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职称评审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职称评审

相关日志

[转载]【揭秘】教师评职称,到底有多难,有多痛?
热度 1 jiangxinduyin 2015-6-30 20:34
职称评定“难”在哪儿? 名额太少,只能靠等 提起职称评定,淄博一位中学教师说,学校700多个老师,高级名额一年也就一个,中级名额2到3个,排队等高级的有300多人,等中级的100多人,“几乎看不到希望。” 名额紧张,一直是职称评定的老大难问题。 不少老师反映,优秀的老师太多,可职称名额太少。一些老师已经符合了条件,摩拳擦掌地准备评职称,可是一年也不一定能等来一个名额。 更有老师反映:“工作在第一线的教师评职称更难,要论资排辈,这个退休,那个补上,只能等着。” “俺也不去想高级职称了,前边一群人排队呢!”山东“80后”教师李虹“乐天知命”,“没有名额啊,论资排辈,干得再好,晋级还是没有希望!像我这么大年龄的,能评上中级已经很幸运了!”  因为名额少,一些学校采取职称评定的评、定分开政策,虽然有一些老师条件符合了,但是还要等名额,这也让一些老师感到焦虑。 不同地区之间,各级各类的教师之间,在评职称上也有很大的差异。网友@王长厚说:教师职称尤其是解决“民办园校教师”的职称评定,是个由来已久的问题。还有老师反映,在评职称的机会上,城乡教师差距巨大,相比城里,农村教师评职称更难。 重科研轻教学,一线教师评职称难 在职称评定中,年度考核、评优选先、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认定等,都可作为参评高级职称的业绩条件,而在这些荣誉的评定方面,和中层以上干部相比,普通教师普遍处于劣势。 孙明说:“能得到高级荣誉的一般是学校领导、中层干部,一线教师勤勤恳恳工作多年,也不一定能获得个小小的区级荣誉。” “现在的教师早不是从前那种安安稳稳、悠闲自得的教书先生了。”有教师表示,一线青年教师身上都压着很重的教学任务,难以有时间开展教学以外的研究工作,可绝大多数的考核都以科研为主,发表论文的数量和期刊等级、申请的课题数量和大小等等都是摆在眼前的“难题”。 而最大的难题在于,越有资历、头衔的老师越能拿到高级别课题,越能有更多机会,一线青年教师几乎没机会。 职称评定“痛”在哪儿? 存在不公平现象,学生喜欢、课教得好的教师未必能评上 有网友留言表示:职称和工资挂钩,对教师来说意义重大。所以,机会一来,有的老师就拼命找关系。现实中,有这种“谁的关系硬,谁就能评上职称”的现象存在。 中国青年报发起的一项调查显示,对于“哪些职业最受职称评审之累”的问题,调查结果显示,教师排在首位,73.2%的人选择此项。76.5%的人意识到目前职称的最大问题,是职称评审制度不能反映人的实际能力;65.7%的人表示,名额分配中存在拉关系等现象。 还有网友表示,老师为争指标“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影响了教师之间的团结、和谐,给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教师程平工作近20年,成绩突出,就是晋升不上一级教师。“因为每次晋级标准都在变,量身定做、名额分配,人为因素多,导致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程平说,“精力放在晋级上,哪还有心教学啊!不仅如此,还人为增加了教师之间不合理竞争的内耗,说起来是笑话,传出去丢人。”  评上职称的老师易懈怠,没评上的只能“多劳少得” 人民网一篇报道显示,晋升了职称的人有40%以上的早已不再代课或不用代课了,他们中的人有的当了校长、中心校长、报账员、督导、后勤人员等;而另外一部分仍处在一线的具有中高级职称的教师,也绝大多数不再担任所评学科的教学工作。 因为职称与工资紧密挂钩,一些教师反映,评上职称的教师与没有评上职称的教师工资差距越来越大。而没有评上职称的教师,往往在教学一线工作,最为辛苦,但却因为职称与工资过多挂钩而拿不到更多的工资,这挫伤了一线老师的积极性。“比如,班主任劳累又费心,待遇比较低,很多人不愿干。” 就在今年两会期间,几位来自山西的教师网友呼吁代表委员关注教师职称问题:“教师职称与工资过多挂钩,导致教师同工不同酬,存在多劳少得、少劳多得的现象。” 准备评聘材料精疲力尽,老师无法安心教学 “现在的教师职称评选就是做各种材料!”中国教育报微信的网友反映,为了评高级教师职称,往往需要几天几夜才能做好材料,反复地修改,反复地上传。 在百度上搜索“职称程序”,小编发现,百度经验中专门有一条“教师评中学一级职称的超详尽流程”,点开一看有八个步骤。 正因为程序繁琐,需要投入大量精力。一些老师认为,教师的本职工作应为教学,而如今却往往要为评职称而花大量时间、精力在准备材料等无关教学的事情上。 “教师最主要的职责是教书育人,而现在却有这样的现象:跟职称有关的我做,跟职称无关的,我就不做!”中国教育报有网友认为这实在是“本末倒置”。 还有老师反映,评职称所考察的内容,并不一定能够科学反映出老师的水平,一些上课很棒的老师评不上职称,而一些评上职称的老师,实际上课却上得不怎么样。 厦门市某重点中学初三语文教师刘飞(化名)说,有个历史老师,教课的班中考成绩每年都是第一名。可他的职称评审就没过关,因为论文不够,学校一点办法都没有。 职称制度如何改革更科学? 今年2月,教育部发布2015年工作要点,其中指出,要全面推开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对此,一些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提出了具体实施建议。 全国政协委员、教育专家朱永新认为,因为职称评价体系把人分成了三六九等,对年轻教师发展不利。受职称评定制度影响,评职称需要满足发表论文、考职称外语和计算机等附加条件,导致很多人为此耗费了太多的精力,而没有把精力放在主业上面。应该取消职称的评定,改为用人单位聘任,让职称与待遇脱钩。至于与职称直接挂钩的待遇问题,应由用人单位根据工作人员的业绩和表现来确定。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要建立教师委员会进行同行间的业内评价、建立家长委员会、社区教育委员会进行全程的监督、审议和多方意见表达,以保证教师职称评定的公正性。 广州罗湖区某市属重点中学一位不愿具名的班主任老师建议,应建立起学校、市级、省级三级的评审机制,以形成相互制约监督,同时要求每所学校届时公布职称评定标准,以形成学校间的相互监督;在两名条件相当的老师中,应首先考虑来自非名校教师的职称评定。 甘肃省兰州市第五十四中学教师徐生坛建议,应让领导干部与一线教师在职称评定方面“分灶吃饭”。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一位研究员称,现在为职称评审而发表的论文占了期刊论文三分之二的比重,但论文质量却很差。“明确岗位的要求和核心的业绩很关键,如果岗位需要论文,那就保留,有的岗位不需要,就可以不要论文,不能本末倒置,为求论文而论文。”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明确提出“职称(职务)评聘向乡村学校倾斜”,增加乡村学校中高级岗位数量,实现县域内城乡学校教师岗位结构比例总体平衡;改进乡村教师评审标准,不作外语成绩(外语教师除外)、发表论文的刚性要求。对此,很多受访的中小学教师表示充满期待,希望改革尽快落地,让农村教师的职业发展更有希望。 本文作者:刘庭梅 刘水长 更多学术资讯可关注微信公众号:doctorforum
169 次阅读|1 个评论
擦干泪,向前走
热度 8 libseeker 2015-4-23 07:26
今年的职称评审,我又被“离奇”地淘汰了,连上校高评委评审的资格都没有。 经过2014年的职称评审情况反映,今年综合学科组评审根据学校政策及相关精神做了些改进,比如:(1)图书馆党总支、行政召集了参评人员做思想工作,明确告知将由图书馆学术委员会制定量化考核办法,请参评人员尊重排序结果;(2)图书馆学术委员会制定了“淮海工学院图书馆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量化考核评分表”,经公示后修订完善,并由图书馆学术委员会打分排序(我作为图书馆第一名,高出第2名不少)。不曾想,最终结果令人无语! 今年的评审工作,我连晒评审材料(校简表、省简表、评审表)的机会都没有。我申报的是图书资料副研究馆员。2005年9月取得馆员职称。研究生学历、图书馆学硕士。年度考核校优1次。第一作者论文17篇,按照学校的分级办法二级2篇(均为《大学图书馆学报》),三级7篇(包含《图书情报知识》1篇,《图书情报工作》、《图书馆杂志》1篇,《图书与情报》4篇,),四级1篇,五级7篇。专著3部。荣誉称号有市第五期“521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中国图书馆学会2007-2009优秀会员、2012-2014年度江苏省高校图书馆先进工作者等。科研项目有主持完成校级项目两项,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参与,第6),省社科研究学会专项课题(参与,第2)等。科研获奖情况有3次获得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次二等,2次三等),3次获得省图书馆学情报学学术成果奖(均为3等)。 虽然算竭尽全力了,但今年依然是输在人际关系。接二连三的失败,对我的打击不小。暗自流泪过,甚至当人的面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泪水。经过与有关方面的进一步沟通,我选择补台不拆台,当人梯,寄希望于明天会更好。 这些年参与职称评审,虽然结果不尽人意,但切切实实有所收获,有所成长。我由衷感谢所有给予我帮助与支持的人!擦干泪,向前走,始终要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
个人分类: 闲情偶寄|4236 次阅读|12 个评论
也说“评副教授”到底“缺什么”
热度 103 weijia2009 2014-11-20 05:27
也说“评副教授”到底“缺什么” 贾伟 刚看到科学网有篇(马臻博主写的)置顶博文,《 评论:“副教授,我缺少的是什么 ?》,说的是一位毕业于浙大的青年教师,入职两年内申请到800万元的项目,发表25篇论文,但没评上副教授。博文中心思想是要那位没评上副教授的讲师多考虑自身的原因,最后在博文中马老师语重心长地对那位讲师说:要给周围人一种感觉,你为干事业而来,而不是为了职称而来。要知道,领导很在意你表现出来的“腔调”或者你给他的感觉。 显然,科学网精选和置顶这类博文,是将其归入“正能量”一类了。更显然,我目前还无法上升到这样一个精神文化的高度,来消化或评价类似观点。但想借此机会,从学术评议的角度,说说一名副教授,在同行中大体上应达到一个什么样的 学术 水平。 职称评定肯定不是一场论资排辈的游戏,同样也不是简单的数文章和经费数目。美国高校的三个等级,助理教授、副教授、以及正教授的划分,大致遵循的(核心)要求如下。 助理教授/助理研究员:在专业领域内具备独立的科研方向和独立承担科研的能力; 副教授/副研究员:在本国专业领域内是同行认可的专家(national reputation); 正教授/正研究员:在国际专业领域内是(国际)同行认可的专家(international reputation),其工作对本专业研究领域的提升具有显著的贡献。 那么,由此产生的经费和文章上的要求就容易理解了。职称评审中需要把握的尺度大致如下。助理教授:不一定需要申请到经费,但必须有能够独立撰写经费申请(grants)的能力,考察这种能力可以看已申请过基金的记录和反馈意见,一些校内、院内、或地方基金的申请情况等;文章的一般要求是必须要有senior author(第一或通讯作者)的本专业方向的论文。副教授:必须获得过同行评审的(本领域重要的或全国性的基金)经费,以显示申请人在专业领域内具有同行认可的竞争力;文章在数量和质量有质的上升,代表性文章须senior author,须具有较大的学术影响力,(评审专家还愿意看到一些高质量的合作性论文,显示申请人具有与领域内同行开展并逐步引领合作的能力)。正教授的评审要求在副教授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但大多是一种程度和数量上的自然上升,如看申请人获得基金的数量、规模以及在大项目中的组织和领导作用;文章除了数量增加外,还看其科学发现对本领域发展的重要作用以及申请者在合作性论文中的地位和作用。 由此可见,从助理教授到副教授是一个“质”的提升,需要有充足的证据显示出申请者从入门级的科研者已经过渡到一个成熟的、具有稳定的方向(按稳定经费来源判断)、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和未来的专业领导潜力(按文章发表层次的上升,行业内综合表现判断)的学者。这样的判断需要评审人通过考察各方面信息,动一番脑子的。 申请人提供的评审材料还有教学贡献、(在本院、本校以及当地社区)服务性贡献,科研还包括参加或组织学术会议情况、专业期刊评审和编委等信息,这些信息对核心参数(基金和文章)有很大的支持和补充作用,有时候文章上看不清,可以看参会的级别,申请人被邀请报告的情况以及在杂志和学会中任职情况来判断。外面的同行评议意见是职称评审的主要意见来源,本单位(有经验和称职的)评审委员会通过讨论,最终表决,拿出一个上还是不上的意见。需要强调一点的是,这样的(具有公信力的)评审意见拿出来后,行政领导如院长和校长一般不会去横加干涉,尽管理论上他们是有这个权力的。 美国高校的这一套职称评审的游戏规则,各个学校在细则上和尺度的把握上各有不同,但其核心理念和基本要求是一种共识,我国高校的职称认定也该如此,先建立核心理念和要求,再看具体指标和参数。没有一套基本的理解而评职称是一种不称职! 另外,我想科学网是一个讨论专业知识和学术职称问题的好地方,不过,需要把握的一个原则是 - 要在学术共识和科学精神的基础上见仁见智,而不能脱离公理和常识去搞“形而上”,心甘情愿地为行政化、政治化扭曲了的(本末颠倒的)高校文化推波助澜!
41351 次阅读|151 个评论
【985-17】卫生间内甄宓焚书,五台山上关羽封印
热度 23 yuncai 2014-10-3 20:20
第十七回 卫生间内甄宓焚书,五台山上关羽封印 甄宓终于主持上了省基金项目,满足了晋升教授必须有一项省级项目的条件,决定参加今年的教授评审。 在中医口上,今年有两人申报教授:华佗与甄宓。 与往年一样,上教授的名额有限,中医口上只有一个名额。 甄宓自知不是华佗的对手,自己毕竟是双肩挑干部,学术水平不如华佗,表面上对华佗毕恭毕敬,见人就说‘华佗在上我在下,咱是给华佗大夫做分母的’。但内心并不服气,私下里该拜访的都拜访到了。 华佗有点瞧不起甄宓:你除了脸蛋漂亮、身材苗条外,还有啥能耐?这个教授要是给了你甄宓,天下就没有公理了。但华佗很享受甄宓的恭维,自己‘华一刀’谁人不知?今年这个教授基本上就是自己的了。 但计划不如变化。为防止抄袭,学校要求申报职称者都要进行论文查重,规定重复率超过30%就算抄袭! 这个规定让华佗和甄宓都紧张了好几天。 论文查重需要递交原来发表文章的电子版,甄宓专门请了个刚留校的博士,从网上查了不少《如何降低论文查重率》的帖子,综合了罗嗦法、断句法、中英变换法等多种技巧,不动声色地将电子版进行了润色,成功地将重复率降到29.8%后才交给职改办。 华佗的文章因为是张苞给做的,竟然连电子版都没有,只好打电话向张苞要电子版。张苞问清原委后头上直冒汗:文章本身就是别人的,这重复率还不是百分之百?也只好在网上找办法。 张苞找到一个简便偷懒的办法:直接将word格式转换成图片格式,重复率竟然为零! 甄宓将论文的电子版交给人事处的李肃,随便给李肃带去两盒上等普洱茶。 华佗将论文的电子版也交给李肃,李肃收下后,希望华佗能给一位朋友尽快做个手术。华佗一问,只是个痔疮手术,就有点恼火:这么小的手术还要跑到三甲医院来做,还让我‘华一刀’来做,竟然还想加塞。便没好气地说:“要我做手术,就排队去吧。”李肃知道华佗的手术已经排到两个月后了,但自己已经向朋友打了包票,华佗居然一点面子都不给。更没想到华佗交了评审费后,不要李肃开的收据,只要发票。 李肃用查重软件将大家的文章都过了一遍,其中,甄宓的重复率为还是29.8%,低于学校规定,通过。华佗文章的重复率为30.2%,判定为抄袭! 华佗很是奇怪,张苞这小子事先已经在网上给我查过了,没问题呀,我还看过查重报告,怎么在学校一查就成了30.2%?但毕竟文章不是自己写的,华佗心里有鬼,也就没去找李肃问问缘由。 李肃看到华佗的查重结果为30.2%,刚刚超过规定的30%,心里直乐:活该,让你华佗牛X!李肃拿着华佗的查重报告就想捡到一个战利品,惬意地仔细端详。突然发现华佗的文章只是与一篇文章重复,而且这篇文章竟然与华佗的文章发表在同一刊物的同一期同一页上!这怎么可能!李肃心里一紧,连忙将那本刊物找出来,翻看一看,恍然大悟:原来这一页上,不光有华佗的文章,还有别人一篇文章的半截。查重软件将这一页既视为华佗的文章,又视为别人的文章,自然计为重复率。 李肃想给华佗打个电话解释一下,但又一想,没必要自己犯贱,还是等华佗找自己吧,反正不是自己的问题,是查重软件的不完善;如果华佗不来,就让他悄悄倒霉一次。 华佗还以为上了张苞的当,准备找张苞算账。但看到张飞的讣告后,一下子全想开了。张飞的讣告是这样写的: 幽州大学校长助理、农学院院长张飞同志(特二岗教授、正处级、经上级批准享受副厅级医疗待遇)因病医治无效,于221年4月1日在家中逝世,享年55岁。 张飞同志历任幽州大学动物教研室副主任(主持工作)、牛科学系主任(副处级)、农学院院长(正处级)等职,是我校一名优秀的管理干部。 张飞教授一生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SCI论文20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50项,曾获得国家及省部级科技奖励多项,主持完成国家及省部级项目近100项,累计项目经费3000万元(去世时尚结余700万科研经费)。 …… 华佗看着讣告一直想笑,张飞你科研经费是留下了,但人却不在了。算了,职称名利等等全是浮云,自己的健康和高超的医术才是根本。从此,华佗上班时认真手术,下班后就游山玩水、锻炼身体。 华佗的提前出局让甄宓坐享渔翁之利,评委们给甄宓投票时也心安理得,甄宓顺利晋升为教授。 甄宓坐在家里的沙发上,不断回复着评委发来的祝贺短信,但心里却高兴不起来,抬头看看书架上摆放的自己这几年发表的专著和论文,想到每一个成果背后都有一个屈辱故事:都是自己求受辱、求失财的流泪故事。 甄宓放下手机,任由两行眼泪流过两颊,一滴一滴掉在前襟。 一小时后,甄宓站起来,走到书架前,木然地将这几年为评职称而发表的专著论文一一取下来,抱到卫生间,撕开,再一页一页在浴缸中烧掉。 甄宓将自己关在卫生间,烧掉自己所有的“科研成果”,发誓今后再也不碰所谓的“科研”了,安心做官。 与此同时,教务处长关羽一个人呆在五台山的一个小旅馆里,双眼湿润,内心充满委屈悲愤和惆怅,决心辞去教务处长,不再做官。 关羽不告而别,手机关机好几天。教务处长失联了!学校一下子炸开了锅,各自传言满天飞:携款外逃、因招生问题被双规、被情敌毁尸灭迹、被领导舍卒保帅等等,此时国人的想象力发挥到了极致。 刘备告诉保卫处长赵云,务必在两天内找回关羽、查清原委、平息谣言! 关羽也不知道压垮自己的最后一根稻草是什么,只是感觉内外交困、疲惫悲愤,这个处长不是人干的! 关羽原本想在其位谋其政,好好抓一下教学,结果是学生们抱怨、教师们反对、领导不高兴。 关羽为了提高上课的学生出勤率,规定学生逃课5次就一律不及格。结果一学期下来,一半的学生不及格!学生们有点骚动,涉及到了稳定,曹操书记将关羽一顿狠批:稳定压倒一切,在学校‘学生是老虎,教授是神仙,处长是条狗’这个道理你都不懂? 关羽为促进教师好好上课,就让学生来测评老师的上课效果,并且规定排名在前10%的加倍发放教学酬金,在后10%的老师减半发放。等结果出来后,关羽目瞪口呆:学生满意度为100%的老师竟占了全校教师的40%还多,大家都是并列第一名!而后10%的老师又是学校公认的上课认真、对学生严格要求的老教授。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关羽没想到,一些老师向学生鞠躬、更多的老师用成绩放水等手段来讨好学生,求得好评。 关羽想选出一批真正的教学名师,树立些教学楷模,还亲自设计了非常严格的评审程序。但是,评选出来的还是曹操、刘备、袁绍、夏侯渊、夏侯惇这些校长院长们。关羽知道这些人都很少上课,但统计表上他们的教学工作量都很多;你说他们不学无术吧,可著作等身;你说他们没时间做科研吧,但又项目多多;你说他们的成果都是别人的吧,可证书上他们都排在第一名。结果是关羽选出的这批教学名师再次成了全校的笑柄——如同前几次评选教学成果奖、教学改革课题一样。 关羽认为应该改善一下教学条件,扩招速度有点快,结果惹得刘备不高兴。刘备向关羽推心置腹:云长,你不知道当校长的难处呀,没有大师咱可以引进,但没有大楼就只是小学而不是大学了。盖大楼就要抓经营、弄收入,考虑投入产出比。你让老师喝一天西北风试试?多招一个学生一年就多收入2万多,咱就是投入1千万改善教学条件,教学效果也好不到那里去。你我是朋友而兄弟又君臣。古时候,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你不能只想着我们是朋友兄弟,而忘了我是校长,你是处长。当处长听话出活就行了。我觉得震旦大学的‘校长是老虎、处长是条狗’的治校理念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自主招生、转专业这些事,你们领导只是打电话让我解决,连个短信也不发,怕留下证据。你们怕担风险,我就不怕嘛?还有自己的副处长们,一个比一个油滑,遇事就躲、遇利就争,唉!痛苦的往事在关羽脑中闪现。 你们都希望处长是条狗,但老子不给你当!爱谁谁吧! 关羽打开手机,只写了‘老子不干了’五个字,就发给了曹操和刘备。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985风云-16】呆子啃书寻妙方,医生捐精治大乔 【985风云-15】院长无权生囧,少年办刊救父 【 985风云-14】智公瑾笑授八股秘笈,猛张飞喜获国家基金 【985风云-13】学者分逐名利场 博士共演罗生门 【985风云-12】求排名校长出新政,谋利益老九应奇 招 【985风云-11】男博导规则行事,女博后反常出牌 【 985风云-10】苦楚法学硕士升西天 , 悲情数学小研赴黄泉 【 985风云-9】 正校长为公献胃 , 副校长因酒撞人 【985风云-8】 鉴定会上张飞叱评委 , 传达室里老马说获奖 【985风云-7】 土博士鸭梨山大,大校长论杯秤金 【985风云-6】 求教授老者拼老命,为职称博士挥重拳 【985风云-5】 厅长知人善任,评委啼笑皆非 【985风云-4】 小乔蛮横专断,周瑜移情别恋 【985风云-3】 千人妙笔生花,杰青拍案而起 【985风云-2】 吕千人后院起火,曹书记妙计平乱 【985风云-1】 学生匿名举报,书记借喻警告
