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数学思维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防控传染病要有数学的思维能力
wkwzydgjjx 2020-1-24 10:44
三句话不离本行。 我说武汉传染病,似乎也是离不开自己的专业思维。 这几天我在网上说了一些话。体验是:防控传染病需要有数学的思维能力。 例如我在网上说了。医院、政府机关、交警、超市、银行等服务行业的人员,接触人员最多最广,要带头戴口罩。这一人性化操作,首先是有利于被服务人员,而不是服务人员自身。道理很简单,要抓住事物的本质、核心和关键所在,遵循疫情控制规律,而不应是什么服务形象。 ​​​​ 这些人员,都是一人接触多人。一般情况下,这些人员若得了传染病,接触的人越多被传染的人也会越多。如此说的根据,就是传染病的“传染”之性质。 前天,我去了南通西边的大润发超市。超市里人挤人,戴口罩的不到一半。最应该戴口罩的收银员,竟然没有一个戴口罩的,后患无穷啊! 我对收银员小姑娘说:“你最需要戴口罩,保护好自己,保护家人,更是保护顾客!” 是不是这样,老板们能想通吗!超市应该在大门口挂上大横幅,提醒顾客请戴口罩进入超市。现在有一点恐慌并不是坏事,利用起来特别有利于防控传染。 特别是现在的超市,应提倡不戴口罩不许入内。现在戴口罩就是学雷锋,就是讲道德,就是讲政治,就是爱国。 特别是武汉,不仅仅是要求人人戴口罩,应强制人人戴口罩。 例如我在网上说了。得了武汉传染病的人,不把自己隔离,会输出传染病毒,传染别人。隔离医治,首先是有利于自己,也有利于别人。隔离医治,是别人对病人的付出,这个付出有时会有健康和生命的代价。 关闭武汉的外出通道,有利于控制全国疫情,也很有利于控制武汉疫情。这不是什么武汉的多付出,在武汉人在现时情况下必须有的最起码的智慧和道德。 例如我在网上说了。现在的情况下把口罩卖高价,商家确实不道德,不能提倡。从另一个角度看,有利于刺激口罩生产从,满足口罩供应。整体看,这时口罩高价是利大于弊。 现在满足口罩供应,就是全社会的最大最需要的道德! 提倡人人戴口罩的实际情况下,面对十几亿人,口罩足量第一,价稳第二。 例如我在网上说了。关于恐慌问题。传染病不同于地震和战争,普通老百姓可以防控,一般情况下戴上口罩,保命保健康的概率就可达到最大。我现在为什么戴口罩,怕被传染,怕死啊,有点恐慌了。如果我不恐慌会戴口罩吗,这就是因恐慌心理带来的心甘情愿的防控行为,很自然。如果人人都和我一样的有点恐慌,人人戴口罩就会成为全社会的自觉。 我为什么会有上述的说?我想: 重大问题的思考要有结构思维,在手段中要尽可能地选择和目标的相同点最多的。面对传染病,要抓住防控目标,选择和传染病有最多相同点的防控措施。 病从口入,用口罩把住入口关,两者相同点最多,只有方向相反。逆反思维,最简单了。其它的一切的联想,都要抓住传染,接受防控传染的制约,采取相应措施。 面对武汉传染病人们想的很多,如情绪情感,维稳,甚至还有意识形态和政治等。有这些思维,很正常,都没有错,且有整体,因为这些元素都可以结构于防控传染病。首先要抓住最本质最核心,就是传染,不要是只抓住武汉。作为个体,首先要抓住自己的防控。人人都抓住自己的防控,就是抓住了 “ 传染 ” 的最需求。 你们看看,这样的思维是不是科学?科学性在哪里,就是数学的发现创新的思维过程啊。看看我写的微信、微博和博文,什么感觉,联想库,据同选法,按法操作等,一模一样啊。培养发现创新教育中,哪一个知识会没有,哪一课会没有! 中小学数学教育,需要重视知识,更需要重视知识背后的发现创新的思维能力。
个人分类: 七思八想|1524 次阅读|0 个评论
小学四年级奥数:巧妙求和
热度 5 carldy 2010-11-27 14:08
今天小孩在完成奥数练习,主要是关于等差数列的,其中涉及到高斯求和方法,特帮其总结归纳如下: 高斯求和法是用来计算等差数列各项和的速算方法。 数列指按照一定的次序排列的一串数就叫数列。数列中的每一个数称为数列的一项,第几个数就称为第几项,一般,第一项称为首项;最后一项称为末项。 等差数列指的是:在数列中,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前面一项的差都相等。这个差就叫做公差。 高斯求和公式如下: 总和=(首项+末项)项数2 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 末项=首项+公差(项数-1) 练习: (1)有一个等差数列:9、12、15、18、、2004,这个数列共有多少项? (2)已知等差数列:1000、993、986、979、、20,这个数列共有多少项? (3)求等差数列:1、6、11、16、的第61项。 (4)求等差数列:307、304、301、298、、的第99项。 (5)计算:4+5+6+7+8++80 (6)计算:11+12+13++200 补充: 用简便方法计算(要求有算式、过程) (7)2+3-4+5+6-7+8+9-10+11+12-13+...+101+102-103 此题解答如下: 2+3+(-4+5+6-7)+7+(-7+8+9-10)+10+(-10+11+12-13)+13+(-13+14+15-16)...+100+(-100+101+102-103) =2+3+(7+10+13+16+。。。+100) =5+ *(7+100)/2 =5+107*16 =1717 (8)2005+2004-2003+2002+2001-2000+1999+1998-1997+...+1006+1005-1004 原式=(2005+2004-2003)+(2002+2001-2000) =2006+2003+2000++1007 =2006+1007)*334/2 =503171
