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物理学奖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发表论文的数量(诺贝尔奖获得者 1981~2001)
热度 1 zlyang 2018-1-11 10:54
发表论文的数量 (诺贝尔奖获得者 1981 ~ 2001) 1981- 2000 年 这 20 年间诺贝尔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 其年均发表 SCI 论文数分别 为3.749 篇、9.869 篇、9.095 篇。 2000~2010 年诺贝尔化学、物理学奖获奖者, 好像也差不多。 相关链接: 徐保军,刘华杰,科学家每年应发表几篇科研论文 ,科技导报,2008, 26( 14): 96-97. 1982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威尔逊(K.G. Wilson) 曾因SCI 论文发表过少而差点职位不保。而按目前的规则, 爱因斯坦如今也可能下岗。 鲍玉芳,马建霞,诺贝尔奖与科学家论文数量、被引频次的相关性——基于2000-2010年诺贝尔化学、物理学获奖者的实证研究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5 , (8): 40-45. 感谢您的指教! 感谢您指正以上任何错误! 感谢您提供更多的链接 !
6093 次阅读|6 个评论
[转载]纠错权威版--201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物理学奖、化学奖
shanghai6668 2016-10-6 14:19
三名科学家分享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     瑞典皇家科学院10月5日宣布,将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让-皮埃尔·索瓦日、弗雷泽·斯托达特、伯纳德·费林加这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分子机器设计与合成领域的贡献。     让-皮埃尔·索瓦日出生在法国,目前在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工作;弗雷泽·斯托达特出生在英国,目前在美国西北大学工作;伯纳德·费林加出生在荷兰,目前在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工作。     瑞典皇家科学院常任秘书戈兰·汉松于当地时间11时45分(北京时间17时45分)在皇家科学院会议厅公布了获奖者名单及获奖成就。     分子机器是指在分子层面的微观尺度上设计开发出来的机器,在向其提供能量时可移动执行特定任务。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在声明中说,这三位获奖者发明了“世界上最小的机器”,将化学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维度。     据介绍,三位获奖者完成了分子机器设计与合成的“三步走”:第一步,索瓦日成功合成了一种名为“索烃”的两个互扣的环状分子,而且这两个分子能够相对移动;第二步,斯托达特合成了“轮烷”,即将一个环状分子套在一个哑铃状的线形分子轴上,且环状分子能围绕这个轴上下移动,并成功实现了可以上升高度达0.7纳米的“分子电梯”和可以弯折黄金薄片的“分子肌肉”;第三步,费林加设计出了在构造上能向一个特定方向旋转的分子马达,这个马达可以让一个28微米长、比马达本身大1万倍的玻璃缸旋转起来。有了这三步,分子机器就可以动起来了。     评选委员会表示,就像19世纪30年代,当电动马达被发明出来时,科学家未曾想过它会在电气火车、洗衣机、电风扇上等被广泛运用。而分子机器正如当年的电动马达一样,未来很有可能将用于开发新材料、新型传感器和能量存储系统等。     费林加在现场电话连线时说,得奖消息令自己“很震惊”,同时感到荣幸。他表示,荣誉属于全体科研合作者,大家的共同努力才成就了如此骄人的成果。费加林对其获奖成就解释说:“一旦在分子层面控制了运动,就为控制其他各种形式的运动提供了可能。这一研究成果为未来新材料的研发开启了广阔前景。”     今年诺贝尔化学奖奖金共800万瑞典克朗(约合93.33万美元),将由这三位获奖者平分。 三名科学家分享201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瑞典皇家科学院10月4日宣布,将201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戴维·索利斯、邓肯·霍尔丹和迈克尔·科斯特利茨这三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物质的拓扑相变和拓扑相方面的理论发现。   这三名科学家均在英国出生,目前分别在美国的华盛顿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布朗大学从事研究工作。   瑞典皇家科学院常任秘书戈兰·汉松当地时间11时45分(北京时间17时45分)在皇家科学院会议厅公布了获奖者名单及主要成就。   拓扑学是数学的一个分支,它主要研究的是几何图形或空间在连续改变形状后还能保持不变的性质。据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介绍,三名获奖者将拓扑概念应用于物理研究,这是他们取得成就的关键。   上世纪70年代,索利斯和科斯特利茨用拓扑理论推翻了当时超导性和超流体不能在薄层中存在的理论,并证明了超导性可在低温状态存在,解释了其在温度升高时消失的机制与相变。相变指的就是物质从一种相转变为另一种相的过程,而物质分固相、液相、气相这三种。   到了80年代,索利斯又对之前的一项实验做出解释,即超薄导电层的导电率可以实现整数级精确度量,证明了这些整数本身的自然属性都是拓扑状态。几乎同一时期,霍尔丹发现可以利用拓扑概念来解释一些材料中存在的小磁铁链的特性。   瑞典皇家科学院在新闻公报中说,今年的获奖研究成果开启了一个未知世界的领域,获奖者利用高等数学方法研究物质的不寻常阶段或状态,如超导体、超流体和薄磁膜。得益于他们开创性的研究,科学家们现在可以探索物质的新相变,未来有望应用于材料科学和电子学领域。   霍尔丹得知获奖后非常激动,在现场电话连线中表示,评委会把他们的研究成果总结得很精辟,这对目前拓扑相领域的研究产生了很大影响,也为寻找更多新材料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很多相关科研工作正在继续进行中。   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奖金共800万瑞典克朗(约合93.33万美元),索利斯将获得其中一半,霍尔丹与科斯特利茨将共享另一半。   这是10月4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拍摄的、获得201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三位科学家(从左至右)戴维·索利斯、邓肯·霍尔丹和迈克尔·科斯特利茨的照片。新华社发(石天晟摄) 三名在美国高校工作的科学家分享201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日本科学家获201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瑞典卡罗琳医学院10月3日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1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日本科学家大隅良典,以表彰他在细胞自噬机制研究中取得的成就。   按惯例,揭晓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发布会在卡罗琳医学院“诺贝尔大厅”举行。当地时间11时30分(北京时间17时30分)许,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选委员会秘书托马斯·佩尔曼宣布了获奖者名单和获奖原因。   细胞自噬是近年来热门研究领域。