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老子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老子

相关日志

“老子是教授!”
热度 31 dchzyf 2012-3-16 11:42
“老子是教授!”
史璞教授的微博: http://weibo.com/hnsp 博主按:在社会大骂“叫兽”之年代,让咱们见识一下我们还有真正的教授!!! dabaobao 2012-3-17 18:18 你们除了在这里议论纷纷,装作叫好,你们还会干什么,你们有勇气像他一样振臂高呼吗?呜呼哀哉。。。 博主回复(2012-3-17 19:08) : 既然你没有勇气去抗议,我想大家可以无声地支援!
4331 次阅读|47 个评论
《老子》道篇首章新解
热度 1 周可真 2012-3-13 21:28
“体道”的必要性、原理及方法 ——《老子》道篇首章新解 本文在吸取学术界已取得的相关学术成果的基础上,从探讨《老子》道篇首章首二句该怎样断句入手,对该章做了异于常见的新解,认为本章主要内容是论述“体道”的必要性、原理及方法的。本文对“常道”与“常名”、“常无欲”与“常有欲”等概念、术语做了深入细致的分析,阐述了潜藏于其中而至今尚鲜为人知的意义。 《老子》(通行本,下同)道篇开宗明义的第一章在该书中占有特殊地位,对该章的合理解读是确保对《老子》全书合理解读的一个必要前提,对于合理地理解《老子》其书的哲学思想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吸取学界已取得的相关成果的基础上,对该章作了异于常见的新解,祈望得到方家的指教。 (一) 对本章首二句,学界有不同的句读法。通常将其读作:“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也有读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近见《老子我说:与南怀瑾商榷》(董子竹著,湖北长江出版集团,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7 年)中又有一种新读法: “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 据该书作者说,这样断句是鉴于在先秦时代 “ 道 ” 字只是作名词讲,故如此断句的一个好处是再也不用错作动词 “ 说 ”“ 讲 ”“ 言 ” 讲了。 此二句到底该怎样断句?本文的探讨即由此问题 入手。 首先来对“道”字做一番文字学的考据之功。 “道”字不见于殷商甲骨文,是到了西周才出现在金文中,诸如省道、行道、逨道、单道、眉道、同道、原道、周道、道以东、木道左等等。 金文 “ 道 ” 字由首、行两部分组成,或由首、行、止三部分组成。由首、行组成的 “ 道 ” 字的结构是 “ 首 ” 在 “ 行 ” 的正中间( “ 衜 ” ),这是表示什么意思呢? “行”在甲骨文里写作“╬”,这是一个形象直观生动的表示十字路口的象形字,可见“行”在词性上原属名词,意指十字路口。 “首”也是个象形字,它在甲骨文里的字形象动物的头,金文里看起来更像是鹿的头部。则由 “ 首 ” 与 “ 行 ” 所构成的“道”字明显是属于会意字,其字形所显之像为动物或人在十字路口的正中间,这显然是要让人意会到该字的含义是指(动物或人在路上)行走。这也就是说,“道”字原本是个动词,是表示行走之意。清 . 戴震在《孟子字义疏证》卷中“天道”条中就是按“道”的本义来解释该字的:“道,犹行也。” 而“道”字被当作名词来使用时,其原意是指所行之直路。汉 . 许慎《说文解字》就是把“道”字当作名词来解释的:“道,所行道也,从辵从首。一达谓之道。”(按:“一达谓之道”是表明“道”作为“所行道”非泛指一般的路,而是特指直通的道路。) 据上考证与分析, “ 道 ” 字从其被创造出来时就是作动词讲的,后来才作名词讲,又怎能说在先秦时代 “ 道 ” 字只是作名词讲呢?! 从《老子》本文来看,相传为西汉隐士河上丈人所注的《道德经》(西晋 . 皇甫谧《高士传》称为《老子章句》,以下简称“河上本”)上篇《道经》第一章与通行本相同,首句均作“道可道,非常道”; 1973 年出土的马王堆帛书《老子》(以下简称“帛书”)甲本中此句作“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帛书乙本则只有前半句“道可道也”,后半句缺失; 20 世纪 90 年代出土的郭店竹简《老子》(以下简称“楚简”)甲、乙、丙三种本子俱无本章内容。至今传世的先秦典籍中唯有韩非所作《解老》中有与此句对应的文字: “凡理者,方圆短长粗靡坚脆之分也。故理定而后可得道也。故定理有存亡,有死生,有盛衰。夫物之一存一亡,乍死乍生,初盛而后衰者,不可谓常。唯夫与天地之剖判也俱生,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不衰者谓‘常’。而常者,无攸易,无定理。无定理,非在于常所,是以不可道也。圣人观其玄虚,用其周行,强字之曰‘道’,然而可论。故曰:‘道之可道,非常道也。’” 如果我们信任包括楚简、帛书在内的有关《老子》的文本材料的话,我们自然也没有理由不信任《解老》中的相关材料。在未有关于《老子》文本的更新的材料发现之前,《解老》中 “ 道之可道,非常道也 ” 的记述应被视为《老子》书中此句内容最为原始的文本形式,是迄今为止开展对现有的各种《老子》版本中相关文句的研究最具权威性的文本依据。 对照《解老》 “ 道之可道,非常道也 ” 的表述形式,通行本“道可道,非常道”无论如何都不能被读成“道可,道非,常道”,因为按照这种读法,《解老》所谓 “ 道之可道,非常道也 ” 就得读成“道之可,道非,常道也”了,这显然是不合情理的,因为从语法角度看,“道可,道非,常道”的说法还是可以说得通的,而“道之可,道非,常道也”的说法却无论如何都说不通。它只能读为“道之可道,非常道也”,从而通行本的相应文句也只能读为“道可道,非常道”,而不可以读成“道可,道非,常道”,甚至也不可以读成“道,可道,非常道”,因为照后一种读法,《解老》所谓 “ 道之可道,非常道也 ” 就得读成“道,之可道,常道也”了,如此读法在语法上显然有悖情理。 