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解耦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地震勘探揭示板块运动解耦机制
热度 7 liangguanghe1 2016-11-10 17:19
地震勘探揭示板块运动解耦机制 梁光河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 lgh@mail.iggcas.ac.cn 一、科学问题 大陆板块怎么会漂移?它漂移的前部、侧翼和尾部是什么特征,漂移的动力机制是什么?它和大洋地壳是如何解耦的?高精度石油地震勘探资料给了我们解答。 二、大陆漂移和海底扩张 大陆板块存在大规模水平漂移是地球上的普遍现象,而且当前还在运动,现代精确GPS测量和古生物古地磁都有确凿证据说明大陆板块会漂移,但其漂移的源动力是什么?魏格纳100年前提出的大陆漂移学说,他认为大陆板块自己会漂移,动力主要包括两个,其一是因地球自转存在一个指 向赤道的离极力;其二是因地球自转产生向西的力。后来地球物理学家经过计算得到的这两个力非常小,不足以推动巨大的板块克服阻力发生漂移。更不符合逻辑的是这两个力都是系统作用力,也就是说他们针对地球上的所有大陆板块都是一样的,那么现实中应该发生大陆板块统一都向赤道漂移或向西漂移,事实上并没有发生这种现象。因此魏格纳提出的动力被否定。 魏格纳后来也承认,大陆运动的起因这一难题的真正答案仍有待继续寻找,大陆漂移理论中的 牛顿 还没有出现。 为了解释大陆漂移的动力来源,赫斯(Hess)1961年提出了海底扩张学说。海底扩张假说认为,由于洋中脊不断喷发的玄武岩造成了海底扩张,像传送带一样拖动大陆板块发生漂移。基于泛大陆的裂解,其结论是现代海洋中的洋壳板块都是160Ma以后的,洋中脊附近因为都是新生成的岩石,其年龄应该是0。事实上是这样的吗? 任纪舜等人(2015)通过全球深海钻探和地球物理调查研究,发现全球大洋中存在大量古大陆残片。按照海底扩张假说,洋中脊上岩石年龄应该接近于0,而事实上却并不是这样的,在赤道大西洋洋中脊附近发现大量古老的大陆岩石分布,这些岩石年龄少则300Ma-330Ma,多则1600Ma-1850Ma。这与传统的海底扩张假说完全不符。大洋中的古大陆残片否定了海底扩张假说。 赫斯等人提出的海底扩张假说是基于太平洋东北角和大西洋北部局部的磁异常带与洋中脊平行,事实上这并不是一个普遍现象。2007年法国地质局编绘了目前全球唯一的世界磁异常图,遗憾的是该图否定了条带状磁异常与洋中脊平行的这种所谓普遍规律。众所周知,红海是一个新生代才裂开的新海洋,按照海底扩张假说,磁异常条带必定和洋中脊呈现条带状平行分布,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在红海西部,磁异常条带几乎与洋中脊垂直,而在红海东部磁异常也并不呈条带状,而是呈现团块状沿着洋中脊分布,没有平行分布的特征。也许有人说,红海是一个还没有被完全扩张开的海洋,所以磁异常条带与洋中脊不平行。其邻近的印度洋的洋中脊与磁异常条带也没有平行关系。事实上在太平洋和大西洋等全球区域,大多数地区磁异常条带并不平行洋中脊。 既然海底扩张不存在,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大陆板块发生了大规模水平漂移? 从地热学我们知道大陆上平均地温梯度是每百米增温3℃,超深钻也验证了这个地温梯度的正确性。