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老子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老子

相关日志

李耳和泰戈尔论道
BaoHaifei 2010-2-11 11:42
李耳和泰戈尔论道 鲍海飞 2010-2-11 谈天说地,古今中外,名流荟萃。而这两个人却更能引起我们的注意。 老子李耳描述天地:道可道,非常道道哪儿呢? 什么道呢?描述孩子,老子只是用一句话,能婴儿乎?然后就全是你的想象力、领悟和体悟了。他需要我们耗费大脑的能量去思考,到底怎么样呢?老子让你看到天地的大,朦胧的美,天地尽在你的心间。老子既给我们留下来一笔巨大的哲学、思想和艺术财富,又给我们带来无限的遐想,同时又带来无限烦恼和懊恼,就是让我们猜测,到底是什么那?于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云里雾里都有了。今天这个世上就看谁能盗了?于是大盗小盗甚至海盗真的盗可盗!忙得不亦乐乎! 而泰戈尔的诗是那样的具体和生动,那样的清灵活现。你看: Tiny grass, yours steps are small, but you possess the earth under your tread. 小草呀,你的足步虽小,但是你拥有足下的大地。 那一首又一首清新的小诗,读起来丝毫不费力,却回味无穷,同样寓意深远,哲理丰富,不愧为诺奖得主。而我们现在太多的人是在无病呻吟。 二者意境不同,似乎更加表现为抽象和具体之缘故,而用王国维话来说,是隔和不隔之别;实际上是近和远之差距,是具体和笼统之故,是道与不道之原由。 老子其实早已经看见了天之广,道之大,只是限于当时比较落后,纸张缺少,还没有活字印刷和激光打印,要不就是十万八万又算个啥,何止五千大字!
个人分类: 随想|3960 次阅读|6 个评论
[转载]老子”和“孔子”打架你帮谁?
jlxt33 2010-2-6 13:56
博主前言:午间看到这样的题目,觉得有意思,看到结果一笑,细思量,作者关于儒和道的阐释也颇尽兴,于此,与各位分享。 (链接: http://blog.ifeng.com/article/4251667.html ) =============================================================== 长江短笛:老子和孔子打架你帮谁? 坊间传说最近某大学自主招生,出有一道面试题: 老子和孔子打架的话,你帮哪一个 ?经典答案: 当然是帮老子了 。按下考生要帮老子的理由暂且不表,借这个PK话题,想为孔子再来一次补充平反昭雪。近年来,随着孔子登上银幕荧屏讲台,孔子几乎成了中国和世界一定范围内的男一号,为无数草根和不少精英所反感。当下,只要有官方背景,很容易在公开场合被嗤之以鼻,这已是公开的秘密。 儒家从正面看社会,道家从负面看社会。儒家在朝看社会,道家在野看社会。儒家是官方视点,道家是群众观点。这种儒道对立,明摆着把孔子推向了官府。其实,真实的孔子虽然不像老子那样对官方不屑一顾不予合作,但也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是个本来的官办圣贤。 把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当成官方神圣,这对孔子不是高抬而是强加。因为孔子生前也是被鲁国和列国屡屡抛弃的人物。孔子初展政治抱负就失去了在鲁国的立足之地,然后一生四处漂泊,其主张也不被列国官方接受,反被人笑称为丧家狗。当然有被官方摒弃的情况,但更多的是孔子主动的选择,是他很多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坚持。孔子有不可胜数的机会与各色权贵结成一体,沆瀣一气。可贵的是他没有。即使他的晚年受到鲁国及其当年对手补偿式的恩惠,也绝没有改变一个思想家教育家对自己政治理想的执着追求。 历史上有许多先驱者,社会、政治、哲学、自然科学各个领域都有,他们不被当代的人们所理解,反而被视为异端,但他们是在探索着当代和未来许多根本问题的答案。真正的知识分子都是悲剧命运的承担者,他们要提前预言一个时代的真理,就必须承受时代落差所造成的悲剧命运。孔子就是这样一个人,一生不被官方亲睐,按现代话,叫做他爱党而党不喜欢他。他爱国而国家容不下他,他开启了中国知识分子曲折命运的先河。 先秦时期,在《庄子》等道家著作中,孔子常常是被谆谆教导的对象,而墨家和法家则对孔子有严厉的批评。汉代以后二千年,被顶礼膜拜为至圣先师。到了近现代,却成了被百般凌辱的历史罪人。不仅中国人如此,西方的传教士为了传播基督教,把孔子说成是没有宗教立场的哲学家;而西方的哲学家则又认为孔子只有一些伦理教条而缺乏哲学理论。不论是在政治领域还是在思想领域,孔子都算饱经沧桑。历代统治者从利己和统治出发给予其尊严,都不足以抵消他生前死后的磨难。 孔子与老子的重要区别,一个是入世,一个是出世。孔子终身追求恢复周礼,而老子则恨不得退回到原始社会。把儒家与道家简单比作朝野,仍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两大主峰的一种偏颇认识。通过马中教授的《哲人大思路》,有必要回顾和认识一下 :在中国早期思想文化史上, 儒如何融道,道如何补儒? 《史记》中的《孔子世家》《老庄早韩列传》记载了孔子与老子的交往与交流。孔子对道家有敬重之意,他在周游列国途中,遇到过不少隐者,如楚狂接舆等,受到过这些隐者的奚落,不是遭回避就是吃闭门羹,即便如此,他仍然尊他们为贤者。年轻的孔子请教于一位年长的做过周朝国家图书馆长的道家哲人老子。孔子问的是礼,老子却答非所问,老子的主张有四层意思:一、关于礼制,载的都是死人之言死人之事,活人不必拘守。二、活人要有灵活性,有好环境就出来做官,没有就退隐在野,如蓬蒿一般。三、深藏若虚,盛德若愚。四、无争、无欲、无为、无志,以得修身养性。孔子认为老子这番话高深莫测,就把老子比做似隐似显、有迹无形、高超脱凡的龙,思想领域的龙。老子所表达的基本精神,此后进入了孔学的体系。《论语》云: 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孔子赞成道家的隐居精神,理解并同情隐者的思路。关于智与愚,其愚不是真愚,是在智的基础上,在环境无道时,被迫采取的一种明智、妥当的处事态度,所以这种愚比智高明,是对智的超越,这是最早表述的难得糊涂。孔子的避世思想有时发展得很严重,甚至想避居到极僻远的九夷之地去。他还提出贤者避世。在孔子那时,道家思想、情趣、价值取向,至少是不受排挤的。到了荀子,道家思想大举入儒,开拓了儒学的视野,使儒学结构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宽广景象。荀子天道自然来自于道的崇尚自然,性恶论同道家的唯我论一脉相承,所不同的是,道家要维护这种天性,荀子要改造这种天性。儒家视点是官方视点,是中古时期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因此,以道补儒是儒道互补的主要形态。 但儒对道的影响和渗透同样不可忽视。老子把儒家的有为引来补充杨朱的避让思路,形成无为而无不为的新思维,形成了老学,是道中有儒的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庄子作为道家传人,却承认孔子是圣人。《庄子》〈齐物论〉中有许多敬孔的话。如: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六合之内,圣人论而不议;《春秋》经世,先王之志,圣人议而不辩。 《田子方》篇里有一大段赞美孔子的话,竟与《论语子罕》里的赞语相照应。庄子对儒都有很多研究,韩愈竟认为庄子原本是佛门子弟。庄子并不否认孔子的总目标,他是在肯定孔子的基础上批判孔子的。他吸收儒家求善扬弃老学权变的思想,站在两位巨人的肩上形成庄学的。 中国佛教是儒道互补的产物,出世倾向,佛道没有多大差别。后来受儒学影响,有了入世倾向,佛性就是人性。一切外来宗教要来中国扎根,都不能不打上道儒烙印。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外来文化的中国化,就是儒家化与道家化,只要做到这两化,才能成其为中国式的宗教文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难道不是吗?) 儒道互补深刻影响了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心态。在朝与在野,穷与达,出山与归隐、跻身庙堂与退处林泉,处境不同,思想倾向、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各不相同。儒道两家提供的立身处事之道,恰好可以适应这种精神调剂的需要,形成不同境遇中的心理支撑。儒家游方之内是入世,道家游方之外是出世,两种倾向彼此对立,在一个人心中又相互补充,这种力的平衡,使得中国人对入世与出世具有良好的平衡感。 儒道互补有一个极奇特的结晶,就是法家的政治哲学。它的形成是在战国末期儒道两大主峰形成以后。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从儒家那里吸取的是对人性的思考,从道家那里主要吸取的是以规律为本的观念(道)和思想。儒道精彩的东西都被有机地融进了政治精神之中了,这就难怪中国的法哲学格外早熟、格外复杂、格外深沉。 综上所述,把孔子推向官府,把孔子当作老子的对立面是不正确不符合实际的。两位圣贤生前可算作师生关系,从年龄或辈分来讲是莫逆之交,两人打架纯属现代人娱乐圣贤。至于那个 当然帮老子的经典答案,是因为老子是孔子的老师,还是因为老子是孔子的长辈呢?其实都不是。那个考生答到: 老子是谁?他是我老爸啊! 而替孔子鸣冤叫屈,似乎成了不孝之子。
个人分类: 海纳百川|2732 次阅读|2 个评论
名师曹广福为什么再次出山?
chrujun 2010-1-27 20:42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7 次阅读|0 个评论
名师曹广福是老子哲学的忠实信徒(二)
chrujun 2010-1-27 20:40
个人分类: 我的思考|17 次阅读|0 个评论
名师曹广福是老子哲学的忠实信徒(一)
chrujun 2010-1-27 19:44
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及院长大人曹广福(以后简称名师曹广福、院长大人曹广福、曹大人或老曹)曾经说过哲学是胡说八道,没有一点用处。蒋劲松(以后简称老蒋)为了巴结曹大人,赶快发表长篇大论,论证曹大人观点正确无误【1】。看见老蒋为了讨好曹大人的欢心,竟然做出丧失学术底线和学术良心的事来,我马上发评论反对,惹得老蒋很不高兴。老蒋的行为具有代表性,某某领导人提一个观点,不管是如何的荒诞不经,毫无价值,老蒋这帮人总能鼓捣出一大堆文章,论证某某领导人的观点,充当某某领导人的传声筒和吹鼓手。 有人说中国哲学是奴才哲学,从老蒋巴结曹大人的雄文可以发现端倪。 老曹这人认为哲学无用,不过我要向老曹证明,他的种种妙计,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的一句话就搞定了。尽管老曹的招数很多,但和老子哲学相比,只不过是沧海一粟。如果老曹对陈国文的一系列关于道德经解读的文章多看几遍,学习来一招半式,以老曹的聪明才智,弄个校长和院士当当,也是指日可待之事。 前二篇博文只是指出了老曹的表象,并高举道德的棒子敲打了老曹几下【2】【3】。 如果每篇博文像这样拿着道德的棒子敲打名师曹广福几下,估计会把老曹打懵。虽然很过瘾、很解气、很愤青,但老曹很不服气啊。你陈儒军的道德高尚吗?你有没有干过坏事?现在社会上干坏事的人很多,陈儒军这无名后生为什么要非要抓住我曹广福的辫子不放?是不是有不良用心?是不是背后有人支持,想整我?如此种种,老曹会恨死啊。 记得有一段时间,鬼王李亚辉写一篇博文批评名师曹广福。从老曹的名字和加入科学网的时间入手,进行捕风捉影式的批评和影射。老曹也以同样方式回击,显示了骑士风度。要不然,以曹大人的权势,把鬼王放在牢里去关过九年十年也没问题。不过,本人学的是理科,喜欢从各种事实和现象出发进行分析和推理。对曹大人的批评也是如此,从曹大人的言行出发进行同志式批评。希望曹大人要么据理力争,要么改邪归正。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要从现象到本质,再从本质到现象。用逻辑学的词汇讲就是要先归纳推理,再演绎推理。 本篇博文和下篇博文就是要完成从现象到本质的归纳推理,站在哲学的高度总结学官曹广福的言行。 这在物理学上相当于弄个万有引力公式出来。 正如有了万有引力公式可以解释天体运动,有了曹广福言行的哲学总结,就可以解释老曹的一言一行。与陈国文女士解读道德经,起到相得益彰的效果,可以让大家真正体会到老子哲学的强大威力。这对推广我国的传统文化,将起到积极效果。 【1】 蒋劲松,關於哲學(五)爲什麽說哲學家除了胡說八道還是胡說八道?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33177 【2】陈儒军,我不得不批评曹广福!+ 告老曹书,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90133 【3】陈儒军,我为什么要批评国家教学名师曹广福?,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90196
个人分类: 我的思考|6066 次阅读|3 个评论
显柔示弱:积柔即刚的管理之道
brbaba 2009-12-29 19:48
