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张扬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中国有张扬的人吗?
热度 16 yangguoxue 2013-12-17 08:50
孔子曾说,人生有三种态度,最好是中庸,若不得,则“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 孔子说的狂和狷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今天说的张扬,“进取的人”和“无为的人”都是张扬的人,只不过表现的方式有所不同。其实从为人为文的趣味上说,中庸者最无生气,最无个性,最索然寡味。交友或读书,都应该选狂狷两类。 诸子百家中有两个人的文章读起来最有趣,这两个人就是庄子和韩非,他二人恰好是这两种性格:庄子是狷者,一脸的不屑与轻蔑。韩非是狂者,一脸的焦虑与急切。就他们的思想而言,庄子是天空中飞翔的大鹏,已经九万里之高了,尚嫌离人世不远,他的心里,是越超然越好,越超然就越能“莫只夭阈”,摆脱一切羁绊。有趣的是,越是这样的不屑为类为伍,倒越显得他满腔的怜悯人世的深情,其可怪也欤?韩非是都市的解剖师,已经切透纤维了,尚嫌不够真切,他的思想里是要活生生地把这人世间大卸八块,摸个清清楚楚。同样有趣的是,他越是这样的关切与呵护,倒越看出他对人世间的鄙夷与恶意。亦可怪也欤? 孔子主张中庸,但孔子自己却是一个狷者的形象 。 他的那一套仁、义、礼、智、信虽然被后世的统治者尊为国教,但他生前周游列国时,饿得面呈菜色,“累累如丧家之犬”,是一个彻底的现状下的失败者,于是退而教书育人,不再求仕。或许正是由于有这样的经历,他多次称颂不食周粟、饿死在首阳山的伯夷、叔齐是“不降其志、不辱其身”的清士。 曹大侠以院长的身份告诫我们不要张狂,也不要太张扬,这就有点略显张狂了。按照一些人的说法,这根本不科学吗。在我的印象中,这个世界上最张扬、最张狂的人是那个叫伽利略的科学家,他敢在比萨斜塔上挑战权威,我们中国有这样张狂的人吗?其实不张狂不张扬往往是因为我们没有这个本事。嚣张和张扬完全不是一个意思,中国嚣张的人倒是不少。
4423 次阅读|25 个评论
大学----是张扬个性的地方
热度 10 lin602 2013-11-12 09:44
我们的大学好象是生产车间,目前都在培养整齐划一的‘学生产品’。大学教师也被要求整齐划一,按红头文件运行,按一切规章制度做事,除了上好课,按教学计划完成任务,指导学生科研就OK了。不要有什么行为超过一切规定。让我想起了‘摩登时代’电影中的卓别林,他就是目前中国大学教师的‘光辉形象’。 目前中国的大学不欢迎教师与学生们有个性!只要照章办事就行了。 大家可以仔细看看历史与传记,凡是做出杰出贡献的人,都是有鲜明个性的! 科技与教育创新的素质依托就是人的‘鲜明的个性’。 有时候看看照片,每个杰出人物的眼睛都是炯炯有神! 大学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是培养创造历史、创造新生事物、创造新的文化人才的地方。 大学是张扬个性的地方。
2940 次阅读|21 个评论
[转载]Wish for 2013
syshhd 2012-12-31 13:37
这一年,你喜欢过很多人,也被很多人厌恶,但只管去走你的路,风风雨雨,跌宕起伏,一路走来看清楚,从普通中来,到平淡里去,是向自己认输。停止追逐,不再去赌,是回到最初。再见,2012,那最深的痛苦,丢在最后一天最深处。你好,2013,此时平静虚无,没有任何恐惧,带着卑微的幸福迎接所有的赐予。 在一回首间,才忽然发现,原来,我一生的种种努力,不过只为了周遭的人对我满意而已。为了博得他人的称许与微笑,我战战兢兢地将自己套入所有的模式所有的桎梏。走到途中才忽然发现,我只剩下一副模糊的面目,和一条不能回头的路。 人需要一种淡然、朴实,不张扬、不喧嚣、不妖艳。淡名利、淡世绘、淡荣辱、淡诱惑,虽无蝶来,清香依旧。没有傲气,但存傲骨。需要脚踏实地的平实,丰富而不肤浅、恬淡而不聒噪、理性而不盲从。在物欲横流的滚滚红尘中,更需要一份淡泊的心境,谢绝繁华,回归简朴。淡定从容的笑对人生。
