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对待学生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琥珀之城(节选) 刘瑜
xuxfyuwp 2014-4-23 14:24
 严肃地对待小事,是剑桥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地方之一。也许这是英国文化的特色,也许只是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只剩下小事可讨论的结果。中国报纸的头条可能是本市领导又引进了一个几十亿元的工业项目,但是剑桥报纸上的头条,很可能只是当地的立委倡议把某条路上的坑坑洼洼填平。   这种认真对待小事的态度,也反映在教育上。比如,中国或美国任课老师大笔一挥可以决定学生成绩的情况,而剑桥大学改本科生的考卷实行双向匿名(学生不知道哪个老师改他的考卷,老师也不知道他改的是哪个学生考卷),而且每份考卷两个老师改,如果两个老师给分相差太大,还要引入第三个人做裁判。   作为一个老师,这样的规则是烦不胜烦的。作为一个学生,这样的规则则是可喜可贺的。   仔细想来,这样的较真精神,真的必须以经济发展为条件吗?一个学校的老师认真地对待学生,需要花费多少GDP呢?还是只需要一种“认真对待权利”的精神?每次看到有人用经济不发达来为很多中国人不排队、随地吐痰、不遵守交通规则来辩护时,我就想,人均GDP到底和随地吐痰有什么关系呢?到底有什么关系呢?到底有他妈的什么关系呢?   我问一个学生,你觉得英国文化的最大特色是什么?   他想了想,说,排队。   英国人对规则和秩序的尊重简直到了丧心病狂的程度。剑桥由于马路窄,开车易堵,所以多数人市内交通靠自行车。就如何安全骑车的问题,有很多交通规则,比如要带头盔,晚上要开自行车前后灯,更不用说要老老实实等红绿灯了。我开始以为戴头盔这样的规定,也就是纸上写写而已,我自己反正是不会为了安全骑车而买头盔的。   但我惊奇地发现,早上去学校的路上,有一半左右的骑车者都真的戴头盔。我还惊奇地发现,几乎所有的人都会装自行车灯并在晚上打开。有一回我的后车灯坏了,还被一个后面的人吼了一声。   我以前回家的路上,一个十字路口上有一个行人交通灯,还有一个汽车交通灯,绿灯亮时行人灯先亮,过5秒钟左右汽车绿灯亮。自行车属于模糊地带,可以跟着行人走,也可以跟着汽车走。我发现,总有一批骑自行车的人,无论如何要等着汽车绿灯亮了之后再过路口——尽管自行车道和行人道相互平行,根本不冲突,尽管交叉街道的红灯早就亮了,他们过马路是完全安全的。有一回我在行人绿灯亮了之后蹬车过去,又被后面一个人给吼了一声:“你这样骑车是不对的!”   我心想真是多管闲事,给你送北京去,你一辈子也别想过马路了。   当然同时也感慨,法治精神发源于这个国家,一点也不奇怪。   基本上要预测一个国家的民主质量,统计一下有多少人爱闯红灯可能是非常有效的变量。一个有很多国民不但不闯红灯、行人绿灯亮了还不够还非要等汽车绿灯亮才发动自行车的国家,对人类文明做出不成比例的巨大贡献,那是非常地不奇怪的。   说到对文明的贡献,剑桥大学最突出的贡献恐怕就是它产出过的科学家了。牛顿,达尔文,被称为计算机之父的图林,发现DNA结构的Crick和Waston,写《时间简史》的霍金……以及很多我根本叫不上名字来的科学家们。   话说也是剑桥校友的李约瑟同学曾经提问: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发生在中国呢?   我想这事难道很费解吗?剑桥大学成立于1209年,与北京的国子监成立时间大致相当。问题是各自都在教什么呢?中世纪剑桥大学的课程包括:逻辑学,几何,数学,法律,医学,修辞,音乐,当然也少不了神学。国子监呢?四书五经,四书五经,四书五经。你说,当全中国的知识分子都在那摇头晃脑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把关于这个浩瀚世界的知识缩减为“人际关系学”时,人家从逻辑、从几何、从对客观世界的好奇心出发,抵达现代物理、天文、生物知识,有什么奇怪吗?