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欧亚大陆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欧亚大陆文明:语言的起源
fqng1008 2019-5-20 23:15
从古代一直到现在,人类都对自身的语言的起源有的浓厚的兴趣,而且给出了不同的解释,在人类的文明水平和的科技水平还不发达的时候,人类无法通过事实论证,语言的起源问题就选择通过宗教来进行解释古希腊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过,上帝为众生和万物都起好了名字,所以语言是神圣的,可以与神交流。富有魔力。在古代的西方,人们认为是上帝创造的语言,基督教的经典就约全书中谈到了语言的诞生,书中说,上帝给了亚当为万物取名的权利,也有一些古代的帝王对语言是如何诞生的十分感兴趣,古代埃及的一位国王为了探寻人类开口说的第一句话是什么,而采取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办法,他找到一个刚刚出生的孩子,并让一个牧羊人把孩子带到野外,不允许这个孩子同任何人交流,牧羊人负责照顾孩子长大,牧羊人负责照顾孩子长大,这个孩子如果开口说话了,要第一时间来报告国王! 国王立刻召集全国的语言学家研究这个词的意思,后来发现这句话的意思是面包,于是国王认为,人类说出的第一个词就是面包,但是,对在文字之前出现的语言的研究缺少证据,所以人类的语言到底是如何起源的,还停留在猜想的层面, 19世纪30年代,语言学家们在法国召开了一次世界大会,会议作出决定,认为从古到今,包括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在内的所有人,对语言的起源做出的结论,都是空乏其不足信的,后来禁止讨论任何与语言有关的问题,这一决议到现在仍存在影响,很多当今的语言学家不重视语言的起源问题,关于这个问题的研究也很少,但是一个会议的决议,毕竟无法阻挡人类的好奇心,还是有语言学家孜孜不倦的想要弄清事情的真相! 1934年,在土耳其召开了全国语言学大会,大会的会议就是人类语言中的第一个词究竟是什么,参会的语言学家们根据猜测和事实判断,认为太阳应该是人类最早学会的词,但是这个结论是如何得出的,因为会议的记载已经缺失,我们无从得知,语言的产生的原因一直众说纷纭,关于人类说出的第一个词到底是什么的争论也从未平息,那么,是什么原因使人类产生的语言呢,目前,关于语言的诞生有四种主要的理论,第一种理论认为,人类的语言来自对自然的模仿,比如,早期人类在旷野中看到狗叫,听到狗发出类似汪汪的声音,类似的经验多了,就用汪汪生来只带狗,第二种是19世纪初期提出的一种自然主义理论,因为丁当理论,他认为,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是有形有质的,所有东西发出的声音都有自己的回声,回声创造了词汇,第三种理论,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语言起源理论,早期的语言是从劳动时,所含的号子里发展出来的! 第四种理论认为,人类的感情创造出了语言,当人类表达愤怒或者愉悦时,会有气流冲过声带,这些声音就产生了语言,而且他认为,人类因为最基本的喜怒哀乐而发出的声音,就是最早的词汇,因为来自美国的语言学家认为,人类语言中最早出现的词汇是代表最常见的事物的名词,比如食物,接下来诞生的是形容词,用来描述一件事物的特征,在这之后诞生的是用来呼叫伙伴以及发布指令用的呼吁,这些词汇都和早期人类的生存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我们的语言是伴随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产生的,那么这种理论有一定的道理,另一些专家从生理的角度对人类的语言加以研究,学者们通常认为,人类生来就具有语言能力,而不是后天学习的,人类在后天通过语言得到的只是组织语言的能力,有人认为,儿童语言学习的过程,能够成为研究古代人类学习语言的范本,但是也有学者认为两者不能混为一谈,因而现代人类的幼儿在学习语言是人类的语言已经形成,孩子的父母掌握了语言,这与原始人类在大自然中产生了自己的语言相比,完全不是一回事! 社会语言学的研究表明,一种语言诞生的规律是,先有很少的几个词,然后在此基础上不断增加,而任何现代语言的规律都无法说明语言最初是如何产生的,现代儿童学习语言的依据都不能体现人类语言的起源过程,婴儿受父母的影响极大,而且他们会教妈妈也是受教育的结果,就算是父母故意不和孩子说话等他自己说出第一个词,也无法确定语言的起源,因为婴儿社会模仿的,只要他能听到,就能试着说出来,这是人类的天性和本能,还有一些研究人员试图通过对星星发出的声音和人类语言作比较,还还原出人类早期学习语言时的场景,然而这些研究都以失败告终,灵长类动物能够发出的声音有九种,但是都和生存有关,而不是语言,显示,人类有数十种能够表达的方式,但是相信只会发出简单的吖的声音,然后不断重复,人们也试图教会大猩猩说话,观察语言是否受先天因素的影响,研究表明,星星无法学习人类的语言,语言能力也是人类特有的,所以,想要从大猩猩那里找到人类语言的起源的努力也失败了,但是令人感到欣慰的是,语言学家们通过研究,证明立陶宛语是这一语气中最古老的语言,在立陶宛语中,最早出现的词汇中,有代表环境的数和代表危险的狼以及一些描述工具的词汇,在其他语言中,这些词汇也得到了验证,在这些词汇中,没有表达热带环境的词,这能够说明印欧语系产生于温带,人类最早的语言也诞生于温带! 人类早期可能没有一种共同的语言,对于早期人类,如旧石器时代人们的语言,我们毫无了解,甚至可以说,我们都不知道旧石器时代的人是不是经常说话,旧石器时代的人对于一种东西的外形和表达自身的态度是有知觉的,但从他们留下的绘画中可以了解这一点,有学者认为,这一时期的人类大多使用手势或肢体语言来表达他们的想法,早期的人类能够使的词汇大概都是表达情绪的喊叫或者具体的事物的名称,还有一些可能是模仿自然界发出的,或者能够与自然界的某些东西产生联系的声音,有学者认为,在美洲,符号语言是早于口头语言出现的,证明是这里生活的印第安人有相同的符号语言,但是口语却各不相同,最初人类使用的可能都是一些表达惊叹的词和一些名词,对于一个词表达的语调变化表示不同的意思,公元前四千年前,或者更早一些,从有据可查历史开始时期,在地中海的东岸,雅利安语的人闪米特语的人正在进行的频繁的战争和贸易活动,但是通过研究发现他们之间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别,这让我们不得不承认,在有据可查的历史之前的新石器时代,说着雅利安语的人与说者闪米特语言的人在数千年的时间里是彼此完全隔绝的!
个人分类: 读书笔记|2447 次阅读|0 个评论
GGS
xyzg198891 2014-7-1 22:05
寻找人类社会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 《枪炮、病菌与钢铁》读后感 我们努力寻找宇宙的起点,我们积极探索地球生命的起源。然而,贾雷德却对我们祖先的故事情有独钟。他想知道为什么小麦,水稻,猪马牛羊最早只在某些地区出现?他不明白为什么是欧亚人用枪炮(实际上还包括病菌)征服了非洲、美洲和澳洲的土著?他想了解病菌如何影响世界格局?他想揭示文字、政府和宗教演化的秘密? 如果你曾经也想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那么你不能错过贾雷德.戴蒙徳所著的这本《枪炮、病菌与钢铁》。作者以敏锐的视角和生动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人类社会的演化并找到了影响人类社会命运的终极原因,那就是民族地理环境,而不是种族差异。 下面我将以简短的语言来描述作者眼中人类社会的演化历程。 现代智人虽起源于非洲,但欧亚非大陆是一个整体,因而我们祖先的脚步很早就踏上了欧亚大陆。这使得那里的大型野生哺乳动物很早就学会了和人类周旋。当他们决定进入澳洲和美洲时,其捕猎技巧已十分娴熟。这是生活在澳洲和美洲的野生动物的悲剧,同样也决定了日后那里的人们将没有可供驯化的材料。 这虽然可以解释野生动物的驯化,但野生植物到处都有,而且也没有那么容易被我们的祖先灭绝。为什么有的地区驯化了一批野生植物且发展出农业而另一些地区的人始终以狩猎为生?作者认为这是由于必须有一整套的作物来提供碳水化合物、蛋白、油脂、纤维等必需品才能使我们的祖先放弃狩猎这一危险而费力的活动。而世界上仅有几个地区存在这样的优势,因而出现这种状况是可以理解的。 至此我们心中的疑虑是否完全被消除了呢?至少我是没有的。 因为那些已经落后的群体可以从他们的“邻居”那里得到已经驯化了的动植物并发展出农业,而且事实证明这样的事情在历史上确实发生过。然而我们忽略了一件事,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打开世界地图我们看见,欧亚大陆“又矮又胖”,非洲和美洲则“又高又瘦”。这与美丑没有关系,这与经度和纬度有关系。在东西向的大陆上,动植物的传播较为容易,因为它们的气候比较一致。然而在南北向的大陆上情况则正好相反。 农业的出现使我们积累了大量的粮食,这可以养活一大批管理者和技工。于是行政组织在农业社会中发展起来,于是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于是...... 最重要的是,病菌也发展起来了。它们主要来自我们驯化的野生动物,但逐渐演化成人类专属的病菌。虽然它们给当地的居民带来了不小的麻烦,但病菌给印第安人、非洲和澳洲土著带来的麻烦,或者说灾难其实更为深重。因为他们从未遇到过如此凶狠的死神。我们的祖先也讲究礼尚往来,那些土著确实也回敬了一些病菌给欧亚人,但因为数量不多且“质量不高”而没能挽救他们被征服的命运。而这一切又都是因为那些土著没有驯化野生动物从而获得病菌,没有发达的农业以产生的密集的人口从而提升病菌的杀伤力。 总结起来就是:地理环境决定了可供驯化的野生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这导致了集中的粮食生产的出现。而山川的阻隔和气候的差异又决定了粮食生产的传播速度。从狩猎采集到农业生产的转变导致人口密度的增加,这促进了技术、文字、行政组织和病菌等事物的发展。之后发生的事想必大家都知道,这里就不再赘述。 骨牌一块一块被推倒,人类社会一步一步走到今天。回望历史,人们不禁要问: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原因是什么?什么是人类社会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读罢此书,我沉思良久。因为我嗅到了宿命的味道。但是作者并不打算通过这本书让我们接受这样一个观点:我们身处的环境决定了我们的命运。在后记中,作者强调了人类自身的创造性在人类的发展历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如果没有我们祖先的智慧,也许我们现在还处于刀耕火种的年代。 然而,我还是很想知道:下一次宇宙爆炸之后会产生一个类似地球的行星吗?这颗行星上会产生人类吗?人类中会有一个叫贾雷德的美国人写一本叫《枪炮、病菌与钢铁》的书吗?