这就意味着40公里之下的温度可达1200℃,大洋地温梯度远高于大陆,在1200℃度下绝大部分岩石会变成熔融状态的岩浆。 新的大陆漂移说认为,大陆板块是飘浮在大洋板块上的,其主体部分沉入大洋板块中,随着深度的增加温度逐渐增高,岩石逐渐由弹性变为软塑性(图1),大陆板块底部飘浮在大洋深处的岩浆上。 我们可以形象地把大陆漂移比喻成“平底热锅里的黄油会自己跑”。这个运动过程是基于大陆板块首先发生裂解,产生了一个裂缝和大洋深处的岩浆上涌,在初始阶段,大陆漂移与海底扩张一致,但洋中脊喷出的岩浆很快会被海水熄灭,因此海底扩张不能持续,但大陆板块漂移后在其后面持续不断地涌出岩浆并不断被海水熄灭,这个热力推动过程才能持续推动大陆板块向前漂移。其基本逻辑很简单:大陆板块运动中其前面处于挤压环境,地下深处的岩浆无法外泄,其后面处于开放环境,地下深处的岩浆持续上涌,推动大陆板块向前运动。 图1 新大陆漂移模型,A是漂移前的状态,B是漂移后的状态(梁光河,2013) 该模型说明大陆板块漂移的前部、尾部和侧翼具有如下特征: 1 大陆板块前部会产生逆冲断层、造山带、火山带、地震带。 2 大陆板块漂移后会留下尾迹,也可能会留下火山岛链、大陆碎片遗撒物,并在其后部产生巨厚沉积。 3 大陆板块的侧翼会产生一系列走滑断裂 。 这些特征是否能够找到证据支持?我们知道,人工反射地震勘探是地球物理勘探领域分辨率最高的勘探方法,通过全球不同部门的勘探成果我们找到了答案。 三、大陆板块尾部特征 基于大地构造演化史和当前GPS测量表明,印度板块正在向北漂移,日本板块正向北东方向漂移,加里曼丹板块在新生代逆时针旋转约45°,目前其北端向北西漂移。作者收集了该这些区域的高精度地震勘探成果, 测线A位于印度洋的孟加拉湾,代表了印度板块漂移的尾部特征。测线B位于加里曼丹板块的西北端,代表了加里曼丹板块运动的前部特征。测线C位于日本板块的东南部,代表了日本板块运动的侧翼特征(图2)。 图2 高精度地震勘探线在区域地形图上的位置及当前板块运动方向(据美国NOAA修编) 众所周知的印度板块是从南往北正快速移动的一个较大板块,印度大陆板块从印度洋南部漂移到当前位置,并与欧亚板块碰撞拼合,前端形成了著名的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脉。它漂移后在印度洋上留下了深切割的海沟,使得这些区域洋壳变薄,引起印度洋深处的岩浆沿着这条薄弱的深切割海沟喷(涌)出,产生了火山岛链。从图3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印度板块向北漂移中在尾部遗留下来一个明显刮痕,形成了马尔代夫火山岛链。这与新大陆漂移模型完全吻合。 图3 新大陆漂移模型与印度板块漂移状态吻合 为什么在这个岛链的最北部会出现一个扫尾特征,这个岛链并没有指向印度板块的最尾端,而是出现一个大转弯呢?这是由于印度板块在向北漂移的过程中伴随着逆时针旋转,在强劲的旋转漂移过程中,由于受力不均衡使得斯里兰卡板块裂解脱离了印度大陆板块。同时也使印度板块尾部出现了一个明显的扫尾特征。 这个新大陆板块漂移模式是否能得到地球物理的认可?图4给出了美国ION石油勘探公司在印度洋孟加拉湾所做的一条人工反射地震勘探剖面。从该剖面我们可以看出,其探测深度可达40公里,如果考虑到地下深处的温度变化规律,就会发现,该剖面正好位于新大陆漂移模型的后部,完全吻合新的大陆漂移模型。地质学家已经证明,印度板块是白垩纪初从南极洲分离出来并开始漂移的。 图4 印度洋孟加拉湾高分辨率人工地震勘探揭示的深部结构与新大陆漂移模型吻合,该测线位于图2中的测线A 该模型不但合理地解释了马尔代夫岛链的成因机制,也能合理地解释其附近发现的大陆板块残片,它们应该是印度板块漂移过程中遗撒的大陆残片。