如果牛顿出生在中国,20岁的他,冥思苦想为什么苹果往地上掉而不是往空中飞并把这个困惑告诉他人时,他爸爸会不会一巴掌扇过去,说:你吃饱了撑的是吧,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还不赶紧讨个老婆去!   我以前在国内读研上课时,可怜的老师时不时被学生这样质问:老师你说我们学这些有什么用呢?能不能教点对我们找工作有帮助的东西?   我很想知道当年牛顿讲授重力原理和月亮轨迹时,是不是也有一帮这么讨厌的人在问:老师你说我们学这些有什么用呢?而如果有人这样问,牛顿会不会反问:难道仅仅满足我们的好奇心还不够吗?   虽然剑桥对政治和人文领域的贡献不象科学领域那么璀璨,但也不乏重量级历史人物。话说一位叫罗素的老师,由于长期受到一位叫王小波的同学追捧而享誉中国,但罗素似乎并不是剑桥人文领域里最出色的。他的一个学生曾经在论文答辩会上拍着他的肩膀安慰说:“没关系,我知道你永远也不会看懂我的论文的”。那位同学名叫维特根斯坦,是个终生一惊一乍的dramaqueen。   另一位令罗素战战兢兢的剑桥校友是经济学家凯恩斯。罗素老师曾经这样评价凯恩斯,“每次我和他辩论的时候都胆战心惊,因为大多数时候和他辩论都是自取其辱。”   当然另一位老师又对凯恩斯不服,他既不是剑桥的老师也不是剑桥的学生,但是他任教的伦敦经济学院二战时撤到了剑桥,而他正好在此期间写了一本很牛的书叫《通向奴役之路》。为什么说这本书牛呢?它很大程度上是批评凯恩斯的,但凯恩斯对它这样评价:“无论道德上还是哲学上,我都对这本书完全赞同,不仅赞同,而且深受打动。”好吧,地球人都知道,那位老师名叫哈耶克。   往远里说还有更多的传奇。1805年,一位同学来剑桥上大学,但是他一点也不喜欢剑桥,觉得它是酒鬼和流氓出没之地。“我找到一个新朋友了,世上最可爱的朋友”,1807年他给朋友写信道,“一头驯化了的熊,我把它带到了这里。他们问我带它来干嘛,我说,要不给它一个教职吧。”这位猛男,名叫拜伦。   更大的猛男是1615年到这里来上学的。N年之后,他看当时的国王很不顺眼,便伙同其它议会成员把该国王送上了断头台。又过了N年,国王的儿子复辟了,又把该猛男的尸体从坟里挖了出来,头骨取下,插在一个竹竿上示众多年。后来几经周折,该头骨1960年被送回了剑桥大学,埋在SidneySussex学院。该猛男,众所周知,是改变英国历史的克伦威尔。   历史悠久,换个说法,就是八卦资源极大丰富。 (原文写于2010-08-16 20:58:18 新浪博客)
个人分类: 文摘|2275 次阅读|0 个评论
读博与否,总得“量体裁衣”。
woniuma 2012-11-29 12:36
最近科学网上一个博士生选择做中学教师的新闻引起了大众对博士生就业与科研的利弊的讨论。之后,有两派人列出自己的看法:读博是年轻有为人的选择,不读博是一些切合实际人的抉择。其实,这些看法各有各的道理。但是,鼓励读博的网友们真应该区别对待学生们的专业、年龄、家庭状况、本科出身等等关联读博选择的方方面面。 这个月末,又是申请直博或硕博连读的黄金时期了。我们院就有人坚定读博,积极申请转博资格;有的人是铁了心硕士毕业找工作。问问大家的想法时,考虑的内容不尽相同。有的人尤其是女生认为事业第二位,家庭第一位;有的人觉得年龄已大,成家后立业尽早挣钱孝敬父母,毕竟担心子欲孝而亲不待;有的人觉得自己毕业后社会对学历的要求是不是水涨船高呢?有的人觉得自己专业就业前景确实不容乐观,博士毕业后的竞争力真的赶不上本科或硕士生,那岂不是浪费宝贵的青春........ 所以,仅是站在自己的专业、优势等等角度上对他人选择评论一番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如果如某些人倡导的那样,继续探寻科学的奥秘而无畏地读博、读博士后,那么读博这条路真的是人满为患啦!所以在人生路上,总的有N种路标指示不同人的人生轨迹,这样才有一种平衡。 所以读博与否,总得量体裁衣,适合自己的人生规划才能使生活过得舒坦。
2173 次阅读|0 个评论
写给因我而承受委屈和压力的学生...
