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电动车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电动车

相关日志

案件现场还原之怒砍纹身男
热度 6 pinjianlu 2018-8-29 17:09
江南小镇,烈日给本来就闷热的天气更增加了几分热气。人们在闷热的天气下,情绪也更容易爆发。宝马车想从非机动车道超车,却被一电动车挡住了去路。宝马上下来一纹身男,怒气冲冲地下车冲过去给了电动男三拳两掌一脚。宝马男用的是最简单的招式,但每一招每一式都是真气充沛。电动男虽然挨了这么多招,却纹丝没动,似乎觉得宝马男的力道只不过是在给他挠痒痒。 宝马男怒气未消,又冲回车里拿了一把刀出来,一刀朝着电动男挥了出去。这一刀隐隐中约有雷霆之势,宝马男这一刀招式纯熟,本来用过无数次了,本以为十拿九稳能一刀把电动男斩于刀下。可就在那一刀刚好要砍刀电动男身上时,宝马男只觉得手上穴道被拂中,顿时手臂一麻,刀已到了电动男手上。电动男这一招空手入白刃用的真是恰到好处,出手速度也是快如闪电。 宝马男正惊诧之中,突见刀光如闪电般飞来,宝马男眼中显出恐惧之色,可为时已晚,宝马男还没来得及闪避,那一刀已插入宝马男腹中,宝马男倒在了血泊之中。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634 次阅读|13 个评论
一种基于固液相变多缸循环的新型热机即将问世
热度 9 kiwaho 2018-7-13 07:14
一、热机的种类 热机的种类不是那么多。自蒸汽机发明以来的科技进步史,见证了种类创新之艰难。 传统物理热机类,绝大多数都是基于液气闭合朗肯( Rankine )循环,少数是气相循环的,例如斯特林( Stirling )热机; 燃烧类热机,则为开环式燃气消耗性循环,如内燃机、气轮机等。 我不满足于在现有种类上,搞小改小革的发明,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创造革命性的新种类: 固液相变 多缸封闭循环的新一类热机。 为何现有机种没有一个胆敢甩掉气相呢? 惯的 ,全是惯的,都被大气磅礴的膨胀性 惯坏了 。就连教科书表述热力学全部定律时,都要指明气相的存在! 固相被认为流动性差,没法参与高速 传质 循环,虽然 传热 还凑合。现有热力学定律表述全部避谈固相,尽管这样,我仍认为全部定律照样适用含有固相环节的循环。 固相和液相在经历非相变状态过程时,热胀冷缩的尺度甚至小至肉眼不察的程度。若非特立独行的科学家,岂敢用这个相态做功!好在相变过程的体积胀缩还算看得到,尽管大部分物质的变化率不到 10% 。 别说 当初瓦特发明蒸汽机的年代,现代热力学学术权威们,又何曾看得上这么不起眼的膨胀率呢。 所以说,任何人只要抛弃气相做出热机,发明者就算是开辟了一个新种类和一片新天地。 二、新种类什么情况? 当今所有种类的热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做功一定是通过气体膨胀实现的。 我认为,这也正是现有机种的效率,绝大多数达不到卡诺效率一半的原因。而且,低密度气相的存在导致体量庞大、功率密度低,甚至循环过程的质量守恒,也不见得能保障,例如热电厂尽管有高耸入云的冷却塔,仍然难免排空无法及时凝水的水蒸汽乏气。有电厂经验的读者不妨晒晒数据--排空乏气的比例。 只有 不再 依赖气体膨胀做功,才能从热机的相态循环彻底去掉气相。我的新发明正是基于这一出发点,大胆采用固液相变物质( Phase Change Materials, PCM )作为工质。 除了熟视无睹的水外,人们早就熟悉的其它相变物当属做蜡烛的 石蜡 。市售的冬天用暖手器,塑料袋里装的就是相变物 醋酸钠 ,里面的小碟片用手一掰,袋子就会突然发热,凉了后放到锅里煮后,下次又可用了。 相变工质的体积变化,通常在 1% 至 20% 之间,例如水 10%,猪油15% 。这与气体膨胀的成百上千倍的体积变化相比,低了好几个数量级。 