显柔示弱:积柔即刚的管理之道 柔弱胜刚强的独特认识 老子提出了反者道之动的思想,认为向自己的对立面进行转化,是道的基本运动规律。在道的统摄下,万物都必然会向其反面、对立面发展。从反者道之动出发,老子进一步得出了弱者道之用的结论,认为显柔示弱是道的基本表现和功能。 现实中人们多认为强能胜弱、刚能胜柔,事物刚强才有其作用,所以爱持刚争强。但事实上,如果能够洞见万物运行之规律,就会发现,刚强只能导致事物走向灭亡,而柔弱才能促进事物不断发展。因此,刚强与柔弱相比较而言,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柔弱对事物存在和发展的重要作用,也可以从老子学道之故事中得以说明。据说,老子曾向商容学道。有一次,商容有病,老子前去探望。商容为告诉老子柔弱的作用,便张其口而问老子自己的舌头是否存在,牙齿是否存在。当然,商容的牙齿早已脱落而舌头犹存。这种齿先于舌而毙的现象,使老子悟出了舌柔齿刚、舌存齿亡的道理,得出了柔弱胜于刚强的认识。 显柔示弱的管理功效 道家对柔弱的推崇,衍生出其显柔示弱的管理智慧。一般来说,基于客观的地位差异,管理者会呈现出强、刚、雄的一面,而被管理者则会呈现出弱、柔、雌的一面。为避免物壮则老、强则灭的不良后果,道家一反常人之见,强调管理者不要倚仗权势,凡事刚强,相反,要遵循柔弱之道,懂得显柔示弱。 管理者的显柔示弱,内在地可以体现为对被管理者的理解、尊重、信任、支持、宽容、关怀,外在地可以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管理环境。因此,显柔示弱的管理方法,可以使被管理者自觉服从和服务于组织统一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使被管理者的内在潜力和创造力得以极大发挥。基于此,道家认为,管理者敢于显柔示弱,必能够自得其天性而赢得众人之心,激发众人之力,不断走向强大,所谓能强者必用人力者也,能用人力者必得人心者也,能得人心者必自得者也,能自得者必柔弱者也。但若管理者示人刚强,则只能自取灭亡。 对此结论,道家曾运用积的方法进行过理论阐释。《文子》讲:欲刚者必以柔守之,欲强者必以弱保之,积柔即刚,积弱即强,观其所积,以知存亡。此即说明,道家追求柔弱胜刚强的根本原因在于,柔弱的力量可以通过不断积累而达到质变。管理者如果能够始终显柔示弱,就可以积柔成刚,积弱成强,使柔弱化为刚强。反之,管理者如果不积柔弱而积刚强,则同样受到反者道之动的根本决定,强极即灭、即折、即毙。 因此,考察一下管理者或柔弱、或刚强的日常积累,就可以判断出其能否得人心、用众力,判断出其在管理体系中的未来发展状况。    显柔示弱的实践检验 历史上,不少管理者凭借柔弱之智,集聚了民众力量。最为突出的是东汉王朝的开国皇帝刘秀。刘秀曾对自己的管理经验进行总结:吾理天下,亦欲以柔道行之。确实,无论是在战争时期,还是在和平统治时期,刘秀都敢于显柔示弱,尤其敢于向其耿直的臣下显柔示弱。 战争时期,刘秀曾出征河北,祭遵身为执行军法、整顿军纪的军市令。其间,由于侍候刘秀的舍中儿仗势犯法,祭遵立即对之收斩。刘秀知道后,敢于向祭遵显柔示弱,不仅赦免了祭遵,而且还封其为刺奸将军。 刘秀统一天下后,对强项令董宣,亦是柔弱相待。由于湖阳公主的家奴仗势杀人,董宣就等公主带着家奴外出时,拦住车辆数说公主的过错,并把恶奴当场杀死。公主进宫去告御状,刘秀了解了事情的原委后,并没有惩治董宣,反而赏赐他30万钱。 从效果上看,刘秀的显柔示弱为他赢得了民心,增强了自身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激发了臣下的工作积极性。可见刘秀之所以能够挽救乱世危局,取得光武中兴的辉煌成绩,无非是把握了道家柔弱管理智慧的真谛而已。 如果说管理者弱能制强的话,那么,管理者亦可因其刚强而走向败亡。据《吕氏春秋》记载,魏武侯曾向李克询问春秋时期吴国灭亡的原因,李克的回答是因为吴国屡战屡胜。魏武侯当然不能理解,本应为国家之福的屡战屡胜为何会成为该国灭亡的原因。于是,李克便解释了吴国灭亡的深层原因,即吴国之君夫差的骄恣刚强。夫差不能持守柔弱而示其刚强,必然会屡屡挑起战事。经常打仗不仅会使民众疲惫不堪而心生怨愤,而且会使管理者在多次胜利面前,愈加骄恣。如此,夫差便渐渐失去了民众支持,达到极限时导致国破身亡。可见,管理者不能显柔示弱,极易引发组织解体,危及自身发展。    显柔示弱对校长的启示 在学校管理中,教职员工的素质提升,使之较少迷信和盲从他人,厌恶和反感刚强有为的粗暴管理方式。这时,校长若处处咄咄逼人,逞强好胜,颐指气使,刚愎自用,骄恣傲慢,强悍不逊,这样倒是可以以势压人但却难服人心。 由于弱能胜强,柔能克刚,所以,为了激发教职员工内在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显柔示弱作为一种非强制性的内控管理方式,应该为校长所借鉴和重视。校长若能韬光养晦,行德爱人,委婉迂曲,恭谨俭约,自知不矜,敢于向教职员工显柔示弱,则必然能够增强领导魅力,扩大非权力性影响力,深得人心、开阔视听、化解矛盾、提高声望,进而集中众智,普用众力,大力促进学校的全面发展。 (作者为河南科技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副教授,管理哲学专业博士) 来自:中国教育报
个人分类: 人生哲学|4986 次阅读|0 个评论
微言大义
BaoHaifei 2009-10-9 12:05
微言大义 鲍海飞  2009年10月9日 近一段时间,一阵大影视风席卷过来,人们欣赏了《大话西游》、《大宅门》、《大国医》,《大染坊》等不少影视作品。我于是搜寻起大来,真是《大开眼界》。但却无意间发现了那么多的小,《小花》、《小保姆》、《小夫人》和《小兵张嘎》!不过,这些小似乎都过时了。但随着深入探究,还发现了其他很多的小,这些小却让我更加深思。我感觉到,唯小方能近,进而品,才能存之于心,穷其奥妙,乃知其大,足见其容。 人常喜大而恶小,于是称呼为大人,说起话来就大话、大言不惭了,进而顺理成章地大踏步,大跃进啦!谁不好大喜功,最后大家皆大欢喜呢?然而事实上,殊不知小,那也是相当的利害!以小见大吗!小总是和大相伴的,搞不好,就会大祸临头。那一个小小的烟头竟然导致一片森林、一座大楼化为灰烬,那是人们多少的血汗和资源啊!在商业上,一个小数点位置的偏差会带来多少利润的盈亏。在科学上,一个 差之毫厘 的计算偏差,会导致工程上 谬以千里 的失误啊 ! 古之学者对小早有心得。荀子在《劝学》中就有论述: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而 小人之学,入乎耳,出乎口。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那是告诫学者要潜心持久治学啊! 现代的人们则更加生动地描述如何治学,在学习上千万别 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要珍惜时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而鲁迅先生更是直言: 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 。 学习工作中遇到问题要有滴水穿石的精神,要知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对于个人来说,学到本领便是家有千金不如薄技在身,学来的知识,终究有一天,应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有利于国家、人民和自身。 在为人上,孔子说小人难养,因此,且莫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更不要登泰山而小天下。做人要有宽广的胸怀,不要鼠肚鸡肠。三国的诸葛亮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孔子说小不忍则乱大谋。这是告诫人们如何为人处世之道。 个人得失,事小;国家得失,事大。有一个因小失大的故事多么生动地讲述了这个道理。国王查理三世准备和里奇蒙德伯爵享利拼死一战,这场战斗的胜负将决定谁来统治英国。查理三世只因为:少了一个铁钉,丢了一个马掌,少了一个马掌,丢了一匹战马,丢了一匹战马,败了一场战役,败了一场战役,失了一个国家,所有的损失都是因为少了一个马掌钉。这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不能不引以为戒啊! 人们都知道,创业难守业更难,在国家治理上,更是如此。正如 老子 说 :治 大 国如烹小鲜 。 辛辛苦苦的十年磨一剑,最终铁杵磨成针,如果不防微杜渐,那就会导致千里长堤溃于蚁穴之多。我们要强调团队,我们要重视个人!不要忘了,那一个一个鲜活的个体,能当一人天下取,失当一人而社稷危。 在现代管理上,信息流、物流和人员以及纷繁的社会变化,更让人体会到一个团队,即使麻雀虽小,但也五脏俱全。因此,事无巨细,要明察秋毫,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评判是非功过,要论大功不录小过,更应杜绝 意在私一人之恩,钓天下口之美誉 。人员要物尽其用,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啊!虽然人微言轻,但瑕不掩玉,要知道一滴水也能反映太阳的光辉。个体智慧的杯水车薪会成就浩瀚的大海和富饶的森林!我劝天工重抖擞,不拘一格将人才! 科技的进步使得人类能够开创一次又一次的远征。当 1969年7月21日人类首次登月,阿波罗11号飞船的宇航员阿姆斯特朗首次踏上那神奇的月球表面时说:这是人迈出的一小步,但却是人类迈出的一大步, One   small   step   for   man , One   giant   leap   for   mankind 。那是人类多么自豪的话语啊! 还有那么多的,那么多的 ,我的思绪在那宽广的野地上,我仿佛看见草地上那朵朵小花在吐露着芬芳,那阵阵的微风将那朵朵白云轻抚,那山涧小溪水朵朵浪花晶莹剔透,在欢快地奔腾着流向大海。
个人分类: 随想|3958 次阅读|0 个评论
道德经第六十八-----八十一章(终结)
yatou 2009-9-30 11:37
第六十九章 用兵有言曰:吾不敢为主而为客,吾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执无兵,乃无敌矣。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本章历来难解,难解之因,在于各版本文字差异较大。本着意思连续贯通的原则,以体会老子思想为要旨,此章按如上黑体所写而给出,其意如下而解。 用兵的人有这样的话:我不敢首先发动战争,而宁愿接受战争;我不敢进攻一寸,而宁愿退守一尺。一个国家,如果道路上看不见士兵的行列,人们纷争时捋起袖子不见胳膊,人们的手里拿着东西却不是兵器,到了那时,这个国家就无敌于天下了。最大的祸患莫过于以自己以为拥有强大的兵力而轻视敌人,纵使其拥有慈,俭,不敢为天下先之品德,也会使人败于轻敌、妄动、侵犯他人的这种念头里。两兵对峙,哀者胜,原因就在于这一方不会轻敌,不会去进犯他人,从而拥有了更大的制胜的天机。 所谓仁义之师,或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二战,就是最好的例子。德国与日本发起了战争,打遍天下,却最终也是沦为惨败。而哀兵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第七十章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我的话,很易于为人所了解,并践行。而天下没有人能知,没有人能照着做。话有源,事有因。因为人们不晓其源,其因,所以也不了解我的话,更不会去按我所说的去做了。能了解我的人少,能照我所说的去做的人更少。照我所言而行的人,往往是穿着粗布的衣裳而胸怀道法的圣人。 第七十一章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知道自己有不知道的事情,还不错。不知道自己知识有限,是毛病。圣人没有毛病,是因为他把毛病当毛病。只有这样,才不会有毛病。 第七十二章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百姓不再畏惧威压的时候,则一个国家就有大威临头了。莫使百姓无以安居,厌恶生存。只有使他们不厌于所居所生,他们才会不厌倦生活。圣人因为知晓此道,因此能够做到有自知却不显摆自我,自爱却不将自己的利益放在百姓的头上。只有可以做到舍弃那自己的自见,自贵,才得百姓的生而不厌,才得天下的大安。 第七十三章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同是一个勇,以刚直来做,便是死路一条,以柔韧来做,则是生机无限。这两种不同的勇,一个有利,一个有害。天就是这样的喜好与厌恶,谁晓得这背后的道理?天之喜恶,定于合天道与背天道。而天道是:不去争却胜 --- 善胜;不说话却得来回应 ---- 善应;不去招唤别人却有相应而来的人 --- 自来;舒缓无拘而密于谋策 ---- 善谋。似乎有一张天网,稀疏不见其建影,却无有所漏失。 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矣。 百姓不怕死了,你还能拿死来吓他们吗?若一个君王,以道教化而民不从,反为奇巧,乃应王法执而杀之,谁敢有犯者﹖司杀者,谓天居高临下,司察人过。有人代替天定的司杀者来随意草菅人命,很少能不伤其自身。 河上公对此章的解注: 天道至明,司杀有常,犹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斗杓运移,以节度行之。人君欲代杀之,是犹拙夫代大匠斲木,劳而无功也。人君行刑罚,犹拙夫代大匠斲,则方圆不得其理,还自伤。代天杀者,失纪纲,不得其纪纲 , 还受其殃也。 第七十五章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百姓饥,是上交的税多,所以饥。百姓难治,是因为其上面的为官者心存私念行事有为,所以百姓才难治;百姓轻死,是因为其上的为官者为他们自己求取厚生 ----- 金银财宝,利禄奉厚,所以百姓没的活了,便以死相拼。只有那些心无私念无以生有为之心的人,才比那些贪官污吏们强。 第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人活着,躯体是柔软的,而死了,躯体则是刚硬的了。草木活着,叶片是柔软的,而死了,叶片就变得硬梆梆。所以,硬梆梆的(物或思想),是死之物;柔软的(物或思想),是活之徒。所以,兵呈强,则灭;木吃不开强,则折。强大趋向于死,处于下方;柔弱是活的特征,处于上方。 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天的作为之原则,有如使用弓箭一般。瞄准猎物,个头儿高的猎人要用弓箭射,必需将弓箭压低一些;反之,需要抬高一些。弦撑得过了,要适当放松一些;撑得力度不够,要适当拉紧弓弦。可见,天之道,是过了就损,不足就补。可是人的行为原则与方式则不然,损不足去供奉有余。谁能以有余来供奉天下?唯有得道之人。也正因为圣人可以做到这一点儿,明白要按天道而行事,因此,圣人可以做到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因为他没有想让别人瞥见他的天道贤德。 第七十八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天下柔弱者莫过于水,而用以攻坚强者莫如水,没有什么能够替代它。弱能胜强,柔以胜刚,天下的人没有不知晓的,却没有人能够做到。而能够做到的,必是圣人。圣人如是说:能够蒙受一国之污垢的人,才可以做这个国家的国主;能够担当一国之动荡的人,才可以做这个国家的王。你看,人们都说做国主是多么荣耀的事情,可事情真正的理儿,与人们通常的认识,恰恰是相反的 --------- 正言若反。 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馀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结了深重大怨,纵相和,亦有余怨留下;以德来报怨,怎可以妥善处理好余怨呢?圣人是如何对待这样的事情呢?他手拿契条,却不责怪别人。意思即是总是不断地付出,有恩于他人,却从不要别人报恩。有德之人守契据,无德之人则如掌管税收的人一样,进了多少,出了多少,算计个明明白白,以为进出相平,就可以了结余怨,这是不行的。天道有亲近的人吗?常把其内在的天道机要传给那些有德司契的善人。 左契:契约,契券。 司彻:掌管税收。彻:周代的田税制度。 第八十章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的美好愿望:国家小,人不多。有什么器具也不用。百姓重生死,不远徙他乡。有船,无人而乘(意指人心安宁无它求);有兵甲,没有摆放它的地方(不用它,找不到用它的时候,意指天下太平)。百姓的生活回归到结绳记事的至朴之中。吃得甜,穿得暖,住得安宁,沉浸在自己的风俗中而乐过日子:春节里穿新衣,吃饺子;正月十五闹元宵,春日里踏清过清明、端午时节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八月十五中秋团圆节。呵呵,邻国彼此看一看,瞅一瞅:没事儿哈!都挺安生的。如鸡狗,鸡闻狗叫,狗闻鸡鸣,你叫你的,我鸣我的,纵老死,各相安于各自的营生,互不打扰。则天下大同。 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诚实的话,不好听。因为诚实的人,他不会去迎合别人的胃口;而会迎合别人胃口的人,他们说出来的话好听,却多因其人丧失了求真,而说出来的话也就不好听了。善良的人,不会去争辩,争辩的人,定执自我之念。执自我观念的人,才会去辩,其辩也不会是善。真正有知的人,往往知识不见得渊博;而知识渊博的人,往往陷入进知识的海洋里,难以洞查天道。圣人不积攒钱财器物,因无私念,越是为他人而做而忙,自己反倒变得富有;总是给别人,自己却反倒可以拥有更多。(天道,总是反的。)尊天道,有利而无害。圣人行事之道,是做而不争。 结束语 至此,道德经加注工作暂告一段落。由于个人能力及视野所限,此系列文章仅是个人的感悟,定当有所不妥之处。仅供大家在解读老子道德经时的一个小小参考。 本文在加注过程中参阅以下两个译本与网站: 吴广义 道德经 内蒙古出版社 司马哲 道德经中国长安出版社 河上公解道德经 中国国学网 对编著者,及相关网站表示深深的谢意。因为这个过程,也是促我学习的过程。各位与老子一样,均是我谆谆教诲的老师。人生得一明道,一明师,幸乎也哉!而回首这些日子,我更要深深感谢各位亲爱的博友对此系列博文的长期关注与支持!愿我们在对中国这一古老文化与智慧的学习中逐渐深入,有所学,有所获,有所用,有所益。