热度 14 zlhua 2012-7-12 08:25
亲爱的同学,我是一个敏感,善变的,现实的理想主义者,在对待学生培养问题上,我一直保持高度警觉... 但凡觉得有益于学生的事情,我都会不辞辛苦, 我不怕别人笑我傻, 我也不怕评教的威胁... 我只怕你们刚就业就失业 我只怕你们啃老还啃得理直气壮... 我只怕你们面对机会,却怎么也抓不住,遗憾终身... 亲爱的同学,无论你现在是否觉得有必要 无论你已经觉得我的要求对你只是折磨 我都期望,你能乐观大胆向前走... 虽然,已经不只一次有学生提出:老师,你对学生要求太高了... 亲爱的同学,其实在对你们提出要求前... 我曾经做出了很多努力... 尽可能不让你们觉得这是一种压力,而是一种动力... 亲爱的同学,我的要求真的很高么? 我真心希望你们在人生最美好的时光中多去了解自己,了解社会,能对自己的市场价值有一个相对准确的判断,这样才能激发你们更多专业学习兴趣... 我真心希望你们能静下来多看点经典名著,多思考,并及时把感悟到的东西记录下来.... 我真心希望你们不仅限于死记硬背,而更多的有自己的思考,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信息能力, 我真心希望你们放眼未来,放眼世界,认真思考你现在正热衷做的事情是否真的有意义.... 我真心希望你们能懂得:网上COPY下来的东西,教材上写的东西,老师讲的东西,都不是你的 我真心希望你们能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职业意向有所取舍,自主学习和思考,从而自主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 我真心希望你们不仅要学,而且能尽可能把这些学到的东西应用到实际,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反复思考为什么要学,学了有什么用,该怎么学? 我真心希望你们不应该只是一台收音机,一台存储器,你们是健康智慧的人,有能力让自己充实,自由,快乐度过在大学的每一天. 能够在适当的场合以适当的方式把所学到的东西与他人分享...说服他们与自己合作.... 我的要求高么? 我知道,你们中的一部分疑问... 就是关于评价标准的... 平时分老师究竟该怎么给? 我的原则是基础分75分 旷课者,作业弄虚作假者减.... 自主作业,积极思考回答问题者加... 每次加减分的程度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一般区间为1-5分 有时侯当授课班级人很多时,工作量很大时... 我会根据时间的限制,采取综合评定法 有时,甚至还会根据考试成绩倒推... 特别是出现以下两种情况, 平时表现特别不好,但考试成绩出乎意料者... 平时表现还不错,但考试成绩不理想者.... 这两种情况虽不多见,但仍然在小范围内存在... 所以,在出现这两者情况时,我会调整评价标准... 我会尽可能结合该学生实际特点分析这些结果产生的原因... 然后给出一个能激励他继续学习或者反省的分数.... 此外,旷课者如果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愿意回到课堂,我的确非常热烈欢迎... 我会鼓励其通过自主作业,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的方式把曾经减掉的分补上.... 在我看来,每个人都有糊涂的时候,也有醒神的时候.... 当学生糊涂时,做老师的要尽可能地严格要求... 当醒神了,真正认真努力做事时,适当鼓励比批评和惩罚来得更好... 还有关于考核的形式... 我曾经会在开始的时候决定用开卷... 但后来会改为报告或者闭卷.... 为什么要改? 能不能改? 有没有必要改? 其实,这些问题我已经思考过很多次... 最后的结论大多都是必要的.... 比如,学风好,喜欢自主学习和思考的学生多的班级,开卷有益.... 对于有些班级,聪明的学生太多,把百度+COPY+PRINT理所当然作为作业主流方式,则闭卷有益,如果时间允许,报告答辩的方式更有效,因为可能只是一个小小的问题,就可以甄别出学生真实类型.... 对于弄虚作假者,我是严厉打击.... 所以,在有些学生的平时成绩上会出现反复. 有的,开始比较高,后来又比较差... 或者,开始比较差,但后来又比较高... 理由是什么? 因为,对于辅助弄虚作假者,我仍然坚决打击... 