由做功表达式 W = P* Δ V 可知,要使新种类热机与传统热机的做功能力不相上下,只好堤内损失堤外补,即体积膨胀的减少,须有压力的相应数量级增加来补偿。 果然,绝大部分相变物质恰好如人所愿。例如水这个相变物质,其结冰膨胀压高达约 3000 大气压,这比热电厂的做功蒸汽压大了几个数量级。冬天未保护好的水管,常可见到冻裂的现象,仅此就可窥见一斑。据报道,有好奇人士测试 1 寸壁厚的铸铁容器的耐冻性,充满水后置于零下 30 度以下的户外,竟然也冻裂了! 其实,任何相变物质,只要有相图,就可以知其相变压力,否则只好做实验测定。学界至今尚无通用相变压力计算公式,建议相关学科带头人尝试理论推导。 适用的相变工质,必须至少有 5% 的体积变化,且越大越好。太小则被正常的热胀冷缩干扰,或者说,期待的高相变压会被热胀冷缩抵消,这类似于有用信号被无用的噪声淹没。 三、动力传递 利用相变压力做功,可有多种选择。有人会想到:直接由活塞传递此蛮力推动增速齿轮。此法固然不错,但缺点也不少,尤其不便于远程输送,以及多元做功叠加困难。 灵活性好很多的液压做功,当属上乘之策。 共轭液压单元输出的交流承压油流,经四只单向液压阀桥式整流后,再经液压流蓄能器“滤波”后,就可以推动液压马达了。 液流与电流其实是对偶的,液压与电压也这样。液压元件与电子元件还可类比:单向阀 = 二极管,蓄能器 = 电容器,等等。不象电马达那样可有直流和交流两种选择,液压马达只能是直油流,虽然交油流马达理论上可行,但制造成本太高,所以市面见不到。 任何热机要想发电,最后一级一定是发电机。相变热机的液压马达,通过转轴耦合驱动发电机。 下图为正在专利申请中的设计图(US16/021000): 四、热功效率 单缸相变热机的效率大约在 5% 至 10% 之间,依所用相变工质而定。寒碜是寒碜点,好在造价十分低廉,也不需要很大的温差。这一特点注定了适用的构型,必然是多极串联的,以便大幅度提高效率。 可以轻易证明:串联的效率提升近似线性增长。 在串联状态下,前级做功后的废热,全部当作后级的热源,所以愈往后级,被各级提功后的废热愈来愈小,直至末级进入热沉。 从不切实际的数学角度看,只要级数足够多,且每级所用相变工质的熔点等于凝固点,就能使最终废热为零,也即越狱了卡诺效率。 但实际物理上不是这样的,因为通常的凝固点要低于熔点少许。使得每级所需承接的最小温差必须大于某个阈值。 可这样间接表述热力学第二定律:任何热机的效率不得突破卡诺效率极限。 串联线形增长的良好势头,使得多缸相变热机逼近卡诺效率有了可能。 从实验结果来看,普通温差的系统, 4 缸开始就接近 Rankine 循环效率, 6 至 8 缸就开始接近 Carnot 循环效率。总温差越大,所需缸数所需越多。 五、应用前景 1、 家居太阳能发电蓄热 风靡全球的 PV 光伏电池固然不错,但不能蓄热,且 PV 连同逆变器成本高昂。 下图展示了新型太阳能集热与发电配置图。 真空热管可将蓄热材料加温至 200 °C ,当然家用热水器不需要这么高温,但用来供应热机自然就是越高越好。不妨将水箱中水替换为熔点 150°C 以上的相变物,这样更能满足相变热机对热库温度恒定性的偏好。 如此这般下来,四缸热机效率 25% 就很满意了。考虑到集热器效率和发电机效率,从太阳能到负载的系统效率仍可达 14% ,这就与太阳能发电板的硅光电池效率相当了。 2、 可充热包驱动的零排放汽车 旧时代的电车通过两根“辫子”接上头顶的电力线,如今可以剪掉“辫子”装上氢 电池 了,锂电驱动的小轿车如今也满街跑了。那么, 电池是否就是 油箱革命 后的唯一 低碳创新 选择?能否不装电池,而装上充满热量的 热池 跑 呢? 也即:不是在街上,而是“躲”在某个角落,把该烧的燃料一次烧完,将烧出来的热能预存到 热池 里。 上街跑的时候,再带上它作动力慢慢消耗;凉了后,再找个地方 充热 至饱满,以便下次继续上路。 尽管 热池 对 电池 ,名字很对仗,但没人用就绕口,不妨用家喻户晓的语言,通俗地称之为 烧包 。 我发明的革命性新种类热机,吹响了 烧包机车 时代即将到来的号角! 