,要搬得快,搬得不快打嘴巴。……   “赵司晨的妹子真丑。邹七嫂的女儿过几年再说。假洋鬼子的老婆会和没有辫子的男人睡觉,吓,不是好东西!秀才的老婆是眼胞上有疤的。……吴妈长久不见了,不知道在那里,——可惜脚太大。”   阿Q没有想得十分停当,已经发了鼾声,四两烛还只点去了小半寸,红焰焰的光照着他张开的嘴。   “荷荷!”阿Q忽而大叫起来,抬了头仓皇的四顾,待到看见四两烛,却又倒头睡去了。 后记( 2015-03-11 ): 相关链接: 新华网,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运动——延安整风 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3-01/20/content_698105.htm 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 求是理论网,2014-09-10,延安整风时期如何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http://www.qstheory.cn/CPC/2014-09/01/c_1112305116.htm 毛泽东同志诤告我们:没有证据的胡说 乱说,这种“主观主义的批评”,往 往酿成党内的无原则的纠纷,破坏党的组织。 2010-06-28,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大精髓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339508.html 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大精髓,中國傳統文化的最大精髓: 自大! 自大 ,导致 主观主义 ?
个人分类: 历史 - 人物|3317 次阅读|2 个评论
纯搞笑:和尚摸得,我摸不得?骂人有理!
热度 4 lionbin 2011-11-13 12:27
最近,孔庆东爆粗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教授骂人”尤其吸引眼球,况且孔庆东头上有两顶大的光环:北京大学教授、孔家传人。网上的评价没有一边倒,挺孔派和倒孔派争论得不相上下。 感觉媒体很不厚道呢,为了吸引眼球,创造“教授骂人”这个词算是费尽了周折。本来完整的故事,应该是“北京大学教授孔庆东骂XXXX(机构名,不详)记者XXX”,这是对等的,如果要简称,也应该是对等的,比如“北京大学骂XXXX”,“教授骂记者”,“孔庆东骂XXX”。记者是人,教授难道就不是人啦?所以,用代名词对等简称呢,就应该是“人骂人”。唉,唉,唉,打住,这都什么呀? 突然想起了鲁迅的“阿Q正传”中阿Q调戏小尼姑说的话,为什么“和尚摸得,我摸不得?”。为什么流氓骂得,教授骂不得。其实人人都可以骂,也可以被骂,骂可以陶冶情操,也可以排遣心中的重压,开口大骂天下该骂之人,骂人有理!打住,骂人是不是应该有点儿品位?特别是身为教授,是不是应该体现教授骂记者的风格。哎哟,有点儿丢人,就这么几句,这么没有品位,好像是教授中的另类也,如果题目改为另类教授骂人就好了。 本文纯搞笑,没有内涵。
个人分类: 其他杂项|8855 次阅读|7 个评论
谈言与行
chushixiyu 2011-6-25 00:59
对于鲁迅先生,我想大家都是很熟悉不过的了。 之前我也一直很喜欢读鲁迅先生的书,他那犀利的文笔,他那看透现象,揭露本质的痛快,他那哀其不幸,怒气不争,甚至恨入骨髓,也敢骂入骨髓。这些都是很难得的,活在社会上的人,能够看透现象的人不多,能够敢恨敢骂的人就更少了。而且鲁迅先生的文章有这样的一个特点,他的文章,犹如一杯陈酿的酒,是越品越有味的。正如我们读阿Q正传时的体会一样,初看,有些搞笑,再看,似乎是身边就有这样的人,最后,似乎在我们自己的身上,也有阿Q的某些特征了。 所以,对鲁迅先生,对于他的这些言论,我是很尊重的,也是很佩服周先生。很庆幸在我们的国度里,有这样一位大师,能够让我们听到如此的声音。尽管,不是在同一个时代。 然而,当我们回过头来,再考虑,我们这个社会的发展,仅仅有这些,够么?如果只是说一些讽刺的话,能够解决这些问题么?亦或者,交换职能,让鲁迅先生来治理,他能够摆脱这个世俗的世界,把我们的社会变成乌托邦么? 答案是不言而喻的。谈到这个也不由的就想到了读明朝那些事儿里面的一些体会来,言官误国,但是言官确实也是做了很多正义之事的,起码有他们在,社会的清明度会高很多,贪污的人会不那么嚣张,腐败的人会有所顾忌。 但是最终,一切还是要靠现实说话的,正如我们现在说某些人一意孤行,不听取别人意见,活该吃亏。但倘使他没有吃亏,成功了,人们就会说,他能够抵制住内外的压力,坚持做好,真是伟大。其实真正伟大不伟大,孤行不孤行,都只是别人的一些看法而已,他们看法的对与否,是在最终的结果的检验下生效的。这也就看出来,靠谱不靠谱,很大程度都是看结果才定的。 所以对于我们当今的社会,一定要把握好这个度,言与行,要让人们敢言,要勇于听到大家的声音,要善于听到大家的声音,要利用大家的声音惩治邪恶,但是另一方面,也要踏实努力,要勇于坚持,要沉得下去,做真正造福于民的事,要耐得住寂寞,要敢于抛去虚名,那样,我们的社会才能更好的发展起来。 可能别人觉得言与行是形容一个人的吧,言而有信,言行合一等;不过在我看来,来形容整个社会,也是未尝不可的。
个人分类: 时评|2730 次阅读|0 个评论
孔乙己和阿Q 复活记
热度 2 sheep021 2011-4-29 13:58
1 《阿Q正传》阿Q格调戏小尼姑时说:“ 和尚摸得,我摸不得 ?” 注解:这当然是个 强词夺理 的逻辑,把别人的错误当成你犯错的理由。小尼姑既然和尚都能摸,为什么我不能摸?先在脑海里把别人幻想成了罪人,然后再把这个当成自己犯错的理由。 2 《孔乙己》:“ 读书人窃书不算偷 ” 注解:这种“强词夺理”的逻辑不过是自欺欺人而已。鲁迅先生借《孔乙己》之口,不过是借此讽刺落魄读书人为自己狡辩,针砭了当时国人病入膏肓的价值观。 3 小结: 鲁迅 先生正是通过对阿Q、孔乙己之流的 精神胜利法 的淋漓尽致的描绘,表明这种普遍在于"国人魂灵"中的精神病症怎样麻木。 这种精神胜利法现在还有吗? 似乎还很旺盛吧。哈哈。孔乙己和阿Q 永远活在国人心中。
个人分类: 聆听自然|194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0: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