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睡眠质量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65、从美国教授谈睡眠聊起
baishp 2019-9-29 18:34
65、从美国教授谈睡眠聊起 https://mp.weixin.qq.com/s/cNKSALnkZb3XBCHyJRDTtw 美国教授: 睡眠, 才是让你延长生命的革命性新秘方! 美国教授突然发现饭可以吃饱人。 饭可以吃饱人不是问题,饭从哪儿来才是大问题哦。 告知各位:睡眠质量即肾气,肾阴使入睡,肾阳使醒来。 入睡晚是阴虚,醒来晚是阳虚。 但老年人,久病体虚者,往往睡得晚醒得早,这不好说成阴虚阳盛,说成阴虚阳不虚比较合适。 如果是阴阳两虚,那就会整晚昏昏沉沉似睡非睡,睡得浅,不好说到底有没有入睡。没有入睡哪来醒来?这种睡眠没什么意义,对身体也无好处。 如果阳虚阴不虚,早晨就不会醒太早。 如果年轻人入睡晚,醒得早,还有晨勃,那就算阴虚阳盛。 人体规律是“阴常不足,阳常有余”,但这个“有余”其实是欠债,最后会一次性偿还。那就是死翘翘。 网友A:虚弱和人际情感相关吧 不太懂你的意思 网友A:人际情感关系不好导致阴虚阳虚 我大致明白你说的意思了。侠义讲那是讲夫妻关系不好吧?那的确是,很大关系。 网友A:其他方面的人际关系也影响气息 广义的人际情感关系,可能会有影响。这个我只能推测,没有实际体验 佛门大德说,佛法的最高法门就是慈悲心量的扩大,我想跟这个意思有关吧。 刚才讲到夫妻关系,仅从情感角度讲,但夫妻间的性活动,又是消耗肾气的大王。人生就是这样矛盾。 你是从哪听说的? 你的认知在人们当中并不普遍 网友A:从生活中总结 你是个很善于观察的人哦 网友B:请问入睡早醒得早是阳虚吗? 睡得早醒得早,按说不是阳虚。这是正常情况吧,由于季节变化,使睡眠时间整体平移。 网友B:我儿子入睡晚补熟地是否有效? 按理是有好处的。不过分寸是关键 网友B:你说醒来晚是阳虚;然后你说老人入睡晚醒来早是阴阳皆虚,到底是醒晚阳虚还是醒早阳虚? 网友B:哦,年轻人醒晚是阳虚。老年人醒早是阳虚。谢谢! 老年人全是阴阳皆虚,单独的阴虚或阳虚只是相对平时更甚,且在很短时期内。 你问得好。要说得非常清楚,就要发挥我理工男老学究的特长了。现略说说吧,不画图了。人醒来时间减去入睡时间,这是总体睡眠时间。它的长度不是轻易可以改变的。短的为阴阳皆虚,长的为阴阳皆盛。 我说入睡早、晚,是相对于天地子午卯酉时间来说的,是绝对时间。醒来时间早、晚,是有两种定义的,一种绝对时间,一种相对时间。自己慢慢体会。 如果年轻人阳虚醒晚,一定是指相对时间晚。因为年轻人一般都是阴阳皆盛,他正常醒来的时间(绝对时间)都是比较晚的。比这个正常时间更晚,那才算阳虚。 网友B:我想我说醒来早是指绝对时间 睡眠问题还涉及到一个睡眠深度问题。阴虚或阳虚都会使睡眠变浅。所以阴阳皆盛的人都睡得又久又深。健康婴儿就是这样。 网友C:关键是对“阴阳”的理解 告知各位:睡眠即肾气,肾阴使入睡,肾阳使醒来。 网友C:阴阳平衡对每个人都是不同的。阴阳平衡的表象是-状态 阴阳平衡从中医八纲来说还有表里平衡,虚实平衡,寒热平衡。哪个平衡调好了,都会反映到睡眠上来。睡眠就是验收官。 睡眠就是阴阳二气“交媾”的过程。 肾阴使血化为精,肾阳使精又化为气。 美国教授讲的都对。在科粉眼里,那就是科学,中医道家讲就是落后腐朽糟粕伪科学. 美国教授讲的虽然都对,岂不知其总体所知还只是一点皮毛哦。 继续论道: 还有考虑天地子午卯酉十二时中三个阳气生起的时间:亥时,寅时,午时,更加复杂。人就好像坐过山车一样,从阳气之顶往下掉的时候就开始睡眠。在晚上的睡眠中,年轻人肾阴足,到了寅时阳气生的时候也不醒来,一冲而过。老年人肾阴虚,寅时睡眠冲不过就醒来了。如果肾阳又虚,可能在似睡非睡当中就过了寅卯时,到了辰时也醒不来。这种 似睡非睡对身体并无好处,所以寅卯时要起来活动活动,以人力提升阳气,到了卯辰时再睡。这时候的睡眠对身体就是有好处的。 网友D:不能简单地以睡或眠的长或短来判断阴或阳的盛或衰吧? 毕竟有人晚上只睡5, 6个小时, 白天却精神百倍; 有人晚上睡15, 6个小时, 白天仍然萎靡不振。  你看现代医学反复说了,深睡,那种眼球快速翻动的睡眠,才是最有益的睡眠。他们说的是对的,那是真正的睡眠。我昨天说的“阴阳二气交媾”的睡眠也是此意。我说睡眠时间长,当然是在这种睡眠的前提下。如果脱离这个前提,那就是那种浅睡,似睡非睡。这种睡眠要么阴虚要么阳虚,于人无益。我昨天也大致说了睡眠深浅的问题。阴虚入睡晚,阳虚醒来晚。入睡或醒来的过程会是一段浅睡,不像阴阳皆盛的人,入睡与醒来的时间界限很清楚 网友E: 我是入睡晚,醒来也晚中间还醒。 你早年不是这样的吧? 网友E:前两年躺下去睡到天亮。 那就是这两年身体变差了。入睡晚的确要采取些措施。醒来晚,对身体影响不大,只要白天不昏昏沉沉。阳虚一般表现在大白天,而不是早晨醒来时。特别严重时也会表现在早晨~上午。 网友E:白天倒是蛮精神。就是睡上睡不好,白天好像也有精神,我可没打鸡血。美帝不让打。 你白天那个“有精神”不太靠得住。因为人体规律是阴常不足,阳常有余。但这个有余实质是是欠债哦。 你现在还年轻,抵得住,晚上没睡好白天也有精神。等你白天也昏昏沉沉的时候,那就是阳虚比较严重了。你可能还要过些年头才能体会到。 网友E:要怎么办?我知道睡不好是在透支。 这个问题说起来话就多了,就是养生、修持啊。所以我说美国教授知道“饭可以吃饱人不是问题,饭从哪儿来才是大问题哦” 佛法只讲心性修持,道家讲性命双修。我是更喜欢道家。道家应该包括佛法。不过到最后成佛时节,可能佛法更管用。咱们离那境界差太遥远,不予考虑。 道家修持讲精气神,修持方法也可以按这三项分类。 1、神,偏重心理意识的操控。气功也属于这一范围。头部 2、气,偏重于营养饮食和运动锻炼。胸腹部 3.、精、偏重房事性爱的操控。生殖部。这部分流传于世的邪说谬论极多,包括现代医学的无知造出来的谣言。
