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转机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疲了说"疲"的艺术
gediyao 2014-1-7 20:53
今天考完大英语了,浑身畅快,这学期就这么划上了句号——再也回不去的2013年9月9日到2014年1月7日。 论文,片子剪辑,小的交互设计,物理媒介,音乐曲式,英语一个接一个的presentation,还有期末考试,一学期,六门课,六个作业,通通被刻成盘,扔到档案室里去了。所有这些都结束的时候,感觉才是自己的愿望开始的时候,可是,却疲了,真的疲了。 作业不多,但是每一个都挺耗时间,花心思。为什么非要做作业呢,因为选了这门课,为什么要选这门课呢,为了凑学分呗,为什么要凑学分呢,为了要毕业。说到凑学分,6个学分的专业实践课,又接踵而至了,一个脑袋两个大。 考完试的欢欣雀跃被“疲”一甩甩到九重天了。(哎,真是的,图书馆这破电脑,真不好使,打几个字,没几个字,再打,再没,RP值攒够了才出现几个字。。。。。。可是,我不恼,我不气,一遍打不出来,就再打一遍。疲了嘛,没力气生气了。) “疲”了的时候就要这么懒懒散散地敲键盘。 用“疲”造个词,你能想到多少?(先不管有多少,八成都是听了耳朵软,看了眼睛木,说了嘴巴累的这么些儿个词。老祖宗咋就造了这么个字,软趴趴,懒洋洋,还皮痒痒。) 衰疲、 师老民疲、 师老兵疲、 神疲、 兵疲意阻、 才竭智疲、 冲疲、 冲繁疲难、 凋疲、 饥疲、 昏疲、 汲引忘疲、 瘠疲、 筋疲力竭、 劳疲、 马疲人倦、 疲乘、 疲惫不堪、 疲痾、 疲朽、 疲庸、 疲竭、 疲曳、 疲怨、 疲心竭虑、 疲厌、 疲懈、 疲沓、 疲于奔命、 疲薾、 疲缓、 疲懒、 疲俗、 疲暮。 这么多疲,看了,真就一个字“疲”! 不过,我还喜欢现在的状态的,今天不疲,总有一天更疲! 疲是一个信号。它告诉我,你累了,玩儿去吧。别太狠着自己。该吃吃喝喝,吃喝!该唱唱跳跳,唱跳! 疲是一打转机。它提醒了我,为啥做某件事时,我总是觉得疲,是否并不适合去做这些事呢?何不再尝试其他的事情呢? 疲是一种享受。它缓缓地袭来,包裹我全身,从脚尖到发丝,意识一寸一寸酥软开来,就这么懒洋洋的,任心游万仞,飘忽到哪个未知的世界。 疲是像狗一样忠诚的老友,总在你最需要的时候悄悄来到你的身边,给你最窝心的陪伴。 谢谢你,“疲”,我想你也疲了,快回家睡觉吧。
个人分类: 杂活|2715 次阅读|0 个评论
对近期煤炭价格持续下跌的思考
gmhua 2012-8-8 22:28
今年以来,煤炭价格持续下跌。有专文指出:煤炭价格的持续下跌和库存高位运行,已让不少煤炭企业感受到空前的压力,不少中小煤炭企业还因价格跌破成本线而不得不限产甚至停产。业内专家认为,我国煤炭行业的十年“黄金期”或已终结,“暴利时代”过后,行业兼并洗牌或是必然之路。( 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2-08/08/c_112666312.htm ) 感想1:这是煤炭行业多年来国家层面行业宏观指导政策缺失的必然结果。 自上世纪末国有企业改革,煤炭部取消,自此煤炭企业一盘散沙,群龙无首,曾经度过了一段非常艰难的关口。后来随着国家经济步入高速增长快车道,煤炭行业从2000年开始从基本扭亏到逐年好转,迎来了难得的黄金发展期。但是和电力、铁路、石油等行业的全国一盘棋的优势相比,煤炭行业率先进入社会主义特色市场经济环境,由于是摸着石头过河,企业个体的有序经营和全行业企业的群体无序发展显露无遗。拿此次煤炭价格下跌来讲,其实煤炭产能过剩早在5年前有显端倪了,今天的境地是必然结果。 