1741 次阅读|0 个评论
建立“中国期刊自媒体联盟”的倡议
热度 1 zhaodl 2012-12-17 20:20
联盟成员列表暂时放着,过两天我单另作好请转发顶置或链接: 丹崖临风/赵大良,网址 http://zhaodal.blog.163.com 颜帅的博客,网址 http://blog.sina.com.cn/yersin2727 听雨的博客,网址是h ttp://wyhygl1967.blog.163.com/#m=0t=0 魏彦红的博客,网址是 http://blog.sina.com.cn/u/1909742271 目前,在无限的网络空间中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期刊出版者的平台,期刊出版者的个人博客(网站) 多依附在 不同的网络平台上,常常被淹没在信息的汪洋之中。广大期刊出版者想浏览学习也是局限在有限的范围之内。 群组是内部讨论、媒体是对外宣传。 为了使期刊出版者的自媒体平台联合起来,为期刊出版者提供一个连通的学习交流平台,现倡议: 建立期刊出版者自媒体联盟 。 团结就是力量,连通空间无限! 集聚信息资源,张扬期刊声音! 联盟方式: 自媒体保持各自的风格,各自自主维护,仅仅是通过一个“联盟成员列表”将盟员的自媒体连通起来,成员链接或转登并顶置列表,列表以加入的先后顺序排列,格式如下: 期刊出版自媒体联盟列表 自媒体名称/主人姓名:12字以内的简介(可选); 自媒体网址 入盟条件: 只要是拥有自媒体 (可以以公开自由浏览的博客、QQ空间等) 的期刊出版者皆可自愿申请加入,按规定提交列表信息,并按约定履行义务——在自媒体上首篇顶置或链接“联盟成员列表”。联盟是一个松散的网络形式,退出自由。联盟成员之间完全平等,借以联盟成员列表相互关联。不按约定链接或顶置成员列表则默认为退出联盟。 如果你愿意加入, 请点击这登陆,在下边评论栏提交信息 。如果你没有自媒体,也请你广泛传播,邀请他人加入,以便于大家全面了解阅读。。谢谢。 发起人: 赵大良/丹崖临风 http://zhaodal.blog.163.com/
个人分类: 出版视点|1611 次阅读|1 个评论
于丹这事
热度 6 dr-chen 2012-11-19 20:45
于丹这件事 呵呵。。。 现代理科工科可以说都是西方文化的衍生 政治社会科学亦是 唯有人文学科是自己的东西多 但好像国人不重视对自己人文传统的研究传承 礼义廉耻 国之四维 仁义礼智信 立身处世之根本 全都向个性张扬的西方文化投降 于丹走了就走了 但是叫嚷着要于丹下来的人 可不可以礼貌一些呢 中国好歹也是礼仪之邦 不爱听 就用脚投票吧 传统是我们的根本 中国人之所以成为中国人的原因 辜鸿铭读了那么多外国书 还是拜倒在自己的文化下 那份自觉 让人钦佩 真知灼见 身体力行 学习传统 并努力践行 但是 确实 中国传统学问何以维是维新? 也是一个大命题
2659 次阅读|13 个评论
静,是一门艺术
chenzhenrui 2012-7-8 21:52
静,是一门艺术,当然,这是我无法完全理解透彻的东西。 自己曾经有过的张扬,曾经有过的低调。 在我过去的生命中,低调占了大部分的时间,在那种生活中,默默无闻,碌碌无为,偶尔回忆,总会有点感慨为什么自己以前那么傻,悟性那么低,当然,这里低调的含义跟大家所知道的低调有些许不同。 张扬,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大概算是一个不大好的词汇,但对于经历过很长一段时间低调的自己,可能在某种意义上算是一种有益的补充,按照中医理论,人,总是需要阴阳平衡的,所以,短暂的张扬也不算是一种坏处。 最近的生活,充斥了很多浮躁,这种浮躁,不同于张扬,感觉有点要命,分散人的精力,摧残人的意志,这种状态非常不好。 宁静以致远,蓄势待发,也许是需要用心感悟方可到达的境界。 我将尽我所能去追寻这份宁静。