按照《解老》“道之可道,非常道也”的文本形式,为其文所缺的下一句应该是“名之可名,非常名也”。然则,通行本的相应文句应该也只能被读为“名可名,非常名”,而不可以读成“名可,名非,常名”,也不可以读成 “名,可名,非常名”。 (二) “道可道,非常道”( “ 道之可道,非常道也 ” )中三个“道”字,按其词性,第一和第三个“道”都是属于名词,第二个“道”则属于动词。按“道”作为名词的本义和它作为动词的本义来理解这句话,“道可道,非常道”应可作这样的解释: 我这里所讲的“道”,不是指那种人可行走的道。人可行走的道不是常道,而我所讲的“道”正是指与人的行走无关的常道 。 同样,“名可名,非常名”(“名之可非常名,名也”)中三个“名”的词性也是不同的,第一和第三个“名”都属于名词,第二个“名”(“可名”之“名”)则属于动词。据《说文解字》“名,自命也。从口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名”的解释,“名”原是个动词,其本义为“自命”。何谓“自命”?“自命”之“命”当作何解?《说文解字》曰:“命,使也。”朱骏声按 : “在事为令,在言为命,散文则通,对文则别。令当训使也,命当训发号也。” 联系《说文解字》释“名”所谓“以口自名”,“命”当作“以口发号”解。“自命”的意思就是:在天黑得彼此都看不见对方的情况下,大家只能采取以口发号的方式来互通其信息,使彼此互知其对方存在的情况。这便是“名”作为动词的本义所在。然则,当“名”被当作名词来使用时,其本义应是“口号”——在黑暗中所发出的向他人表明其存在情况的口语信号。准此,“名可名,非常名”应可作这样的解释: 我这里所讲的“名”,不是指那种人可言说的名。人可言说的名不是常名,而我所讲的“名”正是指与人的言说无关的常名 。 据上分析,本章首二句所给出的关键词是“常道”和“常名”,要了知其确切含义,必须弄清而且其关键在于弄清“常”字的含义。 《说文解字》释“常”为“下裙”,则“常”字原是个名词,而“常道”和“常名”之“常”显然属于形容词。作为形容词的“常”是什么意思呢? 在《诗经》中作形容词用的“常”字大抵有两种含义:其一是恒久之意,如《诗·大雅·文王》:“天命靡常。”(意谓:天命不是一成不变。)其二是正常之意,《诗·小雅·十月之交》:“彼月而食,则维其常。”(意谓:发生了月食,这是正常的天象。)《国语.越语》引范蠡语:“天道皇皇,日月以为常。”这里“常”的意思也是恒久,是特指天体运行规律(“天道”)的恒久性。这个意义的“常”后来演变为名词,用以指不受人为因素影响而自在地发生作用的自然规律,如《荀子·天论》:“天行有常 , 不为尧存 , 不为桀亡。” 联系起来看,“常”作为春秋战国时代描述天文现象的用语,当其为形容词时,它是指天道之恒久不变的性质;当其为名词时,它是指不受人为因素影响而自在地发生作用的自然规律。“常”的这两种用法显然有其内在的关联性,相应地其含义也是内在相通的,即当它被作为形容词用以指天体运行规律的恒久性时,这种恒久性同时也意味着不受人为因素影响的自发性、自然性。 从《老子》以“可道,非常道”、“可名,非常名”这种否定性判断方式来界定“常道”、“常名”的概念,分别赋予“常道”和“常名”以“非可道”、“非可名”的内涵的情况来看,“常道”和“常名”的共性特征在于它们都内在地排斥人为因素(按:“可道”之“道”和“可名”之“名”均指人为现象),则“常道”、“常名”之“常”显然是指不受人为因素影响的自发性、自然性而言。准此,“常道”与“常名”可以被直解为“自然之道”和“自然之名”。然则,“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就可以被进一步释义为: 我这里所讲的“道”,并不是指人为之道,而是指自然之道;我这里所讲的“名”,也不是指人为之名,而是指自然之名 。 由“道”作为名词的本义可知,它原是指人所行之直路,则被《老子》用以指称与人的行走无关的自然之道的“常道”无疑就是指自然之物所遵行的法则。《老子》“常道”之说实有隐喻之意,意谓自然法则就如人所行走的直路那样平坦。联系《老子》第五十三章所云“使我介然有知 ,行于大道,唯施 是畏。大道甚夷,而民好径”(意谓:假使我认识了我与大道的关系,我将义无反顾地行走于这条大道上,生怕偏离大道而误入歧途。然而大道虽然平坦安全,百姓却爱走小路),其以“道”比自然法则,更有如此寓意:就像“大道甚夷,而民好径”一样,虽然自然之道是极平坦而安全的大道,但人类却偏好选择危险的小道而行。换言之,人类应该选择自然之道,按自然之道行事,而不该离开自然之道而行其人为之道。 本章首句“道可道,非常道”,其深层意义正在于向人类开示其所当遵行的自然之道 。 由“名”作为名词的本义可知,它原是指在彼此互不相见的黑暗中为使对方知道自己存在的情况而向对方发出的可以让其听得见的口语信号,这种信号对他人而言具有可闻性,对自己而言则具有标识其存在的象征性,则被《老子》用以指称与人的言说无关的自然之名的“常名”无疑是指对人而言具有可感知性的自然现象,这种自然现象对它所表现的自然本体来说具有标识其存在的象征性。 《老子》“常名”之说同样有暗喻之意,是把自然现象与自然本体的关系比做“名”与“实”的关系,意谓自然现象是象征自然本体的符号,自然本体则是这种符号所标识的实在。从《老子》第五十六章中“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的话来看,《老子》实持有这样一种名实观:尽管可以言说的概念(“名”)具有标志客观事物(“实”)的象征性,但概念与它所标志的客观事物并非一回事,它只能让人知道它所标志的客观事物是如它所标识的那样存在着,却不足以使人知道它所标志的客观事物本身究竟是怎样一种实在,即仅仅借助于概念,人是把握不到客观事物的真实性状的。所谓“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其实就是基于这种名实观而如此道来,这话实际上是说:虽然知道了客观事物的真实性状,但因为这种真知无法通过概念表达出来,所以真知者皆不言其所知;反之,凡言说客观事物是如何,都是在说关于客观事物的概念,这种概念并不是关于客观事物本身究竟是怎样一种实在的真知,故言者所言皆非真知。