“自噬”字面意思是“将自己吃掉”,实则是一种细胞自身成分降解和循环的基本过程。通俗地说,细胞可以通过降解自身的非必需成分来提供营养和能量,也可以降解一些毒性成分以阻止细胞损伤和凋亡。“自噬”概念于上世纪60年代提出,当时研究人员就发现了细胞这种降解自身成分的现象,但有关机制一直不为人知。   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表示,上世纪90年代初,大隅良典通过利用常见的酵母进行一系列实验后,发现了对细胞自噬机制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因。基于这一研究成果,他随后又阐明了自噬机制的原理,并证明人类细胞也拥有相同的自噬机制。   评选委员会在当天发布的新闻公报中指出,大隅良典的研究成果有助于人类更好地了解细胞如何实现自身的循环利用。在适应饥饿或应对感染等许多生理进程中,细胞自噬机制都有重要意义,大隅良典的发现为理解这些意义开辟了道路。此外,细胞自噬基因的突变会引发疾病,因此干扰自噬过程可以用于癌症和神经系统疾病等的治疗。   佩尔曼在宣布现场接受媒体提问时表示,他在该奖确定后已第一时间联系了大隅良典本人,获奖者得知这一消息后非常惊讶,“显然也相当高兴”。   大隅良典生于1945年,是东京工业大学教授、分子细胞生物学家。他将获得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奖金800万瑞典克朗(约合93.33万美元)。   近年来,大隅良典凭借其在细胞自噬方面的研究,一直是诺贝尔奖的热门人选。2013年,汤森路透集团发布的当年获得诺贝尔奖呼声较高的28人候选名单中,大隅良典就因细胞自噬作用研究而入选。   此外,2012年,大隅良典因在阐明细胞适应环境的机制、细胞自噬作用原理及其生理意义方面的重大贡献,获得了当年京都奖中的基础科学奖。京都奖由日本京瓷公司创始人稻盛和夫捐资设立,从1985年起每年颁发一次,有“日本的诺贝尔奖”之称。    相关链接:    日学者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研究关联多种顽疾    焦点科普:新科诺奖成就为对抗衰老带来新希望   日本科学家大隅良典获201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图为2016年7月他在日本横滨拍摄的照片。(图片来源:新华社/美联)   10月3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获得201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日本科学家大隅良典的肖像在新闻发布会上展示。新华社发(石天晟摄) 大隅良典获201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个人分类: 物理|84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打开未知世界的大门--解读201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shanghai6668 2016-10-4 23:58
北京时间10月4日下午5点45分,201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三位英美科学家大卫·索利斯、邓肯·霍尔丹、迈克尔·科斯特利茨获奖。获奖理由是“理论发现拓扑相变和拓扑相物质”。 尽管三位获奖者对于获奖表示“有点晕”“试着接受它”,但在物理学界看来,他们是“实至名归”。他们利用高等数学方法研究了物质的一些特殊相或状态,更因为他们奠基性的工作,材料科学和电子学的未来应用前景充满希望。 发现新的物质形态 此次诺奖颁布之前,复旦大学物理系教授施郁就在科学网博客做了预测,可能会是拓扑方向的研究获奖。 “果不其然,这次获奖的是拓扑相变和拓扑相物质的研究。”施郁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说,“拓扑本是数学分支,但今年获奖的研究是某种物理性质。” 拓扑描述的是当一个物体在未被撕裂的条件下,被拉伸、扭曲或变形时保持不变的特性。拓扑学的目标是通过一些基本特征如坑洞的数量,来描述形状和结构。因此,从拓扑方面来说,一只马克杯和一个硬面包圈是一样的,因为它们都只有一个开口,而蝴蝶脆饼则不同,因为它有两个开口。 “三个人最主要的贡献就是把拓扑的概念用到了物理学上。”中科院物理所所长王玉鹏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说。 在上世纪70年代早期,当时的理论认为超导现象和超流体现象不可能在薄层中产生,而迈克尔·科斯特利茨和大卫·索利斯推翻了这一理论。他们证明了超导现象能够在低温下产生,并阐释了超导现象在较高温度下也能产生的机制——相变。 后来到了80年代,大卫·索利斯成功地解释了之前的一个实验,即超薄导电层中的电导系数可被精确测量到整数。他证明了这些整数在自然属性中处于拓扑状态。同时,邓肯·霍尔丹发现,可以用拓扑学来理解某些材料中的小磁体链的性质。 正因为大卫·索利斯参与了两项工作,所以独享一半奖金,邓肯·霍尔丹与迈克尔·科斯特利茨分享另一半奖金。 “他们发现了新的物质形态——拓扑物质态。普通人能看到气态、液态、固态这常见的三种物态,更深刻的层次有很多物质态的分类。”王玉鹏解释说,“比如说电子,导电的时候是流动的,从物理上就可以认为是液态的。” 促进凝聚态物理发展 今年诺奖物理学奖得主打开了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大门,他们的发现带来了对物质奥秘理论理解方面的突破,并创建了培育新材料的新视角。 “他们三人做出了奠基性工作。”王玉鹏说,“最近几年很热的拓扑绝缘体、热尔半金属、量子反常霍尔效应,都是拓扑物质态。” 现在已知的拓扑相有很多种,它们不仅存在于薄层和线状物,还存在于普通的三维材料中。过去十年里,这一领域的研究促进了凝聚态物理研究的前沿发展,人们不仅仅对拓扑材料能够在新一代电子器件和超导体中产生应用抱有希望,而且看好其在未来量子计算机方面的应用。 “新材料、量子计算和信息科学领域都已有较多的应用。”施郁告诉记者,量子是一个很敏感、容易受影响的物质,如果与拓扑相物质结合,就会得到很稳定的状态,对研究会有很大的帮助。 量子霍尔效应曾两度摘得诺奖:1980年,德国科学家冯·克利青发现了“整数量子霍尔效应”,于1985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82年,美籍华裔物理学家崔琦、美国物理学家施特默等发现了“分数量子霍尔效应”,不久由美国物理学家劳弗林给出理论解释,三人分享了199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这次三位获奖者的工作是对整个拓扑物质态的深刻的理解,不仅限于量子霍尔效应。”王玉鹏说,“真正由物理学家认识到,并且将其在物质世界里实现。” 如今,许多研究人员仍在慢慢揭开奇异世界里物质的秘密,而这个奇异世界,是由今年的三位获奖者发现的。 拓扑物态研究中的中国力量 从1973年到现在接近40年的研究,尤其这些年与拓扑相关的研究特别热。为什么之前没得奖?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曹则贤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说,这项工作的意义非常重大,但以前只是理论研究,这些年真空技术、材料研究等跟上后,人们可以找到具有拓扑性质的东西,反过来证明了前面研究的伟大。 “我们国家在基础性理论方面的研究从七八十年代就有了,后来在拓扑绝缘体这些热潮中也作出了很重要的贡献。”王玉鹏说。 2010年,中科院物理所方忠、戴希带领的团队与张首晟教授等合作,从理论与材料设计上取得了突破,他们提出Cr或Fe磁性离子掺杂的Bi2Te3、Bi2Se3、Sb2Te3族拓扑绝缘体是实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最佳体系;2013年,中科院物理所何珂、吕力、马旭村、王立莉、方忠、戴希等组成的团队和清华大学物理系薛其坤、张首晟、王亚愚、陈曦、贾金锋等组成的团队合作攻关,最终成功地在Cr掺杂的(Bi,Sb)2Te3拓扑绝缘体磁性薄膜中观测到了量子反常霍尔效应。 而对量子反常霍尔效应从理论上做出的预言的正是今年的诺奖得主之一——邓肯·霍尔丹。1988年,他提出可能存在不需要外磁场的量子霍尔效应,但是多年来一直未能找到能实现这一特殊量子效应的材料体系和具体物理途径。 除此之外,我国科学家预言了三维拓扑绝缘体并很快在实验上发现,进而推动了整个国际上拓扑绝缘体的研究热潮;首先预言并观测到了外尔费米子;量子计算机的研究取得进展……这些都是拓扑物态研究中的中国力量。 “最近七八年,中国关于拓扑物质态的研究在国际上作出了举世瞩目的贡献。”王玉鹏说。
