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消防文化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说说清明节的13项功能
热度 10 fpe 2016-4-4 11:24
说说清明节的13项功能 清明千万家,处处是年华。榆柳芳辰火,梧桐今日花。祭祠结云绮,游陌拥香车。惆怅田郎去,原回烟树斜。杨巨源《清明日后土祠送田彻》 随着气候的变暖,寒食的部分功能在清明节得到恢复。我国政府规定清明节放假一天,仅仅是认识到其中的扫墓(民俗)功能,寒食还有很多功能,比如踏青(被归入五一劳动节,太晚了)、植树(3月12日,太早了)都被拆分了。虽然政府和民众还没有完全认识到寒食节的诸多功能,我们这里还是要综述这些活动,看我们是如何放弃了这些功能和传统的。只有认识了寒食节的多种活动和功能,我们才能 认识其现代意义, 更好地享受这一春天的节日。 寒食节的活动和功能 寒食节是中国最古老的节日,按照火历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800年,按照山海经,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000年,大约在元末明初并入清明节。 首先,介之推的故事,符合中国的传统美德,是“忠”(跟从重耳逃难19年),“义”(割股献肉),“节”(子推不言禄),“孝”(携母归隐),“隐”(归隐绵山)的集中体现,也有宣传统治者的“感恩”( 行赏) 和“公平”(行赏 三原则)的作用。知恩图报,赏罚分明,是春秋时期贵族政治的集中体现,是道德社会的一条标杆,也是封建制度在中国得以稳定发展上千年的秘密。因此,推广寒食节,在这个中央集权的国家,具有相当的“传统教化“及“和谐社会”的作用。就此而论,寒食节相当于中国的感恩节(或伯乐节),是领导对下属的感恩。本来晋文公已经制定了三条封赏标准,可是有人告诉他介子推的情况,他还是要专程进行封赏,“以记吾过,且旌善人”, 体现了我国春秋时代的贵族精神和平等意识。 寒食节的禁火实践在汉代仅仅局限在山西太原一地,魏晋南北朝时传播到南方,唐代因为李唐王室的尊崇而传播到四面八方。远在新疆的高昌,朝鲜半岛的韩国,带水之邦的日本,都曾经流行盛唐的寒食节日及活动。“禁火初从太原起,风俗流传几千祀”,“四海同寒食,千秋为一人”,介之推的传说,随着寒食节的广为流传而深入中华民族的心灵。可以说,2600多年前的一把火,烧出了一位民族偶像。难能可贵的是,介之推故事的流行,完全没有赖宁背后的造神运作,是民间的自发行为,历久而弥新,让人啧啧称奇。当前社会提倡以人为本,在不触及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更需要提倡这种“自上而下”的感恩,作为社会和谐的润滑剂,信赏必罚,全面公平,是我们维持社会和谐,保证祖国统一的道德武器。因此,介之推的故事,虽然经过了2750年的社会流传,仍然没有失去其文化上的价值。只有“有恩必报,有功必赏”,建立合理的赏罚制度,才能够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发挥每一位公民的创造力和协作精神,建立和谐统一的公民社会。 今天,我们要建立“一路一带”,凭什么去吸引远方的朋友?敌友明确, 赏罚分明,知恩图报,全面公平,是晋文公为历代执政者树立的道德标杆,是维系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秘密。今天,中国的GDP直追美国,形成了两强共治天下的局面。美国靠科技去赢得世界的尊重,中国在科技还无法赶上美国的情况下,更需要发挥古代贵族的感恩精神,靠文化的优势去吸引朋友,打击敌人。就此而论,介子推的故事,对于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其次,寒食节的起源,来自于“隆冬不火食五日”,是典型的防火考量。因此,寒食节继承了山海经时代“不火食”,黄帝时代的“节用水火”,西周时代的“出火入火”中所包含的消防制度和精神,因此是古代的消防节。今天,我国的消防节是11月9日,而古代的消防节,是“季春出火”和“季秋入火”(按照火星历),大致相当于上巳节(太阴历)或寒食节(太阳历)和重阳节(太阴历)。我国是一个四季分明、温暖潮湿的温带国家,一年之中的湿度变化很大,因此在某些时段具有很大的火灾隐患。“风干物燥”的冬季防火危险时段,可以从重阳节延续到清明节,因此认识古人的消防文化,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环境的风险、气候的危害,做一个有高度觉悟的、识险会逃的现代公民。就此而论,寒食节作为消防节的功能永远不会过时。 寒食节也是古代的 消防节 。从黄帝的“节用水火”,到周代的“四季改火”,到石勒的“禁火寒食”,到唐宋的“普天灭焰”,不论何种形式,都有一定的春节防火考量。因此,寒食节也是消防节,可以起到传播消防常识,推广安全文化的作用。 第三,今天中国和其他发达国家一样,正在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种尊老爱幼的精神,是我国古代火耕文化的残余。火耕文化的精髓,是集体劳作,共同富裕,弥补科技和创造力的不足。虽然人民公社显得很幼稚,但这是王莽复古的动机,也是太平天国运动的理想,只要中国坚持不放弃集体主义的文化传统,祖先崇拜和扫墓活动就会得到坚持和继续。家庭规模越来越小,亲戚感情越来越淡,唯一可以让他们走到一起来的活动,就是祭祖。祭祖又伴随着续家谱活动,宗族聚会活动,因此是一种向心作用。 第四,今天的中国也正在进入移民社会,既有大量移民海外的国人,也有大量移民中国的朋友,如何让他们团结起来,清明扫墓仍然是一条让他们心系中国的纽带。“四海同寒食,千秋为一人”,扫墓的向心作用不可忽视。自从唐代认可扫墓活动之后,扫墓假期越来越长,活动越来越多,既是气候变暖的贡献,也是文化向心的结果。 寒食节扫墓,是凝聚社会宗族的一种手段。在这个小皇帝横行的时代,需要灌输一些过去的宗族礼法观念。韩国仍然保留寒食扫墓祭祀的作用,我国则归入了清明节的内容,这是对历史的错误理解造成的。我国的 扫墓节或祭祖日 ,本来是寒食日进行的。西方教科书《人类社会 》认为,中国的刀耕火种社会持续时间晚(可能是因为资源丰富,燃料多),而文字出现早,因此远古民族的祖先崇拜得到记录和流传。这可能是中国社会祭祖文化流行而上帝崇拜不流行的重要原因。西方社会也曾经经历过敬拜祖先的阶段,但那时没有文字,所以没有保留下来,于是发展成一神崇拜和各种宗教。 第五, 寒食节只能吃熟食,因此古代即称作“ 熟食节 ”,也是当代的“快餐节”。作为一种快餐的熟食,寒食节美食也是民俗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在这个改基因和化学添加剂当道的时代,有必要研究绿色食品和寒食美食,满足人们的特殊口味。寒食不动火,需灭烟,可是并没有制止其他的加热方式,如微波炉或油炸锅,因此现代人并没有对寒食冷食接收的困境。关键是,如何加工食物,让人快速享用?麦当劳早已做到了,你看到麦当劳有火源么?所以,熟食就是快餐,很容易推广的。事实上,如果动火,就不能保证食品质量的稳定,所以现代快餐都强调不动火,你吃到的都是“不火食”,虽然不是冷食。对此,我们应当宽容。 上巳节的功能和影响 上巳节没有明确的起点,至少在孔子时代就有“暮春休沐”的习惯,孔子本人就是“上巳春嬉”活动的结果(私生子)。 首先,上巳节是一种旅游节,表现为“踏青”活动。 这是对辞冬迎春的庆祝,也是对鸟语花香的欣赏。 也有鼓励春游,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教化作用。是人们“踏青”,“远足”,“重返自然”的好时光;这一点早就被旅游公司过度开发了,只是旅游受气候的影响比较大。气候寒冷重端午,气候温暖看寒食(古代的寒食,最晚发生在五月五日)。现在全球变暖,更靠近唐代“春城何处不飞花”的物候条件,因此有推广寒食节旅游的必要性,这可能是我国政府改变假日制度(从重视五一劳动节转向清明节)的主要目的。因此宣传上巳节,因此,寒食节也是 旅游节 , 其次,上巳节是一种情人节或相亲节,自由寻找伴侣,提供婚配质量,是古代年轻人参加上巳户外活动的主要动机。 寒食节秉承了古代的上巳节,曲水流觞,是古代中华民族的 情人节 ,有助于男女交往,提高社会的婚配质量;“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唐代徐谦益的《初学记》收录了数十首上巳杂诗,说的几乎全是野外宴饮游乐,以及青年男女结伴比目之事,如晋潘尼《三日洛水作诗》“暮春春服成,百草敷英蕤;聊为三日游,方驾结龙旗。廊庙多豪俊,都邑有艳姿。朱轩荫兰皋,翠幕映洛湄;沉钩出比目,举弋洛双飞。羽觞乘波进,素卵逐流归。”梁朝沈约《三日率尔成篇》“清晨戏伊水,薄暮宿兰池。象筵鸣宝瑟,金瓶泛玉卮。宁忆春蚕起,日暮桑欲萎。”汉武帝遇卫子夫,就发生在公元前139年的上巳节。 第三,上巳节是一种泼水节或净身节。 九月九登高,三月三临水,曲水流觞, 其他各民族的宗教都强调净身洗澡,中国水多,却不强调净身,这是对古代净身文化的忘却。马可波罗到中国,感到行在(杭州)的居民每天傍晚都需要洗澡,感到很纳闷。因为中世纪的欧洲人是不经常洗澡的。结果14世纪的黑死病,教会了欧洲人每天洗澡的习惯,祸兮福兮,很难说。 第四,上巳节是一种健身节或运动节。 古代“上巳春嬉”, 男足球,女秋千,曾经是两种国粹,被后人忘却很久了。 寒食节与群众性体育运动相关联,秋千拔河, 蹴鞠风筝。因此寒食节也是我国古代的 健身节 。刘向认为,蹴鞠始于黄帝 ,符合本文寒食始于黄帝“节用水火”的认识。秋千始于“ 北方山戎 ,寒食 日用秋千为戏 , 以习轻 趣者” 。所以秋千是北方少数民族的健身游戏,符合《山海经》对北方民族禁火寒食的认识。男蹴鞠,女秋千,是唐代典型的寒食运动,是中国最正统的本土健身运动。不必讳言,中华民族的健身传统是源远流长的。 第五,上巳节是一种交易节或庙会日。 第六,由于王羲之曲水流觞的典故,所以上巳节是我国的文人节/诗歌节。现代人早已忘记了古人舞文弄墨的雅兴了。 清明节的功能和影响 相比较而言,清明节出现最晚,大约是公元前150年前后出现的《淮南子》最早提出24节气,作为指导农业生产的关键节点。24节气曾经是汉代皇家进行祭祀的时间点。进入唐代之后,清明的重要性与日俱增,从放假一天,到二天,到三天,逐渐成为与寒食节等价的节日,并在明清时代完全取代寒食节的功能、部分取代了上巳节的功能。 清明节作为节日,其原始功能有二。第一,作为寒食节终了的 改火日 ,有着除旧迎新的功能。由于唐代政府通过清明改火和寒食冷宴向臣下表示感恩, 很多著名的诗歌,都是感谢政府的改火和庆祝,读来让人感到由衷的自豪感。 所以,清明 节也有了 爱国日 的功能。寒食 冷宴的功能,大体相当于国内当前春节时的团拜会。然而,清明改火的功能,则一直没有恢复,也不知道如何恢复,因为当前的取火成本太小太小了,不值一提。 第二,清明出火的本来目的是为了播种和降雨,也就是农业生产的开端(火历时代),在农耕时代,火历上的作法显得太迟、太粗疏了。可是清明插柳的习俗,让人联想到植树活动,而且作为扫墓活动的一部分,清明日在墓地植树也是一种习惯。所以,清明节也是古代的植树节,是对人类砍伐森林、破坏植被的一种补偿。当前社会提倡可持续发展(即台湾的永续经济),植树活动作为减碳减排措施必然得到推崇,所以清明插柳和植树仍然需要得到推广和维持。 当代清明节的功能汇总 综上所述,当代的清明节承接了古代清明、寒食、上巳节的13项功能,却只有一天假,这体现了工业社会对农耕社会和火耕文化的忽视和懈怠。当我们准备复兴古代文化,准备中国崛起的时候,我们当反思一下,我们对古代的传统和文化又有多深的了解?我们对当代的做法和政策又有多大的体会?当我们把孔子学院开遍全球的时候,孔子时代的作法仍然在影响我们的文化,我们又有多少人可以认识和表达出来呢? 表1. 当代清明节包含的13项传统功能。 上巳节 寒食节 清明节 1 旅游节/踏青日 感恩节/伯乐节 改火节/爱国日 2 健身节/活动节 扫墓日/上坟日 植树节/农耕节 3 情人节/相亲节 消防节/禁火节 4 庙会节/交易节 祀祖节/家谱日 5 泼水节/净身节 熟食节/快餐节 6 文人节/诗歌节 世人都说文化好,好在哪里不知道。清明节的13项功能, 懂1项的是中国文化的仰慕者,懂3项的是中国文化的实践者,懂5项的是中国文化的爱好者,懂7项的是中国文化的研究者,懂9项的,你需要认识古代的消防文化。不懂古代的火文化,就无法理解古代寒食节的意义,也就无法理解清明节的诸多功能了。 Nolan, P., Lenski, G., Human Societies, an introduction to Macrosociology, Paradigm Publishers, 2004, page117 劉向 《 別錄 》:「蹴鞠者,傳言黃帝所作,或曰起戰國之時。蹋鞠,兵勢也,所以練武。士知有材也,皆因嬉戲而講練之。蹋徒獵反,鞠求六反。 」 《艺文类聚·岁时部》转引 《古今艺术图》
个人分类: 消防以外|7630 次阅读|13 个评论
说说津门的消防文化
热度 3 fpe 2015-8-17 06:21
