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数量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写那么多论文不是灌水吧?
yuliping 2010-12-26 17:50
自从 2008 年 5 月 2 日在科学网开博以来, 2009 年做过一次科研总结, 2010 年做第二次,既然一年过去了,总要对过去的工作做一下梳理。去年的总结挂在博客上评论观点相左的很多,今年也是,焦点集中在一点上:为什么写那么多论文?潜在的含义是,你仅仅追求论文数量,而不重视学术创新。就这个问题,我谈谈自己的情况和感想。 第一,我从事的是经济学和情报学交叉的研究,有时甚至是两个学科的研究,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不需要做大量的实验,这样势必会节省许多时间。 第二,由于早期我没有什么科研经费(一年n千元,n5),从事科研工作几乎是惨淡经营,因此研究的数据只能靠统计年鉴和网上搜集,所研究的领域偏宏观或一般与调查相关不大,关键是没有经费做调查,同样,这也比较节省时间。 第三,这几年的研究侧重定量,主要做网络经济、技术经济和科技评价方法的创新。在研究中发现,我们日常所用的多属性评价方法存在太多的不足和偏误,并试图进行改进和创新。在特殊情况下,一套数据可以撰写几篇论文,因为我是研究方法创新为主。比如利用一套指标,我可以做不同评价方法的权重比较、排序比较、灵敏度分析、用新方法评价等,这和解决某个领域里的某个问题的应用研究完全不同。 所以一旦沉进去,几乎是欲罢不能,有太多的思路,必须一吐为快。 第四,由于从事交叉学科研究,在 A 学科中用的方法应用到 B 学科,有很好的发现,当然要写,在 B 学科用的方法同样可以用在 A 学科。 第五,我写论文不是单位考核需要,纯粹是爱好。目前单位的评价体系,几乎不考核论文了,单位有少量的科研奖励,但一般不够支付版面费,发一篇普通的 CSSCI 论文我可能还要亏几百元版面费。 第六,科研是一种习惯,写论文也是一种习惯。一旦习惯养成,硬要改掉似乎也不容易,何况我认为这不是一个坏习惯。 第七,我真正担心的问题是,因为说不定哪天你突然就没有灵感了。在有灵感、有创意的时候必须抓紧时间多写。等老啦,没有思维的时候就专门写博客,不写论文了,呵呵。 第八,目前我大概在一级期刊(各学校标准不一样,基本上是前 20% 的期刊吧)发表和录用的论文差不多有 20 篇了,我想多少能说明一点质量吧。 第九, 90% 以上的学者做的工作可能都是小的创新,我也在这 90% 以内,所以不敢奢谈对学科和人类社会的贡献。我现在想得到的是,在人类社会的历史上,将来用文字记录被作为档案保留下来的东西,里面有 100 多篇论文里有我的名字。 第十,在博客上贴年终总结真的不是什么炫耀,有什么好炫耀的?我做科研才短短 6 年,无论是基础和积累,包括学术经历都比较单调。如果有什么动机,可能是对自己的鞭策,至少明年不能偷懒。再进一步的动机可能就是写博客的动机,这个问题大了,呵呵。 第十一,我报了8个课题,也许真的费时间,这是我多年申报课题的积累,由于往年中奖率较低,现在手上还有20几个不同的选题一直没有中过,每次申报都在不断优化,所以,也许效率较高。 总之,不同的学者,处在不同的单位,研究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个性和偏好,导致从事科研工作相差很大,这种多样性对于科研而言太重要了。 非常感谢 Scientifique 先生(女士)的留言,他(她)也是科研做得很好的人,而且能友善地进行评论,谈自己的感想,科学网上需要这样的儒雅之士,有段时间网上火药味很重,其实大不不必,至少影响双方的情绪。可能的话,我倒真心希望和 Scientifique 交个朋友。 附: Scientifique 的留言,修改了个别错别字 看到您的成就,我有很多的感触。 俞先生今年写了 17 篇论文,光写需要多少时间?申报课题 8 项,光申报需要多少时间?当然,还有其他的杂事,那么用来研究的时间有多少? 其实,如果讲论文数量,我可能跟你差不多,但是我不写中文论文,因为在我们单位没有用。自己觉得很累,但是又觉得很无奈!我时常在想 如果不写论文,自己可能很快就会被淘汰,但是写过多的论文,用于科研的时间就少的很! 申报课题也是一样,适当的不申请一些,可能更好!每天总是觉得自己的时间不够,总想坐下来 研究 ,但是,真要这样,以后可能连 研究 的机会就没有了! 我想:所谓的成果,还是不炫耀的好,其实也没有什么值得拿出来看的。我知道,我自己的一些工作,本不值得写,但是为了这个论文数量,还是违心的写了,自己也知道,这完全是在浪费时间! 论文发多了的,可能并不是真的学者!但是要成为学者,往往需要被逼着去写很多的论文。无奈,心灵被扭曲是很疼的! 什么时候,我们的大学和科研机构,能够让每一个人看不到 功利化希望 ,我们的科研水平就会真的上去了。 以上仅仅是个人粗浅的认识,供俞先生参考!言语冒犯之处,也请见谅。我觉得,除了恭维,善意的讨论才是真的有意义的。 祝您在新的一年里,在科研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2010.12.26 俞立平 于宁波
个人分类: 科研心得|8012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美国教授的出版量
llgkyy 2010-12-6 14:01
作者:白谦慎(波士顿大学艺术史系) 来源:南方周末 关键词: 这里说的出版量,有两层意思。其一,当一个教授被评终身职时,所在学校对出版量的期待。其二,终身教授们的出版量。 美国的大学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以教学为主,那些只招本科生、学制为4年的学校,都是教学型的学院(teachingcollege)。有些 综合性大学,也以教学为主。这类学校也要求教授们发表著作,但通常量不会很多。另一类是研究型的大学(researchuniversity),对出版 量的要求比教学型的学校要多。由于性质有所不同,两类学校在教学量上也有所区别。一级研究型大学,一个教授通常每学期教2门课,一年教4门课。在以教学为 主的学校,通常每学期要教3门课,甚至更多。有些教学型的学校,财政情况很好,也减少教授的教学量,鼓励他们多研究发表。总之,教学和研究的比例都要视具 体的情况而定。 艺术史在美国是一个相当大的人文学科。在那些以教学为主的学校,一位艺术史教授如果能在好的学术刊物发表2-4篇论文,就能达到取得终身教职所需 出版量的要求了。这个量,谈不上很大。但这并不是说,在这些学校工作的教授的研究能力就一定比研究型大学的教授差。波士顿地区有一个威斯利学院,是美国最 好的女子学院(冰心和宋美龄毕业于此),虽是一个只有本科生的学院,但该院的艺术史研究很有传统,在领域内有很好的口碑。 我所任教的波士顿大学是研究型大学,一位资浅的艺术史教授要获得终身教职,需要在6年内完成一本由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学术专著(商业出版社出版的 书、教科书、博物馆展览图录不算)和发表2-4篇的论文,这只是最低的量的要求。达到这个要求,并不见得就能得到终身职,还要取决于外校教授对著作的评 价。这本书通常是在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而发表的论文,也可以和在博士阶段做的研究相关。如果说,博士论文的准备和写作需要4年的话,那么加上任 教的6年,一共10年,如果还做过1-2年的博士后的话,加起来就是在11-12年内出1本书和2-3篇论文。对学校来说,定出这个标准,当然是认为一个 教授应该在这段时间内完成这个数量。但实际上要做到这一点,也并非易事,因为在美国发表著作,不但审核严,出版周期也相当长。有时,初审不能顺利过关,被 退稿,修改后重新送审,或是投其他出版社和刊物,几个来回,一两年就过去了。 那么,终身教授们的出版量又如何呢?因人而异。我所在的波士顿大学艺术史系,有10个终身教授。如果一位终身教授平均每年能发表一篇论文,就算不 错了,超过这个量,大概就能算是多产的了。总之,以中国大陆的标准而论,美国的艺术史教授们的出版量是不大的。我想,人文学科的其他领域也基本如此。 教授如此,遑论研究生。近年来,作为本系的研究生录取委员会的成员,我每年春季要审阅200份左右申请到我系读博士或硕士的材料。申请人的简历告 诉我,90%以上的申请人是没有任何出版物的。上了研究生后,系里对他们也没有发表的要求。这和国内的情况大不一样。罗志田先生曾撰文呼吁救救博士生 (见7月16日南方周末自由谈版面),对此我深表同意。我把美国大学教授的出版量拿来说事,当然是希望管理教育的部门和人士,在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定时,注 重学术著作的质而不是量。
个人分类: 未分类|3568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网] 博文怎能如此“勃发”?