867 次阅读|0 个评论
请为201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华人候选人王中林院士投票
热度 2 wuxiang 2015-9-27 14:11
2015年诺贝尔奖获胜者预测 http://thomsonreutors.com/en/press-releases/2015/september/thomson-reuters-forecasts-nobel-prize-winners.html http://www.nature.com/news/nobel-speculation-kicks-into-high-gear-1.18429 投票网址: http://stateofinnovation.thomsonreutors.com/citation-laureates-2015-poll 王中林院士 201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候选人
个人分类: 科学研究|4659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2014诺贝尔物理学奖Scientific Background全文(官网)的中译文
热度 2 ygan507 2014-10-11 11:05
2014年 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发给了三位蓝光 LED 研究的开创者。获知颁奖消息后,我第一时间将评奖委员会编写的物理学奖的科学背景(Scientific Background)全文翻译成中文,首发于SEMI中国网站,下面是转载自该网站的中文译稿。链接如下,如需转载请标明原出处,谢谢! http://www.semi.org.cn/news/news_show.aspx?ID=39305classid=125 高效蓝光LED成就了高亮节能白光光源 — 2014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科学背景 (瑞典皇家科学院物理部编写,2014-10-7) 中文翻译:哈尔滨工业大学化工学院甘阳教授 (英文原文来源:The Nobel Prize in Physics 2014 - Advanced Information. Nobelprize.org. Nobel Media AB 2014. Web. 7 Oct 2014. 网址: http://www.nobelprize.org/nobel_prizes/physics/laureates/2014/advanced.html ) 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s,LEDs)是基于半导体元件的窄带光源,发光波长范围从红外到紫外。第一个LEDs的研发于1950s( 1950s指20世纪50年代,下同(译者注)) 和1960s年代就在几个实验室进行,发光波长为红外到绿光不等。但是,蓝光LEDs的研发却非常艰难,又用了30多年才实现,其中需要研究高质量晶体的生长技术、宽带隙半导体的p型掺杂控制技术,而这些技术只有在1980s末期在GaN体系上得以实现。另外,高效蓝光LED的研发也需要制备出具有不同组成的GaN基合金,并需要将之集成为异质结和量子阱类的多层结构。 高效蓝光LEDs的发明成就了照明用白色光源。荧光材料受蓝光LED照射激发,会发出绿、红谱段的光,它们与蓝光合并后看起来就是白光。另外,具有不同互补色(红/绿/蓝)的几个LEDs一起用也可以形成白光。以上两种技术被用在当今的高效电致发光白光光源中。这些光源具有很长的寿命,已经在通用照明领域被用以替代白炽灯和荧光灯。因为照明用电占整个电能消耗的20-30%,而这些新型白光光源耗费的电能仅仅是普通灯泡的1/10,所以使用高效蓝光LEDs实现了显著的节能效果,这一发明将造福人类。 因此,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颁给了高效蓝光LEDs的发明者:I. Akasaki、H. Amano和S. Nakamura。 一、早期历史(序号为中译者所加,下同(译者注)) 第一例用固体器件电致发光的报道源自任职于Marconi Electronics的H. J. Round,时间为1907年 。他在SiC晶体上的两个触点间施加电压,在低电压时观察到黄光发射,高压下却观察到了多种颜色发射。前苏联的O. Losev(1903-1942),一位器件物理学奖,于1920s至1930s期间也在国际期刊上发表了几篇有关SiC电致发光的文章 。这些研究先于现代固态材料电子结构理论的建立。 半导体物理和p-n结研究的进展(1940s时期),成就了1947年美国贝尔电话实验室(Bell Telephone Laboratories)的晶体管伟大发明,Shockley、Bardeen和Brattain分享了1956年诺贝尔奖。研究者也开始意识到p-n结也能用做发光器件!1951年,任职于美国Signal Corps Engineering实验室的K. Lehovec等 就据此解释了前述SiC电致发光现象:载流子注入结区后电子和空穴复合后发光。但是,实测的光子能量要低于SiC的能隙,他们认为此复合过程可能是杂质或晶格缺陷主导的过程。1955年,用其他几种III-V型化合物也观察到了载流子注入电致发光现象 。1955-1956年,贝尔电话实验室的J. R. Haynes发现Ge和Si电致发光现象的机制也是p-n结区中电子和空穴的复合所致 (如图1)。 图1. p-n结发光的原理示意图。p-n结施加正向偏压后,电子沿n到p的方向注入,空穴以相反方向注入,电子和空穴复合发光(自发发光)。LED发光效率要高,很重要的一点是所用的半导体材料为直接带隙型;间接带隙型LED发光效率不高的原因是需要光子辅助复合这一过程。LED器件的量子效率等于比值:(发射光子数)/(给定时间内接触结区中注入电子数)。 红外LEDs 随后,基于GaAs的高效p-n结的制备技术进展迅速。GaAs的优势在于其直接带隙特性—电子和空穴的复合不需要光子辅助就能进行。GaAs的带隙为1.4 eV,相应发光波长在红外区。1962年夏,研究者观察到了GaAs的p-n结发光 。数月后,液氮温区(77 K)的GaAs激光在三个研究组独立且几乎同时地实现,他们是美国的的General Electric,IBM和MIT Lincoln实验室 。不过,激光二极管的广泛应用还要几年的时间。后来的激光二极管之所以能在室温下连续工作,需要提升对载流子的约束并降低损耗,而这些要归功于异质结构(Z.I. Alferov和H. Kroemer的相关研究获2000年诺贝尔奖)以及稍后量子阱的发展。 可见光LEDs 紧随1950s末期的实验研究 ,基于GaP(间接带隙为2.2 eV)的高效LEDs的研究在三个研究组并行地开展,他们是德国Philips Central实验室(H.G. Grimmeiss)、英国Services Electronics实验室(SERL)(J.W. Allen)和美国Bell电话实验室(M. Gershenzon) 。他们的研究目的各异,包括通讯、发光、电视、电子设备指示灯和电话等。采用不同浓度的各种掺杂(例如Zn-O或N),他们获得了红光到绿光的不同发光波长。1960s后期,几个国家的不少厂家生产基于GaP的红光和绿光LEDs。 基于Ga、As和P(GaPxAs1-x)的混合晶体引起了研究者的兴趣,因为能获得的发光波长比GaAs基的要低:x0.45时材料具有直接带隙特性,此时发光波长就在可见光范围!美国General Electric实验室的N. Holonyak Jr.等在1950s后期开始研究GaPxAs1-x体系,成功制备出基于该体系的p-n结并观察到LED发光,在1962年还报道了710 nm的激光二极管发光 。 二、蓝光LEDs的早期工作 实现蓝光发射的历程要艰难的多。早期研究者曾尝试了高间接带隙的ZnSe和SiC,但并没有实现高效发光。成就蓝光LEDs的材料是GaN(Gallium Nitride,氮化镓)!!! GaN是一种III-V型半导体,属纤锌矿结构。GaN能在蓝宝石(Al2O3)或SiC衬底上生长,尽管其与衬底的晶格常数不同。GaN也能通过掺杂来改性,如掺Si后为n型半导体,掺Mg后为p型半导体。但掺杂会干扰晶体的生长过程,使之易碎。一般而言,GaN晶体中的缺陷赋予晶体良好的电子迁移率,也就是说,未掺杂的GaN是天然的n型半导体。