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盲区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灭火为什么这样难?
dfedhw 2020-4-23 11:43
尽管在建筑中已提前配备了诸多灭火设施,然而每当火灾真正发生时,应对起来还是倍感吃力,损失程度及后果仍然难以承受,这是为什么? 1.建筑中的每一件(套)灭火设施,对于周边的可燃物而言,其保护范围都是有限的,超出此范围就有可能形成不了“保护”或者说时间上来不及。 2.单位 面积 内配置的灭火剂,仅设计用于扑灭或控制住较短时间内的火灾,如果进一步考虑到火势随时间的发展关系,其数量明显不足。若要通过增加单位 区域 内灭火剂,以满足更长时间的数量需求,鉴于初始起火点随机来自于庞大的基数,且发现并响应火情耗时长短不一,所以从成本角度看完全行不通。 3.灭火剂以及设施有限的寿命周期,导致在实战中不时“掉链子”,若要确保每一处设施都时刻完好如初,势必还要付出几倍的物力与人力成本。对消防业界而言,火灾是一种经常性事件;但相对于每一个个体,火灾又是件“稀罕物”, 认识角度及站位的不同形成理解感知上的差异,最终导致常规的管理执行方式落地难 。 切实考虑到灭火剂在空间 时间 里的分布密度与流动速率,将每一处灭火设施实际具备的控制力想象成一个个的“圈”,由此所形成的整体“覆盖”能力,相比于全部需要保护的建筑空间,无疑会有不少的盲区存在,加之在突发状态下人为反应的延迟与失误,使得这些“隐形”的盲区进一步显现。倘若增添更多的灭火设施,随之而来是更多的维护工作, 一昧地靠增加数量会因此陷入“死循环” ,故在现有技术设施水准的基础上,灭火难本身就是一种正常现象。 火灾一方面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但需格外引起注意是:住宅火灾的起数仅占总数的约一半,而亡人总数竟占到了近80%,结合住宅火灾的伤亡情况以及相应灭火设施的配备使用,从一个侧面印证了“盲区”的客观存在。换句话说:只有当住宅火灾的伤亡占比有所下降,至少与起数占比保持同步,或者当绝对值明显下降,才能表明“盲区”问题得到重视并开始缓解。 以每一件灭火设施作为“原点”向外看去,似乎觉得保护范围尚可,但是如果以俯瞰的角度来观察,才会发现仍有大量的区域并不受控,“不起火时总觉得没啥问题,一旦烧起来才发现到处都是问题”,那么不禁要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看似海量的灭火设施实际形成的保护能力究竟如何,取决于经济性、实操性、长效性及安全性等因素,如果未从根本上去综合思考这些问题,即使投入再多,盲区却始终大量存在,灭火依旧还会那样难。 消防界:7年发生9次火灾!今晨又“火”了,235名消防指战员前往扑救 靠山屯闲话:突发:安徽居民火灾亡5人伤1人 消防界:【高层火灾】这个省补贴9992万,为每户配备火灾应急器材
1902 次阅读|0 个评论
灭火过程中的“盲区”
dfedhw 2017-4-8 13:00
每一种灭火剂都可以灭火:水、泡沫、各类惰性气体以及干粉或沙子,基本原理其实大同小异:降低燃烧物温度,隔绝空气,从灭火机理来讲都没有问题,于是,灭火的另一个关键则是:数量,或者说是效率。 从第一秒开始,随着时间推移和火势蔓延,对灭火剂的数量需求快速增加,以液体和气体为代表的流体型灭火剂需要借助临时组装的管线才能送达, 这些用于准备的时间(也包括找寻和运输时间)就无形中构成了灭火过程的“盲区”, 如果是预设的固定式灭火系统,由于周期漫长、使用频率低加之动力装置的复杂性,“触发”可靠性明显偏低,还是可能会形成一个“盲区”,换句话说, 缘于短时间内难以在起火点附近“筹集”到足量灭火剂,部分灭火行动的有效开展会滞后几分钟甚至更长时间 。 这样的“盲区”自古以来就存在,在以木质材料为主的燃烧物面前,或许问题暴露得还不算明显,当有机合成材料普遍充斥于火场时,蔓延速度今非昔比,“盲区”内火势的肆虐发展以及滚滚浓烟对后续灭火救援产生的负面影响就愈发凸显。 流体型灭火剂的输送管线只要“导通”,并且在补给充足的条件下,灭火效率自然无可非议,但是在“盲区”问题上很难再进一步,除了上述原因,还有现场储存难题以及人员操作和经济等综合因素,然而这一问题如果得不到重视与根治,极易导致初始火灾失控,并陷入恶性循环,由此,火灾态势会不时反弹,一起火灾的减损更多时候要寄希望于防火分区乃至当时的运气。 “盲区”问题要得以解决和填补,只能采用固体粉末型灭火剂,并尽量减轻对输送动力的依赖程度,最理想、最简单、最可靠的莫过于:沙子。 延伸阅读: 数据中心火灾为何屡禁不止?