说说津门的消防文 化 前言 天津是一个年轻的城市,自明永乐二年 (公元1404年)设卫筑城,作为京辅门户,成为一个重要的军事据点和漕粮运转中心而发展起来。1860年天津开埠以后,恰好是暖相气候和同治中兴,天津又迅速发展为我国北方的工商业大都会。 1898年出版的《津门纪略》对天津的看法是:“街道宽平,洋房齐整,路旁树木葱郁成林,行人蚁集蜂屯;货物堆垒如山,洋车、马车彻夜不休。电线联成蛛网,路灯列若繁星”。 作为一个迅速发展的城市,移民人口突然增加,却没有统一的城市规划,也没有稳定的消防文化(表现为规范、约定和习俗),民居与店铺随意扩张的结果,是街道狭窄带来的火灾形势,如《津门杂记》所载 津郡人烟稠密,店铺毗连有时不戒于火,为害甚烈。 在康熙初年的冷相气候中,严峻的火灾形势导致了救火会的创办,形成了津门水会的传统,一直延续到上个世纪末(至少 1985年)。重温这段历史,我们会更了解西方流行的义务制消防在中国的实践和文化,认识社会在气候灾难面前的自发组织和应对的效果,认识我们古代的传统和文化的地理和气候源头。 本文主要根据历史学家赵耀双 的文章《 天津近代民间消防组织 ——水会 》改编,历史真相部分一字未动(别告我抄袭,这不是正式发表,仅仅是草稿),增加的是从消防文化角度的认识。他懂历史,我看消防。文化有地理,消防因气候。 水会的产生 水会,又称为 救火会,或称为水局、某某会所,是一个群众性的防患御灾的公益组织。最初的创立者是康熙年间的贡生武廷豫,此人乐善好施,造福乡里,于康熙初年创立同善救火会。(“津地多火灾,廷豫立同善会,备救火具,天津救火会最称义举,其法实自廷豫创之”。)到康熙末年已经有十余处。为什么是康熙初年(1662)年?因为这是一个罕见的冷相气候高峰年。1665年,伦敦发生鼠疫,第二年发生大火,过火建筑13200栋。1667年,南京成立水局,1667年,汉口重修火神庙。从1661到1667, 中国年年发生重大的城市大火。作为一个快速发展的缺乏消防文化传统和规定的城市,天津有着异常的灭火需求。这时候武廷豫站出来,他本身就是一个移民,为了守土的责任而组成同善会,是一个称职的领袖。 (武廷豫,字建侯,原籍山西大同。父嵩龄 ,明季官卫指挥佥书,管城守营事,擢辽阳都司,晚家天津,子孙遂为天津人。先是,三卫罹水灾,嵩龄董修卫城女墙,以家财设水门,并建闸城东南隅,时启闭以防泛溢,居民称便。廷豫岁贡生,候补主事,善承父志,生平推解无倦色。每届岁腊,穷民有无告者,以钱一提给之,所存活者甚众;严冬雪夜,自率仆从巡行坊巷,视有饥寒者暗投以钱,钱尽乃返,而受之者不知所自也。) 一个气候周期之后的 1723年,津门大盐商查日乾以“火患频仍,武廷豫所设同善会力不足以救济”为由,明取《老子》”上善若水之义,创立上善救火会。为什么同善会不足?一条重要的理由是,射水能力有限,行动能力有限,服务范围有限。当时只有水枪,没有水龙,不能像水龙一样连续喷水,一次火场效率不高。大约同时,长芦盐政莽鹊立捐置救火器具(从多人掏腰包来看,消防设备投入很大,可能有仿造的水龙,比如两江道杭州金鋐,山东济宁府靳高峋都曾经仿制水龙,但质量不够好,没有形成批量生产的规模,所以后世的水龙以1746年苏州府的仿制水龙质量最好。比如嘉庆十五年1807年,汉口大火之后,到苏州置办水龙《纪水龙》),鼓励水会的创办,厥后士民续立者凡数十处。跟据下图所示,水会数量在雍正年间发生飞跃,这正是竺可桢发现的1620~1720小冰期结束的时段,也是所谓的太阳黑子蒙德最小期的结束。嘉庆之后,水会数量稳步上升,到咸丰年间,先后成立的水会有48个。 天津开埠之后的同治九年 (1870年,暖相,背景是芝加哥和波士顿大火),天津发生一场大火烧了估衣街、锅店街、针市街等七条著名的商业衔,造成巨大损失。本地绅商牵头开始组织新的水会。 由于水会数目激增,成员背景日益复杂,官府曾一度禁止水会的增设。 光绪二十七年 ( 1901年,冷相气候高峰年)三月,天津外方管辖的都统衙门(市政部门)建立消防队,此后官办性质的新式消防组织成为救灾灭火的主力,逐渐取代了旧有的水会功能。但由于当时的设备能力有限,泵浦还仰赖肩挑人拖,偏远地区无法深入等原因,在火场仍然有民间水会的积极参与。据天津市警察局的一项调查,到1937年7月,天津仍有水会87处,成员2000余人。抗日战争期间,天津水会遭到严重破坏,抗战胜利后,消防部门对全市的水会进行了整训,整训后的水会还有64家。 图 1. 日本人收集的津门水会的数量变化历史。 水会的运作 水会在创办之初,先由当地的知名人士或绅商富户(如前文提到的武延豫、查日乾等)发起,邀集各商号、住户,共同商定会址、募款、购置工具、召集会众,然后推选首事、董事和保管、司帐、指挥、联络等义务人员。 首事,即会头,负责主持水会的一切事务,一般由当地有威望的名士或绅商担任。保管,负责水会中各种救火工具的管理;司帐,负责水会经费收支等会计出纳工作;指挥和联络,主要负责救火人员的召集和火警现场的指挥工作,此类掌管水会后勤工作的人员,一般由当地有闲的热心公益事业的长者担任。因为水会的工作纯为义务(志愿工作),称为善举,所以这类工作人员称为 文善。 参与现场救火者多为当地的青壮年, 半属负戴、贸易之人,平时各自为业,一遇火警则身穿号衣,捍患御灾,争先恐后,情愿急公,分文不取,称为武善(亦有史料作伍善)。义务消防队员一定要有自己的职业,因为从事消防基本没有收入(水会不是职业)。旧时天津尚无自来水设备,救火需从河里向火场挑水灭火,从事此种工作者称为助水,也是武善的一种。 除了用水消火之外,还有勾挠会,“拆屋”“拆墙”,执行消防当中的“防火”功能,出力出技术,也是“武善的一种。操作水龙的是消火队,操作勾挠的是防火队,合起来才是消防。如何平衡两者的比重,就是火场战术的首要考量了。一般说来,冷相火灾多浇水,暖相火灾多拆屋。 图2. 永安水局救火机的残件(外面的水櫃不见了)。 救火会属于民间的自发组织,具有相当的帮会习气。火会头领,一般都是地方上有影响的青红帮老大。如西头火会的当家人便是在清末曾威震上海滩 ——李金铙的二公子。作为基本的体力锻炼,参加救火的人平时也从事练把式、摔跤、举石墩等活动,为后来的席卷京津地区的义和团运动提供了样板。一有火情(通常是锣声),无论身在哪里,立刻赶到火会,带着器具奔赴火场。 天津诗人崔旭曾写过一首描写水会救火过程的诗《津门百咏》:“结社同防回禄灾,登时扑灭剩残灰。锣声几道如军令,什伍争先奋勇来。”还有樊彬(字文卿)写的津门小令:“津门好,救火事匆匆,万面传锣趋似鹜,千条机水矫如龙,旗帜望连空。”充分反映了当年天津乐善好施、见义勇为的群众积极投入救火队伍的热闹情景。 图 3. 上世纪30年代天津救火的情形 水会会址 水会成立之初,首先要选定会址,找好办公用房。和现代消防站的选址一样,会所要选在交通便利的地方,接近被保护对象,也方便出警和到达。会所本身就是一个公共活动场所,提供必要的沟通交流场所,需要维系一定的人气和参与。会所外需要准备仓库,存放救火用具。会所的厅堂,要供奉 火德星君(祝融),即火神爷,以求火神保佑,避免受伤或受损。神像前设供案,摆放香炉、蜡抒等物。两旁设太师椅或长凳、方凳,供会员议事用。夜晚有专人在此值班,守望火情。水会门前多写着既有备而无患或守望相助、有备无患等警示标语。 天津乐安水会会所复原场景,天津乐安水会为民间筹办,旧址现属天津市静海县,会所临街而建,为传统的北方建筑形制,平时用于储放水龙水桶火叉火勾葫芦灯油灯等灭火用具,由水会人员轮流值守。 图 4。中国消防博物馆中复制的乐安水会会所场景。注意外面陈列的工具是左水桶,右勾叉,代表水会的两种任务,消火和防火。 水会的救火工具 水会的消防用具一般都摆放在水会门前的场棚里,为的是能迅速赶赴火场。用具包括报警和临场指挥用的会旗、号铃、木梆子及大小铜锣 ;救火用的水筒、水桶、扁担和水机(见图)。 水筒和水桶中常年盛水,既可随时取用,又可防止筒桶干裂。水机是最主要的救火工具,各水会一般有大小不等的四五台机器,可根据火势大小来选择使用。其中较大的水机一般长约 450厘米,宽约70厘米。机身当中是紫铜制造的储水罐,上端是喷水口,另有卿水枪与喷水口衔接,两旁是挤水用的铁铸带木扶手的压力桶,使用时需要四个人在两侧共同操作压力桶,另有一人操作明水枪。此外,工具中还有挠钩,河北关上曾成立过专门的挠钩会所,备有许多长杆挠钩,用来扒火场房屋,既可阻断火道,以免火势蔓延,又增加了熄火功能。 图 5. 点石斋画报上的“奋身救火”。注意水龙画得非常不准确,活塞太小,缸体太大,操作的是水枪,不是水龙喷水孔(鹤嘴管,弯头)。显然作者把水龙水枪搞混淆了。 这种水龙的外壳为椭圆形木桶,在木桶内安装着一左一右的锡制 (加工方便)唧筒,唧筒的活塞外接长约一丈多的木杆,救火时需要四到六人揿动木杆带动唧筒中活塞,在左右唧筒活塞交替压力下,水从正中喷水管中射出,射程在十丈以上。以如此威力扑救160年前起火的上海低矮老民居,其扑救效果远远超过了原先官府或民间使用的水桶、水担、水铳、火钩等简易灭火器械。不过,该水龙十分笨重,移动不便(所以也叫做抬龙)。灭火时,需要几个壮汉哎哟哎呦地抬到火场。为保障其灭火中不断水,需要另一群人不停为之“服务”,通常这些人需要跑步到附近的井里或河里挑水,并轮流向椭圆型木桶内灌水,费时且费力。另有四到六人用力压大木杆(又叫做龙杠)去挤压活塞产生水头(水压力),使用过程很不方便。这是最早型号的泵浦,其基本设计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世纪的埃及。 总体而言,天津的水龙技术非常落后,一方面,天津属于北方城市,日常的防火间距大,没有很大的灾情(相对于南方城市如杭州);另一方面,天津的水会特色是无偿服务,自然也无法获得更多的投入。还有一种可能性,那就是天津的救火会诞生于泵浦技术改进之前,所以由于传统的惯性选择老式泵浦,不过这种可能性不大。更大的可能性是,这是我国可以仿制的泵浦技术,都是笨重厚实的型号,以适应我国的气候特征(大部分时间降雨正常,少火灾,缺维护,易朽坏)和人口特征(中国操纵泵浦的人大多是社会底层,多蛮力,少技巧,所以泵浦大多厚实,耐折腾)。 水会的救火程序 每遇火灾,所在地的水会首先摇铃、敲梆子、鸣锣以示警并召集会众(现在都是 BP机或者步话机,消防队专用网络)。武善们集合后,立即各穿号衣,按分工各持灭火工具,在会首率领下,奔赴火场。 根据清人张焘的记载,天津水会救火的场面也是十分壮观的。火灾初起时,水会鸣锣急促,称为 串锣,武善们按旗帜指挥,听从调度,积极灭火。水会到达火场之后,先要“打场子”,也就是划定火场。由水会中年龄较长者,手持一面大锣,一边筛锣一边奔跑,营造一种十万火急的现场气氛。划在火场之内的地方,闲杂人等不得入内,否则有成火打劫的嫌疑,水会成员有权处置,都是大小伙子,打架是常事。被划定为火场之内,一切就由水会处置了。先要扒火道,扒开一圈隔离带,就是将距离火场较近的一片房子扒倒,防止火势蔓延,一面救火。水会的救火工具实在非常落后,只有一只大的手动压水箱,体积只有一件木箱大,上面一根横杠(龙杠),四个人分两侧,一上一下地压水箱。压水箱的都是精壮小伙,就是如此压几下也要累得满头大汗。因为杠杆的压缩比太高,也因为水分是不可压缩的。好在到场的人多,压杠的汉子分成几组,这组人累了,下一组替换下来,大家都得精神头十足,不得偷懒。小规模的火灾一只水龙就够了,大火就得召集远处水会过来协助。灭火的机理要求,操作出水口的射水者技术要好,要随时调整鹤嘴口,向着燃料根部喷水。火熄后,以慢节奏鸣锣,称为倒锣,以示火警解除。武善们按道里,分宾主,次序秩然分别散去。 (火即熄,乃缓鸣其锣,按道里远近,分次序而散) 水会救火不要报酬,火灭之后,打道回府,纯属义务。火事当事人为表谢意都会登门致谢,也不送现金,最多几十斤点心,礼轻情义重。 水会的规章 水会是一种组织,成立后,除了硬件,如 制器具、号衣,备水机、水桶外,还需要软件,即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 详立条约,皆极缤密而精严。 根据《续天津县志》记载的会规,主要是三条内容: · 闻火,先鸣锣于街中以齐众,又于场外鸣锣以催水;这样相关的人等都可以通知到。当时人的工作范围很小,没有很多路要跑。然后是用挠钩,酌拉墙壁,以免延烧。 (这是消防并重的战术) · 水龙不许对面激水。 (年轻气盛,打斗难免,妨害运行,影响救火安全和效率) · 水龙操作不许前后拥塞,滞碍水道。 (妨害运行,影响灭火效率) 三条规章简而明,一则鸣锣示警,切断火路,再则避免不同水会在救火中发生纠纷,三则要求进退有度,秩序井然。 由于市区扩大,水会数目增加, 1922年,天津警察厅公布《水会协助消防火灾规则},对水会有新 的要求。《规则》规定以北门为中心,各水会划分为东南角、东北角、西南角、西北角四大片,各守一隅,不得越界;消防队未到火场前,该片水会应携水龙、压水机扑救,消防队到火场后,水会应退出场外,昕候指挥,违者带案处惩;水会出动及救火时,不准鸣锣摇铃,遇警时可用木梆传唤成员;水会一概不准以老弱者充数,违者随时驱逐;各水会齐集火场时均须肃静毋哗,如有藉端争执送厅罚判;救火时不准藉端敛费及索要食物;各水会应筹资更换陈旧的压水机。这一《规定》,还是为了规范火场的灭火行动,防止不同队伍竞争上岗,避免冲突的一种防范措施。 水会的年度募捐活动(摆会) 水会每年或春或秋要 开贺打醺一次,名曰摆会。摆会的日期定在农历的六月二十三日,因为这天是火神的生日,也是游行操练和火神敬拜的日子。摆会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邀请捐资的绅商富户和会众聚餐,表示感谢并联络感情,并向常年参加义务救火活动的人们表示慰劳;另一个目的是可以借此活动继续筹款,相当于筹款宴。摆会前,先由水会的首事、董事及其他承办人开会研究邀请哪些来宾、活动的收支预算以及剩余款项的用度等事宜。摆会当日,水会要张灯结彩,火神像前要摆上供果,会首带领全体会众拈香拜神。救火用具元论大小事先都要粉饰一新,于当日陈列于水会内外,显示设备齐全,有足够救火能力。参加摆会的绅商富户要出份子,也就是捐款,表示热心公益,勇于助善。聚餐地点或在水会自办,或假饭店举行。天津人素以好义著称,每次摆会客人都很多,大多慷慨解囊,因此除去摆会'的开销外,总能有一笔不小的收入,而这笔款项主要用于下一年度水会的日常开支。 天津的水会组织,是纯公益性的民间组织。其费用多为本社区的绅商富户和各家店铺的捐助及长芦盐商的捐资。另据天津的旧俗,每次火熄后,火场附近的店铺及住户要出资或捐助糕点来酬谢救火的武善。清人唐尊恒曾有诗记此俗祝融何处忽为灾,百道锣声远远来。富室最宜多稿赏,点心满盒酒盈杯。颇有古风。 水会因纯为义务性志愿工作,没有人在拿固定报酬,对于 武善、文善等工作人员,只是在每年摆会时,发给一点补助。水会的支出主要是添置号衣,添置和维修救火工具以及购买夜间值班所用的蜡烛、灯笼等物。即使如此,水会的开支也很大,除各处捐款外,长芦运库每岁助银共约宣千余两。水会在每年年终或摆会时,首事都会把水会的收支账目用大黄报公布出来,并在横眉上写神目如电四个大字,以示清廉守信。 为什么是天津? 天津是北方城市,并没有南方城市的湿度,也没有南方城市的居住密度,为什么救火会首先发端于天津? 1884年出版的《津门杂记》对天津的认识如下:“地当九河津要,路通各省舟车,南运数百万之漕,悉道经于此。舟楫之所式临,商贾之所萃集,五方人民之所杂处,皇华使者之所衔命以出,贤士大夫之所报命而还者,亦必经于此”。这是说明天津地处交通要地,人口发展很快。“盐由海滩运津,堆积之地在河东,名曰“盐坨”。盐包累累如山,呼曰盐码,地占数里,一望无际”。盐运的发展,给津门带来很大的经济实力。“津郡素称善地,人情急公好义。官绅所立善堂不胜枚举,凡周恤穷黎,无微不至”。当地的“好义”风俗,给善会的成立带来人口的基础。“津郡人烟稠密,店铺毗连,有时不戒于火,为害甚烈。一经燎原,亦有乘机抢夺者”。人口和燃料多,必然火灾多,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天津成立水会的特殊原因。 1. 时代需要(天气变化,移民人口,需要防火救火) 天津随着交通地位的增加而突然重要,移民人口的增加,往往带来潜在的火灾隐患。