GaN的直接带隙为3.4 eV,相应发光波长在紫外区。 1950s末期,Philips Research实验室已经开始认真研究基于GaN的新发光技术的可行性,尽管那时GaN的带隙才刚刚被测定。H.G. Grimmeiss和H. Koelmans用不同的激活剂,实现了基于GaN的宽光谱段高效光致发光,据此他们申请了一项专利 。然而,当时GaN晶体的生长非常难,只能得到粉末状的小晶体,这样是无法制备p-n结的。Philips的研究者决定还是集中力量研究GaP体系(如前述)。 1960s末期, GaN晶体生长已经可以籍HVPE 技术(Hydride Vapour Phase Epitaxy,氢化物气相外延)在衬底上沉积来实现了 !美国 、日本 和欧洲 的数个实验室,均在研究GaN的生长和掺杂技术,以期实现蓝光LEDs。但是,材料方面的几个问题看起来还是难以逾越——表面粗糙度没法控制,HVPE生长用材料被过渡金属杂质污染,用作p型掺杂的原子被H钝化(H与受体掺杂原子形成配合物)。其中,当时无法理解H的作用机制。该领域的带头人J. I. Pankove在一篇1973年的综述中作了如下评述 :“尽管过去两年GaN的研究有不少进展,该领域仍然存在很多问题。GaN技术的主要目标应该定位于(1)无应变单晶的合成制备,(2)浅能级受体原子的高浓度掺杂”(以提供有效的p型掺杂)。由于进展不顺利,该领域的研究工作再次停滞不前! 三、新的生长技术 1970s年代,涌现出MBE(Molecular Beam Epitaxy,分子束外延) 和MOVPE(Metalorganic Vapour Phase Epitaxy,金属有机气相外延)这样新的晶体生长技术 。研究者开始用这些技术生长GaN 。早在1974年,Isamu Akasaki开始研究GaN,当时他任职于东京的Matsushita Research研究所。1981年,他开始担任名古屋大学的教授,并与Hiroshi Amano等一起继续GaN的研究。直到1986年,他们用MOVPE技术才获得了晶体质量高、光学特性好的GaN 。取得这一突破的背后是长期系列的实验和观察的积累。薄层(30 nm)多晶AlN先在蓝宝石衬底上低温(500 °C)行核,然后被加热到GaN的生长温度(1000 °C)。加热过程中,AlN层演化为具有细晶粒和择优取向(也是GaN后续生长方向)的组织结构。生长的GaN晶体中,位错密度开始高,但随厚度达到几微米后迅速降低。实现GaN的高表面质量,对LED器件制备后续步骤中的薄多层结构的生长非常重要。终于,他们首次得到了高质量的器件级GaN(如图2a所示)!另外,他们也能生长n型掺杂本底浓度很低的GaN晶体。任职于日亚化学公司(Nichia Chemical Corporation,当时是日本的一家小型化学公司)的Shuji Nakamura后来也开发出一种类似的技术,即用低温生长的薄层GaN替换AlN 。 图2. a) 蓝宝石衬底上AlN缓冲层法生长GaN 。b) Mg掺杂GaN的电阻率随退火温度的变化曲线 。 四、GaN的掺杂 制备GaN的p-n结的一个主要问题是难于可控地实现GaN的p型掺杂。1980s末期,Amano、Akasaki等取得了一项重要发现:他们注意到用扫描电镜观测Zn掺杂的GaN(Zn-doped GaN)时,发光量得以增加 ,表明此时p型掺杂效果更好!同样,Mg掺杂的GaN(Mg-doped GaN)经低能电子辐照后,p型掺杂效果也有提升 。这一重要突破扫清了GaN的p-n结研究的障碍!!! Nakamura等 在几年后解释了电子辐照效应的机理:Mg或Zn等受体掺杂原子与H形成配合物而被钝化,而电子束则能解离这些配合物,从而活化了被钝化的掺杂原子。Nakamura发现即便简单的热处理(退火)也能有效活化Mg受体掺杂!H中和掺杂原子的效应在此前的文献中也有报道(对其它材料体系),如Pankove 、G. F. Neumark Rothschild 及其他研究者。 制备高效蓝光LEDs的关键一步是合金(AlGaN和InGaN体系)的生长和p型掺杂,这些是制备异质结所必需的条件。1990s初期, Akasaki研究组和Nakamura研究组 成功制备出了此类异质结。 五、双异质结结构和量子阱 红外LEDs和激光二极管的研究已经表明:异质结和量子阱是实现高效率的保障。在异质结和量子阱中,电子和空穴被注入到极小空间内,其内的复合过程更高效、损耗小。Akasaki等研发出基于AlGaN/GaN的异质结构 ,Nakamura则利用InGaN/GaN组合、InGaN/AlGaN组合来制备异质结、量子阱和多量子阱,并大获成功 。1994年,基于InGaN/AlGaN双异质结,Nakamura等实现了2.7%的量子效率(如图3) !籍此重要突破,高效蓝光LEDs的研发和应用的道路终于畅通了!两个研究组继续研发蓝光LEDs,目标是更高效、多样化和广泛应用。两个研究组在1995-1996均实现了基于GaN的蓝光激光 。 图3. 基于InGaN/AlGaN双异质结蓝光LED的结构示意图 。 六、历史发展总结(本节标题为译者所加(译者注)) 现今的高效GaN基LEDs确实源自不同领域的长时间积累和多项相关突破,包括基本材料物理和晶体生长领域的突破、先进异质结构设计相关的器件物理领域的突破,以及出光率优化设计相关的光学物理领域的突破。有关蓝/绿/红和“白”光LEDs的历史发展进程可以总结如下图4。 图4. 商业LEDs演进的历史 。PC-White表示磷转换白光,DH表示双异质结构。纵轴的wallplug效率是(输出出射光功率/输入电功率)这一比值。 七、LEDs的应用 照明技术正在经历一场革命,即从使用白炽灯泡和荧光灯管过渡到使用LEDs的革命。爱迪生在1879年发明了白炽灯泡,其效率仅约16 lm/W,也就是说电转化为光能的效率仅有约4%(流明(lumen,lm)是表征光通量的单位,已经将人眼的光谱响应考虑在内)。P. Cooper Hewitt在1900年发明了荧光灯管(含水银),其效率达70 lm/W。与上述白炽灯泡和荧光灯管相比,目前白光LEDs的效率已经达到了300 lm/W,也就是说其wallplug效率超过了50%! 照明用白光LEDs通常是利用高效蓝光LEDs激发荧光材料将蓝光转换为白光。高质量LEDs具有很长的寿命(100000小时),也越来越便宜,因此其市场正呈爆发式增长。不久的将来,三色LEDs或许会取代目前的蓝光LED+磷组合来实现高效照明。这一技术将实现光颜色组成的动态控制。 用LEDs取代白炽灯泡和荧光灯管将极大地缩减照明用耗电量。因为照明用电占整个工业经济耗电量的20-30%,各国正大力推广用LEDs取代传统照明技术。 如今,GaN基LEDs是背光液晶显示(LCD)的主导技术,该技术正广泛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电脑显示器、电视屏幕等。蓝光和紫外光GaN基激光二极管正用于高密度DVD,推进了音乐、图片和电影的储存技术。展望未来,可能的应用将包括紫外光AlGaN/GaN LEDs用于水净化处理、紫外光杀灭细菌/病毒/微生物的DNA等。在电力供应不足或没有通电的地方,白天可以用太阳能电池板发电并储存在电池中,晚上从电池供电给白光LEDs实现照明。在这些地方,我们见证了从煤油灯到白光LEDs的直接过渡!!! 参考文献 1. H.J. Round, Electr. World, 49, 308 (1907). 2. O.V. Losev, Telegrafi ya i Telefoniya bez Provodov 44, 485 (1927); Phil. Mag. 6, 1024 (1928); Compt. Rendu Acad. Sci. 39, 363 (1940); USSR patent 12191 (1929). 3. K. Lehovec, C.A. Accardo E. Jamgochian, Phys. Rev. 83, 603 (1951). 4. G.A. Wolff, R.A. Hebert J.D. Broder, Phys. Rev. 100, 1144 (1955). 5. R. Braunstein, Phys. Rev. 99, 1892 (1955). 6. J.R. Haynes, Phys. Rev. 98, 1866 (1955); J.R. Haynes W.C. Westphal, Phys. Rev. 101, 1676 (1956). 7. J.I. Pankove, Phys. Rev. Lett. 9, 283-285 (1962); J.I. Pankove J.E. Berkeyheiser, Proc. IRE, 50, 1976-1977 (1962); R.J. Keyes T.M. Quist, Proc. IRE,50, 1822-1823 (1962). 