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潘家园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逛潘家园书画区
xjtuhyg 2019-12-14 10:05
逛潘家园书画区 其一 工描写意墨书香, 良莠纷呈聚展堂。 海纳万千北创客, 画作唯盼粉丝藏。 其二 草根创业望萌发, 画浪淘沙出大侠。 合璧中西笔意妙, 百花园里争芬华。
个人分类: 雨佳诗词|3718 次阅读|0 个评论
游览潘家园瓷器交易专区
xjtuhyg 2019-12-13 09:15
游览潘家园瓷器交易专区 其一:有感北京最具特色的瓷器交易区 官汝哥钧定耀窑, 青花粉彩珐琅 娇 。 千年技艺釉形美, 瓷海奇珍任君挑。 ●官汝哥钧定耀窑:指中国古代六大名窑,即官窑、汝窑、哥窑、钧窑、定窑、耀窑。 其二: 请景德镇观音菩萨瓷坐像 转让商言要撤摊, 观音像造乾隆年。 明知仿品了心意, 诚请阖家佑泰安。
个人分类: 雨佳诗词|1978 次阅读|0 个评论
游览潘家园旧书刊区并淘书
xjtuhyg 2019-12-12 10:49
游览潘家园旧书刊区并淘书 其一 葛洪抄怨借书难, 今有交流旧物园。 芸帙万千任选宝, 觅得名著待精研。   注释:芸帙(yunzhⅰ):古代代称书籍。 其二 路线斗争遇数遭, 几多文献因人烧。 欲窥王谢堂前事, 莫忘地摊书海淘。
个人分类: 雨佳诗词|1899 次阅读|0 个评论
游览潘家园石雕石刻区
xjtuhyg 2019-12-11 16:24
游览潘家园石雕石刻区 石 镌 列阵尽圆雕, 百态千姿技艺高。 博采民俗儒释道, 细观仿品认前朝。
个人分类: 雨佳诗词|2169 次阅读|0 个评论
逛潘家园古玩旧货市场
xjtuhyg 2019-12-11 11:20
逛潘家园古玩旧货市场 其一 旧玩市场潘家园, 集散文遗天下先。 满目琳琅罗万象, 收藏伟业蕴民间。 其二 拣漏炼晴学理钱, 某人暴富坊间传。 劝卿莫做邯郸梦, 陶冶品情法自然。   ● 文遗:文化遗产。   ●潘家园旧货市场位于北京东三环南路潘家园桥西南,占地4.85万平方米。市场分为地摊区、古建房区、古典家具区、现代收藏区、石雕石刻区、餐饮服务区等六个经营区。主营古旧物品、珠宝玉石、工艺品、收藏品、装饰品等。现市场形成于1992年,是伴随着民间古玩艺术品交易的兴起和活跃逐步发展起来的,已成为一个古色古香的传播民间文化的大型古玩艺术品市场,也是全国品类最全的收藏品市场、最大的民间工艺品集散地。经营的主要物品有仿古家具,文房四宝、古籍字画、旧书刊、玛瑙玉翠、陶瓷、中外钱币、竹木骨雕、皮影脸谱、佛教信物、民族服装服饰、文革遗物等。市场是藏品展示的窗口,藏家交流的平台,藏友淘宝的乐园。
个人分类: 雨佳诗词|2393 次阅读|0 个评论
昨天到潘家园旧书市场
热度 1 biofuture 2013-9-22 22:49
买了一行李车书,回来拿出来放在桌子上,有两堆,还挺高的,哈哈。 潘家园的旧书真的是很便宜啊!很多十元三本的,也有五元一本,十元一本的,甚至有一元的,也有稍贵点的大部头,比起目前新书来说,还是便宜得很多很多了!书类型比较杂,文史艺术书法类比较多,科普科技类的就几乎没有了,好容易看到一本还包着透明塑料膜的貌似新书的医学方面的分子生物学,科学出版社的,定价198元,摊主要价120元,按说也便宜不少了,可是还是超出了我的预期,加上估计我其实买回来也不会看,就没买,呵呵。我买的基本都是旧版本的小说,非常便宜,而且盗版书的概率很小,也就遇上错别字的概率很小,这样的书读起来很舒服! 推荐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逛逛!也许能有所收获呢。不过要注意,那里只每周六日才有书市,而且得不下雨,因为是露天的。平日里就尽是卖假古董文物的啦! 昨天无论是旧书摊前,还是真假古董店摊内外,以及红红绿绿的真真假假的宝石、珠子摊位边,都是满满的人!都难以顺畅通行。想淘宝的人真多啊!
9296 次阅读|3 个评论
浏览潘家园旧货市场敞蓬分区摊位部分照片(二)
黄安年 2013-4-25 14:45
浏览潘家园旧货市场敞蓬分区摊位部分照片(二)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3 年 4 月 25 日 发布 介绍称:“北京潘家园旧货市场位于 北京三环路 的东南角,是全中国最大的旧货市场,周一至周五店铺商户和大棚一区二区开放,周六日所有店铺地摊全开放,全年不歇市,人气极旺。经营各种珠宝玉石、文物书画、文房四宝、瓷器及木器家具等,共有三千多个摊位,中国的24个省市都有人在此设摊经营,还有许多少数民族在此经经本民族产品,因此经营的商品除了食品外可以说是五花八门。这里是北京最便宜的旧货市场,也有人说它像一个博物馆,历史悠久,素有“鬼市”之称,吸引着大批中外游客。” 昨天 9:30 —14:00, 我们来到潘家园访金明轩主 , 金明轩主陪同我们参观潘家园旧货市场 , 增长了不少知识。这里是潘家园旧货市场的敞蓬分区摊位部分照片(一)26张,(二)14张。 潘家园旧货市场 求助编辑 百科名片 潘家园旧货市场 北京潘家园旧货市场位于 北京三环路 的东南角,是全中国最大的旧货市场,周一至周五店铺商户和大棚一区二区开放,周六日所有店铺地摊全开放,全年不歇市,人气极旺。经营各种珠宝玉石、文物书画、文房四宝、瓷器及木器家具等,共有三千多个摊位,中国的24个省市都有人在此设摊经营,还有许多少数民族在此经经本民族产品,因此经营的商品除了食品外可以说是五花八门。这里是北京最便宜的旧货市场,也有人说它像一个博物馆,历史悠久,素有“鬼市”之称,吸引着大批中外游客。 简介 北京 潘家园 旧货市场是一个经营范围极广的市场,占地四万八千五百平方米。 潘家园旧货市场 市场的经营者来自北京、 天津 、河北、 河南 、广西、 江西 、云南、新疆、 西藏 等二十四个省、市、 自治区 ,涉及汉、回、满、苗、侗、维、蒙、藏、 朝鲜 等十几个民族,市场经营的主要物品有珠宝玉石、仿古家俱、文房四宝、古籍字画、旧书刊、陶瓷、中外钱币、竹木牙雕、皮影脸谱、佛教信物、民族服装、服饰、文革遗物及生活用品等。市场内有北京大学宝石鉴定中心还可当场为珠宝玉石出具权威证书或提供咨询。 潘家园旧货市场是购买、鉴赏古玩旧货、工艺品、收藏品、装饰品的绝好去处。由于市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快捷便利,民间特色浓郁,交易方式灵活,深受广大中外宾客的喜爱。市场被新闻媒体称为“全国最大的旧货市场”、“全国最大品类最全的收藏品市场”、“全国最大的民间工艺品集散地”,逛潘家园旧货市场已成为众多国内外宾客到京旅游的景点之一。 