个人分类: 道德经加注|4625 次阅读|21 个评论
道德经第五十九----六十七章
yatou 2009-9-29 17:21
第五十九章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为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治国事民,以安抚为主,少折腾为妙。只有这样,统领国家的人才能算是先得天道。先得天道,表现在注重积累大德之为上,也只有如此,积累了大德,则可以做到无不克,没有什么不能成功的。这样的人,你不晓得他有多深多厚,也只有这样的人,才可以拥有一个国家。因为此人坐乎于道,道为天下之母,则这个国家也便因为国君拥道,从而这个国家也便有了自己的母亲 ------- 道来守护,从而也可以长久了。因此,根也就扎深了,国也就稳固了。这是长生久视,颠扑不破的真理。 第六十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治理一个大国,应当象烹饪小鱼小虾一样,别乱翻腾它。以道治天下,天下鬼怪之事便无了主张;不是鬼怪之事无了主张,百是因为道在这个国度里,鬼便也安然自在地存在了,不去伤人了。(想起聊斋里的鬼,当人心不正,做歪事时,就惹上鬼了。这世上有鬼吗?无非人心中生邪念做险恶之事而矣)。在一个得道的国度里,圣人持道治天下,也不会依道而行,不做伤人的事情。鬼不伤人,圣人不伤人,鬼和圣也两不说话,鬼安心于它的阴事,圣人宁静于他的阳事,天下太平,阴阳平和,德(失道而后道,还记得吗?),由于产生于阴阳交错之事,此时却也因那阴阳无交,各守其位,而不再产生,即回归它原来的处所了。(因为人人皆以道行事,回归到道中,则人也无需因见不好的事而行有德之行了。这就叫德交归,德在一个有道的天下,已无用了。) 第六十一章 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为下。 大国行事,善下为妙。天下阴阳相交的地方,无不处于下势之地、之人、之所。雌性(下,属阴)常因其能守静而胜雄(上,属阳)。所以,大国善于将自己放在小国的下面,则取小国;小国善于把自己放在大国的下面,则取大国。所以或善下而取人,或善下而被人取。大国无非是要增养一些人口,增强国力;小国也无非是要进到大国里面可以称臣而相和。这样,两者均善下,就各得其所。而大国,更要善下一些。 第六十二章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道,是大千世界万物背后的奥妙。它是善良人的宝贝,也是使不善之人能够生存的内在机制。美言可以买来尊贵,美行可以使人声誉有增。人要不善,即得不来尊贵,又得不来美誉,那也不过是赤条条的了,没有什以可以扔可以抛的了。所以,那对于不善之人,你是否也没有必要心存那么大的恨心了?如此而待世待人,人还有什么敌人呢?所以,立天子,置三公这等事情,与其以拱璧和豪华的马车供其享用,不如让他们坐进这个道中,因为坐进道中的人,心中没有敌人。这就是古人为什么这样看重道的原因。为什么看重道?回答当然不是:求在道中有所得,活着造孽,得道消灾。这是十分低级错误的看法。得道,重道,目的是使人置身于大道中而行而思,做到顺应而行,外不伤人,内益于己。所以,道为天下人所珍爱。 第六十三章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在无为之中而行为,在无事之中行事,在无味之中品味。图难于易处,做大于细处。天下难事,定是从易处一点点做来;天下大事,也是于细处一丝丝构成。所以圣人从不做貌似大的事,所以得以做成大事。轻允诺,定会少信用;人常把自己处在容易之处,比如随口应人是简单的事情,而这样做,必会有诸多难事等着他去完成。所以圣人认真对待难事,仔细从小事做起,也就终无难事等着他去做了。这是老子在讲如何去为。从细处小处去为。 第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在事态处于安宁时,易于为人所把握;在事态还没有形成兆头时,易于为人所谋划。物还处于脆、小的时候,易于消散。在事情还没有呈现端倪的时候,及早行事;在事情还处于顺畅有序之中时,及时进行治理。几个人牵手合抱之大树,是从小苗苗长起的;九层高的台子,是由一点点的土积累而成的;千里之远的路途,是由脚下一步步迈着走出来的。心有所为之人,必有所图,则必会因急功近利而终败于自然之道中;或者说:心有所执的人,或迷于色,情,利,誉,也会因为他所执着的事情,而终不能于安处持物,于未兆处谋事,于毫末处生长,于累土处积厚,于跬步间图远。而圣人恰恰相反,因其心可以做到无为,而因可以善终,从而终有所为;因为他无执,所以对他来说,所发生的任何事情,无所谓失,因而他不怕付出,从而具有长性。相形之下,百姓做事,常常做个几成,就放弃了。因他们有执,患得患失,从而没有长性。做事情应当开始做时谨慎,并一直将这种状态保持到终点,就不会有失败之事了。 第六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古代那些善于处道的人,并非用道来使百姓变得聪明机灵,而是用道来信服百姓。治理百姓,非常困难,因为百姓之智巧心机层出不穷。所以,假如你是一个国君,以让百姓变得更加心机智巧之法来治理国家,你便是国贼,损害着这个国家。而你不以这种目的来治理国家,而是让百姓信服在道中,抛却心机巧诈,这可是国家的大福气了。此两者,分谓之智与不智也。常能智者为贼,不智者为福,是治身治国之法式。能知治身及治国之法式,是与天同德。玄德之人深不可测,远不可及也。玄德之人与万物反异,万物欲益己,玄德施与人也。玄德与万物反异,故能至大顺。顺天理也。 第六十六章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江海因为善下而成百谷之王。所以圣人欲统民众,必学习江海善下之法;只有将自己的利益放在百姓的后面,才会为民拥在前面。也因此,圣人处上而民不觉承重,处前而民不觉有害,所以天下人乐推其为王而不厌烦他。因为他真的能做到不争,甘于处于下方,所以天下无人可以与之相争。 第六十七章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天下之人说这个道是大的,我觉得有些不太象。因为他们说它大,所以我才说不象。如果象的话,道成了大的,那么,时间久了,道也就变小变细了。(这正是老子对于大小,多少,善恶,美丑这些对立面的基本观点。事物都在运动中。)而道是永恒不变的。所以我不认可道是大的。 老子继而说,他有三宝,历经时间的变迁而依然谨慎地遵其道而行。第一个是慈,第二个是俭,第三个则是不敢为天下先。一个人,只有慈爱,才可以在危难面前,义无反顾地做到矫勇而不考虑自己的安危;一个人,只有俭朴,才可以在万般选择面前,轻易舍去益己之机,从而做到遇事豁达;一个人,只有不敢做天下先,才可以在别人都去急功近利的时候,安于守静守朴,从而有更多的时间来使自己成器(大器晚成)。现在,一个人,如果舍去了慈爱之心,则就没有了勇;舍去了俭朴之为,也就没有了豁达,舍弃甘于处后之坦然,而事事奔先占风头。有这三个舍弃,这个人就完了!因为人正是靠着慈而养勇,战则胜,守则固。天若救此人,必使其心怀慈爱,以此而保护了他。
个人分类: 道德经加注|6581 次阅读|6 个评论
用中国的哲学看我们的未来
ywl6304 2009-9-22 22:08
我必须申明本人文学和哲学水平有限,但与我的挚友杜明华教授偶然谈起老子遗产的诠释(我不懂),杜教授以一个自然科学工作者的角度将老子的哲学进行了诠释,突然发现,我们中国的哲学是如此的淳朴和自然,为我们的发展、特别是科技创新指明了方向。老子看来是人类社会最为伟大的科学哲学家!我们至此领悟到的道理尽在其中。故而热盼杜教授的书出版拜读,对老祖宗的感悟进行补课,以不枉此一生。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047 次阅读|2 个评论
旅美杂忆(十九)世外桃源
zhangqy 2009-9-21 15:19
旅 美 杂 忆 张庆营 (十九)世外桃源 晋朝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说,有一位武陵地区的渔人,偶然走到一个遍布桃树、落英缤纷的小溪。他沿着桃花溪进入与世隔绝的山区,这里的山民祖先是在秦朝时为了避乱而迁居到这里的。人们都世世代代友好和睦相处,民风淳朴,不知战争为何事。渔人从桃花源走出来以后,这个地方竟然就从人世间消失了。虽然后来有人试图去找寻过,却再也没有人能重新找到它了。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后来据说桃花源就在武陵山地区的常德市的桃源县,但是有人却认为这是后人附会的。从这个桃花源入口处的景致看,桃花源附近有一条大江,却看不到有落英缤纷遍布桃花的小溪,渔人根本无法坐船到达桃花源。小山岗入口处仅容一人通过的弯弯曲曲的小洞,也是后人开凿的。不过,人们仍然相信这里就是桃花源。神秘美好的世外桃源,是陶渊明心目中的乌托邦,寄托了人们对美好世界的向往。 古时候的人都比较质朴、单纯。随着技术进步,生产力提高,社会财富增加,人们也变得心机多了起来,假仁假义,虚伪奸诈随之而生。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 (《道德经》,下同。)怎么办呢?孔夫子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他主张要使老百姓顺从,不能告知事情的真相。老子说得更露骨: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 难治,以其智多。 故以智治国者 , 国之贼 ; 不以智治国 , 国之福。 专制统治者对于智多的刁民,最为头痛,老子的愚民政策,当然是再好不过了。智多的人,喜欢进谏,喜欢提意见,喜欢独立思考,喜欢发表自己的见解,却往往言者有罪,闻者动怒,飞来横祸。言者获罪,文字狱,焚书坑儒,从古代到现代,总是不断地发生着。老子认为,最好还是回到小国寡民的社会中去,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认为,小国寡民,不会有当时社会上的种种丑恶现象,不会有战争,老百姓能安居乐业。这就是老子所希望的民风淳朴的君子国。他回归到原始的小国寡民的思想,常常被批判为是倒退的、落后的、甚至是反动的思想,是不切实际的、不可能实现的幻想。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我却真正看到了老子所说的小国寡民,看到了衣冠简朴古风存的世外桃源。 1986 年 3 月,费城的教会组织我们去参观离费城不远的兰开斯特县的阿米什人聚居地。在这里,阿米什人专门划出一块地方供游客观看,门票非常便宜,只有 1. 9 美元。据报道,来这里参观的游人一年比一年多,时至今日,每年的游客竟达一千万之众。现在的门票可能不止多年前的 1. 9 美元了。这么多游人前来参观,给当地的阿米什人带来了一笔极为可观的收入。 车子一到这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幢幢很简朴的普通农舍。此地一马平川,没有弯弯曲曲的小溪,没有一行行的桃树,没有铺满桃花的小路,没有小山洞,没有《桃花源记》中所描述的那么美丽的景色。一进到村子里,首先看到的是史密斯作坊。据讲解员说,在德国,铁匠大都姓史密斯,所以,史密斯就是铁匠的别称。在史密斯作坊里,看到的是铁锤、钳子、铁砧、火炉和风箱等简陋的打铁工具,火炉和铁砧旁边的地上,散放着几个即将打造好的马蹄铁。 日用品都相当简陋, 房间里没有收音机、电视机、洗衣机和电冰箱等日用电器。照明是用蜡烛或油灯,而不用电灯。在另外的房间里摆放着相当原始的手工织布机,衣服都是用这种织布机织成的土布做成的。 服裝全都是素色的,大都是兰色或黑色。男人喜欢戴礼帽,女人喜欢穿连衣裙。讲解员说,阿米什人的邻里之间,都能和睦相处,一家有难,八方支援。比如,如果谁家失火烧了房子,大家都会自带木料,帮受灾人家修好房子。在这里,家庭里的矛盾,邻居间的问题,都是通过教堂来解决。他们没有严厉的法律,都是通过调解的办法来解决各种纠纷。犯了错误的人,到教堂里来忏悔过了,人们就会原谅他的过失。 阿米什人是和平主义者,反对战争,拒绝服兵役,就是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也都拒绝服兵役。美国政府还能够尊重他们的信仰,居然法外开恩,没有对阿米什人强行征兵。 阿米什人的宗教是在 17 世纪末由瑞士人 雅各布阿曼( Jacob Ammann )所创立的一个基督教教派。他们只对长到 18 岁成人施洗,反对婴儿施洗,反对政教一体化。正统的教派认为对成人施洗是犯罪,因而和阿米什人发生冲突,很多阿米什人被迫害致死。 1720 年以后,阿米什人为了维持自己的宗教信仰,就从瑞士、德国和荷兰移民到美洲。他们首先到达宾州的兰开斯特县 ( Lancaster County ) ,这个县离费城不远,我们所参观的地方,正是最早来兰开斯特县的阿米什人聚居地,现在住有一万多人。此处的阿米什人是从荷兰来的德国人的后裔,以后有一部分人陆续从这里迁移出去,定居于美国 22 个州中,总共有 10 万人。还有一部分阿米什人迁移到加拿大定居。 阿米什人是保守的基督徒,自稱是世界上獨特的人,他们有自己的教规,有自己的村规民约,不接受政府的管辖。他们反對殺生,反对战争。尤其特别的是,他们拒绝现代文明。他们认为,那些现代化的新玩意儿会使人心机变坏。所以他们拒绝用電,当然不会有电话机、电视机等电器了。