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科学界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科学界和科学网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已成滥觞?
热度 17 陈安博士 2013-3-25 07:26
  对于人类社会的研究,很多人认为应该和研究生物界一样。   于是,有“适者生存”在人类社会中应用的研究,或者反过来,可以从人类社会中的很多现象说明“适者生存”的确处处存在。   现实中发达国家比较常见的做法是“用法治和管理的手段禁绝社会达尔文主义成为滥觞”。大家可能都知道古代斯巴达人会用酒精刺激新生儿,如果能挺住就养,如果不太经受得住这刺激,就直接扔到山谷里喂狼去。应该说,这一举动充分体现了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具体行为。   古代人要和自然奋争,顾不上身体不够强壮的孩子,这可以理解,但是这样的做法在现代社会就不行了,据俺所知,如果你生下一个残疾婴儿,政府的做法是负责这个孩子未来的医疗和生活,希望能够避免时间一长,父母会厌弃孩子的结果发生。 而如果出现孩子的非正常死亡现象,则一定是要追责的。   类似地,对于穷人,也会保障你基本的生活需求,而不会完全舍弃不理,这样做肯定会养起一批懒人,但是确实会避免社会达尔文主义在国家范围内越来越有市场。   对于非残疾的健全人而言,其实一次事件或事故就会改变你的种群属性,使得你加入残疾人的行列,所以,当我们这些非残疾的人用冷酷的心对着残疾人的时候,还应该想到某日自己也许就会加入这个行列,如此一想,还是“前怕”些吧。   说到对社会环境的适应,有的人会如鱼得水,游刃有余,这很正常,但是,在任何一个群体里也总会有人不适应这个社会,普林斯顿的幽灵纳什教授,多数时间都是社会的累赘,既申请不到研究经费,又不能讲课,不能给大学做贡献,甚至因为他身体上的问题,还可能对社会有害。那么,灭了他?让他自生自灭?还是给他以宽容的生存空间?由社会承担下这个累赘?是考验美国是不是现代国家的一个例证。   而在我国,有纳什先生的例子吗?如果有,我想我们也可以和美国比比谁更现代;而没有的话,也许下是我们的社会早已经把这类害群之马给“主动积极地淘汰”了。      社会达尔文主义,又称庸俗进化论,可能正在我国科学界大行其道呢,我觉得自己经常在科学网上看到类似的理论在宣扬中。
个人分类: 人论|7154 次阅读|17 个评论
合作与竞争:评价指标如何影响科学界
热度 13 book 2013-3-22 22:19
最新一期的 BioScience 杂志发表了一篇题为“CollegialityversusCompetition:HowMetricsShapeScientificCommunities”( BioScience ,2013,63:155)的文章。作者们关注的问题是:科研评价指标如何使得科学界的合作和公共服务意识越来越缺失。 评价指标很热门,比如 h- 指数、发表文章数、经费数额等,常被用于评价科研人员的成功与否。虽然这些指标比较快速方便,但使用这些指标也会打破研究工作数量和质量的平衡。如果科学界的每个个体都希望将个人成功( individualsuccess )指标最大化,那么这样的科学群体肯定运转不会良好。科学界需要衡量合作和公共服务意识的指标。 研究经费和工作机会的减少会给合作和公共意识带来负面影响。很多大学里负责招聘和晋升的人往往对科学家的专业领域懂得很少,因此那些容易使用的评价指标就成了他们做出决定的重要参考。评价指标设计之初是为了科学家服务的,指标是被动的;但我们目前面临的情况是:评价指标正主动地影响着科学家的行为,让科学家想尽一切办法最大化他们的个人指标。 这种情况下,那些一心想着最大化个人指标的科学家会选择减少(实质性的)团队合作。比如,需要很多单位和科学家参与的 “ 大科学 ” 和 “ 大数据 ” 项目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做好。实际情况是,总有一些科学家比其他人贡献更多,但更多的贡献在团队层面上并不能体现。在科学界只有评价个人成功的指标时,倾向于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研究者( metric-maximizingscientist )觉得最好的策略是参加很多的项目,但仅仅做到刚好能被列为作者之一。相反,有团队精神的人( teamplayer )会选择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他们参加的项目上。这样的结果是,后者发表的论文数会少于前者。 【我之前写过一篇《 h 指数评价科研人员的不靠谱性 》,也提到发表论文多和 h- 指数高有时候并不能客观反映某个研究者的实际贡献。】 作者提出了一些关于如何增加合作和公共服务意识的建议。 1. 我们需要能够促进科学界合作与竞争平衡的评价指标。比如, McDadeetal.(2011) 提议生物学领域需要新的评价体系,应该将非传统的科研产出,比如建立科学网站、数据库、软件等(非论文和专著的科研产出形式),以及一些公益性的行为,纳入招聘、晋升、项目评审等过程。 【评价体系中对于非传统科研产出的重视程度确实不够。比如在我所在的领域,生物标本是开展很多研究的前提和基础,有的研究者很重视标本采集,常去野外工作,为单位标本馆积累了大量标本(不仅限于自己研究的类群);有的研究者则极少开展野外工作,更多地使用其他人采集的标本。在标本资源收藏这件事上,很明显两类人的贡献不同。但实情是,大家对于标本收藏这种科研产出并没有足够重视。】 2. 科学家应该更多的参与同行评审。同行评审是科学健康发展的保证,更多的是一种义务行为,也是合作的一种体现。以论文发表为例,每篇论文的发表需要一名编辑和多名审者的义务劳动。为了保证同行评审的正常运行,从道理上来说,发表论文多的科学家应该更多的参与同行评审(多使用了其他人的义务劳动,自然应该自己付出更多的义务劳动)。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很多经常发表论文的科学家常常拒绝审稿,甚至不回复审稿邀请。本文作者建议引入一个评价参考指标, “ 评审发表比( review-to-publishratio ) ” ,即某个科学家评审或编辑的论文数除以他 / 她所发表的(同行评审)论文数。作者认为这个指标可以被作为体现科学家合作意愿的一个衡量指标。还可以引入其他衡量参加委员会、教学、指导学生等的指标。 【 “ 评审发表比 ” 不知道具体执行起来有多少难度,比如要统计某个科学家评审或编辑了多少篇文章可能就存在一定难度:自己报数量难免有人会造假,除非提供每次审稿的记录,而整理审稿证据本身就够费劲。最后一句话提到的这些其实不都在用吗?只是用的好坏吧。】 3. 在单位的层面,通过课程和讨论等形式来培养科研人员的责任意识,将有助于增加合作以及健康的价值观的形成。涉及的主题可以包括伪造数据、剽窃、性侵犯、署名权和所有权、职业规划等。 【或者即使单位有委员会,但并没有做相应的事儿。】 4. 作者认为另一个增进科学家合作的方式是引入更有效的科研伦理和监管机制,比如建立处理伦理问题的委员会。 【其实这一点跟增进科学家合作意识没有直接的联系,只能说让科学家不要为了个人指标最大化而造假之类的。】 想起来另一件与这个主题有点关系的事儿。 3 月 15 日 , Science 杂志发表了其主编 BruceAlberts 针对 美国政府减支计划 的一篇题为 “ AmIWrong ? ” 的社论,他指出美国正在失去其优势,政府不能没有远见云云。但我这儿想提到的是 Science 网站上他这篇文章后面的评论 。节选两条有意思的给大家看看。 AnonymousScientist Yes,youarewrong.Thesystemneedstocrumbletodustsoitcanberebuiltproperly.Ourproblemsarenotduetoalackofmoney.No,ourproblemisthatthemassiveamountsofmoneywepumpintothesystemarebeingpoorlyspent.Why? 1.Oldprofessorsarenotretiring .Theyareclingingontotheirjobswithclenched,white-knuckledhands,withlittleregardtofuturegenerationsofscientists.Andbecausetheyhavebeeninthesystemsolong,theyhavealltheconnectionsandcontrolallthepursestrings.Severalofmyseniorfacultyhaveflatoutsaidtheywillhavetobetakenoutinabodybagbeforetheyleavetheschool,andtheycarelittleaboutthesuccessoffuturefaculty.Fantastic! 2.Therichlabsaregettingricherandthemiddleclasslabsaregettingdestroyed .LimitthenumberofRO1salabcanhaveto2,orbepreparedtohave5%ofthelabscontrolling90%ofthefunding-orprettymuchwhathashappenedinthegeneralUSeconomy.Howcanasmall2-4personlabpossiblycompeteforanRO1witha20-30personlab? 3.Stopthepaperchase .Thesystemhasbeencreatedtorewardlabsforproducingpapers,regardlessifthedataisreproducible,orevennecessaryforthatmatter.Thus,thereismoreeffortputtowardsproductivityandlittletoactuallystudyingsomethingworthstudying.HowmanymorepapersabouttheroleofLTP/ERK/UBQ/mTORinYcelllineforZdiseasedowereallyneed?Stoptheinsanity.Asbothatenuredscientistandataxpayer,thisdisgustsme. 4.ToomanyK-99's .Whykeepfundingapathwaytoindependencewhenattheendofthatpathwayisabunchofseniorprofessorswhowon'tretirewhousetheirpoliticalconnectionstohoardefunding,thendenytenurebecausethejuniorfacultycouldn'tgetanR01orenoughpapers? SubmittedonFri,03/15/2013-12:54 gongyiren Ithinkalotofscientistsshouldnotgetanygrant.Ontheotherhandmanytalentedresearchersarenotabletoapplysincetheyarenotfacultymemberanddonothaveindependentlab. Manyamericanscientistsarejustgoodattalkingandwriting.TheyshouldgotoHollywoodbecausetheyknowhowtomakeashow.Mybossneverhastimetotalktomeaboutscience.Theyhavesomanypapers.Buttheydonothavetochooseaprojectandgetalabrunning. Manyfamousscientistsjustbuildalotofcollaborations.Somehave400papers.Buthowmuchtheyunderstandthosepublication? Thesituationisjustdesperate.Butitisnotjustmoney.Therearetoomanyproblems.Somescientistsarejustveryverybadguy.Theprofessorisnotareputationanymoretoday. SubmittedonThu,03/14/2013-15:25
个人分类: 科学那些事儿|5654 次阅读|21 个评论
R院长在哪些方面让我一万个看不上?
