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民间科学爱好者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我的民科兄弟
热度 35 张海霞 2017-5-10 14:02
【题记】 前几天各大媒体热炒的“凡伟发现电荷不存在”的惊天发现,迅速在全民直击的情况下被揭开真相: 5月7日云南大学发布声明:凡伟不是云南大学的师生,凡伟发表在相关平台上的论文已被撤稿。至此,这起 “民科闹剧”草草落幕,扼腕之余,冷静反思,这些真正的民科到底什么样?为何如此执着和不理智?我在北大门口见过太多民科的表演,也在科技馆见过民科当面挑战诺贝尔奖获得者,还有一位这样的“兄弟”,他们的案例也许可以给大家一些提示,希望有人能够去深入了解、合理引导这些在黑暗中挣扎而且执迷不悔的“民科兄弟”。 我的民科兄弟 民科问题又上头条,我正好写写我见过的民科兄弟。 距离2012年8月在科技馆现场直击我们一个毫无科学素养的民科以自己大无畏的科学精神挑战诺贝尔奖天文学家 Brian Schmidt 的事已经过去好几年了,可情景还是历历在目,他根本听不懂也并无视科学理论和观测工具对于科学发现的重要性,一味地强词夺理以自己站不住脚的天方夜谭占用了大家宝贵的提问和交流时间,令在场的人都十分不快,想起来依然如鲠在喉。 还有一个离得更近的,就是我的中学同学Z。Z是我的高中时候的同班同学,一个很有个性的男生,中学的时候就卓尔不群,数理化不错,但是也不是很顶尖的那种,比较喜欢物理,自视甚高,基本不与看不上的同学来往,那时候我属于文科比较好的那种,数理化成绩中等偏上,不突出,因此和Z的交往不多,高考后,他去了江西一所高校,后面大家几乎也没有再见过面。 十多年后,一个偶然的机会又联系上了,那时候我已经在北大工作,这位同学也在北京,具体做什么我不清楚,但是约了老同学叙叙旧,由于当时孩子很小,我就约他来家里聊聊。老妈的记忆力超强,我跟她说有同学Z要来家里叙叙旧,她一下子就想起来了:他呀,我记得,那个眼睛长在脑袋顶上的小子!这可以说是Z给外人留下的年少轻狂印象吧!按照约定时间,Z来了,从外表上看不出来有啥重大变化,聊了才知道:他现在还是一个人,属于北漂,租住在西三旗的一个民房里,业余从事推销保险的工作,但是 主要是一个人闷在家里从事挑战物理极限的研究,还撰写了论文 ,这次也带来了,要我转交给北大物理系相关的教授,求专业教授的点评。 我一下子就懵了,真的没想到我的同学,已经30大几的人了,现在还没有一份相对稳定的职业,一个人孤独地在从事着臆想天开的研究,没有系统的科学训练,其研究建立在经不起推敲的理论分析上,也没有相应的实验条件来支持,更不了解世界上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我问他这些问题的时候,他的回答基本上可以用“孤独呓语”来形容:“这是世界难题”、“现有的理论是错的”、“你不是物理教授,你不懂”、“你帮我找到一个物理系的教授就可以啦!”…… 我留下了他的论文Copy,答应帮他找个物理系的教授问问,后来我拿着资料去跟物理系的一个老师咨询,他看到后一声长叹: 又一个不可救药的民科! 我无法把原话传给Z,只好跟他电话里说: 物理系的老师说你的理论不成立,劝你尽快放弃。 电话那头传来的是Z愤怒的声音: 他根本看不懂! 这答案我提前猜到,这次老同学联络就这样失望地结束了。 回来后,我跟老妈讨论这个问题:你说好好的一个人怎么就成了民科了呢?!老妈一针见血: 眼睛长在脑袋顶上,小事看不上,大事做不了,不装得高雅一些,还能干啥?! 这就是我的同学Z,一个疑似民科,如今距离上次联系又是10多年过去了,也不知道他现在哪里,是不是还在继续着他的研究还是已经回到了正常的生活轨道?无论如何,祝福他,有梦想解决世界难题是非常值得尊敬的,但是必须要有专业系统的训练,才能走上真正的科学研究的道路,一个人在家里臆想或者凭借一些小聪明小技巧是解决不了真正的科学问题的,更难以形成真正有意义的科学发现和见解。如果确实放不下自己关注的科学问题,不妨先从阅读相关的科研文献和科学家的故事开始,也可以尝试写科幻小说和故事,或者主动申请到相关科研单位来做些辅助工作,既可以学习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也还可以挣些小钱来养活自己。不管怎样,祝福民科朋友! 凡伟“电荷不存在”闹剧风波后,我们需要反省 民科的炒作为何总有人跟风? 作者:倪思洁赵睿来源: 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 2017/5/9 21:12:20 近来,不少人在朋友圈里看到了一个名为“青年传媒”的头条号连续发布《重磅,中国科学家发现电荷并不存在,将改写教科书!》《为什么说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是错的?》《为什么说电荷是不存在的?(证明过程)》等多篇文章,称云南大学科学家“凡伟”在相关平台发布论文,证明了电荷不存在。 5月7日,云南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发布声明称,经查证,报道中提到的凡伟不是云南大学的师生。凡伟也承认,头条号“青年传媒”就是本人所开。目前,凡伟发表在相关平台上的论文已被撤稿,凡伟也被列入非诚信作者黑名单。 又是一场民科闹剧。唏嘘之余,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问题——民科的炒作为什么总有人跟风? “民科”的话为啥总有人信 和许多物理学领域的科学家一样,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陈学雷也经常遇见民科的叫板。他第一次遇见民科,还是在学校做研究生的时候。 “有个人想要论证相对论是错的,为了证明自己,找到各种书,寻章摘句的给自己辩护,但是他用来证明自己理论的很多东西都是误用,或者根本就是断章取义。”陈学雷说。 不过,并非所有民科都能闹出与凡伟事件类似的大级别风波。“过去民科还比较老实,可现在很多人为了炒作而发表一些观点。他们有些是被名利熏心,总想着如何出名,如何成功,而不是把发现问题作为研究的乐趣和动力所在。”陈学雷直言。 而民科们盯上物理界也并非偶然。“物理学不是应用型学科,研究的是最基本的规律,很多物理学理论简洁、基础,所以就吸引了大量人涌入这个领域。加之历史上最有名的科学家也大多出现在物理学界,所以很多民科也想着能在这个领域弄出些名堂来。”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研究员曹俊告诉记者。 物理学的历史上发生过很多次真理被颠覆的例子,这些成为吸引民科的“诱饵”。“比如,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都对之前的经典理论产生了冲击。所以有些民科可能因此而受到了鼓舞,也想能推翻一下经典的理论。”陈学雷说。 在中科院理论物理所研究员黄庆国看来,公众之所以会盲目相信民科,与科学素养偏低有关。“公众的整体科学素养有待提高,公民要有基本的科学常识和科学素养,要有质疑的精神,很多事情应该问问是不是对的。”黄庆国说。 遇到民科该如何“防伪” 凡伟的闹剧可以说是民科的炒作,媒体的乌龙,科学的无奈。那么,我们究竟应该怎样防止轻信民科的“伪科学”炒作呢?采访中,科学家们为公众支了几招“防伪”技巧。 “越是真正的科学家,越不会一上来就推翻其他人的观点。那些喜欢用耸人听闻的说法来引起关注的,都是公众需要注意的。”陈学雷说,判定是否是“伪科学”的标准不在于提出者是否是“民科”,而是他们写的东西是否规范,研究问题采用了什么方式,是否有逻辑。 陈学雷告诉记者,真正的科学家在研究问题时有基本的规范和逻辑,采用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研究成果是建立在规范的实验验证基础上的,能够展示证据,解释原因,而民间科学家热衷于推翻,写文章缺乏严谨的态度,“民科的文章很多是在吹牛,做出的判断很武断”。 在黄庆国看来,公众在分辨出来是否规范和是否有逻辑之外,还需要注意民科最大的特征。“他们不知道已经被证实的事情。” 黄庆国说,“很多理论是已经过证实和严谨论证的,他们不了解,也不愿意去了解这些成就,缺乏对现有知识的掌握。” 不过,甄别“伪科学”并不仅是公众的责任。曹俊认为,科学媒体应该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很多科学媒体要培养向专家咨询的习惯,很多事情要确认真实性后再进行传播,切忌不加分辨地盲目跟风。 “科学家也应该积极普及科学知识。只有公众的科学知识丰富起来,科学素养提高,才能拥有辨别真伪的能力。”陈学雷说。 “民科”该不该被“一棒子打死” 近年来,民科闹剧一再上演。从哈尔滨普通司机王洪成宣布发明“水变油”,到下岗工人郭英森号称首提“引力波”概念,再到现在凡伟声称“电荷不存在”并将“改写教科书”,“民科”几乎与“伪科学”直接挂上了钩。 那么,民间是否真的能出科学家呢? “民间科学家是可以存在的,我们也不应该去杜绝,这并不是一件坏事。”黄庆国说,“科学本身就是应该争论和探讨的,科学家所做的事情也不一定全都是对的。对一些科学问题搞不清楚,或者存在争议,最好的办法是把两方都请过来,探讨并得出结论。” 不过,在曹俊看来,凡伟等人与其被称为“民间科学家”不如被称为“民间科学爱好者”。 “科学发展到现在,业余的科学爱好者想要能够紧跟科技前沿开展研究,几乎不可能。所以民间的那些不能叫科学家,只能说是业余的科学爱好者。”曹俊说,科学研究是要经过长期、系统的推理演绎,通过反复的试验和实践的检验才能得出的合理认识。而且真正的科学研究成果是要进行同行评议的,科研论文也要经过专家评审。” 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研究员张新民也曾表示不认可“民科”概念:“科学家不分庙堂之高与江湖之远,不分‘专业’与‘业余’,关键在于是否尊重科学精神。”
个人分类: 科研心得|15415 次阅读|50 个评论
科学江湖之二:为啥奔波为啥愁
热度 2 tian2009 2011-7-9 10:01
【田案:科学江湖之一,就是《我民间,但是我科学》,发表在《社会学家茶座》上。二过之后,没有三了。】 载《社会学家茶座》2004年第1辑   为啥奔波为啥愁 ——科学江湖之二 田 松     上期茶座有周国平先生的文章《哲学家或中蛊者》,描述了“一个为思想而痛苦的农民”,按照我的命名法,该称他为“民间哲学爱好者(简称民 哲)”。(这里的“爱好者”不能按照惯常的字面意义理解,在上期茶座中,我已经对“民间科学爱好者[民科]”的定义做了说明,此不赘述。)除了科学,几乎 所有的学术领域都有其民间爱好者,尤其是具有重大意识形态价值的领域,哲学当然是其中一个。在1980年代初期的时候,文学曾经在中国的思想解放中起到了 先导的作用,具有相当的意识形态意义,所以也曾是爱好者追逐的对象,如今叫做文学青年,已经带有一点讽刺意义了。各个领域的爱好者自然各有其产生的机缘, 但在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等方面则颇有相似。民科的核心心理特征和基本行为方式在其它爱好者身上都有表现,比如偏执,与学术共同体及他人的难以交流,表面上 纯粹、强烈的理想主义状态,对自己的“学术成就”的过度重视,对所热衷的学术领域的陌生……等等,同样,他们也会年复一年地上下求访,把同样的“论文”投 向大众传媒、专业学刊,寄给相关或者不相关的学者,也会为了“学术理想”放弃自己的个人生活,乃至贫困潦倒,无以安身立命……。与民科一样,他们的问题不 是具体的学术问题,而是社会学问题,心理学问题,所以周国平呼吁“来关注这一人群”的是“精神病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   也和民科一样,这些爱好者同样激起了广泛的同情和支持。周国平虽然对“民哲”的观点不以为然,也不支持他的行为方式,但是字里行间流露出悲悯之心,全 不似我冷嘲热讽的恶毒。所以他的文章一贴到虹桥科教论坛,就有网友说,周国平先生更加宽容。但即使如此,也有网友如“白字秀才”等表示了否定性的意见。周 国平在文章中有这样一段描述:    听到我的问话,他显露失望、焦急、不屑的表情,指给我看第四页上的两行字,并且念了出来:“自信是人的灵魂;艺术即精神本质。”然后用相当自负的口气问我:“你不认为这两句话是真理吗?”   我有些不耐烦了,回答说:“我怎么知道它们是不是真理。你不能拿出一、两句孤零零的话,就宣布它们是真理。你至少得阐释和论证。”事实上,在那几页文字中,我觉得就数这两句话最空洞、最不知所云了。   周先生笔力深厚,细致入微,这样典型的民科(民哲)形象,让我会心一笑。而白字秀才则说:“如果这句话是柏拉图说的,这位周先生绝对不会认为‘最空 洞、最不知所云了’。”白字秀才借用了鲁迅关于文学与出汗的比喻,说:“文学和艺术,当然是和穿农民服装的民工不相干的。小姐流的必须是‘香汗’,农民身 上只能出‘臭汗’。” 言下之意,大概是说周国平蔑视普罗大众,有以身份取人的嫌疑。随后又有名拍案惊奇者说:“周国平赖以起家并享用至今的尼采,在 他所处的时代,也被大多数人视为‘疯子’和‘精神病’。动辙称他人‘疯子’、‘精神病’,这样的人缺乏起码的人文关怀和自知之明。”简直是出离了愤怒了。   事实上,周国平并不否认这位民哲的句子“闪烁着真知,准确地表达了一个沉浸于精神性思考的人的体悟。”,也承认“他的一些话说得真挚、痛彻肺腑而且漂 亮”,但是周国平指出:“如果是出现在历史上某位精神伟人的遗稿中,皆可圈可点。然而,如果从一个并无真正重大精神建树的人口中说出,似乎就显得不成比例 从而可笑了。”   根据我对白字秀才的了解,他生物学十分熟悉,显然是受过很高的科学方面的教育。因而他的观点可以说有一定的代表性。能够具有平民立场,愿意为弱势群体 讲话,愿意平等地看待民间的学术爱好者,我也认为这是一件好事。不过,愿意平等地看待他们,并不意味着就应该同意他们的观点、支持他们的行为。毫无疑问, 文化领域的爱好者会引起比民科大得多的困惑,主要是因为人们习惯性地把民间爱好者的问题视为学术问题,把注意力放到了学术上的对错高低上。而对民科的学术 价值进行衡量显然要容易得多,毕竟科学有一套相对硬的标准,何况很多民科所犯的科学错误并不需要多高水平就可以判断。比如最近虹桥科教论坛有人介绍了一位 自称推翻了自由落体定律等五大基础物理定律的李泰来先生,差不多犯的是高中水平的错误。然而,因为人家在科学上的错误而否定人家的行为,以成败论英雄,在 逻辑上也是说不过去的——这个问题姑且不表。而文化领域的问题常常没有明确的像科学那样相对硬的标准。同样的话,柏拉图能说,民哲也能说。为什么由民哲来 说在周国平看来就空洞无物,而由柏拉图来说就可圈可点?   在从学术角度考虑学术价值时,很多人似乎潜在地相信冥冥中存在一个绝对的单向进化的学术标尺。比如人们常常说,我们的某某学比西方落后了多少年,这个 多少年大概就是拿这根冥冥中的标尺测量出来的。北大闹得沸沸扬扬的改革,其目标竟然是建造世界一流大学,这个世界一流恐怕也是拿这根冥尺量的。白字秀才说 他关心的是“现象的本质性”,以及那位民哲相信自己发现了真理,或许都是指这根冥尺的读数。这种冥尺意象在很多领域中都深深地存在着,仿佛上面标定着社 会、经济、文化、艺术乃至体育等种种方面的进化刻度。冥尺是绝对的,它甚至超越了时空、地域、意识形态和文化传统,于是,不管有谁说了什么话,只要用它一 量,就可以判断出这句话的价值。这个价值当然也是绝对的,同样的话,无论谁说,都应该同等视之,否则就是不公正。所以白字秀才质问:“‘哲言’只能由哲学 家来说?”   哲言当然谁都可以说,但是由谁来说,就是不一样。有网名麦子者做了解释。大意是说:什么人说什么话。脱离了具体的语境,孤立的一句“哲言”是没有意义 的。同样的话由柏拉图来说,定会引起各种哲学家的各种圈点,但是由民哲来说,则如周国平所说,空洞,并且很可能是可笑的。因为柏拉图的话有其背后的全部著 作作为支撑,他的每一句话都是这个大的语境的一部分。同时,柏拉图已经对人类思想构成了长期的影响,经受过各种圈点,这是一个更大的语境。而那位民哲则没 有这个语境,按照周国平的说法,他没有阐释和论证。   当然,简单地用没有阐释和论证来拒绝民哲,是不能说服民哲及其支持者的。而类似于“自信是人的灵魂;艺术即精神本质。”这样的话也难于阐释和论证的。 就像子曰一样,在河边一站:“逝者如斯夫”,一句千古哲言就如斯者传下来了,不也是什么阐释和论证都没有?所以白字秀才说:“从来没有一个人要求爱因思坦 去论证他的关于‘天才和勤奋以及灵感’的说法;要没有人要求刘晓庆去论证她的‘做女人难和做名女人更难’的名言。”又说:“那人说出那样的话,并非空隙来 风,也是其长期思索和实践的结果。他的问题就是如你所说,没有出一本书。”那意思是说,人家也是用其全部生命体验作为哲言的支撑和语境的,总不能柏拉图的 体验是体验,人家的体验就不是体验了吧?不就是没有出过书吗?出书,这倒是碰到了问题的关键。然而为什么出书?对于自费出书的民科来说,出书大概只有这样 几个意图和功能:把自己的冥尺上的读数确定下来,抢夺优先权;作为学术成就的标志,向领导或亲友赠送;把出书作为学术能力的象征,获得成就感;把四处发送 的油印资料改成胶印书籍,增加分量;寻找知音。功能大概是有的,意图却无法实现。   上期茶座上还有一篇郑也夫先生的文章《磨炼出社会学这门手艺》,手艺二字极妙。社会学当然不只是一门手艺,但是手艺却是学问的基础。我年轻的时候写过 一幅篆书,自己很当回事,拿出来向朱新建(新文人画的一位代表人物)炫耀。朱新建说:就好比是基本舞步还不会跳,就到舞池里胡乱编花。后面的话我替他说出 来:自己挺得意,行家看着可笑。然而,什么是行家?考虑到我们的具体问题,可以把行家解释为行业共同体里的专家。任何一个成熟的行业,必然有其相关的或松 散和紧密的行业共同体,比如鞋匠有鞋匠的行业共同体,车匠有车匠的行业共同体。如果你想加入到这个行业中来,就必须遵守这个行业共同体的规则。只有学徒期 满,师傅认可,才可能登堂入室,成为正式成员。做学问也是一样,需要一段时间的基本功训练,才能磨炼出基本的手艺,才有可能加入这个行当。当然,如果你不 想成为正式成员,那又当别论。比如我对于朱新建的话至今也不以为然,你可以七扭八扭地写,我就不可以吗?只不过我不敢像民科那样,坚信我写了一幅冥尺读数 极高的好字,隔三岔五地要求启功先生予以承认。我并没有加入书法共同体的念头,也不需要它承认,就自己挂在墙上,自我欣赏,也可以自得其乐。   民科的问题在于,他们不想磨练手艺,不想经受科学共同体的评判,同时又迫切地希望想得到科学共同体的承认。这种矛盾使他们如风箱里的老鼠,四处受气不 说,哪儿都呆不下。于是他们抱怨科学共同体忽视他们的存在,抱怨行家看不起小人物,同时也非常自信地认为,科学共同体没有接受他们,是一大损失。于是他们 顽强地要求科学共同体避免这个损失。   虹桥科教论坛有一位活跃的网友老刘,多年来致力于宣传他的杂交致癌学说。根据老刘在自己的网站提供的材料,的确有很多行内专家给他很多建议和鼓励,然 究其实质无非是:可能有道理,但缺乏论证。和周国平的说法差不多。而论证,就是手艺了。老刘显然没有去磨炼这门手艺。1980年代后期,老刘就发明了这个 学说,可直到现在也没有在专业医学或者遗传学杂志上发表任何一篇文章。事实上,老刘的学说是观念性的思辨,与科学所要求的实证距离太远。所以有位专家给他 的建议是:“如果您有意发表,是否考虑专业性稍弱的杂志,如自然辩证法类。”另一位专家则直接建议他投《医学与哲学》杂志。然而,自然辩证法或者说现在的 科学技术哲学,也是一个行当,也需要手艺。   老刘强调,观念性的思考比具体的科学工作更加重要,这话倒是对的。观念性的思考本身不是科学,但是科学的观念性思考却不是谁都可以做的——没有在科学 共同体中获得足够的位置,做了也白做。比如狄拉克曾经写过一本名为《物理学的方向》的一个小册子,那是因为他已经成为大师级的人物。换一个人写同样的话, 一定不会得到同样的重视,如果民科来写,则难免也会被人视为可笑。如前所述,同样的话,柏拉图说和民哲说,就是不同。   事实上,即使大科学家的观念性思考,也不是马上就能被科学共同体普遍接受的。比如盖莫夫提出的大爆炸宇宙论,就是在十几年后才逐渐产生影响的。但是这 并不意味着,科学共同体没有在盖莫夫提出的当时接受这个成果,就使科学发展的进程延误了十几年。就算在这十几年里,盖莫夫把全部精力用到大爆炸的宣传上, 也不大可能提前引爆。因为引爆它的是一个理论物理领域之外的观测事实:3K微波背景辐射。   坦率地说,我不相信有什么冥尺存在着,不但在文化艺术领域不存在,在科学上也不存在。科学也好,文化艺术也好,都是人类的活动,都是在具体的现实的背 景下进行的,脱离了语境的绝对价值是不存在的。你当然可以认为你自己具有绝对意义上的价值,但是为人所接受的是那些与他人达成了交流的那些。换句话说,只 有那些与他人构成了交流的思想,才具有价值。狭义地说,你的思想只有被相应的共同体接受,才可能具有价值。比如遗传学鼻祖孟德尔的工作曾经在文献堆里埋藏 了几十年,直到1900年,才被三位互不相识的生物学家重新发现,这时他的工作才获得了意义。但实际上,孟德尔的工作对于现代遗传学来说是不必要的。因为 这三位生物学家已经做了与孟德尔相同的工作,只是按照优先权的原则,尊孟德尔为鼻祖。当然,这也是因为孟德尔的手艺使他们不容轻视。现在我们都把日心说与 哥白尼联系起来。然而,早在古希腊,就有一位阿里斯塔克已经提出来了日心说,按照冥尺标准,拥有很高的读数,却为什么让地心说占了上风?一个简单的解释 是,他的手艺比托勒密差多了,所以我们也没有把他尊为日心说的鼻祖。在一定意义上,手艺是达成交流的前提,没有这个前提,即使出书无济于事。   我常常忍不住要问民科这样的问题:“你想要做什么?你想要达到什么效果?你的目的是什么?”有一次听李欧梵讲座,一位女生问了一个非常非常长的问题。 最后李欧梵说:“我完全同意你说的。”完了。你说的无非是人家同意的,就算是所有人都同意了,又能怎么样。就如周国平对那位民哲的评价:    总起来说,我觉得整篇文章所表达的无非是一个信念:精神是人的最高本质,人惟有凭借精神才能使自己在宇宙中的存在具有意义。事实上,这个信念属于每一 个注重精神生活的人,全然不是什么新思想。在这个青年农民的心中,这个信念如此新鲜而强烈,以至于他对表达了这个信念的他的文章做出了不可思议的高估。   所以事情很简单。如果你想加入某一个共同体,那就先炼好这个行当的手艺。如果你不想加入这个行当,只是如王小波所说,为了思想的乐趣,那么你的思想已 经给了你乐趣了,又何必东奔西走,把精力和财力用到学说的推销上呢?有一次,一位热衷于制造永动机的先生被我问急了,说:我就是要宣传,就是要让所有人都 知道。这时我发现,他把推销本身当成了乐趣,至于推销的是什么,反而不重要了。   2004年2月16日 北京 稻香园 (发表于《社会学家茶座》,2004年第一期,总第六辑) 虹桥科教论坛,白字秀才2004年2月11日帖, http://www.rainbowplan.org/webjb/ed u/messages/95260.shtml   2004年6月20日加入    
个人分类: 民科研究|3816 次阅读|8 个评论
[转载]费多益: 科学边缘的他者——从《永动机与哥德巴赫猜想》说起
tian2009 2011-7-2 17:54
