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东方地球物理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中国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公司十年奋进路
热度 1 毛宁波 2013-1-29 05:43
    图为十年来东方物探国际业务遍布5大洲55个国家和地区。 十年前,在国际著名石油公司纷纷进行大规模并购、重组的背景下,中国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公司成立,成为中国石油旗下、面向国内外市场、专门从事地球物理勘探的专业化工程技术服务公司。   十年奋进路,东方铸辉煌。秉承“矢志找油,当好主力军,持续创新,再做新贡献”的宏伟志愿,在找油找气神圣使命的感召下,东方物探用短短十年时间就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实现了企业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科技引领:当好找油找气主力军   在建设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的征程中,东方物探坚持科技引领,技术创新,持续提升技术服务水平和保障能力,陆上勘探保持全球行业第一,物探技术成为找油找气的利器。   东方物探创新科技管理体制,科技工作功勋卓著,形成了“一个整体、三个层次”的科技创新体系。配合油田公司累计发现圈闭1.07万个,落实圈闭1.42万个,提交井位1.85万口,采纳1.17万口,参与集团公司重要发现突破 37项,建设整装规模储量区块84个,平均参与率达到80%以上,其中重要发现参与率达90%以上,连续7年荣获股份公司“油气勘探突出贡献奖”。   东方物探核心技术研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物探技术。“十一五”以来,累计完成国家级科研项目6个、集团公司级科研项目80个,公司科研项目283个,发表技术论文1643篇,登记软件著作权185项,申请专利329项。   东方物探形成了以GeoEast和KLSeis为代表的软件技术,以G3i万道地震仪和HAWK节点地震仪等新型地震仪器和可控震源、80米山地钻机及配套钻具、SN7C地震检波器为代表的装备技术三大技术系列。GeoEast V2.0软件、ES109地震仪器和KZ34大吨位可控震源,成为集团公司工程技术服务“十大利器”中的三大利器。单(双)程波叠前深度偏移软件、多波地震资料处理系统,打破了外国公司的技术封锁,增强了解决复杂地质油气勘探的能力。   打造物探技术品牌,提升核心竞争能力。东方物探集成七大领域的技术创新成果,打造形成了PAI技术品牌,其中复杂山地等4项勘探技术居于国际领先水平。PAI技术品牌针对油气勘探开发所面临的各种复杂问题,提供采集、处理、解释一体化技术解决方案,满足了油公司全方位技术需求,提高了勘探开发成功率。   物探技术应用取得突破,大幅提升复杂地区地震资料品质。东方物探叠前深度偏移处理技术助推油田二次三维勘探开发,大幅提升了复杂地区地震资料品质,累计新增地质储量过亿吨,为牛东深潜山勘探项目、英东构造勘探项目获得中国石油“2011年度石油勘探重大发现一等奖”发挥了重要作用。   成功研发了高密度地震勘探关键技术,“两宽一高”采集技术独具特色,在油气勘探开发中成效显著。可控震源高效采集技术应用取得重要进展。阿曼项目创造平均日效1.2万炮、最高日效2万炮的纪录;吐哈探区创造最高日效5136炮、平均日效4604炮的佳绩。   走向国际:助力海外大庆当铁军   在竞争激烈的国际物探市场舞台上,短短十年,东方物探就实现了由单一陆上勘探向物探全领域服务的蜕变,陆上业务连续9年位居世界同行业第一位,销售收入居全球物探行业第二位,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   勇做“海外大庆”建设先锋,树起中国石油海外发展的一面旗帜。东方物探勇于担当建设“海外大庆”的找油先锋,面对疾病肆虐等各种严峻考验,不畏艰险,顽强拼搏,在集团公司海外重大油气发现中,始终保持采集处理解释任务承担率100%,钻探部署建议提供率100%,油气发现参与率100%,被誉为集团公司海外油气发展的“一面旗帜”。   国际物探行业话语权和影响力快速提升。2007年,东方物探由国际地球物理承包商协会(IAGC)普通会员晋升为执委会成员,直接参与制定全球物探行业规则。2008年,针对公司在国际地球物理勘探行业的影响,SEG在北京建立了第一家海外办事处,标志着东方物探在国际地球物理行业的话语权和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彻底改变了物探行业由西方公司一统天下的格局。   