火灾高发时段,往往与当地当时的气候特征有关。 1660年前后是典型的冷相气候,全世界各地都面临相同的火灾问题。因此,津门救火会有创办的时代需要。 2. 经济实力(贡生武廷豫,盐政莽鹄立,长芦盐商查日乾) 为什么是天津?水会的倡议者一定是有经济实力、有钱有闲有地位的士绅阶层,比如武廷豫。随着水龙的发明,水会的运行成本日益增加,所以需要更多的金钱支持,比如盐政和盐商。另外,长芦盐政的长期性经济支持是维持津门水局的关键要素。公共服务是有价的,无偿提供需要有经济的后盾,在这里是盐商经济保障了水会的运作。 3. 有闲阶层(义务制消防队员的基本要求,有闲,有力,有公共服务精神) 通常水会的成员都算不上有正当职业,因为救火和志愿的性质,导致他们不能稳定地从事其他职业。但是,水会又要求他们有稳定的收入和一两项特殊的技能,因此鼓励有灵活职业者参与。比如,美国的义务消防队员,最欢迎水暖工参加,因为水暖工通常是自我雇佣,工作性质比较灵活,可以随时离开,而且还有较好的技能,不需要另外培训。津门水会主要靠脚夫参加,这是因为天津的大运河港口文化。 4. 治安功能(罗马守望者、宋代军巡铺、历代保甲制) 水会作为一个社区的公益性组织,除了消防功能外,还有维持治安的功能,这一点与罗马的守望者和临安的防隅军相似。城市的流动人口管理问题,向来是政府的头痛,利用这些 24小时待命的水会成员,可以降低治安的成本。和大多数城市一样,天津的城市管理职能是靠地方绅士和民间帮会来维持的。当时主要的民间控制系统是传统的保甲和团练组织或后建的义民局等,在《设立义民局告示条款中,水会中的义民(志愿者)与保甲壮丁并提,可见水会与保甲机构的地位相同,这种地位是靠地方殷实之居民和铺户量捐经费来支持的,因此性质相近。 5. 专业工具(先水枪、再水龙,后机龙,凝聚力的关键) 水会之所以不同于明代的火甲,比如宋代的五甲 /十家制,关键是他们有专门的工具和常住水会的值班人员。通常历代的地方政府政府提供特殊的灭火工具给火甲们临时使用,可是这些工具不经常使用,往往在需要时发生朽坏问题。有了水会可以有专业的工具,和自己的维护,就避免了临时抱佛脚的弊端。 6. 结社团体(脚夫,群体心理学的团体效应) 这些水会的成员,与一个特殊的阶层脚夫有关。这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需要有会社给他们提供保护,水会有这种功能。通常,参与社团的成员有一种安全感和信任感,需要通过参加集体的活动来得到安全感,水会作为一种志愿性的会所,可以满足这种需要。今天,我们是津门好义,到底是好义导致会所文化,还是会所文化导致好义?我想二者都有吧,文化从来不是一种原因造成,有着相互的作用。 总之,天津这座城市在地理位置上,并不是受到气候变化影响剧烈的城市,仅仅是在开埠之后( 1860年),才产生了较大的大火灾情,这与其北方城市的地理条件是一致的。可是就在这座城市,诞生了中国最早的水会和水会文化,关键原因是,津门水会是满足一座快速发展的城市缺乏消防文化而诞生的,气候、燃料和人口是火灾的条件,也是水会成立的条件。津门盐商的领导和津门脚夫的参与,是津门水会的人口基础。今天我们来回顾这段历史,还需要了解其中的地理位置、关键气候、关键人物和关键工具。只有这些条件的独特组合,才会产生独特的津门水会文化,放眼全国,只此一家。 消防警察的诞生 光绪二十六年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天津后成立了“都统衙门”,该衙门“招募华人八十名,组成官办救火会,设备救火用具,如人力轧机(手消防泵)、挠钩、水桶等多件。”两年之后,袁世凯通过和平谈判收复了天津,接收了相当于现代市政部门的“都统衙门”以及下属的意大利救火队。 因为在接收天津的条款中规定距天津城20华里内不准驻扎中国军队,为了维持在天津的统治秩序,袁世凯的小站新军脱下军装,换上警服,在天津“金钢桥地区成立南段巡警总局,救火会遂由外人手中移交我国监管,改称南段巡警总局消防队。”这是中国第一支具有现代意义的城市消防警察队伍。 袁世凯曾经长期驻扎国外(朝鲜),对国际形势比较有清醒的认识,是清末少有的开明人物。他提出“臣窃惟备军所以御外侮,警兵所以清内匪。中国自保甲流弊,防盗不足,扰民有余,不得不改弦更张,转而从事于巡警。查各国警察,为内政之要图……臣于四月间 (1902年5月)查照西法,拟订章程,在保定省城创设警务总局一所,分局五所,拟更添设警务学堂一所。” 袁世凯接收天津后,以保定带来的2000名经过培训的巡警为基础,合并天津都统衙门接收的千余名华捕和救火队员,共同组成天津巡警队,由巡警总局统辖。消防队作为天津巡警总局下属的一支队伍而存在,恢复了我国宋代以来厢军办消防的传统。虽然是破天荒,仍然是秉承传统。 继天津建立消防警察部队之后,第二年 (1903年),北京组建了消防警察队伍。据《内政年鉴》记载: “北平市消防队之成立,始于前清光绪二十九年。初警务学堂附设消防科,延(请)日(本)人为教习,挑选长警专司训练,毕业后即组成消防队,分驻于内外城扼要地方,遇有火警即出场施救。”这说明我国的制度借鉴了日本的警察制度,后者是在日本警察之父1873年考察欧洲警察制度之后成立,代表着一个发展方向。1919年,日本消防制度开始职业化,与仍然坚持兵役制消防的中国开始分道扬镳了。 光绪三十一年 (1905年),清政府设立巡警部。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巡警部改转为民政部。至此,从中央到地方都有了相应级别的消防警察机构。官方消防组织开始接手地方的消防工作,各地的水龙会和救火会逐渐开始走下坡路了。 1949年6月间根据消防总队对水会进行的调查结果,首批恢复了44个实力尚存的水会。1953年经市政府决定,撤销了所有的市区水会,只在郊区保留11个。为什么保留郊区的水会?郊区消防的困境在于,服务面积大,回报低,任务少,投入高,所以义务消防队伍主要服务那些职业消防队伍无力提供服务的的地方。据《天津通志·公安志》记载,至1985年,天津尚保留水会4个,即静海县独流镇的普安水会、平安水会、乐安水会与宁河县丰台镇的丰和水会,成为我们研究水会文化的一个窗口。 津门消防文化的核心是自救意识和志愿消防队伍,后者 是作为正式消防队伍的补充力量出现,是保障人口稀疏地段的唯一手段。火灾具有少发的特征,为了保障人口稀疏阶段而维持一支消防队伍,在成本和当地人民的负担上都是不可接受的,需要当地民众量力而行的自救行动。可是,我国的兵役制消防彻底免费(其实是国防经费,另一种民脂民膏),造成了民办消防无法收费,中国社会的三反五反运动消灭了乡绅,也就消灭了民办消防队伍的领导和民办消防事业的财源,所以志愿消防在解放后再也无法有起色,关键是无人也无钱,这是集体主义带来的危害,兵役制消防实际上剥夺了中国公民自发自救的可能性。兵役制消防如同一座大山,让经济发达的上海和经济落后的拉萨站在相同的消防水平上,所以你看到的灾难总是发生在上海,而不是拉萨。这是中国根深蒂固的平均主义传统,也是汉武帝以来国进民退的标杆。我真心希望中国能够在历史经验中获取满足各种需要的消防制度,而不是靠一种制度来应对各种需要。
个人分类: 消防以外|6718 次阅读|4 个评论
说说消防队员的文化
热度 9 fpe 2015-8-15 08:44
说说消防队员的文化 最近的消防队员牺牲事件,让人们重新关注《救火英雄》中的消防队员牺牲精神,也让我有机会琢磨了一下久仰的救火电影。不看不要紧,一看就看出三个常识性错误,这里说说编剧是如何不懂消防强说火的。 第一, 影片开始,是对消防队员行动的责难,这似乎是不合理的。让消防队员身处险地的火场指挥应当被责难,身处火场的消防队员,却有自我负责的自由。因为无论如何,他们对自己负责,外人只能告诉他们新任务,而不能对他们的旧任务指手画脚,因为“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风险是自己扛的,不能外人说了算。 第二, 发电厂为了保证供电而强制打开燃气阀门,这又是典型的违反常识。除非是调峰电厂,主力电厂的能源供应起码是冗余的,甚至 3 重或 4 重。(核电厂的冗余设计通常是 4 重,甚至达到 6 重。当然,核电厂不需要额外的燃料供应),所以,一场火灾就破坏供电形势的可能性微乎及微,也许只会出现在剧本里,不会出现在生活中。 第三, 剧情达到最高潮的时候,是谢霆锋用粉尘爆炸来开路,用自我牺牲来挽救别人,这又是不合理了,因为粉尘爆炸极为耗氧,粉尘爆炸发生之后,大家都死了,就无所谓救人不救人了。最著名的火场耗氧窒息的受害者,就是毛岸英,因为缺氧窒息的过程是以毫秒来计算的,可以说他在火场毫无痛苦,因为火灾已经无法影响到他了。当然你可以说他们防护好,问题在于,室内的隔离是无法防爆的,防爆需要考虑内爆和外爆,一般的隔离是不足以防范粉尘爆炸的。所以,这是戏剧化的想象。 那么,美国消防队员是如何看待火场牺牲的呢?美国有一本消防员看的科普《火坩埚》,其中有一段对消防队员风险观和冒险文化的分析,十分精当,这里翻译来供大家鉴赏。 成为一个消防员是顺应一种感召。 它需要做好工作的奉献精神,因为工作是危险的、致命的、肮脏的工作条件下进行。警察、消防员和医护人员比其他工人更频繁地每天看到生活的阴暗面。 消防是一项手艺,融合动手技巧与应用科学知识的融合,以对抗自然之力。 今天让消防工作更安全有一项推动潮流和运动。消防工作可以是更安全的,但它不可能是安全的。该运动可以把平民置于危险之中。如果因为工作本身的危险,而过度保护消防队员,这意味着偶尔让一些建筑物烧光和让一些被困当事人死亡。这对他们来说,违背了消防的本性。 消防给混乱带来秩序。工作性质有内在的风险。 消防员在签约接受工作时接受这一风险。他们的选择不是偶然的,而是故意行为。 他们在工作合同上签字,意味着他们承担一定的风险,有时会带来严重的后果。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了解内在的风险,而是因为他们按照自己的判断行事,并尽可能利用常识。 每个消防员或多或少是一个敢于冒险的人。然而,对于冒险的渴望并不一定成为一名消防员的最高激励因素 。在《一名偶然的消防员的产生》中,作者扎克·昂格尔谈论了如何在他的青少年时期,他梦想成为一名施救者和帮助的人。鉴于他的梦想,他对职业的选择几乎没有一个意外。成为消防工作的一员,尤其是成为消防员,是那些渴望去冒险,帮助别人,或是成为一些特别的东西,比如兄弟情谊的一部分的一种组合形式。这些相同的情绪激发勇士们,并解释为什么有人自愿从事救火行动。 火焰或燃烧对我们的生存至关重要。我们接受具有一定的风险的生活,如火灾,龙卷风和飓风,并在故意这样做之时,我们大多用心估算过,不管是否准确,这种由于用火带来的风险或生活在暴雨多发区所带来的好处是可以容忍的。 美国消防队员做出这样的选择,因为身后还有保险事业和世界上最好的公共安全体系的支持。 消除美国消防员在火线的死亡是不太可能的,因为我们的各级消防服务人员配置水平、建筑施工方法、可燃物负荷量、缺乏法规执行、职业文化、公众对火灾的态度等都会带来消防队员的损失。这就是说,我们需要确定,然后确认消防员每年死亡率有效的统计。不能这样做,就是无视现实,并且把有限的资源浪费在设计不良的安全计划上。为了降低火线值班的消防员死亡清单,存在一些成本效益的手段,而这正是我们要集中安全努力的地方。此外,我们应该确定消防队员年度死亡统计,以此作为提高的门槛。 鲁本 Smeed ,一名英国运筹学专家,是伦敦大学从事交通研究的教授。 Smeed 教授应用运筹学方法从事交通问题研究。他设计了诸如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来优化交通穿城而流。在二战皇家空军轰炸机司令部做过类似的工作,他不太可能是对死亡问题视而不见。事实上,他可能对交通问题采取一种宿命论观点。 Smeed 推测,流量在伦敦市中心的平均速度总是每小时九英里,因为这是人们会容忍的最低速度。利用智能交通灯可能会增加汽车上路的数量,但不会增加他们的速度。只要交通速度加快,更多司机会加入,让流速慢下来。他对交通导致的车辆碰撞问题也有一个类似的宿命论观点。交通死亡统计数据的利用可以追溯到汽车时代来临之初,他假定,某一国家每年的死亡数量符合一个简单的公式:死亡人数等于 0.0003 乘以人口总数的 2/3 次方,乘以车辆总数的 1/3 次方。发表于 1949 年,该公式被称为 Smeed 定律,而到今天,由于汽车和道路工程的改进,不是完全准确了,但他的预报结果在几乎所有国家的所有时段都保持在上下一倍的范围内。 死亡人数不太依赖于某个特定国家的规模,道路的质量,交通规则,或车辆安全设备。 Smeed 教授的看法是, 人的本质在发生作用,死亡人数主要依赖于心理因素,不会依赖于物质的环境 。简单说来,人们没头脑的开车,是因为它们可以合理化这种作法,直到死亡的数量达到一个不能否容忍的数量级。为了避免超出心理的临界点,他们将开始采取措施,更小心驾驶。因此, Smeed 定律认定了死亡总数是我们在心理上可以接受的水平。我们是否可以认为消防队员也存在这种类似的心理门槛?是否是因为美国消防队员集体决定(在潜意识层面),每年 100 名消防员死亡是可以接受的? (笔者评语:非常有意思的推论) 使消防职业安全的 成功 机会相当渺茫,因为消防的职业文化还看重救生、冒险和英雄的努力。改变消防队员文化的这些方面都需要改变现有成员的心理思考方式和重新制定培训课程计划。如果这一努力是成功的,那么消防队员保留其在公众心目中的英雄形象和好汉地位是不可能的,他们 又 将成为一种官僚服务机构,受到固定程式和标准操作程序的制约。 改变文化,唯一的办法就是重新塑造了消防模式。而不是一个对过去的简单调用,这不是一项简单的任务 。例如,美国消防队员通常穿蓝色的有消防标志的 T 恤下班(意味着他们下班也不忘工作)。在其他国家,消防队员可能不会这样做。在瑞典,消防队员把自己的工作和美国人一样认真做,但他们下班后把工作(和他们的 T 恤)全都留在消防站了。 这就是文化的差异。 笔者评论:美国有 120 到 130 万名消防队员,每年火场死亡大约 100 人(只有 2013 年达到创纪录的 83 人),其中火线牺牲大约 22 人( 2012 年的数据)。对比之下,中国消防不到 30 万人, 5 年损失 144 名消防队员,基本是火线牺牲为主。论勇敢的文化,中国不输于美国;论经验和技能,中国远远弗如。问题在于,中国消防员的待遇大约只有美国的 5% 左右(美国麻州志愿消防队员应召 1 小时的工作报酬是 18 美元,外加全家的医疗保险计划),如何来比较中美的文化、技能、福利和牺牲?两者不在一个水平上,真的不好比。我国目前的消防制度,大家公认是袁世凯制定的,然而他当初预料到了中国会大国崛起吗?