个人分类: 哲学与心理学|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研究称美国土著来自4万年前中国
crossludo 2013-3-4 17:56
拥有4万年历史的中国古人类腿骨。 最近,研究者对化石中的DNA进行分析后发现,现代亚洲人和本土美国人的祖先或能够追溯至中国4万年前的人类。基因分析显示出早期北京人与现代欧洲人已经出现了基因分离。研究者从2003年发现的天元洞穴里的腿骨中,取出细胞核与线粒体DNA进行分析。 他们重建了腿骨主人的基因档案,发现腿骨的主人处于现代人类史中一个有趣的时间段。研究者介绍,这次的基因分析结果与现代亚洲人及本土美国人的基因档案十分相似。早前在欧亚大陆发现的四五万年前的人类化石,看上去与现代人类很相像,但科学家强调,早期现代人与现代人类之间的基因关系仍未被确定。
个人分类: 科研考古|107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青藏高原整体北移 导致国土缩小
JiuBaiYi 2012-12-8 18:40
青藏高原整体向北和向东运动,正在导致中国的国土面积缩小。 受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相互挤压的影响,青藏高原形变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西部边 界线的形态,导致中国国土面积的损失。 来自武汉大学测绘学院张双喜教授及其团队的研究表明,在1991-1999年期间,中国西 部3900km长的边界线向内缩小了0.37km2。 研究者们利用现代测绘技术,精确地记录了青藏高原形变这种不易察觉的变化,精确度 达到毫米级。 由于印度与欧亚大陆碰撞造成的地壳压缩,青藏高原地壳水平运动由南往北逐渐减少, 青藏高原的形变主要呈现出南北向缩短、东西向伸长的特征。 而在缩小的国土面积中,以中国和尼泊尔边界变化最大,达到0.24平方公里;中国与印 度边界变化次之,为0.098平方公里;中国和不丹边界变化最小,为0.032平方公里。 由于青藏高原形变每年在cm级的水平运动,不会造成国界标志物的重大改变。研究者呼 吁,这种微小的形变必须要引起足够重视。 致国土面积缩小 来自对中国与尼泊尔、印度及不丹三国边界附近GPS测站地壳水平运动速率的统计分析 ,张双喜运用平均速度法估算了近年西部边境地区的形变面积。 青藏高原形变对中国西部边界存在影响。张双喜的研究表明,在1991-1999年之间,西 部边界的不均匀形变导致国土面积缩小0.37km2。 中国大陆位于欧亚板块的东南端,连接印度板块、菲律宾海板块、太平洋板块、西伯利 亚和蒙古板块,由于其东部受菲律宾海板块俯冲、消减影响,西部因印度板块与欧亚板 块的碰撞作用,才形成“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
个人分类: 科研|204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千古一医伍连德
热度 1 rbhuang5907 2012-4-17 16:41
千古一医伍连德 棒棒医生 河马诊所BLOG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f8a5230102e0hz.html 昨天傍晚得到《国士无双伍连德》一书,一口气连夜读完,不知东方之既白。在我的阅读经历中,如此阅读激情只有小学读《李自成》大学读金庸差相仿佛。这本并不以文笔胜的传记应该成为每一个中国医生,甚至每一个中国人的必读课本。伍连德给中国医学和中华民族带来的恩惠,前既无古人,后恐亦无来者。以下将断续写点读后感。 一. 鼠疫中的中医 了解中医在鼠疫中的真实表现其实是一件沉重的事。 鼠疫究竟有多可怕,我们先看看历史。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鼠疫大流行是査士丁尼大鼠疫,自6世纪中叶绵延至8世纪,夺去欧亚大陆上亿生灵。第二次自14世纪中叶始延续300年夺去欧洲大陆近一半人口,当时称之为黑死病。第三次鼠疫大流行始于19世纪下半叶,从云南、孟买发源,最后汇聚于北满,其后有山西鼠疫,东北第二次鼠疫,以及欧亚非其他地区鼠疫,直到20世纪三十年代才销声匿迹,全球死亡达数千万。从公元541年到1941年链霉素大量生产使人类掌握了制胜武器为止,人类在鼠疫面前进行了惨烈而无助的抵抗。每一次鼠疫大流行都彻底改变了人类历史的进程。 1910年的东北大鼠疫是第三次鼠疫大流行的一个关键环节,这次鼠疫与历史上鼠疫的不同之处在于,后者是腺鼠疫,死亡率大约70%,前者是肺鼠疫死亡率100%。伟大的中医发展到此时,它关于瘟疫的理论已经达到无法再进半步的境界,以《伤寒论》和清代温病学说等“博大精深”的绝世武功所武装的中医在这场惨烈的鼠疫抗战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呢? 很惊讶,腐朽的清政府一开始就采取了无比英明的决策,委任回国不久年仅31岁的伍连德为全权总医官主持东北防疫工作。这个名衔很大,其实当时的西医极少,伍连德上任到哈尔滨只带了一名学生,整个哈尔滨没有一名华人西医。清政府举全国之力后续派来支援的西医也只有协和医院、天津陆军军医学堂和北洋医学堂总共二三十名西医。以这一点人来对抗史上最牛鼠疫这才真正无异于一把细沙投入洞庭湖。伍连德行使钦差权力征集警察和部队之外,也召集了一批中医(包括自愿参者),对这个杂牌防疫队伍进行了简单培训后投入了中国史无前例的抗瘟疫战斗。至战斗结束,根据伍连德的统计,其中哈尔滨防疫队伍的殉职情况如下:20名医生殉职1名(即法国军医迈斯尼),殉职率5%;29名医学生殉职1名,殉职率3.5%;中医9名殉职4名,殉职率44.4%;检查员31名殉职2名,殉职率6.5%;警察688名殉职30名,殉职率4.4%;卫生队206名,殉职11人,殉职率5.3%;骑警80人殉职5人,殉职率6.2%;救火员20人殉职5人,殉职率25%;杂役550人殉职102人,殉职率18.5%;厨师60人殉职4人,殉职率6.7%;救护队150人殉职69人,殉职率46%;士兵1100人殉职63人,殉职率5.7%。总共2943人,297人殉职,殉职率10%。