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段俊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陕西周至现“冥界之花”-水晶兰:小说中有起死回生之效
duanjunscib 2016-9-17 16:38
陕西周至现“冥界之花”:小说中有起死回生之效(图) 2016年09月17日 12:06 来源: 华商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1432 人参与 77 评论 水晶兰生活在幽暗潮湿的枯枝落叶之间,和其他腐生生物一样从死亡的生物身上汲取养分。这些真菌一般比较喜欢油松树等针叶树,这就是为什么高山上茂密的松树林中常能见到水晶兰的原因了。 原标题:周至现“冥界之花”水晶兰 晶莹剔透非常罕见 最近,周至殿镇田峪景区发现了一种独特的植物,株高十多厘米,一簇一簇地生长,浑身晶莹剔透,非常罕见!它就是水晶兰,也有着“幽灵草”“梦兰花”等名。在武侠小说里,它常常被神化成具有起死回生功效的仙草,或被视为具有灵异力量可杀人于无形的邪恶化身,甚至于它的幽香也能让人闻之色变。在传说中它也是冥界的花,是邪恶和神秘的象征,因此也得名“死亡之花”。 水晶兰并非兰花,它属于鹿蹄草科多年生的腐生植物。通常生长在山坡海拔800米~3200米阴冷潮湿的针叶林或针阔混交林之中。在自然界中,水晶兰多为数株聚生,少数独出,全株高约10厘米~15厘米。在千万年的进化中,水晶兰的叶子进化成白色半透明鳞片,如一层薄如蝉翼的纱包裹在洁白的茎上。晶莹剔透的多重花瓣像一朵盛开的玫瑰。每年6月~9月是这些花儿脑袋低垂的时候,也是它们刚刚出土不久之时。等到蜜蜂前来拜访时,它们才会逐渐昂起头来,最后长出野生动物喜爱的浆果。完成传播种子的任务后,它们将变成一根根灰黑的“火柴头”。 水晶兰生活在幽暗潮湿的枯枝落叶之间,和其他腐生生物一样从死亡的生物身上汲取养分。水晶兰全株没有叶绿素,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它获取“食物”的奥秘就在脚下的腐叶堆里。水晶兰的根部与菌根类似,其实就是模仿真菌的菌根,并探进真菌的根内吸收营养。像水晶兰这种寄生在腐生真菌身上的植物,在植物界中很少见到。 水晶兰极易凋谢,它柔软细滑的花瓣稍微一碰,就会掉落。如果忍不住采一株,它很快就会变黑枯萎。即使仅仅碰伤它,它的伤口也会渗出露珠一般的凝胶液体,很快又变得乌黑。这大概是它得名“死亡之花”的由来吧。 在自然界里,水晶兰并非难得一见的“幽灵”,只要知道它的习性,寻找水晶兰也并非难事。首先需要找到它寄主的生存环境。水晶兰喜欢的寄主一般是那种既能腐生又能寄生的菌类,例如花盖菇、绿菇等。这些真菌一般比较喜欢油松树等针叶树,这就是为什么高山上茂密的松树林中常能见到水晶兰的原因了。 水晶兰只适宜在山林间阴暗潮湿、多腐殖质的环境中,依靠特定的菌体才能生存,在普通的人工环境下很难存活。而且水晶兰的种子异常微小,离开原生地难以萌发。因此,我们不能随意改变它的生存空间,只有走进山野林间,才能享受发现它的喜悦。 转自:http://news.ifeng.com/a/20160917/49980604_0.shtml
个人分类: 其它|2217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技的力量:骡子能产子,生的竟然还是小马驹!