市场全体同仁将以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繁荣文化市场,促进国际民间交流为己任,不断加强设施建设,完善市场功能,规范市场管理,逐步将其建设成为一个集购物、旅游、鉴赏、休闲、娱乐、服务为一体的民间文化交流基地。市场诚邀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国内外宾客及收藏爱好者光临惠顾“潘家园” 。 潘家园旧货市场2004年在“首届中国收藏界年度排行榜颁奖大会”上,通过社会公众投票,被评为“全国十大古玩市场”。2013年2月28日,由北京日报报业集团、北京市商业联合会共同主办、市商务委等相关委办局支持的“2012年度(第八届)北京十大商业品牌”揭晓,中国驰名商标“潘家园”喜获“北京十大商业品牌”荣誉称号, “潘家园”已成为地域文化的载体,成为一种特色的文化象征,一个牵动乡土情怀的称谓,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笔无形资产。 编辑本段 出行介绍 潘家园旧货市场形成于1992年,位于北京东三环南路 潘家园 桥西南,占地4.85万平方米。是一个 假日 特色市场,也是 中国 最大的古玩和旧货市场。市场占地3.34万平方米,周末顾客数以万计。是喜欢 古玩 和古董的中外人士“淘金”的宝地。 潘家园旧货市场市场分为地摊区、古建房区、古典家具区、现代收藏区、石雕石刻区、餐饮服务区等六个经营区。主营古旧物品、 工艺品 、收藏品、装饰品,年成交额达数亿元。市场拥有4000余家经营商户,经商人员近万人,其中百分之六十的经营者来自 北京 以外的二十八个省、市、自治区,涉及汉、回、满、苗、侗、维、蒙、朝鲜等十几个民族。伴随着民间古玩艺术品交易的兴起和活跃逐步发展起来的,已成为一个古色古香的传播 民间文化 的大型古玩艺术品市场。 影响力 潘家园旧货市场是 中国 人气最旺的古旧物品市场,影响力巨大。市场坐店商铺全年365天开市,地摊每周末开市,周末开市日客流量达六、七万人,其中外宾近万人。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阶层、不同信仰的游客在这里交融。 美国 前总统克林顿夫人 希拉里 、美国众议院议长哈斯德、 希腊 总理希米蒂斯、 罗马尼亚 总理纳斯塔塞、 斯里兰卡 总统库马拉通加夫人、 泰国 公主诗琳通等数十位外国政要曾来这里游览购物。“登长城、吃烤鸭、游故宫、逛潘家园”已成为外国游客到 中国旅游 的重要项目。市场是中国品类最全的收藏品市场。经营的主要物品有仿古家具,文房四宝、古籍字画、旧书刊、玛瑙玉翠、陶瓷、中外钱币、竹木骨雕、皮影脸谱、佛教信物、民族服装服饰、文革遗物等。市场是藏品展示的窗口,藏家交流的平台,藏友淘宝的乐园。市场是中国最大的民间工艺品集散地。有 衡水 的鼻烟壶、 杨柳青 的年画、 江苏 的绣品、东阳的木雕、 曲阳 的石雕石刻、 山东 的皮影、江西的瓷器和水晶饰品、 宜兴 的紫砂、 陕西 的青铜器、云南的服饰、西藏的佛教用品、新疆的白玉、 台湾 的交趾陶等。这些不同民间特色的工艺品从中国各地汇聚潘家园,又从这里销往中国各地和世界。 常玩潘家园的行家都知 道,要想淘到好货,就得逛“鬼市”……一直以来有个说法,外国人来北京一定要做三件事:“登长城,吃烤鸭,逛潘家园”。登长城,吃烤鸭,是毫无疑问的,但逛潘家园有那么重要吗? 此处的潘家园,专指位于北京东三环南路的“潘家园旧货市场”。 潘家园的货色实在无法统一称呼,旧货的说法其实很勉强。事实上,这里几乎要什么有什么,新货更是多得很。细数起来,诸如仿古家具、古籍字画、玛瑙玉石、陶瓷、中外钱币、宗教用品、民族服饰、“文革”遗物、春宫画……还有人在这里卖手艺,比如“葫芦徐”。 如果非要归纳出潘家园货色的共同性格,大概可以叫“奇货”,也就是稀奇古怪的东西。正因为如此,秋天时竟然有人把蝈蝈也拿到这里来卖。 如果把潘家园的货色组合起来,兵器系列可以武装一支古典军队;乐器系列可以组织数个乐队;戏剧行头可以打扮一个京剧团、藏戏团;可以建庙;可以建一个荣国府,一个翰林院,一个古钱庄,一个图书馆…… 总之,潘家园比任何一个博物馆的藏品都要丰富得多。你想到的任何东西都可以拿来卖,卖不卖得出去不好说,但至少没人会笑话你。 历史 潘家园最具江湖感觉的景象是鬼市。“鬼市”说的是凌晨三四点钟专卖古董的一种临时集市,说起“鬼市”还要追溯到清末民初。当时国运衰落,许多达官显贵家道中落,便偷拿了家中的古玩站街变卖。毕竟这是件有失身份的事,只能选在凌晨三四点打着灯笼交易,这样买主看不到脸。因看起来像鬼一样,以此得名。所以古董行都知道,鬼市出好货。 潘家园每周有两天鬼市,周六和周日,其中周六鬼市尤为火爆。凌晨4点钟,潘家园门口人影憧憧,摊主们用三轮车载着装满小件工艺品的纸箱子,顾客们开着车、走着路聚集在潘家园市场门外,噌杂拥挤,把大门顶得叮咚作响。等到4点半大门一开,人群一拥而入,迅速各就各位。 开市以后,虽然人多,但市场并不喧哗,大家都在窃窃私语。老顾客人手一只手电筒,本意是为了把货看得更清楚,这都是从上辈子传下来的规矩了,倒不必那么隆重,因为潘家园市场的灯非常亮。但手电筒是必须要带的,这只是一个标志,说明买家懂行。 天渐渐亮了,鬼市时间结束,市场继续营业,此时就可以看清楚大家的表情了。卖家的动机都一样,赚钱:而买家绝对是一道风景,人人不同:有专心致志真心淘货的,有来打探自家藏宝的大概价钱的,有附庸风雅的,有看热闹的。 尽管潘家园人的身份、动机千差万别,但还是形成了一些约定俗成的规矩。比如,别人拿在手里的东西,你不能问价。要等别人放下,你再拿起来问价;不能因为被人捡漏就恼羞成怒,要认栽。 既然是江湖,就少不了传奇般的发迹故事。 潘家园里老头老太太很多,他们年轻时也许根本没想过当富翁,本来只是想在晚年找个营生,有一搭没一搭地做,结果就成了先富起来的人。这里很多人90年代中期就靠一块破布起家,房车都有、身家数百万的人比比皆是。 以上的发迹故事是真实的。如果提起传说中的发迹故事,那简直就没边了。比如说,有人花15元买了把宝剑,结果卖了15万;有人花300元钱买了个碟子,经鉴定竟然是元青花,结果卖了37万;有人花300元买了1副麻将,结果卖了6万…… 所以很多行内人都说,潘家园是一个传奇。 评价 潘家园旧货市场2004年在“首届中国收藏界年度排行榜颁奖大会”上, 通过社会公众投票,被评为中国十大古玩市场。潘家园旧货市场带动了周边地区古玩市场的崛起兴盛。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对艺术品、收藏品等精神层面的认识和需求不断增加,潘家园必然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成为一个牵动乡土情怀的称谓,成为一种特色鲜明的文化象征,成为地域文化的载体,成为 中华民族 文化宝库中的一笔无形资产。 相关报道 潘家园这个名扬海外的中国最大的旧货市场,作为北京的知名古玩集散地,每天都能吸引中国各地的“淘宝者”慕名而来。逛潘家园的顾客,不用再一边忙着“淘宝”,一边担心自己的车放得不是地方了。就在潘家园旧货市场西侧,一座可以容纳近500辆车的立体停车库已拔地而起,如今,潘家园“停车难”的老问题大大缓解。 来到潘家园,能看到仿古家具、 文房四宝 、古籍字画、旧书刊、玛瑙玉翠、 陶瓷 、中外钱币、竹木牙雕、皮影脸谱、民族服装、服饰、“文革”遗存及生活用品等等,琳琅满目,无奇不有。由于市场地理位置优越,民间特色浓郁,交易方式灵活,潘家园深受广大中外宾客的喜爱。逛潘家园旧货市场已成为众多海内外宾客到京旅游和淘宝的景点之一。 http://baike.baidu.com/view/389837.htm?fromId=1469345 1, 2, 3, 4, 5, 6, 7, 8 , 9, 10, 11, 12, 13, 14,