8. R.N. Hall, G.E. Fenner, J.D. Kingsley, T.J. Soltys R.O. Carlson, Phys. Rev. Lett. 9, 366–368 (1962). 9. M.I. Nathan, W.P. Dumke, G. Burns, F.H. Dill G. Lasher, Appl. Phys. Lett. 1, 62–63 (1962). 10. T.M. Quist, R.H. Rediker et al., Appl. Phys. Lett. 1, 91 (1962). 11. G.A. Wolff, R.A. Hebert J.D. Broder, Phys. Rev. 100, 1144 (1955); D.A. Holt, G.F. Alfrey C.S. Wigglins, Nature 181, 109 (1958). 12. H.G. Grimmeiss H. Koelmans, Phys. Rev. 123, 1939 (1961); H.G. Grimmeiss H. Scholz, Phys. Lett. 8, 233 (1964). 13. J. Starkiewicz J.W. Allen, J. Phys. Chem. Solids 23, 881 (1962). 14. M. Gershenzon R.M. Mikulyak, J. Appl. Phys. 32, 1338 (1961). 15. N. Holonyak S.F. Bevacqua, Appl. Phys. Lett. 1, 82 (1962). 16. H.G. Grimmeiss and H. Koelmans, Z. f. Naturforsch. 14a, 264 (1959); 15, 799 (1960); H.G. Grimmeiss, H. Koelmans I.B. Maak, German patent, DBP 1 077 330 (1960). 17. H.P. Maruska J.J. Tietjen, Appl. Phys. Lett. 15, 327 (1969). 18. R. Dingle, D.D. Sell, S.E. Stokowski M. Ilegems, Phys. Rev. B 4, 1211 (1971). 19. J.I Pankove, E.A. Miller, D. Richman J.E. Berkeyheiser, J. Lumin.4, 63, (1971); 8, 89 (1973); H.P. Maruska, D.A. Stevenson and J.I. Pankove, Appl. Phys. Lett. 22, 303 (1973). 20. M. Sano M. Aoki, Jpn. J. Appl. Phys. 15, 1943 (1976). 21. H. G. Grimmeiss B. Monemar, J. Appl. Phys. 41, 4054 (1970); B. Monemar, Phys. Rev. B 10, 676 (1974). 22. J.I Pankove, J. Lumin.7, 114 (1973). 23. A. Y. Cho J. R. Arthur, Prog. Solid State Chem. 10, 157 (1975). 24. H.M. Manasevit, F.M. Erdman W. I. Simpson, J. Electrochem. Soc. 118, 1864 (1971). 25. S. Yoshida, S. Misawa S. Gonda, Appl. Phys. Lett. 48, 353 (1956). 26. H. Amano, N. Sawaki, I. Akasaki Y. Toyoda, Appl. Phys. Lett. 48, 353 (1986). 27. K. Hiramatsu et al., J. Crystal Growth 115, 628 (1991). 28. S. Nakamura, Jpn. J. Appl. Phys. 30, L1705 (1991); S. Nakamura, M. Senoh, T. Mukai, Jpn. J. Appl. Phys. 30, L1998 (1991). 29. H. Amano, I. Akasaki, T. Kozawa, K. Hiramatsu, N. Sawaki, K. Ikeda Y. Ishii, J. Lumin. 40 41, 121 (1988). 30. H. Amano, M. Kito, K. Hiramatsu, I. Akasaki, Jpn. J. Appl. Phys. 28, L2112 (1989). 31. S. Nakamura, N. Iwasa, M. Senoh, T. Mukai, Jpn. J. Appl. Phys. 31, 1258 (1992); S. Nakamura, T. Mukai, M. Senoh N. Iwasa, Jpn. J. Appl. Phys. 31, L139 (1992). 32. J.I. Pankove, D.E. Carlson, J.E. Berkeyheiser R.O. Wance, Phys. Rev. Lett. 51, 2224 (1983). 33. G.F. Neumark Rothschild, US patent 5252499 (1988). 34. H. Murakami, T. Asahi, H. Amano, K. Hiramatsu, N. Sawaki I. Akasaki, J. Crystal Growth 115, 648 (1991). 35. S. Nakamura T. Mukai, Jpn. J. Appl. Phys. 31, L1457 (1992). 36. K. Itoh, T. Kawamoto, H. Amano, K. Hiramatsu I. Akasaki, Jpn. J. Appl. Phys. 30, 1924 (1991). 37. I. Akasaki, H. Amano, K. Itoh, N. Koide K. Manabe, Int. Phys. Conf. Ser. 129, 851 (1992). 38. S. Nakamura, M. Senoh, T. Mukai, Jpn. J. Appl. Phys. 32, L8 (1993); S. Nakamura et al., J. Appl. Phys. 74, 3911 (1993). 39. S. Nakamura, T. Mukai M. Senoh, Appl. Phys. Lett. 64, 1687 (1994). 40. I. Akasaki, H. Amano, S. Sota, H. Sakai, T. Tanaka M. Koike, Jpn. J. Appl. Phys. 34, L1517 (1995). 41. S. Nakamura et al., Jpn. J. Appl. Phys. 35, L74 (1996). 42. M.H. Crawford et al., “Toward Smart and Ultra-Efficient Materials, Devices, Lamps and Systems”. 有关LEDs历史的更多资料: E. Fred Schubert: Light Emitting Diodes, 2nd edition, (2006). H.G. Grimmeiss and J.W. Allen, J. Non-crystalline Solids 352, 871 (2006). S. Nakamura and M.R. Krames, Proc. IEEE 101, 2211 (2013). R.D. Dupuis and M.R. Krames, J. Lightwave Tech. 26, 1154 (2008).
3944 次阅读|2 个评论
寻求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还有两种基本粒子
Moneypond 2013-10-15 09:06
比利时 物理学家弗朗索瓦·恩格勒特和 英国 物理学家彼得·希格斯描述了粒子物理学的标准模型,其预测的基本粒子—— 希格斯玻色子 ,被欧洲核子研究中心运行的大型强子 对撞机 通过实验发现。因此获得201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其实,标准模型不标准。还有2种基本粒子未被发现。本人不是物理工作者,也不能提供科学依据。仅在此处提出此说,待有心人证明之。如世人不笑我无知,甚幸!