而海底扩张对这些大陆残片则无法解释。 四、大陆板块前部特征 加里曼丹是一个独立的大陆板块,古地磁研究表明它在新生代发生了约45°的逆时针旋转(施秋华等,2013)。GPS测量表明其目前仍在逆时针旋转,测线B位于加里曼丹西北端(位置见图2),横切了部分陆块和洋壳,它代表了大陆板块漂移的前部特征。 从图5的地震勘探剖面中可以看出,位于剖面右侧的加里曼丹大陆板块前缘正强劲地向北西方向漂移,产生了一系列逆冲断层。剖面左侧是中国的南海海槽盆地,代表了大洋地壳,其中还沉积了中、新生代的沉积物。加里曼丹板块好像一台推土机碾压在南海海槽上,大陆板块底部存在近水平的滑脱推覆构造和拆离断层。该剖面深度大约15-20公里。该勘探结果与新大陆漂移模型完全吻合。 图5 中国南海海槽-加里曼丹地震勘探剖面(据张亮,2012),该测线位于图2中的测线B 能够反映大陆板块漂移前部特征的另外一个例子是台湾板块,GPS测量表明,相对于中国大陆,台湾岛正在整体向北西方向漂移,台湾相对于福建沿海的漂移速率可达每年61mm(李延兴等,2002)。由于台湾海峡没有深的海盆,大陆板块漂移前方表现为逆冲薄皮构造特征(图6)。台湾板块的构造特征与新大陆漂移模型也吻合良好。 图6 横贯台湾东西向构造示意图(据陈焕疆,1995修编) 四、大陆板块侧翼特征 日本板块正在向北东方向漂移,剖面C(图7)是横切日本熊野和日本南海海槽的一条深反射地震勘探剖面(具体位置见图2),它代表了大陆板块运动的侧翼特征。从该图可以看出,剖面左侧是日本大陆板块,右侧是大洋板块,在洋陆过渡带出现了一系列深大断裂,这些断裂具有走滑断裂特征,表现为花状断层。这说明大陆板块在漂移过程中,其侧翼会出现一系列走滑断裂,这种解耦机制符合新大陆漂移模型。大洋沉积层地震反射特征与大陆地层反射特征差异极为明显。 图7 日本南海海槽地震勘探剖面(据郭天虹,2012修编),该测线位于图2中的测线C 从图8的平面图上,我们能够更清晰地分辨这些走滑断裂带的地貌特征。图中黑色直线是地震勘探测线,其中的红色箭头指示了这些走滑断裂带在地表的地形地貌特征,它们整体呈北东走向。在深度剖面上与地震勘探吻合良好。平面上似波纹状,日本板块好像一艘轮船,漂移过程中在洋陆边界处拨开水面。这个实例告诉我们大陆板块是如何划开洋壳的。 图8 日本南海海槽区域地形图及地震勘探剖面的平面分布(据郭天虹,2012修编),黑色直线为地震勘探线 五、当前对魏格纳大陆漂移假说的错误理解 当前对魏格纳大陆漂移假说的质疑主要在于大陆漂移的力学机制,地球自转离心力和日月潮汐摩擦力不足以克服摩擦阻力。关键是前人认为大陆板块是直接漂浮在刚性的大洋板块之上的(图9),如果这样,大陆板块与大洋壳之间的阻力巨大,大陆板块不可能发生水平漂移。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它不符合基本的物理原理。 大陆板块应该是嵌入式漂浮在大洋软流圈上,在新大陆漂移模型中,就是这种耦合关系,传统的观点只看到了地球浅表层的刚性部分,而忽略了地球随深度变化的升温升压过程,温压的增高使岩石逐渐呈现软塑性并具有流变特征。当大陆板块向前漂移时,后面岩浆(或部分熔融体)上涌,推动大陆板块前进。由于这个过程缓慢,流变特性应该更重要。 对大陆漂移假说的另外一个质疑是“如果大陆漂移是在中生代开始的,那么古生代以前的褶皱山脉是怎样形成的?”。这个质疑并不成立,已有资料表明,地球在演化过程中至少存在过三次超大陆聚散作用,分别是古元古代晚期(约18亿年前)的Nuna超大陆(也被称为 哥伦比亚超大陆)、新元古代(约8亿年前)的罗迪尼亚(Rodinia)超大陆和晚古生代(约3亿年前)的潘基亚(Pangea)超大陆。 