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阴阳五行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阴阳五行

相关日志

[转载]中医理论之魂
fqng1008 2020-8-26 10:13
中医理论有四条魂,贯穿于中医理论终始。四条灵魂分别是:天人相应、阴阳、五行、三阴三阳。 天人相应是古人认识世界的思想和方法,体现在《内经》理论的方方面面,而五运六气理论是对天人相应思想的具体表达,其地位和作用被当代所弱化。阴阳、五行贯穿于中医学理论,当代认为阴阳、五行是中医学的说理工具,其内涵和意义也没有完全发挥经意。三阴三阳在当代中医理论中只保留了概念性的认识。 一、天人相应 天人相应理论是中医学理论的核心,是中医理论之魂,五运六气理论是天人相应理论的具体应用和表达,是魂中之魂,人法天地而生,人是天地整体的一个有机成分。陈无择曰:“夫五运六气,乃天地阴阳运行之常道也。” (1) 天体运行影响自然界万物,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我国自有文字记载,就有对天象的观测记录。《尚书·尧典》云:“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 《素问·天元纪大论》云:“太虚廖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布气真灵,㧾统坤元,九星悬朗,七曜周旋,曰阴曰阳,曰柔曰刚,幽显既位,寒暑弛张,生生化化,品物咸章。”说明了天地自然地生化规律。《素问·宝命全形论》云:“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六节脏象论》云:“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说明万物资始,天地化人,人的生存依赖天地以供养。 自然之道在于天、地、人的和谐,人和万物的生长壮老已在于天地之气的运动变化。《素问·气交变大论》云:“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此之谓也。帝曰:何谓也?岐伯曰:本气位也。位天者,天文也;位地者,地理也;通于人气之变化者,人事也。故太过者先天,不及者后天,所谓治化而人应之也。” (2)自然因素影响人体健康与发病 人体的生理、病理与天地相应:日月、星辰(五大行星、北斗)、潮汐、不同的年份、四季、五季、二十四节气、日夜等对人体的生理和病理都有内在的联系和影响。《素问·生气通天论》云:“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灵枢·经别》云:“余闻人之合于天道也,内有五脏,以应五音、五色、五时、五味、五位也;外有六腑,以应六律,六律建阴阳诸经而合之十二月、十二辰、十二节、十二经水、十二时、十二经脉者,此五脏六腑之所以应天道。” 日月:日月的运动变化对人体的生理病理有明显的影响,人体之气与天地相通,顺应四时变化,人身之阳气靠阳光滋养以温煦,人体气血随月亮的运动而表现盈虚变化。 《素问·生气通天论》云:“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又:“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素问·上古天真论》云:“法则天地,象似日月,辨列星辰,逆从阴阳,分别四时。”《灵枢·岁露》云:“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故月满则海水西盛,人血气积,肌肉充,皮肤致,毛发坚,腠理郄,烟垢著。当是之时,虽遇贼风,其入浅不深。至其月郭空,则海水东盛,人气血虚,其卫气去,形独居,肌肉减,皮肤纵,腠理开,毛发残,膲理薄,烟垢落。当是之时,遇贼风则其入深,其病人也卒暴。” 因此,如果日月的运动变化出现异常,则邪气侵害人体,治疗上要充分考虑日月运动对人体的影响,辨证论治。《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天明则日月不明,邪害空窍。”《素问·八正神明论》云:“凡刺之法,必候日月星辰,四时八正之气,气定乃刺之。是故天温日明,则人血淖液而卫气浮,故血易泻,气易行;天寒日阴,则人血凝泣,而卫气沉。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郭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郭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是以因天时而调血气也。是以天寒无刺,天温无凝。月生无泻,月满无补,月郭空无治,是谓得时而调之。因天之序,盛虚之时,移光定位,正立而待之。故曰月生而泻,是谓脏虚;月满而补,血气扬溢,络有留血,命曰重实;月郭空而治,是谓乱经。” 星辰八正:五大行星、二十八宿的运行,对人体经脉、气血阴阳也产生影响。人身气血运行上应二十八宿,五行之气贯通天地五脏。 《素问·八正神明论》云:“星辰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八正者,所以候八风之虚邪以时至者也……以日之寒温,月之虚盛,四时气之浮沉,参伍相合而调之,工常先见之,然而不形于外,故曰观于冥冥焉。”《圣济经》云:“五行之气,上应五星,内彻五脏。”《灵枢·五十营》云:“天周二十八宿,宿三十六分。人气行一周,千八分。日行二十八宿,人经脉上下、左右、前后二十八脉,周身十六丈二尺,以应二十八宿。” 