【田案:这是费多益博士撰写的文章,从人类学的视角,对我的民科研究加以评论。把民科研究放到更大的学术谱系之中。】 回首页 载《自然辩证法通讯》2006年第3期 科学边缘的他者 ——从《永动机与歌德巴赫猜想》说起 费多益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北京100081)   摘 要 :人类学家试图“通过边缘来理解 中心的缺失”,这种“他者的目光”,以及“离我远去”的态度,向我们展示了“文化的互为主体性”。科学被幻化成文化符号具有其深刻的社会文化基础。当我们 走到主流科学体系之外,切换视角,努力做到站在他者的立场上,看待他者的文化,以及作为一种亚文化的科学,的确可以悟出很多瞠目的事实。将人类学与科学史 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为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领域的学者展示了一种新工具、新方法,提供了考察科学的新角度、新视野。 关键词 :他者 科学 田野 人类学   在今日中国社会,有人数相当多的一个群体,他们没有受过正规的科学训练,但是疯狂地热爱着科学研究(自认为是在从事科学研究),并且可以为此而丢掉工 作、失去家庭、遭遇冷眼、饱受贫困。他们经常采用上访、投书报刊或造访权威名人、散发自费印刷的“成果”、不请自来跑到大学课堂上开讲等等行动,谋求社会 对他们的“研究成果”的承认。《永动机与歌德巴赫猜想——江湖中的科学》就是为这一群人——“民间科学爱好者”而写的。在若干重要个案研究的基础上,作者 对“民科”现象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描述,详细分析了这些“民科”之所以出现的社会历史背景,以及他们的心理状态和思想方法。   虽然在训练有素的人类学家看来,作者所做的工作不是合乎规范的田野调查,不是标准的人类学民族志,但是搜集“民科”的文本、媒体对“民科”的报道,以 及与“民科”的直接访谈和交流,都不失为某种田野调查——“民科”这个特殊人群,就是作者的田野对象。该书的独特之处在于试图将人类学与科学史结合起来进 行研究,为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领域的学者展示了一种新工具、新方法,提供了考察科学的新角度、新视野——人类学的角度和视野。   人类学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人类学者承诺,他们一方面要拯救那些独特的文化与生活方式,另一方面,试图通过描写异文化(other cultures)反省自己的文化模式,从而瓦解人们的常识,重新检讨大家认为想当然的一些想法。((1(, p.16 )人类学家马歇尔·萨林斯(Marshall Sahlins)就强调人类学要“通过边缘来理解中心的缺失”。((2(, p.399-401)王铭铭在评论社会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时,用“在这里”(being here)、“到那里”(being there)、“回到这里”(returning home)这三个阶段来形容其人生经历。就是说,人类学者首先在本文化中习得一种价值观念,继而到“异文化”中体验不同的价值可能性,最后回到本土,对既 有的价值提出反思性见解。((3(, p.376 )   人类学的这种“他者的目光”,以及“离我远去”的态度,向我们展示了“文化的互为主体性”。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科学,如果关于它的研究局限于主流科学 及其共同体,我们往往会对某些重要事物视而不见。而当我们走到主流科学体系之外,切换视角,努力做到站在他者的立场上,看待他者的文化,以及作为一种亚文 化的科学,却可以悟出很多瞠目的事实。诚如吉尔兹所说,用别人的眼光看自己,在别的文化中间发现我们自己,把自己作为人类生活形式地方化众多案例的一个来 看待,将会取得十分难能可贵的成就。((4(, p.19 )   由于体制的逐渐宽松,近年来人们不难看到民间科学家自费出版的专著一部又一部地出现在书店的书架上,他们的发明创造也屡屡经电视等强有力的媒体向社会 推荐。他们对科学的热爱非同寻常,甚至超出职业科学家。但其行为方式不遵守主流科学界所认可的规则,科学界过去、现在以及将来都不太可能认真对待他们的主 诉或者声明。从社会层面看,不被主流科学共同体认可的东西,就不是科学。但是从科学传播学、科学社会学及科学人类学的角度,这类人物值得专门研究。对于医 生来说,一个病症特殊的患者可能比一个健康人更具有医学价值。((5(, p.21-63) “民科”问题缠结着科学与公众、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民科”的行为方式反映了这个社会的状况,特别是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普通百姓对现代科学的看法,而科学 传播直接影响了他们的某些行为。因此,对这个特殊病症的解剖,其价值不亚于分析正常社会人群。在科学传播系统中,科学家的意见是重要的,但民众的意见也是 重要的,这也正是把“民科”作为对象进行考察的原因之一。   我们身边如此数量的“民间科学爱好者”,的确是一种“奇怪”的社会现象。一个社会现象的出现,总有复杂的社会文化成因,“功能主义”的方法对于我们理 解这一现象在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生和存在是颇有裨益的。结构功能分析是20世纪初英国人类学家B.K马林诺夫斯基和A.R.拉德克利夫·布朗为探求人类社会 如何不同而建立的功能学派创说,以及由此确立的一种解剖社会群体的行之有效的调查研究方法。功能学派对处于边缘的社会文化群体进行研究,并且不把研究视角 局限在群体直接存在的社会区域内,而通常都要放到更大的社会体系直至整个社会中去考虑。马林诺夫斯基的“文化整体论”指出,每一种文化中的各个文化因素不 是孤立的和处于游离状态的,而是彼此有着复杂的交互关系;如果把某一个文化因素单独提取出来,使其脱离整个文化环境,断绝与整体文化的联系,则不可能了解 和认识它的作用和意义。((6(, p.33-51.)英国学者拉德克利夫·布朗强调了社会组织的重要性,认为人类学的任务与其说是研究个人的行为,倒不如说去鉴别控制人类行为的规范和揭示 人类社会的结构——习俗、信仰和制度的模式,这一观点人们称之为结构——功能主义。其主要原理是,社会结构是能直接观察到的某一时间内具体的一套关系,一 种文化的不同方面的中心功能就是维护这种文化的社会结构。(7( 换言之, 布朗所说的社会结构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有机整体,他更加重视探讨:一个社会文化下生活的人的行为活动如何再生产这一社会文化或促使这一社会文化的改变。也就 是说,一种社会文化是如何在生活于其下的人的活动中被再生产或改变。这里,(社会文化再生产或改变的)“过程”、(人作为再生产或改变社会文化的)“力 量”和(人在社会文化中的活动)“作用”,成为研究的重要内容。   科学被幻化成文化符号具有其深刻的社会文化基础。在社会文化中,公众与科学之间的关系存在着截然不同的两个方面。一方面,由科学权威的理性保证了他们 备受公众的尊重,另一方面,公众对科学知识和科学论证方法的了解极其肤浅,而这种了解又形成了尊重科学的基础。在美国,“大多数成年人,不是通过掌握科学 知识、科学方法或者科学标准,而仅仅是通过介于人和科学真谛之间的某些代表科学的符号才知道科学。例如,一位演员竟能代表科学,只是因为他正在饰演医生和 穿着白大褂。”对科学的“不理解的尊重”形成了科学被幻化为符号的社会基础。这种表示科学的符号往往与科学的本质相分离,有时代表的根本不是科学,而是非 科学的其他事物。((8(, p.22 )具体到我国,作者认为“民科”的产生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受过理想主义教育,二是赶上了上世纪80年代前后“科学的春天”。科学成为这些人献身的对象, 与科学在主流话语系统里获得至高无上的地位有关。   “民科”的大量存在,意味着科学与公众的沟通出现了障碍,意味着传统的科学传播出现了问题。虽然“民科”大规模产生的社会氛围如今已不存在,但大众传 媒对科学活动的误读仍在继续。因此,研究“民科”不仅为解决“民科”这个社会问题提供了一些帮助,而且对于中国未来的科学传播活动也能够提供借鉴。当然, 问题并不在于个别民间科学家具体如何,而在于社会应当通过良好的机制,采取恰当的态度对待这一类事物((5(, p.21-63),这也恰好体现出功能学派对于制度或规范的强调。   两百年来,文化人类学研究的田野不断在改变和拓展,最初是作为遥远的异邦的“初民社会”,后来回到自己所在的复杂文明社会。这与学界对自身传统理论和 方法的反思与批判以及社会本身变迁等诸多方面息息相关。当然,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动,以及科学技术,尤其信息和生物工程技术的突飞猛进,是其时空界限 的重要决定因素。文化人类学者正是在与这些发展变化的背景互动中不断改变着自己学科的研究范式和田野时空。从开始只研究非洲族群、太平洋岛屿和澳大利亚土 著、美洲印第安人等所谓“原始”、“野蛮”、“无国家”的简单社会,到后来研究亚、非、拉的复杂传统文明社会,再进而对欧美工业社会文化进行研究;从只研 究现代的“过去时”,到研究现代的“现代时”。   田野的涵义已经远远不是异邦或乡村。翁乃群认为人类学研究正在走出“山野”,而费孝通的观点似乎更为开放——“人文世界,无处不是田野”。((9(, p.12-14 )这与佩雷诺将他者界定为“差异”的观点不谋而合:只要存在差异,存在与自己的不同,那里就有人类学的田野。佩雷诺在“当人类学回到本土:一个学科的不同 场景”一文中强调,虽然人类学已经逐步转向本土文化研究,但“本土”却有很多不同的含义,而人类学出于其学科范式假设的需要,仍然会致力于欣赏和理解“差 异”(difference)。也就是说,他认为只要人类社会和文化存在“差异”,他者的幽灵就仍然会在人类学中游荡((10(, p.105-128 )。人类学家对学科、对自己的反思最为深刻的地方正是在田野中,因为人类学家在田野中需要不时地将研究者自己作为研究客体来进行反观。如果作为研究者的 “我”试图真正理解报道人的意义体系,我就需要力图进入“我”所研究的他者中的群体(虽然肯定还会或多或少带有自己的文化背景和意义体系),这是我们所说 的“要进得去”。然而光进去对于理解该文化还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出得来”。但是当我们出来的时候,研究者其实已经不再是进去之前纯粹的“我”了,因为 他已经受到了(或多或少)被研究者的意义体系的影响,从而得以具有报道人的眼光和视角来反观作为研究者的自己。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人类学家成为了认识自己 的“他者”。   回顾人类学的发展过程,似乎也可以说是发现他者的过程,而且这个他者越来越近,从最初的遥远的异邦,到内部的异邦,再到研究者的身边。随着这个他者形 象的逐渐接近,人类学家对自己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正如一个照镜子的人,逐渐找到了更能清楚、准确地反映自己形象的镜子一样。对他者的认识加深,正是自我 认识的凸显。难怪威廉·亚当斯断言, 人类学最令人欣慰的悖论,也是她最激励人的特征,就在于研究他者的同时,也是一个自我发现的生命旅程 ((11(, p.47)。   人类学研究方法对于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工作者来说,最大的意义就是摆脱了科学技术研究中的“唯”科技观或者“纯”科技观。从人类学的视角研究科学技 术,拓宽研究视野和领域,也许可以帮助我们进入主流人类学领域。这有别于多年来在社会学领域进行的科学技术研究(它始终没有进入主流社会学领域),而今的 科技人类学研究,一开始就对“科学”这个概念进行了反思。   从科学史转向科学人类学,可以:1,明确学科定位,“以现代科学为参照,分析、研究、重建人类物质文化生活及知识的历史和现状的一门学问”,由无意识 的人类学转化为主动的人类学;2,强化学术领域的独立性,在科学史和人类学之间确立自己的位置,摆脱目前在科学史界的边缘地位;3,利于开展与实践相关的 活动,比如与传统文化保护相关的实践活动。(12)   人类学的出现代表着人类知识体系内部划分的一种危机和重新整合的需要。人类学的核心术语“文化”,正是这种知识重新整合的有效概念工具。美国人类学家 拉尔斐·比尔斯指出:“在众多有关人的学科中,人类学的特殊作用在于它是唯一汇集全面的、历史的、比较的方法进行研究的学科。全面的方法即是根据人类生存 的全部范型来研究人或人类群体。这样,人类学家得以面对诸如生态、社会关系、经济或艺术等特别领域与人本身和人类行为等各个方面的关系。人类行为产生于文 化系统中复杂的相互作用。”((13(, p.2-3)   正是“文化”概念的这种全面论和整合论的特征,使它在20世纪的后期越出了单一学科的界限,催生出更加具有综合性的跨学科的和反学科的研究新潮流—— “文化研究”(cultural studies)。当代从事文化研究的学者们非常清楚的意识到,必须揭露在西方知识传统中构成学科划分的主流意识形态因素,揭露在大学的院系中支配着教学 与研究的体制性因素,也就是揭露学院派的历史传承和现实运作背后的知识与权力的关系。文化这一概念的超学科性正好给这场学科批判和反思运动带来一件有效的 思想工具。“文化研究的话语必须抵抗学术学科及院系中已确立的利益。它质问捍卫各类学科与院系的学术现状的知识要求与理智性模式常出现的围绕在不许在学术 学科领域内提出的问题的利益。同样重要的是,文化研究必须谴责学科未提出的问题中包含的利益。”((14(, p.90-91 )由这种激进的打破原有学科划分的批判要求,我们不难看出晚生的学科人类学所给予的积极影响。   田野调查是人类学的基本方法,费老曾在自己的论述中特别强调“把实地调查仅仅看成是亲自接触研究对象,参与研究对象的生活还是不够的。”一个在实地研 究过的人应该明白,问题并不是研究者在不在现场,因为研究者在现场而对于现场的种种现象可以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必须要有理论作指导。指导研究者有针对性 地了解情况。这就告诉我们现场调查的功夫主要是现场之外研究者平时的知识积累和理论素养。人们对理论的把握不能局限于认识理论本身,而应着眼于运用。因 为,理论所包含的见地、观念和概念是一套思想工具,是用来观察实际的手段。当代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布劳也曾说过,理论的核心作用体现在其中心词上,即一个 核心概念,通过它能使我们对现实世界有一个崭新的透视,对观察物投以新的眼光,从而刺激出新的发现。((15(, p.45)   人类学重视对所谓地方社会小传统的研究;强调文本与经典研究以外的田野考察方法,亦即重视通过长期的亲身实践(“参与考察”、“深度访谈”等)而得出 的特殊经验。但是调查的对象、访谈的内容,都与研究者的理念直接相关。同样是田野调查,传统科学技术史的研究者可能只见到具体的技术细节,而看不到其中的 人文内容。科学人类学需要解决科学史传统与人类学基本理念的冲突,才能充分借鉴人类学已经成熟的方法,发挥科学史的传统方法,并引入科学(知识)社会学的 方法和视角。 参考文献 (1( 乔治·E马尔库斯、米开尔·M·J·费彻尔,《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一个人文学科的实验时代》。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1998年。 (2( Sahlins, Marshall, The sadness of sweetness: the native anthropo1ogy of western cosmology. Current Anthropology. 1996.Vol37,No3: 399-401. (3( 王铭铭,《萨林斯及其西方认识论反思》,《西方与非西方》,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 (4( 吉尔兹,《地方性知识》。王海龙、张家宣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 (5( 田松,《永动机与歌德巴赫猜想》,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 (6( B. Malinowski, Scientific Theory of Culture, Chapel Hill: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1994. (7( 拉德克利夫·布朗,《社会人类学方法》。夏建中译,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 (8( Christopher Toumey, Conjuring science: Scientific symbols and cultural meaning in American life, New Brunswick: Rutgers University Pres,1996. (9( 费孝通,《继往开来,发展中国人类学》,徐杰舜等主编,《人类学本土化在中国》,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 (10( Mariza G.S. Peirano, When Anthropology is at Home: the Different Contexts of a Single Discipline. 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1998,27: 105-128. (11( William Adams. The Philosophical Roots of Anthropology, CSLI Publications, Lel and Stanford Junior Univ, 1998. (12( 田松,《从少数民族科技史到科学人类学》,《弘扬民族科技 促进西部开发——第五届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广西民族出版社,2002年。 (13( 拉尔斐·比尔斯等,《文化人类学》。骆继光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3年。 (14( 亨利·吉罗等,《文化研究的必要性:抵抗的知识分子和对立的公众领域》,罗钢等编《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15( Peter M. Blau, quality and Heterogeneity: A Primitive Theory of Social Structure, The Free Press, 1977. 作者简介:费多益(1973-),女,江苏省苏州市人。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科技哲学。 The Other on the Border of Science FEI Duo-yi Anthropologist try to understand the lack of the center through the verge, such attitude "away from me" and the others' sight have laid out the inter-subjectivity among cultures. The fluctuation of science into cultural symbol has possessed profound social foundation. After moving out of the mainstream of science, standing on the others' position and regarding their science as cub-culture, we can really grasp many startling facts. The combination of anthropology and the history of science provides a new point of view and new field of vision of reviewing science.     20070407加入
个人分类: 民科研究|328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江晓原 《逍遥浪子看江湖》
tian2009 2011-6-29 16:55
【田案:这是晓原兄对《永动机与哥德巴赫猜想》的书评,其中“悲天悯人”等语颇得我心。】 载2004年6月23日《中华读书报》   逍遥浪子看江湖 ——关于《永动机与哥德巴赫猜想》 江晓原     将田松目为浪子,恐怕不止我一个人。有一阵子,田松的手机铃声都是典型的浪子之歌《沧海一声笑》的曲调,其人之浪子情怀,昭然可见。虽然中国人通常将“浪子”视为一个贬义词,但我称田松为浪子,实在是将这两个字当作一顶桂冠给他,他也明白此意,所以总是欣然受之。   田松之为浪子也,风流倜傥、女友众多特其余事耳,他主要是一个思想浪子或者精神浪子。田松近年活跃于科学文化界,特立独行,离经叛道,经常有与众不同的思想成果展露。其特点为以“语境分析”为利器,经常于众人习以为常处发现问题,提出疑问。   浪子是必定要行走江湖的。这次田大浪子写了一本《永动机与哥德巴赫猜想——江湖中的科学》,专讲中国当代的“民间科学”问题。他将民间科学比喻为“江湖中的科学”,意思是与学院里的科学不同的另一种活动。   在今日中国社会中,有人数相当大的一个群体,他们没有受过正规的科学训练,但是疯狂地热爱着科学研究——他们自己认为自己是在从事着科学研究。他们可 以为了自己的“科学研究”而丢掉工作、失去家庭、饱受冷眼、忍受贫困。他们经常采用上访、投书报刊、投书或造访权威名人(主要是科学家或知名学者)、散发 自费印刷的“成果”、不请自来跑到大学课堂上开讲等等行动,谋求社会对他们的“研究成果”的承认。我本人从1978年春进入大学学习,就多次目睹过这样的 人物。记得有一次,在某教室的讲坛上,一位精瘦的、面目晦暗的演讲者,眼中燃烧着欲火,讲到激越处,他紧握拳头,大声问道:“为什么上帝偏偏要选择我这样 一个小人物来揭示这宇宙间的大奥秘呢!” 这些人通常总是相信,自己就是受到打击压制的哥白尼、伽利略。他们被本书作者称为“民间科学爱好者”。   本书首先就是为这一群人而写的——尽管他们看了本书十九会感到愤怒和悲哀。书中提出了“民间科学爱好者”这个概念(指拒绝按照当前科学共同体所接受的 规范行事的科学爱好者),以区别于“业余科学爱好者”(指并未在科学机构任职、但是愿意按照当前科学共同体所接受的规范行事的科学爱好者)。在若干重要个 案的基础上,作者详细分析了这些“民间科学爱好者”之所以会出现的社会历史背景,以及他们的心理状态和思想方法。   特别有价值的是,本书作者认为,“民间科学爱好者”的年龄下限是30岁——他的意思是说,随着市场经济日益发展,如今中国已经失去了大规模产生“民间 科学爱好者”的社会土壤。也就是说,“民间科学爱好者”是计划经济+理想主义的产物,而这两样如今都已经接近穷途末路了。   本书值得广大民间科学爱好者和媒体从业人员认真阅读。前者可以从中吸取教训,不致虚掷年华(作者为他们指出了几种出路);后者可以从中得到告诫,避免 宣传失误——媒体经常出于好意而宣传这些民间科学爱好者,结果使这些人更为狂热和沉迷,表面上是“支持”了他们,实际上是在害他们。   本书是一部悲天悯人之作,也是国内第一部此类著作。对于我用“悲天悯人”四字,田松颇为韪之,认为深得其心。从浪子情怀出发,田松本来对这些狂热者是 会同情的,甚至可能有些尊敬(仅仅从人格的意义上说)。但是我们田大浪子本人却是吉林大学物理系毕业的,并且据我所知是目前国内唯一拥有理学(科学史)、 哲学(科学技术哲学)两个博士学位的人,在物理学和科学哲学方面都受过正规训练,学院得很,学院之至,和“江湖中的科学”有天壤之别。   正是这种反差与张力,使田松在本书中对“民间科学爱好者”既抱有同情,又反复指出他们的追求是虚妄的。田松为他们指出的道路是一种“改邪归正”的道路 ——建议他们接受科学规范,设法使自己从“民间科学爱好者”向“业余科学爱好者”转化。不过,田松这一片婆心能不能被“民间科学爱好者”接受,我看是很成 问题的。 《永动机与哥德巴赫猜想——江湖中的科学》,田松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11月第1版,定价:20元。   2004年6月6日加入   
个人分类: 民科研究|2123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民间,但是我科学
热度 3 tian2009 2011-6-29 16:51