他们不开汽车,不坐汽车,更不会去坐飞机,不用拖拉机而用马来耕地。他们的交通运输工具是马车。他们不准照相,認為照相会把灵魂摄走。我在经过阿米什人的村落附近时,看不到电线和电线杆(塔),常常可以看到他们驾着黑色篷子的老式马车在马路上缓慢行进,和疾驰而过的汽车形成强烈的对比。 虽然阿米什人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他们自己也不可能完全生产出所需的一切用品。在展览室里,那些钢铁、陶瓷和玻璃制品,显然都是从外面市场上买来的。 我们参观的时候,大家都拿着照相机到处拍照。但是,在这里却见不到一个阿米什人,阿米什人是不愿意让游客对着他们拍照的。当然,这里有售票员和讲解员,从她们的衣着打扮看,和我在别的地方看见的阿米什人有所不同,没有那么朴素,但也不时尚,我无法肯定她们是不是阿米什人。奇怪的是,虽然阿米什人不愿意照相,可是,卖纪念品的小卖部却在出售阿米什人的生产活动和日常生活的照片和幻灯片。他们为了赚一点钱,也破例拍了不少照片。 阿米什人所受的义务教育,只到 8 年级为止,相当于我国的初中水平。他们不允许和不同信仰的人通婚,也不积极传教,是一个封闭的社会。听人说,其中也会有个别的年青人向往外界花花绿绿的文明世界。他们到了城市里,却很难找到工作,因为他们的文化程度不高,面对电脑和现代化的电器和机械设备,束手无策,只能干一些卖力气的活,加之城里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免不了有时会遭人白眼,所以,在城市里,他们不可能混得好。没有亲情,孤立无援,日子并不好过。于是,有的人又觉得还不如回来的好。据说,这些信仰不坚定的人回来时,被家里人视为离经叛道分子,被当作异类看待,甚至不让他同桌吃饭。所以,年青人是不敢贸然离家出走的。曾经出走的年青人,绝大部分的人(达 90% )还是回来了。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 阿米什人拒绝文明的心态,不是孤立的现象。在人类的历史上,每当有一种新发明,总会有不同的看法,有人拍手叫好,有人忧心忡忡,有人甚至拒绝使用新发明的机械和工具。我国古代就发生过这样的情况。在两千三百年前的庄周所著的《庄子》的《天地》篇里说:子贡南游于楚,返于晋,过汉阳,见一丈人方将为圃畦,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 滑滑然(水在瓮里摇动发出的咕嘟声,显示出很费力,举步维艰的样子)用力甚多而见功寡。子贡曰: 有械于此,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见功多,夫子不欲乎? 为圃者仰而视之曰: 奈何? 曰: 凿木为机,后重前轻,挈水若抽,数如泆汤,其名曰槔。 为圃者忿然作色而笑曰: 吾闻之吾师,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 子贡瞒然慙,俯而不对。 上面那个汉阳老头子认为有了这种奇巧的机械,人的心机就多,心机一多,人心就会变坏,他明明知道 桔槔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却 羞于使用。他宁愿抱着十分笨重而又效率低下的大陶瓮来汲水灌溉。子贡这个聪明人,居然被这个老头子的一篇歪道理说得羞愧难当,哑口无言,还在他的弟子面前称赞这个老头子说:天下之非与(非议和赞誉),无损益焉,是谓全德之人哉! 上文所说的 槔,又叫做桔槔,或叫桥。 据考证,早在 3700 年前的商代,就发明了桔槔, 盛行于 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 在小河、池 塘、水井或水渠旁边,竖立起两根(或一根)木柱子,柱子上架(或用绳子吊)着一根横木,横木一头绑一石块,另一头用长绳子吊一汲水罐或汲水桶,汲水罐装满水后,利用石块重量的平衡作用,能轻易地把汲水罐提起,十分省力,这就是 桔槔 。在桔槔发明以前,灌溉农田时,农夫抱着装了水的笨重陶瓮来灌田,即所谓 抱瓮灌畦, 十分费力,效率很低。所以,在当时来说,桔槔就是一种很先进的灌溉机械了。桔槔发明以后,大大提高了灌溉的效率,对发展农业生产起了重要作用。桔槔挽断长河水,天地蒸成小火炉。这是在乙丑年(民国 14 年,即 1925 年)湖南省大旱时,湖南岳阳人张晦之所写的《伤旱》诗中的诗句。可见从商代到民国,数千年来农民一直在使用这种灌溉机械。虽然后来出现戽斗、龙骨水车、筒车等效率更高的提水工具,但由于桔槔制作简易,成本低廉,省力有效,一直到民国期间仍然有人使用,现在是很难看到了。 子贡的话,当然就是庄子的观点。在封建社会相当长的时间里,有很多人赞同子贡和庄子的保守观点。宋朝晏殊有一首《詠上竿伎》诗云:百尺竿头裊裊身,足腾跟挂駭旁人。汉阴有叟君知否?抱瓮區區亦未贫。他看了长竿上的惊险杂技,联想到桔槔也是使人担忧的,汉阴老叟抱瓮灌畦,还不是日子过得好好的。他显然是保守派,借题发挥,反对改革。王安石也写了一首诗来驳斥晏殊:赐(子贡)也能言未识真,误将心许汉阴人。桔槔俯仰何妨事,抱瓮区区老此身。他批评子贡不辩真假,糊里糊涂地赞同漢阴老头子的错误观点,桔槔怎么会使人心变坏呢?抱瓮灌畦太差劲了。王安石是北宋时期的大改革家,他的思想比同时代人要进步得多。他说: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在极端保守的封建专制社会时期,说出这样的话,真是惊世骇俗、振聋发聩的大胆言论。就是在今天,这些话仍然有其现实意义。 1968 年,美国发生了一桩很有名的诉讼案。威斯康星州法院判决三位阿米什男子违反州的九年义务教育法,因为他们各自只有十四、五岁的三个小孩子,读到七年级就不再上学了。州法院认为,所有 16 岁以前的儿童都必须接受正规义务教育,这是强制性的要求,阿米什教教徒的子女当然也不能例外。这三个人不服,上诉到联邦巡回法庭,巡回法院否决了州的判决。州法院也不服,上告到联邦最高法院。联邦最高法院维持了巡回法庭的判决。联邦最高法院认为,必须充分考虑阿米什人独特的宗教信仰和生活方式。他们的教育是希望能使自己的孩子适应阿米什社区相对独立的生活,这与主张培养孩子适应现代社会的能力的公立学校的教育目标很不相同。考虑到后者同阿米什人的宗教信仰和生活方式相冲突,在运用抽象的教育权的概念时,针对这种具体情况应该有限制。这就是著名的威斯康星州诉约德案。 联邦最高法院没有机械地依据全国通用的法律条文来评判是非,能够考虑到阿米什人的具体的特殊情况,作出合乎阿米什人情理的判决,确实很不简单。美国是高度法制化的国家,奉行的法律制度属于英美法系,法官的判例可以形成法律。由于政府保护了他们的信仰和传统,美国的老百姓也能充分理解他们,尊重他们的生活习惯,从而使得阿米什人能长期保持他们的小国寡民的相当原始的生活方式。 在大型社会中,由于产生的信息量非常巨大,虚假的信息混杂其中,很难判别真假,所以,骗子的骗术常常能够得逞。一些流氓、骗子、奸人、文痞,混淆是非,颠倒黑白,自吹自擂,散布虚假信息,真真假假,不容易识破他们的庐山真面目。阅历较浅、见识不广、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和鉴别能力的人,尤其是涉世不深的年青人,往往不辨真假,甚至把他们当作偶像,当作大师、英雄来顶礼膜拜。如果他们都生活在小小社会中,这里的信息量很小,那些假象和离奇的故事就很容易被戳穿,骗人的把戏也就不灵了,伪君子和骗子就无所遁形。因此,古老的小型社会不会有现代社会的种种弊端,人们都很单纯、很朴素,很直爽,相互的关系都比较简单,没有你虞我诈的现象。 信息社会的开拓者、控制论创始人、美国著名数学家维纳,在他的经典名著《控制论》中说,在一个过于大的社会里,社会成员无法直接相互接触,只有通过各种传递信息的工具来了解情况,而这些工具往往掌握在有钱和有权人的手中,散布很多歪曲的、不真实的信息,他们之间互相出卖、背叛和欺诈。他们往往缺乏理智,因而产生很多不稳定的因素。国家就象狼群一样(虽然我们希望不至于如此),它比它的大多数成员更为愚蠢。通讯工具越发达,越糟糕。他认为,在小小乡村社会里,大家都能够遵守一个很可尊敬的标准,比大社会更稳定,自然更优越了。维纳是否读过《道德经》,不得而知,他的小小乡村社会,却有点像老子的小国寡民。孙中山就批评过复古的思想:社会常言,文明不利于贫民,不如复古。这也是矫枉过正的话。况且文明进步是自然所致,不能逃避的。文明有善果,有恶果,须要取那善果,避那恶果。(《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应该说,科技的进步,文明的进步,社会的进步,虽然有利有弊,总是利大于弊的。 看来,只有小国寡民的小天地里,才有可能出现君子国了。人们都认为, 阿米什人生活在团结友爱和睦的大家庭里。不过,事情似乎没有那么简单。最近发生了一件令人非常震惊的事件。有一位叫做玛丽的阿米什漂亮女孩子,她的继父脾气很坏,非常暴燥,经常遭到继父的殴打,年纪还只有 6 岁时,就被比她大 6 岁的哥哥约翰尼强暴,年年如此。当她向妈妈诉说哥哥的暴行时,妈妈总是说: 你哥哥都已到教堂里忏悔过了,你却还不宽恕他们,你的罪过真是不可饶恕。玛丽又发现,弟弟戴维也居然对4岁的妹妹有同样的不轨行为。当妹妹告诉妈妈时,妈妈的回答也和对玛丽的回答一样。玛丽长到十几岁后,再也无法忍受哥哥的暴行,她不听家人和邻居的劝告和阻挠,将哥哥约翰尼告上法庭,法庭判约翰尼有罪,但却判得很轻:10年监禁,监外执行。他在白天可以回家做事,晚上要回到监狱服刑。母亲由于未尽到保护孩子的责任也被判两年监禁,父亲因殴打孩子判处18个月监禁,戴维被判4年监禁,也都是监外执行。 17岁的玛丽最终离开这个令她恐惧的、不断产生恶梦的世外桃源,在外面的文明世界的超市里找到了工作,她还学会了开车和吸烟,完全适应了文明世界的生活。她恨透了性暴力,因而致力于帮助性暴力受害者。不论他们是不是阿米什人,路见不平,她都鼎力相助。没有刀光剑影,没有枪林弹雨,她用的两件武器是道义和法律。她从一个被污辱的与被损害的,成长为爱打抱不平的现代文明女侠。 玛丽和哥哥也许没有血缘关系,但是,戴维和他的妹妹却是同胞亲兄妹。他们的这种行为,和比较原始的生活方式和教育水平低下有关,他们的伦理道德教育有很大的缺陷。上述事件被美国媒体曝光以后,在美国人心目中的理想的、倍受崇敬的阿米什人世外桃源,没有想到竟然还会有文明社会难以想像的十分丑陋的一面,使人们大受震动。其实,阿米什人和大家一样,也有七情六欲,总有一些人不会那么老实本分。玛丽的哥哥和弟弟都是直肠直肚,并不隐瞒,也知道自己的行为不对,还多次忏悔过,宗教信仰还是抵御不了生理上的冲动,一犯再犯,不断地干出越轨乱伦的事情来。人们对阿米什人的看法过于理想化了,对他们的内幕了解得太少了。孔子说: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诈。古之愚好像直得很可爱,未必尽然。原始的信念有其纯朴的一面,也有其十分落后愚昧的一面,世界上不存在理想化的世外桃源。 我当时就看到了悄悄发生在阿米什人身上的一些微妙变化。 一个周末,我到美国朋友 Frysinger 家玩的时候,女主人驱车到附近的阿米什人的养鸡场买鸡蛋,顺便也带我去看那里的养鸡场。 阿米什人虽然不用电,但是,养鸡场里有大量的鸡蛋,在天气热的时候,非有冰箱不可。据说,他们使用的是不用电的冰箱,那也要用内燃机或蒸汽机,这些也是现代文明的产物呀! Frysinger 夫人为自己和邻居买了好几个纸箱的鸡蛋,走到养鸡场外面的时候, Frysinger 夫人说,卖鸡蛋的人是老处女,一辈子不结婚的。这位老妇人 年近六旬,又黑又瘦又矮小,外表看起来比她的实际年龄大,长相也不敢恭维,也许由于这个原因没有结婚吧。 Frysinger 夫人所住的这个村落,远离城市,房子都相隔一定的距离,不挨在一起。这些房屋处在疏林掩映之中,虽然说不上是风景优美,但是,空气清新,环境优雅,别有一番乡村情趣,比高楼大厦林立、汽车和行人纷纷扰扰的喧嚣城市强多了。 Frysinger 夫人开着汽车,挨门逐户地把一箱箱鸡蛋送去。邻居在家时,就会出来拿走鸡蛋,并当场付款,都会说一声谢谢!;邻居不在家时,她就把一箱鸡蛋放在门口,绝对不用担心有人把鸡蛋偷走。有时偶尔在路上遇到邻居,都会和我们热情地打招呼。我忽然觉得,这里的人如此诚实朴素,热情友好,真有点像世外桃源。 又有一个周末, Frysinger 夫人带我去长木植物园,参观那里的法国园林。园林里,有很多灌木做的造型,有像小狗的,有像大象的,有像骆驼的,等等。有的园林里有几个水池,水池中央有喷泉,那是法国式林园。法国园林虽好,我却认为,远比不上我国的江南园林。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园林,我看过不止一次了,造型奇妙,形式多样,美如天堂,举世无双。 我们走累了,就坐到小山坡上的食品小卖部旁边的小凳子上休息。这时候,不远处有 3 个年青人打打闹闹地走上来了。两个是穿着打扮入时的白人小伙子,另一个是穿着十分朴素的黑色和蓝色衣服的女孩子,一眼就能看出是阿米什人。女孩子手里拿着一部小型的半导体收音机在听流行音乐。我不禁觉得十分奇怪,阿米什人不是不用电吗?收音机里面不是有电池吗?我问 Frysinger 夫人,这是怎么一回事? Frysinger 夫人说:阿米什人认为,只有用电线送进来的电,才是电,用电池不算用电。我听到这样的话,好像是在听相声。看来,阿米什人想完全拒绝现代文明,是很难办到的了。 其实,现代文明己开始进入阿米什人中了,他们也逐渐发生了变化。现在,有一部分阿米什人的穿着不再是清一色的黑色和兰色的衣服,也有人穿红色的和其他颜色的衣服了。更有甚者,有的阿米什人还办起了奶牛场,用上了电灯、电扇、自来水和电动挤奶器等现代化水电装置。场里极端讲究卫生,消毒和挤奶,都有一套严格的程序,完全按照现代的要求来严格管理。这个阿米什人解释说:奶牛场处在阿米什人的家居地之外,在这里用电力和自动化器具是可以的,没有关系的,在家里,我们仍然不用电,不用现代化产品,出门依然坐马车,所以并未违反教义和传统。 看到了这种种变化,使我想起了近些年来在伊朗悄悄发生的粉红色革命。伊朗有一批年青姑娘,不再喜欢整天戴面纱和穿黑色长袍,而换上了粉红色的漂亮衣服。男孩子们也开始喜欢美国的现代摇滚乐等新鲜玩意儿了。这就所谓的粉红色革命。我们看到,粉红色革命也悄悄地来到了阿米什人中间。他们的世外桃源,还能抵御现代文明的诱惑吗?会不会有面临解体的一天,似乎也很难说了。 无独有偶,在美国,还有美国的原住民印地安人。印地安人是黄种人,他们有人自称是中国古殷人的后裔。据权威专家考证,他们有可能是古时候在白令海峡结冰时从亚洲迁移来到美洲的。我想,这些远古殷商的移民,多半是最下层的奴隶,也许是为了逃避某种大灾难而远走他乡。当时中华大地上已经有了文字,这些奴隶没有文化,所以未能把中国的文字带过去,造成今天考证印地安人来源的困难。 在美国开国前后,印地安人被外来的文明人几乎赶尽杀绝。直到 20 世纪初,联邦政府才让他们建立了保护区。现在,印地安人约有 200 万人,有 562 个得到联邦政府承认的、享有高度自治权的印地安人部落政府,总共拥有 22.5 万平方公里领土的面积。 当地印第安人自豪地说,这里的每一个保护区都是主权国家。这些微型国家虽然有自己的政府系统和警察,也有自己的宪法和法律, 却 没有军队,没有外交。不像阿米什人,印地安人并不拒绝现代文明,他们发展高科技产业,告别长期以来刀耕火种的落后原始生活 ,提高了生活水平。有的人还开赌场,收入不菲呢。 美国是一个多元化的移民国家,有大量的国中之国。有高度的现代文明,也有相当原始的、不同于现代社会制度的农耕社会,世所罕见,也可以说是一国多制吧。这是美国十怪之七。 说起一国多制,其实我国清朝康熙乾隆年间,也是实行一国多制。在中原地区,实行府县制;在西藏,仍然保留达赖和班禅,是政教合一的农奴制;在蒙古,则有蒙古王公统治的盟旗制。可见一国多制,在我国早就有了。 不过,邓小平的一国两制,是大陆的社会主义制度和香港的资本主义制度两种很不相同的制度在一国中同时共存,没有先例,自然是新的创造,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才能提出来的。所以,此举获得了时任英国首相的撒切尔夫人的称赞。她说,这是天才的创造。
