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长期监测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中国生物多样性监测与研究网络正式启动运行
热度 5 zhuchaodong 2016-8-28 11:06
8 月 15 日,中科院院属 17 个研究所的 45 位科学家齐聚在中科院植物所,中国生物多样性监测与研究网络正式启动运行。动物研究所负责推动的兽类监测与研究网、昆虫监测与研究网在会议上汇报了前期工作进展。 摘引在修改文稿部分内容 - 昆虫是生物界的一个主要类群,也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昆虫物种极其丰富。截至 2011 年,已记述昆虫 1,020,007 种,约占动物界物种数量的 66% ( Zhang,2011 )。此外,昆虫个体较小,数量惊人,分布也极为广泛。昆虫不仅包括重要的传粉功能类群,也包括了重要的生物防治资源和环境监测指标生物( Bonada et al, 2006 ),在保持生态系统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Losey Vaughan, 2006 )。此外,还可以作为其它资源在医药保健和轻工原料等方面被人类加以利用(尤民生, 1997 )。 虽然昆虫多样性在生态系统功能服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多样性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Yi et al, 2011 )。不过近年来,随着《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倡导,各国开始注重对昆虫多样性监测提供资金资助,使得昆虫多样性监测的工作得以逐步开展。 据 Leather 等( 2014 )和 Leather 等( 2015 ) 统计:在 Insect Conservation and Diversity 期刊成立六年间,陆续收到来自 38 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 1000 多篇的关于昆虫多样性和保护工作的稿件。目前,全球多样性监测网络得到了倡导并付诸行动( Pereira Cooper, 2006 ),同时国际间昆虫生物多样性研究工作者之间的合作也取得一定的进展( Basset et al, 2012 )。与其它类群相比,昆虫多样性和种群趋势监测存在一些明显的挑战。例如:与植物不同,多数昆虫能够飞翔移动;与鸟类不同,很多昆虫体型微小,夜晚活动;此外,昆虫是地球上物种最多,难以鉴定物种的类群;最后,与脊椎动物比较,世界上大多数昆虫,直到最近也少有种群被认真监测。因此,昆虫多样性监测历史数据很少,难以开展多样性和多度分析( Ollerton et al, 2014 )。 因此,昆虫多样性的监测和保护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有着重要意义。 任何一类生物的多样性监测都非常耗费人工,但是昆虫类群监测项目难度更高。英国鸟类种群监测长期应用 了公众科学(张健等, 2013 )的 思路(如 the British Trust for Ornithology )。该思路最近已经拓展到蛾类、蝴蝶(鳞翅目)与熊蜂(膜翅目)。美国 Xerces 协会在推动公众参与传粉者监测,并提供了一些规范( Xerces Society )。随着地理区域的增大,实施一项有意义并可持续的监测项目的难度将指数级加大。但是,只要有足够的投入,即便在中国这样的大国,监测也是可行的。例如, LeBuhn 等( 2013 )提出: 200 到 250 个监测点,每个点 5 年监测 2 次,花费 2 百万美元,将可以得到每年传粉物种 2% 至 5% 的多度变化。但是, Tepedino 等( 2015 )质疑这不是使用资源的好方法。设计一些和广泛的多样性和多度相关的替代方案可以大大简化监测并降低成本。监测工作需要科技工作者,特别是分类学家的支持。 DNA 条形码和最新的二代测序技术( Tang et al, 2015 )等也将有助于验证这些项目成果的准确性。 随着国际社会对生物多样性的重视,昆虫多样性监测方法和研究技术发展方面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大多数昆虫个体较小,生物学习性复杂,几乎遍布各种生境。而同时,昆虫的生物学习性以及种群较大的特点,给昆虫多样性监测提供了可能和便利。仅巴拿马圣洛伦佐森林的昆虫多样性研究就涉及了多种多样性监测方法和设施( Basset et al,2012 )。