个人分类: 小说|12323 次阅读|30 个评论
深圳拟引进医生9级评价制度
热度 3 fqng1008 2014-7-17 09:47
多年来,我国医生职称评定主要依赖于论文和科研项目,这些所谓的硬指标与临床关系往往并不密切,甚至导致弄虚作假等乱象丛生,完全不能起到对技术工作的促进作用。今年广东省两会期间,有委员炮轰这种评审制度,认为为了职称评聘,目前基层医院医生的科研论文90%都是假的,不少人甚至通过“走关系”来获得职称,造成不少医院都存在高职称低能力现象。 最近,深圳市医管中心运行管理部部长徐勇表示,深圳准备在国内首推以临床指标为导向,将医生分为9级的人才评价制度。该制度将打破传统以课题、科研论文为导向的医疗人才评价制度。未来深圳医生的收入将有可能直接与级数挂钩,医生收入或将不再与医院收入挂钩。 的确,市医管中心自去年成立以来,就试图引进新的体系,以改革目前的医疗人才评价体系。他们与市医学会合作,借鉴美国医保管理中心RBRVS系数,研究开发出了一套医生技术等级较为科学的评价体系,也就是9级评价制度。 据悉,RBRVS系数由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教授花了10年时间研究而成,该研究给医生的手术赋予相应价值,将每一种手术的价值划分为工作量、医疗支出和医疗责任险3个部分。其中工作量就包括医生脑力和体力劳动、病情判断、专业技术水平、劳动强度、紧张程度等。医疗支出指的是手术消耗的成本。医疗责任险即医生不良职业造成的赔付。1989年,美国将这个标准付诸法律,1992年正式生效。该标准有效解决了美国医生薪酬制度混乱、随行就市等问题。目前,美国的标准已经为9000多种操作和手术、麻醉等标注价值,华西医院和中山大学肿瘤医院也正在使用RBRVS系数进行绩效分配,业内接受程度较高。 1. 9 级评价制度 (1)1~3 级(基础层):以过往3年手术量为主要的考核标准,不涉及手术难度,平均每年达到门槛分数即可。 (2)4~6 级(中级层):除手术量外,4级以上对手术难度系数有要求,要求大于或者等于本级平均难度系数手术量的50%。 (3)7~8 级(核心层):在中级层上对学术声誉有要求、要求担任专业学会的委员及以上任职或者发表论文达到一定水平及其他。 (4)9 级(最高层):在核心层上要求在国家级专业学会任职及其他条件。 2. 评价标准 以手术量、手术难度为主导,结合医生科研能力、专业影响力、投诉率以及医疗差错等。 3. 门槛分数 市医管中心只是指定框架,每级的分数则是由医学会各专业委员会来敲定。9级都将设有门槛分数,分数将有效实现对医生临床水平的评估,还可以推广到医院的用人、选人和人才引进等方面。 同时,新的医疗人才评价体系还将有可能用于临床实行新的绩效分配手段。如此,医生的收入将不与医院收入挂钩。 4. 加、扣分项目 加分项目将不超过整体评价的30%,包括科研能力不超过10%、教学能力不超过5%、专业影响力不超过10%、学习能力不超过5%。 扣分项目主要涵盖对医生的医疗投诉、违规、差错等,该项目项不设最高限制。其中,有医疗投诉将扣2分,处方不合格、门诊病历不合格将扣1分,医疗差错出现一次且赔付达到5万扣2分,超过5万后每超1万加扣0.5分。 5. 试点进度 市医管中心已完成了心内科、肾内科、内分泌科、肝胆胰外科、胸外科、神经外科、妇产科、口腔科、耳鼻咽喉科、眼科、胃肠外科等11个临床学(专)科的临床医生技术等级评价指标体系的制定,共涉及5000多个系数制定。 市医管中心已经在深圳5个专科进行临床试点,包括市人民医院肝胆外科、胸外科,市二院的脑外科、骨科和耳鼻喉科。除等级评价外,本次试点还涉及医生接受程度、满意度、建议等其他方面的调查。 试点将在今年7月底结束,各医院将会反馈试点情况。市医管中心会及时跟进试点情况,视试点情况决定是否在其他医院推广。下一步,市医管中心还打算对内科系统进行试点,医生的查房、会诊等会否列入其中仍在研究当中。
个人分类: 临床研习|2764 次阅读|6 个评论
国家级学术论文与“我爸是李刚”
热度 73 yuncai 2014-6-28 20:05
副标题:蛋疼的国家级学术论文 如果你对以影响因子高低划分的SCI期刊分区还有些抱怨的话,那么“国家级学术论文”的规定肯定会让你蛋疼。 什么是国家级学术论文?山西省人事厅《山西省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若干问题的说明》(晋人职字 29号)解释到: “ 国家级论文系指:在国家级专业学会、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及国家知名重点大学主办的学报和国家综合大报理论版面上发表的本专业学术、技术论文,或被世界权威检索系统(SCI、EI)收录的学术论文。” 通俗一点说,你写了一篇论文,如果发表在镇政府主办的刊物上,就是乡镇级学术论文;如果发表在省级学会主办的刊物上,就是省级学术论文;如果发表在国家级专业学会主办的刊物上,就是国家级学术论文。 可见,按照此规定,你的论文水平与论文本身无关,只看刊物是谁办的。如同你个人能力呀、水平呀其实与你半毛钱的关系也没有,关键看你是生在谁家。如果你爸是李刚,ok,入围。如果你爸是李逵,抱歉,杀无赦! 你是不是觉得有些扯蛋? 那么,为什么要制定这个扯蛋的规定呢?根据我校的“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条件”,要晋升教授,科研教学型教师要求在国家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篇,其中文科类要求被CSSCI收录3篇、理工科要求被SCI收录3篇或被EI收录5篇。 另外,如果在我校要上三级岗(每年7万多的津贴),教学型老师要每年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家级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篇。 原来,国家级学术论文(或刊物)是人事部门为我们制定的、判断我们能否晋升职称和上岗的初级门槛。 人事部门为什么要这样做?我猜测,既然他们平常的工作就是人事,因此也就将论文也拟人化了。一个人可以被分为“群众、科长、县处级干部、市局级干部、省部级干部和国家领导人”等不同类别,论文当然也可以被分成“国家级、省部级、市局级和乡镇级”等不同等级。 可是,即使是国家级干部,不是也有违规被审查的?国家级学会或单位主办的刊物里也是良莠不齐。为了保证国家级学术刊物队伍的纯洁性,人事部门真的很辛苦又很能干,做起了类似中纪委的工作,经常将一些按定义应属于国家级、但“违规”的刊物开除出国家队。如: 《中国科技投资》是由中国信息学会主办、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管的,典型他爸是李刚的刊物,但因“专业性学术性不强”而不被山西省教育厅职称办认可。 刊物那么多,即使人事处的同志都鞠躬尽瘁,也很难保证网尽那些“专业性学术性不强”的刊物。对于这个难题,2013年山西省教育厅职称办又规定: “国家级学术刊物必须是《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不含扩展版)或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源期刊。” 什么?刊物不仅有国家级学术刊物、还有CSSCI来源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还有什么扩展版,而且他们之间还有永远也搞不清楚的包含与被包含关系。 现在,你是不是感觉有点蛋疼了? 不论是国家级学术期刊、还是中文核心期刊、还是CSSCI来源期刊,都是国内主办的刊物,对于国外的刊物如何认定呢?根据我校的“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条件”中规定:“社会科学类在SSCI全文发表或全文收录均按国家级学术刊物级别对待”。这样,由宝岛台湾清华大学主办的 《 Asian Journal of WTO International Health Lawand Policy 》 因为被SSCI收录,自然成为国家级学术期刊——但是,这样认定,不会给台独什么借口吧? 山西多山,太原就在一个山凹里。山民我以为这些考验我们智商的期刊定义只是我们山民所为,就上网查了一下我心目中的科教模范省江苏有什么先进经验。哇,搜到《关于印发江苏省高等学校教授资格条件(试行)》等138个条件的通知(苏职称 2号)》。乖乖!居然有138个条件!在江苏省的这个办法中,定义了“国家级刊物”、“省级刊物”、“市级刊物”、“核心刊物”和“本学科权威性刊物”等刊物类型。所以,山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正所谓“青山着意化为桥、神州处处尽舜尧”。 我的意见还是:学者们还是不用太care什么分区和刊物级别。既然《左传》之《曹刿论战》中早就告诉我们“肉食者鄙”,我们只能在蛋被别人扯着的同时忍痛前行——因为天欲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扯其蛋丸、乱其所为。
个人分类: 科技处|22200 次阅读|91 个评论
长江大学职称评审新举措:提前公布评委名单和规矩!
热度 3 毛宁波 2014-6-26 21:52
长江大学一年一度的职称评审会(学校大评委)6月28日即将举行,来自于武汉大学(原副校长)的刚刚就任长江大学的新校长谢红星,推出长江大学职称评审新举措:提前2天在校园网上公布评委名单、政策和纪律。其中有关纪律如下: “2、严禁参评人员本人或委托他人以各种方式进行拉票,参评人员若出现《关于进一步加强职称评审工作纪律的通知》(长大纪发 1号)的不当行为,将按本通知规定严肃处理。若收到参评人员拉票行为的投诉或举报,一经查实将取消其参评资格。” “3 、评委专家不得接受参评对象提供的任何材料、宴请、礼品等,若出现《关于进一步加强职称评审工作纪律的通知》(长大纪发 1号)的不当行为,将按本通知规定严肃处理。若收到评委专家不当行为的举报,一经查实将取消其评委资格,并按学术不端行为论处。” “4 、本次投票实行实名电子投票,评委会专家应严格遵守评审纪律,维护职称评审的公平公正,评出正气,评出导向,评出权威,评出公信力。” “5 、参评人员《综合材料一览表》和《基本况一览表》已发到各评委专家邮箱,请各评委专家提前熟悉参评对象材料。” “6 、评委专家在评审过程中不得中途离场,中断评审工作;因特殊原因不能或不愿担任本次评委的,应于6月27日上午11:30前向职改办提出申请。” 你们学校是这样的吗?请大家讨论!
个人分类: 中国大学逸事|537 次阅读|3 个评论
我的职称评审之路
热度 22 libseeker 2014-4-22 00:49
上周是最难熬的一周。一方面准备职称材料等事情头绪不少。另一方面小孩上幼儿园之后一直感冒生病(主要症状是咳嗽厉害、经常咳吐了,食欲不好,且有时夜里发烧厉害),很可能是吃药次数过多,小孩失去信心,坚决抵制吃药,因此上上周带去社区医院打点滴打了3回,未见好转,上周不得不带去同事介绍的大一些医院的儿科专家看,医生的建议是等治好了再去幼儿园,因为幼儿园护理欠佳,容易交叉感染,听从了医生的建议,打了3回点滴,最长的一次打了4个多小时。孩子他妈有课的时候,我得设法分担。周四下午带小孩去医院复诊,那天下午是学科组评审时间,大概下午5点半咨询了一下评审结果,知道自己被淘汰,感觉很蹊跷,想去找领导进一步了解情况,可是孩子他妈还未下课,此时真是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上周五开始进一步了解情况及向有关领导反映情况。接下来的周六、周日也是郁郁寡欢。那些天的身体状况明显有问题,想必与着急上火有关。今天(周一)开始反思自我,让自己回归常态。 坦白说,我曾以为职称晋升是水到渠成之事。我是2005年评的中级职称,到了2010年够年头评副高。那一年就开始填报职称表格,但是准备一番之后,学校有文件说要将半年以上脱产学习时间扣除(刚去上学时,似乎没这个说法,否则我也可能不会选择脱产3年)。虽然有馆领导和校领导鼓励我报破格(科研方面比较突出),但人事处的答复是不行,这个口子不能开。我是2008年硕士研究生毕业,这个时候学校已经不稀罕了,原本是说要将毕业证押给学校的,我那年开始不用了。短短几年间,学校教职工学历(学位)“大跃进”,1999年刚到学校全校只有8名博士(戏称八大金刚),到2010年那会学校博士过百(另有若干在读的)。学历(学位)提升途径有在职读的,也有不少引进的。学校为了申硕,引进力度不小。同时职称方面,亦是下足功夫。大量引进高级职称人才方面之外,本校人才有条件上,条件不足创造条件上。印象中,2001年全校只有8名教授(含3名退休),到了2010年教授已过百。图书馆2005年至2010年晋升副研究馆员有12位。 2011年至今,图书馆虽然有多人符合晋升条件,但无人晋升职称。2011年是非教师系列在一起评,按系列给指标,名额少,之后是综合学科组(综合的范围每年有变化)。学校职称评审每年的评法不一样。2013年非教师系列无人晋升职称(全校7人晋升教授,10人晋升副教授。晋升教授者中含一名海归破格。)。高级职称指标据说越来越紧张。 个人自1999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比较努力。文献称本人为2001-2004年为图情档学CSSCI发文前20位学者(助理馆员时期);2009年曾作被推荐为中国图书馆学会青年人才奖候选人之一(全国27位);本人迄今为止CSSCI发文为本校的6%以上。有师友对我的职称上不去感觉奇怪,我刚开始也觉得奇怪。有了今年的经历,见怪不怪了。 回顾自己不算长的职业生涯,一直以来得到诸多师友的关注与帮助。我记得《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1年第6期我的名字在该期出现过6次;《大学图书馆学报》多次录用我的稿子而且作者及篇名出现在封面上;《图书情报知识》刊发我写的卷首语……此外,还不时有热心的师友热心为我推荐发展平台。学校给我脱产学习机会、两次提供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等等,我铭记在心。综合权衡得与失,我认为所得更多。我何德何能,仍不知足? 思前想后,我并没有因为学历、职称低的原因受到“不公正待遇”。昨天没有,今天没有,明天也许同样是真没有。其实我真的应该放下包袱,开动机器。
个人分类: 闲情偶寄|9013 次阅读|52 个评论
杀人不见血的职称评审
热度 38 libseeker 2014-4-19 15:22
每年的4月份是所在学校(也是所在省高校)的职称评审月。今年第二次参与职称申报。今年学校“升级”了,换了新校长,且取得副教授评审权,原本满怀希望。然而,这次几乎让我绝望。 作为科学网博主之一,《职称评审“乱象”》专题(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php?mod=subjectid=141page=1 )并不陌生,对有关“乱象”有一定了解。我作为亲历者,滋味更为复杂。奈何奈何奈若何?职称评审杀人不见血,不管你信不信,我是信了。 我听闻两个关于职称评审的“故事 ”,不象巧合,也不象虚构。1990年代有位高校馆馆长,文革前大学生,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研究生。经历数次正高评审之后绝望了,自杀了,时年五十出头。据说原本是只要“找找人”就过了。近年某名校评正高评审,据说申报人带刀“闯”评审会,告诉评审组长,不让我通过,我知道你的亲人在哪,你看着办,这回通过了。 赵美娣老师在我去年失利之后评论到:“想来第一次受伤,痛得比较厉害,慢慢便会增加抵抗力的,因为这不过是开始。”。(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474-685162.html )首先感谢赵老师的宽慰。其时,虽然很受伤,但我还是相信“明天会更好”的。今年抱的希望更大,因此受得伤害愈甚。当前对于我来说,大概算得上是抗压能力极限挑战。 今年我被迫走上了职称评审申诉之路。昨天上午跑了一个上午,逐级反映情况。好不容易找到校长,校长告知下午3点半开校长办公会研究职称评审问题,并将成立申诉中心受理申诉,让我准备好申诉材料。我下午准备好材料,等待公布申诉渠道,等到昨晚10点多。我觉得这是一大进步,去年没听说过这个概念。去年光知道“可以向学校监察室反映”情况,我觉得我想反映的情况与可以向学校监察室反映的情况,二者并无交集。 申诉有风险,冷静再冷静。我不想做唐吉可德,也不想做西西弗斯。心情之忐忑,可想而知。我不指望今年会有什么转机,只希望明天真的会更好。用同事的一句话表达心声就是“尽量减少‘人为因素’,有实力就上,实力不够的再努力,做到最大可能的公平公正。” 职称评审确实应该有较为健全的申诉机制,少一点“欲哭无泪”,甚至少一些“流血牺牲”。很遗憾,从个人关注的情况看,似乎这方面做得好的并不多见。科学网有位博主申诉过程中,申诉对象先后为“人事处并转呈校聘委会”,“人事处并转呈相关校领导”,“市教委相关领导”,申诉有回复,而且收获了迟到一年的成功。申诉的艰辛,由此可见一斑,庆幸的是结果不错。 我的申诉之旅,尚未正式启程。有友人提醒我,公开申诉是下下策,切忌切忌,切记切记。职称重要,生命尤重要,且行且珍惜。 附学校14:44发布的“关于职称评审申诉相关事宜的通知” 内容: “为了维护职称评审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杜绝不正之风的发生,保证职称评审工作的健康有序开展,现将职称评审申诉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1.学校成立职称评审申诉受理委员会,委员会由监察室主任任组长、工会主席任副组长、人事处副处长任成员。 2.职称评审申诉受理委员会负责受理职称评审工作中教职工提出的申诉请求,根据申诉人提交的申诉事项进行分类整理,转交相关职能部门进行调查审议,收集相关职能部门的调查审议意见,提交校职称评审委员会决策。 3.所有教职工若对职称评审工作有异议,均可向校职称评审申诉受理委员会反应。申诉人申诉面谈时,需带上由本人签名的申诉材料和举证材料。 4.申诉时间为4月21日—4月22日正常上班时间。” 我的“申诉”之旅 4月21日上午提交情况反映材料给人事处,4月23日下午人事处反馈校职称评审委员会意见,“申诉”之旅到此结束。我的“申诉”实际只能算是“建言献策”,是否起点作用还看明年。由衷感谢在此过程中给予我支持和帮助的所有人!