【田案:此文发表于《社会学家茶座》2003年第4辑,总第五辑。其实这篇文章就是《民间科学爱好者的基本界定与成因分析》的通俗版。当然有新的材料(如温邦彦先生)补充进来。当时还有一家杂志《科学对社会的影响》要讨论这个问题,向我约稿,征得同意,对这篇文章做了一些改动,在哪儿也发表了。在《科学对社会的影响》中,同期还刊有宋正海、李志超等先生等人支持民科的文章。但是,毫无例外,他们都没有对“民间科学爱好者”和“业余科学爱好者”进行区分,而是把科学共同体之外的所有科学爱好者统称为民科,乃至于科学共同体形成之前的前科学时代的科学家,乃至于伽利略、爱因斯坦都被他们成为民科。如此一来,盘子画得无比的大,研究也就无法深入了。2011年6月29日】 我民间,但是我科学 田松 在我们的身边,存在着大量的民间科学爱好者,一有机会,就会露出头来,引起媒体和公众的注意。他们的活动遍及具有公众知名度的一切科学领域,有人致力于推翻相对论或者量子力学,有人热衷于研制永动机,有人试图建造新的宇宙论或者进化论体系,也有人提出的理论框架宏大无比,包罗万有,不可以以某一学科规范之。民科(为了节约篇幅,我提前使用了这个简称)之中,声势最壮,媒体见光率最高的是哥德巴赫猜想证明者,其成员之众,没有一万,也有几千!科技日报记者李大庆称之为哥迷,颇为贴切。几个月前的虹桥科教论坛上,有人提出割菜家(哥猜家)一词,深得著名哥迷胡思之的喜爱,不知何故,尚未流传。哥迷之中,最吸引眼球者当为原航天部工程师蒋春暄,早在二十年前,他就宣称攻克了哥德巴赫猜想,以及费尔马大定理等多个世界级难题。哥迷规模最大的一次集体亮相在2002年,因为这一年有两个重大时刻,一是8月20日,国际数学家大会在京开幕,据说有上百位民科自费参会;二是3月20日,两个国外出版社百万美元悬赏哥德巴赫猜想证明在此日截止。由于百万美金和民族荣誉的双重考虑,在由此上溯一年多的时间里,民间数论高手频现传媒,有广东梅州的拖拉机手,有湖北黄陂的残疾老汉,有辽宁辽阳的工厂干部,有年过古稀的教育家,纷纷宣布割菜成功。甚至有人为抢时间,以刊登广告的方式发布消息。支持者与反对者各执一端,至今余波未息。2003年7月3日,影响颇大的《南方周末》又发表张浩、宋正海文章《令人深思的“蒋春暄现象”》,再次为蒋鸣冤。网上网下,激起口水无数。同在7月,《自然辩证法研究》则发表了《民间科学爱好者的基本界定及其成因分析》,作者便是区区在下,文一上网,又是一番热闹! 最早接触民科还是上大学的时候,在我们普通物理实验室里,我发现了一篇油印的文章,其中有这样一段论证,如下: 爱因斯坦认为光是电磁波,这是错的。大家知道,收音机是接收电磁波的。可是,用手电筒照射收音机,收音机却没有丝毫反应,这表明收音机没有接收到电磁波信号,所以光不是电磁波。 这个论证实在是匪夷所思,用王小波的比喻,那是打破脑袋也想不出来,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同学们的笑料。印象尤深的是,那人称爱因斯坦为斯坦大师,大概他认为爱因斯坦姓爱因,名斯坦。 多年以后,我在北京一家名为青年科技的杂志社客串时,读到了一份更加奇妙的“论文”:《从物质波子到引力子和引力波的研究与预测》。作者姓吴,来自江西。标题很高深,但他的设备却十分朴素。比如,他用一个长玻璃棒指向天空,在上面发现了很多流动的光点,他认真地记录和描绘了光点的形状和运动,并给它们安上了“超光子”、“物质波子”之类吓人的名字。论文以铁笔垫钢板划蜡纸的技术油印的,厚达50余页。吴先生带着论文在北京跑了很多地方,终于在我们杂志社受到了热情接待。吴先生感激万分,终于有人肯倾听他的倾诉了!遗憾的是,当时我并不在场,但是我一直保存着这篇“论文”——这是我搜集的第一篇民科文献。“这是一个刻苦的人,一个爱思考的人,一个勇于为事业献身的人,一个对自己所献身的事业几乎一无所知的人。”几年前,我在一篇文章中这样写道。然而,想象江西小城的吴先生,忍受着家人和同事异样的目光,在漆黑的夜里虔诚地划着钢板,刻出一个个波子引力子,绝不是为了搞笑的。 很多同情民科的人常常这样指责科学家:“就算是错了,你告诉人家错在哪儿不行吗?”也有哥迷自己宣称:“我们就是想知道错在哪儿了!”遗憾的是,这些文章连错都算不上。比如摘菜,不管这菜老到什么程度,总得是菜才可能摘得出来。有一位数学家甚至说:“如果我驾着奔驰车驶过长安街,我会因为一张垃圾纸停下来吗?”不知这位先生是在怎样不堪其扰的情况下,才如此激愤的,不过话虽刻薄,却正中要害。比如吴先生的论文,根本就不存在错在哪里的问题,在我看来,他连初中物理都没有学好。很多基本概念都用错了,他自创的概念和他要为之添砖加瓦的物理学更是接不上茬。 当然,不是所有民科的研究都像斯坦先生那样浅显易断。有些民科也确实具有相当深的专业水平,其正误对错非普通人乃至普通专家所能判断。比如我看胡思之先生的割菜帖子,就完全摸不着头脑。这使得有人担心,科学共同体漠视民科的存在,是否有可能错过来自民间的重大发现。也有人把担心当成了事实,指责科学共同体存在严重的体制问题。然而,那些支持民科的人,往往并不具备在科学上评价民科之工作的能力。——这可以作为民科社会学的一个通论。2001年10月和11月,《科技日报》曾发表两篇为蒋春暄鸣不平的记者文章,我相信该记者对蒋的数学工作毫无评判能力,所以只能采取外在标准——因为蒋在美国一家名叫《代数群几何》的杂志上发表了系列论文,记者认定,蒋的工作在国外得到了承认,进而认为,中国数学家不予理睬,是出于狭隘的门户之见。然而,在这两篇文章发表之后不久,中科院自然科学史所张利华研究员就已经指出,《代数群几何》杂志并没有被列入SCI,不是一个数学界认同的专业杂志,那位高赞蒋春暄为未来学科领袖的杂志主编桑蒂利也不是专业数学家,同样不具备评判的资格。相反,《科技日报》文章却露出一个有趣的信息,早在1978年,由于当时的中科院院长方毅的过问,中科院数学所(具有判断能力的科学共同体)就已经为蒋春暄开过论证会了,事后,“科学院通知蒋春暄所在单位正确引导蒋春暄不要作无谓的探索,多作一些现实的对社会有益的事。” 然而,有很多同样不具备判断能力的人,比如在《南方周末》发表文章的张浩、宋正海先生,依然为蒋春暄擂鼓助威,呼吁中国数学界接受蒋春暄的成果——这也是值得民科社会学分析的普遍现象。 我相信很多民科不仅有理想,有抱负,也是有智慧的!比如那位吴先生,一边认真地观察现象,一边自造名词对现象予以解释,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只不过路子完全偏了。那么,在他多年求师访学的过程中,就从来没有听到过真实的评价吗?那怕是一位中学物理老师都能够指出他的错误,难道就没有一个人给他当头棒喝吗?我不能相信!我感到困惑的是,为什么他能够无视这些棒喝,数十年如一日地在沙滩上盖楼? 所以,民科的问题不是科学问题,而是社会问题。即使我们响应了某些人的号召,对一个又一个民科进行评判,也无济于解决民科问题。反过来,既然我无力判断民科的对错,为什么一定要做这个判断?他们在科学上是对是错,故且可以放在一边,我更感兴趣的是:他们为什么要从事科学研究?他们理解的科学是什么?他们是怎样从事“科学”的?他们为什么要以这种方式从事“科学”? 问题转化之后,民科的共性就凸现出来。无论是反相对论的,还是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他们在行为方式、心理特征、知识背景以及“论文”的写作方式上,都有共同的特征。如果民科只是个别存在,我们还可以把它归结为其个人原因。而民科的大规模存在,必然是某种社会问题的反映。民科就像一个绳结,纠集着科学与大众传媒、主流意识形态、大众语境、公众心理及个人心理多方面的关系。一个特殊的病例会使医生对人体有特殊的理解,对民间科学爱好者进行案例分析,也可以使我们对于上述问题有深入的理解。 最初,我用“民间科学爱好者”这个词指称这个被称为“民间科学家”或者“业余科学家”的人群时,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只是觉得他们与“科学家”这个称呼太不相配。经过了几年的使用,这个称呼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学者和传媒所接受。当然,这并不是一个很好的命名,一是太长,二是“民间”这个词容易产生歧义。好在“民科”这个简称可以解决第一个问题,回避第二个问题。 很多民科喜欢用爱因斯坦和华罗庚为自己打气。比如他们常说,爱因斯坦在提出相对论的时候也不是职业科学家。还有人说,提出费马大定理的费马一生都是律师,也属民间。甚至连伽利略都是民间,因为那时还没有职业科学家。这样延伸下去,有人说退休的科学家也是民间,进而提出发挥民间科学余热的问题。我最初也被这种论证所迷惑。说来也是,华罗庚能从民间走向职业,哥迷为什么就不能?如果我说华罗庚更聪明,更幸运,或者说真正掌握了科学方法,无异于以成败论英雄,事后诸葛亮。不要说民科不服,我也不服。事实上,当我们这样考虑问题的时候,又一次把民科问题当成了科学问题。因而,如果要在青年华罗庚与民科之间进行比较,需要分析的不是他们在科学上的不同,而是行为方式上的不同!这时我发现,必须跳出“民间”一词的字面意义,把“民间科学爱好者”七个字当作一个整体去理解。正如我们必须把“自行车”这三个字做整体理解,而不能把它解释为“自动行驶的车”。 要使讨论得以深入,必须对“民间科学爱好者”进行明确的定义,毫无疑问,这个定义与理论有着密切的关联。定义如下: 所谓民间科学爱好者(简称民科),是指在科学共同体之外进行所谓科学研究的一个特殊人群,他们或者希望一举解决某个重大的科学问题,或者试图推翻某个著名的科学理论,或者致力于建立某种庞大的理论体系,但是他们却不接受也不了解科学共同体的基本范式,与科学共同体不能达成基本的交流。总的来说,他们的工作不具备科学意义上的价值。 其中“不能交流”可以作为鉴别民科核心判据。 与此同时,我还为另外一个群体进行了命名。这个群体也在科学共同体之外从事着科学活动,但是他们能够与科学共同体达成很好的交流。比如有一些业余天文爱好者,他们热爱星空,经常观测天象,但他们不想推翻现存的科学体系,也不指望建立一个全新的庞大理论。2002年2月,当哥迷们憋着劲要拿国外大奖的时候,国际天文学会就根据两位业余天文学爱好者的发现,把一颗彗星命名为池谷—张。其中的张是河南的一位普通工人张大庆。业余生物学爱好者与此类似,他们不想推翻现有的生物学体系,只是踏踏实实地做一些野外工作,并且确实发现了新的物种。对于这些人,我命名为“业余科学爱好者”或者“业余科学家”。 从中文的字面意义上看,“民间科学爱好者”和“业余科学爱好者”几乎没有区别。但是,如前所述,这是对于已经存在的两个不同群体进行命名,而不能根据命名的字面意义去寻找相符合的对象,就如你不能因为永动机不存在,而说世上没有自行车一样。 可以用围棋作比喻。专业棋手相当于职业科学家,业余棋手相当于业余科学爱好者。两者之间存在着广泛的交流,因为他们遵守的是同一套围棋规则。而那些民间围棋爱好者则不遵守现行规则,各自发明了一些特殊的棋和规则,所以和谁都下不到一起去。他们不但与科学共同体不能交流,相互之间也不能交流。同是哥迷,每个人都发明了一套割菜体系,每个人都想让别人跟他学割菜,不想学别人割菜,所以,他们虽然人数众多,却不是一个集体,只是一个集合。 这样划分之后,立即可以看到,提出相对论时的爱因斯坦,在金坛中学时的华罗庚,都是按照科学共同体的范式进行科学活动的。费尔马虽是律师,并不在科学共同体之外。他们都不是“民间科学爱好者”,顶多是“业余科学爱好者”。 不能交流是民科的外在特征,相信与民科打过交道的人都会有切实的感受。我有一个夸张的说法:如果民科给你打电话,你放下听筒离开十分钟,回来之后你会发现,他完全没有察觉到你的离开。你也不会少听什么,因为他们的谈话常常重复。很多民科只想倾诉,不愿倾听。在我看来,这反映了其偏执的心理特征。由于偏执,民科往往生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甚至与世俗社会也难有正常的交流,他们常常会忽视对其不利的言论,夸大他们喜欢的部分,所以民科几乎是不能被说服的;有时民科也会产生迫害妄想,比如他们常常自比布鲁诺或伽利略,把自己的到处碰壁解释为权威对小人物的压制与迫害;他们大多坚信自己的“科学结论”具有特殊的价值和意义,普遍表现出对精神的强烈追求,仿佛是纯粹的理想主义者;由于难以交流,他们的生存能力通常较差,有人甚至年过四十还要依靠父母、妻儿来维持生存,但是生活的艰苦反而加强了他们的悲壮感和神圣感。 民间科学爱好者几乎在每个国家都有存在,但是像中国这样大的规模却不多见。这与1980年前后的社会氛围有关,与大众语境和大众传媒对科学活动的误读有关,当然,也与其自身偏执的心理倾向有关。所以,民科所表现出来的共性,是特殊时代的结果。这是一个时代的悲剧。现在,大规模产生民科的总体社会环境已经不复存在,但是,大众语境对科学的误读依然存在。民科不仅是历史遗留问题,也是现实问题。 在民间科学爱好者、业余科学爱好者和职业科学家之间,不存在一个截然分明的界限。这是一个连续谱。业余科学爱好者可以进入科学共同体,成为职业科学家,反过来,很多职业科学家也有着强烈的民间心态,偏执自信,难以沟通。 2003年8月,在雁荡山召开的全国科学哲学会议上,我介绍了我的民科研究。有趣的是,这次会议有好几位体制外人士参加,为我提供了现实的案例。其中一位温邦彦先生据说是因为提供了赞助,还得到了两次大会发言的资格。在我的归纳中,民科大多没有解决好自己的生存问题,而温先生则拥有一个规模不小的企业,在一定意义上,是一位成功人士。这也是一类民科的代表。会间,我与温先生做了短暂的谈话,我的几个问题都得到了意料之中的回答。当我打算收住话题的时候,随口问道:“您从事这个研究,是不是觉得有特别的乐趣?”出我意料的是,温邦彦先生立刻收敛了笑容,非常严肃地说:“我觉得首先是一种责任!” 我想,在那一刻,温邦彦先生的内心深处一定涌起了某种神圣的责任感。这种神圣感,是民间科学爱好者的特征之一。 我民间,但是我科学。 (本文作者关注民间科学爱好者已有数年,除《民间科学爱好者的基本界定及其成因分析》外,另有一本小书《永动机与哥德巴赫猜想——江湖中的科学》即将由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本文内容部分取自这两种文献,并加入了新的材料。) 2003年11月11日 北京 稻香园 (发表于《社会学家茶座》2003年第4辑,总第五辑。发表时有所增减。这里是作者最后修订的版本) 阎新华,蒋春暄:想蹬自行车上月球吗?科技日报,2001年10月26日。
个人分类: 民科研究|4122 次阅读|4 个评论
《永动机与哥德巴赫猜想——江湖中的科学》之后记
热度 4 tian2009 2011-6-12 11:08
《永动机与哥德巴赫猜想——江湖中的科学》之后记
【田案:实际上,我的民科研究是从这个小册子开始的。“民间科学爱好者系列”文章发表之后,很多朋友知道我关心民科,也积累了很多与民科有关的资料。刘华杰甚至更新了他摆脱民科的热情的招数。 他以前是这样的:每当遇到民科与他讨论问题——相信很多人都遇到过,此时如果你当真,与民科就科学问题进行讨论,那就陷进去了,永无完结,说“是”你自己不肯;说“非”,那就意味着要展开一场无厘头马拉松辩论会,关于民科之气质,我前面文章中都已经说到——他就说:“你这个问题太高深了,我看不懂,你找×××吧。”民科通常都会很满意,北大原刘副都看不懂,觉得自己的确挺高深的。华杰的升级版则是这样的:“你这个问题太高深了,我看不懂,你找田松吧,他专门研究‘这个’。”然后,还会把我家里的电话告诉人家。 我书中好几个民科案例,都是这样来的。 2001年前后,上海科技出版社要出一套看世界丛书,编辑吕芳有慧眼,力邀我就民科问题写一个小册子,于是赤膊上阵,写了拖了将近一年,出版了《永动机与哥德巴赫猜想》,在此书出版前后,同时发表了三篇学术文本。本来还有更多问题可以讨论,把这个研究的连续谱扩展到技术、哲学、艺术等,只是我兴趣转移,就放下了。 此项民科研究之中,我虽然一开始言语刻薄,并且指导现在也不改对民科的基本态度,但是我并无恶意。晓原兄称我“悲天悯人”“菩萨心肠”,知我者也。 此书由上海科技出版社2003年11月出版,承蒙我的陈年老友何必赵阳介绍,请唐丁华先生配置了漫画插图,另蓬荜生辉。这是本书豆瓣地址: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143195/ 可惜现在无论当当还是卓越,似乎都已无货了。 此书分十章,题目如下: 第一章 江湖科学在行动;第二章 永动机如何动;第三章 哥迷:哥德巴赫使劲猜;第四章 成功?等到苹果也烂了;第五章 行为分析:八仙过海,苦追不休;第六章 心理分析:撞遍南墙不回头;第七章 社会背景:灵机一动,铁杵成针;第八章 传媒:不知所措,四顾茫然;第九章 问答;第十章 条条大路通哪里?后记 我会陆续贴出最后两章。 2011年6月12日记】 《永动机与哥德巴赫猜想——江湖中的科学》之后记 田松 这本小书终于写完了。当年我在写关于民间科学爱好者的系列文章时,信笔由缰,放纵笔墨,很有一种激扬文字的感觉。但是现在,我的心情很沉重。我看到一位民间科学爱好者写给一位学者的信,信写的很谦卑,他说:“一再打扰,纯属迫不得已。像我这种没有资格的人,能不骂我‘死皮赖脸’,不令您厌烦,便是幸事了。”简直是求乞的语气。他明明知道自己已经引起了别人的反感乃至厌恶,为什么还要坚持写信呢?当然是因为他坚信自己的价值,他是为了理想而放弃自尊的。 我对民间科学爱好者并无恶意,对于他们的行为,我常常生出一种悲悯之心。但是,这种悲悯却是民间科学爱好者不喜欢的。他们希望得到的不是可怜,甚至也不是理解,而是认同。这又是我做不到的。无论是他们的学术理论,还是他们的生活态度,我都不能认同。他们当然可以有自己的选择,但是也要承受选择的代价。生命有限,能做的事情是有限的,就如你所能爱的人,也是有限的。当你投身一件事的时候,就放弃了做另一件事的机会;就如你深爱一个人的时候,就无法再去关注另一个人。然而,无论如何,安身立命总是一切之本。 在本书的写作中,我常常面临两难的局面,我的读者究竟是谁?如果我的预期读者是民间科学爱好者,我一定会换一种行文方式。因为我不得不考虑到这样的一个事实,会有民间科学爱好者看到本书,也许会有被伤害的感觉。 是的,我不得不承认,尽管我尊重民间科学爱好者的个人选择,尊重他们的人格,但是在评价他们的时候,我的内心仍有一种文化优势,我难以克服居高临下的笔意。如果我的言辞伤害了哪些人,我愿意道歉。我需要再次强调,我的口吻可能是讥讽的,但是我的观点是严肃的,而且我的内心并无恶意。我愿意帮助他们,但是我的帮助不在于帮助他们发表文章,而在于帮助他们看清现实——当然,是在我看来的现实。 如果一个理论不建立在基本的经验事实之上,这个理论是没有根基的。 如果一个人的生活是建立在对周围事物的错误理解上,这种生活是我不能认同的。 当然,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况,一个人从错误的起点出发,得到了另外一种正确的结果。就如你可以爱一个你不了解的人,把所有美好的想象都添加在她的身上,然后去追求她,等你得到的时候,发现她并不是你想象的那样好,然而却有另一种好法。这种几率虽然很低,但是对于理想主义者来说,把生命投注到低几率事件更能凸显出理想的纯粹。然而,我们可以这样恋爱,却不能这样生活。 我仍然希望民间科学爱好者以及他们的支持者认真地考虑本书最后一章提出的建议。 刘华杰博士在本书写作过程中提出了“江湖科学”这一说法,十分贴切,故借来作为本书的书名。 感谢本书的责任编辑吕芳为本书所付出的巨大的心血。是她视角独特的选题和勤勉敬业的催稿促成了本书。 也感谢本书的另一位责编何慧琳小姐付出的辛勤劳动。 此外,本书的写作还得到了“北京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计划”的资助,特此致谢。 2002 年 12 月 2 日 2003 年 3 月 17 日再校 2003 年 9 月 6 日三校毕
个人分类: 民科研究|6373 次阅读|5 个评论
论民间科学爱好者为什么不能取得科学意义上的成功
热度 9 tian2009 2011-6-11 12:52
【这是我第三篇关于民科的学术文本,也是目前发表的最后一篇。民科研究已经构成了一个连续谱。从科学共同体到业余科学爱好者,再到民间科学爱好者,是一个连续谱;衍生的序列有技术共同体-业余技术爱好者(业余发明家)-民间技术爱好者;哲学共同体-业余哲学爱好者-民间哲学爱好者;艺术共同体-业余艺术爱好者-民间哲学爱好者……等等。民间科学爱好者绝无可能取得科学意义上的成功,但是民间艺术爱好者,则有可能成为大师,比如梵高,生前基本上是个民间艺术爱好者。再比如,刘心武可以算是一个民间红学爱好者,但是他可以超越红学共同体,直接获得公众的认可。通过这个连续谱,也可以看到科学、技术、哲学、艺术的同与不同,这些领域的爱好者有共性,也会有不同的命运。PDF文本在此: 民间科学爱好者为什么不能取得科学意义的成功p.pdf 】 (发表于《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2004 年第三期, pp.108-112 ) 论民间科学爱好者为什么不能取得科学意义上的成功? 田松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北京, 100875 ) 内容摘要: 民间科学爱好者引起的社会评价很不一致,有人认为他们是科学共同体的补充,有人认为他们从事的是伪科学。作者认为,民间科学爱好者问题不是一个科学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由于民间科学爱好者不能够与科学共同体达成基本的交流,不能够接受科学共同体的基本范式,他们也不能取得能够被科学共同体接受的成果。 关键词 :民间科学爱好者(民科),科学共同体,哥德巴赫猜想,业余科学爱好者 民间科学爱好者(简称民科)是一个非常广泛的社会现象,并不时地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民科获得的社会评价差异巨大,有人认为他们可以成为科学共同体的补充,应该予以鼓励和支持;有人认为他们从事的是伪科学,应该予以批判;也有人认为他们神经有问题,应该进行心理治疗。 2003 年 7 月,《南方周末》发表了张浩、宋正海文章《蒋春暄现象值得深思》,认为蒋春暄取得了包括证明哥德巴赫猜想和费尔马大定理在内的重大科学成就,但是没有受到中国数学界公正的评价,进而认为科学共同体的评价机制存在着严重的问题。这种看法不是孤立的,在大众传媒上,在互联网上,这样的声音经常出现。 这种判断的前提是:蒋春暄等民科有可能甚至已经取得了科学意义上成功。本文认为,这个前提是不成立的。 一 什么是民间科学爱好者 民间科学爱好者是科学社会学研究的极好案例,正如一位有着特殊病症的人能够使医生得到一个特殊的了解人体的机会,民科问题也可以为我们理解科学与社会的关系提供一种特殊的角度。本文作者曾在《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3 年第 7 期上发表了《民间科学爱好者的基本界定及其成因分析》 ,对民科问题进行了简单的梳理。 所谓民间科学爱好者( science fans ),是指在科学共同体之外进行所谓科学研究的一个特殊人群,他们或者希望一举解决某个重大的科学问题,或者试图推翻某个著名的科学理论,或者致力于建立某种庞大的理论体系,但是他们却不接受也不了解科学共同体的基本范式,与科学共同体不能达成基本的交流。总的来说,他们的工作不具备科学意义上的价值。 [ ] 在做出这个定义的同时,我还定义了另一个群体——业余科学爱好者( science amateurs , or amateur scientists )。这个群体也在科学共同体之外从事科学活动,比如业余天文爱好者,他们喜欢观测天象,并能发现新的天体;又如业余生物学爱好者,他们搜集标本,也能发现新的种属。但是,他们能够与科学共同体达成有效的交流。他们并不指望推翻现有的科学体系,只是想在现有科学范式内做一些具体的工作。 这个区分对于研究民科来说是必要的。有的人在讨论民科问题时以职业划界,凡是非职业科学家都视为民间科学家,甚至把退休了的科学家也作为民间科学家看待,提出发挥民间科学余热问题。甚至推而广之,说伽利略也是民间科学家——因为当时并无职业科学家群体。这种划界虽然并无不可,因为从理论上说,划界如同在数学上定义集合,可以采取任何一种方式定义出一个古怪的集合来。但是,如果定义的民科集合除了作为职业科学家的非集之外,集合的各个元素并无共同的性质,这个定义是没有意义的。正如我们可以把全体人群分为两类,一类是书店营业员,一类是非书店营业员。前者可以作为一个对象进行讨论研究,而后者仅仅是一个数学意义上的集合,不能成为社会学的讨论对象。因而,把各种科学爱好者做进一步区分,对于讨论这个问题是必要的。 民间科学爱好者和业余科学爱好者在中文字面意义上难以区分,所以这是一个定义或者命名。是对于已经存在的两个群体进行命名,而不能根据这个名词去寻找相应的对象。比如自行车这三个字是对一种车辆的命名,如果根据它的字面意思去寻找自动行驶的车辆,无异于缘木求鱼。因而,应该把民间科学爱好者这五个字从整体上理解。当然,这个定义并非完美,首先,其命名可能产生误解,其次,太长。前一个问题只能通过理论的进一步充实而得到更多人认可和理解,后一个问题可以通过其简称“民科”而消解。 当然,民间科学爱好者与业余科学爱好者以及科学共同体这三者实际上是一个连续谱,它们之间也没有截然的界限。专业科学家有时也会表现出民间心态。 民科问题不是一个科学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我们不可能通过逐一解答民科的科学错误而解决这个问题,因为一,民科的人数太多;二,民科不愿接受科学共同体的否定性判断。在我看来,更有意义的问题不是他们在科学上是对是错,而是他们为什么要从事科学研究?他们理解的科学是什么?他们是以怎样的方式从事科学研究的? 问题转化之后,民科的共性就凸现出来。无论是反相对论的,还是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他们在行为方式、心理特征、知识背景以及“论文”的写作方式上,都有共同的特征。如果民科只是个别存在,我们还可以把它归结为其个人原因。而民科的大规模存在,必然是某种社会问题的反映。 [ ] 以上是对民科问题的一个简单梳理。本文将以哥德巴赫猜想爱好者为例,论证民科不能取得科学意义上的成功。民科的活动非常广泛,几乎在所有著名的科学领域都有民科在活动。比如有人致力于反相对论,有人致力于新宇宙论。 