个人分类: 点点滴滴|257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科研生活:用理性张扬热情
Alluvion 2012-6-16 10:16
人总是在轮回的活着的。自小是个调皮鬼,高中乃至大学开始,是个沉默寡言的人,后来变得活泼激情四射,40不惑的时候,似乎变得冷静了,因为理性了。回想起走过的路,非常怀念有热情的日子。于是决定,在理性中张扬自己的热情,因为 不管是科研还是生活,既离不开热情,也离不开理性 。如果要说理由,大部分还是一种感觉,但是也可以说说如下的道理。 一、热情可以激发自己的潜力。有热情的人自身的精力调动地很充分,所有的身体部件在同一时刻都为了同一件事情,不管是效率,还是效果,都是令人想象不到的。 有时候,就是凭着一股子热情,才做到了很多自己平时做不到的事情。我们同样从历史上可以看到,绝大多数有成就的人,都是热情洋溢的人,当然也有热情到狂热的人,很少有非常平静的,除了几个思想大师。大师们的生活起居大多已不可知,但是我相信他们年轻时一样是热情的人。 讲课的时候,如果没有热情和激情,课程就很乏味。做科研的时候,没有热情,做出的东西平淡而乏味。 二、热情让我们更积极的看问题。 我们大多数时候看问题,都是带着有色眼镜的,这个有色眼镜跟我们的情绪有很大的关系。 当我们用积极的眼光看的时候,我们充满了希望,当我们用悲观的眼光看的时候,我们得到可能完全相反的结论 。而热情可以避免让我们陷入悲观的局面。一瓶水,热情的人会说,很多的水,还有半瓶呢,而冷冰冰的人会说,水很少,只有半瓶了。事物都是有两面性,我们热情能够让我们看到更多的积极一面。当然不是消极的一面不需要看,但是 人活着需要动力,需要勇气,而积极的因素是调动我们勇气的关键点。 三、热情能够让我们拥有更良好的社会环境。热情象病毒一样可以传染,消沉也一样可以传染。 当我们用热情去做事情的时候,跟我们在一起的人都会被这些热情感染,也可能因此爆发出很强的战斗力。一个团队需要一个灵魂,这个灵魂必须是个热情的灵魂。 每一个热情的灵魂都是一颗太阳,每个人都需要阳光,都需要围绕在一个属于自己的太阳周围。 我有不少的项目,都是在条件或者论证还不够完善的时候,凭着感觉谈成了合作,这和我的热情有关系,这种热情给人一种信心,因为有信心,所以才可能有更好的结果。合作者不懂技术,只看信心和人。 一个热情的人,别人不容易拒绝。一个热情的人,别人不忍心伤害。 朋友们说我是个简单的人,我喜欢这个评价。 四、热情让我们有更好的体验。 马斯洛的心理学中说,健康的人有巅峰的体验能力,我想这个巅峰的体验是需要热情配合的,在平淡的心情中不可能有巅峰的体验。 当我们充满热情的生活时,我们会感到活着的乐趣,也能感受到生活中更多的积极要素。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热情可以让我们乐观的面对,更好的处理问题 ,结果也更好。其实,不管我们热情与否,我们都要生活,都要工作,与其平淡的活着,还不如热情的活着。 五、热情是健康的表现。首先热情是心理健康的表现 ,这在心理学上已经得到充分的讨论,不用赘述。其次, 热情还是生理健康的表现 。一个人如果生病了,或者身体虚弱,无论如何也不会有热情,更谈不上激情。相反,如果一个生病的人产生了热情,人的免疫力也就大大增强。所以热情既是健康的表现,也是健康的原因之一。平时我们在低沉的时候,总希望做到一点:振作。 所谓的振作其实就是找到了希望,找回了热情 。 当然,光有热情还远远不够。朴素的热情如程咬金、鲁智深一般,是混混沌沌的,这是一种本能的热情,还不能真正体验到幸福。 在知识和智慧的帮助下,我们可以理性,但是理性不代表平淡,也不代表冷冰冰 。我们可以有理性的热情。没有理性的热情是一团没有控制的火焰,运气好,可以燃烧出一片属于自己的田野,运气不好,害人害己。而有理性的热情好比受控的核聚变,产生了能量,但是危害较小。在热情中如何才能保持理性呢?残酷的经验可以得到如下一些建议: 一、在允许的情况下,重大的抉择延时一定时间。 