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埃博拉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世界卫生组织埃博拉病毒科普
menke 2014-9-5 22:25
埃博拉病毒病 实况报道 第103号 2014年4月 重要事实 埃博拉病毒病(EVD;以往称为埃博拉病毒性出血热)是严重的、往往致命的人类疾病。 埃博拉病毒病疫情的病死率高达90%。 埃博拉病毒病疫情主要发生在中非和西非靠近热带雨林的边远村庄。 该病毒通过野生动物传到人,并且通过人际间传播在人群中蔓延。 据认为,大蝙蝠科果蝠是埃博拉病毒的自然宿主。 病情严重的患者需要获得重症支持治疗。无论对人还是对动物都无可用的已获正式许可的特异性治疗办法或者疫苗。 埃博拉是1976年在苏丹恩扎拉和刚果民主共和国扬布库同时出现的两起疫情中首次出现的。后者发生在位于埃博拉河附近的一处村庄,该病由此得名。 埃博拉病毒属是丝状病毒科(线状病毒)的三位成员之一,另两位为马尔堡病毒属和Cuevavirus属。埃博拉病毒属包括五个不同的属种: 本迪布焦埃博拉病毒(BDBV) 扎伊尔埃博拉病毒(EBOV) 雷斯顿埃博拉病毒(RESTV) 苏丹埃博拉病毒(SUDV) 塔伊森林埃博拉病毒(TAFV)。 本迪布焦埃博拉病毒、扎伊尔埃博拉病毒和苏丹埃博拉病毒与非洲埃博拉病毒病大型疫情相关,而雷斯顿埃博拉病毒和塔伊森林埃博拉病毒则与之无关。雷斯顿埃博拉病毒属种见于菲律宾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可感染人类,但迄今为止尚没有在人间报告出现这一属种的发病或死亡情况。 传播 埃博拉是通过密切接触到感染动物的血液、分泌物、器官或其他体液而传到人类。在非洲,有文件记载,通过处理在热带雨林中发现的受到感染的患病或者死去黑猩猩、大猩猩、果蝠、猴子、森林羚羊和豪猪而染病。 埃博拉随后在人类社会中通过人际间传播加以蔓延,这种传播是与感染者的血液、分泌物、器官或其它体液直接接触(通过破损皮肤或粘膜),以及间接接触受到这类体液污染的环境而导致的。在安葬仪式上哀悼者与死者尸体发生直接接触,这也可能对埃博拉的传播具有作用。病情已经康复的男性在痊愈后高达七周时仍可能通过其精液传播病毒。 时常发生卫生保健工作者在治疗埃博拉病毒病疑似或者确诊病人时获得感染的情况。这是在没有严格遵守感染控制预防措施的情况下与病人密切接触造成的。 在与受到莱斯顿埃博拉感染的猴或猪存在接触的工人中,已记录到几起人间感染情况,临床上并没有出现症状。因此,与其它埃博拉种群相比,雷斯顿埃博拉病毒在人间的致病力似乎较弱。 然而,现有仅有的证据来自健康成年男性。就该病毒对所有人群的健康影响做出推断还为时尚早,比如针对免疫受损人员,患有基础性医学病症者、孕妇和儿童。在对该病毒在人间的致病性和毒力可能作出明确结论之前,需要对雷斯顿埃博拉病毒开展更多研究。 症状和体征 埃博拉病毒病是一种严重、急性病毒性疾病,其特征往往是起病急,有发热、极度虚弱、肌肉疼痛、头痛和咽喉痛症状。随后会出现呕吐、腹泻、皮疹、肾脏和肝脏功能受损,某些情况下会有内出血和外出血。化验结果包括白血细胞和血小板计数降低,而肝酶则会升高。 人的血液和分泌物中含有病毒时就会具有传染性。一位实验室感染男性病例在发病后高达第61天时,仍从其精液中分离到了埃博拉病毒。 潜伏期是从获得病毒感染到出现症状的时间间隔,可持续2天至21天。 诊断 在做出埃博拉病毒病可能诊断前应当排除的其它疾病包括:疟疾、伤寒、志贺菌病、霍乱、钩端螺旋体病、鼠疫、立克次体病、回归热、脑膜炎、肝炎和其他病毒性出血热。 埃博拉病毒感染可通过若干类型的检查在实验室获得明确诊断: 抗体捕获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抗原检测试验 血清中和试验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 电子显微镜 通过细胞培养进行病毒分离。 病人样本具有极端生物危害风险;只有在最高级别的生物防护条件下才可进行检测。 预防和治疗 尚没有针对埃博拉病毒病的特异性疫苗。正在对几种疫苗进行测试, 但没有任何疫苗可用于临床。 重病病人需获得重症支持医护。病人往往出现脱水,需要用含有电解质的液体进行口服补液或静脉输液。 尚没有特异性治疗办法。目前正在对新的药物疗法开展评估。 埃博拉病毒的自然宿主 在非洲,人们认为果蝠,尤其是锤头果蝠、富氏前肩头果蝠与小项圈果蝠,可能属于埃博拉病毒的自然宿主。因此,埃博拉病毒的地理分布可能与果蝠的生长区相重叠。 动物中的埃博拉病毒 虽然非人类灵长目动物属于人类的感染源,但他们并不被视作贮主,而像人类一样属于意外宿主。1994年以来,在黑猩猩和大猩猩中已见到扎伊尔埃博拉病毒和塔伊森林埃博拉病毒属种引起的埃博拉疫情。 雷斯顿埃博拉病毒在菲律宾饲养的猕猴(食蟹猴)中以及从菲律宾于1989年、1990年和1996年进口到美国的猴子中以及于1992年进口到意大利的猴子中引起过严重埃博拉病毒病疫情。 自2008年以来,雷斯顿埃博拉病毒在菲律宾和中国的猪群发生的几起致命性疾病疫情中被发现过。有报道称,在猪群存在无症状感染,试验性病毒接种已经表明,雷斯顿埃博拉病毒并不能在猪群中引起疾病。 预防和控制在家畜中控制雷斯顿埃博拉病毒 尚没有针对雷斯顿埃博拉病毒的动物疫苗。对猪或者猴子饲养场实施常规清洗和消毒(用次氯酸钠或其他洗涤剂)应当有益于病毒灭活。 如怀疑出现疫情,应当立刻对饲养场实施检疫。可能需要对受到感染动物实施宰杀,并密切监视动物尸体的埋葬或者焚化,以减少动物与人之间的传播风险。限制或者禁止将动物从受到感染的饲养场转移到其它地带,这样可减少疾病的蔓延。 由于雷斯顿埃博拉病毒在猪群和猴子中的疫情要早于人间感染,因此必需建立用以发现新病例的主动性动物卫生监测体系,为兽医和人类公共卫生当局提供早期预警。 减少人感染埃博拉的风险 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和人用疫苗,提高对感染埃博拉危险因素的认识以及个人可以采取一些保护措施,这是减少人类感染和死亡的唯一方法。 在非洲,发生埃博拉病毒病疫情时,应将减少风险的公共卫生宣教内容侧重在以下几个方面。 减少因接触受到感染的果蝠或者猴子/猩猩以及食用此类动物的生肉而带来的野生动物与人传播风险。处理动物时应当戴上手套并且穿上其他适当的防护服。这类动物产品(血和肉)应当在食用前彻底煮熟。 减少社会上因直接或者密切接触感染者而带来的人际间传播风险,尤其是与其体液的接触。应避免与埃博拉病人发生身体密切接触。在家照护病人时,应戴上手套和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探视住院病人以及在家照顾病人之后,要定时洗手。 受到埃博拉影响的社区应使民众了解疾病本质以及疫情控制措施,包括死者的埋葬问题。死于埃博拉的病人应当立刻并且安全地加以埋葬。 由于非洲的养猪场中有果蝠,因此这些养猪场对于感染的扩散具有作用。应当采取适当生物安全措施来限制传播。对雷斯顿埃博拉病毒而言,公共卫生宣教内容应当侧重在因不安全的畜牧业和宰杀做法以及不安全的使用新鲜血液、原料奶或者动物组织而导致的猪与人传播风险方面。在处理染病动物或其组织以及宰杀动物时,应戴上手套和其他适当的防护服。在那些已经在猪群中报告了雷斯顿埃博拉病毒的地区,所有动物产品(血、肉和奶)应在食用前彻底煮熟。 在卫生保健机构控制感染 埃博拉病毒的人际间传播主要与直接或者间接接触到血液和体液有关。在没有采取适当的感染控制措施时,已有卫生保健工作者受到传染的报告。 由于初期症状可能没有特异性,因此并不总是能够早期发现埃博拉病毒病人。因此,重要的是医务人员要确保针对所有病人和所有医护操作始终如一地采取标准防护措施,而无论其诊断情况如何。这些包括基本的手部卫生、呼吸卫生、使用个人防护装备(根据与感染物质存在溅污其它接触的风险情况)、安全注射做法和安全掩埋做法。 对埃博拉病毒疑似或者确诊病人进行医护的卫生保健工作者,除标准防护措施外,应采取感染控制措施,避免与病人的血液和体液发生任何接触,以及在没有防护的情况下与可能受到感染的环境发生直接接触。当与埃博拉病毒病人密切接触(一米之内)时,卫生保健工作者应当佩戴面部保护用品(面罩或者医用口罩和防护眼镜)、干净但非无菌的长袖罩衣以及手套(有些操作程序需要无菌手套)。 实验室工作人员也面临风险。从埃博拉疑似人间和动物病例身上采集到的诊断标本,应由训练有素的人员进行操作并且在有适当装备的实验室加以处理。 世卫组织的应对 世卫组织提供专门知识和文献资料,支持疾病调查和控制活动。 以下文件提出了向疑似或者确诊埃博拉出血热病人进行医护时的感染控制建议:“医护疑似或者确诊丝状病毒(埃博拉、马尔堡)出血热病人暂定感染控制建议”,2008年3月。目前正在对这一文件进行更新。 世卫组织已制定卫生保健标准预防措施方面的备忘录(现正在更新)。标准预防措施旨在减少血源性和其他病原体的传播风险。如果得到普遍适用,这些预防措施会有助于预防大多数通过接触血液和体液而发生的传播。 标准预防措施建议在护理和治疗所有病人时使用,而无论其自身感觉或者经过确认的感染状况如何。这包括基本层面的感染控制方法——讲究手卫生,使用个人防护装备来避免与血液和体液发生直接接触,预防针扎和其他锐器造成的伤害,以及一套环境控制方法。 表:埃博拉病毒病既往疫情年表 年份 国家 埃博拉病毒分型 病例数 死亡数 病死率 2012 刚果民主共和国 本迪布焦型 57 29 51% 2012 乌干达 苏丹型 7 4 57% 2012 乌干达 苏丹型 24 17 71% 2011 乌干达 苏丹型 1 1 100% 2008 刚果民主共和国 扎伊尔型 32 14 44% 2007 乌干达 本迪布焦型 149 37 25% 2007 刚果民主共和国 扎伊尔型 264 187 71% 2005 刚果 扎伊尔型 12 10 83% 2004 苏丹 苏丹型 17 7 41% 2003 刚果 扎伊尔型 35 29 83% (11月-12月) 2003 刚果 扎伊尔型 143 128 90% (1月-4月) 2001-2002 刚果 扎伊尔型 59 44 75% 2001-2002 加蓬 扎伊尔型 65 53 82% 2000 乌干达 苏丹型 425 224 53% 1996 南非(前加蓬) 扎伊尔型 1 1 100% 1996 加蓬 扎伊尔型 60 45 75% (7月-12月) 1996 加蓬 扎伊尔型 31 21 68% (1月-4月) 1995 刚果民主共和国 扎伊尔型 315 254 81% 1994 科特迪瓦 塔伊森林型 1 0 0% 1994 加蓬 扎伊尔型 52 31 60% 1979 苏丹 苏丹型 34 22 65% 1977 刚果民主共和国 扎伊尔型 1 1 100% 1976 苏丹 苏丹型 284 151 53% 1976 刚果民主共和国 扎伊尔型 318 280 88%