热度 41 陈安博士 2013-1-4 20:13
  1,R院长极力支持学者的“ Professionalism ”,且对很多非生物领域的人或生物领域但学问不如他的人谈生物领域的问题嗤之以鼻。   我赞成这个“嗤之以鼻”,并支持R院长在转基因方面的观点。同时,我认为R院长本人在科技管理和科技政策方面太不“ Professionalism ”,他真的没资格作为国家科技政策的设计者(或顾问)角色出现。说实话,连提建议都不够格。   “自打脸”的事情对于R院长还有很多,但这是我对其很有看法的最重要的一点。   2,R院长认为科研经费应该是“同行评议”,而不是领导为主体分配。   这一点我也赞成。   但同时,R院长却得到了很多根本没有任何同行评议过程的这类资源,要说,哪怕是你全部选自己的朋友去假模假式地弄弄“同行评议”呢,也还有点说服力,但是看见钱,就啥都不顾了。   此为再次的“自打脸”事件。   3,R院长在还持有美国护照的时候就填表作为中科院院士候选。按照规则,没有中国国籍的人连做候选的资格都没有唉,兄弟。从公安那边开个正在办理国籍转换中的证明也依然不符合规则。   明知有规则而不遵从,希图浑水摸鱼。俺们推断他是想在当了院士之后再来真正的转换国籍。不过现在其实已经不再有必要换国籍了,我倒是好意地建议他还是继续持有美国护照吧,主要是方便来往探亲,“亲”其实要比“院士”头衔重要得多。   第三个“自打脸”事件,估计“院士”二字成为他一生都要避讳的字眼,纯粹自讨苦吃、自寻烦恼、自作自受。   4,杨焕明在国立研究所供职的时候开公司,R院长怒斥,很有实名举报的架势。同时,R的朋友王晓“西”院士也在国立研究所当头目的同时开了公司,新语丝也多次批评,但是R就支持得很。   典型的有圈子无是非,第四次“自打脸”。   5,R的朋友S频频抢发论文,R撰文支持,认为是好现象。同时,北生所的某PI几年才发论文,R依然认为是“好样的”。不管发不发论文,只要是圈子里的,怎么做都是“好样的”。   朋友和朋友的下属都是好样的。咋就没见过他如此高调地夸奖过其他学者?包括北大他自己所在学院的学者?而中国有学者发个自然新出的某刊,就被他认为是垃圾。要知道,这个刊物还有很多论文并非是生物领域的,你作为外行有资格评议吗?太不 Professionalism了吧?!   典型的有圈子无是非,第五次“自打脸”。   6,R院长在科学网上只回复院士和北美正教授的质疑,国内学者中除“院士”外,一概不理。   对了,还回过香港金副教授的质问。香港嘛,不是大陆,当然有所不同。   这是在西方受过平等观念熏陶的知识分子吗?有本事不回你就都别回,这种选择性回复让人笑掉大牙。   也属于“自打脸”,让人看不起。留过言的人里当然有些颇把R的博文当成圣旨的,所以,每每在遇到这种情况后依然坚持继续做粉丝,我很佩服这群人。   7,忽悠和倡导国家实行X人计划,自己、自己朋友、自己老婆先弄个再说。   老兄,你能不能稍微避讳哪怕一点点啊?中国的科学家不都是傻子?!   这样的行为虽然不算自打脸,但是很龌龊。   8,前段时间突然分析起中国的诺贝尔科学奖的获奖趋势,还柱状图、折线图地画得不亦乐乎,其实,难道我国的诺贝尔科学奖励数目一直以来不都是0吗(杨振宁李政道那个撑死了也算中华民国的,其实所有人都知道,根本就是美国的),这个趋势图需要很认真地来画吗?   知道的人都明白这是在继续忽悠国家给他钱、给他话语权,不知道的都会被弄糊涂,真不明白他到底想干嘛! ———————————————————————   而这样的人,这么多的行为,居然能够成为很多人的偶像,我看,应该看成“呕像”才更合适吧?   当然,有人不管粉主如何“差”,都愿意继续“粉”下去,且一生一世呢,都随他们。话说考中状元的才子秦桧也有三个好朋友呢,这个世界很多彩,俺理解。   袁贤讯先生认为“安哥,这回你可能要尴尬了”(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3568-649475.html ),我笑了,里面的内容哪里会论证到我尴尬的问题?而且面对这么一位先生,我想全世界都没人会尴尬。   他即便得了五个诺贝尔奖,也依然让我一万个看不起。
个人分类: 人论|6352 次阅读|73 个评论
[转载]《自然》2012年科学界年度十大人物
热度 1 JRoy 2013-1-2 23:12
12月20日出版的《自然》杂志推出2012年度回顾专刊,盘点了这一年科研及科学政策方面的起起伏伏。专刊导言说,从“希格斯玻色子(上帝粒子)”的发现到“好奇号”火星车成功着陆,2012年对科学来说充满了有趣或重大的事件。 专刊包括:年度人物、年度新闻特写、年度图片、年度研究进展、读者选择、编辑选择等。 其中,十大年度人物分别是: 罗尔夫-迪特尔·霍耶尔(Rolf-Dieter Heuer),欧洲原子核研究委员会主席,他让世界认识了“上帝粒子”。 辛西娅·罗森茨维格(Cynthia Rosenzweig ),纽约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共同主席,她致力于保护她居住的纽约哥谭镇,使其具有自然灾害抵御能力。 亚当·施特尔茨纳(Adam Steltzner),NASA工程师,他领导“好奇号”火星车的登陆任务。 塞德里克·布朗潘(Cédric Blanpain),布鲁塞尔大学教授,他领导的团队解决一个长期争议的科学问题,证实了癌症干细胞确实存在。 伊丽莎白·艾奥恩斯(Elizabeth Iorns),迈阿密大学博士后,她因证实他人一项研究的错误而遭到人身攻击和职业挫折。 王俊,华大基因总裁,他领导的华大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测序公司。 乔·汉德尔斯曼(Jo Handelsman),耶鲁大学微生物学家,她通过研究证实,不论男女,对女性科学家存在歧视。 蒂姆·高尔斯 (Tim Gowers),剑桥大学数学家,他发起了针对爱思唯尔出版集团的网络抵制。 贝尔纳· 贝尔纳迪尼斯(Bernardo De Bernardinis),意大利政府官员,他因听信地震学家没有预防地震而被判过失杀人罪。 罗恩· 富希耶(Ron Fouchier),荷兰病毒学家,争议禽流感论文作者,他全年大部分时间在争取发表该成果。
个人分类: 科技动态|2617 次阅读|2 个评论
今天的科学网就是当前中国科学界的缩影【闲里偷忙】
热度 2 陈安博士 2012-11-12 18:14
李宁这家伙,娱乐的博文总是比貌似正经的博文写得要好得多,虽然后者常被精选 。 他给出科学网李宁三定理。 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科学网三定理,有些会有差异,有些则是共同的,比如“非常2+1定理”——“俩人(饶施)+一人(鸿飞兄)”的每一篇博文(那怕是人身攻击的博文)永远都是精品,而在很多并不精品的博文被精品之后,嘿嘿....... 俺的看法:对于前两者,绝大多数【90%以上吧】的博文其实一点都不精辟;鸿飞兄的博文倒是40%左右的还算不错。 尽管全科学网的人都知道把不精辟的弄成精辟是屁精的行为,可是依然长此以往照做不误,可见,有时候那谁谁谁一定要表示出傲慢和弱智,佛祖老天爷和上帝以及穆罕默德联合起来都是拦不住的。 最近,科学网的“反智主义倾向”的博文置顶和精选越来越严重,让人怀疑首席精选师的头脑到底怎么啦?我看科学网“韩寒们”的好日子到了,所以,如果要努力做科学网韩寒以求得名利双收,得快点抓住机会。 当然,还有具体的屁精,把某两位的博文反复当成神经(哦,写错了,是圣经)来读,竟然暗夜里读着读着就感动起来了呢,这两位老师一位姓彭,一位姓张(自行对号入座吧!)。其芝麻大的视野和自甘卑贱的心灵同时让我咋舌。而这样的人绝对不止两个,都出来对号入座吧。 书归正传,科学网和当今科学界的完全一致之处: 【相似性比较定理一】 A:我最认国际奖项得奖人和院士。 ——于是,频频千金买马骨,买几次马骨意思意思也就罢了,连买十几年每次都还是马骨。 B:我最认北美正教授和院士。 ——连某人品极差,且多次表现出人品差的某北美正教授都能被烘托地无比高大,真是笑死人了。 【相似性比较定理二】 A:我认为海鬼比内鬼好。 ——如果没有海外的博士学位或者教授职位,在国内竟然就直接被低看一头呢。 B:我认为海外比海内好。 ——最典型的就是研究消防的麻老师博文屡屡被精选的案例。麻老师是一实在人,我倒是很喜欢他本人,去美国竟然都想去俄克拉荷马去拜望一下他,但是有一说一,他的博文(尤其科普类的)写得实在太不靠谱,但是,几乎每篇都精选没商量。 【相似性比较定理三】 A:国内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得拼搏,得付出加N倍的努力才能得到差不多的待遇。 ——或者获得国际认可,或者大佬认可,否则,你的台阶一个高度是50公分,人家的是15公分。拼命迈吧! B:名不见经传的青椒,博文一般得写很多篇相当不错的之后,甚至科学公众多次极大力度推荐之后,才会被“官方”眷顾。 ——不少科学博主都有苦水要倒吧。那眼泪啊,极有可能是哗哗的...... 【相似性比较定理四】 A:学科导师(战略科学家)和人生导师总是受欢迎的。 ——其实,中国目前的科学界,无论在科研上还是人生上,几乎没有人有资格做大家的“大”导师。自己的事都整不明白,你到底还想导谁呀! B:科研导师和生活导师的博文频频被精选。 ——各类或大或小的青年导师在科学网纷纷出场,心灵鸡汤一盆一盆地往外端,我的天,阵容这个强大呦,都如永远打不死还成群结队的苍蝇一般了。 【相似性比较定理五】 【相似性比较定理六】 【相似性比较定理七】 【相似性比较定理八】 【相似性比较定理九】 【相似性比较定理十】 时间有限,不赘。 【两小时后隐藏本文,欲读从速!嘻嘻】
个人分类: 事论|103 次阅读|2 个评论
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国人做好准备接受这个新的科学阶级了吗?