但昆虫多样性监测新方法和新设施的开发研究仍将受到多样性监测工作的重视和鼓励( Didham et al, 2010 )。 同时,植物多样性和昆虫多样性之间的相互作用( interaction )研究也逐渐受到了重视,诸如此类的工作得到了开展,并取得了很好的研究进展( Dinnage et al. 2012; Staab et al. 2014 )。植物与昆虫之间的相互作用辅以分子水平上的分析很有可能成为未来多样性监测工作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而这些发展方向都离不开植物多样性与昆虫多样性监测工作的基础。另外,昆虫多样性监测工作还可以与环境变化结合,为昆虫多样性的保护提供建议( Landis et al, 2012 )。 - 中国科学报8月26日报道“中国生物多样性监测与研究网络”启动会 作者: 胡珉琦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6-8-26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钱途” 我们究竟为什么要关心这世界上千千万万种动物?为什么要投入巨大的资金来保护它们? 这是生物多样性保护最终极也是最原初的问题。 过去,生态学家也许会这样回答你:一个生态系统中存在的物种数量愈多,该生态系统愈稳定,生产量也愈丰富。但现在,他们会用经济学家的视角告诉你,一个良好的生态系统是非常值钱的,反之人类的损失会非常惨重! ■本报记者 胡珉琦 这个暑假,导演陆川联合迪士尼纪录片团队把雪豹、川金丝猴、大熊猫这些“诞生在中国”的珍贵物种的故事搬上了大银幕,口碑爆棚。 也许有一天,当它们面临生存危机时,我们多少会在意,因为至少,我们对它们有所了解了。然而,对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而言,知之不详显然是不行的。 这已经不是单纯依靠对物种保护、栖息地保护就能有效遏制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年代了,而是要从根本上让那些从事生产的、发展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政府、企业和个人实实在在参与到自然保护中。这几乎是人类与自然可能赢得未来的唯一的办法。 为此,《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了那些曾经奋战在一线的野生动植物保护专家,分享现在他们所认识和正在实践的对于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的新理念、新的发展趋势。 没有监测就没有保护 8月15日,中科院院属17个研究所的45位科学家齐聚在中科院植物所,中国生物多样性监测与研究网络正式启动运行。只是,这个已经筹备了6年的重要项目并没有引起太多舆论的关注。 之所以说这个项目很重要,是因为作为《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缔约国,按照公约第7条规定,履行编目和监测需要保护的重要生物多样性组成部分是一项明确的义务。 中科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副主任、中科院植物所研究员马克平一直致力于国内生物多样性科学的发展。他说,只有做好了生物多样性的监测和评估,才有可能准确地了解野生动植物资源的空间分布、重要物种种群的动态变化等。在此基础上,才能判断哪些需要采取紧急保护措施,哪些具有最大持续利用潜力,哪些人类活动可能对保护和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产生重大的不利影响。 简言之,生物多样性监测是制定和实施针对性保护策略的一个基本前提。 从20世纪末开始,生物多样性信息学的建立就已经成为国际上生物多样性科学的重要研究方向,编目和监测是发展的基础。但是,直到2009年,中国环保部在中国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四次国家报告中还明确指出:中国生物多样性监测工作明显滞后于保护需要。 今年7月,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青海省林业厅联合举办的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保护研讨会上,中科院院士陈宜瑜等专家坦言,相关研究缺乏长期数据的支撑是目前面临的核心问题之一。 马克平认为,这也是中国自然保护区管理水平比较低的一个重要根源。“监测体系的缺乏,直接导致我们对保护对象的现状和变化趋势掌握不清。” 