热度 2 xqhuang 2010-10-30 13:40
也许是科学网的新博,少见多怪? 最近经常看到一些博主一口气发表多篇博文,有时候最新博文几乎被某个博主垄断,我不想去揣测这些博主的意图,但你们这么做不仅伤害科学网读者和其他博主的利益,最终受伤的是你们自己。 这种情况能否避免?靠博主自觉?不现实,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科学网应该加强软硬件管理,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可否通过软件限制每个博主每天发博文的数量和连续发博文之间的时间间隔?个人认为,每个博主每天最多发表十篇博文,太多了只能是灌水,另外,连续发表博文的时间间隔1个小时为宜。 个人建议,仅供参考。
个人分类: 科人网事|3628 次阅读|16 个评论
參訪世博的“數量”與“質量”問題
LEOLAND 2010-10-29 13:14
曲津華 近期上海世博雖近尾聲,客流非但不減,還高潮迭起。日前媒體報導了參訪者已達到預期的7000萬,有關方面大概可以長長地舒一口氣了。對將要完成的例行總結,估計官方早已有了文稿模板,只待落幕后填上有關的統計數字即可。不管是否能對世博總結報告有所貢獻,這裡且就參訪的數量和質量問題,提出一點思考。 世博的本意就是一個大集市,有展有賣有吃有玩,吸引人流來參與是其主旨。以本人四個月前的四天參訪體驗,上海世博的組織者對參訪者的數量問題給予了較多的關注,而對參訪的質量問題多有忽略。以不陰暗的心理揣測,也許是人家心有餘而力不足吧。 六月的上海世博,非週末的入場人數是30萬左右,已經感覺是人潮洶湧;日前聞報有日進百萬的情況,貌似恐怖以單一展場,即使體量再大,一日間竟塞入了一個大城市的人口!而怪事更在於官方的報導口吻。讓公眾看到和感覺到的是,入場人數越多越好,參訪人流越大越好。在如此不堪的參訪情境中,參訪者會有什麽樣的參訪體驗,好像並不重要了,也不為組織者所顧及了。 如此赤裸裸地追求入場人數,如此公開地踐行唯政績行為,又如此明顯地忽視參訪者的利益,應該說,世所罕見。 如果說,有了量而沒了質,那要量有何用呢?其實,量是主辦方的量,質卻是民眾的質。質與量共舞,卻是高量低質,甚至是有量沒質,物總有所不太值吧? 2010-10-28
个人分类: 闲读偶得|1991 次阅读|2 个评论
今天听到了个新词:Minimize your paper production
热度 1 Rein 2010-10-22 13:56
初听这个词,觉得挺有趣,也挺有道理:系里面大部分教授想的不是怎么多发论文,而是怎么样尽量少发论文。大三以前,我看一个教授牛不牛,就是数他有多少个我听说过的会议/期刊的论文。大四以后,看一个教授,就去看H-index或者总的引用数。这也难怪我拿到斯坦福的录取时小小地犹豫了一下:我感觉斯坦福的教授不怎么发论文,是不是不牛或者不活跃了呢? 再想想,这么做也确实有一定道理。设想教授A每年发100篇论文,教授B每年发1篇论文,假设两个教授都是大牛,那么我一定会去读教授B的论文,而看着教授A的论文列表就被吓退着了。看会议论文集也是一样。我可以把SIGCOMM每篇论文都打印出来看一遍。曾经把INFOCOM的论文挨着看了50篇,就再也不想看了。GLOBECOM的论文,我把某年的题目全部看了一遍,就看了我2个小时。 但是呢,稍微联想到自己,就觉得这样也许很苦了我们这种博士生。想法太差,对不起,继续去想。有想法,但是没法产生影响力,对不起,继续去想。好不容易开始做了,实现的不够完善,继续去实现。做一个系统做了两年,终于很完善了,没有对他建立足够好的理论模型,继续去想模型。于是N年一晃而过,自己的论文产量被最小化到了零。虽然没有论文博士也可以毕业,但是又有多少博士甘心就这么毕业呢?没有论文发表的博士,怎么去找工作?博士A,来这儿读博士前已经有美国名校硕士学位。到现在,毕业无期,比我大概年长15岁。 我还是蛮想在这样一个环境中茁壮成长的。所以,稍微反省一下: 1.Minimizepaperproduction不代表自己发不出论文就是值得原谅的事情。想了一百个三流的想法被导师打回来可以原谅,被打回来一百次后还想不出一个二流的想法不能原谅。最近常常觉得自己是新生,没有什么基础,啥都不懂,啥都不会做,是不是人家本来要录取一个杨单的结果录取成杨双了。好不容易想出什么想法都被导师给批回去。团队合作就完全是出各种状况拖各种后腿。虽然至今没有人责怪我,毕竟好东西不是说出来就出来的,甚至还有学长以我平常课务繁重为我开脱,但是自己不能以为自己真的已经忙到了因为课业繁重就可以随便乱出状况,没时间做研究了。 2.是的,毕业很漫长。很多学长给我说五年没啥可能。导师也说,急着毕业的PhD不是好PhD。但是,这不代表我就可以随便浪费时间而把任务留到第六年第七年。记得本科我一直想三年毕业,这个目标最后没有实现,还是花了四年才毕业。但是,在大二提前毕业想法破灭以前我已经修完了大部分大三甚至大四的课程了。努力去做。毕业顺其自然。 3.并不是在所有地方,自己提出一个三流想法,导师都会有充足理由来批判想法的。被评批不完全是一件坏事。不然我要导师干什么,不然我大老远跑到美国来干什么。其实,从几次短短的被批判中,我发现导师深厚的内功。举个例子来说,导师很准确地拿出博弈论的东西来批判我的模型(我做的和博弈论本来半点关系没有)。回去请教了一下做博弈论的朋友,找了几篇论文来看,我这个东西原来真的可以用博弈论建个模型,且很完美地解出来。再换个方式表达,也许,我现在辛苦学的看起来乱七八糟和我研究毫不相关的自动推理,社交网络,看似会推迟我毕业。但是,我已经有很好的榜样告诉我,这些乱七八糟的内功练起来并不是完全没有用的。 总之,这样好的环境来之不易。幸运的是,学习对我来说是件快乐的事。珍惜且享受
个人分类: 学习交流|5568 次阅读|4 个评论
中国人博士数量又拿了一个第一名
jiangxun 2010-9-30 09:08
作者:蒋迅 下面是美国V0A在2010年9月28日的一篇报导: 美国08年新科博士十分之一来自中国 。这说明中国学生 (包括香港学生,但不包括华裔和华侨学生) 的博士数量在美国稳居第一,这个数字与中国 本土博士数量 相吻合。但这是相关还是巧合,有谁知道? 美国在2008年产生了4万8802名博士,创下最高纪录。而中国是美国最大的外籍博士来源国,占了美国所有博士大约10%。换句话说,每10个美国博士就有1个来自中国。 *外籍博士人数创新纪录* 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一份报告指出,美国大学2008年一共有4万8802名博士毕业。其中,外国籍博士总共1万5117人,同样也达到了有史以来的顶峰。 外国人才在美国高等教育机构比以往更受到重视。国家科学基金会这份针对博士的调查报告显示,在2008年获得博士学位的人当中,外国籍占33%,美国籍占67%。在1978年,美国的外国籍博士只占总数的12%,这20年间的成长显著。 报告所谓的外国籍是指持短期签证在美国念书的博士生,不包括持绿卡、有永久居留权的人。 外国籍博士前五大来源国全数在亚洲。包括香港在内的中国留学生是美国最多的外国博士,2008年,人数达到4526人,占美国全体博士的10%。其余依序为印度、韩国、台湾和土耳其。