个人分类: 摄影图片集锦(10-11)|3467 次阅读|0 个评论
浏览潘家园旧货市场敞蓬分区摊位部分照片(一)
黄安年 2013-4-25 14:25
浏览潘家园旧货市场敞蓬分区摊位部分照片(一)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3 年 4 月 25 日 发布 介绍称:“北京潘家园旧货市场位于 北京三环路 的东南角,是全中国最大的旧货市场,周一至周五店铺商户和大棚一区二区开放,周六日所有店铺地摊全开放,全年不歇市,人气极旺。经营各种珠宝玉石、文物书画、文房四宝、瓷器及木器家具等,共有三千多个摊位,中国的24个省市都有人在此设摊经营,还有许多少数民族在此经经本民族产品,因此经营的商品除了食品外可以说是五花八门。这里是北京最便宜的旧货市场,也有人说它像一个博物馆,历史悠久,素有“鬼市”之称,吸引着大批中外游客。” 昨天 9:30 —14:00, 我们来到潘家园访金明轩主 , 金明轩主陪同我们参观潘家园旧货市场 , 增长了不少知识。这里是潘家园旧货市场的敞蓬分区摊位部分照片(一)26张,(二)14张。 潘家园旧货市场 求助编辑 百科名片 潘家园旧货市场 北京潘家园旧货市场位于 北京三环路 的东南角,是全中国最大的旧货市场,周一至周五店铺商户和大棚一区二区开放,周六日所有店铺地摊全开放,全年不歇市,人气极旺。经营各种珠宝玉石、文物书画、文房四宝、瓷器及木器家具等,共有三千多个摊位,中国的24个省市都有人在此设摊经营,还有许多少数民族在此经经本民族产品,因此经营的商品除了食品外可以说是五花八门。这里是北京最便宜的旧货市场,也有人说它像一个博物馆,历史悠久,素有“鬼市”之称,吸引着大批中外游客。 简介 北京 潘家园 旧货市场是一个经营范围极广的市场,占地四万八千五百平方米。 潘家园旧货市场 市场的经营者来自北京、 天津 、河北、 河南 、广西、 江西 、云南、新疆、 西藏 等二十四个省、市、 自治区 ,涉及汉、回、满、苗、侗、维、蒙、藏、 朝鲜 等十几个民族,市场经营的主要物品有珠宝玉石、仿古家俱、文房四宝、古籍字画、旧书刊、陶瓷、中外钱币、竹木牙雕、皮影脸谱、佛教信物、民族服装、服饰、文革遗物及生活用品等。市场内有北京大学宝石鉴定中心还可当场为珠宝玉石出具权威证书或提供咨询。 潘家园旧货市场是购买、鉴赏古玩旧货、工艺品、收藏品、装饰品的绝好去处。由于市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快捷便利,民间特色浓郁,交易方式灵活,深受广大中外宾客的喜爱。市场被新闻媒体称为“全国最大的旧货市场”、“全国最大品类最全的收藏品市场”、“全国最大的民间工艺品集散地”,逛潘家园旧货市场已成为众多国内外宾客到京旅游的景点之一。 市场全体同仁将以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繁荣文化市场,促进国际民间交流为己任,不断加强设施建设,完善市场功能,规范市场管理,逐步将其建设成为一个集购物、旅游、鉴赏、休闲、娱乐、服务为一体的民间文化交流基地。市场诚邀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国内外宾客及收藏爱好者光临惠顾“潘家园” 。 潘家园旧货市场2004年在“首届中国收藏界年度排行榜颁奖大会”上,通过社会公众投票,被评为“全国十大古玩市场”。2013年2月28日,由北京日报报业集团、北京市商业联合会共同主办、市商务委等相关委办局支持的“2012年度(第八届)北京十大商业品牌”揭晓,中国驰名商标“潘家园”喜获“北京十大商业品牌”荣誉称号, “潘家园”已成为地域文化的载体,成为一种特色的文化象征,一个牵动乡土情怀的称谓,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笔无形资产。 编辑本段 出行介绍 潘家园旧货市场形成于1992年,位于北京东三环南路 潘家园 桥西南,占地4.85万平方米。是一个 假日 特色市场,也是 中国 最大的古玩和旧货市场。市场占地3.34万平方米,周末顾客数以万计。是喜欢 古玩 和古董的中外人士“淘金”的宝地。 潘家园旧货市场市场分为地摊区、古建房区、古典家具区、现代收藏区、石雕石刻区、餐饮服务区等六个经营区。主营古旧物品、 工艺品 、收藏品、装饰品,年成交额达数亿元。市场拥有4000余家经营商户,经商人员近万人,其中百分之六十的经营者来自 北京 以外的二十八个省、市、自治区,涉及汉、回、满、苗、侗、维、蒙、朝鲜等十几个民族。伴随着民间古玩艺术品交易的兴起和活跃逐步发展起来的,已成为一个古色古香的传播 民间文化 的大型古玩艺术品市场。 影响力 潘家园旧货市场是 中国 人气最旺的古旧物品市场,影响力巨大。市场坐店商铺全年365天开市,地摊每周末开市,周末开市日客流量达六、七万人,其中外宾近万人。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阶层、不同信仰的游客在这里交融。 美国 前总统克林顿夫人 希拉里 、美国众议院议长哈斯德、 希腊 总理希米蒂斯、 罗马尼亚 总理纳斯塔塞、 斯里兰卡 总统库马拉通加夫人、 泰国 公主诗琳通等数十位外国政要曾来这里游览购物。“登长城、吃烤鸭、游故宫、逛潘家园”已成为外国游客到 中国旅游 的重要项目。市场是中国品类最全的收藏品市场。经营的主要物品有仿古家具,文房四宝、古籍字画、旧书刊、玛瑙玉翠、陶瓷、中外钱币、竹木骨雕、皮影脸谱、佛教信物、民族服装服饰、文革遗物等。市场是藏品展示的窗口,藏家交流的平台,藏友淘宝的乐园。市场是中国最大的民间工艺品集散地。有 衡水 的鼻烟壶、 杨柳青 的年画、 江苏 的绣品、东阳的木雕、 曲阳 的石雕石刻、 山东 的皮影、江西的瓷器和水晶饰品、 宜兴 的紫砂、 陕西 的青铜器、云南的服饰、西藏的佛教用品、新疆的白玉、 台湾 的交趾陶等。