个人分类: 夸夸其谈|0 个评论
睡前阅读电子书会影响睡眠质量
热度 10 zhpd55 2014-12-25 11:53
睡前阅读电子书会影响睡眠质量 诸平 数字化出版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一大出版新潮,对于传统的印刷出版业带来巨大冲击。而且有人预测数字出版终将会取代传统出版,成为一统天下的新宠。电子书就是数字出版的产品之一,虽然电子书的利与弊已经有专门的论述,但是对电子书带来的弊端认识目前尚不够深入。人们更多的是看到其利方便携带、节省空间、节约资金、便于阅读,不受阅读地点限制,随时随地有空就看等许多优点。哈佛贝克曼研究中心( Berkman Center )高级研究员就认为,人们已经习惯于用移动设备将生活中的零碎时间填满。现在,任何一个拥有平板电脑的人,都等于随身携带了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现阶段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电子产品越来越广泛的占据了我们的生活,尽管带来一些便利,但它的危害是不容忽视的。电子书对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我们的身体带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伤害,眼睛可以说是首当其冲,长时间看电子书,眼睛最明显的感觉就是涩、胀、痛,甚至流泪等。我们的身体吸收着更多的蓝光辐射,同时也使我们的精神产生了强烈的依赖性以及严重的惰性。 据《 科学日报 》( ScienceDaily )网站 2014 年 12 月 22 日 转载来自布莱根妇女医院( 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 , BWH )的消息,在过去 50 年间 , 就一直存在平均睡眠时间缩短和睡眠质量下降的问题 , 这无疑对一般健康会产生不利影响。最近一项对 1508 名美国成年人的调查结果显示 ,90% 的美国人每周至少有几个晚上睡前 1 小时内使用某种类型的电子产品。来自世界各国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这种技术使用对于睡眠有负面影响。对睡眠产生负面影响可能是由于这些电子设备发出的富含短波波长的光线所致。鉴于人造光暴露实验已经证明,产生警觉效果、抑制褪黑激素和生物钟的滞后。一些报告表明,这些设备抑制褪黑激素水平 , 但很少知道影响生理阶段或随后的睡眠发作 , 暴露出我们对这项日益普及技术是如何影响睡眠的认识尚有很大差距。 虽然现在移动设备的功能越来越完备,利用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看书看报、浏览新闻、发微信、写博文等,已经相当普遍。但是,根据 BWH 最新的研究结果 , 通过对比传统的印刷书和电子书( light-emitting electronic device 或者简称 LE-eBook )阅读的生物效应发现,如果睡觉之前几小时阅读 LE-eBook ,可能会影响到晚上的睡眠质量,影响整体健康、警觉性以及与外部环境时间暗示相同步的每日睡眠节律的生物钟。 BWH 的相关研究成果 2014 年 12 月 22 日 已经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发表—— Anne-Marie Chang, Daniel Aeschbach, Jeanne F. Duffy, and Charles A. Czeisler. Evening use of light-emitting eReaders negatively affects sleep, circadian timing, and next-morning alertness .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 December 22, 2014, DOI: 10.1073/pnas.1418490112 . BWH 是哈佛大学附属医院,所以又被称为哈佛医院,距今已有 150 余年历史,是美国联盟医疗体系( PHS )创始医院,也是全球产生诺贝尔奖最多的医院,拥有一流的学术资源和医疗队伍,代表了世界医学技术研究的最高水准。该院多年获评全美最佳医院,在癌症、心脏病、糖尿病、肾脏病、风湿病、内分泌及妇科等多个医疗领域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对于该医院的研究结果,应该说是无需置疑的。图 1 就是在上床睡觉之前几小时利用智能手机阅读 LE-eBook 的一张照片。 