3052 次阅读|0 个评论
斯蒂芬·霍金和CERN(7位)科学家集体各赢得300万美元的物理奖
zhpd55 2012-12-14 09:53
斯蒂芬·霍金和CERN(7位)科学家集体各赢得300万美元的物理奖
据《 Scientific American 》2012年12月12日报道,俄罗斯亿万富翁尤里米尔纳的基金会( Yuri Milner's foundation )基础物理学奖基金会( Fundamental Physics Prize Foundation ) 2012 年 12 月 11 日 宣布,英国宇宙学家斯蒂芬·霍金( Stephen Hawking )和 CERN(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Nuclear Research) 利用世界最大的粒子对撞机进行研究的 7 位科学家集体各获得 300 万美元的特别奖。该基金会说道:霍金是因为发现来自黑洞的霍金辐射而受到尊敬,同时因为他对早期宇宙的量子引力和量子方面的贡献而获奖。给予 CERN 的 300 万美元奖金,将分配给看管造价 100 亿美元的大型强子对撞机的一位科学家和六位负责 3000 名科学家的两个团队的物理学家。获奖者包括 Lyn Evans , 他是一位威尔士科学家,是大型强子对撞机( LHC )项目的领导者 ; LHC's ATLAS 协作的 Peter Jenni 和 Fabiola Gianotti; CMS 协作的 Michel Della Negra, Tejinder Singh Virdee, Guido Tonelli 和 Joe Incandela 。米尔纳的基金会说七个被授奖的科学家,因为他们在科学研究方面的领导作用 , 通过 CERN 的大型强子对撞机, ATLAS 和 CMS 的协作下导致发现了像希格斯( Higgs )粒子这样的新粒子, 300 万美元的奖金由他们 7 人平均分享。 Lyn Evans 听到这个信息之后,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谈到,这是一个很好的消息。 ATLAS , CMS 的巨大成效, LHC 见证了我们的许多合作者技能和奉献 , 我们作为代表非常自豪。 颁奖仪式将于 2013 年 3 月 20 日 在 CERN 举行。
个人分类: 新观察|4552 次阅读|0 个评论
捕获量子猫--科普2012诺贝尔物理奖
热度 6 yuedongxiao 2012-10-11 05:52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2012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家授予了两名实验物理学家,他们分别是美国的 David J. Wineland 与法国的 Serge Haroche 。其成就是“开创了测量与操纵单个量子系统的实验方法”。WINELAND的实验是直接测量、控制单个原子(离子)的微观量子系统。而HAROCHE的实验对象是单个的光子。这些实验方法直接从微观系统验证了量子物理理论,同时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从牛顿开始,到麦克斯韦尔的电磁理论,以及随后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都是一种经典确定性的理论。比如说,一个皮球的运动在牛顿力学里被初始条件及外力完全确定,我们可以通过计算精确地得出它的轨迹,以及在每一点的速度;同样,给出各种初始条件,我们可以用麦克斯韦尔理论计算电流、电磁场,等等;用相对论理论计算引力也是如此。只要有足够的计算能力,一切都是那么确定、必然、可以预测。人们不禁赞美,自然界太美妙了,让我们窥视了其核心的真理。 当技术可以探索更深层的物质原理,人们很快发现牛顿式的经典理论无法解释微观世界的现象。1909年卢瑟福发现原子的结构:中间是一个极小的原子核,外面是电子。如果按照牛顿力学与经典的电磁理论,这些原子核外的电子应该会发射电磁波而失去能量。但实际上,原子是稳定的。进一步的实验表明,原子层次的现象无法用经典的牛顿理论解释。 物理学家的特长就是在蛛丝马迹中挖掘出本质性的规律与原理。很快,物理学家们提出了一套称为量子理论的方案,它可以计算出氢原子发出的光的频率,并且与实验非常吻合。这个理论说:粒子不只是像一个小球,同时它也有波的性质,它的波长是 h/mv (其中h是一个常数--称为普朗克常数,m是粒子质量,v是粒子的速度),这叫着物质波。紧接着一大群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出来,他们写下了量子理论的数学方程。其中最有传奇色彩的可能是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他在与情人幽会时灵感大发,写下了描述量子波的微分方程,并以此精确计算了氢原子的能级。薛定谔方程的适用范围是几乎所有非相对论性的量子系统,包括原子、分子、金属、半导体、超导等等。今天,薛定谔方程不但用于物理与电子工程,其更广泛的运用可能是化学(包括生物化学)领域,用来计算分子结构。我在《科普量子力学》一文中推导了这个薛定谔方程。 量子理论非常成功,其计算的结果与实验完全吻合,其应用导致人类文明的巨大飞跃。没有量子理论,就不会有晶体管、集成电路、也不会有激光,也就不会有计算机与计算机通讯。可以说,量子理论使人类从电力时代进入了微电子时代。但是量子理论似乎超出了我们的直觉能够理解的范围。在这个理论里,粒子不是像经典的皮球那样沿着可以预测的、唯一的轨迹运动,而是同时循着任意的、无穷多的路径达到终点,物理结果的计算必须考虑所有这些路径的总汇。不仅如此,一个量子系统不一定处于一个单个状态(state),而可以同时处于多种状态,只有进行测量的时候,系统才进入与测量对应的本征态。 薛定谔为了说明这一点提出了一个思想实验:把一只猫放在一个盒子里,盒子里有一瓶毒药,另外有一些放射性原子,这些原子平均一小时射出一个射线粒子,如果产生射线,就会启动一个机械装置,打破毒药瓶,不幸的猫儿就一命呜呼了,这个状态可以用这个图标 代表;如果没有射线,猫虽然不爽但却安然无恙,这个状态用 代表。这里,一个原子是否发生放射性衰变是量子效应。薛定谔说,这个系统的状态方程那应该就是 |射 | + b |不射 | ,其中 b代表两个状态叠加的”角度”与程度。也就是说,这盒子里的猫同时处于 与 的状态。我们只有打开盒子查看(也就是进行测量)的时候,系统才进入一个确定的状态。 爱因斯坦虽然曾对量子力学发展起到过重要贡献,包括提出光子的概念,但他却认为量子力学存在严重的缺陷,因而对薛定谔的这个思想实验大加赞赏---这个猫同时活着与死去的理论很荒谬,这说明量子理论本身不完备,无法完整地描述盒子里的现实。关于薛定谔之猫的哲学争论一直持续至今。但有一系列非常直接的实验,包括物质波的干涉现象,证明微观粒子确实遵循量子力学,它们既有粒子的特性也有波的特征。这么多年的研究表明,量子理论虽然超出了我们的机械式的直觉,却确实是自然界的真实写照。 这次获得诺贝尔奖的WINELAND与HAROCHE的研究正是直接操控、测试微观的量子系统,进行各种实验,包括创造并测量微观的“薛定谔量子猫”。在这篇科普中,我们重点介绍WINELAND的实验。他的方法是用电场把单个离子限制在一个势阱内。这个离子除了其内部的电子能级外,整体则在势阱里来回振动。然后,WINELAND用不同的激光改变这个离子的量子状态。其实验示意图如下: 对于这样的单个离子来说,其物理只能用量子理论描述。束缚在势阱的离子一方面可以像碗底的一个小球一样整体做来回的“摆动”(或振动),另一方面离子内部的电子也有不同的能级。这个“摆动”的能量是量子化的,也就是像台阶一样,只能是一级一级,能量不能取两级中间的值,只能在不同的级之间跳跃(跃迁);类似的,离子内部的能量都是量子化的,也是一级一级。WINELAND实验的秘诀在于用激光操控离子的内部以及振动的量子状态,并做出相关的量子测量。比如说,离子的振动能级可能不是在能量最低的基态,怎么使它的振动能级降到最低呢?如果用激光照射,而光子的能量正好可以使离子内部能级跃升一个台阶、却同时让振动能级降低一级,就会达到降低振动能级的效果;然后离子通过释放一个光子,内部能级回到最低。通过这个方法,可以迅速使离子处于振动能级最低的基态,也就是给离子降温,由一只到处乱跑的猫变成一只可控的猫。参见 http://tf.boulder.nist.gov/general/pdf/877.pdf 。类似的,通过不同的激光对这个系统照射,可以使一个离子处于两个状态的叠加,也就是使一个离子同时处于两个状态,也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量子猫态。具体的实验参见 http://www.quantumsciencephilippines.com/seminar/seminar-topics/SchrodingerCatAtom.pdf 。WINELAND的实验手段甚至能连续变化两个量子态叠加的角度,然后进行相应的测量。其实验结果直接从微观角度验证了量子力学。HAROCHE的实验则是通过两面镜子来回反射把光子关进“黑屋子”,然后对光子进行各种测量,得出与量子力学吻合的结果。 WINELAND与HAROCHE的实验证明的是几乎一个世纪以前的物理理论,这固然是一件令人宽慰的事情,但他们的方法更大的意义在于使我们对微观世界的控制能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物理学家费曼在数十年前曾经提出,也许可以直接操控原子,制造极为微小的分子机器。这似乎是天方夜谈。然而1980年代,运用量子隧道效应,人们已经可以看到单个原子;如今科技的发展已经到了可以操控单个原子的量子能级与状态,并且开始运用于量子计算。诺贝尔奖提示我们,在人们一代代的不懈的努力下,科学与技术的继承与发展正使人类文明的层次不断跃迁。如果薛定谔、爱因斯坦能活到今天,他们也会为量子猫的俘获而啧啧赞叹。 (原作发表于珍珠湾全球网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9661 次阅读|8 个评论
俄亿万富翁设立基础物理学奖,首批发出2700万美元
positron 2012-8-2 12:31