热度 1 duanjunscib 2016-9-2 18:23
大开眼界(28) 骡子 甲鱼 石斛 (CCTV7科技苑) 网址: http://tv.cctv.com/2016/08/24/VIDE4QsZrPlMkvEqMlMIlatw160824.shtml?t=1472089684382 骡子能产子,生的竟然还是小马驹! 冤家聚头,会发生什么奇妙的反应? 就要上市的甲鱼,却离奇死亡,数百万尾的泥鳅苗凭空消失! 新发的石斛嫩芽在一夜之间离奇折断! 这些奇怪的事情,背后的真相究竟是什么? CCTV7《科技苑》为您揭秘。 网址: http://tv.cctv.com/2016/08/24/VIDE4QsZrPlMkvEqMlMIlatw160824.shtml?t=1472089684382
个人分类: 其它|3547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华南植物园科技扶贫贵州黔南州
duanjunscib 2016-9-2 12:14
转自中国科学院网站http://www.cas.cn/djcx/gz/201608/t20160825_4572362.shtml 华南植物园科技扶贫贵州黔南州 我要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QQ好友 人人网 !-- 更多... -- 文章来源:华南植物园 发布时间:2016-08-25 【字号: 小 中 大 】    应贵州省黔南州科技局的邀请,7月26日至8月24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段俊与广州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广州市果树科学研究所及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等单位有关专家赴贵州省黔南州进行考察,并就广州市-黔南州科技帮扶项目进行调研。    2013年以来,广州市就开始了对口帮扶黔南州的工作,2016年1月18日,广州市人民政府与黔南州人民政府又签订了《广州市对口帮扶黔南州2016-2020年合作框架协议》,其中科技帮扶是其重点之一,目前广州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已在黔南州实施了一批科技帮扶项目,成功将广州市的先进技术输送到了黔南州,取得了明显成效。    段俊此次应邀考察,目的主要是帮助黔南州实施铁皮石斛野外栽培项目。黔南州属于喀斯特地貌,山多石多,其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非常适合发展铁皮石斛的野外种植。此项目如能够成功实施,将为当地农民打开一条新的脱贫致富之路。 调研会现场
个人分类: 铁皮石斛|1533 次阅读|0 个评论
霍山石斛及其种植技术
热度 1 duanjunscib 2016-8-22 18:54
此文刊登于2016年4月9-11日在安徽合肥举办的《第八届世界养生大会暨首届中国霍山石斛科技产业发展论坛》大会会刊上(第69页到74页)。该大会由中国医师协会、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和安徽中医药大学主会。 霍山石斛及其种植技术 段俊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摘要:本文回顾了霍山石斛产业化种植历程,总结了目前霍山石斛种植主要模式的技术特点,并对霍山石斛规模化种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探讨。 石斛( Dendrobium Sw )是一大类中药材,在我国应用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有“北有人参,南有石斛”一说,民间称之为“救命仙草”。石斛作为药用植物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并被其列为上品中药材,在其后的《名医别录》、《本草纲目》和《中国药学大辞典》等历代中药古典中均有记载。 一、不是所有的石斛都叫“霍山石斛” 石斛在全世界有1500多种,我国有近80种(含变种)。根据历代中药典籍,以及《新华本草纲要》(1990年)、《中国中药资源志要》(1994)及《药用植物辞典》(2005)及其它书籍记载,石斛中有药用价值或曾入药的有50多种,常见的有铁皮石斛、铜皮石斛(细茎石斛、广东石斛等)、紫皮石斛(齿瓣石斛)、金钗石斛、马鞭石斛(流苏石斛、束花石斛等)和霍山石斛等。 