个人分类: 闲情偶寄|20050 次阅读|84 个评论
职称评审中的科研论文评价
热度 65 weijia2009 2014-2-17 07:10
职称评审中的科研论文评价 贾伟 最近科学网刘立博友让我有空介绍一下国外高校在职称评定中是如何评价申请者的论文的。刚忙完一些事,周末坐下来写篇博文作个简单介绍。 美国大学教授的晋升职称和终身教职(Promotion Tenure)评审过程需要走一个严格的程序,该程序按学校的相关规定由专业委员会(P T Committee)来实施。前些年一直担任这一类评审委员会的成员,也为不少私立和公立大学当过外校评审人员(External Reviewer),在此从我的视角简单介绍一点这方面的情况。 美国高校高度自立,各有各的规定,评审材料的格式要求、评审方法、指标五花八门,但基本的流程还是大同小异的。评审重点都是三个方面:科研、教学和服务。科研又分基金和文章两部分,在这里我们单说文章的评审。 首先,申请者须提供一份完整的、准确的申请材料(称为 Dossier,需要花一番心血整理),申请材料提交上来后由评审委员会或申请者所在系的系主任发给领域内的专家(小同行,人数大致在5-15名左右)进行同行评议(Peer Review),同行评议的意见也是按规定从科研、教学、服务等方面展开来表述。在文章方面,评议人须如实评价申请者对科研领域的贡献,在领域内的地位和影响力。评语不能讲空话,要具体到某一项或几项工作,评价其优缺点和科学意义所在。在重要的人事评审如晋升正高或终身教职时,通常会让评议人在意见函末尾写上一句:如果该申请者来你的单位,你本人是否同意授予他相同职称。如果这位评议人不肯写这句话,则意味着这份同行评议信的份量低了很多。 系里评审委员会在收到外审同行意见后,开始全面评审申请者的材料,评审意见出来后开会表决,表决意见汇总后把结果报学院院长,有的学校要先经过一个中级评委(如医学部),有的无中级评委,直接报学校的大评委。 各校的职称评审委员会在对文章的评审上,把握的尺度基本一致。这里我给大家举个例子,一看就很明了。 这名申请人从事天文学(Astronomy)研究,从非教学系列(研究系列)副高申请正高,不申请终身职位(non-tenure)。申请者按要求在他的dossier里将每一篇文章按贡献标注了三个档次。 主要贡献 Major: I was heavily involved in all stages of the work; 重要贡献Significant: I contributed to the specific analysis, writing, and/or interpretation; 支持性贡献 Support: I provided support for the article in analysis or data collection. 此外,他还按文章类型将论文分为:研究论文、简报、综述、会议论文和摘要。 他还把文章按发表时间分为:上一次晋升前、上一次晋升后。 这样一分,就很清晰了。系里的PT委员会对其文章作了一个总结,大意是:该申请人共发表77篇论文,一作有16篇,将一作论文在过去6年里的引用数作了统计。由于该申请人的职称属于技术系列(相当于副研申请正研),委员会查阅了国际领域内5名跟他工作性质相类似的(正研究员)同行的论文发表情况,跟他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我把最终评审意见略去,不介绍了。 表 1. xxx, 第一作者论文引用与国际同行比较 姓名 博士毕业 毕业院校 2008 09 10 11 12 13* total 0xx 1993 MIT 21 14 20 24 20 29 128 1xx 1996 Paris 51 66 48 61 73 82 381 2xx 1996 UKentucky 187 180 161 163 196 158 1045 3xx 1996 Cambridge 10 7 4 11 0 11 43 4xx 1995 Queens,Kingston 11 10 16 10 18 10 75 5xx 1995 UCBerkeley 587 612 610 704 753 672 3938 *2013 年的是估计值(按当时10月份数据乘以 6/5). 表2. 论文总引用数比较 姓名 引用数 H因子* xxx 3509 24 1xx 11611 46 2xx 51690 109 3xx 3894 24 4xx 1412 22 5xx 51833 94 下面是我的几点说明: 不同专业和学科的评审方式各不相同。我不清楚为什么这个案例的论文统计数据只看了第一作者而没有看通讯作者的文章,尽管在比较中采用的是一样的办法。 需要强调的是,同行评议结果在评审中权重很大,而论文统计数据仅供参考。理由很简单,学术贡献和地位是由你的小同行(用专业视角)来评价的,那些统计数据在很多情况下说明不了太多问题。 从两个表中看出,该申请者的论文引用的统计数据并不出色,国外有2-3个同行的论文引用率和H因子要远高于他,但PT委员会做了理性的分析:因为那2-3个同行所在的实验室在多年前承担了大项目,他们所在的国家投巨资完成了(估计是射电望远镜一类的)大型科研实施,大大增加了这几个“同行”的数据采集速度和论文发表数量。也就是说,在科研条件和基础实施相差比较悬殊的情况下,我们不能简单拿个人的产出来评价其科研水平! 再把意思重复一遍,这个案例的论文评审中,尽管统计数据做得很系统,但仅具有参考意义,评审过程中不专门强调论文发表在什么杂志、杂志的影响因子(像国内流行的点数和点数的总和)等信息,更没把它们放大出来说事儿。 论文在评审中并不是唯一的指标。在这个案例中,申请者的核心工作是为天体望远镜项目提供数据处理上的支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PT委员会在评价他的科研时,重点考察了两方面的信息:一是本单位从事相关研究的同事们对申请者数据处理水平的评价和工作质量的满意度;二是外评的国际小同行对其技术水平和科研贡献的意见。(用一句大白话来说,作为一个搞天体研究的科技团队中做关键技术支持的副研究员,其工作核心是解决实际问题,确保数据质量和项目组其他人的成功!评审也是围绕着这个概念来进行的,至于他本人所发的文章多少和好坏是第二位的。) 借此机会,也跟国内情况比一下。其实中国高校的职称评审从程序上看大同小异,区别在于尺度的把握上。在我看来,最大的区别是专业评审的不严谨和行政力干涉上,此二者相辅相成。 从文化上看,国外高校的这种同行评议和委员会评审都非常认真严谨,对于评审人员来说,这是一项“神圣”的工作,事关自己的职业操守和声誉,大家对材料的阅读和讨论发言都十分理性、谨慎和认真,迄今我也没有遇到过打招呼、找关系的事例。 两边比较下来,有一个感想是,国内高校评职称中出现的很多问题是全方位的,从最初的新人招聘就开始出问题。院系在人才招聘和引进时的评审尺度在不同年份、不同领导组织(还有不同“计划”)下差异很大,同一职称下的人员水平参差不齐,给他们后面的升职程序带来无穷的后患。而美国大学的教授招聘采用(与职称晋升)相同的评审程序和尺度,将招聘(faculty recruitment), 年度评审(annual review), 5年评审(five-year review), 职称晋升(promotion tenure)等环节都接轨,形成一个完整的评议体系和学术评价的文化体系。 另外,我还发现国内高校区别于国外高校的一个“亮点”是院系(尤其是新建院系)缺乏一个严肃的学科发展计划,对于学术岗位编制(faculty lines)缺乏中长期规划和管理,很多中青年学者提职称失败是受“名额”所限,而跟自身水平高低无关,这是很荒唐但在现实中又司空见惯的一个现象!一些院系领导不懂目标管理,在编制上要么寅吃卯粮,要么黄泥萝卜吃一段擦一段,这样的搞法将很多青椒跟杯具放到了一起。 这方面的事儿说下去没个完,就此打住。回到本博文的主题:评职称,论文有其重要性,但一定要就事论事,理性评价,合理地给予权重。或许这是区别一个科研评价体系成熟与否的最重要的指标和分水岭。
38594 次阅读|94 个评论
作者陈溥远: 职称评定畸形胎系列 I
chenpy12 2014-1-21 21:02
请关注 : 《 海洋科学集刊》徐雯评上编辑出版系列高级职称的四个条件 1 造假 ( 1 ) 把发表在《西北农业大学学报》的编辑方面的文章,刊名造假为《编辑学刊》, 见 a附件 1: 文章刊名不符实 .pdf ( 2 ) “ 2010 年 5月 任《海洋科学集刊》责任编辑、刊物主管”名不符实 —— 2009 年之后 《海洋科学集刊》停刊,停刊还责任什么?主管什么? ( 3 ) “ 1988 年做编辑工作,至今已满 24 年”不属实。 1988 年徐雯在哪做编辑工作? ( 4 ) “ 1999.9.10-2001.07 ,参加河南大学应用编辑研究生班学习,成绩合格,获研究生结业证书”不属实。“成绩合格”可能是指单科成绩(所提供的主要附件故意弄的绝对不让人看清楚!),而不是指“研究生班”的所有课程。如果全部课程成绩合格就不是“结业”,而“毕业”,这是最基本的常识! 见 X附件2.pdf 2 不具备做编辑 工作的基本能力 表现在长期以来徐雯不能胜任编辑工作,其所编辑的稿件质量极差,差到令人惊诧,不忍卒读,已出版的刊物中存在的错误足以让所有的科研投入,学术尊严,杂志信誉付之流水! 见 附件3 《海洋科学集刊》最后一期,从此再没出刊1.pdf 聘任这样的人为责任编辑和刊物主管实属是在故意蹂躏破坏刊物, 是对办刊工作的亵渎。 3 把刊物办到停刊 《海洋科学集刊》自 2009 年出版第 49 卷后,刊物停刊。停刊多年之后,不适合做编辑工作且没再做任何具体编辑工作的徐雯同志却评上了高级编辑职称,令人“哇”然。 4 主要评委的负能量起着决定作用 在评选之前,以上情况如实向审检职称申报材料的 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人事处处长朱升堂反映过, 见 a附件 4.pdf 但其却戏国家法律而不顾,最终还是把徐雯——这位多年来不干编辑工作、也绝对不适合干编辑工作的人评上了编辑出版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徐雯的晋升是编辑出版系列评审工作的一种悲哀和耻辱!其影响极其恶劣! 5 评比现场照片
3400 次阅读|0 个评论
某校的文科副教授为何如此难评?
热度 25 周春雷 2013-10-24 23:08
某校的文科副教授为何如此难评? 周春雷 2013.10.24 太刺激了!今年得票数为 0 !被完美秒杀! 讲师 8 年了,连续申报 4 年,今年居然连出院系的机会都没有!去年和前年好歹还以系第二名身份出线在学校一级打过酱油。 2011 年获得某系历史上第一个国家社科青年项目。次年,同样获得此类项目的第二名在同等条件下一次性成功申报副教授;今年,刚获得此类项目的第三名重演历史,从 7 名正高评委手中收获 6 票,从基层完美出线。 本人的参评硬件: 2005 年评上讲师,同年考取了号称是高级资格证书的系统分析师。 2011 年指导的本科生毕业论文获得校一等奖。 2013 年获聘硕导,指导在校研究生一名。每年的课时均超过要求。 目前主持在研国家社科青年基金项目一项,参与完成省部级项目 2 项(排名前 3 ),还有其它项目若干。 任讲师以来共发表论文 25 篇,其中独著 14 篇,一作 4 篇。即使按某校的政策单算以其名义发表的文章也有 11 篇, 9 篇为 CSSCI 。 1 、 周春雷 . 引荐分析法:一种新的引文分析法 . 情报学报 ,2010(4) ( 人大复印全文转载 ) 2 、 周春雷 . 试论现行学术评价体系的不足与根源 . 图书情报知识 ,2011(2) ( 人大复印全文转载 ) 3 、 周春雷 . 作者 h 指数分布规律研究 . 情报杂志 ,2013(7):93-96. 4 、 周春雷 . 试析现行学术评价体系的运作机理 .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2(6):1013-1016. 5 、 周春雷 . 链接内容分析视角下的科学网博客评价探索 . 图书情报知识 ,2012(4) 6 、 周春雷 . 期刊评价中新型专家评审指标探讨 . 图书情报工作 ,2012(16) 7 、 周春雷 . 领域内 h 指数及其应用研究 . 图书情报工作 ,2012(10) 8 、 周春雷 . 利用 CSSCI 研究 h 指数的方法及相关问题 . 图书情报工作 ,2010(16) 9 、 周春雷 , 朱向林 . 科学网图情博客发展现状研究 . 图书情报知识 ,2013(5):. 10 、 周春雷 . 学术评价的新思路: h 指数的改进、应用与发展 . 中国科技资源导刊 ,2011(3) 11 、 周春雷 .UML 课程教学效果提升策略研究 .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1(13) 12 、 周春雷 .h 指数批量统计法及其应用研究 . 情报学报 ,2010(1) 13 、 周春雷 .h 指数合作式注水缺陷与对策 . 图书情报知识 ,2009(3) 14 、 周春雷 .h 指数的潜在缺陷—— h 指数精确注水问题研究 . 图书情报工作 ,2008(8) 15 、 周春雷 , 苏金燕 , 罗力 . 基于 CSSCI 的图情类期刊 h 指数评价研究 . 图书情报工作 ,2009(8) 16 、 周春雷 . 基于 h 指数的核心作者遴选方法的比较研究 . 中国科技资源导刊 ,2009(1) 17 、 周春雷 , 邱均平 , 杨瑞仙 . 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管理信息系统研究 . 重庆大学学报 ,2008(5) 18 、 周春雷 , 王伟军 , 成江东 .CNKI 输出文件在文献计量中的应用 . 图书情报工作 ,2007(7) 此外,近年来为本专业的核心期刊如图书情报工作、图书情报知识等审稿近 30 篇。 先前听说今年来的新校长带来了一些新的职称政策,比如学校大评委从专家库随机抽取等,还以为真的会有新气象呢,现在看来还是 too naive 了! 职称游戏原来真的可以有很多种玩法…… 去年被超越,理由据说是人家来得比我早,我相信了。 今年,理由据说是人家论文比我多(有 13 篇),参与的项目也比我多。 我承认,根据该校的特定职称规则,这都是事实。 但我真的很想问问学校领导层,特别是新来的院士校长:严格限制基层推荐人数的现有职称游戏规则真的完善吗?? 抗战也不过 8 年,在您的治下,外来的土鳖究竟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需要多少年才能 正常 评上副高??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个人分类: 学术评价|13128 次阅读|71 个评论
个人日记
热度 2 zyxkgq 2013-9-27 12:47
2007年,我参加第一次讲师职称评审,那年讲师评审名额分到院里,6个人竞争3个讲师岗位,我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整理以前的获奖证书,论文等,最后装订成册,遗憾的是不幸残酷淘汰。希望越大(当时心态是99%希望),失望越大! 2008年,讲师名额越来越少,全校190多人申请,全校仅仅10个名额,当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我还在想可能我会助教5-10年,经历了上次以后我心情淡然,这次因为名额太少,不再分给2级学院,全校竞争。我把装订成册的厚度减少了一多半,列出了主要的代表成果,没有和上次一样认真准备,幸运的是我竟然评上了。(当时心态是0%的希望) 2011年,吸取上次教训,我珍惜了学校唯一的1个破格副教授名额,同样抱着顺气自然的心态,并没有像07年那样非常认真的准备,直接申报学校参评,竟然评上了。(当时心态1%的希望) 通过这3次职称评审,我的感悟是无论结果如何,心态最重要,顺其自然,只要自己喜欢、拥有对科研的热情,永不言弃! 今天我特向支持我、肯定我、鼓励我的学校匿名教授学者表达无限的感谢、感激和感恩!更向那些无私培养我的国际匿名专家献上我最崇高的敬意! 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的一句话让我彻夜难眠 我亲身经历了多年的全国数学建模竞赛的指导,学生获奖学校是给予奖金的,而老师们共同分享一个总的400-500个课时费(共6个人),我参加的第一届是非常卖力的一年,参加过辅导讲课,机房软件装机(仅我一人熟悉Matlab软件)、晚上熬夜辅导(仅3名男老师轮流3夜)以及修改论文等。 第一年的卖力,我仅仅获得了20几个学时(课时费26元)的报酬(有的老师当然都过100学时了),其实,这不是钱的问题(因为如果出去辅导1小时都超过这个数),是一种工作的认可和肯定。 这几年,总是有学生问我一个问题:“老师,建模竞赛我写的指导教师是你,为什么发下来证书是别的老师的名字?”还有学生也质问我:“老师,高等数学竞赛试卷上我写的你的名字,为啥获奖证书上是我不认识的老师的名字呢。”我不知道怎么回答他(她),因为说实话会伤害她善良的心灵。 第2年,我们学校的第一个全国一等奖诞生了,说心里话,是我帮他(她)们提供的思路、方法及程序算法,当然,建模的整个过程和实验验证都是他们自己完成的, 他们也尝试到了几次的失败和探索问题的兴趣。署名呢?当然不会是我,得了30个课时费(因为学校给的课时比去年多)。有时候,我问我的学生,你们如何写指导老师的名字?学生说:“当然你帮我们指导的最多(主要是竞赛前辅导)当然写你的名字了。”然而,有一个学生的话让我彻夜难眠,“老师,我说了您别生气,其实俺听说如果写**名字容易初选过关,能够有资格送到省里去,乃至国家?”。 那一夜,我彻夜难眠,虽然我知道我们的初选评审是盲评的,负责人把我的名字改换了是正常的事,而我的学生都懂得写谁的名字更重要!他们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看来我错了,本以为我以前所有的付出是教会知识的同时,让他们体会到数学方法在实践的应用,从而激发他们探索问题的兴趣。而一个学生内心的心灵,兴趣竟然来源于那个奖项,所以他们绞尽脑汁的想各种方法。那一夜,我想了好多好多的问题。面对聪明好学的学生,求知的眼神,辅导期间无数的电话,我想问:老师教给学生最重要的是什么呢?原来, 除了知识,还有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学生的实在话我没有生气,让我明白了对深层教育的探索,探索人性教育的内涵,我们一定守住自己的那份底线。 从此以后,我不再参与竞赛期间任何内容的讨论(不是因为自私和伤害,而坚持那份法则),只做好自己的服务工作。 我们又有多少人反省过自己呢?但我始终坚信,中国教育只所以能加速前行,正是因为无数默默无闻的教授、学者和青年追梦人贡献着力量,追求着那一份美好。 ( 说明:1.数学竞赛和数学建模竞赛是两种不同类型的竞赛:数学竞赛是闭卷,由学生在规定的几小时内独立完成;数学建模竞赛是团队竞赛,由学生3人作为代表队,指导老师参与若干培训、指导写作等,3天完成,属于创新型研究,答卷为一篇研究创新论文。 2.指导老师署名问题是由负责人决定(我校),最后选出交卷的那几份,署名给不同的指导老师,然后进行省里参评,省里分三等奖,一等奖中优秀的同学论文推荐到国家参评,当年国家一等奖60名;课时费分配问题,也是建模负责人最后给你写个数填到年终课时汇总表里 ) —————————————————————— 我也走过王博后的路? 因为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学校的公寓楼没有那么多的位置,怎么办?赶出去! -- 是最好的办法。学校突然下发了搬出宿舍公寓楼的决定,而巧合的是女儿刚刚出生,我内心最对不起老婆和女儿的就是在这这么艰苦的公寓楼度过的满月!我喜欢公寓楼的另一原因就是它的IP地址。然而学校要求搬出的日期可是女儿连满月都没到,这个时候怎么找房子,严寒的冬季,气温零下20几度!我心里的痛比针扎还难受 --- 因为伤痛的不只是心,还有知识分子的尊严。自己再有志气,又能怎么样?更何况是严寒的冬天。难道我也赖吗?赖几个月吧,有苦难言。我比王博后幸运的是,学校暂缓我 2 个月,更不会把我告上法庭,于是,女儿 100 天后,踏上了几千里路火车,回到老家(心里能不心酸吗)。 只所以走到这一步,因为我坚信,教育与科研是自己最喜欢的,清苦值得追求!记得本科毕业面对人生四大选择:1. 硕士研究生 2.**市委组织部公务员 3.海外渔贩经商翻译岗位(当时年薪 6-10 万,天文数字呀),4.中学教师。我毅然选择了中学教育,好多人以为我是疯了-从事月薪 800 元的教师岗位,因此在我眼里,程代展老师的博士生从事中学教育源于对中学教育的热爱,无需争论; 22 岁的我,怀着对中学教师的憧憬(儿时的影响最大),痴迷于跟孩子们在一起,整天琢磨孩子智力差距真的这么大吗?我做过一次尝试的实验,结果令我满意,但带给了莫名的悲伤 ( “ 我教的高二 3 班(普通班)统考数学平均成绩 132.3 带给我的悲伤! ” )。 当我们被迫搬出去的时候,多少人脸上露出无数的笑容。如果新来的教师笑了,我感到无限的欣慰,而真正笑的灿烂的是......。 和王博后不一样的是: 我懂的生存是根本,从20岁开始没要父母一分钱,学生时代每次回家给父母点小钱,工作之后每半年给家几千元,给父母带来精神上愉悦,更让我感到欣慰的是 我的老婆支持我的选择, 每当我在科研上经历一次次失败而想放弃的时候,总有她的鼓励;每当我想换一份薪水高的工作时,她总会说不差钱...... ———————— “科研选题”犹如找对象(跟着心灵走) 前几年,有好朋友给我电话,诉说了他研究方向的故事,“****”成了他口若悬河的主题。 他告诉我“****”非常的火,火到了难以想象的地步,数学、物理、工程、控制自动化、生物、计算机、管理、经济等多个领域的研究人员大量涌入,可让你实现自己的名牌期刊梦,实现论文的高引用率梦,他诉说了单篇超过万次的专家教授,单篇引用几千次的更不在话下,他列举了许多3年毕业的优秀博士生读博士期间能发表20多篇SCI论文(个别更多),他还说本科生都能在这个领域发表好多SCI期刊论文。他说我们好多同学已经改行 “****” 或 “神经**”,已经实现了名牌期刊梦;职称评审优势突出;小学校 SCI 论文奖励额度很大,额外收入颇丰;博士 3 年毕业不再苦恼……。 或许人的本能就是好奇,也不知道是什么诱惑的力量让我把“****”的关键词输入了数据库,当时大吃一惊,《 Mod. Phys. Rev. 》都有报道(因为我知道截止 2010 年大陆学者仅在此期刊发过 1 篇),《 Nature 》和《 Science 》既有开篇之作,也有系列报道,也不乏评论综述。以前总是听说 《Nature》和《Science》主流文章来自生命科学或天文学,这不是让数学、理论物理、计算机乃至管理等学科的工作者也看到了名牌期刊的未来吗? 看来真够朋友,我内心一阵惊喜,春天来了,我的科研梦还会远吗? 抱着对“****”无限的憧憬,我开始了搜索文献,名牌期刊的文献“装订成册”。我开始精读了那 2 篇开篇之作( Nature, 393(1998)***; Science 286(1999)*** ),阅读了几篇有名的综述( Nature, 270(2001)*** 等),因为学数学的朋友都知道,第一次阅读这么多的名刊文章,真是感觉热血沸腾,好像自己被打了兴奋剂。 我开始了自己的新的研究方向之梦,开始 精读文献和泛读文献,的确,读这些文章比读那些基础数学文章容易有趣,一篇基础数学文章读一个月,而《Nature》这样的科普文章的确节省好多时间。于是,我便从基本概念或定义学起,慢慢地,我发现这里的方向太多了,我究竟走哪个学科?什么样的科学问题是我喜欢的?模型演化?动力学?同步?……路漫漫其修远兮。 半年过去了,我阅读完了 3 大本厚厚的装订的文献,也找到了自己的一些科学问题,有一天,我突然问自己:我真的喜欢这个方向吗?我为什么要做这个方向?我早该问自己了,为什么一开始就没思考过呢?难道真的头脑发热?我突然回想起了我参加的 3 届数学系本科论文答辩, 90% 以上的同学选题用的数学工具都是概率与统计知识。年轻人为什么这么喜欢概率与统计?当我给学生很多可供选择的素材的时候(分析工具有分析、代数、几何、概率统计、泛函、拓扑、动力系统以及算法设计等),他们都青睐于统计学方法去研究问题,而这是我最不喜欢的数学分支,尽管我还在承担着本科生概率论讲授课程。而当我兴趣盎然地给他们讲一些现代数学分析方法的时候,他们似乎没人感兴趣,每个人的兴趣点其实真的差距很大。我突然明白了,看了大半年的文献,从来没有以前那种半夜起来看实验结果的痴迷,也没有以前那种为思考没有解决的科学难题不能入睡,这个梦似乎已经成为年轻的本科生或研究生的梦(他们喜欢可是真心喜欢,因为他们不知道我朋友说的话),而我的梦依然是我的旧爱---我心永恒。 后来我知道,我的那些同学和朋友只所以做出了好的研究成果,那正是因为他们喜欢上这个方向了(不喜欢很难进入课题角色,其实哪个方向都需要艰苦的努力与付出)!我默默祝贺他们!只要喜欢,就要坚持,不喜欢,勉强很累,无论哪个方向哪个领域,只要坚持自己喜欢的,都会变成伟大的中国梦 。 我梦醒了,科研动机原来也是如此的重要!当我坚持了当初的方向10年的时候,我才圆了自己当初的一个梦想! 只要你真心喜欢,就会拥有永远的快乐! (难道找对象不是这样吗?)