由单一陆上勘探转向全领域服务。2002年,通过持续重组,东方物探迅速成长为一家面向全球提供服务的跨国企业。十年来,东方物探积极向 “蓝色国土”迈进,勘探足迹遍及全球主要海洋油气产区,实现了深海勘探业务的历史性跨越。2010年,东方物探成功并购美国ION公司陆上装备制造业务,成为国有企业并购国外高科技公司、提升国际竞争力、挺进国际高端市场的一个成功案例。   东方物探非地震勘探实现了从区域勘探向目标勘探、从陆上勘探向海上勘探的转变,国际物探市场份额不断扩大,相继在利比亚、加拿大等10多个国家开展非地震勘探,充分展示了非地震勘探技术的优势和实力。   建立规模化生产基地,不断突破高端市场。十年来,东方物探海外规模化生产基地遍地开花。在苏丹,为集团公司建成苏丹油气规模生产基地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北非,先后进入SHELL、TO-TAOL、ENI等高端市场。在伊拉克,率先进入并安全高效完成了17个地震采集项目。在土库曼斯坦,为西气东输二线工程气源基地建设提供了精准的勘探资料。   2003年,东方物探叩开了沙特物探市场的大门。2009年和2011年,相继获得特大项目,中东市场的连续突破,实现了国际业务由低端市场到高端市场的跨越发展。目前,东方物探海外业务收入的85%来自OPEC成员国,海外市场发展质量不断提升。  图为十年来东方物探科技实力不断增长   科学管理: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十年来,东方物探科学管理迈出铿锵步伐,前行的脚步更加稳健。那一条条精心梳理的测线,那一阵阵地层深处的震颤,描绘着一幅幅找油人探求管理真谛、追求科学发展的画卷。   数字化地震队变革传统生产组织模式。东方物探在生产管理中,采取革命性措施,逐步实现由传统的生产组织模式向数字化地震队转变,由普通的施工方式向高效采集转变,由常规的技术方法向“两宽一高”转变。   2012年,东方物探在伊拉克打造了全球第一支数字化地震队,作业效率提高10倍以上。更为关键的是,地震队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使地震队几十年形成的生产组织模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目前,数字化地震队在阿曼、沙特阿拉伯等多个项目中迅速推广应用。在国内,也首次在塔里木盆地博孜项目试点应用。   精细化管理促项目运作能力大幅提升。十年来,东方物探持续强化地震队项目管理,地震队项目运作效率和资料品质大幅提升,复杂地区勘探能力和基层队伍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为加强基层建设,东方物探每两年确定一个工作主题,召开一次基层建设工作会议,选树一批“东方先锋”品牌,总结推广一批基层管理经验。强化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建立形成了规范化、有形化、科学化的管理模式,国内地震队年产值较十年前提升了5倍以上,队伍勘探能力明显增强。   完善质量体系促进基础管理迈上新台阶。为不断适应管理变化的要求,十年来,东方物探不断优化质量管理体系。2012年8月,东方物探第五次改版《质量管理体系》,完善了覆盖所有采集生产环节的质量标准。2006年,东方物探引入“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先后获得石油工业“实施卓越绩效先进企业”和“全国实施卓越绩效先进企业”殊荣。近十年来,获得国家级优秀QC成果十多项,连年实现“产品交付合格率100%”的质量目标。   先锋文化:凝聚人心推动大发展   十年来,在东方物探快速发展的历程中,以先锋文化为核心的文化体系,成为助力企业腾飞的重要一翼。在首闯伊拉克的征途上,在利比亚十万火急的大撤离中,在重峦叠嶂的英雄岭上……源自大庆精神的“先锋文化”旗帜始终高高飘扬。   安全文化,助推HSE业绩大幅提升。“生命最为宝贵,事故都可防范”。经过十年来安全体系的持续推进,这样的安全理念已经深深植入人心。   东方物探大力推行先进的HSE管理理念,与杜邦公司合作,提升了员工安全品质和HSE管理水平,有力地保障了公司的科学发展、安全发展。连年荣获集团公司“环境保护先进企业”、“安全生产先进企业”称号。在海外,东方物探HSE管理全面接轨国际标准,先后通过了64家国际公司的HSE资格审计,为东方物探国际业务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有效保障。   合金文化,让海内外兄弟手拉手。文化,从来都是在变革中发展,在冲撞中丰盈。十年来,企业持续重组,东方物探集各家文化之长,大大丰富了先锋文化的内涵。作为全球化发展的跨国公司,东方物探处在多种文化交叉与并行的环境之中。