热度 1 cgh 2012-10-12 15:15
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国人做好准备接受这个新的科学阶级了吗? 学霸,是不是很刺耳? 文学界似乎一直以来有一个词是, 百花齐放, 似乎没有多少山头, 更多是青青草原上各自埋头啃草的牛羊。 科学界呢? 现在的塔尖是院士, 下面有青年队伍-杰青, 再下面是各种计划人才, 这些就算是科学界的精英阶级了吧? 能和这些精英阶级一起的, 又是一个阶级, 可以算作精英后备阶级? 其他的 80 %的教授、研究员, 是不是应该算科学大戏的配角? 而那些退休前也上不了正高的科学工作者阶级, 可能只能算群众演员了? 如果来个亿万人之上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毫无疑问是在院士之上吧, 与中国人认可的院士这样的中文 SCI 而言, 诺贝尔奖获得者相当于国外的 SCI 吧? 院士的地位, 在国内应该是相当了得了吧, 那么,诺贝尔奖获得者应该得到什么地位? 会不会出现单个权威, 就像学界的佛主? 大家在期待的时候有没有想过?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没人担心他形成自己的利益集团, 只不过,出版商大赚一笔。 和平奖似乎也和文学奖相似。 从另一个角度说, 我们期待的诺贝尔科学奖中国获得者应该达到什么贡献? 比现在的国家科技奖特等奖的级别还要高很多? 值得注意的是, 诺贝尔奖的评定都是看其对现实的科学的推进, 而不是通过 SCI 文章等定量指标来计算的。 反过来看, 中国有多少领域是在国际领衔的? 有多少是算得上促进相应领域飞跃的? 中国人的工资是 5000 块人民币, 美国人的工资是 5000 块美元, 中国人一顿饭 15 块人民币, 美国人一顿饭 15 块美元, 中国人一个 ipad5000 块人民币, 美国人一个 ipad700 块美元。 说明中国还活在科技的旧社会, 远远没有赶上西方的科技新时代。 凭什么让旧社会的人戴上新时代的桂冠? 中国人有没有调整好心态去接受获奖者? 中国有没有承载获奖者的环境? 幸好,中国还没有人获得诺贝尔科学奖。
个人分类: 杂谈|2372 次阅读|6 个评论
[转载]2011年5大科学丑闻
zhpd55 2011-12-22 10:01
据 《新科学家》 2011年12月19日报道,2011年在科学界的5大丑闻如下: Five New Scandals in 2011: More than 100 retractions expected The work of Diederik Stapel, who headed the Institute for Behavioral Economics Research at Tilburg University in the Netherlands, epitomizes the old saying that if it seems too good to be true, it probably is. Stapel routinely came out with counterintuitive findings that seemed to capture human nature, peppering the headlines of media outlets around the world. But at least 30 of Stapel’s papers were retracted after evidence of massive data fabrication was uncovered, and many scientists expect that number to continue to grow. In total, more than 100 published papers could be affected by the fraud. Among the most novel of his findings to be retracted: that thoughts of meat make people surly , and that a chaotic environment makes people more likely to stereotype. Mouse virus and chronic fatigue The link between a mouse leukemia virus and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made waves when it was first announced in 2009. But after several labs failed to recreate the link, the paper, which was cited 200 times, was retracted . The story took a turn for the dramatic when Whittemore Peterson Institute director Judy Mikovits, who led the retracted 2009 study, refused to hand over key lab notebooks. She allegedly had an underling take the notebooks, then skipped town to California. She has been arrested on counts of felony theft, jailed overnight, and is now awaiting trial. Short-lived longevity paper Boston University biostatistician Paolo Sebastiani retracted a splashy paper identifying 19 genes associated with extreme longevity in centenarians. Within days of publication, critics wondered whether the strong correlation they found was due to an error in the sequencing chip the team used. After reworking their data to eliminate the source of error, the researchers found that the magnitude of the correlation was less impressive, and Science ultimately retracted the paper, which was cited 25 times in just a year. The researchers have resubmitted the revised findings to another journal. Arsenic-based life In late 2010, NASA researcher Felisa Wolfe-Simon and colleagues reportedly uncovered a species of bacteria in Mono Lake that not only survived in unusually high levels of arsenic and low levels of phosphorus, but also appeared to incorporate arsenic into its DNA backbone. However, critics were soon questioning the results , citing poor DNA extraction techniques and a supposedly phosphate-free growth medium which actually did contain phosphate. Science published 8 technical comments about the work in May, though the paper, which has been cited 26 times, has yet to be retracted. Climate change-up A controversial climate change paper was retracted when it was found to contain passages lifted from other sources, including Wikipedia. The paper, published by climate change skeptic Edward Wegman of George Mason University in Computational Statistics and Data Analysis in 2008, showed that climatology is an inbred field where most researchers collaborate with and review each other’s work. But a resourceful blogger uncovered evidence of plagiarism, and the journal retracted the paper, which was cited 8 times, in May.
个人分类: 新观察|1849 次阅读|0 个评论
生我之前谁是我,生我之后我是谁?
热度 1 zcgweb 2011-8-9 21:24
“生我之前谁是我,生我之后我是谁?”值得思考。古往英雄皆逝去,今朝枭雄滚滚来。在任何年代,不仅仅是我们这个年代,从上世纪,到下世纪,总归会有无数的学界大师奔涌而出。那么,在这些“大师潮”中,你是谁,谁又是你呢? CZ @2011.08.09 21:25:52
个人分类: 生活态度|5735 次阅读|1 个评论
科学家们表现很糟——最近的事件表明中国需要整肃科学界的行为
tian2009 2010-10-10 16:41
这篇文章发表在英国的《经济学家》,国内已经有中译本转载,不过那个译文不够流畅,而且还有缺失的段落。这是虹桥网友刚刚重新翻译的。 科学家们表现很糟最近的事件表明中国需要整肃科学界的行为 2010年10月7日,北京 关于科学的争议在西方国家有时也会很激烈,不过鲜有演变为拳脚相加的。但是这似乎正是8月29日在中国发生的事情。那天,方是民一位知名的科学博客作 者和自称的科学警察在街上遭到一伙人袭击。这不是第一起这类事件。6月份,《财经杂志》的科学记者方玄昌(和方是民无亲属关系)也遭受到类似的待遇。 自高自大的西方人也许会认为,目前为止情况很不乐观。但是,接下来事情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两位方氏所批评的对象之一,武汉的华中科技大学的泌尿学家肖 传国被捕了,他被指控组织了这两起袭击。更出人意料的是(或许并不出人意料,鉴于他被拘留了7天而不能见到律师),他于9月28日在电视上承认了自己的罪 行。 于是,德行得胜了。中国的科学界向文明讨论的标准迈进了一步,而西方人乐于认为这样的标准在他们自己的国家是很普遍的。也许是吧,因为你越是深入地挖掘这个故事,你就越清楚看到,中国科学界需要端正自己的行为。 方是民声称他所经营的新语丝网站每年都要披露100多起对科学欺诈的指控,他因此而成为一位民间英雄。中国没有恰当的程序来处理这类欺诈。方博士认为,在缺乏官方渠道的情况下,他的网站所提供的这类平台对于打击科学不端行为就是不可缺少的。 新语丝上的一些指控无疑是站得住脚的,也给常常是混浊的中国的科学产业带来一线光亮。但是,许多指控是匿名的,缺乏细节,使得被指控者即使是无辜的,也很 难进行反驳。实际上,新语丝令一些记忆犹新的人想到了文化大革命的疯狂,因为那时任何人都可以用大字报来揭发他人,结果造成了无数生命被毁灭。所以不奇 怪,方有许多敌人。 老套? 具体来说,方和肖大夫的交恶要追溯到2000年新语丝成立之初。肖大夫随即开始以昏教授的网名,针对新语丝的做法而批评方舟子。2001年,肖大夫给《科 学》杂志去信,指控方博士剽窃。方博士基于《科学》的论文写了一篇文章,肖大夫认为该文没有恰当注明原始研究者。然而,《科学》的编辑在调查之后得出了不 同的看法。 经过数次激烈的交锋,方博士终于在2005年确认了昏教授就是肖大夫。大约与此同时,肖大夫申请评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方博士获取了一份肖大夫的申请材 料,在新语丝网站、报纸和电视上对肖提出了好几项指控。他说肖同时在中国和美国担任全职,因此显示对他的中国单位缺乏忠诚,还说他的著作目录中既有正当的 同行评议的论文,也有会议摘要不过,这些都算不上道德方面的过错。 更为严重的是,方博士指责肖大夫夸大了他所发明的一项具有潜在革命性的外科手术的效果。这个手术的目的是恢复脊柱裂病患者的膀胱功能,脊柱裂是一种先天的 疾患,它会导致神经损伤以及腰部以下感觉和肌肉功能的丧失。肖大夫做出的回应是以诽谤罪把方告上法庭,而且告了多次。他赢了两场,输了两场,其他几个诉讼 还未判决。接着,在去年秋天,由方玄昌担任执行主编的中文杂志《科学新闻》组织了两期文章来质疑肖的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这些文章利用了方是民的律师 彭剑提供的资料,而此人毫无科学或医学的背景。 与此同时,有人以xysergroup为名(xys是新语丝三个字的首字母)把类似的指责张贴到了美国的两个病患援助网站 SpinaBifidaConnection和 CareCure上,其目的显然是要警告病人们远离当时正在美国施行的以肖氏手术为基础的临床试验。这些指控是奇怪的,因为关于这个手术的一项独立的试点 研究显示,大多数参与的病人确实感受到了膀胱功能的改善,其结果虽然正式发表在今年8月号的《泌尿学学报》上,但自2008年来已经广为人知。 如果这只是一次个别的争吵,那就没什么大不了的。但它预示了某些意义更重大的事情。例如,2006年120位中国科学家(其中许多在美国工作)给中国主管 科技政策的政府官员写信,警告要提防无根据的指控和匿名的人身攻击的危险。他们呼吁成立独立的专家委员会来调查对科学不端的指控。他们尤其主张调查应该在 保密的情况下进行,并应采取无罪推定的原则。 不幸的是,这些呼吁没起任何作用。于是乎,没有人能够安然无恙。本来以曝光中国人生活的黑暗角落为初衷的行为,却演变成了某种可疑的迫害行为。其结论是, 中国科学界必须整肃自己的门户。以发表论文的数量来衡量,中国是世界上科学产量居第二位的国家。不过,像这样的事件却让人质疑这种生产能力有多可靠。这不 是一件琐事。如果中国没有诚实的科学,其发展将会受到阻碍。鉴于中国的管理层以工程师居多,那么,这个信息还没有得到传达是令人奇怪的。 虹桥网友翻译 版权属原著者所有,原文地址:http://www.economist.com/node/17199386
个人分类: 博客精神|3490 次阅读|3 个评论
陈晓留任,我们科学界呢?