个人分类: 个人经历|568 次阅读|0 个评论
如此抄袭 & 职称评审亟需改革
热度 32 book 2013-9-12 23:10
偶然看到一篇题为“蚜虫与其内共生菌 Buchnera 关系研究综述”的文章,发表于《山东林业科技》 2012 年第 6 期,作者为潍坊市林业局和潍坊科技职业学院的吴玉新、孔雪华等(吴玉新等, 2012 ;山东林业科技, 203 : 117-118 )。看着题目和摘要觉得怎么跟我们 2011 年在《昆虫学报》发表的一篇综述那么像。经过比对,发现该文基本上属于一篇拼凑文章,分别拷贝了“蚜虫与其初级内共生菌进化关系:假说及演化机理”(黄晓磊等, 2011 ;昆虫学报, 54 : 582-588 )和“蚜虫与体内布赫纳氏菌及其次生共生菌的相互关系”(李献辉和李保平, 2006 ;昆虫知识, 43 : 443-447 )两篇文章中的部分内容。 该文正文部分总共才 1719 字(这对于综述文章来说太短了),其中基本上完全拷贝的部分有 1238 字(下图黄色高亮部分),拷贝比例高达 72% !这其中, 426 字来自李献辉和李保平( 2006 ), 812 字来自黄晓磊等( 2011 )(注:由于从PDF拷贝文字时有些英文单词可能被按照字母来统计字数,因此字数可能略有出入)。该文英文摘要总共 51 个单词,其中 25 个完全拷贝自黄晓磊等( 2011 )的英文摘要。当然,该文的参考文献也都来自于李和李( 2006 )和黄晓磊等( 2011 ),由于有的地方为完全拷贝,所以文中参考文献的引用也是一样的。 这篇存在造假的文章反应出来出版领域和职称评审存在的一些问题。 1 )首先作者的学术道德水准需要提高,这样的稿子肯定属于剽窃和抄袭啊。从作者背景来看,他们在蚜虫和内共生菌方面没有做过任何工作。 2 )《山东林业科技》的审稿不严格,编辑部看来根本没有对该文进行抄袭检测。该文 2.1 部分在拷贝我们的文章时(故意)丢掉了很多内容,导致语句间存在明显的逻辑问题,编辑部并没有发现存在的逻辑问题。 3 )我们可以问:作者们为什么要这么做?我想推论应该是作者需要发表论文,来应对职称晋升和评奖等。这里反映的问题是,为什么不管什么样的单位,哪怕这单位的职工做的事情根本跟科研没多少关系,还要求他们发表论文?这让我想起来前两年听我们单位一个研究员提到的事情:某地方单位的人曾连续两次拷贝他一本专著里的内容发表了两篇论文,也是完全拷贝。虽然科技统计机构一直说我们已经如何如何是论文大国,有没有统计过此类抄袭剽窃论文的比例,没有意义的论文的比例? 所以说,不切实际的考核机制带来了很多负面的后面,很多单位的职称评审机制亟需要改革。其实大家早就认识到这些问题,只是纳闷为什么改正起来那么困难。
个人分类: 说就说|13285 次阅读|44 个评论
教授的门槛(下)
热度 15 Taylorwang 2013-7-14 09:23
教授的门槛在不同的高校其高度也是不同的,有时还与其它社会因素有关。 如前几年广东省提出了不仅要做全国的经济大省,而且要做文化大省。广东经济总量排名全国第一已经许多年了,而高职称的技术人员的数量比文化比较发达的江苏等省份差得多。故省政府要提拨一大批技术人员的职称,从而与经济大省的身份相配。那几年,在广东晋升职称的门槛就低,省里晋升正高的标准,在我们大学连晋升副高都不可能。而一些广东省的地方高校,评职称就是参加广东省职称统一评审,这样从地方高校晋升教授就特别容易,这也就形成了导师在我们学校还是副教授,学生毕业后到地方高校已经是正教授的现象。时过境迁,从去年开始,广东又提高了职称晋升标准,要晋升正高职称,增加了述职与答辩等环节,正高职称申请的陶汰率大幅度提高。 当然,一个大学的教授太多,麻烦也就来了,如资源分配麻烦,工资支出巨大。有些高校就采用了一种叫“评聘分开”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即你可以晋升为教授,但学校不聘用你为教授,这个教授头衔可以印在名片上,到校外去充面子,拿项目,在校内,仍以副教授或讲师聘用,拿不到教授的工资待遇等实惠,也没有教授的一些投票表决权。 这世界没有绝对的公平,公平只是相对的,教授的门槛如何设定最合理,哪一方面的能力最重要,一直是见仁见智争论不断的事。但 教授的门槛设定,应尽量合符国家与学校的发展要求,这一点大家都是认可的。 用 SCI 论文的数量、 SCI 杂志分区、影响因子等指标作为晋升的门槛,其好处是比较容易量化,并能从发表科技论文的角度,迅速地提升学校的学术地位,但其缺陷也是非常明显的。以我们学校环境工程专业为例,在华南地区我们的环境保护工程技术开发与设计能力应该是最强的,一些碰到疑难的废水处理工程,废气处理工程,社会上的单位与个人都愿意找我们提供技术咨询与技术服务,有时我们甚至直接承揽比较棘手的环境工程治理项目。老师在提供技术咨询与社会服务的过程中,学校得到不少横向科研经费,让研究生参与其中,既锻炼了研究生,让他们掌握实际工程技术能力,也能提供给研究生一定的生活补助。但按 目前的 SCI 论文作为升教授门槛的指挥棒,使大部分搞技术开发与工程应用的老师失去了晋升教授的发展前途 ,虽然这些搞技术开发的老师,一般不会很在乎升教授后上涨的那一点点工资,关键是“面子”问题及工作成绩能否得到学校的认可。 开玩笑讲,目前学院里像我们这些“资深”的搞技术开发与工程应用的老师,还能拿到社会上的一些技术开发与技术服务项目,以后,我们这帮人退休后,学院就只好全部争取拿国家基金,省基金, 863 , 973 、水专项,省,市科技计划等枞向科研项目,只能做基础研究项目发 SCI 文章,与实际工程应用慢慢脱离。 我们是工科院校,培养的学生大部分要到工厂,投入到生产第一线,有时技术开发与工程应用能力比实验室科研能力更重要。 只会在实验室搞研究的老师,能带出技术开发与工程化应用能力强的学生吗? 近年来,国家对工科院校制定教育政策与规划时,有强化技术开发与工程化应用能力培养的趋势。 从硕士研究生的招生名额来讲,原来几乎全部是学术型硕士,现在招的硕士研究生,要求一半是学术型硕士,另一半是全日制工程硕士。工程硕士必须参加足够时间的工程应用社会实践,做的毕业论文也必须有工程应用背景。在博士的培养上,去年又提出了工程博士的培养方案。 滑稽的是带研究生的教授,是用发表 SCI 论文的门槛来决定的,试想:这样选拨出来的教授,能带好工程硕士与工程博士吗? 我的观点是:从宏观上讲,对于工科院校,培养的学生,技术开发能力与工程应用能力要比理论研究能力重要得多,且对人才需求的市场容量也比理论研究需要的人要多得多。故作为专业老师, 技术开发能力与工程应用能力强的老师,在工科院校比只会搞理论研究的老师更重要。 但以发 SCI 论文作为教授的门槛指挥棒将使得会搞理论研究,会写 SCI 论文的人更吃香,真正有技术开发能力与工程应用能力的老师,因看到在大学没有发展前途而离开大学,或不愿意回到大学。目前这个问题已开始显现,若不加以调整与改进,问题可能会越来越严重! 如何改变这个困局,关键是如何调整和改进“教授的门槛”。从唯 SCI 论文论,向综合性能力方面转移。如 申请的发明专利,并有大规模工业化应用能力;新产品新材料开发,与商品化转化能力;承担应用新技术的工程项目能力等,这些能力,与发表 SCI 论文的能力同等看待,至少在工科院校,不搞发表 SCI 论文作为唯一重要指标。 现在高校有教学型教授,教学科研并重型教授,有必要增加教学工程并重型教授,对极少数技术开发与工程化应用能力极强的老师,放宽对 SCI 论文要求的门槛。由于传统的惯性,且博士生必须发表 SCI 论文,才能作为申请毕业答辩的必要条件的执行,我国的 SCI 论文发表的数量,不可能大幅度下降,现在该是我们重视培养学生技术开发能力与实际工程应用能力的时候了。 为了国家的发展与进步, 我们需要有科学家能获得“诺贝尔奖”来充门面,我们更需要“比尔盖茨”“乔布斯”这些有新技术开发应用为主的企业巨人来持续发展我国的经济。即既要讲面子,更要得实惠! 我想:该是考虑调整“教授的门槛”时候了!
7124 次阅读|33 个评论
也谈副教授心态:倒霉的总是公共课教师
热度 14 panfq 2013-7-3 03:28
最近科学网谈论副教授心态,我也谈一谈我校的一些公共课教师的处境以及一些老副教授的心态。 2002年由淄博师专和山东工程学院合并后成立的山东理工大学成为山东改革试点单位,职称评审权力下放到学校。材料不再上报到省级相关学科组。 我等讲师多年、2002年到了该评副教授的一些人员,因等待着上级改革政策的出台,评审被拖后一年。2003年得到学校的一张副教授聘书,两年后所在教育学科被校长书记们的“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政策“不为”掉了,于是想流动。可这一张聘书是地方粮票,外省的学校不认,所以也无法流动。 等到五年后评教授的科研积分差不多的时候,学校又新的政策:以前的积分制作废。以后申报了几次教授,都无结果。博士副教授十多年后,还是副教授。其中的客观原因也不得不说一下。 先是权力下放后,学校要照顾一下以往的老领导老教师。等照顾完以后,由于教授名额达到省级有关部门的限额,全校教授岗越来越少;后来行政和教授岗分离,双肩挑岗位减少,取消研究员系列,这样使得原来研究员系列的人员也开始向教授系列挤靠;加上学校又要上博士点,又要倾向于重点学科。这样连学校重点投入、评审委员会里有许多代表的学科教师都难上,那平时投入几乎为零、没有学科代表的公共课教师机会就更少。 总想着一个学校的一个学科总得有一个带头人,至少有一名教授吧。正是抱着这一愿望,还是申报了几次教授评审。当然,学校评审委员会中没有一个是教育学心理学学科的教师,也不了解这一学科跟其他学科相比有什么自身的特点,只能横向比较一下数目而已。 到头来的结果是,教育学科七八年来不仅没有教授岗,而且在新一轮的岗位聘任中,由于学科地位低下,而且又被合并到不相关的马克思主义学院,所有教师的职称都被弄到副教授最低级。如今三年到期,由于这一次聘任对某些老副教授的打击太大,这两三年再也无心思竞争去写什么论文,申报什么根本无指望的项目。所以一些边缘学科的老副教授可能面临着被聘为讲师的可能。 淄博师专合并到山东理工大学,毕竟曾经有过师范教育。但合并后没有哪个校领导认真考虑师范教育,师范教育、教育学科反而成为了建立特色学校中‘有所为有所不为’的‘不为’的那一部分。 处于中老年阶段,还要跟刚进来的年轻博士比数量,实在是无能为力了。看不到前景,也不知道我所在学科组的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怎样,我这个系主任也不能回答,我只能奉劝大家增加服务意识,这辈子就不要什么教授了。 正如科学网一篇博文中所说,某些知识分子只不过需要的是一种虚名,多年的老副教授,只要一个空头的称呼,哪怕没有相关的待遇也行。只是为了面子上能过得去。 目前的情况会不会带来一种恶性循坏,拿不到多个项目就不能上教授,上不了教授一些老副教授就没有了前景和期盼,没有了指望就影响工作积极性,会不会影响到教学,就要靠教师的职业道德去约束了。 一些学校也要睁眼看看学校自身某些学科的整体水平怎样,不能把责任全都推给教师。一些学校的教师也注意到这种现象:过去的10多年,省市级项目,处级干部得到的比一线教师多;至于国家级部级项目,如果一所大学自身在某学科方面积淀就很少,单靠一两个博士副教授是很难拿下来的。 总之,如果 一所大学不按学科设岗,一些几乎没有投入和项目少的公共课教师的处境很麻烦。 相关博文: 中国大学特有的副教授心态:不愿、不甘、不服 当年岗位聘任的一些事 关于职称评审,想起一件有意义的往事 从教的博士与从政的博士:博士发展机遇分析 真有这样的副教授评不上正教授的吗? 曹建军 · 评不上教授后的心态
个人分类: 高等教育|4384 次阅读|12 个评论
[转载]学术评价:超越量化模式
panfq 2012-12-18 17:51
2012-12-18 03:49:56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学术评价是高校管理的一个核心环节,事关教师业绩考核、职称晋升和学术奖励,在高校教学科研工作中具有指挥棒式的导向作用。建立科学、公正的学术评价制度,对于我国高校学术创新能力的提高乃至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调查显示,目前我国高校普遍重视采用量化手段来进行学术评价,一些高校甚至采用“工分制”来对教师的工作进行考核,同行评议在学术评价中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建立以质量和创新为导向的学术评价机制迫在眉睫。 调查人:陈洪捷(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沈文钦(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目标,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与西方高等教育强国相比,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仍有很大差距,缺乏能够引领世界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者,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学术创新能力不足。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政府便明确提出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政策目标,并通过实施“211工程”和“985工程”给予大力支持。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对高等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高等教育发展模式必须进一步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加快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步伐,提高高校的学术创新能力。 如何才能提高高校的学术创新能力?除了增加投入、改善硬件设施、引进优秀人才、加强国际交流等措施,学术评价机制所发挥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对教师学术工作的评价是高校教师管理的重要手段,是教师业绩考核、职称晋升、学术奖励的基本依据,在高校科研工作中具有指挥棒式的导向作用。因此,建立科学、公正的学术评价制度,意义特别重大。对于我国目前的学术评价制度,学术界一直不乏反思、批判的声音,也有一些理论性探讨和基于国际经验的比较研究,但总体来说系统、深入的调查分析较为缺乏。 当前中国高校学术评价的基本状况是怎样的?目前的学术评价存在哪些有待改进之处?国外有哪些经验可供借鉴?围绕上述问题,我们访谈了部分高校教师对当前学术评价制度的看法,查阅了国内外一些高校有关学术评价的制度文本,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本调研报告。 量化管理:当前学术评价和绩效考核的通用手段 一般来说,学术评价的方法主要有量化评估和同行评议两种。所谓量化评估,就是把大学整体和各院系乃至每个教师的科研和教学情况进行数量化处理,折合为数字单位,并作为考察其绩效,决定其职称评定、岗位设置、学术奖励的依据。所谓同行评议,指的是根据本领域同行专家的评议意见来判断学术研究的质量。 在我国的学术评价当中,这两种方法都得到了采用,但由于量化的指标往往被看作是一种更为精确、客观、透明、公平的标准,能够减少人为的主观评价,做到数字面前人人平等,而且便于操作和管理,因此尤其受到重视。各种类型、各种层次的高等学校都在运用量化评估,以激励教师们产出更多的学术成果。 量化评估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简单的数数,另一种是所谓的文献计量法,即考虑文章的被引次数、期刊影响因子等因素。在我国当前的学术评价当中,量化评估最极端的一种形式是简单的数数。例如,在职称晋升时,发表文章数量更多的教师被优先考虑。另一种相对温和的做法是考虑所发表文章的层次(如期刊级别)及影响(如被引次数)。研究成果的被引情况也是某种形式的同行评议,是同行对被引作品的一种判断,因此数量与质量、量化评估与同行评议并不是绝然对立的关系。本文提出超越量化模式,并不是完全抛弃量化手段。 量化评估贯穿于教师学术发展的各个环节,包括业绩考核、职称评定、学术奖励等等。就业绩考核来看,我国很多高校的管理部门都采用“工分制”来对教师进行年终考核。例如,规定教师每年在科研方面要完成一定的“工分”,包括科研工分和教学工分。科研工分一般包括成果发表和科研项目经费两个部分。例如,某985高校一位计算机学科的教师在接受访谈时向我们介绍,他们每年有2500分的科研工作量要求,每10万元课题经费可以折算成1000分,发表不同级别的论文也可折合成不同的分值。在有些高校,有些教师无法申请到课题,但为了完成科研经费的要求,不得不从校外寻找合作对象(如公司)来获得横向课题,实际上是自己支付课题经费。从学术奖励来看,很多高校都有针对论文发表的金钱奖励,这也成为当前学术发表数量攀升的一个诱因。 从职称评定环节来看,目前大部分高校对论文、著作的数量都有基本的硬性要求。例如某高校规定人文学科教师申请正教授职位需至少发表7篇论文,理学类教师至少发表11篇论文,其中7篇为SCI和EI收录。有些高校的规定更为细致,将学术期刊分为ABC等不同等级,要求必须在A类刊物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才能申请副教授或教授职位。也有一些学校进行了改革,实施代表作制度。某985高校2012年的教师职务聘任规定,教师在职称晋升材料送外审时,仅需提供3篇最具代表性的论文。在实行代表作制度后,对学者研究成果质量的判断主要依靠同行评议。不过,目前真正实施代表作制度的高校仍属少数。即便实行代表作制度的高校,也基本上仍沿用旧制度,代表作制度仅是其中一个辅助性的通道。 哈佛大学内部晋升教授的流程 在职称评定环节,我国高校在对教师的科研成果进行量化考核的同时,也比较普遍采用了同行评议的方法,即参考校外同行专家对申请人的评价。但同行评议在学术评价中的作用受到两个方面的限制。第一,在很多高校,校外同行评议意见被赋予的作用很小,甚至是在院系内部已经做出晋升决定之后,再送外审,此时校外同行评议所发挥的作用仅是形式上的认可。第二,受到人情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其实施效果大打折扣,有时往往沦为形式主义。外审材料常常被送到与申请人相熟的专家手中,专家意见的独立性、客观性都受到干扰。 总的来说,由于量化管理在管理上更为便捷,而且具有表面上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因此在学术评价中被广为采用,而同行评议则由于其主观性、人情文化的干预等原因,其发挥的作用受到很大限制。 作为一种学术评价的手段,量化的方法其实只是表象,它与大学的所谓“行政化”现象密切相关。就是说,量化评估的盛行是大学行政化的一种具体表现。大学中存在着各种形式的权力,如教授个人权力、行会权力、专业权力、科层权力等等。科层权力主要指的是大学中的行政管理人员根据其职位所拥有的权力。早期的大学一般规模都不大,教授不仅管理学术事务,也负责经费预算、图书购置、人员聘用等具体事务,这就是学界所津津乐道的“教授治校”制度。随着大学组织的分化,学校事务越来越繁杂,行政管理人员逐渐成为专职管理学术事务的阶层,而且规模越来越大,权力也随之强化。 大学中的行政管理机构建立在科层制基础之上,因此其运行必然遵循科层制的文化逻辑。科层制的文化则集中表现为对效率的追求,即对速度和数量的追求。而其效率主要是建立在可预计性和纪律原则之上的。可预计性和纪律减少了不确定性、偶然性、人为因素,从而使组织能够按照明确的规则精确、有效地运行。科层化的行政系统是等级化的、非个人化的组织结构,具有形式性和工具性特征,与管理的对象没有必然的联系,主要是借助于形式化的数字和量化的指标进行计划、协调、指挥和控制。在这种系统内,若没有统一的、可计算性的指标,系统在信息的搜集、整理和绩效的控制方面就难以进行。在这种逻辑的支配下,大学行政管理部门必然偏好以量化模式来管理学术事务,强调学术成果的可计算性,其结果就是对量的重视,甚至“量成了质的对等物”。尽管道理很清楚,“把一名教授终身工作的质量还原为一个简单的数字是完全没有道理的”。当大学中学术权力足够强大,与行政权力处于一种平衡状态时,这种量化的手段尚不足以危及学术活动。而一旦行政权力膨胀,居于主宰地位,行政的思维就会取代学术的思维。其结果就是大学的管理趋于异化,凌驾于学术之上,出现行政为体、量化为用局面。 中国教授晋升的一般流程 量化管理与学术活动的内在冲突 毋庸置疑,量化评估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从行政管理者的角度来说,量化管理具有客观性、便捷性的优点。就学理层面而言,学术的质量与学术的数量之间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很多研究表明,研究的质量与数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具体来说,作出杰出成就的学者有相当的比例也是高产的学者,但反过来不成立,即高产的学者并不一定是优秀的学者。 “高产的学者并不一定是优秀的学者”,这恰恰是中国目前学术界的症结所在。在量化管理政策的激励下,我国产生了一大批高产的学者,但真正大师级的学者却少之又少。我国的SCI论文总数已连续多年位列世界第二,世界顶尖水平的学者却寥寥可数。据ISI数据库2009年的统计,美国拥有4124名高被引作者,而我国仅拥有24名高被引作者,其中仅4位来自中国大陆。2011年,中国入选“高被引研究者”的人数仅为28人,且多数来自香港地区。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情况同样不乐观,缺乏思想大师、缺乏有世界影响力的学者是学术界共同的感受。 对于我国高校中比较流行的简单化的量化管理方法,学术界的批评声音一直不绝于耳。比如批评者指出:“必要的量化是教育主管部门加强管理的一项必要手段。这种量化开始时仅限于各类教学的评估机制中,但是后来它的功能被越说越神,居然扩大到各种学术和教育的考核、评比、提级提职、业绩考核、课题和项目的审批以及各种名目繁多的评估中,几乎到了无孔不入、无名无利不靠的程度。”一位大学教师对流行的奖励制度抨击道:“现在的一些奖励变成了科研管理工作者根据文章发表刊物的‘级别’简单地进行加减乘除运算。