马斯克的电动车虽然叫得响,死穴也是明摆着的:昂贵的锂电池包! 我的这一发明,必将以两大优势:低廉的成本 + 充热方法的灵活多样性,正面挑战锂电池汽车。 从有效能量密度来看,两者可做到旗鼓相当。这得看我的这个大烧包保温瓶中装的是啥相变材料了。计算如下: 相变储能材料选用锂基化合物: 20% LiF + 80% LiOH ,熔点 427 °C ,此温下的理想卡诺热机效率 57%(假定春天气温) ,熔化热 1163 kj/kg = 323 wh/kg 。 不敢奢望卡诺效率 57% ,但假设用 8 缸相变热机可逼近至 50% 效率,则可输出机械能密度约 160 wh/kg 。忽略保温热包的泡沫绝热材料和容器的重量,可见这个数显然与锂电池不分伯仲。所以,若特斯拉 Model S 的 540kg 的锂电包,充满电能 85kwh 跑 430km ,则我这个等重的烧包车充满热能后,也应该达到这个谱。 研究遍所有相变材料,要在这个四百多度的温区,达到与锂电池同等能量密度,还真只有上述含锂化合物可以达到。尽管这样,烧包的成本还是远低于锂电,而且省去了锂电必不可少的配套贵金属钴。 注意 :烧包内的相变物质,是以储能为目的,希望相变导致的体积变化率越小越好,以免胀破烧包。所以,不要称之为工质,免得与做功的缸内 相变工质 混淆。 只有一项指标,我甘拜下风:能量静置慢漏。锂电半个月不用,漏电率估计不会大到开不动车了;而我的烧包静置 4 天后也许凝固了,最好重新充热。 所以说:烧包充热完后,因该尽快用,不要闲置。这跟开水保温瓶一个道理,不要放到 2 天后再拿去泡茶喝。 既然这样,索性将这种另类新能源车,配置成 70kg 的 小烧包 续航里程仅 50km ,主打上班族市场,早晚用 2 次上下班,回家每天充热。这样就没有必要向锂电能量密度看齐,放弃不便宜的锂基相变材料,专挑廉价的即可,例如硝酸钾等熔点相似的熔盐。 至于充热方式,那就多得很。最简单的就是:烧包内置大功率电炉丝,市电插头,方便随处可充。因为相变热机效率高到可与热电厂媲美,所以用市电充热仍是绿色环保的,就算热电厂烧煤,环境也不吃亏。 要达到更大的灵活性,烧包内应该内嵌专用换热器,以供外部充热循环。这样的好处是,电力不足的农村车主,可以用煤或柴火炉子充热。只要做好防火措施,甚至可将炉子随车带,随时想充就充,或像电池浮充电那样浮充热。 一旦搞成浮充热,车子就相当于配置了外燃机,跑车的同时也在烧燃料。此时烧包完全可以进一步瘦身,只要断火后仍能跑 1~2km 即可。这时候的 微烧包 相当于发挥了内燃机大飞轮的作用。 车顶还可以配置一个太阳能高温集热板,此法浮充烧包不足以替代外充,但是可以节省正式外充的能耗。 车主家安装一部大抛物面聚光镜,用其给烧包充热将节省大量充热成本,是值得鼓励的零碳绿色举措! 至于未来星罗棋布的充热站,开设成本低廉,不像特斯拉的充电桩那么昂贵,充热方式店家可灵活自定,反正司机客人不用傻等,交钱换完烧包就走。 下图为第一代改装蒸汽机烧包热动车的谍照,升级改造正在筹资中。 六、与利益集团的冲突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利益集团最满意当今的 内燃机 了,因为这种久经考验和早已技术成熟的热机, 格式化 了燃料市场--汽油、柴油、航空油,进而使得庞大的 石化 炼油工业、相关产业供应链、道路养护税费征收紧密绑定在一起。不但格式化了市场及相关政府职能构架,同时也格式化了消费者的思维定势。 一旦高效、经济的 外燃机 或 离 燃机 日臻成熟,势必引起前述各利益集团的冲突。因为外燃机迎合了自由供给的燃料性态,完全去掉了对燃料性态的格式化。 譬如说我这个发明中提到的未来车用烧包, 离线加(充)热 的方法不限:太阳能、柴火、煤炭、汽油、柴油、电热,甚至未经提炼的原油也可设计出一种炉子来烧。即便电力不通、没有加油站的偏僻农村,也能用柴火、生物质加热烧包,不影响机动车的运行。既然这样,还要炼油厂干啥呢? 很多国家将公路的修建养护成本,分摊到汽油柴油的售价中去了。若没有格式化好的这两类油料供应市场,政府如何找到替代征收方法,确实面临挑战! 