学习量子色动力学出身,并且获得博士学位的俄罗斯亿万富翁 Yuri Milner 设立了一个基础物理学奖(Yuri Milner's Fundamental Physics Prize),奖给对基础物理学做出突出贡献的物理学家。与诺贝尔奖不同,没有人数限制,理论不必得到实验严格证实。获奖者由上一次的获奖者提出,而第一次的获奖者,由 Yuri Milner本人提出,共包括9人,其中包括超弦理论的大家,爱德华 威腾。 所有获奖者: 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市高级研究所(IAS)的Nima Arkani-Hamed IAS的Edward Witten IAS的Juan Maldacena IAS的Nathan Seiberg 美国剑桥市麻省理工学院的Alan Guth 美国帕萨迪纳市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的Alexei Kitaev 法国比尔斯河畔伊薇特高级科学研究所的Maxim Kontsevich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帕洛阿尔托市斯坦福大学的Andrei Linde 印度阿拉哈巴德市哈里什-钱德拉研究所的Ashoke Sen http://www.economist.com/node/21559827/email Yuri Milner's Fundamental Physics Prize Back to basics Jul 31st 2012, 20:56 by J.P. IN THE late 1980s, while working on a PhD thesis in the fiendishly complicated maths of quantum chromodynamics, the theory of the strong nuclear force, Yuri Milner decided he wasn’t quite smart enough to do his Nobel-prize-winning mentors at Moscow’s Lebedev Institute proud. Nearly three decades and a billion dollars later, the Russian internet entrepreneur and an early investor in Facebook, among other start-ups, wants to honour those who are. On July 31 Mr Milner, by no means a dullard, announced that he will dish out a whopping $$$3m each year to the most influential thinker in fundamental physics, selected by past laureates. To jump start things, in he stumped up $27m for nine prizes. He picked the inaugural recipients himself after conferring with doyens in different quarters of high theory. Some of the winners, like Edward Witten, widely regarded as one of the most accomplished living theorists, or Alan Guth, the father of the theory of cosmic inflation, which postulates that shortly after the Big Bang the universe underwent a phase of rapid expansion, are household names—at least in households whose members have a passing interest in physics. Others are less well known outside their specialisms, which range from cosmology to quantum computing, but Mr Milner assures your correspondent they are equally deserving. In February or March the nine will name next year’s winner—or winners, for the prize can be shared by any number of individuals. (A smaller $100,000 prize will also go to a promising young researcher.) This distinguishes it from the Nobel, which can be awarded to no more than three people, often leading to controversies. There has, for instance, been much speculation about which two of the four living fathers of Higgs boson who are not Peter Higgs will share the prize almost certain to follow the discovery last month of what looks like the elusive particle. The Milner prize, as it will no doubt be dubbed, is more generous, too. In June the Nobel Foundation cut its prize money to $$$1.1m from $1.3m citing the economic crisis. Mr Milner is also keen to keep the operation as lean as his internet businesses. The foundation behind the prize has one part-time employee, tasked with running its website and co-ordinating the work of the selection committee. Crucially, recipients earn the prize for inspired contributions that have not yet been experimentally verified, a tactic the Nobel Committee eschews. If these later prove beautiful but wrong, so be it. The idea, Mr Milner explains, is to afford the world’s best brains the financial freedom to pursue their fundamental ideas wherever these take them. It may have the added benefit of keeping some imaginative physicists away from Wall Street.
个人分类: 物理相关|626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拉姆齐逝世 享年96岁
dongzg101 2011-11-24 17:00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拉姆齐逝世 享年96岁 诺曼·拉姆齐(来源:File photo Justin Ide/Harvard Staff Photographer) 198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诺曼·拉姆齐(Norman F. Ramsey)11月4日在美国麻省逝世,享年96岁。 拉姆齐1915年生于华盛顿,1940年从哥伦比亚大学博士毕业,1947年到哈佛大学工作。1989年,由于其研发超精密铯原子钟和氢微波激射器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的研究为核磁共振技术(MRI)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美国费米国家加速器实验室名誉退休主任Leon M. Lederman评价说:“如果你要排出20世纪最杰出的物理学家,那么拉姆齐应该在前列。”(科学网 任春晓/编译) 更多阅读 《纽约时报》相关报道(英文)
114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把研究视为游戏却得诺奖的启示