霍山石斛( Dendrbium huoshanense C.Z.Tang S.J.Cheng)是石斛类中药材之极品,也是古代中药典籍中从具体产地、植物形态、产品特征、功效等方面描述最多最为详细的药用石斛。尽管‘霍山石斛’这一物种的学名 Dendrbium huoshanense C.Z.Tang S.J.Cheng是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的陈式君教授和唐振缁先生于1984才正式发表出来的,但用‘霍山石斛’这四个字来具体命名一种具体的中药材却在清代学者赵学楷所著的《百草镜》中就已出现(石斛近时有一种形短只寸许,细如灯心,色青黄,咀之味甘,微有滑涎,系出六安州及颍州府霍山县,名霍山石斛……。”),同时代的医学大家赵学敏所著的《本草纲目拾遗》对‘霍山石斛’的产地、形态、产品特征和功效等做过详细描述。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目前很多人将霍山石斛(米斛)、铁皮石斛、细茎石斛(铜皮石斛)、甚至其它石斛类药材统称为‘霍山石斛’,这显然是不对的。这需要当地政府和石斛行业从业人员加大宣传力度,尽快正本清源。 二、霍山石斛产业化种植技术发展历程 霍山石斛尽管在石斛类中药材中历史上名气最大,但其规模化种植起步时间都远远落后于同为药用石斛的“铁皮石斛”和“金钗石斛”等 。2010年时,铁皮石斛和金钗石斛人工种植面积均已超万亩,而据霍山石斛(米斛)传人何详林先生介绍,2010年时霍山石斛(特指米斛)的种植面积却不到2亩。目前铁皮石斛面积已超10万亩,南方各省均有种植,其中云南、浙江、广西和广东面积较大,金钗石斛目前面积约5万亩,主要集中在贵州遵义地区,以原生态栽培方式为主;而霍山石斛目前种植基地面积只约0.5万亩(净种植面积不到一半),主要集中在安徽省六安地区,其中霍山县面积最大。 据霍山县太平畈乡的何详林先生介绍,上世纪70年代,他的父亲何云峙先生就开始尝试霍山石斛的人工种植,但直到2010年4月前,整个霍山县真正的霍山石斛人工种植面积也就2亩左右,亩产量不到10公斤,且基本上集中在何氏家族中,另外湖北的英山种植了少量的霍山石斛(可能200平方米左右),其它地方基本没有人工种植。 在包雪声和顺庆生教授等著的《中华仙草之最-霍山石斛》一书中曾提到,2003年8月之前(根据此书的出版日期推算,此书第一次印刷的时间是2003年8月),上海角里园艺有限公司和永丰余生物(昆山)有限公司在霍山石斛种苗工厂化繁殖和异地人工栽培上获得了成功,其时海角里园艺有限公司的这项成果还被上海市高科技术成果转化办公室认定为高科技术转化项目。但未见有后续报道,也未见有产品上市。 2009 年5月5日至6日,本人参加了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在安徽省合肥市组织召开的“全国药用兰科植物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研讨会”,会议期间参观了霍山县黑石渡镇和太平畈乡的石斛种植基地,发现当时种植石斛的农户不少,但规模都不大,从几个平方到几亩地而已。当时种植的石斛主要是铜皮石斛(细茎石斛),其次是霍山石斛,另有少量的铁皮石斛和河南石斛。霍山石斛基本上种植在林下的人工开掘的上面铺设了一层小石子的梯田上。 2010 年4月,在太平畈乡李明海书记、梁东乡长和王芳副书记等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安徽康顺名贵中草药产业开发有限公司、霍山县太平畈乡的何祥林先生与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三方合作,在霍山县太平畈乡采用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研究集成的新型霍山石斛种植模式种植了第一批霍山石斛种苗,该种植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在能调节光照强度的设施大棚中,采用既能适当保水又能充分透气的基质和苗床架空方式进行种植,获得了巨大成功,这标志着霍山石斛人工规模化种植的真正开始。目前种植的霍山石斛基本采用了这种种植模式。2013年6月,中央电视7台每日农经栏目专门到霍山县太平畈乡拍摄了一期名为“堪比黄金霍山米斛成新贵”的节目来介绍利用该种植模式的霍山石斛,该节目的播出( http://sannong.cntv.cn/program/meirinj/20130618/100189.shtml ),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反响。 