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激情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2010仲夏纪事(新编3句半)
phd9992000 2010-7-1 10:52
工资条上写着员工姓名。 终于成为员工了. 和以前不一样。 计件! 量化管理工作量。 我不欠单位. 单位也不欠我。 两讫! 创新? 百人、千人、万人。 你方唱罢他登场。 热闹! 三天不吃蛤蜊, 口里淡出鸟来(李逵语)。 喝啤酒、看足球。 不错!
个人分类: 科教感悟|2144 次阅读|3 个评论
激情世界杯
fanquanwei 2010-6-27 00:28
从没有像现在这样关注世界杯,几乎世界杯期间每天的比赛必看,有时候还会熬夜观看有看点的比赛,但我并不是一个铁杆球迷,用那些铁杆球迷的话来说,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伪球迷,因为我一没有自己喜欢的球队,二没有自己忠诚的偶像,三没有足球比赛的常识,四是平时很少观看足球比赛,我只是在今年的世界杯比赛开始的时候才开始观看一些比赛。不过这并不妨碍我观看世界杯的热情,世界杯四年一度,其影响力堪比奥运会,这是因为足球运动是一项在世界范围内都很普及的受人欢迎的运动,能够有资格参加比赛的国家球队,都要经过惨烈资格比赛的打拼才能获取参加世界杯比赛的名额,所有参加世界杯比赛的球队都代表了它们所在大洲足球发展的最高水平,而今它们还要在世界某个国家的一些比赛场地再较高下,以证明自己国家的球队是世界上最棒的,它们不仅要比出足球赛的最高水平,还要在与各个国家球队的比赛中,比出智慧、激情、自豪、友谊等人类最优越的心理体现。 足球比赛中你攻我守或你守我攻的激烈对抗赛犹如人生在不同赛场的大比拼一样,在整个比赛中不仅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还要用心用智才能踢好球。足球场上你推我挡,屡次进球受挫心理恰如人在不同时间段进取时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守门失利后的反攻一如失败后重头再来的坚韧,带球进攻时的勇猛、决心又如人朝着自己目标奋斗的坚定和信心。带球一次又一次的突破浪射,虽不进亦精彩,这亦如不畏艰难朝着目标一次次冲击的人生,虽败犹荣。足球场上教练指挥着球员攻攻守守,人生场上教练就是自己,是进还是退全在自己的判断。足球场上拼命的拼抢卡位,无非是为了进球,人生场上死命的拼搏无非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每一次努力都会有欢呼和荣誉,球如人生,人生如球,人生就是进取。 如果只知道一次比赛的结果,你就不会领略比赛过程的惊心动魄,也不会见证进球的那一历史瞬间。每一次进球都会带着队员的伤与痛,欢与愉,除了欣赏比赛的精彩,自己的心情也会跟着自己支持球队的心情一起起伏起来,那种不断进取的朝气和活力,使人热血沸腾、心潮澎湃,催人奋进!足球场上不论你曾经是强队还是弱队,都会使出浑身的解数去拼抢,去争取一场又一场胜利。在奋力争抢中,有时会得到幸运女神的惠顾,而得到意外的奖赏。人生又何不是如此呢?你拼劲全力去争取的事情不一定有结果,却可能以让人意外的事情发生出现转机。世界杯比赛中,各球队队员不知疲倦,勇于进取的精神,总是让我敬叹!有了这种精神,在人生场上面对任何困难又有什么可怕的呢? 哦!激情世界杯,跃动的人生!
个人分类: 情感沙尘|3187 次阅读|0 个评论
永远的大牛
dnastar 2010-5-31 14:29
昨日硕士研究生答辩,因此去了温州,与老朋友,主要是老主在一起,很开心 大牛开场白依然如同十年前,我们最近攻城略地,又......拿下了生物制药国家精品课程,收到国际顶尖专家的直接邀请参加只有院士们才去的论坛......,我们08年拿下了中华医学1等奖,09年拿下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0年要拿下..... 大牛比以前胖了些,见面时大牛对我的第一句话也是你长胖了,看着大牛的白发几乎染满鬓鬓,忍不住心疼,嘴上却一句也说不出来,只是叙了句给你带了包明前龙井,放你办公室了 不禁回想当年大牛当年的意气风发,在海陆丰,大牛性情起时站在饭桌中央对着四十条枪发表演说,那时大牛吃饭很喜欢拿自己人开刷,最容易被拿来开心的就是我,大牛说饭局要是没有我,就一点意思都没有了。 大牛的航空母舰历经十年近乎打造成功,身边已是战将如云,连博士生都要拿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3.0的文章。 大牛辛苦10年,白手起家,拿下各类大奖,国家工程中心,教育部工程中心,重中之重学科,长江学者,国家精品课程,可谓每一样都令常人望尘莫及,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精英和龙头型人才,背后付出的是十年如一日的激情和汗水,各种许多艰难困苦不啻于长征,不过大牛是带领一群博士们在长征。 仅以此文纪念大牛,永远的大牛,愿安康与你同在
个人分类: 未分类|163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人生重要的不是能力而是性格
Alisa 2010-5-28 20:37
● 人生重要的:不是能力而是性格;不是成功而是价值;不是你认识多少人,而是在你离开人世时,有多少人认识了你! ●人生重要的:不是他所购买到的,而是他所创造的;不是他所得到的,而是他所付出的;不是他所学到的,而是他所传授的! ●人 生的价值,庸夫用享乐多少来衡量,英雄用创业多少来计算。思想的差异造就了世界上形形色色的人们。 ●人生的价值,在于社会需要,需要的人越多,价值就越大。人生越尊重客观规律,越能超越自我,越能超越自我价值就越大。 ●人生没有所有权,只有生命的使用权。人生最大的价值就是懂得付出。被人需要的感觉才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人生真正的价值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今天扮演的角色中。过去的经历再光彩,也是一束凋谢的花朵,今天的生活虽平凡,却是一把充满生命力的种子。 ●人生勿用悔恨填充,生活别用无聊度过,日子忌用松散迎接。人生不会苦一辈子,但总需要苦一阵子。 ●人生有了远方也就有了追求的高度,人生一旦有了追求,远方也就不再遥远。一个人最可怕的是找不到自己的方向! ●人生应拥有的七情:蓬勃的激情,雄壮的豪情,执着的热情,甜美的爱情,洒脱的表情,爽朗的神情,愉快的心情。 ●人生之晨是工作,人生之午是评议,人生之夜是祈祷。人生只要知道负责任的苦处,生活就会体验尽责任的乐处。 ●人生历程不能全由自己来安排,但人生的道路却全靠自己一步一步地去走。人生的旅途酸甜苦辣百味具有,自己亲自尝过,才懂得什么是人生。 ●人生须未雨绸缪,在顺境中要为逆境做准备,保证自己的情绪永远不被别人主宰。如果没有深谋远虑,你将终身随波逐流。   ●人生总是有所缺憾,往往得到此,也就失去了彼,人生重要的是应该知道自己到底需要什么。同时追赶两只兔子,其结果往往一无所获! ●人生自我设计是必要的,没有自我设计,人生将是盲目的,自我设计是自我实现的基础,自我实现是自我设计的结果! ●人生运算法则:求知用加法,自满用减法,机会用乘法,消极用除法。加减表明平衡机制真理,乘除说明事物量质变换递进! ●世界上有两种人:索取者和给予者,前者也许能吃得更好,但后者绝对能睡得更香。 ●一辈子有多长无从知道,缘份究竟有多少没人明了。人生的路有多远并不重要,当务之急是珍惜生命的每一秒! ●人生一瞬间,有机会就要拼,成功失败与否,要的是结果而享受的是过程。没有坎坷崎岖不叫命运,没有大风大浪不叫人生。 ●有失不戒,有益不劝,玩物丧志,人生之患。谁若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谁不主宰自己,永远都是奴隶。 ●青春仅仅是一个短暂的美梦,当你醒来时,它早已消失无踪。人生最要紧的,不是你站在什么地方,而是你要朝什么方向走。 ●大树已枯死,春天就失去意义,人生没有追求,美好便没吸引力。人生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心死! ●用信念支撑精神,用毅力实现梦想,用知识改变命运,用理性避免危机,用宽容对待生活,用激情挑战人生! ●要体验人生,就要把握现实。先把人生变成一个科学的梦,然后再把梦变成现实。 ●人的一生,既不是人们想象的那么好,也不是人们想象的那么坏。人生最大的快乐不在于占有什么,而在于追求的过程。 ●在人生跑道上,有人用心欣赏风景,有人努力让自己成为风景。人人都希望追求到美好,人生的美好其实是无止境的追求! ●人的一生5%是精彩的,5%是痛苦的,另外90%是平淡的;人们往往被5%的精彩诱惑着,忍受着5%的痛,而在90%的平淡中度过。 ●人,最简单的两笔,却是最难写好的字。做人,应当象人字一样,永远向上而又双脚踏地。 ●记忆是人生的底片,谁都不希望它洗印出来时上面有污点。幸福的记忆是人生一笔财富,它能充实人的精神,丰富人的智慧。 ●当你感觉不是因为自己的存在而活着的时候,当你觉得不得不为某些事情而尽力费心的时候,当你觉得必须去做一些并不是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的时候,证明你已经成熟了! ●衡量一个人的价值:不是看他学到了多少知识,而是看他创造了多少财富;不是看他拥有什么东西,而是看他拥有什么精神;不是看他认识多少人,而是看有多少人认识他! ●昨天诚可贵,明天价更高,若为今天故,二者都要抛。人生只有三天,做人不能只停留在过去,或寄梦于未来,唯独忘记了最重要的现在! ●有的人年过半百,仍有年轻的心理和年轻的体魄,敢与鲜花相媲美;有人正值韶华,却一身疲惫,未老先衰,恰似劲风吹落的败叶。人生皆因心态而使然! ●今天付出一分的努力,可换取明天十分安乐,今天透支一分安乐,可换取明天十分饥寒。人一生中最可怕是无所事事,最可恨是无所追求,最可悲是无所作为。   ●有钱的人,把自己的房子装饰得很漂亮;有德的人,把自己的身心修养得很健康。真正的富有是健康,真正的贫穷是无知。 ●人生第一要务,就在于发展自己的能力,贮藏自己的精力,维护自己的健康,使自己在做任何事的时候都能使出全力! ●人生八不为:风不可追;钱不可贪;文不可抄;师不可骂;友不可卖;官不可买;上不可媚;下不可慢! ●人生的艺术都富于自我色彩。自己吟咏的是自己的歌,自己描绘的是自己的画,不管是好是坏自己都在演奏着自己的人生交响乐! ●人生定位在哪里,心里装的坐标图;人生路线在那里,顺着路标一直走;人生手段是什么,大要着眼小着手;人生态度是什么,理想信念当导游。 ●人的一生都有两本存折:一是有形的,钱、财、物;二是无形的,关爱、责任、爱心、谦卑。修身立业是古今做人的行为宗旨。 ●少年时代,要有礼赞生命的感恩;青年时代,要有自觉信念的价值;壮年时代,要有活水源头的精进;老年时代,要有愉悦生活的平静。 ●车能予人方便,水能予人解渴,树能予人乘凉,蜡烛予人光明。物被利用就是宝贝,人不被利用就是废物! ●总去观望模糊的远方,不如首先做好手边清楚的事情。人的一生,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么,比拥有亿万财富更重要。 ●高尚的追求,使生命壮丽,使精神富有;庸俗的追求,使人生昏暗,使青春衰朽。在物质中开拓崇高的精神,在精神中拓展人生的追求。 ●该执着的永不怨悔,该舍去的永不牵挂,该珍惜的永不丢弃。人生路上,绝无一人能陪你走至终点,路必须靠自己一个人走下去!   ●以追求自己的幸福为目标者,是平庸的;以博得别人的好评为目标者,是虚伪的;以实现他人幸福为目标者,是高尚的。 ●人生不但要知道自己生命的坐标,而且还要知道自己生命的轨迹。人生重要的是生命和尊严,尊严的重要性胜过生命,生命的重要性胜过金钱! ●人生的经历,是一种无形的财富;境界的提升,是一种无比的喜悦。有经历才能体验生活真情实感;有体验才能激励思想升华。 ●人的一生中会有很多理想。短的叫念头,长的叫志向,坏的叫野心,好的叫愿望。理想就是希望,希望是生命的原动力! ●人生经历,就是一本最好的教科书。只有严肃认真地迈出每一步的人,才谈得上人生的重量和价值。 ●在人生的道路上,人们常常站在岔道口上徘徊,只要走错一步,就可能影响一生的前程。 ●有人年龄不大生来老成,有人年近花甲从未长大;有人年少心情苍老,有人年老精神焕发。这个世界上永远有二十岁的朽木,也永远有八十岁的常青树! ●生理发展在成年之前影响最大,心理发展在中年阶段显现明显,精神发展在生命最后尤为突出。风度和皱纹结合的人生极其可爱,聪慧的暮年总会迸发耀眼的光芒。 ●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少年如戏文,老年如字典。皱纹不过是表示原来有过笑容的地方,年轻人是春天的美,老年人则是秋天的成熟和坦率! ●30岁前没理想可怕,50岁后想入非非可笑。40岁以前,忠诚就是你的人生投资;40岁以后,你便会作为一个可信赖的人收到忠诚的回报! ●一个人如果在20岁不英俊、30岁不强壮、40岁不富有、50岁不智慧,那么他这辈子就别想再英俊、再强壮、再富有、再智慧了。 ●20岁的人以意志著称,30岁的人以智慧取胜,40岁的人靠理智判断。人应彻底了解自己,知道自己有哪些优缺点,知道自己能走多远,更重要的是预见未来的自己将成为什么人! ●就算你能活百岁,睡觉占一半,启蒙20秋,由你支配的生命也就30年,已消磨几何?剩下多少?自己最清楚。活得快乐点吧,莫让时光虚度在过去创伤的叹息中! ●男子20岁称弱冠,30岁称而立,40岁称不惑,50岁称知天命,60岁称耳顺。70岁称古稀,80岁称杖朝。90岁称合耄耋。100岁称乐期颐。 ●女子12岁称金钗之年,13岁称豆蔻年华,15岁称及笄之年,16岁称碧玉年华,20岁称桃李年华,24岁称花信年华,出嫁女子称梅之年。 ●人生要求真,以真诚对待他人;人生要求美,以美丽装点世界;人生要求知,以知识带动文明;人生要求善,以宽容丰富生命! ●从人生阶段看,每实现一个目标,都是一次自我实现。人生最大目标是追求自我实现。人是在一次次的自我实现中最终实现自我。 ●少年时要恢宏气度,青年时肯吃苦耐劳,壮年时不妄自菲薄,老年时能传递经验。人生给父母最好的礼物是争光,给儿女最好的礼物是榜样,给社会最好的礼物是奉献。 ●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消极的人在每个机会都看到种种忧患。积极思考造成积极人生,消极思考造成消极人生! ●健康、专长、平常心构成一座人生大厦,健康是大厦的基础,个人专长是钢筋水泥,一个人的平常心就是一砖一瓦了。 ●悲观者说人生是一杯苦酒,乐观者说人生是一杯香槟,悲观者说人生是一杯清水,乐观者说人生是一杯甘露。 ●不怕物质匮乏,就怕心灵匱乏,不怕物质富有,就怕精神没有。舍得付出不计吃亏,就是富有的人生;贪图安逸只知享受,必是贫穷的人生。 ●也许航行了一生也没到达彼岸,也许攀登了一世也没登上顶峰。但是,触礁的未必不是勇士,失败的未必不是英雄,奋斗了就问心无愧,奋斗了就是壮丽人生。 ●把自己最美好的品德和最擅长的技巧,无私地传承给需要它的人,这种美德比拥有任何财富都永恒。 ●一个人的价值,存在于对事业的追求中。满足于戴着胜利者桂冠的人,他的价值正向负数靠近。 ●给心灵留一方净土,给生活留一个梦想,给未来留一丝微笑,给岁月留一份厚礼,给人生留一季花香! ●物质财富可以不富有,但精神世界不可以不富有;智力学识可以不太好,但道德品行不可以不好;社会地位可以不高,但做人价值不可以不高! ●磁铁有吸引力,是它有磁性;不锈钢受人欢迎,是它不腐蚀;保险丝被称赞,是它勇于担危险用自我牺牲换取人身安全。人生也是这样,一个人被社会使用才具有真正的价值!
个人分类: 转载材料|2564 次阅读|0 个评论
兴趣引导的学习,兼谈面对未来的家庭教育
yangjunchao 2010-5-13 11:37
Charles这两天总是很兴奋地读一本书,Planes。这是Charles自己从学校图书馆借回来的一本图画书,简单介绍了11种最先进的飞机的主要特征,是Charles最感兴趣的主题之一。 因为兴趣,所以学起来很有激情,很容易的就可以通读下来了。很专业的术语看过一两遍也就记住了。比如Carbon of fibre(碳纤维)、Boosters(航天火箭助推器)、Sensors(感应器、电子眼)、Stealth aircraft(隐形飞机),等等。也知道了怎么读飞机的速度,比如一种飞机速度10621 km/h,这大概是最快的飞机了,It could go from London to New York in just 40 minutes,等等。因为对书中主角很感兴趣,所以很快就把文章读得很流利了。 Charles自从转到国际小学(一年级)后,这半年多英语大有长进,说出的句子比较规整了。偶尔还能听到一些成语。Mind your own business!(别管闲事!)、Give you some color to see see(中国式英语,给你一点颜色看看)。发音也不错,基本上是美式发音。这得益于一方面每天上课主要是用英语,另一方面在家里的读物也有很大一部分是纯英文读物。孩子小时候吸收东西的速度是很快的,学习能力非常强大,只要他感兴趣并且愿意投入的去学。 只不过这半年来对玩的兴趣也更大,除了玩以Lego为主题的电子游戏,主要还是从lego玩具组件中造出一些小东西来。如果不影响正常的学习,这倒也不是一件坏事。孩子的激情和创造力,很多时候是在玩的过程中形成的。但在玩和学习之间达成一种自觉的平衡还是很困难的,或者说对孩子自己是不可能的。如果一味沉溺于玩而心思不再放在阅读和学习上,这就走入歧途了。而且因为玩的东西早已经被商业市场开发的系列化、层次化,可以无穷无尽,小孩的兴趣可以在这些东西里面无限的延伸,等终于发现这些东西终归不过是玩具,仅仅是一些很简单的认知模式作了变形和组合而已,小孩子不知道已经浪费了多少的脑细胞和永不会再有的宝贵的时间了。而学习如逆水行舟,文化或科学因符号化很多训练会是很枯燥的,孩子因为玩和学习两种不同体验和感受的对比,几乎是无一例外的会对学习生出一种厌恶和反感的情绪,而这种情绪一旦和日常经验结合起来而习惯化,想要逆转几乎是不可能的。 邻居最近建议几个孩子每天做完功课后到下面场地上去玩,这是很好的想法。孩子在自然环境中的对抗性的游戏中,可以学习到很多东西。对不断变化的不可预知的形势做出瞬时的分析、判断和决策,这种训练对孩子的成长是极有意义的。孩子将来独立地走向社会,面对的是一个不可预知的社会状态和人际关系。所以多到自然或社会环境中感受、经历,这和玩具或游戏有本质的不同,玩具和游戏是人为设计的,是别人已有的思维模式的结果,孩子即使对这种别人设计出来的信息结构或模式了解的再透彻、对有关的组合掌握或发掘得再复杂和高级,也不可能有任何对自己有意义的独特的经验、创新意识和灵感,终究是无用功,可以说毫无意义。