当中,台湾籍博士生一共有642人。 *外籍博士在理工领域占关键地位* 从性别来看,35%的外国籍博士是女性。报告结果显示,外国籍女性博士成长速度惊人。在过去20年,外国籍男性博士增加了一倍,女性却增加了四倍。 就领域而言,工程领域的美国博士中60%都是外国籍,而自然科学领域中外国籍的占了48%。毫无意外的,美国籍博士在非理工科独占鳌头,社会科学、教育和人文领域的博士四分之三都为美国籍。 国家科学基金会的资料进一步分析,在美取得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一直是以工程领域最多,2008年一共有1435人获得工程博士 。学电脑科学的人数虽然远不及工程,但比例上却呈现了爆炸性成长,从1998年到2008年,电脑科学领域的中国博士成长了9倍。 *外籍博士留美意愿和机会* 国家科学基金会这份报告同时调查了博士的毕业后计划。报告显示,74%的外国籍博士生希望留在美国,当中以印度学生(89%)和中国学生(88%)留下的意愿最高。 报告负责人马克.费格纳表示,现在说9/11事件或金融风暴冲击外国籍博士的就业意愿或机会还言之过早。费格纳博士说:持临时签证的人取得学位的时间、即便在科学领域,平均也要超过7年,所以在9/11事件后进入学校的人大部分都还没毕业。 另外,据国家科学基金会统计,授予最多博士学位给外国籍学生的美国大学为伊利诺伊大学香槟校区,而德州农工、宾州州立大学也都在2008年大当年授予300多名外国籍学生博士学位。
个人分类: 杂谈|6239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于博士数量的三篇文章
jiangxun 2010-9-17 07:58
作者:蒋迅 今天读到了三篇关于博士学位的文章,考虑到这个网的读者恐怕不会看到其中的两篇,特地介绍一下。 第一篇在和迅: 青衣江中水:博士是导师的廉价劳动力吗? ,这里只给个连接。青衣女士似乎不同意周光礼的观点。尽管她声明家有一个土博士,一个洋博士,可惜她没有用身边的亲身经历来辅佐自己的观点。 中国的博士数量的急剧变化是有目共睹的。我只能说,我觉得自己幸好没有在国内一个能带博士的机构里工作,否则看到大家都那么多产,我会受不了那个压力的。 第二篇在海外: 美博士学位去年首度阴盛阳衰 , 这是一个新的动向。报导说:美国研究生院委员会(Council of Graduate Schools)近期发表的年度调查报告显示,上学年度(2008至2009年)美国获得博士学位的女性达28,962人,首次超越男性获得博士的人数 28,469人。这是美国女性首次突破数十年男博士多于女博士的纪录,显现美国女性重视及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已日渐提高。 不知道在中国女性博士的数量在什么位置上。随着女性博士数量的超出,女性博导的数量会如何变化? 第三篇在科学网: 造假、剽窃的最高境界 ,讲了一个可能是虚构也可能是真事的故事,权且抄录如下:   很久很久以前的某一天,一位好朋友跟往常一样如约来到我的寒舍陪我喝酒聊天。   真TMD郁闷。朋友刚坐下便甩出一句。   我笑问:所为何来?   学校最近要我出博士招生试题,有人特别关照要我给某些官员辅导辅导。   虽不符常规,但可以理解,你辅导就是了,只要把握分寸料也无妨,谁让你被别人管著呢。   好朋友大骂:你说得轻巧,有那么简单么?   有何复杂?讲几次课不就行了?看你就没经过事。   朋友大怒:哼,有讲课那么简单么?某官员不知从哪里把我的考题弄去了,要我给他解答。   这可使不得,那可是犯法的。   谁说不是,我告诉他:你能弄来考题,还愁弄不来解答?我胆子小,你可别害我。他到也没逼我。   这很好啊,反正不关你什么事。   好个P,考试时这位官员太忙,没来,要他补交试卷,他说:你们帮我做一下就行了。真TM牛B。 到底中国是否又多了这么一个博士至今还是一个谜。
个人分类: 杂谈|4854 次阅读|4 个评论
新导师首次招收多少研究生---研教散记之19
热度 1 tangchangjie 2010-9-1 09:48
新 导师首次 招 收多少研究生--研教散记之19, (唐常杰 ) 昨天下午,一位新批的硕士导师问我,首次招收硕士生,收多少个学生比较合适? 个人意见,据校情,我们计算机学院的新硕导首招三位硕士生是可行方案之一;如果名额有限制,可隔年或隔两年收两三个;如果名额和经费都充足,多收一点也无妨。理由如次: 1 环境和团队。 新批硕导首招三名硕士生,一开张就有了一个小团队,刚好满足了孔子命题“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的最小数量条件,铺垫了一个师生互相促进的环境,能办讨论班、能践行孔子命题的推论:“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计算机专业中,特别需要合作和讨论;几乎每个项目都需要编程实现,这些工程性环节常常是难者不会,会者不难; 合作能呈现1+12 的优势,质量和效率都高很多。 2 激励和竞争 。一位学生有了想法或论文草稿,和老师、和师兄弟一起讨论,不只是集思广益,还对师兄弟有无形激励,接受师兄弟的监督,有防抄袭的作用。一位学生的论文发表了,自觉性强的师兄弟不但分享了快乐,还感觉到无形的压力,激励他们努力赶超,这种“不需扬鞭自奋蹄”的压力比较宽松、比较健康、比较有效。 3 奇妙的 “三” 。一师一生,可讨论,但不构成“讨论班”;一人讲一人听,较费力且劲头不大;一师二生,有了点听众、有了点讨论、有了点竞争;一师三生,就差不多有了西游记中师徒四众的人气和氛围,有比较和谐的竞争、能相互激励,去克服九九八十一难。 三是一个奇妙的数,常听到“三思而行”、“三足鼎立”和“三角稳定“,若换为其他数,听起来会别扭。听过一位专家做报告:“今天讲三点意见(1)(2)(3)… 其中第(1)点又分(a)(b)(c)三个小点…”.当场侃侃而谈,思路清晰;事后静心思之,脉络不忘。这是因为三个对象比较容易掌控、协调和平衡,人的思维喜欢和谐的“三”。 4 利于学生成长 。如果在家是独生子,在校是独招生,则学生的成长少了一些与人交流的锻炼,多了一些无端的障碍。统计观察表明,独招生学术消息不灵通,校内学术报告、申请、评奖的消息时有错过,非学术消息也不灵(文娱、招聘。生活其他);出差不方便,老师不放心。 5 性价比高 ,地球人都知道,带一名硕士生不比带三名硕士生轻松多少,无须多说。 6 首招不宜太多 ,因为导师需要积累经验,需要经费,首招三位足矣。次年如名额多,可多招,名额少,则少招,或隔年招;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小生境已在第一年形成,能较好运转。    招生数量,不全由己 。笔者曾经是局内人,现在是局外人,(按年龄规定,现已不再招生了)。在培养硕士生的20多年实践中(博士生复杂一些, 不在本文中讨论),名额少时,收一个两个,也曾隔年招;名额多且经费足时,收三、四个,偶尔五、六个;还陆续收过几批来自第三世界国家的硕士生。 