2185 次阅读|0 个评论
信息传播过程中的盲区效应
热度 9 zico 2014-7-1 23:37
信息传播过程中的盲区效应 近年来,信息传播是复杂网络传播动力学研究的一大热点。越来越多的 实证 和 模型 被提出来解释信息传播的 特征 和 机制 。然而,我们在利用传统的SIR模型进行实验时,发现只要移除概率大于0,就会出现感染范围小于1的情况(如图1)。而且这一结果是不依赖于网络结构的。 图1 经典网络上的传播效果 进一步地, 为了理解这行发生情况的原因。我们假设在传播的过程中,已移除的R节点会形成“护盾“,将它们“辖区”内的S节点包围起来,形成”信息盲区“。从而防止被网络流言传播感染到(如图2所示两种可能的信息盲区结构)。 图2 两种可能的信息盲区结构 为了验证这种想法,首先我们考察下模拟情况下,如图3 所示,不同的网络结构,确实都会出现被保护起来的“幸运儿“们。 图3 各种网络实验对应的信息盲区效果图 更深入的定量化分析显示,这种信息盲区的分布性态和点渗流结果非常相似(如图4所示),但是临界点性质却完全相反。在点渗流过程中,由于不考虑网络传播效应,临界点大小顺序是BAERWS,而网络传播中信息盲区的出现临界点大小顺序是BAERWS. 图4 点渗流和信息盲区结果对比图 本文的模型简洁,对网络传播的理论有一定的补充作用,对利用网络传播的应用有着较强的指导意义,尤其是对于在识别和判定网络有影响力节点时,考虑到盲区效应对传播源头的影响,有望能给出更合理有效的建议. 论文信息: Zi-Ke Zhang, Chu-Xu Zhang, Xiao-Pu Han,Chuang Liu. Emergence of Blind Areas in Information Spreading. PLoS ONE . 9(3)( 2014) e95785 . 网址 http://www.plosone.org/article/info%3Adoi%2F10.1371%2Fjournal.pone.0095785 本地下载:  2014PO-Emergence of Blind Areas in Information Spreading.pdf Solidot的报道: 信息传播中的盲区
个人分类: 科研笔记|10252 次阅读|18 个评论
从记者被撞死说车辆的盲区
热度 2 fdc1947 2013-4-20 07:54
据《京华时报》报道,“ 4 月18日10时50分许,《乌鲁木齐晚报》两名女记者,在该市解放南路与团结路交会处的“田”字路二期工程施工现场采访时,不幸遭遇车祸。年仅24岁的拜璐当场殉职;25岁的陈爱英身受重伤,被送往医院救治。……,新疆法制报社记者周鹏发布微博称,……,两位女记者进入田字路工程施工现场采访,因施工铲车司机视线采阻,铲斗在放下时碰撞到前方行走的记者。记者拜璐被撞倒后当场身亡,另一位记者陈爱英被撞飞腰部受伤,现已送医院急救。该事故应属意外。” 两名记者意外事故死亡,实在是很令人可惜的。但是,仔细想想,这种事故是完全不应当发生的。我们一般人走到像起重机之类的施工机器边上,总是心里“突突”的,机器上也总是写着“起重架下禁止站人”之类的大字警示语。推土机、铲车之类的也都如此。旁人进工地,就应当遵守工地的规章制度。机器不会因为你是记者而“铁下留情”。 汽车是有盲区的,大型施工车辆的盲区更多。对于汽车司机的盲区,我们的教育实在太少。这可能与我国过去汽车数量不多有关。人们往往想当然地认为,我能够看得见车,这车离我这么近,怎么会看不到我呢?也会想当然的认为,司机离我很近,车的速度又不快,不会有问题的。这些想当然都是大错特错的事情。汽车就是有许多盲点,越是离车近,越有可能落在盲区之中。而车越高、越大、盲区就越大,就越容易出事情。 上图画的是小轿车,小汽车的盲区是最小的,当车身变宽、变高时,盲区要大得多,人站在大的施工车辆边上时,司机实际上是根本看不到的。对于这一点,现在的很多人并不懂得。 上图画的是车后的盲区,实际上,大型车辆车后的盲区要大得多,车辆越宽、越长,盲区越大。那些经过改装的超长、超宽车辆和超载车辆的盲区更是要大许许多多。车辆转弯时,后轮的轨迹并不与前轮重合,车身将侧向平移。此时在车辆后侧盲区中的人、车都将十分危险。同样,车辆越大,呆在它身边的危险就越大。 对于特种施工车辆,还有它们各自的盲区。例如,铲车(挖掘机)的大铲子底下就是一个大的盲区。我们必须认识到车辆的这种危险区域,尽可能避开这些可能的危险,但是,人们往往认识不到,从而酿成种种悲剧。 前些天,出了好几起由于拆迁争议而引起事故,被拆迁人被施工车辆压死,引起社会强烈反映。社会舆论媒体往往只是强烈谴责施工单位,甚至认为是故意谋杀。但是,对于车辆盲点这个非常实际存在的问题,却很少看到有媒体提到。实际上,被拆迁者由于愤怒,很可能跑得里车辆很近,跑入了车辆的盲区。他自以为,你司机不敢撞我,其实,司机可能就根本看不见他,于是就发生了惨剧。 我以为,有关方面也应该对我们的媒体工作者做这样的宣传,再通过媒体向广大老百姓做宣传。这样的惨剧也有可能会避免。而不是一味的政治谴责。 我以为,汽车盲区的教育也应该对所有的学生进行,进行的办法其实不难,在学生的语文书上换上一篇关于汽车盲区的好的科普文章即可。 这样的宣传应当对有的人都进行,而不是只是考驾照时对驾驶员进行,交通安全是全民的大事。 据媒体报道:“ 乌鲁木齐晚报社当天向全体员工发出倡议:要化悲痛为力量,学习拜璐和陈爱英爱岗敬业、勇于奉献的职业精神,做好本职工作。”化悲痛为力量是对的,说一些尊敬死者的话也是应当的。但是是否要向她们学习,我看倒未必。这毕竟是安全生产事故,这两位记者也并非没有责任。更重要的是加强安全教育,吸取血的教训,避免安全事故。全社会都要普及交通安全的科学常识,媒体记者更应当先行一步。 (致谢:图片选自网络,不用于商业用途,向原作者致谢!)