唯一有意义的,是从玩中获得的激情体验。但这种激情体验的场景往往和真实的自然或社会状态差异很大,也可能会给孩子在未来真实社会的生活中带来一些误导。好的文学读物多是人在某些社会状态中生活或适应的一种具有代表性的缩影,是人们激情、勇气或智慧的一种示范性的集中体验,现在的社会状态和生活方式和以前相比尽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很多基本的理念如人际关系、个性品质、社会秩序等等并没有太大的变化,所以很多好的文学作品大致具有永恒的价值。 在中文中,最有价值的又最容易被孩子吸收的就是诗歌,但中文诗歌中好的作品,多在古典诗文中,毕竟是经过3千多年积淀的结果。白话诗文中好的作品不多,主要是这时期达到一定境界的人太少,又是特定历史状态下的产物,很多没有借鉴意义,也不适合孩子的认知和情感需要。这是爸爸一值强调孩子一定要从小打下古诗文基础的缘故。中国古代的不说,现代比较有成就的作家、科学家、艺术家,无不有很好的文学素养,大多都有很好的传统文化素养。错过了从四五岁开始到十五六岁这个学习、吸收能力最强大的时期,以后几乎就没有可能性了。而七、八岁之前孩子还可以通过灌输、引导形成良好的习惯,之后,自我意识越来越强,很多习惯或兴趣取向已经固定,可以改变的机率就很低了。 另一方面,学习中国文化中的精华,也是面对和适应未来的需要。以西亚、地中海一带海上贸易和战争为主体发展起来的西方文明在文艺复兴和科学革命的推动下的全球性扩展,在上个世纪初转到美国获得更迅猛的发展后,现在基本上已经走到尽头,而西方科学的理论基础,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已经受到系统自身的自我矛盾(不确定性原理和不完备性公里)的阻滞而不能再向前发展,其技术层面的余威又延续了近一个世纪,也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看看最近半个世纪,诺贝尔奖的项目已不再有过去那种激动人心的新理论、新发现或带给人观念的巨大震动了,获奖项目多是6、7十年代的冷饭。与西方因地域特征而适应海上贸易和战争所形成的以因果逻辑为主体揭示自然秩序的文化内核完全不同的是,中华文明因适应封闭地域自给自足的经济生活而形成的以社会秩序为内核的文化,在未来全球一体化的社会状态中会对未来的发展给出宝贵的借鉴,其中的一些结构形式会和西方以自然秩序为主体的认识结合起来,构成未来文化的主体组成部分。中国文化也会随着未来二十年甚至更长时间中国经济的强势而走向世界。所以,现在对孩子学习重心的关注、对孩子能力的培养,不能只看现在,而应该盯着二十年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中国内地处在快速发展中,可能还不能直接感受到这一点的急迫性。香港,因为轻工、转口贸易产业现在都已转移到内地,最后支撑香港经济的金融产业也在江河日下,经济处在停滞并下降的运行通道之中。现在不仅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学商业、金融、财务专业的就业困难,走国际学校教育的路子在国外学成回来的在香港就业也不容易了。非对口专业的就业更为困难,只有放低身段改行,这就非常得不偿失了。而香港文化产业和科技产业方面,因人才严重不足、市场太小并错过了发展的时机而不能启动,香港的产业如果不能转型(极为困难,尝试多年没有效果),香港在十年到二十年后随着人民币自由兑换高端金融业移向内地会沦为商业、服务业为主体的社会,而其高房价带来的劳动力和运行成本过高随着内地的发展高端商业规模效应体现出来后也不再有优势,社会会走向衰败。内地的产业发展基本上也在走香港的功利性和拿来主义的老路,社会状态处在科学、文化的主体错位或功能性缺失的地步,其口号性的科技创新直到现在没有实质性效果,而高房价已岌岌超越美国直逼香港,这会在整体上推高劳动力成本或经济运行成本并造成大多数人不可缓解的贫困,是一个城市或国家在后商业时代回光返照的发展中的慢性自杀历程。另外,在政策导向和执行层面,严重忽视了像日本、韩国具有显著政策性支持和导向的自我创新和市场的自我保护,如果任其发展,少数人会因为权力或冒险获得的有限机会而快速致富,而大部分人、特别是年轻一代以及更后来者因房价等涨得过快而实际上陷于贫困,贫富差异越来越大并成为廉价的世界工厂集散地或低端服务性产业为主体的社会。高端文化产业和智力产权及品牌会更集中在高度发达而环境状态优越的国家,因为这里更能吸引高端智力创造者。如果真的这样,这将会是任何个人力量不可改变的状态,而个人也只能在跨度很大的两极之间选择,跃迁到高端的门槛和能量需求也会很高,太多太多的竞争者,所以成功的几率也极低。而西方发达国家的移民政策对自身的保护势必越来越严密,只可能向有利于促进自身社会发展的高端人士开放。这种能力或能量决非几年的大学生活可以达成,而需要长期不懈的积累。这是现在中国的孩子们将来的处境。 所以,如果做父母的还以现在的社会状态和机会去引导、设计孩子的发展,对孩子不能说尽到了责任和义务。反而是那些现在处于不太好生活状态的孩子,因为从小具备了对较差状态社会的适应能力和经验,而对美好生活有着强烈的向往和激情,因而能很投入的学习最有用的东西,反而会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胜出。
个人分类: 儿童教育|3621 次阅读|0 个评论
一个人的时候
ymyangguang 2010-4-27 19:35
一个人的时候 日子过得像散落的珠子一样,四处乱窜着,碰撞着,反弹着。 我感到自己的生命被你吸附了,带到另一个地方,我却在灰色的格调中寻找亮丽的色彩和你呼应。 我感到了沉沦,没有什么能点燃我的激情,在低沉的调子中睡去不愿醒来。 这些日子好累。白天把自己的笑容开得无比灿烂,深夜才感到困顿的侵袭,总是追着有你的梦醒来,遥遥的满眼黑暗,等待时间慢慢移动,太阳的初生成了唯一的期盼,也许哪个阳光明媚的日子,你会微笑着从梦里走出来。 在阳光下晾开发霉的心情,细细的艰难的调理着期待相逢的日子,能轻松若飞的拥有清清爽爽透明的心情,绽开一个饱满灿烂的笑容,掩盖所有的忧伤和孤寂,虽然我知道自己如磐石一样坚不可摧,可总是难以如愿。 最经不起的就是回忆。 不愿坐着摇椅慢慢变老,只想用短暂的灿烂搏击生活的多彩。 情不自禁的爱上你,像太阳般炽热,如果你要走请把我的灵魂也带走,因为有了你世界才美丽。 一个人的时候,天阴沉沉的
个人分类: 未分类|2405 次阅读|0 个评论
春天了,充满激情的走上讲坛
achust2008 2010-4-7 09:26
春天来了, 万物复苏, 生机勃勃, 每次走上讲坛, 都充满激情, 心怀感激, 看着讲坛下一双双渴望的眼睛, 顿时忘记了备课的辛劳, 当自己的教学获得学生的认可时, 是最值得欣慰的事情。 春天来了, 脱去了冬装, 欣赏了武大的樱花, 爬了华中大的喻家山, 踏青闻了华农的油菜花, 走过南湖大桥, 时光依然穿梭而过, 是啊, 时不我待, 应加紧, 不待扬鞭自奋蹄。
个人分类: 教学有感|3254 次阅读|0 个评论
在清華教書的體會
jiangjinsong 2010-2-28 17:17
博士畢業後就在清華教書 由於碩士就是在清華讀的 所以對於清華的校園文化一點也不陌生 好處是顯然的 踏實嚴謹追求卓越 有強烈的使命感 這些對於我這樣考不上清華本科的人來說 永遠都是值得學習的 但是 說實話 清華校園文化中也有不少讓人惋惜的缺點 總體說來新清華嚴謹有餘而開放不足 我的博士階段是在人大念的 許多人對人大的校風有所批評 但是有一點也許是許多人不太瞭解的 人大的課堂上其實是相當開放自由的 如果說它給人以左的感覺 那也只是表面上的左 或者說是沒有效率的左 清華則是典型的又紅又專 如果說左也是極有效率的左 聽說當年清華有一批人去了黨校 結果成了黨校中最左的一批人 所以坊間流傳清華是第二黨校的說法並不準確 清華應該是比黨校更黨校 當然最近這些年有了很大的變化 人文社會科學實力大大加強 美院的加入 讓清華園的氛圍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只是離理想的大學校園還有不少距離 不過老師們都很敬業 對學生也很好 記得當年在讀碩士時 在自然辯證法原著課上 我們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後生小子(本科大多是在外校念的) 對列寧的唯批和恩格斯的自然辯證法很不感冒 總是在和老師抬杠 有時甚至很不禮貌 授課的老師很寬容 有時我們七嘴八舌地亂嚷嚷 她甚至都插不上嘴 也僅僅是笑笑就算了 現在想起來實在太過分 今天我在課堂上對學生同樣也很寬容 鼓勵他們獨立思考 然而 面向全校本科生的選修課 剛上課時常常會感到孩子們往往比我們這些老朽還保守僵化 在很大程度上 我的工作就是要消除他們在其他課堂和教科書上受到的誤導 所以一開始的時候同學們可能會感到困惑 說他們的觀念被顛覆了 後來他們中至少有一部份人就會開竅了 很喜歡我的課 一般說來最喜歡聽我講課的人來自兩極 一部份是建築學院和美術學院的同學 他們受的科學主義污染相對比較輕 另一部份是來自基科班的同學 這些孩子考分高 思考能力強 愛刨根究底 對科學不是迷信而是熱愛 他们熱愛科學而非權力和財富 與他們交流讓我變得更年輕 因為他們常常對我很有啓發 也常常讓我感到惶恐 這麼富有激情和才華的年輕人 以後如果都變得很平庸 難道不是我們這些當老師的無能和窩囊嗎? 要更加努力、踏實地充實自己啊!