机遇是:这项技术将逐步摆脱人类对化石能源的依赖,转而使用地球表面碳循环的清洁能源,以及零污染的太阳能,其结果定会使地球温室效应、雾霾、酸雨、生态恶化等逐步改善。善莫大焉! 与内燃机几乎同时代发明的 斯特林 ( Stirling )热机,本质上就是外燃机。很早以来人们一直寄予厚望。可惜因为其固有的低效率,始终未能在效率上战胜内燃机,因而从未取得商业化的成功,仅局限于学校的原理演示 教具 而已。 可喜可贺的是:我发明的新型固液相变热机,终于在效率上战胜了传统内燃机,因而这是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当惊世界殊的伟大发明! 七、结语 英语的相变 phase change 与变脸 face change 是一个意思。 把固相用于热机循环的一态,也算是别出心裁,完全不按科研套路出牌嘛。 恰巧,美国总统川普的变脸威力也特别巨大--地球也要抖三抖,且从不按牌理出牌。有鉴于此,特行使发明人的命名权,将此新型热机的英文名称定为Wei-Trump engine,以表彰铭记川普的雄才大略和特立独行式思维! 值此新发明问世之际,钢铁侠马斯克,风尘仆仆赶来上海,签约他的特斯拉电动车中国生产基地。 那么,烧包和电包,哪个才是你的包?坚信不久的将来,主流的回答一定是:烧包、烧包、再烧包! 虽然形势一派大好,但 革命尚未成功,同行仍需努力! 八、合作与共赢 欢迎有兴趣的投资方,以及有志于合作研发、开拓市场的生产厂家与我联系,提出建设性、竞争性的要约(best offer)。 我将投入全部精力,誓言哪怕在要约方的实验室或工厂打地铺,也在三年内要打造出全球第一台烧包车!所以还请细化你的要约,包括这些细节:入门费、安家费、年薪酬劳、地方政府扶持政策、未来量产后的销售分成计划、合作期间的改进部分的产权归属等等。 要约方还需配备足够 人才搭档, 至少下列技术领域的工程师或专家:机械、热力学、材料、液压、工艺、优秀钳工、内嵌软件等。 我将在所有要约中,挑选出最满意的合作方,尽快奔赴第一线开展各项工作。 谢谢大家的关心与捧场!
7460 次阅读|33 个评论
加一次油能跑1000公里,丰田的技术还领先中国几十年?
热度 1 chunkexue 2018-5-25 12:30
\0 \0 本文首发于瞭望智库 国务院总理当地时间5月11日上午在日本首相安倍晋三陪同下,来到位于苫小牧市的丰田汽车北海道厂区参观考察。 据媒体报道,丰田汽车特意将“最尖端”的汽车技术运到这一零部件厂展示给李总理,主要报道的技术有三个:多功能出行平台、自动驾驶、氢燃料电池车。网上同时还有一些说法,指丰田还拥有固态电池技术的纯电动车,以及加满油续航里程可达1000公里的汽车等。 在此我们不仅需要对丰田的尖端技术作一些评价,也需要澄清一些问题。 文 |汪涛 上海析易船舶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编辑 | 云贺 瞭望智库 本文为瞭望智库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在文前注明来源瞭望智库(zhczyj)及作者信息,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0 \0 整个参观过程几乎就是李总理与研发人员的问答过程 毫无疑问,经过了四十年改革开放,国内科技水平有了飞速进步,现在中国领导人去日本所看到的技术差距,与几十年前邓小平参观日本时的技术差距远远不可同日而语。 客观来说,日本丰田不仅在汽车技术领域依然保持世界领先,在生产制造上也有很多管理经验为世界制造业所模仿。 例如为全球业界称道的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准时制生产(Just in time,也叫零库存生产)等就是丰田公司创造的,甚至在生产管理上形成“丰田生产方式”的概念。 但是, 随着中国生产企业的大量崛起并向丰田等先进公司持续学习,现在中日之间的技术差距已经显著缩小了。 