感想2:这是煤炭企业单一盈利模式带来的必然结果。 多年来,煤炭行业多数以增加煤炭产量作为增加盈利的唯一模式,尽管最近几年许多煤炭企业多元经营,但没等其调整好全球经济危机就来了。单一盈利模式在应对经济危机存在先天不足的劣势,所以苦难不可避免。 感想3:这是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结果。 产业调整过程中煤炭消费群和消费量必然有重大变化,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多年来煤炭供应是以满足全社会高浪费的煤炭消费这一不健康的消费模式为标杆的,正如王岐山副总理说的,车拐弯时就该减速一点。 感想4:这对煤炭行业也未必全是坏事。 煤炭行业这些年来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一点许多人没有认识到。但是煤矿事故倒是吸引了多数人的眼球,导致奖状一张没给发过但屁股经常挨打。煤炭下跌也有助于行业本身和全社会要好好思考一下煤炭行业今后的健康发展问题。这么多年来我们只顾一路向前奔,没有停下半刻等一下我们的灵魂;这么多年来我们各自为战奋力求生,没有形成一个声音也没有人听到我们的心声;这么多年来我们全力进行安全生产,但个别不肖煤矿造成事故被放大淹没了我们的努力和辛劳。我们是该放缓脚步好好思考一下了。 感想5:今年煤炭行业的安全生产指标估计会高水平得以实现。
2116 次阅读|0 个评论
出国旅途回忆
censambao 2011-1-9 03:52
兹于 2010 年 12 月 28 日 乘坐赠送的机票由长春至北京,去完出国处后于 2010 年 12 月 30 日 由北京途径温哥华转机到渥太华,整个旅程过后,我想到了几点,希望供其他出国人员参考。 1 )托运行李可以使用两个 158 的大箱子,不用管两件的尺寸之和小于 273cm ,一般不会量尺寸的。 2 )托运箱子最好不用拉杆的,拉杆本身太重。如果不讲究好看的话,使用结实的布袋子或其他袋子就行,不少人就是这么做的。 3 )出国旅途遥远,带很多行李是不可避免的,不要害怕自己带太多东西了,事实上,老外们出门带的行李比我们多得多。 4 )随身行李可以带较重的行李了,所有电器设备都可以随身带,随身带的包也可以是软料袋子,上飞机后塞在行李架或座位下都容易,不要用拉杆箱为好。 5 )行李准备以衣物为主,其他的外面都可以买,不用买电压转换器,那个变压器太重,而且使用不安全,出去后电压不行的话,比如说刮胡刀,就直接买个算了,但是插座转换器需要必备。 6 )瓶装化妆品,酒类等易碎之物,用 T 恤或毛巾包裹, 在行李空隙处塞入卷筒状的毛巾,就连鞋子里也可以塞上袜子了,不仅节省空间,还可以保护鞋子不被压坏。 7 )需要转机的情况,在北京机场就问清楚,能否同时出联票,如果把转机的票也出了,在下一趟登机时就不用再换登机牌了,而且行李也可以直接取出来交给相关工作人员,不用再办托运了,因为行李上已经打上了联程托运。但是,一定要在进入外国的第一站自己取一下行李。如果转机不止一次,也要在每次换机时注意一下行李,可以不用自己取出来换机,但是要问问,避免丢失。事实上人到行李未到的情况很常见,不用担心,通常你留下联系方式,机场人员会送到你的居住地的。 8 )加航北京和上海值机柜台在起飞前 3 小时和两个半小时开始办理换登机牌和托运行李手续。请旅客至少提前 2 小时到达机场,值机柜台将于起飞前 45 分钟关闭。如果旅客未在起飞前 15 分钟到达登机口,座位将有可能被取消。 特别是在北京,换完登机牌后到候机的地方比较远,得坐地铁,然后过海关,还要走很远很远的,因此一定要把握好时间,提前准备好。
个人分类: 出国历程|4162 次阅读|3 个评论
戏说西方的言论自由