个人分类: 科學文化|6534 次阅读|18 个评论
研究生做研究的关键
jlxt33 2009-12-19 16:00
整整上午在为明天召开的2009年科研与研究生工作会议做准备。 在研究生工作方面一定要谈谈2009年广东省研究生化学学术研讨会,作为16名评审专家之一,认真地听取了全部17场大会报告,浏览了展板,给出了自己的评价,感触不少。 (一)会议纪要 本次研讨会由广东省化学学会主办,暨南大学校研究生会、生科院化学系研究生学术研究会承办、生科院研究生会协办,于2009年12月13日在暨南大学举行。化学系杨培慧教授主持开幕式,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院长张渊明教授为大会致开幕词,广东省化学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陈六平教授为会议致词。来自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和华南农业大学等高校的16位评审专家出席了本次大会。 本次研讨会共收录研究论文179篇,编辑成《2009年广东省研究生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山大学等广东省高校和中科院广州化学所、地化所等十几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研究生,共308位代表参加了本此研讨会,17位研究生代表(其中博士研究生7名)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另有50件墙报展览参加交流。 本次研讨会为广东省各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研究生搭建一个以化学及其相关学科为会议内容、覆盖全广东省各化学相关学科院校的学术交流平台,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与合作,促进优秀知识成果的交流,营造了活跃的研究生学术交流氛围。 广东省化学会决定2010年广东省研究生学术研讨会由华南农业大学承办。 (二)几个印象 1.暨南大学化学系为此次研讨会的召开进行了充分的准备,体现了研究生的极强的组织能力。 2.大会口头报告的研究水平很高,基本都是导师的国家基金项目的研究内容,工作很充实、有创意。 3.研究内容丰富,除了一般意义上的化学、能源领域研究外,暨南大学学生的研究报告中涉及到的生物和医学领域的内容较多。 4.报告人的ppt制作水准和表达、交流的能力很强。 5.参会的研究生也体现出一定的提问和评价的能力。 6.一位硕士研究生用英文做报告,精神可嘉,遗憾的是当听到评委用英文提问的时候因为意外而不知所措。 7.印象最深刻的是一等奖获得者华南师范大学的硕士研究生李朝阳同学。 (三)研究生做研究的关键 由李朝阳的报告和现场表现想到了这个问题。 作为硕士研究生,其研究成果确实丰富有趣,获得一等奖实至名归。 更重要的是他在报告中表现出的自信和理性,跟那些开拓者、研究者都仿佛是老朋友一样,熟知他们的工作特点和方法以及不足。他敢于说我的研究思路是、这篇文章投一字未改照排、这篇文章有个问题提出,我还没想好怎样解决,这种自信在一般的研究生身上是很难看到的。 我在记录本上写下了具有研究者的气质和探索的冲动,极具发展潜力,可惜没有颁奖词,否则这将是大家认可的表达。 该同学另有一份墙展也获奖,他对自己的研究极自信,但是没有看到狂傲。 因此,我想做为研究生在做研究工作时的关键是什么呢?当然就是研究和探索的冲动,这将是走进无尽探索的发动机;那种苦思冥想的折磨也会上幸福的。很多研究生觉得痛苦,或许是源于动机的功利性。
个人分类: 研之有物|4838 次阅读|3 个评论
科学史上最锐利的激情
yangjunchao 2009-11-1 22:14
科学史上最锐利的激情 作者 量子猫 引子 每个人似乎都可以问一下自己,23、24岁的时候我在做些什么。那些年龄还小的,也可以估计一下,自己23、24岁的时候会做些什么。 这里介绍一个人23、24岁两年的经历。 从心智的发展来看,他只是一个普通人,普普通通的高智商、优秀、有才华的人,但不是天才,不是像牛顿、爱因斯坦那样的少年天才。那种天才,少年的时 候就对世界或人自身的基本问题开始质疑,围绕问题吮吸了哲学和科学充分的营养,把人类的认识推进到了一个全新的台阶。那种天才是独立特行的世外高人,绝顶 高手,功力深厚,他们做什么事情,甚至没有什么人能插上手帮忙。抬手举足,稍有不慎,功力的余威就可能伤及好人。和他们,不用去比较什么,也没有竞争的余 地可言。虽然那种天才也只是一粒生命的普通种子,但是他们遇到了合适的土壤、水分、空气和阳光,自己长成了参天大树,为人类留下了永恒的福荫。那样的天 才,即便对于人类漫长的历史,也只是可遇而不可强求的。 这个人不是这样的天才。他和许多中国时下优秀的大学高年级或刚毕业的学生没什么两样。 像几乎所有聪明、才华出众的男生一样,他执着、投入、充满激情,而又自命不凡、爱慕虚荣、甚至懒惰、贪玩。而且,不管是从50年前还是现在人们的观念中,有一点都可能会招人非议,他还是一个花花公子,很多的激情用来追逐漂亮女性,他自己也对此直言不讳! 就是这样一个人,在他23、24岁的两年里,他不安心踏踏实实、按部就班的做自己的实验,从美国跑到丹麦的哥本哈根,然后是英国的剑桥,没人清楚他 到底要干些什么,看起来很有些不务正业,甚至偷偷摸摸,就这样玩了两年。当然,也没有人给他发工资,他靠原来在美国的奖学金维持生活。但这两 年的时间,让他的名字,永远地写在了科学的史册中,而且排名很靠前。在我看来,应该是前几名或前十几名吧。除去亚里斯多德、牛顿、爱因斯坦等为数不多的在 第一排的几位,那么在第二排中,他处在最显眼的位置。当然,实在要有人让他坐在第一排,他自己可能会心虚,但作为科学一个历史性的重要里程碑的代表,他还 是当之无愧的。中国本土的科学家,除去老子、孔子(如果也可以算科学家的话)可以大大方方地坐在第一排,那么,在第二排、第三排中现在还找不到影子, 恐怕到第四、第五、或更后排中,才有极零星的几个位置。而且,也主要是在中国的过去年代里。 但是,在这之前,没有任何迹象,也没有任何人能够预见这一点,也包括他的实验室老板,甚至也包括他自己。当然,他的老板还是非常欣赏他的,否则不会给他一路开绿灯,并不遗余力地帮助他申请奖学金,托朋友熟人帮他联系学习、打工的地方。 他是谁呢?他这两年到底都做了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了解清楚了,可能也会觉得没有什么,甚至没有玩一场高水平的电子游戏更精彩、刺激。所有的理论都是玩具,伟人、天才都是些贪玩的孩子。他们只是玩了一些比较有意义的游戏而已。仅此而已! 背景 既然我们说的是科学史中为数不多的最重要的一页,那就让我们从科学的历史说起吧。 生物进化出现了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才能对周围事物的信息进行收集并支配机体的活动,这种功能在环境因素的影响下仍然不断进化而强大,经过亿万年的 积累,出现了可以直立行走并使用工具的人类。对周围事物及其变化的感觉经验的积累,产生了时间、空间的概念。在清醒、睡眠、做梦、谵妄时感觉经验的显著不 同,产生了自我或意识、灵魂的概念。古希腊时期的亚里斯多德和中国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关于周围事物、人自身以及事物数量和空间关系的学说已 经逐步建立了起来。但之后中国的研究基本停滞了。西方在第谷的天体观察数据、开普勒继续的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经过伽利略的实验,到牛顿,已经可以把地上 的事物和天地运行的规律通过物理公式来描述,并可以根据某一个时刻的位置信息预测其一段时间之后的位置。麦克斯韦也把闪电、生物电、地磁场等关于电磁的认 识,通过一组微分方程统一了起来,用来解释预测所有与电和磁有关的现象和运动。人类的认识进入了严格意义上的科学时代,或者说经典物理学时代。人类的整个 工业文明,从电器到汽车,从电话到电视,从爱迪生的通用公司到日本的松下等等,都是在这样一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爱因斯坦从小对指南针、钟表一类的东东为什么那样动很好奇,学生时候自学了当时集经典物理学、数理逻辑、心理学等科学之大成的康德哲学和几何的很多 知识,开始继续对时间、运动的概念刨根问底。举一个例子,我们现在都知道,闪电和打雷是同时发生的同一个事件,但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过一会儿才能听到雷 声。我们坐在火车、轮船、电梯里,相对于站在地球上的人来说,是运动的,但相对于身边的人,是不动的。所以观察结果严格依赖于我们感受到的信息,而传递信 息速度最快的是光。据此,26岁的时候,爱因斯坦在业余时间建立了狭义相对论,几年以后,在黎曼几何的基础上,推广到系统相对之间处于加速运动的情况,建 立了广义相对论,把时间空间表述为质量的分布,而运动正是这样的空间的一种必然特性,定量地回答了为什么牛顿定律可以描述千姿百态的物体的运动。而电磁场 方面,黑体辐射现象给理论带来了灾难,比如白炽灯丝温度越高,发的光越明亮,即发出的光波的能量越高,会无限高下去吗?事实上不可能,但理论上却不能解 释。普朗克提出光的量子说,即能量是一份一份的不连续的,经历了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波尔的轨道能级理论,经过 薛定 谔和 几个刚毕业没多久的毛头小伙子海森伯、狄拉克、泡利等等的杰出贡献,量子理论建立了起来,成为对原子、分子运动描述的基本工具。爱因斯坦更是创造性地提出,相对论描述的引力场和量子理论描 述的电磁场,是可以统一在一起的。