长春166名卫生防疫人员殉职,其中中医死亡率达54%。中医在这场鼠疫大战中并没有退缩,表现出了视死如归的崇高医德,其群体之所以死亡率比西医甚至其他杂役都高,主要是因为他们不相信西医理论不信邪,经常不戴口罩,喜欢切脉,没有消毒意识等。不知是否应该庆幸,当时清政府没有召集全国更多的中医力量参加这场鼠疫战斗。 如果说第一次东北鼠疫中中医谱写了一曲悲壮之歌的话,第二次东北鼠疫中的中医表现就是一场闹剧了。第二次鼠疫发生在十年之后即1920年,这十年中伍连德一刻也没有放松,他创建并领导的东北防疫总处艰难维持,十年磨一剑,终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一次防鼠疫委员会没有征召中医,只是要求中医们一旦发现疑似病例立即通知防疫总处。可是,传来连续几名中医死于鼠疫的消息。伍连德调查了几家中医诊所,这些中医们要么辩解所接诊病人按中医理论不是鼠疫,要么收了诊金要养家糊口,都交给防疫总处的话他们的收入怎么办?伍连德此时已不是钦差,说的话不起作用。于是去找中医的组织“中医研究会”。这个研究会是中医刚自发成立起来的,豪言要消灭瘟疫。伍连德摆事实讲道理,试图和那个老中医会长解释清楚鼠疫的危险性和防疫的重要性。但是,老中医根本听不进,坚持瘟疫不可怕,按中医理论可以扑灭这场时疫。伍连德无法取缔这个中医研究会,闹到市政府。不料当时市政府也以维稳和和谐为目标,竟然要支持中医研究会,还成立了中医鼠疫医院,选用12位名医,研究出了几个“秘方”,同时不忘从无比紧缺的防疫经费中划走4000元。4月1日,不错就是愚人节这一天,哈尔滨中医鼠疫医院隆重开张,各界名流纷纷道贺不提。应中医要求,伍连德送来10名经西医确诊的鼠疫病人。5天后没有消息,伍连德以为伟大的中医真的创造了奇迹,拟亲自再送10名患者过去。就在此时,中医院送来一封言辞谦卑的信,上次送的10名病人全死了,不要再送了。伍连德这才到各中医诊所宣布政府命令,诊所早已纷纷关门,那个中医研究会的副会长不知去向,几天后在街上发现他的尸体。原来他也不信邪在给病人看诊时被传染,尸体被妻子抛到街上,可怜一代名老中医,落得如此下场。中医的“添乱”正像王澄先生的妙喻:“就好比全世界的医学队伍汇合成了一个装甲兵团和疾病作战。突然,边上跑出来一队部落骑兵,手里挥舞着弯刀,嚷嚷着要帮助参战”,唉,沽名钓誉不要紧,又何必赔上卿卿性命。通算两次鼠疫中,各地中医参与防疫的约200名,死亡80名,高达40%,原因竟然主要是拒绝戴口罩。中医博大精深的四诊合参和辨证论治在这场大瘟疫中没有起到丝毫作用(这也印证了我的“《伤寒论》的现实作用为零”的论断)。 二. 鼠疫斗士 “鼠疫斗士”是伍连德的专用称号,过去1400年固然没有人获此殊荣,今后也不必有,因为鼠疫已被现代医学彻底征服。伍连德晚年用“鼠疫斗士”作为自传的书名,作为医生的成就感无以复加,也当之无愧。 1910年12月,哈尔滨出现大规模鼠疫。其时,日俄双方均向清廷施压,要求独立承担北满防疫。而现代医学仅在16年前(1894年)才由日本北里柴三郎和法国耶尔森从香港病人身上发现鼠疫的病因“鼠疫杆菌”,尚未发现或发明有效治疗鼠疫的药物。伍连德临危受命,以“东三省防鼠疫全权总医官”的钦差身份,仅带一名天津陆军军医学堂尚未毕业的学生于12月24日晚来到哈尔滨。他会怎么做? 在此前,已有2名北洋医学堂毕业的医生在哈尔滨瘟疫中心地带傅家甸(24000名居民)开始防疫工作。他们受到的是法国观察医学的教育,观察症状虽认识到是肺部的瘟疫,但无法查明病因和鼠疫联系起来。另外,号称东方巴斯德的北里柴三郎则是拘泥于实验医学的方法,他早已派学生在东北研究解剖了四五万只老鼠,却没有分离出鼠疫杆菌,因而不敢断定这是鼠疫。伍连德受到的是最先进的英美医学教育,临床和实验兼顾。他首先从观察判断是一种新的鼠疫,后命名为“肺鼠疫”。于到达疫区的第三天即12月27日,伍连德在傅家甸的贫民窟里实施了中国医生的第一例真正的人体解剖(在其大力倡导下,三年后北洋政府通过了中国第一部解剖条例),显微镜下看到了器官切片中的鼠疫杆菌,三天后细菌培养基中长出鼠疫杆菌团证明血液中存在活的细菌。仅几天时间,伍连德证明了哈尔滨流行的是鼠疫无疑。 仅仅证明是鼠疫并不能解决问题,伍连德第二步做的是流行病学调查,竭力要弄清楚传播的环节。1912年1月2日,清政府派出首批增援人员,只有1名,北洋首席医学教授法国人迈斯尼。他和伍连德之间发生重大分歧,伍连德认为哈尔滨冬季并没有老鼠的大量活动,且日本人的实验没有从老鼠分离出细菌,这次鼠疫是一种新的类型,以呼吸道传染为特征,因此隔离是控制鼠疫的重要措施。而迈斯尼坚持认为灭鼠才是迅速扑灭鼠疫的唯一重要措施,与老鼠是否带菌没有关系。这种分歧其实质是法国观察医学和英美现代医学两种医学模式的不同。非常难得的是,清政府选择了更先进的英美医学,拒绝了迈斯尼要求主导防疫的要求。迈斯尼不理会清政府指令,自行抗鼠疫,1月5日到俄国铁路医院检查病人,1月8日被染,1月11日死。他殉了道,死得其所。迈斯尼是哈尔滨防疫队伍中唯一一个死亡的西医医生,他死后再也没有医生敢要求出任总指挥。 伍连德没有高深的引经据典,辨证论治。他采取的第一个措施就是戴口罩,一种他设计的“伍氏口罩”;准备了大量消毒用的硫磺和石碳酸;将鼠疫流行中心傅家甸全面隔离;建立医院分诊病人;征集中医、警察、义工等进行培训;阻隔关内外交通等等。尽管如此,哈尔滨鼠疫死亡持续上升,死亡气氛到处弥漫。到底还有什么环节没有考虑到呢?1月28日,伍连德来到傅家甸坟场,数不清的棺材和尸体停放在露天长达数里,这就是原因了,坟场是鼠疫杆菌的天然冷藏柜和培养基。伍连德作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决定:焚烧尸体。但是当地政府和乡绅都不敢附议,电报朝廷。1月31日圣旨到,奉旨焚尸,大火烧了3天。第二天日死亡人数就从183人降到168人,此后逐步下降。这次大规模焚烧尸体被公认为是东北鼠疫防控的转折点,也是历史上第一次。 1912年3月1日,哈尔滨鼠疫零死亡,距伍连德到达哈尔滨2个月。假如不是伍连德,以肺鼠疫100%的死亡率和烈性传染特点,东三省乃至中华民族极有可能遭受史记所无的灭顶之灾。有史以来,没有任何一位医生惠及我华夏黎民百姓如此之深者,千古一医,舍伍连德而其谁!(待续) 梁启超回顾晚清到民国五十年历史时曾感慨:“科学输入垂五十年,国中能以学者资格与世界相见者,伍星联(即伍连德)博士一人而已!”