而中国生物多样性监测与研究网络的目标,正是通过多种方法从整体上对生物多样性变化开展长期的监测与研究。 整套系统将包括10个专项网和1个综合监测管理中心。前者包括了兽类、鸟类、两栖爬行类、鱼类、昆虫、土壤动物、森林植物、草原荒漠、林冠以及土壤微生物;而后者主要负责组织制订和监督施行监测规划、标准规范和管理制度等,信息管理平台建设,生态系统或生境的遥感监测,特别是通过激光雷达和高光谱技术等开展样区的近地面遥感监测,为各个监测专项网提供生境和生态系统可视化信息。 据马克平介绍,目前,监测网络已经在试点区域连续采集数据,并显现出作用。 从2014年5月开始,浙江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就与中科院植物所合作,建成自然保护区全境网格化监测示范基地。科学家把整个保护区划分为93个1千米×1千米的调查方格,每个方格内放置1台红外相机。每四个月将这些红外相机换至同一方格内的新位点,一年调查时间内单个方格调查3个位点,所有位点间距大于300米,以此准确记录在不同季节、坡度、植被情况下,兽类的活动情况和种群变化。 两年多的数据积累,科学家发现,中国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麂主要分布在保护区的南部,这意味着保护工作的重心应该放在南部。再比如,同样是中国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白颈长尾雉,在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都有很多个体分布,这就需要保护区在保护这一物种时尽可能扩大范围。这就是监测为空间管理提供重要参考的例子。 在西双版纳,森林林冠生物多样性的调查与监测也很有代表性。它以森林塔吊为主要平台,塔吊工作高度可达80米,工作臂长60米。塔吊下对应着1公顷圆形辅助样地,科学家只要登上可升降的吊篮,就能对该区域内所有林冠生物进行监测和研究。 除此之外,通过卫星追踪技术监测大型鸟类迁徙,对其迁徙路线,停歇和繁殖地点的清晰掌握,非常有利于鸟类自然保护区的规划布局调整和完善。 在采访过程中,马克平也希望,作为一个院属项目,中国生物多样性监测与研究网络能争取融入到国家平台和基地的策划中去,从而发挥更大的作用。 将保护区转变成经济上的资产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理念从一开始是以物种为中心的,于是过去常常可以看到吕植与大熊猫、解焱与东北虎、张立与亚洲象这些故事,他们像战士一样,去研究和守护这些物种免遭灭绝。 后来,他们发现,单纯保护物种无济于事,保护这些物种的栖息地才是最重要的。事实上,随着全球保护地体系的建设和发展,这种保护策略确实也有了一些成功的案例。 可是,更多的保护行动结果是,直至2010年,全球范围内明显遏制生物多样性锐减的态势目标没能实现。根本原因就在于,生态保护与当地社区生计发展之间的矛盾。单纯的环保措施无法满足当地百姓的需要,也就不可能形成可持续的机制。 所以,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以及其他组织率先提出了一种新的目标和策略,那就是保护和发展双管齐下,要将保护区转变成经济上的资产。 这样一来,生物多样性保护就不再仅仅是与自然科学相关,资源经济学、社会科学以及理论生态学等众多交叉学科都应该为它提供支持。 在中科院动物所副研究员、保护地友好体系发起人解焱看来,要实现这一目标,重要的是要找到未来环境保护的合作者,他们是从事经济发展的政府部门、企业单位、社会精英等等,总之,保护工作将不再可能是单纯的科研人员所能承担的。 具体模式,就是推动在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湿地公园、水源保护区、社区保护地等各种得到保护和管理的自然地理区域内生产生活的百姓,改变传统的、粗放的经济生产方式,按照环境友好的标准进行产品生产,一方面保护野生动物植物生存环境,一方面通过较高的附加值,将产品销售给城市百姓,获得比过去更高的收益。比如近年来出现的熊猫蜂蜜、金丝猴核桃、大雁米、龙溪虹口石岩菜等等。而消费者在购买这些优质的产品时,实际上也是对保护区居民为自然保护作出贡献的一种反哺。 不过,在这些产品转化过程中,解焱感受到最棘手的问题,就是如何让更广大的消费者了解、认可它们,并通过合适的渠道能够方便地购买到产品。 这就涉及到如何找到一种成功的商业模式来推动环境友好型产品转化。北师大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阿拉善SEE基金会秘书长张立认为,重要的是要为产品建立诚信体系,以获得消费者的认可。而具体的商业模式,在不同的保护地、针对不同的产品,无法一概而论。 2010年,万豪国际集团在保护国际基金会的协助下,在四川建立了一个县级生态补偿示范项目“平武水资源保护基金”。