图9 对大陆漂移假说的质疑(童亨茂,2007) 海底扩张模式存在逻辑错误,例如横切南美洲的剖面(如图10上半部分)说明西侧是被动大陆边缘,东侧是主动大陆边缘,该模型不符合地球物理的基本原理,洋壳密度一样都是2.9,为什么西部密度为2.9的较轻太平洋板块能插入密度高达3.3的上地幔,而东部却不能。它们是怎样一种机制?海底扩张假说从未给出一个令人信服的解释。 如果考虑到随深度的增温,我们就得到图10下部的模式。这个模式就是新大陆漂移模式。该模式和海底扩张很相像,关键的不同是新大陆漂移模型的动力源于大陆板块后下方,而海底扩张模型的动力源于遥远的洋中脊 。 也许会有人说,很多全球地震层析成像结果很可靠,给出了板块俯冲图像,事实上,利用天然地震进行层析成像只是三种探测地球深部结构的方法之一,其所得结果误差巨大,关键是地震震源位置的确定存在巨大误差,这种误差少则数公里多则几十公里。在震源位置晃动如此大的情况下是不可能准确成像的。在资料处理中也存在很多问题,反演过程中需要先给一个初始模型,此时往往加入所谓的先验信息约束,比如把俯冲带初始速度设定为4000m/s,然后再加一个限定条件,比如只能在上下500的幅度内变化,这时候的反演结果就是3500-4500m/s之间的数值。这实际上是一个数学游戏,给定什么样的初始模型就会得到什么样的反演结果。如果你想要一个俯冲带反向插入的结果,那就设定初始条件就可以了。探测深部结构的第二种方法是天然源接收函数法,其精度和分辨率都比上述方法高一个数量级,奇怪的是人们往往不用这种精度更高的方法,而用可信度极低的层析成像法,原因是接收函数法往往只能得到一些近水平的反射层,得不到他们想要的俯冲带下插结果,而实际上这种近水平的反射正是真实地下深部结构的反映。探测深部结构的最精确的是第三种方法,即人工地震勘探法,无论精度还是分辨率它都比天然源层析成像高至少两个数量级,而且经过了无数的石油钻探验证,是目前探测深部结构的最可靠资料。 图10 海底扩张和新大陆漂移模型,上图为海底扩张模型,下图为新大陆漂移模型。 事实上,大陆漂移的流变特征反映在当前全球地形地貌上特别明显,图11说明了这些大陆板块漂移后留下的尾迹。而海底扩张假说则无法解释这些地表特征。一个无法合理解释现代地形地貌和地质发展史的假说是不成立的。 图11 大陆板块漂移后留下的尾迹和流变特征(据美国NOAA地形图修编)
个人分类: 大陆漂移|7421 次阅读|10 个评论
说说解耦
热度 4 zhuyucai1 2016-10-16 23:02
对于一个多输入多输出系统,耦合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被控变量(输出)存在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从模型的角度来讲,系统的传递函数矩阵不是对角阵的系统就是耦合系统。 从控制理论的角度解释,解耦控制分两个步骤。第一步,使用补偿算法来消除各被控变量耦合作用,使(解耦后)每一个输入只控制相应的一个输出,每一个输出又只受到一个控制的作用。从数学上说,解耦补偿就是把一个非对角传递函数矩阵变成一个对角矩阵。第二步使用单变量控制技术,多为 PID 控制,为解耦后的对角系统设计单变量控制器。注意,就算第二步的 PID 设计不需要模型,第一步的解耦补偿是需要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的。 