无论是真知者皆不言其所知(“知者不言”),还是言者所言皆非真知(“言者不知”),都是因为真知无法言说。这意味着在《老子》看来,通过掌握客观事物的符号(“名”)是无以达到对客观事物(“实”)的真知的。其以“名”比自然现象,即暗示对自然现象的感知无助于达到对自然本体的真知。 本章首二句的深层意义正在于告诉人们:通过自然现象(自然之物)来表现自己的自然本体(自然之道)是不可借助于对自然现象的感知来认识的。 本章在唐以后流传的河上本中题名为“体道”(按:唐以前本无此章名)。据上文分析, 本章首二句其实是为后面论述“体道”做铺垫的,按其思想实质来说,是提供了关于“体道”的必要性的说明——以隐喻方式曲折地论证了人类归依于自然之道的正当性,进而兼用名辨思维论证了感性知识无助于认识自然之道,从而说明了撇开感性认识的途径以行“体道”之路的必要性 。 (三) 从“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与其下文“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的关系来看,后者是讲“体道”的方法,前者则是讲“体道”的原理,即说明为何“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的所以然之“故”。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是直承前二句而来,“无名”“有名”之“名”与“常名”有直接的联系,仍指与可以口说的人为之名相区别的自然之名,即源于自然之道(“常道”)且表现自然之道的自然之物或自然现象(“常名”)。这里“无名”应被理解为犹如处在黑暗中的人尚未向他人发出表明自己存在情况的口语信号,自然之道尚处在“寂兮寥兮” 的状态而没有以感性形式来表现自己——这“无名”之道就是所谓“天地之始”;而“有名”当被理解为犹如处在黑暗中的人已向他人发出了表明其存在情况的口语信号,自然之道已然生出感性事物作为表现其存在的符号——这“有名”之道就是所谓“万物之母”。 “天地之始”和“万物之母”均指自然之道而言,只不过“天地之始”是指尚未有感性事物作为标识其存在的符号的“无名”之道,“万物之母”是指有感性事物作为标识其存在的符号的“有名”之道。这里“始”是暗喻自然之道如尚未生育的少女,“母”则暗喻自然之道如少女长成做母亲的了。 作为“天地之始”的自然之道,其“无名”是意味着它处在黑暗中且没有借助于任何东西来显示其存在,这种状态是表明它未有自我表现之欲;其“有名”是意味着它已借助感性的自然之物来显示其存在,这种状态是表明它有了自我表现之欲。 由于自然之道的自我表现是意味着自然之物从无到有的转变过程,这个过程对自然之道本身来说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的过程,同时又如黑暗中的人为了向他人标识其所在而向对方发出口语信息是一个“自命”(“名”)的过程,这是一个从“无名”到“有名”的转变过程,所以就自然之道对自然之物的关系来说,它既是“道生物”的关系,又是“无名生有名”的关系,故自然之道的自我表现之欲实为“生欲”。这种“生欲”,在“道生物”的意义上是“物欲”,在“无名生有名”的意义上是“名欲”。由于《老子》把自然之物当作标识自然之道的“名”(“常名”),故对自然之道本身来说,“名”与“物”是一回事,从而“物欲”和“名欲”也是一回事,都是对外在于自己的东西的欲求。这种欲求对自然之道本身来说是纯粹出于自发,没有任何外在的东西使之有如是欲求,但正是由于它有了这种纯粹出于其自发的欲求,才使万物得以产生,所以对万物来说,这种欲求是一种具有生育意义的“生欲”。由此可以进一步对“无名”与“有名”作这样的理解: “无名”是意味着自然之道为“天地之始”时“无生欲”;“有名”是意味着自然之道为“万物之母”时“有生欲”。 但是,“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中的“常无欲”和“常有欲”却不是指自然之道而言,而是指“观其妙”、“观其徼”的“观”者即“体道”者而言,是说“体道”者“常无欲”和“常有欲”。然而,在《老子》看来,“体道”者之所以“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又是与自然之道具有上述所说的既无欲又有欲的特性有密切关系的,所以才在上下句之间用了一个“故”字作为承上启下的连接词,以表示“体道”者之所以如此“观道”的缘故是由于自然之道具有上述特性。 所谓“常无欲”、“常有欲”,是就“体道”方法而言的。“常无欲”是指“体道”者像“无名”之“道”那样自然而然的无自我表现之欲;“常有欲”是指“体道”者像“有名”之“道”那样自然而然的有自我表现之欲。(按:这里“常”与“常道”、“常名”之“常”一样,亦是自然之意。)这种“体道”方法所遵循的逻辑是 : “从事于道者,同于道; …… 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 “体道”是“观道”意义上的“从事于道”。“观道”者非以眼观之,因“道”无感性形式而视之不可见,而是以心观之。在“观道”意义上,所谓“从事于道者,同于道”是指以心观“道”者,其心同于“道”;所谓“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是指心同于“道”者,“道”亦同于其心。其心同于“道”者因“道亦乐得之”而自然“得道”。“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得道”之旨在于“守道”。“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 如果说“体道”即“观道”意义上的“从事于道”的话,“守道”则是“行道”意义上的“从事于道”,它意味着“得道”者“行于大道,唯施是畏”。 由“从事于道者,同于道; …… 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的逻辑所决定的“体道”方法的特点在于:“体道”者在“观道”时使自己的心完全合于客体之“道”。 