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学科评估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学科评估

相关日志

关于“学科评估中院系设置与学科交叉的矛盾”对策建议
libseeker 2020-3-19 08:41
摘编自:管翠中,范爱红,曾晓牧.学科评估中院系设置与学科交叉的矛盾与对策——以清华大学土木工程学科为例 .大学图书馆学报,2019,37(06):85-88. 学科交叉是学科发展的趋势,也是产生原创性创新成果的重要途径,但交叉学科的成果归属具有交叉性和不确定性。我国高校在学科评估中往往以行政院系为单位申报成果,忽视了院系之间的成果交叉,影响了学科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在院系设置与学科交叉的矛盾中,成果的归属具有交叉性、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如何解决学科评估中院系设置与学科交叉的矛盾,涉及教育部学科体系、高校学科建制、学科评估办法与督导机制等诸多宏观战略层面。清华大学图书馆管翠中等就高校图书馆如何立足自身竞争情报服务工作的优势,理清院系间学科交叉的关系,为决策者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尝试提出以下4条对策建议。 (1)揭示学科与主责院系的对应关系 在学科交叉融合的社会大环境大背景下,固有的学科划分及院系设置已难以适应,尤其是在成果产出方面,学科与院系并非一一对应的关系。虽然学科负责人、院系党政领导以及院系教师对于本院 系研究的交叉学科方向、所属学科与哪些院系存在研究关联有着一定的认识,但往往只是主观感受,缺少准确而翔实的数据支撑。图书馆可利用自身中立的身份和情报服务的优势,从成果产出的角度对本校各学科与各院系间的学术交叉关系进行精确的揭示,分析各学科成果产出的院系贡献度,以及院系科研成果产出的学科分布。这将有助于决策层更好地把握学校整体产出的学科交叉情况,在学科评估中进行统筹协调。 (2)基于论文内容进行学科划分 商业数据库提供有基于期刊的学科分类体系,可以确定论文与学科的映射关系,如 Web of Science 数据 库 的 22 个ESI 学 科 分 类 和 252 个 Web of Science 细分学科; Scopus 数据库的 27 个学科领域和 335 个细分学科; 中国知网的 168 个学科领域。这些商业数据库同时也基于期刊提供对应的教育部学科分类体系,或者是数据库自身学科分类与教育部学科分类的映射表。图书馆可以依此绘制出教育部学科分类的期刊对映表,甚至是详尽的本校论文及其所属期刊、学科、院系的列表,提供给学校相关学科负责院系和学科负责人,便于从论文所属学科而不是作者所属院系来提交学科评估的论文产出清单,使交叉学科论文归入最适合的学科分类。 (3)建设揭示交叉学科的机构知识库 教师的成果管理和学术传播一直是高校的重要工作,机构知识库(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不仅能够对学校的科研产出进行很好的组织、收藏和长期保存,而且可以增加学者、机构及其成果的内外展示度。中国高校机构知识库联盟目前仅有 50名成员,占全国 1265 所本科院校的 4. 0%,占全国2688 所普通高等学校的 1.9% ,且有部分机构知识库处于停用或半停用状态。建议图书馆利用自身资源和能力优势,建好机构知识库,协助学校和学者整理、保存并展示其学术成果。在机构知识库建设中不仅以院系作为成果索引,还应对交叉学科成果进行关联与标引,加入成果的学科属性索引,为学校教职工评职称、科技成果奖励、学科评估等工作中学术成果的快速、准确调用做准备。 (4)提供对标高校的相关数据 在学科评估、学科规划以及学校的发展规划中,除了解自身的成果产出外,还要掌握对标高校的产出,在评估竞争中能够做到知己知彼,才能更好地统筹协调自身工作。在学科评估过程中,通常的做法是按主责院系需求提供对标高校相应院系的成果统计。然而,面对学科交叉的发展趋势,相应院系的成果不足以反映对标学校该学科的真正实力,可以考虑从学科属性的角度,提供本校与对标高校该学科的相关成果统计对比数据。这样能够帮助学科主责院系认清与对标学校之间的差距,更加有效地应对学科评估,找到今后努力的方向。
个人分类: 圕人堂|2647 次阅读|0 个评论
改进(双一流)学科评估“学术论文质量”评价:强调原创性
热度 5 liuli66 2019-5-22 19:47
《第四轮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及有关说明》“中关于”学术论文质量“评价有如下规定: (摘自 《第四轮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及有关说明》) 在当前破“四唯”“五唯”评价政策的大背景下,笔者提出改进(“双一流”)学科评估“学术论文质量”评价的一个理念和思路,即强调对学术论文成果本身的”原创性“(originality)的评价。考虑到现实性和阶段性,提出具体建议如下: 1)参评大学每个学科,最多提供50篇“代表作”,其中按期刊档次影响因子等量化指标提供的“代表作”(简称“量化代表作”)最多25篇;按“原创性”指标(即不用考虑期刊档次影响因子等指标,不用考虑发表论文的语言)提供的代表作(简称“原创性”代表作)最多25篇(二者不得重复)。 2)对“量化代表作”,按常规进行“客观评价”(比如1篇SCIENCE论文得100分)。对“原创性代表作”,评审专家按”原创性“层次高低大小进行”主观评价“(比如,属于国际”顶天“级的论文,100分)。 3)对“量化代表作”与“原创性代表作”,评价权重相等,各为50%。 [关于“原创性”的界定及评价指标,参见:科研评价要突出“唯原创性”标准 中国科学报公号 20190320 https://mp.weixin.qq.com/s/HRmfyIav1xZBLgnlF1Q8nQ]