1 氢燃料电池车:丰田领先世界 首先来看多功能出行平台,这个事实上并不能算什么新的技术,而是一种应用创新,是把共享乘车、商品零售、货物运送等多种功能集成在一辆车上,这点毋庸多谈。 自动驾驶技术,包括美国和中国在内的很多公司也都在做,而且中国公司起步并不晚,技术水平可以说与国外相差不大。我个人始终认为对“自动驾驶”这个概念需要仔细地进行区分,不要去搞漫无边际的自动驾驶。要首先对技术载体进行严格的限定,例如地铁进行自动驾驶相对就比较容易实现;然后是有限定条件的自动驾驶,现阶段就想“一步到位”、实现在任意复杂城市路面上的无人驾驶,搞不好会成为又一个“第五代计算机”计划(注: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最后失败的科技发展计划)。 值得重视的是 丰田的氢燃料电池车 ,丰田的确是这一领域的世界领导者。 业界普遍认为 氢燃料电池车是终级的理想汽车技术 ,一方面原因是它在行驶过程中排放出的只是水,另一方面是氢气是各种气体中密度最小的,而燃料电池的氧化剂则是取自空气中的氧气(对比之下锂电池氢化剂则存在于电池本身),可以说是随时补给、取之不尽。事实上,一切燃料电池都具有类似的从空气中获取氧气作氧化剂从而减轻重量的优点,例如各种金属空气电池等。 传统的燃油车能量密度较高,从而续航里程较长,事实上也是利用了这一点。所以,氢燃料电池的比能量密度在理论上是比较高的,每公斤氢气的比能量密度可达约17千瓦时,这是现在锂电池(以三元锂电池来计算)的85倍左右。 在实际应用中,因为储氢罐等需要占一定重量,因此实际比能量密度会大幅度降低。总体上说现在整个储氢系统效率在5%,也就是整个储氢系统的总重量100公斤,实际储存的氢气是5公斤左右。这会使储氢系统的能量密度比理论上降低到20分之1。但就算这样, 一次加氢5公斤,其储存的能量也可使氢燃料电 池车续航里程达到600公里以上,与传统燃油车大致持平。 中国云铝股份等开发的铝空气电池,因为作为燃料的铝板是固体,可以不需要特别的容器存放和携带,因此其燃料部分的比能量密度效率近乎100%。理论上说1公斤铝板比能量密度可达8度电,现在实际水平可达接近4度电,所以铝空气电池从实际比能量密度来说是所有方案中最高的,业界曾寄予了厚望。但因很多实际问题,这种方案目前看来还不适合作为纯电动车的主动力方案,但作为备用电池却是极佳的。 \0 \0 2018款的丰田Mirai(日文“未来”之意)一次加满5公斤氢气的续航里程可以达到700公里。加氢过程在时间上与燃油车也差不多,每公里燃料使用成本大约为0.5元人民币,比燃油车略高一些。所以,如果 从使用习惯和使用成本上说,氢燃料电池车与现在的燃油车很接近, 接下来想要实现商业化普及,最关键的是要大量投资新建加氢站网络。 \0 \0 丰田Mirai 当然,自然界并不存在广泛可获取的氢,而需要通过消耗一定能量生产制取。所以对“氢能”这个说法是需要谨慎理解的。在现实能源产业中,氢只是一种能量转换的载体,而不是天然可开采的能源。生产氢的途径很广泛,且历史很久,已经算是一个传统产业了。以甲烷、甲醇、乙醇等很多化工原料为基础都可以制氢,通过电解法也可以直接用水来制氢。业界期待的最理想境界是直接用简单的方法 以太阳能或风能等为能源,通过电解水逆反应,从水中生产氢,这样全流程就非常环保了。 氢燃料电池车 的核心是氢燃料电池系统,这里面有 两个关键性的技术。一是氢燃料电池,二是氢的储存 。在这两个方面,丰田公司的技术的确都是世界最领先的。 氢燃料电池最核心的是催化反应部分,它将自带的氢气与取自空气中的氧气经过电化学反应产生电。催化反应需要用到极为昂贵的金属铂,这种金属每年全球产量只有200吨多一点,比黄金还要稀少得多。要降低燃料电池的成本,从技术上说关键是要尽可能减少铂的使用量,或者有替代铂的方案。丰田公司能做到将一辆氢燃料电池车的铂需求量进一步减少。业界也在积极寻求不用铂的催化技术,如果能实现就解决了燃料电池汽车制造成本上的一个最大的技术难题。 储存氢气也是一个很难的技术,因为氢分子实在是太小了,如果用一般的钢瓶储存,氢气分子都会钻到钢材的缝隙中去,产生叫“氢脆”的问题,使钢瓶的强度下降。