1880 次阅读|0 个评论
用生命换来的论文 - 埃博拉病毒的起源与传播‏
热度 1 lily2014 2014-9-5 06:48
【本博主:在历史长河里, 人类社会经常面对一些致命的疾病。一些传染性强的致命疾病,经常会影响巨大数量的人群,乃至一个部落或一个国家的兴亡。 SARS于2002年11月16日在广东佛山爆发。当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与香港合作,以日继夜研究,在2003年 3 月 25 日, 与 香港大学微生物系一起宣布, SARS (非典)病原体是“冠状病毒”。可惜,中国的 CDC ,在 3 月 31 日,称非典型肺炎的致病源很可能是一种新变异的衣原体。直到 4 月 16 日,世界卫生组织在日内瓦明确宣布确认冠状病毒的一个变种是引起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 这次, Ebola 病毒在非洲大流行,美国又 深度介入。这个世界上,有时候,也需要 一 个国家来“管人家闲事”的。 转载一篇文章供参考。 】 用生命换来的论文 - 埃博拉病毒的起源与传播 ‏ IvyP 这是埃博拉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爆发!截至 8月20日,已有超过2600例感染,其中1400多人死亡。这次埃博拉病毒爆发究竟始于何处,又是如何传播的呢?一组国际研究者联合塞拉利昂卫生部对99个埃博拉病毒基因组进行了测序,从而推断出了关于此次疫情的来源和传播模式,其研究论文发表在《科学》上。然而,截自论文发布时,已有5位论文作者不幸牺牲。 《科学》 8月5日收到这篇论文,8月21日即决定接收,并在今天发表。针对此项研究,博德研究所的克里斯蒂安•安德森(KristianG. Andersen)和丹尼尔•朴(Danny Park)等人进行了采访。 以往的埃博拉病毒病爆发仅限于中非的偏远地区,其中最大的疫情( 318例)发生在1976年。2014年的爆发则出现在西非地区,从2月开始于几内亚,在3月和5月分别扩散到了邻国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7月底到达尼日利亚。感染病例数增加迅速,倍增时间仅为34.8天。 凯内马公立医院里用于监测埃博拉的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引物。图片来源:论文作者之一的史蒂芬•盖尔(StephenGire) 在严重疫情还未扑灭的情况下,有关病毒流行及时而准确的信息就显得尤为重要。研究者们急需了解这次埃博拉大爆发的起因、时间和传播方式,以及病毒的动态和演化进程。而其中的关键性人物,是一名由于高热和流产到塞拉利昂凯内马医院就诊的年轻女性。她被检测确认感染了埃博拉病毒,成为塞拉利昂境内确认的 首个病例。 经过调查,塞拉利昂卫生部的人员最终确认,该名妇女是由于参加了一名死于埃博拉的草药医生的葬礼而感染上病毒,葬礼上还有其他 13名妇女,正是她们将病毒从几内亚传播到了塞拉利昂。 分析结果还显示,塞拉利昂境内的埃博拉疫情由两株不同的埃博拉病毒引起,几乎同时从几内亚传入。而其中一株在由一名染病的护士传播到其他人身上时,突变形成了第三株病毒。这第三株病毒则由开车运送这名护士以及照顾她的其他人进一步传播开来。 根据系统发生学的比较结果,研究者推测此次的埃博拉病毒的源头则可以追溯到 1976年的那次大爆发。此次爆发的埃博拉病毒可能是由中非地区的病毒在过去10年间分支出来,并经由动物宿主传播的。虽然研究者们还不确定到底是哪种动物导致了病毒的传播,但是果蝠(fruitbat)是头号疑犯,因为至少有一种果蝠的生活区域横跨了中非直到几内亚。 了解病毒的来源和传播可以防止疫情更大范围的扩散。“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某个时候,一个人从动物宿主身上受到感染,而之后的所有病例均为人与人之间的传播。然而,如果要进一步研究这个问题,则需要对来自几内亚、塞拉利昂和利比里亚的样品进行进一步测序,来分析是否有其 它动物传人的例子发生。”研究者对果壳网说:“在受埃博拉疫情影响的人口中,许多都以丛林肉为重要的蛋白质和营养物质来源,这种行为本身就容易产生健康问题。但如果我们观察的结果是真的,那么我们应该将关注重点更多地放在防止人与人之间的传播上。” 为了了解埃博拉病毒在感染者体内的演化情况,研究人员通过高通量测序的方法,对 99份样品中的埃博拉病毒基因组进行了测序,测序深度高达约2000×(注:测序深度为测序得到的碱基总量与基因组大小的比值,它是评价测序量的指标之一)。这些样品来自塞拉利昂的78名病人(包括了那12名参加 了葬礼的女性),其中的一部分病人不止一次提供样品,使得研究者们能够更好地分析病毒在同一个体中如何变化。 测序及分析结果共找出了 395个基因突变,与以往有记录的埃博拉病毒相比,出现了341个碱基替换突变。研究人员还在这 次埃博拉爆发的病毒样本中找到55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实验结果表明,病毒在扩散的过程中基因突变速度较快,突变位点包含了一些基于PCR诊断测试的重 要位置——这些位点会影响测试结果的准确度。研究论文共同作者,来自哈佛大学的研究者史蒂芬•盖尔(StephenGire)说,这一结果对及时改进测试盒中PCR引物的序列有参考价值。在疫情爆发过程中,“我们也观察到了埃博拉病毒基因组的演化。研究结果显示,疫情爆发时病毒基因组的演化速度大约是无疫情时的两倍。”研究者说。 来自哈佛大学的研究者史蒂芬•盖尔( Stephen Gire)正向塞拉利昂的凯内马公立医院运送用于检测埃博拉病毒的实验室安全设备和试剂。在塞拉利昂凯内马,部分参与本论文工作的研究者合影。左二舍克•汗(SheikHumarr Khan,已牺牲)、右三奥古斯丁•戈巴(Augustine Goba)、右二克里斯蒂安•安德森(Kristian Anderson)、右一史蒂芬•盖尔(StephenGire)。图片来源:论文通讯作者之一帕蒂斯•萨贝提(Pardis Sabeti、论文通讯作者帕蒂斯•萨贝提(Pardis C. Sabeti)、论文作者之一的内森•约兹维亚克(NathanYozwiak) “基因监测在疾病爆发时非常重要。其他科学家建议我们要深入研究那些测序结果中的罕见突变,这些突变可能在利用传统测序方法时无法被检测出来。它们可能从一个宿主中开始出现,但由于无法用传统方法检测,到流行起来时就为时已晚。”研究者告诉果壳网,“因此,能够在突变刚 开始发生时就能将其找出,对于跟踪突变的产生,以及预测将来会有什么突变出现都非常重要。” 这些结果可能对研究药物和疫苗的靶点有重要意义。安德森和同事们第一时间向科学界公布数据,并迅速收到了反馈。“来自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对这些序列进行了结构预测,并与 ZMapp的实验性抗体混合剂中的抗体结构进行了对比,以便为了解2014埃博拉病毒的变化提供结构线索。”研究者介绍道。 下一步,研究者们希望了解 2014埃博拉病毒基因组中与以往不同的突变与其感染和传播能力较强是否有关。 众志成城 参与研究的科学家们表示,此项工作非常艰难,但是多亏了许多个人和组织的共同努力才得以实现。包括凯内马公立医院和塞拉利昂卫生部对此次疫情的迅速反应,以及在博德研究所、哈佛大学和杜兰大学的团队成员们日以继夜地工作,让整个科学界在短时间内就可以看到实验数据。 另一个重要因素,则是博德研究所在对其它病原体进行测序研究过程中建立起的研究方法和设施基础,“我们能够利用已有的测序方法(例如用于拉萨热和登革热病毒的方法)来进行高效的测序,才能让数据能够几乎实时地发表。”研究者对果壳网说。 研究者认为,要完全控制这次疫情,还需要更多的支持、培训、基础建设以及资金资助。由于人与人之间的传播为本次疫情的扩散方式,因此对感染病人的隔离以及加强对与病人有接触的人群追踪十分重要。在将来,还需要培训更多的当地科学家和医生,并研制可靠且易用的诊断方法,来进 行早期埃博拉感染的检测。“假如感染病例能在本地被快速准确的检出,也许疫情就能在爆发前被扼杀。” 为了加快响应计划,研究团队在研究论文发表之前已将全长测序结果上传到了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 NCBI)的DNA序列数据库中,以便全球的科 学家们都能获得这些最新数据。“在疫情发生时,研究数据的共享十分关键。这就是我们选择在获得数据并进行过质检后马上发出的原因,其他的研究者们也采取了同样的做法。而我们十分希望在将来,数据的开放获取能成为常规做法。” 研究者们还希望与出现疫情的其他国家的研究者们合作,从而对那些地区的病毒情况有所了解。德国汉堡 Bernhard Nocht热带医学研究所的史蒂芬•君特(StephanGünther)手上有来自几内亚病人的样品,身在利比里亚的其他研究者们也收集了样品,但由于所有人都还在奋力遏制疫情蔓延,他们暂时还没有时间对这些样品进行测序。 本次研究集结了超过 50名来自4个国家的共同作者参与病毒样品的采集和序列分析工作。不幸的是,其中5名作者已在抗击埃博拉的战斗中不幸牺牲——他们均为塞拉利昂凯内马医院的医护人员,包括舍克•汗(Sheik Humarr Khan)、穆罕默德•富拉(MohamedFullah)、穆巴鲁•方妮(Mbalu Fonnie)、阿列克斯•莫依格波(AlexMoigboi)和阿丽斯•科沃玛(Alice Kovoma)。 而战斗还没有结束。 不幸牺牲的论文作者,从左至右分别为:穆罕默德•富拉( Mohamed Fullah)、阿丽斯•科沃玛(AliceKovoma)、舍克•汗(Sheik Humarr Khan)、阿列克斯•莫依格波(AlexMoigboi)和穆巴鲁•方妮(Mbalu Fonnie)。图片来源:MambuMomoh; Simbirie Jalloh; Pardis Sabeti (2); Mike DuBose
个人分类: 国际杂事|3642 次阅读|1 个评论
应对恶性传染病,征集好医生是该三顾茅庐还是靠毛遂自荐?