他们以先锋文化为主导,以本土文化为主体,融合创新,打造出适应不同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合金文化。合金文化凝聚起了一支物探“联合国部队”。不同国度,不同语言,不同肤色的BGP员工繁忙工作、休闲娱乐,大家在一起和睦相处。   “点线面”工作法筑牢海外政治优势。在海外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里,十年来,东方物探探索出一套“点—线—面”工作法,有效强化了基层党组织,激发了党员积极性,推动着海外业务的跨越发展。队伍建设是东方物探党建工作的切入“点”。他们把大庆精神融入生产生活,激发员工的创业热情。建立责任“线”,对海外流动党员进行常态化教育,培养锻造了一大批中高级管理骨干。拓展党组织建设覆盖“面”,不断创新党组织活动方式,激励党员立足岗位建功立业,保证了项目安全高效运行。   和谐文化,将发展惠及民生。十年来,东方物探以发展构建和谐,以和谐促进发展,努力将发展成果惠及员工。积极推进民生工程建设,大力实施惠民政策,实现了困有所帮、病有所医、失有所助。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改善文体活动场所,丰富社区文化生活,员工家属幸福指数大幅提升。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累积捐款捐物2000多万元,先后与贫困地区建立了定点帮扶关系,主动为严重缺水地区寻找地下水资源,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实现了企业与员工、企业与社会、企业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十年·关键词   找油找气主力军   东方物探一直将一流队伍和技术装备投入到集团公司重点勘探领域,十年来在集团公司国内、国外油气勘探重要发现中平均参与率分别达到83%和100%。找油找气服务保障能力持续增强,主力军地位日益巩固。   从跟随者到领跑者   十年来,东方物探加强高端技术领域研究,形成以地震+VSP+电磁综合地球物理技术系列、井震联合油藏描述技术系列、静态油藏描述与动态油藏模拟技术系列、3.5D和4D地震油藏检测与剩余油气预测技术系列为代表的油藏地球物理技术体系,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成为推动公司业务向开发领域延伸的攻坚利剑。   转变发展方式   在陆上勘探业务市场份额连续9年保持全球第一的基础上,东方物探成长性业务快速发展,2011年实现收入占公司主营收入近1/3,基本实现由单一陆上勘探向物探全领域服务转变。其中处理解释油藏业务收入比“十五”末增长6倍以上,信息服务业务收入增长近36倍。   国际化指数达到62%   十年来,东方物探海外市场实现由低端向高端迈进,海外队伍实现裂变式发展,国际业务遍及55个国家和地区,先后为150多家国际公司提供技术服务。国际业务收入后五年较前五年增长101%,连续三年突破10亿美元大关。外籍雇员占公司用工总量1/4,员工本土化率达90%以上。   先锋文化   十年来,东方物探坚持用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育人铸魂,着力培育广大干部员工“精诚伙伴、找油先锋”和“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先锋品质,形成了一支责任感强的员工队伍。先后获得“全国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http://news.cnpc.com.cn/system/2012/11/29/001402602.shtml
个人分类: 中国能源|3264 次阅读|1 个评论
国产万道地震仪投产剪彩仪式在疆举行
毛宁波 2011-11-28 08:10
国产万道地震仪投产剪彩仪式在疆举行
2011年11月19日下午,中国石油物探重大科技攻关项目——ES109国产万道地震仪现场试验汇报暨投产剪彩仪式在准噶尔盆地东方物探273队工地隆重举行。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原副总工程师、咨询中心副主任刘振武、中国石油集团公司科技管理部副总经理方朝亮、东方地球物理公司副总经理张玮、新疆油田公司副总工程师吕焕通、东方地球物理公司总工程师郝会民上台剪彩。来自新疆油田公司、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的代表200余人参加了剪彩仪式。 