三、霍山石斛不同种植模式及主要技术特点 为了种植好霍山石斛,首先需要了解霍山石斛的生物学特性,然后根据其生物学特性设计相应的种植技术方案,这对种植技术研发者来说是最基本的要求。 1 、霍山石斛的生物学特性 成书于1500多年前的《名医别录》中曾记载:石斛生于六安山谷水旁石上。但六安地区野生石斛至少有霍山石斛(米斛)、铁皮石斛和细茎石斛3种。因此《名医别录》提到的石斛是否是(或包括)霍山石斛,不得而知。据《中国植物志》(第19卷)记载,霍山石斛产安徽西南部(霍山)、河南西南部(南召),生于山地林中树干上和山谷岩石上。但据安徽中医学院的刘守金教授的调查,霍山石斛一般生长在海拔250 一1200m 的傍水岩石上, 常在通风较好的西北、东北向的阴坡潮湿的石壁上或有瀑布的悬崖石上, 为瀑布落下水潭击起的水雾随风上飘的环境,常与藓类和地衣等形成小群落,未见其生长在树干上(见《霍山石解的资源及生物学特牲》,中药材第24卷第10 期2001年)。显然,野生霍山石斛的生长环境基本上是阴湿通风、着根于不积水的地方,符合半阴生、附生植物的特性。 2 、霍山石斛种植模式 (1)传统仿野生种植模式 2010 年前,霍山县太平畈乡的何云峙先生和何详林先生仿效野生霍山石斛的生长环境,设计了梯田式的种植模式,在梯田上面铺设一层小石子,将霍山石斛种植在小石子上(图1、图6)。实际上,这种种植模式并不完全适合霍山石斛的生长,一是因为这种种植模式的湿度没有野生环境的高,二是因为利用这种种植模式种植,在种苗刚种下去时,与根直接接触的介质是小石子,不适合根系的附着与生长,另外这种种植模式的基质(小石子)尽管透气性好,但保水保肥效果太差,难以满足霍山石斛生长的要求。因此利用这种种植模式来种植霍山石斛时成活率不高,尤其是对霍山石斛试管苗来说成活率更低,另外产量也不高,亩产在10公斤以内。尽管经过多年摸索与改进,这种植模式的种植效益始终难以提升,因此霍山石斛的种植面积始终难以进一步扩大。 由于这种植模式比较接近野生霍山石斛的生长环境,消费者会比较认同利用这种种植方式种植出来的霍山石斛产品的品质,这也是它的优点,但成活率与产量都较低,这是其最大的不足之处。 2 、设施大棚中苗床架空种植模式 2010 年4月,安徽康顺名贵中草药产业开发有限公司、霍山县太平畈乡的何祥林先生与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三方合作,开始采用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研发集成的设施大棚条件下的苗床架空栽培模式种植霍山石斛,获得巨大成功。该种植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在能调节光照强度的设施大棚中,采用既能适当保水又能透气的基质和苗床架空方式进行种植。这种种植模式主要优点如下: 大棚顶部有遮阳网,能降低光照强度,从而避免过强太阳光、尤其是夏天强烈太阳光对霍山石斛生长造成的不利影响。因为从生物学特性来说,霍山石斛是半阴生植物,阳光太强会生长不良。 采用既能适当保水又能透气的基质进行种植,能充分满足霍山石斛根系生长的需求。从生物学特性来说,霍山石斛属于附生植物,根系生长需要一个良好的透气环境和适当的水分。 采用苗床架空方式进行种植,既能充分解决基质积水的问题,又能减少病害和地面虫害对霍山石斛的危害。从而减少了农药的使用,起到降低产品中农残的效果。 管理方便,容易实现标准化管理。 由于大棚设施条件下苗床架空栽培模式具有上述优点,因此,只要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措施得当,霍山石斛会生长得很好(图7),瓶苗种植3年左右时,鲜品每亩产量可以达到300公斤左右,是传统仿野生种植模式的30倍以上。 这种植模式也有以下不足之处: (1)设施投入较高。标准大棚建设成本在每亩6万元以上,如果加上苗床和配套设施设备(如浇水浇肥设备,降温设备等),每亩投入在10万元左右。如何降低成本投入,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2)大棚顶部的遮阳网如果是不能活动的,会导致夏季之外的时间内,大棚内的光照不足,从而影响霍山石斛的生长。 (3)中药材存在一个道地性问题,在大棚设施内,霍山石斛的生长环境与野外环境相差太大,这种环境下种植出来的霍山石斛的品质是否与野生的相近,目前尚无定论,这不免会使消费者对利用这种种植模式种植出来的霍山石斛的品种存有疑问。这个问题还需要通过科学研究来回答。 (4)由于在大棚设施条件下,一般种植密度较高,当种植密度过高时,霍山石斛容易发生病害(图8),因此对种植者来说,如何有效防治病害是一个难题。 