这里没有思想的评价,也没有学术表达是否精练的评估,有的是对核心刊物的迷恋,以及对文章字数的简单统计。”更尖锐的批评者认为量化管理是学术腐败的一个重要根源。 那么,量化管理的方法为何会招致如此之多的批评?量化管理到底存在哪些弊端? 首先,极端的量化评估模式违背了大学学术研究的基本规律。大学作为学术性组织以学术性活动为中心。学术活动在本质上是一种探索性活动,而探索未知活动的最大特点就是其不确定性、不可预计性。不仅探索的内容具有不确定性,探索工作的过程也同样难以标准化。根据我们的调研,不少高校或院系在年度工作考核中实行“工分制”,即规定教师每年至少发表的论文数量以及论文发表刊物的级别,这就违背了学术活动“不确定性、不可预计性”的特点,强迫教师对其科研活动进行理性规划,按时按点产出特定数量的成果。科学研究还具有周期性和波动性,一些研究成果的出现往往需要酝酿数年的时间。同时,对于教师个人来说,其学术生涯也有巅峰期和低谷期,要求教师每年至少发表若干论文的规定是不符合科学研究规律的,用一位受访教师的话来说,这是“用最简单的算术方法来管理世界上最复杂的脑力劳动”,同时也是对教师工作自主性的干扰。 其次,量化评估以及量化的奖励措施鼓励学者匆忙地发表成果,营造不良的科研文化,对于那些不急于发表成果、追求尽善尽美的学者来说,是不公平的。而且,很多学者不得不最终屈从于这种崇尚数量的文化,转而从事低层次的、容易获得高产出的研究领域和研究问题。 第三,量化评估倾向于用“一刀切”的管理方式来管理所有学科,忽视学科文化的差异。发表数量、影响因子、被引次数,这些表面上客观化的指标是不能在不同学科之间对等地比较的,甚至在同一学科的不同研究方向也无法进行对等比较。不同学科的发表节律是不同的,例如传统的文史哲学科并不鼓励大量发表论文。不同学科的引用模式不同,即便同一学科内,不同研究领域之间也有很大差异。有些研究领域同行较少,即便是最杰出的研究,可能被引次数也并不高,有些研究被引次数很高,可能只是因为它们处理的是热门的研究问题,并不能客观说明其研究水平,因此仅仅依靠被引次数判断研究质量也不完全可靠。 目前的学术评价普遍强调SCI、SSCI、EI论文,甚至到了崇拜的地步。但这个评价标准并不适用于所有学科。在我们的访谈中,很多被访者希望能够重新反思SCI的导向。一位生物学学者就指出: “(工科)可能不重视论文,他可能重视把这个东西做出来。北航就是飞上天去,或者你真能发明新型水稻,比你写11万篇论文还好,有一些是可以发论文的,有一些是发不出来的。” 第四,高校量化评估不鼓励团队合作。很多高校的职称晋升条例都明文规定,只统计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论文。这一要求在以合作研究为主流方式的某些理工科领域肯定是不合适的,即便在社会科学领域也有失偏颇。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语言学等学科的研究越来越需要合作研究,因此多个作者署名的论文在所难免,非第一作者的贡献也理应获得认可。一位语言学学者在接受我们的访谈时指出: “语言学的研究越来越需要跨学科的合作。我目前就和心理学系的学者合作进行研究,发表成果时必然有时是第二作者。但在我们的评价体系当中,第二作者是不算数的……基于学术兴趣,我可以这样做,但作为一个制度,长此以往是行不通的。” 最后,学术生产的数量繁荣是当前学术界的一个显著现象,其背后的问题是缺乏以同行评议为基础的期刊评审制度。很多学术期刊并没有采用匿名评审的同行评议制度,而是编辑部自行作出是否录用稿件的决定,这就为人情公关以及一些低质量稿件的发表打开了方便之门。尤有甚者,为了刊发更多数量的论文,不少学术期刊都对论文篇幅进行严格限制,或要求作者主动删减,这是典型的以数量牺牲质量的做法。 国外学术评价的经验:以美国为例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美国是当今世界公认的学术中心,这一地位的获得,与美国高校所实施的灵活的、有利于激发教师创新精神的学术评价制度是密不可分的。 首先,美国高校并没有用工分制来管理、考核教师的科研工作。美国高校也会对教师进行年度考核。在学年初,教师会和系主任或院长订立年度目标,双方协商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方面的工作量,根据年度目标进行考核,但数量化的工作量要求一般限于教学领域,在教师的科研工作领域,院校和院系一般不会硬性规定论文发表的数量、期刊的级别以及科研项目的经费额度和数量。当然,对于那些科研成果特别突出的教师,在财政状况允许的情况下,会以加薪的方式给予奖励。美国教师获得终身教职之后,就享有很高的科研自由,教师可以自由地决定研究的内容,也能决定在某一个年度是否发表论文及发表多少论文,年度考核对这个群体的教师很少发挥作用。 其次,在职称晋升环节,美国研究型大学更加强调研究的质量而不是数量,而且特别强调所发表的成果应当通过同行评议。美国哈佛大学文理学院《终身轨教师手册》在建议教师如何获得终身教职时指出: “发表大量没有经过严格同行评议的论文,不会对申请终身教职有助益,反而不如发表少数经过同行评议的高影响论文。关键在于界定一个有原创性和重要的研究议程,致力于此,并最大程度地扩大你研究的影响力。” 第三,和我国高校普遍流行的做法不同,美国高校的教师晋升条件中并没有硬性规定论文发表的数量和期刊级别。一般来说,每个高校的《教师手册》都会对职称晋升以及获得终身职的条件作出规定,笔者查阅了哈佛大学等部分高校的《教师手册》,并没有发现它们对论文发表的数量做出要求。例如,美国某高校英语系的职称晋升委员会主席指出: “在晋升为副教授、终身制或晋升为正教授的过程中,我们并没有指定的论文数量要求。但我们有一种直觉,来分辨何谓实质性的、真正的学术贡献。” 一位美国某大学的化学系主任在接受美国某研究者的访谈时也指出,他们对教师职称晋升的规定是“模糊的”,“在我们的教师职称晋升指南中,你找不到你必须有3个研究基金,或你必须发表6篇论文,或诸如其他这样的规定”。换言之,尽管美国高校在教师职称评定过程中非常注重论文发表和著作出版,而且要求教师在申请材料中提供详细的发表记录,有些学科还会要求提供论文的被引用情况,但没有做简单的数量要求。 第四,在没有硬性数量要求的情况下,美国高校非常重视通过同行评价来确保评估的可靠性。2012-2013年哈佛文理学院的《招聘与晋升手册》规定,在晋升正教授时,候选人所在的学系需联系12-15位同行对其进行评价,这一数量要求远远超过我国。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哈佛大学在考察候选人的学术影响力时,引用率、期刊级别等量化指标仅作为参考,最重要的标准是“候选人是否在设定该领域的研究议程”,换言之,候选人是否提出了新的研究问题并引领该领域的发展。 第五,美国高校在教师职称评定中很注意尊重学科之间的差异。人文学科的产出形式以著作为主,且研究周期长,因此考评主要以著作为主。对于社会工作、公共政策等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则并不一味强调其学术贡献,而是注重考察其政策影响和对实践领域的贡献。 最后,就评估的内容而言,美国的做法更为灵活。例如哈佛大学、波士顿大学在评估教师的研究时,既包括已经发表的作品,也包括未发表的作品,或即将发表的作品。 改进学术评价的意见和建议 人类活动中存在两种秩序,一种是人为设计的秩序,另一种是自发的秩序,两种秩序都有其正当性。科层组织显然属于人为设计的秩序,而学术工作则可归类于自发的秩序。科层制在现代社会倍受青睐,而自发的秩序则遭到排斥,受到科层制的挤压。目前我国大学学术管理面临的问题,在很大的程度上就可归因于科层理性对自发秩序逻辑的排斥。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规模的扩大,随着大学规模的扩大以及高等教育内部差异的扩大,主管部门当然有理由制定更密集的质量保障系统和学术评价系统,以保证教学与科研的效率,这些也符合科层制的“可预计性”原则。但是,这种理性化和技术化的质量保障思维能否促进学术创新,是大可质疑的。要促进真正的学术创新,必须小心呵护来自学术的自发秩序。《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2010)指出要“改革学科建设绩效评估方式,完善以质量和创新为导向的学术评价机制”,这应当是中国高校共同努力的方向。 那么,应当如何落实“以质量和创新为导向的学术评价机制”?我们认为,高等教育是一个由国家系统、院校、学科共同体等不同层次组成的体系,需要在不同的层面同时着力,才能得到根本的解决。 首先,就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层面而言,政府要发挥正确的引导作用,在学科评估和大学评估当中弱化数量导向。 其次,具体到院校和院系的层面,在职称晋升和考评当中,应当更加注重同行评议的意见,而不是简单的量化考核。应大力推进目前一些高校已经开展探索的“学术代表作”评价制度,进一步摈弃“重数量,轻质量”的观念。在设计评估标准时,要尊重学科之间的差异,在一些学科,应当允许甚至鼓励“十年磨一剑”的研究,给研究者提供宽松的学术环境。改变僵化的工分制考核办法。评估应该更有弹性和灵活性,有利于提高教师从事科研的积极性,并鼓励跨学科、跨院校的合作。 最后,在学术制度和学术共同体的层面上,应当在更多的期刊推行同行评议制度,鼓励刊发“大文章”、“大作品”,从学术发表的层面引导学者刊发高质量论文。 http://politics.gmw.cn/2012-12/18/content_6052432.htm
个人分类: 高等教育|1902 次阅读|0 个评论
【985风云-6】求教授老者拼老命,为职称博士挥重拳
热度 37 yuncai 2012-11-18 23:22
周瑜定格两秒后,感觉没有危险,低头一看,地下有三个信封,自己踩在其中一个上了。 周瑜平静地捡起信封,坐回到沙发上逐一打开。有两个信封里装的是钱,周瑜懒的去数,凭感觉估计是5000块,另外一个信封里是一张面额为5000元的购物卡,当然每个信封里都有一个纸条。看完三个纸条,周瑜惊讶地发现,这三个信封都塞错了房间,人家是要送给张让教授的! 周瑜不知道的是:昨天上午在评委报到后,张让打电话给一个朋友,告诉他如此如此。很快,一个短信就在一些申报职称的人中流传起来。短信的内容是:“评委名单:中央大学张让教授、凉州大学李傕教授、东吴大学鲁肃教授、河东师范学院的蔡琰和幽州大学周瑜。张让教授最好说话,住新天宾馆2号楼408房间,今晚8点至11点可找。晚了就送不进去了。”周瑜住的是1号楼408,竟然有三个糊涂蛋根本就不知道新天宾馆还有1号楼和2号楼之分。 当周瑜发现这些信封都不是送给自己时,心情就像一个农民在自家地里的大树旁意外发现了三只撞死的兔子。一边吹着口哨,一边将两个装有现金的信封复原,选了个距门近且隐蔽的地方放下。周瑜将购物卡的信封与纸条放回原来的信封里,放入自己的电脑包,准备晚上交给卢厅长。做完这一切后,周瑜将“请勿打扰”的牌子挂在门的把手上,锁上门,去吃早点。 今天要进行一天的答辩。但周瑜心态相当轻松,除了一个王颀要关照外,再没有其他任务,所以准备用一把尺子来考核,尽力护好学术这片屡遭非议的净土,不能让张让坏了自己的名声。但事态的发展,证明周瑜还是too simple, too naive! 让周瑜手足无措的是第三个上来答辩的于吉老先生! 于吉已经67岁,原来是一个钢厂的工程师,一直热爱科学,40岁下岗后也不再就业谋生,反而省吃俭用地在家中攻克哥德巴赫猜想、大统一理论等难题。到了60岁发现大家不认可他的理论、讥讽他为“民科”的主要原因是他没有教授这个名头,就又每天琢磨如何发表各种文章,视文章能发表为人生最大乐事,也不论文章是抄来的还是拼来的。好在现在社会是不拘一格降人才,退休职工也可以申报教授。于老先生在61岁时让评委照顾给了个高级工程师名头,当时评委们以为于吉会就此罢手,但没想到于老先生愈战愈勇,今年又申报教授来了。 周瑜本来对民科就极度反感,特别是于吉的文章一稿多投,而且还不知是不是抄袭的。准备要好好为难一下于吉,也可以顺便展示一下自己的水平。但于吉一上场的架势就将周瑜给震住了。 于吉是在老伴搀扶、女儿帮助下,带着输液瓶走上讲台的。于吉的女儿在放好输液架、挂好输液瓶后,向评委鞠了一躬,说:“拜托各位老师,我爸爸有心脏病,医生已经给他下了病危通知,让他少走动、绝对不能激动。可他非要来答辩。我们家人和医生就在门面等着,如果我爸心脏病犯了,麻烦各位老师马上喊我们。”说完,满脸羞愧地与妈妈一起出去了。 周瑜感觉时空一下子凝固了,静的似乎能听见药水的点滴声。还是鲁肃思度弘远,先开口让于吉谈谈自己的情况,随后张让、李傕又与于吉拉起了家常。看到蔡琰教授气愤地走出了房间,周瑜在整整15分钟时间内是思绪万千、一言不发。 于吉的事情搞的周瑜心情一直不爽,吃完午饭后,回到房间,看到地下的信封依旧,心情才稍稍平息了一点。 下午的答辩很顺利。轮到王 颀 答辩时,周瑜选了几个听起来很内行,但对王颀没有任何难度的问题连连发问,其他评委竟插不上嘴。特别是在王颀回答后,周瑜及时总结了一句话“工作做的不错,回答的也很详细。”这样王颀就让周瑜给保护过去了。 轮到武安国博士答辩时,会场的火气大了点。蔡琰教授认为不能因为你武安国在文章中标注了“前五名作者都是第一作者”,就将三篇文章的第五作者狸猫换太子地都变成第一作者。周瑜附和说,这三篇文章最多算五分之三个第一作者。武博士不服,说国外编辑都认可,现在许多文章都署有多个共同第一作者,这是国际惯例,你们不懂。这一下惹恼了没出过国的李傕,也来找武安国的碴。好汉难敌四嘴,特别是蔡琰教授让武安国详细讲讲五个第一作者各自做了哪些工作时,武博士发现掉进了别人挖好的一个坑,无论怎么分解文章中工作,蔡琰他们都认为将五个作者并列为第一作者纯粹是投机取巧。武博士只能愤愤然、怏怏然离场。 投票的结果是:武安国四票反对,一票弃权被淘汰;王颀全票通过;于吉三票同意、一票弃权,一票反对侥幸上了教授。 周瑜一心想着晚上与卢厅长的晚饭,投票结果出来后,就急匆匆地回到房间,收拾完自己的东西,最后将地下的两个信封检起来放进包里。下楼退房时,突然听到人声鼎沸,一打听,武安国竟然将蔡琰教授给打了! 周瑜还在发呆,电话响了,是卢厅长打来的。卢厅长电话里急匆匆地说:“周瑜呀,有人将你们评委受红包的事情发到网上了,事情闹大了,你没给我惹事吧?”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阅读链接: 【985风云-11】男博导规则行事,女博后反常出牌 【 985风云-10】苦楚法学硕士升西天 , 悲情数学小研赴黄泉 【 985风云-9】正校长为公献胃 , 副校长因酒撞人 【985风云-8】鉴定会上张飞叱评委 , 传达室里老马说获奖 【985风云-7】土博士鸭梨山大,大校长论杯秤金 【985风云-6】求教授老者拼老命,为职称博士挥重拳 【985风云-5】厅长知人善任,评委啼笑皆非 【985风云-4】小乔蛮横专断,周瑜移情别恋 【985风云-3】千人妙笔生花,杰青拍案而起 【985风云-2】吕千人后院起火,曹书记妙计平乱 【985风云-1】学生匿名举报,书记借喻警告
个人分类: 小说|18556 次阅读|56 个评论
吐槽职称评审
热度 11 yangjianjun 2012-11-17 01:39
昨天到学校的办公楼办事,偶遇 L 老师,见面寒暄几句,得知他是来交教授评审申请材料的,于是我随口预祝他成功,是衷心的希望! L 老师(副教授)在我读博士的时候,曾给我们博士研究生上过一门数学课程,因此熟识。 3 年前我同样碰到他在申请教授,时至今日他还在申请,说明这几年他一直为此努力。 L 是 211 高校本科毕业, 985 高校博士毕业,已是奔 50 岁的年龄了,不善言谈。可能是因为从事的是数学行当,看得出来生活比较清贫,在学校老师私家车比较普及的今天,他还不具备这个条件。至于他的学术能力,学院能安排他给博士生授课,我认为他的专业水平并不很差劲,记得当年他上课的时候,喜欢用英文板书,洋洋洒洒,随手拈来。 今天我专门上网查询了一下 L 的学术研究情况,说实话,不怎么样。总发文量 20 几篇,那要命的 SCI 也只有区区两篇,合编教材1部,主持过两项省级纵向科研项目,国家自科至今无有。了解罢这些信息,我为他捏一把汗,鸭梨山大。 L 的情况大致如此,按理说他能否评上教授并不算个问题。但有些话如鲠在喉,不吐不快。因为:问题是许多既不在教学岗位,也不做科研的人是教授,而 L 不是。怎解? 高校有一定比例的教授很特殊,而且针对的目标对象也特殊。特殊的教授是思政系列教授(也谈 “ 教授 ” 的类型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42-629930.html ),特殊的对象是行政干部。有趣的是,在校内评审时,思政系列教授既不属于社科类型,也不属于自科类型,属于单独一类,而且每年总会划拨少量指标,因此在这个小类别里总有人胜出。最后出现的结果就是几乎所有的管理岗位正处级干部都成了“教授”,即便有些“教授”的学术成果简直是惨不忍睹。 现在高校的教授人满为患了,一方面是申报条件越拔越高,另一方面又推出所谓的“评聘分离”。遗憾的是,本人还没看到哪个有教授职称的教授没有被聘为教授,行话叫“管理岗位双肩挑”。那教授岗位不够了怎么办?等着呗! 还有,最近到一个学院网站上浏览,突然发现博士生导师几乎是清一色的行政领导,而且严格按职务高低排序。这个学院教授多了去了,为什么行政领导挑学术大梁?项目为王,还有其它不说你也知道。是博导优而仕,还是仕优而博导,我分析主要的演化规则是后者。至此,我明白了,为什么有些管理科级岗位,会出现很多博士去竞争,一些博导及教授甘愿屈就在副处管理岗位上。活脱脱一副体制内“逃离科研”的众生相,有些年轻人他不傻,谈理想,伤感情。 有些人可能以为这是一个小学校的个别现象,错!我所说的学校不小,小也是个小牛。据我跟同辈交流了解,那些大牛学校也好不到哪里去,天下的乌鸦白色的少。不要让老实人吃亏!老实人不吃亏谁吃亏? 堕落如此,夫复何言。 L 老师,但愿你的希望不是梦! 让砖头飞一会儿。
6297 次阅读|20 个评论
【985风云-5】厅长知人善任,评委啼笑皆非
热度 61 yuncai 2012-11-15 10:47
周瑜与卢植副厅长仅仅打过三次交道,就有了士为知己者死的心理。 第一次是卢厅长来学校调研,调研会上周瑜的发言深的卢厅长的赞赏。会后照例要宴请,卢厅长当着周瑜的面笑着问校长刘备:“吃饭的人中有没有周瑜?有周瑜我就去。”结果饭桌上卢厅长左手是刘备,右手是周瑜。那是周瑜人生的第一次醉酒。 第二次是卢厅长主动给周瑜打电话,说朋友送了他一些普洱茶,他已经托一位同志捎给他,马上就到。说红茶养胃,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让周瑜一定要劳逸结合。从此,周瑜心里就视卢厅长为“亚父”。 第三次是卢厅长微服出访,让周瑜不要惊动学校领导,在办公室等他。原来卢厅长的女儿在学校上大三,想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拿个一等奖,让周瑜辅导照顾一下。周瑜不知道一起嫖过娼的比一起同过窗的关系还要铁,只认为领导托自己而不托别人办事是把他当自己人看,便下力气完成了任务。从此,周瑜心里又视卢厅长为朋友。 卢植未等周瑜开口,就说:周瑜呀,好长时间没见你了,早就想与你老弟好好聊聊。但又害怕影响了你搞科研,就一直不敢打扰你。明天晚上没事吧?我请你吃饭,我要听听我们的科学家最近在忙什么。 卢厅长上午要给所有的评委讲话。卢厅长的讲话一如既往地亲切平和,让周瑜如沐春风。卢厅长说:“现在的社会风气很不好,我估计不少评委已收到一些让关照的短信、条子呀、甚至还有红包。收到短信后怎么办?你不回短信吧,不合常理;你回他“一定照办”又违背原则。所以我建议大家对求情的短信一律回复“收到,尽力为之”。这样,如果这个人上去了,是你尽力的结果;如果这个人没评上,你也尽力了,但他水平不够你也没办法吧?” “对于红包,大家坚决不能收。但如果已经收下红包怎么办?现在退回去别人面子上也过不去,还以为你不帮忙呢。但在评审结束后一定要退回去。如果有人送红包你实在推脱不了怎么办?告诫大家千万不能照单全收!从红包里面抽一张留下就可以了。中国人讲究个面子,大家都有面子后,你们评委就可以安心干活了。但不论大家怎样做,都一定要严守纪律、秉公办事。要知道,大家在评价别人学术水平的同时,别人也在评价我们的良知。” 卢厅长讲完话,评委们就分组看起了申报材料。数理化小组的评委有鲁肃、张让、蔡琰、周瑜和李傕五个,周瑜最佩服的是来自河东师范学院的蔡琰老教授。蔡老太太早年曾师从德国著名的Zweistein大师,但因清高、正直,常不给领导面子,就被安排了大量的教学任务。此举虽然影响了蔡教授在学术上的作为,但却成就了蔡教授成为名符其实的全国教学名师。 看材料还没超过半小时,蔡老太太就动怒了:“简直是岂有此理!”,蔡教授轻轻拍着一份材料,转向周瑜说到。 周瑜拿过来一看就乐了——上教授需要提交四篇第一作者的文章,这位名叫武安国的仁兄除一篇本校的学报外,倒有三篇国外刊物的文章。只是每篇文章都有八个作者,这位仁兄总排在第五。之所以这位仁兄还认为自己是第一作者,是每篇文章都标注有这么一句话: “ The first five authorscontributed equally to this work and should be considered as joint firstauthors of this paper, and the last three authors are the joint correspondingauthors” 。 好家伙,真有他的,八个作者,前五个是第一作者,后三个是通信作者。“毙了吧?”周瑜转向蔡教授,蔡太太平静地点了点头。 看到62岁的蔡琰如此认真,周瑜心生敬佩。这时手机响了,是卢厅长发来的短信:“周瑜老弟,可能的情况下请关照宛城学院的王颀,申报教授。一位领导之托。”周瑜刚想按照“收到,尽力为之!”的六字真言回复,马上意识到不对,就回个“遵旨,放心!瑜”五字真情发出去了。 周瑜赶紧找到王颀的材料,认真一看,发现了其中的猫腻:研究概率论的王颀竟然有两篇文章发表在Applied Physics Letters,还是实验研究碳纳米管的。周瑜心想:这跨度也太大了吧。可是作者S.Wang及学校名称都没问题呀?沉思了几秒后,周瑜突然明白,原来这个王颀盗用了同校王双的文章,王双今年刚刚获得百篇优秀博士论文,那可是鼎鼎大名呀。周瑜心里苦笑:起个大众化的名字好处多呀,顺手捡起个拼音相同的就可以冒名顶替。好在评审实行主审制,周瑜审过后,同组的其他评委也不会细看,王颀就这样混过去了。 周瑜佯装无事地继续静静看材料,旁边的鲁肃又开口了:“一稿多投,典型的一稿多投!”大家围过来一看,原来申报教授的于吉在四个刊物上发表的四篇文章内容完全相同,只是题目有所改动: 《压缩式压电传感器轴向灵敏度的幅值线性度问题》, 《压缩式压电传感器轴向灵敏度的幅值线性度研究》, 《压缩式压电传感器轴向灵敏度的幅值线性度分析》, 《压缩式压电传感器轴向灵敏度的幅值线性度问题研究》。 张让撇见了 于吉 名字,刚想说什么,但看到四个评委一致同意毙掉这个人,就将话咽了下去。 职称评审要进行两天。昨晚一夜没睡,今天又看了一天材料下来,周瑜感觉就快要虚脱了,吃完晚饭回到宾馆的房间倒头就睡。一觉醒来,已是第二天早上7点,洗漱完毕准备下楼吃早饭,刚要打开房门,感觉脚下踩上了什么东西,周瑜一下子就定格在那里了。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阅读链接: 【985风云-11】男博导规则行事,女博后反常出牌 【 985风云-10】苦楚法学硕士升西天 , 悲情数学小研赴黄泉 【 985风云-9】正校长为公献胃 , 副校长因酒撞人 【985风云-8】鉴定会上张飞叱评委 , 传达室里老马说获奖 【985风云-7】土博士鸭梨山大,大校长论杯秤金 【985风云-6】求教授老者拼老命,为职称博士挥重拳 【985风云-5】厅长知人善任,评委啼笑皆非 【985风云-4】小乔蛮横专断,周瑜移情别恋 【985风云-3】千人妙笔生花,杰青拍案而起 【985风云-2】吕千人后院起火,曹书记妙计平乱 【985风云-1】学生匿名举报,书记借喻警告