个人分类: 消防时评|7271 次阅读|18 个评论
也说中国人的科学精神
热度 3 fpe 2015-7-13 12:22
也说 中国人的科学精神 看了王波同学的《 中国人的科学精神 》,觉得他的总结并没有揭穿问题的实质。关于中国科学落后的原因,自从一个世纪之前的任鸿儁开始发问,到现在有几十位名人大师,包括前不久热门话题爱因斯坦来信等,都探讨过原因,大家都侧重人工因素,如儒家文化、法家传统、易学理论、道家束缚、阴阳五行、佛家循环观念、逻辑思维、抽象能力、祖先崇拜、语言瓶颈、天人感应、易经八卦、方程符号体系、经验方法、国家制度、经济水平、贵金属储量、社会流行观念、人口瓶颈、皇帝迷信、决策中的矫枉过正( lurching)等。因为这些都是人祸论,所以都是表面现象,是附带的结果,而不是产生的原因。关键的问题是,中国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与欧洲不同,所以欧洲发生的科学精神很难在中国生根发芽。 有两个单词,可以深刻刻画中欧之间的对科学态度的差异。如果遇到困难,想办法解决,这是 evolution(进化);如果遇到困难,绕过去视而不见,通过管理和糊弄对付过去,适应下来,这是involution(退化)。社区火灾问题,在欧洲社会来说是一个发展的挑战,需要消防技术、消防组织、保险制度的发展来跟进解决问题,这是一种文明的进化。而中国过去对付火灾问题的办法是:宵禁、问责制、人祸论、火神崇拜、压胜、五行相克和不问青红皂白的账侐制度(账侐制度不需要调查真相,而保险制度需要减少损失,这是本质性差别),这些办法看上去很解决本地的问题,但是对于认识火灾、长久解决问题没有任何贡献,所以这是对外来挑战的一种适应,却是一种文明的退化。自从15世纪以来,欧洲的消防技术日新月异,中国的火神崇拜登峰造极,从这种看待火灾的态度,就可以管窥中欧发展的后来差距。梁思成认为,中国古人对建筑缺乏不朽的观念,就是这种气候模式的变相表达。 为什么会有这种态度的差异?因为欧洲的气候深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比较寒冷、比较干燥、比较单调,火灾问题时时困扰社区安全,所以在单调气候的基础上,欧洲形成了普遍的进化态度,因为没办法绕过去,政府实力不足以扭曲真相。而中国的气候深受西伯利亚寒流和太平洋暖流(季风)的控制,平时风调雨顺,不易失火,一旦发生,只需要糊弄过去,就解决问题了,这是中国古代形成糊弄文化的关键。不论什么灾难和挑战,在儒家的“天人感应”学说之下,都会转化为人祸论,进而通过问责制解决问题,而灾难的真相,往往是问责制的牺牲品。中国不是没有技术,而是看不出问题的性质。比如 1620年前后,欧洲传教士邓玉函曾经携带7000部当时最先进的理工类图书来到中国。如果当时的中国社会有需要(或者说社会需要不被制度屏蔽),工业革命一定发生在中国。可是中国有问责制,所以不需要这些奇技淫巧,中国发生政治革命(满人入关),消灭了社会问题。这一批图书,一直藏在皇家图书馆里成为中国气候条件(以及因此形成的科学精神)的牺牲品,至今犹存。 面对中国科技落后的讨论,中国人最容易接受的就是人祸论,以为中国人的态度有缺陷或社会制度文化传统有缺陷。其实,这些都是被动的对地理和气候条件的反应,所以关键的问题还是我们的自然环境与欧洲不同,所以欧洲流行的东西,让我们的祖先都看不上眼,慢慢的,中欧的差距就产生了。人是什么?不就是为了活下去而面对自然挑战的一种动物吗?我们古人采取鸵鸟态度面对挑战,是因为这种方法面对中国的气候模式最有效。我们的学生并不笨,但是在制度和文化的限制下,看不出问题的自然或科学背景,这是最根本性的差距,是自然条件决定的结果,文化和传统只不过是一种社会的被动响应罢了。 在这里,我只能简要说明中欧态度差异的本质性原因,要完全说清楚,需要大部头的《消防科技文化史》来解决,这似乎是很大的社会学、生态学、气候学、科技史和文化史挑战。就此搁笔。
个人分类: 消防以外|3445 次阅读|4 个评论
说说海派石库门文化的气候背景
热度 4 fpe 2015-3-21 09:58
说说海派石库门文化的气候背景 上海在中国地位的兴起,离不开太平天国运动。 1860 年代的太平天国暴乱,驱赶了大批苏杭地带的乡绅到上海租界避难。这些乡绅有一点钱,却没有太多的文化,把家乡的建筑照搬过来,也带来严重的火灾问题。中国历代建筑都是以木材为主,他们最大的弱点是不能防止火灾蔓延。可是 1870 年是暖相气候高峰年, 1866 年上海就开始针对暖相气候的火灾多发组办消防队,就是应对当时火灾多发的严重局面。 在一系列严重的火灾危机之后(历史不载,是因为当时的上海县城实在太小,火灾规模不大,所以不值一提),上海当局要求这些乡绅的建筑可以采用过去的合院建筑,但是必须通过防火墙加以隔离。这些被家乡战火困扰的绅士们,囊中羞涩,不能盖拥有足够防火间距的合院建筑(通过外部防火墙和内部的备弄来隔离),在有限的地皮上共享院墙,只是在院子外面尽可能地用砖砌一圈,看上去阻燃防火,就能够通过验收了,于是给我们留下了海派石库门的地方建筑文化。 图1.典型石库门建筑的防火特征。 肇始于 19 世纪 70 年代初,这些石库门脱胎于江南民居的住宅形式,一般为三开间或五开间,保持了中国古代传统建筑中天圆地方,以中轴线进行左右对称布局的特点。标准的石库门住宅,通常一进门是一个横长的天井,两侧是厢房,正对面是长窗落地的客堂间。客堂宽约 4 米,深约 6 米,为会客、宴请之处。客堂两侧为次间,后面有通往二层楼的木扶梯,再往后是后天井,其进深仅及前天井的一半,有水井一口。后天井后面为单层斜坡的附屋,一般作厨房、杂屋和储藏室。整座住宅前后各有出入口,前立面由天井围墙、厢房山墙组成,正中即为“石库门”,以石料作门框,配以黑漆厚木门扇;后围墙与前围墙大致同高,形成一圈近乎封闭的外立面。所以,石库门虽处闹市,却仍有一点高墙深院、闹中取静的好处,颇受当时卜居租界的华人士绅、富商的欢迎。 这些通过高墙围起来的院落,颇有“躲进小楼成一统”的风格。靠高墙防火,说起来是徽派建筑的特征,其实是江南水乡建筑的共同的和必要的防火措施。你可以保证自己不着火,但不能保证邻居不失火,所以在 1503 年,徽州人在当时的徽州地方长官何歆的带领下,到处广树防火墙,现在徽派建筑的女儿墙,都是当年被暖相气候所带来的严重火灾问题逼出来的。何歆是哪里人?是南方惠州人,而惠州的防火墙是从哪里来的?是唐代唐睿宗景云元年至玄宗开元二年 ( 710-714 年),宋璟转广州都督,仍为五府经略使。据《旧唐书·宋璟传》“广州旧族以竹茅为屋,屡有火灾。”于是,“璟教人烧瓦改造店肆。自是,无复延烧之患。”在另一本《新唐书》中,宋璟的火政还包括两项:“筑堵(防火墙),列邸肆(防火间距)”。于是人们不再担心火灾了,“越俗始知栋宇利而无患灾”。也就是说,南方人掌握高层建筑的防灾经验,了解高层建筑的好处,是从宋璟带来的防火经验开始的。 图2. 典型石库门建筑的防火墙隔离特征。 那么,为什么其他城市没有石库门而仅仅是上海有石库门呢?因为上海的高速发展阶段恰好是暖相气候的高峰时段( 1873 年的上海气温最高,然后是 1934 年),暖相气候带来的火灾问题,特征是风助蔓延,容易产生大面积的延烧,而当时的消防队伍刚刚创办,而不能有效对付火灾问题,所以必须仰赖被动阻燃办法。其他城市的建设没有集中高速发展的历史条件,因此不必对阻燃条件加以特别的约束。最典型的城市是汉口(因为盐船聚集的良港而发展出来),自从康熙开埠以来,烧了又烧,就是没办法形成地方建筑文化,因为汉口和上海相比,没有气候的帮助,还缺少一项,就是上海工部局有地方自治的特征,他们可以为解决地方消防问题通过《地方消防条例》,而中国其他地方都必须仰赖北京的故宫发出指令,作出消防办法,显然是远水不解近渴,不能有效解决地方地理条件和气候危机的,于是上海石库门建筑,成为中国消防文化的一部分,是特定历史、地理和气候条件的独特产物。 当你漫步在这些老旧的“贫民窟”建筑当中之时,是否想到过这曾经是上海缺乏消防实力,被动对付地方火灾问题的一种解决办法呢?气候威力无所不在, 文化就是对地方地理条件和气候特征的一种适应办法。 如果你对自己的家乡文化一无所知,还好意思说咱家乡好么?任何一座有消防文化的城市,我都可以说出其中的地理和气候贡献,这是我研究十几所城市消防文化的体会,如果不是因为气候变化,那些古人吃饱撑的要搞这些中看不中用的防火墙吗?中国南方随处可见的防火墙,也是导致中国没有职业化消防队伍的原因之一。 文化,也是对地理条件不利的一种补偿机制。 公元 1186 年,马可波罗在杭州所观察到的中国建筑的防火弱点,就是导致石库门建筑的背景原因了。
个人分类: 消防时评|6824 次阅读|5 个评论
说说消防博物馆的文化定位
fpe 2015-2-26 07:05
说说消防博物馆的文化定位 看了武老师对德国博物馆的评论,我想说说中国某地的消防博物馆,谈谈消防博物馆的文化定位。 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域广大(地大物不博,少能源)、历史悠久、人口众多、文化丰富。从史料和实物来说,应当是丰富的。关键在于,能否把史料编制成小故事,让人们体会这种历史的和文化沉淀,我想这是最关键的、也是最缺乏的。我们的历史学家总是把山顶洞人当作火灾的源头,表面上一点问题没有,山顶洞人用火,必然有火灾问题。可是这是利用火,与火灾的性质是完全不同的。一旦定位不清,对火灾的认识就模糊了。通常我们认识的火灾,是社区发生的,给人们带来生命和财产损失的失控的燃烧现象。这三条准则对山顶洞人的用火显然都不合适,山顶洞人哪有那么多的燃料积累呢?火灾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所带来的现象,与人类文明的发展密切相关。不能认识这一点,必然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中国的社区火灾问题,一般来说是公元前 828年的大火(记录不详),或者公元前525年的一场大火(“宋卫陈郑火”)。在此之前,大多数的火灾是偶然性的野火、战火、室火、纵火,与社会的文明发展进程关系不大。社会对火灾问题的关注是连续的,如果我们把火灾的源头定位太早,就会发生文化的断裂问题。从炎黄开始,中国的刀耕火种经济一直持续到近代(畲民文化),这算火灾么?比如西方消防史的源头大约是公元前三世纪初的罗马,而我国把消防史的源头一口气定义为几十万年前的山顶洞人,有些过头了。山顶洞人是直立人,被气候变化消灭了。 本来消防史与城市规划相关,与建筑特色相关,所以参观消防博物馆,是了解古代的城市文化与市民生活的一个窗口。对此,该馆有一个场景不错,但是我看不出是哪一个朝代(望火楼看上去像是汉代,但汉代的民居不是这个样子的,更像明代的苏州,可是苏州的望火楼是木头的),这就说明我们的历史被简化了。 各个朝代对火灾的考量是不同的,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建筑文化和规划来反映当时的火灾形势。 显然,如果做不到这一点,这是历史认识的不足。在我了解的中国近 3000年消防史当中,与消防有关的名人大约有120人,每一个人都对当时的火灾形势和火政管理有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如果视而不见,就是对历史的无视和漠视了。该馆最大的问题是,对中国古代为什么多火灾的问题,从来没有认真对待。对古代居民的火灾和防灾自救意识,视而不见。 美国同行对中国消防的认识,是中国的丰富消防文化,让他们叹为观止。而该馆最欠缺的是对文化的研究。消防文化可以是建筑文化、民俗文化、法制文化、科技文化和科普文化。该馆对灭火技术稍有涉猎,其他文化比较少。 而中国的每一项灭火技术几乎都有国外的源头,所以该处是把国外的消防展览馆搬到了中国,并没有反映中国本土的文化特色。 什么是中国的消防文化?太多了,文化实际上主要包括器物(物质文化)、制度(制度文化)和观念(精神文化)三个方面,对于消防文化来说,器物层次包括消防工具,建筑特色,城市布局等有形的防火手段;制度层次包括法规范、惩罚措施、风俗习惯、政策措施等救火战术和戒火措施;观念层次包括:人事组织、地名渊源、习惯作法、逸闻故事等,这些观念和故事给人安全教育,达到潜移默化的科普效果。人们正是在这三层消防文化的熏陶中,获得充分的安全常识教育,融入当地的消防安全文化当中,避免大型火灾的发生。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 2014年初发生的独克宗大火,为什么失火的总是外地人?因为他们不懂当地的消防文化。 中国在消防技术上,总是被西方慢一拍,而中国的火灾问题并不比西方严重,关键问题是历史长河中沉淀的消防文化,弥补了消防技术的不足。我们不能大胆地宣传自己的消防文化,迷信于西方的灭火技术,岂不可惜? 照我看来,中国消防文化至少有七个方面的内容。对此,我们的消防博物馆基本没有涉及。 1. 地方灾难趋势(火灾形势) 2. 地方建筑文化(防火文化) 3. 地方民俗文化(戒火文化) 4. 地方法律制度(戒火文化) 5. 地方应急管理(救火文化) 6. 地方消防技术(救火文化) 7. 地方移民文化(戒火文化) 消防博物馆有一项重要的功能是体验,对此有地震体验和逃生体验。问题在于,为什么没有古代的火场体验呢?展览的大多数展品都是仿造的,为什么不多仿造几套让观众体验一下古人的灭火方式呢?火场行动为什么要穿号衣?为什么救火会要每年要“赛龙”?为什么要搞火神崇拜?这些文化上的东西,可以通过手动体验来解决。不幸的是,中国人自己敬拜的火神有哪几种?我看大多数人都搞不清我国多神崇拜体系当中的三套火神敬拜系统。祝融回禄一块拜,閼伯灵官保平安,这也是对我国古代消防文化稀里糊涂、认识不清的结果。 该馆为什么门可罗雀?我认为是没有特色。每一位访问者都有自己的预期,如果达不到他的预期,他就不会再来,也不会推荐别人再来了。为什么不能满足他们的预期?我想一条重要的理由是,每一个访问者都是不同的,他们来自全国各地,都希望在这里找到独特的东西, 比如重庆为何设立七星缸?温州为何怕火煨?杭州为何喊火烛?元大都为何多火巷?汉口为何要拜四官殿?长沙的火宫殿为何破落得只剩下臭豆腐小吃了?广州为何称火灾为“冇牙老虎”?商丘为何拜閼伯?山西为何多寒食?徽州民居为何“粉砖黛瓦马头墙“?北方民居为何多合院?苏州民居为何设备弄?上海民居为何称作石库门?袁州(宜春)为何多次开李渠?津门为何多会所?扬州为何多水仓?滕王阁为何多焚毁? 所有这些问题的答案,都有一段火灾历史和消防文化的沉淀,说白了,有一段动人的历史故事在背后。把其中的消防文化搞清楚了并传达给参观者,至少可以满足全中国一半以上人口对自己家乡的热爱和探秘心理。如果把博物馆的参观者吸引到可以办庙会的程度,国家投资可以得到回报,中国数千年来的戒火文化也可以得到继承和发扬了。坐拥丰厚的消防文化遗产却视而不见,该馆的设计思想是有问题的。 那么,如何吸引中国剩下的一半人口来博物馆呢?消防文化远远不止上述的表面上的地方文化,我们还有历史,还有外国,还有科技,还有法律,还有民俗。 比如汉代为何多望楼?曹操 /石勒为何禁寒食?唐代为何多狼烟?《唐律疏议》为何规定“见火起不告救”(要惩罚)?阿拉伯人的希腊火为何进中国,并改变中国的战场攻防态势?宋代的《营造法式》为何关注望火楼?南方民居的涂泥阻燃技术为何要在元代强调?朱元璋为何要“广积粮”?康熙为何大麻子?水龙的源头为何在埃及?英国的泵浦使用为什么有1000年的中断?阿拉伯的科技为何曾经很辉煌?丹麦为何花了350年从草屋顶改成瓦屋顶?德国为何30年更新一次消防法规?拿破仑为何要办军事消防?日本为何放弃拿破仑的做法?为何古代欧洲火场多梯子,而中国不需要?水龙是如何从西方传到东亚? 所有这些内容,背后的核心问题是:文明是如何演化,技术是如何进步的?他们都有消防文化的考量,以及背后的气候变化推手。 自从黄帝开始的 “节用水火”,中国曾经是消防文化异常丰富的国家,可是我们很少有人去认真思考古代的消防文化问题,也就失去了认识家乡地理,认识地方文化,认识国家历史,认识世界文明的好机会。 坐守丰富的文化遗产,可以选择的消防主题很多很多,为什么我们的消防博物馆只关心最没文化的西方技术呢?古董虽旧还是西方的技术,文化虽新却是古代的延续。这是我对现有的消防博物馆感到很惋惜的地方。 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博物馆没文化。
个人分类: 消防时评|81 次阅读|0 个评论
过小年,说灶神
热度 2 fpe 2015-2-13 05:59
过小年,说灶神 不知不觉,小年已过。小年对于我们消防工作者来说,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作为国家层面的火神崇拜早已消亡在历史长河中,作为家庭层面的火神崇拜,还在以“送灶神”的形式保留在民间民俗当中,这里我作为中国古代消防文化的发掘者和卫道士,说说中国古代的火神崇拜和灶神文化。 中国古代的火神有两种,一种是作为发明家发现火种和火耕方式的火神(燧人氏),另一种是作为天文学家的总结火历和指导农业生产的火神(祝融氏)。 在古代传说中,上古的 燧人氏 便是因 啄木鸟 的启发而得到火的;《尚书大传》云:“遂人为遂皇,伏羲为戏皇,神农为农皇也。遂人以火纪,火,太阳也。阳尊,故托遂皇于天。”远古时代以燧木取火的氏族,又称“燧明国”。《太平御览》卷八六九引《王子年拾遗记》:“申弥国去都万里。有燧明国,不识四时昼夜。其人不死,厌世则升天。国有火树,名燧木,屈盘万顷,云雾出于中间。折枝相钻,则火出矣。后世圣人变腥臊之味,游日月之外,以食救万物;乃至南垂。目此树表,有鸟若“号鸟”,以口啄树,粲然火出。圣人感焉,因取小枝以钻火,号燧人氏。”同书卷七八引《礼古文嘉》云:“燧人始钻木取火……遂天之意,故为燧人。”又有“燧人氏夏取枣杏之火”的传说 (见《艺文类聚》卷八七引《九州论》)。不过,燧人氏虽然发现火种的饮食功能,但还是不能和指导火耕生产的天文学家火正相比,因此后世鲜有祭拜活动。 最常见的火神是祝融。祝融一词,最早是官号,有时代表一个氏族,有时有特指一个人。最早担任火正的,叫做黎。因为行火政有功,被帝喾命之曰祝融。传说中的祝融是上古南方的一位火神,他的形态在《山海经 ·海外南经》属于人兽合体形,人面、兽身,骑着两条龙。根据《国语·郑语》中的“祝融亦能明显天地光明”, “祝”是持久,“融”是光明,永远光明 。 此时祝融因为发明火的照明功能而被人纪念。南岳衡山祝融峰敬拜的是作为光明神的火神。 图 1. 火神祝融(《山海经》中的光明天使形象) 因为农业生产需要观察天象,需要有人密切观察日月星辰来指导生产活动。古代的刀耕火种生产,缺乏工具(只有石刀),不能提水,所以仰赖放火烧荒,放火降雨,因此对气象条件非常关注。顾炎武认为 “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日知录》),是指当时的生产活动需要观察天象来指导,于是有一种职位,被称作“火正”,后世更多地当作是“火神”。其任务是“钦若昊天,敬授民时”。《国语》中提到,颛顼“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火正的任务是观察大火星的位置,司地等价于司土,也是后来的司徒,主要管理农事实践。南正的任务是观察日之南(即冬至或夏至点),这是农历(阴历或夏历)的关键节点,可能比火历的出现晚。两者同时出现,类似于当前的公历(大历、官历)与阴历(小历、民历)并行,大历是朝廷正朔,小历是民间农书。这表明,人们不仅观察大火,还观察“历象日月星辰”来纪时。南正只有一位,后世称为羲和;火正是职位,历代有代表。第一任火正是“黎“,火正的最大任务,是确定火耕农业的生产节点(授时)。郑和下西洋之时,负责观察天文气象,指导航船路线的专业领航人士,叫做“火长”,是古代天文学的一个分支,也是火正的流传与变体。后世称为祝融夫人、火德真君的,都是敬拜作为火正的火神。 据《山海经》的说法,“颛顼生老童,老童生重及黎。黎因平共工之乱不力,被诛于帝喾高辛氏。其弟吴回为之后,复居火正为祝融(祝融为火正别号)。吴回生陆终”,两者合起来称为 “回禄”,是火灾之神。到底是什么坏事让他们背上恶名,史书没有记载他们的劣迹,但火正的职务因此而中断了一段时间。吴回在黎被颛顼杀死之后,复居火正为“祝融”,这时祝融就是官职。因为世袭,祝融家族便以官为氏,首任祝融也被祭祀为神。祝融氏因为行火而被尊为南方之神,也就被认定是楚国的远祖了。祝融还有一些其他的叫法:朱明、朱冥、鬻 熊、陆终、东明、东蒙等,都是一个部落内部继承祝融称号的一些人。 《国语 ·周语上》:“昔夏之兴也,融降于崇山,其亡也,回禄信於耹隧” 。韦昭注:回禄,火神,再宿为信。从此之后, 用火作工具的祝融成为火神,而失火的回禄则指代火灾之神 。