与客体之“道”合一的心是纯客观之心,因其同于“道”,故这种状态的“以心观道”就无异于“以道观道”——套用北宋邵雍《观物内篇》卷十二中“圣人所以能一万物之情者 , 谓其能反观也。所以谓之反观者,不以我观物也。不以我观物者,以物观物之谓也”的话,“以心观道”也可称为“反观”——非“以我观道”,是“以道观道”。 “以道观道”是意味着“体道”者唯“道”是从,与“道”相应——其“常无欲”是相应于“无名”之“道”自然而然的无欲于生万物,其“常有欲”是相应于“有名”之“道”自然而然的有欲于生万物。 对自然之道来说,其无欲于生万物是意味着它作为“天地之始”处在“寂兮寥兮”的状态,这种状态相对人的感官来说是一种视之不可见、听之不可闻的状态,这种状态被《老子》形容为“窈兮冥兮” 。《老子》又说:“窈 兮冥兮 , 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 这里“其中有信”是表示“其中有精,其精甚真”是可以得到验证的,这种验证对“体道”来说就是“观其妙”的过程。王弼解释“观其妙”的“妙”是“微之极也”,联系《老子》“其中有精,其精甚真”的话,这“微之极”的“妙”实指“窈冥”之“道”而言,意谓处在这种状态之中的“道”是一种极其精微而又真实的存在。《老子》认为, 要真切体验到“道”这种精微之极的实在,就得“常无欲”,即像“无名”之“道”自然而然的无欲于生万物那样,无求于外界事物,无待于外界事物 ——这种与“道”同一的无欲无求的自然之心,就是“虚极”“静笃”之心 ,亦即“涤除玄览”所达到的“无疵”之心 。 自然之道有欲于生万物是意味着它作为“万物之母”虽然“生之畜之”,但却有“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的“玄德” ,即“道”生万物之欲出于自然而无所偏倚,无论什么物都同样“生之畜之”,决无偏好之欲。所谓“常有欲,以观其徼”,就是要求“体道”者像“道”那样对万物心无偏好而抱有同样的“生之畜之”之欲,如此来体验“道”的欲求所在 。“道”的欲求是什么?就是欲使万物皆得生长。正是因为“道”有如此自然无偏之欲,万物遂皆得以生长。“体道”者一经体验到“道”的这种自然之欲,就能理解万物之所以生长的原理了,所谓“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是也;一旦理解了万物生长之所以生长的原理,从而遵循万物生长的原理,按照这个原理来处理自己同万物的关系,便能像“道”一样任万物自然而然地生长了,所谓“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是也。这便是《老子》所谓“常有欲”之底蕴所在。 《老子》“体道”之论的宗旨就在于教人守自然之道而任万物自然而然地生长。 (四)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此段通行本与河上本相同,但帛书有异于是:其甲本作“两者同出,异名同胃。玄之有玄,众眇之”;其乙本则为“两者同出,异名同胃。玄之又玄,众眇之门”。尽管诸本在文字上略有出入,但基本意思相同。这里的关键是怎样理解“玄”。 “玄”字的本义是指黑中带红的颜色—— 《说文》:“黑而有赤色者为玄。”引申为“幽远”——《说文》:“玄,幽远也。象幽而入覆之也。” “同谓之玄”(按:可今译为“都叫做‘玄’”)的“玄”显然不宜按“玄”字的本义来解,当按其引申义 “幽远”来解,是指远得像有东西 遮蔽着它而让人看不见或看不清。凡看不见或看不清的东西,也是说不出或讲不清它是什么的。那末, “同谓之玄”是指什么而言呢? 从语境上看,前两句是讲怎样“体道”的,则“两者”之说显然与“体道”有关,应该是指“体道”之“常无欲”与“常有欲”。而据上文的分析,“常无欲”与“常有欲”都是指“体道”者“同于道”而言,则“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应是指“常无欲”与“常有欲”同出于“道”之故,即由于“道”本身既无欲又有欲才如此以“观道”,故尽管“常无欲”与“常有欲”在称谓上各不相同,而其实是同谓“体道”者之“同于道”,所以又都可以被称为“玄”。这就是说,“同谓之玄”的“玄”实指“体道”者“同于道”的精神状态而言,由于这种与“道”合一的精神状态难于言说,故称之为“玄”。在《老子》书中, 达到了 “玄”这种精神状态的人也被形容为“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这里的“玄通”与“玄同” 当属同类概念,其“玄”都应该是指“从事于道者”而“同于道”的精神状态之微妙。 “从事于道者”的精神状态与“道”具有同一性,但毕竟不是“道”本身的状态。故如果说“从事于道者”的精神状态可以叫做“玄”的话,那么,“道”本身的状态就该叫做“玄之又玄”了。按帛书甲本“玄之有玄”之文,“玄之又玄”当解读为“玄上加玄”,意指较之于“从事于道者”的精神状态,“道”本身的状态是微妙之极而不可言说的。如果对“为道者”还可“强为之容”曰“豫焉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容,涣兮其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 的话,那末,“道”本身则无法加以形容,因为它的状态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这种“惚恍”的状态对人来说是不可捉摸,无法感知的,只能根据人的感官的不同方面来描述其不可感知的性状:“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然而,恰恰是这“玄之又玄”的“道”,成为“众妙之门”! 如何解释“众妙之门”?《老子》第六章有“玄牝之门”的提法: “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 这里,“天地根”显然是指“先天地生”而“可以为天下母”的“道”;“玄牝之门”则是一种比喻性的说法,即把作为“天下母”的“道”比作生出万物的宇宙阴门。“众妙之门”既然是指“道”而言,则与“玄牝之门”应有内在关联。