这些不同民间特色的工艺品从中国各地汇聚潘家园,又从这里销往中国各地和世界。 常玩潘家园的行家都知 道,要想淘到好货,就得逛“鬼市”……一直以来有个说法,外国人来北京一定要做三件事:“登长城,吃烤鸭,逛潘家园”。登长城,吃烤鸭,是毫无疑问的,但逛潘家园有那么重要吗? 此处的潘家园,专指位于北京东三环南路的“潘家园旧货市场”。 潘家园的货色实在无法统一称呼,旧货的说法其实很勉强。事实上,这里几乎要什么有什么,新货更是多得很。细数起来,诸如仿古家具、古籍字画、玛瑙玉石、陶瓷、中外钱币、宗教用品、民族服饰、“文革”遗物、春宫画……还有人在这里卖手艺,比如“葫芦徐”。 如果非要归纳出潘家园货色的共同性格,大概可以叫“奇货”,也就是稀奇古怪的东西。正因为如此,秋天时竟然有人把蝈蝈也拿到这里来卖。 如果把潘家园的货色组合起来,兵器系列可以武装一支古典军队;乐器系列可以组织数个乐队;戏剧行头可以打扮一个京剧团、藏戏团;可以建庙;可以建一个荣国府,一个翰林院,一个古钱庄,一个图书馆…… 总之,潘家园比任何一个博物馆的藏品都要丰富得多。你想到的任何东西都可以拿来卖,卖不卖得出去不好说,但至少没人会笑话你。 历史 潘家园最具江湖感觉的景象是鬼市。“鬼市”说的是凌晨三四点钟专卖古董的一种临时集市,说起“鬼市”还要追溯到清末民初。当时国运衰落,许多达官显贵家道中落,便偷拿了家中的古玩站街变卖。毕竟这是件有失身份的事,只能选在凌晨三四点打着灯笼交易,这样买主看不到脸。因看起来像鬼一样,以此得名。所以古董行都知道,鬼市出好货。 潘家园每周有两天鬼市,周六和周日,其中周六鬼市尤为火爆。凌晨4点钟,潘家园门口人影憧憧,摊主们用三轮车载着装满小件工艺品的纸箱子,顾客们开着车、走着路聚集在潘家园市场门外,噌杂拥挤,把大门顶得叮咚作响。等到4点半大门一开,人群一拥而入,迅速各就各位。 开市以后,虽然人多,但市场并不喧哗,大家都在窃窃私语。老顾客人手一只手电筒,本意是为了把货看得更清楚,这都是从上辈子传下来的规矩了,倒不必那么隆重,因为潘家园市场的灯非常亮。但手电筒是必须要带的,这只是一个标志,说明买家懂行。 天渐渐亮了,鬼市时间结束,市场继续营业,此时就可以看清楚大家的表情了。卖家的动机都一样,赚钱:而买家绝对是一道风景,人人不同:有专心致志真心淘货的,有来打探自家藏宝的大概价钱的,有附庸风雅的,有看热闹的。 尽管潘家园人的身份、动机千差万别,但还是形成了一些约定俗成的规矩。比如,别人拿在手里的东西,你不能问价。要等别人放下,你再拿起来问价;不能因为被人捡漏就恼羞成怒,要认栽。 既然是江湖,就少不了传奇般的发迹故事。 潘家园里老头老太太很多,他们年轻时也许根本没想过当富翁,本来只是想在晚年找个营生,有一搭没一搭地做,结果就成了先富起来的人。这里很多人90年代中期就靠一块破布起家,房车都有、身家数百万的人比比皆是。 以上的发迹故事是真实的。如果提起传说中的发迹故事,那简直就没边了。比如说,有人花15元买了把宝剑,结果卖了15万;有人花300元钱买了个碟子,经鉴定竟然是元青花,结果卖了37万;有人花300元买了1副麻将,结果卖了6万…… 所以很多行内人都说,潘家园是一个传奇。 评价 潘家园旧货市场2004年在“首届中国收藏界年度排行榜颁奖大会”上, 通过社会公众投票,被评为中国十大古玩市场。潘家园旧货市场带动了周边地区古玩市场的崛起兴盛。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对艺术品、收藏品等精神层面的认识和需求不断增加,潘家园必然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成为一个牵动乡土情怀的称谓,成为一种特色鲜明的文化象征,成为地域文化的载体,成为 中华民族 文化宝库中的一笔无形资产。 相关报道 潘家园这个名扬海外的中国最大的旧货市场,作为北京的知名古玩集散地,每天都能吸引中国各地的“淘宝者”慕名而来。逛潘家园的顾客,不用再一边忙着“淘宝”,一边担心自己的车放得不是地方了。就在潘家园旧货市场西侧,一座可以容纳近500辆车的立体停车库已拔地而起,如今,潘家园“停车难”的老问题大大缓解。 来到潘家园,能看到仿古家具、 文房四宝 、古籍字画、旧书刊、玛瑙玉翠、 陶瓷 、中外钱币、竹木牙雕、皮影脸谱、民族服装、服饰、“文革”遗存及生活用品等等,琳琅满目,无奇不有。由于市场地理位置优越,民间特色浓郁,交易方式灵活,潘家园深受广大中外宾客的喜爱。逛潘家园旧货市场已成为众多海内外宾客到京旅游和淘宝的景点之一。 http://baike.baidu.com/view/389837.htm?fromId=146934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个人分类: 摄影图片集锦(10-11)|4847 次阅读|0 个评论
浏览潘家园旧货市场广场地摊部分照片
黄安年 2013-4-25 06:32
浏览潘家园旧货市场广场地摊部分照片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3 年 4 月 25 日 发布 介绍称:“北京潘家园旧货市场位于 北京三环路 的东南角,是全中国最大的旧货市场,周一至周五店铺商户和大棚一区二区开放,周六日所有店铺地摊全开放,全年不歇市,人气极旺。经营各种珠宝玉石、文物书画、文房四宝、瓷器及木器家具等,共有三千多个摊位,中国的24个省市都有人在此设摊经营,还有许多少数民族在此经经本民族产品,因此经营的商品除了食品外可以说是五花八门。这里是北京最便宜的旧货市场,也有人说它像一个博物馆,历史悠久,素有“鬼市”之称,吸引着大批中外游客。” 昨天 9:30 —14:00, 我们来到潘家园访金明轩主 , 金明轩主陪同我们参观潘家园旧货市场 , 增长了不少知识。这里是潘家园旧货市场的广场地摊部分照片18张。 潘家园旧货市场 求助编辑 百科名片 潘家园旧货市场 北京潘家园旧货市场位于 北京三环路 的东南角,是全中国最大的旧货市场,周一至周五店铺商户和大棚一区二区开放,周六日所有店铺地摊全开放,全年不歇市,人气极旺。经营各种珠宝玉石、文物书画、文房四宝、瓷器及木器家具等,共有三千多个摊位,中国的24个省市都有人在此设摊经营,还有许多少数民族在此经经本民族产品,因此经营的商品除了食品外可以说是五花八门。这里是北京最便宜的旧货市场,也有人说它像一个博物馆,历史悠久,素有“鬼市”之称,吸引着大批中外游客。 目录 简介 出行介绍 影响力 历史 评价 相关报道 图片欣赏 编辑本段 简介 北京 潘家园 旧货市场是一个经营范围极广的市场,占地四万八千五百平方米。 