因此,需要将氢气以700个大气压储存在复合材料制作的特殊氢气罐里。毫无疑问,其品质对安全保证是很关键的。不过,氢气储存在安全性上也有它的优点,即使它发生泄露,由于氢气比空气轻,它会迅速向上漂,而不象汽油泄露那样流得到处都是。汽车里泄露的汽油一旦着火,极大概率是会迅速把整个汽车烧毁。所以 从理论上说氢燃料电池车至少比燃油车更为安全。 丰田公司的氢气罐可以做到用世界上最强武器之一——美军海军陆战队使用的M82A3式狙击步枪都打不穿的地步。 由此看来, 氢燃料电池车能否大规模普及,关键点还是在催化剂上能否有大的突破。 此外, 氢燃料电池因为其较高的比能量密度,不仅在新能源车上有应用,而且在无人机等其他领域也有较广泛的应用价值。 2 固态电池技术:日本有生产工艺优势 对于电池行业来说,固态电池并不是一个陌生概念。早在2012年苹果公司就已经开始了全固态电池技术的专利布局,随后包括丰田在内的一些知名厂商也在这个领域有所投入。 纯电动车的成本主要体现在电池上。为了使普通读者更容易理解,我把电动汽车锂电池技术大致 分成四个大的时代 : 第一代是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在100 Wh/kg(每公斤瓦时)左右。 第二代是三元锂电池,200 Wh/kg左右。 第三代是固体电解质锂电池,现在业界叫“固态电池”,300 Wh/kg左右。 第四代是锂硫电池等,400 Wh/kg左右。 当然,每一代的技术并非完全单一,而是会有很多不同变化。甚至就是三元锂电池本身就有很多种。但以上大致的分代可以使我们对纯电动车未来的发展趋势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特斯拉一开始就采用的是第二代的三元锂电池中的镍钴铝技术,中国2017年纯电动车普遍采用镍钴锰三元锂电池。 固态电池,事实上是指第三代的固体电解质锂电池。中国在固体电解液电池上也有技术积累,而且在第四代的技术上也有很多单位在开发。只是在具体电池生产工艺上,日本和韩国的三星、LG等还是有长期技术优势的。一般来说,电池的能量密度越高,每千瓦时的存储成本就越低。 对续航里程问题,不同汽车的用户体验可能会有些不同。我个人认为 纯电动车的续航里程会经历这么一个变化过程: 最初因为电池太贵,因此续航里程很短,只有120公里; 随着电池成本持续地大幅度降低,续航里程不断增长; 由于充电设施还不是很普及,充电不是很方便,用户对续航里程需求还会在一定时间持续增长,现在400公里甚至更长续航里程的纯电动车款已经很多了; 未来充电设施越来越普及,充电越来越方便,到处都可以充电,再加上各种电动车充电宝产品流行,用户并不需要买很长续航里程的电动车,购买电动车的成本又极大降低。 固态电池的安全性比液态锂电池高很多,而且续航里程很长。固态电池普及后,纯电动车的成本可达到与现在燃油车接近的程度。 不过,这项技术开发有难度,目前这方面研究最深的就是丰田汽车,但也一直没有实现商业化量产。于是, 日本政府决定和企业联起手来加快固态电池的研发。 据报道,日本经济产业省将向“锂电池材料评价研究中心(LIBTEC)”出资16亿日元,这家研究中心是由旭化成、东丽和Kuraray等化工企业成立的,现在丰田、日产和本田三大车企和松下、GSYUASA等电池企业也将加入其中。 除了加快技术研发,日本经济产业省还计划向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提出申请来推动固态电池国际标准的制定,这样就能从一开始掌握更多话语权,从而在电动汽车的电池领域获得领先地位。 3 加一次油跑1000公里: 汽车公司很快都能做到 目前新能源车主要是三个方案:最早出现的混合动力、纯电动、氢燃料电池。丰田公司在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两个技术上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那么有传言说丰田 开发出加一次油可以跑1000公里的车 ,这是真的吗? 