热情有时候带来冲动,冲动意味着决策的匆忙性和不完备性。小事情无所谓对错,重大的事情还是需要暂缓执行。想清楚一些事情还是很关键的,但是当我们穷尽了我们的思路之后,就要靠热情给我们决策的勇气, 犹豫不决永远都是最坏的选择。 二、培养更好的本能。 对社会,对课题,要不断地积累经验,让自己的本能变得更合理,是将理性融入热情的最好办法。其实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希望理性,实际上是做不到的。我们所有的决定中可能只有5%不到(这个数字从哲学书上来,忘了哪一本)是真正理性的产物,剩下的就是本能和直觉。那就是说,我 们需要让我们有更好的直觉和本能,将理性放进骨子里, 这样, 表面看起来是热情的,甚至鲁莽的,但是道理已经在行动中得以体现,而不是非要做作的形式化的思考 。 三、做个身心合一的人。 理性实际上是一种自我保护性的行为,基于对自己负责的态度,需要思考。这时候说明,我们的直觉不可靠,也同样说明我们的兴趣取向不能得到自我的理性认同。这样的感觉有种精神分裂的感觉。实际上 ,靠理性生活的人都有精神分裂的趋势。真正健康的人,他的兴趣就是他理性的目标,而理性只是行动的辩护人。做到身心合一,就能够避免过多的依赖理性。 人总是贪婪的,既希望自己快乐幸福,又希望自己安全,有更多的收获。实际上,我们每一个行动都为下一步埋下伏笔,都是给未来种下各种种子。 如果寄希望于理性而平静的生活能够达到目标,那只不过是缘木求鱼,得到的只有更多的痛苦和烦恼。用热情去生活,收获的将远远不是眼中所见,更多的是内心的体验。将理性藏进热情,用理性为热情辩护,我们也许就真的寻找到了快乐和幸福 。 silong.peng@ia.ac.cn 2012.06.02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bs.sciencenet.cn/blog-39416-577729.html
个人分类: 心灵感悟|0 个评论
对善良的一点理解
热度 3 lxp0328 2012-1-11 00:18
评论一个人最常用的词语莫过于“善良”,问过许多人对善良的理解,有说给需要帮助的人以帮助就是善良,有说善良是不怀恶意的,有更直白的说给乞丐两元钱就是善良的,只能说给乞丐两元钱的行为本身是善良的。小时候,评论一个人最常用的词就是“好人”和“坏人”,自己的亲朋好友多属于“好人”的范畴,跟自己有过节的、影视剧中出现的坏人角色、甚至没有满足自己一块糖的人列入坏人的行列等等,现在看来那是多么幼稚肤浅。当然现在不会用“好”和“坏”来形容一个人了,人是复杂的行为个体,每个人在这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人的独特魅力在于个性的张扬,所以说每个人在不同的环境里会有不同的行为表现,评论一个人也要看所处的社会背景。 不管怎样,善良首先要有一个标准,正如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关于善良的理解与行为。善良的最高境界是帮助有需要的人,甚至是不动声色、不求回报的帮助,但始终觉得仅有这些的话,似乎没有概括出这个词的涵义, 原谅伤害自己的人,甚至有能力去伤害别人也不去做,不也是善良的一种境界吗?明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对别人造成伤害而故意去做,何谈是善良呢? 当然善良绝不是给软弱找借口,只是在有底线的情况下,我们选择了原谅。
6142 次阅读|6 个评论
雨花石
ssglwu 2012-1-2 16:14
吴国林 听一首来自李雨儿的歌: 激烈而高亢, 火热而张扬, 如春花般绽开, ...... 特别表现在《雨花石》中, 激励前行! 雨花石 http://upfile.086c.com/2011011716010101 http://upfile.086c.com/2011011716010101.wma 祝新年万事如意!
