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小圈子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京郊有机农业现状:是否“有机”多靠小圈子信任
热度 1 蒋高明 2013-9-4 13:40
京郊有机农业现状:是否“有机”多靠小圈子信任 作者 邵海鹏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时间 : 2013-09-04 05:21 http://www.yicai.com/news/2013/09/2986420.html 将本文分享至: 农场的规模小,意味着与消费者的沟通成本很低,也便于形成小众化的生产和消费者的一体化。更何况这是供应朋友圈的消费。 一 方面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城市白领“上山下乡”务农。 这似乎是现实社会的一个缩影。前者的逃离,更多的是因为务农的比较收益低下,“从土地中刨生活越来越难了”。后者的下乡,在国民日益头疼食品安全的背景下,理由也显得尤为充分。 改革开放前,中国农业因化肥等农资的短缺,大体上仍沿袭传统的有机农业模式。后来,受高投入、高产出的“石油农业”(又称化学农业、无机农业)模式冲击,中国农业逐渐对化肥、农药产生了依赖性。 尽管这种模式在消灭饥饿方面发挥了作用,但不得不承认,伴随而来的是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尤其是在并不完善的市场环境下,更容易产生食品安全问题。 新农人的“自救”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蒋高明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说,在国外,尽管生态农业的叫法各异,但是宗旨和目的是一致的:就是在健康的土地上,用健康的生产方式,生产健康的食品,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现实中,支持有机农业,保护的不但是自己,还包括家人的健康,也相应地保护了环境。 目前,消费者的觉醒已经使得有机农业有了市场,而且整个市场份额虽然不大,但还是在逐渐增加的。 消费者们中的一部分,已经开始了自我角色转换。 易新鲜生态有机农场的创始人曹岩松对本报记者说,最初承租农民土地,进行有机农场尝试的时候,更多的是为了“自救”。当然消费者除了自己,还包括周边的朋友。 没有有机肥,就不会有有机食物。在有机农业生产基地中,种养结合,是比较理想的生态农业的模式。至于农场本身是“禽粮互助”,还是“稻鸭共生”、“稻田养鱼”都不重要,关键是是否有有机肥料存在。 注重实践的蒋高明,2006年7月在自己的家乡——山东省平邑县蒋家庄成立了弘毅生态农场。弘毅生态农场的土地多为农民不愿意种的涝洼地以及山岭薄地。 目前,既有种植又有养殖的弘毅生态农场已经能够完成自循环。生态农庄的重要光合产物来自大田粮食生产。这部分区域的重点是捕获太阳光能,并固定碳,同时生产粮食和秸秆。如果去掉人工等成本,效益是不明显的。 更重要的是,大田所产生的秸秆再配合粮食,可以用于饲养牛、羊等反刍动物。所产生的肥料,又能够用于生产能源和有机食物,利用反刍动物就实现了秸秆等废弃产物的第一次升值。 再辅以有机食物生产区,不但生产有机蔬菜,还生产有机水果。因为大量使用有机肥,按照国家和欧盟的标准生产有机食品,优质优价,可实现亩收入万元。 此外还有庭院经济区、乡村经济开发区、能源生产区、休闲娱乐等其他功能区。 在蒋高明的实践中,实现生态循环的有机农庄,能够获得比现今农业模式更高的收益。 在他的未来设想中,农业的功能应该是综合性的,不单纯是 产业 ,应该包括但不限于文化、旅游、休闲、养老等多功能。 “中国农业哪怕仅10%的农庄实现有机种养,依靠城里人的自觉消费,就可为国家解决许多诸如环境污染、乡村能源、粮食安全、农民就业等一系列复杂的社会、经济与环境问题。”蒋高明说。 有机农业的风险 节令更像一种命令。农业收获的是来自于大自然的馈赠。这就使得农业,尤其是有机农业,无法摆脱自然束缚。 在生产环节,风险多来自于自然界。销售环节,风险则多来自于市场。对于从事小农经营的农民来说,这是没有办法根本克服的,往往会发生增产不增收的情况。 