wya 2014-9-4 09:39
西医研究者把埃博拉病毒基因测序,祖宗八代都弄个底朝天,却仍然无法挽救自己的生命。 中医治疗瘟疫,不需要多国合作,也不需要数百人团队配合,一个真正中医人才即可应对。当然,中医对人的要求更高,弄清病理,对症下药,不是一般照方抓药的中医可以为之。这也是当前中医发展不力的主要原因,不是中医不行,而是中医从业者水平的下降。 面对层出不穷的恶性传染病,国家的首席中医师是否有能力解决问题?不会又用板蓝根吧? 如果没有能力,是否该向社会征集名医? 古代社会尚且知道在危机时刻广发皇榜,求贤若渴;当代社会每个行业都垄断独行,不顾社会福利,拼命维护自己的那份蛋糕。 最终,浪费的是国家资源、社会财富,于事无补。这就是体制的力量。 好的体制可以激发群众的智慧与力量;否则只会导致无谓的牺牲与浪费。 医疗行业如战场,疗效立竿见影,不像写文章做研究,来不得半点虚假。 大医医国,一人能敌百万兵,说的就是人才与知识的力量!这也是美国发展的经验。 中医和西医是两套完全不同的理论体系,既然西医面对埃博拉、SAS没有有效治疗措施,何不让中医上场? 卫生系统体制内的国医大师、中医院士、博导、传承人们,到了最危急的时刻,为何还不见出手? 既然体制内的中医专家没有底气不敢上手,又没有激励体制外的民间人才的政策,对抗传染病依然只有等待,等待传染病自己消失,就像SAS,不知怎么来的,亦不知怎么走的。 其实不是都不知,少数人知,多数人不知而已。如何激发少数人的智慧,就是体制问题。 http://news.163.com/14/0904/03/A594IOKI00014AED.html 5位发表有关埃博拉来源论文作者因感染病毒牺牲 截至目前,超过240位医护工作者感染了埃博拉病毒,其中半数以上牺牲 http://news.163.com/14/0904/06/A59D80OM00014JB6.html 联合国系统埃博拉病毒问题高级协调员纳巴罗3日表示,向西非遭受埃博拉疫情袭击的国家提供必要的抗疫支持至少需要6亿美元。他还指出,加强对参与抗击埃博拉疫情的医务工作者的健康保障尤为重要。 此前,两位感染埃博拉病毒的美国患者已先后痊愈。他们据报接受了加州一家制药公司生产的实验性药物ZMapp的治疗。外界因而对ZMapp治疗埃博拉病毒有所期待。但该制药公司称ZMapp的库存已经用光,继续制作此药品需要较长时间。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240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实验性抗埃博拉药在临床测试
xuxiangtian 2014-8-31 22:15
作者:原文 来源:生物谷 日期:2014-08-25 生物伦理学家 Ezekiel Emanuel 教授讲述关键的伦理原则,就是如果试验性药物在埃博拉疫情暴发后使用,要说明患者选择接受这些药物不能仅限于富裕或人脉广泛的病人,包括卫生保健专业人士。他们还指出,鉴于有限的实验性药物及其成功的可能性很低,应该优先在受影响的区域进行控制疫情和加强公共卫生等措施。   此外,至关重要的是实验药物要提供给随机对照试验的患者。说,与当地社区和其他利益攸关方进行合作,任何群体参与本次试验研究必须接受公平的受益,例如在获得任何成功的治疗方面需被公平对待。   Rid 博士说,“不到10%的候选药物从预临床实验应用到市场用药。虽然在非人类的灵长类动物中实验比较成功,但是没有理由相信埃博拉对人类干预将会更加成功。换句话说,很有可能病毒干预不会改善患者的症状,甚至可能会削弱它们与一种危及生命的疾病作斗争。 埃博拉病毒 实验治疗或疫苗生产只能在 临床试验 中进行,如果临床试验完成,他们必须符合伦理原则的研究。”   Emanuel教授补充道,“现在全球应对埃博拉疫情已经回升,国际社会需要更多的焦点专注于加强公共卫生和基础设施并减少对实验性治疗的关注。采用的感染控制措施着眼于加强公共卫生和基础设施是最有效的方法来抑制这种流行病并预防未来疾病的发生,现在国际社会需要证明它可以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未来在应对埃博拉病毒和其他流行病上有足够的应对措施。”   此观点同时在埃博拉资讯中心实况播报。这个新的在线资源,由《 柳叶刀 》主办,汇集了现有的来自《柳叶刀》期刊和《细胞》出版社的所有埃博拉病毒内容,并将最新的埃博拉病毒研究内容进行发表。该资讯中心旨在成立全面的埃博拉病毒资源,对临床医师、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和任何需要访问现有的埃博拉病毒研究和最新进展的人提供研究内容。所有内容在网站上可以免费进行访问。   原文检索: doi:10.1016/S0140-6736(14)61315-5 http://infect.cmt.com.cn/detail/575177.html
个人分类: 新闻快递|130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中国历时5年研制出首个抗埃博拉病毒药物
xuxiangtian 2014-8-31 22:09
作者:小康 来源:医学论坛网 日期:2014-08-30 医学论坛网综合报道: 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针对埃博拉病毒,历时 5年 研制的 药物 “jk-05”近日通过总后卫生部专家评审,获得军队特需药品批件。该药连同此前获批生产的埃博拉病毒检测试剂等科研成果一起,为我国防控埃博拉疫情提供了关键技术手段。埃博拉病毒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义为最高生物安全威胁的病毒,全球科学家迄今没有找到特别有效的应对措施。 针对该疫情再次暴发流行的潜在危险,近年来,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生防药物研究室王洪权研究员领衔的科研团队进行了防治药物专题研究。   “jk-05”是一种小分子化学药物,该药能够选择性地抑制埃博拉病毒的RNA聚合酶,从而达到抑制病毒复制的目的。研究表明,该药在细胞和动物水平感染试验中具有 抗埃博拉病毒 活性。专家特别强调,该药物虽已完成临床前研究,并在适用于广谱抗流感时完成了临床安全性评价,但对于埃博拉出血热治疗,目前仍仅限于紧急情况下使用。 http://infect.cmt.com.cn/detail/580201.html
136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世卫组织发布埃博拉疫情应对路线图
xuxiangtian 2014-8-31 22:01
作者:吴刚 来源:人民日报 日期:2014-08-30 人民日报8月28日日内瓦消息: 世界卫生组织 28日发布 埃博拉疫情 应对 路线图 ,旨在未来6到9个月内阻止埃博拉病毒在受疫情影响的国家传播以及防止其在国际扩散。 世卫组织的路线图表示,截至8月27日,累计发现埃博拉病毒感染病例超过3000例,死亡人数超过1500人。感染病毒的医护人员数量也是“史无前例”。为了阻止埃博拉疫情的传播,该路线图的执行预计在未来6个月内将花费4.89亿美元,其中不包括在受疫情严重影响的国家提供必备服务和重建卫生系统的花费。 世卫组织在路线图中表示,通过推行病例诊断、管理和监测,规范丧葬及社会动员等方法,在3个月内逆转病例和扩散地区增加趋势;6至9个月内阻止疫情在首都、主要港口及其他地区的传播。 路线图提出,应优先确保持续的人力资源调配,快速获得实验室检测等,并在个人防护物品、消毒剂、尸体袋供应等潜在瓶颈方面加强国际合作。 http://infect.cmt.com.cn/detail/580055.html
个人分类: 新闻快递|1145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杂志代价沉重的论文,六名作者发文前身亡
热度 1 jinwsapa 2014-8-31 20:34
八月二十八日,在最新一期美国Science杂志网上发表了一篇有关今年爆发的埃博拉病毒基因组测序分析的论文,题为 Genomic surveillance elucidates Ebola virus origin and transmissionduring the 2014 outbreak : SCIENCE: 埃博拉病毒的基因组测序揭示流行规律 http://www.sciencemag.org/content/early/2014/08/27/science.1259657.full 这篇由59名作者组成的科学家和医学界队伍,得到美国NIH的资助,并有塞拉利昂国家卫生部的支持.在埃博拉病毒基因组测序和病毒变异分析方面给与非常及时而详尽的数据和结论.对医学界研究,诊断和治疗病毒感染,和应对或预防未来这类疾病爆发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在著名的科学杂志, 发表一篇重要论文,本来是一项很高的荣誉和成就, 但从来没有像这篇分析测序埃博拉病毒株这篇文章这么悲壮,这么代价沉重, 这篇分析测序埃博拉病毒株的论文还没发表,六位作者已经不幸身亡,其中五位死于埃博拉病毒感染,他(她)们中,三名是护士,两名是实验室技术人员和医生, 另一位死于中风,多少与从事埃博拉病毒研究所引起的恐惧和工作压力有些关系 来自哈佛大学的遗传学家,系统生物学中心的副教授Pardis Sabeti,是这篇论文的通讯作者.她同时也是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Broad研究所的副研究员.她告诉媒体,这些已故的作者都是她们过去七年合作研究拉沙热疾病的同事, 她的研究中心,一直在与塞拉利昂的科学家们, 对遗传变异的拉沙热病毒的遗传变异,进行研究跟踪。其中包括像埃博拉病毒,这样极度危险的引起出血热的病毒。 死去的作者中,Mbalu Fonnie, Alice Kovoma 和 Alex Moigboi都是护士,她们在照顾自己的同伴护士,一位孕妇时, 感染上埃博拉病毒,Mohamed Fullah是拉沙热疾病实验室中的一位技术员, 他估计是从其家庭成员中感染上埃博拉病毒. 另一位技术员 Sidiki Saffa, 死于中风.Pardis Sabeti,博士认为他的不幸去世,与他连续工作的压力,不无关系. 作者中还包括 一名医生,Sheik Humarr Khan博士, 他是塞拉利昂的一名顶级医生,他帮助领导他的国家的应对埃博拉疫情,其死亡引来全球关注和争论,其中焦点就是他是否应该被接受ZMapp治疗。这是一种尚未批准的实验性药物,只能提供给极少数的患者,其中包括两名美国传教士和三个利比里亚的医护人员。Sheik Humarr Khan博士和其他人原先计划在今年夏天访问波士顿,探讨一个新的合作计划,Sabeti告诉媒体。遗憾的是论文还未发表,他已走了. 这项研究对历史上最大的埃博拉疫情爆发初期的实况及来源有了清晰的描述和分析。研究人员一共从9978例感染埃博拉病毒的患者身上取得在塞拉利昂疫情爆发最初三周的病人的埃博拉病毒样本,分别进行基因组测序。分析基因的变化,他们的结论是,这种病毒或许在过去十年,就已经引入到西非中部非洲。 病毒感染疫情爆发最初是由一个人,一个来源,或一个库源的病毒所引发的,研究人员说,病毒从一个人迅速传播到另一个,再传给家人,而救护患者的医护人员在抢救患者时,无意中感染自己,她们当时都没有意识到这种致命性疾病的病因是感染力极强的埃博拉病毒。 研究人员解释说,该病毒是今年五月先从几内亚进入塞拉利昂, 最初感染者是一位传统的医护工作者,他在治疗几内亚疑似埃博拉感染的患者时不幸被感染上病毒, 死后被安葬在塞拉利昂。死者的埋葬很快在塞拉利昂国内引起连锁感染反应,最后触发流行病大爆发,因为参加了葬礼的13名妇女都感染了这种病。研究人员还发现显著变异病毒,并表示需要更多的研究来弄清楚这些变化的影响,以及可能影响到诊断性测试的准确性。 本文根据华尔街日报 Pharmalot博文编译, A Tragic Toll: Several Authors of an Ebola Study Died From… Ebola By BETSY MCKAY 文章摘要 研究人员已经对来自西非病人的99个埃博拉病毒基因组进行了测序,西非是有记录以来发生最大规模埃博拉病毒感染爆发的地方。他们的结果对埃博拉病毒(EBOV)在2014年爆发时是如何及何时进入人群的提供了见解,它们可能会指导控制埃博拉病毒的传播及了解治疗标靶的方法。过去的埃博拉病毒感染的爆发局限于中非地区,但2014年的爆发则是从西非国家的几内亚开始的,并接着蔓延至塞拉利昂、利比里亚和尼日利亚。与所有其它EBOV的爆发一样,有关的病毒株带有独特的基因变异。 为了对它们进行描述,Stephen Gire等人应用深度测序技术对来自塞拉利昂某医院的78名患者的99个埃博拉病毒基因组进行了评估。通过将2014年EBOV的测序数据与早些时候的EBOV爆发的20个基因组进行比较,Gire等人确定,今年的爆发可能是在过去的10年内从非洲中部地区传播而来的。研究人员说,与过去的爆发——在这些爆发中,对如感染的狐蝠等病毒储库的持续接触促成了爆发的发展——相比,此次的病毒爆发始于某单一人储库的交换。它接着通过持续的人与人的相互交往而传播,它可能是通过将来自几内亚的2个EBOV病毒世系引入塞拉利昂而传播到那里的。(Gire等指向在几内亚的一个与埃博拉病毒有接触的治疗师的葬礼可能是这些病毒世系传播的源头。)考虑到目前疫情中的高死亡率,像那些在此获得的EBOV样本的演化是有限的。这些样本对了解独特的病毒突变是如何能够影响2014年爆发的严重性提供了一个起点。 这些结果还表明,在疾病流行期间对病毒基因组进行快速测序如何能对疾病监控及指导有关治疗标靶的研究提供见解。尽管知道这些病毒序列没有即刻的治疗上的意义,但这一资讯对那些正在努力了解该疾病的科学家们是至关重要的。 引自丁香园 http://news.dxy.cn/bbs/topic/29016414
个人分类: 学术研究|6239 次阅读|2 个评论
一篇Ebola论文之沉重:六名作者去世
热度 115 Namychan 2014-8-30 07:21
