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电商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电商

相关日志

垂直社区观察备忘-薄荷健康发展时间线及金句摘录
bingansuan 2020-4-5 11:35
薄荷健康发展时间线观察(以下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摘录整理): 2006-2007年,各种尝试,均以失败告终。马海华看到女友减肥,发现商机切入该领域。 2008 年,马海华和谢文威创立薄荷网(web 端论坛社区)。瞄准白领的健康减肥需求,上线食物营养数据库,帮助客户。以食物热量和营养信息查询记录为主,模式为:测算代谢水平—录入食谱—记录卡路里—控制体重。 2009 年,4 月, A 轮清科资本投资。尝试在线收费减肥指导服务(NICE 减重服务),收费30 元/月。 2010 年,12 月,Web 端积累 30 万减肥领域用户基数,成为中国第一减肥网站。 2011 年,3 月,B 轮晨兴资本投资数百万美元。进军移动互联网,开发 APP iOS 版。 2012 年,减肥顾问服务收费上涨到 480 元/月。 2013 年,开发 APP Android 版;依靠减肥指导服务模式,年营收一千万+;11 月,转型,上线电商。 2014 年,5 月, C 轮DCM 中国、SIG 等投资数千万美元。9 月,薄荷把收费的减肥顾问服务变成免费;垂直社区流量很容易达到天花板,电商业务每月营收 200 万,仍然亏损;11 月,发掘用户痛点不是减肥服务,而是直接让用户执行的健康食品,于是上线适合减肥人群的自主品牌健康食品,即垂直社区自主做产品。 2015 年,12 月,注册用户 1200 万;上线“超模 25”(包括奶昔、豆乳、膳食纤维、益生菌饮品、代餐粥等)。自主产品月销售额 1000 万,已盈利,当时预计 2017 年上市。 2018 年,12 月,注册用户达2700 万,MAU 为 260 万,年营收 6700 万,SKU 扩品类,达到 180 个,涵盖六大产品线:体脂秤、减肥食品、运动装备、个人护理、零食及美白护肤等。希望为特定人群提供吃穿用全套解决方案,但效果不理想,打法不聚焦且未能充分利用薄荷在饮食领域的品牌优势。 2019 年,8 月,注册用户为 3378 万,MAU 为 340 万;1-8 月营收 1 亿元,聚焦健康食品和营养管理,根据用户需求研发健康食品,SKU 砍到 50 个。基于饮食的健康管理是薄荷的核心,健康方案 70%是基于饮食,30%是基于运动;核心实力:互联网食物数据库(7 大类营养素、40 余种营养数据、50 万条食物数据)+产品、内容、服务、工具在内的综合解决方案。从体重管理起步、到健康管理、最后到 all in健康消费。 公司的核心定位也从原来的减脂和健身需求,升级成为提供全面的营养管理,希望把人群从健身、减脂人群拓展到母婴(备孕和产后)、男性保健、儿童零食。 2019 年, 据团队提供的数据,今年的销售额20%来自减肥用户,80%的销售额来自大众消费。 薄荷将从一家数据工具公司,转型成一家产品导向的消费品公司 。这就意味着,DAU、MAU的数据不再成为业务追求的核心,考核的重点转向营收。 薄荷将围绕“健康食品消费”,做全场景的产品研发,包括 Easy Fun、Easy Ace、Easy S 等系列食品,比如 鸡肉肠、代餐粉、咖啡、奶茶、果冻、麦片、酸奶干等,覆盖早餐、代餐、零食、加餐等各种饮食场景。 金句摘录: 纯互联网线上的竞争优势是内容,信息,工具最终融合成社区,以人的话题、人的兴趣点和行为为导向; 减肥,这件反人性的事情,纯粹依靠线上社区和互动无法触碰到用户的核心; 效果和变现要结合-开发自主产品品牌; 大健康的发展是个缓慢增长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行业,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情。 食物数据是对饮食行为的建模,紧接着是对消费行为的指导。 消费者的健康意识觉醒是有层次的,生活方式,尤其是食品和生活习惯,是最先容易被影响和塑造的。当健康消费的浪潮来临时,食物也是第一波被改造和升级的产品。 卖实物本身就是卖服务,人们为什么要为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花钱? 不仅中国人不爱为服务花钱,在哪儿都是一样。但是反过来想,你去餐厅吃饭,其实也吃的是服务,但如果服务生给你倒一次水收你一笔钱,点一道菜又收你一笔钱,这个体验就不好玩了。 薄荷概括起来其实就是顾问式电商,然后自然地导入实物电商 。 马海华认为薄荷当年的一个失误是电商上得太晚,原因之一是短期赚钱压力太大,那时的薄荷依赖收费服务带来收入,但更多的是没有早早想明白,“早就该让她们‘买买买’了”。  薄荷原本有天然的优势来为用户构建“买买买”的场景,它既有很强的工具属性,又有不错的社区黏性,并且从PC社区往移动互联网社区的转型比较顺利。 但在想明白这个问题之前,薄荷一直想走的是“我们这里不卖东西,我们是要告诉大家健康生活方式”的理想化调调。“但其实不是这样的。后来我才想明白,人对好的产品是有天然追求的,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你也要买东西,你自己在家做饭也要买食材买调料。 ” 互联网四大变现方式——广告、电商、增值服务、游戏。 任何一个产品卖的不应该是产品本身,而是那个使用了你产品之后变得更完美的人! 以上信息,均来自互联网公开网络报道进行摘录,信息真实性不可考,仅摘录以作备忘。
个人分类: 健康|2738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宿迁大学”观中国网络诚信之乱象
热度 1 liuchao666 2019-5-11 15:36
从“宿迁大学 ” 观中国网络诚信之乱象 “宿迁大学 ” 者,非政府授权开业授课之地也,爱花人士称呼宿迁沭阳一带花草售卖欺诈成风之阅历也。 许多花友都有过类似的经历:网上看到漂亮的绿植、花卉,网购后却是货不对图——洋桔梗种出了空心菜,朱顶红种出了洋葱,含羞草变成了野草,尤其是一些好看的玫瑰、月季,无论是什么龙沙宝珠、欧月、安吉拉、莫扎特、自由精神……又无论是大红色,粉红色,还是黄色……收货养护一两年之后,统统开出统一的一毛硬币大小的小白花 —— 该花学名无刺蔷薇,由于假货花草基本上都是由江苏宿迁沭阳发出的,“宿迁大学 ” 的名头由此响起,故网友统称为该花为宿迁小白。 面对“宿迁大学 ” 的盛行及问题解决的无奈(无论是支付宝消费保障,无论是 7 天退货,也无论是 15 天申诉赔偿,面对两年的养护期,统统无效)——花友们只能被动地选择地域性歧视:无论卖家注册地显示上海还是云南,北京还是福建,只要发货地是宿迁,统统拒收,统统 …… 见微知著,由 “ 宿迁大学 ” 可见当下国内诚信体系之乱象——诸如近年来数百家 P2P 网络平台老板跑路,再如前些年的 “ 瘦肉精 ” , “ 毒奶粉 ” , “ 地沟油 ” 以及前段时间的“假疫苗 ” 等:你以为一个有老师,有经理,有用户,有游客的群是一个正当的网友交流群,殊不知,除了你一个潜在用户(受害人)之外,其他人都是一伙的(目的都是你口袋中的 money );你以为自己拿到了稳妥的高利息,殊不知,人家根本就没有打算还你的本金;你以为一个销量成千上万、好评如潮的商品是物美价廉,殊不知,真实的顾客只是寥寥无几…… 客观的说, “ 宿迁大学 ” 现象有其自身的必然性,这种必然性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个体知识与文化传统决定的 : 比如,大多数情况下,消费者不是专家,缺乏领域知识又不能及时得到专家的指导,传统的文化教育及羊群效应使得大多数人愿意把决策建立在熟悉的同事、朋友、邻居等生活经验上,应用到网络中,甚至是陌生人的评价都可能是决策依据。 第二,平台管理制度的缺陷造成的:比如,平台常常把自己当作是道德评判者,通过自己的价值体系来引导消费——诸如所谓的消费者评价体系(一方面,评价体系的出发点是好的,另一方面,评价体系导致了造假盛行,欺诈者利用体系顺利达到自身的目的)。 构建诚信的平台体系,向来是各种主流文化重要的目标之一,尽管管理者手段多样,却依然收效甚微——“宿迁大学 ” 的出现,正是诚信体系缺陷的必然结果——当然,既然分析了一定原因,此处也就应该给出相应的解决之道: 第一,教育消费者提高自身的辨别能力,避免受骗——独立自主,不受周边环境的外在诱惑(诸如好评如潮等); 第二 ,平台提供一个良好的机制,让诚实的人受益(即让真实显示自身偏好的用户受益)——比如申诉期延伸,赔偿以申报为准( 不超过货物原来价款赔付是最为荒谬的规则,几百元买的东西,花了数年养植,最多只获得原价赔偿——这也是造假者能够猖狂的主要原因,我们的制度是实实在在的保护欺诈)。这是因为:1 ,如果双方都坚持自己是正确的,那么提高最终过失 方的赔偿金额是双方都能接受的——哪怕是实际损失的十倍或者百倍; 2, 如果有一方认为自己是错误的,那么按照事先约定的要求进行赔付也是可以接受的; 3, 如果双方认为自己是错误的,那么申诉就不会出现,或者都按照约定赔付对方的损失即可。 备注1, 文章来由: 五一归来,种植了两年的御用马车终于开出了小白花,简单的向卖家反馈,一直没有回复,估计是被拉黑了,又向阿里平台反馈,说是超过了申诉时效,等五天之后给反馈,不出意料,果然是不能处理的。 第一副图是店家宣传的图片,很是美丽; 第二副是笔者购买的样图,也很艳丽; 第三副是笔者养种植两年之后的现状图,只能说很无奈了。 备注2,随笔: 文中提到了机制设计,突然想到有两个典型的不好的机制设计范例(后期专门来讨论一些机制设计理论中的不可能问题,这里先略过吧): 第一个案例是所谓的联通秘书,就是说因为信号不好,用户会接不到电话,于是联通贴心的给出了联通秘书服务,每月服务费五元,自动将漏接电话告知顾客——这种机制使得联通公司没有动力去提高服务质量,而且,漏接电话越多,联通受益越大。该案例的解决办法就是取消联通秘书。 第二个案例是商标申请的初审及申诉,就是说,如果商标初审不过,用户可以申诉(当然,申诉是需要交钱的,如果申诉通过,商标可以顺利拿到,如果申诉不通过,就是无效申请)——这种机制使得初审部门没有动力去认真把关,相反,申诉的越多,收益越大。该案例的解决办法就是申诉成功后,申诉者可以获得一定的补偿。
2986 次阅读|2 个评论
不做无人驾驶的电商,不是好物流……
pandyliu 2017-6-19 23:47