个人分类: 未分类|3974 次阅读|0 个评论
古今中外趣谈《道德经》------ 兼引老子论生死
yatou 2009-9-11 18:53
1. 林语堂: 林语堂 ,福建龙溪(漳州)人, 1895 年 10 月 10 日出生, 1976 年 3 月 26 日 逝世。中国现当代著名 文学家 ,原名和乐,改名玉堂、语堂,笔名毛驴、宰予、岂青等。早年留学国外,回国后在 北京大学 等著名大学任教, 1966 年定居 台湾 。他的一生著述颇丰。在文学、历史、语言学和中外文化交流等众多领域都取得了巨大成就,是著名 作家 、 学者 、翻译家。 我觉得任何一个翻阅《道德经》的人最初一定会大笑;然后笑他自己竟然会这样笑;最后会觉得现在很需要这种学说。至少,这会是大多数人初读老子的反应,我自己就是如此。老子的隽语,像粉碎的宝石,不需装饰便可自闪光耀。(《老子的智慧》) 2. 弗里德里希 威廉 尼采 弗里德里希 威廉 尼采 ( 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 ), 1844 年 10 月 15 日- 1900 年 8 月 25 日),著名 德国 哲学家思想家。尼采首先是一个语言学家,然后作为一个哲学家或者称之为自由思想者,他的许多著作里都包含了 现代心理学 的内容。他是一个充满着反叛精神的诗人哲学家,他强力地批判了西方传统的 基督教 文化,否定基督教传统的道德体系,主张重估一切价值,更提出了超人理论和永恒轮回的命题,渴望建立起一个全新的强力的思想文化体系。从本质上来说,尼采是一个虚无主义者,但是他不同于他年轻时代的精神导师 叔本华 之处就在于,他渴望着在这个虚无的世界上寻找到一种意义,或者说创造出一种生存的意义,以此来肯定人的存在价值。他的思想为后来的存在主义奠定了基础,被誉为存在主义的先驱之一。但是由于尼采的某些思想过于极端,过于的强力,因此后来被纳粹所利用而染上 纳粹哲学家 的污名。正如他自己在书中所写,任何伟大都会被误解。 老子思想的集大成 《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垂手可得。 3. 胡适 胡适 ( 1891.12.171962.2.24 ), 汉族 , 安徽 绩溪 上庄村人。现代著名学者、 诗人 、历史家、 文学家 ,哲学家。因提倡 文学 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 ( 18911962 ,哲学家): 这个在老子书里萌芽,在以后几百年里充分生长起来的自然主义宇宙观,正是经典时代的一份最重要的哲学遗产。(《中国哲学里的科学精神与方法》, 1959 年,第三次东西方哲学家会议) 4. 列夫 尼古拉耶维奇 托尔斯泰 列夫 尼古拉耶维奇 托尔斯泰 (ЛевНиколаевич Толстой)(1828 ~ 1910)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的文学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 卡列尼娜》《复活》以及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童年》《少年》《青年》。其它作品还有《一个地主的早晨》《哥萨克》《塞瓦斯托波尔故事集》等。他也创作了大量童话。他以自己一生的辛勤创作,登上了当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他还以自己有力的笔触和卓越的艺术技巧辛勤创作了 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 ,因此被列宁称颂为具有 最清醒的现实主义 的 天才艺术家 。 做人应该像老子所说的如水一般。 ( 1884 年 3 月 10 日 日记) 5. 李约瑟 李约瑟 ( Dr.Joseph Needham , 1900-1995 ) , 英国 人, 剑桥大学 李约瑟研究所名誉所长,长期致力于中国科技史研究。撰著 《 中国科学技术史 》 。 为中国培养了一批优秀科技史学家。 1994 年被选为 中科院 首批外籍院士。   李约瑟博士是英国著名科学家、 英国皇家学会 会员 (FRS) 、英国学术院院士( FBA) 、中国科技史大师及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当代杰出的 人文主义 者。他早年以 生物化学 研究而著称, 3040 年代出版了《化学胚胎学》(三卷本)及《生物化学与形态发生》,在国际生化界享有盛誉。 1937 年,在 鲁桂珍 等三名中国留学生的影响下,皈依于中国古代文明,转而研究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与医学,从此一发而不可收。 1942 年秋,受英国皇家学会之命,前来中国援助战时科学与教育机构,在陪都重庆建立中英科学合作馆,结识大批的中国科学家与学者,并结下深厚的友谊。在华的四年,李约瑟广泛考察和研究中国历代的文化遗迹与典籍,为他日后撰写《中国科学技术史》作了准备。 1946 年春,李约瑟离任,赴 巴黎 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自然科学部主任。两年之后,返回剑桥,先后在中国助手王铃博士和鲁桂珍博士的协助下,开始编写系列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 中国人性格中有许多最吸引人的因素都来源于道家思想。中国如果没有道家思想,就会像是一棵某些深根已经烂掉了的大树。这些树根今天仍然生机勃勃。(《中国科学科技术史》) 6. 张岱年 张岱年 ( 1909-2004 ),字季同,别号宇同, 河北 沧县人,著名的哲学家,哲学史家,国学大师, 北京大学 哲学系教授。张岱年先生 1933 年任清华大学助教, 1936 年写成名著《中国哲学大纲》。 1952 年调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1978 年起张岱年先生担任中国哲学教研室主任。 1979 年中国哲学史学会成立,张先生被推为会长。张先生长期从事中国哲学史研究,著作等身,有极高的造诣和广泛的建树。他又是一位诲人不倦的导师,桃李满天下。 2004 年 4 月 24 日,张岱年先生因患心肌梗塞引起心衰竭,不幸逝世,享年 95 岁。   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中华孔子研究会会长、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等。 中国古典哲学的最高范畴是 道 ,而 道 的观念是老子首先提出的。(《论老子在哲学史上的地位》) 7. 汤川秀树 汤川秀树 ( Yukawa Hideki , 1907 ~ 1981) ,日本物理学家。 1907 年 1 月 23 日 生于东京。 1913 年入小学,成绩优良,喜欢数学、科学哲学,受中国儒、老、庄典籍不少影响。 1929 年毕业于京都大学物理系。 1932 年任京都大学讲师。 1933 ~ 1939 年在大阪大学任教,研究原子核和量子场论。 1938 年获大阪帝国大学博士学位。 1939 年回京都大学任物理学教授,直到 1970 年。其间 1943 ~ 1945 年兼任东京大学教授。他从 1946 年起主编英文杂志《理论物理学进展》,向国外介绍日本理论物理学的研究成果。 1948 年受聘为美国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客座教授, 1949 ~ 1951 年任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1953 ~ 1970 年任京都大学基础物理学研究所第一任所长。 1957 年参加世界和平运动大会,呼吁和平利用 原子能 。 1975 年以后长期患病, 1981 年 9 月 8 日 在京都逝世。 早在二千多年前,老子就已经预见到了今天人类文明的状况,甚至已经预见到了未来人类文明所将达到的状况。(《创造力和直觉 一个物理学家对东西方的考察》) 清世祖( 1644 - 1661 年在位): 老子道贯天人,德超品汇,著书五千余言,明清静无为之旨。然其切于身心,明于伦物,世固鲜能知之也。(《御制道德经序》) 明太祖( 1368 - 1398 年在位): 朕虽非材,惟知斯经乃万物之至根,王者之上师,臣民之极宝。(《御注道德经》) 苏辙( 10391112 ,文学家): 言至道无如五千文。(苏籀《双溪集 遗言》) 欧阳修 (1007-1072 ,文学家 ) : 老子为书,其言虽若虚无,而于治人之术至矣。(彭耜《道德真经集注杂说》卷上 宋太宗( 976 - 997 年在位): 伯阳五千言,读之甚有益,治身治国,并在其中。(《宋朝事实》卷三《圣学》) 唐玄宗( 712 - 756 年在位): (《道德经》)其要在乎理身、理国。理国则绝矜尚华薄,以无为不言为教。理身则少私寡欲,以虚心实腹为务。(《御制道德真经疏》) 王弼( 226 - 249 ,哲学家): 老子之书,其几乎可一言以蔽之。噫!崇本息末而已矣。(《老子指略》) 司马谈(西汉史学家司马迁之父): 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史记 太史公自序》) 老子高论生死 ------这是道家网上的一则老子故事,是他对于自己亲生母亲之生死的态度,由悲转而以智统情。我们一生中要面临生死别离,常常不能有智来,而为情所困,为悲所抑。老子亲身所历,所思,可以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使我们的心胸也能如文中所言众人一样,心皆豁然旷达。幸福的人生,首先要可以看得开很多事情。老子在道德经中将美与丑,善与恶给以同化,而生与死,这最大的事情,他也是痛定思痛,做到了处之泰然。 话说老聃任周守藏室史,数次归家省亲,欲劝母亲随之去周;其母在陈国相邑住久,人熟地熟,不愿远迁。日月如梭,光阴荏苒,转眼间已过三十余年。一 日,老聃忽得家讯,言家母病危,于是报请天子,归家省视。待回到家时,母已辞世。面对茫茫大地上一堆黄土,思想九泉之下母亲之灵,回忆母亲慈祥容貌、养育之恩,老聃悲痛欲绝,寝食俱废,席地而坐,沉思冥想,忽发自己愚钝;顺理追索,恍然大悟,如释重负,愁苦消解,顿觉腹饥体倦。于是饱餐一顿,倒头大睡。 家将、侍女皆感奇怪,待其醒来,问其缘故。老聃答道:人生于世,有情有智。有情,故人伦谐和而相温相暖;有智,故明理通达而理事不乱。情者,智之附也;智者,情之主也。以情通智,则人昏庸而事颠倒;以智统情,则人聪慧而事合度。母亲生聃,恩重如山。今母辞聃而去,聃之情难断。情难断,人之常情也。难断而不以智统,则乱矣,故悲而不欲生。今聃端坐而沉思,忽然智来,以智统情,故情可节制而事可调理也。情得以制,事得以理,于是腹中饥而欲食,体滋倦而欲睡。 家将问道:智何以统情? 人之生,皆由无而至有也;由无至有,必由有而返无也。无聃之母及聃之时,无母子之情也;有聃之母及聃,始有母子之情也;母去聃留,母已无情而子独有情也;母聃皆无之时,则于情亦无也。人情未有之时与人情返无之后不亦无别乎?无别而沉溺於情、悲不欲生,不亦愚乎?故骨肉之情难断矣,人皆如此,合于情也;难断而不制,则背自然之理也。背自然之理则愚矣!聃思至此,故食欲损而睡可眠矣。 众人闻之,心皆豁然旷达。
个人分类: 雅文幽词--我欣赏的文章|6460 次阅读|11 个评论
朱熹是托马斯阿奎那,柏拉图是孔子,泰勒斯是老子……
zhj71626 2009-9-11 16:47
关键词:朱熹托马斯阿奎那 柏拉图 孔子 老子 泰勒斯中华文明 复兴 中西一体化研究 通天塔 一、前期的认识与准备 1.1 宫玉海的《山海经》 最早有中国(中央王朝或中央帝国 the middle Kingdom or the middle Empire )曾经管理统治过地球上绝大部分陆地的想法来自于宫玉海先生的《山海经》与世界文化之谜,后来遇到一位老师兼朋友进一步完善了相关的研究,对我的启发也是非常大的。 1.2 伊本西那《论灵魂》的解剖学生理学 水平 1.2.1 伊本西那 《论灵魂》北京大学哲学系译 . 商务印书馆 1963 年版 至于各种脑机能,视觉的完成是靠水晶体液,这种体液很像透明的清水,接受被看到的东西的形式,并且使这些形式达到视觉普纽马。但是视觉的完成是在凹种经会合的地方,这是根据我们由于对凹神经进行解剖并对它们的性态进行说明而得到的知识说的。至于嗅觉,它的产生是靠脑子前部的两个突起,很像两个乳房上的乳头。至于味觉,它的产生是靠一些通到舌头和口盖上给予它们以感觉和运动的机能的脑神经。至于听觉,它的形成也是靠通到耳腔的一些脑神经;这些神经从各方面布满耳腔的表面。至于触觉,它的形成是靠分布在全身的一些脑神经和髓神经。   大部分感觉神经来自脑子前部,因为脑子前部比较软,柔软是对于感觉有利的。既然脑子前部延伸到后面的部分,并且延伸到脊髓,为了逐步达到脊髓,脑子就变得比较硬,坚硬对于脊髓的纤细应当有所帮助。   大部分来自脑子的运动神经,只是由脑子后部产生的,因为这个部分比较硬。坚硬对运动比较有利,比较有帮助。大部分肌肉生自属于运动的神经,当这些神经越过肌肉时,便由肌肉和韧带生出腱。腱的末端通常总是与骨骼联结,但是在某些地方有时腱也联结到异于骨骼的东西上,而肌肉本身有时也联结到运动的肢体上,并不以一根腱为中介。   脊髓作为脑子的一部分,深入脊椎的孔穴,为的是使由神经产生的东西不致远离各个肢体,或者说得更明白一点,为的是从这些神经生出一些先遣神经,以便与要求这些神经产生的地方接近。 至于成型机能和通觉,这两者都来自脑子前部,在一种充满这个脑室的普纽马中。它们两个在那里只是为了观察各种官能,这些官能大部分只是来自脑子前部。在另外两个脑室里居留着思维和回忆;然而回忆的处所在后,为的是认识普纽马的位置处在形式的仓库和观念的仓库之间,与二者的距离相等。评价机能统治整个脑子,但是它的能力是在中心。 把这些文字给多位医学专业的人士看,请他们猜这是什么时代的人的作品,尽量往前猜。在知道答案以后绝大多数人非常震惊!!!这个是伊本西那在公元 1000 年到 1037 年写的。 由此,当时有以下的推论。 1.2.2 东方医学在解剖学生理学上曾经达到过极高的水平 伊本西那医学著述表明阿拉伯医学、波斯医学以及东方医学曾经达到过极高的水平。有研究表明,阿拉伯医学、波斯医学在历史上与中国医学有过密切的交流,那么,我们可以认为中医对这些解剖学和生理学至少有过细致的了解,为什么中医没有把这些内容补充到自己的体系中呢?或者说这些内容很可能本来就是中医学的组成部分,因为一些其他的原因被遗失了。 先进的文明或者科学技术因为某些原因被遗失,在人类历史上不乏例子。举个非常新的。媒体报道:阿基米德羊皮手稿比牛顿早 1800 年阐述微积分学,世上仅存的阿基米德浮体理论希腊原文的手抄本,书上的文字和简图均包含现代微积分与万有引力理论的基础。