如今的农业生产模式下,农民利润有限,要依靠提高产量实现增收,还要承受土地污染的苦果和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的风险。 就生产型农场而言,沈阳沐诺农场的创始人黄英博对本报记者说,主要的成本包括生产物资、劳动力和经营。 “有机农业主要是天天干活,不得闲。时间接近工业生产,劳动量接近农忙时。规模大了有人服务,规模小了全部自己来。”黄英博说。 具体来说,育苗、浇水、翻地、施肥、移苗定植、除草、除虫等工作,需要根据生产计划进行。由于苗不可能一次性完成,这一系列工作需要经常进行,可能十天就要一次。日常的风、雨、晒、水、虫等灾害都要管理。 有机蔬菜产量并不高,再加上销售、运营、配送的费用,直接导致成本高企,传导到下游,自然使有机食物的价格比普通食物要贵。 这就决定了消费者是中高端人群,白领以上阶层。 蒋高明也说,调动农民从事有机农业的积极性并不难,只要这种辛劳得到回报就可以。 同时消费者也应该改变消费观念,尊重价值规律。总是希望以较便宜的价格购买到有机食物,要么购买到的是假冒的,要么有机食物的供应不可持续。 为了避免销售不出去的尴尬,有机农场常用的方式是,先招募会员,然后预交费用,常年订菜。 但有机市场的鱼龙混杂,使得造假的成本低廉,很容易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逆淘汰。黄英博说,这就更要求有机农业的生产者,必须是一个有良心的人,至少要有底线。要有耐心和实干精神,不能想着赚快钱。 信任才是核心 当然,为了保证有机食物的生长环境,让消费者获得更新鲜、更天然、口味更纯正的有机食物,严格按照有机产品国家标准(GB/T19630-2011)来操作,对从事有机农业生产每一单元的土壤、种植品种进行认证,设置转换期、缓冲带和栖息地,这是从事有机生产的必要条件。 这对于从业者来说自然是一项不菲的费用。高昂的成本也相应提高了从事有机农业的准入门槛,将大部分缺乏资金的中小企业排除在外。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中小企业就没有生存之道。 对于从事这个领域的中小企业来讲,更多的是依赖于消费者对生产者的信任。比如,CSA(社区支持农业)模式更强调的是“分享”,通过城乡社区相互支持,发展本地生产、本地消费式的小区域经济合作。 具体来说,消费者与生产者在共同分享有机农场的收获时,也要共同承担其中的风险。由于是预先支付菜款,所以如何降低来自于自然界的风险,就尤为重要。 分享收获(北京)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石嫣认为,消费者重视的不是概念本身,而是产品是否可靠,他们的消费是否能得到足够的尊重。 “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建立起互信,这是中小企业与消费者所能达成的认证有机食物的最低成本。”程存旺说。 在北京周边,本报记者观察发现,有机农场的规模大多并不大,以几十亩居多。曹岩松对本报记者表示,因为都是朋友,彼此熟悉,在其他信任体系严重失灵的情况下,这种信任成为基本保障。 曹岩松表示,农场的规模小,意味着与消费者的沟通成本很低,也便于形成小众化的生产和消费者的一体化。更何况这是供应朋友圈的消费。 “小众化的沟通和互信,谁还会在意是否认证呢?”黄英博认为,只有上了规模的企业,因为没有办法做到个体沟通,客户太多了,沟通成本太高,所以就通过认证,通过第三方实现信任。 但是,基于信任建立起来的消费,因为监督成本较高,导致约束条件很少。利益驱动下,行业也存在混乱情况。 蒋高明认为,骗一时骗不了一世,通过市场的选择再加上政府的监督,充分保护消费的知情权、参与权,才会恢复消费者的信心。大浪淘沙,总会保留行业的优秀者。 不过,即使如此,有机农产品要彻底替代普通农产品很难。目前,有机农业在整个农业生产中所占比重不高。 “当生产者可以坚持无农药和化肥的种植方式,改变也就开始了。”石嫣说。
个人分类: 建言新农村|1750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小圈子
wangfangnk 2013-7-4 14:42