ES109仪器是在中油集团公司的领导下,由东方地球物理公司自主研发的高端地震勘探仪器,该项目从立项研制到试验成功历时4年零10个月,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通过在不同地区现场试验,验证了ES109地震数据采集系统1ms采样达到1250道的单线带道能力和11000道的系统带道能力,并实现了1ms采样8800道的稳定生产,证明了ES109具有超强的带道能力。其基本功能与目前国际使用的主流仪器基本相当,带道能力等方面与国内使用的主流仪器相比具有一定优势。仪器经受了高温、低温、特殊地表和各种恶劣天气条件的考验,充分证明了ES109仪器的稳定性、可靠性,能够满足大道数、海量三维地震数据采集的需要。ES109地震数据采集系统已经具备了产业化的能力。 剪彩仪式之前,在新疆油田火烧山采油厂召开了中国石油物探重大科技攻关项目——ES109国产万道地震仪高密度三维地震技术现场试验汇报会。会议介绍了ES109地震仪研发情况和现场试验情况,观看了ES109地震仪器电视片。 与会领导还对ES109仪器下一步的工作提出了具体建议和要求。一是要进一步完善ES109仪器的功能,深化研究,持续攻关;二是要加大ES109仪器的现场试验,特别是攻坚啃硬的现场试验;三是要继续加大ES109仪器的产业化应用。东方地球物理公司不但要做找油找气的主力军,也要做工程技术自主创新的主力军。希望ES109能在中国科技史上创造新的历史,书写一页新的篇章。 剪彩仪式结束后,与会领导兴致勃勃的登上正在施工作业的ES109仪器车,听取产品介绍,详细询问仪器性能,现场观摩了仪器施工情况。 ES109地震数据采集系统历时四年研发、试验成功,它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可以精确记录高密度海量地震数据,部分技术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填补了国内大型地震仪器的空白。它的诞生,必将进一步带动物探技术进步,加快石油勘探步伐,为我国的石油物探事业谱写出更加绚丽的篇章。(王长路 陈志勇 陈建新) 据东方网 http://www.cnpc.com.cn/bgp/xwgg/xw/ 中国石油物探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国产万道地震仪投产剪彩仪式在疆举行.htm
个人分类: 地球物理勘探进展|475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科学发展纪实
毛宁波 2011-11-7 07:38
[转载]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科学发展纪实
中国石油新闻中心  东方物探人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寻宝”,把“死亡之海”变成“希望之海”。 云贵川勘探区域山高林密,是国内勘探难度较大的地区之一。图为物探队员靠人拉肩扛把设备运到山上。 形成技术服务单位与油田一体化的新型合作模式。图为库尔勒研究分院技术人员处理现场资料。   东方物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矢志找油,当好主力军;持续创新,再做新贡献”的定位要求,紧紧围绕集团公司国内外油气资源战略,充分发挥找油找气服务保障作用,有力地推进了企业国际化发展进程。东方物探陆上市场份额连续8年稳居全球第一,销售收入位列全球物探行业前三位,找油找气服务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不断提升,走出了一条国有企业在全球化竞争中规模有效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进入2011年,东方物探业务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作为东方物探的规模生产基地,利比亚和也门等国家的政治危机使东方物探10多支施工地震队撤离。在这一背景下,2011年上半年,东方物探再创佳绩:与去年同期相比,主营业务累计落实价值工作量增长5.3%,非主营业务累计完成价值工作量增长48.7%,总计完成价值工作量增长5.6%。一组组数据,验证了东方物探的快速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则是东方物探快速发展的支点。    依靠科技创新 争做勘探先锋    “十一五”期间,东方物探共完成6个国家级和65个集团公司级重点项目,申请专利234项,其中发明专利占66%。   提升技术支持保障能力是服务集团公司国内外找油找气战略的重要支撑。