最惊人的是,原来人们仅以为他是微积分的引路人,但这部手稿证明阿基米德已创造并使用了微积分办法。微积分是现代工程学与科学的基础,因此美国科学家克里斯罗里斯称,如果这份手稿在牛顿出生前 100 年被发现,那么人类科技进程可能就会提前 100 年,人类现在说不定都已经登上了火星。 中医界对自己解剖学的研究历史的总结主要有黄帝内经的、洗冤录的和清代王清任的《医林改错》,与这些研究比较,伊本西那医学著述的冲击力无疑是极其巨大的。 1.2.3 西方现代医学对伊本西那医学成就继承的非常之差 从这部书以及伊本西那的其他著作中可以看出,伊本西那是精于解剖的。他对眼部肌肉结构的描写,做到了精确的程度,这一点现代的专家们也不能不承认。他对脑和神经的构造,也描写得很详细。他发现大脑中感觉中枢和运动中枢的大致部位,并且论述了它们的作用。《论灵魂》 他(伊本西那)的科学论著中最重要的有两部书,第一部是《治疗论》。第二部是《医典》。《医典》的阿拉伯语原本于 1593 年出版于罗马,所以是出版得最早的阿拉伯文献之一。十二世纪时,克利摩拿的热拉尔把《医典》译成拉丁语,叫做 Canon ,从此,这部具有百科全书的内容、系统化的编排和哲学的计划的名著,就在那个时代的医学文献中取得了卓越的地位,取代了格林、拉齐和麦朱西三人的著作,而被采用为欧洲各大学的医学教科书。在十五世纪最后三十年内,这部医典已经出了拉丁语版十五版,希伯来语版一版。自十二世纪到十七世纪,这部书被用作西方医学指南,东方的伊斯兰国家,现在还有人偶尔应用这部书。用奥斯勒博士的话来说,这部书被当做医学圣经的时间比其他任何著作都要长。《阿拉伯通史》 自十二世纪到十七世纪,这部书被用作西方医学指南。可是, 18 世纪、 19 世纪和 20 世纪初的欧洲医学是什么样子呢? 18 世纪中叶的英国,人们普遍认为在发烧初期进行发汗是必需的。一般做法是在病人身上堆积衣服,提供具有发热性能的物质,诸如酒精、香料等等,这些东西往往使血液沸腾、痉挛加重、病情恶化。 美国的情况似乎更糟,因为《剑桥医学史》记载,在新英格兰的医生,方法是一致的,放血、呕吐、发疱、用泻药、止痛等等;如果病情依旧,就重复用过的措施,直到病人死亡。堪萨斯边界的一位医生这样回忆他的行当,我几乎想不起在早年有哪怕是一种能被医生真正治愈的疾病(第 216 页)。 1869 年伦敦一家医院的急诊室,以每 35 秒钟一个病人的速度(病人)被打发走时带上了剂量可疑的药物,它们基本上由通便剂组成(第 222 页)。 1900 年前后,美国的老式医生出诊时,他们的诊疗箱里几乎没有药物。这些老医生不但没有听说过年轻的竞争者所用的新型治疗方法,而且由衷地相信,年轻医生最终会发现他们包里真正需要的就是让病人吐和泻的药物(第 223 页)。 ( 转引自周其仁:中医与西医的分叉 ) 所以说,西方现代医学对伊本西那医学成果继承的非常之差。一位老师说: 我在国外讲学,盖仑医学和阿氏医学的主体思想,是受到尊重的。讲到阿维森纳,国外医学会会长也都肃然起敬,因为这是他们医学的源头。 这就引发我考虑那位师友的看法,近几百年的变乱导致了英美传统医学水平的骤降。 1.3. 体液学说、希波克拉底、黄帝内经,盖伦和张仲景 1.3.1 希波克拉底文集与黄帝内经 朱兵研究员说,歧伯和希波克拉底是一个人 , 理由之一就是歧伯的发音跟希波克拉底( Hippocrates) 相近。( fayuan_guo 认为 希波克拉底是两个人的名字,单从字音上看希波是岐伯,克拉底是黄帝。也就是说是岐伯黄帝二人所作的书,在国内或将《黄帝内经》称为《岐伯黄帝问答书》。 )朱兵比较了古埃及医学文献和《黄帝内经》的一些内容,发现他们非常接近。《黄帝内经》里面说,它引用了至少七本之前的文献。 而国外的学者也考证,《希波克拉底文集》的许多内容来自于古埃及医学文献,还有国内外多有学者认为中国人跟埃及人长得惊人的相似,古中国人创造了古埃及文明。 所以,我们可以认为《黄帝内经》和《希波克拉底文集》是一本书 , 至少《黄帝内经》和《希波克拉底文集》是对大致相同的古文献做的选编的不同版本。 1.3.2 四行体液学说是西方传统医学之产生和演化的基础。从希波克拉底、盖伦到伊本西那都是如此。四行体液学说的四行,即水、火、土、气,所谓四原性,乃寒与热、燥与湿四大属性(凉与温、干与润亦为四性,只程度不同);四体液是指血液、粘液、黄胆汁、黑胆汁。四行体液学说强调 体液 的重要性,体液与四原性的不同配伍决定了人体的生理特点与疾病性质。 张大庆指出,体液论 (Humoralism) 是西方古代医学理论的基石 , 从古希腊直至 19 世纪细菌理论建立之前 , 它一直占据着西方医学理论的主导地位。体液论作为古代西方的一种整体医学思想 , 在诸多方面与中国传统医学有共通之处。因此 , 考察体液论的源流、基本原则及其演化 , 不仅对于正确理解和评价西方古代医学具有重要意义 , 也可为我们理解中国传统医学提供一种参照。张认为,体液论是一种整体病理学理论。 希氏学说更加具体的内容,参看张大庆文中的希波克拉底四体液学说比较表和朱明文中的四行体液学说宏观框架体系表。 张大庆指出,第一次对体液论进行综合的是古罗马医学家盖仑 (Galen, 公元 129-210) 。盖仑将希波克拉底和柏拉图的观点综合成为一个体系 , 将四体液与四元素联系起来,盖仑赞同希波克拉底学派的体液论,盖仑把体液的作用看作是各种不同气质的基础。但与希波克拉底不同的是,盖仑避免讨论涉及体液确切性质的问题,而是将体液作为不可见的实体,只能通过逻辑的方法来认识。盖仑认为,由于动脉中的血液由四种体液形成,所以血液具有支配地位。但盖仑不能确定黑胆汁在机体内的相似性质,于是他指出不能假定黑胆汁作为一种纯的、基本的体液的存在。 张大庆指出,哈维 (Harvey,W1578-1657) 血液循环的发现,仅仅将盖仑描述的血液的许多性质转交给其它体液,许多 18 世纪的健康和疾病理论依然是以机体的体液平衡思想为基础的。例如斯塔尔认为所有疾病都发生在血液,由于血液的郁积或粘稠而产生炎症等病理现象;霍夫曼 (Hoffimann,F.1660-1742) 认为疾病是胃肠的多血症 (plethora) 所致;居仑 (Cullen,W.1710-1790) 则将发热归咎于动脉的痉挛;而布朗 (Brown,J.1735-1788) 主张疾病是体内器官过度刺激的结果。安德烈 (Andral,G.1797-1876) 在研究血液学的基础上,复兴了更严格的体液论,他将疾病归咎为血液成分,如血纤维原、白蛋白、碱的变化。在安德烈思想的影响下, 19 世纪奥地利病理学家罗杰坦斯基 (Rokitansky,C.1804-1878) 将所有病理现象归咎于血液中不好的混合。 1.3.3 盖伦与张仲景 由于在西医学史上,盖伦的地位仅次于希波克拉底,他的著作可与希氏相媲美,故一直为医界人士所重视及引用。 在中医学历史上,张仲景的地位亦仅次于黄帝内经,他的著作可以与黄帝内经媲美(而偏于临床医学),故也一直为医界人士所重视及引用,被尊为医圣。 盖伦与张仲景,在传统所谓东西方医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差不多,所以,笔者推测他们是一个人。 二、朱熹是托马斯阿奎那,柏拉图是老子,亚里士多德是孔子 由伊本西那的著作我注意到了中古在历史上的独特地位,对宋明理学及朱熹的历史影响有了新认识,研究先秦诸子仅仅是国学当代发展的初级阶段,认识并且发扬宋明理学的当代价值才是登堂入室,学习过程中,发现了张允熠《论朱熹哲学的世界历史意义》: 要注意到中世纪晚期的欧洲,确有一人可跟中国的朱熹相比,这就是在朱熹去世 24 年后出生在意大利半岛上的托马斯 阿奎那( 1224 - 1274 ),朱熹和他是两位活跃在 12 世纪和 13 世纪东西方思想舞台上的大哲,其历史地位有颇多相似之处: 1 、二人哲学的历史地位相似。阿奎那通过对亚里士多德的吸收创立了经院哲学体系,他用理性神学取代了基督教的启示神学,如果剥去 经院 和 神学 的外衣,在希腊哲学湮埋了至少六百年后,是他第一个在神学的框架内开始复兴了希腊的理性精神。或者如罗素所言,阿奎那的经院哲学拉开了文艺复兴的序幕。阿奎那在欧洲人的心目中是继亚里士多德之后最伟大的思想家,其在思想史上的地位超过后来的康德和黑格尔。 朱熹继承了唐代韩李学派以来的 辟佛老,复孔孟 的传统,吸取了道家和佛家的思辨哲学,创立了中国哲学史上最庞大、最精深的新儒学体系,不仅恢复了儒家的道统,且统领了各派义理,开创了其后八百年的中国哲学和学术思想史,成为中国历史上自孔子以来最伟大的思想家。准确地说,中国哲学只是到了朱熹那里才有了真正完备的形态,其在中国的历史地位跟阿奎那在西方世界的地位大致相当。 2、二人哲学的社会功用相似。阿奎那用亚里士多德的演绎逻辑论证上帝的存在,使上帝的存在不仅成为真理,而且成为最高的第一真理,成为一切现存事物的 总形式 和 终极目的 。在关于一般和个别或共相和殊相的关系问题上,阿奎那强调一般先于个别、高于个别,从而推出神学高于哲学、信仰高于知识、神权高于政权的结论,这就为中世纪基督教神学和教权至高无上的统治建立了一个逻辑上自足的理论体系,阿奎那本人和被他利用了的亚里士多德遂也升格为基督教的圣人和欧洲统治思想的化身;朱熹的哲学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具有同样的功用,他集孔子以来一千八百年间儒、释、道三学之大成,在中国思想史上前所未有的树立了一个至高无上的 理 。理先于一切,高于一切,成为现实皇权的精神象征,它为现实的封建秩序 立亿万世一定之规 (康熙《朱子全书序》),因此,朱熹哲学自 1209 年到 1919 年(五四运动)的七百一十年间,尤其自 1313 年元仁宗诏告天下以朱注《四书》科考取士的六百年间,朱熹及其理学被奉为一尊,居于神圣不可动摇的地位。 3、二人的遭遇相似。朱熹 18 岁中进士,一生只做过十年官,四十余年都从事讲学和著述。阿奎那没有朱熹长寿,只活了 49 岁, 28 岁获博士学位,一生从事于教授、著述和研究亚里士多德的工作。然而此二人生前并不为官方承认,朱熹屡受贬抑,其学被诬为 伪学 ,其人被辱为 伪师 ,直到他死前,朝廷还下诏指责朱学门人为 逆党 和 伪邪之徒 ,致使朱熹 门人故交,尝过其门凛不敢入 。直到朱熹死后九年,至宁宗时才得以恢复名誉,谥 朱文公 。阿奎那生前身后一直受到基督教正统神学家们的指责,尤其他那推崇亚里士德和阿维罗伊、把理性与信仰结合起来的经院哲学,被斥为 异端 ,他本人也被视为基督教的叛逆,其学说不仅受到来自基督教内部的遣责,还受到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和启蒙思想家的严厉批判。直至 1323 年,阿奎那才被教皇封为圣徒,又过了 550 多年( 1879 年),罗马教皇终于下诏全面褒奖阿奎那的神学和哲学。 4 、阿奎那身后欧洲经院哲学内部分化为 唯名论 与 唯实论 的争论,跟朱熹身后宋明理学内部的 道器 、 心物 之辩也颇为相似。这种争辨在形而上的层面上深化了东西方哲学的思辨向度,促进了在哲学基本问题上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军对垒的形成。 从上述分析中不难看出朱熹哲学与托马斯 阿奎那哲学都具有 继绝学 、 开来世 的特征,两相比较,可互衬出二者在哲学史和思想史上的崇高位置。当然,杰出思想家的思想一旦被统治者作为统治意志加以利用,最后不可避免地会走向僵化,走向它的反面。 我们知道的这 5000 年里面,相似度这么高的大人物有吗?有几对?从概率上看,是多少?如果有许许多多不也是证明了下面的观点嘛。 基于我在一里面的认识和师友的影响,就得出了下面的结论。 2.1. 朱熹是托马斯阿奎那,基督教是宋明理学, 大家应该有印象,程朱理学出来以后佛道作为社会思潮,基本上在社会上就没有再盛行一时,为什么?因为他涵摄了佛道的大部分东西。我们打个比方,道象用直角坐标系观察事物,那么太极就象用极坐标观察事物。直角坐标系虽然可以和极坐标互换,但是,极坐标比直角坐标系,或者说太极比道更加突出了自性。 把人是万物的尺度抽象起来,就是某事物的自性是万物的尺度,我们说道,有天道,地道,人道,它的角度出发点是有、无。太极呢,无极生太极它的角度出发点是自我和非自我,当然也涵摄了有无。 钱穆:叙述朱子思想,首先当提出其主要两部分。一是理气论,一是心性论。理气论略当于近人所谓宇宙论及形上学。心性论乃由宇宙形上学落实到人生哲学上。朱子论宇宙万物本体,必兼言理气。气指其实质部分,理则约略相当于寄寓在此实质内之性,或可说是实质之内一切条理与规范。 理气论,是朱熹的神学;三位一体,就是精气神或者质量、能量、信息三位一体。用今天的信息哲学对照基督教神学,阅读起来,应该非常容易进入。心性论,就是灵魂学,不仅伊本西那有《论灵魂》,朱熹的灵魂学参看《托马斯 . 阿奎那的灵魂学说探究》 ( 维真基督教文化丛书:本书对中世纪士林哲学集大成者托马斯阿奎那的灵魂学说做了详细、全面的阐述。该书通过大量的材料和分析向我们展示了阿奎那灵魂学说的两条基本原则:第一,人是由肉体和灵魂构成的有形实体;第二,人的灵魂是单一的精神实体。 ) 师友进一步推论,雒民的程朱理(又名洛学,以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为首,俗译天主教会)和北朝(俗译拜占庭)的欧邵道(又名心学,以欧阳修、邵雍为首,俗译东正教)跪天徒主持(俗译教会)分裂。 2.2. 柏拉图是孔子,泰勒斯是老子 由此我又查了《托马斯阿奎那传》傅乐安著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7 年,《亚里士多德传》,得出 柏拉图是孔子,泰勒斯是老子。(8.15修改) 更多的研究期待大家。 三、一流的开创性的历史文化研究: 中西一体化研究 陈星光说:一流的企业做标准,二流的企业做技术,三流的企业做产品,我们稍微思考一下就可以发现,这大致是一个从抽象到具体,从整体到局部,从掌控到从属的过程。稍加改造,很容易将前面的分类应用到科学家的研究工作中来,如果我们把科学家分个等级,不妨这么看:顶级的科学家做标准、优秀的科学家做技术、普通的科学家做产品。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完全类似于上述企业的分类,所谓做标准,就是建立新观念,新理论,新边界,拓宽人类的认知视野,开阔人类的知识领域,提升人类的心智能力,这往往意味着革命、意味着颠覆传统,它是对人类认识能力的极大提高,使得我们更加接近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更加接近上帝的意图。所谓做技术,就是做具体的工具、方法,可以提升我们解决具体问题的效果和效率,对于人类改造自然也具有极大的意义。 笔者认为我们的研究就是一流的研究。 与吴文俊同辈的老一代科学家都曾在不同的场合表达过类似的观点 , 现在我们做的工作很出色。但是,领域是人家开创的,问题也是人家提出的,我们做出了非常好的工作,有些把人家未解决的问题解决了,而且在人家的领域做出了使人家佩服的工作,但我觉得这还不够。这就好像别人已经开辟出了一片天地,你在这片天地中,即便翻江倒海、苦心经营,也很难超过人家,这片天地终究是人家的 那么今后做什么?吴文俊认为,最重要的是如何开拓属于我们自己的领域,创造自己的方法,提出自己的问题。 笔者把我们开拓的这个新领域暂时称为中西一体化研究,以区别于中西比较研究。 这种研究的意义价值,实在是太多了,期待大家指出完善。 由此可以说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比当初的提倡者理解和想象的意义还要大,我们再看 2008 年北京奥运会的口号: 同一个世界 , 同一个梦想 不啻为一绝妙神来之笔。 