个人分类: 科学与生活|3907 次阅读|5 个评论
研究生学习中的盲区
热度 1 vcitym 2011-1-2 22:33
在美国考驾照时,无论是交通手册还是考试题目,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关注点就是盲区。 所谓盲区可以这样理解。司机观察后方情况都是通过后视镜,车内的后视镜由于车身的阻挡,只能看见车后窗的情况,而左右后视镜由于视线的问题对于靠近汽车侧后方的物体又难以观察到,于是就形成了一定的盲区。右边的后视镜距离司机远些,产生的盲区更大,通过后视镜很难发现。如果车辆在行进中,后车正好处于驾驶员的视觉盲区内,此时变道或转向往往就会引发交通事故。 多年行车经验的老司机在行车的时候每隔几分钟就要观察一下后视镜,将车身周围的公路情况掌握清楚,从而准确变道或超车。 在学习上,同样存在一个盲区。这个盲区就是最常见的一些名词术语。比如,现在突然有人问你,什么是体系?什么是系统?什么是技术?什么是方法?什么理论?什么方法论?什么是科学方法?什么是技术方法?...。可能一下子不能回答完整。也正是这些看似熟悉,却又一下子不知如何表达的术语,成了我们学习中的一贯盲区。 驾驶员的盲区可以通过一些途径加以解决,比如像老司机那样每隔几分钟就要观察一下后视镜,或者有的人干脆在后视镜上加一个视域更大的叠置后视镜,以避免盲区等。虽然后视镜存在盲区,但奇怪的是至今人们没有修改后视镜的行动。比如直接将后视镜修改成没有盲区的后视镜等。 同样道理,研究生学习中,也要破解这个盲区,解决的主要途径就是看到熟悉的词语就打个问号,包括一般的常用词语,比如系统、技术等,也包括一些专业名词,如景观、尺度等,问下自己是否知晓其意以及如何表达。不要小看这些简单的后视镜盲区,他们或许就是我们创新的起点。比如有心之人可以考虑一个实用新型发明,可能会造成汽车的后视镜革命。 不只有研究生,有时就是知名专家也会出现盲区。这就需要我们大家都来注意盲区,将盲区降到最小。 附部分概念解说。有时候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基本的概念或解说对原有的进行解剖、切片、钻洞等启发创新思维。 1、科学方法与技术方法。科学方法是借助思维和认知途径解决问题方法, 一般是思考问题的方法以及理论,也即科学思想。技术方法是指利用已有的科学仪器或设备来进行科学研究,如利用x光衍射技术得出DNA分子双螺旋结构,x光衍射技术就是技术方法。 2、技术。 泛指依据生产实践经验和 自然科学 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为某一实际目的而协同组成的各种工具、设备、技术和工艺体系 3、科学。对一定条件下客观事物变化规律的总结, 是一定条件下的合理的方法、实践及其描述,是有关研究 客观事物存在及其相关规律的 学说。 4、理论。一种解释性的分析,不具有唯一真理性。新理论的价值在于提供了一种别人未提供的解释,不要求理论提供某种终极真理。理论类似地图,不等同于真理。 5、体系。 泛指一定范围内或同类的事物按照一定的秩序和内部联系组合而成的整体。 6、方法。指为获得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手段与行为方式,是 人们有目的的行动中,通过一连串有特定逻辑关系的动作所形成的集合整体。 方法的一个同义词是技术,方法通俗一些,技术高雅一些。眼下人们越来越喜欢使用技术一词。如把预测方法叫做预测技术、监测方法叫做监测技术等。 7、方法论。 人们要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必须要从事一系列思维和实践活动,这些活动所采用的各种方式,通称为方法。那么以方法为对象的研究,已成为独立的专门学科,此乃方法论。
个人分类: 技术相关|3585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18: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