小圈子 转载地址: http://select.yeeyan.org/view/418186/367483 打开文章名片 译者: zyrral 原文作者: C.S. Lewis 发布:2013-06-25 08:33:31 挑错 | 查看译者版本 | 收藏本文 C.S.刘易斯 (1898-1963),剑桥大学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英语学教授。他也是小说家,儿童作家和一位受欢迎的演说家,演讲关于伦理和宗教方面的主题。20世纪40年代,他在BBC电台做了一系列的广播演讲,后来收录在1952年出版的《纯粹的基督教》(Mere Christianity)。这本书至今仍被各个基督教宗派的基督徒们所喜爱。在他最著名的写于1942年的畅销书《老魔鬼的信》(The Screwtape Letters)里,他以地狱里一个名叫 Screwtape(斯克鲁塔普) 的资深魔鬼的身份写信给魔鬼新人们,勉励他们在地球上坚持他们的工作(译者加:利用人性弱点使其堕落)。刘易斯对传统道德观和宗教的机智有力的辩护让他在20世纪对许多世俗的正统观点提出了质疑。“小圈子”是他于1944年在伦敦大学国王学院所做的纪念讲演。在这次演说中,你将读到他对于弗洛伊德的所谓“性是人类行动的所有驱动力中最强的驱动力”这一假设提出的挑战。 首先让我来给你们读一段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吧: 当鲍里斯走进房间时,安德烈王储正在听那个胸前戴满勋章的老将军向他做汇报。老将军沧桑的脸上一副军人般服从的表情。“好了,等一下!”安德烈用他轻蔑的口吻,以带着法国口音的俄语对将军说。他一看见鲍里斯,就不再听老将军说话,而那位老将军还不厌其烦的小步跟着,恳切地还想再说些什么。安德烈则转向鲍里斯,面露愉快的微笑,向鲍里斯点点头。此时鲍里斯非常清楚,正如他猜想的那样,除了写在部队章程上的纪律和上下级制度之外,还有另一套更实际的制度。这套制度迫使一个戴满勋章、饱经风霜的老将军不得不满怀尊敬的等着自己说话的机会,只为了等像安德烈王储这样的一个上尉与像鲍里斯这样的一个少尉把话说完。鲍里斯由此下定了决心:他不能跟着官方体系走,而是要在另外那套不成文的体系里向上爬。 当你们邀请一个中年说教者来向你们演讲,我猜我只能下这样一个结论,尽管这结论听起来并不靠谱:你们喜欢听一个中年说教者来一番絮絮叨叨的说教。我将尽自己所能来满足你们。事实上,我将给你们一些建议,是关于你们各自将来会生活的世界。我这么说的意思不是说我要谈谈时事。你们对时事的了解恐怕不比我少。我不是要告诉你们该在战后重建工作中扮演怎样的角色,我所指的是更宽泛的层面。事实上,你们不大可能在未来的十年里,对欧洲的和平或繁荣作出什么直接的贡献。你们将会忙着找工作,忙着结婚,忙着学知识。我想说点比你们想象的还要老套的东西。我想给你们点建议和警告。建议和警告都是关于更永恒的事实的,所以没人把它们看作是“时事”。 显然,你们大家都知道一个像我这样的中年说教者将会对年轻人警告些什么,那就是警告你们提防三样东西:俗世,肉欲,还有魔鬼。但是这三样里面我今天就讲一样就够了。关于魔鬼我就不说了,我和他之间的联系在公众的脑海里走得挺远了:在某些方面甚至达到了令人困惑的程度,比如把我错认为是他。[译者注:这里指的应该是作者所写的《老魔鬼的信》一书]。这也让我开始明白老话所讲的真理:如果你和魔鬼同喝一碗汤,最好用把长勺子。而关于肉欲,如果你们懂得没有我多,那说明你们是不正常的年轻人。然而关于我们所生活的俗世,我确实有些想说的话。 在我刚刚读过的托尔斯泰的文章中,年轻的鲍里斯少尉发现,在军队里存在着两个不同的系统或等级制度。一个印在谁都读得到的小红册子里,那里的规矩一成不变:将军比上校高,上校比上尉高。另外的那个系统则在任何地方都没有记录。那甚至也不是一个有组织有纪律的秘密团体,并在你加入后有专人告知你组织的规矩。在那另一套系统里,不会有人正式而明确的招募你。你是慢慢的发现,并以某种难以言说的方式确定那套系统的存在,并意识到自己不在其中。又或许之后不久,发现你已然置身其中。 这个系统里也有暗号,但这些暗号也是即兴而非正式的产生的,比如,一个特别的俚语、特定的绰号、一种影射式的对话方式,这些都是这个系统的标志。但这些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甚至在某个特定时刻,也很难说清谁在小圈子里,谁在小圈子外。 有些人显然是在小圈子里的,有些人则明显在小圈子外面,但总会有一群人处于边缘。如果你离开六个星期之后回到原来的那个师部,或旅部,或团或连,你都会发现那另一个“小圈子”已经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小圈子没有正式的吸纳也没有正式的开除,有人认为自己在小圈子里,其实已经被开除了,或者早已被吸纳他们却还没意识到。