平武关坝村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王朗自然保护区”毗邻,但是发展传统养殖业极易造成对周边水源的污染。他们帮助村民改良技术,成立蜜蜂养殖专业合作社,用可持续的方式获取优质的蜂蜜。然后经由万豪集团采购,加工工厂负责对原料进行加工,以保证出厂产品的质量和安全达到相关标准,最终全部通过集团酒店进行销售。 再比如,为了缓解阿拉善沙漠地区绿洲地下水紧缺、沙漠化日趋严重的问题,从2009年开始,当地农科院与阿拉善SEE生态协会合作,支持当地农户种植耗水量低的张杂谷“沙漠小米”。然后,由阿拉善SEE生态协会成立社会企业,社会企业负责指导农业生产、收购产品,并建立可追溯监管体系,食品企业负责加工开发,企业界大佬进行代言,中粮我买网、天猫等商务平台提供销售平台。这款“沙漠小米”创造了一种商业化社会公益模式。 “对普通人而言,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不容易被看到,而通过环境友好型产品,将保护与消费选择联系起来,也就拉近了跟普通人的关系。”张立说,未来我们所期待的市场化的保护策略,必定是需要保护机构、企业、消费者共同参与打造的。 为环境定价 为价值付费 近日,《科学》杂志发表了一篇关于北师大生物多样性研究团队副教授冯利平协助建立中国国家公园,保护东北虎的报道。这个国家公园面积比美国黄石公园还要大60%,它当然备受关注。 可是有多少人心存疑问,这个至今还没有正面遭遇过野生东北虎的年轻人为什么执着于此。我们究竟为什么要关心这世界上千千万万种动物之一,为什么要投入巨大的资金,然后眼看着这些钱“不知去向”。事实上,这是生物多样性保护最终极也是最原初的问题。 过去,生态学家也许会这样回答你:一个生态系统中存在的物种数量愈多,该生态系统愈稳定,生产量也愈丰富。但现在,他们会用经济学家的视角告诉你,一个良好的生态系统是非常值钱的,反之人类的损失会非常惨重! 这些价值来源于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具体指的是来自生物圈供养人类生存的物质、能源和信息。比如大气和气候的调节,淡水的净化和保持,土壤的形成和肥沃化,作物的授粉,木材、粮草和燃料的生产,森林碳汇等等。 早在1997年,由各国经济学家和环境科学家组成国际研究小组,尝试将自然环境免费提供给人类的每一个生态系统服务以美元来计价,结果这个数值是当年全球所有国家国民生产总值18万亿美元的2倍。解焱曾经计算过国内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创造的价值,一般是一个地区GDP的1.6~1.7倍。可是,我们从来都没有真正为自然带给人类的好处赋予过价值,也没有习惯为其支付我们应该承担的费用。 举例来说,森林覆盖的江河流域能够截流冰净化雨水,然后送入湖泊、大海,目前这种服务是完全免费的。可是,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意味着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水质自然也不会再像过去优质。这时,如果兴建、维护一座净水厂,所需的费用是设法保护和重建森林的数倍。事实上,重建森林还能获得景观植物种植买卖的收益、森林碳汇收益等等。因此,无论是政府、企业甚至普通消费者为此支付保护水源地费用都是绝对值得的。 据张立介绍,四川省平武县的野生大熊猫数量较多,支撑大熊猫生存的良好生态系统也提供了优质的水源。因此,当地政府就和环保组织、企业一起开展了流域生态有偿服务的试点项目。从水费中转移支付一部分资金,建立“水基金”,从而用于上游水源地的保护。 “如今,我们应该开始在全球创立一种新的价值观:环境的好坏与价值是密切相关的,而价值的高低与人类生存是密切相关的。”解焱说,如果让这种价值真正进入商业市场,让它们发挥效益,而参与转化这种价值的企业单位、个人能够获得相应的收益,那也意味着会有更多企业、机构愿意追求更高的生态服务价值,而不是破坏性的降低生态服务价值。
10098 次阅读|8 个评论
基于马来氏网的昆虫多样性监测网络
热度 1 zhuchaodong 2014-3-29 15:44