这样的一种理念,后来发展成了规范场理论,目前物质的几种基本相互作用如弱相互作用和强相互作用与电磁理论已经大致统一 在了一起,我们对物质世界有了一个基本上统一的图景。半导体芯片、激光、超导、原子能等新的高科技产业,我们今天很多人都不能离开的计算机、互联网,便在 相对论和量子理论的基础上快速发展了起来。 不同于上面提到的严谨、内敛、具有绅士风度的欧洲科学家,完全美国风格的科学家,富于冒险精神、直率、进取,也是美国本土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之 一,科学史上为数不多的两次诺贝尔奖获得者之一,化学家鲍林,把量子理论应用到经典化学中,并在通过X射线对225种分子结构的确定的经验之中,创建了结 构化学,在用X射性研究蛋白结构方面,走到了25岁就获诺贝尔奖、创立X射线衍射研究晶体结构技术的大物理学家布拉格领导的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小 组的前面。他的《化学键的本质》一书,他关于键长、键角的概念,他通过引进实际原子模型以确定在复杂的蛋白质立体结构中原子排列组合的可能性的方法,为科 学对生命本质研究的伟大突破性进展,奠定了直接的基础。直到现在,还是研究蛋白结构的最有效的工具。中国这两三年才在著名的生命科学期刊Cell上有几篇 文章发表,其中一篇就是利用X射线晶体衍射研究蛋白的结构。 有了这样的背景基础,我们要叙述的故事就可以比较容易的进行下去了,那就是关于生命自身内在机制的科学认识的重大突破。 首先还是需要说明一下,对生命认识的一个重大的观念性的突破,首先要归功于达尔文。他出生于富裕之家,父亲要他学神学,将来当牧师,当时是很体面的 职业。但他没有兴趣,因为很热爱收集各种动植物标本,后来就免费搭上了一艘海船,开始他的酷驴游天下,通过对收集的各个地方不同地质时期的标本的共同 特征及其变化的分析、归纳,提出了进化论。所有的物种,不管是人还是猴子,都是从低等生物甚至更早的细菌进化过来了。但决定进化的力量和机制到底是怎么回 事呢?1865年,孟德尔通过观察分析若干代杂交豌豆的种子性状和开花的颜色的变化规律,提出了生物性状信息(如漂亮的眼睛、高高的鼻子、白晰的皮肤等 等)由基因携带并在一代又一代之间传递。摩尔根和助手的试验进一步揭示出,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状排列,并在细胞分裂前复制为两份,平均分配在后代中传递性 状信息。基因可能发生突然的永久性的变化,并导致后代性状的变化。如开红花的,可能开白花。 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后,对生命本质问题的思考和研究的接力棒开始传到物理学家手里。如果说起量子理论,波尔的名字不会不被提起。他不仅自己提出了 能级和原子轨道理论,对量子理论的建立做出了重要贡献,还支持那些年轻的物理学家,像梁山好汉一样,他差不多是早期量子理论学家如海森伯、泡利等等一群小 伙子的首领,更是特别能从各个渠道搞钱,人缘极好。他父亲是著名的生理学教授,所以从小就对生命的基本问题感兴趣,并从物理学的角度,发表了光与生命 的一系列演讲,应用物理学的概念来解释生命现象。他的一个学生叫德尔布吕克(1906-1981,获1969年诺贝尔奖奖),在哥本哈根学习量子理论,但 在这个领域似乎有点看不到机会了,那时候量子理论已经造就了普朗克、海森伯、薛定谔、爱因斯坦、波尔、波恩、德布罗意、泡利、狄拉克等十数位诺贝尔奖获得 者了。德尔布吕克是一个学生的时候,就对病毒颗粒的快速复制很着迷,他最初的想法很简单,病毒在很短时间就可以通过复制从一个变成几百个,只要改变实验条 件,如温度、培养基、光照等,就可以通过可控制的试验,来研究基因复制的机制了。一个实验只需要几个小时,所以顶多几个月,问题就可能被解决。受波尔的影 响,德尔布吕克对新的研究领域跃跃欲试。 我们现在看到的历史事实,是德尔布吕克移民到美国后,在加州理工学院,以噬菌体为研究对象,通过用放射性同位素照射后对噬菌体后代的定量的突变分 析,来有控制的研究基因的复制和变异的问题。放射性的剂量不同,噬菌体变异(突变)的程度不同,甚至高剂量会全部杀死噬菌体。这些研究开创的方法极大的促 进了美国生物遗传学的发展。两年后,另一个学者卢利亚因战争避难从欧洲来到美国,还有一个学者,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赫尔希,也加入了这项研究。1938 年,德尔布吕克发表了基因突变与复制方面的研究报告。但这时的他还没有什么名气,影响力不是很大。 这时,已很著名的物理学家薛定谔在德国受纳粹迫害,辗转来到爱尔兰的都柏林。薛定谔和德尔布吕克在哥本哈根就是莫逆之交,自然很关心老朋友的研究。 薛定谔在德尔布吕克基因突变研究基础上,以量子理论为基础,从物质都是由原子、分子构造的角度,思考了基因的可能构造,并提出了密码子的概念,并以此为基 础,思考了生命的本质问题。因薛定谔方程的缘故,薛定谔的名气在科学的圈子里已经是太大的了,那个时代前几位的吧,(顺便说一下,量子猫也来自于波 尔、海森伯等与爱因斯坦关于量子理论和猜不准原理本质的争论,与基于薛定谔方程的一个思想试验有关,量子猫也叫薛定谔猫),他以这个主题在各个大 学和研究所的演讲大受欢迎,他的演讲和后来编写成的一本薄薄的小册子《生命是什么》,不仅影响了很多大牌物理学家和实验室开始关注生命的基本构造和本质问 题,也影响了一代年轻学生,如我们这篇文章要讲的主人公沃森,他的合作者克里克,威尔金斯,等等。这个时候,1944年,我们的主人公还只是个高智商的孩 子,16岁吧,但已经是美国芝加哥大学二年级的学生了。这也不太能说明什么,中国这个年龄进入大学的孩子,一度也很多。我大学时的一个同班同学,就是14 岁进的大学。 在我们的主人公出场之前,还有一个重要的背景需要介绍一下。研究生命遗传问题的,除了德尔布吕克小组之外,另一个有重大贡献的是洛克菲勒研究所的艾 弗里。经过多年的研究,也是在1944年,他把正常肺炎菌的DNA提取出来,加入有异常肺炎菌的培养液之中,结果也出现了正常肺炎菌,这证明DNA就是遗 传物质。但太出乎意料,因为那时化学家莱文等的研究分析已发现,DNA仅由简单的4种核苷分子、糖和磷酸构成,要承载那么丰富的遗传信息,简直无法想象。 科学家们更能接受的观念,遗传信息可能由二十多种氨基酸组成、结构也更复杂的蛋白质传递。因为很难排除微量蛋白质的污染问题,所以这项至关重要的研究结 果,没有被普遍接受。因为是相关主题的研究,德尔布吕克小组1941年就开始关注艾弗里的实验进展了。 揭秘 现在,是我们的主人公沃森出场的时候了。 和现在的绝大部分学生一样,尽管他也崇拜伟大的科学家如薛定谔、德尔布吕克,也想发现基因的奥秘,但对自己脚下的路,仍然很模糊。在学校,一度喜欢 鸟类学,甚至把将来成为一个博物馆馆长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为了拿到学位,还多读了一年动物学,到19岁大学毕业时,也不是事事如意。申请到哈佛大学、加 州理工学院做研究生,也均被拒绝。后来到了名气不是很大的印第安那大学,这个学校的研究生院院长还给他写了个很不客气的字条,如果他想继续学鸟类学,最好 到别的学校去。但这个学校的遗传学还是不错,有名气很大通过X射线研究基因突变刚获诺贝尔奖不久的马勒,还有到这里任教的德尔布吕克的合作者卢里亚。沃森 申请到这里读研究生,基因奥秘的潜意识仍在起作用。他虽然学动物学,却成了卢里亚的学生,通过放射性研究噬菌体突变和复制。 使卢里亚大为赞赏的是,这个平时乱七八糟、衣冠不整、聪明而又古怪的学生,实验却处理的简洁漂亮。3年以后,一个不太复杂的研究项目完成,他博士毕业。 直到这时,还看不到他和伟大两个字有任何关系。继续沿着突变和复制的思路下去,不再会有实质性的突破了。解决生命本质问题的思路必须回到物理学那里,也就是薛定谔《生命是什么》一书的伟大启示。必须从基因的原子、分子等基本组成来考虑问题。 他的导师卢里亚,包括因薛定谔的影响力而名气大增的德尔布鲁克,很容易地帮他联系到丹麦的哥本哈根,除继续噬菌体的研究之外,同时把研究范围扩展到 核酸(DNA)的化学研究。但由于合作者的一些个人问题,沃森并没有如愿,只是做了一些用放射性跟踪DNA的研究工作。他在卢里亚那里三年研究噬菌体突变 与复制、与艾弗里小组的交流、现在的工作,都使他倾向于认为,基因是DNA而不是蛋白。这是至关重要的,这使得是沃森而不是其他更有资格和实力的研究者主 导了科学这一伟大的进程。 但也只有在决定了下一步的何去何从之后,沃森才终于开始与科学历史上一项最伟大的突破直接联系了起来。 这时的欧洲仍是科学的中心,鲍林对蛋白质结构研究的突破是科学界最兴奋的主题。作为一个著名导师的博士后,一个聪明、自信、雄心勃勃的年轻人,不关 注这些东西是不可能。他虽然此时对X射线晶体学一窍不通,但他很容易知道,在欧洲,布拉格领导下的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是X射线晶体学研究分子结构的发 源地和中心。在德尔布吕克的帮助下,他成了卡文迪许实验室从事血红蛋白结构研究的佩鲁茨(后来因这项研究获诺贝尔奖)的博士后,并认识了同样读过《生命是 什么》的克里克。克里克从军队退役后已经31岁了,跟着佩鲁茨在这里读博士。学术交流也使他知道了只有两小时车程的伦敦国王学院的威尔金斯在做DNA的X 射线晶体结构研究,而能拍得最好DNA照片的是威尔金斯实验室的罗瑟琳德.富兰克林。 至此,所有的要素都具备了。但是能把所有这些要素组合在一起变成一个科学的伟大发现,仍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详细叙述这个伟大历史过程即使几百页厚度的书也无能为力,我们在这里跳过细节直奔主题。 在沃森、克里克、威尔金斯、富兰克林这四个与DNA结构阐明直接相关的人中间,沃森对晶体结构方面的知识一无所知,但他清楚DNA结构对阐明突变和 复制机理的意义,而这将带来对生命的认识的革命性突破。克里克是学物理出身,对遗传问题和思维问题曾经都有很大的兴趣,在X射线晶体学方面的理论上也不时 有一些小突破,但不清楚DNA就是遗传物质。