zls111 2010-9-29 10:03
(看到这一群爷们的MTV,有这样的团结和才干,他们什么事情做不成呢?科研界有很多实验室,很多PI,他们也有这样的一群人(团队),最后的成果呢? 团结,团结,团结,英明和正确的领导真的很重要 ) 早上来一看到新闻对陈晓胜出煞是惊讶。从网上的舆论来看陈晓留任的机会很小呀,网络上一边倒的支持黄家。最后的决定权由股东来决定,这个决定与股东切身的利益直接相关,用脚投票就不明智了。 从这件事情就联想到最近科学界发生重大的事情,我们也是一边倒的支持一方,可能没 弄清楚事情真相 就用脚投票了,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呢?看到 这篇文章 我的心在颤抖,也庆幸还有不同的声音发出,最少强于文革那个时候。 做到有良心,理性,责任,会 尊重事实 ,确实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平时也很容易冲动,但这些冲动真的是很理性,很了解事实作出的判断吗?
个人分类: 转载和评述|3649 次阅读|1 个评论
科学界没有“神”
wangyf1970 2010-5-10 10:01
科学界没有“神”
看到有的科学家对于同行的成果不认同,认为吹大牛,他反驳的理由是对方否定了科学界公认 的一位世界顶级科学家: “连blablabla都不对啦,你的理论比blablabla还高级吗?” 言下之意,象blablabla这样全世界公认的科学权威,你竟然都要说“不”——你对科学根本缺乏了解,还在这里讲什么科学。带着嘲讽。 我不懂那项成果,初看之下似乎是比较悬、至少是不符合当今科学潮流,但不敢断言。只有仔细读过所有材料,才敢下结论呢。 虽然那成果说得比天大,但是,为什么我们身边就没有可能出现一个伟大的成果呢?为什么一听这么大,就马上持怀疑的态度了呢? 科学家不应该跟从直觉。虽然直觉很重要,是科学创新的重要因素,但是直觉是普通人的生活方式,科学家应该只是拿直觉作为一个参考的,怎么可以在不透彻了解的情况下,就先表示反对呢?如果是个老百姓这么做还可以理解、因为是人之常情,但是于科学家身上,实在不该发生。 在科学界,反驳也有“科学的”反驳方法。光是说“你这不行”、“你不科学”,这都是空的,这没有内容。科学的反驳,需要按照国际惯例,用科学的科学方法、一步步去分析,才真正能够让你的反驳得到别的科学家的认可。 要说明一个理论正确与否,只需要按照科学的科学方法来检验就是了,什么时侯,某一位科学家的理论,成了检验科学性的标尺了? 单就那个具体问题来说,是不是把blablabla当成“神”了?不可亵渎、不可碰触? 从科学的科学方法角度来看时,这是荒唐的。科学是不断证伪的,没有谁的科学理论永远是真理,为何独独blablabla就要违反这一普遍规律呢? 因为对于这种做法不能认同,所以,本来是觉得那些质问的人看起来比较更科学的,这一下完全确定是他们错了。 没有谁的理论是完美的,即便是牛顿,这个世界上也存在着违反牛顿定律的现象啊?再说爱因斯坦,他一开始坚决反对量子学,他不能接受量子学的理论,他和量子学斗争了许多年......,现在我们都知道量子学是对的。这说明就连爱因斯坦也有他的成长过程。 在科学界,真地不应该搞个人崇拜。没有“神”、也没有绝对的真理。 即便是伟大的相对论,也并非没有破绽。那个虫洞理论,不就是为了弥补理论上的漏洞、而勉强为之的吗? 也许民间科学爱好者的成果是错的,但是他敢于否定权威的精神是科学的,只要不搞人身攻击,那么就从原则上不能说他有何不妥。 让我们转向另一个话题。 科学界没有“神”。所以,不要想着拿哪位神级人物的一句什么话,就可以盖过普通科学家的话。科学面前,人人平等。在引申作为证据时,科学界神级人物的话,和其他有自己可靠理论的人的话,份量是一样的,除非所谈恰正是该神级人物最擅长的领域。人人皆有薄弱,在当前话题方面,也许该神级人物并不擅长。所以,如何正确使用神级人物?这是有讲究的。如果你拿一个还未公开的理论所支持的结论,去问一位并不知晓该待公开理论的人,那么他可能给出不正确的答案,这很正常,这并不是该神级人物的错,而是你的错,你错在没有告诉他这个新理论。 比如 说到转基因 ,假设某一新理论可以强有力地支持说,转基因无害。而除了这个新理论,其它现有理论皆不能给出确切的答案,那么如果你拿“转基因是否有害”,来问神级人物们,回答可能就千种万种。有的神级人物是临床医生,对于他来说,哪怕只有亿分之一的概率,对于他的手头的一位病人来说,也是需要避免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他会说“有害”。而那些搞基础理论的神级人物们,可能会从宏观的角度去考虑这个问题,给出一个不同的答案来。和其它被定义成“无害”的事物相比,可能转基因的致害概率还更低些,于是可以按照科学方法说,“无害”。 对于不知道这方面那个尚未公开的新理论的神级人物们来说,各人的直觉并不一样,许多人支持说“有害”。也有人说“无害”。虽然不一样,其实也都是各自符合道理——我的意思是说,以当前科学发展水平,和他的领域背景作为条件,他那样推理是正确的,往往是听者自己的理解有偏差,听者常常了忽略了不同的背景。 再比如在物理学界,实验物理学家和理论物理学家,思考问题也是不一样的。有些物理哲学家所说的话,表面上看来与实验物理的结论不同,甚至相反,而对于真正懂的人来说,它们实质上是相兼容的,是对同一个事物的不同表达。这个道理,不懂的人很难给他讲清楚,懂的人自然懂。对于不懂的人,此话甚长,在此不聊。 对于科学家,要有正确的打开方式。我觉得你明知一个尚未面世的新理论和其所支持的结论,却不告诉人家,然后问一个只有这个新理论才能解决的问题,这不妥。我希望没有打击一些热心科学事业的、好奇的人们,我指的可不是他们。我注意到有个别人混于其中,过于热衷于寻找相反的观点。故意选择帮助那些持着和此新理论的结论不同的观点的人们,帮助他们把明知很可能是错误的观点放大,扩大宣传,这些人完全不知内情,这有点对这些人不够负责任。 而如果强拉一些神级科学家入内,则是对这些神级科学家不负责任。有一些人是外行,没考虑到这么多,所以我要提醒。神级科学家也是人,也是要爱护的。请以正确方式“打开”和使用,如果不知如何使用,请科学界业内人士来操作,呵呵! 不妥的做法,在中国科学一片欣欣向荣之时,可能会无意中有损中国科学界的形象,所以请三思!那么怎么做对呢?简单来说,至少得将新理论告知被咨询的人。再神级的人物,也不可能预见到所有新理论的诞生。不管是神级人物还是谁,至少得告诉人家这个新理论,这样对人家才公平。 为了国家利益,吾这里良言逆耳,请多担待。
个人分类: 未分类|2977 次阅读|4 个评论
科技界这个大脓包总有破的一天
热度 1 dilingjun 2010-2-4 09:46
看了陈安博士《中国科学界与中国足球界:比比看》的博文,他拿科技界与中国足球相比,我觉得陈安博士还算抬举咱们中国的科技界了。鄙人在科技界混了几十年,尤其这后二十年,不知咋了?像做噩梦一样,看着学术腐败下的科学真理一天天失去了空间;看着咱们的科技界穷的就剩下了钱;看着科技评审会议上专家评审团温柔和谐不争论的学术气氛;看着学术界在一天天的浮肿溃疡;看着科学研究在年复一年的低水平重复;看着曾名列前茅的世界科技竞争力一天天的崩塌滑坡;看着专家系统、科技评价(审)体系在各级行政权力蹂躏下的堕落;看着那些有真才实学敢说真话的科技天才被一个个当做异类淘汰出局;看着坚守良知和正义,具有批评精神的知识分子犹如讨人嫌的丧家之犬,;看着不大的行政官吏的一句话就决定一个科技人员一生的事业及命运;看着不学无术的庸才一旦做官就成了顶级专家以及正常名片装不下的学科爵位;看着学术研讨会上最高长官的一句屁话就成了科学的真理;看着一些名牌大学竟成了假的真文凭的批发中心;看着权势者们在无耻的掠夺着科技工作者的学术成果打扮包装着自己;看着诚惶诚恐,一脸窘态的学者教授们匍匐在主管科技项目的官员脚下谄媚乞讨;看着可怜的无脊教授们为了生计替权贵们编书、写着论文;看着曾不为斗米折腰的教授、专家蜕变成了赤裸裸的娼妓和奸商;看着学者、教授、专家们抄袭、剽窃、粘贴、复制出来的研究报告;看着低水平重复了N次并换了封面标题的重大科研成果;看着一些知名的核心期刊编辑部沦落为垃圾废品交易站;看着千百万资金资助的研究课题最后交出的一堆堆的快餐垃圾;看着国家重大科研项目被学术贩子们层层贩卖、转包;看着造假、包装、造势、炒作出来的重大发现、国内领先的各级奖项;看着某些悖逆常识的谬论竟成了大报科技新闻的头版头条;看着大把大把的银子以科研立项为名收进自己的腰包;看着用巨额外汇进口着全球一流的硬件仪器设备,却下不出一个叫号世界的蛋;看着30年前用算盘、计算尺自主研制的二弹一星、大飞机、核潜艇、大油田、胰岛素等等等,到现今什么都没有的尴尬;看着SCI的论文成千上万,仔细研判,多是人家嚼过的饭;看着那些披着顶级职称外衣却常常发出脱离常识的惊人之论的学者型官员;看着官员们弄个硕、博文凭就像上厕所买包卫生纸那样简单;看着大批货真价实的顶级科学家的离世,到一群假博士、伪专家、南郭院士的泛滥兴起;看着科技界的打假斗士们被群狼撕咬的遍体鳞伤,奄奄一息。看着真正的知识分子在慢慢地集体物种灭绝;看着连一篇象样论文和著作都不是自己写的欺世盗名之徒年年在申报着院士.....。几乎每天都在叹息着,愤怒着,诅咒着,久而久之,眼睛花了,神经麻痹了,见怪不怪,习惯成自然,甚至也想随波逐流了。说句实实在在,真真切切的话:当今科技界比足球界要烂的多!只不过是有一层耀眼的所谓科学光环罩着罢了。倘若真的有那么一天像中国足球一样把黑盖揭开,将这些烂事丑事摊在阳光之下,恐怕所有地球人都得晕过去!记得前几年,一位学富五车,学贯东西的资深学者参加了一次科研评审,由于对学术腐败问题提出批评,并对研究报告答辩人提问过于苛刻,以至科研报告评审难以通过。从此以后,组委会就再也没让他参加过任何有关的科技评审。 前些日子,见到他提及科技界这些烂事,老人家愤怒至极溢于言表,无奈的说道:真想象不到,现今中国的科技界怎么成这样啦?真正进入了一个沽名钓誉的时代;一个欺世盗名的时代;一个恬不知耻的时代;一个大面积脓肿的时代。物极必反,如此黑腐下去,脓包总有破了的一天!!!