东方物探按照蒋洁敏总经理提出的“希望东方物探成为技术领跑者”的要求,以强化科研管理、创新研发模式为抓手,持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在科研管理上,东方物探健全“三个层次、两级管理”科研创新体系;完善了以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为核心的科技创新评价激励机制,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强劲动力。   在研发模式上,这个公司搭建了高水平开放合作的创新平台,与国内外12所知名院校、24家科研院所和8家国际公司建立技术合作关系,积极分享全球研发资源。与壳牌公司开展的低频信号激发试验成果,在2010年国际地球物理年会上引起业界广泛关注。   在科技创新上,紧跟国际前沿技术,加快物探技术集成创新,全力打造核心软件和装备两大勘探“利器”。物探技术通过集成创新推出了PAI技术系列。其中,复杂山地等4项勘探技术居于国际领先水平,在全球发布后引起业界高度关注。软件形成以GeoEast、KLSeis等为代表,涵盖物探主要领域的技术系列。GeoEast整体功能实现质的飞跃,主要性能与国际主流软件相当,叠前去噪等多项功能超过了国外同类软件,打破了国际大物探公司的垄断。装备形成了以大型地震仪器、可控震源等为代表的技术系列。ES109新型地震仪器技术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被集团公司评为2009年十大科技进展之一,并上报国务院作为国家重大专项标志性成果。   科技进步有力地推进了技术服务保障能力的提升。在国内,“十一五”期间,东方物探配合油田公司发现11个亿吨级以上规模石油储量区、12个千亿立方米以上的大气田,累计新增探明油气地质储量当量超过50亿吨。在海外,配合集团公司CNODC发现5个千万吨级规模储量区,成功运作土库曼阿姆河右岸天然气勘探项目,为西气东输二线和中亚天然气合作奠定了基础。 东方物探地震队结构图    优化业务结构 构建一体化优势   东方物探在做优做强陆上勘探的同时,切实加快深海勘探、装备制造、处理解释等成长性业务发展,积极构建一体化发展新优势。   根据集团公司战略部署要求,东方物探坚持专业化物探服务公司定位不动摇,按照“立足陆上、发展海上,立足国内、发展国际”的总体思路,在做优做强陆上勘探的同时,切实加快深海勘探、装备制造、处理解释等成长性业务发展,积极构建一体化发展新优势。   深海业务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历史性跨越。按照集团公司开发“蓝色国土”的要求,2005年,东方物探决策进入深海业务后,统筹规划,坚持船舶建造、队伍培训、技术创新、市场开发“四同步”,仅用两年时间就建成了公司第一支具有国际水准的深海作业队伍。目前,东方物探拥有深海作业队伍5支,总缆数达23缆,位居全球第六位。在圆满完成集团公司深海项目的同时,先后为20多家国外油公司30多个深海项目服务,实现收入近4亿美元。   处理解释、过渡带、装备制造等业务海外发展成效突出。“十一五”期间,处理解释运算能力达到每秒350万亿次,是亚洲最大的物探资料处理中心;装备制造业务通过重组并购有效提升了研发能力,形成了核心装备产品系列;信息、综合物化探和VSP等业务相继成功进入海外市场。   大力发展IT技术服务。东方物探已在油气水井、油气调控中心建设和数字化管道建设等方面形成竞争优势,拥有1700多人的IT服务团队,成为集团公司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服务商。   5年来,东方物探收入增长81.8%,利润增长28.2%,勘探业务实现了从单一陆上勘探向物探全领域服务的转变,成为全球拥有物探全领域勘探实力的三大公司之一。   拓展海外业务 走进高端市场   目前,东方物探形成了中东、中亚、北非、西非四大规模市场,成功进入欧佩克成员国和国家石油公司等高端市场。   按照集团公司总体部署,紧跟国家“走出去”战略,东方物探把寻找更多海外油气资源作为第一要务,加快国际化发展步伐。公司良好的品牌形象赢得了市场和声誉,先后通过了壳牌、道达尔、Saudi—Aramco、雪佛龙等64家大油公司的HSE资格审计,全球前20个油公司中有13个成为东方物探的主要客户。东方物探海外市场布局更加优化,形成了中东、中亚、北非、西非四大规模市场,成功进入欧佩克成员国和国家石油公司等高端市场,全球物探市场份额达到18%,高端市场占46%,国际化指数达到60%以上。   在公司经营收入中,海外收入2006年开始一直超过国内,2010年海外收入超过12亿美元。坚持资本运作国际化探索,把握金融危机带来的机遇,收购美国ION上市公司16.66%的股份;成功并购ION公司陆上装备制造业务,合资成立英诺瓦物探装备公司,并持有合资公司51%的股份。2010年3月完成交易,东方物探获得了高水平物探装备研发团队和248项专利、64项软件、11个注册商标。