BWH 的睡眠与昼夜节律紊乱科神经学家、此项研究的通讯作者安妮 - 玛丽·常博士( Anne-Marie Chang, PhD )说: “ 我们发现人体的自然昼夜生理节律会被光线中短波丰富的光所中断 , 这些短波长的光也被称为蓝光 , 它们来自这些电子设备 , 阅读 LE-eBook 的参与者与阅读印刷书籍的读者相比较,前者入睡时间较长、晚间睡意淡化、褪黑激素( melatonin )分泌减少、生物钟时间滞后以及翌日早晨警觉性下降。 ” 之前的研究表明 , 蓝光抑制褪黑激素、影响生物钟及警觉性 , 但此流行技术对睡眠的影响却知之甚少。睡前使用光发射装置是一件令人担忧之事 , 因为光对人体的自然睡眠 / 唤醒模式有非常强大之影响 , 因此有可能在永久性睡眠不足中发挥作用。 在两周的住院病人研究中 ,12 个参与者每晚睡觉前 4 个小时,利用 iPad 阅读 LE-e-Books ,而且连续 5 个晚上都是如此。同样的方式让读者阅读印刷书籍。究竟是哪些人先利用 iPad 阅读 LE-e-Books ,哪些人先阅读印刷书籍是完全随机的。利用 iPad 进行阅读的参与者,入睡时间更长一些 , 晚上睡眠时间短 , 快速眼动睡眠( rapid eyes movement 简称 REM )时间更少一些。 REM 睡眠亦称异相睡眠( Para-sleep) 或者叫快相睡眠,是一个睡眠的阶段,眼球在此阶段时会快速移动。在这个阶段, 大脑神经元 的活动与清醒的时候相同。 iPad 读者的褪黑激素分泌减少 , 通常在晚上褪黑激素分泌会升高 , 褪黑激素在诱导睡眠过程中发挥作用。此外 ,iPad 读者有一个延迟昼夜节律迹象 , 时间超过一个小时,由褪黑激素水平可以说明。 iPad 阅读的参与者睡前困意不浓 , 而且在八小时的睡眠之后,第二天早晨更加恋床,警觉性差。虽然在这项研究中使用了 iPad ,但是 BWH 研究人员还测量了其他所有发出蓝色的光电子书阅读设备 , 如笔记本电脑、手机、 LED 显示器以及其他电子设备等。 皇家内科医师协会会员( FRCP )、 BWH 睡眠和昼夜节律紊乱科的医学博士查尔斯 · 切斯勒( Charles Czeisler )说: “ 在过去 50 年 , 平均睡眠时间和质量一直在下降。由于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电子设备进行阅读、交流和娱乐 , 特别是儿童和青少年已经遭受到明显睡眠不足的困扰 , 流行病学研究评估这些设备对健康和安全性的长期后果亟待进行。 ” 研究人员强调这些发现的重要性 , 鉴于最近的证据表明,夜间曝光,长期抑制褪黑激素分泌,与患乳腺癌、结直肠癌和前列腺癌的患病风险增加有关联。 更多信息请注意浏览原文: Evening use of light-emitting eReaders negatively affects sleep, circadian timing, and next-morning alertness 。 李颖业 博主推荐的《华胥引·睡眠》以及 词说科学也值得一读,不如摘引如下供大家参考: 《华胥引·睡眠》 华胥仙境,一枕南柯,寝中自醉。 毕世浮生,三分命在床憩睡。 丘脑玉漏天成,渐暮更思寐。 阖眼身弛,怎闻窗外繁沸。 脑电追踪,快慢波、起伏轮绘。 慢波酣榻,不题黄粱富贵。 睛转快波催梦,欲搅浑秋水。 惊醒庄周,人蝶相忘称谓。 睡眠占了一个人生命的三分之一,但科学界至目前还没有对睡眠进行一个严格的定义。现代医学界则普遍认为睡眠是一种主动过程,目的是为恢复精力而作出合适的休息,由专责睡眠及觉醒的中枢神经管理。在睡眠时人脑并没有停止工作,只是换了模式,使身体可以更有效储存所需的能量,并对精神和体力作出补充。睡眠亦是最好的休息方法,既能保持身体健康和补充体力,亦可提高工作能力。 睡眠是一种由生物钟控制的节律行为,哺乳动物的中央昼夜生物钟存在于下丘脑的视交叉上核区域,到了一定的时间,例如晚上,生物钟就会启动睡眠行为,让人打哈欠,昏昏欲睡。睡眠的时候人与周围的接触停止,自觉意识消失,不再能控制自己说什么或做什么。处在睡眠状态的人肌肉放松,神经反射减弱,体温下降,心跳减慢,血压轻度下降,新陈代谢的速度减慢,胃肠道的蠕动也明显减弱。失眠也许和这一区域失调有关,安眠药往往作用于这里。 目前对睡眠研究的最深入的是睡眠的两个时相:慢波睡眠和快波睡眠。人刚入睡的时候,脑电图与清醒时对比,呈现出同步化的慢波,此时各种感觉功能减退,骨骼肌反射活动和肌紧张减退、自主神经功能普遍下降,但胃液分泌和发汗功能增强,生长素分泌明显增多,基本没有梦,即使有,醒后也记不起来。慢波睡眠有利于促进生长和恢复体力。 慢波睡眠持续一个多小时后,脑电图又呈现出与清醒时侯相似的波形,频率较快,此时眼球快速转动,梦多,四肢肌肉临时性“瘫痪”。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这个时期也叫快速动眼睡眠,或快波睡眠。如果这个时候被唤醒,很多梦都将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脑海间。 一个完整的睡眠,慢波睡眠与快波睡眠交替出现,如果在慢波睡眠其被唤醒,几乎不会有梦的记忆,身体有一种很累的感觉,站不稳,闭上眼就能睡;如果在快波睡眠阶段被唤醒,就像庄周一样,醒过来一点不累,回味翩翩蝶梦的同时,还引发了“究竟是蝴蝶变成了我,还是我变成了蝴蝶”的哲学思考。
个人分类: 健康生活|11725 次阅读|14 个评论
评估睡眠质量的科学依据
热度 5 hanjin79 2014-3-25 07:44