2759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标 题: “崖山之后无中国,阎吏之后无汉人”(ZZ)
热度 2 胡业生 2012-3-1 22:56
发信站:虎踞龙蟠SBBS(SunJun1215:52:232011),站内 大宋帝国的哀歌:宋朝的灭亡,绝对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改朝换代;而是中国第一次亡国。有兴趣的可以查‘崖山之后无中国’这句话,真是血泪斑斑的警句。 宋朝覆亡,厓山海战中国整个精英阶层全部殉国,一脉相承数千年的中华文明由此产生断层,其影响深远延续至今。崖山之后,再无中国,这是一个争议很大的命题。两宋300余年,一直都是重文抑武,在军事上屡受外敌之辱,常被称为“弱宋”。但全面的看待,宋朝在经济、文化、科技、农业、工商业、手工业等诸多方面都达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巅峰,其成就超过了之前的隋唐和之后的明清,他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没有抑制工商业的朝代,并且极力发展对外贸易。虽然不断的纳贡称臣,但国库岁收依然充裕,终宋一世,只爆发过几次小规模的农民起义,这应该是有其原因的。汉文明在宋朝时候,领先世界,富有人文精神,科技发达,也具有抵抗精神,在蒙古横扫欧亚大陆后,独立支撑数十年。蒙古军队占领中国北方时,其种族灭绝手段极为恶劣。几乎每个城市都有屠城记录。蒙古屠杀造成了中国北方人口大量减少,其程度令人触目惊心。在北方有4500万以上登记人口,而在各地屠城以后,还不到700万,而且这个数字一直保存到元末甚至明初。不排除有几百万人口逃到南方,以及死于瘟疫,饥饿的人口,那么也至少屠杀了80%以上,据记载,宋人到中原后发现,中原地区千里无人烟,白骨遍地,井里塞满了死尸而水不可饮。蒙古军队攻占长沙时岳麓书院的数百名书生全部壮烈战死,但3百多年后,崇祯皇帝吊死煤山时身边只有一个太监,更别提什么陆秀夫般的忠臣了…..可以说中国的精英尽丧蒙元之手。此后汉文明再也没有振作起来,市民社会的发育,新型商业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创新都无从谈起,中国丧失了最好的发展机会。虽然百年后汉人复国成功,但继起的明王朝还是受到蛮族很大影响,大开历史倒车,无视生命价值,抑制商业贸易。汉人在遭遇北方骑马民族的重创后,开始变得保守,其统治阶级相比较宋朝统治者而言也更残暴,此后的数百年,面对外侮,大多数的汉人精神麻木苟且。中国文明垂世而独立,可以说是除西方基督教文明外最大的原创性文明,在游牧民族的入侵和打击下,在南宋末年,崖山之战后,整体性亡于蒙元,我们文明的发展的积累被破坏,可以说,崖山之后,已无中国。时常想,古中华遗风,究竟会有何等的团结与彪悍,连相对柔弱的南宋,都有十万军民自发跳海殉国,这样的气节,何时能再次拥有?南宋灭亡的时候,日本“举国茹素”来哀悼大宋的灭亡。元世祖忽必烈因日本此举,且倭主不来朝贡,造大船7000艘往攻,结果船队被暴风雨所摧毁,日本人从此将此风称为“神风”。二战中“神风敢死队”即出自这个典故。明亡后,朝鲜和日本认为中国已亡,日本从此蔑称中国为“支那”。明治维新后,自认为华夏正统的日本曾打着“攘夷主义”的旗号发动甲午战争等对清战争。唐、宋、明时作为对中国文明衷心倾倒的两个附属夷国,日本和朝鲜至今因还因宗主国文化沦丧而对中国存有偏见。 崖山之后,再无中国——崖山海战纪念日:夏历二月初六宋祥兴二年(1279)(元至元十六年)正月,张弘范兵至崖山。南宋残军与元军在崖门海域展开历时20多天的大海战,双方投入兵力50余万,动用战船2千余艘,最终宋军全军覆没,南宋灭亡。"二月初六日晨,崖门海域风雨交加,元军发动总攻,宋军血战至黄昏,最终战败。太傅张世杰护杨太后突出重围,左丞相陆秀夫携少帝突围无望,遂杖剑驱妻子入海,并背负年仅九岁的少帝赵昺蹈海殉国。大宋后宫及群臣也纷纷投海殉国,七日,“浮尸出于海十余万人”。杨太后闻赵昺死,赴海死,张世杰葬之于海滨,亦投海殉国。宋遂亡。:易衣冠、亡天下——“剃发易服”纪念日:夏历六月十五日明弘光元年(1645),顺治二年(1645年)五月,清军占领南明弘光政权金陵。六月初五日,多尔衮谕江南前线总指挥,豫亲王多铎,下令“各处文武军民尽令剃发,倘有不从,以军法从事。”六月十五日,多尔衮谕礼部,通令全国剃发,“向来剃发之制,不即令画一,姑令自便者,欲俟天下大定始行此制耳。今中外一家,君犹父也,民犹子也;父子一体,岂可违异?若不画一,终属二心”“自今布告之后,京城内外限旬日,直隶各省地方自部文到日亦限旬日,尽令剃发。遵依者为我国之民;迟疑者,同逆命之寇,必置重罪。若规避惜发,巧辞争辩,决不轻贷。”七月,令,“衣冠皆宜遵本朝之制”。 戊子年二月初六(2008.03.13),崖山海战729周年;六月十五(2008.07.17),剃发易服363周年。《春秋》之义,夷狄进于中国,则中国之。中国而为夷狄,则夷狄之。“中国”始终都是华夏,华夏始终都是进步文明的代表,而华夏也根本不曾以种族、民族划分。“崖山之役以下,中国已经没有一个统治集团有能力又有意愿全盘接手华夏文明,并加以发扬光大,因此中国正朔已断。“崖山之后,已无中国”大约此意吧。也许日本人说的是对的:宋之前是中国,宋之后是支那。蒙古军的屠城,杀掉北方百分之80的汉人,精英殆尽。明朝只算诈了下尸,可惜当年汉人的精气神全没了,我们没什么值得自豪的了,只愿有生之年可以凭吊崖山以慰不孝之罪! 崖山是中国一个值得回忆的地方,中国人应该认识它。南宋的大臣陆秀夫在国家将要被蒙元灭亡的时候,背着年仅9岁的少帝投海而死。一首诗歌可以表达我们对凄然收场的宋王朝的怀念。为了复兴宋室,一直不停奋战,但事到如今,已无力挽回了。"陛下,您是大宋的正统后裔,应该断然作出不辱没您血统的决定。" "我明白了,你没有背弃我,并且自始至终侍奉我,太感谢了!"陆秀夫面对少帝这种勇敢地态度,不得不强忍住眼泪。"陛下..."陆秀夫背起少帝,用带子紧紧地捆绑在一起。"蒙古军啊,将来有一天,继承我们遗志的同胞,一定会征讨你们的!"(译) 就这样,陆秀夫背着少帝,投海自尽,许多忠臣追随其后,据说达十万人之多。这就是南宋最后一战的崖山之战。南宋的陆秀夫死了......赵宋终结,古典意义上的中国也随之灭亡,中国第一次整体亡于游牧民族之手。这场战争的两个对手的来历都不平凡,赵宋的灭亡也不是中国历史上传统的改朝换代。内藤虎次郎(1866-1934,日本"支那学"创始人之一):宋代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日本学"唐和宋在文化性质上有显著差异:唐代是中世的结束,而宋代则是近世的开始。"谢和耐(JacqueGernet):宋代是"中国的文艺复兴。"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天水一朝"(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想必大家耳目能详,这是陈寅恪的话。 李约瑟:宋代是中国"自然科学的黄金时代。 又是陈寅恪:"宋文化是华夏民族文化的最高成就,宋文化是今后文化发展的指南,我国民族文化的更新,必将走上"宋代学术之复兴",或"新宋学"之建立的道路。"既然这是文艺复兴,那么这样的复兴为什么在后来终止了呢?为什么没有如欧洲发生的那样走上持续复兴道路并进而走向新兴资本主义道路?这个近世的开始是怎样被打断的?那个继承她的弓马娴熟的所谓元朝为什么没有继起这样的文艺复兴?我一直思量,如果不是那个只知残酷虐杀汉人,欲变青天下所有的农田为牧场的元朝来统治中国,我们会面对怎样的中国呢?历史在我眼前渐渐模糊,仿佛永远也看不清他的真正面目。一声叹息。 宋朝既是中国传统文化和经济、科技最发达的朝代,也是中国资本主义开始萌芽的时代。那个时代,中国占世界GDP总量要超过一多半。宋朝的经济实力、科学技术和文明程度在当时都是世界第一。对于中国而言,宋朝就是一个文艺复兴时期。中国的文化这个时候是一种积极的、开放的文化。汉朝国强,唐朝武盛,宋朝文旺。中国文化到宋达到了巅峰。宋是中国历史上最接近现代管理的朝代,中国文化巅峰的时代,随着宋的灭亡而凋残。