《左传·昭公十八年》:“郊人助祝史除於国北,禳火于玄冥 ,回禄 。” 杜预注:玄冥,水神;回禄 ,火神。“尧复育重黎 之后 , 不忘旧者 , 使复典之 ,以至於夏商”,结果是高辛氏族的閼伯,为陶唐氏火正;相土因之。《汉书·五行志上》:“ 帝喾则有祝融 ,尧时有阏伯 ,民赖其德,死则以为火祖,配祭火星。”清 翟灏 《通俗编·神鬼》:“今恒言,犹独於火神称祖。“据《禅林象器笺》记载:「火德星君,为炎帝神农氏之灵,祀之为火神,以禳火灾。」这里的“火德星君”,应该是荧惑,或太阳系的行星(火星,Mars),而不是天蝎座的恒星大火星。所以,閼伯和吴回陆终一样,都是以火正的出身,以禳火的功用,而被人祭祀配享。他们所代表的,其实是火神的破坏功能,是破坏之神,或安全的保护神。 图 2. 河南商丘火神庙閼伯台的閼伯形象。 根据司马迁的说法, “故重黎氏 世序天地 。 其在周 ,程伯休甫其后也。当宣王时,官失其守而为司马氏”。 (《史记自序》)也就是说,姓司马的家族本来就是火正之后,从天文学家改行作史官了。农业生产对天时的依赖随着工具(深耕和提水工具)的广泛采用而降低,所以司马迁的祖先被迫改行。 最后说一说灶神,过去古代在国家层面是是祭拜火神(农业生产之神),在家庭则是以祭拜灶神的形式庆祝丰收(因为火神象征着风调雨顺和丰收季节)。灶神又称灶君、灶王,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司饮食之神,晋代以后则列为督察人间善恶的司命之神。自人类火食以后,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灶就逐渐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崇拜灶神也就成为诸多拜神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了。故《礼记 ·祭法》中“王为群姓立七祀”,其中有一祀为“灶”,而庶士、庶人立一祀,“或立户,或立灶”。有古书上说祝融是灶神,许慎《五经异义》曰:“顼氏有子曰黎,为祝融火正也,祀以为灶神。《淮南子·汜论》曰:“炎帝于火,而死为灶。”高诱注曰:“炎帝神农,以火德王天下,死托祀于灶神。”《左传·昭公十七年》“炎帝氏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凡是崇拜火的氏族,便奉炎帝为神,皆以火神为灶神,所以灶神是火神的家庭化和民俗化。 另一种说法是以灶神为先炊。《史记 ·封禅书》有“先炊之属”语,唐张守节“正义”曰;“先炊,古炊母神也。”《礼记·礼器》曰:“燔柴于奥,夫奥者,老妇之祭也。盛于盆,尊于瓶。”注曰:“其神则先炊也,故谓之老妇。惟盛食于盆,盛酒于瓶,卑贱之祭耳。虽卑贱而必祭之者,以其有功于饮食,故报之也。”其性别,最初是女性,后来是男性,还有了妻子。许慎《五经异义》称灶神姓苏名吉利。《艺文类聚》卷八十和《后汉书·阴识传》注引《杂五行书》曰:“灶君名禅,字子郭,衣黄衣”;许慎《五经异义》云:“灶神妇姓王,名抟颊。”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卷十四云:灶神“夫人字卿忌,有六女,皆名察(一作‘祭’)冾。”《太上感应篇》注引《传》曰:“灶神状如美人貌,有六女,即六癸玉女也。”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卷十四则曰:“灶神名隗,……又姓张名单,字子郭。……一曰灶神名壤子也。”《庄子·达生篇》司马彪注称“灶神著赤衣,状如美女”。 图3,灶神年画。 灶神的职责,最初以为管人间之饮食(类似于国家层面的火神崇拜,是为了庆丰收,祝好运),其后则称其代天监察人间善恶,按时向天帝上报。《太平御览》卷一百八十六引《淮南万毕术》曰: “灶神晦日归天,白人罪。”葛洪《抱朴子内篇·微旨》曰:“又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状。大者夺纪,纪者,三百日也。小者夺算,算者,三日也。”因此,至迟从魏晋起,人们即认为灶神负有代天监察人间善恶的使命,有给人祸福的大权,故皆谨慎祀之。其后,《太上感应篇》注引《传》曰:“灶之为神,号曰司命,司人一家良贱之命。过无隐露,纤悉皆言。……月晦日诣天曹白人罪,大者夺纪,小者夺算。一云:灶有三十六神,能转祸为福,除死定生,驱逐妖邪,迁官益禄。”据此,灶神竟成为掌管人间祸福生死的大神了。 灶神还有一个别名,叫做伏龙,意思是龙星蛰伏(看不见),这代表了灶神的火正背景,也就是说,灶神也是由火正发展起来的。 代表用火生产的火神、代表火灾损失的火神和代表家庭丰收的火神,他们的作用和区别,见下表所示。 火神(火正) 火神(火灾) 灶神 星座 大火星(又叫辰星,商星,龙星,是天蝎座恒星) 荧惑(作为太阳系行星的火星) 东方青龙(龙星) 名称 祝融(火德真君) 火德星君,回禄 灶神(祝融) 源头 火正(炎帝)祝融氏 炎帝神农氏 火正祝融氏 目的 以保丰收 以禳火灾 言好事,防多嘴 仪式 农历 6月23日祭祀,木业防火人士主持 农历 12月24日祭灶,名曰“送灶上天” 火神敬拜,曾经是中国古代生产实践的一部分(火耕文明下的生产方式之一),也是古代戒火文化的一部分( 行而责之谓之戒 ),因为气候的变化和生产方式的远去而逐步消亡。今天,中国境内很多的火神庙,敬拜的是哪一家火神都搞不清,我们已经忘掉了它的庆丰和戒火意味,只剩下小吃和庙会了,提出防救戒文化的荀悦在地下有知,岂不伤心难过?今天我们的灶神文化,人们也忘掉了灶神的庆丰收保平安之功能,只剩下“言好事,多巴结”的丑陋民俗。最近,福州的火神庙被完全拆除,因为诞生于宋代 1033年的火神庙不算文物。文化,文化,因文(变化)而化(适应),我们不认识“文”了,也就忘掉“化”了。重新认识古代的消防文化,还需要从气候变化和文明演化来入手认识。遂有此文。 附录:本文所谈的火神,还不包括道教体系的火神,王灵官是道教的护法镇山神将,也叫华光元帅,又叫五显灵官。到了宋代,又出现了一位「火车王灵官」,当代镇守道观山门的灵官一般就指这位王灵官。道教王灵官与祝融相距太远,就没有庆丰之意,纯粹是道教胡思乱想的结果,不能代表中国的传统文化。
个人分类: 消防以外|3911 次阅读|6 个评论
悼庞朴
fpe 2015-1-17 12:31
悼庞朴 在过去两年逝去的93位大师中间,我惊讶地发现,庞朴先生去了。我最佩服的当代学人是庞朴先生。乔帮主说,他最希望与苏格拉底对话,我辈浅薄,能够和庞朴先生对话就是我的理想了,因为在我心目中,他是一座丰碑,开辟了消防文化的文化巨匠,他给我们消防人留下的巨额遗产,就是“火历三探”(探求远古刀耕火种时代历法的三篇文章),让我有机会认识中国消防文化的源头。将来有机会写书,一定奉庞先生为教主,作弘扬消防文化的文章,学庞先生博学深思的研究,发掘中国文化的秘密。 我是在研究寒食节的源头的过程中,发现庞先生的研究的。作为消防人,我研究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本来已经很不务正业了,庞先生研究火历,更是哲学研究者不务正业的研究。可是庞先生在文革期间,“十年望星空”,一不小心,发现了古人观察天象,指引农时生产的秘密。“参商不相见”,不仅是地方文化的问题,还有天文学的奥秘与背景。“飞龙在天”,就是东方的天空发现龙星的存在,意味着春天来了。这些散见于中国文化的历法知识,被庞先生妙手点拨,原来还真的是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庞先生发现这些还真都是机遇,由于十年浩劫,他被下放农村,每天除了数星星,根本作不了研究。可是那时候没有大气污染,所以肉眼也能做研究,于是有庞先生开创的“天文考古学”研究。火历的最佳时代(即符合现有证据的最合理的天文条件),是公元前2800年,这样庞先生的眼光早已超越了尧舜禹和黄帝。古人用太阳定每日的晨昏,月亮定每月的朔望,火星(辰星)定一年的收种,“三辰”之说,被庞先生解释得相当的巧妙,我想我辈只有发扬庞先生理论的机会,再也没有像庞先生那样开创的功力了,所以要借庞先生之死,表达晚辈的敬仰之情。 将心比心,庞先生总是通过对比古人的思路,来认识现代残存的火历文化,最著名的一项遗产,就是古代的春节,汉唐的寒食节,宋明的清明节。古人虽然没有什么测量手段,但冬至日是一年当中白昼最短的一天,是不会忽视的。因此冬至之后的105日,是寒食节,是日,需要禁火祭祀,等候第二天放火(“出火”)生产周期之开端。第二天,在部落首领的带领下,举火烧荒,刀耕火耨,就是古代先民的火耕文化。有趣的是,古人出火大约是阴历三月三(上巳节,与寒食和清明相近),入火大约是阴历九月九(重阳节)。英国有一座小镇,其宵禁钟敲响的时间,是米迦勒节(阳历9月30日)到Lady’s 节(阳历3月21日),与中国古代的冬季禁火周期大致相仿,这说明文化是一种社会对外界刺激的一种适应,中外都是相通的。庞先生把中国的火历与印度的火历相比,发现它们也是相通的,虽然参考点(恒星)是不一样的,目的和过程是相同的。 庞先生在开创火历之说时,一个经常性的假设或前提是“疏阔”,也就是说,不能用现代知识来解释古代的实践,因为古人的知识结构是有限的,只能用最基本的现象和最需要的生产知识来认识古代的历法问题,其实这就是作科学的合理假设。任何理论都是建筑在一定的假设之上,如果假设合理,推论必然可信。如果假设是从核心公理出发,推导过程必然可靠。一个好的操作系统,全看Kernel是否管用。所以,大师发现公理,晚辈应用公理做推论,这是作研究的常态,也是作研究的技巧。 我常常想,为什么中国人作不出宏观大历史?比如,戴蒙德的《Guns,Germs and Steel》就是最典型的大历史。不错,黄仁宇写了《中国大历史》,不过是在国外写的。庞先生的思想还有很多发挥的余地,但他仅仅是写作这三篇文章,就把兴趣转往儒学研究去了。在惋惜之余,我常常想,是否该补上些什么?为什么不能把火历对中国文化的贡献更深入地研究一番。我最想知道的是,中国文化的所有源头是否都和远古中国社会的刀耕火种的火耕经济过于发达有关?比如祭祖文化,儒家的人祸论,法家的问责制,道家的玄幻说,阴阳家的风水理论,似乎在刀耕火种经济下都有萌芽。去年北京一声令下,换来短暂的APEC蓝天白云,和古代的禁火令有什么不同?1421年的一场故宫三大殿大火,居然会改变郑和下西洋之路 与中国科技发展的历史轨迹。如今,庞先生已经不可能回答我的疑问了,只能自己摸索前进了,文化迢迢其绵延兮,谁知吾心?长路漫漫其修远兮,吾谁与归?
个人分类: 消防以外|2684 次阅读|0 个评论
冷相气候说高温 --- 当前高温的气候贡献
fpe 2014-7-22 02:52
冷相气候说高温 --- 说说 当前 的 高温 最近国内气温一片标红,这时候我再说目前是冷相气候,肯定有人说我是白痴。问题在于,目前的高温是由于空气缺乏流动性造成,这是国内多雾霾(大气层清污能力降低),也是国内多高温天气(因为水蒸汽缺乏流动性)的原因,所以我得到的结论还是冷相气候。 自从 1998 年全球测得最高温度以来,世界环境发生全球变暖还是变冷一直争论不休。我是坚定的反对全球变暖学说的人,关键在于,我知道全球水蒸汽对于环境温度的条件作用非常巨大,远远超过环保工作者戈尔之流的想象力,环境的二氧化碳是在增加,可是 60 年下来,不过从 350 ppm 增加到 400ppm ,这一点差距,对于大气层环境当中的水汽而言不值一提。 举几个例子,中国的高温城市,不在于位置,比如广州和三亚,因为多风多流动性,从来不会产生高温。而中国的几大火炉,不论是民国时期的三大火炉: 重庆 、 武汉 、 南京 ;还是解放后的四大火炉: 重庆 、 武汉 、 南京 、 长沙 / 南昌 。第四把交椅到底是长沙还是南昌, 仍然未定。两者都是古代的云梦泽地区,都深受水源湿度的困扰,所以都会有水蒸气吸收阳光过度的困境,因此都有发展成火炉的潜力。人教版地理教材采用南昌,大概编者有一位南昌人,对家乡气候不胜苦恼。还有一种说法是,中国有七大火炉: 重庆 、 武汉 、 南京 、 长沙 、 杭州 、 南昌 、 福州 。这样,火炉潜力股都上榜了,谁也别争了。 请注意这份七大火炉的名单,它们上榜的重要条件是因为靠近水源、环境湿气大,大气层所有气体当中,氧气和氮气对阳光是透明的,根本吸收不了热量。能够吸热的,就只有水汽和二氧化碳。所以,湿气大的地方,必然温度高,这是物理学当中的选择性辐射吸收原理。那么,为什么我们平时感受不到高温呢?因为水边空气也经常多(蒸发)流动,所以对流换热把水蒸汽的吸热效果降低,于是正常气象条件下,我们在这些城市感受不到极端气温。 问题在于,气候是有周期的, 60 年的气候周期, 30 年暖相, 30 年冷相。暖相多大风,冷相多雾霾。多雾霾的时段,也是缺乏流动性的时段,也是很容易产生气象高温的时段。为什么这样说呢?历史上有一些案例。比如重庆火炉的称号,最早是南宋诗人范成大发现的,成大於淳熙丁酉( 1177 年),自四川制置使召还。取水程赴临安,因随日记所阅历,作一本小书,即其还乡游记《吴船录》,其中记载了对重庆的印象, “ 乃在一大磐石上,盛夏无水土气,毒热如炉炭燔灼 ” 。这说明当时的气候是极其炎热的,范成大坐船出川,无处可逃,更是暑热难当。可是就在公元 1178 年冬天,北方寒流把福州的荔枝一夜之间全部冻死(国史3000年,这样的寒潮只发生过2次),所以竺可桢据此推断,当时是典型的冷相气候。 浙江人袁采在他的《袁氏世范》中,对防火问题千叮咛万嘱咐,显然都是对付冷相火灾的点火问题。因此,环境高温未必是暖相的标准,有时恰恰相反,这是冷相气候高峰年的标志,也意味着雾霾危机的高峰时段,因为大气层缺乏流动性。 上述七大火炉,也把中国所有城市当中最受到火灾困扰的城市一网打尽。说起火灾历史和消防文化,杭州第一(因为做过首都,多水多风,因此暖相冷相气候都会产生大火);福州第二(因为雁荡山开发晚,木材多,价格低,所以木制建筑多,燃料负荷高,导致城市火灾多);第三第四是武汉或重庆,两者的共同特征是三江汇聚之地的移民城市,交通发达,意味着木材廉价,所以城市的燃料密度高,火场负荷大,历史火灾多。由于历史发展原因,可能开发早的武汉三镇在火灾记录上更胜一筹。但是重庆多山,由于火灾蔓延的壕沟 Trench 效应,所以重庆发生的城市大火更惨烈一些。消防文化的最后三名是长沙、南昌和南京。长沙的湿度,曾经让贾谊早夭,不是吓死,就是瘴疠。南昌的湿度,让始建于 653 年的滕王阁至今重建 28 次,其中大约有一半是因为火灾。南京的湿度,我就不说了,那是我家乡。南京的火灾,主要在南北朝时期,每 30 年来一次大火,比动物的迁徙还要准时。自从朱元璋开建明故宫,已经填掉一大片湖面水域,否则六朝古都还要潮湿闷热。 戴蒙德认为,地理条件决定一切,在这里,他没有意识到地理条件需要和气候变化相结合,才会产生各种自然灾害,而人类社会应对这些自然灾害的过程,就会形成我们的文化。中国古代是没有文化这个概念的,这个概念和消防一样,又是日本人,借用《周易 · 贲 b ì卦》:“彖曰:贲, ……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给日本人,也给中国人,引入了西方的文化观念。其实我们的老祖先,早就认识到了,天文变化,会带来 “ 时变 ” ;应对 “ 时变 ” ,会导致文化。笔者最近所关注的,就是当地的地理条件,是如何通过响应气候的变化,产生相应的地方文化,当然,我只关心消防文化,就是人们的关于火灾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当地的水源供给,是导致当地消防文化的重要线索。一切的人类文明,都离不开水源啊,所以我的发现似乎永远正确,不值一提。发现水源重要,当然不值得研究;发现水源对消防文化的重要性,似乎还没有人从事过这方面的研究。姑且从之。 昨日新闻: 7 月 19 日,山西太原一游泳场游客爆满,犹如“下饺子”。当日,中央气象台发布高温黄色预警:华北中东部、黄淮、江淮、江汉中东部、江南大部,以及山西南部、陕西关中地区、广东东北部、重庆、新疆北部及吐鲁番盆地等地有 35 ℃以上的高温天气,局部地区可达 40 ℃。中新社发 武俊杰 摄     中新网 7 月 20 日电 中央气象台 7 月 20 日 18 时继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预计明天白天,华北中南部、黄淮、陕西关中地区、江淮、江汉、江南、华南北部、四川东部、重庆以及新疆大部等地有 35 ℃以上的高温天气;其中,河北东南部、山东大部、河南大部、陕西关中地区、安徽东部和北部、江苏西北部、浙江北部、福建中部、江西大部、湖南东部、重庆中北部以及新疆北部和吐鲁番盆地等地的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可达 37 ~ 39 ℃,局地可达 40 ℃。   防御指南: 1 、尽量避免午后高温时段的户外活动,对老、弱、病、幼人群提供防暑降温指导,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2 、有关部门应注意防范因用电量过高,电线、变压器等电力设备负载大而引发火灾; 3 、户外或者高温条件下的作业人员应当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4 、注意作息时间,保证睡眠,必要时准备一些常用的防暑降温药品; 5 、媒体应加强防暑降温保健知识的宣传,各相关部门落实防暑降温保障措施。
个人分类: 消防时评|4590 次阅读|0 个评论
也说南方和北方 -- 从消防文化看南北差异
热度 4 fpe 2014-5-15 07:12
也说南方和北方 -- 从消防文化看南北差异 最近,《科学》杂志发表一项有趣的研究,把中国南北文化的差异,归结为小麦与水稻的种植文化带来,或为一家之言。笔者也关注到南北文化问题,把南北中国人的文化差异归结为消防文化的差异,也可以说得通。 1988 年,是厄尔尼诺高峰年,中国发生了 42 次乡镇大火,其规模不低于去年湖南 靖州 发生的村寨大火。把这些大火的发生地点稍作分析,立刻发现他们几乎全部位于南方,也就是说,南方面临更多的火灾问题。火灾及其火政管理,以及内在的应急管理文化,也会深入影响我们的南北文化差异。 图1.中国地理条件的差异,导致消防文化的不同,带来南北的文化差异。 那么,南方人为何更需要合作,结果导致缺乏创造力? 第一, 由于气候温暖(其实应该是气候变冷的大趋势,导致南方更适宜人类居住),所以南方建筑密集,相互之间防火间距比较小。所以,同样的火灾,南方更容易失控蔓延。最典型的例子是徽州建筑文化,徽州的地皮拥挤到设置防火巷的间距都没有,只好靠防火墙(马头墙、风火墙)来防火。 第二, 南方建筑以木材为主(我是指历史上,不是现在的水泥阁楼),这是因为木材生长迅速,价格便宜。而南方的气候潮湿,潮湿是木材防火的利器。一旦气候变化,木材失去了潮湿的环境,所以很容易着火。中国历史上的 735 次城市大火中,五分之一发生在浙江,包括发生在杭州的 71 次大火。 第三, 我国历朝政府对民间的火灾问题是撒手不管的,所以有北宋的五甲制,南宋的十甲制,明代的火甲制,清代的水龙会和救火会。这些互助组织主要在南方(北方只有天津和北京影响大一点),人们长期受到地方自治的熏陶,所以有“南方自治互保”的文化现象出现。 第四, 中国古代的火政管理,来源于刀耕火种的生产措施。刀耕火种的关键是气象条件要配合,于是给我们带来了尊老的文化(老人更有经验懂气象)和严酷的惩罚制度。在火灾面前,南方问题更多,惩罚措施也更多,《治浙成规》和《防火十一条》等消防文献,无一不是靠人口管理来对付火灾,于是南方的个性和创造力,也被年复一年的防火措施给压抑了。唐代禁夜不禁火(为了治安),宋代禁火不禁夜(为了消防),这是简单的管理措施,深深地抑制了人民的创造力。南方火灾问题多,所以受到的影响更大一点。 第五, 南方是海洋性气候,容易受到大风、大雨、水灾、火灾的影响,即对气候变化的抵抗力比较小,所以需要人们相互帮助。 说到底,文化差异,是建立在地理条件基础上的,由于气候周期性变化带来的应急挑战,经过长期的应对措施(合作和技术进步)而形成的地方文化所造成。种植文化的差异固然会造成思维习惯的不同,历史上的消防文化差异,也是导致人们面对自然灾害时的发生不同反应的背景原因。两者都是地理条件加气候变化造成,没有什么本质性的差异。中国之所以成为一个伟大的国家,就是存在这种地域差异和文化多样性,才能够在自然灾害面前获得更大的生存概率。这也是我们的新闻当中,“到处有水旱,年年会丰收”的秘密。多样化,才会带来生存和成功。
个人分类: 消防时评|7425 次阅读|6 个评论
为何中国消防不让百姓参与?