个人分类: 观点评述|7194 次阅读|55 个评论
[转]我和英国老婆生了十个孩子!(附全家照)为了中华复兴!
pkustm 2010-1-9 21:27
转自新水木。 发信人: qingfeng2006 (何处去 | 20:24), 信区: Picture 标 题: 我和英国老婆生了十个孩子!(附全家照)为了中华复兴! ZZ 发信站: 水木社区 (Mon Dec 28 13:05:05 2009), 站内 我是个海外华人,80年代大学毕业,在外贸公司工作,去了非洲和拉美等二十多个国家。93年在法国读硕士,后在这边结婚生子。生长在麓山脚下,求学于美丽的燕园,爱晚亭、未名湖、博雅塔,在我心底珍藏。多少次梦回燕园,梦回那个理想的年代!我的年龄和人生经历比一般愤青多,永远我也经常思考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我想说一个比统一台湾重要百倍的问题:对外移民、计划生育和再造中华。   凡是出过国的人都知道,这个世界自17世纪以来就是白人的天下。现在占世界30%的欧洲裔白人直接统治着世界60%的土地:欧洲、整个俄罗斯、整个美洲、整个澳洲、部分非洲。还通过欧洲语言(英语、法语、俄语)和基督教间接控制着20%的土地:大部份非洲、部分中东、部分中亚、部分东亚。   白人17世纪以来发现美洲、澳洲、西伯利亚时候,当地土著人并没有要他们的护照签证,他们把当地土著人杀了90%,然后建立了民主国家!这个时候中国人要去就要签证护照,不然就是非法偷渡!于是中国人只能在家里计划生育!!!!悲哀!!!!!   我不是种族主义者,也不是极端民族主义分子,但是西方的国际秩序对待华人真是太残酷了。   中华未来崛起之路的最重要之路就是对外移民! ------------ 民主派们,你们整天说政治体制不好,那你们快移民吧!去你最喜欢的国家吧!   左派们,别整天说自己为弱势群体说话了,你们想办法让下岗工人失地农民移民吧!   右派们,别整天说市场竞争和优胜劣汰机制了,快到国外去竞争吧!   河南人,你们能生孩子,别在国内生了,快出去生吧!   湖南人,你们能搞政治,别再国内玩了,去玩老外吧!   东北人,你们能打架,别在国内打了,去打老外啊!   香港广东人,你们能包二奶,别在国内包了,去包老外啊!   四川广西人,你们能打仗,别在国内打了,去国外打啊!   台湾人,你们想独立,别在家里吵了,快移民出去在海外独立吧!              中华儿女,别在国内不团结了,我们都要走出来看看,为了民族的未来,要有世界眼光,要对外大移民啊!   再造中华是我们的责任!我们一定能战胜全球鬼佬文明再造大中华!              一海外华人于巴黎塞纳河畔 -- 。 。 ゜ 。 ┌◢◣╮ ╭┐。 。╰◥◤┘ 。 。 Fashion ╰◥◤┘ ┌◢◣╮ └╯ 。 ╭╮ └╯。 ╰◥◤┘7区-->服饰搭配 。 ╰╮┡┩○ VV 。╭┐ 。゜ └╯ ゜ 。 ╰╯ welcome to ┌◢◣╮。 。 ╰◥◤┘ ASCII by aimee1216 ※ 来源:水木社区 newsmth.net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c40ea6caa62b20af2ecd222d95b9ecd9.jpg (95KB)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0ea16164a0bcba2c25516f1791a6f797.jpg (85KB)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5350 次阅读|11 个评论
科学界的世界性瘟疫—熏天的铜臭
eucommia 2009-10-17 15:38
按照科学界的老传统,如果自己在科学上认为有什么新发现,一定要去仔细查阅有关文献,看前人有没有这一类发现的报道,如果有,一定尊重前人的工作,不仅文章中要引用,而且如果前人对有关描述已用了新的名词,除非确实与事实相差太远是不会另起新名词的(即使起新名词,也要说明前人用什么名词描述,有什么不妥之处,所以改此新名词),如果已用很久,即使有误也不会改变,像对电流方向的描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在文献中没有查到相关的报道,在文章中也不轻易说是第一次报道(或发现),而是说至今未见报道(因为全世界杂志太多,自己不可能全查到)。这是真正的科学态度,也是对前人工作的尊重。 可在时下商品大潮席卷全球的时代,一切都成了商品,知识也有了价值,也成了商品,在这里只有第一,没有第二,第一和第二可以有天壤之别。诺贝尔科学奖只发给第一个报道的人,所以人人争第一、抢第一,没有了道德,没有了对别人的尊重。所以使现在的科学界充满了铜臭味,可谓铜臭熏天。所以就出现了伪造假数据,制造假图像,甚至审稿时将竞争对手的稿子压着不发,等自己稿子送出后再发,更有甚者还剽窃人家稿子中的思想和数据抢先发表,这绝不是像某些人说的是中国特有的,而是世界性的,而且特大号的科学骗子是在国外,但这决不能成为我们容忍的理由。这些科学骗子一旦被揭发会遗臭万年,永世难于翻身。所以成本太高,只有像黄禹锡那样的少数占据高位的冒险者才敢为之。 可是另一种行为就成本低多了,而且可以找到堂而皇之的理由,得到那些顶尖杂志的庇护、吹捧,甚至大肆宣扬。那就是以 名词创新 代替实质创新,但其对科学事业的危害却一点也不比前者差。当然,如果真有前人没有发现过的新发现,或前人还没有认识的现象,起个新名词是理所当然的,起好了还会推动科学的发展,如 细胞编程死亡 (国务院名词审定委员会细胞学审定名词)( programmed cell death, PCD )一词就起得好,非常巧妙而恰当地借用了计算机科学中的 程序 一词描述了生物体内一类重要的遗传信息,所以对此类细胞死亡的研究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引导到了正确的方向。也对研究和认识生物的发育程序和细胞分化程序有极大的帮助。 但另一些新名词的出现就不是这样了。早在 1902 年德国植物学家 G. Haberlandt 就根据细胞学说中阐明的细胞是生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和细胞来自细胞的基本原理提出了细胞的全能性( totipotency )学说,按后人的理解就是组成生物体的细胞因携带了全部遗传信息,所以在合适条件下都可发育成完整生物体,或任何组织或器官。这一点早在 1958 年就在植物中得到了完全证明,并相继提出了细胞的脱分化、再分化和转分化等概念。可是当动物克隆完成,也就是在动物中证实这一学说时,特别是当人工诱导相对成熟的体细胞脱分化而呈现出全能性时,一些聪明透顶又急于争第一的动物学大家们就不看植物学上已研究了半个多世纪的成果,更不顾植物学上已长期使用的名词,就创造了一系列新名词,干细胞(植物中的分生组织细胞)、多能性( pluripotency 取代 totipotency )、重编程( reprogramming 取代脱分化、转分化和再分化等不同的概念)和干细胞龛( stem cell niche ,实际是位置信息)。其中头两个,在动物学中用多了、用久了,概念也清晰不容易混要,就像电流的方向一样继续用下去也未尝不可。但一些植物学研究者为了赶这个时髦在植物学研究中也采用(因为许多顶尖杂志就认这些名词)就显得不妥,甚至有些荒唐。后两个词的使用却是有百害而无一利了。重编程一词明显引自计算机科学,是相对于编写程序,按照常识是原来的程序不能用了,需要重新编写新的程序。可是现在的生物学知识对生物遗传信息中的发育程序和细胞分化程序还知之甚少,而且也没有证明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原来的程序遭到破坏,而且这些程序的表达结果与原来的一样,怎么说明是重编程了呢?而现在的大量文章为了用这个新名词(便于在高影响因子杂志上发文章),把原来说的细胞脱分化、转分化和再分化等不同的概念统统称作重编程,有的文章中还把同一个细胞学过程一会说是脱分化,一会说是重编程。这显然是不利于研究这些细胞学过程的分子机理的。而干细胞龛一词则是很容易被人误解。许多综述性文献中就将干细胞龛一词描述为 the specific anatomical locations constituting the microenvironment that is believed to regulate tissue generation, maintenance and repair ( Cellular Molecular Immunology , 2008 , 5, 107-112 ) ,译成中文就是调节组织发生、维持和修复的微环境构成的特定解剖学位置。 