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从事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读《论语》作君子之五:治学从事。
热度 1 blog2learn 2012-1-30 12:23
治学和从事: 作为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关于治学和教育的论述在《论语》中占有相当大的篇幅。这方面的论述在博文“《 论语》中有关教育和治学的论述 ”中有更完整的归纳。本文仅仅讨论原文中和君子相关的论述。 就从事来说,孔子的观点很明确: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意思是君子做事要致力于根本,根本确立了,道德原则就会形成。这个做事要抓根本的思想在《大学》里有进一步的阐述:“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也”。那么君子之“本”是什么?那就是“格物以致知”,就是说君子以治学为本而得到“道”。用子夏同学的话来说就是 :“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 人非生而知之!治学从何开始?子夏同学建议我们 “博学笃志,切问近思” 。。 这意思是广博地学习知识,坚定信念,恳切地象别人请教和思考问题切合实际。这样才可能学有所成。对于我们不知道的事情,孔子建议我们持保留态度而不要信口开河( “君子於其所不知,盖阙如也” ) 。 有人会问了:我知道治学很重要,而且我头悬梁,椎刺股地学习,学有所成,可是得不到别人的承认怎么办?呵呵,别要生气,孔子和你同是天涯沦落人啊。人家孔子就想得开: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是金子就会发光的嘛。何况君子应该首先检讨自己是否有能力,而不是应该抱怨别人不知道自己的能力( “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可惜在这个彰显个性的年代,人人都“ 不病无能焉,病人之不己知 !”。 有学问的君子不但要低调,而且要多才多艺,否则就象一个器皿一样只能有一个用途。所谓 “君子不器” 是也。这里这个 “不器” 不能被理解为“不成器”哈。 君子既要有学问,多才多艺,交朋友也是有讲究的。孔子的学生曾子说: “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相反 “小人以酒会友;以友腐仁” 。当然,最后关于小人这句是我自己“创作”的,列在《论语》第250篇250章。 经过16年寒窗苦读完成了大学教育,考研读博拿到了学位,这下可以给我君子证书了吧?“还不行!”孔子果断地回答: “君子博学於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没听懂是吧?他的意思是:君子既要学有所成,也要用基本礼仪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否则就会离经叛道(看来从孔子起就认为知识越多越反动哈)。我们当然不要求现代君子去学孔子时代的礼仪。但是遵纪守法这个要求不算过分吧?! 你学有所成了,而且遵纪守法了,恭喜你,可以为你分配工作了。孔子的分工原则是: “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 也就是说君子可以承担大的使命(大受),而小人则只能承担细小的事情(小知)。通俗点讲,就是小人扫屋子,君子扫天下。孔子的学生子夏同学积极为老师这种分工背书: “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 。就是说那些芝麻蒜皮的小事和雕虫小技也许从短期来看有可取之处,但从长远来看,他们的作用就有限了。当然对小孩教育来说,我们还是要培养“一屋要扫,也扫天下”的精神。 其它相关博文: 读《论语》作君子之一:开篇 读《论语》作君子之二:修身养性 读《论语》作君子之三:仁义道德 读《论语》作君子之四:为人处事 读《论语》作君子之五:治学从事 ( 本文 ) 读《论语》作君子之六:言行 读《论语》作君子之七:为政
个人分类: 国学|4927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15: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