个人分类: 童真世界 Time for Childhood|1032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小学奥数,思维训练
carldy 2010-10-4 15:00
今天我们父子俩在一起做奥数,有几个问题难住我们,比如,请找出如下问题的规律: 1) 3,3,9,6,27,9,(),() 想不出来,我们求助网络朋友,结果发现了如下的训练手册: 【备注】如下内容转载于 http://www.meblog.cn/user3/4092/archives/2009/66878.shtml 《奥赛天天练》第 1 讲《找规律巧填数》。规律填数一般有两大类型:数列和图表。最基本的理论基础还是数列,图表的填空也是以数列知识为基础的。需要阅读《数列的初步认识》,请点击: user3/4092/archives/2009/66878.shtml (请见下面的链接) 寻找常见数列的排列规律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仔细观察数据的特征(对于一些特殊数要有一定的积累,如平方数、立方数),根据数据特征极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找规律。 二、对数列中相邻两个数作差或相除,根据差和商的情况找规律。 三、统筹考虑数列中相邻的三、四个数,根据它们之间的关系找规律。 《奥赛天天练》第 1 讲,模仿训练,练习 2 【题目】: 按规律在?处填数。(请看文后的图片) 【解析】: 第( 1 )小题,仔细观察前三幅图,通过计算可找到规律:上格的数字与左下格数字之差的 2 倍就是右下格数字,如第一幅图中:( 8-6 ) 2=4 。 所以第四幅图中?处的数字为:( 13-6 ) 2=14 ;第五幅图中?处的数字为: 32- ( 24 2 ) =20 。 第( 2 )小题,仔细观察前两幅图,通过计算可找到规律:中间方格中的数字就等于左、上、右方三角形中三个数字连乘的积,如第一幅图中: 1 4 5=20 。 所以第三幅图中?处的数字为: 3 5 2=30 ;第四幅图中?处的数字为: 56 ( 7 8 ) =1 。 《奥赛天天练》第 1 讲,巩固训练,习题 2 【题目】: 将 8 个数从左到右排成一行,从第三个数开始,每个数恰好等于它前面两个数的和。如果第 7 个数和第 8 个数分别是 81 , 131 ,那么第一个数是多少? 【解析】: 根据题意列出数列(未知数字用方框代替): □、□、□、□、□、□、 81 、 131 从第三个数开始,每个数恰好等于它前面两个数的和,倒过来可以推出,这个数列中每个数等于这个数后面两个数的差。如:第 8 个数等于第 7 个数与第 6 个数的和,则第 6 个数就等于第 8 个数与第 7 个数的差,可求出第 6 个数为: 131-81=50 。依次倒推,可求出前面 5 个数。 第 5 个数为: 81-50=31 ; 第 4 个数为: 50-31=19 ; 第 3 个数为: 31-19=11 ; 第 2 个数为: 19-11=8 ; 第 1 个数为: 11-8=3 。 本题答案就是斐波那契数列的一部分。 数列的初步认识 一、 基本概念: 我们把按某种规律或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称为数列。数列中的每一个数都叫做这个数列的项。数列中项的总个数为数列的项数,排在数列第一位的数称为这个数列的第1项(通常也叫做首项);排在第二位的数称为这个数列的第2项 ,依次类推,排在第n位的数称为这个数列的第n项,项数有限的数列叫 有穷数列 ,项数无限的数列叫 无穷数列 。 通项公式:数列的第N项a n 与项的序数n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表示,这个公式就叫做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递推公式:如果数列{a n }的第n项与它前一项或几项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式子来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叫做这个数列的递推公式。 二、常见表示方法: 数列的一般形式可以写成:a 1 ,a 2 ,a 3 , a n , ,简记为{a n }。 