这给那些已经在小圈子里的人带来了极大的乐趣。 这个小圈子没有固定的名字。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小圈子内的人和小圈子外的人叫它不同的名字。小圈子里的人或许简单的用列举法称呼这个圈子,把它叫做“你、托尼和我”。当这个小圈子很保密也相对固定的时候,里面的人或许叫它“我们”。当这个小圈子因为某些紧急状况需要扩大的时候,他们会管它叫做“在座的明智人士”。小圈子外面的人呢,尤其是如果你特别想进这个小圈子,你会叫它“那帮人”,或者“他们”,或者“某某和他的手下”,或者”秘密组织“,或者”那个圈子里的“。如果你是那个圈子的候选人,那你可能什么也不叫它。和小圈子外的人讨论它会让你自己觉得自己在圈子外。如果你和小圈子里的人谈话的时候提到它,--而如果谈话顺利的话,这个人有可能帮你进入这个小圈子--那你一定是疯了才会提到这个小圈子。 尽管我描述得并不好,但我希望大家都能意识到我说的是什么。当然不是说因为你在俄军或其它军队呆过,但是你一定遇到过”小圈子“这个现象。(对大学生来说)第一学期结束的时候你就会在你的宿舍楼里发现一个,但当你挤进这个圈子已经是大二快结束了;然后你可能会发现在这个小圈子里还有更小的圈子,而这个更小的圈子只是校内圈子这座冰山的一小角。而且,校内圈子很可能与教师圈子是相连的。事实上,你只是刚刚开始剥开洋葱的皮。如果我没猜错的话,在你们的大学里,甚至就在此时此刻的这间教室里,也存在着几个看不见的圈子,或许各自独立的,或许像同心圆那般一一嵌套。我可以向你们保证,不管你们今后去到哪家医院,律师学院,教区,学校,公司等等,你们都会发现这样的小圈子,就是托尔斯泰所说的另一套不成文的系统。 这些都是显而易见的。我在想你们是不是也同意我下面的观点:我相信,在所有人的一生中的某几个时期,和在某些人一生中的所有时期,从年幼到年迈,起主导地位的因素之一,就是对进入”小圈子“的渴望和对被遗弃在”小圈子“外的恐惧。在文学作品中,这种愿望已经以某种形式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我是指以势利小人的形式。维多利亚时代的小说中充满了这样的人物,这些人总是被进入“小圈子”的欲望驱使着想要融入某个特定的所谓“上流社会”。必须清楚的是这里所说的“上流社会”只是数百个圈子中的一个,而势利眼也只是渴望融入圈子的其中一种表现形式。很多人认为自己一点儿也不势利,并且冷静超脱的读着那些讽刺势力的作品。但他们或许正在被这种欲望的另外一种形式所吞噬,也有着同样强烈的愿望想要进入不同的小圈子,以便使他们抵御来自“上流社会”的诱惑。一份来自公爵夫人的邀请,对于一个自命清高却无法进入某个艺术或者共产主义小团体的人来说,算不上什么安慰。可怜的人呐!他所要的不是明亮宽敞的厅堂,香槟或者甚至是内阁同僚的丑闻八卦。他所渴求的是狭小但却神圣的小阁楼里,大家聚首一堂,一边吞云吐雾,一边享受着这样的念想:我们炉边围坐的这几个人才是明白人。 这种欲望经常把自己隐匿的很好,以至于我们自己都很难分辨出达到目的后的快感。男人们不仅告诉他们的妻子,也告诉他们自己:辛苦的加班熬夜是不得已,因为只有自己和某某是公司里唯一知道这件事情该怎么做的人,他们必须要加班做这些工作。但事实却不是如此。当又老又胖的Smithson把你拉到一边,低声说:”嘿,我们必须把你拉来做这个检查工作。“,又或者说”查理和我立刻就想到你必须加入这个委员会。”多么无聊啊!但是如果你没有被选中,那不是更糟糕么!尽管浪费一个周六下午很累人也对你的健康无益,但如果是因为你不重要才有一个空闲的周六下午,那更加让人难以忍受。 弗洛伊德或许要说了,这种欲望毫无疑问是性驱动力的一种表现。但我认为这种欲望恐怕是另一种驱动力。我在想,年轻性欲高涨的时期,或许有很多贞操的失去不是受到性冲动和爱的驱使,而是因为受到来自”小圈子“的压力。很显然,如果滥交是一种时尚的话,保持贞洁就变成了“小圈子”外的行事方式了。保持贞洁的人不知道圈子里的人所领略到的快感。他们没有被开化。而至于在没那么重要的事情上,那些因为类似原因第一次抽烟或者喝醉的人,或许也不在少数。 我必须说明,我不认为小圈子的存在本身是罪恶的。这显然是难以避免的。有亲密的交流并不是坏事,而且就它本身来说是有益的,比如一起工作的人之间应该发展出友谊。或许任何一个组织的官方等级与它的实际组织方式都不会完全吻合。如果总是由最英明、最有干劲的人当领导,也许这会一致;既然通常并不一致,所以肯定存在这样的现象:有些人位高却无能,有些人位卑却权重。