这里根本没有特殊解剖结构的意思,但如果仅看 stem cell niche (干细胞龛) 一词又很容易被误解为特殊结构 有的文章中就先主观地把植物根中的静止中心( quiescent centre ) 定义为 根端分生组织细胞的干细胞龛,然后又用上世纪 50 年代就已报道的去根尖再生实验(只是用了过去没有的各种分子标记)证明没有干细胞龛也能再生出根尖( Nature, 457: 1150-1154, 2009 )。而且在 Nature 上很快又发出了动物干细胞发育成一特定结构也不需要干细胞龛的报道 ( Nature 459 : 262-U147 , 2009 )。 Nature 的编辑们之所以要连发两篇不需要干细胞龛就能再生新结构的文章,目的很明显,就是要说明诱导性干细胞( iPSC )能够离体培养成器官移植所需要的器官。但这里显然是在偷换概念,把器官再生所需要的位置信息换成了某一特定结构,这就是干细胞龛这一名词给了他们可乘之机。但是单就名词学来看,龛是 供奉佛像、神位等的小阁子,显然,佛或神并不是因为放在什么阁子里才成为佛或神的,释迦穆尼的塑像无论是放在庙里还是广场上,还是山上都是佛。此风大有愈刮愈烈之势,如果不及时批判、顶住,将遗患无穷。 因此,我呼吁科学界的朋友们,为了科学的未来,还是少来点名词创新,多来点实质创新吧。也呼吁那些杂志的编辑们,特别是那些顶尖杂志的编辑们不要再为那些充满铜臭味的名词创新呼风唤雨撒豆成兵了。美丽的肥皂泡再漂亮也是要破的。
个人分类: 未分类|5003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女性在科学界的挑战
cuncaoxin 2009-8-19 01:00
Barbara Liskov 简介 2008 年度美国计算机学会( ACM )图灵奖( Turing Award )获得者。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美国计算机学会会员、以及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1972 年, Barbara 成为麻省理工学院( MIT )的教授,并一直主管研究工作,是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实验室编程方法论小组负责人。 2008 年,她被授予学院教授( Institute Professor )的资格,对 MIT 所有教职人员来说,这是一项最高的荣誉。 美国第一个获得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的女性( 1968 年,斯坦福大学),其创新性研究给计算机编程领域带来了巨大变革,事实上,它巩固了用户和企业应用计算机的基础。 1996 年,获得女性工程师协会奖; 2002 年,被《发现》杂志评为科学界最重要的 50 位女性之一; 2004 年,获得 IEEE 的 John von Neumann 奖项; 2005 年,获瑞士联邦理工学院苏黎世分校( ETH )的荣誉博士头衔; 2008 年,获美国计算机学会编程语言专业组 (SIGPLAN) 成就奖。 曾发表许多论著,其中一本是与 John Guttag 合著的《编程发展的抽象与规格》( Abstraction and Specification in Program Development ),这本书教育了几代学生怎样编写软件程序。 Liskov 是《美国计算机学会编程语言和系统汇刊》 (TOPLAS) 的副主编,美国计算机学会编程语言专业组、操作系统专业组 (SIGOPS) 以及数据管理专业组 (SIGMOD) 的成员。 此外, Liskov 还供职于美国国家计算机信息科学与工程科学基金会 (CISE) 咨询委员会以及美国国家计算机科学与通讯 (CSTB) 研究会。在进入 MIT 之前,她曾是 Mitre 集团的一名技术人员。她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数学学士学位,在斯坦福大学获博士学位,担任人工智能课题的研究助理。 女性在科学界的挑战 访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图灵奖获得者 BARBARA LISKOV 教授 来源:价值中国 http://www.chinavalue.net/pvisit/BarbaraLiskov.aspx 价值中国: 您什么时候得知自己获得 2008 年 ACM 图灵奖的消息?我们都知道 图灵奖被认为是计算机学界的诺贝尔奖。 当时您的心情如何?同事与家人一定都为您感到高兴? BARBARA LISKOV : 2009 年 6 月的一天,我是通过电话得知这个消息的,当时我接到一个很久之前认识的一个人打来的电话,最近我们都没有见过面,当他告诉我获奖的消息之后,我真的非常惊讶。那是在发布正式公告前的一个月,对方希望这个消息能够保密,因此,我没有告诉任何人。在消息公布之后,我的同事们都很激动,世界上其他地区的业内人士也对我表示了祝贺。 价值中国: 可以想象那真是令人兴奋的时刻,您在计算机领域这么多年的贡献,获得这个奖项也的确是实至名归。(图灵奖在计算机科学界的价值,甚至超过奥斯卡奖在电影界的价值。 编者注)能介绍一下您现在主要的工作是什么吗? BARBARA LISKOV : 目前,我仍然是 MIT 的教授,我与许多研究生一起做计算机科学的研究工作,特别是在分布式计算领域;此外,作为学校平等委员会( Faculty Equity )的助理教务长,我一直致力于在 MIT 内部为弱势群体的女性争取进入院系的机会,改善她们的不利处境。 价值中国: 获得这么多荣誉,对您关于行业、政府、学术、技术等领域的观念有什么影响吗?您从中能够得到什么帮助呢? BARBARA LISKOV : 这是一个好事情,这使我的工作比以前更加容易预见,在某种程度上,特别在我工作的领域,至少对人们与行业,以及人们与学术之间的沟通是有贡献的。我不确定这是否影响了我的观念,因为我的关注点就是必须要发展计算机科学,我们的许多目标已经实现了,特别是最近所研发的基础性技术。 价值中国: 为什么您会进入计算机行业?背后有什么特别的故事? BARBARA LISKOV : 有点意外,我大学的专业是数学,在我毕业的时候,计算机科学还是一个非常年轻的领域,当时对计算机根本不太了解。走出校园之后,只是想找一份工作,但是一直找不到与数学相关的、自己感兴趣的工作。最后,找到一个计算机程序员的工作,因为那时还没有人获得过计算机科学的专业学位,公司认为只要有相关背景能够胜任工作就可以,于是,我就这样得到一个计算机程序员的工作,之后,我发现自己对计算机还的很是有兴趣的,从此便进入计算机行业。 价值中国: 您是美国第一个获得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的女性,那时您所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什么,您是怎样克服的?哪些挑战存在至今,现在新的挑战又是什么呢? BARBARA LISKOV : 在我开始教书之时,我就 没有停止过思考 女性作为一个弱势群体的事实 。 当我在斯坦福大学上学的时候,我就是班上惟一的女生,但是,我从来没有认为自己是一个弱势群体,我觉得在斯坦福的日子没有面临过多大挑战,大家都是一起学习,互相帮助。 我真正意识到这个问题是在找工作的时候。那时我想从事数学领域的研究工作,但是只有很少的学术职务是为女性开放的,我战胜这个挑战的方法就是回到企业工作,现在看来这可能是一个好方法,因为我从此改变了研究领域,进入了计算机行业。最终,我在计算机领域获得了几项成绩,并得以重回学术界。 现在的形势已经好多了,当时我所面临的特别公开的歧视,可能已经不再发生了,不过我并不认为这些歧视已经不存在了,还是有许多潜意识的歧视。作为学校平等委员会的助理教务长,我的工作之一就是教育人们,不要心存一些潜意识的偏见。 价值中国: 您说自己克服困难的方式就是去企业工作,那么,在 Mitre 集团工作时,有什么重要的教训可以与我们分享呢? BARBARA LISKOV : 就像我刚才所说的,我攻读博士学位,是想从事研究工作的,我做了人工智能 (AI) 领域的研究工作。当我刚进入 Mitre 集团时,我获得的是数学学位,我不得不转换领域,我开始学习一个全新的行业,开始在不同的领域工作。在 Mitre 的工作对我来说受益匪浅,这为我以后在计算机领域的学术活动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当我刚开始在 Mitre 工作时,我认为这只是一项工作,而不是事业,我以后可能会因为家庭的原因就不工作了。当我逐渐意识到自己真的是致力于一项事业之时,我就开始以一种不同的观念去考虑我的人生。当我刚开始在 Mitre 工作时,人们都带着有色眼镜看我,因为在那个年代,人们认为女性不应该有什么事业。因此,我必须摆脱那种看法的束缚,以一种不同的方式思考问题。 