四、现象和对现象的解释需要区别开 4.1 科学和历史其实都包括两个部分,事实(或者叫现象),和对事实的解释。绝大多数人容易把这两者混为一谈,那就容易出现古人说的知见障,知是知识,是事实(或者叫现象),见是见地,是对事实的解释,理论模型,这两方面都可以发生障。 知障,主要是接触的知识和事物少,见障,主要是戴有色眼镜看东西,不符合他看法的,他就选择性的不看,或者视而不见,知障,多发生在文化知识少的人身上,见障,多发生在文化知识多的人身上。 反对上面观点或者结论的人,拜托,从我的材料和处理方法上多提宝贵意见。 《李敖有话说》 ( 2005-08-12 ) 我的资料会说话,摘录。台湾学者钱穆(国学大师), 1935 年写过一部《先秦诸子系年考辨》,里面谈到了孙膑跟孙武,说孙膑跟孙武是一个人,而《史记》司马迁亦误分以为二人也,以为孙膑跟孙武是不同的两个人,是错的。所以钱穆洋洋洒洒做了考证,证明了中国历史上的孙膑和孙武其实是一个人。 一九七二年山东临沂银雀山一、二号西汉墓,同时出土一个是孙膑兵法,一个孙子兵法,证明了孙膑是孙膑,孙武是孙武。以钱穆那么大的学问,做了一个错误的结论。 这个,告诉大家什么?就是当一个新的证据出现的时候,它可以解释或者某种程度地改写,或者某种程度地推翻很多的事实。 近现代物理学历史上就有这样的例子吧? 4.2 近几百年地球文明的变乱和西方历史大部分属于伪造 许多人会想为什么会出现对同一个孔子、同一个老子的东西方不同认识,告诉大家,这种情况在历史上并不少见,当年的通天塔就是最著名的一例。中国历史上朝代更迭以后非常知识史书、文献的搜集编纂估计也是出于这种考虑。 为了解答疑问,推荐阅读《西方历史大部分属于伪造》 http://cul.sohu.com/20061102/n246158656.shtml ,作者的历史知识和理论比我丰富,找的疑点也比较细致,可以说为我的观点做了比较好的补充,可惜他没有意识到所谓古代西方和古代东方是一体的。为什么 中国人编的西方历史大多属于伪造?因为西方人编的西方历史大多就属于伪造, 近几百年地球文明的变乱让人类又经历了一次通天塔样的事件。 其他人的研究也逐渐在向我提出观点的方向靠拢, 《汉语印欧语词汇比较》本书列举了 713 个有对应关系的字词, 319 组对应的同族词, 47 个有对应关系的基本词汇, 62 组有对应关系的同音词,以及一些构词成分的对应,证明上古汉语和古代印欧语之间存在着许多有对应关系的词汇,存在着有规律的语音对应,甚至存在着相似的形态因素。 有学者通过比较汉语与英语等印欧语系语言的原始词汇的发音异同,提出了汉-印欧语同源的理论,将汉语归为汉-印欧语系的一种。关于此问题可参考谈济民的《汉英词汇的近源探秘》以及周及徐的《汉语印欧语词汇比较》等著作。安徽师范大学的某教授,可以用广西方言翻译《梨俱吠陀》更多的例证期待大家了。 赵宏杰集成
个人分类: 重点推荐文章|44 次阅读|0 个评论
道德经第五十四至五十八章
yatou 2009-9-8 13:42
第五十四章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对依道而建身立业者,你无以将之拔起,因其有根;将道拥为自己的精神者,便不再会脱离开这条道路。能这样做的人,老子说,可得以其子孙世代的祭奠。修道于自身,于其身上生出的德是真德,而非伪德伪善;修道于其家,德便变得有余富;修道于乡里,德也生长起来;修道于国家,德便丰盈起来;修道在天下,德光普照。所以,心中明此理的人,便可以以其自身而观他人,以其自家而观他家,以其自乡而观他乡,以其自己的天下而知天下。你说我:你哪里晓得天下的事?便是以上面所论之由而知。 老子曾经说过:圣人不出门而晓天下事。其出弥远,其知弥少。原因概不过如此了。 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一个人修道,则养起了自身的真德来。德积厚了,便如那赤条条的婴儿。那婴儿是什么样子的呢? 蜂蝎毒蛇不伤害他,凶鸟猛兽不扑抓他,他的筋骨虽然柔弱,却能结实地抓住小的物体,不知交合之事,小生殖器却能自然勃起,这是精力旺盛的表现;有时整天号哭不止,嗓子却不会沙哑,这是和而无碍的至现。一个人,他知晓了和,便可以守常,从而明达,从而益生,且祥和。若相反,一个人常常使气呈强,则如那生长之物,当变得强壮时,即离老不远了,这不是在道的做法。不在道的事与人,早早便结束其进程。 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有知的人不会嗲嗲不休,唠唠叨叨的人不会有大智慧。道何尝不是如此?道即无言,人将以何知之?以此:将自己尖锐的锋芒挫掉,将内心繁杂的念头解除,将自己同化相和在道那微弱的光线下,与道相融在道形成的这个尘世里。这便是与天地之玄机相同相和起来了。 道,它静静地呆在那里,不是你可以拿过来随意地或亲近或疏远的,也非可以为你相利相害的,也非因你而增贵或贬贱的。它,就是它。道,不会为任何人所左右。你只有同化于它,而不可任意于它。所以,道在天下,为天下之人所仰慕。 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身正而可治国,用兵当以奇谋,取天下则以无为之心,不滋事端而得。我如何晓得这层道理呢?以如下所云:天下忌讳多多,禁条多多,百姓愈加贫困;你看到一个国家的人多执利器,则这个国家一定是滋养起了昏乱;当一个国家的人心无朴素,日生伎俩,则会有奇物滋生起来;一个国家,法令繁多,定是盗贼昌獗。所以圣人说:我无为而行而治,民则自己化解繁杂;我喜静,百姓自正;我不滋事,民自己就富足起来;我无欲,民风自然淳朴。 第五十八章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一个国家,政治相对安逸,则百姓众多;一个国家,政策尖苛,百姓则会觅明主而生,求安宁而他逸,自己国家的百姓就少了。所以,圣人内秉大道大规则,却不因自己如此而于外伤人贬低人;圣人是清廉的,却不因自己的清廉而相逼于别人;圣人是性直的,但你却不见他因直而放肆伤人;圣人内在光耀,却外在平朴无华。这样的人治国,民定喜主,则会其民淳淳。圣人何以做到如此呢?那实在是因为圣人知道: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之故。这种变化有头有终吗?本是无正无反之事之理。一件事情,在一个环境中做是正的,另一个环境当中就变成了怪异的,二者可以相互转变;同样,这个环境下说是善良的行为或人,另一个环境中则变成了妖了。人人皆以自身的喜好而论事情,处在迷中,日子已经太久太久了。
个人分类: 道德经加注|4856 次阅读|2 个评论
道德经第五十一、五十二、五十三章
yatou 2009-9-4 21:04
第五十一章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道生育了它,德畜养了它,物质给以它以形状,天地运动中所形成的势使它长起来。所以,天下之物,没有不尊道贵德的。道德之尊贵,(在于)其不命令万物而常使万物处于自然之态,不受束缚与压制。所以,道生了它,德养了它。道之于万物,非但生而不为已有,而是全其性命。 由此可见,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玄德,因为这本是天道。做家长的,当老师的,当领导的,为孩子,为学生,为百姓,所做纵然甚多,却依然可以达到这种境界:生育他,但不占有他;帮助他,但不指使他;培养他,但不控制他。这就是道行了。 附:老子河上公注本章 养德 第五十一 道生之,道生万物。德畜之,德,一也。一主布气而蓄养〔之〕物形之,一为万物设形像也。势成之。一为万物作寒暑之势以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德所为,〔万物〕无不尽惊动,而尊敬之。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道一不命召万物,而常自然应之如影响。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孰之,养之覆之。道之于万物,非但生而已,乃复长养、成孰、覆育,全其性命。人君治国治身,亦当如是也。生而不有,道生万物,不有所取以为利也。为而不恃,道所施为,不恃望其报也。长而不宰,道长养万物,不宰割以为利也。是谓玄德。道之所行恩德,玄闇不可得见。 第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袭常。 万物有起始,有根源,称为天下的母亲。(当指道)。既然得到母亲这个根源(得到道)了,人就可以依其认识由母亲而生出来的孩子;而知晓了道所派生出来的万事万物,则由于已经知道了它们的母亲,就可以(遵循着道法内在的规律)而重新回到母亲的身边,如此而来,纵使将来身体衰老而亡,也依然可以做到没身不殆,依然活着。一个人,如果可以做到无视自身内在的妄念,则可以终身都不会有烦扰之事。如果相反,一个人明查自己的感官,心欲不加以警醒与控制,就会增添纷杂的事件,终身劳碌,不可救治。能够察见到细微的(内心细微的变化),叫做 明 ;能够因为明,因而再也不去求豪途大,甘于把持柔弱,这叫做内心的 强 。借着道法体现出来的微弱的,并不耀眼夺目的光线,返回到道那通明之地,就不会给自己带来灾难,这就叫做沿习了常。(复习一下: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 ,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附:老子河上公注本章 归元 第五十二 天下有始,始有道也。以为天下母。道为天下万物之母。既知其母,复知其子, 子,一也。既知道己,当复知一也。既知其子,复守其母, 己知一,当复守道反无为也。 没身不殆。 不危殆也。 塞其兑, 兑,目也。〔使〕目不妄视也。闭其门,门,口也。使口不妄言 终身不勤。 人当塞目不妄视,闭口不妄言,则终生不勤苦。开其兑, 开目视情欲也。 济其事,济,益也。益情欲之事。终身不救。祸乱成也。见小曰明, 萌芽未动,祸乱未见为小,昭然独见为明。 守柔日强。 守柔弱,日以强大也。用其光, 用其目光于外,视时世之利害。 复归其明。 复当返其光明于内,无使精神泄也。 无遗身殃, 内视存神,不为漏失。 是谓习常。 人能行此,是谓修习常道。 第五十三章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人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竽。非道也哉! 能让我有如很有一番认识的样子,可以使我行走在大道上的原因,不是别的,不过是对于偏离开道的施为的担心。大道非常平坦的,但人却喜欢走小路(因为人心有执)。朝庭之为极善变更(除,变之意),弄得农田荒芜,国库空虚,而有人却依然穿着锦绣的衣服,佩带着锋利的宝剑,饱餐美食,财货多得用不完。就是强盗头子。无道啊! 附:老子河上公注本章 益证 第五十三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 介,大也。老子疾时王不行大道,故设此言。 使我介然有知于政事,我则行于大道,躬行无为之化。 唯施是畏。 唯,独也。独畏有所施为,恐失道意。 欲赏善,恐伪善生;欲信忠恐诈忠起。 大道甚夷,而民好径。夷,平易也。径,邪、不平正也。大道甚平易,而民好从邪径也。 朝甚除,高台榭,宫室修。田甚芜, 农事废,不耕治。 仓甚虚, 五谷伤害,国无储也。服文彩,好饰伪,贵外华。 带利剑, 尚刚强,武且奢。 厌饮食,财货有余, 多嗜欲 , 无足时。是谓盗夸。百姓〔不足〕而君有余者,是由劫盗以为服饰,持行夸人,不知身死家破,亲戚并随〔之〕也。〔盗夸〕,非道〔也〕哉。人君所行如是,此非道也。复言也哉者,痛伤之辞。
个人分类: 道德经加注|6322 次阅读|13 个评论
道德经第四十一至五十章
yatou 2009-8-12 01:17
第四十一章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上士听道,努力去实行;中士听道,将信将疑;下士听道,大笑不止。若道不被他嘲笑,那就不足以称其为道了。有这样的古话:最光明的道看上去反倒是暗而不明的;行进在道中的人,总好似在现实中是向后退的;本是平坦的大道,行走起来却如有坑坎一样不平。高尚之德,是生而不有,长而不宰,故而有上德的人,言谈举止中透露出其胸怀好似空谷;品性高洁之人,正是因为总是感到自己所做所为有杂念与不纯之机,故而反倒是随时日而成其品性之高洁;广大之德,是广慈博爱,不偏一物,故而有广德之人,总好象自己的德不够不足,故而不会显出任何张扬之风,反而是谦虚有加;这些大德高洁广德之士,总是在无声无息中循道而建立起了他的德行,润物无声,故而状若似偷;具有至真之德的人,由于行事没有一丝私念,则其所为定是是随物应物,故而无定式,内在的大直,外在则若屈,故而若似渝变。正是基于以上的分析,老子说:最方正的东西,反而没有棱角;最大的声响,反而听来无声无息;最大的形象,反而没有形状。而道的内在的是大方,是大器,是大声,是大象,所以它无棱角,无声响,无形状,它是幽隐而存的,没有什么名字,正所谓无名无声。只有道,是行善之贷 ( 不向需要它帮助之万物收利息的 ) 并成就万物。 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对于一的理解,参见 道生一,一为何 。其中对于一如何生出二,及三,及万物,给出了自己的卑见。万物背阴抱阳,中有气而相和成一物。因此,回归到离开道的最基点,非三,非二,而是一。人们不喜欢一,不喜欢孤,寡这类称呼。可这类称呼却是王公用以自呼的名称。因为他们认识到,一并不可怕。人们喜欢多,不喜欢少。可是,事情的发展规律却从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而是有着其独特的内在发展规律。这个规律如下所示:如果你试图从一方面来减损某物,结果却反而在另一方面使它得到增加;如果你想要从一方面增加某物,却莫名中反而使其得到减损。别人这样教导我,我也这样去教导别人。强暴的人不晓其死之故,因为他不通晓损之而益,益之而损这个道理。我把这句话当作施教的宗旨。 这是老子非常重要的一个思想点。需要我们用心来领会。 天道(或事物运行的内在规律)是与人们的期望相悖而行的。人们做事情,往往是依愿而做,而结果往往是强差人意。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谁晓得其中的道理呢?将损之而益,益之而损的道理用于对待孩子身上,不正是可以解释现代教育中已经存在的很多问题吗?对孩子过度的溺爱,正体现了益之而损这个道理。当父母的就当损之而益,严格要求不放纵,是育子之正道。小时候吃一些苦,可以磨练一个人的意志,对将来大有裨益。可以以这个道理来解释的现象当有很多。而这其中透露出的内在规律,又具有多么深刻的警醒之意啊。而且在后面的章节中,借用这一思想,老子阐述了更多的无为而为。 第四十三章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天下最柔弱的东西,于天下穿行于最坚硬的东西中;无这个有(把无也当成有的一种形式)可以渗入到没有间隙的东西中。实则是因为无之柔,可以渗入至有之坚中。我因此认识到 无为 的益处。正是可以做到无为,才可以不执,不硬,不刚,才可以依势而行而入。行 不言 的教导,了 无为 的益处,普天下少有能做得到。 