一个单位中,导师招硕士研究生的平均数量一般受四个因素影响:    N =f(StudentNum,TotalTeachers,Position,Money),其中, StudentNum分配给单位的招生数;    TotalTeachers,当年招生的指导教师数,与国民经济,稳定需求,是否扩招相关; Position,你的职务职称; Money或funds导师的项目综合指标(含 项目性质、工作量、经费); 其中,S和T的影响比较大,如果S小且T大,称为小年;有的单位规定新导师收1-2名;如S大且T小,称为大年,有的单位也可能规定新导师收2-4名,或更多;   如果单位计划与人意向的阻抗不匹配,例如分配4名,而个人意向1名,单位完不成任务;如果分配2名,个人意向8-10名,向同事竞争;都需要足够的理由,而且可能会为寻找合适的理由而烦恼。       从来都是时势造英雄, 包括你的职业、能拿到资助的研究项目,想招收的研究生数量;多数时候是社会和时势在推动和决定,而不完全由个人选择。个人要学会在允许的空间中协调。 意犹未尽,下文 名山、名师与高徒 议论故事中的名师与高徒,议论如何学习名师带高徒的方法与艺术。 相关博文(研究生导师系列) 导师的面子,学生的胆子、路子和帽子 研究生导师的“两怕”及避防体会 急用先学 vs 厚积薄发 : 两种不同风格的讨论班 新导师首次招收多少研究生 名山、名师与高徒 科研管理中的风与帆的递归较量   
个人分类: 教学科研|13573 次阅读|20 个评论
科学网博文数量Top300用户
outcrop 2010-7-14 18:58
用户 文章数 黄安年4774 许培扬3723 杨学祥2879 陈安2176 松鼠会1874 吴中祥1818 吴宝俊1665 周可真1507 武夷山1407 科技导报1325 李世春1105 籍利平1081 王鸿飞962 李维889 赵晓锋864 罗时光846 蔣勁松816 科学时报新闻中心794 王汉森769 胡业生722 郝云龙714 李小文708 蒋高明708 蒋新正695 陈龙珠680 廖景平628 杨玲621 沈阳605 冯用军599 桂耀荣570 王铮567 杨秀海534 吴锦宇509 王号507 陈儒军485 沈海军479 刘进平474 张明伟466 嵇少丞443 王宝山415 曹广福409 王鹰406 张檀琴405 贾永芬392 李虎军386 张学文385 曾新林382 郑风田377 胡新根362 李泳361 郭战胜358 任胜利356 马志飞356 万跃华353 刘玉平347 方锦清345 李淼345 李毅伟342 赵安平340 苏青338 张旭331 白途思331 毛克彪329 耿文叶325 王志明324 黎在珣323 何毓琦322 王应宽315 麦立强304 邹晓辉300 刘红297 王晓峰297 马昌凤294 科学网290 刘凡丰289 袁军鹏288 薛长国286 宋文淼281 李丕鹏279 聂广279 刘华杰274 伍加272 翟保平270 段煦268 赵萌268 曹天德261 李祖龙261 王伟华261 张建武261 吕乃基260 李铭259 黄富强258 戴小华257 李侠256 胡春松256 朱定局255 刘学浩247 周涛245 杨书华244 姜念云240 王伟240 陈三茂240 马雷237 何裕民236 毛宁波234 张玉国233 赵振营233 孟津229 吕喆229 丛远新229 曹聪229 肖伟光229 刘广枬229 陈海春228 刘晓瑭226 刘锋226 张祖锦224 魏东平222 郑波尽222 许小可221 潘学峰220 马臻216 赵国求215 王涛215 黄志恒214 吴永庆212 焦辉212 苗元华210 童庆炳208 刘钢207 刘俊明206 李学宽206 陆绮203 翟远征203 王修慧199 章成志199 高建阁198 王晓峰197 马丽丹196 倪鹏云196 陈永江194 李建立194 刘庆昌194 王曌燚191 李飞190 赵明190 研学交流189 韩健188 熊伟188 孙静宇186 卫军英185 邓洪亮185 林中祥183 张星元183 陈方培182 侯成亚181 赵冲181 柳东阳180 王启云179 魏瑞斌179 俞立平178 蒋永华176 汤敏骞176 张欣174 肖长来174 罗帆173 王中宇171 王进170 饶毅168 王晓钢168 周旭168 刘晓东168 陈中红168 张珑167 曲津华166 赵凤光165 张志东164 李鸿164 邹兴文164 刘霞162 盖鑫磊161 虞左俊161 雷德明160 周少祥160 叶鹰159 梁卷明159 管卫兵158 张莹157 孙学军156 何宏156 李斌154 青水洋153 杨先碧152 杨芳151 姜虹150 张卫149 汪育才147 余孟孟146 傅蕴德146 周子勋146 蒋敏强144 王钰144 王芳143 李燮142 谷欣141 田松140 吉宗祥139 朱晓刚139 张焱138 柏舟138 刘吉平137 王成如137 何义舟137 唐凌峰136 鲍海飞135 王靖琰134 余少波134 戴伍圣133 李宁130 杨海涛130 邢志忠129 潘发勤129 廖永岩128 吕铭128 孙启高128 张永和127 王建中127 陈学雷126 刘畅126 张丽娜126 姜咏江126 潘超126 武京治125 刘晓洁125 徐宁125 孔晓飞124 陈绥阳122 刘玉仙122 张博庭121 王勇121 鲍得海120 武际可120 王亶文120 沈国震120 平果119 李学军119 曹俊兴118 盛弘强118 陆志方118 王飞跃117 栗原博117 闵应骅117 罗会仟116 沈斌115 吴渝114 陈吉德112 张显峰112 郭向云111 江志坚111 麻庭光110 徐耀109 黄晓磊109 贾利军109 吴信108 张其瑶108 徐鸿儒107 程真107 李霞106 张国庆106 吉彦波106 黄建海105 丁裕国105 孟郭105 罗德海104 刘苏峡104 胡良军104 黄红星104 徐坚103 李鑫103 吴军103 李忠秋103 高海波103 梁进102 王晓明102 秦国柱102 白图格吉扎布102 平文丽102 李阿根102 关燕清101 王永林101 刘广明100 赵大良100 许树成100 李朝晖100 肖立志99 赵立平99 王莉青99 温景嵩99 李万春99 沈斌倜99 郑融98 注: 1、非官方统计数据。 2、抓取博客数:5531;有效(成功获取统计信息)博客数:5255。 3、数据抓取截至2010年7月14日。 4、统计对象为6月18日前开通的博客。
个人分类: 科技八卦|2952 次阅读|1 个评论
学术论文是不是作者越多越好
xinliscau 2010-7-10 14:13
经常看到一些学术论文挂了很多作者,有些甚至数十或几百个,在这种场合是不是真的人多力量大那?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讲,其一,作为读者,我们最关心的也就是第一作者(主要做事的人),通讯作者*(出注意出钱的人,也就是通常的老板),除了这两个人,一般读者很多好关注其他作者。其二,作为作者,有时间可能是为了感谢别人或者是和某些人具有合作,所以就顺便挂上别人。其实这种感谢可以在致谢里面完成。其三,作为审稿人,个人感觉应该最看重的就是通讯作者。所以,我觉得一篇文章,论文不是挂的作者人数越多,论文的力量就越大哈!