有些学生自己成绩不错,但因此"好心"把自己的作业拿给大家共享... 最后,拿到老师这里的时候... 全国江山一片红... 作为老师,该怎么办? 我的办法很简单,第一出现的,我会给高分,然后发现雷同的,根据雷同程度分数逐次递减.... 由于有些抄袭的学生作业或试卷靠前,而被抄袭的学生靠后... 最后,很容易出现抄的分数高,被抄的分数低... 在我看来,这就是辅助做假者应该付出的代价... 是他们自己培养了懒人,这写懒人出去了之后会对社会有什么危害?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是否有思考呢? 亲爱的同学们,我是一名普通二本的专业课讲师... 在专业成绩给予方面... 我期望保持自主权.... 我期望给予你们的成绩可以激发你们继续学习的兴趣,或者刺激你们深入思考之前从未思考过的问题.... 当然,我也知道,我仅仅只是一名普通二本的专业课讲师 我还有许多做得不够好的地方... 我期望你们能及时给我提出来... 我期望听到真话 呵呵,真话有时虽然真的很打击我... 但的确不失为我成长的良药... 我今年34岁,我仍然需要成长,也会继续努力.... 亲爱的同学,我也期望你们,跟我一起努力.... 传统的东西有好的,也有不好的.... 当意识到不好时,该改变的时候,一定要行动.... 理由很简单, 我不期望,我的学生刚就业就失业.... 所以,对不起,同学们,我会继续对你们高要求... 你们是否愿意跟进... 我只能是鼓励和期待... 我不会牵着你们走... 因为我不能牵你们一辈子... 你们的父母也不能... 你们的爱人也不行... 亲爱的同学们 夜深人静的时候,期望你们思考: 为什么世间唯变化永恒? 为什么美好人生的前提是悦纳自己,悦纳变化? 最后,期望你们最美好的学习时光,打开所有的感观.... 大胆尝试新事物... 通过书籍,与古今中外学者对话人生.... 通过实践,与真实的社会对话... 这既是对我自己的期望,也是对你们的期望.... 期待新的学期与你们共同进步....
个人分类: 喜欢学生|4710 次阅读|31 个评论
我对待大学生的态度
热度 1 duke01361 2012-2-8 11:36
我对待大学生的态度 我这个人没有显赫的权利,也没有很崇高的地位,我只不过是一位见过世面的大学老师。作为大u学老师,虽然与所服务的高校是属于雇佣关系。但是,我却有着一种特殊的理解。这种理解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我所期待的师生关系上。虽然我有着一种较为复杂的学历背景,但这种背景很单纯,国内外众多的“学术”机构的背景而已,并不是什么下过乡,跨过江,经过商等等之类的复杂。不经意间已经人在中年,但都是在学院里混到了中间,不是上学,就是教学和科研,没什么掺杂的东西... 即使如此,我骨子里面还是期待着这样一种师生关系,我可以很严厉地对待学生,也可以大发慈悲,很关爱学生,我可以对学生督促到他们背着骂我,但绝对不能当面顶撞我,更不用说骂我!我曾经骂过某些大学生“stupid"! 也曾把很多学生说到”流泪”!也有一些学生到学校党委书记那里告我的状,更有很多学生送往贺卡、 围巾、 手套、水杯、小的旅游纪念品...对于这些,我总是照单全收!并喜欢对人炫耀!很多的时候,我享受着来自学生们的“爱”,这种“爱”是我骨子里期待的,没有就感觉获得很不爽!比如,即使我从来没有要求我学生在逢年过节给我问候,但对那些没有问候的学生我却记得很清楚,并耿耿于怀!虽然不会报复,但在和这些学生接触之前,总是需要刻意地忘却他/她对我的不恭之后,才能够和这些学生正常交往!我觉得这是一种“小心眼儿”的问题,但来自骨子里,很难改哦! 有时我有点“口是心非”,表面上不认同“天地君亲师”,但骨子里还是一直这样认知,并喜欢把自己放到那个序列! 我视学生为自己的"嫡系”尽管有些学生并不看我做他们的“嫡系”,我坦白,这样的学生会很不喜欢我,因为我对这些学生很不留情面! 我倡导教师的“职业化”,但我往往只对学校方面这样,因为我们是雇佣关系,但具体到学生,特别是自己喜爱的学生,我把他们看作自己的子女.尽管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不会把自己的老师看做父母之辈! 我想由于我的儿子常年不在我的身边,我很容易把对自己宝贝儿子的那种“fatherhood"转给了身边的学生,尽管这确实有有些不合适!但没办法,谁让我们之间的年龄越来越差过一代人!这真的难以避免... 我可以对学生体现出些许的家长作风,但绝不容忍外人对我的学生有丝毫的不敬...