潘家园旧货市场 市场的经营者来自北京、 天津 、河北、 河南 、广西、 江西 、云南、新疆、 西藏 等二十四个省、市、 自治区 ,涉及汉、回、满、苗、侗、维、蒙、藏、 朝鲜 等十几个民族,市场经营的主要物品有珠宝玉石、仿古家俱、文房四宝、古籍字画、旧书刊、陶瓷、中外钱币、竹木牙雕、皮影脸谱、佛教信物、民族服装、服饰、文革遗物及生活用品等。市场内有北京大学宝石鉴定中心还可当场为珠宝玉石出具权威证书或提供咨询。 潘家园旧货市场是购买、鉴赏古玩旧货、工艺品、收藏品、装饰品的绝好去处。由于市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快捷便利,民间特色浓郁,交易方式灵活,深受广大中外宾客的喜爱。市场被新闻媒体称为“全国最大的旧货市场”、“全国最大品类最全的收藏品市场”、“全国最大的民间工艺品集散地”,逛潘家园旧货市场已成为众多国内外宾客到京旅游的景点之一。 潘家园旧货市场(20张) 市场全体同仁将以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繁荣文化市场,促进国际民间交流为己任,不断加强设施建设,完善市场功能,规范市场管理,逐步将其建设成为一个集购物、旅游、鉴赏、休闲、娱乐、服务为一体的民间文化交流基地。市场诚邀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国内外宾客及收藏爱好者光临惠顾“潘家园” 。 潘家园旧货市场2004年在“首届中国收藏界年度排行榜颁奖大会”上,通过社会公众投票,被评为“全国十大古玩市场”。2013年2月28日,由北京日报报业集团、北京市商业联合会共同主办、市商务委等相关委办局支持的“2012年度(第八届)北京十大商业品牌”揭晓,中国驰名商标“潘家园”喜获“北京十大商业品牌”荣誉称号, “潘家园”已成为地域文化的载体,成为一种特色的文化象征,一个牵动乡土情怀的称谓,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笔无形资产。 编辑本段 出行介绍 公交路线 36 路(左安路—左安路)华威西里站,单一票制1元。 潘家园旧货市场 51 路(嘉园三里—双龙小区)华威南路,单一票制1元。 802 路(北京西站—左安路)潘家园桥西站,分段计价。 674 路( 华侨城 南里—惠新东桥南)潘家园桥西,分段。 行车路线 二环路由东二环路华威南路出口出二环主路,沿东二环辅路向北至潘家园路路口右转,一直向东行驶即到;三环路由三环华威桥出口出,华威桥下路口右转,沿华威南路向西行驶至华威路路口右转即到;四环路由东四环四方桥向西行驶,经松榆南路、华威桥至华威路路口右转即到。 地铁路线 地铁10号线潘家园站 北京潘家园旧货市场导购图 潘家园旧货市场形成于1992年,位于北京东三环南路 潘家园 桥西南,占地4.85万平方米。是一个 假日 特色市场,也是 中国 最大的古玩和旧货市场。市场占地3.34万平方米,周末顾客数以万计。是喜欢 古玩 和古董的中外人士“淘金”的宝地。 五十六民族是一家 潘家园旧货市场市场分为地摊区、古建房区、古典家具区、现代收藏区、石雕石刻区、餐饮服务区等六个经营区。主营古旧物品、 工艺品 、收藏品、装饰品,年成交额达数亿元。市场拥有4000余家经营商户,经商人员近万人,其中百分之六十的经营者来自 北京 以外的二十八个省、市、自治区,涉及汉、回、满、苗、侗、维、蒙、朝鲜等十几个民族。伴随着民间古玩艺术品交易的兴起和活跃逐步发展起来的,已成为一个古色古香的传播 民间文化 的大型古玩艺术品市场。 编辑本段 影响力 潘家园旧货市场是 中国 人气最旺的古旧物品市场,影响力巨大。市场坐店商铺全年365天开市,地摊每周末开市,周末开市日客流量达六、七万人,其中外宾近万人。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阶层、不同信仰的游客在这里交融。 美国 前总统克林顿夫人 希拉里 、美国众议院议长哈斯德、 希腊 总理希米蒂斯、 罗马尼亚 总理纳斯塔塞、 斯里兰卡 总统库马拉通加夫人、 泰国 公主诗琳通等数十位外国政要曾来这里游览购物。“登长城、吃烤鸭、游故宫、逛潘家园”已成为外国游客到 中国旅游 的重要项目。市场是中国品类最全的收藏品市场。经营的主要物品有仿古家具,文房四宝、古籍字画、旧书刊、玛瑙玉翠、陶瓷、中外钱币、竹木骨雕、皮影脸谱、佛教信物、民族服装服饰、文革遗物等。市场是藏品展示的窗口,藏家交流的平台,藏友淘宝的乐园。市场是中国最大的民间工艺品集散地。有 衡水 的鼻烟壶、 杨柳青 的年画、 江苏 的绣品、东阳的木雕、 曲阳 的石雕石刻、 山东 的皮影、江西的瓷器和水晶饰品、 宜兴 的紫砂、 陕西 的青铜器、云南的服饰、西藏的佛教用品、新疆的白玉、 台湾 的交趾陶等。这些不同民间特色的工艺品从中国各地汇聚潘家园,又从这里销往中国各地和世界。 常玩潘家园的行家都知 道,要想淘到好货,就得逛“鬼市”…… 一直以来有个说法,外国人来北京一定要做三件事:“登长城,吃烤鸭,逛潘家园”。登长城,吃烤鸭,是毫无疑问的,但逛潘家园有那么重要吗? 此处的潘家园,专指位于北京东三环南路的“潘家园旧货市场”。 潘家园的货色实在无法统一称呼,旧货的说法其实很勉强。事实上,这里几乎要什么有什么,新货更是多得很。细数起来,诸如仿古家具、古籍字画、玛瑙玉石、陶瓷、中外钱币、宗教用品、民族服饰、“文革”遗物、春宫画……还有人在这里卖手艺,比如“葫芦徐”。 如果非要归纳出潘家园货色的共同性格,大概可以叫“奇货”,也就是稀奇古怪的东西。正因为如此,秋天时竟然有人把蝈蝈也拿到这里来卖。 如果把潘家园的货色组合起来,兵器系列可以武装一支古典军队;乐器系列可以组织数个乐队;戏剧行头可以打扮一个京剧团、藏戏团;可以建庙;可以建一个荣国府,一个翰林院,一个古钱庄,一个图书馆…… 总之,潘家园比任何一个博物馆的藏品都要丰富得多。你想到的任何东西都可以拿来卖,卖不卖得出去不好说,但至少没人会笑话你。 编辑本段 历史 潘家园最具江湖感觉的景象是鬼市。“鬼市”说的是凌晨三四点钟专卖古董的一种临时集市,说起“鬼市”还要追溯到清末民初。当时国运衰落,许多达官显贵家道中落,便偷拿了家中的古玩站街变卖。毕竟这是件有失身份的事,只能选在凌晨三四点打着灯笼交易,这样买主看不到脸。因看起来像鬼一样,以此得名。所以古董行都知道,鬼市出好货。 潘家园每周有两天鬼市,周六和周日,其中周六鬼市尤为火爆。凌晨4点钟,潘家园门口人影憧憧,摊主们用三轮车载着装满小件工艺品的纸箱子,顾客们开着车、走着路聚集在潘家园市场门外,噌杂拥挤,把大门顶得叮咚作响。等到4点半大门一开,人群一拥而入,迅速各就各位。 开市以后,虽然人多,但市场并不喧哗,大家都在窃窃私语。老顾客人手一只手电筒,本意是为了把货看得更清楚,这都是从上辈子传下来的规矩了,倒不必那么隆重,因为潘家园市场的灯非常亮。但手电筒是必须要带的,这只是一个标志,说明买家懂行。 天渐渐亮了,鬼市时间结束,市场继续营业,此时就可以看清楚大家的表情了。