沃森使他认识到了这一点后,他的激情立刻就被点燃了。当然,这种激情来自于薛定谔那本小册子,来自于人类对生 命自身到底是怎么回事的历史性疑问。威尔金斯是个典型的英国绅士,大好人,但不是很进取很敏锐的那种个性。富兰克林是富家大小姐,心高气傲,十足的女权主 义者,是当时为数不多的处处敢与男性科学家争锋的大龄未婚女强人。她这样高傲的资本是她很清楚自己的勤奋、严谨和优秀,在英国以至欧洲只有她而不是别的男 性科学可以给出最清晰的X射线照片。当沃森试探提出与她合作进行DNA结构的研究时,她断然拒绝。在她看来,沃森根本没有与她合作的资格。但因为没有认识 到DNA结构的历史性意义,同时也缺乏一些理论分析方面的功底,伦敦国王学院的研究在按部就班的进行着。而沃森和克里克,他们炽烈的热情仿佛已可以熔化冰 山。 沃森和克里克名义上的工作是跟佩鲁茨研究蛋白质结构,但他们很快把正事儿扔在了一边,开始了DNA结构解析的尝试。克里克买了鲍林最有影响力的书 《化学键的本质》,签了名,送给沃森,给他扫盲。他们也学着鲍林使用原子、分子模型的方法,让工人制作了磷酸分子、核苷分子、糖分子的塑料模型,雄心勃勃 地在铁架台上去组装DNA的结构。这是这个伟大实验室的传统,从卡文迪许的经典物理学扭矩实验,到卢瑟福开始的原子核研究,到布拉格创立X射线晶体结构技 术,在历史上最伟大的几代科学家的管理下,这里形成了最鼓励创造性的气氛。你只要有好的主意,不管你资历如何,或者甚至是学生,所有的资源你都可以支配, 只要给出好的结果就可以。这个实验室在科学的历史上功勋卓著,获诺贝尔奖次数也最多。这个奠定了经典物理学基础的传统深厚的实验室,后来仅在生命科学领 域,获诺贝尔奖就有12次之多。可以设想,天天和一帮子诺贝尔奖获得者一起玩儿,你不获个奖,恐怕也有点难为情!沃森,这个美国青年,比欧洲文化传统成长 起来的英国青年克里克要激进的多,他仿佛已经看到了诺贝尔奖章在熠熠生辉! 1951年底,他们的第一个结构出炉,但在有经验的富兰克林看来是荒唐可笑的,他们失败了。布拉格和佩鲁茨知道了这件事,也警告他们不可以再做 DNA结构的研究,因为DNA结构是伦敦国王学院正在进行的项目。在当时的英国还是很讲究这一点的,布拉格的身份,也使他不能容许下面的人出现科学道德方 面的争议,克里克和沃森的工作应该是老老实实地去做蛋白质结构的研究。 但两个年轻人并没有就此罢休,他们从各个方面审视问题所在,同时也在悄悄地寻找机会。 剑桥大学的数学家格里菲斯应他们的要求,对碱基之间相互作用进行了数学计算,表明是不同碱基而不是相同碱基之间相互吸引。这是他们后来设想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基础。 1952年7月,化学家查伽夫访问剑桥大学,他是看到艾弗里工作隐含的重大意义的时候转向对核酸的组成进行化学分析的,他对许多物种的核酸碱基组成 和比例做了充分的研究。沃森和克里克从与查伽夫的交流中了解到,DNA所含四种碱基含量不相等,但嘌呤与嘧啶的比例总是1:1,这也为他们后来根据碱基配 对来设想三维模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美国的鲍林那里,也不断传来消息,他加快了解析DNA结构的步伐。前面的背景介绍说过,因为鲍林,把量子理论引入经典化学,同时也引入原子分子模 型来组装结构的分析手段,使加州理工大学的X射线晶体结构研究方法和手段,已走在了创立这项技术的剑桥大学的布拉格的前面,并且已经阐明了蛋白质的a-螺 旋结构。沃森很清楚,鲍林是这个领域的雄狮,如果鲍林全力以赴的去做DNA结构,他和克里克就不可能会有机会。所以他们必须全力以赴、加快进度! 1952年冬天,鲍林还是先发表了DNA结构。两个年轻人得到消息,所受的打击可想而知!不过看过鲍林的手稿后,他们又看到了一线希望,他们一年多 来在这方面的深厚的理论和知识积累以及各种尝试,使他们一眼就看出,鲍林的结构,也是错的。但沃森明白,如果有人告诉鲍林,他的结构是错的,或者他自己什 么时候认识到自己错了,马上就会再做实验纠正。所以他们更加疯狂的工作,必须在一半个月的时间内,必须赶在鲍林在会议上讨论这个结构从而可能使这头雄狮清 醒之前,得出他们自己的结构! 1953年2月,沃森访问伦敦大学的威尔金斯小组,看到了弗兰克林新拍的高清晰的DNA晶体照片,是一种含水比较多的新的构型,他们长时间沉迷在这 个问题上的经验,使他有了新的结构设想。他立即找到克里克,根据照片资料,重新设计制作模型,计算、安排碱基位置和比例关系。最终,他们搭出了完美的模 型,与X射线照片和碱基的化学分析数据都符合,如此简单、如此优美,最为重要的是,这是一种碱基互补的双螺旋结构,恰好揭示了DNA复制以及传递遗传信息 的机制。 不管是富兰克林,还是布拉格,所有的人都无话可说。布拉格感到由衷的高兴,不管怎么样,这项历史性的发现是在他领导下的卡文迪许实验室完成的,也是他毕生四十年致力于X射线晶体学研究结出的硕果。 沃森出生于1928年4月6日。这时的沃森,离他25岁生日还有两周时间。 沃森和克里克赶写了一篇只有900多单词的短文,布拉格很主动热情地写了一封推荐信,连同这篇文章一起寄给《自然》杂志。差不多是最快的速度,一个月后,1953年4月25日,他们的发现随着这期 Nature 杂志,传播到了世界各地的科学家那里。 为什么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生命为什么可以代代相传?生命最神秘的、最基本的问题,终于因这个结构的发现而得以彻底的揭示。科学,可以开始深入到分子水平的基本构造单元,来探索生命的所有活动规律。 科学的历史,翻开了新的最重要的一页。 革命 随后,也就是五十年来,分子生物学快速发展的历史,就不用多说了。我们看一下这场革命带来的新的科学和商业上的机会。像任何革命都会带来社会形态和 人的命运的变化一样,这场革命,让很多人有机会进入了人类文明发展创新的历史,同时,也像开辟了一片充满阳光雨露而又水土肥沃的原野,造就了商业上新一轮 的新型技术公司爆炸般诞生和成长的机会。 克里克仍参与了随后从基因到蛋白的中心法则的建立。接着,基因的人工合成和序列分析技术,蛋白质的人工合成(中国首先人工合成胰岛素)和序列分析技 术,很快建立,并开发出全自动的仪器,由ABI公司实现了商业化。再以后,酶催化基因扩增技术建立,基因重组的广泛应用,生物芯片技术出现并大规模应用, 人和很多模式生物或经济作物的基因组全序列测定完成,称为生物导弹的抗体药物大规模上市,具有优良性状的转基因作物大面积推广,各种疾病的快速准确诊 断, 所有的这些重大突破,都是由DNA结构的解析直接衍生的机会,就对人类自身的认识和人类的生存状态来说,这五十年所发生的改变比过去人类所发生的进化积累 的历史总和都要多得多。 沃森和克里克当然一度成为了分子生物学的中心人物。沃森领导了德尔布吕克开创的冷泉港实验室,编著的《分子克隆手册》、《蛋白质的纯化和鉴定》等等 是这个领域早期的标准实验教程。学生物的人即便不清楚DNA结构发现的前因后果,但一听冷泉港和《分子克隆手册》都会肃然起敬。沃森后来更是领导了全球多 个国家实验室参与的投资40亿美元的对生命科学意义非同寻常的人类基因图谱计划(重要性类似于曼哈顿计划和人类的登月计划),并在基因芯片的大规模应用后 提前完成。到现在,不仅许多对科学研究有重要意义的模式生物如线虫、酵母、海马、果蝇、拟南芥等等的全基因序列都已清楚,重要的经济作物和动物如水稻、猪 等等的全基因序列也都已经测完。人们正雄心勃勃的要把所有的蛋白结构和相互作用都研究清楚,并把从基因到蛋白的表达和调控关系都揭示出来。也就是说,从逻 辑上,我们已经可以看到这样的前景,从一个受精卵开始到一个发育成熟的人,变化的每一个细节都将会从基因和蛋白水平得到清楚的描述。同时,生命如何从非生 物进化发展过来的全部细节,也将会逐步揭示清楚。 克里克在与其他科学家合作完成中心法测的建立后,认为生命科学有挑战性的问题已基本解决,转入了神经科学的研究,从分子和细胞水平研究意识、思维的 机制问题。后来,几个大科学家,如提出夸克理论的盖尔曼(获196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阐明免疫球蛋白结构和作用机制的埃德尔曼(获1972年诺贝尔生 理医学奖)都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到复杂性问题和思维机制的研究上。到2000年,哥伦比亚大学的坎德尔教授因在记忆的神经机制方面的研究获诺贝尔奖。目前中 国几个在美国的优秀华人科学家如蒲慕明、饶毅、鲁白等也在从事神经科学方面的研究。虽然我们已非常确定,神经细胞连接形成的神经网络编码了人所记忆的全部 信息并支配着人的行为和情绪,也是人整体性格的物质基础,但仍然有太多的不清楚,所以这儿仍是科学上最热也是出成果最快的地方。 从五十年代开始提供烟草花叶病毒(早期研究基因的一种样本)纯化用层析填料的一对犹太夫妇的开在汽车库的夫妻小店Bio-Rad,现在也成了生命科 学排名前几名的大型跨国公司。80年代初把基因、蛋白的人工合成和测序等技术商业化的ABI公司,一度成为全球排名最前的生命科学跨国公司。通过基因重组 技术生产胰岛素的Genetech,更是创造了风险投资的神话而成为资本运作的教案。而老牌的少年发明家爱迪生创造的通用电气公司GE,两年前也通过直接 收购一个大型跨国集团公司(Amersham, 是由Pharmarcia的生化部分经过收购LKB等不断收购整合发展起来的新公司,在蛋白分离纯化和生产方面全球领先)进入了生命科学和生物制药的核心 技术领域。 我们可以从逻辑上看得更远一些的,是像经典物理学和量子力学引发了一场新的科学革命和产业革命一样,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对人类自身和生存的生 态环境,更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彻底弄清楚发育、进化、思维等生命的本质问题,是我们建立社会自身以及社会与生态环境的新的游戏规则的基础。 早期人类自发的群居生活,只能在大自然中勉强地安身立命。