1978 年,由于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这个长期处于公众视野之外的纯数论命题获得了广泛的大众知名度。直到现在,中科院数学所每年都能收到几麻袋声称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的论文,《科技日报》记者李大庆把这些致力于攻克哥德巴赫猜想的民科称为“哥迷” [ ] ,也有人称他们为“哥猜家”。 二 哥迷 哥德巴赫猜想是一个非常纯粹的数论问题。 1742 年,德国的哥德巴赫产生了这样一个想法,任何一个大偶数都可以写成两个素数之和。哥德巴赫没能给出证明,写信给当时欧洲最伟大的数学家欧拉。欧拉也没有给出证明。于是这个猜想和费尔马大定理一样,成为著名的数学悬念。费尔马大定理于 1995 年被安德鲁·怀尔斯( Andrew J . Wiles )证明成立,而哥德巴赫猜想至今仍悬而未决。 两百多年里,围绕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数学家尝试了许多方法。 1920 年代,挪威数学家布朗用“筛法”证明了每一个大偶数可分解为一个不超过 9 个素数之积与一个不超过 9 个素数之积的和,这个陈述简称为( 9 + 9 ),则哥德巴赫猜想就可以简称为( 1 + 1 )。此后,筛法成为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主要方法。 1924 年德国数学家拉德马哈尔证明了( 7 + 7 ); 1932 年德国数学家爱斯台尔曼证明了( 6 + 6 ); 1938 年苏联数学家布赫斯塔勃证明了( 5 + 5 ),并在两年后证明了( 4 + 4 ); 1956 年苏联数学家维诺格拉夫证明了( 3 + 3 ); 1958 年我国数学家王元证明了( 2 + 3 ); 1962 年我国数学家潘承洞证明了( l + 5 ),并于同年证明了( l + 4 ); 1965 年布赫斯塔勃、维诺格拉夫和意大利数学家庞皮艾黎都证明了( 1 + 3 ); 1966 年 5 月,陈景润证明了( l + 2 )。 ( 1 + 2 )的意思是,任何一个大偶数,都可以分解成一个素数加上两个素数的积。这是目前为止最接近( 1 + 1 )的一个结果,从表面上看,似乎只有一步之遥。 哥德巴赫猜想非常容易理解,任何人只要知道了偶数和奇数、合数和素数的概念,就可以对偶数进行验算,也会发现,他所能验算到的偶数都符合这个猜想。这是大批哥迷产生的原因之一。 王元先生说,《哥德巴赫猜想》发表后,他和陈景润不知收到了多少封讨论哥德巴赫猜想的来信,也不知有多少人宣称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时至今日,中国科学院数学所几乎每天还能收到这样的来信。在数学所业务处,记者看到好几大纸箱的讨论猜想的来信。处长陆柱家研究员对记者说, “ 这些来信大概除了我之外没有人去处理它。因为哥德巴赫猜想虽然很简单,但要证明它却很复杂,非专业人员看不懂,专业人员又没有时间整天埋在这里处理这些来信。 ” 陆处长曾给不少人回过信,告诉他们正确的途径是先写出论文向学术刊物投稿,如果编辑部认为有价值会请专家审稿的,数学所的研究人员都有自己的研究工作。然而,不断有人寄信来要求鉴定。有人即使接到了陆处长的信依然不屈不挠地来信。 [ ] 迄今为止,大规模哥迷的诞生已经有二十多年了。期间媒体上关于陈景润的婚恋、疾病及去世的报道都会为他们输送一些精气神。有位哥迷甚至说:“陈景润死了,我来接班。” [ ] 2000 年 3 月 19 日, 英国费伯出版社和美国布卢姆斯伯里出版社 悬赏 100 美金征求哥德巴赫猜想的解答。广大哥迷掀起了新一轮论证高潮。尤其是在截止日期 2002 年 3 月 20 日到达之际,大众媒体上哥迷的消息此起彼伏。 2002 年 3 月 3 日和 18 日,《光明日报》两次用半个版的篇幅刊登了罗翼云先生的广告,内容都是讲他的 “ 奇素数和定理 ” ,声称解决了哥德巴赫猜想(下称哥猜)问题。加上他在《汕头日报》刊登的广告,罗先生已经花了 10 多万元。明眼人一看便知,罗先生之所以在这个时间刊登广告,主要是想抢在 3 月 18 日之前把自己的研究结果最大范围地公布出去。 随着期限的临近,有关哥猜的消息多了起来。 1 月 17 日《中国青年报》第 17 版刊登了著名教育家和评论家敢峰研究哥猜的论文《直取 “ 1 + 1 ” 之探索 ——— 用演绎数论对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 1 月 22 日,网上发布了中新社消息,称广东梅州市蕉岭县农民拖拉机手王来生耗费八年心血,完成了论证哥猜的论文; 1 月 28 日,《法制日报》刊登记者文章《他真的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吗?》,介绍一个叫宇文永权的人自称证明了哥猜;同日《中国青年报》又刊登记者采访中科院数学专家的文章《哥德巴赫猜想不是想猜就猜》,指出现有数学理论无法解决哥猜问题,农民已论证纯属虚妄之谈。 [ ] 在此之前, 2001 年 3 月 25 日《长江晨报》就有报道《 黄陂老汉刘平危声称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 》,同日《长江日报》刊登记者文章《专家奉劝“民间数学家”勿白费精力于哥氏猜想》。 4 月 7 日 《江南时报》也做了报道《 果真是“拿着锤子造原子弹”吗——一位残疾人的“哥德巴赫”梦想 》。此外,敢峰的论文已经在 2001 年 12 月 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教育世纪》第一辑上发表,据报道, 73 岁的敢峰本人是该专辑的主编。 [ ] 2002 年 3 月 20 日,百万美金大奖的截止日期,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时空连线”就此进行了讨论。三位嘉宾(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所李福安研究员、科技日报记者李大庆、中科院自然科学史所在读博士田松)总的看法基本一致:民间科学爱好者不可能解决哥德巴赫猜想问题。节目播出后第二天,我接到了两个长途电话,要与我进行辩论,其中一位是辽阳哥迷庄严。 三 插曲:谁在为哥迷辩护 民科的顽强毅力感动了很多人,也有很多人为他们鸣不平。常见的疑问是这样的:“ 万一其中一两篇有一点参考价值呢!” 你们连看都不看,怎么就说人家是错的?在“时空连线”的那期节目中,白岩松也代表观众提出了类似的问题:如果我们漏掉了一个,岂不是太可惜了?也有人相信,哥迷有可能甚至已经取得了成功,进而认为我们的科研体制存在着严重的问题。这种声音在大众媒体上时有所见。比如《科技日报》在 2001 年 10 月和 11 月,曾发表两篇为蒋春暄鸣不平的记者文章。而在最近辩护声音最大的无疑的宋正海、张浩在《南方周末》的文章。 然而,所有为哥迷辩护的人有一个共性:他们自己不具备判断哥迷在科学上是否正确的能力和资格。 四 科学共同体与知识的增长 按照一个传统的比喻,把科学比喻为山,科学知识的增长就是山体的增高和范围的扩大。进入 20 世纪,科学成为一个需要国家支持并需要纳入到国家计划的事业。 D ·普赖斯把这样的科学称为“大科学”,以往的科学则称为“小科学”。在小科学时代,科学家以个人身份从事科学活动,在增长自己的科学知识的同时,也增长了科学之山的海拔。 20 世纪前曾经有过很多大师,他们能够站在科学之山的最高端,给每一个学科的山包都增添一些海拔。而在今天,科学山脉的庞大和丰富远远超过了一个个人的学习能力,这样的大师已经不可能存在。 即使在小科学时代,也存在着一个科学共同体。一个人的科学发现,需要被其他从事类似工作的人认可。在学术期刊出现之前,科学家之间最重要的交流方式是通信。哥德巴赫猜想就是在给欧拉信中表述的,又通过欧拉的转述,被其他科学家所了解和认同。我们可以把科学知识的增长,理解为科学共同体所认可的知识的增长。据考证,达芬奇的手稿中包含大量远远超过其时代的科学发现,但是这些发现没有与其他科学家进行交流,没有进入当时的科学共同体的知识流通,所以没能对科学之山的增高有所贡献。一个人要想对科学共同体的知识增长有所贡献,首先要具有与科学共同体进行交流的能力,要具备这个能力,又必须首先对科学共同体已有的知识有相当程度的掌握。这就需要进行系统的学习。随着科学之山越来越高,需要专业训练也越来越多,由学士而硕士,由硕士而博士。 李福安研究员指出:要研究哥德巴赫猜想,数论方向的博士研究生都未必够格。按照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张利华研究员的统计,全中国在数论方面发表过 5 篇以上论文的专家不超过 50 人。李福安说,其中没有人把哥德巴赫猜想作为研究课题。而我们的哥迷们,大部分只有初中文化! 今年 53 岁的刘平危初中只读了一年半就辍学了,但因喜欢数学,便到处找书看, 1970 年,因风湿病加重不能上班,便投入到数学研究中。 1978 年,他读了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后,萌发了要摘取这颗 “ 数学皇冠上的明珠 ” 的想法。 [ ] 悬赏的消息发布后,最早声称自己破解了哥德巴赫猜想的是一位仅有初中文化的浙江 “ 狂人 ” 。 2000 年 4 月初,浙江丽水市信用合作联社范和平说,他潜心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已有 20 多年了,现已经破解了此题。 [ ] 庄严是辽阳市 1968 年初中毕业的下乡青年, 1976 年返城后当过多年的装卸工。 1978 年,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向哥德巴赫猜想冲击,完成了 “ 1 + 2 ” ,震撼了世界。庄严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和感染,时年 27 岁从小也特别喜欢数学的他顿时热血沸腾,剩下这一步之遥,他也要试试,为国争光,把这颗数学王冠上的明珠摘下来! [ ] 以上文字摘自大众传媒上报道哥迷的记者文章,很多民科的自述都经过了自己的加工,而把民科当作落难英雄的报道,也常常出于义愤或者同情对所描述的事件进行了改写。尽管如此,通过对文本的症候阅读 ,我们还是可以从中获得有关民科的行为和心理的诸多信息,并了解记者本人对科学活动的理解。 学历不是评价能力的唯一标准和绝对标准,但是,学历意味着所接受的专业训练的程度。而且在大科学时代,专业人士无疑拥有更多的学术资源。科学史上固然存在着许多业余爱好者取得成功的例子,这些故事往往成为民科的动力和自我辩护的依据,然而,这些故事无一例外地遭到了曲解。其中著名的两个是华罗庚自学成才和爱因斯坦在专利局发现相对论的故事。 按照华罗庚自己的说法,他的最高学历是金坛中学初中毕业 [ ] 。但这不是他的最终教育。华罗庚在写出《论苏家驹教授五次方程解不成立之理由》的时候,的确只是金坛中学的小职员。然而,需要强调的是,首先,这篇文章并不是一个很大的成果,其他数学家也发现了苏家驹的破绽;其次,这篇文章是按照科学共同体认可的范式写作的,所以会使熊庆来看到华罗庚的资质和潜力,把华罗庚招到清华。几年后,华罗庚留学剑桥,他曾经在一年里写了 11 篇文章,一位同学玩笑地说,每一篇文章都可以拿个博士学位。所以,华罗庚虽然只有初中毕业,但是他所受到的专业数学训练,至少是博士级的。 [ ] 爱因斯坦则接受了正规的科学教育,他毕业于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毕业后未能在母校申请到教职,去伯尔尼专利局谋生,但这并不意味爱因斯坦与科学共同体之间的联系中断了。在此期间,爱因斯坦还向苏黎世大学申请了博士学位,并在 1905 年获得了学位。 由上可见,华罗庚和爱因斯坦也许曾是业余科学爱好者,但并非民间科学爱好者。他们虽然不在科学共同体之内,但与科学共同体保持着正常的联系。 五 不能与科学共同体进行交流的民间科学爱好者 民间科学爱好者与科学共同体没有正常的联系,对于所致力的学术领域的发展和已有成果也没有充分的了解。可以断言,绝大多数哥迷都没有看过陈景润的论文,事实上也没有几个人能够看懂。我在接到庄严先生的电话时,也曾问他,是否读过陈景润的论文。回答大致是这样的:“我不需要,因为我的方法完全是独创的!” 一位记者对刘国安(即前文刘平危的本名)有过这样的描写: 刘国安在 90 年代以前并没有读到陈景润论文的内容。由于资料和水平有限,许多已经被大量公认的数学运算公式,刘国安也不知道。每次碰到进行不下去了,他就自己花时间去推导演算,常常弄出一些啼笑皆非的事情来。 “筛函数”这一概念和公式早已有人研究出来,完全可以直接运用。刘国安在运算过程中需要这一概念和公式,他不知道有现成的,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构造了一个数学运算模型,搞得脑袋都发麻,仍然没有结果。一天,他正烦得不行的时候,无聊之中,将数学运算模型左看右看,正看反看,对角线看,最后找到了“单筛函数”、“孪生函数”的公式,将它们区别开并下定义命名,他高兴得不得了,认为自己又攻克了一个大难题。 他的弟弟、妹妹托人给他买了几本高等数学并告诉他,这个概念和公式书上早就有了,他不信,坚持认为是自己解决的,直到他从书上看到了,这才知道自己走了很多冤枉路。 [ ] 这位记者的描述基本上是中性的,语言也较平实。上面所引这一段似乎也表现出了民科身上可能发生的荒诞事件。普通读者很容易信以为真。但是,由于这段故事戏剧性太强,反而不可信。 一个人在今天独立地发现比如杠杆原理、毕达哥拉斯定理等早期科学原理并不是没有可能,很多学生在学习的时候,都能够举一反三,根据所学的内容,对尚未教授的内容有所心得。但是,如果一个人企图完全依靠自己的能力,把科学共同体已有的知识重新发现出来,重建一座科学之山,那是绝无可能的。从古希腊算起,科学之山已经增长了两千多年,从伽利略算起,也经过了三百多年。它们是由一代代科学家累积起来的,我们现今教科书上的一页纸,可能就耗费了几代科学家的时光。 在我们接受到的科学史教育中,科学发现常常表现为一条单一的直线,比如从哥白尼、伽利略到开普勒再到牛顿、爱因斯坦,物理学仿佛只有一条平坦的大道,而没有任何岔路。科学仿佛是预先存在的一个宝藏,预先存在于某个地方,科学家的任务就是把它挖出来,不论由谁来挖,挖出来的东西是一样的。在这个观念下,记者描述刘国安弄一个什么数学模型左看右看,就找到了什么“单筛函数”和“孪生函数”,并且这个公式教科书上竟然有,这是不可能的。把同样的积木交给两个孩子,让他们在不同的屋子里分别盖房子,只要积木块足够多,他们的搭建方式绝不会相同。如果刘国安独立发现了什么函数或者公式,在教科书中也是找不到的。所以这段故事,只能是刘国安对记者讲述的自己以为的事实,或者是记者编造的故事。 可以用围棋作喻。围棋看起来容易,要成为专业棋手,同样需要相当程度的专业训练。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假设这样一种情况,有一位来自深山的无名高人横空出世,把全部九段统统打败?从一般的想象里,似乎有可能。茨威格在小说《象棋的故事》里就有类似的描写。一个聪明人在牢房中以棋谱作为消遣,一放出来就成了顶尖高手。然是实际上,一位业余棋手不需要打败九段,只要能打败三四段的专业棋手,就足以引起棋界的关注,他就不再是无名高人了。就如华罗庚,只是找到了苏家驹的一个小毛病,就引起了数学界的重视,从而由业余走向了专业。所以,一个人在数学上没有连任何小的成就都没有,就直接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绝无可能。 五 蒋春暄是否遭到了中国数学界的不公正待遇 蒋春暄大概是学历最高的哥迷。“ 蒋春暄,中国航天总公司四院二部退休高级工程师。早年曾在北京航空学院学习空气动力学专业,后来长期从事资料编译工作。业余时间钻研数学。” [ ] 蒋春暄自称证明了包括费尔马大定理和哥德巴赫猜想在内的五大数学难题中的四个。甚至他证明费尔马大定理的时间要早于英国人怀尔斯,怀尔斯正是因为这个成就获得了菲尔茨特别成就奖。与其他民科相比,蒋春暄还具有直接与国外学者沟通的能力。为蒋春暄鸣不平的《科技日报》记者这样写道: 桑蒂利是美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和数学家,强子理论的创始人。他在给蒋春暄的信中这样写道:“你是新数理论的领袖,在这方面,你的工作是最出色的。”“我想借此机会对你工作的历史性的潜在价值表示极大的赞赏。”“数是所有科学的基础,新数理论每 500 年出现一次,这足以说明你工作的重要性。我想将你的工作在《代数群几何》杂志上发表,而后出版你的专著,以使你的工作在世界科学界传播。”这些赞美之词并非是纯粹的外交辞令,而是发自内心的真言。桑蒂利说到做到。在他的帮助下,这些年来,蒋春暄在《代数群几何》上发表了“费马大定理证明”“ iso 数论基础”、“费马大定理 - 桑蒂利 iso 定理”。在新千年到来之际,《代数群几何》杂志出版专辑《千年末科学中尚未解决的基本问题》,其中收集了蒋春暄费马大定理的证明歌德巴赫猜想证明,黎曼假想否定等共 100 个证明。 2001 年,蒋春暄的“大数分解法”和新哲尔假说证明也已收到刊出通知。 [ ] 如前所述,记者本人没有能力对蒋春暄的数学工作做出判断,但是他相信蒋春暄已经得到了这位外国物理学家和数学家的认可,所以为之抱不平。宋正海、张浩的《南方周末》文章也是建立在这个结论上的。然而,张利华研究员却发现: 一般世界权威的科学期刊都被收录在《 SCI 》科学引文索引系列中,《 SCI 》目前收录 3000 余种期刊,我国被收录的期刊已有 52 种。而《代数群几何》没有被《 SCI 》收录,这说明此刊物没有被科学共同体接受为权威的数学期刊。…… 科技日报称蒋春暄的支持者桑蒂利( R. M. Satilli )是美国著名的物理和数学家,笔者仔细察看了桑蒂利的简历,发现他从来就不是数学家。 [ ] 根据张利华对桑蒂利的调查,可以认为,桑蒂利本人也具有很浓的民间心态。 如果蒋春暄的文章已经发在了国外的数学杂志上,他的学术工作就已经进入了科学共同体的知识流通了,而根本不需要理会中国数学界对他是否承认。事实上,那位为蒋春暄抱不平的记者已经透露了一个信息:“ 1978 年,在科学院前院长方毅的关心下,科学院数学所曾组织过蒋春暄费马大定理证明的研讨会,蒋春暄的证明被否定。科学院通知蒋春暄所在单位正确引导蒋春暄不要作无谓的探索,多作一些现实的对社会有益的事。 [ ] ” 专门为某人的成果召开论证会,这并不是科学共同体接受新成果的正常程序。华罗庚也好,陈景润也好,没有哪一位的科学成就是靠论证会被接受的。 6 ,哈代与拉玛努贾 拉马努贾是我提供给民科的一个案例。 拉马努贾是一位印度的数学天才,没有受过正规的数学训练,凭着直觉,证明了很多数学公式,也提出了很多后来被证明为正确的猜想,拉马努贾把这些证明寄给了当时英国一些优秀数学家,但是他本人的证明很不规范,所使用的数学符号也和英国数学家不同,加上字迹潦草,没有几个人能看懂,也就没有人理睬他。幸运的是,大数学家哈代读了拉马努贾的信,把他请到伦敦,与他合作,发表了大量文章。拉马努贾的传奇故事让人津津乐道,也一再遭到误读。在这里,需要强调几点:首先,拉马努贾虽然天才,但是在被哈代发现之前,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数学家,贝特曼( P. Batman )在对比华罗庚与拉玛努贾时指出: “拉玛努杨并没有全部完成一个自学天才到一个成熟的、训练有素的数学家的转变,他在某种程度上仍然保留了数学的原始性,甚至保留了一定程度的猜谜性质。然而华罗庚在其早期的数学生涯,就已经是居于主流地位的数学家了。” [ ] 其次,拉马努贾并没有完全脱离科学共同体,他的证明虽然不规范,但并不是完全自创的一个与主流数学范式毫无关系的系统。他自创的符号也对应着科学共同体能够理解的数学概念,因而能够与科学共同体达成交流。 很多民科与他们的同情者抱怨现在的中国没有人肯做哈代,所以他们没有成为拉马努贾。但是,这可以反过来解释,他们之所以没有遇到哈代,是因为他们不是拉马努贾。我们可以假设,有很多拉玛努贾被埋没了,这就好比说有些人是天才演奏家,却从来没有摸过琴。这样的假设当然是没有意义的。事实上,科学共同体并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比如学术刊物,是每一个人都可以投稿的。如果一个人有能力解决哥德巴赫猜想,他必定可以先解决了一些小的数学问题,从而为科学共同体所了解。就如华罗庚当年。 综上所述,中国科学院拒绝审理来自科学共同体之外的一切声称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的论文,不会错过任何有价值的成果。 与此类似,那些致力于发明永动机,推翻相对论,改写进化论,重建心理学的民间科学爱好者,也不会取得有任何科学意义的成果。 参考文献 [ 1 ] 田松 . 民间科学爱好者的基本界定及其成因分析[ J ] . 北京 :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3(7) [ 2 ] 田松 . 我民间,但是我科学[ J ] . 济南 : 社会学家茶座 . 2003 ( 4 ) [ 3 ][ 6 ] 李大庆 . 哥迷论证遭专家冷遇 哥德巴赫猜想不轻松[ N ] . 北京 : 科技日报 , 2002-3-29 [ 4 ][ 5 ] 李大庆 . 哥德巴赫猜想谁来摘珠[ N ] . 北京 : 中华读书报 , 1998-4-8 [ 7 ] 鲍丹禾 . 哥德巴赫猜想百万巨奖无人能拿 ? [ N ] . 北京 : 北京青年报 ,2002-03-17 [ 8 ] 金娜 , 胡沛 . 黄陂老汉刘平危声称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 [ N ] . 武汉 : 武汉晨报 ,2001-3-25 [ 9 ] 解开可得 100 万美元 " 哥氏猜想 " 真破解了吗[ N ] . 北京 : 生活时报 ,2002-5-10 [ 10 ] 吕志贵 . 辽宁人挑战哥德巴赫猜想,老红军力荐引来省长批示[ M ] . 沈阳 : 辽宁广播电视报 ,2002-3-20 [ 11 ][ 12 ][ 18 ] 王元 . 华罗庚[ M ] . 南昌 : 江西教育出版社 .1999.35,76,60-61 [ 13 ] 钱忠至 . 果真是“拿着锤子造原子弹”吗?——一位残疾人的“哥德巴赫”梦想[ N ] . 南京 : 江南时报 ,2001-4-7 ( 4 ) [ 14 ] 王鸿良 . 谁在证明哥德巴赫猜想[ N ] . 福州 : 福建日报 , 2002-3-21 ( 6 ) [ 15 ][ 17 ] 阎新华 . 蒋春暄:想蹬自行车上月球吗?[ N ] . 北京 : 科技日报 , 2001-10-26 [ 16 ] 张利华 , 李宏 . 对科技日报报道的“蒋春暄重大发现”的质疑[ Z ] .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网站( http://www.ihns.ac.cn/members/zlh/zlh1.htm ) Why “ Science Fans ” can not Succeed in Science? 田松( 1965- )男,吉林四平人,哲学博士,理学(科学史)博士,现在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任教,本文为作者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后工作的一部分。目前的研究方向为科学人类学、物理学哲学和科学传播理论等。 在大众媒体和互联网上经常可以见到关于民科的各种议论,但是并未引起学界的关注。据我所知,第一篇从学术角度讨论民科问题的文章是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张利华和文献情报中心李宏《 对科技日报报道的“蒋春暄重大发现”的质疑》。北京大学哲学系刘华杰对此也有关注,曾对著名哥迷胡思之做过长篇访谈(收入刘华杰《中国类科学》中,上海交大出版社, 2004 年),是研究哥迷的第一手资料。 荣格心理学概念,一种心理分析方式,通过表面的话语分析说话者内在的心理,比如发现说话者在回避(夸大、改写……)某一个问题,就去分析他为什么回避(夸大、改写……)这个问题。
个人分类: 民科研究|6923 次阅读|19 个评论
民间科学爱好者的行为及心理分析
热度 4 tian2009 2011-6-10 09:33