卖家的动机都一样,赚钱:而买家绝对是一道风景,人人不同:有专心致志真心淘货的,有来打探自家藏宝的大概价钱的,有附庸风雅的,有看热闹的。 尽管潘家园人的身份、动机千差万别,但还是形成了一些约定俗成的规矩。比如,别人拿在手里的东西,你不能问价。要等别人放下,你再拿起来问价;不能因为被人捡漏就恼羞成怒,要认栽。 既然是江湖,就少不了传奇般的发迹故事。 潘家园里老头老太太很多,他们年轻时也许根本没想过当富翁,本来只是想在晚年找个营生,有一搭没一搭地做,结果就成了先富起来的人。这里很多人90年代中期就靠一块破布起家,房车都有、身家数百万的人比比皆是。 以上的发迹故事是真实的。如果提起传说中的发迹故事,那简直就没边了。比如说,有人花15元买了把宝剑,结果卖了15万;有人花300元钱买了个碟子,经鉴定竟然是元青花,结果卖了37万;有人花300元买了1副麻将,结果卖了6万…… 所以很多行内人都说,潘家园是一个传奇。 编辑本段 评价 潘家园旧货市场2004年在“首届中国收藏界年度排行榜颁奖大会”上, 潘家园旧货市场 通过社会公众投票,被评为中国十大古玩市场。潘家园旧货市场带动了周边地区古玩市场的崛起兴盛。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对艺术品、收藏品等精神层面的认识和需求不断增加,潘家园必然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成为一个牵动乡土情怀的称谓,成为一种特色鲜明的文化象征,成为地域文化的载体,成为 中华民族 文化宝库中的一笔无形资产。 编辑本段 相关报道 潘家园这个名扬海外的中国最大的旧货市场,作为北京的知名古玩集散地,每天都能吸引中国各地的“淘宝者”慕名而来。逛潘家园的顾客,不用再一边忙着“淘宝”,一边担心自己的车放得不是地方了。就在潘家园旧货市场西侧,一座可以容纳近500辆车的立体停车库已拔地而起,如今,潘家园“停车难”的老问题大大缓解。 来到潘家园,能看到仿古家具、 文房四宝 、古籍字画、旧书刊、玛瑙玉翠、 陶瓷 、中外钱币、竹木牙雕、皮影脸谱、民族服装、服饰、“文革”遗存及生活用品等等,琳琅满目,无奇不有。由于市场地理位置优越,民间特色浓郁,交易方式灵活,潘家园深受广大中外宾客的喜爱。逛潘家园旧货市场已成为众多海内外宾客到京旅游和淘宝的景点之一。 http://baike.baidu.com/view/389837.htm?fromId=146934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个人分类: 摄影图片集锦(10-11)|7711 次阅读|0 个评论
浏览潘家园旧货市场石器部分照片
黄安年 2013-4-25 06:06
浏览潘家园旧货市场石器部分照片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 2013 年 4 月 25 日 发布 昨天 9:30—14:00, 我们来到潘家园访金明轩主 , 金明轩主陪同我们参观潘家园旧货市场 , 增长了不少知识。这里是潘家园旧货市场的石器部分照片11张。 潘家园旧货市场 求助编辑 百科名片 潘家园旧货市场 北京潘家园旧货市场位于 北京三环路 的东南角,是全中国最大的旧货市场,周一至周五店铺商户和大棚一区二区开放,周六日所有店铺地摊全开放,全年不歇市,人气极旺。经营各种珠宝玉石、文物书画、文房四宝、瓷器及木器家具等,共有三千多个摊位,中国的24个省市都有人在此设摊经营,还有许多少数民族在此经经本民族产品,因此经营的商品除了食品外可以说是五花八门。这里是北京最便宜的旧货市场,也有人说它像一个博物馆,历史悠久,素有“鬼市”之称,吸引着大批中外游客。 目录 简介 出行介绍 影响力 历史 评价 相关报道 图片欣赏 编辑本段 简介 北京 潘家园 旧货市场是一个经营范围极广的市场,占地四万八千五百平方米。 潘家园旧货市场 市场的经营者来自北京、 天津 、河北、 河南 、广西、 江西 、云南、新疆、 西藏 等二十四个省、市、 自治区 ,涉及汉、回、满、苗、侗、维、蒙、藏、 朝鲜 等十几个民族,市场经营的主要物品有珠宝玉石、仿古家俱、文房四宝、古籍字画、旧书刊、陶瓷、中外钱币、竹木牙雕、皮影脸谱、佛教信物、民族服装、服饰、文革遗物及生活用品等。市场内有北京大学宝石鉴定中心还可当场为珠宝玉石出具权威证书或提供咨询。 潘家园旧货市场是购买、鉴赏古玩旧货、工艺品、收藏品、装饰品的绝好去处。由于市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快捷便利,民间特色浓郁,交易方式灵活,深受广大中外宾客的喜爱。市场被新闻媒体称为“全国最大的旧货市场”、“全国最大品类最全的收藏品市场”、“全国最大的民间工艺品集散地”,逛潘家园旧货市场已成为众多国内外宾客到京旅游的景点之一。 潘家园旧货市场(20张) 市场全体同仁将以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繁荣文化市场,促进国际民间交流为己任,不断加强设施建设,完善市场功能,规范市场管理,逐步将其建设成为一个集购物、旅游、鉴赏、休闲、娱乐、服务为一体的民间文化交流基地。市场诚邀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国内外宾客及收藏爱好者光临惠顾“潘家园” 。 潘家园旧货市场2004年在“首届中国收藏界年度排行榜颁奖大会”上,通过社会公众投票,被评为“全国十大古玩市场”。2013年2月28日,由北京日报报业集团、北京市商业联合会共同主办、市商务委等相关委办局支持的“2012年度(第八届)北京十大商业品牌”揭晓,中国驰名商标“潘家园”喜获“北京十大商业品牌”荣誉称号, “潘家园”已成为地域文化的载体,成为一种特色的文化象征,一个牵动乡土情怀的称谓,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笔无形资产。 编辑本段 出行介绍 公交路线 36 路(左安路—左安路)华威西里站,单一票制1元。 潘家园旧货市场 51 路(嘉园三里—双龙小区)华威南路,单一票制1元。 802 路(北京西站—左安路)潘家园桥西站,分段计价。 674 路( 华侨城 南里—惠新东桥南)潘家园桥西,分段。 行车路线 二环路由东二环路华威南路出口出二环主路,沿东二环辅路向北至潘家园路路口右转,一直向东行驶即到;三环路由三环华威桥出口出,华威桥下路口右转,沿华威南路向西行驶至华威路路口右转即到;四环路由东四环四方桥向西行驶,经松榆南路、华威桥至华威路路口右转即到。 地铁路线 地铁10号线潘家园站 北京潘家园旧货市场导购图 潘家园旧货市场形成于1992年,位于北京东三环南路 潘家园 桥西南,占地4.85万平方米。