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公社化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康大丫头(唐山系列006)
热度 2 gl6866 2011-8-7 12:32
从小一直受到这样的灌输,我国农村的发展是从初级社到高级社再人民公社这样阶梯式发展的教育。以为农村的人都是按照这条路径走下来的。到了卑家店却发现,路径基本如此,但也有例外。我倒是认为,普遍的到没有太大意义。因为大家随波逐流嘛。可贵的是那些例外,他们不随大流,而且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并有可能为自己的独立思考付出终生的代价。我佩服这样的人,可是中国社会目前并不需要这样的人,需要的是随大流,不搞另类。但我觉得挺难,因为我们国家似乎在哪个朝代都有些不那么信邪的人物。当然,大人物可以流芳千古,但我更趋于刻画小人物,弱势群体。 我刚到万福庄时就觉得我家西面的邻居比较各色。他们就老两口,家里养了二头驴。老汉从不参加生产队的活动。而他的老伴也不出去做事,在家操持家务。不知是什么缘故,万福庄的人都叫她“康大丫头”。据说,她之所以嫁给现在的老汉也是那时的“剩女”。她的老汉娶她也是续弦。这位康大丫头嘴巴很刁蛮,见到她不顺心的事情,包括对她的老爷子,也都破口大骂。骂人的水平绝非我在这个博文中敢写出来的。没见到康大丫头有孩子,倒是她的丈夫有孩子,他们并不住在万福庄,也不大来往。估计也是因为康大丫头的关系吧。康大丫头有一所独门独户的院落,这所房产是康大丫头的。而她的丈夫也就属于招赘入门的。不过我看他们的房子都还是比较破旧。在农村,盖所房子也还要颇费些钱财和人力的。想想也对,她家的房子估计怎么也是解放前盖的,算是祖屋吧。到她这辈儿又没有壮劳力,又没有可以信赖的夫君和子女,怎么能盖得起新房呢? 要说康大丫头老两口特别的地方首先是他们有二头驴。 现在 驴子我们的眼中没什么了不起,到处都有卖驴肉的之类的,把它与猪啊、羊啊等牲畜等同对待。但是在60年代,那可是不行的,所谓生产资料就包括大牲畜,农村一般有马、骡子、牛和驴。驴属于大牲畜范围,是生产队才允许有的生产资料。而屠宰一头大牲畜要经过生产队开会才能定下来。私自宰杀轻则落个破坏生产的罪名,重者可能还会引来牢狱之灾,可他们却私有二头驴子。其次,他们有自己的耕地,就在村子南边,大约有个四亩多好地吧。这也是不可想象的,人民公社后所有的土地都归公社所有,可他们却还拥有四亩多的自耕田。再就是一个,他们基本游离在“主流社会”之外,生产队里的一切大小活动不参加。足见这老两口的精神了。在当地都把他们家叫“单干户”,就我一家一户,靠我这点生产资料完全能够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没必要去和生产队去掺和,你干你的,我干我的。没想到,在万福庄竟能容忍这等事情!要不是我亲自经历,还真以为全都公社化了呢。 康大丫头家后院有二棵桑树,结下的桑椹很诱人。我和二弟就爬到房顶去摘桑椹吃。紫色的桑椹那时觉得很是爽口。我们吃得满口紫紫的,就像吃了耗子血似的。康大丫头也乐于见到我们去采摘她的桑椹,只是叮嘱我们别从树上掉下来,也不要把树枝踩折。因为桑椹不像柿子,到一定时候就自己落到地上。而柿子却可在树上挂到冬天。现在到了北京见到有卖桑椹的,买来一尝觉得不是当年吃康大丫头家的那么可口了。也许是那时当时现摘现吃的缘故吧,所以现在便有了各种采摘活动。新鲜肯定是第一位的。冬天家乡种麦子,那时我不懂,见到康大丫头的二头驴在啃吃田里的麦苗,就跑过去把那二头驴轰走。康大丫头的丈夫看到了,走过来问我说是否轰驴了。我没有否认,他就告诉我冬小麦的麦苗是不怕驴啃食的,因为小麦第二年的青苗才是重要的。真没想到,单干户愣是给我上了农业生产的第一课。 《唐山系列》相关博文 000、唐山大地震祭(2011年7月28日) 001、初到唐山第一冬(2011年7月31日) 002、卑家店与万福庄(2011年8月2日) 003、革命歌曲与涮羊肉(2011年8月2日) 004、家乡的副业生产(2011年8月3日) 005、临时安置房的邻居们(2011年8月6日) 007、盖新房(2011年8月8日) 008、西不压东(2011年8月11日) 009、八印锅(2011年8月12日) 010、脱坯搭炕(2011年8月14日) 011、院墙的苦恼(2011年8月14日) 012、白薯窖(2011年8月18日) 013、 唐山七中(2011年8月21日)
个人分类: 唐山系列|3736 次阅读|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0: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