自然界的气候变化与五星运动亦有密切的联系,岁候太过与不及影响人体生理病理。如岁木太过,上应岁星的变化,风气流行,根据五行生克规律,木克土,影响脾的生理功能,脾土容易感受邪气,产生疾病,临证应顺天而治。《素问·气交变大论》云:“夫子之言岁候,其不及太过,而上应五星……承天而行之,故无妄动,无不应也。卒然而动者,气之交变也,其不应焉。”又云:“岁木太过,风气流行,脾土受邪……上应岁星……化气不正……上应太白星。”《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太阳司天之政……水土合德,上应辰星、镇星。” 岁运:岁运的变化对人体疾病也有明显的影响。不同的年份,有太过不及之殊;同一年之中,主运、客运会相互作用,对气候和人体产生影响;主气、客气会化生不同的气象变化,影响人体健康与发病。所以治病必须要了解每一年的岁运、客运和客气,以及司天、在泉,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人体所产生的影响。 《素问·六节脏象论》云:“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而各从其主治焉。五运相袭,而皆治之,终期之日,周而复始,时立气布,如环无端,候亦同法。故曰: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矣。”《灵枢·五变》云:“先立其年,以知其时。时高则起,时下则殆,虽不陷下,当年有冲通,其病必起,是谓因形而生病,五变之纪也。” 四季:生命要顺应天地阴阳,法则天地,四季变化,阴阳交替,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人体的气血与之相顺应,四时气候变化,对应人体相应脏腑,人体的脉象也随四时而变化。 《灵枢·逆顺》云:“气之逆顺者,所以应天地、阴阳、四时、五行也。”《灵枢·顺气一曰分为四时》云:“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气之常也,人亦应之。”《素问·脉要精微论》云:“春日浮,如鱼之游在波;夏日在肤,泛泛乎万物有余;秋日下肤,蛰虫将去;冬日在骨,蛰虫周密,君子居室。” 疾病的发生与自然界四时的异常气候有关联,如春天生东风,如果太过异常,影响人体肝脏;夏天生南风,异常则影响人体心脏;秋天生西风,异常则影响人体肺脏;冬天生北风,异常则影响人体肾脏。 《素问·金匮真言论》云:“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颈项;南风生于夏,病在心,俞在胸胁;西风生于秋,病在肺,俞在肩背;北风生于冬,病在肾,俞在腰股;中央为土,病在脾,俞在脊。故春气者病在头,夏气者病在藏,秋气者病在肩背,冬气者病在四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又云:“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 (3)养生治未病:人要顺应四时养生,和于阴阳,以防病治病。春天到来,万物以荣,要早睡早起,散步旅游,顺应春气之生发;夏天万物生长,要保持情绪稳定,享受阳光,适当运动,顺应阳气的发散;秋天凉燥,要早睡早起,保持平和的心态,收敛神气,勿使外泄,多食水果,清肺气,以应秋气;冬天要养精气,早睡晚起,减少运动,以应冬气闭藏。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又云:“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为逆,是谓内格。” 十二月:十二月之中,人气顺应每月的气候变化而自我调节,适应自然规律。如正月二月,人气在肝;三月四月,人气在脾;五月六月,人气在头;七月八月,人气在肺;九月十月,人气在心;十一月十二月,人气在肾。这是人气与天地相应,每月的运行规律。所以我们在临床实践中,要认识每月的发病特点,以指导治疗。 《灵枢·五乱》云:“经脉十二者,以应十二月。十二月者,分为四时。四时者,春秋冬夏,其气各异。”《素问·脉解》云:“正月阳气出在上,而阴气盛,阳未得自次也,故肿腰椎痛也。病偏虚为跛者,正月阳气冻解地气而出也,所谓偏虚者,冬寒颇有不足者,故偏虚为跛也。” 昼夜:我们知道,日夜的变化在于地球随太阳运动的自转,形成了昼夜,以分为阴阳。面向太阳则为白天,阳气生发;背向太阳,则为夜晚,阳气潜藏。人体的阳气呈现阳光规律,因此我们在养生、防病、治病过程中,要顺应阳气的特点,适阴阳而安居处。 《素问·生气通天论》云:“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反此三时,形乃困薄。”《灵枢·营卫生会》云:“日中而阳陇为重阳,夜半而阴陇为重阴。故太阴主内,太阳主外,各行二十五度,分为昼夜。夜半为阴陇,夜半后而为阴衰,平旦阴尽而阳受气矣。日中为阳陇,日西而阳衰,日入阳尽而阴受气矣。夜半而大会,万民皆卧,命曰合阴。平旦阴尽而阳受气。如是无已,与天地同纪。” 人体发生的疾病,有旦慧、午安、夕加、夜甚的特点,提示我们要预判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规律,提前采取措施,以治未病。 《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云:“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 二、阴阳 远古对自然界的认识应该是基于阴阳,阴阳源于古人对日月昼夜的认识,阴阳本原为地球的自转。