热度 11 fpe 2014-1-20 06:14
为何中国消防不让百姓参与? 最近发生的独克宗大火,令我听说了一个新名词:失火罪,让我大吃一惊。如果让失火者问责,那么消防干啥去了。 消防工作者的宗旨或目标,就是在有人失火的前提下,保证火灾不会失控。 如果拿失火者问罪,显然是有关方面希望 “ 不折腾 ” ,这就是我所说的 “ 中国古代无消防 ” 的典型作法。凡事拿当事人来糊弄,不反思制度的问题,就是 “ 失火罪 ” 的出发点,老实说,我从未听说过失火罪(除了林区或井下某些时段的失火,是绝对需要控制的,这是特例),更没有听说过被判刑的,可见东西方的文化差异。 在西方的法律体系下,如果我是当事人,立即控告该安全产品的测试审批机构(在美国这是 UL 公司的责任)不作为,没有把好关;其次控告产品的生产商忽视风险;第三控告产品的经销商没有提醒我风险,当然,我需要从保险公司拿到赔偿,因为他给不负责任的产品投保了。反正我是从市场上购买的安全产品,你们应当负责,而不是作为使用者的我。我向地方政府交了税,他们的消防部门才是我们安全的最后保障,怎么把责任推到我身上呢 ? 这里再举一个例子:有人抱怨中国消防不让百姓参与,理由是有可能带来安全问题。为了安全,中国消防是不让民众参与的。这一特征在世界上是很少见的,其他国家的消防都分成职业消防和义勇消防两部分,允许部分百姓以义勇消防的形式参与救火。 从历史经验上看来,在元代之前的任何灭火行动,基本是排斥民办消防的。除了公元 1210 年发生的温州厢界义社参与救火之外,几乎看不到百姓自发有组织的救火行为。元代有选择地组织百姓救火,近似于保甲制度。明代保甲制度,官方基本不管,各级官员借助保甲制对百姓税收太狠,百姓意见很大。清朝乡镇自治,所以在消防领域最靠近西方( “ 地方自救 ” )。比如,乾隆八年 (1743 年 ) ,湖南巡抚蒋薄指示 各州县组织救火义役,专门负责扑救火灾。这 些救火义役都要登记造册 , 上报官府,由官 府每年发给一定的银两。乾隆二十一年 (1756 年 ) ,湖南官府颁布的《救火事宜》规定,所 有救火义役均需穿戴号衣,其式样为白布缝 制的马褂,红布镶边 , 前后各绘置一圆图,在 圆图内书写某县民壮。根据他们在火场上的 表现 , 事后分别奖罚。救火义役都有明确分 工,并配备各种灭火器具,以便在救火时各 执其器。民国时,政府能力有限,官办民办两不误。解放之后,民办全面解体,只剩下官办了。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中国的官办消防不能容忍民办消防?理由可能如下: 1. 公元 3 世纪,罗马皇帝的意见很有一定的代表性,民众不能有组织,有组织就有叛乱的风险;宋代军巡铺都办到大臣的家里,这是防火么?防造反也。宋代对于民办组织防范甚严。 2. 明代的税制很有问题,各种苛捐杂税都是摊派的百姓的头上,加上各级的巧立名目,所以杭州的火甲需要暴动( 1580 年),抗税抗捐抗摊派,所以这是制度和管理问题。 事实上,政府办消防,过手环节多,金钱效率低,容易搞腐败,百姓难满意,这是明代杭州火甲暴动的原因之一,也是苏轼对军巡铺的不满原因。 3. 管理问题,康熙初年,刘兆麟担任闽浙总督期( 1669 年)间,深 感 “ 省会 ( 杭州 ) 人烟稠密,每多失火之虞,向缘救护无方,常致难于扑灭。 ” 于是,责令都司佥书萧鼎从城守营中挑选四十名强壮、轻捷的兵丁,进行操练,以供 救火之用。救火兵丁每人配发号衣一件,背缝白布一块,上书 “ 杭协营救火兵丁某人 ” ,文字必须粗大明显,并盖有该协的印记,每一救火兵丁还有蓝布盔衬一顶。 配备专门的制服,主要是为了防止火场中,有人假冒救火兵丁,闯入民宅偷盗财物。 也就是说,中国历史上历来担心火场的打砸抢行为(中国人的文化特色?为什么神州到处存在打砸抢?这个话题太深远,免提。),所以宋代也好,清代也好,都害怕老百姓参与消防。只有那些管不着的地方(如温州),才会有厢界(街坊)义社的存在。 4. 解放以后,消防设备大发展,民办消防的经济实力不足,购得起,却养不起专业的设备,因此官办民办的差距越来越大,导致民办消防完全的退出。在当时反对封建会道门,动辄批斗民间乡绅的氛围下,谁敢出头办消防?乡绅制度的解体,是国进民退,民间自救能力大倒退的根本原因。 表 1. 我国历代消防的名目。 消防从业人员 消防组织 远古 火正,火师 周代 司烜 , 司爟 ,宫正 汉代 别火 ,夜士 执金吾 唐代 金吾卫 武侯铺 宋代 铺兵, 厢使 军巡铺,防隅军,潜火队,水铺,义社 元代 丁壮 总管府, 遮荫哨所 明代 铺头、火夫、总甲 冷铺,红铺卫舍 清代 救火兵丁 火班,水会,救火会, 挠钩会 民国 火夫 救火会,消防警察 那么,民办消防为何要经常恢复呢?冷相气候条件,导致燃料干燥,水源紧张,容易失火,需要自救。清代各地的水龙会、救火会、挠钩会、水会等,都是民办的,而且顺应气候变化的节拍而创办,是气候变化的结果。从中我们可以体会的气候变化的威力。 如果政府包办,那么政府也需要对所有的火场损失负责(这是独克宗大火之后产生诸多争议的秘密),任何政府都会因此而破产,这是美国联邦政府不敢碰消防的秘密。 地方政府熟悉地方,因此对金钱和资源的使用最有效率,这是中国当前消防或防灾制度的最大困境。官办消防难以针对气候变化做出及时的响应,而民办消防则可以及时调整,有较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因此是补偿官办消防的有力补充。 中国目前的民办消防还没有起色,很关键的一条是价格扭曲(官办消防也没有美国消防的公务员身份,靠潜规则和剥削地方来维持待遇。这种局面造成没有法定剥削能力的民办消防难以为继。一个以人为本的政府,消防应当是公务员的一部分,否则他们会依靠剥削地方作为生活保障,比如深圳舞王大火带来的消防真相。 我国历代消防制度都是这样设计的,让他们在公务员体制之外向老百姓收取额外的报酬,即吴思所谓的潜规则或血酬律。 如果出事就拿他们问责,这样作对消防工作也是不负责任的,也是典型的国家管理不作为。消防是一种比较专业的活儿,没有一定的待遇,留不住专业的人才。美国小镇,除了镇长,消防队长的待遇最高,难道是因为美国人的生命更值钱? 我们把消防工作的待遇压得很低,然后指望他们战胜气候的挑战,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保障古镇安全的办法不是没有,而是在官方或者民众预期的代价之内的方法没有。 看不见危险,贬低消防的作用,是导致消防不灵的关键。),保险制度的问题(保险把生命价格定低了,就是致伤不如致死的秘密,也是那个因车祸而杀人的动机。)以及垄断消防的技术壁垒(目前所有的培训资源在哪里?)。 独克宗大火带来的一个重要的议题是,如何让民办消防在气候变冷期间,承担起部分的责任,成为反应更快,管理灵活,服务乡梓,造福邻居的社会中坚力量和救灾队伍?面对类似独克宗古城的消防问题,官办消防几乎是束手无策,因为他们是外来的,很难融入当地的消防文化。 只有让当地人自己组织,自己保家守土,才是解决社区安全问题的最经济有效的选择。当官办消防无法承保所有的火灾责任之时,就是民办消防的参与之时。我们拭目以待。
个人分类: 消防时评|5973 次阅读|30 个评论
另眼看狄青之死 ---- 说说宋代的火灾文化
热度 4 fpe 2014-1-17 10:37
另眼看狄青之死 ---- 说说宋代的火灾文化 昨天,央视百家讲坛正在说的是《狄青之死》,狄青死于宋代的文官制度,死于全社会对禁军(包括消防队员的军巡铺)的轻视和敌视氛围,即使到今天,重文轻武还是中国的主流文化。我碰巧在《中国消防通史》和《中国火灾大典》中看到这个话题,立即看出了当时的冷相气候氛围。这里说说我的依据。 宋人魏泰的《东轩笔录》就记载了北宋名将狄青因半夜烧纸祭祀而被贬谪至陈州的经过:“京师火禁甚严,将夜分,即灭烛。故士庶家凡有醮祭者,必先白厢使,以其焚楮币在中夕之后也。至和、嘉祐之间,狄武襄为枢密使,一夕夜醮,而勾当人偶失告报厢使,中夕骤有火光,探子驰白厢主,又报开封知府。比厢主、判府到宅,则火灭久矣。翌日,都下盛传狄枢密家夜有光怪烛天者,时刘敞为知制诰,闻之,语权开封府王素曰:‘昔朱全忠居午溝,夜有光怪出屋,邻里谓失火而往救,则无之,今日之异得无类此乎 ? ’此语传于缙绅间,狄不自安,遽乞陈州,遂薨于镇,而夜醮之事,竟无人为辨之者。” 想想狄青也不冤枉,在这个冷相气候的火灾高发期没有禁火,承担了很大的安全隐患。碰巧这件事与朱全忠的例子类似,导致谣言广传,所以导致了狄青被贬被问责的悲剧。问题在于,很多人可能看不出来为什么他会被厢使(派出所长)看到?多问几个为什么,我们就明白宋代的消防文化了。 为什么狄青夜谯会被看到?第一,这说明唐代的市坊制已经解体。唐代人都是圈养,开市闭市,都是击鼓为号。所以唐代没有什么望火楼的问题,因为什么也看不到,都在大院内哪,既防火也防盗。所以唐代禁夜,却不禁火。宋代无法禁夜,只好禁火,这是建筑文化不同带来的不同管理效果。第二,这说明当时有专人负责夜间观察,这些观察使(探子),是禁军的底层,白天睡大觉,晚上要守夜,看到有火光,立即把火报(军巡铺的很重要一部分,是马匹。宋代缺少马,可是军巡铺必须备马,因为领导(厢主,居委会主任)要睡被窝,需要及时报告。第三,当时有夜谯的习惯,但是狄青过午夜动火没报告,因此有劳厢主(居委会主任)、判府(地方法院院长)从暖被窝爬起来,影响很大。 那么,为啥京师火禁甚严?因为这是冷相气候的高峰年。狄青夜谯的发生年代,是 1056 年, 3 年后,周湛在襄州,叶康直在湖北兴化,陈希亮在鄂州(武汉),都需要办消防,这说明当时的冷相气候是相当明显的。其中,周湛在襄州办阻火,而叶康直和陈希亮都是办防火,当时是冷相气候,需要后者,不需要前者,结果周湛虽然拆了 1500 道墙,结果被告扰民,免职回家,不久即死,给我们留下了防火致死的独一案例。冷相气候火灾多,一个人可能看法有差异,如果同时代的人都采取冷相应对措施,只有他采取暖相应对措施,当然是扰民了。其实他没有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属于过度执法,免职也是应该的。那么火禁到底算冷相措施还是暖相措施?冷相,禁火停水消防队,是冷相气候防火的三大法宝。 如果前推 60 年(一个气候周期),我们会发现陈希夷(陈抟老祖)的 “ 慎火停水 ” 的防火办法(冷相应对措施),后推 60 年和 120 年,我们会发现福州的荔枝被冻死的两次寒潮,分别发生在 1110 和 1178 年。宋代的气候变化是相当可靠的。所以,狄青夜谯发生在一个冷相气候周期,是因为气候问题导致防火形势紧张,缺乏防火意识的狄青,因为家人的失误被耽误了。 那么,狄青之死的背景是朱温失火事件,那是什么样的气候背景呢?朱全忠出生在 852 年的宋州砀山午沟里(今安徽砀山)。假如柳宗元被火灾骚扰的元和年间 810 年是冷相气候高峰年,那么 870 年也应该是冷相气候高峰年。该年附近中国倒是没有什么防火记录,不过英国历史上第一次宵禁记录(夜间火禁),发生在公元 872 年的牛津地区。也就是说,英国发生的冷相防火应对措施,可以证明朱全忠失火的时代,是冷相火灾高峰年,所以他的邻居也就高度紧张,看到火光就会过敏,这是冷相气候带来严重防火形势的结果。狄青夜谯与朱全忠失火,大约相差 180 年,整整三个气候周期。原来两者的气侯氛围和防火形势是相同相通的,只不过朱温成王,狄青变寇而已。气候影响,略见一斑。
个人分类: 消防析灾|6886 次阅读|9 个评论
另眼看独克宗古城大火
热度 9 fpe 2014-1-13 08:08
另眼看独克宗古城大火 如何认识社区大火? 2014 年 1 月 11 日凌晨 1 点 30 分左右,香格里拉古城四方街发生火灾。最新的说法是 房屋为土木结构街道狭窄; 独克宗古城地势相对较高; 天气寒冷消防栓不能供水; 降水稀少天干物燥风又大。 第一条按照火灾动力学来解释,由于建筑的土木结构,所以风干了水分,是纯燃料,燃烧起来温度高,这是所有古建筑的内在缺陷,即燃料负荷高,点火容易。 街道狭窄会导致送水不方便,不过这很容易通过加长水管来解决。公元 1672 年荷兰人范德克发明消防水管,街道狭窄就从来不是灭火的主要问题了。 第二条,古城相对位置高,因此供水不便,这是消防水系统设计的内在缺陷,却不是很大的问题。只要把水库 / 蓄水池的水平面位置高于该城的任意点,就足以保证消防泵浦启动了。另外古城位置高,对于火灾蔓延来说是不利的,因为向上蔓延容易,向下蔓延困难,这是因为浮力向上。(即周易的说法 “ 火性炎上 ” )。不过,古城位置高,会有过山风,风大会加速蔓延,这是不利因素; 第三条,天气寒冷,消防栓不能供水,这应该不是问题,因为美国绝大多部分地区都是干式消防栓(我想中国也一样,尤其是高海拔地区太冷,只能用干式),因此不存在危险,因为主要水管是埋于地下数尺深,应该不会受到天气的干扰。当然,有一种可能性,当初的设计参数不足,导致消防水管埋藏深度不够,不能应付当时的温度。最可能出现的问题是,消防水库结冰了,这是消防水的主要问题,通常通过在室内储水来解决。北京故宫不是用 308 座门海(铜水缸)来蓄水防火吗?这些水缸每年消耗的木炭(防止结冰),比那些贝勒和格格们多。故宫的消防水是有专人包干负责的,结冰是消防管理上的大事故,不能懈怠。 自古消防从来不是廉价的,只是我们享受免费消防太久了,以为消防很廉价,这是认识的误区。 第四条,降水稀少,这是典型的冷相气候的特征,寒潮干旱瘟疫,这三者是一起来的。风干物燥是因为寒冷,导致空气中的水蒸气离开了。风干的结果物燥,物燥的结果是导热性降低,导热性降低的结果是内部散热能力下降,而表面升温加速,所以点火加快。所以,所有的冷相火灾都有干燥的贡献,这也是中国的经典名言 “ 水流湿,火就燥“的火灾动力学解释。中国遭受城市大火最严重的城市,首推杭州(临安 / 仁和 / 武林),其次武汉(鄂州 / 武昌 / 汉口),两者都是湿度大的地方,在寒潮当中,湿度变化大,所以更容易产生大火。湿度大,则火灾不容易发展,因此湿度是木材的防火保护神,一旦寒潮来临,木材的保护神没有了,就会发生火烧连营了。那么为什么北方城市几乎没有城市大火呢?第一,北方缺乏木材;第二,北方一直寒冷;第三,北方一直依赖防火间距而不是湿气来防火,因此寒潮对于北方城市没什么影响。而南方那些过度仰赖湿气的城市,如果洛阳在汉代,建康(南京)在南北朝,洪州(南昌)在唐代,温州杭州徽州鄂州在宋代,杭州在元代,徽州杭州福州在明代,巴州杭州广州在清代,柳州在民国( 1928 年),都是因为湿度变化而遭受灭顶火灾。拿古代的城市大火来比照独克宗古城大火,其特征原因和结果都是一目了然和显而易见的。 还有一条原因,官方是不会说的,就是海拔 3300 的独克宗古城,其氧气浓度大约为 17% ,因此不容易点火,点火以后火焰温度低,火焰蔓延慢,有利于人们直接干预和控制。但是,这种蔓延是有条件的,其条件是必须在开放空间,不能有炉膛效应,如果有炉膛反射热量,那么点火可以在接近零氧量的空气中发生,这是锅炉运行的常态。 所以,那个失火的场所和环境很重要,正是那个蓄热的炉膛结构,导致火灾克服了低氧的限制,成为一场大灾。 