昨天刚刚结束的618,大家都剁了多少呢? 相比于声势浩大的降价促销、京东天猫大战,科技圈的注意力全被另一个东西吸引了。 京东的无人车…… 就是这么个小车,开始在中国人民大学试点派件了。 依靠无人驾驶、GPS和激光雷达定位和避障、还有人脸识别等技术,它已经完成了基础的派送任务。 但网络上对此褒贬不一。 不同媒体对京东无人车的报道 有人觉得:666666!科技改变生活,无人车终于被用上正途了。 也有人觉得:噱头!营销!炒作!不实用的玩意! 其实大家说的都有道理。 说这是营销,这肯定没得否认。 就这个无人车的水平(一次带5件),想要超过熟练派送员的水平?还为时尚早。 再加上较高的成本(据说一辆5万元),真不一定省时省钱。 在这么一个特定的时间被炒热,多少有着助力618的意思。 但咱们也别把它一棒子打死。 无人驾驶技术和物流派送其实是一个很契合的搭配。 无人驾驶送货,相比于载人,安全性的要求没那么高了; 物流派送去掉人力成本,可以大大节省开支。 不信?巨头亚马逊早就开始研发无人车了。 而隔壁马云家当然也没闲着,推出了一个配送无人车小G。 不信亚马逊,你也得信马云爸爸呀。 但是呢,要想让无人车配送真正成为主流,还需要一整个物流系统的变革。 就拿京东来说,你以为他们就只是弄了这么个小车吗? No no no~ 刘强东梦想中智能物流的蓝图是这样的: 从第一步点开App购买东西开始,京东就通过人脸识别支付记录下了购买者的信息。 接着,安排购买者最近的仓库发货(系统自动处理)。 无人车和机械臂进行全 自动化 的分拣。 贴标签、集货、装车,全部通过 自动化设备 完成。 然后就是运输了,如果没猜错的话,它的运输车应该也是 无人驾驶 的。 (我似乎明白了Tesla、沃尔沃、Uber为啥纷纷进军无人驾驶卡车了) 运送途中,如果计算得出从某点派送最快,卡车就会“拉”出一辆配送无人车。 当然咯,大部分快件还是得送到配送站,京东设想中的配送站也是无人的。 卡车和配送站对接后,无人配送站就会派出许多 无人机、无人车 ,自主完成派件任务。 派送的设计也是脑洞大开啊。 什么自动对接电梯、商场自动通行、远途配送还设置无人机和无人车接力…… 最后面部识别匹配购买人,签收。 全程都是满满的未来感…… 虽然目前只有概念视频,但丁少还是得说,这玩意离我们并没有那么遥远。 需要的是大力投入推进,通过量变的积累,最终实现质变。 最容易实现这个目标的,可能还是京东了,当年它不顾各方看瘪,坚持自建物流,短短几年就把体验做到了国内顶尖,如今平台愈发强大,物流独立运营,未来的可能性无限啊。 (麻烦京东联系一下我把广告费结一下) 而顺丰虽然体验优秀,但自营平台的不给力,让它在仓储配送一体化的道路上阻力重重。 菜鸟?哈哈,那体验,咱还是别提了。 完成这美好蓝图的到底会是京东?顺丰?还是菜鸟呢? 咱也别瞎操心了,坐享其成就好了。
2546 次阅读|0 个评论
评论:南方所和中康资讯连续4年报中国医药电商规模差异3倍多!
francy 2017-4-12 07:13
【数据来源】 2017年4月11日,在杭州举行的中国医药物资协会电商论坛上(注:本人不在会场),有一位参会代表在中国医药物资协会工作群中上传了一位演讲嘉宾PPT内容,其中有一图引用了“中康资讯”2016年中国医药电商的规模,而且附上了自2013年以来近4年的变化。 引自“中康资讯”公布中国医药电商的规模公布数据 看了这张图,让本人又找回了2017年4月8日米内网(米内网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主管/医药圈业内都简称它为“南方所”,广州标点医药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署名“白羽”的《我国药品销售额14975亿是怎么来的?》 原创文章( http://mp.weixin.qq.com/s/jteayuUz3v6-dPedB7iS4Q )介绍有关电子商务的数据(从2010年开始就有): “南方所”中国医药电商的规模 公布数据 拿出其中可以对比的近4年公布数据,一对比,挺吓人: 中国医药电商的规模“南方所”和“中康资讯”公布数据差异 这是本人近几年开始关注国内提供中国医药电商规模的机构数据中,发现特别不可思议的现象。而且,这个问题已经持续了4年,一直没有见到有一篇文章、那怕象本人一样以个人观点提出质疑,这背后其实是存在着中国医药产业界对数据公布社会责任的缺失,本文先探讨其中三个问题: 第一、同在广州的“南方所”和“中康资讯”两个机构,看中国医药电商规模为何这么“走眼”? “南方所”和“中康资讯”两个机构都在广州市,本人也是广东中山人,而且1988年就是“广东省市场营销学会”的会员(研究生导师是温力虎教授),在广东生活、工作了39年才到了北京从事网络媒体工作,算是对广东人、广东机构做事风格有所了解。不过,见到连续4年“南方所”和“中康资讯”两个机构,看中国医药电商规模差异数这么“走眼”还是十分惊异: 简单地点,通常有几种可能性:一是双方统计数据表格定义有很大差异、二是统计数据来源(例如出处)有很大差异、三是统计数据的时间存在很大差异、四是其中有一方统计数据造假(不管是主观还是客观原因)。 总之,这是一个涉及国家层次有法律规制的问题。 第二、乱发中国医药产业经济规模数据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是1983年12月8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根据1996年5月15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决定》修正、2009年6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修订自2010年1月1日起施行。( http://www.stats.gov.cn/zjtj/tjfg/tjfl/200906/t20090629_8791.html ) 这部法律有这么一些规制条款值得所有乐于发布中国医药产业经济规模数据的机构认真学习: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科学、有效地组织统计工作,保障统计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发挥统计在了解国情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 本法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的统计活动。   统计的基本任务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 第七条 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调查所需的资料,不得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不得迟报、拒报统计资料。   第八条 统计工作应当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检举统计中弄虚作假等违法行为。对检举有功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十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虚假统计资料骗取荣誉称号、物质利益或者职务晋升。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七条 地方人民政府、政府统计机构或者有关部门、单位的负责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依法给予处分,并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予以通报:   (一)自行修改统计资料、编造虚假统计数据的;   (二)要求统计机构、统计人员或者其他机构、人员伪造、篡改统计资料的;   (三)对依法履行职责或者拒绝、抵制统计违法行为的统计人员打击报复的;   (四)对本地方、本部门、本单位发生的严重统计违法行为失察的。   第三十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或者有关部门在组织实施统计调查活动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本级人民政府、上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或者本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责令改正,予以通报;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依法给予处分:   (一)未经批准擅自组织实施统计调查的;   (二)未经批准擅自变更统计调查制度的内容的;   (三)伪造、篡改统计资料的;   (四)要求统计调查对象或者其他机构、人员提供不真实的统计资料的;   (五)未按照统计调查制度的规定报送有关资料的。   统计人员有前款第三项至第五项所列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依法给予处分。  第四十一条 作为统计调查对象的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予以通报;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依法给予处分:   (一)拒绝提供统计资料或者经催报后仍未按时提供统计资料的;   (二)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的;   (三)拒绝答复或者不如实答复统计检查查询书的;   (四)拒绝、阻碍统计调查、统计检查的;   (五)转移、隐匿、篡改、毁弃或者拒绝提供原始记录和凭证、统计台账、统计调查表及其他相关证明和资料的。   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有前款所列行为之一的,可以并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并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十分明显,“南方所”和“中康资讯”两个机构,看中国医药电商规模有3倍多差异,是存在严重的数据失真问题,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四十一条 可以最高被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中国医药产业经济规模数据需要有包括媒体在内的第三方监督 自从2015年3月31日加入中国医药物资协会、并且经过了三个年头、整整2年的跟踪采访和报道,发现这个医药圈子总有一种“七剑下天山”的江湖味,其中最为不能接受的是数据造假,尤其是涉及产业形象的年终报告数据,这涉及到这个行业被公众认可的诚信问题,值得每一个关注中国医药产业的人士警惕。 本人建议:公布2017年有关中国医药产业经济规模数据需要有包括媒体在内的第三方监督,彻底纠正目前这种无序、乱发布产业经济规模数据的状态。 沈阳 5:50 2017-4-12 写于北京家中 【相关问题文章】《医药产业经济观察( http://w.org.cn/user1/4/subject/328.html )》
个人分类: 医药产业经济|3427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王健林和马云的1亿赌局中,我们能够看到生物科研市场的未来吗
热度 3 SciLondon 2016-12-20 11:29