价值中国: 在您一直试图解决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方面,您认为自己最重要的创新性成就是什么?它对今天以及未来的影响是什么? BARBARA LISKOV : 我在 Mitre 工作之初,最感兴趣的是怎样编写程序,以及怎样以有效的方式将程序变成一种模式。我第一个最重要的成就就是抽象数据类型的研究,为推动它的发展,我用一种程序语言来表达,将所有的观念用一种程序语言来表达,这也成为所有技术社区交流的一种语言,这导致了名为 CLU 的语言的发展。 CLU 是 群组 ( clusters )这一名词的前三个字母, 群组 是用于抽象数据的语言系统。 在上世纪 80 年代完成 CLU 的研究之后,我开始做与网络相关的研究。现在人们都会发送邮件,不过更有意思的是编写这些使用户便于操作的程序,于是,我开始致力于分布式计算的研究工作,以及开发第二种语言 Argus ,它是基于 CLU 工作,提供一种编程的方式,允许通过网络实现多台电脑的运行。此外,我还致力于分布式计算与容错、复杂容错,以及信息流控制方面的研究。 价值中国: 能否谈谈您目前的研究所面临的挑战、机遇与影响吗? BARBARA LISKOV : 我目前关注的 研究领域是在网络或者在云状态中信息的储存问题。 未来,存储信息的职责将从个人电脑转移到网络提供的存储服务中,事实上,这种现象目前已经出现,你可以看到很多网站已经在提供这种服务。我认为这将成为我们工作和生活的一种普遍方式,例如,你可以将许多信息存放在网络服务器上,在你的个人电脑出现问题后,也不用担心丢失资料。 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有序的提供存储服务的地方,在这里我们可以随时提取资料,而且永远不会丢失。我对怎样确保放入存储服务的数据的安全问题也很感兴趣,也就是信息的私密性问题。这是我目前关注的一些问题,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技术的进步,解决这一问题的相关产品也将面世。 价值中国: 在您杰出的职业生涯中,有什么教训想与广大的读者分享呢? BARBARA LISKOV : 我认为没有专心致志的精神就不会成功,创造性偶尔会出现,但这不是人所能计划的。专心做一件事,不一定会有创造性的想法,但是这总会让你有所进步,因此,我第一个经验就是,你必须要专心的解决一些问题;但是,同时要谨记不要时时刻刻都想着它,我的经验表明很多有创意的想法都是在我比较轻松的时刻出现的,我从来不晚上在家工作,我喜欢早晨进入工作状态之后再想应该做什么,这个时候往往会有一些好的想法涌现,因此,你要有精力高度集中的时刻,也需要有喘息的机会。现在有些年轻人整天不停的工作,忽略了朋友,丢掉了爱好,这些都是不可取的,有一个平衡的生活状态是非常重要的。富有幽默感也很重要,我知道有很多人爱抱怨,如果你能微笑着面对许多的不如意,事情往往就会向一个积极的方向发展。最后,要信任他人。 价值中国: 如果要为 ICT ( Information/Communication/Telecom )专业人士总结您的专业经验,您认为有哪些? BARBARA LISKOV : 像上面所提到的,做事情要专心致志等等,同样适于专业人士借鉴。作为一个专业人士,应该加入你的专业团体之中,密切关注最新的文献资料,注意你身边的变化,因为这是你得到专业工具的方法,你要了解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知道更好的工作方法,以及关注行业的发展趋势。 价值中国: 未来的挑战以及影响是什么?人们怎样应对呢? BARBARA LISKOV : 我认为, 应对挑战最好的方法就是不断的学习,不仅要掌握专业的知识和技术,而且要有长远的视野,有宽广的知识背景。我认为大学本科教育不应该特别关注某一个特殊的子领域,因为你并不知道自己未来将要做什么,你需要的是一个牢固的基础背景, 这样你将来就可以转换自己的行业,可以适时的做出一些转变。我的经历就是从人工智能研究到计算机系统,再到程序语言直至分布式计算。未来的发展趋势跟今天肯定是不同的,你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所以要做好随时变化的准备。 价值中国: 还有没有其他需要我们现在关注的、即将出现的技术? BARBARA LISKOV : 人们试图设计有许多核心技术的机器,并开始谈论这些机器,但是对怎样编写程序并不真正了解,怎样编写相应程序的问题已经成为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人们一直没有找到一个满意的解决方案。现在这些问题开始有了解决方法的线索,不过怎样提供给人们智能工具,允许他们在特定的环境中操作还是不明朗的,我想这将是未来出现的一个主要的技术问题。 价值中国: 您对量子计算( quantum computing )有什么看法? BARBARA LISKOV : 量子计算已经证明了自己的作用, 量子计算与生物计算( biological computing )的研究成果将非常有意义,因为计算是无处不在的。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已经看到科学家看待计算机科学家态度的巨大变化,以前,计算机科学家往往被认为是程序员或者与电脑相关的人员,现在,大家认识到计算机领域所急需的是计算机科学家所从事的基础工作,他们跟生物、物理、化学等领域的科学家一样,通过研究工作推动本行业的发展。 价值中国: 您认为语义网络的理想最终会实现吗?您的研究有许多是与此相关的。 BARBARA LISKOV : 我的猜测是 机器学习能力将有所发展,机器学习是一种技术,它允许程序智能地学习内容。 这种技术与语义网络的协作真的是一个难题,因为不同的人对同一观念的定义都是不同的。有人试图通过定义一个构架,在那里放置这些内容,但是,也许一个更好的方式不是去做,而是替代,允许程序识别相近的工具,我怀疑这种可能性,但是时间将给出答案。 价值中国: 作为在计算机日常应用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创新者,您希望怎样继续为世界以及历史的发展做出贡献? BARBARA LISKOV : 我只是在不断教育学生,这也是我感兴趣的工作, 我认为一个人可以通过培养学生来影响世界。 在我多年的教育生涯中,我已经培养了很多学生,我的学生会在不同的科技企业、领域工作,他们不断与我沟通与技术相关的问题,从而对这些科技企业产生影响。 价值中国: 您所从事的教育工作非常有意义,它将影响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当前,我们面临的最大的挑战是什么?您认为这些问题应该怎样解决? BARBARA LISKOV : 最大的一些挑战是 全球变暖、能源消耗以及寻找可替代能源、卫生保健、以及寻找价格低廉的优质医疗服务,等等。上述这些问题从表面上看没有一个跟计算机科学相关,但是,事实上所有这些都是计算机科学的问题, 因为一些解决方案要通过计算机提供的自动控制来实现,因此,未来解决这些问题的核心技术将是计算机科学。拥有计算机科学的背景,你可以从事医药、法律等许多行业的工作,计算机工作在许多领域都是非常有价值的。 价值中国: 计算机界代表着弱势群体声音的机构有哪些? BARBARA LISKOV : 很明显,相较于女性在社会上的比例,她们是少数群体,大概只有 20% 到 25% 的计算机专业程序员是女性。少数民族、非洲裔的美国人、西班牙裔等都属于这个群体。这两个群体有所不同,对于女性,在她们进入大学之前就可以培养她们对于计算机的兴趣,我想通过目前的社会化网络,这个问题将有所改善。女性使用网络的频率越来越高,与计算机的接触也将更加友好。对于少数民族、非洲裔的美国人、西班牙裔等群体,也可以加强对他们的早期教育,不过,这个问题主要不是在大学的范围内就可以解决的,它们更是一种社会问题,我们必须致力于此,特别是通过教育没有机会上大学的人们。
个人分类: 技术创新|1753 次阅读|0 个评论
网络查询不可全信及我为什么说出自己的ip
王铮 2009-3-22 07:29