中国古代无消防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中国火灾大典》中记录了 40000 次火灾,扣除一堆偶然性的因素造成的大量垃圾火灾,中国 1850 年之前(比较好辨认)发生过 680 次城市大火,这些大火都是大面积数百家损失的规模,最多是 1201 年的杭州大火,过火 5 万多家。 1949 年到 1996 年间,中国发生过 1043 次社区大火,这些社区大火至少烧掉 30 间房,最多 1000 间房,因此和独克宗古城大火规模差不多。中国为什么会发生那么多的火灾?第一,气候周期性变化,冷相干旱有火灾,暖相大风有火灾,这些都是记录在《吕氏春秋》上的火灾经验。第二,中国有人祸论,自从董仲舒提出 “ 天人合一 ” 的观点之后,人祸论一直是用来对付灾难的挡箭牌。只要处理了人祸,我们就不用调查真相了,就可以“不折腾”了,在这方面,最懂得问责制真谛的是汉武帝和乾隆,一有火灾就 “ 罪己诏 ” ,他把责任揽下来,别人还敢调查真相么?这两个糊涂蛋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消防文化。现在我们也是只要问责,不要教训的灾难文化,董仲舒和汉武帝是源头。 第三,中国没有正式的消防。很多人感到奇怪,我们向来是以古代消防而自豪的,为什么没有消防?我研究消防通史发现,中国古代消防的名目特别多,军巡铺,防隅军,火甲,禁军,救火兵丁,潜水军等,不一而足,基本上都是临时性的举措,有火就凑集,没火就解散。中国历史上唯一比较专业,比较正规化靠近罗马消防队的时期,大约是 1210 年到 1286 年(马可波罗)之间的防隅军,其他的时间,都是拿那些脸上刺字的军人来滥竽充数,只要气候改变了,这些消防队伍就解散了。事实上,他们本来就是职业军人,临时客串一下消防而已。因此中国古代没有消防,没有消防这个职业,没有消防这个观念,也没有消防的设备。 那么,怎么才能算消防?第一,你得有专业队伍。这一点,我国只有宋代是职业军人,还算专业队伍,其他都是保甲而已;第二,你得有专业设备,靠勾叉水桶办消防,任何老百姓也能干。罗马消防队伍 Vigile 有攻城用的抛石机开辟防火道,这是他们专业的标志之一。 我国古代的消防队伍几乎是没有像样的专业设备,因此很难与军人区分。 第三,你得有专业知识,这一点比较困难,知识来得都很晚。但是,有几点要素抑制了中国的民办消防的产生,因此导致了中国在消防制度上是独一无二的。 唐代以前,火灾主要发生在皇宫,因此与老百姓无关。唐代温暖,市坊制有很好的防火墙和防火间距,因此唐代的火灾从来不是问题。宋代寒冷,破墙开店也有很大的火灾风险,可是军事消防插手,抑制了地方消防的发展。事实上,赵匡胤最害怕的就是地方消防实力的发展。 只有在 1210 年的温州,宋代历史提到一点厢界义社(就是民办消防)的活动,大部分时间,都是官办临时性的消防组织。 元代温暖(即欧洲温暖湿润的中世纪晚期),基本没有火灾问题,只有 1342 年典型的暖相气候造成的杭州大火。 元代奉行保甲制和连坐,用严刑峻法对付火灾,所以火灾不是问题。 明代 1450 年到 1500 年之间有一个竺可桢发现的温度降低时段,导致大量的火灾问题(特别是徽州),可是明代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税制不好(朱元璋为了保护老百姓的税制成了骚扰老百姓的祸害),不管什么问题都要收税,经过潜规则和火耗之后,老百姓为消防税收而暴动( 1580 年),因此明代的消防不成气候。 清代闭关封海锁国,不关心商业发展,缺乏燃料积聚,因此也难以发展消防。 1949 之后,紧接着是 1953 年的冷相气候高峰年,神州到处是火灾,我们都当作敌我矛盾封锁处理枪毙了,也没有消防问题。 2010 年福州大火之后,我们才意识到当代的城市还是有可能发生大火的,尤其是老城区,防火间距小,消防基础设施不足,更有火灾的危险。但是,我们有问责制,问责制是通过替罪羊来转移视线的好办法,所以我们没有消防问题。 为什么问责制是消防的敌人?因为消防是依赖历史经验工作的,为了问责我们得不到真相。比如,乌鲁木齐德汇大火的消防栓问题就是独克宗古城大火消防栓问题的预兆,去年湖南靖州大火就是独克宗古城大火的预演,这些本来应当吸取的教训,被问责制放过了,只有一声声叹息。 古代冷相火灾的历史经验 古城大火,非常符合冷相火灾的特征:气温低(意味着空气干燥),缺水(难以扑救),没有大风(因此火场伤亡低),靠拆墙来灭火。对于这种由于气候变冷造成的火灾,我国古人主要总结了 3 种应对措施。 禁火。禁火之策,古已有之,最早可以追溯到 4200 年前的山海经时代。黄帝时代叫做 ” 节用水火 “ ,然后以寒食的形式存在于民间信仰中。中国有三个 ” 禁寒食 “ 的名人,汉代周举(公元 133 年),三国曹操(公元 206 年)和五代石勒(公元 330 年)。注意他们做出禁寒食判断的时间,刚好存在 60 年周期。他们禁寒食的目标,不是为了消防,而是为了健康,因为当地太冷,鼓励寒食会出人命的。不过,他们并没有完全禁止,否则就没有唐代的寒食节日了。唐代流行寒食,是因为唐代温暖,寒食对于生活的影响不大,唐代刀耕火种经济发达,需要寒食的保障。等宋代温度降低,寒食就消亡了,刀耕火种也随着改土归流而在主要地区消亡(边远山区还有)。宋代以降,寒食被清明所替代了。 停水。停水之策,最著名的是宋代陈希夷的建议“慎火停水 “ (公元 989 年),其实公元 80 年的成都(廉范),公元 235 年的洛阳北宫德阳殿引水消防;公元 300 年的洛阳(陆机,《洛阳记》中的大铁镬),公元 809 年的江西李渠(李将顺),公元 960 年的南汉刘怅(防火大桶),公元 1026 年的司马光砸缸,公元 1089 年的苏轼(杭州西湖), 公元 1227 年的疏浚李渠, 1395 年,徐便开辟水井消防用,都是为了停水防火的考量,其中有强烈的全球变冷的气候变化因素。 消防队。扣除临时性的灭火行动(如公元前 564 年的乐喜火政),中国的消防组织出现得相当晚,公元 1032 年的开封宫殿大火,可能导致军巡铺的诞生。公元 1056 年的狄青夜谯事件,可能有军巡铺和望火楼的存在。 1068 年,开封大规模裁撤军巡铺(因为气候变暖,火灾频率下降)。 1158 年,福建胡舜举把中央采纳的军巡铺推广到地方(即当时的福建省会南平)。 1208 年,杭州才正式扩大军巡铺(防隅军)的编制。 1210 年,温州的地方志愿消防组织才第一次出现在舞台上。 1477 年,《工部官差 巡视街例》颁布,也是要加强地方防火努力。 1 575 年,庞志鹏在福建又恢复了一点水铺的实践。 1662 年,天津救火会成立, 1669 年,刘兆麒在杭州组织消防队伍, 1723 年,盐商查日乾继续开办天津的救火会。这些消防队伍的出现,标志着当时的气候变冷。变冷产生的火灾虽然多,但蔓延慢,所以好控制。 所以,从历史经验看, 独克宗古城大火失控的原因是应对气候变化不利,没有采取好古代防火的三大对策:禁火、停水和加强消防队伍。 古城大火的性质,与去年靖州大火是一样的,与韩国崇礼门大火有着相同的灭火困境。
个人分类: 消防析灾|6176 次阅读|21 个评论
唐代火灾有隐情 -- 唐代的一段火灾高发季节探秘
fpe 2013-5-19 05:30
唐代火灾有隐情 -- 唐代的一段火灾高发季节探秘 唐代是一个缺乏火灾的朝代,主要有如下的原因造成: 第一,唐代温暖,降水充沛。陕西盛产竹子,西安“春城何处不飞花”,这些都是唐代温暖的标志。降水足,则木材水分大,火灾蔓延比较缓慢,因此容易控制。 第二, 唐代流行市坊制,就是用围墙把居民区、集市区分割开来,就是典型的防火分区,因此火灾不容易失控,最多损失一个居民区,和宋代火场动辄万户损失相比,唐代的火场损失非常有限的。长安从未发生重大火灾,这是市坊制的天然防火功能。 第三,唐代行政管理比较分散,缺乏宋代那种中央集权的管理方式,地方积累比较多,意味着燃料没有汇集集中到中央,因此也不会造成很大的火灾。 可是,就在这种高温多雨的唐代,有一段非常奇怪的火灾高发季节,引得当时不少知名人物,或者写诗纪念,或者行政改革,为中国古代消防史填写了不少佳话,这是为什么呢 ? 元和二年 (807年),韦开出任江南道观察便,他首先整顿吏治,精简大批冗员,为国家积省开支。接着,大抓消防治理,改善居民建筑条件,同时兴修水利,排涝灌溉,受到人们敬仰。但因受诬诌而被罢官。在其死后40余年,得到平反昭雪,宣宗皇帝下令整理韦丹生前功绩,刻碑纪念。 元和四年 (809年)三月,御史台佛舍火,当值御史李膺被罚一季薪。 元和四年 (809年),员外郎李将顺出任袁州(江西省宜春市)知府,感到当地火灾不断,于是“筑防疏沟,引南山水入城,可通舟楫。”百姓感念他,称之为“李渠”。 元和五年 (810年),柳宗元在贬为永州司马时,五年内四遭火灾,在《与京兆杨作凭书》中披露遭遇火灾后逃生情景及痛苦心情,在历代文人中极为罕见。 元和七年 (812年),镇州(河北省正定县)甲仗库发生火灾,节度使王承宗因之被杀,受牵连的百余人也被杀。 元和七年、八年 (812、813年),柳宗元在贬为永州( 今湖南零陵等县地 )司马时,火灾十分严重,日夜数十发,少则五六发,弄得老百姓不敢烧饭,夜里不敢点灯,且都爬到屋顶上张望有否引起火灾的怪鸟“毕方”飞来,疲惫不堪。柳宗元是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无神论者,当然不相信有“毕方”存在,但为了宣传、发动群众,写了《逐毕方文》。文中列举“毕方”造成火灾的罪状,命令“毕方”火速离开,否则将其捉拿碾得粉碎。如果不是柳宗元故意夸张,就是当时确实存在火灾高发的局面,其中必有环境和气候的贡献。 大约是相同时间,刘禹锡也被贬(因为和柳宗元相同的原因,得罪了唐德宗)南方,写作了《武陵观火诗》,描述了当地火灾失控的情况,是历史上很少见的火灾蔓延过程的描述,因此具有史料价值。刘禹锡对南方畲田经济中的刀耕火种的观察和诗文(《 畬田行 》) ,也是世界消防史上不可多得的原始观察文献。我看过《 畬田行 》的 英文翻译,是当作古代刀耕火种经济的典型保留在消防文化中的重要文献。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元和年间,火灾突然集中爆发呢?一个简单的解释是,当时干旱,导致水源供应不足,也导致木材干燥,风干易燃。最关键的是,九世纪初的中国温度发生突降,有一个降温的波动。全球变冷的结果是干燥,旱灾,缺水和火灾。因为当地的建筑方式是依赖环境湿度而防火的,一旦发生环境湿度改变的情况,就导致火灾蔓延速度超出人们的预期,只好匆忙救火,怨声载道了。柳宗元的《逐毕方文》,与其说是消防历史,不如说是心理学文献,针对人们的恐慌心理,帮助人们摆脱对火灾的恐惧而已。其内容并没有任何火灾原理,纯属胡扯。 不过,全球变冷期间发生的火灾(冷灾),没有强烈气流的帮助,往往成不了大灾。即使形成大灾,也因为火灾蔓延速度慢,导致火场伤亡率低,如 1666年的伦敦大火,损失建筑13000栋,可是只有6人被烧死,可见火灾的蔓延速度是相当缓慢的。火灾失控是因为供水不足,而不是因为蔓延太快。因此,冷灾期间,人们提出的解决方案是加强消防管理,提供火灾观察,加强消防巡逻,消灭潜在火源。也就是说,冷灾因为发生频率高,需要在火检阶段加以控制。这一点和全球变暖期间发生的灾情有很大不同。后者发生时,有强烈的气流帮助,因此火灾蔓延快,火场损失大,人力对抗不足,所以人们事后总是采取增加火巷、防火墙、防火间距等被动防火的办法来补偿主动灭火手段的不足,比如1510年气候,何昕在徽州,王阳明在庐陵(吉安),于震在福安(福州),徐琏在袁州(寿春),分别从事开辟防火间距和改善供水条件的工作,这也是气候变化带来的火灾风险。 从元和年间的火灾高发的形势来看,这是一次典型的全球变冷期间的火灾(冷灾),似乎与唐代气候温暖的形式不符。可是,最新的气候变化曲线表明, 9世纪初年,中国大地确实经历了一次不太明显的温度下降,竺可桢没有注意到这一温度变化,可是拥有现代测试手段的当代研究者注意到了,我们消防工作者从当时的火灾蔓延方式也能够猜想到当时的气候特征。只有这种情况,才能带来火灾高发的局面,这是火灾动力学决定的结果,也是消防工作者猜想的依据。 附录:刘禹锡观火诗两首: 武陵观火诗(刘禹锡 唐诗) 楚乡祝融分,炎火常为虞。是时直突烟,发自晨炊徒。 盲风扇其威,白昼曛阳乌。操绠不暇汲,循墙还避逾。 怒如列缺光,迅与芬轮俱。联延掩四远,赫奕成洪炉。 汹疑云涛翻,飒若鬼神趋。当前迎焮赩,是物同膏腴。 金乌入梵天,赤龙游玄都。腾烟透窗户,飞焰生栾栌。 火山摧半空,星雨洒中衢。瑶坛被髹漆,宝树攒珊瑚。 光县与琴焦,旗亭无酒濡。市人委百货,邑令遗双凫。 馀势下隈隩,长熛烘舳舻。吹焚照水府,炙浪愁天吴。 灾罢云日晚,心惊视听殊。高灰辨廪庾,黑土连闉闍。 众烬合星罗,游氛铄人肤。厚地藏宿热,遥林呈骤枯。 火德资生人,庸可一日无。御之失其道,敲石弥天隅。 晋库走龙剑,吴宫伤燕雏。五行有沴气,先哲垂訏谟。 宋郑同日起,时当贤大夫。无苛自可乐,弭患非所图。 贤守恤人瘼,临烟驻骊驹。吊场色惨忸,颜失词劬愉。 下令蠲里布,指期轻市租。閈垣适未立,苫盖自相娱。 山木行剪伐,江泥宜墐途。邑臣不必曾,何用征越巫。 畬田行 何处好畬田,团团缦山腹。 钻龟得雨卦,上山烧卧木。 惊麏走且顾,群雉声咿喔。 红焰远成霞,轻煤飞入郭。 风引上高岑,猎猎度青林。 青林望靡靡,赤光低复起。 照潭出老蛟,爆竹惊山鬼。 夜色不见山,孤明星汉间。 如星复如月,俱逐晓风灭。 本从敲石光,遂至烘天热。 下种暖灰中,乘阳拆牙孽。 苍苍一雨后,苕颖如云发。 巴人拱手吟,耕耨不关心。 由来得地势,径寸有余金。
个人分类: 消防析灾|5265 次阅读|0 个评论
安全教育娃娃始
热度 2 fpe 2013-2-18 06:15