在工程应用中,上面两步又常常是倒过来的。第一步,控制工程师对多变量耦合系统进行输入输出配对,一对叫一个回路,并设计相应的单变量 PID 控制器;第二步,对各回路的耦合作用进行 “ 前馈补偿 ” ,其实就是解耦补偿,很多只是静态补偿。两步都没用使用显式的模型,只是通过试错实验。电厂的协调控制就是这样做的。由于测试是闭环的,又是多变量,做起来很复杂。这种方法,把技术做成了艺术,悟性强的工程师可以掌握,悟性差的人一辈子也学不好。 从控制学科发展史的角度来看,解耦控制是在多变量控制理论和方法成熟之前的阶段性理论和方法。对于多变量被控对象,现在有多种基于模型的控制理论和方法,比如 LQG ,鲁棒控制和模型预测控制。这些本质多变量的方法,不需单独考虑解耦补偿,一般来说,他们都自然包含解耦功能,控制品质要高于解耦控制。 1980 年代以来,控制学术界关于解耦控制的研究已经很少。在工业预测控制界,大家也不谈什么解耦。但在基于 PID 的传统控制界,由于耦合问题不好解决,大家总是谈论它。 系统辨识中的 “ 解耦 “ 问题 我在讲多变量系统辨识时,常有人问我多变量系统辨识中是怎么解耦的。这把我整得很丈二和尚。我就反问: ” 解耦是个控制问题,你怎么把它弄到辨识这里了? “ 其实,他 ( 她 ) 的问题是:怎样从一组多变量测试数据中辨识出每个传递函数的模型,即多变量系统的可辨识性问题。然后,我用比喻的方法回答该问题:如果单变量系统辨识是解单元未知数方程,多变量系统辨识就是解多元未知数联立方程,没什么神秘的。
11759 次阅读|8 个评论
[转载]控制论和人:系统的耦合与解耦_生活意义的启示
热度 1 shdhll 2011-3-16 18:09
最近看耦合解耦方面的资料,偶然看到一篇挺不错的文章。分享下~~ 一、耦合效应 对于大系统的控制而言,因为子系统之间的耦合关系,子系统的分散控制是一个困难的事情,有多么困难?我们大概没有什么切实的概念。那么我们的生活中呢?是否也有这样的问题呢?其实耦合就在我们身边: 我们做事情的时候会感到特别累,并非这些事情很耗体力,而是很耗精力。想做成一件事往往会牵涉到许许多多方面的问题:不送礼?不行,送礼?送了张三、李四,要不要送王二麻子?送了二麻子,小三子会不会不开心?更为过分的事也会经常发生:甚至不小心说一句很平淡的话,就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 这是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耦合的世界里,而我们的现实文化造成人际的耦合度又特别地高的缘故。耦合是指子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一个子系统的运动直接导致另一些子系统的异动,反之亦然。 二、耦合度:生活中的例子 有一个非常经典的真实故事是这样的:某大学退休处组织一群退休老太太夏季出行一日游,晚上回到家了以后,一个个都要虚脱了。何故?一个老太太对女儿说出了实话:下午的时候大家带的水都喝光了,那地方只有冷饮卖,挺贵的。大家都是共事多年的老同事了,平日关系那还有谁薄谁厚啊?光给自己买吧,不好意思,但要给每个人都买吧,二十个人哪,那得多少钱啊?再说了,如果有一个人买了,那自己也不能不买吧,但若是人人都轮流买了,两个小时,二十个冷饮还不吃坏老命?于是忍着吧! 咳,都七老八十的啦,好歹是一日游,要是三日游,这还不游出个三长两短来的?看看:子系统渴了,吃个雪糕,兜里又有钱,柜台上又有货,系统的输入输出功能良好……,嘿,多简单的一件事啊。