个人分类: 科研之路|515 次阅读|0 个评论
多个第一作者和多个通讯作者——是否有学术不端的嫌疑?
热度 1 zhengqinzhu 2010-7-8 11:47
关于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数量这个问题已经困扰我很久,一直找不到好的解决方法。我也到国内外的相关网站上去寻找一些依据,但一直没有找到标准和答案。 虽然这个问题不同于剽窃,抄袭,但我个人隐隐感觉这其实就是一种变相的学术不端,只是因为没有明确的界限,所以被一些利益需求方有效利用了。 我说的这个问题,科技期刊的编辑们应该会有所体会,尤其是这两年,这种情形越来越多,而且基本上都是中国的作者会有这样的问题。 同一篇文章,有2个第一作者,2个通讯作者。 有时候碰到这样的文章总共也就4个作者,分别被冠上了这些身份,真是可气又可笑!更有过分的文章,出现3个第一作者,3个通讯作者还好,这个文章最后被退稿了,不然我对这个问题实在不知道如何解决了。 对那些两个第一作者,两个通讯作者的情况,我拿他没有办法!因为我找不到相应的规矩,规定一篇文章不允许有两个第一作者,不允许有两个通讯作者。 而且,现实中也确实存在这样的情况,有两个机构或者两个实验室的两个大老板来合作来搞一个课题,两边分别派出了主要的实验人员来参与这个研究,那么这种极端情况也确实无可厚非。所以目前针对这个情况,我们只能是让作者单位出具单位证明,来证明此情况属实。结果是,几乎所有单位无一例外都能够为此种情况开出证明。 那么问题又出来了,真的有这么多的研究论文都是这种极端情况吗? 虽然说现在国际合作,机构合作越来越多,但是我还是隐隐感觉不安,以我的经验判断,这种情况不正常。而且这样的不正常,在Asian Journal of Andrology中只发生在中国的稿件中。Asian Journal of Andrology 每年发表国外稿件占了60%多,而这些国外稿件基本上都不存在这个问题。那么我只能理解为中国的科学界真的非常重视合作,重视分享。 不知道在人人喊打假的学术背景下,这类情况我们该如何界定,如何处理? 我期盼着早日有个清楚地说法,也减轻我一直压在心底的不安感.
个人分类: 期刊出版|29954 次阅读|9 个评论
建设“一流大学”的模式
boxcar 2010-5-7 20:18
中国目前有没有世界一流大学?据说目前肯定没有。 中国未来能否有世界一流大学?据说可以有而且一定能。 中国何时能够有世界一流大学?先请参阅各知名大学的建设目标和规划 ...... 总之,世界一流大学是中国高等教育界的一个近乎永恒的话题,人们面对这样一个这个沉重的话题,有着那么多的期待、遗憾、伤痛、失落、失望,也有更多的亢奋、激情、热望、焦虑等等难以名状的情感和心情。既然我们没有,而且很希望有,那就只能努力去建设,所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早已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国家的钱也为之投了、上上下下的各种努力也为之做出了,全国人民就翘首企盼宣布建成世界一流大学那一天了。作为一名曾经的大学生、研究生和正身处大学教学、科研一线的比较典型的食草族普通教师,我无意也无能去思考肉食者谋之的问题,但也无妨借着这个话题写篇博文出来,从一个独特的角度聊点儿个人看法,希望用比较轻松的语气侃一下这个比较沉重的话题。 其实 一流大学啥样?咱土鳖们没亲自见过更没体验过,反正据说都牛得很也拽得很,以我最粗浅的认知,大概各种著名排行榜都能雄踞榜首区的那些牛校便是传说中的一流大学了。因为,一者乃首也,自然只有总是在潮流最前面的大学才能叫一流了。从这个角度看,要建设一流大学,其实就是解决如何把自己大学搞到各大排行榜的前面去,即让名次上升到一区,达到此目的自然就算位列一流了。怎么把名次尽快地搞上去呢(要走捷径)?自然要先研究排行榜的指标评价体系,然后再对症下药逐一落实了,换句话说,能把一所大学扶上一流大学宝座的排行榜评价体系便是一根指挥棒,指引着若干中国大学走上奔一流的大道。 最具有中国特色的奔一模式,简单说还是一流大学这四个字,不过中间要加个逗号断个句,即 一流大,学 ! 我这里所说的一流大,就是首先在规模上达到一流,绝对地够大。中国的大学在最近十几年里都在忙着扩张,在买地圈校园、盖大楼、修大门、请大牛、扩招方面可谓是不遗余力,这么一路忙活下去,就不用愁人数、占地面积、校舍面积、师生比例之类可以量化的指标不达到一个堪称一流大的规模了;人多了,特别是比较牛的人多了,装备设备多了,钱多了,成果自然就多,这样能亮出高水平成果及其带来的附加值(例如奖项之类)的机会当然也会增多,这便是为啥要会以一流大为奋斗目标,总之一切以数量先行,希望在庞大数量累积的基础上寻求质量突破。 我这里所说的学,其实就是当前中国大学的建设思路和行为模式更倾向于向别人学,说得直白一点就是效仿,于是伴随着走出去和请进来,努力模仿甚至直接照搬照抄国外一流大学,从教材体系到管理模式,从科研方向到考核指标,很多都是以国外大学为蓝本。这样做固然可以在很短时间内使教育和研究水平有一个明显的提升,收效很显著。但是,这种学当中还潜藏着一些深层次的问题:首先就是中国大学的上下游(中学教育和毕业生就业)不可能和国外大学的一致,这样的学可能会象邯郸学步一样无法取得好的效果,反而闹出些笑话。更何况每个忙着奔一的大学都有不止一个学习对象或者效仿目标,甚至请着若干个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大学的顾问,这么一来,反而容易变得无所适从而不知所措,甚至长期处于摇摆不定的状态,这样就只好原地踏步,反而难以获得迅速而有效的发展。 