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六朝古都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南京随想
wolfpnc 2011-10-23 14:56
我们一家人从苏州乘高铁来到南京,在南京火车站就直接进了地铁,没能领略到与车站一街之隔的玄武湖的风光。我们从新街口地铁出来,步行到预定的宾馆。这是我第一次来到南京,走在街道上眼看到两边都是林立的现代化高楼,没有一丝古代的痕迹。这就是六朝古都吗?第二天我们乘坐旅游专线公交车时,才发现南京不仅保存了各个朝代的古迹,而且古树繁茂参天蔽日。 南京古称金陵,公元前 472 年,越王勾践灭吴,范蠡在今中华门外秦淮河南岸筑越城,这是南京城垣史的开始。公元前 333 年,楚威王灭越,在石头山筑金陵邑,传说楚王在此埋金镇压这里的“王气”,南京的别称“金陵”由此得名。三国时期,孙权于 211 年将治所移到南京,在金陵邑旧地修筑了石头城要塞,更名为建业。 229 年,孙权称帝建立东吴国,定都建业,从此开启了南京作为都城的历史。西晋灭吴后,改名为建康。西晋乱亡后,中原士族衣冠南渡。 317 年,司马睿在建康建立了东晋。 420 年东晋灭亡,此后,宋、齐、梁、陈等四个朝代相继在建康建都,直至 589 年被隋灭亡。这四个朝代史称南朝,又与此前的东吴、东晋合称“六朝”。这就是南京六朝古都的来历。 我记得有一位名人曾说过南京是亡国之都,王朝的兴废、帝王的更迭,在南京上演得要比其他地方频繁。据统计定都南京的王朝除三国时期的东吴外,没有一个王朝是超过 50 年的,最短的也只有几个月而已。在南京的王朝也往往最荒唐,南朝宋废帝时,山阴公主对他的哥哥废帝说,我跟你虽然男女有别,但都是先帝(孝武帝)的儿女,你的后宫有嫔妃过万,而我呢,只有驸马一个男人,怎么这么不公平呢!于是,废帝就给山阴公主“面首左右三十人”,也就是给了她三十个美男子作为宠男。从此,开创了宠男历史。唐朝灭亡后,十国之一的南唐( 937 年 -975 年)建都南京,历时 39 年,有先主李昪、中主李璟和后主李煜三位帝王。其中李璟、李煜三位皇帝还是历史著名的词人,特别是李煜给后人留人了诸多佳作名篇。 975 年,北宋进攻南唐,包围了南京,李煜被迫投降。数年后被囚禁的南唐后主李煜写下了一首词《 破阵子》 :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沉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离别歌。垂泪对宫娥。 1368 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建立明朝。当年,明军攻入大都,将蒙元逐出中原,南京第一次成为一个大一统王朝的京城,但好景不长, 38 年后( 1402 年),明太祖第四子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夺建文帝帝位, 1421 年迁都北京,南京成为留都,设有南京六部等机构。 1912 年,孙中山领导同盟会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并把首都设在南京。 1949 年 4 月,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也结束了南京作为都城的历史。 南京虎踞龙蟠,地理位置险要,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每逢天下大乱,必遭城毁人屠。据记载南京历史上总共发生六次大屠杀。 南朝梁武帝太清二年( 548 年),候景叛乱,攻打建康, 28 万户居民死亡十之八九。 南宋建炎四年( 1130 年),金军火烧建康(今南京) , 3 日屠杀 17 万居民,当时南京仅剩 1/10 。 1853 年太平军攻下南京。洪秀全按照上帝教的教义,属于“妖孽”的满人必被杀死,于是八旗连满族妇女“俱登城佐守”。太平军“屠驻防婴孺无遗,复驱隐匿之妇女出聚宝各门尽于桥上杀之,河水皆赤”。《金陵省难纪略》记载为 : “数百万生灵,城初破死者盖已不下数十万矣。” 