其联系应可作如此解释:其“门”之说都是把“道”比作生出万物的宇宙阴门,但 “玄牝之门”在于强调这个宇宙阴门虽然虚空如谷却有永恒不竭的生育万物的功能 , “众妙之门”则在于强调这个宇宙阴门是万物所出之门 。 参见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金文引得(殷商西周卷)》,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9 年。 名词“行”当读 háng 。甲骨文中“行”也有作动词(音 xíng )用的例子:“己丑,王不行,自雀?”(《甲骨文合集》 21901 , 郭 沫若主编, 中华书局, 1978 ~ 1982 年 )“ 乙巳,卜出,王行,逐。”(《甲骨文合集》 22445 ) 大约成书于秦汉间、 在西汉时被整理加工而成的《尔雅》是按“行”的本义来解释该字:“行,道也。”(《释宫》)《说文解字》则把“行”当作动词来解释:“行,人之步趋也,从彳从亍。” 尽管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将《解老》、《喻老》二篇疑为“伪托”之作,但越来越多的学者相信此二篇乃是韩非的早期作品。如黄钊说:“人所共知,韩非是战国末年的思想家,他撰《解老》、《喻老》共涉及《老子》 23 章内容。韩非生于公元前 280 年。《解老》、《喻老》是他的早期作品,假如他 30 岁时 ( 即公元前 250 年 ) 着手写该二文,他所依据的《老子》本当比公元前 250 年更早。”(黄钊:《竹简〈老子〉的版本归属及其文献价值探微》,《郭店楚简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0 年) 杨义新著《韩非子还原》(中华书局, 2011 年)更从《解老》、《喻老》中韩非对儒学核心观念的态度、对历史人物评价的尺度、关于民心民智的思想等多方面入手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考证性研究,指出:“《解老》、《喻老》代表着韩非思想的一个过渡和攀升时期。这是韩非 思想 初成之后的发展时期,是一个韩国公子在青年(可能渐近中年)探求学问,在初步接受申不害、商鞅的法术思想之后,朝气勃勃地超越原有的法术思想的原教旨倾向,而以当时盛行的黄老之学作为思想资源,把自己的学理所得置于哲学本体论的层面进行反思与辨析。这时他的法术还是开放的、动态的,带有过渡阶段的非纯粹性。”(参见该书 上编第三章“归本于黄老的过渡性特征及其时间考定”。 ) 《老子》书中常用第一人称的“吾”字,这是其作者的一种行文习惯。这里的解释是按《老子》作者好言“吾 …… ”的行文习惯而作如此表述的。 使:假使。介:位于两者之间。这里涉及的两者即我与大道。介然:指我与大道的关系。 施:读“迤”,歪邪之意。 参见:同上。 《老子》帛书甲本:“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噭。”帛书乙本:“故恒无欲也,恒又欲也,以观亓所噭。” 《老子》第二十五章。按:寂:无音声。寥:空,无形。 据《说文解字》说,“始”是“女之初也”,“母”是“象怀子形,一曰象乳子也”。 《老子》第四十二章。 《老子》第二十三章。按:“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句中, 王弼注本、傅奕注本均多出“道者”二字。 《老子》第五十二章。 《老子》第五十三章。 《老子》书中虽无“以道观道”之说,但第五十四章中有“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的话,因这段话的上文是讲道德修养问题,这个问题当然与“从事于道”直接相关;其下文又说:“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这更与“观道”有内在联系,因为按照“既得其母,以知其子”的逻辑,“知天下”是以“得道”为前提的,所以,这段话完全可以被理解为是在于表达如邵雍所谓的“反观”的思想。 《老子》第二十一章。 《老子》第二十一章。 《老子》第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 《老子》第十章。 《老子》第十章。 “观其徼”,帛书甲、乙本均作“观 … 所噭”,则“徼”的词性属动词,当读“ jiǎo ”, 是“求”的意思。即使把“徼”当作“ 噭”的通假字 , “ 噭”作为动词与“叫”同 ,亦含“求”之义。故 “观其徼”(应作“观其所噭”)当作“观其所求”解。 《老子》第十五章:“古之善为士者(按:帛书作‘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老子》第五十六章:“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老子》第十五章。 参见:《老子》第十四章。 联系上文所引《老子》“窈 兮冥兮 , 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以及这里“绵绵若存,用之不勤”的话,可以认为,“道”之所以具有永恒不竭的生育万物的功能,是因“ 其中有精,其精甚真 ”且“绵绵若存,用之不勤”,即它是其状连续不断、其量无穷无尽的精微之物。 从《老子》关于“合抱之木,生于毫末”(第六十四章)的观点来看,其所以用“众妙”来指称天下万物,应是出于万物都是由小变大的考虑,其“妙”即是指初生之时尚且细小精微的物。
个人分类: 道家.道教|5219 次阅读|2 个评论
古代典籍现代化诠释的价值
benlion 2012-1-31 20:51