转回头来再说建设一流大学这事儿,我们还得提防人家世界一流大学的考评指标会不时做出些修订和变化,咱如果按照老黄历的标准指定规划进行建设,难保不出现由于计划跟不上变化而建成一批N年前标准的世界一流大学,然后就有可能被揶揄成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落后N年。简单地追求一流大和盲目无我的学是很难真正成就一所世界一流大学的,以一流大为目标会把大学搞成巨无霸却不够灵便而制约创新和改革(也没办法,翅膀太沉重);而仅靠学,就如长跑比赛的跟跑者,能够获得的最好名次也就是第二却没法成为第一那样,能成为二流已经很不容易,一流或许只能是永远的目标了。 要想真正建设出一批一流大学,就不要那么在乎捷径,最先应该做的便是先踏踏实实地做事情,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建设思路应该以我为主,先对自己大学的状态进行合理的分析,然后拿出针对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案,以这样的模式发展,或可少走几步弯路。
个人分类: 社会|7679 次阅读|20 个评论
[转载]博士数量激增博士质量堪忧
eagerss2008 2010-4-19 10:05
博士数量激增博士质量
个人分类: 教育新闻|2057 次阅读|0 个评论
教授数量和学术传统
liuxiaod 2010-3-15 05:01
欧洲的大学保持了一个传统,教授的数量很少,比如在德国,意大利,英国,很多著名大学的物理系只有一个教授,其他人都是副教授和讲师。应该说这种制度过于古板,很多优秀的博士毕业后找不到工作,不过它也有好的一面,能够保证做教授的人都是最有成就的,比如像下面这张1927年的会议照片,囊括了欧洲最好的物理学家。 (人不在多,有仙则灵,现在开一个物理年会,很难有这么多名家聚在一起) 这些人的数量大约与同时代物理学重大成就的数量相当,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传统,只有获得最大成就的人才能做正教授,这些教授本人都经历过学术突破(拚过刺刀),所以他们对于新的学术观点都很敏感,知道原始创新的艰难,在选择学生的时候也会特别注重学生的创造性和独特性,所以他们的学生的学生也往往很了不起。 后来美国的做法要通融一些,教授的数量得到扩大,就不是每一个教授都能够获得重大突破了,不过在一流大学的教授中获得突出成就的比例还是比较高的。 现在中国教授的数量比美国还多,但是获得重大成就的人凤毛麟角,很多人一生都没有经历过原始创新,中国的学术传统在潜移默化中已经不一样了。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465 次阅读|3 个评论
论人才的流体特征
boxcar 2009-10-6 10:04
论人才的流体特征人才流体力学(二) 人才虽不是流体,却经常喜欢流动,因为有句老话叫树挪死,人挪活,为了自己美好的前程(发展眼光)和幸福生活(主要看收入和待遇),在机会多多、猎头攒动的时代里,人才们自然会义无反顾地选择流动,而不是选择那种至死不离荞麦地儿的活法。所以,研究人才问题,特别是人才的流动问题,无论是要吸引人才流向自己,还是要竭力避免人才的流失,都需要学点儿流体力学,不过这是人才的流体力学。在引子中对 Tony 先生高论的分析不就是一个活脱儿的流体力学分析么? 不过虽然人才是流体不假,但却是一种特殊的流体,直接套用经典流体力学的规律是要犯错误的,真要用点儿什么也只能先考虑借用一下流体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然后发展新的一套人才流体力学的理论了。 真正的流体力学有一些基本的假设 ,并可以用方程的形式表示。流体力学假设所有流体满足以下的假设:( 1 ) 质量守恒 ;( 2 )动量守恒 ;( 3 )连续体假设 。 对于已被认定的人才,可以有数量守恒。因为已经被确定的人才(例如已入选并冠有帽子或光环的各种院士、学者、计划和人才等)总量是基本有数儿的,他们不在这个国家,就在那个国家,或者在两个甚至多个国家之间游动;可以从这个单位跳槽出来到一个新的单位,也可以在很多地方兼职,但无论如何,就算我们可以按照辩证法对他们一分为二地看(这其实也不是目前主流的做法),也绝对不能真正进行一分为二地办(千万不能在物质层面上进行切割!),所以鉴于人才在一个确定的时间只能出现在确定的位置,总量就基本是固定的,所以数量上是基本保持守恒的。 如果说到质量守恒,情况会比较复杂。说人才的体重问题不妥,因为人才们都挺辛苦的,体重由于奔波劳碌而下降或者因为招待太过盛情而增加都属于正常的涨落,我们也无意从真实的力学角度去研究这个问题(如果是相扑、拳击和摔跤之类有身体接触的对抗性的体育项目另算)。 在这里说质量守恒,不如说智量守恒,应该是指科技人才的智力因素。如果没有更新的创见在吃老本儿,那么智力及其产物思想( Idea )的总量变化可能也不大。考虑到人在交往中可以有更多智慧的火花不断迸发出来,所以新思想( Idea )是可以不断产生的,所以智量守恒是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智量可以有增长,但前提是人才自身在踏踏实实地做有实质的工作而不是靠着名头在务虚,对人才的使用应该侧重于发挥其专业特长而不是简单地利用其光环效应 。在智量层面上看问题,人才的可变形性和可压缩 / 扩张性实在是很大(有点儿像气体了)。 不过我个人以为,鉴于人和制度的特殊性,动量守恒和连续体假设两条似乎更值得商榷,希望广大网友博友提出宝贵意见,谢谢! 请参考博文: 人才的流体力学 (一)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59715
个人分类: 青春年小|8127 次阅读|6 个评论
写那么多论文有何用?