是一个 假日 特色市场,也是 中国 最大的古玩和旧货市场。市场占地3.34万平方米,周末顾客数以万计。是喜欢 古玩 和古董的中外人士“淘金”的宝地。 五十六民族是一家 潘家园旧货市场市场分为地摊区、古建房区、古典家具区、现代收藏区、石雕石刻区、餐饮服务区等六个经营区。主营古旧物品、 工艺品 、收藏品、装饰品,年成交额达数亿元。市场拥有4000余家经营商户,经商人员近万人,其中百分之六十的经营者来自 北京 以外的二十八个省、市、自治区,涉及汉、回、满、苗、侗、维、蒙、朝鲜等十几个民族。伴随着民间古玩艺术品交易的兴起和活跃逐步发展起来的,已成为一个古色古香的传播 民间文化 的大型古玩艺术品市场。 编辑本段 影响力 潘家园旧货市场是 中国 人气最旺的古旧物品市场,影响力巨大。市场坐店商铺全年365天开市,地摊每周末开市,周末开市日客流量达六、七万人,其中外宾近万人。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阶层、不同信仰的游客在这里交融。 美国 前总统克林顿夫人 希拉里 、美国众议院议长哈斯德、 希腊 总理希米蒂斯、 罗马尼亚 总理纳斯塔塞、 斯里兰卡 总统库马拉通加夫人、 泰国 公主诗琳通等数十位外国政要曾来这里游览购物。“登长城、吃烤鸭、游故宫、逛潘家园”已成为外国游客到 中国旅游 的重要项目。市场是中国品类最全的收藏品市场。经营的主要物品有仿古家具,文房四宝、古籍字画、旧书刊、玛瑙玉翠、陶瓷、中外钱币、竹木骨雕、皮影脸谱、佛教信物、民族服装服饰、文革遗物等。市场是藏品展示的窗口,藏家交流的平台,藏友淘宝的乐园。市场是中国最大的民间工艺品集散地。有 衡水 的鼻烟壶、 杨柳青 的年画、 江苏 的绣品、东阳的木雕、 曲阳 的石雕石刻、 山东 的皮影、江西的瓷器和水晶饰品、 宜兴 的紫砂、 陕西 的青铜器、云南的服饰、西藏的佛教用品、新疆的白玉、 台湾 的交趾陶等。这些不同民间特色的工艺品从中国各地汇聚潘家园,又从这里销往中国各地和世界。 常玩潘家园的行家都知 道,要想淘到好货,就得逛“鬼 市”…… 一直以来有个说法,外国人来北京一定要做三件事:“登长城,吃烤鸭,逛潘家园”。登长城,吃烤鸭,是毫无疑问的,但逛潘家园有那么重要吗? 此处的潘家园,专指位于北京东三环南路的“潘家园旧货市场”。 潘家园的货色实在无法统一称呼,旧货的说法其实很勉强。事实上,这里几乎要什么有什么,新货更是多得很。细数起来,诸如仿古家具、古籍字画、玛瑙玉石、陶瓷、中外钱币、宗教用品、民族服饰、“文革”遗物、春宫画……还有人在这里卖手艺,比如“葫芦徐”。 如果非要归纳出潘家园货色的共同性格,大概可以叫“奇货”,也就是稀奇古怪的东西。正因为如此,秋天时竟然有人把蝈蝈也拿到这里来卖。 如果把潘家园的货色组合起来,兵器系列可以武装一支古典军队;乐器系列可以组织数个乐队;戏剧行头可以打扮一个京剧团、藏戏团;可以建庙;可以建一个荣国府,一个翰林院,一个古钱庄,一个图书馆…… 总之,潘家园比任何一个博物馆的藏品都要丰富得多。你想到的任何东西都可以拿来卖,卖不卖得出去不好说,但至少没人会笑话你。 编辑本段 历史 潘家园最具江湖感觉的景象是鬼市。“鬼市”说的是凌晨三四点钟专卖古董的一种临时集市,说起“鬼市”还要追溯到清末民初。当时国运衰落,许多达官显贵家道中落,便偷拿了家中的古玩站街变卖。毕竟这是件有失身份的事,只能选在凌晨三四点打着灯笼交易,这样买主看不到脸。因看起来像鬼一样,以此得名。所以古董行都知道,鬼市出好货。 潘家园每周有两天鬼市,周六和周日,其中周六鬼市尤为火爆。凌晨4点钟,潘家园门口人影憧憧,摊主们用三轮车载着装满小件工艺品的纸箱子,顾客们开着车、走着路聚集在潘家园市场门外,噌杂拥挤,把大门顶得叮咚作响。等到4点半大门一开,人群一拥而入,迅速各就各位。 开市以后,虽然人多,但市场并不喧哗,大家都在窃窃私语。老顾客人手一只手电筒,本意是为了把货看得更清楚,这都是从上辈子传下来的规矩了,倒不必那么隆重,因为潘家园市场的灯非常亮。但手电筒是必须要带的,这只是一个标志,说明买家懂行。 天渐渐亮了,鬼市时间结束,市场继续营业,此时就可以看清楚大家的表情了。卖家的动机都一样,赚钱:而买家绝对是一道风景,人人不同:有专心致志真心淘货的,有来打探自家藏宝的大概价钱的,有附庸风雅的,有看热闹的。 尽管潘家园人的身份、动机千差万别,但还是形成了一些约定俗成的规矩。比如,别人拿在手里的东西,你不能问价。要等别人放下,你再拿起来问价;不能因为被人捡漏就恼羞成怒,要认栽。 既然是江湖,就少不了传奇般的发迹故事。 潘家园里老头老太太很多,他们年轻时也许根本没想过当富翁,本来只是想在晚年找个营生,有一搭没一搭地做,结果就成了先富起来的人。这里很多人90年代中期就靠一块破布起家,房车都有、身家数百万的人比比皆是。 以上的发迹故事是真实的。如果提起传说中的发迹故事,那简直就没边了。比如说,有人花15元买了把宝剑,结果卖了15万;有人花300元钱买了个碟子,经鉴定竟然是元青花,结果卖了37万;有人花300元买了1副麻将,结果卖了6万…… 所以很多行内人都说,潘家园是一个传奇。 编辑本段 评价 潘家园旧货市场2004年在“首届中国收藏界年度排行榜颁奖大会”上, 潘家园旧货市场 通过社会公众投票,被评为中国十大古玩市场。潘家园旧货市场带动了周边地区古玩市场的崛起兴盛。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对艺术品、收藏品等精神层面的认识和需求不断增加,潘家园必然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成为一个牵动乡土情怀的称谓,成为一种特色鲜明的文化象征,成为地域文化的载体,成为 中华民族 文化宝库中的一笔无形资产。 编辑本段 相关报道 潘家园这个名扬海外的中国最大的旧货市场,作为北京的知名古玩集散地,每天都能吸引中国各地的“淘宝者”慕名而来。逛潘家园的顾客,不用再一边忙着“淘宝”,一边担心自己的车放得不是地方了。就在潘家园旧货市场西侧,一座可以容纳近500辆车的立体停车库已拔地而起,如今,潘家园“停车难”的老问题大大缓解。 来到潘家园,能看到仿古家具、 文房四宝 、古籍字画、旧书刊、玛瑙玉翠、 陶瓷 、中外钱币、竹木牙雕、皮影脸谱、民族服装、服饰、“文革”遗存及生活用品等等,琳琅满目,无奇不有。由于市场地理位置优越,民间特色浓郁,交易方式灵活,潘家园深受广大中外宾客的喜爱。逛潘家园旧货市场已成为众多海内外宾客到京旅游和淘宝的景点之一。 http://baike.baidu.com/view/389837.htm?fromId=146934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个人分类: 国内所见所闻(10-11)|3519 次阅读|0 个评论