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一段说宋的评价是:“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而造极于赵宋之世。后渐衰微,终必复振。” 其后蒙元和满清交替的异族入侵,带给华夏人民极大灾难和深重杀戮,这是二个野蛮对文明血腥征服的朝代;中间一个明朝,又是以保守自大、丧心病狂且腐朽堕落闻名的(如海禁、如明太祖诛尽开国功臣、明成祖夷方孝孺十族、明思宗碎磔刚刚血战解了京师围的袁崇焕)。因此在日本人的眼里,中国自宋以后就不再是他们崇尚的正源华夏文明了。不少国外的史学家也将宋朝覆亡视为古典意义中国的结束,即所谓“崖山之后,已无中国”。 宋以后,特别是宋明相继覆亡于蒙元和后金满清手中时,汉人在经历了多次异族入侵、改朝换代的血腥杀戮后,华夏文明阳刚进取的民族脊梁基本被打断,勇烈诚信的人群几被杀绝,民族最优秀成分基本丧失,存活下来的都是“劣币淘汰良币”法则衍生出来的奴化人群,因此宋后社会总是充满太多圆滑世故的保命哲学。再经历宋明理学特别是明代以来的文化自我阉割后,剩下的古老中华文明基本属于一种散发着腐朽气息的文明,虽然古老,却是戗害着最优秀成份的一种老人黄昏式智慧。虽不无可取之处,却于历史大格局深有妨碍。宋是这样一个铭记了汉源正朔的朝代,跨越时空和今天的中国人有着不解精神文化传承。南宋之亡,内有贾似道、史弥远奸臣当道,外有刘整、吕文焕望风而降,否则蒙古人不见得能迅速摆平。须知,南宋是蒙古花了半个多世纪才灭掉的,其他国家,有几个可以抵抗蒙古人10年的?有明之亡,内有崇祯刚愎自用,外有吴三桂、洪承畴之流,尽管不乏忠义之士,但是史公可法的志大才疏,也是历史永远的遗憾。崖山之后无中国,历尽磨难的中国人作为整体,究竟在什么时候变得如鲁迅笔下形容得那般卑微、猥琐、没有气节,已经不可考,消失在历史的浊流中。还是那句话,在骂日本人乱改教科书的时候,我们自己是不是也要扪心自问,远到甲申,近至文革,哪次我们好好反省过。 两百年前,英国驻中国首任特使马戛尔尼说:“当我们每天都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前进时,他们实际上正在变成半野蛮人……最终,它将重新堕落到野蛮和贫困的状态。”两百年后的今天,一位台湾人愤怒的写道:“(大陆)摒弃传统的四维八德,培养出了不知廉耻的一代。”这就是“辉煌灿烂的华夏文化”?这就是“坚强挺拔的汉族脊梁”?普及英语,打倒孔家店,接受基督的洗礼,我们疯狂地为自己的传统挖掘坟墓,全然不知历史的幽暗处,有多少前朝的渣滓在窃笑,有多少同胞的冤魂在哭泣。忘了成祖征大漠横扫北元的那份荣耀,却相信“农耕文化的懦弱性。”忘了国产红夷令倭寇闻风丧胆的那份自豪,却相信“古中国无科学。”“为官应直谏,为史应直书”的那份尊严,却相信“汉人奴性乃根深蒂固。”三百年前的满人用他们肮脏的爪牙奸污了我们的传统,现在又在用卑鄙的谎言,把早已消逝的汉文化作为自己丑行的替罪羊。在相信“清朝明君辈出,疆域辽阔,政策开明,国泰民安”时,为什么不活动一下生满铁锈的大脑,戳穿这面纸糊的窗户?康乾“盛世”中人均GDP最高的时期,却被明末遗民视作“中产之家,尝旬月不观一金”的贫困末世。康乾“盛世”虽然人口数倍于明朝,然而铁和布匹这两项指标性的工业产品的总产量却始终未能恢复到明末的水平。到1840年,中国工业产量仅为全世界的6%。无论是总产量还是在全世界的比例,都不及200年前的明末。乾隆朝编纂《四库全书》,销毁的书籍“将近三千余种,六、七万卷以上,种数几与四库现收书相埒”(章太炎《哀焚书》第五十八)。当代学者顾关元先生据海宁陈乃乾的记载,则认为所销毁的书籍是《四库全书》总数的十倍。因此才有了吴晗“清人纂修《四库全书》而古书亡矣!”的疾呼。 所谓“盛世”,实则一个尸横遍野、民不聊生,精神窒息、尊严全无的时代。此时的西方学者可以庆幸地说:“中国不可能强盛,它的衰亡是必然的。”此时的倭人可以幸灾乐祸地宣称:“华变于夷之态也”。“支那”一词应运而生。此时的高丽使臣可以自豪地宣布:“今天下中华制度,独存于我国。”面对持续满清全朝的汉族暴动和起义,面对三百年经久不衰的“反清复明”的口号,面对高丽王国对“大明国崇祯帝”持续百年的秘密祭祀,责其“愚忠”成了殖民者一面薄薄遮羞布,为什么就没有人敢于将其撕去?听说“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最腐朽最专制最落后的朝代”时,为什么我们不能耐心翻翻历史,而一定要妄自菲薄地相信? 四百年前,有幸来访的西班牙人这样描述这个处在风雨飘摇中的文明:“他们首先是极其清洁,不仅在他们的屋内,也在街上。”“在他们的一切城市中都有医院……我们从来没有见过有人行乞。我们因此问他们原因何在,回答说,每个城市里都有一个大地区,其中有很多给穷人、瞎子、瘸子、老人、无力谋生的人居住的房屋……在他们活着的时候,始终有充分的大米供应。”“这个国家的男男女女都有很好的体质,匀称而且是漂亮的人,略高……他们对外国人很有礼貌。”在中国的其它省份,还有制作奇特和优良的炮……他们的炮特别好,我同意这个说法,因为我看过一些架在船上的这种炮,它制造的比我们的好,更加坚实。” 总之他们不留下一尺未种植的土地,你在全国看不到任何荒地或无收获的地方……“我们惊奇的看到那些贵人的良好风度,教养和高尚举止,还有他们在询问他们想知道的事情,以及他们答复我们问题时候的认真。” 四百年后的今天,西方学者这样评价这个处在历史的十字路口的文明:“如果按照人们通常采用的标准,中国在17世纪可以说有过它自己的科学革命。”此时的中国有独特的教育体系。各类图书十分丰富。中国人富于文明和教养。”“这些(商业活动)都早于欧洲商业扩张时代,而且足以与之媲美。” 明代社会有无穷活力,这一点是必须记住的。”汉人主导下的明代学术氛围,继承了以前所有由汉人主导时一样的严谨和开明。正是如此,才可能有黄宗羲等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潮;才可能有朱载堉等人“凡天地造化,莫能逃其数”的科学理想;才可能有徐光启等人“盖彼国教人,皆务修身以事上主,闻中国圣贤之教,亦皆修身事天,理相符合”的开放言论。也许再给这个文明一百年的时间,它将再次令世界为之骄傲。然而,迎接它的却是一场百年的文化阉割。 三百年前,贪婪的蛮族再一次踏入了中原,颤栗着看到了这一切。此时的这个文明正拥有着占全球七成的贸易额,世界第一的耕地面积、军工产值和船只总吨位。科学的种子正在种下,人文精神正在日渐觉醒。文明的光辉刺得他们眼花缭乱。)野蛮人惊恐地发现,他们的铠甲在横飞的子弹面前不堪一击,连努尔哈赤本人也丧身于炮火。但最令他们惊恐的是那由两千年的儒、道、释文化熏陶而成的文化脊梁。 试问,有哪里个民族的皇帝可以在亡国时羞愧自缢,写下“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去朕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的沉重语句?'试问,有哪里个民族的军人可以在城破被俘后,留下“城亡与亡,我意已绝,即碎尸万段,甘之如饴。但扬州百万生灵,既属于尔,当示宽大,万不可杀”的感人回音? 没有。当然,也没有哪里个民族皇帝面对亡国灭种的危机,还说着“量中华之力,结与国欢心”的无耻字句。也没有哪里个民族的军人可以懦弱腐败到使名词“八旗”成为一个彻底的形容词。汉文化是包容的,但不是精神的垃圾桶。游牧民族的陋习竟然从此被“兼收并蓄”,难道不值得怀疑?看罢历史,只能感叹,是来自通古斯的劣制文化的喧宾夺主,用丑陋的马褂和旗袍替代了高贵典雅的汉服,用奴性的冷漠和无耻替代了中华传统美德的一切。而这种遗毒仍在继续流淌。可以试想,百年后的中国人,为了纪念日军侵华欢的“丰功伟绩”,天喜地地拍起《裕仁大帝》、《大和盛世》、《日本帝国》。不可能?我不敢说。辫子戏”的迷你翻版而已。侵华日军的罪行不过是小巫见大巫。扬州十日、嘉定三屠、苏州之屠、南昌之屠、赣州之屠、江阴之屠、昆山之屠、嘉兴之屠、海宁之屠、济南之屠、金华之屠、厦门之屠、潮州之屠,沅江之屠、舟山之屠、湘潭之屠、南雄之屠、泾县之屠、大同之屠……场场惨绝人寰,死者无不以数十百万记。明成祖时期全国人口为6659万人,到清世祖时期,全国人口只剩下1448万人。人口从明末的7000万锐减了近80%,约有5500万汉人惨遭屠杀。 冯玉祥说:“蒙古本有一千二百万人。在满清长期统治之后,今已减少至五十万人。”