个人分类: 小说|25145 次阅读|80 个评论
给一位没有评上副教授的上进青椒的回信
热度 1 ilovescience2 2012-10-2 11:12
**: 非常理解你的心情,人生就是这样,有时候就是磨砺。科研、教学和精神是高校教师应该具备的必要内容。学术的坚持某种意义上讲是为了内心的宁静和人生意义的追求,我也曾经经历过你的情况,但是当时我倒是没有太在意,因为我自信自己的学术坚持会有好结果,也坚持认为我的学术不是为了职称,而是为了人生的事业和追求。做一个富有理想的人,做一个志存高远的人,做一个纯粹的人,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应该成为高校中精英老师们的追求,我觉得你还是很有潜质的,只要能够坚持学术,走过做学术、爱学术、乐于学术几个境界后,终究会有所建树,当建树很大时就不惧怕任何风雨了。我想我们应该为了内心的理想而风雨兼程。我希望你能够从这次非学术因素造成的挫折中,奋起并思考“学术的本质和我为什么而学术?”,相信这样你就会很快忘记忧伤,快乐于学术和教学,人生也为之而精彩。 祝好 @@@
3296 次阅读|1 个评论
卫生部职称评审对“并列第一作者”和“并列通讯作者”的新规定
热度 20 adully2010 2012-9-21 18:38
2012年8月20日,卫生部人事司公布了关于开展2012年度卫生部直属单位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的通知,下面是对正高资格和副高资格中的“论文要求”部分,见: http://www.21wecan.com/sylm/rcpjxm/rcxw/548e09f8222bd84945814c9b51aa3831.html : 申报正高级资格: 论文要求。 申报研究员资格须提交任期内在专业期刊上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 (出现并列第一作者或并列通讯作者时,此文章仅供并列作者中排名第一者使用) 发表的专业学术论文不少于5篇,除卫生管理专业外,申报其他专业研究员资格原则上至少有1篇论文发表在被SCI收录的期刊上;申报其他正高级专业技术资格须提交任期内在专业期刊上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 (出现并列第一作者或并列通讯作者时,此文章仅供并列作者中排名第一者使用) 发表的专业学术论文不少于4篇。 申报副高级资格: 论文要求。 申报副研究员资格者须提交任期内在专业期刊上以第一作者 (出现并列第一作者时,此文章仅供并列作者中排名第一者使用,下同) 发表的专业学术论文不少于4篇;申报其他副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者须提交任期内在专业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发表的专业学术论文不少于3篇。 卫生部可能是鉴于生物医学领域越来越显著的“并列第一/通讯作者”署名现象,为防止署名权的过度使用、维持科研诚信而出台的举措。 Xiaojun Hu, Ronald Rousseau and Jin Chen ( 2010 )发表在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上的研究显示 ,在中国,首席科学家( principal investigators,PI )在一个独立的研究团队中起着主导作用。他们负责整个研究团队的方向,设计研究路线,分配科研任务,指导进行实验,并审核所产出的学术论文的逻辑思路。因此,他们通常是整个研究团队中最重要的角色并通常担任多作者合作论文的 通讯作者 。然而他们通常并不直接参与一项具体的实验。每一个课题都被分配给一位负责人且在相关的论文中担任第一作者,其他对整个科研项目有较小贡献的参与者在论文中被署名为合作者。有时在一个大的项目中,需要几位负责人在科研中都要起到核心作用,因此平行产生的一系列学术论文,由这几位负责人轮流担任第一作者,有时轮流担任通讯作者。因此, 通讯作者、第一作者和合作者在研究中所起的作用截然不同。 “并列通讯作者”主要出现在那些由多个课题组联合攻关产生的学术论文中,每个课题组的 PI ,即每个团队的“学术领导者”均起到通讯作者的作用,因而产生了多个“并列通讯作者”。 胡小君教授曾访谈了浙江大学医学院的一位首席科学家夏教授( Professor Xia ),在他发表的 64 篇 SCI 论文中,有 3 篇他作为“第二通讯作者”( the second corresponding author ),他说:“在很多实验性科学领域,如医学,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通常起到核心作用,而其他的合作者主要是辅助进行某一部分的实验,贡献较小。 有时,我们需要与其他的 PI 合作,因此会产生第二个通讯作者。这在实验性研究领域非常普遍。” 博主觉得,关于“并列通讯作者”,可否采取以下方式处理: 在 Web of Science 检索系统中,自 2008 年开始,科研人员发表的 SCI 论文均标注了“基金资助”信息。对于那些标注有“并列通讯作者”的论文,首先检查该论文是否由 2 个或 2 个以上的基金资助,如有,则再确定“并列通讯作者”是否均是这些基金项目的负责人( PI )。如是,则可判断“并列通讯作者”相对合理,如不是,则表明可能水分较大,可按卫生部的新政策进行处理,即仅供并列作者中第一排名者使用。 这样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课题组负责人的积极性,即是对他们的一种鼓励,也可以促进项目组之间的科研合作。 Hu, X. J., Rousseau, R. Chen, J. (2010). In those fields where multiple authorship is the rule, the hindex should be supplemented by role-based h-indices.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36, 73-85.
个人分类: 科学计量学|51232 次阅读|24 个评论
[转载]学者:职称评审不去行政化 大学这条船迟早撞上冰山
热度 1 xuecw 2012-5-24 08:17
2012年05月24日 07:18:05 来源: 中国青年报 熊丙奇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在 行政化 评审的影响下,高校师资会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后果。能走红吃香的,往往是那些能适应这种规则并善于运用这种规则的人,至于那些老老实实做学术的人反而会被逐渐边缘化。评审评不出好老师,也就意味着学生遇不到好老师,最后的结果就是,教学质量的下降与学术风气的败坏。   武汉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对同院教授大打出手,理由是对方使自己未评上教授职称;西北政法大学副教授公开表示自己不愿去玩“职称游戏”,拒评教授;湖南省高校教师职称评审中,一名评审专家竟高调地在宾馆“开房收钱”……近期,一系列事件将原本深藏在象牙塔中的大学职称评审问题,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不少人质疑,我们的大学职称评审制度好像不仅没能评出优秀教师,反而成了制造各种丑闻的机器。   “我们的大学职称评审完全被异化成了‘行政评审’。”近期,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教授,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指出,行政化是当前大学职称评审的病根所在。想要改革大学职称评审制度,应以建立 现代大学制度 为前提。   不申请课题就能产出高水平 学术 成果的学者最值得尊重   中国青年报:对于近期发生的一系列有关大学职称评审的事件,您怎么看?   熊丙奇:虽然这些事件只是一些个案,但它们能反映出我国目前大学职称评审中存在巨大问题。腐败、潜规则、缺乏公信力……当前大学职称评审制度确实“病得不轻”。   中国青年报:病根是什么?   熊丙奇:行政化!大学职称评审的本质上是对教师学术能力和教学能力的评价,可是我们的大学职称评审完全被异化成了“行政评审”。在评定主体上,不论是获得政府认定的自主评审资格的大学和科研机构,还是各省的教育、人事主管部门,都具有很强的行政性质;在评定标准上,基本上用的也是各种硬性的行政指标;对于评定对象而言,一旦被评上教授或副教授,一般也就终身享有相应的资格,像极了行政许可。   除了目前引起关注的职称评审,比如,前些年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争议的本科教学评估,有关部门也承认其中存在形式主义及弄虚作假的问题。可见,行政化是学术、教育评价的天敌,一旦各种学术、教育评价沾上了行政气,必然会失去“学术”这最本质的两个字。   中国青年报:您提到当前大学职称评审标准行政化,但据我所知,现在评审的标准依然是论文、课题,为什么说这样的标准很行政化呢?   熊丙奇:论文、课题看起来是学术标准,其实不然。先说论文,我们的标准是关注论文发表的数量及论文发表期刊的档次,至于论文在讲什么内容,评审时很少有人看。据我了解,现在有的地方在评审职称时,甚至只要求提供论文封面和目录的复印件。   至于课题,那就更不是学术指标了。对于一个申请到国家重大课题的教授而言,申请到课题并不表明取得相应的学术研究成果,只说明国家给了你栽种学术成果的“化肥”,还没有产出,怎能以此为根据判断学术高低?现在职称评审比的是拿到国家“学术化肥”的能力,而非产生学术成果的能力。对于部分教授而言,正由于他们看透了其中的“奥秘”,经常在课题还没什么成果时就将其包装成了有成果的样子,去参评各类奖项。然后再用奖金去公关新的课题,进而再去评奖。如此往复,金钱被运作到教授的口袋里,名声被运作到教授的头上,至于学术贡献和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有时甚至是零。   在我看来,那些不申请课题、不靠“化肥”就能产出高水平学术成果的学者才最值得尊重。但在现实中,这些学者往往因为拿不到课题和经费(或不愿意同流合污去搞公关申请课题)而被认为是无能的,进而被逐渐边缘化。   中国青年报:您曾在博客中指出,教授本应是一种职务,而不是一种职称,我们现在恰恰弄反了。为什么这么说?   熊丙奇:职称是一种经过行政许可的身份,一旦获得,基本上终身享有;但职务更多是指一种具体岗位,在这个岗位上就有这个职务,不在岗位上就没这个职务。在国外著名大学,教授更多意义上是被作为职务理解和对待。比如,有人应聘上耶鲁大学教授,只是意味着他获得了耶鲁大学的一个教职,哪天他离开了耶鲁大学,他就不再是教授了。如果他到了哈佛大学,只被聘用为副教授,那他也就只是副教授了。   然而,我们现在却把教授完全行政化地理解为职称,甚至是行政身份,一旦获得这个称号,相应的工资待遇基本上是终身享有,不随具体岗位的变化而变化。这些年,我们一直在强调要去身份化,可是在当下大学中,教授这一职务却越来越身份化、利益化。   中国青年报:当前大学职称评审中还有一种怪现象——想评副教授,英语听说读写必须过一定等级,而且要有一年的海外求学经历。许多大学青年教师反映,这样的评审标准毫无意义。您觉得呢?   熊丙奇:这就是行政化评审的典型性表现。学术评价应该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甚至是不同研究问题的特点进行具体评价,不能“一刀切”。外语使用能力等同于教学科研能力吗?对于一个研究古汉语的学者来说,要求人家那么高的外语能力做什么?更需要质疑的是,为什么评副教授非要要求一年的国外求学经历,出过国就一定具有国际视野吗?现实中,没出过国也具备国际学术视野的大有人在。   所谓学术评审,应该是由“学术共同体”来判断相关学术成果的创新性与贡献大小;所谓教学评审,应该关注老师课堂上的表现,比如,组织课堂的能力、提供参考文献的能力、组织学生讨论课的能力、指导学生做学术研究的能力等。   中国青年报:如此说来,现在的大学职称评审还能评出好老师吗?   熊丙奇:当然不能。在行政化评审的影响下,高校师资会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后果。能走红吃香的,往往是那些能适应这种规则并善于运用这种规则的人,至于那些老老实实做学术的人反而会被逐渐边缘化。评审评不出好老师,也就意味着学生遇不到好老师,最后的结果就是,教学质量的下降与学术风气的败坏。   大学教师应该有些风骨,不能在利益和权力面前轻易丢盔弃甲   中国青年报:要让大学职称评审去行政化,现在恐怕不容易做到吧?   熊丙奇:的确如此。想要改革这种评审机制,首先触及的是当前教育行政管理者的利益,他们不会轻易答应;那些在现行评审体制下如鱼得水的教授,很大程度上也会反对改革现有职称评审制度;另外,部分高校教师可能已经上了现有评审机制这条船,正在为符合行政化的评价标准而努力准备,如果突然要改革,肯定会影响他们已经付出的努力。尽管如此,我们到了不得不改的时候,否则大学这条大船迟早要撞上冰山。   中国青年报:从哪里改起呢?   熊丙奇:不能单就职称评审来谈职称评审,而是应把它放在整个 大学改革 的大背景下来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建立完善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其主要内容就是去行政化,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所以,改革大学职称评审制度必须以建立现代大学制度为前提,否则即便单独进行改革,可能收效甚微。   由于改革必然影响现行教育体制下行政管理者和既得利益者的利益,所以无论进行大学职称评审改革还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都需要“顶层设计”,即改革的设计和主导权不能只放在教育行政管理者手中,而是应放在更高的层次。至少我认为,国家的教育改革方案应由全国人大设计和主导,地方的教育改革由地方人大设计和主导。   在大学内部,一定要成立教授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而且应给予这些自治委员会足够的运作空间和权力。当然,运作空间和权力不可能轻易获得,毕竟要经历一个博弈的过程,这就需要大学老师积极努力去争取。   现在社会上都很推崇民国时期的一些著名教授,而在这些教授身上,大家最推崇的莫过于他们的风骨。我们现在的大学教师也应该有些风骨,不能在利益和权力面前轻易丢盔弃甲。此次湖南的职称评审腐败案,如果不是有人坚持曝光,这类现象还可能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除了有合理的教师职称评审制度,我们更要为大学教师提供足够自由的研究空间,真正实行学术自治。对于大学老师而言,他们的学术研究应该是兴趣驱动,而非任务驱动。在这种自由的学术研究氛围中,可能会出现个别没有成果的“懒汉”,也可能最后产出的“学术成果”数量没有以前多。但是在这种氛围下,出现的学术精品肯定会比现在多,对学术以及社会发展的贡献肯定也会比现在大,教育和学术的声誉也会逐步恢复。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2-05/24/c_123181863.htm
个人分类: 高教评论|1933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湖南高校职称评委被指在酒店开房收钱(转)
热度 1 libseeker 2012-5-5 17:08
信息来源 : http://news.163.com/12/0505/07/80NMOAKP00011229.html ( 2012-05-05 07:18:44 来源: 京华时报 (北京) ) 本报讯 昨天,有网友爆料称,湖南省高校教师职称评委名单刚确定,参评教师即开始送钱。湖南省教育厅方面称,将对此进行核实调查。 网友称评委收钱 昨天上午,网友“马山寨主”发微博称,今年湖南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工作3日在母山基地开始。“前天下午评委名单刚定,全省参评教师即获悉名单,前晚开始一年一度的疯狂送钱活动。今年体育专业评委刘某某教授为方便老师们送钱,在新天宾馆开了套间并广而告之,一时门庭若市。”该网友上传了手机短信,列出体育专业刘、蒋、谢等四位评委的单位和姓名。还说:“请准备3万到4万元,于今晚到新天宾馆2408房间找刘某某教授,晚了就送不进了。” 纪委官员跟进曝光 微博引发网友热议。湖南省纪委预防腐败室副主任陆群转发该微博,并随即做了初步了解。陆群说,自己母校的老师,这两天有十几个到长沙送礼,每位评委5000元到8000元不等,“我刚打电话问我母校一个体育老师,他表示给刘教授、谢教授送了红包,蒋教授那边送礼的人太多,没送进去,他为此十分忐忑。” 多位湖南高校教师反映,职称评审送钱已成为公开的潜规则。昨天,四位评委之一的湖南大学体育学院蒋凯教授证实,确实有教师给评委送钱的现象,但自己没有收,“这是违纪的。我首先保证自己,其他评委应该也没有收。”长沙新天宾馆前台工作人员介绍,昨天没有名为刘某某的人住宿,2日的记录无法查询。 教育部门将调查 湖南省教育厅教师处贺处长就此回应称,该处已经看到了网上的相关言论,将进行调查核实,如果评委确实存在违纪收钱行为,将上报纪检部门予以严肃查处。贺处长说,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是全封闭式的,评委3日下午1点入场,一直到9日结束,其间一律不许出场。此外,为了规避违规的可能性,教育厅已经尽量控制了时间,“2日中午才通知的评委名单,如果有开房收钱,只能是当天晚上。” 湖南高校评职腐败内幕:有评委办不成事退钱 http://news.qq.com/a/20120507/000115.htm?pgv_ref=aio2012ptlang=2052 2012年05月07日03:36 新京报 孔璞 “开房收钱?湘一职称评委资格被终止”追踪 5月4日,一网友爆料湖南高校负责职称评审的评委名单刚刚确定即遭泄露,身为评委的警察学院教授刘一兵在宾馆“开房收钱”。5月5日凌晨,湖南省教育厅在其官方网站上对此事进行了回应:目前已终止刘一兵教授2011年度高校教师系列职称评审专家资格,有关情况正在进一步调查核实。 看到这则消息,湖南省教育厅系统的工作人员韩辉(化名)松了一口气,他在高校工作的亲属今年9月也要评职称,他正打算四处打点关系。就目前形势分析,“这笔费用省下来了”。 韩辉虽未当过评审组成员,但参与过多年的评审组织工作,深谙评审规则。昨日,他向记者透露了一些湖南高校职称评审内幕。 关键词 确定评委 “教育厅没拿评委提成” 评委须随机抽取 湖南省教育厅网站公布的高校职称评委管理程序显示,成为评委有三个步骤。首先,专家要通过资格核准;其次,资格核准后上报省职改领导小组,获准后才能组建评委库;第三,评审前限时(只限评委能按常规有时间到达评审所在地)抽取评委,抽取时由人社厅和教育厅的工作人员共同参与,两厅纪检监察部门全程跟进。 韩辉介绍说,还有规定限制每个专家只能连续两年担任评委。即使连续三年被随机抽到名字,也必须退出。 韩辉介绍说,按学科分,大学科的评委库有300人,小学科的也有100多人,而选出来的每学科评委大多只有4-5人,最多不过10余位评委。 按照湖南省教育厅的规定,出现评委连任的几率是非常小的。 “有人连任五年” “在我们这里,高校职称评委有人一干四五年。”韩辉说。5月2日,自称去找刘一兵送钱的副教授 赵阳 (化名)也提到了类似的情况,体育评审组的一个评委已经干了5年了。 “老面孔比比皆是。”记者问到的几位教师都表示大概能猜到评委是谁。 韩辉介绍,确定评委人选的部门是教育厅教师工作与师范教育处,每年评委的名单由这里拟出报给人事厅批准,后者几乎不会改动名单。 记者昨天下午电话询问湖南省教育厅教师工作与师范教育处处长贺安溪,对于许多老师反映的不少专家多年连任评委一事,此事是否属实?对此,贺安溪没有回答。 那么相关部门是否参与在确定评委名单中牟利?贺安溪予以了否认,表示职称评审的评委名单是在湖南省人社厅、湖南省教育厅两家单位的纪检部门监督下确定的,“绝对没有教育厅教师处从评委手中拿提成的事情”。 关键词 名单泄露 或有多渠道了解评委名单 “几小时内获知名单” 5月2日接近下班的时候,地处岳阳的湖南理工学院的一位副教授刘力得到了评委主任的信息。另一位自称去找刘一兵送钱的副教授林城(化名)得到消息的时间很早,消息刚出来,他下午就得知了。一位评委的密友第一时间得知此事并通知了他。 短短几个小时内,评委的名字已为整个湖南省参评高校的老师所知。信息从何处透露? 刘力说他有几位同事跟教育厅和人事厅此前一直保持联系,所以能得知消息。湖南理工学院的另一位老师说,是教务处的老师们在帮忙打听评委名单。 “评委转移参评者仍知” 据韩辉了解,名单的透露渠道主要有三条:教育厅、人事厅和评委。 由于教务处和教育厅、人事厅打交道较多,许多学校都由教务处的老师来询问信息。因为学校都希望本校能多评上一些高级职称。 评委本人和他们身边的人也向外散布信息。林城就是通过这一渠道得知的,“在评委名单确定时,会有跟这些主任熟悉的教师打电话确认,一旦确认后风声就会放出去”。 韩辉说,即使评委们封闭在宾馆里评审,仍可以送钱进去。评审工作多年在长沙的宾馆进行,如蓉园宾馆、湖南宾馆。年年评审时,老师们从各地赶来住在这里寻找“和评委交流的机会”,以至于那几天客满。 有一年因为有人举报,评审组不得不转移到浏阳的一家宾馆,避免说情送礼者。韩辉以为保密工作做得不错,但入住宾馆不久,他就看到外地老师们络绎不绝地入住了。 对评委消息泄露一事,贺安溪在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是全封闭式的,评委于3日下午1点入场,一直到9日结束,其间一律不许出场。此外,为了规避违规的可能性,教育厅已经尽量控制了时间,2日中午才通知的评委名单,如果有开房收钱,只能是当天晚上。 关键词 公平 不送钱没戏送钱按实力? “一评委送5千或8千” 在湖南省教育厅公示栏公布的参评教师资料中,刘力的表格填得满满当当,他是博士,带领做过多个重大课题,论文繁多。而许多老师的表格有着大片的留白。 但刘力丝毫没想过不送钱,而仅凭实力参评,“别人都送我不送,别人就加分了,我的优势就没了。” 然而,8年前,刘力评副教授时,一分钱也没送,完全凭自己实力。他回忆,大约就是从那时起,他陆续听说送钱的事情。另外多名老师也同意这个说法。 在网络上,对于湖南职称评审质疑的帖子最早可查的是2007年。而2009年发布的一个帖子这样写道:申副教授给评委需2000元,组长5000元;申教授的加倍。多位老师表示,如今的行情是评副教授送5000元给一位评委,评教授则送8000元。 一次评审下来,少则要花两三万,多则不下五万。 韩辉说,据他和有些评委们交往中得到的经验,如果不送钱,评委会找到各种小的理由否掉参选老师。而如果送了钱,评委就会按照老师的实力进行评审。 “送钱是公平竞争的准入制度,送了钱,就可以参与公平竞争。当然,如果你送更多的钱,对你更有利。”韩辉说。 “有评委办不成事退钱” 昨日,最先爆料的网友“马山寨主”又发微博称,“在网民的声讨中,湖南有关部门停止了刘一兵教授的评委资格,但这无法改变职称评审中的腐败状况。即便在体育专业的评审中,刘一兵也只是一个配角,真正的核心人物是评审组长,红包标准比刘一兵们高出五成以上。” 贺安溪在电话中告诉记者:此次遭网络曝光的体育专业评委刘一兵“开房收钱”事件只是“个别问题”,教育厅不会因此暂停今年的评审工作。 但林城仍认为刘一兵是个“很好的人”,因为去年,刘一兵就开始开房收钱,并打电话退给没有评上的当事人。 韩辉对这点也赞同,“大部分人都是办不成事也不退钱的,刘一兵也算是重视信誉度的‘商家’了。” 湖南商学院的一位老师称,她确实听说有评委退钱的事,“但退钱也不能收啊,明年还指望着评委开眼呢”。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孔璞