一直以来,人们主要是通过 主观感受来评估睡眠质量,例如:醒来后觉得精神充沛、体力充足,这是睡眠质量好的表现;反之,精神疲倦、浑身无力,就是睡眠质量差。但从科学角度来说,仅凭主观感受是不够的,而是必须以客观的生理数据来评估睡眠质量。 事实上,Demen等人在1950年发现,人类的睡眠过程是由多个睡眠周期所组成,而每一个完整的、有效的睡眠周期由一个非快速眼动睡眠(NREMS)和一个快速眼动睡眠(REMS)组成(对于其它动物,也是如此)。这一研究发现让科学家意识到,每日快速眼动睡眠(REMS,Rapid eye movement sleep)时间长短很可能是评估睡眠质量的一个重要生理数据。 支持这一观点的主要依据如下: 一、一些年轻人每天总睡眠时间只有4-6个小时,但醒来后依然精神振奋。其相关的多导睡眠监测数据显示,这些人的睡眠过程中所包含的快速眼动睡眠(REMS)时间较长,长达90分钟到120分钟个小时。虽然总体睡眠时间较短,但快速眼动睡眠(REMS)时间充足,能够构成了完整的、有效的睡眠机制,发挥了睡眠机制应有的积极效果,例如:对脑力及体力的恢复作用、清除体内代谢废物及有毒物质的“排毒”效果等。 这一情况就好比我们常说的“食疗”,当我们摄入的营养足够时,即便少吃一些,对于维护健康也是足够的。 二、相反,很多嗜睡症患者虽然每日睡眠长达十多个小时,但醒来后依然精神萎靡。原因在于,嗜睡症患者的睡眠过程中存在NREMS阶段向REMS阶段转换中断的异常现象,使其睡眠过程中REMS时间较短,只有30分钟,甚至接近于零。 虽然嗜睡症患者的总体睡眠时间较长,但REMS时间的缺乏无法构成完整的、有效的睡眠周期,使得睡眠机制处于一种连续中断的失控状态 。 进一步说,不完整、中断的睡眠过程不仅没有发挥应有的“排毒”作用,反而造成体内代谢废物及有毒物质的积累,从而增大患有重大疾病的风险。 这一情况就好比,如果一个人每天吃的都是缺乏营养并充斥各种添加剂的快餐,就会吃的越多,对健康的损伤越大。 三、在正常情况下,成 人(18岁以上)初次进入REMS阶段需要经历90分钟左右的NREM过程。 在医学干涉条件下,当临床研究人员通过 REMSI技术( REMS Impose,快速眼动睡眠强制技术,一种缩短NREMS过程,使观察者快速进入REMS阶段的临床技术 ),使一部分患有 消化不良、身材矮小、自闭症等患者快速进入REMS阶段后( NREM阶段仅为20-30分钟 ),结果发现这些患者的代谢功能、肠胃消化功能、认知功能等生理机能有了明显的提升。 这一临床观察结果显示,新生儿期的睡眠机制才是最佳的睡眠方式, 即:进入REMS时间低于30分钟,且REMS总体时间占据总体睡眠时间的一半左右。 另外,REMS的深入研究对一些传统观点提出了挑战,例如: 一、传统观点认为, 人在不同时期所需要的睡眠时间不同,过多过少都不好 。严格来说,这一传统观点是片面的,不客观的。因为它只提及睡眠时间,却忽略了睡眠质量这个重要因素。就好比饮食,我们首先应该讨论的是营养质量的高与低,其次才是吃的多与少。 进一步说,缺乏睡眠会损伤健康是毋庸置疑的,这一观点被多项睡眠剥夺试验(SD)所证实。然而,对于长时间睡眠机制会对生理机能何种影响,却存在很大争论,因为长时间睡眠机制分为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况, 1.长时间的低质量睡眠(或者病理性睡眠),例如:嗜睡症,特征:REMS时间少。 2.长时间的生理性睡眠,例如:通过医学干涉技术主动掌握睡眠周期。特征:REMS时间长。 我们至此会发现,人们是通过观察病理性睡眠模型得出“过多睡眠损伤健康”这一结论,却 并不清楚后者,也就是 生理性睡眠的持续延长会对人体生理机能产生何种影响。 二、传统观点认为, 是衰老导致睡眠机制对人体健康维护效果下降 。但事实上,从婴儿期,到成年期,再到衰老期,伴随年龄的增长,人们每日REMS时间一直呈现不可逆转的缩减趋势【下图】。这一反比趋势意味着,从我们出生开始, 睡眠机制对健康的积极维护作用就一直呈现下降趋势。也就是说, 并非是衰老导致睡眠质量下降,而是睡眠质量下降导致衰老形成更为恰当 。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调查,全世界上有三分之一的人存在睡眠障碍问题且得不到有效的治疗,而中国的睡眠障碍人群更是高达38.2%左右。 如果想要从根本上解决社会上普遍存在睡眠质量下降及睡眠障碍高发问题,一方面要改善生活环境,降低来自生活及工作的精神压力;另一方面要掌握 主动控制睡眠周期的医学干涉技术,例如: REMSI技术,用创新科技主动改变人们的睡眠模式。 最后,“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觉补”是人们耳熟能详的经典健康理念,但睡眠机制的深入研究让我们对“觉补”这一概念认识的更为具体,即:“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REMS补”。 如果您希望及时了解何琪医生的病例信息和小儿斜视弱视、神经性耳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睡眠障碍、老年痴呆症等脑功能性损伤疾病的最新研究进展,请登陆网站: www.heqizy.com 或者搜索并 关注微信公众号 “何琪中医网” 。 其它文章: 中医治疗弱视 中医治疗斜视 中医治疗散光 中医治疗远视 中医治疗近视
2600 次阅读|5 个评论
睡眠质量与睡觉时长有关系吗??