【田案。这是民科学术文本的第二篇。PDF文本在此: 民间科学爱好者的行为及心理分析p.pdf 】 (发表于《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年第一期) 民间科学爱好者的行为及心理分析 田松 (北京大学哲学系,北京, 100871 ) [内容提要]:民间科学爱好者是比较普遍的一种社会现象。作为在科学共同体之外从事所谓科学活动的特殊群体,他们并不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业余科学爱好者”。民间科学爱好者的行为方式和心理存在很多共性,其最大的外部特征是不能与科学共同体进行正常的交流。他们具有偏执性的心理倾向,由此可以对他们的某些外在表现如顽强刻苦、自我崇高进行解释。他们的行为从外部看类似于行为艺术,从内部看,也可以解释为某种无意识的巫术心理。对民科现象做进一步的解读,可以为理解科学、公众与社会的关系提供一个新的维度,也可为科学传播提供借鉴。 [关键词]:民间科学爱好者(民科)、科学与社会、心理、巫术、科学传播 在中国,存在着难以计数的民间科学爱好者(以下简称民科),不时引起强烈的社会关注。从其教育背景上看,他们往往没有接受过自己所献身领域的专业训练,也没有通过自学对其所从事的那个领域达到深入的了解;他们有着“理想主义”的精神追求和以苦行与牺牲为特征的生活态度;其“学术论文”不但结论惊人,而且善用众多“新词”、“大词”,并往往喜欢为自己涂上一层爱国主义亮色。民科作为一个在科学共同体之外从事所谓科学活动的特殊群体,并不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业余科学爱好者”,其最大特征是不能与科学共同体进行正常的交流,并有其特殊的心理倾向。大规模民科的出现涉及到公众、科学与社会的诸多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 一,关于民间科学爱好者的研究 民科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社会现象,在几乎所有的科学领域都有他们的活动。有人致力于证明哥德巴赫猜想(被称为哥迷),有人致力于推翻相对论,有人致力于建造永动机,有人一心要建造一个包罗万有的宇宙理论…… 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民科问题由来已久,但一直没有引起学界的关注。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张利华和文献情报中心李宏曾写过一篇《对科技日报报道的“蒋春暄重大发现”的质疑》( http://www.ihns.ac.cn/members/zlh/zlh1.htm ),这是笔者所见第一篇从学术角度讨论民科问题的文章。北京大学刘华杰博士对此问题也有关注,曾对著名哥迷(致力于哥德巴赫猜想的民科)胡思之做过长篇访谈,可以作为研究哥迷的第一手资料。 笔者曾在《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3 年第 7 期发表了《民间科学爱好者的基本界定及其成因分析》,对此问题进行了简单的梳理。文中对民间科学爱好者( science fans )做了如下定义: 所谓民间科学爱好者,是指在科学共同体之外进行所谓科学研究的一个特殊人群,他们或者希望一举解决某个重大的科学问题,或者试图推翻某个著名的科学理论,或者致力于建立某种庞大的理论体系,但是他们却不接受也不了解科学共同体的基本范式,与科学共同体不能达成基本的交流。总的来说,他们的工作不具备科学意义上的价值。 这个定义中,只有“不能交流”可以算做可观察的外部行为,而“希望”、“试图”和“致力于”等都与动机、目的等心理因素有关,不能直接观察。对此,只有通过对其行为的分析,和对它本人的访谈予以判断。可以想象,研究民间科学爱好者有如下几种材料: 1 ,与民科的直接往来; 2 ,对其本人及相关人物的访谈; 3 ,大众媒体的报道; 4 ,民科的文本(“科研论文”)。实际上,当我们以科学家为对象进行社会学研究时,同样要借助于这几种材料。 在定义了民科之后,笔者还定义了业余科学爱好者( science amateur )。这一群体同样人数众多,同样在科学共同体之外从事科学活动,比如天文爱好者,他们经常观测星象,也能发现一些新的天体如小行星、彗星;或者如生物爱好者,他们制作标本,也能发现一些新的生物种类。他们与民科的区别在于:从外部看,他们能够与科学共同体进行交流;从心理上分析,他们不想推翻现有的科学体系,一鸣惊人,而只是出于爱好,做一些具体的科学工作。 民间科学爱好者、业余科学爱好者乃至科学共同体内部的职业科学家是一个连续谱,其间不存在截然分明的界限。 二,民间科学爱好者的核心心理特征 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民间科学爱好者有它产生的社会心理根源和时代背景,也有其自身的心理特征。 现在,公众对于心理诊所已经逐渐接受,不再把去心理诊所咨询的等同于心理疾病或者精神病。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格( personality ),也有其特殊的心理倾向。当某种心理倾向过于偏离了“通常的范围”,就被视为心理疾病。但是,“通常的范围”并不是确定的,它与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的具体的社会环境有关。通过对民科的调查和归纳,可以发现,他们在心理上存在着某些共同的倾向。 归纳起来,他们最核心的心理特征是偏执。他们大多坚信自己的“科学结论”具有特殊的价值和意义;他们不能与科学共同体甚至与世俗社会达成正常的交流;他们常常生活在幻想的情境中,比如他们不能平实地理解他人的言论,会忽视对其不利的部分,夸大他们喜欢的部分;有时也会出现某种妄想的特征,比如把自己比作布鲁诺和伽利略,把自己的到处碰壁解释为权威对小人物的压制与迫害;他们普遍表现出对精神的强烈追求,仿佛是纯粹的理想主义者;他们的生存能力通常较差,有人甚至年过四十还要依靠父母、妻儿来维持生存,但是生活的艰苦反而加强了他们的悲壮感和神圣感;他们有很多人相信自己在未来会成为一代大师,这种信念使其困苦的生活镀上了一层光辉。 在心理学上,严重的偏执倾向被视为一种病症。偏执( paranoid )是一种功能性的障碍,它表现为对幻觉的坚持,即使在面对相反的例证,得不到任何社会支持的情况下,也坚信自己所相信的东西。这些幻想常常能够被偏执者解释得头头是道,并建立起内在的逻辑性。而且,症状越严重,越是能自圆其说。偏执有几种类型,其中一种叫做自大幻想( delusion of grandeur ),其表现是:“偏执者相信自己是个重要人物,比如圣母玛丽亚、百万富翁、大发明家等等,甚至是上帝本人。” 而科学家,正是在民科大量产生的 1980 年代初期具有重大意识形态价值的重要形象。 当我们说一个人偏执的时候,通常隐含着这个人与多数人的想法不一致的意思,倘若与多数人的想法一致,可能会被说成执著甚至是信念坚定。随着社会宽容度的增加,整个社会越来越能够容忍不同观点的存在,不再要求每一件事情都看法一致。实际上,如果是美术爱好者,无论他采用多么怪异的画法,描绘多么怪异的对象,都可能被人接受,甚至可能真的一鸣惊人。即使现在不能被接受,他也可以期待被未来接受。再如民间棋类爱好者,无论发明出什么怪异的棋来,只要有人愿意接受他的规则,它就有存在和发展的权利,也可以组织相应的棋类协会。但是,如果他坚持认为自己发明的就是围棋,并要求围棋协会接受他的“成果”,他的被拒绝也是理所当然的。因而,对于民科来说,他们的偏执表现为两个方面:其一,他们坚信自己所从事的就是科学,并且有着无比重要的价值;其二,他们坚决要求科学共同体承认他们的“科学”。对于民科本人来说,由于有前者,自然会有后者。但是从旁观者的角度看,类比于民间美术爱好者和民间棋类爱好者,前者可以被宽容,而后者则只能被拒绝。 如果把偏执作为一种心理状态,那么,这种状态在程度上是连续的。很多业余科学爱好者乃至职业科学家都有类似的状态,甚至程度会很高。只不过,职业科学家可能被称作坚持真理,而不被认为是偏执,至少不会被认为是荒谬,而民科则可能被认为是执迷不悟。这里的确存在一个复杂的话语权问题,非本文所能讨论。然而,既然民科所热爱的对象是科学,并且他们本人也要求被科学共同体接受,那我们只能以科学共同体目前的标准来评判民科的工作。归纳起来,民科的行为方式与心理特征有如下方面: 1 ,交流的缺失 由于偏执,民科常常难以与他人进行交流。不仅与科学共同体难以交流,在其日常生活中也很难与人交流。这表现为两个方面: 1 )只肯倾诉,不肯倾听;你说你的,我说我的; 2 )不能正确理解他人的真实想法,只接受喜欢的观点,不接受不喜欢的观点,甚至把批评理解成支持。前者属于直接的人际交往,后者可以从直接交往及其行为方式中看到。 哥德巴赫猜想爱好者(哥迷)是人数最多的民科群体,在大众传媒上报道最多。数学家早就指出,凭初等数学证明哥德巴赫猜想,如同骑自行车登月球。哥迷常常宣称,即使是错了,也想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但是,当错误被指出的时候,他们又不接受。下面是大众媒体对哥迷庄严的一段描述: 1985 年,庄严满怀希望地把精心写就的数学论文邮给中国最权威的数学研究机构,不久,就收到了回信:“我们不认为此种方法有学术价值。”一时间,他真的有点儿蒙了。耗费了多少个不眠的夜晚啊,熬干了多少滚热的心血啊,织就了多少美妙的希望啊,轻轻的一句话就给枪毙了!但是庄严没有气馁,他在原有的基础上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大众媒体对民科的报道常常包含着很强的倾向性,由于这类报道经过了民科本人以及记者的夸大、虚构和改写,不能作为平实的材料直接使用。但是这些夸大、虚构和改写,正好可以作为症候阅读的材料,从中分析民科本人的心理,以及代表社会一般话语系统代表主流意识形态的记者的心理,从而了解公众对科学的一般理解。在对民科的研究中,经常会遇到这类文本。从这段文本可见,庄严曾经得到过回信,但他不愿意接受回信的判断,而是在“原有基础上”继续研究。又如: 刚开始,对于专家学者们对他的否定,刘国安总是很气愤,认为这些专家们水平太低。刘国安介绍说,江汉大学有一位教授过去对他的研究一直很关心,他第一次上门求教时,这位教授看了他的论文后,认为非常有价值,答应做工作帮他把论文发表发表,临走时还给他了几百元钱,鼓励他继续努力。可过了不久,刘国安觉得这位教授的态度大变,再上门时,教授就叫他不要再费力了,以后再联系,教授的态度也不热情。这事儿让刘国安纳闷了很长时间。后来碰壁碰多了,他也就习惯了。刘国安一方面感叹国内的数学专家不能慧眼识珠,另一方面他还担心别人把他的成果占为己有。 一方面,民科希望得到专家的认可,请专家评判;而一旦被否定,就认为专家水平低,不足以判断他们的“成果”。所以他们的请教只是名义上的,并没有交流的心态。很多哥迷希望国家权威学术机构为他们的成果召开论证会,由于政府官员的介入,曾经有两个专业数学机构(中科院数学所和东北大学数学系)先后为两位哥迷(蒋春暄和庄严)的证明进行过论证,结果一律是否定的,但是这两位哥迷依然声称自己已经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 根据笔者个人与民科接触的经验,他们都非常喜欢倾诉,一说起来就滔滔不绝,但是他们不愿倾听,几乎不考虑听众的反应,既不理会对方是否听懂,甚至也不理会对方是否在听。 浙江温州的赵兴龙先生是一位热心于热力学永动机的民间科学爱好者。他自我宣传的方式是自费印刷材料,到各大学演讲。 2002 年 6 月 27 日,赵兴龙先生给我打来一个电话,在长达一个小时的通话中,我几乎没有说话的机会,只能努力地在他说话的间隙,插入我的问题 。而赵先生在简短的回答之后,马上就会回到他的话题。他或许真是希望我支持他,但是他显然不想了解我对他的看法。我在插入的问题中,坦率地表达了我民科的基本看法。赵兴龙先生同意我把他作为案例写到书和文章中。下面是我事后根据回忆做出的一段电话记录: 我问:您从事热力学的研究,你都看过那些热力学的专业书籍? 答:这个热力学的书都是一样的,看过一本就够了。我以前搞电机,电机的书都看过。我以前是很喜欢看书的,我们图书馆我捐过 1000 元,是图书馆收到的第一笔捐款,当然现在捐十万、八万的都有…… 我问:您写了这么多论文,给专业杂志投过稿吗? 答:专业杂志我也送过,比如我这个论文吧,我送给《物理》杂志,就是那个物理学会的,他们的那个编辑还是很有水平的,说可以考虑,但是要领导决定能不能发表,一问他们领导,领导说不同意发表。我们普通群众要指出科学家的错误是非常困难的…… 问:可是物理类的杂志有很多,不只《物理》一家,你给别的杂志投过吗? 答:这个吗,有个道德问题。我们不能一稿两投。我给了这一家,就不能给另外一家。 问:可是《物理》杂志不是决定不用了吗,你就可以给别的杂志了。 答:我已经给《大学物理》杂志了,我看看他们是不是可以用,不过还没有消息。我们这个科研…… 问:赵先生,我还想问一下,你平时经常阅读哪些专业杂志? 答:这个没有,我以前订一些杂志,现在都不订了。我觉得要集中精力,信息量太大分散注意力,对我们的研究没有什么好处…… 问:赵先生,你既然给《物理》和《大学物理》投稿,总应该知道这些杂志都发表些什么样的文章吧? 答:这个不要紧,不发表也不要紧。我说了,我可以不断地讲,时间一长,我的观点就会潜移默化,大家就会接受。我们要回报社会,为社会做贡献…… 当然,这个记录非常不完全,赵兴龙实际说的话要比我记录下来的要多得多。 由于偏执,由于无法进行正常的交流,民科对自己的处境,对周围的环境并没有清醒的认识。他们常常根据自己的意愿,改写所听到的内容,甚至把否定解释成肯定。比如赵兴龙说,北京林业大学刘家冈教授很支持他的科学活动,我根据赵兴龙提供的线索,与刘家冈教授通了电话,刘教授的确接待过一些从事物理研究的民科,有时也会些找人听他们宣讲,就像很多哥迷所要求的那样,告诉他们错在哪里。但是,刘教授说,从来没有发现有价值的思想。赵兴龙也不例外。赵兴龙还说浙江大学物理系沈建其博士支持他的研究,在他印发的材料中,甚至有一篇把沈署名为合作作者。我根据赵提供的电话,拨到了沈博士的宿舍,他的同屋说,沈建其从来没有同意过赵的观点。在赵兴龙印发的一期材料上,他宣称中共中央支持他,并在醒目位置提供了一幅照片,照片的内容却是他给中央某位领导发的一封特快专递的封套。只是他给人家发了一封信,还不知道人家看没看,就说人家支持他了。赵兴龙非常喜欢说某某教授看了他的材料说不出话来,他把这解释为对方不能否认他的理论,所以才哑口无言。 2 ,“全无敌” 民间科学爱好者坚信自己已经获得了巨大的科学成就,不愿接受任何反面的意见。而在他们遇到不能解释的反面意见时,他们往往不去正面回答问题,而是找出种种理由自我辩护。我曾在沈阳拜访过一位民科,他自费出版了一本名为《生命》的书,我在关于民科的系列文章中对他有过详细的描述。 “ 我们的谈话进行了近一个小时。一个小时中我用尽种种手段指出他的逻辑漏洞,希望他能有所反思,但是我遭到了彻底的失败。对于我的任何质疑他都能找到反击的借口。他时而相信此书能救苦救难,时而不在乎是否能得到俗人的理解,时而说自己达到了神佛的境界,超出了常人的理解范围。我深信,神人已经达到了全无敌的状态,百毒不侵了;他已经完全沉浸在个人的幻想之中,同这个他其实很想得到认可的世界不能有任何思想上的交流了。只能是他传道,他被崇拜,他自我修正教义,而不可能是他被别人改正。” 我把这种永远正确的状态命名为“全无敌”,这是偏执心理的一种表现。对于他不能回答的质疑,他要么回避,要么转移话题,要么牵扯出新的理由。这里倒是可以应用拉卡托斯的“硬核-保护带”理论来解释。拉卡托斯指出:“经验不能否证理论,因为任何理论都可以通过适当地调整它背景知识,把它从经验的反驳中永远地拯救出来。” 所以,民科几乎是不可能被说服的。在与赵兴龙先生的通话中,我发现他也处于全无敌的状态之中。 有些民科还喜欢给科学家找毛病,一旦找到一个,会把它极力夸大。其实很多时候完全是出于自己的误解。比如赵兴龙就找到了很多 科学家的错误。其中一个是这样的: 2000 年出现一个奇特的天文现象,十五的月亮十七圆。因为望的时刻发生 9 月 14 日(农历八月十七)北京时间 3 时 37 分,已经是农历十七的凌晨。赵先生说,这是错的,因为农历每天的起点是早晨 5 点,不是零点。所以 9 月 14 日 3 时 37 分仍然是农历八月十六,民间叫后半夜。 对此,赵兴龙表现了超常的气愤,他在他散发的材料中写道: 有一年科学家提出“今年中秋,十五月亮十七圆”。科学家上了电视,报刊大量宣传,科学家成了名星。“外国月亮比中国圆”是臭知识。“十五月亮,十七圆”毫无疑问是对中国人民的感情损害。提出这个科学的科学家根本就不想一想农历的每一天开始于哪一个时间。不弄清楚农历的每一天开始于何时,怎么研究农历,怎么就随便上电视出风头、大讲“十五月亮十七圆”呢? 3 ,自大与悲壮 所有的民间科学爱好者给自己的成果赋予极高的价值。蒋春暄、庄严、赵兴龙莫不例外。比如发明地球抛月学说的冯宜全写道:“ ‘地球抛月学说已经揭开月球起源历史’,‘将是近代科学最伟大的发现’,‘应并获诺贝尔天体物理奖、瑞典克雷福特地学奖和丹麦安德森天体物理奖’。 ” 民科表现出一种刻苦顽强、敢于牺牲的精神,他们的刻苦与牺牲远远超出了常人,甚至媒体中描述的陈景润和蒋筑英也未必能比。民科的个人生活大多比较糟糕。尽管其中有些人不乏才智,但是他们却不愿变通,不愿暂时放弃自己的“科研事业”,解决好生存问题。更多的民科无法融入社会,生存能力极差。有些人甚至放弃了个人生活,乃至倾家荡产、借债度日。 在 2002 年 8 月,北京国际数学家大会会场,我亲眼目睹了一位靠借债度日的哥迷,来自天津的农民刘先生,他的衣着就如一位正要出工的普通民工,我相信他已经把自己最好的衣服穿了出来。大会注册费几千元,很多民科自费参加,刘先生就是正式注册代表。我见到他的时候,他正在找会务组要求安排小组发言,遭到了拒绝和推诿。组委会一位负责同志对我说:这次大会没有门槛,任何人只要交钱就可以注册参会。但是学术发言则要经过论文审核。很多刘先生这样的哥迷要求发言,都被拒绝了。刘先生对我说,没有人支持他的事业,借钱很难。但是刘先生却显得精神饱满,记得他慷慨激昂地表达了这样的意思: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你要是都想着自己,那国家怎么办?像哥德巴赫猜想,中国人不证,不全让外国人给证了? 民科的四处碰壁,不够宽裕的生活,反而使他们产生一种悲壮的感觉。他们常常把自己与那些被冷落的孤独的先知相比,与遭到迫害的哥白尼、伽利略和布鲁诺相比。比如 冯宜全: 没有生活费和老冯所需的科研经费,冯家生活主要是靠老冯的妻子郑翠英一个人每月 500 多块钱的工资维持,“像我们这样贫困的家庭,唐山有几家?”对那段刻骨铭心的经历郑翠英回忆说,“老冯自学了 30 年,搞了 20 年科研,花了 3 万多块钱,全从我的工资中挤出来。 20 年来,我们没节没年没生日,每天我中午下班,他都伏案劳作,我就去做饭。我母亲是我们死硬的反对派,说人家都不搞的,这么多年你们还搞?总恼。我不是没脑子的人。就是因为他这科学很重大,如果现在不搞撂下去了,只能是国家的损失,我想的是这个。” 这种说话方式,显然已经将自己比作被迫害的科学先知了。 4 ,行为艺术与巫术 冯宜全在《南方周末》上的报道引起了读者的反响,有表示支持的,有激烈反对的。支持者的意见反映了公众对科学活动的误解,反对者之中,一位贺承军先生指出:“ 对他的研究,我斥之为值得重视的思维习惯产生的毫无价值的垃圾。如果这种思维与文本还有价值的话,就是整体上类似于一场历时数十年的行为艺术——由他及其家人历时三十年、自编自导自演的关于‘科学研究’的行为艺术。” 这个评价虽然刻薄,但是对于民科行为的实质给出了一个很好的比喻。很多民科的行为,确实让人有行为艺术的感觉。 2002 年,地震出版社出版了一本挑战或者质疑相对论的文集《相对论再思考》,收入六十多篇“论文”。序言中有这样一段话: 为了贯彻百家争鸣的方针,推动相对论问题的学术讨论,自 1999 年 9 月起,“天地生人学术讲座”开辟了“关于爱因斯坦相对论的争鸣”系列学术讨论,已举办 32 次。 2000 年 7 月 29 - 30 日,在北京召开了第一届全国爱因斯坦相对论问题学术会议。会议代表除北京学者,还有来自上海、天津、广州、珠海、成都、贵阳、西安以及山东、山西、河北等地的学者。会议集中讨论了三个议题:( 1 )“光速不变原理”是否成立;( 2 )洛伦兹变换是否正确;( 3 )爱因斯坦相对论适用范围。会议讨论自始至终十分热烈,促进了不同观点专家间的认识、交流和团结。在代表们的一致要求下,会议决定在适当的时候召开第二届全国爱因斯坦相对论问题学术会议,并成立了第二届会议筹备组;还决定出版《相对论再思考》论文集。 本论文集的编辑出版坚持百家争鸣方针,在保证一定学术质量的前提下,容纳各种学术观点。除了系列讨论的参加者和第一届会议代表所提交的论文,我们还扩大范围,邀请其他有独立观点的学者供稿。这样做的目的是想使《相对论再思考》成为近年来中国有关相对论研究中独立观点的一次集大成,以使广大学术界作深入讨论和进一步研究的参考。 如果不了解内情,但看其序言本身,一般读者都会相信这是一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集。其实这是一部民科的文集,没有物理学意义上的价值。艺术家徐冰曾经用了两年的时间造了 4000 多个汉字,用这些汉字印成了一幅幅酷似线装书的纸页,它只是看起来像古书而已,因为里面所有的字都是徐冰自己造的,在字典里根本找不到。这部《相对论再思考》也只是看起来像是论文集。我想他们的讲座、讨论,会使他们产生更多的从事学术活动的幻觉和快感。更像是行为艺术了。 从局外人的角度看,民科的行为类似于行为艺术。但是从其自身看,则与行为艺术有着本质的区别。这是因为一个行为艺术家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知道自己在做艺术。而民科则认为自己所从事的真的是科学。在我看来,民科的行为有更多的巫术特征。 物理学家费曼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二战结束后,南太平洋某地土著中出现了一种奇特的祭拜仪式。他们在原来的美军机场旁盖了间小茅屋,屋顶插着几根竹子,还有人坐在屋里,头上绑着两块木头。大概还会有人手举小旗在机场上跑来跑去,不停地仰望蓝天。这个场面一定让人类学家感到兴奋,而谜底却让人啼笑皆非。他们是在等待飞机。他们在战时看惯了美军飞机降落的场景,也常能分到机舱里卸下的东西。美军撤离后,这些好处便再也没有了。于是他们用木块来模拟耳机,用竹竿来模拟天线,重复他们所观察到的美军的操作过程,期待轰隆隆的飞机从天而降。 民科的行为与此相似,他们模拟科学共同体的某些行为,写论文,进行学术讨论,参加学术会议,在论文的写作上也尽可能地模仿,比如内容摘要、主题词、索引、致谢等,一应俱全。一方面,通过这种模拟,他们能够获得一种替代性的满足,就如唱卡拉 OK 一般模仿歌星一样;另一方面,他们认为这种方式真的就是他们所模仿的内容。 巫术不仅是原始人与世界打交道的方式,现代的所谓文明人在走投无路的时候,也难免会求助于巫术。人类学家把实行巫术的途径分为两类,一类通过模拟,一类通过感染。 传染类巫术希望通过与对方有关联的物品对其行为进行控制,或者获得与之相似的性质。比如原始人把老虎皮披在身上,就以为自己可以获得老虎的威力。而如果用一个老虎面具带在头上,则属于模仿。再如果这个面具上装饰上真正的老虎须,便把两者结合起来了。 民科的巫术也是如此。比如冯宜全认为:“任何学说一经正式出版就是科学权力的公认,就是永久性的科学文献,这与其价值公认毫不相干。我在学术界不断发展,在科普界和报刊界不断地做科普介绍,了解的人多了,不就形成一个科学理论啦?” 赵兴龙先生不断地到各大学散发材料,宣讲他的理论,认为这样就能潜移默化北大浙大的教授。以提出人类体质进化新说的而知名的民科朱海军也有类似的行为和看法。显然,民科不仅希望通过这种模拟而获得替代性的满足,更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被科学共同体接受。这是一种不自知的巫术。这种巫术是针对科学共同体实施的。 而在赵兴龙散发的资料中,还可以看到另一类具有巫术心理的句子:“ 正月初一至初八,推着黑板在五马街向群众讲解创新科学。初九停讲,即发生了二·二四民航客机坠落温州的空难。……预定到杭州讲学,二次均未能成行,发生龙港大桥被撞断,金温铁路塌方,火车出轨。” 这类句子非常之多,显然 ,赵兴龙先生已经把自己想象成为一位能够感动天地的重要人物了,并不是所有民科都有这样的想象力的。当然,要更深入地分析赵兴龙心理,还需要借助更深入的访谈。 三, 结语 民间科学爱好者问题是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其中纠结着科学与大众传媒、主流意识形态、大众语境、公众心理及个体心理多方面的关系。而从社会生态学的角度看,个体心理的生成在很大程度上源自于外在生态的塑造。在这多方面的关系中,前面诸种因素构成的生态环境对民间科学爱好者的影响力是强大的。因此,从社会生态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可为我们对民科的行为及心理做进一步的解读。 在《民间科学爱好者的基本界定及其成因分析》中,对民科形成的社会背景进行了一些分析。