个人分类: My Ideas|3704 次阅读|0 个评论
跨学科课程选修的坎坷历程——现实贴
zhangqifeng0504 2012-1-13 18:28
跨学科课程选修的坎坷历程 —— 折射了学校选课系统的混乱和老师对待学生的差异 不经意间浏览到了袁贤讯老师 关于研究生课程的几点思考 。回头想想自己在一年级选修的那门跨专业课程,真是觉得颇费周折,欲恨不能。 事情是这样进展的:由于学校的规定,学校要求所有研究生必须选修一门跨专业的课程才能毕业,我和同门就按照学校要求,在导师的建议下,选了一门与电路有关的课程。 学校的Hub系统是出了名的差,经常出现一些系统问题。比如发生在我身上的一件最令我心烦的事情至今都未解决,硕转博以后,学校为避免重修硕士阶段的课程,说硕士阶段的成绩可以转移到博士成绩单上,但是要重新在系统上选一遍,只需要点击成绩转移,即可自动覆盖。想法是不错的,哪知道那Hub系统不知道发什么神经,有些人的覆盖,有些人的居然不覆盖,我就是这些没覆盖中的一员,为此,我院系教务处,学校教务处,跑的不下二十遍,居然都没给我把这成绩弄好。最关键的是每次其他老师录入今年的成绩时都会打我打电话说,你选了课干嘛不考试,因为你一个人我连成绩都没法录入。我好郁闷,每次我都要给那些老师们解释半天,然后跑到教务出折腾一番。 这是个小插曲,继续回到那门跨专业的课程上。 首先来说,系统对硕士和博士的课程不作区分,有些课程,硕士生和博士生阶段的名字一样的。若你是博士生,最终会只计算选的博士生的课程,若你不小心点击选了的硕士课程,则麻烦就来了,系统则不算作博士生的课程内;但是你若不参加考试又不行,其他老师没法输入成绩,于是麻烦接踵而来。 我和同门选的那门课程情况更为复杂。我们当时选的时候确实是点击了博士生的,但是这门课程博士生的和硕士生是分开上课的,而且硕士的是上学期开设,博士生的是下学期开设,而内容一模一样。于是我和同门就提前上了硕士生的课程,而且那老师也同意了,说下学期博士生的课程你们就不用再来上,到时候直接把成绩给你们,我们当时还挺感激的。 再来说说这门课程吧,这门课程两个学分,十六个课时。第一节课上课之后,老师把他编得那本书名字给我们抄写在黑板上,让我们去书店买,务必人手一本,我们也没觉得什么,感觉这老师对学生挺负责的。接下来的几个周,这位大牛老师,不是因为出差有事,就是要陪同其他院校的来的领导而屡屡耽误此课。一个学期下来,我们这十六节课,总共上了两次,也就是四节课。感觉一点东东没学到,心里很不是滋味,担心过不了。于是打电话问那老师怎么办时,他很直爽告诉我们,你们直接找我的学生做的结果参考一下就行了,分数不是问题。这下我们总算放心了。 谁知道,苦等了第二学期结束,到那老师该给成绩时,那老师却找个我们做的太差,不予及格的理由的来让我们要么重修,要么重选别的课程。刚刚看了 贺老师的博文 老师失信于学生-最无耻 , 真是深有同感呀。 一气之下,我肯定要重选别的课程啦,于是拉开这门课程的退选的帷幕。 首先我们询问自己系教务处得知,这门课程必须要到所选课程的院系退选。我和同门约好第二天一大早一起去退选。结果同门有点事,晚了些,就让我先去。到那系教务处之后已经是八点半左右,可是居然没有人,又是苦等了接近半个小时,发现有位老太太(四十多岁的样子,应该是教务员)走了过来,然后慢慢的打开门,慢慢的倒杯水,然后爱理不理的对我说,“你是来这里办事的?”,我说“嗯”,然后正想要解释来这干嘛的,那位教务员说,“先等会”,然后他打了很久的电话,然我在那门后又是苦等了接近十点才开始正式处理我的事情。 我很和气的跟她解释了半天,最终她同意给我的课程退选了,就差最我需要在网上确认了,我问她能不能在她那里直接确认,她果断的拒绝了。没办法,我只能回实验室处理这事了,由于我是个急性子,回到实验室我就确认退选了,这下子我的事情算是结束了。过了一会同门从那边气冲冲的回来了,说那个**不让我退选,还坚持说把刚给你退选的那门课再重选上,结果发现你已经确认退选了,她很无语的让我去找咱们教务员。 后来我了解到,同门找了我们教务员,可是还是没同意给他退选那门课,同门很是无语,因为意味着下学期还得修这门讲得稀烂,完全不负责任的老师的课程。 