3 、改良仿野生种植模式 从消费者心理来看,消费者更喜欢野生的或仿野生种植的产品,为了在保证一定产量的前提下迎合消费的心理,有必要对基于大棚设施的苗床架空种植模式和传统仿野生种植模式进行整合,即只在大棚中种植驯化苗,最终产品从仿野生种植基地产出。具体技术流程如下: (1)首先在设施大棚中,将霍山石斛瓶苗种植至1到2年,然后再移植到仿野生种植基地。目前的研究与生产实践已经证明,在设施大棚中,霍山石斛种植成活率高,生长快,从生长速度方面来说,利用设施大棚来种植霍山石斛是比较理想的种植方式。 (2)在传统仿野生种植模式基地的基础上,在基地增设浇水(喷水)设施,以便在环境湿度较低的季节,通过喷水(浇水)来增加湿度,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所种植的霍山石斛对水份的需求。 (3)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称植,在六安地区,最合适的移栽时间是3-5月,如果种植基地架设(铺设)有完善的浇水(喷水)设施,那么除了在温度低于10度的时间外,其它时间均可移植。移植后,在植株根系尚未较好地附着在小石子上之前,要注意经常浇水。移植时,要带基质一块移植。 改良仿野生种植模式最大限度地综合了传统仿野生种植与现代设施大棚中苗床架空种植模式的优点,目前来说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霍山石斛种植模式。 (4)原生态种植模式 野生霍山石解一般生长在海拔250-1200m 的傍水岩石上, 常生长在通风较好的西北、东北向的阴坡潮湿的石壁上或有瀑布的悬崖石上(见《霍山石解的资源及生物学特牲》,中药材第24卷第10 期2001年)。选择霍山石斛这种原生境种植,并且对种植基地不做人工改造或尽量少做人工改造;在种植过程中,对霍山石斛的生长尽量少进行人工干预甚至不进行人工干预,如少施甚至不施用人工肥料和化学药剂,任其自然生长。能在野生霍山石斛生长的这些小环境中种植霍山石斛,将是霍山石斛人工种植的最高境界。有关石斛的原生态种植,贵族遵义(赤水)地区在金钗石斛种植上已做了很好的尝试,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霍山石斛的原生态种植可以借鉴金钗石斛种植的成功经验。 原生态种植模式的优点,是种植出来的霍山石斛产品品质最大限度地接近了野生霍山石斛,缺点是实施难度大且管理不方便,可供选择利用的种植面积较小。 5. 其它种植方式 霍山石斛也可进行贴树栽培和盆栽等。 四、不同生长年份对霍山石斛多糖、生物碱及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霍山石斛种植多长时间后采收质量最好?这一直是一个令人困扰的问题。由于目前还没有一个公认的霍山石斛产品质量标准,因此对市场上霍山石斛产品质量的评价还无从下手。 近年来,我们对不同生长年份的霍山石斛茎中的多糖、生物碱及游离氨基酸含量进行了研究,发现 2 年生的霍山石斛茎中的多糖含量最高(图 15 ), 3 年生的霍山石斛茎中的生物碱含量最高(图 16 ), 1 年生的茎中的游离氨基酸最高(图 17 )。如果只是综合这 3 个指标,我们初步认为,霍山石斛种植后的 2 - 3 年是适宜的采收时间 。然而,如果种植的是霍山石斛瓶苗,种植2年时产量还不高,需要种植到3-4年后产量才比较高,因此,如果再综合产量这一因素,种植3年时采收最佳。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解决方案 1 、品种选育: 近年来,霍山石斛种植面积扩张很快,种植面积从2010年时的不到2亩地增加到了现在的上千亩的面积,但品种的选育工作并没有及时跟上,如果这个问题不尽快解决,将会成为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的障碍。我们近年来做了一些品种的选育工作,对霍山石斛的不同品系进行了初步比较,发现不同品系的抗病性有较大差异,同时产量、多糖与生物碱含量也存在差异。建议加强品种的选育工作,尽快选育出品质好、产量高且抗逆性(抗病、抗高低温等)强的品种。对以后仿野生种植和原生态种植来说,品种的抗逆性将显得更为重要。因为对仿野生种植和原生态种植模式来说,病害的防治将比大棚种植时的更为复杂,通过选用抗病性强的品种是解决病害问题最为有效的方法。 2 、原生态种植模式技术集成研究: 由于我们目前并不完全清楚霍山石斛的主要功效成份,因此,人们习惯上认为野生的霍山石斛的品质是最好的。如果选择接近野生霍山石斛原生态生长环境、甚至与野生霍山石斛生长环境完全一致的地方种植霍山石斛,并且在种植过程中尽量减少甚至不对所种植的霍山石斛的生长进行人工干预,那么从理论上来说,所种植出的霍山石斛的品质应该接近野生霍山石斛、甚至与野生的霍山石斛的一致。