gl6866 2010-7-25 23:22
美国驻阿富汗总司令麦克里斯托(Stanley McChrystal)是奥巴马亲自指定的驻阿富汗最高司令官,特种兵出身,在伊拉克就立过大功,指挥作战能力一流,好评如潮。然而,因为这次却因不恰当的自由言论,可能丢掉驻阿富汗最高司令官的职务。他由于自己的大嘴巴而懊悔不及,心里有点烦。 大概以为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他在接受《滚石》杂志采访时,对美国总统奥巴马与副总统拜登冷嘲热讽,并就自己的艰难处境对白宫政策提出批评。杂志出版后,舆论哗然,震怒的奥巴马总统目前正等他回白宫做检讨,还可能会炒他的鱿鱼。麦克里斯托也在第一时间道了歉,并有可能主动辞职。 美国各大媒体岂肯放过这个话题?于是,各大电视频道开始找政要、议员、专家学者上电视发表评论,组织各种辩论,纸媒与互联网上的相关文章更是铺天盖地 西方国家出这种乱子是最具戏剧性的,看他们互相攻击,互相揭短,一片混乱,可最后总能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 在拥有言论自由的国家里,总有一种看不见的手把每一次危机都当成转机,把本来要让他们沉沦的危机,弄成了一次又一次把国家和民族向上提升的机会这个看不见的手就是言论自由。
个人分类: 评论述评|3244 次阅读|1 个评论
让金融危机变成你人生的转机
jijianlin 2008-12-5 12:37
金融危机的到来也许打乱了你的生活,也许让你平静的生活完全乱套,也许让你一下从高楼摔到谷底...... 但你可曾想过,因为金融危机,所以转行有理,可以不要那高薪买来的不快乐;可以不必紧跟奢靡、不必做PRADA女生;因为金融危机,所以节约有理,可以堂堂正正过最朴素和本质的日子..... 也许你可以趁这次机会去完成你的理想,你也可以用这段时间来调理自己疲惫的身体。 换个角度看问题,将危机、困难和打击看作成全自己的工具,当你学着这样去思考和面对问题,你将发现:这场金融危机,或许正在帮你丢掉陋习、重新找回你自己。 西点军校有一道著名的难题:每个毕业生在毕业前夕都要经过一项测验:在空旷地带挖一个深洞,里面安置一个高4米、直径2米的金属圆桶,其内壁光滑无比。毕业生将被放进圆桶中,给他一夜的时间从桶内出来,如果不能做到,不仅成绩零分,还将会受到一种处罚:被人从上面抛泥土盖顶,埋至半腰深。这个项目设置多年以来,一直保持着零分的纪录,直到一个年轻人的出现。   这个年轻人像别人一样被放置在没有任何着力点的圆桶内,他想尽一切方法试图突破难题,可是,人高马大的他同样也只能在桶里呆了整整一夜。第二天,预期的惩罚来了。主考官命令士兵向圆桶里抛掷泥土,就在这时,刚刚还很平静的他立刻站了起来,他并没有像别人一样等着泥土抛洒的惩罚,而是左右闪动身体,并迅速地把那些泥土踏在脚下......   出人意料的情景出现了:那些抛下的泥土在他的精心堆积下,竟成了一个越来越高的土堆,直到他站在那个土堆上,双手搭在圆桶的边沿,成功脱困。这个年轻人,有一个响亮的名字:麦克阿瑟。   或许你会说:难怪!麦克阿瑟呀!人家可是大将军!但我告诉你:这个故事还有一个版本,说的是一头掉进深井里的驴子,用了同样的方法走出困境,你又会有怎样的感想呢? 其实,想要做自己人生无往而不胜的大将军,有时候真的只需要一头驴的智慧。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61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8 01: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