个人分类: 闲情偶寄|2565 次阅读|2 个评论
畸形的职称评审
热度 7 libseeker 2012-5-3 10:59
科学网策划“职称评审惹的祸”访谈( http://talk.sciencenet.cn/?id=54 ),导语为“4月23日,武汉大学法学院47岁副教授陈少林因‘没能评上教授职称’对评审委员会成员的林莉红教授大打出手,林当场晕倒被送医。近年来科研系统职称评审问题引发了科研群体内部矛盾重重。而今年初武大28岁袁荃引进回国后的直接被升为‘正教授’,中南大学22岁本科生刘路被破格聘为正教授级研究员,也曾引发科学网网友激烈的讨论和争议。科研系统的职称评审究竟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 笔者认为科学网做这方面的专题,是及时的,有积极意义的。但就目前的讨论看,似乎有“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嫌疑。笔者以为,当前职称评审较为集中体现在高级职称评审中,但最突出的问题其实不是由副高(副教授)晋升正高(教授),而是由中级(讲师)晋升副高。 笔者作为一个即将参加职称评审的卒子,对这个话题稍有关注,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每年的职称评审可谓“机关重重”,“硝烟弥漫”,“怨声载道”,“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有关系的要上,没有关系的想上”,“有条件的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有实力的想上,没那么有实力的也想上”…… 职称评审,只要你还需要评审,谁说不在乎?谁足够淡定?为什么那么在乎?简而言之,因为事关名和利。以个人为例,假如我晋升了副高:每月要多千多元;申报项目与获得资助的机会多了;副高过了,离正高更近些了;人是社会的人,同等资历的人甚至资历不如自己的人都“高级”了,情何以堪……为什么不那么淡定?职称评审中“人为因素”太多了,“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职称评审中有种种不良习气,比如流行送礼、打招呼;职称评审中人人争先恐后,甚至有人采用种种非正常手段(比如造假、造谣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职称评审条件通常是飘忽不定的,往往是人无你有的“要素”不看重,人有你无的“要素”特看重……世上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那个“利益攸关”的时刻,问题找找总是有的(比如有学校晋升副教授要求必须有一篇教学改革的论文,不少人这篇论文是发表在公认度高的“垃圾期刊”上。),一定意义上导致人人自危,提心吊胆。 职称评审究竟存在哪些问题?其实大家“心知肚明”,不好说说不好不说好。我个人的感觉像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当前的职称评审很大程度上成了“家务事”了,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不妨说说一己之见:大多数人的待遇直接同职称挂钩,什么样的职称拿什么职称的钱享受相应待遇,不管你干什么干的怎么样,似乎不合理;大多数人提升待遇,只有通过晋升职称与职务,且职务的晋升通常需要晋升职称作为前提和基础,而当下所谓“定编定岗”,“僧多粥少”,矛盾加剧;职业生涯规划与职称晋升密切相关,然而当前的局势是不少年轻人面临终生中级(讲师)的危机(据笔者所知,有一省属二本高校,2012年单单是博士学历人员35人参评,11人通过校内评审,而2013年据说只有6个指标,往后会更少。如何面对这些问题?也许“以考代评”、“评聘分开”、“特别评审”(如针对袁荃、刘路等特殊人才的评审)等等都是必要的有益的补充。 职称评审的问题,属于老问题了。曾听说,在1990年代有人因为没有晋升教授,直接导致其抑郁自杀,周遭的人评价是其做学问无可厚非,而做人则欠圆滑。我亲眼见识了一位今年参评教授的老师,神情恍惚,说是马上要退休了,今年评不上再也没有机会了,我的印象中其SCI收录的论文有74篇,列所在学校SCI“活跃的作者”榜首,据了解,其未能评上,也许是因为没指标了,也许是因为“近5年”成果无突出优势,也许是因为其快退休了……具体原因无从知晓。我感受到的是一种“凄凉”,并希望其能“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有问题(畸形)不可怕,可怕的是“万马齐喑”,期待职称评审的明天会更好。希望本文对当前的探讨,有所助益。
个人分类: 闲情偶寄|4450 次阅读|16 个评论
晒晒自己申请副研究员时做的答辩讲稿
热度 12 xieyujiang 2012-5-2 07:00
昨天看到科学网上大家对教授 / 副教授职称评审问题的热烈讨论,我想起了自己评副研究员时的经历,我一直觉得自己当年能评上,有很多照顾的成分。通常在我们所评个副研究员也是不容易的,记得和我同时留所的一个朋友承担有国家青年基金且当年评上了所里的青年人才创新奖(每年只有 1 个名额),评副研究员时他没评上而我却评上了,感觉不可思议。我想要不是我们这个研究方向急需接班人,可能结果就是另外一种情况了,从这个角度看,职称评定时上与不上,可能不单单是以参评人之间的水平论高低,有时还要考虑学科发展需要,不同研究方向之间的平衡等等,如果同一个研究方向高手如云,这些高手之间可能就得先 PK ,然后再去和其他方向比。突然想晒晒自己申请副研究员时做的答辩讲稿(限时 15 分钟),让各位博友评评看我是否够格。现在各个单位的考评标准都不一样,你们眼里的副研究员 / 副教授应该达到什么水平? 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我叫XXX, 1976 年 3 月生,新疆奇台县人,汉族。 2000 年 9 月 -2003 年 7 月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读硕士,主要从事超高强度钢的激光表面强化研究。 2003 年 9 月进入金属所读博士, 2007 年 3 月毕业留所工作至今,一直从事航空发动机叶片与热端部件的焊接修复与强化研究。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了国家青年科学基金、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金属所青年人才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各 1 项。作为项目骨干,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要专项、 863 项目等课题实验研究工作。 我的科研工作主要是围绕着涡轮叶片的焊接修复与强化问题进行的。涡轮叶片材料强度高,但焊接性很差,对于涡轮叶片的焊接修复一般都采用固溶强化的合金焊料进行,这使涡轮叶片的焊接修复极限仅限于叶片叶尖低应力区。发展与叶片基体成分相同或相近的高强度合金焊料,将叶片的可修复区从叶尖低应力区扩展到叶身高应力区是当前涡轮叶片焊接修复的热点和难点,焊接工艺也倾向于向低热化、微型化方向发展。对于定向凝固柱晶 / 单晶叶片的焊接修复,不但要求能够无裂纹熔焊,还要求基材不发生再结晶,修复层能够从基材外延生长,获得定向凝固结构,以保持叶片整体组织结构的完整性,目前定向凝固叶片的焊接修复主要采用激光熔覆方法来实现。 我参加的第一个重要研究工作是某航空发动机高压涡轮叶片叶尖裂纹的焊接修复。原来的技术路线是想采用激光显微焊,但在研究中发现,单纯采用激光显微焊很容易将叶片击穿,且修复区界面裂纹问题比较突出。针对这一问题,本人提出了激光 - 微弧火花混合熔焊工艺,修复的叶片成功通过了发动机长期试车考核,并批量修复叶片 300 余片。作为研究工作拓展,本人还承担了该发动机高压涡轮导向叶片热裂纹、火焰筒热裂纹、中介机匣焊缝裂纹、供油系统主从动齿轮气蚀损伤修复的主要实验研究工作。 在探索涡轮叶片叶尖裂纹激光焊接修复的过程中,发现采用微弧火花沉积显微焊工艺可以实现某些高强度镍基高温合金的无裂纹、大厚度沉积,这就为发展高强度的焊接修复材料,实现叶片叶身近、等强度修复提供了可能,这一思想获得国家青年科学基金支持。微弧火花沉积层通常由 10~20um 微薄层冶金连接而成,试样焊接强度可达基材 90% 以上。通过该工艺焊接修复的航空发动机密封片通过了台架试车考核,这足以证明该工艺是可以作为焊接工艺使用的,但是目前仅有少数一些高温合金能够实现无裂纹沉积,拟通过研究其无裂纹沉积层形成机理,发展高强度叶片焊接修复填料。 在认识高强度镍基高温合金微弧火花沉积层凝固组织形态的基础上,基于微弧火花熔池温度梯度高、组织从基材外延生长的特性,提出了微弧火花外延沉积新工艺,在定向凝固高温合金表面获得了与基体组织结构相匹配的定向凝固涂层,这也为定向凝固高温合金的外延修复与强化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这一思想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涡轮叶片叶尖存在着腐蚀、氧化与磨损问题,发展与叶片工况环境与组织结构相适应的高性能叶尖,对延长叶片使用寿命,提供发动机工作效率有重要意义。基于微弧火花外延沉积新思想,提出在定向凝固合金叶片叶尖制备能够外延生长的耐磨、抗氧化复合材料涂层,并获得了国家重要专项课题支持。 我的创新性研究贡献主要是以导师 XXX 研究员提出的燃气轮机叶片与热端部件激光原位无损修复技术为基点,开发出了激光 - 微弧火花混合熔焊修复新工艺,解决了涡轮叶片叶尖焊接修复的技术难题。抓住了微弧火花沉积显微焊接冶金特色并进行了大量探索研究,提出了定向凝固高温合金微弧火花外延沉积、高强度难焊镍基高温合金微弧火花熔化沉积两个新方向,并先后执笔撰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均获立项支持,使微弧火花沉积一跃成为与激光熔覆平行发展的重要研究方向,大大拓宽了课题组的研究范围。 本人以第一作者发表 SCI 论文 7 篇,以第二发明人获授权专利 4 项,获鉴定成果 3 项,以第三完成人获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 2 项。 本人面临的形势比较严峻, XXX 研究员即将退休,必须肩负起维持课题组生存发展的重任。我们将在继承课题组现有技术的基础上,继续围绕国家重要装备需求,以金属表面强化与损伤修复为主题,发展新材料新工艺。未来将着重在以下几个方向开展工作:( 1 )涡轮叶片的近、等强度修复材料与工艺;( 2 )定向凝固涡轮叶片的外延强化与修复材料与工艺;( 3 )微弧火花沉积显微冶金过程及应用开发;( 4 )真空粉末冶金表面强化与修复技术的开发。 我的汇报到此结束,欢迎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30669 次阅读|20 个评论
点评武大法学院老师打老师事件
热度 3 陈龙珠 2012-5-1 16:09
陈龙珠sh :【武汉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拳打教授,其打人原因被指是“没能评上教授职称” http://t.cn/zOY8Mmo 】 1990年代,我们奔4没几年便在国内名校做教授了;现在竞争更加激烈,35岁前后没晋副教授、45岁前没升教授,看似就得调整自己继续呆在高校的心境了:别让职称的事毁了后半生的身心健康与生活快乐。 后记 :人若纵欲和攀比,则是无止境的——在当代中国的高校,做教授的,不如做处长的;做处长的,不如做校长的;做校长的,最好还有一顶院士头衔的光环;...... 唉,何必如此作茧自缚呢
个人分类: 高等教育|3749 次阅读|2 个评论
高校招聘中的低职高聘能激发教师潜能
热度 1 xuecw 2011-12-16 09:15
招聘教师的高校采取低职高聘的策略,可大大提高其人才招聘的效果,有利于高校之间建立起真正的竞争机制,有利于教师潜能的开发,促使一些高校解决过分行政化的问题。 目前各地不同层级高校都开始招聘人才。各校都想招聘30岁以下的博士和45岁以下的教授。可是很有一些想流动的35-45岁左右的博士副教授,处于尴尬状态,想流动的原因各种各样,或不满意学校的作为,或因多年职称解决不了,或因学科专业调整后显得多余,等等。如果不能流动,影响工作情绪。要流动,其他高校的前景也差不多。 为什么有些高校不能改变招聘策略?只想招聘别校的教授,为什么不想从有发展前景的博士副教授中高聘一部分呢?不管他有没有教授职称,只要该博士副教授达到了你校该学科的教授水平,就可以直接晋级聘用。一些教师为了解决职称,也希望从流动到低一层级的学校。 在这一学校的教授,到另一学校恐怕连副教授的水平也达不到;反过来也是如此。那为什么不能低职高聘或高职低聘以促进流动、激活大学教师潜能呢? 同上一代教师相比,目前的许多高校有大量的博士副教授,由于所在学校已有的教授岗位已被占满,加上日益膨胀的科研要求,职称晋升越来越变得渺茫。 某些985院校还提推出“不升即走”的绝招。所以,低一层级的学校如能采取高聘的策略,还是有吸引力的。当教师也有了“不升即走”的选择和“用脚投票”的自由,教师潜能才能发挥出来。 这里面存在各地各高校的职称制度不一样。有的学校职称评审自己能做主,大部分高校只能上报上级部门。层次高一些的教育部直属院校有评审的权利,低一层次的省属高校和地方高校则没有这样的权利。有些高校招聘不是看重个人的能力和科研教学潜力,而是看重有教授职称的人能符合上级对新上学科点必须有教授职称的人这一要求。 相关链接 教师流动顺畅是高校改革的重要环节
个人分类: 高教评论|4168 次阅读|1 个评论
能嗅出学术评价中的官僚资本主义气味
panfq 2011-12-3 12:29
有位基础学科的老师告诉我,从这几年某些学校的职称评审中,能嗅出一种浓厚的学术官僚资本主义的气味。与市场接近的学科,与领导从事的相关学科,总是占尽了上风,因为校学术委员会中也以此类人居多。兼具技术科学、经济类学科且身兼学官的人的优势就更明显了。在这一趋势下,无论是行政岗位还是学术岗位,都有可能由此类学科的人占据。 有些学术评价舍弃了高质量的有影响的论文,而以横向经费的数额多少来决定,如今谁还不知现在横向经费中的的猫腻呢? 他说,花钱在《商场现代化》类的期刊上发几篇文章,再寄钱在国内召开的国际会议上发篇论文被EI 或ISTP等检索,再花钱通过某个公司的周转作为横向课题经费进入学校的帐户,这样,年终既有了科研工作量,学校还有奖励,最终教授职称也上去了。看来,花钱就能买个教授。 前面我有一篇博文,谈到《 学术资本主义和行政化对大学发展的不利影响 》,有网友留言,说二者的相加不就是“官僚资本主义” 吗?我觉得也不错,故首用“ 学术官僚资本主义 ”这一术语。 纯属闲谈。请勿对号入座!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相关链接: 警惕学术资本主义和行政化对大学发展的不利影响 公共课教师要不要职称晋升:谈按学科设岗和同行评议 尤其建议省属高校的校长书记们向湖南大学校长学习 国家课题多娇,引无数教授竞折腰
个人分类: 高等教育|410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按学科设岗和同行评议:给山东理工大学领导的建议
xuecw 2011-11-29 22:11
许多省属高校的职称评审都把教师的评审材料送到省上的相关学科评委会。但是职称评审权力下放到学校后该如何评审?我的建议是教授岗位的设置 首先应按学科设岗,其次是要倡导同行评议。 山东理工大学最近几天又开始新一轮的改革,即学校岗位设置和聘任改革。鉴于在理工大学边缘文科十年来的不利处境,我想谈谈我所理解的岗位设置和聘任。 既然是岗位设置 ,就 首先应该按学科设岗 ,每个学科,不管硬学科软学科,学校重点发展的学科和公共课、边缘学科,都有它存在的理由。 重点学科可以有多个教授岗,公共课合非重点学科也总得有一个或两个教授岗 。因为学校对各科教师发展机遇和科研投入各不一样,各学科申报国家级课题的平台和发表论文的机会也不一样。如果不这样,根据近几年学科发表的机会来看,教授就只能出现在理科的生物、信息技术、材料和社科的经济管理等学科了。这些学科与市场紧密相连,容易得到校内外的经费资助,适用于以经费数量来量化的评价标准,而且学校学术委员会的评委们多出自这些学科,他们自然多以自己的思维模式或只靠外在的数量指标来评价公共课和非重点文科,出于同行情谊有偏向于自己学科同行的嫌疑。因此不得不提倡 在按学科设岗的基础上,进行同行评议 。 就教师个人发展来说,每个学科的教师都想在自己学科中通过职称的晋升来获得进一步的发展,正如每一个小国家也有自己的国格尊严一样。适当评价标准应该是,在 评审权利由省级学科委员会下放到学校的情况下,只要某个学科的教师达到他(她)所在学校该学科的教学科研最高水平,且该学科多年来没有教授岗,学校就该给这一学科一个机会。 如果把学校投入和产出放在一处比较,哪就更不用说了。如果重点学科的教师不服气,那就也来从事几年的公共课教学试一试 。 山东理工大学八九年前实行的聘任改革,教授副教授评审权利下放到学校,教授副教授等岗位设置、评审权利、评委都集中到了重点学科,某些公共课(如公外、教育学)原来就没有教授,七八年内不见一个教授出现。 如果全校只有七八十个教授,可以把这些岗位都让位于理工或经济管理。可是全校有 200多教授,居然不能给属于大学科类的教育学心理学的一线教师一个教授岗位,还让这个学科的教师怎么发展? 难道这一学科的博士副教授就没有事业心了?博士毕业七年多、副教授已近十年,且八年多来在该学科就一直没有一个教授岗,这对教育学科有点不公平。现在全社会都比较注重教育公平,大学内的不同学科教师的发展机遇是不是也要注意一下维持相对的公平。 某些博士如果在那些他(她)所从事的学科也是重点发展的院校,他的发展机遇也不至于如此。有人可能马上会说,“那好,你流动到你希望的学校去!”这样说,你就可能不太了解教师流动的苦衷了。山东理工大学的教师流动有许多不利之处。七八年前的改革使得教师没了职称资格证书,没有相关保险,甚至学校要没收教师的已有房产证的住房,有几位要流动的教师甚至和学校打过官司。尤其不能容忍的是,一些专业学校已经撤销,却不给教师流动开方便之门,和其他重点发展的学科教师一视同仁,这不是毁教师前途吗? 让这些无专业的教师为了完成工作量去找专业外的课上,博士所学几乎无所用,这不是折磨和浪费吗? 跟同仁相比,弱势学科的教师也需要发展的机会。倾向于重点学是一种公平,考虑弱势学科教师的基本需求也是一种公平。 相关:按学科设岗:高校教师岗位设置的路径新探 http://www.hie.edu.cn/jsfz/news.asp?new=420 浙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改革探分类评价机制 http://edu.people.com.cn/GB/17886222.html
个人分类: 高教评论|2651 次阅读|0 个评论
高级职称,地方福利还是学术认可?
热度 2 周春雷 2011-10-20 21:43
多年来,旁观过、经历着,终于发现一个颇有意思的学术评价话题:高级职称,是地方福利还是学术认可? 在这人人都可著作等身的“学术成果”泛滥的年代,种种盛行的学术评价指标已成为遮蔽学术创新力和人才发展潜力的高墙和借口。从职称评审关口放眼望去,万头攒动的芸芸众生,似乎皆可相互替代, 缺乏学术鉴赏力和学术担当的把关者,迎合抑或引导着奉行礼尚往来的选民,共同启动民主投票程序,将职称评审烹制成唯有圈内人才可享有的福利, 必须佐以游说和交际的职称评审,是要选择“学术独狼”还是“学术领头羊”,:) 进人指标稀缺时期,政策制定者和把关者是否更应从学术发展的高度慎重谋划、实施?除非,认为遍地皆垃圾,那,自然无需斟酌,任由温情脉脉的人际丛林法则肆意侵蚀和淘汰正常的学术品种吧!