但目前尚未有现在的技术方案可供选择,因此需要加强该方面的技术集成研究。 作者简介: 段俊 ,博士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首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药用石斛保育与利用委员会委员主任,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兰科植物保育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兰花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副理事长,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主持(过)的项目有国家863项目和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等20余项,发表论文100多篇,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20多名。
个人分类: 霍山石斛|7815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江西首部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寻梦龙虎山》11月12日上演
duanjunscib 2014-11-12 08:34
参加“第二届全国药用石斛保育与产业发展研讨会暨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药用石斛保育与利用委员会成立大会 (2014 年 11 月 28 日 -30 日在江西省鹰潭市龙虎山召开 ) ”的朋友们,将于 29 日晚有机会欣赏此节目 参会回执: 石斛会议参会回执.docx 会议正式通知: 通知.pdf 会议通知补充说明: 会议第二轮通知.docx 江西首部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寻梦龙虎山》11月12日震撼上演 江西省第一部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寻梦龙虎山》将于2014年11月12日正式和大家见面。这部以龙虎山的历史文化为背景,历时两年打造的大型实景演出已经进入了演出倒计时阶段。据悉,《寻梦龙虎山》这部大型实景演出是由著名媒体人、阳光媒体集团主席 杨澜 女士和龙虎山 旅游 集团公司共同打造的。《寻梦龙虎山》有着我国国内最大规模的环境艺术灯光工程,还将引用大量的裸眼3D等高科技技术,并将这些水、声、光、电等元素全部有机地结合了龙虎山丹山碧水的秀美风光,最大程度地去表现人间仙境、千年道都的独特魅力。 三宗“最”奠定独家地位   《寻梦龙虎山》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演出场地,具有世界上最新颖的表演模式,有着世界上最天然的投影崖壁,是我国目前首创的“行进式”坐船观景的实景演出。《寻梦龙虎山》共有三个篇章,每一篇章有一个场地,而这每个场地都足以展开一台规模宏大的实景演出。   演出以“行进式”手法营造出的身临其境的独特观演感受,让游客自始至终都是站在参与者而不仅仅是观演者的角度来品味这场演出。除了步行身临其境的体验仙境的观影模式,还有乘船沿着泸溪河观赏龙虎山的秀美风光。演出正式开始时,演出组将在泸溪河岸天赐的巨大崖壁上进行裸眼3D投影。光影交替间,龙虎影踪乍现,数百叶扁舟倾斜而下,仙人们鸿衣羽裳遗世独立,幻化出鸾凤和鸣、彩云纷飞的万千变化,令人目不暇接、真假难辨、美轮美奂。 依托龙虎山文化底蕴诠释演出内涵   《寻梦龙虎山》地处拥有世界地质公园、世界自然遗产、国家5A级景区等多种称号的龙虎山风景区。龙虎山作为道教发源地,千年的文化积淀,奠定了舞台剧的历史内涵。龙虎山以龙虎而得名,又因张天师在龙虎山中修道成仙而享誉天下。龙虎所指便是要阴阳和合以修道。龙虎和合,冲和相成,道显德彰。龙虎山的道,体现的是追求和平自由、生生不息的精神。而在《寻梦龙虎山》的创作过程中,将中国道教朴素的天人合一的淳朴思想和龙虎山古老的文化传说紧密的结合在了一起,通过高超的艺术手段将之表现出来,使更多的观众和来龙虎山旅游的游客接触到、了解到中国道教和龙虎山的文化精髓,而这种独特的文化精髓会让此剧更具生命力。 杨澜、陈维亚率实力团队确保艺术水平   《寻梦龙虎山》创作过程历时两年,整个策划制作团队包含多位国内外顶级大腕。2008年 北京 奥运会开幕式副总导演、2014南京青奥会开闭幕式总导演陈维亚为总导演;著名音乐家、08年北京奥运会主题曲《我和你》的作者陈其钢为《寻梦龙虎山》项目创作了主题曲,并担任音乐总监。