基于马来氏网的昆虫多样性监测网络 随着气候变化、人类干扰、栖息地变化、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变化,特定地区的昆虫多样性也在随之发生变化。尽管经过分类学工作者的长期努力,很多的昆虫类群还是在我们采集到它们之前消失了。如果要研究上述因素和区系变化的相关性,记录一个特定时段的特定昆虫区系和昆虫多样性,就有必要建立一个长期的昆虫多样性监测网络。 中国幅员辽阔、生境复杂,建立昆虫多样性监测网络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较大,特别是物种鉴定的难度很大。但是, DNA 条形码、分子分类学、宏基因组测序等新理念、新方法不断产生和发展,再整合一些传统采样技术,就可以大大降低了该网络建设的难度。笔者自 2007 年以来,结合研究组或合作单位执行的一些部委项目,在农业生态区设置了一些的马来氏网、彩色盘和巢管,期望采集到较为丰富的传粉蜜蜂或寄生性小蜂,并注意了沙漠、寒旱地区、戈壁滩、热带雨林等特殊生境的实验。其中,马来氏网的优点非常明显,包括: 1 )适用于各个昆虫类群; 2 )适用于各类功能昆虫; 3 )简便易用,并可以持续收集; 4 )人力需要少; 5 )适用于各类环境; 6 )样品非常干净; 7 )类群一般系列性好,可以用于种内形态学变异的研究; 8 )样品直接酒精保存,保证了后续的分子研究必须的质量。 通过马来氏网,我们研究组每年可以获得 10 多万号标本。要对一个地点的区系、生物多样性有精确的了解,我们目前还不能完全脱离形态分类鉴定工作的支持。目前,已经有同事部分解决了宏基因组测序和部分数据分析工作。但是,物种界定仍然是该工作的基础和难点。我研究组罗阿蓉博士、 DouglasChesters 博士分别独立开展了单基因、多基因的物种界定效力评估研究。 Douglas 在开发出多基因物种界定分析流程的同时,也对大数据进行了尝试。初步结果表明该流程也可以有效构建多基因超级数据矩阵,实现基因组数据的解构。 基于前期的研究进展,笔者认为建立昆虫多样性监测的瓶颈,不再在于样品的获取,而在于虫口数量研究方法的改进和分类学工作者的参与。另外,昆虫作为生态系统中一个重要而成功的生物类群,它们必然会实时监测周围环境、气候等因子的动态变化,并随之作出反应。 因此,我们提出,在中国不同的生态区,推动基于马来氏网昆虫多样性的监测网络。预期可以通过 10-15 年的昆虫变化资料,推研影响机制。如果这个网络中的监测点,能够和各地的自然保护区、监测站、生态研究网络、大样地等结合起来,该监测网络将积累丰厚的基础资料,推动相关学科的发展。 附: 群号:235118452。目前有成员10人。 1、 采集利器:马来氏网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36560-426501.html 2、 马来氏网安装手册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36560-428384.html 3、 Sampling insects: general techniques, strategies and remarks: http://www.abctaxa.be/volumes/volume-8-manual-atbi/volumes/volume-8-manual-atbi/chapter-15/Chapter_15.pdf 4、 Flight interception traps for arthropods: http://www.abctaxa.be/volumes/volume-8-manual-atbi/volumes/volume-8-manual-atbi/chapter-17/Chapter_17.pdf 4、 The Swedish Malaise Trap Project (SMTP) - http://www.stationlinne.se/en/research/the-swedish-malaise-trap-project-smtp/ 5、 Costa Rican Malaise Trap Network - http://www.phorid.net/malaise/malaise_index.html 6、 School Malaise Trap Program - http://malaiseprogram.ca/ 7、 Xin Zhou e t al. 2013. Ultra-deep sequencing enables high fidelity recovery of biodiversity for bulk arthropod samples without PCR amplification. http://www.gigasciencejournal.com/content/2/1/4 8、 DW Yu et al. 2012. Methods in Ecology and Evolution 01/2012; 3:613-623.
8219 次阅读|3 个评论
七律•和香溪河站(李元香)
热度 2 syseco 2012-8-4 22:41