热度 1 yuliping 2009-7-12 02:07
一位朋友在网上留言:俞老师确实很厉害!但是我也有一件事情不太清楚,您在某个领域发表了这么多论文,是说清楚了很多件事情,还是一件还没有说清楚呢?我认为是高水平的论文不需要写那么多。 这个问题确实不好回答,之所以回答这个问题,也是为了说明一点,做学问本来就没有什么固定模式,各人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情况追求,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可能这是国家科技发展的根本之道,一刀切永远都是偏颇的。 近两年来,我主要研究科技评价中指标体系评价的基本方法问题,大致做了以下工作: 1 、指标体系的标准化方法问题。许多人认为这个问题已经解决,不会再有创新了,其实事实远不是那么回事。相关内容见我的博客: 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指标数据标准化方法研究,该文已经发表于 2009.12 《图书情报工作》。 2 、多属性评价方法众多,如何进行选择?基于评价指标与评价结果的拟合程度,论文科技评价指标体系科学性测度研究即将发表于《情报杂志》。 3 、对科技投入合理性进行评价,其意义在于事前评价。论文基于神经 DEA 与 BP 网络分析的科技投入评价研究发表于 2009.6 《科技管理研究》。 4 、根据投入产出的关系,进行科技评价指标的筛选,这是一种客观选取指标的方法。论文 DEA 在科技评价中的指标优化研究发表于 2008.4 《中国科技论坛》。 5 、同行评议与指标体系评价,如何进行选择?二者关系如何?论文科技评价中同行评议与指标体系关系的实证研究发表于 2008.5 《科学学研究》。 6 、不同评价方法评价结果的差距究竟有多大?论文科技评价中主客观赋权方法的比较研究即将发表于《科研管理》。 7 、为了对不同评价方法进行选择,发明了两个指标。论文比较不同评价方法评价结果的两个新指标发表于 2008.3 《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8 、将不同评价方法的结果加以组合,提出两种新的组合方法: 论文一种新的科技评价组合方法 ---- 共性数据排序选择模型发表于 2009.7 《统计研究》。 论文基于极值法的学术期刊组合评价研究即将发表于2009《图书与情报》。 9 、学术期刊应该均衡发展,同时,也是为了防止你有政策,我有对策的人为效应。论文一个衡量学术期刊均衡发展的新指标即将发表与《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10 、科技评价指标如何组合,是相乘?相加?还是对数相加?不同方法有何特点?论文科技评价中效用函数合成方法的比较研究即将发表于《科技进步与对策》。 11 、指标体系相关必然导致重复计算,影响评价的精度,我提出了两种指标体系相关关系消除的方法: 论文科技评价中消去指标间相关关系的一种近似算法发表于 2009.3 《情报杂志》。 论文学术期刊多属性评价中指标相关关系修正研究即将发表于2009《科学学研究》。 12 、不同评价方法的模拟权重有何规律?论文科技评价中不同客观评价方法权重的比较研究发表于 2009.7 《科技管理研究》。 13 、利用回归筛选出系数为负数的指标,这样可以进行指标选取,论文科技评价中指标初步筛选的实证研究即将发表于《科技进步与对策》。 14 、一篇研究指标选取的理论文章学术期刊评价指标选取若干问题的思考发表于 2009.2 《情报杂志》。 15 、专家会议上各专家如何修正自己的权重,论文科技评价中专家权重赋值优化研究即将发表于《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16 、较少有人研究科技评价中权重或指标值在一定范围变化,评价结果不变问题。论文科技评价灵敏度分析研究即将发表于2009.8《软科学》。 17 、提出一种新的基于结构方程的学术期刊评价方法,论文 基于结构方程的学术期刊评价研究即将发表于《情报学报》。 18 、偶然发现聚类分析用于期刊评价指标分析并不合适,因子分析分类更好。论文基于因子分析的学术期刊评价指标的分类研究发表与 2009.3 《图书情报工作》。 19 、发表主成分分析评价存在的一个重大漏洞,几乎可以否定主成分分析方法。论文学术期刊评价中主成分分析悖论研究即将发表与《情报理论与实践》。 20 、一篇评价方法选取的理论论文,学术期刊多属性评价方法的选择研究即将发表于2009《情报理论与实践》。 21 、理论论文 学术期刊评价方法体系构建及相关问题研究发表于 2009.3 《编辑学报》。 22 、几乎没有什么人研究面板数据评价,论文 基于面板数据的学术期刊评价研究即将发表于 2009 年 SSCI 期刊 JOURNAL OF INFORMETRICS 。 23 、 学术期刊评价指标与影响因子关系的科学计量学分析即将发表于 2009 《科研管理》。 24 、从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出发,论文学术期刊评价中不同利益主体关系研究即将发表于《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5 、又一篇指标选取论文,基于利益相关者分析的学术期刊评价指标选择研究即将发表于 2009 《中国科技论坛》。 还有 6 篇论文没有收到用稿通知。 我侧重于定量研究,但是对于定量研究方法的创新是最为困难的,这方面我有数篇论文相当得意,自己都佩服自己,呵呵。通常情况下,所谓创新,无非这么几种: 旧领域、旧方法;旧领域,新方法;新领域,旧方法;新领域、新方法。目前人文社科研究领域,大多数学者可能都在做旧方法、新领域的研究 。新方法可不容易,我对旧方法不断加以修正和优化,并且发明了几种新方法,而且这一切都是可以检验的。 下面回到主题,我为什么写那么多论文?高水平论文怎么把握?有这么几个理由: 1 、目前恰好在做横向课题,可以帮助我报销版面费,这种机会不是可以一直拥有下去的,我必须抓紧时间出成果。否则,我凭什么说自己是学者?至少在我内心深处,学者是很神圣的。近年来,我一直受科研经费不足之困,每年就数千元,我都不好意思说,前几年实在没辙的时候只好靠编点教材挣版面费。 2 、有想写的冲动。潜心钻研,两耳不闻窗外事,反复琢磨,不断有新的点子涌现出来,常常自得其乐,自我陶醉,孤芳自赏。和同事 T 博士十分勤奋,我开玩笑对他说,我已经不行了,你也快不行了,呵呵。 3 、我没有专著,因为没有经费。如果有经费出专著,当然没有必要写那么多论文。在没有经费的情况下,我要将我所有的发现写出来,叠加在一起,相当于专著。而且,一般学者的专著想发表 30 篇论文几乎不可能,而我是将 30 篇论文叠加在一起当成专著。孰易孰难? 4 、我不知道以后有没有现在这么好的感觉。如果以后没有很好的感觉,那我现在可能是科研的顶峰,再不抓紧,对不起自己。 5 、人文社科,创新很难,彻底解决一个问题也不容易。在自然科学领域,可能通过一定的方法,解决某个实际问题,当然论文可能不需要很多。但是由于人文社科的复杂性,决定了它和自然科学的不同,比如美国是全世界经济学最强大的国家,它一样有金融危机,美国所有的经济学家加在一起,也不敢说已经解决了美国金融发展中存在的所有问题,也不敢担保美国金融以后的平稳发展。这可能也是多写论文的另一个原因。 6、任何学者都希望发高水平论文,但是由于研究问题的大小不同、创新不同、编辑的偏好不同等因素。有些论文自己有感觉,大概能发表到CSSCI,有的论文几乎肯定能发表到本学科的顶级期刊,还有一些论文自己感觉中等,但说不定也能发表到顶级期刊,给自己一个惊喜,当然,非CSSCI期刊我是不发的。 7、即使将来可以出专著,恐怕论文还是要多写。一般专著在网上查不到,其影响力必然差,而且现在异化到只要有钱就能出专著。这也正是许多初级学者掏钱出版专著代替2篇核心期刊论文的根本原因。从这点讲,我宁愿写论文。 2009.7.12 俞立平于邗上
个人分类: 科研心得|7803 次阅读|2 个评论
为了论文而论文的指导思想后患无穷
wangdh 2009-6-30 12:17