进化中形成的发达的神经系统,使得人类通过制造工具和发展农业而使一部人从直接的生存需求 中解放出来,通过发展技术和组织集体的商业生产和贸易等活动,人类的能力越来越强大,不仅成了地球的主宰,而且对地球有限资源的掠夺性利用和对赖以生存的 生态环境的破坏,也在加速着人类在地球上彻底消亡的进程。 两种新的技术,虽然并不能彻底改变人类在地球上走向灭亡的命运,但将会遏制或减缓这一不可逆转的加速的状态。 其中之一就是生命科学和技术。生物经过亿万年进化的历程才能发生改变的性状,目前在实验室只要经过几年或几个月就可以做到。我过去实验室的一个女 孩,捣鼓了几个月,硬是让开紫红色花的蝴蝶兰,开出了洁白颜色的花儿。这些手段使我们直接改变生物性状并进而改善生态环境成为可能,至少可以使逐步增长的 人口的生存问题不以破坏生态的前提下得到解决。 另外一个技术是国际互联网。这是由量子理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没有量子理论,就不会有半导体技术,就不会有芯片和今日的高速计算机,就不可能有互联 网。这也是一场根本性的革命。和生物进化出现了神经系统一样,互联网就相当于人类社会的神经系统,社会各种信息的汇集和社会组织结构的动态、快速、细微的 调控,因互联网而有了物质基础。 人类文明的进步,有时候步伐是非常快的。或许今天,我们每个人还不得不在龌龊的国家或国际政治的烂泥滩中挣扎着,但未来,人们对社会系统和人自身更 清晰的认识,社会的更加完善的调控机制的逐步建立,将会使政治一词,永远成为历史的典故,就像科学正在取代宗教成为社会的主导发展动力和规范一样。 启示 历史从来就是写给今天和未来的人看的。历史是一面镜子,在用过去的轨迹折射出未来的道路,不管是对整体社会的发展,还是某个个体的人生。 DNA结构解析引发的人类文明史的一场历史性的革命的历程,尽管是由为数不多的几个个人为主角推动的,但我们知道这是人类认识积累的一种必然结果。 相对论和量子理论使人们的认识已穿透了时间空间及其存在变化的遥远而广阔的过去和未来,然而面对人自身这个系统还是一团乱麻。不是沃森和克里克,也会是别 人,来揭去笼罩在遗传法则上面的美丽而又神秘的面纱。历史上,每一个有卓越建树的科学家,最后都会把综合了时代认识之大成的最强有力的理智和激情,投射到 人自身这个对象上。从亚里斯多德开始,到伽利略、笛卡尔、莱布尼茨、康德、庞加莱(中国人因为丘成桐先生对庞家莱猜想的情结,应该对这位被称为科学史上最 后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有特别的了解)、爱因斯坦、皮亚杰,无不是这样。不是沃森和克里克,富兰克林研究小组,或者是鲍林,都有可能在不太久的时间 里,把DNA的双螺旋结构解析出来。正像爱因斯坦在评价相对论的发现时讲的,条件已经很成熟了。事实上,洛伦茨和前面提到的庞加莱,都走到了相对论的 边缘,已近在咫尺,然而又失之交臂。而沃森,真正把自己的理智和激情主动地投射到这个伟大发现的努力中的时候,也才不过是22岁的年轻人(博士刚毕业), 而此刻,在涉及揭示这个伟大秘密所必需的直接知识和技术方面,他还几乎是零,这和爱迪生、牛顿、爱因斯坦、比尔盖茨等等自己亲手直接拓展了一片广阔天地的 少年天才们不同,除了敏锐的认识到目标的伟大意义而迸发的激情之外,他几乎一无所有。就个人的贡献来讲,他还不能和历史上那些功力深厚的天才人物相比,所 以,才会有了我们这篇文章的标题,他两年的努力,清晰地呈现了一种人类心灵的最锐利的激情。 在完全未知的时候,解析DNA结构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必须认识到它是遗传信息的载体,承载了人类生命的全部秘密,这是伟大激情的直接来 源。任何个人和这样一种机会联系起来的时候,我想都不会无动于衷,都会激情澎湃。虽然薛定谔已经宏观的预言了基因是通过密码子来承载和传递遗传信息的,但 那时对它的化学组成,也就是直接的分子基础是什么还不知道。遗传信息存在于染色体上当时是清楚的,但染色体由糖、蛋白、DNA三种复杂的大分子组合而成。 艾弗里的试验已初步表明传递遗传信息的转化因子就是DNA,沃森自己几年对基因复制和突变的研究以及与艾弗里小组的交流强化了这种信念。所以他看到了清晰 的道路,去解析DNA的结构。他放弃在美国、甚至在哥本哈根的研究,直奔剑桥大学的卡文迪许实验室这个欧洲也是人类历史上一度的科学中心寻求问题的答案, 并轻而易举的把有共同梦想的克里克拉了进来,对结构的理论计算和X射线晶体照片的分析的条件具备了。他们实验室不研究DNA,他也没有培养晶体的经验,更 不会拍X光衍射照片,而对他不屑一顾的富兰克林是这方面的专家,他和克里克通过威尔金斯总是能获得这方面的成果。与敏锐的化学家查伽夫的交流是不可或缺 的,查伽夫从艾弗里的试验结果已清楚DNA是关键,所以及时转到分析DNA的化学组成方面,他是当时唯一的拥有很多物种DNA碱基组成的研究结果的化学 家。当然,作为22岁的博士后和31岁的博士生,他和克里克没有任何理由不去向量子理论的后起之秀、结构化学的奠基人、大化学家鲍林学习。没有鲍林在多种 物质分子结构解析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化学键、键长、键角、蛋白大分子的a(阿尔法)螺旋概念,甚至没有鲍林通过塑料或金属球、棒的模型组装方法搭出结构再通 过实验验证的方法,他们也不大可能在实验数据不是很充分的情况下,构造出这个虽然简单但又无比优美、有无限的震撼力、承载人类生命繁衍全部秘密的模型。事 实上,他们的触角伸得更远,他甚至请数学家格罗斯非来计算碱基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得出碱基互补吸引配对的原则,这是他们正确模型的重要依据。当然,还有 他们和鲍林的失败的尝试,还有不必要在这里一一罗列的许多细节 不管是社会还是科学,还是企业,现在都变得非常复杂,再用简单的逻辑和思维方式,已无法应对未来的挑战,机会只垂青那些有坚韧的意志、敏锐的理智、 丰富想象力和澎湃的激情的心灵。即便是在今天,也不是没有机会,机会很多,关键是我们自己是否能主动的去接近这些机会,把握这些机会。 在人类基因图谱计划完成之后,蛋白质组学,也就是每个基因的表达和调控,或者说是生命从受精卵开始到发育成熟的个体的每一个细节,生命从非生命物质 进化过来的每一个细节,是科学的直接目标。但由于是数万个基本构造单位在参与这一过程,因而单纯的了解个别的基因或蛋白的结构功能对整体功能的揭示已无能 为力。所以,现在数学已经正在走入这个领域。 一个仍然摆在人类面前的最重要的挑战是思维机制。很多基本的知识我们已经非常清楚。我们的学习和记忆,在于构成信息的物理化学信号被感觉器官的一类 特定结构的感受器分子转化为离子强度变化形成的神经脉冲,通过一系列中间过程刺激基因表达制造出蛋白分子等基本构造单元,在神经元的轴突或树突末端,与其 它神经元建立起特定结构的突触联系,这种神经元相互连接成的网状结构,编码了一个个体的全部文化和行为信息,并通过新的信息引发的动态的活动,支配着人的 全部行为、情绪和思维活动。但仅仅这样还不是科学的目标,你还必须通过具体的神经元的活动准确的描述这种机制和过程。行为、情绪、思维是如何与具体的神经 元的活动一一对应起来的?显然,这需要数学。而现在,数学家还没有把触觉伸入到这个领域。 回到基本的问题,一百年了,量子规范场理论,已经通过标准模型把强弱电大致统一起来了,但与描述引力场的方程还不能整合在一起,也就是爱因斯坦的最 初的统一场思想,我们现在还差最后的一步。而现在,一些数学家还在玩这种终极的游戏。这不仅需要数学家的努力,更需要观念的突破。 数学也在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而这可能更少为人所知。从欧几里得几何到黎曼的非欧几何,从函数到群论到建立在拓扑概念基础上的微分几何,数学正在从 研究单一线程或平面的变化发展到直接面对复杂结构和空间的变化。庞加莱猜想一个世纪以来引发众多数学家充满激情地把自己的心智投入到对这种美妙结构变 化的预言中,直到前不久俄国数学家佩雷斯曼最终彻底解决问题。而研究结构及其变化的数学,将为我们面对的诸如基因调控、思维机制、社会的组织结构和调控等 等多因子、多层次系统的复杂调控问题提供直接或间接的工具。 而量子理论的基础问题,为什么这组数学方程就可以描述和解释微观现象的规律呢?我们还不得而知。海森堡从处理光学实验误差提出的测不准原理,被以波 尔为首的哥本哈根学派作为一种根据,认为微观世界就是猜不准的、以几率的方式存在的,这已是人类认识的终极程度了。爱因斯坦包括薛定谔等当即就提出反对的 意见,认为上帝不掷骰子,背后仍然有规则存在。这个时代的大物理学家如提出夸克理论的盖尔曼、提出弱电统一理论的温伯格、提出量子理论的第三种形式路径 几分并进一步通过费曼图简化提升量子计算的费曼,也不同意波尔和海森伯等把猜不准或不确定性原理扩大为一基本的哲学观念,明智的建议在条件还不具备的时 候暂时存疑,把解决问题的机会留给未来的年轻人而不是陷入不可知论的泥潭。 而更直接的可以看到的前景,是社会的调控问题。人的神经系统这种收集自身和环境信息从而使自体系统实时和环境快速适应的机制,曾经是人类得以主宰地 球的直接动力源泉。而互联网的发展终于让人类社会进化到了有神经系统的地步,这将会使对社会事物的认识和管理,与现在的科学理念和方法整合在一起。教 育的问题,或者说未来人的认识可以因心理机制的彻底揭示而通过心理工程得以快速实现,而社会系统,也会因互联网的出现而通过社会工程建立直接有效 快速细致的调控,至少可以让严重打击或影响正常经济秩序的金融危机不再周期性地爆发。在这样的一个可以由互联网这种人类社会的神经系统自动对信息进行收集 和反馈的可以自我调整的社会系统中,国家或国际政治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将逐步降低,国家之间也必须进行无条件的妥协和协作。我们不得不再一次对爱因斯坦的伟 大洞察力而肃然起敬,在半个多世纪以前,他已经提出了世界政府这一伟大而光明的理念并积极推动让人类社会走上理性的和谐的发展轨道。 (所述事件未能一一与事实核对,如有错误敬请指出,多谢!)