最近一期《Science》上发表了一篇有关今年爆发的埃博拉病毒基因组测序论文,从其分析结果中推断了关于此次疫情的来源和传播模式: Genomic surveillance elucidates Ebola virus origin and transmission during the 2014 outbreak。 这无疑是一篇极为 重要的文章,这篇貌似与平常论文一样的文章却有着非同寻常的沉重故事。 这篇国际合作 论文有 58名共同作者,文章8月5号投稿,21号接受。 《Science》同时报道了 令人遗憾的消息:有六位共同作者没能看到论文的发表,其中,五名作者是在工作中因直接感染了埃博拉病毒而牺牲,一名是在文章后期因中风去世。 Ebola's heavy toll on study authors 。 我试图从下面作者名单群中找到这六位作者名字,还颇费了点时间。国际合作论文的作者众多,他们的名字太容易被忽略了。以黑框标出的去世作者有:Mbalu Fonnie,Alex Moigboi,Alice Kovoma,Mohamed Fullah,Sheik Humarr Khan 和 Sidiki Saffa。让人震惊和难过的是,他们名字后面有个共同点,都 注明 了 个“3”,即隶属于塞拉里昂凯内马政府医院(Kenema Government Hospital, Kenema, Sierra Leone-KGH),他们 是工作在抗埃博拉第一线医护人员和科技人员。 从“Supplementary Materials ”可以清楚了解到KGH的科研人员如何工作的。他们遵循严格的工作程序筛选可疑病例,准确记录并收集血液样品,分离血浆或者血清,原地提取病毒RNA并诊断 埃博拉病人 ,最后所有生物样品按严格要求冷冻空运送到美国哈佛大学供进一步分析研究。令人赞赏和敬佩的是,KGH本土科学家所做的PCR分析结果质量之高,与后来在美国哈佛进行重复检验结果完全一致,这里有一句简单描述话可以说明 凯内马 科学家是如何完成好他们的 工作的: “ All samples testing positive at the field site were found to be positive by qRT-PCR and sequencing at Harvard. Additionally, all samples testing negative for EBOV at the field also tested negative at Harvard.” 可 以想像,没有他们的认真,努力和牺牲,远在美国和英国的那些顶尖科学家们是无法得到可靠的病人血液样品,无法对埃博拉病毒的来龙去脉进行探索, 也就没有这篇重要论文了 。 这篇用一线工作者生命换来的文章读起来很沉重,科研有时要牺牲,但愿他们的牺牲能为人类早点战胜埃博拉病毒做出贡献。 借此谨向工作在抗埃博拉一线医护人员和科学家表示由衷敬意。 Ebola's heavy toll on study authors
66949 次阅读|237 个评论
抗埃博拉病毒临床预试设计建议
余亚纲 2014-8-28 15:39
抗埃博拉病毒临床预试设计建议 余亚纲 目的:在推荐蒿甲醚,去甲斑矛素“老药新用”的基础上,提出“老法新用”,“法”是临床用药设计的“方法学”。 内容:现代主流的医学方法是“循证”方法论,是:客观诊断数据, ∵/∴,决定着治疗方案。优势是药物直接针对病原。 中医的方法是中华自设的词符“辩症”(不是人文哲学的“辨证”),是:主张针对不同病情的症候群试用不同的药物治疗。已经形成系统认知。它的优势是已经有了三个动态的系统模式——伤寒模式,瘟病模式,血症论模式。 “老法新用”是“老药新用”向系统方法的提升发展。 1 ,志愿者病例选择:同环境,早期发病, 实验组1-3例, 对照组1-3例 因为目前尚无有效防治药物,所以不求统计意义,是统计的前期工作。 2 ,给药:实验组:蒿甲醚(同量,疗程参照抗虐);对照组:蒿甲醚+“辩症”药物(即:对症的辅助治疗药物和复方)。 3 ,“辩症”系统的具体建议: 依据埃博拉病毒病病情简介,埃博拉病毒病隶属中医“瘟病”,病程如下: 发病初期:高烧,呕吐。方用“藿香正气”,主要药物:紫苏(特点:解鱼,蟹等中毒),如需快速起效,可用肚脐给药。 中期:出现白虎汤“四大”症候,是埃病的“卫气”病情,我曾自用也介绍学友采用“白虎汤加味野菊花”治疗小儿流行性脑膜炎,可以不用抗菌素。但野菊花现无正品供应。 中晚期:埃病的“卫气”病程特点很短,特征是急转直下到达“营血”病程,埃博拉病毒病的疫区临床观察重要内容之一是找到出血斑点最早出现的体位和形态等特征。黑色人种不易在皮肤发现,可注意口腔,鼻腔痒痛与出血的并发,黑人手心,足心,少黑色;初生婴儿不黑,如观察婴儿可被感的时间,尚可间接了解埃博拉病毒病可否在母体产生抗体。是对该病免疫认识的前提。 晚期:多器官出血,是“瘟病”的“血热妄行”。很难治疗。应提前预防,是“犀角地黄汤”的适应症。主药是犀角,是国际保护动物,国内用水牛角代用,但疗效平平,《本草纲目》主张用牦牛角(十倍量)可以代替,疫区实验或可适用。
2543 次阅读|0 个评论
快速研制抗埃博拉病毒药物的策划建议 余亚纲 1,导致
余亚纲 2014-8-22 11:20
快速研制抗埃博拉病毒药物的策划建议 余亚纲 1 ,导致人群传染病流行的病原体多种病毒有三个共同的特点: 1-1 ,病毒必需侵入人体细胞生存繁殖, 1-2 ,病毒生存怕酸性环境或氧化 / 还原环境, 1-3 ,病毒变异。 2 ,因此,抗病毒药物应该对应这些因素开展研究措施。目前,媒体报道,美国采用小鼠研制出抗埃博拉病毒血清疫苗,初步人体使用有效值得祝贺,因为抗病毒血清是直接对应病毒病原的特异性疗法,快速有效,并且可以人群预防。但是任何药物都有缺点,抗毒血清的风险是血清异蛋白引发血清病,不同的工艺规格制品不同的种族和个体可发生致命的危险。 提示全球医药学界:抗埃博拉病毒药物的研制的策划应该是多样化的,多项并举,防治兼用,不要等待一种疗法和药物,要建立与病毒变异赛跑的快速理念。 3 ,我向全球医药卫生学术界和医药卫生管理界策划的建议快速研制抗埃博拉病毒药物的建议是:发挥天然药物老药的广谱抗病毒新用途,简称“老药新用”。初步具体药物和设计方案有三: 4 ,药物一:蒿甲醚等的同系物:是倍半萜青蒿素的 R-O-H , R-O-R , R-CO-OH 衍生物群 。 4-1 ,分子药物的“构 - 效”活性中心是 -o-o- , 它的两个孤电子对是制造细胞内氧化 / 还原环境对入侵病原生存繁育产生干扰。 4-2 , -o-o- 是黄花蒿植物光合作用的天然产物,人工合成困难。更大的缺点是不易被胃肠细胞膜蛋白转运进入细胞。经人工分子修饰保存活性结构衍生为蒿甲醚后,提升了分子被细胞膜蛋白转运吸收进入细胞的能力,提高了生物利用度,已经是全球抗虐的首选药物。 我们首选蒿甲醚“老药新用”于抗病毒的直接原因是:蒿甲醚同系物具备了抗病毒的要素,除抗虐功效外也具有广谱抗病毒的可行性。 4-3 ,蒿甲醚已是中国审批生产上市药物,有对疫区治疗和预防的物质保障。本文建议: 4-3-1 ,在疫区长期合法应用蒿甲醚预防疟疾的人群中,复察有无对埃博拉病毒接触者们的预防现象。 4-3-2 ,在疫区出现埃博拉感染早期发病人群中寻找志愿者试服蒿甲醚。蒿甲醚及其他同系衍生物已经具有了完整的向中国申报审批资料(包括:药学,药理学,毒理学,多期临床实验的数据资料)和批准文号,支持疫区医药管理批准人体试用。 病例选择:确诊为埃博拉病毒感染的早期患者。未用任何药物,无过敏史,无其他急 / 慢性病, 病历数和对照组;因为目前尚无抗埃博拉病毒阳性药,不设照组或选对症药药物对照。仿美国做法, 3-5 病例治治愈或减轻便是定性的结果, 参考“老药”用量,观察一个疗程。要求数据完整, 目的:对“老药新用”抗病毒直接做出临床判断,同时观察该药物毒副作用的种族差异。 5 ,在志愿者试用同时,起步该药物的抗病毒药理定性工作。方法:结合疫区临床诊断或采用抗病毒药物筛选常用的“人胚肾二倍体细胞培养”药理模型。对人体试用的辅证。同时药理模型也为药物的疗效提高(如:复方配伍,改变给药途径等)提供实验的空间。 6 ,同理,本文推荐的第二个“老药新用”抗病毒药物是“去甲斑毛素”,它是我国少有的天然物人工修饰全合成的抗癌药物。可被细胞膜吸收,分子中酸酐结构可被水解成双羧酸是干扰细胞内感染病毒生存繁殖的干扰环境因素。 7 ,其他候补的是土荆芥精油。也是天然萜类化合物,同样具有 -o-o- 结构和胃肠细胞膜吸收屏蔽现象,可利用分子结构不饱和键加成 R-O-H , R-O-R , R-CO-OH ,提高生物利用度。 8 ,多元化的“老药新用”策划是人类快速应对病毒病周期性高发,应对病毒变异特性的战略性准备。
个人分类: 策划建议|3088 次阅读|0 个评论
汤森路透发布埃博拉病毒病相关研发信息报告
ningbi 2014-8-21 18:06
在西非乃至全球,近期埃博拉病毒病防控形势严峻。汤森路透集团作为全球领先的专业信息服务提供商,发布了埃博拉病毒病的相关研发信息报告。报告介绍了埃博拉病毒病的基本情况,从诊断、预防、治疗和相关靶标等角度进行了阐述,详见附件或相关报道: http://thomsonreuters.com/press-releases/082014/early-stage-ebola-treatments 。 报告英文全文: 埃博拉病毒病相关研发信息报告(英文).pdf PHILADEPHIA, PA -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Science business of Thomson Reuters , the world leader in intelligent information for businesses and professionals, released a comprehensive disease profile on Ebola Virus Disease that includes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wo new treatments in the pipeline and two experimental candidates approaching development. Ebola deaths in West Africa have exceeded the 1,000 mark since ravaging Liberia. Practitioners in Britain were recently ordered to look out for symptoms of the killer virus to stop it from taking hold in the UK, with doctors receiving new guidelines on how to deal with suspected cases. Ebola Virus Disease is particularly lethal. According to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outbreaks have a fatality rate of up to 90 percent. There is currently no effective treatment. The Thomson Reuters Ebola Disease Briefing is available free of charge through its LS Research website, a resource providing researchers with the latest news on disease insights and developing treatments, through reports and biological pathway maps. This resource offers disease profiling and comparative data to the current drug landscape for clinically devastating, relevant diseases, such as Ebola. “Our LS Research resource is designed to place valuable scientific insights into the hands of researchers to offer new angles on understanding devastating diseases—not just as related to Ebola, but for other conditions that continue to compromise quality of life for people around the world,” said Jon Brett-Harris, managing director of Thomson Reuters Life Sciences. Through analysis using Thomson Reuters Integrity —an industry-leading resource providing researchers with reliable, detailed drug RD information across multiple disciplines— LS Research analysts identified two potential Ebola treatments in the drug pipeline: Sarepta Therapeutics’ VP24 expression inhibitor known as “AVI-7537” and Tekmira’s VP24 expression inhibitor known as “Ebola SNALP.” VP24 is believed to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Ebola Virus Disease, and may have an effect on the formation and replication of the viral genome. Scientists are now exploring the inhibition of this VP24 protein as a potential treatment to block the building and reproduction of the Ebola Virus genome. Both of these treatments are currently in Phase 1 clinical trials. The LS Research site also provides comprehensive information on the disease itself. There are also two experimental treatment approaches set to move into the pipeline. The first, ZMapp, a novel drug candidate in development by Mapp BioPharmaceutical, LeafBio, Defyru, the U.S. Government and the Public Health Agency of Canada (PHAC), is a cocktail of three different humanized monoclonal antibodies produced in nicotina plants that target the virus. The aim of this potential therapy is to halt the progression of Ebola; it was recently