现简述如下: 作为一个在科学共同体之外从事所谓科学活动的特殊群体,民间科学爱好者生存方式和精神状态令人困惑。他们能够数十年如一日,过着艰难困苦的生活,几乎没有物质追求,常被视为纯粹的理想主义者。这可以从他们受教育的年代可以寻找到答案。 从科学爱好者的 教育背景上看,他们往往没有接受过自己所献身领域的专业训练,也没有通过自学对其所从事的那个领域达到深入的了解。 但他们基本上都 受过理想主义教育并经历过 1980 年代中国“科学的春天”,有着牺牲与苦行的精神动力。 长期以来,对哥迷及其它民科的正面报道在大众传媒上时有出现。这些文本记录了民间科学爱好者的个人信息以及他们理解和从事科学活动的方式。从这些文本中可以进一步发现,能够被民间科学爱好者作为献身对象的科学领域总是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和意识形态价值的那些,只有这些领域能够满足他们的争光理想,当然,也只有这些领域能够为其所知。 同时,传统科普传中的特定导向及其与某些意识形态的结合所构成的大众语境也对民科现象的形成起到助推的作用。以《十万个为什么》为代表的传统科普是以普及具体的科学知识为主要目的的,很少涉及到科学共同体的科学活动。偶有涉及,也常和大众传媒一样,给出某些模式化的描述。比如,在科普书刊和大众传媒上,流传着有很多科学天才灵机一动或者灵光一现做出重大发现的故事。从“阿基米德的浴缸”到“牛顿的苹果”、从居里夫人的“百炼成镭”到“六六六”的发明……等等,这类故事符合“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失败是成功之母”等民间格言,也与苦行和牺牲的精神相吻合。但这些描述把科学发现的丰富过程简化为最后一步的灵感与机遇,简化为拍脑门出点子;或者更多地强调培根式的归纳法发现模式,因其忽视了深层的在先的理念,使科学发现蜕变为简单的技术劳动。这些叙事模式因其存在着对科学活动的某些误读,甚至其个案也为科学史学者所质疑 ,但因其富有戏剧性,或因其符合意识形态话语,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因而这类故事 不断产生,不断流传,已经成为 传媒及受众潜意识中的思维方式,成为大众语境的一部分。 这样,大众语境对科学活动的误读,与某种意识形态背景结合起来,就造就了轰轰烈烈的民间科学爱好者群体。 苦行与牺牲为其行为提供了意识形态的正的价值,铁杵成针与灵机一动之类的叙事原型为其行为提供了方法论上的合理性。民间科学爱好者一面年复一年地打磨铁杵,一面期待灵光降临。 时至今日,这种语境依然存在 , 由于主流意识形态的长期肯定 , 具有强大的惯性。这使得民间科学爱好者常被看作具有献身精神的理想主义英雄。很多人即使在表示批评时也要强调,他们的精神是好的;科研机构也不愿直接否定他们,更倾向于委婉地推托;相反,民间科学爱好者及其同情者则常常理直气壮地指责科学共同体在打击人民群众爱科学搞科学的积极性。 民科现象作为一种存在着的社会现实,对其视而不见或者简单地斥之为荒谬都不能解决问题。作为社会问题,民科现象也不是孤立的,他与社会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社会各界都有不同程度的支持者。这反过来意味着,民科的深层心理正潜伏在社会的大众话语系统和意识形态之中。因而,有必要从学理的层面上对这一现象进行深入的分析。 正如一个特殊的病例会使医生对人体有特殊的理解,同样,对民科进行案例分析,可以对民科所纠结着的问题有深入的了解,既有利于我们解决具体的社会问题,也可以为将来的科学传播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田松, 1965 年生,哲学博士、理学(科学史)博士,现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做博士后工作,方向为科学哲学和科学传播。 通过这些问题,我对赵兴龙先生的情况有了一点了解。赵兴龙曾在电业局工作,做过技术员,也做过培训学校(经过反复追问得到的结论,但仍不能确定)的老师,教电机。他没有上过大学,上过专科,专业是电机工程一类的。他自称看遍了电机一类的书籍。开始还去图书馆,后来图书馆里的书都看了,不需要再看了。由于电业局严重超编,开不出钱来,他现在用别的生意维持生存。他家里生产一种专门为结婚准备的糖果,叫做糖金杏。金杏就是石榴,有子孙满堂的口采。相对而言,赵兴龙是生存问题解决得不错的一位民科。 对此,中国上古天文学史专家陈久金研究员的回答大致如下:从西汉开始,农历每天的起点就是子时,零点,与今同。此前是否有其它说法,没有确证。民间有一种把一夜分为五更的计时法,五更通常算作一天,不作两天。子时后叫做后半夜。五更的终点一般规定为日出前三刻。这样,五更的长短并不一致,可以说每天不同。在春(秋)分,太阳在早六点升起,五更的终点就是五点一刻。冬至时日出最晚,五更的终点将近七点。从这个角度说,赵兴龙先生认为 2000 年 9 月 14 日 (农历八月十七) 3 时 37 分仍然是农历八月十六似乎有点道理,但是,陈久金先生指出:这只是民间的一个纪日方法,官方的天文学家从来没有采用过这种方法。 田松,民间科学爱好者之四:等待哈代——行为艺术与巫术,科学时报, 2000 年 6 月 19 日 B3 版。收入文集《堂吉诃德的长矛》。原故事见三联书店版吴程远译费曼自传《别闹了,费曼先生》中“草包族科学”一节。从其英文 cargo cult science 字面上的意思看,应为“对机舱中的货物进行崇拜的科学”。 田松 . 民间科学爱好者的基本界定及其成因分析 . 北京 :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3(7):56 田松 . 民间科学爱好者的基本界定及其成因分析 . 北京 :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3(7):56-57 P. G. Zimbardo, F. L. Ruch. Psychology and Life . Scott, Foresman and Company.1975.p486 吕志贵,辽宁人挑战哥德巴赫猜想,老红军力荐引来省长批示,辽宁广播电视报, 2002 年 3 月 20 日。 钱忠至,果真是“拿着锤子造原子弹”吗?——一位残疾人的“哥德巴赫”梦想,江南时报, 2001 年 4 月 7 日第四版。 田松 . 全无敌 . 北京 : 科学时报 ,2000-4-10:B3 版 . 转引自:舒炜光 , 邱仁宗 . 当代西方科学哲学述评 . 北京 : 人民出版社 .1987:141 刘学斤 . 冯宜全:一个人的“学说” . 广州 : 南方周末 ,2000-4-7:1 版 . 刘学斤 . 冯宜全:一个人的“学说” . 广州 : 南方周末 ,2000-4-7:1 版 . 宗教激情VS行为艺术 . 广州 : 南方周末 ,2000-4-28 宋正海等 ( 主编 ). 相对论再思考 . 北京 : 地震出版社 ,2002 。 刘学斤 . 冯宜全:一个人的“学说” . 广州 : 南方周末 ,2000-4-7:1 版 . 赵兴龙 . 重大的发明问世 必有重大的征候。打印稿 An Analysis on the Behavior and Psychology of Science Fans TIAN Song ( Department of Philosophy,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China ) abstract :“ Science fans ” is a general social phenomenon of China. But, as a special group who devoted to the so-called scientific activities outside of the science community, they are different from amateur scientists (or science amateur). Most of science fans have similar behavior model and psychological tendency, and the most common characteristic is that they can not have proper communication with the science community. Most of them have more or less paranoid psychological tendency, and it can give an explanation to some of their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over hard working, highly self-sacrifice and self-complacence. Their behavior looks from outside like Performance Art, but in some sense it implies some unconsciously sorcery psychology. The research on science fans will give a new dimension to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among science, public and society, and will provide some advice for science communication. keywords : science fans; science and sociology; psychological analysis ; sorcery ; science communication
个人分类: 民科研究|2177 次阅读|11 个评论
民间科学爱好者的基本界定及其成因分析
热度 4 tian2009 2011-6-9 01:51
【田案:这是我民科研究的第一篇学术文本,也是一篇基础性的文章,此文建构了民科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框架,并且在一定意义上被我提升为一种方法,此方法在后来的科学传播研究又重新发挥了作用。我的其它民科研究文章都以此文为基础。其中,“民间科学爱好者”和“业余科学爱好者”的划分,是一个枢纽。我的民科研究遭到了很多辱骂和误解,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看到或者看懂这篇文章。至今为止,我的民科理论的总体框架没有发生变化。另外,此文既有脚注又有尾注,看PDF文本可能更清楚一些: 民间科学爱好者及其成因分析p.pdf 2011年6月9日记 】 (发表于《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3 年第 7 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2003 年第六期全文转载,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科学哲学》 2004 年第 10 期全文转载) 民间科学爱好者的基本界定及其成因分析 田松 (北京大学 哲学系,北京, 100871 ) 摘要 :“民间科学爱好者”是一个在科学共同体之外从事所谓科学活动的特殊群体,与“业余科学爱好者”相比,其最大特征是不能与科学共同体进行正常的交流。大规模民间科学爱好者的存在是某种社会问题的反映,它与 1980 年前后的社会氛围有关,与大众语境和大众传媒对科学活动的误读有关,也与其自身偏执的心理倾向有关。对此问题的研究,即有利于解决具体的社会问题,又可以为科学传播提供借鉴。 关键词 :民间科学爱好者 业余科学爱好者 科学共同体 大众语境 科学传播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民间科学爱好者是一个奇特的社会群体,有人认为他们可以成为专业科研的补充,予以鼓励和支持;有人认为他们行为无益,但精神可嘉;有人认为他们精神不正常,表示同情;也有人认为他们的“研究”是伪科学,予以批判。专业科研人员普遍认为,民间科学爱好者的工作毫无价值,他们的来信来访对于专业机构的正常工作是一种干扰。 究竟应该如何理解民间科学爱好者?为什么会有大规模民间科学爱好者在中国出现?涉及到公众、科学与社会的诸多关系。民间科学爱好者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科学社会学问题,有必要从科学传播的角度进行研究。 1 ,什么是民间科学爱好者 所谓民间科学爱好者,是指在科学共同体之外进行所谓科学研究的一个特殊人群,他们或者希望一举解决某个重大的科学问题,或者试图推翻某个著名的科学理论,或者致力于建立某种庞大的理论体系,但是他们却不接受也不了解科学共同体的基本范式,与科学共同体不能达成基本的交流。总的来说,他们的工作不具备科学意义上的价值。 民间科学爱好者是一个很大的人群 ,几乎所有具有重大社会影响和话语地位的科学领域都有他们的存在。在数学领域,他们热衷于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等尖端问题——这也是人数最多,社会影响最大的民间科学爱好者群体,《科技日报》记者李大庆称之为“哥迷” ;直到今天,中科院数学所每年还能收到几麻袋声称自己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的信件和文章。在物理学领域,他们致力于推翻相对论 、量子论,或者提出新的宇宙论体系,还有一些人研究永动机。在生物学领域,有人试图提出新的进化论体系 。此外,在地学、心理学等科学领域都不乏其人。有些人的理论庞大无比,从宇宙起源到阴阳五行,从饮食起居到政治经济,无所不包,已无法归入具体学科。 民间科学爱好者在心理特征、行为方式、文本风格等方面都存在着共性。归纳起来,他们最核心的心理特征是偏执。他们大多坚信自己的“科学结论”具有特殊的价值和意义;他们不能与科学共同体甚至与世俗社会达成正常的交流;他们常常生活在幻想的情境中,比如他们不能平实地理解他人的言论,会忽视对其不利的部分,夸大他们喜欢的部分;有时也会出现某种妄想的特征,比如把自己比作布鲁诺和伽利略,把自己的到处碰壁解释为权威对小人物的压制与迫害;他们普遍表现出对精神的强烈追求,仿佛是纯粹的理想主义者;他们的生存能力通常较差,有人甚至年过四十还要依靠父母、妻儿来维持生存,但是生活的艰苦反而加强了他们的悲壮感和神圣感;他们有很多人相信自己在未来会成为一代大师,这种信念使其困苦的生活镀上了一层光辉。 民间科学爱好者推广其“学术成果”的方式大体如下: 1 ,写信、上访(对象可能是学术机构、学术杂志、大众传媒、各级官员); 2 ,直接演讲(通常以大学校园为主要场地); 3 ,自费出书; 4 ,自建研究所 ; 5 ,上网。 他们的“学术论文”也有一些共性: 1 ,新名词极多,且与科学共同体现有的术语体系没有多少关系; 2 ,逻辑混乱,不知所云; 3 ,常常夸大结论的意义; 4 ,喜欢发表一些超越具体问题之上的议论,尤其喜欢表达爱国情怀; 5 ,常常把结论建立在未来的可能性上,建立在现有科学不成立的可能性上——建立在可能被某人尤其是可能被自己引发的未来的科学革命上。 此外,从教育背景上看,他们往往没有接受过自己所献身领域的专业训练,也没有通过自学对那个领域达到深入的了解。 由于民间科学爱好者所具有的共性,他们事实上已经成为社会学意义上的研究对象。 目前学者及大众媒体对这个群体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称呼。有人称之为“民间科学家”或“业余科学家”,他们也愿意如此自称。本文作者称之为“民间科学爱好者”,简称“民科”。这个命名自 1999 年开始见诸媒体 ,已被部分学者和媒体接受。最近,刘华杰博士发明了一种新的称呼,“江湖科学爱好者”,有更多讥讽的意味,但也凸显了他们的某些特征。 一般而言,民间科学爱好者的工作不属于伪科学,顶多属于“科学向度的伪科学” ,或者郝柏林院士所说的赝科学 。因为伪科学在某种意义上拥有自己的“科学共同体”,也有学科范式,甚至有“学术刊物”。而民间科学爱好者都各自为战。另外,通常所说的伪科学都是产生了严重社会影响的以经济或者政治为目的的社会活动,这也与之不同。 民间科学爱好者的成员包括社会各个阶层,有干部、教师、公务员、公司职员、普通农民、工人,甚至有社会高层人士 ;年龄范围也比较宽泛,年龄最长的哥迷有七十多岁,但是大体上有一个下限,一般不小于三十岁。 2 ,民间科学爱好者( science fans )与业余科学爱好者( amateur scientists )的差异 命名也是出于区分的需要。表面上看,民间科学爱好者( science fans )与另外一个人群有很多相似。这些人也不是专业科学工作者,也喜欢在业余时间从事科学活动,甚至有些人也很固执,但是他们接受科学共同体的范式,能够与科学共同体进行交流,并能够做出一些具有科学价值的工作。这些人可命名为“业余科学爱好者”( science amateur ),他们才是真正的业余科学家( amateur scientists ) 。 从字面上看,“业余科学爱好者”与“民间科学爱好者”的词义有很多交叉,甚至难以区分。这里不准备把它作为一个语文问题详细辨析,而是直接命名。 业余科学爱好者也是一个很大的人群,所从事的学科范围也很广。比如有很多天文爱好者,他们用业余时间观测天象,也能够发现新的天体 ,但他们并不想推翻现有的天文理论,也不期望创建一个全新的宇宙论体系。 业余科学爱好者并没有成为特殊人群,而是社会的普通成员。 两者之间的根本差异在于:业余科学爱好者与科学共同体有着正常的交流,爱好者之间的交流有时也十分频繁,这和业余棋手与专业棋手的关系非常相似。而民间科学爱好者不但不能与科学共同体进行交流,相互之间也不能交流。同样是“哥迷”,每个人都构建了自己独有的“理论体系”,每个人都希望别人读懂他的体系,而不愿也不能读懂别人的体系。所以他们虽然人数众多,却不是一个集体,只是一个集合。 3 , 1980 年代的社会氛围:苦行、牺牲与科学的意识形态地位 民间科学爱好者在其它国家也有存在,拉德纳所说的科学狂想者 就属此类。但是,像中国这样大的规模则属罕见。如果我们把民间科学爱好者的个别产生归结为其个人原因,则民间科学爱好者的大规模出现必有其社会原因,反映了某种社会问题。 民间科学爱好者的生存方式和精神状态令人困惑。他们能够数十年如一日,过着艰难困苦的生活,几乎没有物质追求,常被视为纯粹的理想主义者。那么,他们这种颇有理想主义色彩的苦行和牺牲精神从何而来?需要从他们受教育的年代寻找答案。 1980 年代以前的主流意识形态一直强化着这样一种价值观念:一个人要有远大的理想(比如为国争光,为人类造福等等),为此,个人的物质生活乃至生命都是可以并且应该牺牲的,是谓献身。不单邱少云、黄继光这些战时英雄,和平年代的英雄如向秀丽、欧阳海、罗盛教等也大多与牺牲有关。当不足以牺牲生命时,就强调对物质生活的牺牲——“苦行”。所以有对大庆人的先生产,后生活的赞颂。在这种语境中,苦行与牺牲都具有很高的意识形态价值。反过来,苦行与牺牲的决心与程度,又成为其衡量精神和理想是否纯粹的标志。 民间科学爱好者的理想主义姿态与这种语境正相一致。同时,这种“争光理想”与某些传统思想,如孟子之“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民间之“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在表现形式上并无二致。因而民间科学爱好者的理想主义表观下,也可能潜藏着某种功利之心。 苦行本来是达成理想的手段,但是,当理想遥遥无期,苦行本身就成了目的,成为其依然拥有理想、拥有崇高精神的证明。这使他们能够在生存艰难的状态下,保持着强烈的精神优越感。 然而,为什么是科学,具体而言,为什么是哥德巴赫猜想之类的科学领域成为民间科学爱好者献身的对象? 从五四运动开始,科学的地位日渐提高。 1949 年之后,唯科学主义成为主流意识形态的一部分,科学常用作形容词,代表正确的、高明的、有效的 。投身科学事业一度是广大青年的美好选择。然而在文革期间,虽然“科学”这个词仍然具有意识形态价值,但具体的科学工作和科学工作者的社会地位一再下降,甚至有了负的意识形态价值。这时,科学已经不能作为实现“争光理想”的手段。 1976 之后,中国社会开始发生巨变。 1977 年高考恢复, 1978 年 3 月全国科学大会召开,“科学的春天”在中国大地突然降临,科学家重新获得了崇高的地位。“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成为当时的流行语。科普类杂志、期刊有了将近十年的繁荣,其中一种现已停刊的杂志的刊名很能体现当时的时尚——《我们爱科学》。甚至在 1980 年前后高中文理分科时,曾存在普遍的文科歧视——只有理科学不好的人才会去学文科。 大规模的民间科学爱好者就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产生出来的,哥迷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 数学本是一个抽象的世界,数论和哥德巴赫猜想有史以来都在中国公众的视野之外。然而, 1978 年 1 月,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在《人民文学》上发表,一个没有意识形态背景的纯粹的科学家成为传主,这是几十年来的第一次。陈景润立即成为公众人物,直到逝世,都是传媒关注的对象。然而,“ 使徐迟、陈景润等人始料不及的是,《哥德巴赫猜想》一文发表后,难以数计的中国人加入了证明这一猜想的行列。他们都想摘取这颗数学皇冠上的明珠。 ” 如, 今年 53 岁的刘平危初中只读了一年半就辍学了,但因喜欢数学,便到处找书看, 1970 年,因风湿病加重不能上班,便投入到数学研究中。 1978 年,他读了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后,萌发了要摘取这颗 “ 数学皇冠上的明珠 ” 的想法。 又如: 庄严是辽阳市 1968 年初中毕业的下乡青年, 1976 年返城后当过多年的装卸工。 1978 年,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向哥德巴赫猜想冲击,完成了 “ 1 + 2 ” ,震撼了世界。庄严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和感染,时年 27 岁从小也特别喜欢数学的他顿时热血沸腾,剩下这一步之遥,他也要试试,为国争光,把这颗数学王冠上的明珠摘下来! 长期以来,对哥迷及其它民间科学爱好者的 正面报道 在大众传媒上时有出现,上面所引只是其中之二。对这些文本可以做多重分析,从中不仅可以获得关于民间科学爱好者的个人信息,还可以看到作者和受访者是以何种方式理解科学活动的。因其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杜撰、夸张、改写,这又为我们分析其中深层心理留下了线索。 陈景润的一夜成名,哥德巴赫猜想的简单表述,整个社会对科学的崇尚,都使很多具有争光理想的人开始了摘珠之梦。当然,最后成为铁杆哥迷的大多是那些有偏执倾向的人。 那么,为什么只有初中文化的民间科学爱好者会认为自己有可能解决哥德巴赫猜想这样的问题? 中国的唯科学语境是在公众科学素养很低的情况下自上而下地形成的,因而公众对于科学活动并没有基本的了解。文革期间,“高贵者最愚蠢、卑贱者最聪明”之类的口号充斥大众传媒,贬损科技专家的故事层出不穷。甚至卫星上天这样的科技成就也被宣扬成文化大革命的胜利,传媒上的功臣更多的是劳动模范,科技专家很少以正面形象出现。长此以往,科学研究便不被认为是一项需要一定的专业训练,达到一定的专业水平才能从事的事情。 从民间科学爱好者的言谈和文本中,可以看到他们思想中的时代烙印。一位哥迷在 2002 年 3 月给本文作者的一封信中写道:“ 我坚信,民间是科技的源泉,大从(众)是科技的主体,小人物是可有所作为的,可以弥补大人物所不能完成的事情。因此,要发挥小人物的优势作用而不能抑制他们的创造性打击他们的积极性,这是科教兴国和振兴中华所必需。”从这些话语可以联想到很多当年的口号,比如“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力量。”“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群策群力,大干快上。”等等。下节还要说道,很多人的确认为,科学发现可以通过大规模的轰轰烈烈的群众运动,以一种大会战、大比武的方式来完成。 