个人分类: 科技与创新政策|2733 次阅读|32 个评论
[转载]袁亚湘委员:加强对数学等基础科学领域支持
snow1007 2019-3-21 16:40
从凝聚态物理到量子信息、从纳米科技到基因组、从航天到深海、从高铁到超级计算、从“天眼”到“悟空”……在从科技大国迈向科技强国的路上,我国科技领域不断取得骄人的成就。 “但是,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的重大研究成果大多都集中在技术方面而不是科学方面。有些重大科技成果本质上是工程。即使是在科学方面的重大成就也往往和大科学装置有关。”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袁亚湘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袁亚湘坦言,事实上, 在基础科学领域,纯自由探索、不依赖大设备、大装置的原创性创新研究方面,我国与欧美科技强国之间仍然具有相当大的差距。 “其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我国对技术的重视远远大于对科学的重视。即使是关于科学,可能国家以及相关部委真正关心的往往是应用基础研究而不是 纯基础研究 。”袁亚湘说。 袁亚湘从几方面分析。如,目前的科技环境对基础研究不利。 科技政策、管理、评价等方方面面基本套用的是搞工程的方式。 许多科技部门、单位在科技评价时常常制定一个统一的表格,同时要求不同学科的人员填写,然后据此打分、排名。这表明上看来公平合理,但实际上却没有尊重某些学科的自然发展规律。 同时让袁亚湘感到忧虑的是 我国对基础研究的投入严重不足。 在发达国家,基础研究经费占全社会研究与开发经费投入比例约15%。我国的这一比例则严重偏低。纯自由探索的基础研究往往不适合组织大的团队、不宜写出明确的研究目标和技术路线,通常很难得到大项目的支持。 对此,袁亚湘建议, 进一步改善科研环境 。在 人才评价、学科评估、项目评审中不宜把同样的指标、统一的标准用于不同的学科 ,而是应当充分考虑各基础科学的各自特点、采用各学科国际通行的做法。 建议加大政府对基础科学的投入。对不适合组建国家实验室的基础学科领域(如数学),建议科技部根据其学科特点也布局相应的经费支持形式。具体建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进一步增加“天元数学基金”的投入。建议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长期稳定地支持 “国家天元数学交流中心” 在昆明的建设和运行。 “此外, 制定相关政策和采取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引导、鼓励和推动我国企业(特别是科技企业)和社会力量增加对基础研究的投入。 调整税收优惠力度,鼓励个人以及企业捐赠支持基础研究。”袁亚湘说,此建议也获得数学界很多委员代表的支持。
个人分类: 数学观点评述|932 次阅读|0 个评论
当一流的数据遇见专业的服务:“国际声誉调查”圆满完成
Pauldu 2018-9-8 09:25
当一流的数据遇见专业的服务: 科睿唯安助力第四轮学科评估“国际声誉调查”圆满完成 第四轮学科评估中,首次邀请境外同行专家针对 数学、物理、化学、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等 6 个学科开展了 “国际声誉调查” 。作为首次尝试面向境外专家的声誉调查,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简称学位中心)进行了精心的调查方案与问卷设计, 目标是每一个学科都能成功回收相当数量的有效问卷反馈 。然而, 如何在全球数以百万的专家学者中精准找出特定领域的专家,并要求这些专家对中国的高校学术平有一定了解?同时还要准确的将问卷发送到每一位专家手中?另外,由于欧盟及有关国家对于个人数据的保护要求( GDPR ),发放问卷时还要严格合规,未经对方允许不能直接发送调查问卷邮件,简单的进行邮件群发可能带来不必要的法律风险 。 科睿唯安的“国际学术影响力提升服务” 恰好很好的解决了学位中心“国际声誉调查”所面临的问题, 因为全球一流的 Web of Science 数据源,保证专家来源都是真实有效的科研论文作者并附带电子邮件地址;检索专家团队 20 余年全球服务的经验确保精准定位合格且最合适的专家;同时,还严格遵守全球不同国家信息安全法律的规定 。我们针对本次“国际声誉调查”由国内外专家团队共同定制的检索方案,考虑因素包括: · 专家发文的期刊在学科中影响力的表现(优先考虑同学科影响因子排名靠前的全球一流期刊); · 最近几年比较活跃的学者(近三年有新的成果发表) · 对中国有一定了解的境外专家(海外华人及与中国学者有过合作的国外专家) · 各个学科表现突出的国家和地区 经过严格的检索,我们在 6 个学科中锁定了 20 多万名境外专家,再通过学位中心的二次筛选,最终发出了 8 万多封调查问卷邮件。科睿唯安利用先进的电子邮件推广与跟踪技术,进行了“国际声誉调查”的全球邮件推送和推送结果的跟踪。经过分学科的多轮推送, 最终帮助学位中心成功回收了目标数量的有效问卷反馈,助力本轮学科评估国际声誉调查圆满完成。 科睿唯安的“国际学术影响力提升服务” 不仅仅服务于全球声誉调查,我们还在帮助众多的中外高等学府和科研机构 提升学科国际学术影响力和声誉、招聘全球人才、推广全球学术会议等,已经成为提升国际影响力的最高效渠道之一 。
个人分类: Wechat|3399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6: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