个人分类: 人物评传|5804 次阅读|2 个评论
研一总结与研二计划
coalman 2009-9-5 13:28
题记停下来等待是漫长的,不如用等待的时间播下另一个等待。 平心而论,好久好久没有写东西了,是心麻木了?麻木是可怕的,甚至比死亡还要难受。记得自从3年多以前那个厚厚的日记本丢失以后就再也没有写过动心,我不能就这样,脑子现在饥渴的厉害,好久没有新鲜的电流去冲击我的脑细胞,我怀疑大脑皮层是不是已经加厚了很多。 大三,大四,研一,没有做过总结,没有做过计划,就这样得过且过,随波逐流。现在想想,可怕,太可怕了。我要改变,彻底的改变自己的惰性,人,总该成熟了。导师对我不太满意,我感觉已经把我划到非重点培养的人群了,也难怪,自己一片论文没有发,做事还拖拖沓沓,不能用心。 没错,人不是败在别人的剑下,而是倒在自己的弱点面前。你没有抓住时间,一切都会完蛋。现在想想,还好,我找到了症结,虽然晚了一点。现在把研二的学习,科研与生活作一下规划。 1. 当今之下,就是淮北矿业的项目报告,是导师让我做的第一个大活,一定要用心去做,用心完成。处理数据时要细心,发现规律及时总结,力争发表两篇中文核心期刊。 2. 多学一些理论知识,丰富自己的头脑,以免自己的脑子生锈。 3. 处理好与维持好师兄弟之间的关系,给自己一个融洽的学习,科研,生活的空间。 4. 多锻炼身体,搞矿业的,没有强壮的身板什么也做不成,坚持每天晚上跑步,一天最少运动时间为1小时。 毕业以后无论选择什么样的道路,都是需要努力,需要奋斗的路。好好努力吧,是个学生不努力做学生的事情那做什么呢,因为有很多比我聪明的人,他们比我更努力。谁也不愿意爬在别人的下面,让别人牵着鼻子走。 努力,一定可以的,回归自己,超越自己!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5139 次阅读|1 个评论
当生活缺乏激情
pony1984621 2009-8-24 20:57
工作已经两个多月,一切从奔波中恢复平静。 本以为,平静的生活最幸福,可有时竟觉得这种平静太过平凡了,比起学校的日子,苍白而无力。 初到北京,感觉就像是乡下人进了县城,即使看见天桥上摆地摊的都感到新鲜,看到地下通道里弹着吉他自我陶醉的流浪歌手都好奇不已。下班以后,都很想出去逛逛,可北京的很多公交在晚上十点就停了,所以也不敢跑远了。有天晚上我六点出去,晚上 12 点以后才回到宿舍,因为路上没了公交,又舍不得打车,只好一直不停地走,可北京这地儿,地图上看起来很近的地方,走起来就特别费劲,越走感觉离宿舍越远,无奈之下,忍痛割爱,还是得打车。 只有周末的时候才可以好好出去转一下。现在的生活规律了许多,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周末便成了一种奢侈品。可真的到了末,反倒哪也不想去了,只想好好睡觉,早上撅着屁股能睡到 11 点,还能省一顿早餐,一举两得,岂不快哉?! 这样的时间过得太快了。当你不去思考的时候,你就会觉得这就是生活,吃饭,工作,睡觉。有一天,同事拿来几张信纸,说是快开学了,单位要给灾区的小朋友捐赠一批学习用品,让我们给写几句祝福和鼓励的话。我拿起钢笔,左思右想,总觉得词不达意,就连握钢笔的姿势都觉得生疏了,习惯了电脑的生活,钢笔用的太少了,更可怕的是现在居然连几句简单的小诗都写不出来。是我将自己埋藏得太深了,还是已经缺少了生活的激情?难道自己正慢慢变成一台工作的机器,连最基本的情感都不会表达了? 这可不是我希望的生活。 谁也不甘于寂寞,更不会如此沉默。 单位的宿舍还不错,两间小卧室,一间小客厅,还带有一个卫生间,本来住了五个兄弟的,可大家基本上都是有家室的人了,晚上就我一个守着诺大的房子。习惯了宿舍的集体生活,我还是选择了上铺,可一到晚上就觉得好冷清,以前在学校的时候,大家都是躺下床之后还能再聊上几十分钟,天天如此,总有聊不完的话题。如今,一下子安静了许多,连个说梦话的人都没有了。前些天,我到附近的菜市场买来一堆水果,回到宿舍自己独自分享。可当我正啃西瓜时,不知道怎么了,一种难以名状的忧伤突如其来,看着满桌子的西瓜、葡萄、桂圆竟无法下咽,难以抑制的是心中那沉寂已久的寂寞和孤单,北京之大,竟无人与我分享这份清净、这丝快乐 不在孤单的时候,恐怕谁都无法体会到有朋友自远方来的快慰。虽然,这只是宿舍,但只有朋友来了,这才会有一种家的感觉。姐姐劝我买些厨具,没事的时候可以自己做点儿饭,总比每天往食堂跑便宜多了。我听从了姐姐的建议,虽然我只会做个米汤、煎个鸡蛋而已。做饭,成了我工作时代与学生时代最大的不同。这不仅让我的宿舍有了一种家的温馨,而且,还多了一种似隐似现的期待。 现在,我终于明白了,很多时候感觉生活缺乏激情,是因为自己还不会生活。如果每天还像学生一样,除了数据、程序、图表、数据就是食堂、宿舍,那只能说明我还没有成熟。从学生到工作的转变,还需要时间慢慢抚平这其中的隔阂。 下班之后,来到人定湖公园,小跑上一圈,坐在公园的长凳上看看书,抑或听听音乐,欣赏湖中的荷花,待到心旷神怡,疲惫消退之后再漫步于北京的小巷,感受这里的风土人情,我想,我会慢慢融入其中的。
个人分类: 生活随笔|6790 次阅读|3 个评论
惰性
metalglass 2008-12-3 09:44
当初开博之初,想着一有空就更新博客,但是,一旦忙起来之后,就忘了这事了,等到稍稍有点空了,想更新博客,却又不知从何说起了,结果,一天拖一天,拖到现在还是不愿意更新博客。 本来早就想写那几篇科研文章的,结果忙起来别的事情之后,再想继续写文章,却总也提不起笔,打不起精神来,到现在,文章还是原地踏步踏。 干什么都需要激情,需要一股子冲劲和闯劲,克服内在的惰性。
个人分类: 生活感悟|3833 次阅读|0 个评论
人生要一直充满活力和干劲
cutefay 2008-11-5 11:11
昨天晚上跟一个目前是大型国有企业老总的朋友吃饭聊天,主要聊一些对待人生的态度等等。我很喜欢跟一些年龄大的人交谈,因为从他们谈话中可以学到很多东西,让自己更快地成长,尤其是喜欢听一些他们对人生、家庭、事业等的看法。 这个朋友40多岁,现在也算事业有成了,他年龄这么大还一直很有干劲和活力,无论对事业,还是对家庭,都是如此。感觉他的人生非常丰富多彩和快乐。他说,他大学毕业的时候被分配到一个企业车间里工作,一呆就是五年。一般的人在这种情况下早就失去奋斗的动力了,回想着安安稳稳混日子。但是他却没有,即使是干车间这样的普通的活儿,他也一直非常努力地干好。后来,他的发展就非常顺利,几乎是两三年升一级,在国企中,对于他这样没有任何背景的人来说,能够做到这样是很不容易的。 我也希望在他的年龄能够做得和他一样好甚至更好,我现在也是对生活和事业充满干劲和激情,我希望我的这种激情能够一直保持到老。自己要脚踏实地做好眼前的事情,抓住一切可能发展的机会,好好努力。
个人分类: 菲亦所思|3586 次阅读|1 个评论
Where is my passion?
Elysion1983 2008-10-21 15:45
来中大已经五十几天了,可以说我是带着梦想来的,但是鬼知道为什么今天,我会在这里用Where is my passion?这样恐怖的题目来折磨自己脆弱的心灵。有人问:是不是现实和你的理想有太大的差距,使你无法找到你的passion?但是对于这样的提问,我会很惭愧的说no,来这里之前,这里应该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现实,我是有着充分的调查和认识的。曾经在我的1年短期计划,3年中期计划中,我统统都有考虑过这些因素,而我的大部分计划也都是主要由一个人去完成,但是为什么到了现在,所有的一切都没有一点点的进展,而我却只能慵懒的靠在椅背上,面对的电脑屏幕,拷问自己激情哪里去了? 我曾经是很有激情的,记得在还是幼稚的初中生时候,为了赢得老师那微微的赞许,连续几个黑夜不眠,也要把号称为不可完成的试卷解决;到了本科的时候,我还会拼尽自己所能,游刃于学生会的工作和学校的课程之间,激情昂扬的将所有的事情做好,曾经创造出一个个过往的神话;甚至本科毕业之后,在工作岗位上,空气中弥漫着深圳滚烫的热浪,正午的街头,样本采集的工作还在继续,午夜的房中,数据处理的步骤也在进行,我仍能用一颗充满passion的心脏,激情四射的行动。 可是现在,我又回到了曾经梦想已久的校园,不仅仅去追求些许的安逸,而是去追寻过往的经历中,我所需要但却显然缺少的东西。可真的身在此处时,为何我却无法完全提起精神?Do I lost my passion which has been in my heart?记得来这里之前,我曾经给自己确定了很明确的3年目标,经过了几番的修改,曾经信心满满的起誓,要让自己的生活每天都会有不同,要让自己的能力每天都能有提高。passion,where are you?现在的我,宁愿的稍有空闲的时候,放下手头牛毛般可见的工作不去理会,坐在电脑的面前,去痛苦的欣赏那些几乎要遗忘的人们脑海之中的cartoon,也不愿意给自己的心情一次重新的呼吸,一次重新的换气。 就在昨天的晚上,不由自主的走进了熊德龙报告厅,这是由于自己低落的情绪和一些其他的琐事导致放弃了参加合唱比赛的机会之后所空下来的时间,坐在大厅之中,昏昏欲睡,隐约的感觉到有某个邪恶的蚊子在我的腿上狠狠的咬了一口,惊醒,一记铁砂掌之后,蚊子飞走,小腿生疼。竟在这时,有一位漂亮的来自Roland Berger的senior consultant,问了一个让我郁闷的问题Where is my passion?看着她津津乐道的讲着自己的经历,如何找回自己失落的passion的经历,使我震撼,并不是她的言语和内容有多么的吸引我,其实他的言语和经历都很平淡无奇,那么令我感到的震撼的东西究竟是什么?还是想不通。 散场之后,走在回宿舍的路上,行进的很慢,在想一个问题,为什么那么平淡的事情竟会使那位美女consultant找回自己失去的passion?那么我的passion是否也可以在这般平淡中寻回?或许我可以试试,于是这样的一个夜晚,没有像前几日般cartoon到深夜,而是早早睡觉。期待着第二天的阳光照进房间的时候,我会带着一颗阳光的心情,去规划自己的未来,to do myself full ol passion! 下一篇博文预告:Elysion的新规划,充满passion的前行!
个人分类: 情感生活|3006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4: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