此次并购,是中国石油第一个工程技术国际并购项目,被国家发改委认为是国企并购美国技术公司的首个成功案例,开创了中国能源领域技术并购先河。   在拓展海外征程中,东方物探实现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业务领域从陆上勘探拓展到海陆齐头并进,服务方式从地震采集发展为采集、处理、解释、非地震一体化服务,市场开发从服务小油公司到服务国际大油公司和国家石油公司,作业国家从最初的1个扩展为61个,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不断增强,被集团公司誉为“中国石油海外发展的一面旗帜”。“BGP”已经成为业内知名品牌和优秀国际物探承包商。   东方物探技术人员情况   推行精细管理 发挥整体优势   在体制机制上,东方物探建立了集中管理与授权经营相结合、业务板块与专业化相结合的事业部管理体制;建立了核心装备、物资供应、科技支持和人力资源专业化服务体系;授权国际事业部按照“六统一”原则对一体化单位国际业务实行集中管理,形成以内部模拟市场为纽带的“专业化服务、一体化运作”模式,发挥了公司整体优势,实现了“国内支持国际、国际带动国内”的良性发展格局。   在经营管理上,建立了市场开发、技术创新、人力资源、财务经营和物资装备等“八大管理体系”,有效提升了精细化管理水平。积极推行对标管理,在搞好内部单位对标的同时,与行业第一的法国地球物理公司建立定期对标机制,推进了国际化中“短板”问题的解决。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管理,把培训作为提升人力资本价值、推进企业科学发展的重要措施,在构建全球化培训体系的同时,着力突出国际化管理、技术和操作人才培养,先后选拔410多名管理和技术骨干到国内外进行高层次培训,19名专家到国外访学,聘请英国知名咨询公司用3年时间对公司所有管理者分批进行HSE管理培训,为集团公司各单位输送国际化管理人才110多人。   在风险管控上,积极推进内控体系建设,高度重视战略管理,坚持每年召开战略研讨会,及时根据形势发展调整战略举措,使公司在面临风险时能够超前筹划,科学应对,不仅抓住了行业高潮实现快速发展,而且抓住低潮超越竞争对手。建立了完善的HSE管理体系,先后通过壳牌等64家国际油公司HSE审计,积极与杜邦公司合作,推行先进管理理念,以良好的HSE业绩提升品牌形象;认真落实“不评估不进入,不安全不生产”原则,建立完善安保风险预警和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先后3次启动SOS挽救员工生命,成功完成尼日尔、利比亚和也门等项目中方人员紧急撤离。   突出HSE管理。按照集团公司要求,与杜邦公司合作推进HSE管理体系试点工作,2010年百万工时可记录事件率0.608,安全环保业绩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得集团公司安全和环保“双先进”单位荣誉称号。为确保员工生命安全,先后三次启动SOS,从巴基斯坦、乍得和中国新疆把患病和受伤的员工接到北京进行救治,以实际行动践行了“绝不以牺牲员工的生命安全换取企业利益”的承诺 持续不断的“文化下基层活动”,是东方物探提升员工生活质量的一项举措。图为文化下基层慰问演出。 东方物探·足迹 长庆 图为长庆物探处280队在黄土塬勘探施工。   东方物探始终牢记找油找气历史使命,把服从服务于集团公司油气资源战略作为第一要务,在一切可以寻找油气的地方,都留下了石油物探人的足迹。   30多年来,东方物探人勘探足迹遍布塔里木、准噶尔、柴达木和鄂尔多斯等地,为油田增储上产做出了积极贡献。近年来,为实现长庆油田油气当量突破3000万吨,物探队员应用高精度、全数字地震等技术,配合长庆油田发现了苏里格气田等一批重点油气田。 苏丹 图为东方物探承担的苏丹地震勘探项目测线穿越水域,物探队员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涉水作业。   1997年,东方物探走进苏丹。目前,东方物探在苏丹的队伍由3支壮大到8支,勘探领域从苏丹辐射到周边国家,从陆上走到海上,从地震延伸到非地震。   2008年,甲方利用东方物探提供的沼泽地区精确的勘探资料,在此工区成功打出第一口高油气含量的探井。   长期以来,在苏丹雨季进行勘探作业被公认为禁区。从营地到工地要换乘四种交通工具,像一场接力赛。 沙特 图为“东方先锋”号在波斯湾海上作业。   2005年,经过8年努力,东方物探终于叩开了沙特勘探市场的大门,并在沙特连年中标,始终保持市场份额第一,成功实现了由国际物探低端市场向高端市场的转变。进入中东市场不仅是全球所有物探公司的梦想,而且是公司实力与品牌的体现。   目前,全球前20位的油公司中,壳牌、道达尔等13个公司成为东方物探的客户。东方物探海外收入的85%来自欧佩克成员国和国家石油公司。 巴基斯坦 图为东方物探员工在巴基斯坦公园施工。   东方物探在巴基斯坦至今已经有10多年的勘探历史。在施工中,为适应不同地表条件和满足不同甲方的要求,东方物探在实践中总结了一套富有当地特色的完整的地震采集技术。   东方物探狠抓HSE管理。在巴基斯坦国家公园施工时,东方物探停用了所有机动车辆,雇用270头骆驼进入现场施工作业。为防止骆驼啃咬公园植被,他们还给骆驼戴上“口罩”。   东方物探被当地媒体誉为“环保先锋”。(文字图片由东方物探记者站提供 图表制作:丁月婵 赵丹笛) http://news.cnpc.com.cn/system/2011/07/11/001340724.shtml