这在《内经》中可以有所体现。《灵枢·阴阳系日月》云:“黄帝曰:余闻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灵枢·营卫生会》云:“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二十五度,分为昼夜。”《灵枢》的这些认识,可以看出古人对阴阳认识的肇源。 阴阳观念的萌生可远溯至伏羲、尧舜时代,人们对阴阳的认识逐步扩大,把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山之南阳光多为阳,山之北阳光少为阴;把男人为阳,女人为阴。《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 传说伏羲发现河图,大禹发现洛书。二者皆是以符号标注阴阳。大约4000多年前,古人发明了圭表,并以圭表测影,观察一天、四季、一年阴阳变化,于是产生了太极图,并由此产生二十四节气概念。在阴阳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分为四象、八卦,以先天八卦对应河图,说明天道;以后天八卦对应洛书,说理地道。 在夏商之际出现了三易:连山、归藏、周易。连山、归藏已失传,留给我们的《周易》揭示了古代文明的肇源。《周礼·春官宗伯第三·筮人》云:“筮人掌三易,以辨九筮之名: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帝王世纪》云:“庖犠作八卦,神农重之为六十四卦,黄帝、尧、舜引而申之,分为二易。至夏人因炎帝曰《连山》,殷人因黄帝曰《归藏》,文王广六十四卦,著九六之爻,谓之《周易》。” 创制“阴阳”一词,明确阴阳概念,则是殷周时代才有的文化特征,殷代龟甲卜辞里就已有大量关于“阴阳”、“晦日”的记载。由于古人对二十八宿的认识久远,此时古人以阴阳描述二十八宿的运行是可能的。《灵枢·卫气行》云:“岁有十二月,日有十二辰,子午为经,卯酉为纬。天周二十八宿,而一面七星,四七二十八星,房昴为纬,虚张为经,是故房至毕为阳,昴至心为阴,阳主昼,阴主夜。” 后经春秋到战国中、后期,阴阳观念始发展、演变成一种概念形态。《诗经·公刘》云:“既景遒岗,相其阴阳。”阴阳成为阴阳家、道家、儒家、法家、农家等诸子百家普遍的理论基础,成为古人的思想观和方法论,并把阴阳赋以象数的内涵。此时《易经》理论诞生,《周易》包括《经》和《传》两部分,《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及三百八十四爻,各有卦辞和爻辞,可能写定于周初至春秋。《传》是解释《经》的,相传孔子所作,今人研究,大抵系战国及秦汉之际的作品,是以阴阳说理,以卦、爻、象、数作为基本要素。 《黄帝内经》应用了阴阳的哲学思想为指导,继承了传统阴阳的认识,阴阳应天地之象为主,用阴阳以说医理,《内经》中的阴阳具有象、数、物质以及古代哲学指导下的说理方法,阴阳理论贯穿于《内经》全篇,成为中医理论的灵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说明阴阳是天地自然规律,万事万物的纲领,运动变化的源泉,生克亢害的肇始,是天地之大道。其后《素问·天元纪大论》在五运六气理论中进一步阐发了五运阴阳:“夫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可不通乎!故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阴阳不测谓之神,神用无方谓之圣。” 三、五行 五行概念的提出和形成,目前通常认为,先有殷商五方概念,后春秋有五材说,多以《尚书·洪范》提出“五行”的概念为五行源头。《尚书·洪范》云:“木火土金水,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曰嫁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是以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形态象来说理五行。 五行概念源于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吗?非也。《五行大义》云:“五行因何生?曰:因天地而生。”董仲舒也明确指出:“天地之气,合而为一,分为阴阳,判为四时,列为五行”。 医圣张仲景曰:“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素问·天元纪大论》云:“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素问·五运行大论》云:“天垂象,地成形,七曜纬虚,五行丽地。”可见,五行源于古人对天象的观察。 《事物记源》引史记历书曰:“黄帝建立五行,起五部”。应劭注曰:“五行,金木水火土也”。《史记·五帝本纪》也记载:“轩辕……治五气。”《集解》引王肃言注解“五气”为“五行之气”。《素问·五运行大论》云:“览《太始天元册》文曰:丹天之气经于牛女戊分,黅天之气经于心尾已分,苍天之气经于危室柳鬼,素天之气经于亢氏昂毕,玄天之气经于张翼娄胃。所谓戊已分者,奎壁角轸,则天地之门户也。夫候之所始,道之所生,不可不通也。”《白虎通·五行》云:“五行者,谓金、木、水、火、土也。言行者,欲为天行之义也。”王冰曰:“五运,谓五行之气,应天之运而主化者也。”《素问·气交变大论》曰:“五运更始,上应天期,阴阳往复,寒暑迎随,真邪相薄,内外分离,六经波荡,五气倾移,太过不及,专胜兼并。” 五行关键在行、动(传)、运。