successful in treating two American healthcare workers infected by the outbreak in West Africa. The second is a vaccine candidate rVSVdeltaG-SWGP-2A-MFL being developed by the Beijing Institute of Biotechnology . It consists of a recombinant vesicular stomatitis virus expressing multiple regional fragments of the Ebola virus. To further support the efforts in the fight against the Ebola virus, Thomson Reuters BioWorld, an industry-leading biopharmaceutical news resource, has comprised a collection of articles highlighting the most innovative research in recent years and the latest updates to provide greater insight into the disease and the treatments in development. Visit BioWorld to view this special report. Visit LS Research to view the Ebola Disease Briefing and a variety of reports providing insights into other devastating conditions. Learn more about Integrity . Thomson Reuters Thomson Reuters is the world's leading source of intelligent information for businesses and professionals. We combine industry expertise with innovative technology to deliver critical information to leading decision makers in the financial and risk, legal, tax and account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science and media markets, powered by the world's most trusted news organization. For more information, go to www.thomsonreuters.com . Beijing Institute of Biotechnology,应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
个人分类: 文献情报|3679 次阅读|0 个评论
埃博拉,比战争还可怕的人类灾难
jiahailu 2014-8-19 09:49
埃博拉病毒病 ( Ebo la virus disease, EVD ), 又名埃博拉出血热 ( Ebola haemorrhagic fever, EHF ),属致死性传染病,部分型别感染的病死率可高达 90% 。该病于 1976 年第一次出现在中非大陆(刚果人民共和国的埃博拉河流域以及苏丹地区),在其后的 40 多年间,先后数次卷土重来,继艾滋病、疟疾之后成为非洲人民又一挥之不去的梦魇。然而,灾难远不止于此。今年 3 月,在几内亚东南部的丛林地区就报告发生了 49 例埃博拉病毒病例,病死率 59% 。随后该病不仅在几内亚境内不断蔓延,还波及到临近的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和尼日利亚等国。据 WHO 统计,截至本月 15 日,以上西非四国共发生确诊病例 1310 例,死亡 712 例,病死率达 54% ,超过 2000- 2001 年发生在乌干达的疫情 ,成为迄今为止该病最大规模的一次暴发。且其流行态势愈演愈烈,仅在本月 12- 13 日两天 , 就出现了共 152 例新发病例(包括确诊、可能及疑似病例),其中 76 例为死亡病例,暴发的震中也从几内亚转移至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这一方面证明了埃博拉病毒较强的人际传播 能力及毒力,另一方面也显示出高度发达的现代人类社会在防控该类传染病方面的失能和无力。尽管 EVD 的流行目前仍局限于非洲地区,但未来该病是否会对全球公共卫生带来威胁仍属未知。 EVD 的病原学特征 埃博拉病毒与具有相似症状,且同样在非洲地区流行的马尔堡病毒同属单股负链 RNA 目、丝状病毒科,二者分属埃博拉病毒属和马尔堡病毒属。其中,埃博拉病毒属又分为 5 个不同的基因型,即本迪布焦型( Bundibugyo ebolavirus , BDBV ) ,扎伊尔型( Zaire ebolavirus, EBOV ) ,莱斯顿型( Reston ebolavirus, RESTV ) ,苏丹型( Sudan ebolavirus, SUDV ) 和塔伊森林型( Taï Forest ebolavirus, TAFV ) 。 B DBV, EBOV 和 SUDV 主要与这几十年非洲反复暴发的 EVD 有关。而 RESTV 主要出现在菲律宾和中国,可以感染人类,但目前尚无发病和死亡报告。 E VD 的潜伏期差异较大,为 2- 21 天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流行病学控制的难度。典型的症状和体征是突发性发热、剧烈无力、肌痛、头痛和咽喉痛,与疟疾或登革热类似。随后出现呕吐、腹泻、皮疹和肝肾损伤,在某些情况下,并发内出血和外出血,进而出现肾衰、呼吸困难、低血压、休克和死亡。从出现一般症状到重症往往进展迅速。感染者在潜伏期不具有传染性,一旦发病,患者即具有传染性。该病只能通过实验室检测加以确认,会出现白细胞计数及血小板计数的下降,肝酶水平的升高。 由于 EVD 较高的致死性,美国 CDC 将其列为 A 类可能的生物武器战剂(该类战剂以人际传播、较高的致死率、可在人群中造成恐慌以及无特效治疗措施为特点), 在四级生物安全水平的实验室中进行研究。 人兽共患的 E VD 及其传播特征 目前的研究表明,人类最初感染 EVD 是密切接触了感染动物的血液、分泌物、器官或其他体液。这些动物包括非人灵长类动物如猴、大猩猩和黑猩猩,以及其他哺乳动物包括果蝠( 狐蝠科 ,一种以水果为生的热带大蝙蝠)、森林羚羊和豪猪等。这些动物在非洲的热带雨林中非常常见,而当地人又有食用这些丛林肉类( Bush meat )的习惯。通过处理患病或死亡动物而感染的人类,将病毒引入社区,进而造成大规模的人际传播。感染通常发生于直接接触患者受损并带有血液的皮肤黏膜、体液或分泌物(粪便、尿液、唾液和精液)或间接接触被上述感染性物质污染的衣物、寝具或针头。只要血液和分泌物中含有病毒,该患者就会持续有传染性。例如,从该病中恢复的成年男性的精液仍有长达 7 周的传染性。然而,不同于 SARS 冠状病毒及流感病毒的大规模暴发流行,该病并不通过空气进行传播,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该病的传播风险。但卫生服务的直接提供者,密切接触者(家人或其他)以及丧葬仪式中直接接触尸体的送葬者容易成为本病的高危人群。 埃博拉病毒的起源目前仍然未知 , 但基于已有证据 ( 在 EVD 流行区域的丛林中发现果蝠体内存在与流行株高度同源的埃博拉病毒核酸片段 ), 埃博拉病毒的保存宿主很有可能是果蝠 ,但有待进一步研究。 当前 EVD 的防控难点 本次在西非暴发的 EVD ,主要是由于人与人之间的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造成的。而基于我们对埃博拉病毒本质的理解,结合非洲地区的社会经济学特点, 多种因素构成了当前 EVD 的防控困境。 1. 目前尚无许可的治疗 EVD 的药物或预防可用的疫苗 。尽管在美国和加拿大有几种候选的药物和疫苗已经在动物实验中取得令人鼓舞的成效,但离临床试验和上市仍有较大距离。这使得对 EVD 的防控工作步履维艰,同时增加了公众的恐惧。此外,国际社会向相关组织施加压力,探讨在流行地区应用尚未批准上市的实验性药物的伦理学问题,如管理不当,势必给流行地区带来新的健康风险。例如最近美国 NIH 声明其正与 FDA 合作,以加快一种对非人灵长类动物有效的实验性疫苗在今年九月进入一期临床试验。 2. 与历史暴发的不同 。 本次暴发的 EVD 为病死率最高的扎伊尔型,且是该病首次在 西非暴发 , 首次在首都城市暴发 。 截至目前 , EVD 已经在流行地区的三个首都城市暴发,其中包括非洲最大的城市,尼日利亚首都拉各斯。 7 月一名美籍利比里亚人乘飞机降落于拉各斯,随后发病并死亡。截至本月 15 日,尼日利亚已有 11 例确诊病例, 4 例死亡。这表明 EVD 存在通过航空运输传播至全球的风险。 3. 流行地区医疗卫生资源极为有限 , EVD 在西非的蔓延速度已经超过其防控部署能力。 无国界医生组织( Médecins Sans Frontières , MSF )将这近 6 个月的疫情暴发描述为“失控”,入院病人不断增加,过度消耗的医务工作者仍然要远赴偏远地区寻找拒绝寻求帮助的患者,该组织的处理能力已经达到极限。利比里亚的形势尤为严峻,人道主义组织表示,那里基本没有可以应对的能力。 4. 对疾病性质及传播特点广泛的无知、误解和恐惧,使得防控工作变得异常复杂 。由于恐惧医务工作者将病毒引入社区,某些社区居民抵抗、拒绝接受援助,甚至以暴力威胁国际援助小组。在一些地区,传播悄无声息地进行。患者因不愿死于隔离病房,远离朋友和亲人的照顾,选择藏在家中或求助于传统医药,而不是到当地医疗机构寻求医治。而对于,呈现 EVD 症状的病人而言,立即就医对于提高生存率和有效控制疾病传播非常关键。 5. 抗击 EVD 前线的医务工作者的生命威胁令人担忧 。 在治疗及照料 EVD 病人的过程中 ,已有 超过 100 名医务工作者感染, 60 名死亡。其中一名医生 Sheik Umar Khan 在塞拉利昂治疗了一百多名患者。可能是由于在照顾病人过程中未穿戴个人防护装备或未能合适地实施感染防控措施。世界医学会报道很多直接处理暴发疫情的初级医生并没有被提供基本的防护装备。 6. 流行地区特殊的丧葬习俗是疾病传播的重要危险因素 。在土葬过程中,送葬者与尸体的直接接触在埃博拉病毒的传播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面对当前复杂严重的形势 , 对 EVD 的应对主要着眼于增加卫生资源的配置、加强卫生宣教等应急处理措施。例如,本月 1 日, WHO 带领国际社会启动了一项一亿美元救助计划以控制疫情。该计划呼吁部署更多的医生、护士、流行该病学家以及社会动员专家。对卫生系统所有层次的卫生服务提供者,包括医院、诊所和卫生站,进行必要的关于疾病性质及传播特点的培训,强调严格遵守推荐的感染预防控制措施。如在照料患者或死者时,使用合适的个人防护衣和装备,进行彻底的清洁、有效的废弃物处置可以大幅降低感染风险。同时西非的领导者们也开始通过关闭边境和检疫影响严重的地区来加强对疫情的控制工作。利比里亚总统强制地区和国家领导走出去与埃博拉斗争,通过组织社区会议,敦促当地居民协助医务工作者并在出现症状时立即就医等。 EVD 对于人类社会并不陌生,然而几十年过去,我们对其了解和控制依然非常有限。在积极应对当前流行态势的同时,我们不得不思考是什么造成如此大规模的暴发?我们准备好去应对未来更大的威胁了吗?源头控制是人兽共患病防控的关键。 EVD 作为典型的人兽共患病,我们研究其在动物世界的真正起源,监测其在人类和非人灵长类动物及其他哺乳类动物中的传播流行规律,对于实现源头控制具有重要意义。这就需要公共卫生和兽医领域的专家共同合作,在 One Health 的框架之下 ,更好地解决这一复杂问题。
个人分类: 科学探索|4468 次阅读|0 个评论
埃博拉、萨斯、甲流等其实都是正宗生物武器
热度 4 laserdai 2014-8-17 05:10
注意到两篇博文: 王守业 : 埃博拉病毒会是理想生物武器吗? 林中祥 : 我对孙学军一博文的第一反应 突然认识到,其实,埃博拉、萨斯(非典)、甲流(猪流感) 等其实都是正宗的生物武器。 1。正如林博主所言,生物武器生产和开发很容易,施放更容易,必然是今后厉害大杀器的上品。 想对而言,热核武器太麻烦太费时,将被逐渐弃之不用甚至淘汰。因为大的热核武器的杀伤力很强大,瞬间可以破坏一个大城市,其后续的残留辐射效应延续几十年到上百年,甚至变成无人区,跟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一样。后来也有了战术核武器一说,就是小型化的核武器。并且,施放核武器需要火箭/导弹,在现在严密监视下的太空,施放者很难逃出监测范围,暗中使用完全不可能。 2。生物武器也应该分为剧烈和轻柔两类,前者如炭疽,霍乱,鼠疫等, 他们的破坏效应非常显著,比如二战中日本731部队对中国的使用,以及朝鲜战争中美国的李奇微细菌将军对中国志愿军的使用等;后者轻柔生物武器可以是埃博拉,萨斯,甲流,流感等。 3。轻柔生物武器的破坏性不是杀伤生命,而在于严重打击经济。 一旦某个传染病在某地爆发,必定受到世界的严格的隔离,人人只求自保和活命,相关的经济活动嘎然而止,因此严重受到打击。 大家都很清楚2003年的那场萨斯(非典)对中国大陆经济发展的破坏,其实对香港社会和经济的破坏性更大,远大于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 至于2009年起源于墨西哥的那场猪流感/甲流对北美产生的破坏作用也非常巨大,中国当然受到殃及。本博主那此因为旅途发低烧,在广州海关被扣留了大半夜,即将黎明才被放走。 这次埃博拉病毒爆发, 必然对西非的经济打击非常大,因为正常的经济活动几乎被全名停顿。如果,这是这是一场有意的生物武器攻击,发生在某个经济活跃国家,严重的后果用脚指头都能想清楚。 4。 轻柔生物武器可以暗暗施放,神不知鬼不觉,事后完全查不出肇事者。这一点不用解释了。 总结,王博主好像是纯粹的军事迷,其观点不值得推敲。利用轻柔生物武器打击某些经济活跃地区的经济发展,应该早就上了某些世界警察和同伙的日程表上了。 别无他意,提醒一下。这来自一个真正物理学家的简单思维。
个人分类: 科普|4696 次阅读|16 个评论
青年学儒,中年学道,老年学佛,一生学科学
热度 1 sheep021 2014-8-12 18:21