个人分类: 学术评价|4333 次阅读|3 个评论
同事的职称评审没有过
热度 67 weijia2009 2011-8-26 09:34
同事的职称评审没有过 贾伟 8 月 22 日 今天开会评审系里一位同事的职称,她来系里工作了 5 年,到了从助理教授变为副教授并申请终身教席的 PT (Promotion and Tenure) 节点。评审主要从教学、科研和服务三个方面来进行,教学和服务她都得了 Satisfactory 的评价,唯独科研上不足,主要表现在没有较好的论文发表记录和成功的基金申请两点上。投票结果她没有过,当然这也意味着这名同事必须在一年内离职。以眼下美国的经济形势和学术界的竞争程度来看,这样的离职多半意味着这位人到中年的同事的学术生涯将就此画上句号。我以前做学生时在密苏里大学也见过类似的事情,我们系里一位深受中国学生喜爱的华人教授由于没有通过这样的评审而被迫离开校园,应聘去了加州的一家小公司。这一次亲身经历这样的评审,不禁令人唏嘘,在此记录几点感想。 首先,这位同事的所有申请材料准备得很认真,也很诚实。她发表了 7 篇论文,却如实地把其中 4 篇论文加上了“该论文发表的数据来自于博士后期间的工作”这样一个注解,从而大大减少了她在职期间的“有效”研究论文数。她也将所有基金申请的对她不太有利的反馈意见悉数提供出来,让大家得出了一个“没有看到改善的趋势”或“没有迹象表明她未来的基金申请将成功”这样一个结论。话说回来,她是在按规定提供信息,即便没有这些详细信息,我们也不难得出同样的结论。但这种明知自己的不利状况而丝毫不加以包装或粉饰的行为让我再一次感受这种“同行评议文化”的诚信之处。 第二,她问题的根源其实不是工作不够努力、缺乏科研思路,而在于她的“慢热型”的个性,我们对她的评价是她 time-management skill 不足。工作其实做了不少,就是在发表论文方面慢条斯理,科研产出的不足让业内人看不到其科研影响并怀疑她是否具有独立开展科研的能力,从而也直接影响了基金申请,如此恶性循环。我联想到了自己组里其实也有这样的成员,工作节奏总也快不起来,缺乏竞争力。而整个学术界竞争之残酷性,东西方都是一样的。 票数统计出来,我迅速地关闭了网络视频,当时的心情很沉重,也不想看其他人的表情,有些人心情低落得在会议后半段一言不发,还有一位投了票便提前退席了。这位被评审的同事人缘极好,我在过去的三年里经常跟她打交道,关系很融洽。但正如我们当中的一个成员所说,在公认的条件面前我们真的是没有办法!这样的投票结果和心情也许是西方高校成熟的 “评议文化”的一种最好的注解。
30493 次阅读|114 个评论
权力下放后以处级干部为主的教授评审委员会
xuecw 2010-2-7 09:11
前面一篇博文涉及到 职称评审权力下放与同行评价 , 以下是某校一位教师述说的高校轶事,涉及到职称评审权力下放后的教授职称评审委员会。记录在此,供研究高校事务的人员参考。 资料为 2008 年的以处级干部为主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委员会及其评选结果 , 2009 年的评审有哪些人员组成,学校未公布,不得而知。 山东某大学高校专业技术聘任工作委员会成员 主任 *** 校长 副主任 *** (负责后勤)副校长、教授 委员 *** 校长,教授 *** (负责科研)副校长、教授 *** (负责教学)副校长、教授 ** (负责学科建设)副校长、教授 *** (负责后勤)副校长、教授 *** (负责学生工作)副校长、教授 *** (负责治安保卫)副校长、教授 *** 组织部部长、教授 *** 人事处处长、教授 *** 研究生处处长、教授 *** 学科建设处处长、教授 *** 科技处处长 、教授 *** 社科处处长、教授 *** 教务处处长、教授 *** 教务处副处长、教授 *** 学生工作处处长 *** 经济学院院长、教授 *** 图书馆馆长 *** 轻工与农业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 *** 特聘教授,生物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 *** 轻工学院教授 从上可看出,委员会中共有委员 21 名,无行政头衔的只有一位。上所施,下所效。某些学院的所谓学术委员会也主要由行政干部构成。 评审结果 :全校这次共评出 11 位教授,其中多为理工科教授 (7 名 ) ,文科有 3 位,其中两位兼具行政岗位。看一看中文学术期刊数据库,被评为教授者的行政干部发表在核心期刊文章也并不被其他未评上的教师多、质量也不见得好。 由于学校教授数额已接近省上的数额要求,评审有点吊胃口的意思。听说只有十个名额,而申报的却有 50 多个,除此以外,还有更多的到了正常晋升年限的副教授自觉无望而放弃申报的。虽然是一个省属院校,但竞争激烈。因为前几年评审权利下放后,教授评审不再送到省一级学科组,学校趁此机会了上了一大批教授,其中包括一些非专职教学科研人员。学校自从 2002 年改革以后,不再有研究员系列的职称,这也在客观上导致一部分处级以上干部挤占教授岗位。 省上有关部门也了解这种情况,要求此校进一步改革。这次改革的要求是,鉴于教授名额饱和,要求行政级别和教授岗位剥离,例如处级岗位和教授不能双肩挑,二者只能选一,这本来对于一般教师来说是个利好消息,但这一举措嚷嚷了近三年,无疾而终。结果就出现了本次评审的情况。 现在的学术评价有难度,同行评价费时费力,还是让行政干部评选来得公平。行政干部是学校工作的主力军。教师流失一个可以随处招聘,现在的博士俯拾皆是。而处级干部,少了一个学校的工作就无法运转。所以学校决不亏待处级干部。 对于校长的评价,每年的考评皆由处级干部、教授打分,所以只要处理好和处级干部的关系,一般教师就不用考虑那么多了。 相关链接 职称评审权力下放与同行评价
个人分类: 高教评论|4211 次阅读|1 个评论
职称评审权力下放与同行评价
xuecw 2010-2-5 16:08
职称评审权力下放的尴尬 以前的职称评审都有省上相关学科组评议。这样一些薄弱学科的教师有望在同一学科内找到同行评价。 几年前山东省把职称评审权下放到几所试点学校。刚下放的第一年,部分行政干部的职称因政策调整(例如没有英语的限制和高水平论文的要求)而得到解决 , 与此伴随的是教授名额超标。省上只负责控制人数,学校只负责控制由谁来评和人缘。这样更多的机会就让位于重点学科和与上层有人缘者。评审委员会的构成虽说是学校的权力和学术都很有分量的人物,虽说他们在本学科领域优秀,但评审学科外的教师只能看数量指标,是隔行评审。某些学科多年不见一名教授,尽管该学科也有博士在那里坚守了四五年,副教授已有七八年。如果按学科设岗的话,该学科兴许也可有机会。谁愿意在边缘的学科长期坚守 ? 副教授等评审权力下放到二级学院,本来也是好事。但同样会出现上述权力下放的弊端。由于地方院校的传统所特有的地方势力的权力垄断,某些学科的二级权力也一直有学科外的行政人员来主持,这些二级官僚又可能在选择三级系科负责人时,选择那些常迎合自己而学术水准和资历都不怎么样的人来担任。出于同气相求,第三层级的管理者,不知是为了建立自己的人际圈,还是学术眼光欠佳,在职称评审时居然推荐了几位学术成果有假的人员,而其他的同行教师对评审过程一点不知。如今评委是谁,同一学科的教师都不知道。 这样,同行评价无论在哪个层级都没有落实。 惹得某个老师愤愤不平,终于撕破脸皮揭露造假者。好像事情的双方都值得同情,但人们更应该同情敢于打假的人,不到不得已,谁愿意得罪同事?被打者也别怨气,事情既然出了,应认真反省自己的过失。剩下的问题就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果?这一如果解决不好,保不准哪天教师出于义愤,打假涉及到某些领导,那就会出现更为尴尬的场面。 相关链接 职称评审权力下放后的教授职称评审委员会
个人分类: 高教评论|4518 次阅读|1 个评论
中国式职称走向何处去?
hhanb 2009-10-22 08:16
中国青年报最新调查显示,有过半受访者认为职称负面影响大于正面影响,建议取消。想当年,有多少知识中人给予职称评审制度给予厚望,心想中国知识分子终于有了盼头。可是事过境迁,几十年后重新评估这个事关知识分子命运的改革,人们的感受可谓的五味杂陈,喜优参半。好的方面不用多少,不好的一面主要以下几点: 第一,职称评审官本位现象严重 想必大家既对这一现象看在眼里,恨在心上,可就是谁也拿他没办法。眼见着这股歪风邪气越吹越猛,占据行政资源的人还是抢了院士、教授乃至各种荣誉、名利的头筹。事实上,许多人走的就是这条职称评审的绿色通道。官员们之所以热衷于读博无非是为获取更高一阶职称埋伏笔而已。至于真的想学点什么,就天知鬼知人不知了。 第二,死板的程序 职称制度实行以来,广大的申报者被折腾来折腾去,有的一报就是三四回,多的更是不计其数。年年申报年年交费。最大的受益不是申报人,而是评委们。不知道各位过来人有何感想,反正很多人对其中的猫腻都一清二楚,评委成类一个令人羡慕的肥差,这就是为什么职称评审中的贿评现象屡禁不止的原因。 第三,评聘矛盾突出 最近这些年来,随着评聘分开,评聘矛盾日渐突出。评这个环节放得很松,聘这个环节却僧多粥少。这已成为许多单位最棘手的问题。职数有限,待聘人员却在逐年增加,评聘矛盾导致内部人事冲突,反而捆住了许多单位的用人手脚。 第四,全国划一的评审,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资源。 这些年我们国家出现了许多莫名其妙的产业,比如各种类型的考试培训产业,职称英语培训就是其中之一。谁都知道这种培训根本学不到东西,造成巨大的社会浪费,好处是能帮助一些有门道的人就业。别的不说,仅每年的申报资料所耗费的纸张就不是一个小的数目。要我说,与其这样真不如直接由用人单位说了算,这样省去了许多中间环节,也避免了由此产生的各种腐败和繁文缛节。 职称制度究竟向何处去?不妨把您的看法说出来。
个人分类: 未分类|2539 次阅读|0 个评论
纵使评不上教授,也懒得做商业交易
panfq 2008-12-7 08:05
今年职称评审有点吊胃口的意思。 由于学校教授数额已接近省上的数额要求,今年严加控制。听说只有十个名额,而申报的却有 50 多个,除此以外,还有更多的到了正常晋升年限的副教授自觉无望而放弃申报的。虽然是一个省属院校,但竞争激烈。因为前几年评审权利下放后,教授评审不再送到省一级学科组,学校趁此机会了上了一大批教授,包括一些非专职教学科研人员。学校自从2002年改革以后,不再有研究员系列的职称,这也在客观上导致一部分处级以上干部挤占教授岗位。 这次评审,其中一条就是要有10篇核心期刊,而且每篇必须是第一作者。 我正好就在核心期刊上出了点问题。有一家期刊,我在它上面先后发了两篇文章,可它03年不是核心,04年就成了核心。还有一篇文章发在另一期刊上,可它03 年是核心,04年发了文章却不是核心了。 至今手头还存有二三年前的几篇文章的用稿通知单,其中有核心期刊的,也有非核心的,但凡是收版面费的,我一概不发。我宁可把文章发表在不收费的一般期刊上,而且( 正如下文)还非议了一些期刊收费的做法。也算是种豆得豆吧,今天终于轮上我在这方面要得到报应了,首位核心差一篇(当然超过十篇也不一定评得上)!我虽然有五篇CSSCI期刊的文章,但学校评职称只看核心数量,也不会在核心期刊内再分高低,也没有职称评审中“代表作”制度。这样那些愿出钱买核心者,和只要交钱就给发文章的期刊,就能各取其利。由于近日来“核心”二字在心头徘徊良久,且在此打字时不小心打出“黑心”两字。 (核心——黑心?) 虽然从1997年就开始到这所学校任教教育心理学科,是11年前该校的第一个教育硕士,2005年从浙江大学毕业,又是该学科的第一个博士,所发论文数量和档次也是该学科居先的。如果教授按学科设岗,或许有点机会。但横向比较,就无缘了。无缘于SCI,EI,SSCI,只能与CSSCI有点缘分,至于职称评审中所列的科研经费的数量指标,就更不能提及,山东省几年来的教育类课题就没有经费,我到哪里去得到5万元的经费指标。我又不能托关系让某个企业老板给我打进一笔经费,等赚了学校的科研奖励再去回报老板,因而名利双收。学校的边缘学科与正宗的理工科无法横向比较。 说起来也是运气不好,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轮到自己评职称的时候总是要遇到“改革”政策。评副教授的时候,学校出台改革政策,那一年整个学校的评审没有进行。等五年后科研积分达到了要求,该到评教授的时候了,学校又要改革,又要评审推后、条件拔高、名额受限。 在此把几年前写的一点感受粘贴到这里: 学术期刊收费,各有说道 突然发现有人在我的博客后留言: 权威杂志论文刊登 职称论文代发机构 -- 快速发表职称论文。联 系:*编辑 投稿邮箱: *** @163.com 个工作日内回复)欢迎你咨询投稿! (2 这位编辑竟然知道我的心痛和需要。于是发邮件问问情况,回信如下: 亲爱的朋友: 您好!我是《科学决策》*编辑,我们刊物是国家级的核心刊物,在权威网站都是可以查到的,我们版面费是 3000 字内 900 ,您要是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可以加我工作 QQ**** 。 感谢这位坦诚的编辑,他至少能公开声明自己的收费。这样就免去了我向他投稿的功夫。 如今交费发文章,已成为家常便饭。有许多专业学术期刊、大学学报已开始公开收费。前几天去邮局寄稿,正好发现一位同事把一千多元寄往一家期刊,我真替他心疼。我有好几年不这样寄钱了,正是出于吝啬,这几年也未发几篇文章。有好几篇收费通知单都让我扔进了垃圾桶。 我为几年前写过的几句话惭愧。不过我当初的意思不是更多地抱怨收费,而是期望有一条途径,如何让投稿者及时知道哪 些杂志收费,免得我投稿浪费时间。收费期刊编辑部至少要在邮箱设一自动回执,“本刊收费,如不同意敬请他投!” 为此我在光明网上先以这样的题目发表类似的看法: 学术期刊如果收费,能否提前广而告之。 ( http://www.gmw.cn/content/2004-08/27/content_89025.htm ) 后来又结合教育部的文件换了一个题目: 学术规范:学术期刊的收费要不要规范 红网 2004-9-3 8:55 :12 转载 中国江苏新闻 史学评论网 最近,教育部发布了我国建国以来的第一部《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规范、学术引文规范、学术成果规范、学术评价规范和学术批评规范都作了明确的规定。这对明确学术要求、保证学术质量、维护学术尊严、纯化学术环境,具有重要作用。我在此要强调的是学术环境的纯化,例如如何防止官、学混一体制下的权学交易、功利诱导下的学术,等等。在这里我要谈的一个问题是,学术规范要不要规范学术期刊的收费。  近几年一些学术期刊收费现象日益显著,名曰 “ 学会生存 ” 。如果说一些学术期刊编辑有苦衷,为了生存不得已而收取作者的 “ 编审费 ” 、 “ 版面费 ” 之类,可以谅解,但是有些期刊收取的收费已远远超过其成本,很明显有 “ 创收 ” 的味道。由于有些学者鄙视这股风气,不愿交钱,那么交钱者不管其文质量高低,编辑基本上都给以发表。编辑也算理解学者的处境,即 “ 不发表就消亡 ” ( publish or perish )的道理,于是一方为了创收、另一方为了评职称而发文章这样的 “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 的情况就出现了。 但是,也请体谅一下某些作者的苦衷:一位初入学道的作者,他不愿进行那种商业交易,他辛辛苦苦写完一篇论文,恪守诚信等待三个月后,竟是一张近千元的催款单。也就是说,作者不知道哪些杂志要收费,收多少。收费的杂志中有些甚至是公认的有一定影响的核心期刊。如果知道收费,他是不愿意投向这家期刊去浪费时间和金钱的。 有些期刊看似负责,要求作者删减字数,等到修改完以后,答复仍然是 “ 请交费 ” 。如果不删减,超过字数另收费。你看这不是白忙活了吗? 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只有自己判断,投稿前自己看看所投杂志的质量。那些印刷字体、行间距很小,一份杂志上密密麻麻挤满了近百篇文章的有可能是收费杂志。但这种判断不是绝对的,也往往令你失望。 而且,收费标准也不统一。如果说收的是出版成本,那有些杂志收取的何止是成本,简直是大发其财。文章短论篇收,文章长则按字数收。一家核心杂志 200 元一版面,另一家普通杂志可能成倍收取,可出版以后你发现它把按 5000 字收费的文章缩印到一个版面上。 有同事告诉我,有的杂志同一期出两份,一份公开发行,一份内部发行,等你跑到图书馆去查询,方知上当。有的杂志劫贫济富,令初入学道者寒心。 莫非学术 期刊收费现象也是一种目前一些西方学者颇有非议的 “ 学术资本主义 ” ( academic capitalism ) ?一旦这种现象泛滥,学术的质量堪忧。笔者认为,期刊一旦收费,即具有了企业行为,编辑和作者的关系已成为企业与顾客的关系,顾客有消费知情权,期刊应事先明码标价、广而告之,不必遮遮掩掩,且让作者知道最终印刷的结果式样。这样,投稿与否,发表与否,作者才能自己做出判断。 ————————————————————— 当然,作为编辑们也有自己的苦衷: 学术期刊 :我们也不想 收费 出版经费捉襟见肘 交钱发论文?再议 收费学术期刊 现状 曾经也有过另类感叹: 由教师受骗看教师的心理压力 ——《学术刊物副主编造假刊敛财教师警惕假刊陷阱〉读后 原载光明网 http://www.gmw.cn/content/2004-08/20/content_83280.htm 看到《学术刊物副主编造假刊敛财教师警惕假刊陷阱 》(http://www.china.com.cn/chinese/2004/Aug/636870.htm ), 我想起1999年初媒体报道的的一桩诈骗案,浙江绍兴几个无业游民以“素质教育征文”收取版面费为名,骗取中小学教师的钱财,上当受骗者波及全国二十几个省市。从无业游民行骗到刊物副主编,其行骗伎俩之所以能轻易得逞,看来是充分了解教师眼前的处境和心理,即部分教师为评职称要急于发表文章。 教师在评聘职称时要有教学科研成果。可是在实际的操作中,好像平凡的教学难以区分高低,于是公开发表的文章就成了教师竞争有限名额的硬性指标。许多中小学教师教育学生很有一套办法,也有自己的思考成果,但要在刊物上发表确实有许多困难,况且这些杂志一向是“版面极为紧张”。而职称对教师又那么重要,它标志着自己的工作水平和成就。正在为难之时,有人插起“征文”旗,于是便有了“上当”人。由此我们不得不正视教师的心理压力问题。   心理压力是一种复杂的现象,对它的研究和界定有许多不同的方法。一般来说,压力开始于一些特别的需求,一项特殊的需求是否产生压力取决于个人对需求的理解。如果个人没有体力、精神或情感方面的资源去满足需要,需要就被认为是潜在的压力因素。我们知道,教师在其工作生活中要承担多种角色,诸如知识传授者、父母的形象、课堂纪律的管理员、榜样、心理治疗学家、人际关系的艺术家等,有时还要充当替罪羊。承担角色的多样性使得教师具有比别人更多的情感冲突,更多的心理压力。国内已有学者用SCL-90精神卫生量表对教师的心理健康进行了研究,如上海市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高峰、袁军,1995),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柳友荣,1998),结果都显示了教师中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工作带来的心理压力。心理过于紧张,必然影响到教师的工作满意和身心健康,进而影响到下一代的身心发展。   学校工作是一种规范性、重复性的工作,提倡教师进行科研可适当避免教师工作中的单调乏味,可促使教师发现隐藏在表层工作之后的深层工作的乐趣。与其他行业的劳动者相比,教师往往面临着这样的需求冲突,即他们大都具有较高的自我成就感,期望有较大的成就是教师的普遍心态。但现实是多数中小学教师被局限于职业实践者(professionalpractitioner)的工作范围内,他们日复一日地从事重复性劳动,缺少必要的科学研究条件、时间,即使有一些教育、教学体验,要总结、整理也甚艰难。因此,除极少数的教师完成了向科学家实践者(scientistpractitioner)的转化,实现自己为人类作更多贡献的理想外,大多数人多少有些“壮志未酬”的遗憾。尽管如此,我们还是提倡教师要有科研意识,但对大多数中小学教师来说科研主要是结合课堂教学实践进行的教学改革,过分注重定期发表这一点,就可能给他们带来额外的压力,出现忽略教学、生拼硬凑等不良现象。比起中小学教师,大学教师具有较好的研究条件,但仍然不能排除压力带来的负面影响。目前学术界某些人论文专著成堆,有价值的却很少。研究发表的压力使一些人走向浮躁,而个别从事难度较大的课题的研究者,可能会象198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威尔逊教授一样,因短期内没有发表的成果而面临被解聘的危险。国外一调查研究表明,许多大学教师认为工作是导致生活压力的最主要的原因,而搞研究又是工作压力的首要原因,其中讲师一组压力最大。能否有效的减轻压力又直接影响到教师的工作满意(Abouserie,1996)。   生活工作中不能没有压力。压力是动力,但如果不适当适度,或不能有效解决,就有可能影响到教师的身心健康和工作质量。问题不在于取消导致竞争的改革措施,而是希望教育管理部门和人员意识到教师的心理压力问题,并寻求办法减轻工作压力,特别是理解青年教师的苦衷和处境,创造一个融洽、温馨、积极进取的环境。 (谢绝转载)
个人分类: 高等教育|1676 次阅读|6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21: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