( 未止科技 原创。转载请联系我们。原文: 一亿赌局与生物科研市场 ) 4年前,在2012年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的颁奖现场, 马云与王健林进行了一场“电子商务能否取代传统实体零售”的辩论。 马云认为电子商务一定可以取代传统零售百货,而王健林则认为电子商务虽然发展迅速,但传统零售渠道也不会因此而死。由此约下赌局 , “到2022年,10年后,如果电商在中国零售市场份额占到50%,我给马云一个亿。如果没到,他还我一个亿。”王健林当时在现场说。 然而,在赌约之后的一年,王健林在2013年央视财经论坛上就改口:“关于打赌,那是开玩笑的,亿元豪赌纯粹是个笑话。” 但不得不说,即使是久经商战的王健林,也低估了互联网的威力。在今天,电商的告诉发展已经彻底改变了整个商业社会的形态。 商品销售的线上线下之争,在大佬们的口中可能只是一句玩笑。但在生物科研市场上,这却是一个严肃的问题:电商化运营是否将成为生物科研产品未来的营销趋势? 根据“四大”之一普华永道(Pwc)在2014年的数据报告,电商模式正在成为生命科学产业的主力销售模式,发展速度极快。 然而,传统线下销售模式的影响力正在逐渐衰弱。 如下图,电商渠道销售额和传统渠道销售额增速在2010-2013间都维持在4.5% (CAGR)。而根据预测,在2013-2020年, 传统渠道销售将会呈现11.1% CAGR的负增长,电商渠道则以 15.9%CAGR高速增长。 到2020年,电商渠道将占据生命科学产品市场80%的总销售额,传统渠道仅保留了20%。 Pwc还给出了2020年生命科学产品的市场模型预测,如下图。 在不久的将来,直销渠道将会成为各大公司最主要的销售方式,占总销售额的60%-65%。 而直销渠道中,有60%-70%会通过电商模式来进行销售,即消费者在公司官方网站购买产品,并享受服务。 其次,全球广泛分布的经销商将占据15%-20%的销售额。 与今天的情况不同,在2020年,各个经销商将通过电商运营获得70%-80%的主力销售额,而非传统线下销售方式- 即消费者在经销商网站下单购买。 第三大渠道是Biocompare等商品信息平台,也被称作“market place”,占据10%-15%的销售额。 这些网站并未持有科研产品的销售资格,仅仅有展示信息的功能,为各个公司的直销平台导入流量 - 这些信息平台是通过销售提成或广告收入来盈利,100%都是通过电商或互联网模式运行。换句话说,虽然这些购买行为最终是在官方网站上产生,但消费者是通过信息平台来进行购买决策的,所以这是一种独立的渠道 - 如果这些平台不存在,公司很可能也无法获得这10%-15%的产品销售额。 最后一种渠道,便是Thermo Fisher这种“混合式”的经销商,占据5%-10%的销售额。 它们既代理销售其它品牌的产品,又进行自主研发和销售,拥有独立的产品品牌。通常情况下,其代理品牌会与自身品牌拥有一种互补的结构,不会产生内部竞争。由于它们还是在自身平台上进行销售,所以电商运营模式将会与直销方式相同,占60%-70%。然而,由于品牌竞争的风险一直存在,所以这种渠道正在被逐渐淘汰。 (关于销售和渠道的话题,未止科技进行过研究: 【必读】5分钟告诉读懂为什么2014-2016抗体公司销量会下滑 ) 另外,在2014年,Pwc还深入调查了一部分公司,发现有的公司电商渠道销售额比重已经高达62%,十分成熟 - 而市场的平均比重则是38.4%。 那么,在近几年,生物科研产品市场是否正在按照Pwc的预测进行发展?电商模式是否真正成为了市场的趋势?未止科技进行了独立的数据调查。 下图是2015年-2016年10家知名生物科研产品公司的网站流量图。 可以看出,相对于2015年较为稳定的流量趋势,从2016年10月的销售旺季开始,是各大公司线上流量的爆发点(悄悄告诉你,第一名是Thermo Fisher)。 接下来则是各大知名生物公司的在线广告投放情况,以Google AdWords为例(2015-2016)。 可以看出,从2016年5月开始,各家生命科学公司都加大了Google AdWords的投入。尤其是陷入危机的Santa Cruz Biotech,过去3年从未投放过一分钱AdWords广告(橙色曲线),而在今年11月却奋起直追Abcam的广告预算。 (详见深度报道: 【重磅】56天倒计时:2016年抗体市场最后的博弈 ) 通过以上的数据,我们可以判断:2016年是生命科学公司向电商化转变的一个重要节点。许多知名公司都敏锐地嗅到了电商的前景,开始大力投入线上渠道。 接下来,我们就来看一下生命科学产业的领军企业们都采取了那些战略,来进一步促进电商模式的发展: 1. Life Technologies 2014年,在被Thermo Fisher收购之前,Life Technologies就曾对官网电商平台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进。 在当年,Life Technologies的电商模式已经十分领先,lifetechnologies.com在2013年就拥有200万每月访问量,年度在线订单额高达10亿美金。 为了进一步取得优势,Life Technologies与著名IT公司Adobe合作,使用了名为Marketing Cloud的服务,来实现以下几个目标: 用户信息收集,内容构建,渠道追踪,社会化营销以及Adwords广告投放。最终, Life Technologies取得了惊人的进展:25%流量增长,44%搜索引擎排名提升,以及6%的在线订单增长 (来源:Adobe)。 2. QIAGEN 在2016年,老牌公司QIAGEN也开始把焦点放到自身的电商系统上。 QIAGEN使用了SAP Hybris服务,构建了新的ERP系统,使得订单和库存管理更加高效。同时,也加大了数字营销广告和社交媒体广告的投入,力图扩大自身影响力。 QIAGEN的相关负责人曾表示,QIAGEN在之前仅仅有10%的销售额来自于在线订单,而在2015年,这个数字扩大到了将近20%,高达2亿美金。 另外,他认为数字营销的威力越来越明显:“在几年之前,人们根本不会考虑在线购买价值1万美金的产品。而现在,我们正在Facebook上销售多种造价1万美金的仪器设备。”(来源:b2b ecommerce world) 3. Bio-rad 近年,Bio-rad进行了两项十分重要的电商化网站改进:首先,增强了站内搜索功能。Bio-rad设计了新的搜索交互系统,能够让用户更快速,更准确地查找到相关产品。同时,也增强了内容搜索的深度,以及添加了内容过滤系统。 这样一来,用户根据关键词搜索到的内容相关性就更高了。其次, Bio-rad还推出了最新的PunchOut系统 - 一种大型B2B的解决方案,直接与学校或研究机构的系统连接,用户可以在系统内直接下单,省去了账务的繁琐流程。(来源:Bio-rad) 4. Horizon Discovery 熟悉这家公司的人可能会有疑问:这是一家以CRO服务为主的公司,并不出售传统试剂和仪器,跟电商如何联系起来呢? 事实上,Horizon Discovery拥有大量标准化的目录产品,那就是经过基因编辑的细胞系 - 也就是in vivo研究模型,目前有超过20000种。如同销售试剂一样,Horizon Discovery希望能将这些标准化的模型直接在线出售。 因此,Horizon Discovery在2015年为自己的网站特别定制了新的在线商城,用户们无需通过销售人员和代理商,便可以在线下单。同时, Horizon Discovery也为自己的电商平台设计了ERP系统,进行资源的高效调配和管理。 5. BD Biosciences 作为一家国际化的生命科学公司,BD的客户遍布世界各个国家。在2015年,BD与IT公司Infosys合作,基于SAP Hybris,花费九个月构建了一套全新的多地域ERP系统。 这套系统能够将美国和欧洲多国的订单统一整合到后台,极大地减少了订单处理的时间。在过去,BD的客户要平均花费8分钟来完成产品搜索-在线下单。而经过这次改进,客户们只需要2分钟来完成这个在线流程,十分方便。 从前,BD的试剂产品只占有其全球总销售额的6%,而在这个系统上线之后,试剂产品的销售额比例提升到了8-10%。 (来源:Infosys) 6. Thermo Fisher “云计算”这个概念近年来在互联网行业十分热门,它不仅功能强大,而且应用广泛。 Thermo Fisher作为业界的领军人物,率先将“云”引入了生物科研产品领域:Thermo Fisher Cloud。这是一个基于亚马逊云服务(AWS)的平台,供科学家们在云端存储,分析实验数据,以及购买产品。 比较复杂的一套系统,此处不再赘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官方网站查看。 7. Sigma Aldrich 被Merck收购之前,Sigma Aldrich的电商运营就已经相当成熟了。 在2014年,Sigma Aldrich的科研和应用产品(ResearchApplied)销售额高达20.8亿美元,其中在线订单额高达10亿美元,占总销售的48%,同比2013年增加了2.6%。 Sigma Aldrich曾在一次采访中强调电商渠道的重要性,并宣称Sigma Aldrich会在未来更加专注电商渠道的增长。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Sigma Aldrich进一步扩充了在线商城产品线 - 它先后获得了Genewiz,Oxford Genetics和罗氏诊断产品的经销权,并在自营电商平台上进行销售 (来源:Internet Retailer)。 8. New England Biolabs 作为另一家老牌分子生物学试剂的供应商,NEB也在电商运营上积极寻求突破。 2014年,NEB与IT公司Sitecore合作,对官网商城进行了全面改版。 NEB这次改版的重心是从用户体验的角度出发,提高用户的黏性和购物体验。 改版之后,用户的浏览深度增加了13%,在网站的停留时间增加了29%,搜索后的停留时间增加了74%,同时退出率减低了86%。 (详情请见上一篇深度报道: 【下篇】谁是2016年生物科研市场的赢家?深度解析2016 LSIA 生命科学产业奖 ) 种种证据都表明,互联网和电商,将成为未来生命科学行业不可或缺的营销渠道。2017年,很可能将会出现生命科学电商的全面爆发,强者愈强 - “马太效应”将日趋明显。 在小编看来,要是王健林这场赌局放在生命科学行业,那这一个亿,他是掏定了。
8952 次阅读|3 个评论
阿牛笔记:在分享和移动化大趋势下,如何走出对微电商的认识误区
zqb625024295 2016-11-13 23:42