和香溪河站 李元香( 2012 年 8 月 4 日 ) 猿鸣巫峡望壁黄,香溪帆影穿梭忙。 山风送爽人一队,渔歌唱和情满江。 代出昭君融美景,今有蔡子续华章。 风餐露宿星入梦,手捧硕果也未央。 ------------------------------- 附原诗: 题香溪河站 ( 蔡庆华 ) 日照巫峡半壁黄,香溪河上楚帆忙。 御风踏浪人一队,北调南腔歌满江。 总教昭君留美景,可邀屈子续华章。 十年坚守百年梦,重整河山战未央。 ------------------------------ 更多请见: 题香溪河生态站(附和诗,陆续更新)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65535do=blogquickforward=1id=595820
6217 次阅读|5 个评论
七律•题香溪河生态站(附和诗,陆续更新)
热度 9 syseco 2012-7-26 00:41
发源于华中第一高峰神农架(海拔 3106 米) 的香溪河,孕育了以屈原、王昭君为代表的勤劳善良勇敢智慧的人民。因系距三峡大坝最近的较大支流,其生态与环境的变化引起高度关注。水生所自20世纪50年代即在此处开展研究,以为规划中三峡工程的修建提供第一手资料。上世纪 90 年代更布设生态站于此,开展生态系统长期监测与研究。十余年的不懈努力,成效显然,已建成国内唯一一家从事河流(水库)及其流域生态系统研究的野外生态站,也是中德联合实验站,并得到中国科学院和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的大力支持。 日照巫峡半壁黄,香溪河上楚帆忙。 御风踏浪人一队,北调南腔歌满江。 总教昭君留美景,可邀屈子续华章。 十年坚守百年梦,重整河山战未央。 ------------------------------- 七律·敬和庆华弟《题香溪河站》 (王庆礼, 2012 年 7 月 30 日) 百曲千湾不见黄,香溪湲湍四时忙。 昭君娇艳流全楚,屈子尊严注满江。 两岸云茶妆样景,一行同道做文章。 名人秀水任君品,奥秘天然知未央。 ------------------------------- 和香溪河站 (李元香, 2012 年 8 月 4 日) 猿鸣巫峡望壁黄,香溪帆影穿梭忙。 山风送爽人一队,渔歌唱和情满江。 代出昭君融美景,今有蔡子续华章。 风餐露宿星入梦,手捧硕果也未央。 ------------------------------- 题香溪河站 (金卫斌,2012年8月7日) 七月骄阳正未央,高山峡谷作学堂。 江从百转终容大,壁立千峰始见刚。 出塞何须留美景,离骚未必好文章。 守掘方可应天问,一梦化生几代忙。 ------------------------------- 和香溪河站 ( 江明喜, 2012 年 8 月 8 日 ) 神农采药高山颠,美女浣衣丽水边。 千载和谐谁打破,百年生态莫能缘。 香溪喜建研究站,硕果渐成规划篇。 屈子昭 君回故里,当惊今日胜从前。 ------------------------------- 和香溪河站 ( 尹庭伟, 2012 年 8 月 12 日 ) 月映香溪帆半垂,藻花蠢蠢欲成堆。 南腔北调人齐聚,戏雨御风水与随。 为画库区千载景,守得鬓角十年灰。 昭君屈子共邀舞,把酒将歌乘鹤归。 ------------------------------- 敬和蔡老师《题香溪河站》 ( 肖文, 2012 年 8 月 13 日 ) 风卷顽沙扑面黄,金沙水畔采金忙。 时人不意危生态,学子雄心护大江。 神女有情守有序,书生华发写华章。 爬山涉水终无悔,豪情漫涌夜未央。 ------------------------------- 和香溪河站 ( 李忠佩, 2012 年 8 月 13 日 ) 又见清溪日泛黄,点源未控面源忙。 龙王可恨乱王法,屈子悲情沉汨江。 誓叫青山还美景,甘留碧血写华章。 十年甘苦一朝梦,神女相邀舞未央。 ------------------------------- 水调歌头 贺香溪河站 ( 赵斌, 2012 年 8 月 23 日 ) 长河奔万里,神农锁春秋。 香溪河畔远眺,百舸浪争游。 宝剑兵书渐展,屈子昭君长涉,百世美名留。 橘颂胡可续,稻香醉江鸥。 风雷动,百年梦,大坝修。 少年才女齐聚,谈笑驭方舟。 上揽穿云绝壁,下探凶潭暗底,科苑显风流。 学子应天问,伟业可期求。 ------------------------------- 敬和蔡老师《题香溪河站》 (潘文斌, 2012 年 8 月 29 日 ) 十年风雨香溪傍,科技创新一众忙。 神女峰前寻定律,昭君村下觅真章。 集成水陆育新科,协作农渔惠梓桑。 涉谷攀岩几多事,雄文大写峡中央。 ------------------------------- 敬和蔡老师《题香溪河站》 (任泽, 2012 年 11 月 29 日 ) 一卷诗书一叶舟,一瓢江水一蜉蝣。 帆行神女多奇秀,峡映平湖半喜忧。 夜寐夙兴谱壮志,餐风沐雨报神州。 春华十载终无憾,敢教山河万古流。 ------------------------------- 次韵蔡庆华《题香溪河站》 ( 庄世宇, 2013年2月15日) 夕照神农青叶黄,香溪河畔众人忙。 含辛建站观生态,茹苦钻研测野荒。 