在这种情况下,这个另一套非官方的系统就一定会壮大。这是必然的,也并非必然有害。然而,驱使我们努力挤进各种小圈子的欲望就另当别论了。一件事物可以在道德上是中性的,然而对它的欲求则可能是危险的。正如拜伦所言: Sweet is a legacy, and passing sweet The unexpected death of some old lady. 得到一份遗产令人愉悦,而愉悦止于某个老妇人的意外身亡。 一个有钱亲戚在年寿已高的时候,毫无痛楚的去世,这并不是什么罪恶。但是她的后人盼望着她早点死掉以分得财产的这种愿望则不是什么健康的想法。假若胆敢有任何企图想加速她的死亡,法律将会严厉制裁这种行为。让小圈子成为一种无法避免但却纯洁的生活的一部分,尽管它并不美。但是应如何看待我们想挤进“小圈子”的欲望,被拒绝后的失落,和挤进去后的快感呢? 我无权设想你们已经妥协到什么程度。我不可能设想你们先是忽略,然后最终把你们确实喜爱、本可以成为一辈子朋友的人甩掉,去追求那些对你来说更重要也更机密的友谊。我也不问你是否得到过那种喜悦:先是被排挤在外,感到孤独和没有身份,然后扭转过来进入那个圈子;是否曾当着圈外人的面与圈内人高谈阔论,以使他们感到嫉妒;是否在你的考验期里,为了讨好圈内人而不择手段。我只问一个问题,一个不需回答的修辞性的问题:在你至今所能记得的人生中,这个想要进入隐形的小圈子的欲望是否让你做过什么事,说过什么话,使得当你在一个寒冷无法入睡的夜晚,能够回首过去,并感到问心无愧?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你比大多数人要幸运。 我说过是来给你们提建议的,而建议应该是着眼未来,而不是纠缠过去。我刚才的暗示只是想提醒你们,让你们注意到我认为的人生最本质的东西。我不相信“财”、“色”方面的动机能解释我们这些说教者所说的俗世。即使再加上“野心”也不是全部。对深奥和机密的追逐、进入更内部的小圈子的欲求,有着很多不同形式,并不能都用“野心”来描述。我们当然想从每一个进入的圈子里获得实惠:权利、金钱、特殊优待、逃脱责任、逃避纪律。但如果没有那种私下里亲密的美好感觉,你还是不会满意的。毫无疑问,因为知道上级是你的圈子里的人而无需害怕官方对你的批评和指责是非常方便的。但是我们不是仅仅因为方便而看中这种亲密关系;事实上我们把这种方便看作是亲密关系的一种证明。 我这次演讲的目的很简单,是想使你们相信,这个进入“小圈子”的欲望是人类行动的主要而持久的驱动力。它和其他因素一起造就了我们所知的俗世,这个充满纷扰、挣扎、竞争、骚乱、行贿、失望和广告的俗世。如果这是一个永久的驱动力,那么有一点你可以确认:如果你不采取措施主动阻止它,它就会成为你的生活的主要动机,从你走进职场直到你退休老到牙齿掉光。这是非常自然的事,如果不干预就会自然而然的发生。如果你想过另一种生活,那就需要不断地有意识的做出努力。如果你什么都不作,随波逐流,你就会真的成为一个“小圈子”的追逐者。我不说你是否会成功,那只能看造化。但不管你是辛苦地在圈外徘徊努力,还是以胜利者的姿态进入一个又一个圈子,你都永远是那种人。 我已经说的很清楚了,我想你们最好不要成为那种人,但你可以对这个问题持有不同看法。我只想给出两个支持我的观点的理由。 出于礼貌和慈悲,并且也考虑到你们的年龄,我有理由认为你们之中还没有这样的人。另一方面,纯粹根据平均定律(我在这里不是反对自由意志),在死亡降临之前,你们之中一定会有至少两三个人成为人渣败类。这间屋子里有足够的材料能最终成为不讲道德、背信弃义、冷酷无情的自我主义者。但是选择仍然在你们自己:我只希望你们不要把我关于预见你们未来的这些严厉的话,当成对你们目前人格的污蔑。我今天做出这样一个预言:你们之中十之有九会遇到这种能让你们变成败类的选择机会。这个选择机会不会那么戏剧化的出现。没有明显的坏人,也不会有明显的威胁和贿赂。或许就在喝一杯水或一杯咖啡的时候,或者言谈说笑之间,就在你觉得紧张,不想表现出失礼,或者显得太天真的时候,从一个你已经了解并且希望进一步了解的男人或女人口中,那个暗示就出现了。那会是个不太合乎行业规则及公平原则的一些事;一些无知、浪漫的公众永远理解不了的事;一些你们行业里圈外人会小题大做的事;一些“我们一直都这么做“的事——当这位朋友说到“我们”这个词的时候,你心中掠过一丝欣喜并努力不让自己脸红。就这样,如果你没有抗拒的话,你就被拉下水了。你被拉下水,不是因为你想得到好处和便利,而只是简单的因为那个时刻,温暖的杯子离你的嘴唇如此之近,你无法忍受被推到小圈子外的寒风里。