原文地址: 青年学儒,中年学道,老年学佛 活到老,就要学到老,知识有很多的种类,到了知天命的年龄,对中国几千年的文化才有了初步的认识与体会,才体会到儒,道,佛的精髓!对人生的帮助。可谓人生的精神食粮! 一、青年学儒 青年学儒,就是人在青少年时期,学儒是一个必修阶段与过程。我这里讲的学儒,是一个概括性的,并不是指儒家经典,是指进入学校,学文化,接受学历教育。在孔子创学堂之前,是不许老百姓的子女学文化知识的。只允许贵族(即特权阶层)为其子女聘老师到家中任教。后来,孔子创立学堂,收弟子三千,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教育观,开教育之先河。是对历史的一大贡献! 现在的学历教育,也是施行有教无类的,即提出全民教育,在教育面前,人人是平等的,但学历教育其实质是一个教育的选拔过程,灌输的知识是一样的,最后是一个淘汰赛!比什么?其实质就是比理解,记忆,与创新,发挥的能力! 但孔子的儒家学说的精髓始终惯穿于学历教育之中,《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我日三省我身》就是讲的自身修养与学习的方法,自身修养及学习到什末程度呢?要附合,礼,义,廉,耻,忠,孝,等的要求。学这些的目的,就是因为孔子总结出了,《学而优则士》《劳心者治人》的这个人间规律!孔子看透了人间是没有平等的,是一个《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换句话就是聪明者治,欺,老实者,的社会。所以,就要弟子努力学习适应与应酬社会上层的礼,义,廉,耻,忠,孝。苦心教其如何伪善,如何钻营,日后做官的知识,待日后真的做官了,就可《克己复礼》了,任由自己随心所欲了! 现在,无论权贵与百姓,望子成龙,是每个做父母的心愿,所以,青年学儒是学进取,学钻营,是望子成龙的必需阶段与必需知识,只学数理化,走向社会不会说话,一门文科好,走向社会吃不饱,文,理,儒都学会,将来一定做权贵! 二、中年学道 青年学儒,为的是望子成龙,但是,成龙的有几何?难道是投入不够吗?难道是其人不学吗?成功者洋洋得意,得意自己的聪明,狡诈与努力!底层百姓抱怨社会的不公与懊悔自己过去的不足。残苦的现实社会就像一条权贵的船,已在船上的权贵想永远座在船上,船下淹淹的百姓揭立向船上爬去,于是,权贵就动用家丁,维护船的正常航行!世上没有真理,没有对与错,只有需求,只有强与弱!每个人都想追求利益的最大,追求不到的只有一生的无奈! 中年学道,道学,就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一,现称道教,是一种说教,初有人类之时,是后人为感恩祖辈的一种祭祠活动,时而久之,祖辈在天之灵为庇护后人而传受的趣吉避凶的方法。原始的道教比教杂乱,只突出一个孝字,后人张道陵总结和创立了系统的道教,它是解释宇宙,太空,人间万物,人生,的一门规律学。其核心是在孝的基础上又加一个善字,不争,不为,与人为善,而得其善!妙哉!!!社会就和谐,稳定了。道学的独善不争,本想是施善得以善报,可权贵心中暗喜,你善,我不善,天下利益我全沾!!所以,天下还是不和谐!道学又以不争为准则,探讨了阴阳五行,趣吉避凶的各种方法,以达到天下万物为我用之原则。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人生的苦辣酸甜,社会的残苦,家庭的责任,往往在百思不解后,在心中自问很多为什么?种瓜不得瓜,一样得努力,不一样得结果,时代的解释已不能自圆其说,中年学道,道学能解释每个人的基因,遗传不同,生长期的地理位置不同,而遭遇不同,再以阴阳五行来趣吉避凶。特别是在培养后代,道学有其独特的见解与方法。 道学中有神,神是什么?神就是中国人几千年来死去的祖先中的极少数人的灵魂。是神传受了阴阳五行,解释了太空,人生基因的不同,轮回的不同,传受了趣吉避凶的方法。神为了庇护华人的后代,是以善为说教的。神善到何种程度呢?善到不分恶人,权贵,百姓,一概都愿帮,因他认为,好人,坏人,都是神的后代,都要庇护!所以,神帮百姓进入权贵,帮权贵更权贵。有时,也有越帮越乱的现像!人到中年学道,就可感受到神,做为华人祖先的用心良苦!也可感受到神为他的后人来到人世间受到磨难的无奈!!所以,做为中国人,只有对神抱以敬仰之情,也算是对自己的祖先的一种孝心吧! 三、老年学佛 人到老年,由于一生的阅历太多,感兴趣的事就不多了,新潮的轮回已不消往顾,回忆往事,一生的磨难,只剩下感概与无奈!向前看,只有死路一条,穷贱福贵都已体会,已不追求。已感受到四大皆空的真蒂。可死,是福?是祸?是可怕?是从容?还是未知!佛学可帮你解释。 佛学,释迦摩呢是在印度本土祭祠学说的基础上,总结而又创立的一种说教,他对太空,人生轮回的解释是业,缘,两个字,佛学的理论相当的深奥与繁多,从释迦摩呢的小乘佛教到大乘佛教,流派很多,理论精湛,但学习与操作起来却很简单,最简单的要数净土派,只用一句阿弥陀佛就可以了。而禅宗可以帮你了解太空,人生,福祸的因果关系。用佛学的说法是他解释了生与死的大问题!人死了会不会痛苦?死了去哪里?要在活着时就要搞清楚。一个老年学佛的人,一般都可知道自己的去向! 人生如梦,转眼就是百年,人生最怕的是寂莫,所以,活到老,学到老。有所事事,探讨人生,探讨大自然,体会最大的价值,体会最大的乐趣。 PS: 以上为转载,总结的挺好不过,感觉还要加一句“一生学科学”。 埃博拉病毒肆虐非洲。美国人有药,但以“尚未临床试验”为由,谢绝提供。这让非洲人民情何以堪,这让世界人民情何以堪。 谢天谢地,中国也有! 而且可以无偿援助。全世界释然,非洲人民释然! 这就是科学的威力!也是良心的发现——科学一定要掌握在有良知的人手里,否则将是一场灾难。 上天入地下海,乃至日常生活,都离不开科学了。学到老,活到老,一生都要学科学,呵呵. 儒\道\佛解决的是精神层面的问题,科学,解决的是物质层面的问题。 精神与物质,绝非“物质第一,精神第二”,或“精神第一,物质第二” 这么简单。而是相辅相成,相互包含又相互独立,是对立的统一。对于一个人,一个国家来说,缺一不可。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111 次阅读|1 个评论
太阳黑子活动或是埃博拉病毒暴发的根源
热度 3 qujiangwen 2014-8-12 14:41
太阳黑子活动对新发病毒性传染病发生的影响.pdf 新发传染病的发生有其本身的规律,只要掌握其特点,就可以做到准确的预测预警。 论文 太阳黑子活动对新发病毒性传染病发生的影响(见附件) 末尾警示到,太阳黑子极值年或者前后一年是新发病毒性传染病发生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2013年为预测中的太阳黑子峰值年,根据太阳黑子活动激发新发病毒性传染病的最新理论,2012-2014年全球很可能会发生新发病毒性传染病,需要提前加强监测预警以及应急准备。2013年年底和2014年年初,太阳黑子活动频繁,个人认为,西非地区自2014年2月陆续出现的埃博拉病毒或与太阳黑子活动有关,本人观点仅供参考。 近年来世界上多个地区发现了此前从未出现过的新型病毒,非典,禽流感,甲型H1N1禽流感,人感染H7N9禽流感,中东呼吸道综合症,一个个新发传染病的出现令我们的神经时刻紧绷。许多医疗专家担心,5年内可能爆发20世纪早期西班牙流感式的“末日瘟疫”,给人类带来一场浩劫。 无论是1918年至1919年造成全球5000万到1亿人死亡的西班牙流感,还是近几年出现的禽流感、猪流感,最初的病毒都来自动物身上。从动物传播到人类身上的病毒容易引发瘟疫大爆发,因为这种病毒往往令人类措手不及,难以预防,而且扩散迅速,感染死亡率也非常可怕。 英国病毒学教授、流行病权威专家约翰·奥克斯福特(John Oxford)警告称,一场源自动物病毒的瘟疫可能在5年内爆发,引发灾难。 奥克斯福特认为,“末日瘟疫”可能首先由野生动物或家禽传播给一个人,随后由此人通过咳嗽或打喷嚏将其传给家人、朋友以及周围人群,最终通过飞机、铁路、公路以及海洋传播到全球。在科学家确定病源前,或许已经有无数人发病死亡。 由于现代技术和人口增长,人畜共患病的威胁比以往更大,便利的交通可以将新出现的人畜共患病迅速传至全球。这种传染病大爆发只要发生一次,人类或许就会被终结。 首先回顾一部电影。1967年,非洲。扎伊尔莫他巴河谷的雇佣军兵营中流行了一种奇怪的疾病,人员不断死亡。美国军医抽取了感染血样后,乘坐直升机离开。傍晚,另一架直升机飞来投下了巨型炸弹,整个兵营在一瞬间全被毁灭,只有惊恐的白脸猴在附近的树林中尖叫着……。 好莱坞大片《恐怖地带》的场景让不少人心有余悸:美国病毒专家奉命调查非洲的神秘致命病毒,发现已有人因走私非洲野猴而将病毒传入美国,并在加州小镇中迅速蔓延。他一方面追查带病猴子的下落,另一方面则要应付军方的最后通牒。将军已奉命用燃烧弹毁灭整个小镇,以防病毒扩散危害全国。在《恐怖地带》的前半部分,也就是病毒传播的一段,不少染病者七窍流血、五脏六腑全部溃烂的场面非常惊悚。 该片是以当年的一段真事为原型编剧成的,所以极具真实感。在片中肆虐的病毒是“马尔堡”病毒,又叫“青猴病”, 与埃博拉病毒同宗, 它最早在1967年被确认。当时,德国中部马尔堡市实验室的工作人员,接触了一只来自乌干达的非洲长尾青猴,而感染上了这种病毒,故马尔堡出血热也称为青猴病。就根据这段事的来历,美国华纳在1995年推出惊悚大片《恐怖地带》。电影见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n2ycYo2Tpjs 而世界卫生组织8月8日拉响埃博拉疫情“全球警报”,呼吁国际社会向西非疫区提供援助。世卫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说,西非地区埃博拉疫情“ 严重且反常”, 是“近40年来这类疫情最复杂的一次暴发”。 世卫组织6日至7日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紧急闭门会议,磋商应对方案。世卫组织8日在声明中说,此次埃博拉疫情是“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病毒的进一步国际传播将造成“尤其严重”影响,而“协调一致的国际应对措施,对阻止和逆转埃博拉病毒在国际范围的传播至关重要”。 医疗援助团体“无国界医生”先前提醒,埃博拉疫情在超过60个“热点”地区暴发,已经“失去控制”。美国卫生部门7日说,埃博拉病毒“必然”会传播至西非以外地区。 2012年,一个关于2013年前后全球可能爆发新发病毒性传染病的警告被发出。 电影《2012》描述了 强烈的地震、巨大的火山爆发,各式各样的自然灾害让地球瞬间成为人间地狱, 美国电影《2012》中的画面至今让人心有余悸。电影场景虽属虚构,但故事的起因却是一个风靡全球的观点——2012年是太阳活动高峰年。电 影《2012》里的海啸、 地震、火山爆发等场景对很多观众造成了震撼, 描述了很多关于人类灭亡时的情景, 但是唯独没有描述传染病大流行可能造成人类的灾难。 实际上传染病的大流行特别是新发传染病对人类的生存发展一直也有很重要的影响。比如1918年流感大流行,造成世界上至少5000万人死亡;20世纪的另外两次大流行也给人类带来毁灭性打击。 在世界历史上,黑死病鼠疫曾发生三次大流行,死亡人数数以千万计。第一次发生在公元6世纪,从地中海地区传入欧洲,死亡近1亿人;第二次发生在14世纪,波及欧、亚、非;第三次是18世纪,传播32个国家。14世纪大流行时波及中国。1817-1923年的百余年间,先后有过六次霍乱世界大流行,均从恒河下游三角洲地带向外扩散。第七次霍乱世界大流行自1961年开始,历时三十余年,这在霍乱流行史上是空前的。 2003年的非典疫情给世界特别是中国留下的阴影仍然挥之不去,新发传染病的防控任重而道远! 太阳黑子活动对新发病毒性传染病发生的影响。 目前 科学界认为新发病毒性传染病的出现主要与人类乱捕乱杀野生动物、动物贸易、新农田开垦、城市化进程、人口的快速增长、国际旅游、人口流动、气候变化以及便捷的交通条件等人类活动或生态学因素有关 ,然而新发病毒性传染病一般只出现在特定的年份,这意味着在这些特定年份一定出现了某种不同寻常的因素,并对传染病的发生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因此,只有找到影响传染病发生的决定因素,才能找到新发病毒性传染病发生的根源,从而根据决定因素对未来的新发病毒性传染病进行科学预测和预警。 太阳黑子极值年或前、后一年新发病毒性传染病的发生率( 57.14% )高于其它年份的发生率( 24.00% ),而且 Logistic 回归结果显示 OR 值为 5.60 ,提示太阳黑子极值年或前、后一年是新发病毒性传染病发生的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 太阳黑子数与太阳的活动密切相关 ,在太阳黑子峰值年前后,太阳活动到达高峰 , 耀斑出现的次数最多 , 耀斑辐射出的大量的紫外线、强 X 射线,以及宇宙线和非高能粒子。而 宇宙射线与太阳黑子相对数呈显著的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844,这主要是由于 当太阳处于活跃期的时候,太阳周边的磁场就会变强,来自太阳系外的宇宙射线也会被太阳磁场所遮挡,从而使照射到地球的宇宙射线大大减少;但是如果太阳处于低谷期,则太阳磁场变弱,照射到地球上的宇宙射线自然也就变多 。目前已发现的大 部分新发病毒性传染病的病原体是具有高变异率的 RNA 病毒,对病毒的基因组来说,点突变,基因重组和基因重排被认为是导致新发病毒性传染病出现的三种基本的变异机制 。太阳辐射和宇宙射线对容易变异的新发传染病病毒来说,本身就是自然界中点突变的一种物理性诱变因素,可以直接导致新发病毒的出现。另外,多重感染再复活以及交叉感染再复活是导致病毒基因重组和基因重排的重要机制,例如,实验室采用紫外线以及 γ 射线等辐射分别使流感病毒实现了多重感染再复活以及交叉感染再复活 ,同时也初步证明了新发病毒性传染病的发生可能与太阳黑子和宇宙射线有关。另外 , 太阳的活动对地球气候有重要影响 , 引发 飓风 、暴雨和严寒等严重气候异常 , 并最终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 。大部分新发病毒性传染病 在自然界存在野生动物宿主, 而气候异常可以影响动物的迁徙模式或改变它们的栖息地,进而增加与人类和牲畜接触的机会和患病风险。例如,刚果暴发的致命的埃博拉出血热被证明与迁徙果蝠的大量涌入有很大关系;而马来西亚和澳大利亚的尼帕病毒和亨德拉病毒的暴发与此前迁徙的果蝠的栖息地的改变有关,这些果蝠之前为了寻找暂时的食物来源而进行迁徙,如今它们在终年提供水果的果园定居下来,果园的位置让这些果蝠接近了猪和马,并增加了将病毒传播给人类的风险 。 某些作为流感病毒重要储存宿主的候鸟的迁徙方式和迁徙路线也可能会受到太阳黑子和极端气候变化的影响而延迟抵达迁徙地 ,途中迁徙时间的增加可能会导致当地鸟类数量的急剧增加,而高密度的鸟类可能会因为竞争有限的食物来源而增加迁徙鸟类与其他野生或者家养禽类的接触,进而增加这些禽类体内存在任何一种流感病毒之间重组的机会;在候鸟迁徙路线上的生活水源,也可能会受到这些鸟类携带病毒的污染,从而传播给包括猪在内的其它动物。 大部分新发病毒传染病 在自然界存在野生动物宿主,在太阳黑子极值年附近,人类如果不断通过各种活动接触携带某些病毒的自然界野生动物或者它们的排泄物,宿主的病原体 就可能通过基因重组或基因重排等方式突破原有物种间的屏障,从而成功的在人间引发新发病毒性传染病的流行。 本次研究显示 太阳黑子极值年或前、后一年是 导致 新发病毒 性 传染病发生 的一个重要的决定因素,因此,可以根据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和宇宙射线监测资料来科学的预警未来可能出现的新发病毒性传染病,而且这种预警方法所需要空间信息全部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不需要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非常经济实惠。目前,天文物理科学家已经可以准确地预测未来的太阳黑子活动周期 。 2013 年为太阳黑子峰值年,根据太阳黑子活动激发新发病毒性传染病的理论, 2012 — 2014 年全球很可能会发生新的病毒性传染病,需要提前加强监测预警以及应急准备工作。