凡事要批孔子和老子是误导,最简单的道理是欧洲文艺复兴(实为重生或重建)以来西方哲学家大量研究和思考了中国文化和哲学,在这个基础上接受和改造了儒家的选拔制度建立了现代西方公务员体制,在老子和庄子、易学的思想基础上研究了模糊数学和系统思维,英国人曾经问我中国人为何不将道德经用于像西方的宗教那样实践?我回答不出这个问题,他很欣赏老子,并在体恤衫上印刷阴阳图。又有德国人问到中国古代文明有那么多发明,为何现在没有?思考这些问题和查阅了大量欧洲文著作,无论是哲学、艺术历史书籍和传记上有大量论述受到东方文化的影响。 中国古代文明的文化范式或模式有其自身的生命力也有其自身的限制,这是一个事物的两面,古代诸子百家的模式或规范基础上的文明模式属于人类文明发展阶段的经验和实践,产生的历史资料就相当于实验数据,提供给后来哲学家和科学家的思考和研究,近代欧洲文艺复兴在结合欧洲和希腊、罗马文化资料与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近代实验科学的逻辑、数学等新范式,也发展了近现代的法制和文职系统等新的管理规范和体制,这是一个新的文明模式的诞生,超过了以往的东方和西方的文明和文化体制,从而产生了新的生命和文明体,这就是近现代文明。 孔子的述而不作,儒家源于史官或现代称为历史学家,对历史资料的整理和训诂、考证必须是以历史事实和依据,总结出的一套伦理和社会管理的思想,任何哲学是具有时代特征,脱离了历史来谈不能解答问题,然而,以史为鉴是历史研究,也是西方宗教经典或经书的核心实质;因而,从人类远古到当时的历史经典是基本特征,经典的阅读和在任何一个历史时期需要重新诠释,在西方的宗教实践和中国文化的教育中都是同样的道理。 至于科技形态,在古代中国的范式属于观察、实践和经验形态,这不同于希腊、罗马时代的自然哲学和几何形态的研究规范,相对于形而上学模式来说是历史的进步,欧洲文艺复兴之后结合希腊思辩和分析的传统和中国的经验、实践的传统,进一步建立了实验科学研究范式,以培根的归纳逻辑、实验方法和笛卡尔的演绎逻辑和思维方法为近代科学和哲学的奠基。在欧洲,仍然可以阅读到以现代数学和物理学方法研究中国周易的数学模型和方法,欧洲还有从中国春节期间的民间剪纸中探讨数学问题的研究;因此,这些传统的文化和思想、实践等显然可以和成为现代文化发展的重要数据资源。 - 环太平洋文明(1)-
2667 次阅读|1 个评论
做学问的基本准则 及 宁愿这样被culture
热度 1 seesky 2012-1-27 12:49
"Cultural history holds back Chinese research",哈哈哈,cultural history阻挡了中国的研究,没救了吗? 批评中国文化成了大佬们的热爱。这不?这个标题上了nature,恭喜,恭喜先。 hold on... 阅读过孔子吗?阅读过孟子吗?阅读过老子吗?阅读过庄子吗? 如果没有,就不要信口雌黄!对自己没有好处。 我认为做学问的基本准则或原则,老祖宗们已经给了。知道吗?如果不知道也没有关系,那就动动手百度一下,查一查“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 辨 之,笃行之”出自哪里,然后再批评老祖宗的东西也不迟。 有多少做学问的,更不要提做学“术”的,真正的按照这个准则来?有吗?科学网上到底有没有呢? 一条一条的来,先问我自己。 博学了吗? 答:没有,很多学不来,天生愚钝,不过在努力学些东西。向人学,更向自然母亲学。 审问过吗? 答: 我提了很多问题,记在我的实验记录本上,不过不知道是不是重要的问题。 慎思了吗? 答: 嗯,尽量思考全面一点儿,彻底一点儿,不过还是想不明白。继续吧。。。it's open. 明 辨 过吗? 答: 通“辩”?是辩过一些,不过老板不太高兴,搞得我自己也不太高兴,做科研真tmd的累。不过没办法,不辨不行,祖训呢。 笃行中吗? 答: 唉,大部分半途而废,真是个loser啊。。。不过有个东西还在坚持中。 总结:我不太像个合格的科研人员。
3585 次阅读|2 个评论
诸子百家就“孔庆东骂人事件”发表重要谈话!
热度 1 blog2learn 2012-1-26 05:05
孔庆东,北大教授,孔家73代孙,最近又出名了。而且又是因为骂人。有人口诛笔伐;也人呐喊助威;抢沙发袖手旁观者更是不计其数。如此群情振奋,竟然也惊动了那在春秋战国时期红极一时的百家诸子。 首先发言的是道家先祖老子:“老夫有言曰: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知同智)。如今这孔庆东,错把北大教授头衔当成骂人许可证,满嘴跑牛车,实为不智。再者,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 。一国之大在于其如江海一样甘居下游,才可以成为百川之主。而孔教授挟持我中原民众对香港民众居高临下并无益于安定团结!,唉”老子一声长叹,又意有所指地说道:“子不教,父之过也!” 最后这句话可难为了孔教授之祖先,孔子:" 孺子不可教也 !"一向儒雅的孔子也气不打一处来了:“我孔家家训历来主张‘ 君子和而不同 ’,可这不肖子孙奈何总是出口成脏?容不得半点不同意见?子不闻,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别人是狗,狗之兄弟为何?且不自取其辱?”。一连串的诘问之后,见孔教授没有反应,孔子怒不可遏了:“现在你知道‘ 讷于言 ’了?老夫多次训导:‘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 汝为教授,言辞如此轻率,把流氓当个性,学问能好到哪里去?罢了罢了,我看你们现代所谓的大学还比不上我当年办的师孰。。。”孔子一阵数落,虽然意犹未尽,却也无可奈何,最后只好自我解嘲道:“还好有孔令辉这样的子孙为我增光添彩,要不我哪有脸面去面对国家博物馆里的左邻右舍?” 孔子一直在骂,气氛不太融洽。墨家创始人墨子见状,想幽默一把,调节一下气氛。他甩了甩衣袖,躬身说道:“前辈息怒, 老先生原来住在国家博物馆这一高尚住宅小区? 可我等自汉代被罢黜之后,就无家可归!中国之大,竟容不下我墨家的一个小小草棚!可悲,可叹!”。见孔子仍然沉着脸,墨子只好收了笑容,正色道:“ 今之世道可不同于以往。我们那时讲的是‘ 名不可简而成;誉不可巧而立 '。现如今则是‘女星以脱上位,教授以骂留名’。世风日下啊”。随即话锋一转,开始推销起自己的理论来:“ 就港铁这件事情呢,虽然大陆小孩在地铁上吃东西违反规则在先,但是因此而引发的港人对内地人的攻击却也是小题大作。设身处地为对方想想, 爱人若爱其身,视人家若其家 。因一小事而大做文章,实不应该。 我们墨家一直主张‘兼爱’,‘非攻’。兼爱即是互爱;非攻即是不要相互攻击。你们现代社会的很多问题,皆源于人人自爱而不兼爱,所以 国家间相互征伐;家族间相互掠夺;人与人相互坑害。 