如果当时看到对面的那个人的脸,从亲切、信任、恰到好处的神秘的表情,突然变得冷酷而蔑视,那种感觉太糟了。之后,下个礼拜,又会有一些更加远离原则得要求被提出来,然后下一年更加过份一些些,但是一切都是在最亲切、愉快的气氛中进行的。你所做的或许最终会败露,变成丑闻,带来牢狱之灾;也有可能最终一本万利,获得贵族头衔,回到母校颁奖。但是,你将成为一个败类。 这是我谈的第一个理由。在所有的追求里,对”小圈子“的追求最容易让一个不太坏的人做很坏的事。 我的第二个理由是这样的。在古典世界的冥界里,杀夫的Danaids所受到的惩罚,是让她们把漏水的罐子装满水,这不止是一种恶,也是所有恶的象征。这是一种执拗的追逐你得不到的东西的欲望的标志。那种想进入隐形的圈子的欲望正是这种恶的体现。只要你被这种欲望统治,你就永远得不到满足。你试着剥开全部洋葱:但如果你成功的全部剥完,等待你的是一无所剩。如果你不能克服对被排除在圈外的恐惧,你将永远都是一个圈外人。 假如你去想一想,就能明白。如果你想从对圈子的追求中解脱出来,比如你参加了一个音乐社团仅仅因为你对音乐的喜爱,那你是有可能成功的。或许你会参加演奏一个四重奏,你将非常享受。但如果你只是希望进入这个圈子,那么乐趣就会很短暂。进入一个圈子后,它的魅力不会持续下去,一旦被一个圈子接纳后,这个圈子就失去了魔力。一旦新鲜感磨没了,圈子里的人就像老朋友一样没意思了,为什么呢?因为你追求的不是美德、友善、忠诚、幽默、学习、才智或者任何真正让人享受的东西。你只是想“在圈子里”,这恰恰是不可能持久的快乐。一旦新圈子按照惯例接纳了你,你会去寻找下一个。彩虹的尽头总是在你前方。老圈子变得暗淡无光,你会想进入一个新圈子。 你会发现很难进入这些圈子,并且你自己很清楚为什么。因为你自己一旦进去,也会故意刁难下一个想进来的人,就当初别人刁难你一样。当然,如果有一群人聚在一起是为了好的目的,这种圈子的排外性是偶然产生的。三四个人一起共同完成一项工作,是因为工作量及工作技巧的原因不能再接受外人。就像你们的小小音乐社团,限制人数是因为房间就那么大而已。而你追求的所谓真正的小圈子完全是为排外而存在的。没有圈外人就没有乐趣,没有错误的站在圈外的人,那么这个隐形的圈也就没了意义。排外不是偶然的,那是小圈子的精髓。 小圈子就是这样,如果你不打碎它,它就会打碎你的心。如果你打碎它,会获得惊喜。如果工作时间内,你以完成工作为目标,你会有一天冷不丁的突然发现自己处于所从事的专业领域里唯一重要的小圈子里。你会成为一名出色的工匠,其他出色的工匠都会知道你。这群工匠不会与大人物或者所谓圈内人士的小圈子相同。他们既不会改变行规,也不会通过扩大影响而以行业的名义对抗公众,更不会带来小圈子定期产生出来的丑闻和危机。这个圈子会做这个行业应该做的事,并且从长远来看,将是这个行业所享有的荣誉的制造者,而这些荣誉仅靠演讲和广告是无法延续和维持的。 如果你在业余时间里只和你真正喜爱的人交往,你会发现你真正的进入了一个圈子:你在一个从外面看来类似小圈子的团体里感到真正的安全和踏实。区别在于这个团体的私密和排外性是偶然产生的,并且没有一个人是因为受到深奥机密的吸引而来。这只是四五个人热衷聚在一起做他们喜欢的事情。这叫友谊。亚里士多德将友谊列为美德之一。这个世界中一半的快乐大约都是友谊产生的,但小圈子永远不可能有友谊。 圣经里说:要求的人能得到。确实如此,但我也不好在此继续深入了。但在另一方面,学校里孩子们常说的话似乎也有道理:越想要的越得不到。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刚刚步入成年生活,好像全世界充满了小圈子入口,充满了愉快的亲密和信任,令他太想进去。但如果他跟着那个欲望走的话,他不会得到任何真正值得的东西。正确的路就在另一个方向。这就像爱丽丝镜中奇遇里的那座房子。 版权声明: 本译文仅用于学习和交流目的。非商业转载请注明译者、出处,并保留文章在译言的完整链接。 原文来源: mit.edu 原文标题: The Inner Ring 原文地址: http://www.mit.edu/~hooman/ideas/the_inner_ring
个人分类: 读书评论|1737 次阅读|0 个评论
推荐图书《小圈子 大社交》:使用圈子文化打破个别人物法则
热度 2 yangfanman 2012-12-25 15:35
推荐图书《小圈子 大社交》:使用圈子文化打破个别人物法则