可是,因为复杂的耦合关系,愣是差点集体性地渴出毛病来,居然和困在大沙漠里一天好有一比哈。 又有一个故事也是真实的:一个老太太和老伴到儿子家住了一阵子,期间,电视坏了,于是将自己老屋的电视搬过去。后来,老两口回家了,但不好意思搬走电视。回去清净了一些日子之后,老太太就开始不舒服了。这下子犯难了:不去搬回来吧?难受!而且该搬啊。去搬吧?儿媳妇会不会有意见【同性相斥、怨怨相报哈,错总是儿媳妇的不好,呵呵】。打个电话吧?会不会引起矛盾?要不他们自己干吗不送过来?或者打个招呼?再买一个?不妥,花钱倒也不去说它,可是这媳妇会不会说这是在变相地责备她呢?啊呀,这……,这……??? 其实:询问、搬回、再买,大概就是所有的可能选择了。这个控制十分简单。然而,由于耦合关系的影响造成了一个真正的两难。还如:儿子上了省属重点,原本很高兴,可是听说办公室老王【啥也不是,还不如跛脚的老张呐,哼!】的儿子去了哈佛,邻居【就一卖咸水鸭的】的女儿上了清华……,这……,这……!!!可怜的儿子哈,还搞不清老爸的气色咋一下子变得那么差,连原本答应的电脑也推到下个学期再考虑了…… 三、解藕控制:生活的解释 由此可见:生活是需要补偿一些简单的控制环节来去耦,或者说是解藕的,否则就太复杂了。上节的例子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一点:这个耦合关系的作用与子系统的特性有很大关系,因此,从改变子系统的特性入手应该是可行的。于是就有了那句著名的、但似乎人人都理解却其实并不理解的格言: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更有甚者:墨家甚至要主张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孤立主义哲学哈。 真的可以这样么?难!难!难!不信?老太太路是走过去了,可能精神也要耗竭了。省长说了,你市长还在行你的路,恐怕也就行是行了,路却没了吧。所以,关键的因素还在这种耦合赖以生存的文化上。 西方人在这个问题上的解藕倒是彻底得多:他们在文化上予以彻底的解藕。子女到父母家花费:自负。父母到子女家花费:自负。没钱?直言,无妨。一群朋友到馆子里去:吃荷兰!各付各哈。 显然,如此文化下的交往,耦合关系自然被解藕了不少:各人只要管好自己的事情,其它的耦合关系按照界面原则予以简单交接、处理,余下的精力再来看看整体上大伙还可以做些什么?比如,那群老太太就可以商议一下:趁着口舌生津,精神倍儿爽,再去看看那座小山顶上的凉亭?呵呵。还有那个老爸,邻居去了月球,老王自己都进了牛津也与己无关,星期天领着儿子与人侃价,哈哈,赚啊,一台P八才六千…… 这样的解藕在我们的文化里必然地水土不服。在我的研究小组里,或许有这样的一点解藕,然而问题多多:不仅一开始总会引起误解甚至不轻的伤害,而且每当学生们走上工作岗位前夕,总是专门为他们补课:将来在社会上……,不能像……,要……,要……。 四、我们的文化下,不同的解藕方法之际遇 当然啦,有一些解藕是非常适于根植的:N户人家公用电表、水表,公耗分摊,矛盾重重,耦合关度太高,需要复杂的控制:解藕就是一户一表,各用各的;再如筒子楼隔音不好,新婚的小……,这个……啊,不爽!各住户间的耦合度太高了!都说牵一发而动全身,这里可是……,呵呵。解藕:加强隔音措施,彻底改造住宅,甚至搬迁新居哈!爽! 另有一些虽然困难一些,一开始总有些别扭,但却是完全可以实施的:M位天南海北的宾客,或许其中有许多病客,大家共聚一餐,M双筷子沾着M种口水,热情洋溢地搅拌着,混合着,品味着……。呵呵,耦合度太高哈:解藕的方法就是自助分餐制,或者公筷制。 