爱人者必见爱也,而恶人者必见恶也 。 天下兼相爱则治,兼相恶则乱 。香港和大陆,虽则历史上分割很久,如今已然不可分,惟有和睦相处,此其道也”。 “非也!非也!”墨子话音刚落,从人群的深处传来一个非常微弱却很坚定的抗议声。抗议者乃法家代表商鞅。商鞅在秦国的“超级士子”选秀节目中胜出,从而主持变法。秦国由此而脱胎换骨,并最终统一六国。商鞅继续慷慨陈词道:“事虽小事,然 法已定矣,不以善言害法 。尔等以兼爱为借口,以善言为违法行为开脱,实在于法不利。我在专著《商君书》里明确写道:‘ 国之乱也,非其法乱也,非法不用也。国皆有法,而无使法必行之法 ’。意思就是说,社会混乱,并不是因为法律混乱,也不是因为法律不适用,而是因为没有保障法律得到执行的法律。‘兼爱’‘非攻’虽人之所欲,无奈人性本恶,无论港台内地,非洲北美,皆然。唯法可治也!所以我主张‘ 不贵义而贵法,法必明,令必行 ’。想当年,为了推行法治,老夫我把国君兄长的鼻子都割掉了,可如今,小小李刚之子也想置身于法外!法之不行可见一般。总的来说,港台虽小,然依法而治也;而大陆虽大,然有法难行也!”。 “顶!顶!顶!顶!” 商鞅话音刚落,人群里立即响起不绝于耳的支持之声。 “商鞅是汉奸!走狗!王八蛋!”,“抵制秦国土特产!” 在人群的左边,传来了歇斯底里的抗议声。而更有极端愤怒的青年们开始打,砸,抢,烧秦始皇兵马俑。商鞅乃卫国人,同秦始皇也生活在不同世纪,拿秦始皇撒气其实没有根据。但是以爱国的名义,事实并不重要。 场面极度混乱。孔教授似乎发现了脱身的机会,突然振臂一呼:“人民要携手,分清敌我友”! 看客们面面相觑。以为文革再现。时值新春佳节,都不想破坏了这好心情,大家慢慢地散去,洗洗睡了! 祝‘敌’‘我’‘友’们新年快乐,恭喜发财! 【注】粗体文字出自于老子之《道德经》,孔子之《论语》,墨子之《墨子》和商鞅之《商君书》。
个人分类: 杂谈|4986 次阅读|2 个评论
我心中的名著,我只能说我读过的(截止到今天)1
热度 1 jinkai719 2011-12-21 11:26
我列个表,我读过的书,可能你不认可,每个人都可以有的: 名著不一定是文科,谁说文科的才叫名著? 《周易》我列第一, 因为这本是中国所有哲学的源头, 老子不过是抄了一本商朝周易的《归藏》; 这是现代人研究出来的, 这个是我的本家金景芳先生研究出来的; 孔子说过一句话:述而不作! 但是研究了三十年,还是忍不住的写下了几个序; 司马迁在《史记》中写下了:五经之首! 中国民国前所有的哲学不过是五经; 周易是早期中国最简单的数学算筹的模型; 周易中的0,1二进制,我就不想细说了; 周易的算命利用的不是概率学, 因为概率越来越多越来越准, 是大数定律; 它是什么呢? 是统计,是抽样, 哈哈! 它的反面,就是让中国人有时候很圆滑, 但是这不是错,就是看是谁学! 日本人也学周易,结果呢? 成了畜生! 《几何原本》我列为第二, 毕竟是一本国外书, 为了我的民族尊严, 我必须把他列为第二; 当然这不仅仅是一种民族情绪, 还有什么呢? 那就是它的刚体模型, 它的存在让很多人不理解 为什么我们的世界是一个双曲的或是其他的? 它统治了我们的思想,甚至现代人, 前段时间我觉得我还在欧几里得的世界里 它的好是什么呢? 所有的自然科学的内部逻辑, 都是按照这本书来写的, 不想说《圆锥曲线》, 也不想说《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我想说一本大家不太注意的 《有机化学基础》, 有机传说中只有实验是正确的, 到了知识结构也要用逻辑来编排, 如果不读《几何原本》 我不知道,我们学什么呢? 整个人类世界就是这两本书构成的! 当加来道雄先生说: 整个建筑图书馆无非是毕达哥拉斯公式的延伸, 那我说的好像也不为过了把。。。。 。
2944 次阅读|2 个评论
大道不仁 还是 Darwin?
seesky 2011-12-10 07:39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道德经》第五章。 老子说大道不仁, 怎么就让我想起了达尔文?我试图通过正常的途径来解释我的匪夷所思,比如我被灌输的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等等,可惜我不太满意。于是,开始歪说大道不仁: 大道不仁也许才会导致大道会赢,道会赢,就是道会win,就是Daowin,再邪乎点就是Darwin。 还是不满意,期待更完美的大道不仁。
346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老子画像
wyc 2011-12-3 14:40
************************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 转自王德华老师博客, 谢谢。
个人分类: 未分类|1986 次阅读|0 个评论
孔子向礼于老子
热度 6 刘建林 2011-11-19 21:59
春秋末期,中国乃至全世界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就是,伟大的孔子向伟大的老子问礼。 当时孔子已经成名,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身高九尺六寸,人们都叫他“长人”,都感觉他不是一般人。孔子曾经向师襄子学习弹琴,很长时间都没有学习新的内容,因为他在不断地体会和思考。孔子肃穆深思,显露出视野宽广、志向高远的神情,说,我已经体会出来作曲者是谁了。此人肤色黝黑,身材魁梧,目光明亮而高远,是统治四方诸侯的王者。除了周文王还能是谁呢?师襄子慌忙离开座位向孔子下拜,说,我的老师告诉过我,这首曲子正是《文王操》。 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优秀者约七十二人。孔子周游列国,但是没有得到各方诸侯的重用。他的弟子颜回说,先生的学问及其博大,所以天下诸侯都不能容纳。但是先生还是坚持不懈地推行自己的学说。这因为您不被流俗所容纳,所以才显示出不苟且、不迁就的高风亮节。不能研修和完善自己的学说,这是我们的耻辱。博大精深的学说非常完备却不被采纳,这正是国家统治者的耻辱。