北京专家高价收费让仿品变文物
热度 2 冯用军 2011-3-15 23:36
中国网络电视台消息: 中央电视台2011年3•15晚会于3月15日晚8时在央视一套播出,今年是央视第21次举办3•15晚会,主题为“护航新消费”。中国网络电视台对晚会全程进行视、图文直播。   近年来文物收藏与买卖越来越热,记者却在暗访中发现拍卖公司的所谓鉴定师们只要收钱就可以按照您的喜好随意开鉴定证书,有证书的假文物骗你没商量。以下是节目现场和记者暗访实录:   陈伟鸿:这段时间以来,我发现身边有很多人喜欢上了收藏,无论是古玩还是字画,在大多数人的眼中,它们都是可以保值和增值的,而且很多人说您买得越多,未来挣钱的也就越多。前两天我们的一位记者就带着浓厚的兴趣来到了北京的潘家园古玩市场,在那他也淘到了今天这三样宝贝,我们一块看一看,第一件宝贝是一幅画,您在这上面可以看到岁月的痕迹,当然这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这幅画的作者是齐白石,我们的这位记者花了三百元买下了它。   第二个宝贝就是这个花瓶,他花了两百元。   第三个杯子,在这个市场上他花了一百元。   这些宝贝在市场上到底值多少钱,我们不妨也到这个市场上去找一些懂行的人给看一看。   记者先来到了潘家园附近的联合国际大厦的北京金坤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人员告诉我们,这里可以给宝贝做鉴定。很快,一位年过六旬的颜老师走过来,记者先拿出来一百元买的,写着大明的小小杯子,颜老师一眼就辩出了真假。难道这得花一百元钱真买着宝贝了,口说无凭,颜老师能给开张证书吗?   北京金坤拍卖有限公司鉴定师 颜仲省:能出证书。   记者:证书上怎么写的?   颜仲省:大名成化。   有了证书,宝贝的身世就有凭有据了,这时候颜老师的话引起了记者的兴趣。   颜仲省:别卖给特别懂的人,意思给你说明了。   这话说的记者糊涂了,为什么不能卖给懂行的人,接着记者又拿出写着康熙年末的小瓶。   颜仲省:清末的东西。   颜老师断了断,说小瓶是清末的,如此也写个证书吧。   记者:名知道是清末的,还出康熙的证书,这行吗?可以吗?   颜仲省:可以,都是这个代就行,都是清代的东西都可以。   写清末还是写康熙,这差别大了,近两百年的历史,这么大出入的鉴定证书也能开吗?   颜仲省:好比是昆仑玉,也可以开成和田玉,这都可以,因为它沾上边了,昆仑玉山崩了以后,滚到和田里面去,就是和田玉,我怎么说怎么对,沾点蒲就行了。   看来颜老师认为,只要沾谱的东西就能开证书。   几天后,记者拿着三百元钱买的齐白石的画再次来到这里。   颜仲省:是别人仿他的。   颜老师断定这幅画确确实实是赝品,不沾边,这次还能开证书吗?   颜仲省:那也行,这个章刻的行,一般的二把刀的人看不清。   得,这回颜老师不管沾不沾边,收下一千元的鉴定费,开了证书,赫然写着齐白石本人画作。   随后记者来到另一个鉴定中心,北京聚宝斋文物奠定中心,刘老师看了一眼就说这个小瓶是地地道道的仿品。   北京聚宝斋鉴定中心鉴定师 刘育新:是光绪仿的,仿的也很值钱。   没想到记者花两百元钱买的小瓶,经刘老师一鉴定,成了价值20多万的光绪仿品,身价一下翻了上千倍。没想到记者一提到开鉴定证书,小绳身价又翻了几番。   刘育新:这个花刻划太好了,是上百万的东西。   解说:这下宝贝又老了一百多年,宝贝年代涨了,鉴定费也跟这涨。   记者:要开到康熙,咱们得多少钱?   刘育新:最少两万。   记者:开到光绪呢?   刘育新:八千。   经过讨价还价,记者最终以1600元的价格给小瓶开了证书,上面的年代写的是清康熙。   接着记者又拿着一百元钱在地摊上买的高祖杯。   刘育新:像这个是现代的。   原来小杯上面的图是用化学物造的假。记者万万没想到,东西是现代的,鉴定证书仍然可以照开不误。   刘育新:能开证书,开成化,五万元。成化得一千万以上。   记者:就这一个小杯子。   刘育新:对,一千万以上。   看来在高额鉴定费面前,对刘老师来说,东西的真假已经不重要了。   离开聚宝斋鉴定中心,记者带着两百元买的小瓶,又连续走了几家,鸿骞文物鉴定品收藏中心的李老师也给小瓶做了鉴定。   李宗文:说白了,就是这一二十年做的。   虽然是新品,李老师也可以开鉴定书。   李宗文:民国仿。   记者:得多少钱?   李宗文:得一千。   证书上写着民国。接着记者来到北京古雅阁文物鉴定中心,马主任也给了鉴定结果。   记者:实际是什么时候?   马健:到头是民国光绪。   马主任说想开证书没问题。   马健:给您出证书没问题,按康熙本年出。   记者:一千元拿到证书,就这样,同一件小瓶,记者拿到三本鉴定证书,鉴定年代毫无不同。毫无例外,记者   从潘家园花一百元买来的三件东西,经过鉴定机构的鉴定,也都成了极具收藏价值的文物。那么事实究竟如何呢?记者找到首都博物馆征集部的研究员刘岩。   刘岩:这幅画就是地摊上最廉价的仿品,而且风格不是齐白石。   金运昌:虽然落款写的是齐白石老人所作,其实跟齐白石一点关系都没有。   两位专家一致认为这幅画是粗劣的仿制品。   金运昌:没有多少年代,故意做成这个样子,折合程度很多大折痕,其实就是现在新做的。   刘育新:有点写硬笔字的感觉。   画假的不能再假了,记者买的两件瓷器如何呢?记者请教了首都博物馆研究员王春城来说。   王春城:总的来看都是现代的仿品,这件东西体形不美,上手略显轻,翻过来,底又很白。这个碗应该是很低端的仿品,它在绘画方法来讲很粗糙,我们看上面这些像似带着泥浆的东西,这是完全典型的人为作品。   陈伟鸿:刚才这个小片就记录了我们这位记者在购买了那三件宝物之后,找一些所谓的专家鉴定的全过程。我觉得这样一个鉴定过程真的让人非常传阅,因为你发现同样的东西,它可以在这些鉴定证书上任意让它改朝换代,现在我的手头拿到的就是这样我们收藏来的每一个都比我们买宝物还要更贵的鉴定证书,像刚才三百块钱的齐白石的这幅画,这位鉴定大使明明白白就写了,这是齐白石本人之化作。其实每一个鉴定证书都非常精美,你从它的外观上看不出任何破绽。咱们打开看一看,同样你可以看到貌似很专业,也很严谨的一个鉴定。看了刚才这个片子,大家都知道,开头的他几位老先生,其实他们是可以看得出这些所谓的宝贝的成色的,只是到了他们要来开具鉴定证书的那一刻,他们的眼中看到的只有钱的颜色了,没有任何一句真话了。所以电视机前的各位,如果您的手中有宝物需要鉴定,一定要找有公信力的鉴定专家,不要再让这类的假鉴定继续欺骗他人了。
个人分类: 315质量研究院|1372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07: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