个人分类: 追求真善美|2653 次阅读|0 个评论
争取百分百,日久见人心!!!!
热度 1 lindentian 2011-11-17 20:06
工作一年多了,领导谈话说,对工作的满意度是90分。我真的更不知道说什么了!低头干革命,从来不多说,从来不多要求。领导的评价更让我紧张。 说实话,自己对自己要求是扎扎实实的干好每一份工作,不过自己更发现一点,不爱张扬的自己,吃亏的机会总是多。好多工作干好,功劳让同事去报功。 也就这样了。干好自己的事,做好人,做好事,过好每一天。 一个新的开始,真累!!! 争取百分百!日久见人心!
2272 次阅读|2 个评论
个性需要张扬
热度 1 kurihara 2011-10-19 13:31
个性需要张扬
我曾在企业研究所中工作过很长时间,那是一段令人珍惜和难忘的经历。 社会发展需要企业支撑,企业发展需要务实精神。 所说的务实则是认识市场和开拓市场,为此,差异化产品在市场独占性上显得尤为重要。 其实,研究也是同样,研究成果是个性智力活动的表现形式,也是一种差异化产品。 看到摆放在桌子上笔筒中的几只毛笔,联想到书法。 尽管书法中的临摹是学习,借鉴和继承传统的重要手段,但我们在学习中不仅需要临摹和比较,更需要找出规律来表现个性。  创作是不同于临摹的智力活动,是表现个性的认知能力,当然创作并不是仅仅停留在内心上的认知阶段,而是通过实践来揭示和通过作品来表现出来。 我们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是由千差万别的个人组成,每个人的个性表现是推动社会变迁的动力。 内心的希望我们更多的研究生在科研实践中尽快的走出临摹,更多的张扬个性,发挥才能。
个人分类: 经营日月|3479 次阅读|1 个评论
桂花飘香金桂黄
热度 2 yangyongtian 2011-10-18 08:50
桂花飘香金桂黄
金秋九月长空朗, 桂花飘香金桂黄。 雍容华贵四花瓣, 曲背弯腰不张扬。 平凡无奇寻常态, 惟独幽幽发奇香。 摄影 张玉秀
个人分类: 诗配画|2660 次阅读|3 个评论
看博友头像有感
热度 3 yangyongtian 2011-5-5 21:36
香格里拉, 玉秀当家。 后院恬静, 前程畅达。 张扬个性, 朴实无华。 后备力量, 蓄势待发!
个人分类: 友谊|2445 次阅读|6 个评论
樱花飘香
热度 1 yanhuasanman 2011-3-28 17:08
樱花飘香 美丽的梦想 惊呼初端变沧桑 樱花飘香 绽放的梦想 为理想插翅飞翔 樱花飘香 雀蝶早已起航 脚步必将高昂 樱花飘香 枝头盛开辉煌 天地正气定天罡 樱花飘香 雨叮呤话希望 春天个性需张扬
个人分类: 为自己留点记忆|2552 次阅读|1 个评论
日本九级地震,一次事先张扬过的突发事件
热度 14 陈安博士 2011-3-21 20:12
【地震:预报还是速报?】   地震究竟可不可以预报?   关于这个问题,学术界的争论依然很多。根据目前的研究状况,我们可以给出一个暂时准确的答案:中长期的地震预报是可以做到的,但是短期临震预报在目前的条件下尚存在很大的困难。在地震相关学科的发展现状下,暂时还无法进行准确的临震预报,但是,随着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和监测手段的逐渐成熟,未来进行临震预报的可能性一定存在。   日本也正是看到目前进行临震预报的难度,所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地震的速报上,所谓速报,也可以理解为预警,但是这个预警并非是在地震发生之前进行警示,而是在地震发生之后短短的时间内迅速通过各种渠道告知受影响的公众。今天的日本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布设了完整的速报体系,每次地震发生时,地震波中的纵波和横波总是会相隔一段时间先后到达,两列波之间相隔的时间有时不过是几秒钟,有时稍微长些。