--Tips:订阅阿牛笔记 查看往期精彩内容-- 每天读书一小时,你就能超过90%的白领 每天读一篇阿牛笔记,你就能超过90%的CXO 自微电商出现以来,关于其未来发展前景的争论就一直不曾中断,支持者相信微电商的未来将不可限量,反对者则认为微电商的模式不可能长久。 从“存在即合理”的角度来分析,微电商是移动社交时代自然而然延伸出来的商业形态,而且目前已经形成了一种商业趋势,不可能轻易消亡。之所以业界会有如此多且分歧较大的争论,主要是对微电商的理解和看法存在一定误区。 1.对微电商的认识误区 什么是微电商?对于这个问题,很多人都心存疑虑。有人觉得,微电商就是在朋友圈卖货,有人认为微电商就是微店商城和微店,也有人认为拍拍微店、京东微店、微信小店、微电商城、口袋微店、喵喵微店、微盟旺铺等都属于微电商的范围。若从狭义的角度去解释的话,这些也都可以称为微电商,但是它们又不能体现微电商的全部含义。微电商,可以很简单,也可以很复杂,系统来看可以分为两种模式,分别为B2C模式和C2C模式。 (1) B2C模式 B2C模式又分为两类: ★B2C模式的“国家队”(也就是说微信自身推出的平台,或者与微信合作一起推出的平台),如京东微店、微购物、微信小店等; ★B2C模式的第三方参与者,如有赞微电商城(基于微信公众号)、微盟旺铺等。 (2) C2C模式 C2C模式也可以分为两类: ★C2C模式的“国家队”,如拍拍微店等; ★C2C模式的第三方参与者,如云街微店(基于朋友圈)、喵喵微店、有量微店、口袋微店等。 2.B2C微电商和C2C微电商 从目前微信公众账号的迅猛发展来看,以企业为主的B2C微电商已经日渐火爆。虽然微信官方并没有为其导入太多流量,但是也确实得到了其认可与支持。相反,以朋友圈为战场的C2C微电商虽然一时看起来有如火如荼之势,却被微信官方反感。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第一,这种交易模式本身存在病态性;第二,它已经严重破坏了朋友圈的生态。 以朋友圈的C2C微电商为例,它本身就存在太多缺陷: (1)很多代理商可能本身都从未使用过产品,即使出现以假乱真的问题,代理商自己都不清楚,因此很难保证商品质量; (2)在推广方式上,产品的存在感只有通过不断的暴力刷屏才能体现出来,而暴力刷屏不仅会影响消费者体验,一不小心还容易被举报封号; (3)在交易链上,缺乏维权机制,买家与商家之间也缺乏信任; (4)层级代理太多,产品的同质化现象严重; (5)通过朋友圈,很难建立精准有效的客户管理体系。 正因为朋友圈的C2C微电商有如此多的弊端,而B2C微电商又日益被市场所认可、接受,所以业界普遍认为B2C的微电商才是微电商的未来,其优势有以下几点: (1) B2C平台可以做到对产品的全程管控,也就是说能够建立一个完善的基础交易系统,这是C2C微电商无法实现的; (2) B2C平台方已经对产品进行了初步筛选,因此更能保证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 (3)在社会化客户关系管理方面,通过微信公众平台能够更好地实现SCEM客户关系的有效沉淀; (4) B2C微电商还能通过第三方平台,利用QQ空间、微博、微信、易信等将部分分散的流量整合起来。 3.朋友圈微电商已经出现的乱象 众所周知,微电商的迅速走红与朋友圈卖货、代购的兴起有很大关系,然而也正是因为朋友圈微电商的泛滥才让人们对微电商积累了越来越多的负面感受。而事实上,微电商目前存在的乱象也是不可回避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层层代理,无限制的发展下线 在这种模式下,微电商甚至被偏激者认为是“传销”,它通过层层代理的方式不断发展,然后谋取暴利。一些做微电商的号称“月赚百万”,问题是他们赚的并不是买产品的钱,而是层层代理的钱,这与“传销”确实有一定相似性。 (2)严重囤货,暴利多销 在朋友圈卖货,一般以两种情况居多:一是惟低价是取;二是以非标准化产品居多。这两种产品前者因为低价而需求多,后者因为达不到规定标准而利润高。在代理和销售过程中,分销商往往可以以非常低的价格从商家拿货,之后再薄利多销或以暴利销售。 (3)以假乱真,以次充好 因为缺乏良好的维权机制与交易机制,朋友圈微电商存在严重的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的现象。商家或代理商会通过PS修图、晒成果(交易额等)等方式吸引他人,甚至利用微信对话软件、网银转账截图软件等工具来混淆大家的视线,让人以为代理真的很赚钱,而现实情况却并非如此。 4.微电商为何没有想象中好做 很多人将微电商想象得过于简单,认为只要在朋友圈做好推广,不用囤货、不用投钱、也不用发货就能轻松赚钱。然而,真正的微电商并非如此简单粗暴,现实中的微电商之所以没有想象中那样好做主要有以下3种原因。 (1)找不到好的货源 一般情况下,高品质的货源都不是轻易可以得到的,而朋友圈的微电商之所以出现层层代理的情况,也是因为找不到更多的优质货源,只能推出一些廉价或劣质产品。 (2)个人商家的局限性 个人商家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目光短浅、思维短视、急功近利,进而破坏了朋友圈的信任体系。很多人认为微电商就是在朋友圈卖货,事实上分享和推荐才是微电商最好的发展模式,这种简单粗暴的卖货方式已经破坏了整个朋友圈的生态系统。 (3)入驻朋友圈的品牌商并不多 目前在朋友圈微电商能够看到的产品,一般都是一些闻所未闻的品牌。他们采用各种营销手段,在朋友圈大肆宣传,甚至能把一款名不见经传的产品包装成国际品牌。受到蛊惑之后,一些冲动的消费者会购买。 5.去中心化的微电商时代到来 尽管微电商目前存在着诸多问题,然而它依然呈现出了势不可挡的发展之势。业内之所以依然普遍看好微电商,而且微电商的“吸金”能力依然有增无减,主要是因为以下几种原因。 (1)朋友圈微电商虽然乱象丛生,却也不乏实实在在的创业者、掘金者 朋友圈微电商也并不都是靠暴力刷屏来经营、赚钱的,也存在着一些积极引导消费者的创业者、掘金者,他们将这种去层级、去中介化的电商模式走出了自己的风格和道路。 (2)去中心化的移动电商正在崛起 在“第九届中国网上零售年会”上,聚美优品高级副总裁刘惠璞透露了一个事实:一些高质量的海淘产品只有在朋友圈才能看到,甚至在聚美优品、天猫等官网都没有类似的产品销售,这令聚美优品尤感震惊。从这个角度来说,微电商的代购市场可谓前景广阔,而且这一去中心化的趋势若真能在朋友圈蔓延,其潜力将会不可限量。 (3)规范品牌商,做好产品控制,微电商将大有可图 只要建立起相对完善的维权机制和交易机制,把控好货源与产品质量,微电商将会迎来一次大规模的爆发。未来,C2C的个人微电商将会越来越向以团体或企业的B2C微电商靠拢。 (4)基于朋友圈信任经济的需求 淘宝有10多亿的SKU(在淘宝指宝贝的销售属性集合,供买家在下单时点选),这就意味着买家在选购产品时将会非常费时费力。海量的SKU导致的后果是:产品同质化竞争严重,消费者购物成本增加,而且在销量和商品评价上都能够作假。而积极形态的朋友圈微电商则是先有信任,再有分享,只有在朋友之间存在信任关系的基础上才能形成交易;也就是说这是一种信任经济下的分享经济,是移动社交时代的发展趋势。 凯文·凯利在一次演讲中说道:“未来世界会不断从科层制中去中心化,分享和移动化将是趋势,创新将来自前沿和边缘。”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商业领域原有的信息不对称和信息垄断将被完全打破,而微电商有可能成为移动社交电商的新宠。 阿牛笔记:国内第一批社群新媒体实战研究者,首创新媒体霸屏营销体系,坚持写学习笔记,至今沉淀30万字新媒体实战笔记,研发《阿牛笔记新媒体矩阵》课程,笔记连载科学网。微信:625024295
个人分类: 阿牛笔记|605 次阅读|0 个评论
阿牛笔记:粉丝转化成潜在客户不是禁忌,品牌微电商的未来在哪里
zqb625024295 2016-11-9 03:01
--Tips:订阅阿牛笔记 查看往期精彩内容-- 每天读书一小时,你就能超过90%的白领 每天读一篇阿牛笔记,你就能超过90%的CXO 2014年12月初,俞敏洪等人投资大V店,在微电商行业内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作为明星企业家的俞敏洪本来就有太多耀眼的光环,其投资大V店的举动,让众多微电商创业者备受鼓舞,彻底点燃了微电商们对未来的畅想。 1.为什么要投资“大V店”? 大V店的主要定位是帮助妈妈们和自媒体人轻松开店,而之所以将目标人群锁定为妈妈们和自媒体人,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1)大V店瞄准了移动端的碎片化时间 移动化和碎片化是移动互联网的第一大属性,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如何有效地抓取消费者的碎片化时间,是决定微电商产品销售好坏的关键。微信公众账号的操作者都明白,瞄准某个特定的时间段推送消息,取得的传播效果将会更加理想。大V店抓取消费者碎片化时间的方式并不是抓住特定的节点时间,而是抓住特定的操作者,妈妈和自媒体群体有更多的自由时间来操作微店。 (2)大V店解决了微电商的信用问题 大V店顾名思义,其操作者一定是在某一领域或某个行业有较高的知名度,并有自己的粉丝和消费者群体的。如同微博“大V”一样,影响力和号召力是决定消费者是否购买的关键性要素。大V店一方面用“大V”的公信力来消除粉丝和消费者对产品的质疑,从而促进产品销售,同时也为自媒体人提供了最佳的微信变现方式。而俞敏洪等投资人正是看中了大V店的这一点。 (3)大V店用人格来为品牌背书 在解决了信用问题之后,下一步的关键便是品牌积累。虽然微信的营销传播功能尚不成熟,却是一个很好的客户关系管理工具。自媒体平台的发展就是一个积累粉丝的过程,把平台的忠实粉丝转化成潜在客户也是平台变现的重要方式。这与大V店的定位不谋而合,再配合用人格为产品背书,口碑效应、品牌效应便可以快速地显现出来。 2.大V店面临的两大难题 虽然“大V”的影响力和公信力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赢得消费者的信任,但大V店依然有两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问题一:流量从哪里来? 流量是电商的生命线,即使再有影响力的人也希望天天都有更多的新人来关注自己,购买自己的商品。微信与微博不同,不是人人都像李开复、韩寒那样具有强大的影响力,拥有罗振宇、鬼脚七那样的专业度的人也是凤毛麟角,微电商里真正愿意为你买单的人大都是你熟悉的人。对于众多的“买手”“达人”来说,则需要为其注入更多的流量才能发展起来。否则,大V店就会变成一个空壳。 (2)问题二:如何对消费者进行有效管理? 粉丝和消费者的管理是十分复杂的。大V店上的消费者沉淀,更多的是依靠“大V”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这种沉淀也是非常脆弱的,如果缺少利益的驱动和有趣的内容则很难留住这些粉丝。关注公众账号的粉丝,可以和“大V”学习分享有价值的内容,而“大V”也可以在公共账号里通过自媒体招聘的方式变现。 3.品牌微电商的未来在哪里? 目前,微电商主要有两种流派,一种是以口袋购物为代表的C2C流派;另一种是以微盟旺铺、京东微店、口袋通微电商城组成的腾讯系微电商和微信第三方为主的B2C流派。 各流派都有各自的优势,口袋购物的商家基础非常强大,京东微店有腾讯的支持,第三方在聚合分散的社会化媒体流量方面有一定的优势。未来的发展有可能会是两种流派共生共存,就如同淘宝和京东,一方的强大并不意味另一方的衰弱。 4.离开“朋友圈”,微电商还能怎么做? 微博和微信相互竞争,QQ空间已有些过时,陌陌、易信的活跃度也在下降,BBS和贴吧的效果也微乎其微。在目前看来,与微信捆绑的微电商,除了朋友圈似乎没有更多更好的营销渠道来进行品牌传播。然而在朋友圈做推广营销,却具有极大的风险,稍有不慎,就可能遭到官方“秒杀”。 当前,微信既想发展电商又不希望破坏朋友圈生态,如此就应该开放一个与朋友圈并列的“购物圈”作为营销通道,否则不仅微电商消费者很难发展起来,而且微信自身也会陷于不利的境地。 当前基于微信的微电商的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3种。 (1)自营 也就是自己直接销售商品的模式,采用这种模式的以淘宝迁移过来的商家居多。他们大都具备一定的经营经验,也比较熟悉朋友圈的运营技巧;他们在淘宝上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客户人群,入驻微信平台,建立自己的公众号,只是增加了一个推广平台;他们在新的平台上时常与好友们分享自己的经营经验,偶尔发发广告,做做活动,建立与消费者的关系。 (2)找代理,做分销 在微信平台上有些人采用不同的微信号配合美女的图像广泛加人,进行暴力刷屏,或者在不同的社交平台、BBS上满世界地发广告。更有人利用群发功能一键群发,以强制骚扰的形式让朋友看到自己的产品。结果是层层代理,层层压价,走上了畸形发展的轨道,也污染了朋友圈。 (3)营销培训 在微信推出的初期有很多所谓的营销大师打着微信的旗号四处行骗,各种营销兵法、武器秘籍满天飞。“月入百万、流水千万、微信创业”等各种诱惑的宣传语,不绝于耳。随着大家对微信认识越来越成熟,“忽悠”的难度越来越大,营销培训越的模式已穷途末路。 准入门槛低、营销成本低、口碑传播快是微电商快速火爆的重要原因,然而在繁荣的背后,很多人开始感到“微电商”越来越难做了,营销推广经常遭遇屏蔽或吐槽。在现有的环境中,每在朋友圈刷一次广告屏就是对自己信誉的一次透支,长此以往不是“粉转路人”就是“粉转黑”,这样的发展难以持续。 5.未来的微电商会怎么发展? 缺乏完善的交易体系和信任机制的环境中,只能单纯依靠朋友圈里的暴力刷屏和微信上互动,微电商的前进之路越走越难走。朋友圈的红利已近乎消耗殆尽,众多微电商彷徨在十字路口。未来的微电商会可能会有以下4个发展方向。 (1)以C2C为主的个体商家 淘宝培养了消费者在PC端的网购习惯,从而开启了全民网购的时代。微信则培养了消费者在移动端的社交习惯,并且其移动端的购物习惯也在逐渐形成,或许,微信将会开启全民开店的时代。微信的诞生让自商业成为可能,让我们迎来一个“买家即卖家”的移动购物时代。 虽然很多人对微电商的未来表示悲观,但对比所有的移动电商平台,微信的试错成本是最低的。目前微信电商是最大的移动电商群体,随着微信的不断成熟,这一群体将会形成一个巨大的联盟体,迸发出巨大的能量。 (2)以B2C为主的品牌商家 B2C模式是所有平台方和第三方最为看好的微电商发展模式。不管是以微盟旺铺为代表的第三方,还是以京东购物为代表的品牌电商,微电商的最终发展都是规模化运作。 这种规模化是一个从C2C到B2C的升级过程,比如淘宝初期的运作是以C2C模式为主体,但当这一模式无法适应市场需求时,天猫(B2C)便应运而生,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也逐渐从追求低价转向了更加看重质量和品牌,微电商也是如此,在朋友圈售卖商品只是微信电商的第一步。 (3)以C2B为主的“小而美”的品牌电商 C2B模式没有在以流量为王的PC时代迎来大繁荣,然而其蕴含的能量确实是巨大的。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定制化、个性化的产品将会是重要的需求潮流。非标类的产品借助微信通过口碑传播和精准营销,更容易发现潜在的用户。在去中心化的社交电商平台上,“小而美”的产品将会迎来全面的发展。 (4)围绕本地化生活服务的O2O O2O模式的困境在于线下资源整合难度大,特别是物流等各方面操作起来非常复杂。马云说过“抱怨最多的地方就是机会最大的地方”。O2O的关键在于服务。如果微电商能够把自己的定位由一个商品的售卖者转化为一个移动客服,帮助终端的消费者解决找信息难和信息不对称问题,那么微电商就会发展成为移动电商的桥梁。 阿牛笔记:国内第一批社群新媒体实战研究者,首创新媒体霸屏营销体系,坚持写学习笔记,至今沉淀30万字新媒体实战笔记,研发《阿牛笔记新媒体矩阵》课程,笔记连载今日头条。微信:625024295
个人分类: 创业心得|596 次阅读|0 个评论
把握移动电商发展趋势,依靠粉丝和玩法提高核心竞争力
zqb625024295 2016-11-9 02:42
--Tips:订阅阿牛笔记 查看往期精彩内容-- 每天读书一小时,你就能超过90%的白领 每天读一篇阿牛笔记,你就能超过90%的CXO 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微电商作为移动电商的产物和组成部分,已经获得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电商从业者应该把握住移动电商的发展趋势,看清未来的格局和方向。就像“打败微软的,一定不是另一个做PC操作系统的”一样,从眼下的形式来看能打败淘宝的也一定不是其他的类似于淘宝的商城模式,微电商与淘宝隐然已成对立、抗衡之势。 在2014年2月,对于微信商家的付款接口申请,支付宝实行了“不新签、不续约、不合作”的“三不”政策,同时还逐步清退了已经通过申请的商家。淘宝对微信的类似的封杀行为,让双方势如水火。2014年3月,微信也很快推出了应对之策——微信支付开始对通过微信认证的服务号全面开放,母婴食品、商超百货、服饰鞋包等都在首批开放的类目中。 这样一来,微信也正式形成了属于自己的以微信公众号为基础的电商闭环模式,微信与阿里之间的颠覆论调由此甚嚣尘上。而对于微信而言,想要颠覆阿里这个庞然巨物显然并非易事,但险峰之处自然也有无限风光。 1.微信电商的个性化发展之路 微信电商与淘宝商城式的电商之间的最大区别就是“关系”与“流量”之争,微信电商侧重于经营“关系”,而淘宝电商争的是“流量”。在未来,移动电商必然会成为主流,而移动电商的发展则一定是为了满足消费者越来越多样的个性化需求。 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实现方式大体有以下两种。 (1)通过智能手机的传感器,收集和分析消费者的行为数据,进而洞察消费者的行为特点和购买需求,实现“所想即所得”的终极要求。 (2)以消费者需求为基础,将市场无限细分。这样导致的结果是,产品、品牌或者商家将以碎片化的形式存在,而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个性化的需求去关注,并选择购买。 对于这两种方式,第一种需要非常强大的技术支持,而第二种则更简单,也更容易实现。事实上,微信公众号的发展逻辑也正是基于第二种方式。微信电商以公众号的形式,将消费者需求进行无限细分,而消费者在自身偏好的基础上,可以自行去匹配商品,这样一来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了。 所以说,微信电商本质上来说,应该属于社群电商的范畴,其运营思维和发展模式也应该是以社群和关系为基础的,而以流量为基础的传统商城思维和模式显然已经不适用。 2.微信电商与其他电商形式的区别 在微电商时代,微信电商与其他电商形式相比,有哪些区别和特点呢? (1)购物的碎片化 2014年的“双11”,移动端的成交额占比从2013年的15.3%一下子激增到了42.6%,如图1-4所示,这个数据就足以显现出移动端购物的趋势了。在这个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无论在何时何地,似乎都在与移动互联网发生着关系,聚餐吃饭时、坐车无聊时、休闲逛街时、躺在床上时,手机成了我们片刻不离的伙伴,甚至上厕所也习惯带着手机,浏览一会儿网页。 所以说,手机上网已经成了这个时代人们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的生活习惯。正因为这种无时无刻、随时随地,以移动客户端为基础展开的网购自然也就显得碎片化了,甚至吃个饭或者上个厕所的时间就能下好几个订单。 (2)购物的场景化 从目前来看,场景化购物已经现出端倪,虽然尚未大范围形成,但是对未来网购模式的影响也可见一斑。下面,我们就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一天,你和朋友一起到附近的一座餐厅聚餐。吃饭期间,你看到餐厅大厅里醒目的位置上有一个二维码,于是便随意拿起手机扫一扫。 扫描之后,你便得到一个信息:“亲爱的消费者,扫描该二维码就可获得打包盒,为您的家人打包带一份饭菜回去吧,里面将承载着满满的爱。”于是,你吃完饭,又买了一份饭菜打包回去了。 你拎着打包盒,走在寒风刺骨的大街上,想着要是有一双手套就好了。这时候,前方一条商业街的入口有一个醒目的二维码,于是你扫描了一下,它显示出街内商铺的售货类型和位置,而其中一家商店正是卖手套等日常用品的。于是,你很快进去买了手套,拎着打包盒高高兴兴回家了。 这是一个线下的场景化购物案例,而线上的场景化更多地要依靠多样化的营销推广方式。如在2014年“双11”期间,京东在微信公众号发起的智能手机集钱活动,这就是一个比较简单的线上场景化展示。 (3)购物的情感化 对淘宝商家而言,只要有流量入口,只要找到流量,自然会客似云来。而微电商模式,偏偏是没有流量入口的,靠的是情感化的关系运营。 比如:一个微电商商家的公众号里有100多个好友,他就可以和好友们聊聊天,看看大家有什么需要,往往一聊可能就有生意上门了。而且,在这个圈子里,大家会慢慢记住有这样一个店家是卖某一类产品的。一来二去,只要和朋友圈里的好友们建立起情感和信任关系,大家有需要的时候就会想到你了。 可以说,这就是微电商最初期的情感化模式。在这种模式中,朋友圈就是展示商品的渠道,而情感是达成交易的基础。不过,这个模式的弊端也日益显露,想要发展成为更高级的模式,还要向B2C形式的微电商转变。也就是说以微信为依托,将微信公众号与本地市场相结合,逐步打造一个小而美的微电商品牌。 未来的微电商,不可能走类似淘宝的一体化平台模式,只能走多样化社交玩法的社交电商模式。你需要做的不是在电脑前绞尽脑汁地思考如何吸引更多粉丝,而是切实走到消费者中间去,和他们成为朋友。让消费者感受到你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而不是一个冰冷的logo或者品牌。微电商的未来,是让交友产生关系,让关系创造价值。 3.微电商的核心竞争力 那么,在微营销概念越来越火的今天,基于微电商自身的特点和情况,相对于淘宝模式的拼流量而言,微电商的核心竞争力又在哪里呢? (1)微电商拼的是粉丝质量 微电商说得简单一点,就是在微信、微博平台上进行营销、销售活动的商家。淘宝电商吸引消费者的方式是促销传播,如限时打折、整点秒杀、满就送等活动,活动本身都是由统一的平台推出和打造的。而微电商平台是靠社交传播来吸引消费者,平台只提供技术支持,所有的买卖活动都通过微信、微博等社交环境自由开展。 微电商的运营核心主要在于企业微信账号的粉丝质量和互动运营的黏性。 良品铺子是一家集休闲食品的研发、加工、分装、零售服务为一体的专业品牌连锁运营公司,它的微信营销就比较成功。良品铺子微信号所拥有的粉丝数量超过121万,而且大部分粉丝都是其门店的老顾客,对其有较好的认知和忠诚度;良品铺子的微信还通过长期持续更新的新鲜内容,以及娱乐化的互动游戏,让自己保持着较高的互动率和活跃度。其微信号的互动率达20%以上,活跃度也超过50%,远高于行业12%的平均水平。这也意味着,良品铺子的微信每发一条消息,就能吸引25万以上的粉丝前来查看或点击。 据了解,良品铺子有两个移动端口,一个是支付宝服务窗,另一个便是良品铺子的微电商平台。目前,良品铺子微店的销量每月都在成倍增长,相信随着移动电商在悄然改变消费者购物习惯的同时,微店将成为良品铺子的一大利润增长点。 (2)新玩法让参与感更强 微电商平台相对于传统电商平台而言,增加了很多创新性的玩法,比如降价拍、团购拍等活动都具有一定的娱乐性,可以增加消费者的参与感。 以团购拍为例,一件标价80元的商品,你若能够号召100人加入进来一起购买,价格可能降到60元;若是能号召200人一起购买,价格可能降到50元。也就是说,买的人越多,价格就会越低,这样就能刺激大家奔走相告,将商品分享给更多人。 虽然目前来看,微电商平台的体量还无法与传统电商平台相比,但这种对电商新模式的探索依然对企业有着巨大的吸引力。比如,微电商有以下特色与优势:入口与出口都搭载在社交平台上;病毒式的开户与传播,让信息蔓延得非常迅速;是以熟人关系链为基础推出的创新型支付。另外,微电商平台还可以轻松地将商家联合在一起,实现信息的多次传播。 阿牛笔记:625024295,星火社创始人。
604 次阅读|0 个评论
以创新模式发展“小而美”经济,创业者如何玩转微电商?