第四十四章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名声与身体,哪一个更为亲近?生命与财利相比,哪一个更为重要?得与失哪一个更有害?偏爱某物必定要付出昂贵的代价;货利藏得多,丢得肯定也多。所以人要知足,知足,就会适可而止,就不会有甚爱,大藏之行,所以就不会有大费厚亡之辱;懂得适可而止,则可以少于过度操劳,安神宁心,也才可以持久。 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由上一章分析而出的结论,可以进一步推论得到一些与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相类似的结论,符合现象与实质总是相悖这个神奇的规律。且上章文末,老子讲以此作为教之本。本章就直接抛弃深入分析,而仅套用这个相悖的公式,讲出一些不易为人所接受的事实。这就是:天下最完满的东西,似残缺,可它作用不会衰竭;最满的东西,似空虚,可它的作用不会穷尽的。最正直的东西,似弯曲;最灵巧的东西,似笨拙;最卓越的辩才,似不善言辞。如笨拙,如不善言辞,如空虚,如残缺,现实生活中,这都是处于世态下方的一些状态。此类皆有清静之性。而清静可以克服扰动,寒冷可以克服暑热。清静无为才是天下正道。 第四十六章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天下有道时, 而人们对它不相辨不珍爱,使马车行于其上并在上面以马粪待之, 马也被用以耕种田地。而天下无道时,则战事纷起,母马在战场的郊外生下马驹子(母马也不能歇班)。人类社会最大的祸害是不知足,最大的过失是贪欲。知道到什么地步就该满足了的人,永远是满足的。 第四十七章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通晓了道法的人,足不出户,就能够依天道而推知天下的事理;不望窗外,就可知时下的王道如何。一个人,心中不明道法,向外跑得越远,他所知道的道理就越少。所以,心中有 道 的圣人,不出行却能够依天理而推知事理,不见而能明道,无为中却可以有所作为。 第四十八章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求学的人,知识与其所为一天比一天增加;求道的人,其见识与行为一天比一天减少。减少又减少,到最后以至于 无为 的境地。依损之而益,益之而损这一理,如果能够做到无为,即不妄为,不以人们常常自以为是的好而做事,认识到愿望与结果多是相悖的,则可以少做很多糊涂事,并可以因此而于相对的清静中成就很多事情,从而做到有所作为。同样的,一个治理国家的人,要经常以不骚扰人民为治国之本,如果经常以繁苛之政扰害民众,那就不配治理国家了。 第四十九章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常人之心,喜怒哀乐之事,皆生于私,于情。而圣人是没有常人心的,以百姓福祉为自己的心。善良的人,我善待他;不善良的人,我也善待他,这是具有大德的善(与善待善人之善、恶待不善人之行为相区分)。守信的人,我信任他;不守信的人,我也信任他,这是具有大德的信(与只信可信者,不信不可信者相区分)。圣人在天下,很多,为天下而使自己的心思浑朴。百姓们都专注于自己的耳目聪明,所观所闻,圣人看他们似孩子。 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此章乍读来颇有玄感,不敢造次。借河上公注解老子道德经一文与诸君一起学习体会。 贵生第五十 出生入死。 出生,谓情欲出〔于〕五内,魂静魄定,故生。 入死,谓情欲入于胸臆,精劳神惑,故死。 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死十有三。 言生死之类各有十三,谓九窍四关也。其生也目不妄视,耳不妄听,鼻不妄嗅,口不妄言,〔舌不妄〕味,手不妄持,足不妄行,精神不妄施。其死也反是也。 人之生,动之死地十有三。 人之求生,动而反之十三死〔地〕也。 夫何故, 问何故动之死地也。 以其求生之厚。 〔言人〕所以动之死地者,以其求生活之事太厚,违道忤天,妄行失纪。 盖以闻善摄生者, 摄,养也。 路行不遇兕虎, 自然远离,害不干也。 入军不披甲兵 , 不好战以杀人。 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 养生之人,兕虎无由伤,兵刃无从加之也。 夫何故, 问兕虎兵甲何故不加害之。 以其无死地。 以其不犯〔上〕十三之死地也。言神明营护之,此物不敢害。 我粗浅的理解,此章中后面所说,即善者无敌之意,虎狼及兵不相害于他,因他如草一般,如水一般。而对于前面所说,是指人生在世,要少私寡欲,方可得宁静,得生。而所谓生,是指神守舍。神不守舍,是死。
个人分类: 道德经加注|5805 次阅读|15 个评论
老子和孔子原来都不是爱国者?
可真 2009-8-2 22:11
《史记 . 老庄申韩 列传 》中有老子,隐君子也的说法,又说老子做过周守藏室之史而且居周久之,直到见周之衰才去周而归隐。照此看来,老子不过是一个明哲保身的个人主义者,他愿与周共享繁荣,却不欲与周共存亡,故及其见周之衰,他便独自出关归隐去了,完全缺乏与周俱亡的爱国精神。如此看来,老子象是一个爱国者吗? 孔子先祖为宋国贵族,宋、鲁毗邻,孔子五世祖木金父因其父孔父嘉在宫廷内讧中被杀,由宋避祸奔鲁。到了孔子这辈,无论如何鲁国总该算是他的祖国了。孔子一生仕鲁四年左右,任司寇时间最长,约三年左右,其间做过三个月代理宰相。代理宰相期间,和鲁国三桓(即鲁桓公的三个儿子的后裔 ---- 鲁司空孟孙氏、司马叔孙氏、司徒孟孙氏)发生了矛盾,结果孔子被迫辞官去鲁,从此开始周游列国,达 13 年。 68 岁时返回鲁国。晚年全力从事教育工作和文化典籍的整理工作。 孔子曾去鲁 13 年而终归于鲁,这至少从行动上表明了孔子还是怀念祖国,有爱国之情的。但是,探究一下孔子的思想,则令人怀疑他是否真心爱国,因为他虽然提倡忠君,强调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论语 . 卫灵公》),但并不认为为臣者必须绝对服从君主意志,无条件为君主卖命,而是主张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论语 . 先进》),就是说,大臣服事君,应是出乎道义;倘若君主根本不讲道义,为大臣的就没有必要为其卖命了,而可以辞职不干了。所以,孔子虽然勉励他的学生走学而优则仕的道路,却并不认为他们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去谋求做官,而是主张在国家政治清明的时候出来当官,所谓邦有道,则仕(《论语 . 卫灵公》)。反之,当政治昏暗之时,他认为是不宜出仕的无道则隐(《 论语 . 泰伯》)。这时,对于那些已在官位上的人来说,其上策是辞掉官职,以游为隐,所谓道不行,则乘桴浮于海(《 论语 . 公冶长》);倘不得已而求其次,则可以卷而怀之(《 论语 . 卫灵公》),把自己的本领收藏起来,学习甯(宁)武子那种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论语 . 公冶长》)的处世法则,装聋作哑,以全其身。 从孔子道不行,则乘桴浮于海的思想来看,他主张当君主昏庸而不行天道时,最好离开昏君到海外去其实和老子一样,也是离开自己的祖国到海外(或外国)隐居起来。据此来看,孔子又何尝是一个真心的爱国者呢?说他是一个爱道但未必爱国的人道主义者和国际主义者,恐怕更为贴切。 不管怎样,以老子和孔子的言行来判断,他们与伯夷、屈原应该是属于两类人物,伯夷、屈原才是自古以来中国人心目中的真正或真心的爱国者。或者可以说,老子和孔子都是心中只有道,生为道而生,死为道而死的殉道者?
个人分类: 传统文化|1321 次阅读|8 个评论
The Tao of 老子
热度 1 josh 2009-7-24 16:20
我最喜欢的中国古典哲学著作是老庄,尤其是老子,5000字的老子包含了81章,每章大约60字。熟话说“真传一张纸,假传万卷书 ”。老子便是我所理解的真传的最高境界。 我准备用一生的时间写三本书,每本书5000字,81章: The Tao of Control The Tao of Life The Tao of learning 算下来每年只需要写一章,60字左右,正合“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今天就先把今年的工作做完。 1 The Tao of Control 第一章 天气模型分为三种:解释过去天气的模型、预测未来天气的模型和控制天气的模型。 第二章 计算机变,应用数学变,控制变。 第三章 控制中用到的数学将被什么代替? 第四章 未来的控制能做的,也许只是提高某件事的概率。 第五章 把你的控制算法用在飞机上,你自己敢坐吗? 第六章 问题肯定存在(控制理论与工程脱节),如何解决? 2 The Tao of Life 第一章 以何为生(不爱不恨)?以何为乐(不以之为生)?以何为特长(不以之为生,black swan)?三者并存方为上策。 找一份工作即为生且为乐又为特长是下策。 第二章 当不知道什么是人生的意义时,问问自己什么不是人生的意义。 第三章 爱人如己。 第四章 black swan 原则:用80%的投资寻找white swan,用20%的投资寻找black swan。 第五章 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第六章 Brick walls are there for a reason. They let us prove how badly we want things. 第七章 如果你停不下来,你就不可能有节奏。 3 The Tao of learning 第一章 学习绘画的秘诀是:每天全神贯注画一分钟。 第二章 写一篇关于一个城市的文章的秘诀是:从你对面墙上左上方第二块砖开始。 第三章 von neumann:认真阅读并全部记忆。
个人分类: The Art of Learning and Research|1230 次阅读|2 个评论
道德经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章
yatou 2009-7-20 22:08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面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虽都是德性,但德却有上下之分。你听老子说啊:上德的人,即便是行大德之事,也不以自己所为所行是有德行的,不进行什么判断,没有辨别,浑浑于其心。因此,这样的行为,才是有德(因为内心无,而成就行为之有);下德的人,所行所为只能做到不失德,因此实际是没有德的(因为内心有,而成就行为之无)。上德之人顺应自然,无心作为,下德之人虽也是要顺应自然,但却是有心而为。 从德往下来,哈哈,你要细看详揣,就更有意思了。仁,义,礼,依次远离了道与德。上仁之人所行还是无为而仁;但上义则难以做到无为而义了。至于上礼之人,他对你施以上礼,你要没有回应,他就会扬着胳膊强引你去关注他,去了解他的施礼之好。所以,失去了道而后才有德,失去了德而后才有仁,失去了仁而后才有义,失去了义而后才有礼。礼,是忠信不足不够的产物,是祸乱的开端。仁义礼智信,在这样的逻辑里,仁还算承袭了些许道的精华,却成为愚昧的开始。 傻姑以为:当仁者以泪洗面痛哀悲愤之事时,已是为虚伪狡诈之人做好了攘臂而拥之这种上礼之诈行的愚蠢铺垫了。因此,大丈夫行事,处于道法的厚处,不居其薄处;处于道法的实在处,不居其哗众取宠处。去得彼虚伪,存留此纯真。 说句不好听的话,只要是所行所为可以为虚佞之徒借以搅扰视听,外披仁义之旗内行不轨之事的,大丈夫我均不做。纵悲,我悲在心里,动于肢体,用行动,而不用言语。嘴巴,太会哗众取宠。我有泪水,我往肚子里流。虚佞的人,你装样流泪,号淘大叫吧。我大丈夫偏不,静于一旁,看你演戏。我处道之厚,你爱处薄处,随你。你也无非是要做做样子,以得一己之私,得一时之利。你并不晓得得一而宁的道理。大丈夫我当然要看你演戏了。恕不奉陪。 第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候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其致之也,谓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候王无以正,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候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至誉无誉。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归一归一,入道入道。纷繁尘世里,舍诸相而入清静,把一而行,得一而定,不为纷乱所惑,心清神宁。且看万物得一之妙与失一之乱。 天得一而清;地得一而宁;人的精神得一则灵杰;河谷得一而充盈;万物得一而生长;侯王得一而成为天下的首领。反之,天不得清明,恐怕要崩裂;地不得安宁,恐怕要震溃;人不能保持灵性,恐怕要灭绝;河谷不能保持流水,恐怕要干涸;万物不能保持生长,恐怕要消灭;侯王不能保持天下首领的地位,恐怕要倾覆。 如此而来,一足矣。如果一是根,则多即是叶。那么,如果一是贱,那么多即是贵。 贵以贱为根本,高以下为基础,因此侯王们自称为孤、寡、不谷,这不就是以贱为根本吗?不是吗?所以最高的荣誉,于其本人而言,并无什么美誉之感,因为其不过是贱与下。因为自己甘做贱与下,才终成就贵与尊。所以,入道的人,不要求琭琭晶莹像宝玉,而宁愿珞珞坚硬像山石。 取朴实,去华丽。是为道。 第四十章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人们对于反者,对于弱者,往往不屑一顾。然,反者,是推动道运行的力量;弱者,是道借以运行的依靠。人们喜有厌无,却不知,虽天下万物生于有,而有却是生于无中的。 还记得三十辐共一箍,当其无,有车之用吗?即是有生于无。车轮中间不空出来,你是无论如何不会有车之用的。同样的,器具中间不空出来,你是无论如何没有碗用的;房子中间不是空的,你何以钻入躲风避雨?这就是有生于无的道理。你的心不空出来,你是无论如何得不了道的。没有无,道是无论如何不能仅凭有而运作的。这就是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而又玄,众妙之门也。但,如果再论无与有的先后关系,则是无居先,有居后。这里面,老子在论述中有些矛盾。前面说是同出,后面说是有生于无。但一生二,二生三,在这里即可以明了:一是道,道生无,无生有(道生有无,一生二)。请看本博客之文:道生一,一为何。欢迎讨论。 这有与无的关系,详细揣摩一番,该是多么巧妙。人们在一直地忙忙碌碌,也一直在喊着叫着累啊累,只是你晓得吗?若要得闲这个有,就得心中先生出了这个无。心不空,闲何来?是你自己上了套,别怨设套的人。神得一以灵,你的神里面岂止只是一个一,N个一吧?上哪里去寻得灵与宁?所以,舍得舍得,不舍,不空,你岂可得大自在? 先自省一番再说。
个人分类: 道德经加注|4874 次阅读|8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6 22: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