热度 3 soar1120 2013-5-20 20:06
声明: 1、本分析仅适用于自娱自乐,未证明其科学性; 2、本分析对象为本人,不具有普适性; 3、本分析时长仅为6天。 UP使用将近一周了,我准备用定量统计的方法来研究自己的睡眠质量。 人的睡眠分为浅度睡眠与深度睡眠,据说深度睡眠是最有效的。故本分析主要关注我的深度睡眠时间。 图1,图2给出的UP软件中记录的总睡眠时间,深度睡眠时间与步行数量。详细数据在表1中给出 。 图1 总睡眠时间与深度睡眠时间 图2 每天的步行数量 表1 每天运动及睡眠数据 由表1可以看出,深度睡眠时间具有较小的变异性,变异系数为0.13,而入睡时间变异性最大,变异系数为0.49。而卡路里消耗量的变异性最小,仅为0.07。考虑到步行数量的大变异性(0.33),认为因为人消耗的卡路里大部分是为了维持生命的基础消耗,故卡路里消耗每天变化不大。 由深度睡眠时间的变异性较小,我猜测,是不是其实其他参数都对深度睡眠时间没啥影响呢?于是图3做了相关性分析。 分析结果确实表明,深度睡眠时间与几个参数都不咋个显著相关,与总睡眠时间及其他居然都是负相关。 这个结果太有趣了,我将持续跟进。 图3 各参数与深度时间的相关系数
9535 次阅读|10 个评论
睡眠质量与前列腺癌相关
xupeiyang 2013-5-10 08:21
三个罚站的,两个因为睡觉,一个因为不睡觉。 睡眠问题可能会增加前列腺癌风险 睡眠不好会让人精神不振,注意力无法集中,但睡眠不好的影响远不止这些。一项最新研究显示,睡眠不好或许还会增加男性罹患前列腺癌的风险。 近日,冰岛大学研究人员在美国《癌症流行病学、生物标志和预防》(Cancer Epidemiology, Biomarkers Prevention)期刊上报告说,睡眠问题损害健康已成为现代社会的普遍问题。比如,此前有研究发现,睡眠不好的女性罹患乳腺癌的风险高。但科学家并不清楚睡眠问题与男性前列腺癌之间的关联。 在这项新研究中,研究人员以2100多名67岁至96岁的冰岛男性为对象,研究睡眠对前列腺癌风险的影响。他们首先调查了这些研究对象的睡眠质量,发现其中14.4%的人存在严重或非常严重的睡眠问题,包括难以入睡、夜间易醒、晨醒过早等。这些人参与研究时均未患前列腺癌,但跟踪研究5年后,其中6.4%罹患前列腺癌。 在考虑了年龄等影响因素后,研究人员发现,睡眠不好的人罹患前列腺癌的风险,是没有睡眠问题者的1.6倍到2.1倍。研究人员表示,如果这一结果得到进一步研究的验证,那么要降低罹患前列腺癌的风险,睡眠也许是一个潜在的干预目标。 原文检索: Lara G. Sigurdardottir, Unnur A. Valdimarsdottir, Steven W. Lockley et al. Sleep Disruption Among Older Men and Risk of Prostate Cancer . Cancer Epidemiol Biomarkers Prev May 2013; doi: 10.1158/1055-9965.EPI-12-1227-T 国际研究论文分析结果如下: Sleep AND Prostate Cancer Top Years Publications ‍ 2012 16 ‍ 2010 16 ‍ 2008 16 ‍ 2011 13 ‍ 2009 13 ‍ 2005 11 ‍ 2002 11 ‍ 2013 10 ‍ 2007 9 ‍ 2003 9 ‍ 2006 6 ‍ 2004 6 ‍ 1999 6 ‍ 2001 5 ‍ 2000 3 ‍ 1995 3 ‍ 1998 2 ‍ 1996 2 ‍ 1993 2 ‍ 1984 2 1 2 ​ 1 2 Top Countries Publications ‍ United States 71 ‍ Canada 17 ‍ United Kingdom 8 ‍ Italy 7 ‍ Germany 6 ‍ Japan 5 ‍ Sweden 5 ‍ Australia 4 ‍ Switzerland 3 ‍ France 3 ‍ Netherlands 3 ‍ Greece 3 ‍ Iceland 2 ‍ Spain 2 ‍ China 2 ‍ Finland 2 ‍ Israel 2 ‍ Czech Republic 1 ‍ Norway 1 ‍ Cuba 1 1 2 ​ 1 2 3 4 5 Top Cities Publications ‍ San Francisco 8 ‍ Boston 8 ‍ Québec 6 ‍ London 5 ‍ New York City 5 ‍ Houston 4 ‍ Toronto 4 ‍ Baltimore 4 ‍ Stockholm 4 ‍ Cagliari 3 ‍ Vancouver 3 ‍ Phoenix 3 ‍ Philadelphia 3 ‍ Athens 3 ‍ Reykjavík 2 ‍ Madison 2 ‍ Milano 2 ‍ Durham 2 ‍ Sydney 2 ‍ Washington, D.C. 2 1 2 3 4 5 ​ 1 2 3 ... 