   《小圈子 大社交》这部Faceoobk品牌设计总负责人Paul Adams的力作主要是对《引爆点》一书中寻找“有影响力的人”(个别人物法则)的批判和反思,作者提出现实生活(包括活跃的在线社交网络上)圈子文化才是最重要的思想和行为传播途径。      该书在引用了大量实证研究的结果来支持自己的结论,其中主要就是邓肯.瓦茨坐镇Yahoo研究院时对微博数据的研究结果,如瓦茨等发现“一种 思想得以传播的关键因素并不是具备有影响力的人,而是存在相互联系且易被影响的不同人群”。作者指出“如果没与这样的群体,即使是最有影响力的人,也无法 使思想得到广泛传播。也就是说,了解传播思想的社交圈结构比了解个人是否有很大的影响力更为重要”。这些振聋发聩的阐述无疑是对《引爆点》一书中有关内容 的彻底颠覆。      从社交网络营销的角度看,该书指出营销策略有以下两点很有新意:      1. 不要关注于社交网络和媒体上的超级明星搞粗暴的推式营销,而是强调需要采用分不同圈子的侧重于强关系的结合人们社交行为和思考方式的营销。   2. 作者积极评价了社交媒体上对于品牌的负评价。作者强调负评价对于品牌是有利的,指出“不要使用情感分析来过滤负面评价,也不要删除你的Facebook主 页上的负面评价。把它当作一个学习和回应的机会。如果人们给出的评价是负面的,就表明他们在购买你的产品时有过不愉快的经历。这时,你应该改进产品而非隐 藏评论。”      作为一个关注于社交网络的复杂网络方面的研究者,这本书再次让我感受到了真正的社交网络结构绝不是像BA择优链接和幂律分布这么简单和直观, 从微观、中观到宏观、以及时间和空间不同尺度上都具有很多规律值得我们去探索和挖掘。作者第五章的题目“有影响力的人:破灭的神话”,无疑也是在告诉我们 基于拓扑结构的最大影响者未必在实际网络中有着绝对的影响力。至少在微博的研究中是如此,研究发现任何个人都很难影响其他多数人。      从本书的内容上看,作者是阅读和吸收了瓦茨的《Everything Is Obvious:Once You Know the Answer》还有 《 Connected:The Surprising Power of Our Social Networks and How They Shape Our Lives》这两本的一些精华。 后者是尼古拉斯•克里斯塔基斯(Nicholas A. Christakis)和詹姆斯•富勒(James H. Fowler) 的作品,中文版马上就要面世了。2011、2012年随着复杂网络研究的日益火爆,相关的好书都被引进过来的,除了newman的那本大部头以外。      可为什么没有出版商引进watts这本作品呢(《Everything Is Obvious:Once You Know the Answer》)?论名气,人家是SW的作者,在在线社交网络研究领域响当当。论内容,这部作品绝对是可以和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作品一拼的,人家可是实 实在在搞研究的。真是有点想不通了,实际上,watts的2006年那篇science论文《Empirical analysis of an evolving social network》一出,到现在5年过去了,可我个人认为这篇文章从内容和技术手段来看还是复杂网络领域研究社交网络最好的文章。      Watts书的内容是对社会学研究的颠覆,技术手段值得复杂网络研究领域的学者借鉴学习,书商们为什么视而不见呢?
个人分类: 复杂网络对健康的影响|12554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做人变味了!
uxqk 2012-5-8 15:40
  时下,有一些干部热衷于把心思和精力放在所谓的“做人”上。你好我好大家好,绞尽脑汁在拉关系、聚人脉上做文章,而不愿意在埋头做事、攻坚克难上动脑筋、下功夫,这种现象值得一议。   做人与做事,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两个基石,也是贯穿于每个人一生中的两条平行线。做人是做事的基础和前提,以什么样的原则和态度做人、做什么样的人,影响了做什么样的事和怎样去做事。从这个意义上讲,注重做人是理所当然、天经地义。   问题是,一些干部在做人的问题上出了偏差、变了味道,他们往往不是堂堂正正做人、做堂堂正正的人,而是热衷于做这么几种“变形人”:明哲保身的“老好人”、吹吹拍拍会来事的人、拉拉扯扯搞小圈子的人、包装炒作善作秀的人。这四种“做人”都不是做人的正途。
2048 次阅读|0 个评论
年龄越大,越觉得“管好自己”是正道!