如上所引,很多对哥迷的报道都有这样的叙事模式:某某人看到了徐迟的报告文学,被陈景润的精神所感染,决心为国增光,不顾自己只有初中毕业,也要去摘数学皇冠上的明珠。这种模式使我们看到,哥迷等民间科学爱好者的目的是首先是为国争光,摘取明珠不过是实现其争光理想的手段。实际上, 哥德巴赫猜想这个数学问题在数学上具有什么意义,他们并不关心 。 能够被民间科学爱好者作为献身对象的科学领域总是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和意识形态价值的那些,只有这些领域能够满足他们的争光理想,当然,也只有这些领域能够为其所知。 综上所述,民间科学爱好应该满足两个条件: 1 ,受过理想主义教育,有牺牲与苦行的精神动力; 2 ,经历过 1980 年代中国科学的春天,能够把科学作为献身的对象。由于最后一批受过理想主义教育的一代出生在 1970 年以前, 1968 年出生的朱海军基本上是民间科学爱好者年龄的下限。 1980 年代后期,中国的社会转型基本完成,导致 1 )大众语境乃至主流意识形态中的理想主义成分日益淡化; 2 )经济、法律、管理等人文学科以及某些实用类工科的社会地位迅速上升,理科则大幅度下降。这时,民间科学爱好者大批产生的社会氛围已不复存在。即使仍有兼具理想主义和献身精神的人,献身的对象也不再是科学了。 出于类似的原因, 1980 年代曾产生规模更大的民间文学爱好者,又在 1990 年代迅速减少,现在只留下一个已经带有讽刺性的称谓:文学青年。 4 ,民间科学爱好者的知识背景及传媒对科学活动的误读 民间科学爱好者大多没有受过正规的科学教育,他们是如何了解所研究的领域的?他们的科学知识来自何处?他们对科学的理解又来自何处? 根据大众传媒的报道及其自述,他们的思想资源大致有三:中小学教育;自学;科普书刊和大众传媒。由于文化革命,很多四十岁以上的民间科学爱好者连中学教育都不完整,这样的知识基础使他们的自学也有很大的局限。因而,民间科学爱好者理解科学、了解科学的最重要途径其实是科普书刊和大众传媒。 以《十万个为什么》为代表的传统科普是以普及具体的科学知识为主要目的的,很少涉及到科学共同体的科学活动。偶有涉及,也常和大众传媒一样,给出某些模式化的描述。比如,科学家的经典形象是身穿白大褂、秃顶、戴眼镜、和和气气、全知全能的老爷爷,他们德高望重,不食人间烟火,一心为科学献身,为国争光,为人类造福。这种模式已经具有了某种原型的特征 ,成为传媒及受众潜意识中的思维方式,成为大众语境的一部分。徐迟所描述的陈景润也是这类形象的变形。当然,它与 1980 年代以前的主流意识形态是一致的,同样表现了对苦行与牺牲的尊崇。因而,在某种意义上,民间科学爱好者正是按照大众传媒和科普书刊中的科学家形象进行自我塑造的! 在对科学发现过程的描述中,也存在类似的原型。“灵机一动”和“铁杵成针”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两个。 在科普书刊和大众传媒上,流传着有很多科学天才灵机一动或者灵光一现做出重大发现的故事。比较著名的有牛顿的苹果、阿基米德的浴缸、瓦特的水壶,还有凯库勒的梦。与此相对的是“失败是成功之母”一类的故事,最常说的是“六六六”,说发明人经过了 665 次失败才获得了最后的成功,故以此名之。 居里夫人从沥青中百炼成镭的故事也被归入此类,这类故事符合“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民间格言,也与苦行和牺牲的精神相吻合。 前一类故事把科学发现的丰富过程简化为最后一步的灵感与机遇,简化为拍脑门出点子。后一类故事强调了培根式的归纳法发现模式,因其忽视了深层的在先的理念,使科学发现蜕变为简单的技术劳动。这两类故事都含有对科学活动的某些误读,甚至其个案也为科学史学者所质疑 。但这种叙事模式或因其富有戏剧性,或因其符合意识形态话语,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因而这类故事 不断产生,不断流传,已经成为大众语境的一部分。 在这样一种大众语境之中,民间科学爱好者激起广泛的同情和支持也就不足为奇了。一位传媒工作人员在一篇支持哥迷的文章中写道: 数学家陆柱家说得好,陈景润去世后,哥氏猜想在采用新方法之前,是不可能被证明的。那么,有些复杂问题换一个方式思考,也许就变得简单。所谓“新方法”,不就是改变思路吗?我们至少应该关心有没有人试图利用“新方法”证明这个问题。 这正是铁杵成针、灵光一现的模式。作者相信哥迷的“思路”具有科学价值,所以大批哥迷就有可能碰上正确答案。仿佛 哥德巴赫猜想是 埋在山上的一个宝藏,只要有海底捞针、铁杵成针的精神,就可以找到。又仿佛是一项寻宝竞赛,所以要赶在外国人的前面先挖出来——为国争光。而 在媒体的描述中,科学活动有时的确很像是体育比赛——一场在很短时间内决出胜负的具有可观赏性的活动。 这样,大众语境对科学活动的误读,与某种意识形态背景结合起来,就造就了轰轰烈烈的民间科学爱好者群体。 苦行与牺牲为其行为提供了意识形态的正的价值,铁杵成针与灵机一动之类的叙事原型为其行为提供了方法论上的合理性。民间科学爱好者一面年复一年地打磨铁杵,一面期待灵光降临。 需要指出的是 , 传统科普同样接受了,甚至强化了这种误读。 时至今日,这种语境依然存在 , 由于主流意识形态的长期肯定 , 具有强大的惯性。这使得民间科学爱好者常被看作具有献身精神的理想主义英雄。很多人即使在表示批评时也要强调,他们的精神是好的;科研机构也不愿直接否定他们,更倾向于委婉地推托;相反,民间科学爱好者及其同情者则常常理直气壮地指责科学共同体在打击人民群众爱科学搞科学的积极性。 5 ,结语 大规模的民间科学爱好者是一个需要关注的社会问题。他们的存在意味着科学与公众的沟通出现了某些障碍,意味着传统的科学传播出现了某些问题。尽管大规模产生新的民间科学爱好者的总体社会氛围已经不复存在,但是大众传媒以及大众语境对科学活动的误读仍在继续。因而,对这一人群进行研究,既有利于解决与之相关的具体的社会问题,也能够为科学传播活动提供某些借鉴。 参考文献 田松( 1965 -),男,吉林四平人,哲学博士、科学史博士,现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做博士后工作,主要从事科学哲学和科学传播领域的理论工作。 民间科学爱好者尚未引起学界的关注。本文建立在以下资料之上: 1 ,大众传媒的公开报道; 2 ,笔者收集的民间科学爱好者自己印制的材料。 3 ,与民间科学爱好者的直接或间接交往。 对于民间科学爱好者相对于科学共同体及其它社会群体的差异,作者另有专文论述,在此只给出结论,不作具体讨论。 由于没有相关的统计资料,具体人数难以估计。根据中科院数学所的估计,单是哥迷就有几千人之多。 在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所研究员宋正海研究员组织的“天地生人”系列讲座上,曾做过“相对论争鸣”系列讨论,并于 2000 年 7 月召开了“第一届全国爱因斯坦相对论问题研讨会”,还出版了论文集《相对论再思考》(宋正海等主编,地震出版社, 2002 年 7 月)。 其中最知名的是提出人类体质进化新说的朱海军,他认为人之所以直立行走,是由于人类的祖先采取了面对面的性交体位。 如提出地球抛月学说的冯宜全,就在唐山自建了一个 地学哲学研究所。参见: 《南方周末》 2000 年 4 月 7 日一版刘学斤文章,《冯宜权,一个人的“学说”》。 级别最高的民间科学爱好者大概是政协委员黄维,他一直热衷于设计永动机。参见:金源,《奇缘——一个战犯管理所长的回忆》,解放军出版社, 1998 年。 两种“科学爱好者”的英译曾在“虹桥科教论坛”上有过讨论,致远、离乡客、微结构、楚汉、 PHPig 、二蒙、烁泥、 xyps 、老王等网友提供了可贵的建议和信息,在此表示感谢。 2002 年 2 月 3 日,国际天文学会小行星彗星中心就把一颗由中日两国的业余天文爱好者张大庆和池谷熏分别独立发现的新彗星命名为“池谷-张”。张大庆是河南开封的一位普通工人,这颗彗星他是用一台自制的 20 公分口径光学望远镜发现的。 原型,荣格心理学的概念,指某种类型化的无意识的思维方式。 实际上,六六六的名字取自其化学分子式,与实验次数无关。 李大庆 . 哥迷论证遭专家冷遇 哥德巴赫猜想不轻松 . 北京 : 科技日报 , 2002-3-29. 田松 . 我看民间科学爱好者 . 北京 : 科学时报 , 2000-3-27(B3). 田松 . 唯科学·反科学·伪科学 . 北京 : 自然辩证法研究 , 2000(9). 19. 郝柏林 . 伪科学与赝科学 . 上海 : 科学 . 2002(2). 拉德纳 . 科学与谬误 . 北京 : 三联书店, 1987. 31-46. 田松 . 唯科学·反科学·伪科学 . 北京 : 自然辩证法研究 , 2000(9). 15. 李大庆 . 哥德巴赫猜想谁来摘珠 . 北京 : 中华读书报 , 1998-4-8. 金娜 , 胡沛 . 黄陂老汉刘平危声称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 . 武汉 : 武汉晨报 , 2001-3-25. 吕志贵 . 辽宁人挑战哥德巴赫猜想,老红军力荐引来省长批示 . 沈阳 : 辽宁广播电视报 , 2002-3-20. 斯文·奥尔托利 , 尼·维特科夫斯基 . 阿基米德的浴缸 . 北京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2000.7. 王乾荣 . “哥德巴赫猜想”成热点 专家建议不要“乱猜” . 北京 : 北京青年报 , 2 002-2-4. Science Fans: A Basic Description and an Analysis of Their Emergence TIAN Song ( Department of Philosophy,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China ) Abstract : “ Science fans ” is a special group devoted to the so-called scientific activities outside of the science community. They are different from amateur scientists (or science amateur) in the way that they do not have proper channel for communication with the science community. Science fans developed out of sudden in the early 1980’s in China thanks for the social environment, public perception of science at that time, the misunderstanding of scientific activities by mass media, and the paranoid tendency of science fans themselves. The research upon science fans can address the problem they have caused and at the same time, provide some advi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communication in China. Keywords : Science fans ; amateur scientist(or science amateur) ; science community ; social context ; science communication
个人分类: 民科研究|3415 次阅读|4 个评论
“民科科学爱好者”系列之附记,及朱海军之《读<朱海军力>》
热度 3 tian2009 2011-6-8 21:13
【田案,在《科学时报》的文章发表之后,开始正二八经地思考其中的理论问题,这一系列文章收入文集之时,也在同时进行一部小册子《永动机与哥德巴赫猜想》的写作。下面是我在文集中的附记。表达了对朱海军先生的歉意,并附上了朱海军先生的文章。《读〈朱海军力——民间科学爱好者之二〉》。2011年6月8日】 附记: 这一系列文章计划还有四五篇,如民间科学爱好者与民间文学爱好者之比较,民间科学爱好者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思想资源,民间科学爱好者的思想乐趣等等。然而中断了。我正在专门写一本小书《永动机与哥德巴赫猜想》,稍微系统地讨论对这一群体的看法。民间科学爱好者是一个庞大的特殊人群,有人称之为“民间科学家”或“业余科学家”,而我则采用了这种略带讽刺的命名。他们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与科学共同体不能进行交流。而那些能够与科学共同体交流的业余从事如收集植物标本、观测天象等科学活动的群体,我定义为业余科学爱好者。在这个定义下,在金坛中学做小职员的华罗庚和在伯尔尼专利局做专利员的爱因斯坦都不能叫做民间科学爱好者,可以叫做业余科学爱好者。这个区分非常重要。 当然,民间科学爱好者的构成非常复杂,他们可能大多认为自己属于业余科学爱好者。有时也的确难以区分。朱海军是其中的一个例子。 朱海军是网络时代的特殊文化现象,我现在仍然认为他是民间科学爱好者,但他很特殊。前不久,我又特意到网上研读了朱海军的大量文章,从这些文章中可以看出,朱海军读书甚多,涉猎甚广,对于他所阅读的书籍,也能有真正的理解,对于众多社会文化现象他也表达了自己独到的见解。我当然不能完全同意这些观点,甚至我也认为其中很多论述是可笑的。但是我相信朱海军是有才华的。从他的行为我能够感受到,一个自负的年轻人,在怀才不遇的情况下四下冲杀困兽犹斗的心情。倘若朱海军早一点有一个能够发挥才干的位置,他的人生道路可能会完全不同。 在本文写就三个月之后,2000年9月11日,朱海军去世了。一个人死在寓所,因心脏病突发。根据朱海军自己的描述,他几乎整天挂在网上,享受着互联网给他的充分的快感,他说:“只有另一种高峰体验——性高潮可堪与此比拟。现在,能让我高高兴兴离开电脑、离开因特网三个小时以上的,只有做爱这一件事。我在深圳的生活就是在这两种高峰体验之间荡秋千,很快乐、很幸福。” 千龙信息网这样纪念他: 朱海军因网络而生,也因网络而死。正是网络使他如此兴奋地、超量地、没有任何回报地写作,正是因为网络,他无论在河南老家的小镇还是在深圳的一家公司,都能给网友们呼风唤雨、挥斥方遒的感觉。他身上的那种狂生气质,完全是网的气质。而这样的狂生过去也许不知有多少,但都被纸页的权威排除在沉默的黑暗之中,不为人知,找不到知友。而朱海军却在短短的网络生活中,生命力得到极大的张扬和抒发,这也许就是过早地挥霍掉生命的原因?朱海军尽管在纸页的领域还未被人所知,但他已经成网友中间的重要人物。而这样的人物在过去还未曾有过。也正因为这样,朱海军之死成为网络时代的重要事件。 我与朱海军没有过直接的交往。《朱海军力》发表之后,我们通过电子邮件,他指出我对他的理论的转述不准确,也传给我他的简历。朱海军比我有修养,他只讨论观点,而对我的讥讽嘲笑之词置之不顾。 其人已去,不能再对我这样的刻薄的文章做出反驳。在此,附上朱海军生前的一篇文章,以表示对朱海军的悼念。 2002年11月4日 附: 读《朱海军力——民间科学爱好者之二》 朱海军 我到读书论坛上发贴子,见到了田松先生关于我的一篇文章《朱海军力——民间科学爱好者之二》,感到很有意思。 田松先生说:“大约十年以前,我刚到北京不久,曾在科学出版社一位朋友那里见到一份油印或者是复写纸抄写的论文,论文的作者就是朱海军,朱海军对人类的直立行走提出了一个胆大出奇的解释,其大胆之处在于引入了性。” 确有这么回事儿,是油印的。1989年5月(!!!),我从天安门广场步行到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递交我的论文,后来又给科学出版社寄过。 田先生说:“朱海军提出:在所有的动物中,只有人类能够面对面地性交,这种独特的性交体位使得女性的上半身被男性压直,髋骨外展,全世界女猿只好站起来了。男性是女性生的,所以男性也获得了这种体型,全世界男猿跟着站起来了。这种使人类站起来的性的力量,被朱海军命名为‘朱海军力’。朱海军很认为朱海军力是一个创造,千里迢迢地把文章用种种渠道发到北京。” 确有这么回事儿,我确实曾经想把我发现的促进人类祖先直立的关键动力——男上女下面对面性交中男性对女性胸部和大腿所施加的压力,称为“朱海军力”,后来就做罢了。可见我过去比现在狂妄得多,现在的我比过去谦逊多了嘛。 我爱讨论具体问题。进化中有许多变化是在女性身上发生,然后通过生殖传递给男性的。比如,胸腔扁平化,男性身上绝对不存在导致这一变化的因素,男性所从事的全部活动的总和倾向于使男性胸腔鼓起而不是平下去。我认为只有性交压力这一种力有可能导致了女性胸腔的扁平化,然后女性通过生殖把她们因为男性而获得的扁胸特征传给了男性。这从遗传学上讲是讲得通的。再比如,根据我的理论,直立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女性分娩困难,在困难的分娩过程中,胎儿头颅与母亲骨盆腔之间发生挤压。骨盆腔倾向于使胎儿头颅变得适应自己的形状,胎儿头颅倾向于将骨盆腔拓宽。现代女性骨盆腔很宽,就是这样被胎儿头颅挤宽的。而现代男性的骨盆腔也相当宽(比现代女性的窄,却比猿类的宽得多),我认为,这是部分地分享了女性的进化成果。 田先生说:“我当时对这个问题没有判别能力,虽然觉得有些牵强,仍认为这个解释很有创见,敢于突破常理,想常人所不敢想,也能自圆其说。应该给予支持。时至今日,朱海军当年的理论细节我早已经忘了,然而网上的文章唤起了我的记忆力,虽然没有朱海军力这个说法,我也敢认定此朱海军定是彼朱海军。这才知道,十年来,朱海军并没有放弃自己朱海军力的理论建设和传播工作,又用上了互联网这种现代传播工具。可敬可佩!” 我当年印的论文发出去之后,收到了一些回信,其中给我最大支持的是人民大学性学研究所所长潘绥铭先生写给我的,他表示支持我的核心观点、接受我在一些问题上对他的反驳并说要在人民大学讲我的观点。田先生这迟来十年的支持也着实令我感动。这十年,我在工作之余潜心读书,一遍遍地写我的书稿,用不同的方式表达我的理论。 我可以自豪地说,田先生如果看了我现在的书稿,很可能会大吃一惊的,它所达到到的水平不知比十年前的高多少倍了。 田先生说:“我没有看到今天的朱海军对此问题的表述,但我相信批评者的转述大致不差,酷似十年之前。不过,我今天已经有足够的判断力,敢于同意那位网友的批评。不可否认,朱海军力是一个进化论假说,这个假说是拉马克意义上的假说,它以后天获得性症状能够遗传为前提。而后天症状不可能遗传在达尔文之后尤其是在基因理论之后已经成为生物界的共识。有一个很古典的实验是这样的,把老鼠的尾巴用刀砍下来,看它的下一代还有没有尾巴,如果有尾巴,再砍,直到有一代,老鼠一生下来就没有尾巴。我不知道这个实验延续了多少代,总之是到了实验停止的时候,新生的小老鼠还是顽固地带着尾巴。就算把砍尾巴的人统统累死,断尾鼠的后代还是会挺着尾巴出来。倘若朱海军力真的存在,总有一天犹太男婴一生出来就没有包皮,根本就不必再挨一刀;再过几个千年,文明人的阑尾也会自动消失。” 魏斯曼的割鼠尾实验不足以证伪拉马克主义,这早有大方之家论述过。拉马克的用进废腿之说是有其具体内容的,不是人们想当然的那么简单。据我的理解,“用进”的意思是说,动物因环境变化出现了新的习性,新习性使动物某器官使用得到强化,这强化的使用将导致该器官朝向更适于发挥其功能的方向进化。优太人割包皮,汉族妇女缠小脚等等,都不是人类物种通常进行的生命活动。 田先生大概知道恩格斯对人手进化的解释:人手变得灵巧,是因为强化使用。这就是经典拉马克主义的解释,而手的强化使用是人类祖先普遍获得的新习性。我比恩格斯更具体了一步,认为人手虎口张角扩大是因为人类祖先有了用虎口抓握物件的新习性。同理,女性躯腿张角扩大,是由于面对面性交活动,而面对面性交活动曾是人类祖先中普遍出现的一种新习性。 田先生说:“朱海军力其实不值得一驳。但我还是愿意复述一次那位网友的高见。大意是说:就算用进废退成立,朱海军力也很难让人站起来。比如为什么女人的症状能遗传给男人?如果把女人的体征分成性体征和非性体征,那么性体征如子宫是绝对不会遗传给男人的,但是非性体征就能遗传给男人吗?比如身高,为什么男女至今还没有平等?而且,朱海军也没有解释,直立行走这个在朱海军看来与性有如此密切关系的体征为什么会是非性体征。” 田先生这样说我一点都生气,因为他毕竟没有看我的论文更没有看我的书稿,他看了我这一篇简单的答复,可能就会转变部分看法,这就是讨论问题的好处。 非性别特征可以均匀地遗传给两性后代,而男女在性别以外仍有很多差异,这一点,现代遗传学可以讲得很清楚。我们这儿有方舟子博士,我就不卖弄了。 根据我的理论,面对面性交引起了女性阴道口和尿道口的前移,这就是性别特征,当然无法传给男性。但是,面对面性引起的髋关节活动范围扩大和胸腔扁平化这两个变化所形成的就不是性别特征。 田先生说:“我相信,这些评论朱海军在十来年自荐中已经听过不止一次。使我感到难以理解的是,是什么力量使朱海军能够对已有的生物学理论视而不见,顽固地坚持在今天已经毫无意义的独创呢?我倒是想要把这种力量命名为朱海军力。这种朱海军力支撑了许多民间科学爱好者。” 我与别的民间科学爱好者不同的是,我一直在尽最大努力尽可能多地收集材料。光我能读五种外语这一点,就显示了我可能高人一筹。我知道获得性遗传是我的理论的“命根子”,所以,我非常关注生物学界有关获得性遗传的争论。这不,我与方博士的论战的焦点就是获得性遗传是否已经被完全抛弃了,我想我已经拿出了足够新且足够权威的材料显示获得性遗传没有被完全抛弃,仍然有科学界在用新的实验结果为获得性遗传辩护。 我本人就接待过好几位民间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爱好者。说一说最近的一个吧。有一个高中毕业自学中文本科的银行职员找到我,向我介绍他的语音学研究成果,说他创立了语音学新理论,这种理论可以帮助人学习外语,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有人研究语音学,我感到挺希罕的,但是,我一看他的文章,便笑了。一问,他连什么“音位”都搞不清,连英语都不会。我在大学上语言学课时,老师需要举外语例子,就问我。我虽然没有专门研究过语言学,却对语言学各个领域颇有了解。我向他摆活了一番乔姆斯基,他急切地想看我的语言学方面的藏书,我说没有一本汉语的,他就不好意思地走了。他对我说,过去所有人都鼓励他,我对他说,几乎所有人都反对我。 当然,可能有人要说,方博士之于我就象我之于那个语音学业余研究者。 1999-12-09 西湖文库,朱海军文集 http://review.zj.cninfo.net/review/wk-wz/files_2/wk19991210-20.html
个人分类: 民科研究|4659 次阅读|2 个评论
“民间科学爱好者”系列之四:等待哈代——行为艺术与巫术
热度 7 tian2009 2011-6-8 16:21