其实, 不仅丰田能做到,很快几乎每家汽车公司都能做到了。 因为现在开发燃油车的公司也都在向混合动力方向发展。这种混合动力是用燃油发动机发电,用电机驱动。其 显著好处包括: 一是燃油发动机可以稳定地工作,在最佳效率状态发电; 二是不用齿轮箱了; 三是利用了电机驱动的好处,在各种转速下扭矩大致是均衡的; 四是电驱动可以进行能量回收。 电机驱动可以使百公里耗油显著降低。如果只是用燃油发动机本身改进,效率几乎不太可能降到百公里油耗5升以下。但采用混动的方案,可以比较容易做到百公里耗油4升左右甚至更低,在城市复杂工况下做到这种省油的水平也是可以的。这样,原来加满油40-50升只能跑400-600公里的车,现在就都可以跑上千公里了。 如果是插电增程式混动,电池本身有50到100公里左右的续航里程,可以采用充电方式在城市内跑,跑长途用燃油增程,相当于内置充电宝。丰田是混合动力车的先驱,2017年丰田新能源车全球销量达到152万辆,主要就是靠混合动力技术实现的,并且在混合动力技术上已经有20年的积累,至2017年,丰田以混合动力车为主的新能源车全球累积销量达到1147万辆。 大多数人认为混合动力是一个过渡方案,问题是这个过渡时间会有多长。这取决于纯电动和燃料电池车的发展情况。前两年混合动力车在中国新能源车销量中的比例呈下降状态,但2017年至今混合动力车占比又快速上升。 混合动力车和氢燃料电池车在续航里程上都有优势,混合动力车又可直接利用原来燃油车普遍存在的加油网络系统,因此对续航里程有较高要求的用户现在还是会青睐前者。 要想对新能源车历史、现状和相关技术,尤其电池技术未来发展有一个系统和全面的了解,对所遇到的各种相关疑惑和问题该如何理解,并且想知道如何购买和使用新能源车,《纯电动一统天下》这本书第一次系统和全面地给读者作出了分析和解答。 作者简介:汪涛 独立学者 人类第三次科学革命倡导者,纯科学理论体系创始人 云铝股份(000807)独立董事 浙江宇视科技 顾问 上海析易船舶 联合创始人、总经理 中央民族大学中俄能源研究院 客座教授 中关村长风联盟 国际化导师 中国农投会、中关村京港澳青年创新中心等创业导师 中兴通讯(000063)国际市场管理体系奠基人 著 作: 《实验、测量与科学》 《即将来临的粮食世界大战》 《纯电动:一统天下》 《超越战争论——战争与和平的数学原理》 《生态社会人口论》 《通播网宣言》 《科学经济学——看见看不见的手》( 即将出版 ) 微信公众号:纯科学 新浪微博@汪涛_纯科学
个人分类: 纯科学|3543 次阅读|1 个评论
我们对人类的贡献124电动车自动灭火方法
fmjzzh 2017-9-9 06:31
我们对人类的贡献124电动车自动灭火方法 一就消防工程设计中心 万睿(北京)防火工程技术研究院 天津益有充电桩科技有限公司 天津名起工业外观设计有限公司 臧筑华 高冰 魏德立 杨永安 江菊元 卢书华 沈荣灿 王忠孝 微信: 18616523185 qq : 342730465 jnjpzj@126.com
个人分类: 灵感语录|18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未来的轮胎是这样,自动适应地形,还能分解爬楼梯
flysky97 2017-5-23 21:35
互联网曾经也是混乱无序,江湖纷争不断,硝烟四起。火并之后终于还是有很多人得以度过寒冬而笑到了最后…… 看如今的共享单车与十几年前的互联网是何其相似!难怪也有人把共享单车的出现比作互联网时代下半场开场的标志! 当共享单车不同品牌的猪还在风口飞舞的时候,当不同共享单车公司还在绞尽脑汁增加用户粘性的时候,滴的一声,支付宝几乎分分钟一统江湖了。这就是平台的力量。 支付宝正式宣布:ofo、永安行、小蓝、funbike、优拜等共享单车品牌与蚂蚁金服达成合作。从4月29日起,用户直接通过支付宝扫一扫,就可解锁这些品牌的共享单车 : 如果支付宝将个人的消费倾向,消费能力和个人单车使用数据结合起来,估计有辆单车放在你的面前,马云就能从概率上判断你是骑还是不骑。