个人分类: 地球物理勘探进展|3208 次阅读|0 个评论
东方物探力推GeoEast系统全面应用
热度 1 毛宁波 2011-11-4 09:03
中国石油网消息 (记者 谭晔) 2011年8月21日,东方物探科技信息处有关领导带队对长庆物探处、长庆分院和华北物探处就GeoEast软件推广应用情况进行检查调研。   为打破西方对物探软件的封锁与垄断,东方物探依靠科技进步,坚持自主创新,从2003年开始,鏖战5年,成功研发出中国石油工业第一套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超大型处理解释一体化软件GeoEast系统。   为使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东方物探今年全力推广应用GeoEast软件。东方物探建立了专项推广基金,把应用情况纳入各单位总工的KPI考核,使处理功能使用率达到35%,国内现场处理使用率则达到100%。同时,为石油和地质院校、科研院所等进行免费安装,提前培养用户群、培育潜在市场。 http://news.cnpc.com.cn/system/2011/08/29/001346664.shtml
个人分类: 地球物理勘探进展|4976 次阅读|0 个评论
东方物探公司邀普渡大学教授交流技术
热度 1 毛宁波 2011-11-4 08:50
中国石油网消息 (通讯员雷娜 柯本喜) 2011年7月12日下午,美国普渡大学教授Maarten V de Hoop博士应邀到东方物探做技术交流,主要介绍其领导的GMIG (Geo-Mathematical Imaging Group)项目组近年研究成果。东方物探公司有关科技专家和相关研究单位的40余名技术人员参加了会议。   普渡大学(Purdue University)是美国顶尖的研究型大学之一,Maarten V de Hoop教授是该校计算和应用数学中心主任和GMIG项目负责人,在反演算法和数值分析研究上造诣颇深。De Hoop教授研究组针对频率域波动方程(Helmholtz方程)正演中的大型稀疏方程组,创造性地提出了HSS解法,该算法把大型稀疏方程组分解为一系列不同尺度的非稀疏方程组,从而极大地提高了计算效率,减少计算机内存需求,并且易于并行处理。鉴于此,可大大提高全波形反演运算速度,缩短计算时间,将进一步推动三维全波形反演技术的实用化。 http://news.cnpc.com.cn/system/2011/07/19/001341495.shtml
个人分类: 地球物理勘探进展|5424 次阅读|0 个评论
东方物探全面提升装备研制综合水平
热度 1 毛宁波 2011-11-4 08:48
中国石油网消息 (记者谭晔)2011年7月8日,从东方物探获悉,为适应国际业务快速发展,提升物探装备自主创新水平,东方物探装备制造业务明确实施差异化、配套化、个性化发展战略,为物探技术进步提供支撑和保障。   随着东方物探国际化业务的发展和国内外油公司对物探技术需求的增大,个性化物探技术的需求越来越多。东方物探意识到,必须不断增强物探装备自主创新能力。   东方物探在实施装备研发制造差异化战略方面经过了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十一五”期间,东方物探开始采用世界先进物探装备建造自己的深海勘探船,承担了集团公司海内外所有的海上勘探任务;并购美国ION公司陆上装备制造业务,成立了由东方物探控股的英洛瓦物探装备有限公司,构建以地震仪器、可控震源、数字检波器为核心的技术平台。东方物探由此跻身国际石油物探装备高端市场,增强了参与国际竞争和开拓市场的能力。   东方物探强化物探装备研制与成果推广,核心装备系列日趋完善、配套发展。三大技术系列GeoEast2.0版软件、ES109地震仪器和KZ34大吨位可控震源,成为集团公司工程技术服务“十大利器”中的三大利器。   为满足国内外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东方物探在装备研发和制造过程中始终注重在满足用户尤其是国际高端用户个性化需求方面下工夫。根据国际业务发展需要,东方物探精心研制适用于浅海滩涂、丛林等区域施工的系列运载设备,满足了国际勘探在复杂水域的需求;利用平板压重技术和加速度弹射技术,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脉冲激发技术。   东方物探持续加大自主创新力度,进一步明确了下一步研发重点:跟踪国际物探装备前沿技术,围绕油气勘探对物探技术的需求,开发新一代地震仪器;通过实施差异化、配套化、个性化发展战略,全面提升装备研发制造综合水平,为增强企业市场核心竞争力提供强有力保障。