《素问·藏气法时论》云:“黄帝问曰:合人形以法四时五行而治,何如而从?何如而逆?得失之意,愿闻其事。岐伯对曰: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更贵更贱,以知死生,以决成败,而定五藏之气,间甚之时,死生之期也。” (1)行的含义有二:一是运行之义。《汉书》:“五行者,五常之行气也。”二是具有行列的意义。《尚书·洪范》曰:“汩陈其五行。”我们目前的教材取其行列之意,即以五行类比自然界万事万物及人体发病与脏腑、经络等,更多地忽视了五行之运行。 (2)动(传):五行之气在动,在人体表现为五脏之气相传,《内经》以生克乘侮表现。《素问·玉机真脏论》云:“五藏受气于其所生,传之于其所胜,气舍于其所生,死于其所不胜。病之且死,必先传行至其所不胜,病乃死。此言气之逆行也,故死。肝受气于心,传之于脾,气舍于肾,至肺而死。心受气于脾,传之于肺,气舍于肝,至肾而死。脾受气于肺,传之于肾,气舍于心,至肝而死。肺受气于肾,传之于肝,气舍于脾,至心而死。肾受气于肝,传之于心,气舍于肺,至脾而死。此皆逆死也。一日一夜五分之,此所以占死生之早暮也。黄帝曰:五藏相通,移皆有次。五藏有病,则各传其所胜。”《难经·五十四难》:云:“脏病所以难治者,传其所胜也。府病易治者,传其子也。”《难经·七十七难》云:“所谓治未病者,则知肝当传之与脾,故先实脾气。” (3)运:即五运,是五行之气运,其客观基础是地球的公转。运气理论以生克乘侮、亢害承制来表现。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东方生风,风生木,在音为角;南方生热,热生火,在音为徵;中央生湿,湿生土,在音为宫;西方生燥,燥生金,在音为商;北方生寒,寒生水,在音为羽。”《素问·六节脏象论》“何谓所胜?岐伯曰: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所谓得五行时之胜,各以气命其藏。”用以说明五运的相生、相胜运化。 《素问·五运行大论》云:“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素问·六微旨大论》云:“相火之下,水气承之;水位之下,土气承之;土位之下,风气承之;风位之下,金气承之;金位之下,火气承之;君火之下,阴精承之。帝曰:何也?岐伯曰: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外列盛衰,害则败乱,生化大病。”用以说明五运的相乘、相侮、相承之机。 五行理论贯穿《内经》,贯穿中医理论,是以五行理论也是中医理论之魂。 四、三阴三阳 三阴三阳即厥阴、少阴、太阴、少阳、阳明、太阳。《素问·天元纪大论》云:“阴阳之气各有多少,故曰三阴三阳也。”中医古籍里有多种序次不同的三阴三阳,大抵可以归纳为经脉生理特性及其层次类、经脉长短浅深和血气盛衰类、病理反应类、脉诊部位类、时间周期类等。 最早的对三阴三阳记载的文献可能是马王堆汉墓出土的《阴阳脉死候》:“凡三阳,天气也……凡三阴,地气也。”《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中有以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命名的经脉名称,是目前中医医籍中所能见到的最早的三阴三阳术语。 在中医理论中,三阴三阳也是贯透《内经》,张仲景更是以三阴三阳为基础,发展了《内经》临床应用。 三阴三阳在《内经》理论中大体可分为三种内涵: (1)天之三阴三阳:以风寒暑湿燥火六元为本,三阴三阳为标,中气与之相承说理六气天运。《素问·天元纪大论》云:“寒暑燥湿风火,天之阴阳也,三阴三阳上奉之……厥阴之上,风气主之;少阴之上,热气主之;太阴之上,湿气主之;少阳之上,相火主之;阳明之上,燥气主之;太阳之上,寒气主之。所谓本也,是谓六元。”《素问·六微旨大论》云:“所谓本也,本之下,中之见也,见之下,气之标也,本标不同,气应异象。” (2)地的三阴三阳:以木火土金水阴精与天之三阴三阳相承,以说理地道。《素问·六微旨大论》云:“相火之下,水气承之;水位之下,土气承之;土位之下,风气承之;风位之下,金气承之;金位之下,火气承之;君火之下,阴精承之。帝曰:何也?岐伯曰: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外列盛衰,害则败乱,生化大病。” (3)人的的三阴三阳:《素问·五运行大论》云:“夫数之可数者,人中之阴阳也,然所合,数之可得者也。夫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厥阴、少阴。三阴三阳之气存在于脏腑、经脉、经筋、皮部之中,各部也以三阴三阳命之。其离合出入,升降沉浮,数之可得,合于阴阳变化规律。《素问·阴阳离合论》云:“三经者,不得相失也……阴阳冲冲,积传为一周,气里行表而为相成也”。《素问·热论》云:“伤寒一日,太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二日阳明受之…三日少阳受之…四日太阴受之…五日少阴受之…六日厥阴受之……三阴三阳,五脏六腑皆受病,荣卫不行,五脏不通”。三阴三阳在人体中除了归纳经脉生理特性及其层次类、经脉长短浅深和血气盛衰类、病理反应类、脉诊部位类、时间周期类等内涵之外,更多地是探讨天、地、人与自然、疾病的关系,说明人体结构和气化,贯穿中医理论,是中医理论不可或缺的重要内涵,是以三阴三阳是中医理论之魂。 《伤寒论》中的三阴三阳:《伤寒论》是对《内经》三阴三阳学说的继承和发展,《伤寒论》三阴三阳源于《内经》三阴三阳,历代医家对《伤寒论》理论源于《黄帝内经》几无异议,且仲景在《伤寒论》原序中有明确交待:“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阐明了《伤寒论》与《内经》的学术渊源关系。 (1)六病:把《伤寒论》中的论述归于六病,历代有之。《伤寒论》是讲六病吗?非也。首先《伤寒论》不只六个病,也不是六组病,大家可以找一找《伤寒论》里究竟有多少病。其次,《伤寒论》讲的不是六病,是伤于寒的各种病。第三,看《伤寒论》的论述,如太阳之为病,少阳之为病等等,讲的都不是太阳病、少阳病。 (2)六经:《伤寒论》讲六经是正确的,在伤寒例中已有明确交待。《伤寒论·伤寒例第三》三阳经“此三经受病,未入于腑者,可汗而已”。三阴经“此三经受病,已入于腑,可下而已。”因此六经是存在的。后世刘河间在《伤寒直折》所言亦是。那么是六经病吗?也不是。《伤寒论·伤寒例第三》:“太阳受病也,当一二日发……阳明受病也,当二三日发……少阳受病也……当三四日发……太阴受病也,当四五日发……少阴受病也,当五六日发。……厥阴受病也……当六七日发。”讲的是六经受病,六经是病位,严格来讲不是六经病。 (3)六气:《伤寒论》讲六气吗?仲景非常重视运气学说,在其原序中说:“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脏,经络腑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载有《六气主客第三》一篇,五运六气的基本规律讲得非常清楚。《伤寒论》的六气是天之六气吗?六气是什么?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在《伤寒论》各篇题目中交待很清楚,乃人身之六气,与天之六气相应。成无己在《注解伤寒论》中说:“六经传变,三阴三阳之气皆和,大邪之气皆去,病人精神爽慧也。”因此,三阴三阳之气存在于《伤寒论》始终,存在于《伤寒论》灵魂之中。且在各卷之首业已明确交待清楚。六气就是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这是人之六气,非天之六气,所有的论述都是围绕六气而进行。六气存在于六经之中,是六经的物质基础,升降出入,构成人的基本生命。如《素问·六徵旨大论》云:“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故无不出入,无不升降。”六气在六经中传化,如发病则表现出各经症状特点,这也是后世把六气为病理解为六经病的根本原因。 三阴三阳理论贯穿《内经》《伤寒杂病论》始终,故为中医理论之魂。
个人分类: 思考中医|250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从《本草纲目》对阴阳五行的运用谈药性理论的实质
fqng1008 2020-8-21 10:15
资料来源:张效霞,王振国. 从《本草纲目》对阴阳五行的运用谈药性理论的实质. 上海中医药杂志,2009,43(5):54-56 1. 从《本草纲目》“火部药”说起 《本草纲目》第六卷为“火部”,收载了燧火、桑柴火、炭火、芦火、竹火、艾火、神针火、火针、灯火、灯花、烛烬11种在李时珍看来可以称之为“药物”的物类。综观这11种“火部药”,大致可以分为三类:①熬煮药物之火,如桑柴火、炭火、芦火、竹火;②灸焫之火,如艾火、神针火、火针;③日常民生之火,如燧火、灯火、灯花、烛烬。严格意义上,可以称之为药物者只有灯火、灯花、烛烬3种 。 将“火”作为药物分类的独立部类,是李时珍的一个发明和创造,是《本草纲目》之前的本草书籍所未有的。正如李时珍所说:“水火所以养民,而民赖以生者也。本草医方,皆知辨水而不知辨火,诚缺文哉。”鉴于“古先圣王之于火政,天人之间,用心亦切矣,而后世慢之”的状况,于是“撰火之切于日用艾焫者,凡一十一种,为火部”。不仅如此,11种“火部药”中,只有灯花取自《本草拾遗》,其他10种都是第一次收入本草书籍。 仔细阅读《本草纲目·火部》还会发现,其结构与全书“诸品首以释名,正名也;次以集解,解其出产、形状、采取也;次以辨疑正误,辨其可疑,正其谬误也;次以修治,谨炮炙也;次以气味,明性也;次以主治,录功也;次以发明,疏义也;次以附方,著用也”的体例有着显著的不同。首先,为了进一步解释何以将“火”单独列为一类,李时珍特意撰写了《阳火阴火》一节,这是《本草纲目》其他各部体例所没有的;其次,11种“火部药”全然没有气味记载,有的所谓的药(如燧火)甚至没有主治内容;最后,《火部》论述最多的是“集解”和“发明”,李时珍广泛收集了经史子集百家的有关资料,这些内容与其牵强地说是本草之学,倒不如说它是儒家格物考证之学更为确切、更为合理、更为妥当。 《本草纲目·火部》上述这些与全书相比显得十分突兀和另类的地方,不得不引发我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李时珍将“火”独立列为一类的真实用意到底是什么呢? 2. 《本草纲目》药物分类法是五行与自然属性分类的混合体 一般认为,历代本草书籍关于药物的分类体系有三种:①将药物分为上、中、下的三品分类法;②按药物的自然来源如草、木、虫、兽、鱼等的自然属性分类法;③混合使用上述两种方法的二重分类法。而对于《本草纲目》的药物分类法,学术界大都认为是“从无生命到有生命、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的分类方法,大体与自然界发展的客观实际相符合……与现代植物学相符合。把动物分成虫、鳞、介、禽、兽五部,最后和人部衔接起来,这基本上是按照动物由低等到高等的进化顺序加以排列的,大体上符合现代关于动物由单细胞至多细胞,由无脊椎动物至脊椎动物的进化观点” ;“在‘从贱至贵’‘从微至巨’的总体原则下,以‘振纲分目’‘析类区族’的方法对本草进行了新的分类,明确地将药物分成无机物、植物、动物三大层次,并将人和动物区分。