安全教育娃娃始 最近,看到一份国内的校园消防安全教育的提纲,笔者心血来潮,点评一番消防工作者是如何看待儿童安全教育的(主要是重灭火,轻逃生,又是以集体为本的指导思想)。不敢代表美国的消防教育,但与某些国外的消防队长聊过天,因此知道一些发达国家的习惯作法,这里稍微展开一点。 消防安全教育从哪里开始?从尊敬消防队员开始。美国消防队员从幼儿园和小学就接触消防安全教育。州政府统一制定教材,消防队长直接参与消防教育(有理论,有实践,有口才)。从幼儿园开始的消防教育,从认识消防车,认识消防队员的勇敢开始,提倡安全的大众观念。即,消防是勇敢者的游戏,是大众的事业。能者出钱,力者出力,共同维持社区的安全与稳定。消防是一种职业,我们忘记了这是一种职业,因为制度没有反映这种职业的专业化程度。 从事勇敢,值得尊敬,这是美国 100 万消防队员选择消防的动机,却不是我国 15 万(左右)消防队员的谋生饭碗。其中的差别,就在于我们两个社会的宣传教育和社会观念的差异了。 消防安全教育从哪里开始?从认识危险开始。美国看到危险不是上,而是报告,让专业人员来处理。 虽然《读者文摘》也经常播报一些灭火的英雄,电影也是围绕消防队员的勇敢作文章,但是从未鼓励公民深入险境,一切以安全为上,凡事有保险作后盾。这是消防安全教育比较一致的地方,如果讲安全就不能去救火。 救火是极度危险的一件事,很多死者,你知道他是在逃生呢?还是在救人呢?还是在灭火呢? 我们不能讲究主观判断,就应当实事求是,救人死了,还是我们的牺牲。消防教育的目的,不是扩大牺牲,所以我们不能强调灭火,也不能强调救人,尤其不能向儿童宣传救人的道理。人是有救人的本能,可是我们不相信这个本能,不断强化救人的道理,结果导致伤亡的扩大,这是不应该的。未成年人救人,不论多么高尚,都不值得宣传,这是有违人的本能,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行为。 消防安全教育从哪里开始?从逃生操练开始。上古名人,舜,是符合现代逃生理论的逃生英雄典范。比如,舜修仓库,为什么会想到用斗笠逃生?因为他善于思考降落伞的原理,敢于从事有风险的工作,在危机关头,仍然能够冷静地思考逃生途径,实在是很多在火场之中恐慌之人的学习榜样。 又如,舜挖井,为什么会安排一个避难所?这是一种风险考量,地下,空中,海上,高层建筑,这四种情况都是逃生的挑战,因为外来威胁很容易切除你的逃生通道。所以,舜在井下设置避难所,就是今天我国安全部门要求所有矿井都需要 强制设置的安全实践。想想舜的智慧,今人还是要多多学习的。这种逃生的伟人,难道不值得我们的小学生们学习吗? 让救人英雄远离校园,让逃生模范占领课本, 这是现代社会重新树立安全常识的基本功课。 消防安全教育从哪里开始?从安全文化开始。 我国古代的诗歌,童谣,建筑,法律,实践都充满了消防文化的考量。某些建筑或人文的特征,其实都是当地的消防文化,比如徽州的防火墙,宜春的消防渠,故宫的消防门海,这些地方建筑特色,都有消防的考量。发源山西的寒食文化,与今日林区的禁火期设置,有很大区别么? “灶膛清清,水缸满满”,无锡童谣反映的防火守则,与司马光砸缸时代的消防考量,也没有什么差别。我国的消防文化与古代的重大灾情有关,需要解释清楚并传递给我们的下一代。消防在哪里?消防在文化中;文化在哪里?文化在我们的历史与实践中。 所以,最好的安全常识课本,应当树立 遵守规矩,尊敬专业,勇于逃生,理解文化 开始。 不能从文化的角度高屋建瓯,是这份科普提纲的主要缺陷。作为消防人,笔者也只能牢骚几句, 十年树木,需要有拆枝保干的利斧,百年树人,需要有高瞻远瞩的眼光 。每次烟花灾难,儿童玩火,校园踩踏之后,我们都说这是常识,为什么常识总是垃圾,为什么文化总是糟粕?这值得我们每一位文化的传承者深思。
个人分类: 逃生常识|3682 次阅读|2 个评论
韩非子慎火涂隙 -- 说说秦皇时代的消防文化
热度 3 fpe 2012-4-22 07:58
韩非子慎火涂隙 -- 说说秦皇时代的消防文化 人们虽然知道熟语“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也熟知“腠理之疾,不治恐深”,却并不知道作者韩非子的另一句话“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后一句话道出了防火隔离的艰巨性,因此值得深入研究。 虽然人类社会利用火已经 40 万年了,火灾,并不是一个困扰人类早期社会的问题。韩非子时代,人们相当贫苦,没有多少燃料的积蓄,而且地广人稀,没有密集居住的必要,因此社区火灾的问题不大,韩非子更关心室内火灾问题,于是就有慎火涂隙之辩。 韩非子时代的建筑非常简陋,虽然阿房宫无比壮阔,但那是秦始皇的宫殿,普通民众的民居与现代的草屋茅茨差不多,中部为火塘,两边睡地铺,晚上不点灯,照明靠举火。但是当时人们过度依赖木制家具,因此还是要担心火灾的, 关键是保管好火种,就是每天在不用火时,封好火塘,保证没有缝隙,这样火势会以极为微小的速度维持。如果封火的盖子出现缝隙,火塘得到氧气的顺利供给,于是就有火灾失控的危险。当人们睡熟以后,失控的火灾是极度危险的。所以英国在中世纪对火塘安全极为重视,颁布了封火令, Curfew, 来源于法语( couvre feure ),把火头盖上。宋代的火灾高发,也有类似的封火令(“慎火停水”)颁布。 当然,韩非子的“突”是指烟囱,所以“突隙之烟”就是烟囱缝隙冒出的烟气。通常,古代的炉膛没有经过节能减排设计,不懂得对烟气能量的回收利用(通过各种换热器),所以半途冒出的烟气通常携带火星,往往能够点燃旁边堆积的燃料。《史记。霍光传》提到的“曲突徙薪”,就是通过曲突来减少烟气中的火星携带,通过徙薪来避免火灾的蔓延。通常烟气在曲折处容易拐弯,而烟气中的火星必须依附于某个粒子,粒子有质量,在拐弯过程中被甩到墙壁上,粒子的能量被墙壁所吸收,于是火星就熄灭了,这是曲突徙薪的关键安全要素环节。韩非子用“突隙之烟”来比喻灾难苗头的微小,与该文前面的“蝼蚁之穴”,后面的“腠理之疾”一样,是灾难的苗头,需要慎终追远,谨慎对待。 这里蝼蚁之穴,也需要解释一下。蝼蚁之穴虽然小,但是水流过之时有很大的冲刷力,如果让一股水流通过,渐渐的,孔穴不断扩大,终成溃坝之灾。而“突隙之烟”,需要附近有燃料的配合,否则光是烟气本身,并不会产生危害。当然,古代人民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可燃物无所不在,所以需要提防“突隙之烟”。 韩非子提出的“ 突隙之烟”,目的未必是消防。韩非子生活时代的火灾记录,被秦始皇统一六国时一把火烧掉了。战国时期的火灾记录,极为简单,几乎空白,就是秦始皇的功劳。不过,当时秦国地处边荒,法制严酷,居民稀疏,气候温暖,所以火灾应该不是一个大问题。韩非子通过对人们治水经验和用火习惯的比喻,来说明灾难苗头的重要性,是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说得过去的。没有看过火灾,还没有听过火灾么?用火之灾,是伴随着人类社会始终的常见灾难,深刻影响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丈人(老人)之慎”还是要广而告之啊。 美国历史上,突隙之烟曾经造成了两次著名的灾情。一次是 1975 年的 Browns Ferry 核电厂大火,现场工人在使用蜡烛照明时,引燃了隔离电缆的泡沫塑料,导致一号机组的控制电缆丧失,被迫手动停机。虽然直接损失不大,给美国核电安全带来的震动很大,小小突隙之烟,就是重大灾情的前兆,于是美国核工业部门大量投资消防研究,给消防工程专业带来很大的促进。该电厂火灾,真正可以称得上是“ 百尺之室,突隙之烟,电缆失火,全国震惊 ”。另一次是 1984 年的米高梅旅馆大火,虽然火势不大,可是突隙之烟随着没有密封的楼层通风口蔓延,把致命的一氧化碳送入高层客房,导致全部死亡的 84 人中,绝大部分远离火场,烟气中毒而死,死得冤枉。米高梅大火,真正可以称得上是“ 千尺之楼,突隙之烟,伤亡惨重,死得冤枉 ”。星火之源,突隙之烟,岂可懈怠? 有道是,千里之 堤 蚁穴溃,百尺之室突隙焚;腠理之疾定祸福,防灾避难靠蚤从。 附录 《韩非子。喻老》 : 有形之类,大必起于小;行久之物,族必起于少。故曰: “ 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 ” 是以欲制物者于其细也,故曰: “ 图难于其易也,为大于其细也。 ” 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 故曰:白圭之行堤也塞其穴,丈人之慎火也涂其隙 。是以白圭无水难,丈人无火患。此皆慎易以避难,敬细以远大者也。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 “ 君有疾在腠理 ,不治将恐深。 ” 桓侯曰: “ 寡人无。 ” 扁鹊出,桓侯曰: “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 “ 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 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 “ 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 ” 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 “ 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 居五日,桓公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故良医之治病也,攻之于腠理,此皆争之于小者也。夫事之祸福亦有腠理之地,故曰: 圣人蚤从事焉 。 附记 自从被人打假之后,文章点击率陡降,笔者穷途末路,穷极无聊,只好靠考古码字谋生。考古不怕被打假,反正死无对证。目的是保持一点汉语的写作能力,不会数典忘祖而已。咱科普本来就是为了弄斧,弄不来就玩玩吧,何必当真?
5465 次阅读|5 个评论
一渠兼担水火事 ----江西宜春李渠消防功用考
热度 2 fpe 2011-7-12 10:14
一渠兼担水火事    ----江西宜春李渠消防功用考
一渠兼担水火事 ---- 江西宜春李渠消防功用考 千百年来,人们广泛使用的唯一的灭火剂是水。用水灭火,具有经济性、可获得性、环境友好性、便利性和安全性方面的优势。 可是某些缺乏水源的地方,消防问题就是一个大问题,需要解决水源问题。在中国历史上,只有一条水渠是完全为了解决火灾用水问题而疏浚、再疏浚,前后一千多年。认识其中的火灾问题和当地对策,对于我们认识火灾文化和气候关联有很重要的意义。这条著名的水渠称作李渠,前后修复 16 次,主要的目的居然是防火,值得深入研究。 唐元和四年( 809 年), 李将顺 就任袁州刺史。由于城内用水靠井,或向汲取秀江水的贩卖者购买,因此用水非常不便。 809 年前后,是中国乃至世界少有的火灾高发季节,前有 韦丹 在江南西道“ 教民制陶改屋,老幼思之不忘”,后有 柳宗元 在永州“ 五年之间,四为天火所迫,徒跣走出,坏墙穴牖,仅免燔灼 。”说明当时江西湖南有一种便于火灾发生的气候条件,而且当时人民的竹制木屋极易燃烧,于是袁州(宜春)的火灾问题的异常突出就不奇怪了。 因为供水不足、排水不畅导致的饮用水不卫生、水荒现象也时有发生。于是李将顺率众将发源于城西仰山的清沥江(南山水,又称古江)下游的官陂及其支流沙陂水,引至城西北郊麟桥与秀江合流,又在位于宜春城西之扇状盆地的扇头处陂头设堰取水,使江水灌溉西郊 200 余顷田地,同时又修渠疏导入城,使之成为城内供水水源,下水通道。最后在城东门外的赤板桥重入秀江,一举而改善了袁州城内的供水状况,这就是李渠。 西起清沥江 ( 今沙背桥附近 ) 、东入秀江河 ( 今区粮食局宿舍院后入河 ) 的李渠,全长约十华里,明渠段宽、深均 1 丈左右,砖砌清水墙体,渠上建有斗门、桥梁,暗渠同样采用砖砌清水墙体,坚固无比,顶采用定型砖清水砌筑,高宽比 1/3 。仿古桥拱型建筑,主渠宽 1.2 米,高 1.6 米,支渠宽约 1 米,高约 1.4 米,拱上覆土而成暗渠。整个李渠工程由以下几个项目组成:一、开河引水:将发源于仰山的清沥江水和其支流沙陂水改道,引至城西的林桥与秀江合流。二、设堰取水:在改道河段扇状盆地陂头处设堰取水。修建明渠,灌溉城西郊几百亩的耕地。另一部分水经明渠流入城区。三、导水入城:李渠进入内城,穿城而过,上游段采用明渠,中、下游采用暗渠,设有三条接水渠,三条泄洪减水渠,组成城市水网,分别穿越城壁流入秀江。四、附属工程:明渠上建有大小斗门 37 座,大小桥梁 27 座。 古李渠对于宜春古城,除了作为水利工程所拥有的防洪排涝、供水等功能外,还兼有以下几种功能。 一是防火功能。古代造房多以竹木架构为主,城市内人居密集,房屋连片,加之城内烟火集中,发生火灾的频率较高,整条街道毁于火灾者不胜枚举。必须从城河引水入城,以作消防之用。袁州历史上曾两次毁于大火,皆因城内无河水可用于救火之故。至唐元和年间,修李渠引河水入城防火,才消除了这一大隐患。 二是灌溉功能。城市人口密集,需要供应粮食和蔬菜,在城河内外周边的田地种粮、种蔬菜,乃至水产养殖,可改善城市供应,也节省了从远地调运的财力物力。 三是净污功能。由于城河水体的存在,客观上起着生态功能和纳污净化功能,城内的生活污水往往通过下水道流入城河,或外泄,或为自身水体所净化。这一点,徽州汪村的水源布局与之类似(规模较小),上游洗衣洗菜,下游洗马桶,两不干扰。至于蚊虫,就不是主要的考量了。 李渠自修成至今已近 1200 年,历史上先后疏浚过 16 次。其中比较大的疏浚发生在北宋至道三年 ( 公元 997 年 ) 和天禧三年 ( 公元 1019 年 ) ,主要目的还是用于防火,也兼有灌溉功能。前一次的主办人是 王懿 ,至道间,知袁州时,州多火灾,疏唐李渠以备之。民歌曰: “ 李渠塞,王君开,四民惠利绝火灾。 ” 袁延庆 , 天禧初 ,任袁州 ( 今江西省宜春市 ) 通判,有能名,刺史李龟从异待之,州务多委决。复旧渠以备火灾,立疏泉亭,刻石记其事。从《中国火灾大典》我们知道,公元 997 和 1019 年,都是中国的火灾高发年,人们缺水,自然要抱佛脚,临时疏浚。 在南宋的宝庆三年 ( 公元 1227 年 ) 还有过一次大的疏浚(还是因为防火需要)。史载:当时在袁州城,包括城西郊 30 余户在内约 200 户市民获益于渠水,渠水流经市中心的部分屈曲迂回地灌溉密集地块,郊区除 60 余户用水农户外,在冬季施工时,每日还有来自近邻的数千名役夫参加李渠修竣工程。足见在整个宋代(宋代寒冷,火灾高发,整个社会谈火色变),李渠的作用还是非常大的。 此后直到清代的道光四年 ( 公元 1824 年 ) 才又有过一次大的疏浚,此次修浚离上一次大规模疏浚已有 600 年之久,其目的是什么,史书上找不到相关记载。李渠的最后一次疏浚是清光绪八年 ( 公元 1882 年 ) ,不久它便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不过,对于长期生活在宜春城里的人来说, 20 世纪 70 年代,还能看到位于大北门 ( 今袁州大桥侧 ) 和今天重桂路临河处的两个出口,用城砖砌成的水道,其宽大雄伟即便在今日也是值得称道的,可以和罗马的著名引水渠比较长短。 中国历史上,还没有哪一条水渠能够如此同火灾相关联。从当时的火灾气候判断,至少有三次疏浚是因为火灾,可以说李渠是中国古代的消防用水专用渠。李渠之所以在南方出现,大概和南方的湿度有关。湿度,允许人们密集居住在一起,而不必担心火灾问题。可是一旦气候变冷,风干物燥,那些密集居住的燃料,就是火灾高发的危险地带了,由此带来了消防用水的需求。仔细研究李渠的变迁,可以琢磨出气候的影响,“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能不信乎? 有道是,江南水乡多火灾,木屋多灾井不足,李渠开得及时水,时时疏浚救火忙。 注:笔者从未到过江西,完全根据各种博文和《李渠志》在胡扯,只有消防历史与气候是笔者所长,其他都是“借鉴”而已。
5733 次阅读|5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15: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