这事想想是不是挺可怕的!一直觉得共享单车或汽车和高德或墨迹是有机会合作的,现在看来一点机会都没有了。支付宝始终还是领先一步,其实支付宝也必须这么折腾,要不然它也会分分中被什么“免付宝”之类的吃掉。 这一枪打响,无疑是又一场大革命,将无现金社会、信用城市、大数据、共享经济完美的链接起来。 今后,除了摩拜单车成为腾讯旗下一员外,江湖上再也没有所谓小黄车、小蓝车、小绿车的区别了,统统都是支付宝单车! 那么,如今的共享单车未来又将会面临怎样的洗牌(是竞争还是合作)呢?未来,又该如何以共享单车为载体实现利润最大化?—— 这些恐怕又是商业大佬的智囊们所要研究的课题吧! 颠覆无处不在,未来已来!(在我文章的最后,大家看一下未来的轮胎有可能是什么样子) 一段关于未来轮胎的视频火了,看视频里各种屌炸天的轮胎,未来我们是不是也能使用这样的轮胎,生活在这样的城市里呢? 视频里的概念轮胎是韩泰轮胎设计的,韩泰轮胎成立于1941年,是韩国第一家轮胎企业,为乘用车、轻卡、货车、巴士和专用赛车提供子午轮胎。在全球有五家研发中心,产品遍及全球180个国家,1996年进入中国。 Tiltreadtire—— RevolutionofSporttire 斜面胎设计采用了一种免充气轮胎,然后利用倾斜胎面的方式来获得更有力的转弯性能,消除不必要的胎面磨损和爆胎可能性。这是一款革命性的运动汽车轮胎。 一段关于未来轮胎的视频火了,看视频里各种屌炸天的轮胎,未来我们是不是也能使用这样的轮胎,生活在这样的城市里呢?前方高能!!! 看完是不是也被震撼到了,反正小编已经献上膝盖! 视频里的概念轮胎是韩泰轮胎设计的,韩泰轮胎成立于1941年,是韩国第一家轮胎企业,为乘用车、轻卡、货车、巴士和专用赛车提供子午轮胎。在全球有五家研发中心,产品遍及全球180个国家,1996年进入中国。 Tiltreadtire—— RevolutionofSporttire 斜面胎设计采用了一种免充气轮胎,然后利用倾斜胎面的方式来获得更有力的转弯性能,消除不必要的胎面磨损和爆胎可能性。这是一款革命性的运动汽车轮胎。 直道:用最高抓地力实现直道上的高速飞驰 。 图片来源:http://www.hankooktire.com/cn/ 极限转弯:通过一个倾斜系统,在转弯时,获得最大化的接地面积比和最大的表面张力分散度,实现动力十足但极为稳定的转弯。 图片来源: http://www.hankooktire.com/cn/ 免充气轮胎——高弹性聚氨酯无气轮胎,避免爆胎。 三个分离马达——转弯时调节每个轮胎的速度。    Motivtire——兴奋与冒险 Motiv具有良好性能,可以应对极端路况,全无爆胎之忧。 图片来源: http://www.hankooktire.com/cn/ 可变花纹块——高弹性聚氨酯花纹块,可根据地形改变形状。 倾斜中心轮毂——利用弹性腔体和扩展胎面,提供终极抓地力。       图片来源: http://www.hankooktire.com/cn/    eMembranetire—— 最智能的混合动力轮胎 eMembrane不仅提供卓越的燃油效率,还提供杰出的高速行驶抓地力。 图片来源: http://www.hankooktire.com/cn/ 燃油效率——较小的接地面可以降低滚动阻力,降低能量消耗。 全面抓地力——轮辋向两侧伸展,扩大胎面,通过更宽的接地面来实现更高的抓地力和更好的转弯性能。 Mag-tractire——智能未来胎 Mag-trac是一款智能轮胎,突破了轮胎的固有结构。 通过磁场的空腔,可以使汽车行驶得更舒适、更安静。 图片来源: http://www.hankooktire.com/cn/ 待机——相同磁极间的斥力,使得轮胎更舒适地站立。 滚动——瞬间电流产生的相反磁极推动轮胎滚动。
个人分类: 科技|3244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4 00: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