6 Top Journals Publications ‍ Cancer Nurs 7 ‍ Psychooncology 6 ‍ Cancer 5 ‍ J Clin Oncol 4 ‍ Support Care Cancer 4 ‍ J Palliat Med 3 ‍ World J Urol 3 ‍ Urology 3 ‍ Qual Life Res 3 ‍ J Urology 3 ‍ Brit J Cancer 3 ‍ Cancer Epidemiol Biomarkers Prev 2 ‍ Oncologist 2 ‍ Rev Med Suisse 2 ‍ Bmc Cancer 2 ‍ J Sex Med 2 ‍ J Pain Symptom Manage 2 ‍ J Urol 2 ‍ Eur J Cancer Care (engl) 2 ‍ Oncol Nurs Forum 2 1 2 3 ... 6 ​ 1 2 3 ... 72 Top Terms Publications ‍ Prostatism 160 ‍ Prostatitis 160 ‍ Prostate 160 ‍ Humans 151 ‍ Prostatic Neoplasms 134 ‍ Patients 125 ‍ Middle Aged 92 ‍ Aged 92 ‍ Men 68 ‍ Evaluation Studies as Topic 53 ‍ Breast Neoplasms 50 ‍ Adult 47 ‍ Questionnaires 47 ‍ Neoplasms 44 ‍ Fatigue 43 ‍ detection of muscle activity involved in regulation of muscle adaptation 42 ‍ response to muscle activity involved in regulation of muscle adaptation 42 ‍ Depression 40 ‍ Aged, 80 and over 39 ‍ Physics 37 1 2 3 ... 72 ​ 1 2 3 ... 42 Top Authors Publications ‍ Sleep D 4 ‍ Bhasin S 3 ‍ Dearnaley D 3 ‍ Ivers H 2 ‍ Abbott-Anderson K 2 ‍ Morin C 2 ‍ Saini A 2 ‍ Hayes F 2 ‍ Sullivan P 2 ‍ Mulani P 2 ‍ Monga U 2 ‍ Kerrigan A 2 ‍ Thornby J 2 ‍ Monga T 2 ‍ Savard J 2 ‍ Simard S 2 ‍ Goodey E 2 ‍ Carlson L 2 ‍ Speca M 2 ‍ Patel K 2 1 2 3 ... 42 publications over time world map network of top authors http://www.gopubmed.org/web/gopubmed/1?WEB012emnui0ebi0sI0I1I00h001000d10021000300.y
个人分类: 肿瘤研究|2247 次阅读|0 个评论
【一天一点健康】睡眠质量
热度 1 cosismine 2012-12-26 21:09
今天下雨,河道满涨了。 还是完成了任务,下午醒来后出去走的,看到河水涨起来,就走到兰州路那边去了,和河水更近了些。 昨晚没有睡好,晚上的时候想一个问题,没有想出来,闭住眼睛,脑袋里转来转去就是那个问题,所以睡不着。早上也早早醒来,就感到今天要大事不妙。 为了避免更糟糕的情况,早上一直躺着,后来就洗了一下澡,果然感觉好些。还把昨晚没有想出来的问题想出来了。 下午和同学聊了一会天。 晚上疲劳就找上门来。挣扎着出门去享受了雨中清新的空气,买了一个刷锅刷子。 为了今晚的睡眠,没有再做任何费神的问题,就这样躺着,听音乐,敲键盘。 睡眠质量好了,就不会有疲劳问题。所以,晚上睡觉前一个小时,不要做那种解不出来的题目。
个人分类: 我美丽的秃瓢岁月|2609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12个睡前习惯影响睡眠质量
liuzi28 2012-8-11 03:33
有一句是这样讲的“睡眠是最好的美容液”,优质的睡眠不但带给我们爽朗的心情,还会给我们的外表加分。   最理想的睡眠时间是8小时,但很多人因为各种各样的睡前坏习惯,每天几乎睡不够8小时。有时候就算睡够了8个小时还是处于睡不醒睡不够的状态。   究竟怎样才能拥有优质睡眠呢?其实睡前会有很多不经意的坏习惯会影响我们的睡眠质量,为了得到优质睡眠,我们应该避免以下12个睡前恶习。   1 睡前看电视   可能你认为睡前悠闲地看电视,上网冲浪也没问题。但是,电视和电脑的屏幕发出的光对大脑来说是一种刺激,大脑会由此产生兴奋,因而让你产生错觉,以为现在还不是睡眠时间,使人难以进入睡眠状态。   2 闹钟放在床头   看着闹钟,听着滴滴答答的声音,人就会不知不觉在计算离闹钟响、离起床大概还有多长时间,这时的情绪会变得焦躁不安而难以入眠。为了制造优质睡眠,闹钟最好放在远离床头的位置。   3 睡前煲电话粥   很多人喜欢躺在床上和朋友和恋人互诉衷肠,久而久之就形成习惯。事实上,睡前煲电话粥会使睡眠质量下降。   据最近的研究显示,睡前煲电话粥的人要花很长时间才能到达睡眠最重要的深度睡眠的阶段,而且这些人的深度睡眠状态持续时间也很短。   4 房间过分温暖   很多人认为在暖烘烘的房间里会比较轻松地入睡,事实却并不是如此。如果室温在20度以上,你就不能给你的大脑发送需要深度睡眠的信息;此外辗转反侧的次数增加,睡眠会变浅,影响睡眠质量。   