zqb625024295 2016-11-7 21:39
每天读书一小时,你就能超过90%的白领 每天读一篇阿牛笔记,你就能超过90%的CXO 近两年来,微店铺、微秒杀、微返利、微限购、微团购、微卖场等丰富多彩的微电商生态纷纷出现,尤其在微信支付、微博钱包等支付方式开通以后,微电商生态成功闭环,围绕微电商出现的微经济时代破空而来。 1.微电商扑面而来 基于微博或者微信等微平台的电子商务行为,或者基于交互、分享、评论、口碑等个体传播过程中产生的个人电子商务行为,都属于微电商的概念范畴。与追求大规模运营的传统电商相比,微电商更倾向于通过为消费者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服务占领细分市场,以创新模式发展“小而美”经济,因而微电商又被称为“每个人的电子商务”。顾名思义,微电商是每个人都可以进行的经济形式,它开启了电子商务的全民时代,为众多小微企业和个人提供了电子商务的创业机会。凭借更加多元化、人性化的购物模式和服务,微电商为消费者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极致的线上购物体验。 随着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的兴起和移动互联与智能终端的普及,社会步入了移动社交时代。以“80后”、“90后”为主体的消费群体表现出更具个性化的消费需求,随之兴起的电商模式也在不断进化,从B2B到C2C、B2C到大平台和C2B,到如今的媒体化电商以及个人电子商务,一个全盛的微电商时代缓缓拉开了序幕。 2.诸侯混战微电商 微电商的蓬勃发展也吸引了许多传统电商的注意。他们在微博、微信等新兴的电商平台开疆辟土,社交媒体不再是单纯的社交平台,还承担起了商家的品牌展示、销售与支付等多项功能。 2011年年底,腾讯微博推出了新的电商平台“微卖场”,如图1-3所示,在国内市场首次实现了社交平台与电子商务的结合。上线当天,正品鞋购物网站好乐买第一个尝鲜,在微卖场推出了转播降价的“倒贴式营销”,仅半天内,作为活动商品的某款鞋子就得到了1239次转播,500件商品在5小时内售罄。 图1-3腾讯微卖场价值链 由于微卖场能够为商家带来可观的流量,短时间内吸引了大量商家加盟。2012年年初,阿尔卡特、麦包包、韩都衣舍、匹克、斯波蒂卡、神州数码、杜蕾斯等500家知名品牌集体入驻微卖场平台,微卖场可以提供的商品选择不断丰富,微电商的营销活动也日趋丰富多彩。 2011年8月,传统电商京东商城与新浪微博平台合作,开启新浪微博“微购物”模式。京东在微博窗口设置抢购通道,产品覆盖从3C到日用百货等百余种品类,只要点击微博页面的“抢购”按钮,商品就会自动放入京东的购物车内;这一新型合作模式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京东通过微博平台售出的产品价格总额已达5亿。 2012年3月,奇瑞汽车在微卖场推出了奇瑞E5“转”回家的创新营销活动。活动微博每被转发一次,E5汽车就自动降价0.5元,直到有人出资购买为止;如果一直无人购买,这台汽车最后可以降至1元。通过这次活动,奇瑞赢得了近十万次的曝光,微博粉丝几天之内狂涨3万多人。 以上虽然也启用了微电商营销模式,但当时微博只能起到聚集流量、浏览下单的作用,具体的交易和支付环节还是在支付宝这样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完成,导致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并不满意,大大限制了微电商的发展。 2012年12月,新浪开通了微博钱包,实现了微博营销的商业闭环。21日,小米手机在新浪微博开售5万台小米手机,并于5分14秒内华丽卖空。这场活动从预约、抢购到下单购买以及支付环节全部在新浪微博平台上进行,被誉为微博社会化网购的开场秀。 3.微电商时代全面提速 早在2012年4月,新浪微博就开始了打造广告投放平台、会员体系、数据挖掘系统等动作,年底又尝试了电商业务,2013年6月再次推出“微美食”活动,试水O2O。微博钱包推出后,微电商时代开始了全面提速。 2012年12月15日,在自有支付软件“新付通”的基础上,新浪上线了国内第一款社交钱包“微博钱包”,为消费者提供轻松、快乐和安心的移动支付体验。与支付宝钱包类似,微博钱包具有快捷支付、刷卡支付、话费充值、水电费缴纳、信用卡还款等多种支付功能。除此之外,基于微博的先天社交属性,微博钱包还实现了微博生态圈的O2O商业闭环。与其他第三方支付应用相比,微博钱包不用单独注册,只要有微博账号就会自动获得钱包,极为方便。 支付功能开通后,所有的交易环节都可以在微博平台完成,新浪微博商业生态成功闭环。消费者在微美食下单,通过微博钱包付款,然后凭手机验证码到线下商铺消费,整个交易都在新浪体系内完成,新浪微博O2O商业模式的闭环更为明显。此举进一步实现了微博的商业价值,带来了大量的客户;微博相关的广告位价值也不断攀高,微经济全面启动。 微博、微信等社会化网购服务不仅仅是微电商的一种模式,还可能带动开心网、人人网、豆瓣等其他社交平台一起,联合各大电商,用创新型的商业模式颠覆传统互联网市场。 在大电商与社交平台牵手的同时,不少个人网站也开始了小而美的微电商之路,通过为消费者提供更为专业化、个性化的服务,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比如在微博上卖花的野兽派花店,通过其特别的创意、精美的图片和生动的故事吸引眼球,通过个性化、高品质的非标准产品满足高端消费者需求,目前,这家小而美的花店经营得有声有色,微博主页每日活跃着近万名粉丝,产品销量也一直居高不下。 对于众多小微企业和个人商家来说,在微博、微信平台做生意,不但门槛低,而且由于微电商正处于行业初期,竞争远远不如淘宝、京东等大电商平台激烈,更容易寻找发展机会。以淘宝为例,近年来大、小商家之间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大商家越来越强,小商家生存愈发艰难,很多小商家生意难以为继,最终无奈退出。 4.如何玩转微电商? 在微博、微信等社交移动平台,微电商已崭露头角,与其他形式的电商一起分割移动市场,市场潜力巨大。如何才能把握住新的市场机遇,成功玩转微电商,对那些有志于微电商行业的创业者来说无疑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2012年苏菲刚刚去美国留学的时候,就有很多亲戚、朋友,甚至是朋友的朋友请她帮忙从国外买化妆品、奢侈品等,由于当时的国际物流很不方便,帮朋友代购这件事一直让苏菲很头疼。 2014年,在国外留学的苏菲突然发现国内兴起了一股“微电商”的浪潮,于是苏菲也受到启发成为了一名职业奢侈品代购买手。她在微博上展示样品,吸引消费者,通过私信与有代沟意向的消费者进行更深入的沟通,确定商品和款式,然后消费者通过微博钱包付款,随后苏菲去商店购买消费者需要的各种奢侈商品,通过国际物流将其送到消费者手中,消费者收到货物之后可能会在自己的微博主页将之分享。凭借良好的信誉,截至2014年底苏菲的微博主页已经吸引了超过18万的粉丝,生意非常火爆。 苏菲所有的业务都在微博平台完成,没有在淘宝等其他电商平台开设店铺。对苏菲来说,在其他平台进行交易,资金经常压在第三方支付账户里面,难以维持充足的资金流动;而且各电商之间的价格战也不利于自己的生意,与之相比,微博平台显然更适合自己。 在微博平台,像苏菲这样的小商家还有很多,他们利用微博营销引入流量,专注小而美的微电商之路。同时,微平台上还活跃着大量的淘宝商家,他们将微博平台链接到淘宝的店铺,通过大量的广告转发和粉丝密集评论的方式进行微博营销,消费者点击之后直接被转到淘宝页面,之后的交易环节都在淘宝完成,微博只起到汇集流量的作用。 营销是微电商发展的基石,决定了微电商能够做好。具体的微博营销主要包括5部分内容: (1)微博主页的名字、定位以及装修一定要用心做,最起码不要引起消费者的反感,而且名字和整体风格最好和店铺一致,这样更容易让消费者接受; (2)微博营销的主要目的就是吸引粉丝,因而商家要保证每天的广播频率,不断增加广播听众数量,快速积累粉丝; (3)商家要保证微博页面的内容质量,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可以采取借鉴国外优质网站的信息、站外推广自己的博客等方法; (4)可以做一些促销或者抽奖活动,发布特价或打折信息,发起限时打折或秒杀活动,以让利或者奖品来吸引更多的听众,积累人气; (5)可以在微博页面做一些别出心裁的推广语,迅速吸引大量消费者的关注和转发,能做到病毒式的传播就更好了。 以上方法都是针对小商家的建议,对于大商家而言,微博营销可以外包给专业的营销团队,或者直接与平台运营商合作,进行精准的投放,购买专业的服务来实现销售的增长。 5.短板需要补齐 尽管微电商显示出了巨大的潜力,但是不可避免的,这种形式也有自己的缺陷。经历了一轮疯狂的增长之后,微电商的短板也渐渐显露出来。例如,目前的社交化体系难以实现电商模式的全面落地,物流、退换货以及评价体系需要从零做起。只有解决了存在的问题,微电商才能真正走向成熟。 另外,不同平台都拥有大量的注册消费者,而且他们的需求广泛驳杂,要将这些大规模的商家资源、消费者资源以及分散的需求整合在一起,就需要建立大数据中心,通过云技术来完成这些大数据的计算与分析;而这个工作不是一家平台可以承担的,不能完成这个工作,就难以实现精确营销。 微博平台的网购流程仍需改进,很多企业对网购流程的规范操作缺乏信心,因而只是单纯借助微博平台来做产品展示,至于购买及交易等其他环节都在其他系统内进行。消费者也对交易的设计有所不满,比如在微博钱包中充值之后,却不能像支付宝钱包那样随时取出。还有业内专家批评微电商急功近利,摊子越铺越大,背离了“小而美”“以微见著”的初衷。 当务之急,微电商需要尽可能争取更多线下商家的支持。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社交平台可以经常开展O2O营销活动,通过为商家提供简便快捷的交易流程,吸引更多小微电商家和个人网站的加盟。 微电商时代已经悄然开启,在与传统电商的竞争中,未来微电商是否可以克服重重困难与挑战成功上位,在网购市场打下半壁江山,铸就微电商的辉煌霸业?我们只能等待时间给予的答案。 阿牛笔记:625024295