个人分类: 地球物理勘探进展|3593 次阅读|0 个评论
东方物探完成国内首次滑动扫描试验
热度 1 毛宁波 2011-11-4 08:46
中国石油网消息 (通讯员周生春 马爱霞)2011年7月5日,由东方物探吐哈经理部2264队承担的国内首个可控震源滑动扫描试验项目,80小时内完成1.5288万炮,完成野外数据采集任务。   国外可控震源高效采集技术得到长足发展,采集效率已达到万炮以上。而国内可控震源采集技术仍然停滞不前,限制了高密度三维勘探技术的规模化生产。今年,东方物探将国内首个可控震源滑动扫描试验工作选定在吐哈盆地胜北宽方位三维项目进行,旨在探索一套适合国内施工条件的可控震源滑动扫描施工方法和生产组织模式,为高密度、宽方位三维地震勘探提供经济有效的地震采集方法,对减少勘探投入进行尝试。   在吐哈油田公司的支持、东方物探的高效组织和专家的指导帮助下,2264队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仅用20天就完成测量、推路、点试验、排列铺设等全部前期准备工作,并以高速、高效的采集施工为可控震源滑动扫描试验保驾护航。 http://news.cnpc.com.cn/system/2011/07/26/001342336.shtml
个人分类: 地球物理勘探进展|329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东方物探可控震源技术进步里程碑
毛宁波 2011-11-4 07:55
中国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勘探公司(BGP)积极推进可控震源滑动扫描技术试验。该技术可将施工效率大幅提高,并使高密度、高覆盖采集成为可能。     中国石油网消息 2011年 8月6日,国内首个可控震源滑动扫描试验项目地震资料仍在处理中。对于资料最终效果,大家信心十足。   1个月前,在吐哈探区胜北4号构造上,东方物探公司试验可控震源滑动扫描技术,在80个小时有效时间内完成15288炮,平均日效3800炮,与国内常规震源生产相比,施工效率提高了2倍至3倍。在国内可控震源技术应用史上,该项目树起了一座里程碑。   刘金中是东方物探装备事业部震源服务中心副总工程师,震源技术方面的科技带头人。这次试验,他全程指导参与震源技术保障。   在国际上,可控震源滑动扫描技术日趋成熟,并应用多年。受诸多条件限制,我国相关技术仍停留在理论层面上。近年来,为了获得高品质地震资料,地震采集密度越来越高,覆盖次数不断增加。然而,在常规井炮或常规震源激发的条件下,如果提高采集密度和覆盖次数,生产成本就会大幅增加。   “高效可控震源采集方法可较好解决这些难题。”刘金中说,“可控震源滑动扫描技术是高效采集方法之一。它可在不大幅增加生产成本的前提下,使实施大面积高密度、高覆盖采集成为可能。”   可控震源滑动扫描技术试验日期选定在7月1日至5日,两个地震勘探项目交接间隙。震源服务中心随即又派出王光德等两名技术支持人员到达现场,进行设备硬件和软件安装、调试,并对震源施工人员进行培训。   “箱体”是控制震源激发工作的“大脑”,是实现滑动扫描采集的核心设备之一。这次滑动扫描技术试验选用VE464新型号箱体,同时配备了GPS导航系统和数码电台。   6月28日,离试验的日子还有两天。震源服务中心技术部主任刘志刚一下火车,就直奔测试现场。现场正在确定滑动扫描激发参数。29日3时,测试结束后,他才和同事们一起回到30公里外的营地。7月1日1时至5日1时,在预定时间内,试验如期进行,最高生产日效达到4500炮。   每一次地震勘探装备、采集技术上的进步都会推动地震资料品质和施工效率的提升。可控震源交替扫描技术目前在东方物探已被广泛应用,与常规震源平均日效相比,可提高50%至70%施工效率。此次滑动扫描技术试验结果可高出交替扫描技术生产日均效1倍多。   “更重要的是,提高可控震源采集技术可更好地满足高精度、高覆盖勘探要求,使地震勘探地质资料品质不断迈上新台阶。这对于降本增效、促进地震精细高效勘探具有重要意义。”刘金中副总工程师说。 http://news.cnpc.com.cn/system/2011/08/10/001344219.shtml
个人分类: 地球物理勘探进展|3017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8 21: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