5 开着灯就睡觉   有研究是这样说的:开着灯影响人们睡眠的证据之一就是,在爱迪生发明电灯之前,那时候的人们的每天睡觉时间为10个小时以上。   事实上就是开着灯睡觉会影响“睡眠荷尔蒙”——褪黑激素的分泌,会影响人体的免疫功能。   还有数码时钟、个人电脑和智能手机发出的光亮也是很厉害的,这些光也会给人的带来坏的影响,除了对视力不利以外还会影响睡眠质量。   6 睡前摄取咖啡因   很多人喜欢在午后喝一杯咖啡或者红茶或者可乐之类的来提神。   但是要注意的是,咖啡因在人体停留的时间比人想象中还要长久。熬夜的人可能需要喝一杯咖啡来振奋神经和驱除疲劳,但是对于想要优质睡眠的人来说,医生还是建议,在睡前8小时最好控制咖啡因饮料的饮用,以免影响睡眠。   7 睡前吸烟   戒烟的理由有一百万个,其中之一就是吸烟还会影响睡眠。香烟中的尼古丁会破坏脑功能,而吸烟呼出的一氧化碳会使人呼吸不顺和咳嗽,这都是影响睡眠的不利因素。   根据最近的研究,比起不吸烟的人,吸烟者在休息的时候,但是大脑还没有休息,而是处于兴奋状态,这对优质睡眠是极为不利的。   为了休息得好,至少在睡前4小时不要吸烟。   8 睡前喝酒   在喝完1~2杯葡萄酒不知不觉就睡着的例子不在少数,很多人也认为睡前酌情喝点小酒有助于睡眠,但是事实上是因为酒精抑制了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才使人“非理性地,被动地”入睡,说是入睡也只是轰隆隆打起呼噜和翻来覆去而已,人并没有得到真正的休息。  事实上,睡前不摄入酒精才能睡得更香。   9 穿着紧身衣睡觉   有的女性穿紧身衣睡觉的原因是为了晚上也能塑造迷人身材。但是穿紧身衣会影响皮肤进行气体交换,也不利于身体进行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严重的还会导致妇科病。   据最近的研究报告,穿着紧身衣睡觉还会使睡眠荷尔蒙值降低和体温升高,这都是无助于优质睡眠的。   10 趴着睡觉   现在还有人喜欢婴儿式的睡姿,那就是趴着睡。这无可厚非,但是爱美的女性可就要小心了,因为根据皮肤医科医生的说法,“若是常年趴着睡,你的脸会受到压迫导致压痕残留,也有可能长一些皱纹。”   11不卸妆就睡觉   很多年轻的女性朋友仗着年轻或者是因为嫌麻烦和懒散,喜欢带妆睡觉,这不但美容是非常不利,而且也不利于睡眠。   正确的做法是,睡前必须要洗脸,把累积了一天的皮脂,杂物都洗干净,还可以防止长雀斑和黑斑,也不会堵塞毛孔导致长痘。   12 睡前不刷牙   睡前还有不刷牙的人吗?偶尔一次还没事,但是长期不刷牙就睡觉的话,不但会使食物残渣残留在齿缝里,引发蛀牙和口臭,而且不清新的口气也会影响想要睡觉的心情。
1 次阅读|0 个评论
蛙鸣
热度 5 dxk990720 2012-4-28 18:57
最近,总是能听到楼下的小区景观池塘里传来的阵阵蛙声,尤其是在雨后的夜晚,更是热闹非凡。 傍晚听着蛙声很是舒服,但到了深夜,就未必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了,太太的睡眠质量不是很好,很容易被阵阵蛙鸣搅醒,因此,煞是苦恼。 而我却不然,我把蛙的叫声当做一种极好的催眠曲。 蛙声如丝竹,似管弦,有时像小夜曲,有时像交响乐,从而构成了嚣嚣夏声中特有的旋律。也许是出于对蛙鸣的格外迷恋,在宋代就有了专门的“听蛙轩”,有人专门为之题词或赋诗。蛙声令人迷恋,因为它没有矫揉之迹,造作之痕,充满天籁之趣,更见自然之音。它虽然听来节奏简单,旋律粗糙,而这却是天赋之韵,造化之功(引自:安立志《蛙鸣诗趣》)。 我是一个喜欢迟睡的人,每当深夜,坐在书房里,听着酣畅淋漓的蛙声,我总是能感觉到一种实实在在的生活气息。 作为一个喜欢热闹的人,此时,我总是在想,我要是变成一只青蛙多好啊,在这个大合唱中展现对生活的热爱,尽情地享受这短暂的生命所带来的快意,那该是多么酣畅淋漓的一生啊,痛哉!快哉! 但是,听蛙鸣也是需要心情的,古今描述蛙鸣的著名诗词很多,并且各有各的味道,不信请看下面几首诗词,您能分别从中读出他们的味道吗?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宋 ·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孟夏 唐·贾弇 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 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 蛙声 唐·吴融 稚圭伦鉴未精通,只把蛙声鼓吹同。 君听月明人静夜,肯饶天籁与松风。 过野塘用杜老韵 宋·丘葵 蛙浮成出字,雨点作圆纹。 荷叶多於草,炊烟远似云。 水清鱼可数,村近鸭成群。 何日营茅屋,来兹避世纷。 有约 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咏蛙 清末 郑正鹄 小小青蛙似虎形,河边大树好遮阴。 明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咏蛙 毛泽东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蛙鸣 类别:现代诗歌   作者:紫夜秋风   发表日期:2011-12-29 22:39:17 编者按:几声蛙鸣,几多哀唱!    