速报体系一旦监测到一列波的到来,就立刻通过电视、广播等渠道告知学校、医院、商场、写字楼、居民区,以取得公众的第一响应时间。   2011 年 3 月 11 日在日本发生的九级地震也是这样。我们可以注意到,当地震到来时,很多电视节目立刻开始直播电视台能够获取的地震现象图像,即便无法切换到外景也会直播电视台内部的建筑物和室内设施受影响的状况,以提醒大家迅速避震,或及时逃离。   临震预报现在只能用速报替代,而从中长期预报的角度看,日本的这次九级地震却刚好属于一次事先张扬过的地震。事实上,早在数十年以前,就有科学家预测日本东部肯定会有一次大的地震,但是,地震什么时候来?级别究竟会有多大?预测者无法给出确切的值,只是可以确定的是,它一定会来。   这次大地震影响到的城市之一仙台是鲁迅先生东渡日本负笈求学并写下散文名篇《藤野先生》的地方。对于这次地震,小城的人也一直在平静中期待,甚至,期待的时间长了,这场地震在人们头脑中崩紧的那根弦都渐渐淡化隐匿了。   虽然如此,仙台对于地震到来所做的准备一直都没有松懈,比如,所有的建筑物都是防震建筑,每个人从小都会被培养起临震逃生的意识和行为方式,而政府每每也都会做好应对可能地震的一切手段,包括食物和饮用水的存储,救援力量的培训等。   在不得不进行的长久期待中,地震终于在一个初春的日子到来了。   而真的遇到大规模灾害事件,就可以看到有所准备和毫无准备之间的差异,观测到有过应对灾害的实际经历或模拟演练与从未操练过的不同。总体上说,地震影响地区日本国民的反应是理性的,也是有效的,至于因为地震而带来的巨大海啸带走了很多人的生命,这在地震应对上也肯定是无法完全避免的。   日本之所以能够对震灾有所准备,最根本的原因是日本处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之间,在地理上本就属于地震多发地区。由于地球的各个组成板块在持续性的移动,自然会造成板块之间发生错位、挤压,其间蕴积的能量间断性地释放,当然释放频率或频或疏,但总是在进行中的。这个过程直接造成了日本整个国家地震频仍的现象,负责任的政府也就自然会把应对地震作为对于国民经常性的教育内容,从小培养。   有人会说在应对地震的过程中日本国民表现出了良好的素质,所以尽管人口密集,伤亡依然降低到了较小的地步。笔者的看法是,国民的基本素质只是原因之一,还有另外两个原因,一是上面所讲的国民应对地震灾害的经验丰富,防震意识已经通过演练和实际遭遇贯穿到每个人的骨髓里;另外就是建筑物的防震设计一直都是被事先特别强调了的,这可以给灾中的每个个体都提供稳固安全的基础设施。而基于这三个原因,如果中国的唐山再次遭遇类似这次日本地震一样的灾害事件,我有理由相信,中国国民的反应应该不输日本国民。   一次大地震会检验一个国家和地区应急能力的高低,考验国民的应急响应能力和救援能力。事实上,面对这类非常规的突发灾害事件,完全的镇定是不可能的,因为事件本身的影响是穷极一个人的想象力也无法预知的,这次日本地震带来的核辐射的恐慌就是一例,在大家的固有认知里,一直会认为核电站这样的高度敏感设施会有非常安全的防护措施,甚至可以应对可能的“万一”情况。即便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曾经出现过灾难性后果,人家也相信那仅仅是偶发事件,肯定不会再度发生。但是,随着核辐射的开始扩散,临近国家和地区的恐慌已经开始,而且逐渐呈现出非理性的外在表现形式,比如我国全国上下公众对于碘盐的抢购风潮等。这也充分说明,在应急管理的过程中,我们必须用现代科学的理念去理解事件,利用现代化的技术去应对事件,采取现代管理的策略和方法去控制应急过程,以期取得最好的效应。
个人分类: 专论—应急管理|10023 次阅读|36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9 17: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