此外,还有一些大家会很同意,但实施起来非常困难,需要树长栏杆、高罚款、甚至沾上消毒水的藤条鞭【新加坡】:程序化的进程就是如此:扫描是一种很有用的程序,但国人会认为很笨。不错:它是很笨,可是却很简单,不仅如此,它还很有效。计算机理论告诉我们:扫描要比逻辑判断简单可靠、省事高效的多。因此,有经验的程序员在设计程序时总是尽力避免逻辑运算。 五、再谈西方文化背景下,现代管理学中的程序化设计 在美国的时候,总是在每个单月的第一个星期看到同样的几个人在我经过的一个台阶上检查、修补,那里其实没有什么大的损坏;每个星期一,总会有一个留着小胡子的黑人扛着三角梯到我的办公室所在的楼道来试开试关各种照明设备,其实我没有见过他发现过什么明显问题;每天清晨总是九点以前,在同一个地方,以同样的方式立着上书“Floor is wet. Watch out your step”的牌子,而一过九点,牌子总是被收到同样的地方,尽管那地板原本就很洁净……。如此地程序化,甚至产生了一批“没有规则,就不知道作甚么”的“低素质”人群。 而有赖于个人道德修养和自觉性为本的国人,可能是由于缺乏明显的程序化的意识【虫子猜测哈】,似乎具有这么一个现代化现象:只要灯泡不坏,或者无人报修,去那儿作甚么?好好的台阶又没有什么大问题,修它作甚?十年下来不去一趟也是可能的哈。太平日子不过,纸牌不打,闲天不聊,好书不看,没事到处“询查”什么?简单重复、无聊透顶……。于是,新系统的“蜜月期”一过,到处报修,焦头烂额也来不及处理;不出事不去,一去那就是大事;卫生检查突击,平日就算不是脏乱,年久也呈破败……。以为规矩便是约束,认死理者便是呆子,无规无矩便是机智的“聪明过头”竟然成了“低素质的”国人形象。 原来虫子一直想不通为什么人家的设施大多也是很是岁月磨损和历史沧桑,可咋就连细致之处也处处透着整洁涅?现在总算明白了。站在美国脏乱的华人街头,原以为华人做不到呐,可去了趟新加坡才发现:没有华人做不到的事情。只是想不通为什么一定得要那么高的罚款、还有那么疼的鞭子的威慑? 六、解藕:不是孤立,而是更好的耦合 解藕就是把子系统的需要“判断横向的外部”和“受横向的外部直接影响”的规模和复杂程度降低。解藕是让子系统只需对上负责地做子系统自己的事情,而把耦合交给协调层。解藕不是孤立,不是简单的互不干涉,不是墨家的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即使是所谓的完全解藕,也是全局化的控制,是为了更好、更简洁、更有效的协调。 上节谈及的程序化设计在某种意义上其实就是一种有效的解藕控制,因为它让每个人,每个单元都知道自己每个工作时刻应该作甚么,就像一条流水线,让耦合溶进程序,让每个人、每个单元的工作简单化,让程序获得更加完善的动力和资源。这个基础上,再加上德:个人之德,职业之德,诚信之德…… 让为数实在不低的“低素质”人群成为恪守规矩的一群“呆子”;傻瓜照相机万岁哦!让“精英”们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让所有获得工作机会的人群获得生活保障和居所,懂得珍惜手中的工作;让暂无工作的人群获得最基本的生存福利,知道想办法去摆脱严峻的窘境……;让所有人都能少一点对旁人的复杂均衡和挑剔,多一点自我生活的空间和享受…… 七、结论 解藕,解藕……,让我们简化局面,一起来解藕吧!
2819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1: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