个人分类: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577 次阅读|8 个评论
抗埃博拉病毒药物研究文献调研
热度 1 jiaxf 2014-8-11 15:05
2014 年 埃博拉疫情: WHO 最新公布的数字显示,截至 8 月 6 日已造成确诊或疑似病例增至 1779 例, 961 人丧生,其中实验室确诊 1134 例(接近 1979-2009 年全球总感染数 2313 例)。 全球至今尚未研发出安全、有效的疫苗或抗病毒感染药物。尚无特异性治疗药物,干扰素和现有抗病毒药物均无效,目前仍只能采用对症支持治疗。 文献调研:埃博拉病毒相关研究较少,迄今 PubMed 共收录 992 篇相关论文;埃博拉疫苗研究国际研究更少, PubMed 收录埃博拉疫苗研究论文仅 82 篇。 一、埃博拉病毒预防/治疗新方法进展 Choi JH 等 2013 年详细总结了埃博拉病毒预防治疗的新方法( Emergingtargets and novel approaches to Ebola virus prophylaxis and treatment )。该文献主要结论如下: 抗埃博拉病毒药物研究包括以病毒蛋白为靶标的疫苗研究和抗病毒感染小分子研究。 1. 以埃博拉病毒蛋白为靶标的疫苗研究( Vaccine Targets: Ebola Proteins ) 主要包括两种:①重组腺病毒和质粒 DNA 载体疫苗( RecombinantAdenovirus and Plasmid DNA-Based Ebola Vaccines );② 减毒活疫苗( Live Attenuated Virus-Based Ebola Vaccines )。初步 研究证实重组腺病毒载体疫苗可用于埃博拉病毒接触前 / 后的保护。 当前临床前测试的候选疫苗如下: 表 1 目前在灵长类动物体内测试的埃博拉疫苗 如上表所示:当前临床前测试的 7 类疫苗,分别为 rAd5 , rAd26prime/rAd35 boost, VSV , HPIV-3 , VEE 和 VLP3 ,靶标蛋白为埃博拉病毒 GPNP 和 VP40 。在灵长类动物均具有预防感染效果, VSV 测试证实有治疗效果。 埃博拉疫苗发展展望:研发含有多亚型埃博拉病毒抗原序列的多价疫苗是今后主要发展方向。 2. 抗病毒分子研发(Anti-Viral Molecules) 当前研究的抗病毒分子主要包括如下 4 类,病毒入侵和免疫逃逸小分子抑制剂、病毒复制阻断化合物、炎症调节因子(用于控制病毒感染症状)和凝血调节因子(用于控制病毒感染症状)。在研候选物质如下: 表 23 当前在研抗病毒物质(啮齿动物感染和灵长类动物感染模型) 其中表 23 所示在啮齿动物感染模型中研究的抗病毒物质共 7 类,在灵长类动物感染模型中研究的抗病毒物质共 6 类,其作用靶标涉及活性氧自由基( ROS )、 L 聚合酶、病毒糖蛋白 GP 、组织干扰因子等。在研物质在动物试验中显示出较好的预防病毒感染效果,部分显示出治疗效果。 US FDA 已经批准了 PMOs:AVI-6002, AVI-6003 (anti-sense phosphorodiamidate morpholino oligomers) 和 LNP/siRNA:TKM-Ebola (lipid nanoparticle/small interfering RNA). 两个小分子治疗药物用于 I 期临床试验和试验性新药应用( InvestigationalNew Drug applications )。 3. 未来研发方向:研发抗埃博拉病毒感染的小分子药物。药物包被和分散系统研究是关键。 研究发现小分子药物治疗埃博拉线病毒出血热有诸多缺点,如血清半衰期短、在靶组织中生物利用度较低。抗病毒活性物质或疫苗的物理形态和药物代谢系统特点是今后研究重点。通过对有效成分的包被,可保持结构完整并不被酶分解,从而提升有效性,降低毒性。 将黏膜附着 / 吸收增强剂、脂基载体、组织相容性高分子聚合物等作为药物包被是未来研究方向。 二、总结 当前抗埃博拉病毒感染药物研发包括两个方向,分别为疫苗研究和抗病毒感染小分子研究,疫苗的研究明显快于抗病毒感染小分子的研究。 虽然部分疫苗已进入早期临床研究阶段,但是免疫应答持久性等相关研究依然缺乏。未来疫苗研发将采用基因芯片 / 蛋白组学 / 代谢组学 / 电脑模拟等新方法确定免疫保护应答;而高通量筛选技术的应用将大幅提升抗病毒分子有效性的筛选。 暂未发现我国在抗埃博拉病毒药物研究领域研究成果。 来源参考文献. Choi JH, Croyle MA. Emergingtargets and novel approaches to Ebola virus prophylaxis and treatment . BioDrugs .2013 Dec;27(6):565-83. doi: 10.1007/s40259-013-0046-1. 附注:博主非该领域专业,仅供参考。
4940 次阅读|1 个评论
埃博拉如何治,如何防?
热度 1 jiahailu 2014-8-9 02:32
这几天埃博拉病毒横行霸道,很多科学家的朋友问我怎嘛没有你的声音,我无言以对。目前千人病例90%死亡和非典相比那可是小巫见大巫。谁能够认为埃博拉是哪一位科学家的朋友呢?HIV还给人有点时间去推脱,现在呢?我因为在非典做点马血清(实际上应该叫做具有超过1:5120中和抗体( neutralizing antibody) ,何为中和活性?)其实也没用上,被香港的朋友作为“宝贝”。 现在是,作为传染病,在对科学家研究者没有威胁之前,都可以扑汤蹈火,但有了接触都死亡的可能,有谁还为之付出呢? 抗体出现了惊人效果,这也说明作为病毒感染的抗原也有特异的治疗方法,但需要抗体。抗体从哪来? 初步的证实病毒激发的抗体可以救人?这也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如何获得抗体,尤其是具有中和活性的抗体? 回想一下狂犬病病毒感染,死亡率达100%,埃博拉90%。 狂犬病的流行感染因为马血清的贡献而停步? 埃博拉呢? 不要因为抗非典的马血清没有用处?因为当时让我去了北京,制定了抗非典马血清的规程,而我没有获得任何经费,这一点就像“你懂得”的道理一样的,因为获得了经费的人制造的马血清和我一样没有用,尽管中活活性不见得比我高? 埃博拉呢? 抗体一定管用。 要做啊? 为何不做? 太危险了,需要大量抗原。 抗原是什么?病毒 病毒灭活是抗原? 我认为懂得病原微生物的专家应该起来。 懂得病毒的专家应该起来。 懂得抗原的专家起来。 懂得病原的院士应该起来。 我因为想起来、 可能吗 一定 因为我曾经和非典病毒一起“睡过觉” 因为我分离过非典病毒 我认为埃博拉不用分离 因为埃博拉病毒的序列信息公布了 做点重组抗原可以不 然后呢 免疫马 马血清也许管用 反正是 救人比死了重要 活了比死了重要 如果说提前制作出中和抗体 尽管还需要考虑很多 但救人一定重要 我写这篇博客的目的 是出于科学考量 尽管我也算得上是所谓的专家 某种程度上也是“科学家” 尽管也是在辗转反侧中起来别“胡说八道” 但也不失为科学的良心 我在致力于one health 对于埃博拉 one health更为重要 因为研制治疗的特效药 比如特异性中和抗体 要比疫苗更为重要 因为疫苗是针对传染源的 比如可能的传播媒介等 。。。。。。。。 我说的对吗
4111 次阅读|1 个评论
埃博拉病毒——从文献计量角度展示其研究现状
热度 4 talentliuyang 2014-7-31 23:57
埃博拉病毒是迄今发现的致死率最高的病毒之一,尚无有效疗法。其特征包括突发性发烧、极度虚弱、肌肉疼痛、头痛和咽喉痛。 以上这段文字摘自腾讯的昨天的新闻,标题为 。可能大家已经对各种病毒的致死性麻木了,艾滋、非典、禽流感、炭疽等,我们什么没经历过?所以,这个新闻也就淹没在了习总的户籍改革和周老虎被打下山的消息中了。 科学网上在我写作这篇博文的时候,刚刚有人发布了 博文 ,主要从生物学医学角度介绍了埃博拉病毒的历史、来源、特征、传播途径以及疫情现状。如果大家想深入了解埃博拉病毒,可以点阅该博文,或者去 维基百科 看看。接下来,我就从文献计量学的角度,展示一下国际对埃博拉病毒的研究现状。 (图皆为原创,如需转载使用,请留言) 仅有2000多篇文献 在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TR)数据库中以“ebola”为关键词在Title/Keywords/Abstract中搜索,一共得到了 2211 篇文献题录,这是相当小的数字了,要知道,当我把关键词换成AIDS的时候,可以找到 146442 篇文献题录,与其他媒体上常见的流行病研究数量的比较见图1。 fig.1 comparison among viruses (pathogenic bacteria) 可见,和其他已经很可怕的病毒(病菌)相比,与埃博拉病毒相关的研究数量是少之又少,甚至只占图中排在倒数第二的炭疽杆菌的三分之一。但,艾滋病毒的研究数量相较之下如此之多,也有些出乎意料。 每年都在增长? fig.2 yearly trend of publication numbers fig.3 yearly trend of publication shares to all literature 从时间序列角度来看,我做了图2和图3,分别是埃博拉病毒相关研究的文献数量的年度变化,和这些文献每年占所有学科在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数据库中出现的文献数量的百分比,这样做是为了排除由于科技发展、科研人员数量的增加带来的研究数量增长等因素。 从图2可以看出,相关研究最早出现在1977年,而人类首次发现埃博拉病毒是在1976年,这很合理,因为针对病毒性的科学研究是有滞后性的。我还可以验证这一结论,即在埃博拉病毒的维基百科页面上透露了: 薩伊伊波拉病毒有高達90%的致死率,在流行地區死亡率1976年為88%、1977年為100%、1994年為59%、1995年為81%、1996年為73%、2001年至2002年為80%,2003年則是90%,2007年平均為83%。 我推测或者假设,这是人类有记载的埃博拉病毒的几次大爆发大流行。可见,1976、77年的两次爆发,开拓了对埃博拉病毒的研究先河,之后的十几年间并未发生更严重的疫情,直到1994至1996年,连续发生了三年疫情,死亡率平均在60%左右,在图2中的反应就是从1995年开始的研究数量较之前至少翻了一番之多,引起了国际的广泛重视。到了2001至2003年间,又连续三年爆发疫情,死亡率飙到了80%以上,而相关研究数量则在2003年才开始有了较大增长,也是滞后了至少一年。同样道理适用于2007年的那次疫情,相关研究数量在2011年有了显著增长。 以上猜测都是描述性的。只证明了针对致命性病毒的研究是滞后的这个结论。下面,我们要关注一下,到底从时间尺度上看,埃博拉相关的研究数量有没有真正增长。从图1来看,单纯的数量是有显著性增长的,例如2000年至2013年(Mann-Kendall, tau = 0.729, p 0.001),而图2中,这一时间段就没有显著性增长(Mann-Kendall, tau = 0.385, p = 0.063)。也就是说,近十来年,国际上对埃博拉病毒的研究数量是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我猜,这不是什么好消息。 国际合作研究? 好吧,我们换个角度。我从每篇文献的affiliation中提取出国家名,做出以下假设:如在同一篇文献中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名,则认定该文献为国际间的合作研究。好了,下图是按照国家出现频率从高到低排名的前30个国家的埃博拉相关研究总数及其占全球总研究数的百分比,以及本国独立研究和国际合作研究的数量及相对百分比。 fig.4 ebola country table 可见,美国一家占了一半以上,亚洲的日本排在第6,中国排在第11,非洲的加蓬排在第9,除此之外出现的非洲国家还有南非(15)、乌干达(16)、肯尼亚(26)、赞比亚(29)、喀麦隆(30)。从国际合作研究所占比例来看,除美国、俄罗斯、中国之外,其他国家都是国际合作数量要多于本国独立研究的数量。加蓬一共有55篇文献,其中只有1篇是其本国独立研究完成的。那么,究竟他们是和哪些国家合作完成的呢? fig.5 country cooperation network 图5表示的是这30个国家间的合作关系网状图,其中每个节点的大小表示其研究总数的大小,连线的粗细度表示的是两个国家间的合作关系紧密程度。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加蓬和法国的合作是最为紧密的,而美国和前6名的国家合作都很紧密,大部分国家和美国的合作也是相对很频繁的。 此外,前30的国家中有五分之一的来自非洲,这也是我做文献计量分析以来,非洲国家所占比最高的一次,这肯定和大部分疫情都发生在非洲有关,尤其是西非。 关键词热点? 我还做了基于作者设置的文献关键词的相关处理(包括关键词热度趋势分析等),由于不是我的专业,我无法做出任何有价值的现状描述和分析。就放上来一张图如下,是前20个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词根的关系网状图。 fig.6 top 20 keywords network 我们该怎么办? 我觉得,除了避免去非洲尤其是西非旅游,是我们普通人唯一能做的事情了。另外,推荐大家阅读 ,是记者跟美国的一位微生物免疫学教授的问答,算是权威解答了。希望可以缓解大家的紧张。 再次声明,本文中的所有图片和相关数据的解释权归博主所有,转载使用请注明出处,博主不承担任何因此带来的后果,例如对舆论造成误导、恐慌等,如果对数据来源等有疑问,欢迎留言交流,共同完善。 本文同时发布于 个人博客 中,为了更好的交流,特转发在科学网博客,请见谅!