在科学网失误开放了一夜 ip 后,少数博主按图索骥,看看是谁在后面嘀咕自己。请看在新近加拿大蒙特利尔工学院的嵇少承教授的博客后的留言 发表评论人: 王铮其人 ip:76.69.229.* 王铮的 IP; 210.73.4.* ; 159.226.25.0 , 化名多去了,例如; tonglezi, Z6 , Z5 , Z3, w3399 等几十个。 博主回复:看上去人多, 其实就 4 个人在骂。 王教授近来在鸿飞博客上用到化名有几十个: W3399 ,照妖镜,普通物理研究生 , 路见不平, Z5, Z6 , Z3+1 , Z2, Z3, 滑稽教授 ,请理解稽教授 , 正教授, BS Ji , YOUKE ,鸿飞不要理睬他 , 现代人,游客,游客 1 , SFG ,致 59 楼的博主回复,大哥, 哈哈,嵇少丞与范晓的猜想 ,嵇少丞嚼王鸿飞的馍 ,掂量个啥,无聊 ,嵇急了 , ] 支持你 , 佩服 , hh , 45 楼,明白了吧 ,明白了 ,转普陀鹅耳枥 ,好奇 , vibration ,嵇少丞是晚辈 ,嵇教授真急了 ,按兵不动 ,有嵇之谈 ,小样 ,稀里糊涂 02 。 我已经声明 Zx 和这里的大哥的确是我,后来回忆,普通物理研究生 , 路见不平,也是我临时贴的,应该还有Z1,因为我是对意见编号的。我意见的内容是劝阻或者澄清事实的,也说过鸿飞不要理睬他的话,其余与我无关,虽然我明确表示支持鸿飞先生的意见和立场。没有用真名是因为过去与他们争论过,真名劝架恐怕不起作用。某教授认为这些人是我,其根据应该是这些人具有地址 210.73.4.* ; 159.226.25.* 。网络查询,前者是我住宅区新科祥园社区地址,后者是我单位地址。当然,有些名字并不具有这两个地址。例如 w3399 根本就是一个北美地址,不知道他怎么混进去的。 对于嵇少承教授这些指控的名字我也奇怪,我去查了一下。怎么查,在科学网的 google 中输入 159.226.25. , ip ,结果得到的第二页是这样的: 1. 科学网 - 我眼中的世界 发表评论人: hongfei ip: 159.226.25 .*. What a Wonderful World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uPGaXvjlbvY/ ... 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2368 - 类似网页 2. 科学网 - 周涛的博客 - 车、电话和小孩的逻辑 发表评论人:陈安博士 ip: 159.226.25 .*. 一般网上转贴用这个简写 博主回复:我自己写的东西以前注明为 ,经常让人很眩晕 ... 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50109 - 类似网页 3. 科学网 - 王鸿飞的博客 -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才须待七年期 发表评论人: hongfei ip: 159.226.25 .*. 现在经常是另一个极端。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才须待七年期。 这个原则要应用到所有的人身上才有效。 ... 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032 - 类似网页 4. 科学网 - 李浩的博客 - 《西北大学 语言文学丛刊》总序 发表评论人:陈安博士 ip: 159.226.25 .*. 李教授新年快乐! 我虽然学了数学,不过一直是文学少年,文学青年,马上就要步入文学中 ... 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12420 - 类似网页 在这些使用 ip:159.226.25. 中,陈安博士是政策研究所的, hongfei ,大家知道是化学研究所的(众所周知 hongfei 先生习惯用游客身份登陆回答一些简单问题),据我了解, hongfei 先生也与我研究所没有联系,他也没有必要跑到我们研究所做些无关痛痒的网络评论。用 ip:159.226.25讨论问题多是宋逸人先生,我单位没有此人,宋先生也就中国人的起源与我讨论过问题, 由此可见网页查询 单位 ip 是靠不住的。估计这是科学网的动态地址导致的。中国人口多,ip资源没有美国、加拿大的丰度高。 现在除了这个嵇教授,个别博主也在根据 ip 捕风捉影,这就上了网络错误的当。得不偿失的事情,供各位博主思考。这次科学网阴谋论就是不知道google的搜索策略误导的。这种策略不是一两句话说得清的,可以参考web 服务的书。这方面由于要开发实验经济学平台,在下理论上略懂一二。 末了,看到嵇教授新整理出个王铮研究栏目,是他过去攻击我的,这些文章,小弟曾经告诉我他删除了,让我删除反驳文章。我信了小弟,删除了对应他 7 篇的某些文章,仅仅留下了两篇涉及别人的。现在我也不再反驳了,没有意思。嵇教授的文章特点是富有联想,如果写文艺作品,不错,可惜断章取义,臆想,其实这样也害了他自己。 地震来了,嵇教授作为地震地质专家、杨学祥作为地震预报专家、王铮作为减灾管理专家、还有个地球物理学者真正意义的地震学家,王鸿飞作为因为地震观点被攻击的记者的丈夫,争来争去,谁拿到课题没有?没有。国家用你们的智慧了吗?也没有。据我所知,一些从来没有研究过地震的,甚至没有研究过灾害的,拿了大课题。你们这些书呆子在这里论剑,自相残杀,还不让人笑掉大牙。中国科学,有时候想起来,真要骂: TMD ! 中国科学的悲哀,真正关注科学问题的往往被边缘化,而这些人边缘化的人自己还在自相残杀。 还不如谈谈金庸。请问:萧峰的妈妈姓什么?不知道谁能答上。对了,在《天龙八部》里,阿紫害死萧峰的错误是不是起因把自己的感情搅合到男人们的事情中? 另外,我有一个问题:姓肖与姓萧是同一个姓吗?这个问题也许只有诗歌派朋友或者武夷山先生才能回答。 补充:刚刚看到嵇少承教授的文章,原来他把ip:210.73.1.* ,ip:210.73.3.* 都算到我头上了。如果不是陷害也是妄想症。 估计ip:210.73.1.* ,ip:210.73.3.* ,ip:210.73.4.* ,应该是科学院新科祥园社区的ip,每三栋楼一段,互相不串,估计邻近地区也用,嵇暴露的东西只能说明他遭到了科学院社区许多人的厌倦。 有朋友问我为什么要告诉自己的ip惹麻烦呢?答: 1 告诉大家我行动了就不怕承担责任。在上次地震争论中,骂我的匿名评论基本上都来自同两个地方,我公开了ip,看别人有没有勇气自己反省一下,我希望各位匿名互相吵架的也反思一下,在责任思维下反省自己激动处,以益于以后减少矛盾;博主之间本来没有什么厉害冲突的。 虽然我劝阻时因为女权主义和知道google是怎么回事站在女性一边,但是科学网导致地址问题给我黑锅了,应该说白锅,也是有点酸味的。我愿意看到有关教授在知道中科院ip组成后,把不可能属于我ip的东西删除。保留着对双方都可能成为笑柄。不信,可搜索一下。当然我个别语辞不雅,应该自我批评。 2到目前为止除了我,没有一个博主批评科学网侵犯了博客隐私权,而是互相猜测与指责。科学网也没有通过道歉来安抚大家,没有解释什么是动态地址。只能说中国的政治文明建设还很落后。有朋友问我:布高明没有说什么我为什么要道歉,我是想启发科学网的。结果惹来了麻烦。也许中国文化和中国政治生态的可以解剖一下这个案例。 我公布ip就更有理由批评科学网不尊重博主隐私权随便公布了ip,因为不是为我个人争论隐私权了。(现在其他不足用游客登陆大家仍然不知道是谁,我是让大家都知道了,我没有隐私了)。请科学网编辑自己反省一下ip事件,你们本来可以做得更好。 各位不能理解就罢了,我也不想讨论这个问题了。随着年龄推移,人会越来越理解什么是人权的。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315 次阅读|3 个评论
中国科学界的两难定律
wanghongcai 2008-12-2 10:07
目前中国科学界出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两难定律现象,具体表现科学资助政策抉择上,这些困境通常如下: 一、是鼓励年轻科学家还是重视老科学家? 当然合理的情况是既鼓励年轻科学家同时又重视老科学家,两者缺一不可。但当经费有限的时候该以谁为主?因为年轻科学家代表潜力、未来和希望,而老科学家代表的声望、阅历和资源。如果你是大学校长你会重视谁?或该向谁倾斜?公平竞争?恐怕是痴人说梦吧!你说什么叫公平? 二、资助政策是向学者倾斜还是向官员倾斜? 这个问题好象个大傻话,这还用说?!你说究竟该向谁倾斜?向官员倾斜你可能得到回报,向学者倾斜恐怕难以见到现实的物质的回报,如果你是掌管资源的人,你会向谁倾斜? 三、资助是向缺少经费的倾斜还是向经费多的倾斜? 看来这又是一个傻问题。不过你会发现现实中不缺钱的人钱越来越多,真正需要资助的则很难获得钱。你能够说明这是为什么吗? 四、资助是向团队资助还是向个人资助? 这个问题似乎没有什么意义,按道理说谁干活就应该给谁资助。可以现实中常常资助的是团体,受益的常常是个人。或者常常是个人在干活,往往却需要团体的名义,否则搞不来钱。你不认为这是个问题吗? 五、向挂名的人资助还是真正干活的人资助? 这又是一个傻问题。事实上这可是个真问题。往往干活的是打工宰,挂名才是老板,如果你是掌管资金的人不会直接资助打工宰吧? 六、向关系倾斜还是向能力倾斜? 这真是一个多余的问题,当然要向能力了!可是你知道真的要向能力倾斜有多难! 七、经费多的人贡献大还是经费少的人贡献大? 这也是个傻问题。谁不说贡献大的人才经费多?事实是这样的吗?往往我们见到,贡献大的钱并不多,贡献不大的人钱并不少,因为真正有钱的人不会把真正心思花在学术上,因为他们希望钱能够带来更多的钱,此时钱已经不是经费,而是资本,而是可以带来利润的资本。 上述这些我看还不是简单的马太效应,我觉得可能是科学界难以违背的定律。你也可以说这只是科学界的怪现象,是局部的,不是全部的,也可能许多人跟你的感受不一样,究竟你是什么看法?
个人分类: 热点讨论|5589 次阅读|1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2: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