这一新的分类法,揭示了自然界从无机物到有机物、从无生命到有生命的自然进化过程。其所体现的生物进化思想比进化论的创立者达尔文要早近300年” 。其实,这些说法不仅未能穷尽李时珍之本意,甚至在很大程度上曲解了其本义。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凡例》中说:“旧本玉、石、水、土混同,诸虫、鳞、介不别,或虫入木部,或木入草部。今各列为部,首以水、火,次之以土,水、火为万物之先,土为万物之母也。次之以金、石,从土也。次之以草、谷、菜、果、木,从微至巨也。次之以服、器,从草、木也。次之以虫、鳞、介、禽、兽,终之以人,从贱至贵也。”这就是诸多学者力倡在李时珍的分类方法中有着“从微至巨”、“从贱至贵”的所谓生物进化论思想的主要依据之所在,但通观全书,我们就会发现李时珍是按照水、火、土、金、木这样一条高于其他11部的五行分类法为主线来分部的。 如位列16部之首的“水部”,“旧本水类共三十二种,散见玉石部”,李时珍认为“水为万化之源,土为万物之母”,“然则水之性味,尤慎疾卫生者之所当潜心也”,故特将“水之关于药食者,凡四十二种”集为1部,殿于篇首。将“水部”单独列为一类与紧接下来的“火部”一样,都是李时珍首开其端的。“土部”亦然,“旧本三十九种,散见玉石部”,但濒湖先生认为“土者五行之主”,“其为德,至柔而刚,至静有常,兼五行生万物而不与其能”,为了构建他的以五行为框架的本草分类体系,遂“集土属六十一种为土部”。虽然《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证类本草》都设有“玉石部”,旧本“共二百五十三种”,为使人清晰地认识到他的本草分类方法是以五行为架构的一种崭新体系,遂“并入二十八种,移三十二种入水部、三十九种入土部、三种入土器部、一种入介部、一种入人部”,“集其可以济国却病者一百六十一种为金石部”。将“木”作为药物分类的独立类别,始自《新修本草》,是按药物的自然属性而设立的一个部类。《本草纲目》的“木部”,表面看去,似乎也是如此。实则不然,李时珍在“木部”的前言中开宗明义就指出:“木乃植物,五行之一。”一语道破了其实质。并且进一步说:“乔木苞灌,根叶华实,坚脆美恶,各具太极。”于是将“旧本木部三品,共二百六十三种”,“并入二十五种,移一十四种入草部、二十九种入蔓草、三十一种入果部、三种入菜部、一十六种入器用部、二种入虫部,自草部移入二种,外类、有名未用移入十一种”,“是为木部,凡一百八十种”。 综上所述,《本草纲目》设立水部、火部、土部、金部、木部,显然是在五行学说的影响和启示下,将之运用于本草分类之中,并成为其主要框架体系的。水、火、土、金、木的排列顺序,既不是五行相生的顺序,也不是五行相克的序次,这又是李时珍的另一高明之处。不仅如此,李时珍也深知仅仅利用五行,是不能将众多的药物品种分成一个“物以类从,目随纲举”的分类体系的,于是他又将“木”这一包含了本草学全部植物药的部类,进一步细分为草、谷、菜、果、木四部,并将“虽属尾琐,而仓猝值用,亦奏奇功”的“服帛器物”,“集其可备医用者,凡七十九种,为服器部”,“从草、木也”。早在《荀子·王制》中就有云:“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就是说,草、谷、菜、果、木、金、石等植物药和动物药可以归属于五行之中,但禽兽和人与之有着不同的特性,理应另立门类,遂单独设立虫、鳞、介、禽、兽、人部。 在每一部类之下,再按照其自然属性进一步分类,如水部分为天水、地水2类;金石部别为金、玉、石、卤石4类;草部厘为山草、芳草、隰草、毒草、蔓草、水草、石草、苔类、杂草、有名未用10类;谷部划为麻麦稻、稷粟、菽豆、造酿4类;菜部甄为荤辛、柔滑、蓏菜、水菜、芝栭5类;果部类为五果、山果、夷果、味、蓏、水果6类;木部分为香木、乔木、灌木、寓木、苞木、杂木6类;服器部析为服帛、器物2类;虫部别为卵生、化生、湿生3类;鳞部厘为龙、蛇、鱼、无鳞鱼4类;介部划为龟鳖、蚌蛤2类;禽部订为水禽、原禽、林禽、山禽4类;兽部析为畜、兽、鼠、寓、怪5类。 总之,《本草纲目》药物分类法的实质是五行与自然属性分类的混合体,通过上面的论述应该得以澄清了。实际上,在《本草纲目》一书中,举凡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药物功效等的解说,处处都是运用阴阳五行来说理立论的。限于篇幅,兹不赘述。 3. 药性理论的实质即阴阳五行之理 一般认为,药性理论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归经等三个方面。我们今天要研究药性理论的“科学”基础,最起码的先决条件是必须从中医理论本身搞清楚它们是如何得来的,然后才谈得上是否可以进一步开展“药性理论的物质基础研究”的可行性与可能性。否则的话,就如同沙滩上建高楼,根基不固而寄希望于热情和侥幸,最终难免事与愿违。繆仲淳在《神农本草经疏》中有云:“夫物之生也,必禀乎天,其成也,必资乎地。天布令,主发生,寒热温凉,四时之气行焉,阳也;地凝质,主成物,酸苦辛咸甘淡,五行之味滋焉,阴也。故知微寒微温者,春之气也;大温热者,夏之气也;大热者,长夏之气也;凉者,秋之气也;大寒者,冬之气也。凡言微寒者,禀春之气以生,春气升而生;言温热者,盛夏之气以生,夏气散而长;言大热者,感长夏之气以生,长夏之气化;言平者,感秋之气以生,平即凉也,秋气降而收;言大寒者,感冬之气以生,冬气沉而藏。” 寒热温凉四气,乃天之阴阳,由天生,故随四季而变化;辛甘苦酸咸五味,乃地之阴阳,由地出,故随五行所属而有别。由此可知,四气五味即是阴阳五行的代名词。正如希雍先生谆谆告诫后人云:“气味生成,原本乎是,知其所自,则思过半矣。” 