【田案。从这篇文章开始,我就开始有了把民科作为学术研究对象的念头。文章发表于《科学时报》2000年6月19日B3版。收入《堂吉诃德的长矛》。在文集中,我增加了一个很长的附录,一会儿再贴。2006年8月6日,我将此文贴到新浪博客时,也写了一段按语,如下:】 【 此文收入《堂吉诃德的长矛》。收入长矛时,我写了很长的附记。附记中,我对于已经在2000年8月去世的朱海军表示了哀悼。并对于我过去的用词表示了歉意。附记将随后贴出。在这一系列杂文的写作过程中,我不由自主地对民科的行为进行归纳,整理。从嘲讽到严肃,从玩笑到认真。越发意识到民科是绝好的科学社会学研究对象。 文中涉及方舟子(方是民),这位当年的打假英雄,曾经被很多人寄托以希望,我也曾表示欣赏。但是很快,在北约轰炸中国驻南联盟使馆,在911事件之后,我的他的看法发生了改变。在方舟子 与柯志阳网上辩论的过程中,我对这个人的评价迅速走向了负面。——虽然保留着一丝希望。此后,我们有过短暂的交手,让我的一丝希望彻底消失。我用了几天的 时间,在海外中文互联网世界调查这个人的过去,综合我从海外各大中文论坛观察所得的结论,我对这个人给出一个非常严重的负面评价。我还没有使用那么严重的 语言评价过一个人。关于这些问题,以及关于打假,我曾写过专门的文章,也接受过记者的采访。如果将来有时间,有心情,我可能会专门再写文章。在这里想要说 的是,这个人后来的行为方式和行文方式,很像是民间科学哲学爱好者。 ——2006年8月6 日 】 民间科学爱好者之四 等待哈代——行为艺术与巫术 田松 物理顽童费曼( Richard Feynman )讲过一个故事。 二战结束后,南太平洋某地土著中出现了一种奇特的仪式。他们在废弃的美军机场旁盖了间小茅屋,屋顶插着几根竹子,还有人坐在屋里,头上绑着两块木头。大概还会有人手举小旗在机场上跑来跑去,不停地仰望蓝天。这个场面一定让人类学家感到兴奋,而谜底却让人啼笑皆非。他们是在等待飞机。他们在战时看惯了美军飞机降落的场景,也常能分到机舱里卸下的东西。美军撤离后,这些好处便再也没有了。于是他们用木块来模拟耳机,用竹竿来模拟天线,重复他们所观察到的美军的操作过程,期待轰隆隆的飞机从天而降。飞机当然是不会来的。但是他们相信,如果飞机不来,那是因为他们模拟得不够像。他们之中的聪明人就会提出改进的方案。不过我想我们都会同意,即使把真的天线和耳机给他们装备上,飞机还是不会来。[ 1 ] 民间科学爱好者的行为与这些土著有些相像。 他们看到了科学工作者一些外在的行为,做实验,写论文,发文章,与同行论战,等等。他们也知道一些科学史上的传奇故事。比如印度的数学天才拉玛努贾( Srinivasa Ramanujan )。和许多民间科学爱好者一样,拉玛努贾也没有受到过多少正规的数学教育,他凭直觉发现了许多数学定律,其中有些是错的,有些是已经被人证明过的,而他的证明也是不规范的。他把自己的数学发现寄给几位世界一流的数学家,但是没有人理睬他。幸运的是,其中一份寄给了哈代。哈代从这些沙土中发现了金子的光亮,便把他请到伦敦,使他从一个印度的贫民变成了一位世界级的数学家。这类科学传奇激励着民间科学爱好者,他们相信自己也有那一天。如果那一天还没有到来,那是因为他们模仿得不够像,是因为他们还没有等到哈代。所以我们看到,民间科学爱好者不停地模拟论文的写作,模拟论文的格式——注释、索引,乃至致谢。 他们拼命地散发这些论文,一边等待哈代,一边向不肯做哈代的人发起挑战,俨然在学术共同体内部与同行进行着学术争论。 在这种挑战遭到不屑时,他们又把自己打扮成一个被保守落后的正统学术界冷落、误解、迫害的先知,仿佛自己是伽利略和布鲁诺,正在遭受软禁和火刑,觉得自己特悲壮,特伟大。不久前《南方周末》报导的提出地球抛月学说的冯宜全可算是一例。[ 2 ] 在写完《朱海军力》之后不久,我终于在“新语丝”网站的论坛上见到了关于朱海军及其力的丰富的全面的论述。朱海军正以顽强的朱海军力向“新语丝”的站长、生物化学博士方舟子在生物学、哲学等领域发起多层次全方位的攻击。方舟子也曾认真地答复朱海军,很快发现,对于由朱海军力武装起来的进入了全无敌状态的朱海军,他的批评没有任何作用。“如果我要一一指正其错误,就要给他上一堂又一堂的生物学基础课,他又不向我交学费,而且还是一位顽固不化、既没有任何本学科基础却又狂妄到极点自以为可以反过来教导老师乃至整个学科研究的坏学生,有哪一位老师愿意教这样的学生?”[ 3 ]就在方舟子拒绝再为朱海军上课之后,朱海军号称全面战胜了方舟子,发布《朱海军撞翻方舟子的科学哲学意义》等超级大帖,四处出击。“李敖和王小波宣扬健康的性爱,但是,他们离性学家朱海军的境界还差十万八千根‘金箍棒’远吧。”朱海军把自己打扮成站在武林绝顶的独孤求败,已经没有任何对手,马上就被高处的寒风吹成木乃伊。又一刻也忍不住寂寞,“请好事者尽快让我与李敖交上手”,这种心态殊为可乐。自己看李敖不顺眼,找出李敖的逻辑问题、史料问题、语法问题、错别字问题或者排版问题自己打上门去就是,偏要找个“好事者”做中介,就如自己想上《读者》,却有不好意思自荐。难道有个好事者参乎,让李敖觉得古往今来白话文第一名的地位不保,主动来批朱海军力,朱海军就觉得自己更伟大吗? 从朱海军的行状我发现,民间科学爱好者所从事的似乎是行为艺术。 许多行为艺术也是模拟。比如某人假装自己是一只母鸡,趴在一篮鸡蛋上面。这种行为如果在自己家里进行,会遭他爸爸一顿暴打,或者把他妈妈吓得黯然泣下,以为孩子得了什么毛病。但是据说爱迪生小时候有过此种行为,后来被教育家誉为发明家的探索精神之萌芽。而十年前有人在中国美术馆里展示此行为,就叫行为艺术,名为“孵蛋”。又有名徐冰者,把两头猪剃光,一只印满英文,一只印满中文,令两只猪在中英文报纸上交配,也叫行为艺术,名为“文化交流”。民间科学爱好者则以更大的魄力展示了更大规模更大范围的行为艺术。对于冯宜全先生所进行的一个人的科学,就有贺承军先生指出,冯的行为“整体上类似于一场历时数十年的行为艺术 —— 由他及其家人历时三十年、自编自导自演的关于‘科学研究’的行为艺术”[ 4 ]。而朱海军则把行为艺术搬到了互联网上,不但自己尽情地模拟,还把他们所模拟的对象也牵扯进来,参与到作品之中。这种效果自然会使真正的行为艺术家羡慕不已。而其耐心、毅力,即使拓下了整整一座长城烽火台的徐冰,也不敢望其项背,定会自叹不如。 民间科学爱好者如此巨大的行为艺术大概可以命名为:“等待哈代”。 在民间科学爱好者中鹤立鸡群的朱海军比之同道有着更为高明的想法。朱海军固然也在等待哈代,但是同时,朱海军将互联网变成了哈代。朱海军在互联网上顽强地发言,几乎所有的中文论坛上都能找到他的帖子。其内容除了以朱海军力为主打外,还包括对哲学、文学、教育以及当下社会事件发表的高见。朱海军衷心地感谢这个让他尽情发言的庞大网络,他的目的甚至只在于发言。朱海军拼命地刺激读者,以使读者有所反应,不管这个反应是正的还是负的,都是朱海军欢迎的。大约在他看来,任何反应都会使他的知名度上升,都会加强他“在因特网里的强势存在”[ 5 ],仿佛他是一只网络股。这样一来,朱海军就在他模拟的学术论战中立足于不败之地。即使他说的都是垃圾,只要是引人注目的垃圾,就会有他想得到的回报——知名度。“谁也拿我没办法,我有时间我怕谁?”[ 6 ]如果说王朔小说人物之“我是流氓我怕谁”还充满着对现实社会的反讽,朱海军此句则如“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洋溢着流氓无产阶级的大无畏气概。我想朱海军已经部分实现他的目标,单此一句,足以遗臭若干年。 然而,同样是模拟,一个真正的行为艺术家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他们不会指望自己真的孵出蛋来。民间科学爱好者却真的相信,轰隆隆的飞机会从天而降,给他们空投一个大大的勋章!对于观众来说,民间科学爱好者的行为确实很像行为艺术,但是对于他们本人,却没有行为艺术的心态。那么,他们在干什么? 他们所进行的是巫术。 这就回到了费曼开头所讲的故事。按照列维—布留尔的说法,巫术与一种叫做神秘互渗的心理有关。原始人相信,通过某些外在行为的模拟,可以感天地,泣鬼神,对所期待的事件进行神秘的控制。有的原始民族在种谷子的时候要来个集体狂欢,男男女女到地里性交(估计是面对面,以符合朱海军力)。因为他们相信这种繁殖行为将对谷物产生感应,获得繁殖的力量。打猎的战士与巫师共舞,模拟刺杀野兽的情景,也是相信这种模拟可以帮助他们打到更多的猎物。再如面具或者文身,人们相信带上老虎的面具就能获得老虎的力量。所有这些在原始人看来都不是闹着玩的。 巫术心理在现代人的心中依然存在。我认识一个中学生,他说他发现了一个规律,每次考完试,如果觉得哪一门考得好,心里高兴,最后分数反而很低。相反,有些自认为考得很糟的学科,结果却常常不错。于是他每次走出考场,一旦意识到自己正在窃喜,就会努力想一些悲伤的事情,让心情低沉下来。他希望自己能通过调控心情——这是可以部分调控的,来最终影响成绩——这是自己不能调控的。 民间科学爱好者所进行的正是巫术。他们希望通过模拟,获得与被模拟对象的同一。 朱海军在《陈华教授访问记》中写道:“陈先生说他正在编一本体质人类学讲义,我希望他把我的理论编进去,他说:‘我要随便引用非正式发表的文献,将损害这部讲义的学术性。’我说我的论文正式发表过,他说,这就可以引用了。回去以后,我要把我的论文复印给他,他一引用,我的理论就正式进入体质人类学界了。陈先生的讲义如果作为教材出版,则我的理论就一步登天了。新理论就是这样传播的,说容易很容易,说难则很难。”[ 7 ]看完之后,又想起一个故事。说两个人想象主席夫人江青的生活。一人说:“人家江青,床头放红糖,床脚放白糖。”另一个说:“对,想吃红糖就吃红糖,想吃白糖就吃白糖。”朱陈二位的对话就颇有此风。如果这篇访问记是纪实体,则是朱海军和陈教授共同想象学术界怎样吃糖;如果是杜撰体,则是朱海军自己又吃红塘,又吃白糖。还假装满不在乎,做举重若轻状。完全不知道怎样吃学术糖。发表个文章就叫一步登天,一个普通的研究生也要冻死好几回了。学者之间引用未发表的文章虽不常见,但绝不罕见。也不会觉得有损学术价值,反而要隆重地道谢,写上感谢某某允许我引用其尚未发表的某某文章之类。发表固然是对学术价值的一种肯定,但并非一经发表就能不朽被写进教科书也是一样。就算是朱海军的观点被写进了教科书,也不过是些奇怪的垃圾。无独有偶,冯宜全也说:“任何学说一经正式出版就是科学权力的公认,就是永久性的科学文献,这与其价值公认毫不相干。我在学术界不断发展,在科普界和报刊界不断地做科普介绍,了解的人多了,不就形成一个科学理论啦?”[ 8 ]由此可见,发表或者被某教授赏识引用,是民间科学爱好者共同渴望的面具和文身。我不是教授,但是在这里不断地引用朱海军,不知他是否已有登天之感。 如果要给民间科学爱好者这个巫术起个名字,当然也可以叫做“等待哈代”。 然而最奇妙的是,他们有时可能或许真的能够等到哈代。据说朱海军的文章很快就要在一家科普杂志上发表了。这使我更加相信,即使现代社会,巫术也有灵验的时候。 已经 21 世纪了,还有什么事情不会发生? 2000 年 1 月 13 日 2000 年 6 月 4 日 北京 八角 (发表于《科学时报》 2000 年 6 月 19 日 B3 版。) 注释: [1]故事见三联书店版吴程远译费曼自传《别闹了,费曼先生》442页,费曼称之为“草包族科学”(cargo cult science)。从英文字面上的意思看,应为“对机舱中的货物进行崇拜的科学”。 [2]刘学斤,冯宜全:一个人的“学说”,南方周末,2000年4月7日,“人物”版。 [3]方舟子,评朱海军的进化论“研究”,收入《方舟在线》,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年,154页。 [4]宗教激情VS行为艺术,南方周末,2000年4月28日,“百姓茶坊”专栏。 [5]见朱海军《我在因特网里的强势存在》,思想的境界( www.sixiang.cnedu.org )之温和论坛,2000年5月24日19:44:44朱海军帖,( http://www.netsh.com.cn/bbs/2272/ )。 [6]同上。 [7]朱海军,《陈华教授访问记》,西湖评论( http://review.zj.cninfo.net ),朱海军专栏。 [8]《冯宜权,一个人的“学说”》,《南方周末》,2000年4月7日,“人物”版
个人分类: 民科研究|4187 次阅读|7 个评论
“民间科学爱好者”系列之三,全无敌
热度 6 tian2009 2011-6-8 12:30
【田案: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已经感到到学术的味道了。】 民间科学爱好者之三 全无敌 田松 沈阳某建筑单位有一位神人,与许多民间科学爱好者一样,把全部业余时间都投入到对宇宙人生的研究中,以几万元人民币自费出版了一本书。在印刷厂里负责此书印刷的是我的一位学生,被他的精神所感动,认真地把他介绍给我。我到沈阳时,曾挟一友专程拜访,与神人交谈。 神人的表情严肃,如智珠在握。他数次郑重地说:“地球是有生命的。”每次话一出口,便急忙把话头打住,说:“就说到这儿,不能再说了。” 仿佛他已经泄露了天机,再说几句就会眼睛不保。 神人赠大作一册。我回去之后大致翻阅了一下,发现书的格式很像一部学术著作,书前有某大学哲学系某人的序,有作者高屋建瓴的前言;书后有追述作者以一位农业大学毕业生思考宇宙人生之艰辛的后记,有九九八十一册“主要参考书目”。参考书目所列的书籍范围甚广,从爱因斯坦文集及量子力学哲学问题,到自然科学普及读物;从道德经黄庭经六祖法宝坛经,到四书周易武术气功。读书之多,涉猎之广,让我佩服。但是从神人的著作看,我很怀疑神人是否真的能理解他所引证的材料,是否真的能读懂他所参考的书目。 神人的著作有个很响亮的名字,叫做《生命》。该书包括哲学篇、物理篇、解易篇以及人文篇,单是从目录和引题看,很容易被吓住。比如他在“哲学基本问题的再认识”一章的引题中说:“世界由无尽的现象构成,这些现象有时差异得令人瞠目,有时类同得令人惊叹。人类无法穷尽地认识现象,却可以在类同中寻找一种方法去解释收到眼底的现象。”作为一个学过几年物理的人,我特别关注了它的物理篇,发现他对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现代物理的许多重大成就如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电磁学和牛顿定律等都给出了自己的评价。书中还引用了许多物理公式,使得自己更像学术著作。但是,他的评价我几乎都看不懂,我不知道他要说什么,我无法找到他的逻辑,但是我敢断定,他对一些基本的物理概念并没有基本的理解,他的评价便几乎是自说自话。在谈到星系的旋臂时,他说:“在四方上下全空的环境之中,当‘中心星体’由散发态转为聚集态时,旋臂由两条转为四条,此四条旋臂对应河图中的四个方向结构,它也对应着《西游记》中提到的四大部洲,人的生成过程也须经过这一阶段。”这里面提到的几个概念如“中心星体”、“散发态”、“聚集态”等我都未曾耳闻及目睹,但我知道星系的旋臂与河图与《西游记》绝无关系。 我不敢精读全书,担心自己会头疼而死。 但我感觉,作者似乎已经有了一整套可以由作者本人自圆其说并只有作者本人使用的概念体系,且得到了一些绝妙的结论。比如作者在解易篇中谈到河图、洛书与人的关系。他说:“每一个人都具有近似相同的结构,相同的结构必孕含相同的规律,时至今日,人类仍然未能找到任何依据解析人类自身,那么河图、洛书与人又具有怎样的关系呢?”很像是一个真的问题,在此问题下,作者得到一些妙不可言的论断,如:“男人‘心’的相对作用强于‘脑’的相对作用,整体散发的特性强,女人‘心’的相对作用弱于‘脑’的相对作用,整体聚集的特性强;散发特性强的男人主导能力强,能形成河图态结构的性密码链 y ,也可以形成洛书态结构的性密码链 x ;聚集特性强的女人主导能力弱,只能形成洛书态结构的性密码链 x ,故男人精子有性密码链 x 和 y 两种,女人卵子有性密码链 x 一种, xx 组合形成女之性体, x 与 y 组合形成男之性体。”再如:“同样的道理导致胃结肠于肛门,肾结管于尿道,但不同的是男女尿道有别,这是因为:男人尿道管终端以‘ XY ’相衍,故一主一次形成腿一样的“如意金箍铁棒”;女人尿道终端以‘ XX ’相衍,双星衍化则不分大小、不分主次,形成‘水帘洞’内的‘玉火双钳’;男人的‘金箍’与女人的‘阴蒂’皆为太极所生,故皆显圆形。”如此高论,让我不知该如何佩服才好。 平心而论,作者或许有很高的智商,能够凭空写出几十万字来,把这么多深奥的概念弄到一起,大概也不是等闲之辈。而且,其中也有思想的火花。比如在其人文篇中,他思考人是什么,什么是人?并追问下去:人是怎么定义的?失去了一部分肢体的残疾人算不算人?不会说话的小孩子算不算人?刚生下来的婴儿算不算人?如果以上都算是人,那么将要生下来的胎儿算不算人? 5 个月的胎儿算不算人,受精卵算不算人?这些思考对于个人当然是有价值的,我想,每个人都应该进行这样的思考。但是,个人感想不等于学术论文,简单地说,这些问题早已被人讨论过了,而他的结论并没有超出前人之处,更何况,书中的大部分内容缺乏起码的常识和逻辑。 神人的书中还有一个类似于算命先生卦辞般的顺口溜,“此‘中’规律万万千千, / 其实只是‘一’理相沿; / 张口结舌如何描述, / 是是非非留待明天。”但从他出书和跟我谈话的架势看,他显然对自己充满了自信,大概并不以为要留到明天的讨论。 他已经把自己当成了悲壮的、不被人理解的、孤独的、获得了绝对真理的、将被后人永远纪念的先锋思想家了。 我很想直接告诉他,他已经把自己弄夹生了,但我知道说了也白说。我希望找到一条使其自省的方式,于是假装自己是苏格拉底,问他一些问题。比如他希望他的书能引起中央领导的注意,供国家制订大政方针之借鉴。我便问一个具体的问题:如果一个人失业,没有工作,该怎么办?你的书是否对这些人给出什么建议?他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他说他要拯救地球,他是以地球的眼光写这部书的,他已经超越了地域的、国籍的、政治的、经济的视角,所以对具体的个人生存并不关心。 我们的谈话进行了近一个小时。一个小时中我用尽种种手段指出他的逻辑漏洞,希望他能有所反思,但是我遭到了彻底的失败。对于我的任何质疑他都能找到反击的借口。他时而相信此书能救苦救难,时而不在乎是否能得到俗人的理解,时而说自己达到了神佛的境界,超出了常人的理解范围。我深信,神人已经达到了全无敌的状态,百毒不侵了;他已经完全沉浸在个人的幻想之中,同这个他其实很想得到认可的世界不能有任何思想上的交流了。只能是他传道,他被崇拜,他自我修正教义,而不可能是他被别人改正。 回想起神人行状,我发现他已经拥有了充分的朱海军力,只有朱海军力能使人达到这样一种全无敌的状态。 1999 年 12 月 5 日 北京 八角 初发表于《科学时报》 2000 年 4 月 10 日 B3 版,题为《我看民间科学爱好者——全无敌》。 《中华读书报》 2000 年 4 月 12 日 21 版《遭遇民间科学家》组文三篇之第一篇即为此文,转载时有删节。 (本文亦收入《堂吉诃德的长矛》)
个人分类: 民科研究|3373 次阅读|7 个评论
“民间科学爱好者”系列之二:朱海军力
热度 5 tian2009 2011-6-8 10:10
【田案:这是我最早民科系列文章的第二篇。朱海军先生是我敬佩的一位民科,我以嘲讽待之,他以谦恭应我,让我感到自己是个粗人。朱海军也是我当年认为小方的三大对头之一,可惜华年早逝,殉身于网络论坛。他当年的口号是:“我的时间我怕谁?”朱海军可以24小时上网,小方与人缠斗,总是要说最后一句话,才肯罢休。大家都有正事儿,无暇恋战,所以小方每每是那个说最后一句话宣布自己胜利的人,而朱海军则不然,更有时间,更有斗志,小方无法说最后一句话,只好说,这是关于此问题的最后答复,再不对此问题发帖,而朱海军则仍然要追打几记。 2000年9月11日(一个911),朱海军在深圳寓所猝死。 在他去世前的那段时间,他自称生活在两个高潮之间——一个是上网,一个是做爱。】 此文也收入了文集《堂吉诃德的长矛》(上海科教出版社,2002年),下面收入文集时写的附记,其中最后一句话,如今读来,颇有意味。】 【初发表于《科学时报》 2000 年 4 月 3 日 B3 版,题为《我看民间科学爱好者——朱海军力》。《中华读书报》 2000 年 4 月 12 日 21 版有一组文章名《遭遇民间科学家》,署名田松,然其中第二篇作者为马建波(文末有署名在括号内)。第三篇为本文《朱海军力》,第一篇为下面的文章《全无敌》。转载时有删节。闻《南方都市报》转载,未见样报,不知其详。 另外,我习惯使用有嘲讽意味的“民间科学爱好者”一词,而不习惯用“民间科学家”。】 民间科学爱好者之二 朱海军力 田松 前些日子上网,在一个论坛里见不少人在讨论关于人类进化的一个新观点,新观点的提出者叫朱海军,我认真地读了一个批评者的帖子,想起一桩往事。 大约十年以前,我刚到北京不久,曾在科学出版社一位朋友那里见到一份油印或者是复写纸抄写的论文,论文的作者就是朱海军,朱海军对人类的直立行走提出了一个胆大出奇的解释,其大胆之处在于引入了性。朱海军提出:在所有的动物中,只有人类能够面对面地性交,这种独特的性交体位使得女性的上半身被男性压直,髋骨外展,全世界女猿只好站起来了。男性是女性生的,所以男性也获得了这种体型,全世界男猿跟着站起来了。 这种使人类站起来的性的力量,被朱海军命名为“朱海军力” 。朱海军很认为朱海军力是一个创造,千里迢迢地把文章用种种渠道发到北京。 我当时对这个问题没有判别能力,虽然觉得有些牵强,仍认为这个解释很有创见,敢于突破常理,想常人所不敢想,也能自圆其说。应该给予支持。时至今日,朱海军当年的理论细节我早已经忘了,然而网上的文章唤起了我的记忆力,虽然没有朱海军力这个说法,我也敢认定此朱海军就是彼朱海军。这才知道,虽然已经有十多年过去了,朱海军仍然没有放弃朱海军力的理论建设和传播工作,又用上了互联网这种现代传播工具。可敬可佩! 我没有看到今天的朱海军对此问题的表述,但我相信批评者的转述大致不差,酷似十年之前。不过,我今天已经有足够的判断力,敢于同意那位网友的批评。不可否认,朱海军力是一个进化论假说,这个假说是拉马克意义上的假说,它以后天获得性症状能够遗传为前提。而后天症状不可能遗传在达尔文之后尤其是在基因理论之后已经成为生物界的共识。有一个很古典的实验是这样的,把老鼠的尾巴用刀砍下来,看它的下一代还有没有尾巴,如果有尾巴,再砍,直到有一代,老鼠一生下来就没有尾巴。我不知道这个实验延续了多少代,总之是到了实验停止的时候,新生的小老鼠还是顽固地带着尾巴。就算把砍尾巴的人统统累死,断尾鼠的后代还是会挺着尾巴出来。倘若朱海军力真的存在,总有一天犹太男婴一生出来就没有包皮,根本就不必再挨一刀;再过几个千年,文明人的阑尾也会自动消失。 朱海军力其实不值得一驳。但我还是愿意复述一次那位网友的高见。大意是说:就算用进废退成立,朱海军力也很难让人站起来。比如为什么女人的症状能遗传给男人?如果把女人的体征分成性体征和非性体征,那么性体征如子宫是绝对不会遗传给男人的,但是非性体征就能遗传给男人吗?比如身高,为什么男女至今还没有平等?而且,朱海军也没有解释,直立行走这个在朱海军看来与性有如此密切关系的体征为什么会是非性体征。 我相信,这些评论朱海军在十来年的自荐中已经听过不止一次。使我感到难以理解的是,是什么力量使朱海军能够对已有的生物学理论视而不见,顽固地坚持在今天已经毫无意义的独创呢? 我倒是想要把这种力量命名为朱海军力。 这种朱海军力支撑了许多民间科学爱好者。 1999 年 9 月 20 日 北京 八角
个人分类: 民科研究|5073 次阅读|5 个评论
“民间科学爱好者”系列之一:民间科学爱好者
热度 14 tian2009 2011-6-8 01:12
【田案。刚刚看到大宝在博客上讨论民科,一气儿写了好几个帖子。老蒋抬举俺,俺也当仁不让。俺是第一个把民科当作正经学问来做的科学哲学和科学史工作者。俺以为,对于科学与社会关系而言,研究民科这个人群一点儿也不亚于研究科学家这个人群。这是俺最早的关于民科的系列文章,此时,俺还是在呈一时之嘴快,只是在开玩笑,并且居高临下,言语刻薄,颇有科学主义之嘴脸,让老蒋非常之不喜欢。后来,在与朱海军打过交道之后,俺自己也觉得过分了。这个系列文章发表在《科学时报》上当时的“读书”专刊上。这是该系列的第一篇文章,所谓名不正言不顺,自此文开始,俺正式命名了“民间科学爱好者”。此文写于十年之前,大宝回忆二十年前便闻有此词,自然也是有可能的,但是,大宝彼时所闻之“民间科学爱好者”,决不会是这个意思。正如唐宋年间,或许也有人姓吴名宝俊,但此吴宝俊绝非科学网著名博主吴大宝。】 【发表于《科学时报》 2000 年 3 月 27 日 B3 版,题为《我看民间科学爱好者——非常之多》。后收入俺的个人文集《堂吉诃德的长矛》(上海科教出版社,2002年)。这里是文集中的版本。】 民间科学爱好者之一 民间科学爱好者 田松 我在一个杂志社客串当记者时,曾间接接触过一位民间科学爱好者。这个人不远千里从江西跑到北京,把他油印的材料分送给各大科研机构,希望他的理论物理学突破能够得到中国科学界的认可。但只有我们编辑部接待了他,并倾听了他的宣讲。可惜当时我不在。作为编辑部里唯一一位理工科出身的人,我认真地看了他留下的材料。 我发现这是一个刻苦的人,一个爱思考的人,一个勇于为事业献身的人,一个对自己所献身的事业几乎一无所知的人。 我敬佩他的精神,他微薄的收入几乎全被他投入到“科研”之中,他在一根不知从哪里找来的玻璃棒上发现了超光子,同时被家人和周围的人当作精神病。我被他感动,也被他困惑, 一个人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毅力顽强地在沙滩上盖楼? 我真诚地建议他,先认真地读一读中学物理教科书,以他十数年如一日的精神,再过十数年,或有所成。 后来知道这样的民间科学爱好者非常之多,中科院各个机构每年都能接到大批这样的科研报告。还有记者采访过他们。有一位老干部退休之后希望贡献一些余热,就开始研究哥德巴赫猜想,记者问他为什么会选择这个课题,他说,因为觉得比较简单。 前天去位于朝内大街孚王府的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见到了一封来自安徽某县的信。信封上写着院长亲启。打开信一看,并不是写给该所的。全文如下: 中国科学院院长: 好! 来信求职心切,我没有工作,等于已经丧失了生命力,最亲密的关系应该受重视,发展。让它充满生机、活力。 我的依靠和成功( 成功二字又被划掉 )在某些方面已经取得了成功,应该感谢大家。特异功能是伟大的,试验和作用是无限的,你们的培养是大有前途的,我的来信和作品天生我才必有用,一定要起用。并且直到永远。 安( 此字经我认真揣摩,是安 )置我衷心的希望,美好的祝福。 我要工作,我要学习。科学是有根据的。虚心学习老,江山水绿好。等待回( 原字上面是草字头,下面似乎是口 )讯,感谢不尽。敬礼! (署名略) 于 1999.3.28 日 我估计又是一位民间科学爱好者。但却不知道该给他一个什么样建议了。 1999 年 5 月 5 日 北京 八角
个人分类: 民科研究|4250 次阅读|19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1: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