三、常见数列类型: 从第2项起,每一项都大于它的前一项的数列叫做递增数列; 从第2项起,每一项都小于它的前一项的数列叫做递减数列; 从第2项起,有些项大于它的前一项,有些项小于它的前一项的数列叫做摆动数列; 各项呈周期性变化的数列叫做周期数列; 各项相等的数列叫做常数列。 四、等差数列简介: 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公差通常用字母d表示。 通项公式为:a n =a 1 +(n-1)d; 前n项求和公式:S n =n(a 1 +a n )2; 项数公式:项数=(末项-首项) 公差+1; 所有项总和=(首项+末项) 项数 2 ; 首项=总和2 项数-末项; 末项=总和2 项数-首项。 五、等比数列简介: 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这个数列就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公比通常用字母q表示。 通项公式为:a n =a 1 q (n-1) ; 当q 1时,等比数列的前n项求和的公式为: S n =a 1 (1-q n )/(1-q)=(a 1 -a n q)/(1-q)。   六、两个著名的数列: (1)大衍数列:0、2、4、8、12、18、24、32、40、50......。 大衍数列来源于《乾坤谱》,用于解释太极衍生原理,是一系列符合太极衍生法所形成的一组无限数列。 通项公式:a n =(n n-1) 2 (n为奇数);    a n =n n 2 (n为偶数)。 前n项求和公式:S n = (n-1)(n+1)(2n+3) 12 (n为奇数);   S n = n(n+2)(2n-1) 12 (n为偶数) 如图:(文后图片) (2)斐波那契数列:1、1、2、3、5、8、13、21、 ,这个数列从第三项开始,每一项都等于前两项之和。  斐波那契数列的发明者,是意大利数学家列昂纳多 斐波那契 ,因列昂纳多 斐波那契以兔子繁殖为例引入,故又称为 兔子数列 : 一般而言,兔子在出生两个月后,就有繁殖能力,一对兔子每个月能生出一对小兔子来。如果所有兔都不死,那么一年以后可以繁殖多少对兔子呢? 从新出生的一对小兔子开始:第一个月小兔子没有繁殖能力,所以还是一对;两个月后,生下一对小兔,总数有两对;三个月以后,老兔子又生下一对,因为小兔子还没有繁殖能力,所以一共是三对 斐波那契数列还可以在植物的叶、枝、茎等排列中发现。 这个数列有一些非常奇妙的属性: ①这样一个完全是自然数的数列,通项公式居然是用无理数来表达的:  a n =(1/ 5){ n - n }( 5表示根号5) ② 随着数列项数的增加,前一项与后一项之比越来越逼近黄金分割的数值0.6180339887 ③从第二项开始,每个奇数项的平方都比前后两项之积多1,每个偶数项的平方都比前后两项之积少1。(比如第3项的平方比前后两项之积多1,第4项的平方比前后两项之积少1) ④递推公式: a 1 +a 2 + +a n-2 =a n -1 。 公差=(末项-首项) (项数-1)
个人分类: 父与子 Father and Son|3148 次阅读|0 个评论
善于用数学思维考虑问题的人要学会含蓄
zhangyichen 2008-12-5 11:21
前段时间因为一个会议,去了趟桂林。对于我这个北方佬来说,可谓是第一次下江南。从小生在北方长在北方,北方的城市基本去了个遍,可是这可是头一次下江南啊,难免有些兴奋和激动。下了飞机,看到了一些以前在书上看到的江南的植物,芭蕉树、榕树之类的。第二天跟团游览了一把漓江,感觉还不错。说来也巧,正好赶上了阳朔的旅游节的闭幕式,看了一把张艺谋导演的《印象刘三姐》,对此感触坡深......... 晚饭之后早早的去了会场,当时非常吃惊,这场演出的舞台是一个2平方公里的水面,恢宏壮观。了解到了当地渔民的生活,之前在书上了解到的基本都亲眼过目,有一种十足的满足感。可是一个问题就让我陷入了思考,奥运会开幕式和这场演出让我联系到了一起。2008年北京奥运可谓是世界瞩目,张艺谋导演的开幕式也十分不错,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强烈的反响,那场面可谓是十分壮观,但是你要是细细琢磨起来,会发现张导演的开幕式不外忽就是一个主体,那就是靠人海战术,要是中间有一两个这样的节目,感觉还不错,要是全是这样的节目,难免会让人感到一丝的枯燥。我是山东人,山东人率直的性格在我身上体现的非常明显,而且我是一个对数学十分感兴趣的人,数学学 的好坏不好说,但是能感受到数学的那种完美和严密。看了印象刘三姐之后,头两三个节目就能感觉到和奥运开幕式的风格没什么两样,也许用数学归纳法就能推测出来以后的节目依然如此,果然如此,所以难免有几分失落............. 后来自己反省,善于用数学思维考虑问题的人还是要学会含蓄。
个人分类: 未分类|5794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9 19: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