不被容纳又有什么关系?这样更能显示出异于流俗的君子风范。 孔子的学识显然是极其渊博的,几乎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他的弟子颜渊慨叹说,对先生的学问越仰慕,就越觉得他无比崇高;对先生的学问越钻研,越是觉得坚实深厚。似乎看到它在眼前,忽然又转到身后了。竭尽了我的才智和心力,我自己觉得好像有所得,但是先生的学问依然深不可测、高不可攀。尽管我总想追随他,但总也无法企及他的境界。 孔子后来到周朝都城洛邑去学礼,在那儿见到了另外一位大学问家老子,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于是向老子学礼。老子说,制定礼的人已经腐朽了;但是他的思想和言论却仍然存在。君子在时机成熟时出来做官,不成熟的时候就随遇而安。做生意的精明商人常常把货物藏得很严密,好像什么也没有。有道德的君子表面上看起来却很愚钝。所以,你应该把你身上的娇气与过多的欲望都去掉,这对你没什么好处。 孔子要离开了,老子送别他说,富人送别时赠送财务,仁人送别时赠送言辞。我不富,那么盗用仁德之人的名号说几句。聪明洞察的人常常接近死亡,这是因为他喜欢非议别人;博学善变、见识广博的人常常比较危险,这是因为他老喜欢揭发别人的罪恶。 于是,孔子有感而发,说,我知道鸟能飞翔,鱼能游水,野兽能奔跑。我可以用网去捕捉野兽,用钓线去捉鱼,用箭去射下飞鸟。但是对于龙,我并不了解,只是知道它能够驾乘风云而上青天。今天见到老子,我感觉他就像龙一样。 表面上看来孔子接纳了老子的意见,但实际上两派的观点却是截然不同的。儒家讲究积极入世,齐家治国平天下,追求仕途和当官。道家主张出世,追求清静无为,崇尚自然与宁静和谐,崇尚超越世俗和归隐。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确实是儒道两家思想差别的写照。但是这两家思想却能互相补充,构成了中国文化积极入世与顺应自然的矛盾统一。 后来老子离开周都,准备出关。经过函谷关,守关长官尹喜让他写一部书。于是老子就写了道德经,上下两篇,共五千余字。第一句话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写完后,他出关了,有人说他活了 160 多岁,也有人说活了 200 多岁。 孔子预感到自己不行了,于是拄着拐杖在门前悠闲地散步。他对子贡说,你怎么来的这么晚啊!他叹息着,口中吟唱着:泰山就要崩塌了!梁柱就要折断了!哲人就要凋谢了!眼中于是不由自主地流下了眼泪。他对子贡说,天下失去常道已经很久了,没有人能够遵循我的主张。夏人死后棺木放在东面的台阶,周人死后棺木停放在西面的台阶,殷人死后棺木停放在厅堂的两柱之间。昨天晚上我梦见自己坐在两柱之间受人祭奠,我本来就是殷人啊。七天后,孔子就去世了,活了 73 岁。
5595 次阅读|10 个评论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热度 1 wangxiong868 2011-11-14 06:23
《老子》第四十八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这句话,前半句一直有些被误读,其实前半句是说, 学习知识是要与日俱增,每天积累进步; 修炼悟道则相反,要每天剥离琐碎,去除枝节,直达本源,渐入佳境 两者相反相成,缺一不可。 以理论物理为例,学的是那些纷繁各异的物理规律,大千世界气象万千,是没有止境的,每天都可以学到新的知识。但道的领悟,却是一个不断抽象,不断升华,不断提炼的过程。从纷繁复杂的物理规律中,提取精华,比如从牛顿力学中、电磁场中、量子力学中、相对论中,都能殊途同归地得到某种最小作用的普遍规律,这种更普适的更基本的更本质的东西,就是道。这种道,越抽象越提炼越少越好, 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如果全部物理能总结到一条道之中,那就是最高的境界无为,这个道不直接描述任何的具体物理过程,但 无为而无不为,没有物理规律不是彰显了这种大道! 没有 为道日损这个升华的过程 ,表面的知识积累得再多,反而越发障碍自己得道。
1469 次阅读|1 个评论
不安排坐主席台,老子就走人
热度 92 gfcao 2011-11-12 10:42
经 X 大学校长授权, X 教授本人同意,允许我将这一有趣故事发表在博客。 故事发生在若干年前, X 大学召开学生大会,大会请老师、学生代表发言几乎是全国各大高校的惯例。经 H 校长钦点,特推荐 S 学院的 X 教授登台发言, X 教授倍感荣幸,爽快答应了下来,精心准备了一份感人至深的发言稿,踌躇满志地准备在典礼上为学生传道解惑一把。 会议开始在即, X 教授寻思:“学子们是祖国的花咕嘟,未来的栋梁,怎么也得给他们留个深刻印象,可不能有损学校与本教授的光辉形象”,于是西装革履、精心打扮一番,昂首挺胸、迈着方步、大摇大摆走向会场。到得会场,放眼主席台,只见主席台上按职位大小关系依次摆满了校长、书记各色人等的牌位,他睁大双眼扫遍台上每个角落,就是不见 X 教授的大名。 X 教授大为光火:“这叫什么事?你们请老子来给你们捧场,这倒好,你们四平八稳地高坐台上,不管不顾我老人家,难不成让老子在下面站着?”不由分说,掉过头来扬长而去。 会议开始了,距离 X 教授登台发言的时间只剩下五分钟,这可急坏了策划会议的校办主任,他在人群中左顾右盼、四处搜寻,就是不见 X 教授的踪影,主任头皮发炸:“这可如何是好?会议开了天窗,我这策划者的责任可就大了,赶紧向领导汇报吧。”领导就是领导,为难之下急中生智,让主任赶紧联系本来下午发言的一位教授。不幸中的万幸,这位教授刚好在不远的后山散步,尽管教授没把讲稿带在身边,但文科人有没有讲稿有什么关系?天生的演说家,就凭那三寸不烂之舌一样可以灿出莲花来,一场惊险总算被化解于无形。 我忽然想,如果没有主席台,只有演讲台,或许类似的故事就不会发生。
个人分类: 休闲|20057 次阅读|167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4 00: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