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博士训练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评论一个“动听”的说法——博士训练重要的是培养学术独立性
热度 4 liwei999 2011-4-25 22:55
评论一个“动听”的说法——博士训练重要的是培养学术独立性 作者: mirror (*) 日期: 04/25/2011 00:21:54 对徐老师的博文 《博士训练重要的是培养学术独立性》 能有很多人喝彩,镜某很是不能理解。且不论这篇博文所主张的具体内容如何,单就题目而言,就不是很好、很顺。说不顺的理由是原来题目里有个副标题“不一定要从事导师最擅长的”。 国人作文、思考中有个“奇异”的地方:应该做宏观考察的地方去做微观的,该作微观考察的时候却又翻过来了。面对国人的博士教育,镜某认为 博士训练重要的是规范化 。还都是土八路的档次呢,根本就无从谈论什么“学术独立性”的问题。这里面既没有知名不知名教授的问题,也没有学科的差异,这是个宏观的概念。规范化的问题不解决,就免不了王老师说“99%都不合格”。甚至可以这样来理解:一切问题都可以在 规范化 当中得到解决。 这样重视 规范化 ,自然有人要质疑了:都规范了,如何去创新呢?这个大可不必担心。毕加索的“怪画”都是在他掌握了标准的绘画技巧之后的创作。规范了,创新也就在其中了。 规范化是什么?不妨用造汽车来打个比方。生产线可以是组装大奔、奥迪,也可以是大众、现代,还可以是QQ、奥拓。档次虽然不同,但都好歹都产品是汽车这个概念。同样是用生产线的做法,您装出辆三轮板儿车就是“不规范”了。而国人的博士培养基本上就是些“三轮板儿车”呢。 国人作“规范化”也不是没有成功的事例。从前有55年的军衔制,今天有军队的标准化。一个“战斗力”要配备多少设备、投入多少费用,一个战斗集团要如何配备人员、装备,等等的,都是可以借鉴的事例。全国都可以“学解放军”,当然大学也不是例外了。学些什么呢,不外乎是为了一个目的,如何构建组织。中国的研究透了还有外国的军队组织,所谓“各庄的地道都有很多高招”么。不要一说建大学就只能想到哈佛、剑桥伍的,那些都相当没有“创意”。 具体到徐老师的事例,这样的说法就不具体、“不规范”: Quote 导师 最擅长 的是利用单分子荧光光谱的手段研究荧光染料分子的暗状态/不发光状态(dark states, 比如triplet state, radical state, redox state等),说白了是物理化学的范畴。 从语法上论,这个 最擅长 不知是落在“手段”上还是落在“研究”上。前者是强调有开发新实验技术、道具的能力,比如王老师那样的,自己组装一套激光测试系统。后者则是用“常规”的技术手段去研究不同物质(材料)的特性。通过这样的探讨来理解物质(材料)的机能、功能,有助于开发新的物质(材料)。 所谓的 规范化 ,就是通过“定式”把问题表达清楚。比如说这句话, Quote 利用超分辨率的荧光显微镜和超敏感的荧光光谱的方法研究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的工作 如何能表达出来完整的信息呢?是否中间缺少提示了一个具体的观测对象呢?荧光成像是显微术,人们可以推测是看病理样品。但是荧光光谱的方法的对象是检测血液等体液呢?还是针对同样的病理样品呢? 国人博士档次低的一个重要的起因就是训练强度低。所谓 规范化 ,镜某以为博士生至少得是个部队里“特种兵”的训练方法,本科生也要按照野战部队的士兵来训练。低强度的训练只能出民兵、农民工。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4399 次阅读|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22: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