然而,我们愉快地将其忘记,举行“清军入关360周年纪念活动”,在滴血的屠刀前高呼“民族融合”。次次剃发易服、圈地运动,份份“禁书令”、“禁海令”,场场动辄万人“诛九族”的文字狱,杀尽了最后一位有智能有骨气的汉人,抄尽了最后一本闪着星点思想火花的书籍。海瑞大胆直言的阵阵清风,顾宪成东林讲学的缕缕回音,徐光启浑天仪前踯躅的片片背影,都已从历史的长河中被抹去。只留下祸患百年的愚昧与奴性。大清律例》也说:“造卖印刷者,系官革职,军民杖一百,流三千里;买者杖一百,徒三年;看者杖一百。”想来,倭人的“奴化教育”也只能望而兴叹,始皇的“焚书坑儒”也要自惭形秽。然而,我们乖巧地穿上了所谓的“唐装”和旗袍,万马齐喑着“文化输血”。 应该澄清的是,鲁迅批判“吃人的历史”实乃批判满清遗毒;五四先烈的文化革命本是要革“辫子文化”的命;真正的汉族文化早在三百年前便戛然而止了。只有别有用心者正在篡改着先人的用意,以期更完美地埋葬我们的传统。我们乖巧地继承着只有两百年历史的流氓文化,却以“龙的传人”自诩,不觉得羞耻?当然,既然继承着无赖气质,又怎么会觉得羞耻。本可以成为让汉服重新绽放异彩的第一步,却成了满族的民族服装秀,把只有两百年历史的粗俗“唐装”诠释为“汉族传统服饰”。中韩礼仪风采大赛本可以成为“青”之与“蓝”的伟大角逐,最后却成了满洲旗装和现代透明装在汉服的子女面前的一次集体献丑。 中国人不弄清文化阉割与文化融合的区别,硬是要说那是“学习”、“借鉴”、“融合”过来的,正如不知道热情握手与互扇耳光的区别,不明了见义勇为与流窜强奸的区别,愚昧到了可悲的地步。一旦有人觉醒,想穿上仍然飘逸华美的汉服,想重现真实的历史,重新找回那份久违的尊严与自豪时,一些人便小丑似地为其一一戴上帽子:“大汉族主义”、“极端民族主义”、“民族分裂主义”、“国家安定团结局面的破坏者”,口诛笔伐。于是,“中国人在背叛伟大的先辈”便出自一个韩国女大学生之口。 “辫子戏”在上演。屏幕上,珠光宝气的皇上、贝勒、阿哥、格格们,面对着满堂太监和奴才的翘臀,得意地接受着观众的朝拜。《某某大帝》、《某某格格》、《某某王朝》、《某某风云》和各种“戏说”乃至“正史”,流水线生产般新鲜出炉,重复着散发着腐臭的谎言。本该澄清这一切的文化精英们,却又一次选择了背叛,争先恐后地凑到镜头前,绞尽脑汁令这些遗毒圆满:“清朝的生产力发展达到了中国封建史的巅峰。”“清朝在科技文化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清朝为我国辽阔的疆域奠定了基础。”清朝为我国近代的民族文化的大融合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闯关东”不再是人类饱受摧残颠沛流离的血泪史,而是“清政府为人口结构调整做出的突出贡献”。《四库全书》不再是史实的篡改者、抹杀者,不再是奴才文化用以立足的根基,而成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能的结晶”。 “辫子戏”仍在上演。《狼图腾》热销全国,为游牧民族的掠夺文化歌功颂德。伴随着阵阵“翻案风”,岳飞乃“不识时务”,袁崇焕更是死有余辜。高挺的脊梁被斥为“愚忠”。血腥残忍的破坏与屠杀被从教科书中轻易抹去;“男子上城,女子馈饷”的惨烈抗战也于“正史”上一笔勾销。一批批纪念馆拔地而起,供奉着洪承畴,尚可喜和吴三桂。一群群意气风发的专家学者歌舞升平,为汉奸人格、屠夫气质、奴才原则树碑立传。“辫子戏”的泛滥不再仅仅意味着审美的缺陷,而开始预示着文化的断层,脊梁的夭折。所以说不准哪里天,媒体便会爆出“史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皇军入关,日本人移民东北,加强了中日民族大融合。”日语教育乃文化输血,提高了国人的整体素质,给腐朽沉闷的中国文化注射了一针强心剂。”“细菌部队的研究成果乃中日两国劳动人民共同的科学成就。” 以及“大屠杀及三光政策为我国人口密度的调整,经济结构的刷新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鲜花与掌声中,“汪精卫纪念馆”、“溥仪神社”正式对外开放。“皇军入关百年纪念”正式举行。不可能?我不敢说。我们除了身体里流淌的血液,已经无所继承了。但这也足以激励我们。只愿有朝一日,能与众人一道,剪辫束发,身着汉服,向谎言挑战,追寻古老的复兴。 今天,电视里又在放百家讲坛---阎崇年的清朝故事,当他讲到努尔哈赤是伟大的英雄,多尔衮入中原成功是因为“少杀人”时,台下的观众都鼓起掌来,我身边的几位同学情不自禁地说道:“讲得真好。康熙爷真是圣主啊。”“明朝太腐败了,汉人太无能了,没有满族,没有大清,哪有康乾盛世?”“汉人是不行,太落后”“汉人历史从来就是垃圾”。。。。。。我实在听不下去了,说:“阎说错了,大家别信!”我的同学立马反驳:“阎先生不行,那你行啊?阎先生如果说假话的话,央视会让人家上百家讲坛?”看着同学们欢快而麻木的笑容,他们不时向地上吐一口痰然后振振有词的争辩,我心都仿佛被刀剜了一样,这,难道就是伟大炎黄大帝孕育出来的子孙吗?我们的民族自称“汉”;我们的华人被叫“唐”人;我们的文化被称作“华夏”文明;我们的国家被称为“礼仪之邦”“中央之国”!“华夏”,何意也!高贵而典雅,“中国”何意也!天下之中心也,如此辉煌的伟名是谁为我们赢得?是我们的祖先,是他们,一只手握着宝剑砍下敌人的头颅,一只手拿着书籍保持着最高贵的礼仪,以无限的野心,永不衰竭的欲望,拓展着华夏族的生存空间。1000年的征战,1000年的教化,不知道踏平了多少国家,不知灭绝了多少民族,直到有一天,当他们将视眼所及的所有肥美土地收入囊中,当他们的面前只有大漠和沙滩时,他们才停下了脚步,他们的武力和高贵让他的所有邻居,全都匍匐拜倒,在他们面前屈膝,而且是自愿的称臣,这些惶恐的邻居敬畏地送给祖先一个伟大的国号“中国”,意思是“世界之中心”! 我们伟大的祖先,他们勇敢而聪慧,他们重荣誉而轻生死,他们讲信义而鄙狡诈,他们重文明而藐野蛮,他们爱自由而厌樊笼,“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以夺其志!”他们用他们的智慧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世界奇迹,可是你们谁知道?在华夏文明毁灭前的南宋文朝是一个什么样子?千年的发展,华夏成为了世界最富有最文明的民族,“世风日靡,黔首犹着丝衣。”---宋代官员如是说。宋代冶铁,陶瓷,造船和火药技术都获得了远远领袖世界,西方人总是惊异日本的武士刀最锋利,可是他们不知道,日本的冶铁技术是宋人传过去的,元朝严禁汉人炼铁,因而这些工艺失传;南宋的造船技术比18世纪前的任何一个国家都要发达,根据刚打捞上来的南宋船“南海一号”和相关史料,南宋船长三十米,阿拉伯人惊叹道“东方的宝船简直是一个城市”;汉民族是世界上最早将火药应用于战争中的,制作了当时最好的火器,可是后来元朝严禁汉人制造火药;南宋时期,皇帝权力极其小,诏书必须有皇帝太后宰相和三位辅臣联名才会有效,而人民经常集会议论朝政,北宋末年罢蔡京杀六贼,不是太学生陈东和十几万百姓联名上书施压的结果吗?丁大全当政时,陈宗则联合杭州市民集会要求理宗罢免之。而南宋学风自由活泼,技术人员备受重用也是其他文明国家所远远不及的。航运促进了大型贸易,商业文明大发展,城市人口大量增加,伴随的纸币的流行,资本主义萌芽正在茁壮成长,此时西方依然在神教的麻醉下昏昏入睡。"然而华夏文明在他最辉煌的时候,缺遭遇了史上最残暴最野蛮的侵略,蒙古人用他们几乎全部力量,打击华夏文明最软弱的政权----南宋,蒙古人可以几个月内,就踏平花腊子摸,铲平俄罗斯,夷灭东欧列国,但是在江南的华夏文明面前,他停顿了几乎50年。元军攻打襄阳,打了五年,方才攻下;元军攻打四川,川民杀其大汗,而川民直到被杀光,才放弃抵抗;扬州李庭之军队抗元,直到扬州人皆死,方才屈服;而即使宋皇帝投降,抗元大军依然抵抗,因为根据宋制,投降诏书必须丞相大臣连署之后才能有效,丞相不署名,只代表皇帝投降,但是国家没有投降。而崖山失败后,30万宋军将士只有2万人被俘虏,其余全部战死,上至皇帝下至普通军民,都自杀殉国。听闻宋灭后,浙江十万士子纷纷跳海自杀,福建有四万!这是什么!这就是华夏精神。日本历史学家田中芳树在《海啸》中用史诗般的语句描绘了华夏英雄在灾难面前所表现的坚强和决绝:一、“听到这话,大惊失色的是邓光远,年幼的帝仅仅将聪慧之双眼转向了陆秀夫。