四气五味如此,升降浮沉、归经亦然。吴瑭就曾以“太极”原理来形象地说明药物的升降浮沉作用。“太极之理”也就是阴阳五行之理。因为任何植物都有生长化收藏的繁育过程,生长为升浮,属阳;收藏为沉降,属阴。故亦具升降浮沉之性。 关于归经,李东垣曾简要地列其纲领云:“东方甲风乙木,其气温,其味甘,在人以胆、肝应之。南方丙热丁火,其气热,其味辛,在人以心、小肠、三焦、包络应之。中方戊湿,其本气平,其兼气温凉寒热,在人以胃应之。己土其本味咸,其兼味辛甘酸苦,在人以脾应之。西方庚燥辛金,其气凉,其味酸,在人以大肠、肺应之。北方壬寒癸水,其气寒,其味苦,在人以膀胱、肾应之。”(《东垣试效方·药象门》)可见,归经是运用阴阳五行理论将药物的四气五味与人体脏腑经络相配属而得来的。 药性理论为什么要用阴阳五行来构建?吴鞠通有云:“凡药有独异之形,独异之性,得独异之名者,必有独异之功能,亦必有独异之偏胜。”“用药治病者,用偏以矫其偏。”唐容川详释曰:“问曰:药者,昆虫土石、草根树皮等物,与人异类,而能治人之病者,何也?答曰:天地只此阴阳二气,流行而成五运,金木水火土为五运,对待而为六气,风寒湿燥火热是也。人生本天亲地,即秉天地之五运六气以生五脏六腑。凡物虽与人异,然莫不本天地之一气以生,特物得一气之偏,人得天地之全耳。设人身之气偏胜偏衰则生疾病,又借药物一气之偏以调吾身之盛衰,而使归于和平则无病矣。盖假物之阴阳以变化人身之阴阳也,故神农以药治病。”(《本草问答·卷上》)近代医家陆晋笙也曾云:“天地间金石草木鸟兽鱼虫,亦得四时阴阳之气以生,惟皆偏而不纯,故取以为药,乃偏以治偏之法。以寒气之药化病气之热,以热气之药化病气之寒……是药之所以能治病者,其原理本乎四时阴阳而来,乃贯彻天人一致之学。”(《景景室医稿杂存》)便言之,乃是缘于传统中医学认为,人与万物皆源于天地阴阳、五运六气,任何疾病的发生都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引起机体正邪交争,从而导致阴阳气血偏盛偏衰的结果。 本草的治病原理,其实十分朴实易解,即是借草木金石阴阳之偏性来纠正人体阴阳之偏性,使偏盛或偏衰的阴阳气血重新恢复相对平衡。因此,本草的最根本原理——药性理论也必须建立在阴阳五行理论之上。
个人分类: 思考中医|350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尹锋:阴阳五行学家邹衍的传说
fqng1008 2019-12-7 17:02
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中,将百家首次划分为: “阴阳、儒、墨、名、法、道”等六家,并把“阴阳家”列为六大学派之首。 邹衍是道家的代表,也是阴阳家的创始人,五行学说的创立者。邹衍是战国时期齐国人,生于齐威王晚年,齐宣王时学于稷下学宫,先学儒术,后来看到国君淫侈不尚德,于是对原始的阴阳和五行学说加以改造,创立新阴阳五行学说和五德始终说,为秦始皇代周提供了理论基础。邹衍是最早把阴阳和五行概念结合起来,在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系统的阴阳五行生克学说,包括五行论、 “五德终始说”和“大九州说”,在当时影响巨大,盛极一时。 据传邹衍的著作很多,《汉书 ·艺文志》阴阳家类著录《邹子》49篇、《邹子终始》56篇,洋洋洒洒十余万言;另据《汉书刘向传》记述,邹衍还有《重道延命方》一书,这是一部医药养生的书籍。可惜,邹衍的这些著作全部失传。我们现在只能从残存的零星资料中了解他的思想学说。邹衍的治学方法是“先验小物,推而大之,至于无垠”。从时间上来看,先从人所共知的黄帝谈起,推而远之,直到天地未生之时,甚至更加久远,至不可考究的混沌状态。从空间上来看,先列中国的名山大川、珍禽异兽、水土植被,再推至海外人所未见之物。所以他的思想宏大不经,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无所不包,特别是他的天人学说更是具有神秘主义倾向。 从现存的有关资料看,邹衍的学说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自然学说,论宇宙生成发展的历史。从邹衍的治学方法来说,他已经有了时空观念,形成了宇宙观。由于他善谈天人之说,所以也被称为 “谈天衍”。 二是地理学说,即大九州说。他说中国是 “赤县神州”,神州附近还有八个这样的州,合起来共九州,周围又有大海环绕,与天相连,人民不能相通,而像“赤县神州”这样的小州天下共有八十一个,儒者所说的中国仅占天下的八十一分之一。邹衍突破了当时人们狭隘的地理观念,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激发了人们对域外探索的热情,有的学者因此称邹衍是我国古代的地理学家。 三是阴阳五行学说,其中又可分为五行相生说和五行相胜说,以及在五行相胜说基础上演绎历史发展规律的终始五德说。邹衍的阴阳五行学说对宇宙间的事物用演绎法进行分类,以阴阳五行为公式来解释其他一切事物的存在。他用阴阳来解释天地、昼夜、男女等自然现象和尊卑、动静、刚柔等抽象观念;用五行统辖时令、方向、神灵、音律、服色、食物、臭味、道德等。五行相生说是在继承传统的五行学说基础上加以系统化而形成的。这种学说为政权服务的政治性很强,突出地表现在邹衍继承了《管子》的《五行》、《四时》、《幼官》等篇的五行学说,从而使明堂制度更加完善,为齐宣王、齐湣王将为天子制定四时教令。 司马迁在《史记》中把邹衍列于稷下诸子之首,称 “驺衍之术,迂大而闳辩”。《史记·孟子苟卿列传》记载:“邹子重于齐。适梁,惠王郊迎,执宾主之礼适赵国平原君则行席。如燕,昭王拥彗先驱,请列弟子之座而受业,筑碣石宫,身亲往师之。”