为了论文而论文的指导思想后患无穷 (王德华) 与几位老师闲聊。对当今现状感叹。 学生为了文章而文章。 老师为了文章而文章。 单位花费重金引进人才也是为了能给单位发表几篇像样的文章。 有多少成果能为国家解决问题?能推动学科的发展?能提升国家的国际地位? 造文章,拼数量,咱们一定是世界第一,人多力量大,中国人没有办不到的事情。但是,也有人感叹:咱们可以让神舟上天,可就是造不好一个牙刷。 问题的症结何在?失范的教育,失范的科研,失范的文化,失范的管理。 一个国家没有教育是不行的,没有科学也是不行的,没有技术更是不行的。教育、科学和技术,哪个国家都不敢怠慢,哪个领导都不敢忽视,都不敢乱来。这些需要什么?这点大家都清楚:人才! 咱们同样也意识到不敢怠慢,不敢忽视,可是咱们敢乱来。 SCI 本身没有什么错,怎么一到咱们国家落户就演变成这个样子了?反映科研人员的贡献和业绩, SCI 是个不错的指标之一。可咱们什么都是 SCI ,本来是一个指标,却逐渐演变成唯 SCI 主义了,怨谁啊? 那么理想的模式是什么样子?我个人认为,理想的状态是: 科研人员在自己感兴趣的学科领域内,带领学生,认真、安静、勤劳地工作着。根据学科发展的趋势和自己实验室的优势,仔细确定一个一个的科学问题,严格实施一个一个的实验,将获得的数据认真发表。通过这个过程,对所属的学科领域作出贡献,同时研究生掌握了科学研究的规范和素质训练。科学发展了,人才培养了,一代一代就把科学延续了,传承了。学术声誉是靠自己的努力和积累逐渐树立起来的。所以,评价一个科研人员,主要是看他在这个学科领域中的学术声望,他的实验室的发展和他对人才的培养。这个过程有论文发表,有成果发现,但是水到渠成的,不是拔苗助长的,也不是巨额经费买来的。 只是为了论文而论文,论文再多,如果没有自己的领域,在学术界也很难树立自己的威望。同样,为了论文而论文,八面开花,功利性强,那么对国家的学科发展还是不会有很大的贡献。当然,学生虽然学会了发表论文的诀窍,可是缺乏的、遗憾的太多了。毕竟研究生攻读学位这个过程主要目的肯定不是发表文章,应该是科研素养,是能力,是涵养,等方面的发展和提高。这些是为了以后更多的发表有意义和有价值的文章。 为了论文而论文,是典型的急功近利、本末倒置,只重结果不重过程。这样下去的结果,也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结果,必然是论文数量上去了,质量下来了。更为严重的,论文的数量上去了,科研环境恶化了,学位贬值了,甚至是国际声誉都降低了。为什么?造假的多了,省力气的人多了,投机取巧的人多了,不会写文章的人多了,会抄论文的人多了,不懂规矩的人多了,走捷径的人多了。更诱惑人的是:有了论文这个结果,获利的人多了,一步登天的人多了,名利双收的人多了。名和利,有多少能保证自己不关注?不看重? (王德华写于 2009.5.19 )
个人分类: 个人观点|10020 次阅读|13 个评论
写多少论文合适?
yuliping 2009-5-2 19:13
学者写多少论文合适?论文的数量并没有具体的规定,大体上与以下因素有关: 1 、单位或者课题的要求 不同的单位都有一定的科研工作量,作为学者而言,完成科研工作量是起码的。当然,越是水平高的研究机构,对论文数量与质量的要求越高。 2 、期刊数量 不同的学科,期刊数量不同。比如,经济管理类期刊较多,当然论文数量就多;一些学科期刊较少,当然刊载论文数量较少。当然,不同学科学者数量也不一样,这些对学者发表论文会产生影响。 3 、学科发展速度 一些学科发展较快,创新相对容易,论文数量较多;一些学科发展比较慢,创新比较困难,如数学,当然论文写作就少。 4 、学科性质 不同学科,即使有很好的点子,但是论文的写作速度是不一样的。比如生物类、化学类,许多需要做实验,当然论文写得慢。古代文学、训古学方面的研究,需要引经据典,查询大量文献,很多文献网上是没有的,论文写起来也慢。经济管理类的论文,更多地依赖统计年鉴数据和数学模型,如果有很好的点子,论文写得就快。我从事科技评价方面的研究,一旦有很好的点子,一篇论文正常也就一个星期。 5 、经济实力 现在发表论文都需要版面费,有的版面费高达 3000~5000 ,甚至更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一定的科研经费支持,就凭一点工资,在寄钱时恐怕是要认真考虑一下的。我目前也面临这个问题,最好的解决方法恐怕是在国外发论文,人家不收版面费啊。 6 、外部压力 做科研,固然有一定的兴趣,但是外部压力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职称评审、硕导博导评审、申报重大课题等等,无不看你的研究基础和水平,而论文数量和质量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7 、内在压力 一旦功成名就,拿到了许多学术荣誉,再捞个一官半职,日子过得很好了,论文写作的动力就减小了。科研的功底和道德水平此时方能显示出来,好的学者,会继续做研究,带学生,发论文。也有一些学者安享人生,当然,人各有志,毕竟人家曾经奋斗过,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杨振宁。就个人而言,我喜欢发表论文,看到在一定级别的期刊上有自己的名字,那种精神享受是其他许多东西无法替代的。 8、编码技艺水平 这点是周春雷的评论,说得比较晦涩一些。简单讲就是为了论文而论文,比如,故意将一篇论文拆成两篇写。我认为这样做大可不必,肯定会影响论文质量的,当然,如果确实需要写两篇论文那是另外一回事。 9 、个人的创造高峰 任何学者,在某个特定的时间段,会拥有较强的创造性,在这种情况下,要争取多发论文,发高质量的论文。因为一旦过了这个阶段,你的思维敏捷程度会降低,创造性会下降,到时想写论文恐怕也不容易了。我这几年应该是感觉比较好的时候,最近收到 2 篇 SSCI 的录用通知,已经有 3 个 EI 和 1 个 ISTP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科学部的权威期刊上发表了 9 篇论文(7A+2B),另外在 CSSCI 期刊上发表了 40 余篇论文。我现在没有研究生,所有的东西都是自己写的,应该说数量和质量都说得过去了。 以前朋友们总是劝我注意论文质量,但我认为,没有数量哪来质量?此外我没有经费出版专著,有许多研究成果如果不以论文的方式展示出来,在心里堵得慌,而不可能所有研究成果都能发权威期刊的。看来我的感觉是对的,现在基本上质量和数量都可以了。 不同学科学者论文数量是不可比的,即使都是核心期刊,数量一样,也无法比较。但是对于同一学科而言,如果期刊水平相当,论文数量在一定程度上还是能说明问题的,比如经济管理学的两位学者,在差不多同样级别的期刊各发表五六十篇论文,这是可比的,数量太少比较就没有意义了。这尤其适合宏观评价,比如两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发表论文数量的比较。 今天是我博客开通一周年的日子,聊以纪念,呵呵! 2009.5.2 俞立平于邗上
个人分类: 科研心得|9679 次阅读|7 个评论
科学网博文应注重质量与原创性,限制数量
shangsh 2008-12-12 20:06
科学网博文应注重质量与原创性,限制数量 2008-12-12 科学网博主、博文越来越多。在讨论学术论文的数量与质量之余,也该考虑一下博文的数量和质量了。 与学术论文类似,本人认为科学网的博文应注重质量与原创性。 1. 不宜连续转载其它博文。有时候打开最新博文列表,看到一篇篇出自同一博主的博文,而且多是转载。且不说版权问题,大量的转载也没有多大意义。如果对什么有兴趣,可以写写自己的感受,必要时附上相关报道或其连接。 2. 人的时间、精力是有限的,而且写博文往往是在业余时间。一个人如果一年写几十篇学术论文,很难想象多少篇是有水平的;如果一个博主每天在业余时间写10篇博文,能指望几篇高质量的呢? 建议:限制一个博主每天的发文量(例如1天最多3篇),以保证质量。
个人分类: 杂论|4372 次阅读|6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2: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