个人分类: 阿牛笔记|69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喜劇] [废柴兄弟(2016)][720p][中国大陆][主演:王宁]
lcj2212916 2016-5-19 22:26
《废柴兄弟》的喜感幽默,处处是废柴对苦逼生活的自嘲,而这种乐于自嘲的态度,正是源于废柴心中的梦想。自嘲式情景喜剧的形式,让观众更清楚看到看似是“loser”的人生废柴,实则是积极向上,追求奋进的上进青年,传递欢乐正能量。 《废柴兄弟》走红电商,不得不说剧中的废柴们是深受广大网民喜爱的,而其所传达出的“废柴精神”也是传递着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深得人心。 下载地址: http://www.yimuhe.com/file-3060072.html
1423 次阅读|0 个评论
最后什么样的人留在了香港?
热度 14 kongling814 2016-5-1 09:46
又到了五一,关口满满的全是人。都说 香港人血液里面流淌着水客的基因 ,我觉得说得不错。有巨大的利润空间,就会有人铤而走险做水货的生意。 不知道水客算不算创业,不算的话,你真的很难在香港看到其他的创业者。 现在香港已经没有创业的环境,所有人都在给那几个巨头打工 。高昂的房租,人工成本,让稍微有点特色的店铺都难以为继,我不懂经济,只是偶尔不想吃连锁的快餐,都找不到吃的,喜欢的唯一面家也因为房租太高撤离了沙田,免不了几句牢骚。 国内的支付宝,电商平台风起云涌,香港市场他们却很难攻进来,为什么呢?当然这跟他们的人工物流成本过高不无关系,但是香港实体经济太过发达,零售店铺无处不在, 一张八达通 无孔不入, 堵死了所有的电商平台 。 以微信为例,微信的海外市场拓展算是成功的, 但是港人死活就是不用微信,独独偏爱whatsapp。 说到微信和whatsapp,谁用了微信都知道好用过whatsapp上百倍,港人却弃之。下面亲身经历说说微信好在哪里。 几日前在中环的美国大使馆办理签证的时候,被告知照片不合格,要重新去拍照。里面有一台自动拍照的机子,于是去排队。当时排在我前面的一个香港看上去是学生样子的男孩说自己零钱不够,拍照收费50,他只有20,问我借30块钱。我没思考就给了他,并告诉他不用还了。可他执意要还,我说如果有微信,你就发个红包给我就行,没有就算了。他说没有,只有whatsApp。 钱也不多,我说那就算了,他执意要留我电话号码,说一定打电话给我还钱,我就给了他,至今我也没收到电话。 当然这只是个例,不巧被我遇到,我遇到的大多数都是好的。 微信至少可以像支付宝一样完成转账, 但是香港几乎没有这样的平台,死守着八达通, 可是那天美国大使馆的自动拍照仪不支持八达通。我不知道这样下去,香港的八达通还能撑到几时? 所以,香港高校毕业生想自谋职业,很难,有的就开始北上,去深圳创业。 曾听一些上了年纪的教授哀叹: 香港不假时日就会与内地一个三线城市相当, 说不定也赶不上,沦为一个县城也说不定 。说的多少有些悲观,但不无道理。这么不看好香港的未来,所以他们退休之后都是要移民的。 据我所知, 有条件的会移民,没条件的制造条件也要移民 。像很多教授曾在加拿大或者澳洲读博,已经取得了那边的居留权,移民自然好说。没条件的怎么办?我的一个好朋友,他的哥哥嫂嫂都是在香港长大受教育,普通工作。婚后贷款买了房子,育有一子,不满周岁。他们不想孩子在香港成长,于是果断卖掉房子,还好去年卖的,没有赔钱。之后二人同时申请新西兰的一个课程带着孩子去读书,之后移民。 曾有国外友人跟我讲: 香港真的不适合定居 。大部分内地毕业生不是出国就是回去内地发展了,我真的不知道 最后什么样的人留在了香港?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893 次阅读|50 个评论
实体商铺如何应对电商冲击?
niehuihua 2016-1-31 09:19
小商品市场如何应对电商冲击?|NIE学术团义乌调研感想之二 【按】 2016 年 1 月中旬,我的课题组( NIE 学术团)在浙江省义乌市调研了大约一周,学生们受益匪浅,回来后写了很有意思的调研笔记。这是第二篇。 【导读】电子商务无疑对实体店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对于依靠小商品批发市场崛起的义乌市来说,电商的冲击尤其明显。然而,在电商冲击下,传统的实体店面就没有自己的独特优势吗?不妨看看这位同学的调研分析。 文 / 章逸然 始皇二十五年,会稽郡有青年,名颜乌,事亲至孝,父死而负土筑坟,乌鸦见之,感,衔土相助,嘴喙皆伤,故此地古称“乌伤”。“乌伤”之地位于今天的浙中地区,也就是我们这次调研的目的地——浙江义乌。火车驶过杭州,便是山一重,水一重的境地,颇有一种“雾里看花,看不清花的姿色;水中望月,望不清月的光晕”的感觉。这也正是此次义乌之行带给人的感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现实远非几本教科书能解答剖析。 电商:冲击还是机遇? 虽然说“绝知此事要躬行”,但从一些表象来看的问题并不能反映问题全貌。义乌行之前,总认为义乌市场会因为电商的兴起而遭受重大冲击,然而单纯考虑网络平台较低的建设成本以及能够节省买家和卖家在现实交易中所需要的诸多成本(如交通费用、商铺租金)之外,却忽视了很多实体贸易与交易平台不可替代的因素以及实体平台与电商平台的互补。 首先,义乌的市场属于大批量批发贸易,很多商品的样式以及品质往往需要看到实际物品。 在与某商贸公司负责人的访谈中,他认为网络购物买来的很多东西可能与照片中看到的大相径庭。该公司是一家主要经营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的企业,其公司负责人想必对网购有更深的了解。在交谈中他也提及他们的主要经营家具,也是依托于义乌这个小商品市场。家具的样式较多,公司老总说:“在市场上能够更加直接看到家具样式,而且义乌这里有很多供货商,他们的商品并不是直接就放在店面中,店面中往往可能是一些过时的样式,针对大批量采购,肯定要看后台更多的货物。” 除此之外,货物的质量如何考量与检验也是采购商重点考虑的因素。 网上购物由于是线上交易,商品造假的成本也相对较低。老总说“依托义乌的实体市场,他们主要经营品牌商品,义乌小商品城本身就有很严格的审查制度”。的确,厂商在小商品城有商位,这就是一个可置信的承诺。义乌小商品城的摊位,在最好的时候,租金达到 80 万,最近两年也要 30 多万。固定的摊位在那,即使售假也是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的,更何况与采购商的交易并非一次性博弈,售假并不能得益。小商品城集团负责人也向我们介绍了商品城防止假冒伪劣商品的积分制,一旦违反诚信经营,最重的处罚将是收回在小商品城内的店面。另外,老总还向我们介绍说:“采购商采购商品,如果是批发型商品,正常来说,采购商要来验厂验货,整个生产过程都是要验的。这个也是有实体商铺存在的好处。正常下一个订单,我们是要监测你的生产过程,或者是委托别人来监测你的生产过程的。包括你工厂有没有能力生产,你的安全条件、环境条件,这个都是要验厂的。”这也就是实体店不可被电商替代的第二因素,因为实体店面的存在,商品质量得到了更强的保障。 再者,公司负责人也强调了实体店面相较于“天猫店主”在代理权上的优势。 老总说:“比如说你去谈一个品牌,他不会把代理权给一个天猫店主,但是可能把代理权给我们。”我想这与该公司依托了义乌的小商品市场实体环境是分不开的。 其实实体店与网络电商之间也不全是替代与竞争的关系。在我们走访的另一家外贸综合性民营企业,他们公司的负责人坦言道,近年来他们也开始发展电子商务,公司中有一个团队做了 9 年之久。其实一进公司我们便发现了门上悬挂了“阿里巴巴寻梦基地”的牌子,公司的刘总解释道:“每周我们都能接受两批做阿里巴巴的人,来这里交流,人数都在 60 左右。这个不一定是业务上,只是交流。我们肯定是没有阿里巴巴大了。在阿里巴巴上市第二天他们支付宝就有找我们说要合作。现在也有合作,包括易达通。阿里巴巴也不是万能的,也需要捆绑。我们做速卖通,将近 9 年了,团队也有几十号人。合作关系更准确一些。” 诚然如此笔者也不能否认电商给实体经济带来的冲击,然而义乌之行却发现不能大而化之地分析这样的冲击。电商对义乌这样以实体小商品批发店面发展起来的小商品城、商贸经济,带来的究竟是冲击还是机遇,也是需要仔细思考,在现实中寻找答案的。 聂老师点评:我高中是学文科的,当时对“经济常识”那一门课最感兴趣,因此后来报考中国人民大学时毫不犹豫地选了“工业经济”专业,放弃了新闻和法学这两个热门专业。不管高中教科书被大家遗忘或者批评得多厉害,有一句话我认为是最有价值的:做生意,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转”。如果加上“规模经济”就更完美了,这就将波特在《竞争战略》中提出的两种主要战略——差别化和成本优势——都刚好概括了。仔细思考一下,天下成功的企业不都是遵循了这个简单的法则吗? 延伸阅读: 政府怎能做到“收放自如”?|NIE学术团义乌调研感想之一 猴年到了,你还记得小时候看过的经典《西游记》吗?你发现了深藏其中的管理法则和领导艺术吗?欲知详情,请阅读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聂辉华的新书 《跟西游记学创业——一本人人都要读的管理秘籍 。这是中国第一本企业理论通俗读物,3个月之内 中央电视台两次推荐 ,2015年底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文艺之声频道对该书和聂辉华教授进行了一小时直播专访, 世界著名华人经济学家黄有光教授、共识网总裁周志兴先生等人联袂推荐。 签名版在 天猫 热销, 京东 、 当当 、 亚马逊 正在热售,2016年1月1日 , 本书在京东分类销售排行榜上名列第10! 点击链接直接购买。 ———* ————* ————* ————* ————* ————* ————* ————* ——— 中国的问题,归根结底都是政治经济学问题。 “聂氏政经评论”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经济学院教授聂辉华负责运营。喜欢我们的文章,请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或者搜索微信号(ruc_nie)关注我们。