wangyanhui 2011-10-6 14:33
首先,管好自己本人。 1 工作。必须搞好。工作是基础,没有了工作,其他都免谈了!上好课,发好论文,早日博士毕业,申请基金,不满足小富即安。 2 衣食住行。穿得稍微讲究一些;吃得营养一些;有钱了弄个小车开开方便出行。这些也都是基于工作。 3 婚姻大事处理好。不要孩子,不想有太大负担。一辈子折腾自己!不想有了下一代没了自己这种活法。 其次,照顾好爸爸和奶奶。姐姐已成家并且过得比自己还好,不用费心。其他亲戚过得去就OK。不图面子,也不指望他们。 最后,有自己的小圈子。志同道合的朋友多交一些,人生不过如此,自己多找乐子吧! 一切靠自己,回顾自己的三十几年,也都如此。只要活着,就要不停地折腾,早日实现财务自由。有钱攥在手里,比什么都保险! 别人的事,不管,不参与建议!不够累的! 随着年龄变大,思想变迁,本文需不断更新!
1 次阅读|0 个评论
上传下达
热度 1 caoman 2011-4-6 11:48
上传下达存在于每个组织中,目的都是为了得到更好的结果。传达的是信息,让所有可以知道的人知道,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和力量为结果服务。在传达过程中,根据个人意愿增减或拖延信息的话,将出现损人利己的后果(利己只是暂时的,相信真象迟早会公知);对其目的作用不理解,方式方法不得当的话,会造成信息扭曲或进入误区,影响结果的实现。 上传下达的陷阱。 在传达过程中,为实现个人目的,采取欺上瞒下、弄虚作假、添油加醋等行为,制造各种陷阱,导致假公济私、全军覆没等恶劣的后果。常见制造陷阱的做法有三种:一种是只重视上传,忽悠领导高兴,说好听的,报喜不报忧,让领导按照有利于自己的方式用人、做事、做决策,影响领导的形象威信和所负责工作的结果,甚至毁悼前程;另一种是只重视下达,只要下级高兴就行,为下级争眼前利益,为下级说好话,迎合讨好下级(不是长久之计,在阅历短的年轻人中容易实现),构建自己的小圈子,让下级按照自己的愿意做事(即使自己的愿意是为了大家,也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上想当然),把下级从核心领导圈中分离出去,甚至同高层领导形成对立,使因小失大,甚至误入歧途;第三种是故意主动或消极既传又达,认为对自己有利的就传达,否则就积压、回避或假装不知道,不得不传达时,就欺上瞒下,最终成为公敌,自食其果。 上传下达的内容。 信息包括事实、方法、理念、士气、恩情等,可分三个层面:一是事实素材,有一说一;二是思想层面,事实背后隐含的道理;三是情感层面,行为中承载的良知。一般停留在第一个层面,只关注事本身,不善于举一反三,思考或关注事背后的道理;部分人善于思考,能通过事实看本质,提出个人的看法,或领悟别人的真实意图;少数人能深入到人的良知,实现良知的传递。都知道传达过程有信息丢失(一次丢30%),通过以上分层面(类),就容易理解信息丢失的原因,和丢失什么信息了。首先丢失的是第三类,如面对面才能传递情感;其次是第二类,事实比理论容易理解和记忆。知道其中的缘由,就能理解为什么要开会(面对面信息传达的多、丢失的少),和跟进沟通的重要性(过程及时校正调整)。 上传下达的误区。 在传达过程中,每个环节都可能存在误区,按时间先后顺序分:一不知道传达的重要性,就不用心做传达,若有单打独斗的习惯,或不知道、不善于整合资源,不愿意、不期望、不认为能得到别人帮助的话,还会拒绝传达;二是不知道准确传达的重要性,就不会及时全面记入事实素材,用心领悟其中的道理,和承载的恩与情,结果是就事论事;三不知道及时传达的重要性,时间就是金钱,不传达就是贪污,自认为没有价值的信息,不等于对别人没有价值,结果是错失商机;四不知道旁观者清,弄虚作假的结果是弄巧成拙,其真实动机都能识别出来,只是快慢不同而已。正确的做法是客观、及时、准确传达信息,可以谈个人对信息的看法,但不能对信息本身断章取义和添油加醋。不知晓是失职,隐瞒不报是贪污,不客观准确是渎职! 上传下达是信息传递的过程,更是资源共享和整合的过程,要充分利用资源实现更好的结果,需要真正理解传达的内涵和重要性,避免误区提高警惕防止陷阱,传达的不仅是事实素材,更重要的是事实背后的思想和所承载的良知。
14434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3 20: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