brbaba 2010-10-12 18:54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科学家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以石墨烯研究获得2010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诺贝尔物理学奖评审委员会说,之所以授予这两位俄罗斯裔科学家物理学奖,是为了奖励他们研究二维材料石墨烯的开创性实验。据评审委员会介绍,把研究工作视为游戏是海姆和康斯坦丁团队的特点之一,在过程中学习,谁知道或许有一天会中大奖。   以往,我们都觉得游戏就是游戏,研究就是研究,玩味和严肃无论如何也不能硬拼到一起,可是现在,海姆和康斯坦丁却向我们作了最强有力的反证:用游戏的态度去对待科学研究,未必就出不了伟大成果。   当然,海姆和康斯坦丁所诠释的游戏态度并非把科学研究当成儿戏,而是把游戏的趣味融入到科学研究当中,就像小孩子玩游戏一样,不受任何约束地尝试无数种可能。试想,如果不是凭借这种游戏态度,海姆和康斯坦丁怎么可能在众多资历和造诣都比他们深得多的科学家中另辟蹊径、脱颖而出,想到用铅笔和透明胶带,将一张纸上的铅笔笔迹进行反复粘贴与撕开,从而成功分离出厚度只有0.34纳米的石墨烯呢。   反观我们,诺奖之所以成为国人的一块心病,正是因为我们在看待科学研究问题上走了两个极端,要么是把学术行政化,以为凭借行政指令就可以把学术成果计划出来,要么是把学术神圣化,以为不通过高深莫测的登天绝技不能研究出有开创性的学术成果。殊不知,科学研究距离我们每个人并不遥远,尽管实验和计算的过程是冗长而复杂的,但至少实验和计算过程中所用到的方式方法可能是最简单的,就好比用透明胶带也能撕裂出0.34纳米石墨烯一样。   现阶段,我们真正缺少的既不是先进的科研设备和必要的科研投入,也不是科研人员没有享受到必要的经济待遇,而是对待科学研究的态度有待匡正。科学固然需要严谨的态度,但切不可拿科学的严谨去吓唬人,因为科学是需要那么一点游戏精神的,像游戏一样专注,在游戏中体会快乐,或许到那个时候,我们离伟大学术成果的诞生就不遥远了。这正是海姆和康斯坦丁把研究视为游戏却得诺奖给我们的最大启示。 信息来自:京华时报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2259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0年诺贝尔奖
terahertz 2010-10-6 20:19
201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英国科学家 罗伯特爱德华兹 (Robert Edwards)因发展 体外授精疗法 获奖。 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2位科学家 安德烈盖姆 (Andre Geim)和 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 (Konstantin Novoselov)因在 二维空间材料石墨烯 (graphene)方面的开创性实验而获奖。 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 美国与日本三位科学家 理查德海克 (Richard F. Heck), 根岸荣一 (Ei-ichi Negishi)及 铃木章 (Akira Suzuki)因 有机合成中钯催化交叉耦合 研究获奖。 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 秘鲁作家 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 (Mario Vargas Llosa),其代表作有《绿房子》、《中国套盒》等。表彰他 对权力结构的制图般的描绘和对个人反抗的精致描写 。 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美国经济学家 彼得戴蒙德 (Peter A. Diamond)、 戴尔莫特森 (Dale T. Mortensen),英裔、塞浦路斯籍经济学家 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 (Christopher A. Pissarides)三位学者共同获得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获奖理由是 利用搜索冲突进行市场分析 研究。
个人分类: 诺贝尔|4517 次阅读|0 个评论
华人科学家高锟等3人获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麦立强 2009-10-7 11:12
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 华人科学家高锟和2美科学家因光传输研究和CCD传感器获奖 高锟 Willard S. Boyle George E. Smith 北京时间10月6日下午5点45分,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美英三科学家获奖。三位科学家为原香港中文大学校长高锟(Charles K. Kao)、美国科学家Willard S. Boyle和George E. Smith。 高锟的获奖理由为在光学通信领域光在光纤中传输方面所取得的开创性成就。两位美国科学家的获奖理由为发明了一种成像半导体电路,即CCD(电荷耦合器件)传感器。 高锟,1933年出生于中国上海,现拥有英国和美国双重国籍。1965年从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获得电机工程博士学位。曾任英国标准电信实验室工程学主任。Willard Sterling Boyle,1924年出生于加拿大Amherst,拥有加拿大和美国国籍。1950年从加拿大麦吉尔大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George Elwood Smith,1930年出生于美国白原市(White Plains),美国国籍。1959年从芝加哥大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 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奖金为1000万瑞典克朗,高锟将获得其中一半的奖金,两位美国科学家各分享四分之一的奖金。 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两项伟大的科学成就,它们帮助塑造了今日网络化社会的基础。它们为日常生活创造了许多应用创新,并为科学探索提供了新的工具。 1966年,高锟所做出的一项发现导致了纤维光学的突破。他仔细地计算出如何通过光学玻璃纤维实现远距离光传输。应用纯玻璃纤维,光信号传输可达到100公里,而在1960年代,当时的光纤传输光只能达到20米。高锟的研究热情鼓舞了其他一些研究人员,共同来分享他关于未来纤维光学的见解。仅仅于四年之后,1970年,第一个超纯光纤就被成功制造出来。 现今,由光纤构成的系统滋养着我们的通信社会。这些低损耗的玻璃纤维推动了全球宽带通信,比如因特网。光在这些细玻璃线中流动,携带着几乎所有的四面八方的电话和数据通信。文本、音乐、图像和视频可在瞬间进行全球传输。 如果我们拆开缠绕全球的玻璃纤维,我们将得到一条长十亿公里的细线,这已足够环绕地球25000多次,并且它还在以数千公里/小时的速度在增长。 通信的很大一部分是由数字图像组成的,这就涉及到了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第二部分。1969年,Willard S. Boyle和George E. Smith发明了首个成功的成像技术,利用的是数字传感器电荷耦合器件(CCD)。CCD技术利用了爱因斯坦因其荣获1921年诺贝尔奖的光电效应。通过这一效应,光可被转变成电信号。设计图像传感器的挑战则在于短时间内在大量像素中聚集并读出信号。 CCD好比数字相机的电子眼。它革新了摄影学,如今光可被电子化捕捉,再也无需胶卷。数字形式推动了图像的处理和传播。在医学领域,CCD技术也得到了很多的应用。 如今在许多研究领域,数字摄影已经成为不可取代的工具。CCD为形象化之前无法可见的事物提供了新的可能。它为我们提供了世界远处和海洋深处极其清楚的图像。 高锟获奖 为全港、全国科研注强心针 作为半个香港人的高锟夺得诺贝尔奖,给本港学术界带来极大鼓舞。不少香港学者及高等教育界人士均表示,高锟得奖除了增强大家对香港科研的信心,也证明从事科研工作,需要有长远的规划和耐心。有学者认为,当前政府及工业界给予科研的支持不足,离高锟期许的先进数码城市(advanced digital city)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中大校长刘遵义昨向全体中大师生发表公开信,指高锟获奖实至名归,是中大、全港、全国以至所有华人的天大喜讯,所有中大人均深以其辉煌成就为荣。他还赞扬高锟对中大贡献卓越,认为该校成为区内以至国际上教研皆具份量的学府,高锟居功尤伟。   对通讯方式有革命性影响   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主席史美伦表示,大家皆受惠于高锟多年来对科研无比的热忱,以及他对本港高等教育的各项贡献。科大工学院院长李德富和港大物理系主任张富春均表示,高锟是电子通讯业的先驱者,其科研成就彻底革新了整个通讯方式,为人类生活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   中大物理学系主任林海青指消息公布后,该系教员和学生互传喜讯,表现激动、雀跃。他指国际上很多顶尖学者虽为华人身份,但多于国外工作和生活,故高锟可谓是首位获得世界级科研荣誉、但同时在中国做贡献的本土华人。林海青认为高锟获奖会为香港发展科研注入强心针,将会鼓励更多的年轻人从事科研工作,为香港社会做出奉献。   距先进数码城市目标尚远   高锟担任中大校长期间,成立了多个研究所及工程、教育两学院。中大工程学院(科研)副院长蒙美玲表示,她在1997年时曾因撰书访问高锟,谈论Made by Hong Kong(香港制造)的话题。当时他认为香港地方虽小,但政府愿意推广高科技、市民喜欢尝试使用新产品,故香港若能保持不断进步的势头,便可成为先进数码城市(advanced digital city)的典范。但她坦言,当前离高锟设想的目标仍很遥远,大家都很清楚,现在投放于技术转移的资源并不多。   蒙美玲表示,香港学界有很多科研成果,期待能与工业界、尤其是珠三角开展密切合作,但希望政府和企业能明白,科研是需要大量投资和耐心,而且并不能保证成功,关键是要保持不断创新的势头。 (摘自网络)
个人分类: 励志修身|4200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05: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