邹衍因为其思想在齐国受到了推崇,所以名声远扬,受到各国国君礼遇。邹衍到梁国,梁惠王亲自跑到郊外迎接;到赵国,平原君侧身行走,用衣袖给他拂拭坐席上的灰尘;到燕国,燕昭王抱着笤帚后退着扫地,唯恐尘土弄脏邹衍的衣服,请求邹衍将自己列入弟子名单以便请教,修建了碣石宫,亲自前往那里拜邹衍为师,听他讲课。 燕昭王死后,由燕惠王继位。惠王与昭王不同,对于先朝旧臣并不那么信任,这时燕齐局势逆转,加之邹衍又是齐人,燕惠王听信谗言,把邹衍逮捕下狱。《后汉书 ·刘瑜传》:“邹衍事燕惠王,尽忠。左右谮之,王系之,(邹衍)仰天而哭,五月为之下霜。”五月是盛夏时节,下霜震撼了燕国,于是邹衍得到平反释放,之后回到齐国。 邹衍的五德终始说不仅在当时受到重视,而且对后世的学术和政治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就学术而言,董仲舒将邹衍的阴阳五行学说与儒学相结合,开汉代儒学阴阳五行化的先河。就政治而言,五德终始说作为一种改朝换代的理论工具,受到历代新王朝建立者的信奉。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根据邹衍 “水德代周而行”的论断,以秦文公出猎获黑龙作为水德兴起的符瑞,进行了一系列符合水德要求的改革,以证明其政权的合法性,遂成为五德终始说的第一个实践者。 邹衍虽然没有成为伊尹、百里奚那样的名臣,但是,他在阴阳五行学说方面的巨大成就,以及在那个时代的声誉与影响,是凌驾于其他诸子百家之上的,对其他学派形成了碾压之势。从现存资料看,邹衍不讲周易,不讲八卦,只讲阴阳五行,就取得了近乎改天换地、登峰造极的成就。可惜的是,阴阳学派虽然盛极一时,却后继无人,所有著作,全部失传。 相传,邹衍在燕国时常去各地考察,这年春天,他来到渔阳郡(今天密云的西部),见此地依然还是冬天,寒气太盛,草木不长,百姓生活困苦。 邹衍便上了郡城南边不远的一座小山上,吹起了律管,演奏春之曲,一连吹了三天三夜,在他吹律之后,这座小山便飘来暖风,阳光明媚,冰雪消融,整个渔阳大地变暖,万物复苏,农民赶紧耕地播种。这年庄稼长得特别好,五谷丰收。邹衍又从全国找来了许多当地缺少的良种,教给农民识别,教他们不同的耕作方法。从此,渔阳老百姓日子越来越好。邹衍离开渔阳之后,百姓怀念他,便把他吹律管的小山定名为黍谷山;山上建了祠,叫邹夫子祠;后来此地便成了密云一景,叫 “黍谷先春”。 邹衍吹律的传说在汉朝许多诗文里就有记载。唐朝时李白曾写过一首《邹衍谷》的诗来盛赞邹衍: 燕谷无暖气, 穷岩闭严阴。 邹子一吹律, 能回天地心。
个人分类: 思考中医|5347 次阅读|0 个评论
68、一个人体生理系统模型
baishp 2019-9-30 11:31
68、一个人体生理系统模型 图68-1 传统蒸酒系统 猜猜我发这个想说什么? (网友:工艺太落后?) 不是。我是用这个来比喻人体系统。 这个比喻大略可以理解人体生理系统特点,理解中医的医理。 人体系统跟这个装置不同点,在于下面的火源,是周期性地变化着的。 人体体温,早晨至傍晚,相差大约有1°C,但是就是这么一点微小的差别,形成人体经络一天的循环。 图68-2 一昼夜中人体体温的变化 地球上的物质大约分为固、液、气三态,随着温度的变化,三态之间互相转化。人体也是由固、液、气三态组成的,身处同一个大环境,因此也离不了受这个物理定律的规约。
个人分类: 医理模型|4802 次阅读|0 个评论
58、再贴一些明人阴阳五行曲线
baishp 2019-9-24 15:41
58、再贴一些明人阴阳五行曲线 说明:十干曲线由于一张图片上汇集太多曲线,加上时间点又太密,严重影响肉眼对信息的提取,这里就不贴了。除了五行曲线与日元强弱曲线,我另外构建了一组“阴阳曲线”,就是把5阳干相加,5阴干相加。命理经典中并没有这种的做法。不过从两条曲线的形状与位置的变化多端来说,它们还是含藏着很丰富的信息的。至于具体是些什么信息,还需要在大量样本训练过程中才能看出来。我认为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传统文化问题,既要遵循古人提出的重要思想原则,也不必完全墨守成规,以最后实践检验为准。 1、jiangjieshi 图58-1 jiangjieshi先生五行曲线 图58-2 jiangjieshi先生阴阳曲线 2、jiangjingguo 图58-3 jiangjingguo先生五行曲线 图58-4 jiangjingguo先生阴阳曲线 3、liguangyao 图58-5 liguangyao先生五行曲线 图58-6 liguangyao先生阴阳曲线 4、lijiacheng 图58-7 lijiacheng先生五行曲线 图58-8 lijiacheng先生阴阳曲线 5、MZD 图58-9 MZD先生五行曲线 图58-10 MZD先生阴阳曲线 6、Z'EL 图58-11 Z'EL先生五行曲线 图58-12 Z'EL先生阴阳曲线 7、ZD 图58-13 ZD先生五行曲线 图58-14 ZD先生阴阳曲线 8、LSQ 图58-15 LSQ先生五行曲线 图58-16 LSQ先生阴阳曲线 9、LB 图58-17 LB先生五行曲线 图58-18 LB先生阴阳曲线 10、DXP 图58-19 DXP先生五行曲线 图58-20 DXP先生阴阳曲线
个人分类: 命理定量|0 个评论
阴阳五行是朴素唯物论,还是辩证唯物论?
wuweidekongjian 2018-5-2 22:01
怎么上传不了?
个人分类: 中华传统科学|158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03: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