臣力有未这,让国事沦落军止。元之贼兵即将迫近皇上宝座,脱逃之事恐怕已经不可能。’周围的宫女和宦官发出惊叫。帝则无育地凝视着陆秀夫。皇上虽然年幼,但毕竟身为天子。天子须重视名誉更甚性命。臣虽不忍提及!但尚请皇上觉悟。’数名宫女失神倒地。船舱之墙壁发出了奇怪声响。那是元军施放之箭矢刺中船壁的声音。帝景仍然凝视着陆秀夫,但是白嫩娇小的脸颊上却出现了微笑。‘就依你所言吧!’”二、“贼兵如蚁,蜂拥而入,李沛望着百姓,‘愿意求生还是求死‘,人们大呼‘只愿意与将军共死’!汪立信将两个孩子唤过来,‘今天,我将为你们举行成人礼,表示你们也要承担其卫国的责任!’于是,父子三人全部战死,获得了死后的光荣。”这就是华夏的精神!为了自由,为了尊严,为了子孙,他们英勇奋战,从未有过动摇!崖山之后,华夏全面沦丧,被严重胡化,汉民族地位地下,丧失了做学问的机会,自由的风气被扼杀,无数优秀豪杰英勇战死,商业文明严重倒退。 到了明朝时期,虽然光复,但是汉文化已经沾染了胡人的暴戾和专制,丧失华夏文明中开明和自由的气息,但是明时期不断唤醒的华夏意识,使得明末觉醒了华夏意识,学术风范大盛,内阁组党之风流行。然而此时不幸发生了,在天灾与人祸之下,中原爆发了严重的内战,当汉民族伤痕累累的时候,满蒙组成联军进入了中华腹地。完成了对中原的奴役和支配,残酷扼杀了华夏文明复苏的一次大好机会。多尔衮在汉民族最虚弱的时候,建立了清,表明了女真的强大,但是它还表明了其他吗?如果一个民族只会用刀,即使他再凶暴,那么他充其量只是个蛮族,永远也创造不出伟大的文明,康熙也许喜欢算术、化学和天文,但他永远预料不到这些东西能够给他带来什么变化,因为只喜欢支配奴隶的他对文明的创造和发展没有兴趣,这就是他为什么要查禁《天工开物》,为什么禁止前明时期大发展的火药技术;为什么要限制民间冶炼钢铁,为什么消灭造船的技术。因为他的支配奴隶性统治欲望是永远不会关心文明的,他只对如何支配他的奴隶感兴趣。而元朝和清朝的征服者们用他们的政策告诉了我们这一点,那就是他们的所有统治技巧和残忍暴力只能证明他们对文化的野蛮无知,对杀戮的渴求和与文明世界的隔绝,这就是他们的鞑靼文化,一种依托掠夺的寄生文化。他们只对培育奴隶和愚民感兴趣,对社会的进步和自由毫无兴趣,而华夏文明追求的是真正经世致用的“国士”! 孟子说:“.君以国士待我,我当以国士报之!君以路人待我,我以路人报之!君以草芥待我,我当以仇寇报之!”强调君臣人格之平等的他,被清室愤恨,于是拆其牌位,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清庭要烧毁王阳明,王夫之,李贽等人的书籍。因为此皆华夏文明之象征,而在明末的时候,我们华夏观念几乎觉醒的先人已经向怒吼道:“君权,千年之大恶也!” 我们的落后,是我们的责任;我们的自卑,是我们的无能,我们没有一丝理由更没有任何资格抱怨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和土地,祖先留给我们的土地是世界上最肥美最广阔的土地,凭借这些土地,我们孕育了最多的人民。而今天,对着残酷好杀野蛮人大唱赞歌的我们,毫无礼仪诚信道德沦丧的我们,真的是那个伟大荣耀的礼仪之邦中央帝国的子孙吗?难道我们真的继承了祖先的华夏文明了吗? 我们不配享有“华夏”之美誉!就让华夏的故事永远成为一个神话吧!记得西南联合大学历史教授(记不清名字了)上中国史上到南宋灭亡就停止了,人们问他为何?他说:“崖山之后,已无中国。” “中国”和“华夏”都是最伟大的名字,里面所承载着的荣耀不是我们可以承载的。特别是播出了《大清王爷尚可喜》《大将军施琅》,上演了华南虎的我们! 一个不知道尊敬自己英雄,一个歌颂自己屠夫,一个缺乏诚信的民族只是鞑靼文化继承者,大陆没有华夏,华夏不在中国。有人说:唐宋在日本,明在韩国。大清在中国。信乎。因为礼曰:“华夏重信义,而胡人无。” 今天的我们,绝对是炎黄的耻辱! 鲁迅曾经这样评价:不能说话的毛病,在明朝时还没有这样厉害的;他们还比较地能够说些要说的话。待到满州人以异族入侵中国,讲历史的,尤其是讲宋末的事情的人被杀害了,讲时事的自然也被杀害了。所以,到乾隆年间,人民大家便更不敢用文章来说话了。 . 回天无力道俱穷,干戈四起疑无路。指点洪涛巨浪中,推背图关于宋灭。 崖山之后无中国,阎吏之后无汉人。
个人分类: 他山之石|2503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寒流横扫欧亚大陆 日本部分地区积雪达10米(图)
热度 1 杨学祥 2012-2-12 13:25
寒流横扫欧亚大陆 日本部分地区积雪达10米(图) 正文 我来说两句 ( 12 人参与) 2012年02月12日03:41 来源: 新京报 作者:陈杰 复制链接 打印 2月6日,岩手县银山温泉街,除雪工作人员在清理厚达10米的积雪。 2月4日,岩手县,积雪已经到了房檐底下。当地居民要动手将房子从积雪中清理出来。 2月4日,秋田县,人们在雪中嬉戏,享受大雪带来的快乐。大雪带来麻烦,也带来欢乐。 2月5日,日本岩手县,一栋古建筑的坡状屋顶积雪自行滑下。这种结构的屋顶有防积雪的效果。 2月8日,新潟县,道路中央的融雪热水喷洒装置在工作。公路中间高两边低。大雪落地即融。   2月8日,宫城县,一商场外的树上落满积雪形成别致的景观。当暴雪不再成为灾害,人们就可以享受雪景了。   2012年2月5日,岩手县市民清理屋顶的积雪。这些地区的房屋建造时,在抗震和抗积雪方面有较高的标准。   1月下旬以来,寒流横扫欧亚大陆。   欧洲严寒,日本、韩国今冬大雪,我国内蒙古、新疆等地低温突破历史极值。   国家气候中心气象高级工程师王启祎解释,欧洲强寒潮、日本暴雪和中国低温都是相同大气环流异常引发的极端气候链。   日本海洋研究开发机构日前公布成果说,气候变暖使北极圈内巴伦支海的海冰减少,造成低气压北移,西伯利亚高压范围扩大,形成强冷空气袭击日本,使日本进入严冬。   2月6日,日本岩手县。厚厚的积雪覆盖着整座城市。街道旁的屋顶,不时可以看到忙着除雪的居民。   城市里积雪最深处已经到了3米。而乡村和山区则更甚。部分海拔在1000米高度地区,积雪高达10米。   今年的大雪非同寻常。很多地区,积雪已经将房屋掩埋。把房子从积雪中“挖”出来,成了当地居民除雪的主要工作。   自2011年12月以来,位于日本东北地区的青森、秋田、岩手、宫城、福岛等县,遭遇历史上罕见的大到暴雪的袭击。当地人称之为“豪雪” 。   从降雪开始到现在,当地已进行了3次大规模的除雪行动。   除雪是一项有危险的工作。日本总务省消防厅的调查显示,大雪迄今已至少夺去63人生命,半数以上是老年人。而导致事故产生的原因大多是除雪过程中发生的意外,比如从屋顶跌落。   为此,日本政府向一些缺少壮劳力的家庭提供资金援助,帮他们聘用劳力来清理房屋的积雪。   虽然屋顶的积雪非常厚,但是日本很少发生房屋被积雪压塌的事故。   这是因为日本城乡的建筑除了要抗7-8级地震,对积雪的承受能力的设计标准也很高。通常3米厚的大雪对房屋是构不成威胁的。另外,日本的民居房屋屋顶结构是“人”字形,大雪不容易堆积。屋顶的瓦片是厚达2-3厘米的瓷瓦,或者是高密度的复合材料,强度很高。还有些家庭在屋顶铺有导热管线,可自动融雪。   道路除雪确保交通畅通让不少城市感到压力巨大。然而,日本降雪地区的道路在暴雪中却少有积雪,道路事故并不多见。   高速公路上,除雪车24小时不间断地在进行除雪。而城乡主干道,有的路面下铺设了热管网,有的在道路中间安装有热水喷头。从降雪开始,这些装置便开始运转,大雪落地即融,道路就不会被冰雪覆盖。从高处俯瞰,黑色的道路将整个大雪覆盖的白色城市切割成若干块。汽车在切割线上穿行,几乎不堵车。当然,大雪天居民自觉减少出行,也缓解了交通压力。   今年大雪给日本人生活带来了不便,却也构成了堪称奇观的雪国景色,很多山区的大片树林成片被大雪和冷空气结成的冰裹住,形成壮观的“树挂”,而一个个最优质的天然滑雪场,吸引了无数的雪上运动爱好者。   本报记者 陈杰 摄影报道 http://news.sohu.com/20120212/n334451456.shtml
个人分类: 防灾信息|4943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活化石”水杉属的命名人究竟是谁?
热度 1 ephedra 2011-12-16 11:30
[转载]“活化石”水杉属的命名人究竟是谁?