屈子故居书美景,明妃村里写华章。 楚天自有英才在,不叫山河落未央。 注:本律依水平韵而成,故二联末句韵脚字改用荒而弃江。 ------------------------------- 次韵蔡庆华《七律 • 题香溪河生态站》 ( 杨文祥, 2013年3月2日) 巫峡神女看苍黄,驻守香溪人正忙。 道道碧波拥翠岭,一条玉带揽大江。 昭君回首思乡泪,屈子扬眉撰斐章。 弹指百年强国梦,西陵峡口战未央。 ------------------------------- 和香溪河站 (何雨笙, 2013年4月1日) 东 君催柳舞鹅黄,桃姬杏女晨妆忙。 神农北镇收烟雨,香溪南归入大江。 廿载修勤求普济,一朝功满奏华章。 赤子丹心何处也,回眸却在水之央。 ------------------------------- 和香溪河站 ( 王震洪 , 2013 年 4 月 4 日 ) 春回大地绿梳妆,柳唱香溪和韵忙。 飞瀑撒银惊蝉羽,樯橹不渡秀华江。 昭君故里望千回,幽曲琵琶尽乐章。 自在神农逍遥处,十足学问心未央。 ------------------------------- 敬和蔡老师《题香溪河站》 ( 谭路, 2014 年 4 月 1 日 ) 神农毓秀百溪环,峡口高阳两岸欢。 万壑千峰持碧水,八方四面绘兴山。 经寒历暑林间路,带月披星江上船。 十载磨得一剑利,科学圣殿写诗篇。 ------------------------------- 敬和蔡老师《题香溪河站》 ( 申恒伦, 2014 年 10 月 24 日 ) 朝日粼波薄雾蒙,彩霞戏浪映乌篷。 一舟笑语漫江河,两队师生沐雨风。 探库三峡联洞庭,测流四水绘神农。 五年学业信坚守,十载青春别样红。
17112 次阅读|29 个评论
昆虫监测、采集利器 - 马来氏网安装手册
热度 1 zhuchaodong 2011-3-31 18:21
马来氏网相关人员: 马来氏网制作与改进主要由丁亮、杨雪美、袁峰、吴清涛等完成; 野外使用主要有丁亮、袁峰、赵金良、赵延会等; 手册总结与摄制:丁亮; 参与演示:袁峰、吴清涛。 马来氏网相关联系方式: 购买:吴清涛 - 13621297807;QQ 43394457;邮箱 wqt7807@163.com。 技术交流:QQ群 马来氏网调查网络 - 235118452。 附图:
个人分类: 昆虫多样性|14036 次阅读|4 个评论
昆虫监测、采集利器:马来氏网
热度 1 zhuchaodong 2011-3-26 12:05
分类学工作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要收集足够系列的标本(样品)。我们一直在考虑并在野外试用高效的采集方法,如改进扫网方法、彩盘(黄盘为主)诱集、大量饲养寄主和马来氏网等方法。其中马来氏网一直吸引着我们的注意力:1)可以持续收集;2)人力需要少;3)适用于各类环境;4)样品非常干净;5)类群相对集中;6)样品直接酒精保存,保证了后续的分子研究必须的质量。但是,缺点也很明显:1)需要定点收集;2)多点采集工作中,携带不便等。 经验和建议: 1、一般野外考察,需要定期转点。如果一个点计划采集3-5天,则可以提前到下一个点安装好网子;如果一个点采集超过7天,则可以到了再安装。这样方便转点时收网收样。 2、一般建议马来氏网收集瓶中,放2/3或者更多酒精。在极端干旱或者湿润的环境下,尽量放满瓶100%分析纯酒精。7-10天换瓶的时候,可以直接把收集瓶加满酒精即可,不建议换酒精。这样可以避免:1)增加时间投入;2)微小寄生蜂的遗失。很多寄生蜂物种体长可能小于0.25mm,可能就埋藏在收集瓶的渣子或者杂物中。 这里,我列出一些马来氏网及其被应用的网址,和同行们共享。我们最近也将整理一个设置方法的光盘,指导学生和相关工作人员在野外使用马来氏网。 http://mississippientomologicalmuseum.org.msstate.edu/collecting.preparation.methods/Malaise.traps.htm http://www.johnwhockco.com/download/manuals/instr_3412_townes_trap.pdf http://hbs.bishopmuseum.org/pi/pdf/4(1)-87.pdf http://www.qm.qld.gov.au/microsites/wild/collect-insects.asp 马来氏网相关联系方式: 购买:吴清涛 - 13621297807;QQ 43394457;邮箱 wqt7807@163.com。 技术交流:QQ群 马来氏网调查网络 - 235118452。
个人分类: 昆虫多样性|16141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1 20: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