9715 次阅读|0 个评论
出版互联网+时代:电商独大也需重视实体书店体验
cathyfan 2015-12-30 08:36
全球瞩目的乌镇互联网大会已经过去了, 来自全球120多个国家(地区)和20多个国际组织的2000多位代表,共聚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以及来自政府、企业、学界、民间团体、技术社群和国际组织的领导人与高级别代表出席此次大会 , 可以说, 互联网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成果,已成为驱动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惠及全人类的重要力量。 乌镇互联网会议不过是一次契机,让世人更直观地看到了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影响力。 作为一名编辑,我也非常关心此次互联网大会的成果对于我的生活、工作所带来的影响, 仔细看《乌镇倡议》倒是真觉得出版行业的发展息息相关,比如第三条: 共享网络发展成果。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促进互联网与各产业深度融合,保障网络空间数据流动的自由和有序,早日形成联通全球的网络市场,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促进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目标实现,为全球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让更多国家和人民搭乘信息时代的快车。 对于出版传媒行业而言,数字经济的很大一部分就是数字出版和电子商务。未来数字出版势必成为出版业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而电子商务的网络销售也会成为常态,可是电商独大、实体书店消亡是好事吗? 我想起前天晚上因为失眠,只能点灯夜读消磨时间。我看的是王阳明的《传习录》,这种书其实没有什么编辑难度,都是公版书了,并且各个出版社已经出了很多版本,理应没有什么错讹了,但是实际上我错了,翻开书的勒口和前言,对于王阳明的“阳明”二字的来历居然说法不统一,我只好去网上仔细查对到底哪个是对的。 如果是在书店里翻阅之后再买,我肯定不会买这本书。十年前,海淀图书城还非常繁荣昌盛的时候,我在那买了一本李碧华的书,那时候我还不是编辑,只是一个普通读者,买到这本书之后发现错误百出,忍不住拿笔一一修改,改到最后忍无可忍,就拿着这本被我已经改的面目全非的书到书店去要求退货,几番辩论后书店真的给我退了,我又换了一本我喜欢的书。 现在我拿着这本书却不知道怎么处理。本来电商经常做活动,图书折扣已经非常的低,如果我想退货未必不可以,只是我要联系电商客服、找快递员、时刻关注退货的状态,最后费的精力远远超过退这本书的价值了。如此一来,我确实不想折腾退货了,凑合看算了,如果有不确定的地方就去查查就好了,我还是编辑呢,改错是我的职业习惯。 这几年,亚马逊、当当、淘宝、京东等大型购物网站蓬勃发展后,实体书店开始经历最冷的冬天,大大小小的民营书店出现倒闭潮,如曾经风靡一时的 席殊书屋、明君书店、思考乐书局 都人去楼空,只剩下空荡荡的书架。 在我印象中,我喜欢去的好几家书店,如位于五道口的光合作用书店、中关村的第三极书店、家旁边的纸老虎也是在这几年内纷纷关门大吉。就是我们出版社门口的科学书店,以前是科学工作者淘科技书的圣地,现在也是门可罗雀,每次经过书店时,从门口看进去似乎就是一个黑洞,因为没有读者没有顾客,也不开灯,有一半的店面都是空着的,而另一半的书架上似乎都是没有章法、随意摆放的书籍,貌似架上的书也不都是近期出的新书,学科门类也都不齐全。 号称最大的民营书店“第三极书局”从2006年隆重开业到2010年黯然倒闭,只经过了四年时间,这四年,除了实体书店之间的价格大战和飞涨的租金之外,最大的压力就是来自于卓越、当当等网上书店。低廉的销售价格是网上书店后来居上并成功压制传统民营书店的主要手段,除了省掉高昂的租金成本,网上书店拿书的价格远低于实体书店。由于实体书店折扣少,很多读者将实体书店当成“样书陈列室”,抄下感兴趣的书名,回去用更便宜的价格在网上购买。在多重打击之下,民营实体书店只能关门了事,而在这股大潮中勉强不倒的新华书店几乎也变成了中小学教辅教材的天下。 实体书店式微,网络电商独大,真的都是好事吗? 我的答案果断是否,绝对不完全是好事。 没错,现在京东、当当等网上书城经常搞各种促销活动,很多图书都能以极低廉的价格买到,但是买到书和买到一本自己想要的书是两回事。 正是因为大家都习惯到网上书店去买书了,图书价格下降的同时,图书质量进一步下降。就拿我买到的这本《传习录》而言,如果在实体书店,我可以仔细翻看之后决定买还是不买,质量不好的图书销量会受到限制。而在虚拟的网店,我不可能这样去比对,其他读者也不可能,有些内容质量不过关的图书就可以在网上大行其道,正是因为其内容粗制滥造,所以成本低廉,就算是电商低折扣销售也不会亏本。一般读者买到这种书,一是因为不贵,二是因为麻烦,都会像我一样选择凑合看看算了,不会去折腾退货,进一步助长了出版质低价廉图书的歪风,也进一步败坏了图书出版行业的风气。作者随意拼凑、制造噱头,只希望能够吸引读者的眼球,编辑不想着仔细修改图书的内容,只想着尽快推出,越快挣钱越好,而出版社则只以利益为重,对图书质量把控不到位,或者说完全无视图书的内容和质量。大家的想法都是:现在的书这么便宜,读者你们还想怎么样? 如果说电商只是纵容了劣质图书大行其道,那么从现在开始加强源头控制,真正发挥图书出版监管部门的作用,严查严管,这种现象还能遏制一点。更加令人担忧的是,网上书店俨然已经是盗版书和假书泛滥成灾的温床。 这不是危言耸听。 京东、当当等自营书店进货渠道比较正规,盗版书和假书的现象还少一点,而对于借助这些网络平台开的私营小书店,可以说盗版书和假书泛滥已经到了失控的地步,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作为一名编辑,我非常明白一本书的成本组成,编辑、书号申请、印刷、出版发行,这些都需要钱。盗版书和假书很多根本没有编辑这个流程,里面错讹极多,不但影响阅读,更有甚者会给读者错误的引导,图书成本中书号管理费是其中很大的一部分,没有正规国家审核允许资质的出版商不可能申请到正规的书号,盗版书和假书因此不可能有正规书号,对于印刷发行,盗版书的印刷质量和纸张质量都是能省则省,发行渠道更是走地下通道,全程都见不得阳光。如此一来,比起只能在实体书店销售的时代,有了电商平台,盗版书和假书可以公然在网上叫卖销售,价格便宜到惊人,当然质量也低劣到惊人,利润高到惊人,对于图书出版行业的打击也是惊人的。 白岩松说,这一百多年信仰的崩塌,敬畏的河床不在了,或者变低了,因此欲望的河流奔腾泛滥,带来无数灾祸。从实体书店到电子商务兴起,是社会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发展的必然,不破不立,在我看来,现在是另一个立的时候到了。我们不应该埋怨之前破的太彻底,是我们反省建设的太慢的时候了! 经过这么多年的持续发展,网络书店已经占据了图书市场的大半个江山,是时候注重线下实体书店建设了。 除了在线销售,电商平台应该联合相关部门和企业,拿出一部分利润和书籍建立线下书店,在大中城市建立如三联书店一样的阅读书店。这些书店依托大型网络销售平台,不以图书销售为主,主要的经营目的就是提供图书阅读体验,将网上读者评价较好的图书以及近期各大出版社、经销商重点推荐的图书放到书店供读者翻阅。除此之外,线下体验书店还可以建立图书查阅系统,让读者可以定制希望看到的图书,一段时间进行一次统计和更新,提供新的图书。 图书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的编写、出版和发行都有严格的规定,图书质量的优劣对于读者有着深远的影响,说得大一点,出版传媒行业的发展健康与否,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都会有深远的影响。毋庸置疑,网络销售平台的兴起极大的促进的出版行业的发展,但是也给出版行业带来了不可逆转的坏的影响,电商独大的今天,电商平台、出版社和管理部门都应该仔细考量得失,不可偏废一方,网络销售、实体体验双管齐下,才能真正促进出版传媒繁荣健康。
1044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8: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