“活化石”水杉属的命名人究竟是谁? 杨永 刘冰 北京市香山南辛村 20 号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100093 凡在地质史上所发现的、现在仍然生存的、孑遗的植物都可以称为活化石( living fossils ),如:水杉( 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 Hu W.C. Cheng )、银杉( Cathaya argyrophylla Chun Kuang )和台湾杉( Taiwania cryptomerioides Hayata )等。新生代地质历史过程和气候变迁对亚洲现代植物区系中孑遗植物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影响。白垩纪和老第三纪时全球气候温暖而湿润,北半球的植物可以通过白令路桥以及西部的北大西洋路桥等陆地的连接在旧大陆和新大陆间散播。老第三纪末,印度板块撞击欧亚大陆,喜马拉雅山脉逐渐隆起,地势高差显著,气候分异开始变得明显。新第三纪时,全球气温开始下降,地球上发生了强烈的造山运动,许多山系崛起,东亚气候进一步分化,一些山地开始有冰川出现。到了第四纪,冰川范围扩张,北半球经历了多次冰期和间冰期,许多原来广布于北半球的植物多数灭绝或者南迁。中国特殊的三级台地地形和东西向山脉阻隔了冰川的南侵,使得位于第三级台地的我国华中、华南、华东地区、台湾和西南山区保存了大量的活化石。在这些活化石植物中,水杉的发现最为独特,因为植物学家先基于化石标本建立化石水杉属,然后才发现现存活化石植物水杉。 水杉为孑遗种,由于小枝、叶、苞鳞 —— 种鳞复合体对生而与杉科水松属( Glyptostrobus Endl. )、红杉属( Sequoia Endl. )、巨杉属( Sequoiadendron Buchholz )和落羽杉属( Taxodium Rich. )等近缘属不同。该种现存于我国湖北省利川市、重庆石柱县和湖南龙山县局部山区,自发现以来,已被世界各地广为栽培利用。 水杉是我国植物学家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发现之一,在其发现时就曾轰动世界, “因此顿使数十年之研究,须另辟途径,于科学贡献之大,可以想见” (斯行健 语)。水杉的描述者、我国植物学界鼻祖胡先骕教授曾做《水杉歌》,陈毅十分赞赏,做《 水杉歌 读后记》,与《水杉歌》一起于 1962 年 2 月 17 日在《人民日报》上同时刊出,陈毅在《 水杉歌 读后记》中说 “胡老此诗,介绍中国科学上的新发现,证明中国科学一定能够自立且有首创精神,并不需要俯仰随人。诗末结以东风伫看压西风,正足以大张吾军。此诗富典实,美歌咏,乃其余事,值得讽诵” 。 关于活化石水杉的发现过程有很多争论,这些争论由于汪国权、马金双、王希群等几位先生的努力考证而基本得以澄清。在水杉的发现过程中,三位先生的贡献甚伟。干铎先生途经当时四川万县的磨刀溪(后称谋道溪,今属湖北利川市)时首次注意到这种植物,并为后续的调查采集提供了详细的路线和地点等信息。郑万钧教授首先注意到该种植物不同于当时已知松柏类植物,确定为一新属。胡先骕教授进一步研究确立该种植物是日本学者三木茂( Miki )先生于 1941 年发表的化石水杉属植物。 由于三木茂发现化石水杉属植物在前,而胡先骕发现现存水杉在后,因此,多数人都误以为水杉属学名 Metasequoia 的命名人是日本学者三木茂。学名的命名人反映研究者的贡献,因此,备受研究者重视。《国际植物命名法规》是管理全球植物名称的规则,全世界植物学家在描述、修订植物种类的时候,都必须遵守《国际植物命名法规》(简称《法规》),《法规》的最新版本是维也纳法规。 根据维也纳法规,水杉属学名 Metasequoia 实际上是一个保留名。维也纳法规条款 11.8 规定 “基于非化石模式的植物名称较基于化石或亚化石 ( subfossil ) 模式且相同等级的名称具有优先权 ( 硅藻 类 除外 ) ” 。维也纳法规同时以水杉属为例对该条款做了解释。属名 Metasequoia Miki (1941) 基于化石模式 M. disticha (Heer) Miki 。现存种水杉( M. glyptostroboides Hu W.C. Cheng )被发现后,基于非化石模式的属名 Metasequoia Hu W.C. Cheng (1948) 得以保留。换句话说,我们现在用的水杉属的属名应归属于胡先骕和郑万钧二位先生。三木茂尽管较早发现并命名了水杉属,但由于他的 Metasequoia Miki (1941) 是基于化石模式,而胡先骕和郑万钧基于现代植物水杉的 Metasequoia Hu W.C. Cheng (1948) 在命名上优先于 Metasequoia Miki (1941) 。水杉属的学名 Metasequoia Hu W.C. Cheng 通过保留模式的方法而被保留,其保留模式为 M. glyptostroboides Hu W.C. Cheng 。 水杉最早的化石记录可能在晚白垩世赛诺曼期( Cenomanian ),地质历史上曾广布于北半球中高纬度的所有地区,而今,则只为我国的华中地区特有。由于水杉的特有性质、孑遗性质和区系上的标志性质,华中地区的植物区系也被称为“水杉区系”。胡老这一发现贡献甚伟,难怪连由西方发达国家制订的《法规》都倾向于他。 化石 2011年 第3期 (北京市香山南辛村20号中国 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100093) 【这是一个非常独特的案例】 图1:水杉(摄影 刘冰) 图1:水杉(摄影 刘冰) 图2:胡先骕(胡宗刚 提供)
5926 次阅读|1 个评论
2011.9.1,欧亚大陆古冻土南界专题研讨会
JiuBaiYi 2011-9-1 20:08
金老师组织了一个欧亚大陆古冻土南界会议的专题讨论会。金老师打算自己掏钱举办这次会议,后经师姐建议,由实验室支持开展这次会议。会议本定于2011年9月2日举行,但French和Sergei两人要到9月2日晚上才能到兰州。所以会议又推迟到9月3日召开。 今天去机场接了一位俄罗斯科学院院士。 在宁卧庄宾馆见到了大名鼎鼎的崔之久先生。令我感到诧异的是,崔先生跟我握手的时候,我才发现他有一只手只有手掌,没有手指头。金老师曾经说过,崔先生是不在院士之列的院士。 在宁卧庄二号楼的二楼西餐厅,跟崔先生有过短暂交流。提到潘保田写的古冻土和古冰缘现象,也提到崔先生自己写的科学通报上的文章。后来崔先生叫我把这三篇文章下下来给他看。
个人分类: 科研和生活|1 次阅读|0 个评论
出国第六年
热度 1 liuyangbnu 2011-8-31 05:11
出国第六年
我还留着当年第一次出国的那张机票,2006年8月22日。 这五年来,由于工作由于探亲,一共横穿了欧亚大陆16次,走了30个国家,200多个城市。见识那么多独特的历史,人文奇观;目击了无数五彩斑斓的植物,动物和自然景观;品尝多少各色的美酒,美食和风味;重要的是结识了许多真诚和友善的朋友。 我当然要深深地感谢那些在国内支持和关心我的家人,朋友,没有你们默默的理解和支持,我也不可能从事这样一种奢侈的职业,不能在这样一份看似无用的工作中取得一点点成绩。 我始终坚信,应该继续勇敢和坚定地大步向前走,因为前边的风光会更精彩。这些人和那些事,始终是人生的一笔财富。 北欧瓦蓝的天,清新略带潮湿的空气始终象个印迹,每当我一看到这张图片,就能闻到那种亲切的味道。我马上就回去了
个人分类: 饭后扯淡|4219 次阅读|1 个评论
欧亚大陆最西端--葡萄牙
热度 3 wangql 2011-6-17 08:51
欧亚大陆最西端--葡萄牙
3987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布热津斯基:《大棋局》,
DynamoChina 2011-6-16 13:13
(Zbigniew Kazimierz Brzezinski,其 波兰 姓氏也作Brzeziński,1928年3月28日生于波兰 华沙 ),著名的波兰裔 美国 国际关系学者、地缘 战略家 、国务活动家、 外交家 。 卡特 政府的国家安全顾问, 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 (1977~1981),目前美国重量级智囊之一。 .(美)布热津斯基.扫描版.part1.rar .(美)布热津斯基.扫描版.part2.rar .(美)布热津斯基.扫描版.part3.rar 把从里斯本到符拉迪沃斯托克这片欧亚大陆视为一个地缘战略大棋盘,是既决定世界今后的稳定与繁荣,又决定美国保持世界主导地位的中心舞台。布提出:美国作为不同于过去所有帝国的一种新型霸权,就是要在法、德、俄、中、印这五个地缘战略国家和乌克兰、阿塞拜疆、韩国、土耳其、伊朗这五个地缘政治支轴国家之间纵横摔阂,以在欧亚大棋局中保持主动,实现领导。为保持并尽量延长美国在欧亚亦即在世界的主导地位,美国要依靠西头的大欧洲民主桥头堡和东头“必将成为地区主导大国”的大中华。在内外因素制约下,美国对外不宜抱过高姿态,而应主要同五个地缘战略国家在不同领域中、不同程度上和以不同方式增进或建立盟友或伙伴关系。
2898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23: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