1864 年 7 月 19 日,太平天国都城天京(今南京)陷落, “ 湘军一破城,见人即杀,见屋即烧,子女玉帛扫数入于湘军 ” , “ 直教戮灭无遗种,尸涌长江水不流 ” 。据曾国藩自己记载 “ 分段搜杀,三日之间毙贼共十余万人。秦淮长河,尸首如麻 ” , “ 城内自伪宫逆府以及民房悉付一炷 ” , “ 万室焚烧,百物荡尽,而贡院幸存 ” , “ 自五代以来,生灵涂炭,殆无愈于今日。 ” 曾国藩的幕僚赵烈文在《能静居日记》记载: “ 沿街死尸十之九皆老者。其幼孩未满二三岁者亦斫戮以为戏,匍匐道上。妇女四十岁以下者一人俱无,老者无不负伤,或十余刀,数十刀 ” 。清朝词人诸可宝在曾国藩大屠杀过后此时路过南京,感受痛切写下了《 莺啼序·丁卯舟次纪感,时官军初下金陵》: 西风远吹病燕,过秦淮古渡。只如此、苍莽江山,战尘多少鞞鼓,对荒岸、平芜十里,斜阳尽送繁华去。好相参,得失前朝,阵云飞聚。 大息雄城,郁郁王气,枉龙蟠虎踞。十年里、残劫红羊,旧时豪杰何处?早枯桑、埋沙万骨,更颅血萦刀千缕。付今宵,刁斗楼兰,健儿酸语。 桃花画扇,燕子春灯,有几多错铸。刚看到、大旗红日,万骑千乘,缓带将军,列侯开府。铙歌鼓吹,旌幡牙纛。山河重揽东南胜,怕回头、细读兰成赋。新愁旧感休提,铁马金戈,孝陵黯淡烟雾。 天涯倦客,少小曾游,认昔年故步。奈两度、刘郎来到,望眼凄清,巷陌堆蓬,板桥髡树。疮痍满地,乾坤无恙,伤心私顾憔悴影,念家山、偷弄琵琶柱。听他终古啼鸦,也说兴亡,不堪激楚。 南京最近一次大屠杀发生在 1937 年的 12 月 13 日。 1937 年 11 月上旬,日本军队占领上海之后以九个师团 20 多万兵力向南京推进。当时攻城日军有 5 个师团大约 10 万人,守卫南京有国军有 11 万人,但是这个保卫战只打了五天。到 12 月 13 日这一天,南京沦陷,日本侵略军入城之后开始了震惊世界的大屠杀。在为时六个星期的南京大屠杀当中,日本军队屠杀了被俘的几万军人还有数量更多的平民。据 1948 年远东国际法庭的不完全统计是杀害了 20 万人。而据中国方面统计,居民被集体屠杀的就有 19 万人,零星屠杀的 15 万人,死亡不下 35 万人。 南京大屠杀被国际上称为现代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现代史上破天荒的残暴记录,这次大屠杀充分暴露出日本军国主义的凶残和野蛮,同时也反映出中华民族在近代遭受帝国主义欺凌和宰割的严重性。南京大屠杀是中华民族的悲剧,国人更应该认识到落后加腐败注定要挨打,想强国强军不仅要提升武器装备的水平更要有昂扬奋斗的民族精神,这样才能免遭侵略者屠杀,并最终打败侵略者。因此, 12 月 13 日这一天也成为全中国人永远铭记在心的国耻之日。 南京苦难深重沧桑浩远,漫步南京街头有谁能知这脚下的土地浸透着多少血泪?多少白骨?! 后记:南京,永不再陷落! 每一名以色列国防军士兵完成新兵训练后,不论驻地多远,都要步行到位于死海海滨的马萨达遗址进行入伍宣誓。马萨达原为希律王为躲避战乱而修的三层台阶式宫殿,位于山顶,居高临下,易首难攻。公元 70 年,罗马大军攻占耶路撒冷,大肆杀戮。幸存的小部分犹太人逃到地势险峻的马萨达城堡坚守。 1.5 万人的罗马大军队于是驻扎在马萨达山脚下长达 3 年,屡攻不下 。最后他们命令犹太奴隶从山脚下向马萨达城堡修筑缓坡。由于犹太人的教义中规定不许杀戮同胞,缓坡终于修成。公元 73 年 4 月 15 日,马萨达陷落前夕,城里的犹太人决定集体自杀。为了不违反犹太教义,他们抽签选出 10 名勇士先杀死所有人。随后这 10 人再抽签选出 1 人杀死其他 9 人。剩下最后一人自尽。第二天清晨,当罗马人冲进马萨达时,惊见满城死尸,其中包括数百名妇女和儿童。马萨达的故事宣扬的就是宁死不屈的精神。每位到这里以色列士兵在入伍宣誓时都会高喊:“马萨达,永不再陷落!”马萨达对于这个国家的意义,就是反复记忆、传诵。 我想,中国是不是也应该学学以色列,让新入伍的解放军官兵也到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广场前进行入伍宣誓,其中一条宣词就是:“南京,永不再陷落!” 忘记将意味着背叛,只有牢记历史,南京才能永不陷落,大屠杀永不再发生!