5668 次阅读|6 个评论
埃博拉病毒浅谈
热度 1 kinsuo 2012-4-12 12:05
埃博拉病毒( Ebola virus , EBV )是一种能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产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传染病病毒,有着很高的死亡率,在大约 1500 例确诊的埃博拉案例中,死亡率高达 88% 。这种病毒最早是于 1967 年在德国的马尔堡首次发现的,但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 1976 年在苏丹南部和扎伊尔即现在的刚果的埃博拉河地区再次发现它的存在后,才引起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埃博拉病毒的形状宛如中国古代的 “ 如意 ” ,极活跃,病毒主要通过体液,如汗液、唾液或血液传染,潜伏期为 2 周左右。感染者均是突然出现高烧、头痛、咽喉疼、虚弱和肌肉疼痛。然后是呕吐、腹痛、腹泻。发病后的两星期内,病毒外溢,导致人体内外出血、血液凝固、坏死的血液很快传及全身的各个器官,病人最终出现口腔、鼻腔和肛门出血等症状,患者可在 24 小时内死亡。 1 、病毒颗粒的结构形态 埃博拉病毒属丝状病毒科丝状病毒属,同属还有马尔堡病毒,呈长丝状、杆状等,有囊膜,有 18,959 个碱基 , 分子量为 4.17×10 6 ,核酸是不分节段的单股负链 RNA 。纯病毒粒子由一个螺旋形核糖核壳复合体构成 , 含负链线性 RNA 分子和 4 个毒粒结构蛋白。病毒颗粒直径 80—1400nm ,平均 1000nm ,长度差异较大,感染能力较强的病毒为 665—805nm 左右,有分支形、 U 形、 6 形或环形,分支形较常见。毒粒表面有刷状样整齐排列的突起,长 8 ~ 10nm ,相互间隔 l0nm ,染色观察内部有交叉条纹。 2 、病毒的类型 埃博拉病毒有四种亚型,即埃博拉病毒 - 扎伊尔 ( 埃博拉病毒 -Z , 1970 年 8 月~ 9 月于扎伊尔发现 ) 、埃博拉病毒 - 苏丹 ( 埃博拉病毒 -S , 1976 年 7 月于苏丹南部发现 ) 、埃博拉病毒 - 莱斯顿 ( 埃博拉病毒 -R , 1989 年于美国实验室猴体内分离获得 ) 和埃博拉病毒 - 科特迪瓦 ( 埃博拉病毒 -C , 1995 年于瑞士科特迪瓦西部一只死亡黑猩猩体内分离获得 ) 。四种亚型毒力各不相同,其中埃博拉病毒 -Z 毒力最强,人感染后死亡率最高,埃博拉病毒 -S 次之;埃博拉病毒 -R 对人不致病,但 对人以外的灵长类有致死性;埃博拉病毒 -C 对黑猩猩有致死性,对人则毒力较弱。 3 、 EBV 的分子生物学特征 埃博拉病毒基因组全长为 19 kb ,在病毒基因组中的基因排列顺序为 :3’ 引导区, NP , VP35 , VP40 , GP , VP30 , VP24 , L , 5’ 末端区。埃博拉病毒基因组编码 7 种蛋白质,其中每一种蛋白产物由一种单独的 mRNA 所编码: NP 是主要的核衣壳蛋白质; VP30 和 VP35 功能尚不明确,但通过与马尔堡病毒的比较表明,它们可能参与基因复制和基因表达的调节; VP40 是一种基质蛋白,参与膜成分和 NP 的相互作用;埃博拉病毒 GP 是一种膜相关蛋白,其基因位于由 3’ 端线性排列的 7 个基因中的第 4 位,具有 ORF I 和 ORF lI2 个读码框架,这不同于其他丝状病毒中由单一读码框架编码的糖蛋白,是区别于马尔堡病毒的特点之一。 GP 是由通过转录编辑连接的两个开放读码框 ORF1 与 ORF2 编码,与毒力蛋白结构密切相关, ORF1 还编码一种小的糖蛋白; VP24 是一种小的膜蛋白,与毒力蛋白结构有关; L 蛋白是一种 RNA 依赖的 RNA 聚合酶。埃博拉病毒与马尔堡病毒的氨基酸序列有很大的同源性,但两种病毒不存在血清学交叉反应。埃博拉病毒在人、猴、豚鼠等哺乳动物细胞中增殖,在感染的细胞内能形成包涵体,内含纤维蛋白原或颗粒状物并呈管状结构。 VP30 和 VP40 、 GP 和 VP30 、 L 和 VP24 基因间发现有特殊的基因重叠,约有 18 或 20 个碱基,其中存在有限的保守序列,决定转录信号。 4 、 EBV 的感染机制 EBV 颗粒附着在细胞膜表面,通过 GP 与细胞受体结合或细胞融合介导进入细胞。 在体内和体外试验结果显示 GP 可以选择性地降低细胞表面与细胞粘附和免疫功能相关的大分子的表达,而且 GP 还可显著性地降低 c~V133 的水平,但对 B1 无影响,从而导致细胞的脱落死亡。此种作用依赖于 GTP 酶,但可被 brefeldin A 所抑制。 GP 还可降低细胞表面可被免疫细胞改变识别作用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 class 1 分子的表达,该作用取决于与 GP 细胞毒性相关的粘蛋白区域。因此, GP 通过选择性地改变细胞某些蛋白的表达,从而使细胞发生损伤,造成病毒免疫逃逸。病毒的 RNA 被释放 到细胞质中, 在聚合酶作用下合成病毒的正链,指导合成新的病毒蛋白和遗传物质,新产生的基因被蛋白质包裹,形成新的病毒核颗粒,不断积累并迁移到细胞膜,转膜蛋白将病毒运输到细胞表面,病毒同时包裹含有病毒编码蛋白质的细胞膜。 埃博拉病毒在侵染细胞的过程中,必须借助组织蛋白酶 B 和组织蛋白酶 L 。病毒粘附到细胞表面之后,依靠这两种酶来破开自己的蛋白质外壳,然后病毒将遗传物质注入细胞内部,开始大量复制。病毒的蛋白质外壳可以保护其不被人体免疫系统消灭,但病毒要在细胞内繁殖,就必须将这层蛋白质外壳溶解。这一过程有些类似于艾滋病病毒侵袭免疫细胞,艾滋病病毒必须借助细胞表面的 CD4 受体蛋白,才能解开自己的蛋白质外壳进入细胞内。这两种组织蛋白酶都是半胱氨酸蛋白水解酶,它们能破坏细胞外基质,不仅存在于正常的组织和体液中,在肿瘤发生过程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用广谱的酶抑制剂处理哺乳动物细胞,就可以显著降低埃博拉病毒的感染力。特别是如果抑制组织蛋白酶 B ,病毒感染力可以降低到接近零。因此他们判断,在埃博拉病毒侵染细胞的过程中,组织蛋白酶 B 可能发挥更主要的作用,而组织蛋白酶 L 相对起辅助作用。 5 、展望 埃博拉病毒不同于其他包膜病毒通过高度变异来逃避宿主的免疫,而是由 GP 改变靶细胞的功能来达到免疫逃逸,这一策略使得埃博拉病毒与其自然宿主共同进化。了解埃博拉病毒分子生物学特征和其诱导细胞病变的机制,对疫苗的开发和抗病毒药物的研制将有积极的意义。 埃博拉病毒虽然令人恐怖,但也是感染人类几率最小的病毒之一。自从43年前埃博拉病毒被首次发现以来,它仅有 10 次左右具规模的爆发,而且每次也不过造成几百人丧生。但埃博拉病毒的恐怖之处不在于它曾毁灭了什么,而是将来它可能去毁灭什么。 由于对 EBV 的研究还不是很彻底,对于该病毒的遗传和致病机理还是存在诸多疑问的,在很多方面与我们对已知病毒的认识上有所不同,所以很有必要继续对它的研究,有鉴于前例,不要留给它爆发成灾、危害人类的机会。
7825 次阅读|2 个评论
针对狂犬病和埃博拉病的双价疫苗
热度 3 yanjx45 2011-11-16 14:21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托马斯 • 杰斐逊大学和其他研究机构的专家们最近联合发表了研究报告,介绍他们开发和测试一种双价疫苗的结果,该疫苗可同时针对狂犬病毒和埃博拉( Ebola ) 病毒提供保护。   该疫苗是基于一种已经批准用于狂犬病疫苗开发的平台,但能针对狂犬病和埃博拉病的高危人群提供保护的双价疫苗,从而可能比现有疫苗更有优势。此外,目前尚缺少得到批准的针对埃博拉病毒的疫苗,而据世卫组织报告,自从 1976 年该病毒被发现以来,它已导致超过 1000 人死亡,因此这项研究很有价值。   杰斐逊疫苗中心主任马蒂亚斯 • 施奈尔( Matthias Schnell ) 解释说:“许多埃博拉病毒的候选疫苗已被证明是有效的,但离获准注册都还很远。面临的挑战之一是市场:埃博拉疫苗的预期回报相当有限。”   但是,此类新疫苗可能改变这种局面。“在他们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基于狂犬病疫苗研究中常用的反向遗传学系统,用活的狂犬病毒表达埃博拉病毒扎伊尔株的糖蛋白,然后进行化学灭活。在小鼠中免疫接种这种疫苗的结果显示,该双价疫苗引发了针对狂犬病毒和埃博拉病毒的免疫力,能提供针对每种病毒的保护”。   施奈尔说,“在该疫苗通过灵长类动物试验并最终通过人体试验后,这种新型疫苗可能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
个人分类: 狂犬病防治|6850 次阅读|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4 02: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