夜晚推窗   听见蛙声连响   惊奇!   在小区的人工湖旁   在这样狭小的地方   我还能听见蛙的哀唱      曾几何时   农村土地征用   建厂建房   轰隆隆的大型机器   毁灭了庄稼   伐倒了树木   推倒了农舍   填埋了池塘   可怜的你!   被逼到了小区的人工湖旁   远离了池塘   远离了家乡      无数个夜晚来临的时候   你在低声哀唱   再也听不到昆虫的共鸣曲   再也闻不到稻花的芬芳   吃不到可口的虫子   喝不到甜美的琼浆      风和日丽的日子   你在低声哀唱   哀唱远方的朋友   再也看不见水中流连嬉戏的鱼儿   再也不能浮在水草上慵懒的晒着太阳      无数个烈日炙烤的时候   你在低声的哀唱   再也不能把荷叶当做片片遮阳伞   再也不能把浮萍当作伪装的衣裳   你在人工湖这个方寸的地方   哀唱远方的朋友   思念远方的家乡
3942 次阅读|10 个评论
[转载]午睡的好处
热度 2 xupeiyang 2011-8-4 13:49
 许多人都有午餐后疲倦的烦恼。英国学者就这一现象进行研究,发现每日午后小睡10分钟就可以消除困乏,其效果比夜间多睡两个小时好得多。据日前出版的德国《星期日图片报》报道,在德国越来越多的上班族有了午间在办公室休息的习惯。   午睡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还能预防冠心病。据医学家研究观察,每天午睡30分钟,可使体内激素分泌更趋平衡,使冠心病发病率减少30%。研究者认为,地中海各国冠心病发病率较低与午睡习惯是分不开的。而北欧、北美国家冠心病发病率高,其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午睡。成人睡眠不足4小时者,其死亡率比每晚睡7至8小时的人高180%。这就提示人们,晚间睡眠不足,如能在午睡中适当补充,也将有益于延年益寿。   需不需要午睡和个人自身的体质、睡眠状态、年龄和有无疾病等条件密切相关。凡是平素睡眠不足的人及体弱多病的人都该午睡;对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和中小学生而言,午睡更值得提倡。睡眠质量差的老人也能通过午睡让大脑得到真正的休息。   免疫学专家说,午餐后为帮助消化,身体会自动改由副交感神经主导,这时睡个短觉,可以更有效刺激体内淋巴细胞,增强免疫细胞活跃性。  西班牙 医学研究显示,每天午睡30分钟,体内激素分泌更平衡, 心血管系统疾病 发病率也可减少30%。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写了一篇报道,刊载在最新的《自然神经科学》期刊上,内容显示,午后打盹可改善心情,降低人体紧张度,缓解压力—效果就像睡了一整夜(8小时)。
个人分类: 科普知识|1424 次阅读|2 个评论
多少科研工作者重视午睡
热度 28 sivaxin 2011-4-10 17:06
清明节休假在家,被爸妈逼着常常午睡,这才让我意识到午睡一小会就能让一天都神清气爽。过去老仗着自已年轻,晚上睡眠质量好,并不重视午睡,除非感觉非常累才会午睡。如今在觉得这是个误区,当身体感到倦意才补觉,无疑已对健康产生了影响,如果又一时补不上觉,便会造成恶性循环,身体抵抗力下降,甚而健康亮起红灯。所以每天不管多忙,不管是否觉得有倦意,都要逼自已午睡上半个小时,最好能养成不论环境、姿势都能迅速入睡、迅速醒来的能力。不过即便没有睡着,中午闭目养神半个小时也会给整天高速运转的身体以缓解和恢复,仿佛给马动机加上一点燃料,停机一会再重新启动。 纵观身边的老师和同事,重视午睡的人并不多,不少科研工作者都是在实验室一呆一天,中午也并不休息,甚至不少人忙得一上午连一杯水都没喝,晚上回去又加班赶项目、论文至深夜,处于严重缺觉的状态,这似乎成了青年科研工作者的常态。曾经看到过报纸报导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从业人员普遍处于亚健康状态,平均寿命下降;最近又看了有关身患绝症的复旦青年女教师在博客上写生命日记,坦言当初不应太拼命,不应以牺牲健康为代价来做学术、拼职称,不禁有点感叹,多少优秀的青年科研工作者们本应拥有更长久、更辉煌的学术生涯,但因为年轻时不注重身体,而早早地终结了自已的学术生涯,这绝对是社会的损失。青年科研工作者们往往希望迅速闯出一片天空,迅速上位,掘到第一桶金,但同时切勿轻视学术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学术生涯的可持续发展有两个基础条件:首先便是健全的身心,否则一切都是浮云;其次便是对某一领域扎实的积累,否则不论拿到多少项目都只是侥幸,只是空中楼阁。 倡议科学网上的博主每天中午,关上电脑,闭上眼睛,放空高速运转的大脑,安安静静地午睡上半个小时至一个小时吧!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5888 次阅读|3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6: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