2842 次阅读|0 个评论
写在考六级前
热度 1 hainadaxuezuowu 2011-7-11 14:55
忙碌着几天收水稻水稻的种子和稻茬,今天上午终于结束了。记得小时候的愿望是当科学家,想学医学,没有想到会选择学习生物。也许是高中生物学书上的一句话,害的我们选择生物。看来现在还是有些杯具!上了大学学习生物,可是当大学毕业的时候,自己选择考研,考农学。当时原因有两点,自己的英语差,选择考农学。想考好点学校。还有一点如果学理学生物,也是研究农业的那些东西。我当时选择考取南京农业大学的作物遗传育种专业。想去南京有几点原因,看一看小时候的书上说的秦岭淮河,离家也很近,地里位置也不错,学术文化底蕴也不错,怎么也是个六朝古都。想看一看南京大屠杀的纪念馆,想看一看雨花台。想看一看夫子庙,还有其他的等。 结果事愿人为,名落孙山呀。我选择农学不是自甘堕落,不是自暴自弃,不知道阴差阳错来到海南大学儋州校区农学院。说实话这里真的就是一个村庄。没有都市喧哗,没有社会的尔虞我诈。这里就是一个大学校园,和大学校园外的实习基地。说是实习基地,实际上是一块块田地。我也有我的理想,我i也想出去走走! 刚考完六级,去考六级纯属打酱油,什么都不会,希望下次能过,可是有几个下次,马上就研二了,后面的事情更多,更麻烦。过不了六级,毕业之后找工作也很难。下次一定要过六级,下次一定不能因英语成为绊脚石,真的要过六级,虽然我学的农学,可是英语是相当重要。虽然我是一介草夫,学习英语放眼世界哈。 待在乡村里,夏天时不时停电,偶尔也会停水!说句实话,结了课,一定要做实验,自己的实验一定好好做! 明天就要考细胞遗传学了,这也许除了英语最后一场考试,我也想好好的考试。可是怎么没有紧张起来。也许是海南的原因。记得一个老乡说:“来海南,你就会变懒!”我也没有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质,我也不是一个君子,我只是很普普通通的学农学的研究生,我也许只是社会的一粒沙,也许若干年大家都不会记得我。谁还会记得谁?也许有这么一首歌,不论在天涯海角,我这粒沙会记得你们的! 经过东拼西凑,细胞遗传学试卷上留下我的笔迹。这个考试真的很纠结,主要从上研究生来就没有好好的复习过考试,记得第一次考英语时,那天上午还在海口冬交会现场,下午坐着校车慢慢得回来,傍晚到的学校.回来就是收集考完有关的资料,刚收集资料,学校停电了,很想休息,希望不能考试了,可是不久就来电了。考试如期进行!考试基本和开卷考试一样。抄抄就行! 可是这次细胞遗传学考试真的很纠结,很难呀。加上自己没有好好的学过。细胞遗传学是多么深奥的学科。考试前天还在收集资料。还在打听监场严不严?看来应该好好的对待了。可是昨天用一天时间找学习的感觉,可是怎么也找不到!心还是依然平静!我也不知道怎么我会这么淡定!还好今天上午去寻找到学习的感觉! 学习回来到宿舍,依然没有学习的感觉,也许是自己打开电脑的原因。怎么也不想学习!中午小憩。醒来不知道怎么回事,竟然找到学习的感觉!看了一会就去考试。说实话细胞遗传学试卷真的不好做!
4127 次阅读|1 个评论
工作已三年
热度 4 xmx81 2011-7-11 10:51
2008年的7月,也就是在这样的日子里,离开了六朝古都南京,来到了渤海明珠——天津,从大学校园走向工作岗位。一晃三年过去了,回首走过的路,说不出是什么样的滋味。刚从大学出来工作的时候,一帮年轻的同事一起住,还有更大的一帮同事经常一起玩,一起疯。如今,再也回不到刚工作时的那种状态,也找不到那时的激情了。 三年的时光对一个人的一生来说是短暂的,可是对于一个人的青春来说却是漫长而宝贵的。如今青春已渐渐离我远去,而立之年的我,不能说自立于世,学有所成似乎也说不上。其实30岁是个很尴尬的年龄,青春年少不再,和成功男士的标准也相差甚远,所拥有的只是80后的无奈。没有赶上分配工作,没有赶上福利分房,面对的是高房价,面对的是冲在工作的最前线,或者说是做苦力的主体,买房、结婚往往需要啃老才行。不愿啃老的,面对上涨的物价和微薄的收入,结果往往指向“月光族”。 30岁,我依然一个人,离家千里,父母已不再年轻,他们说原来累了休息一晚第二天就没事了,现在累了要休息好几天才行。尽管如此,父母说,他们还能动,说什么都不愿给我增加负担。面对这些,我能说什么呢,我所拥有的只是一个健康的身体,一份稳定的工作可以养活自己,对于父母我总觉得亏欠太多,当他们说不愿给我增添负担的同时,我在想我是他们20多年的负担。在这个世界上,只有自己的父母觉得有责任和义务对自己好,不把抚养自己的孩子当做是负担。 30岁,我依然在漂泊,依然是父母心头的牵挂,他们说工作稳定了,要成个家了。一个人在外,找个合适的结婚对象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每次他们问起我的个人问题,我往往说正在找,或者顾左右而言他,他们不再身边,我也就报喜不报忧了,让父母感觉稍许安慰足矣。 三年前,我满怀希望与激情而来。 三年后,我坦然面对周遭的一切。 别宁来津三年间, 背井离乡忆中原。 工作生活渐顺遂。 落地生根正当年。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556 次阅读|8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7 13: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