有一天,同门不经意间发现,虽然这门课程已经被电气教务处批了不能退选了,但是那门课程是春季课程,同门打开秋季课程的选课表,结果从那里把这门退选了,真是佩服,这Hub系统让人欢喜让人忧呀。 既然放弃了这门课程,当然我们还得选一门其他的课程来完成这学校规定的毕业要求呀。这下人品真的大爆发了,我们选的是非线性有限元,力学院的课程。相比于那位大牛老师,这位老师要负责认真的多了,一个学期不仅没有缺过一次课,而且学期结束时还多上了一此课,把自己讲稿内容完完整整的交给了我们,感觉收获不少,最关键的是考试啦,万一不过岂不是还得重修。这位老师出的题目很适中,他考虑到我们现在正值学期结束,很多事情要处理,而且告诉我们说,最终你们要是有时间就自己打印出来交到他的办公室,没时间就Email一下就可以了,他帮我们打印,没过几天,成绩在网上出来,大家皆大欢喜,既学到了东西,也没因考试太拖累我们的时间。 同样是老师,一个失信,一个信守承诺,这做人怎么差别就这么大呢! 因隐私原因,本文已做修改
个人分类: 生活百科|3377 次阅读|0 个评论
怎么样的导师才算是好?
热度 7 chengyou 2011-11-7 16:08
从学生的角度考虑,什么样的导师才好呢?首先,他可以在课题方向上对学生进行指导,然后,能够为学生提供相当的科研经费和实验条件,然后还要能对其职业规划或者人生规划进行指导。 学校有好多老师。最近呢又是好多要考研的同学问这问那的,都想找个好老师,对自己的学业有所指导。我认为一个好的导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这个人要好:人品、人格、为人处世及做学问的那种追根刨地的钻研精神。做所认识的老师有好几位是这样的,尽管学校的科研风气不是怎么好,但他们能站住自己的那一片净土专心科研,有的是在管理岗位,有的只是一名教授,但他们给学生的印象都是亮的! 我的老师之勤奋劲儿堪比二十出头的小伙子,他虽然已经从政,但经常是晚上8点才在实验室出发回家(他家在市里,离学校有2个小时的车程),甚至有时会在路边停下车小眯一会儿。对待学生也很好,过年过节还会给学生一些补助什么的。他也会给我们规划一下人生啊!呵呵呵,挺好的一位老师!
个人分类: 老师的印象|3291 次阅读|9 个评论
永远别说,随时可以!
热度 1 dxniu 2011-10-21 00:24
好不容易和敬仰的席宁老师互通了email,先赞一下席宁老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几乎是瞬间就回复了邮件,很客气的说: I would like to have a chance to chat with you over the phone. Could you please let me know what number and when it is convenient for me to call you? 兴奋之中,傻不拉几的就回复到:随时可以! 写在这里就是希望能给自己告诫,永远别说,随时可以! 人家问你什么时间方便,其实是一份很正式的约定,礼貌的做法是一定给出具体时间,哪怕对方不合适再修改。说随时可以就是放弃约定,对方也也就无从下手。 “随时可以”还体现出了对自己时间的不尊重,对方可不一定体谅你谦卑的心情,一旦认定你是个随意的人,自然也没有下文。 • 整理资料 找到很久前写下的话,声明一下原创。 铁杵能磨成针,但木杵只能磨成牙签,材料不对,再努力也没用 都是草,竹子可以比树长得高,芦苇也有天分,但是喝再多的水,晒再多的太阳也长不成参天大 草. 同样的一瓶饮料,便利店里卖3元,五星饭店里卖60元,很多的时候,一个人的价值取决于所 在的位置
个人分类: 杂文|3096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6 21: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