而整个创作团队更是由著名主持人、媒体人,阳光媒体董事主席杨澜女士作为出品人亲自组建完成。无论哪方面,整个制作团队都是国内最优秀的。超豪华的制作编排团队,足以保证《寻梦龙虎山》的艺术性,确保会呈献给观众一台高水准的旅游文化盛宴。 表现形式的多样化打造艺术视觉盛宴   《寻梦龙虎山》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整台演出以歌舞、戏剧、娱乐节目为主,兼有水上特技、杂技等体育运动。多种演出形式相辅相成,共同打造出寻梦龙虎山的完美仙境。为演出专门打造的音乐歌曲和当地的传统民乐相交融和,让这台演出更具龙虎山文化的独有特色,以舞助歌、以歌舒舞、情景交融、相得益彰。70分钟的视觉盛宴,300余名演员的精彩表演,行进式表现手法,彻底颠覆“传统舞台”,实现全新的观演关系,演员与观众真正互动,让观众融入表演之中,演员走进观众中去。 先进技术决定演出精彩呈现 http://news.hexun.com/2014-10-23/169629995.html
个人分类: 石斛|205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石斛崩盘价格暴跌八成 浙商无奈跳楼
duanjunscib 2014-9-11 10:31
石斛崩盘价格暴跌八成 浙商无奈跳楼 2014年09月10日 15:26 《商界》杂志 我有话说( 5,082 人参与) 收藏本文   本刊记者 刘醒   铁皮石斛的鲜品收购价下降八成,近九成种苗组培企业破产,跟风热炒赚快钱的浙商无奈跳楼……近两年,有着“救命仙草”之称的石斛遭遇价格“过山车”,幸存的从业者们前路何在?   云南昆明新螺蛳湾药材批发市场。2014年7月6月下午5时,4楼已经人烟稀少,大部分商铺也准备关门。38岁的石正才拖着木板车姗姗来迟,车上放着四大袋石斛。为了推销这些石斛,他已在外奔波了一整天,可是四个袋子仍是满满当当。   站在某家店铺前,老石和店老板聊了很久,态度谦恭而好学,频频点头向对方表示赞许。比起推销车上的四袋石斛,和同行学习怎样经营这门生意,或许这才是石正才当下更为迫切的事情。因为,2年前的他绝不会想到,一向供不应求的石斛竟有卖不出去的时候。   石正才的老家是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被誉为“紫皮石斛之乡”。2年前,他所在的当地某石斛合作社,所需要做的唯一的事就是种好石斛,然后在收获的季节等待蜂拥而至的浙江商人整车整车地收购。   然而从2013年开始,这些浙商一个都没有出现,身为县政协委员和某合作社社长的石正才不得不脱去西装和衬衣,穿上汗津津的旧军装,拉着板车远赴昆明挨家挨户推销。因为从这一年开始,持续“升温”的云南石斛忽然崩盘了,并于次年降价至史上最低点。   崩盘   2012年上半年,石斛迎来巅峰时刻。彼时,铁皮石斛鲜品的收购价最低每千克1000元,每亩利润达20~30万元。这个涨幅是惊人的,因为仅在一年前的2011年,其价格不过区区600元,涨幅达66.7%。   这一年,石斛种植户的收入普遍超过10万元,不少人甚至突破百万元。有人这样描述这些一夜暴富的山区农民:“进城干啥?买车买房换老婆!”   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仅仅一年之后的2013年,石斛惨遭“过山车”:铁皮石斛鲜品的收购价跌至每千克200元,高达每亩15万元的种植成本,让几乎所有的种植户苦不堪言。而作为整个产业链上游的种苗组培,在此次降价潮中受损最为严重。   值得一提的是,石斛——尤其是铁皮石斛的入行门槛很高,有业内人士总结称这是一个“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它的产业链可分为三层:组培——移栽——加工销售,其中技术难度、成本和风险最大的是组培。   所谓组培,就是将一粒石斛孢子在营养液中培育成一株石斛苗。其对生长环境要求极为苛刻——无菌、恒温、恒湿,而且生长周期长达10个月。其中,因细菌污染导致种苗死亡的概率一般维持在5%~10%,高于20%将意味着赔本。   因此,高技术含量、高成本门槛的种苗组培,是整个产业链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由此诞生了一大批专业性组培公司。   突如其来的石斛降价潮,使得种植户热情锐减,原本每瓶30元的种苗,受供求影响降到了2014年的每瓶8~10元。由此,在2012年石斛“牛市”鼓舞下入市的大批组培公司,一夜之间血本无归。有业内人士透露,光云南破产的组培公司就高达九成。   在成都做布匹生意的浙商严先生,于2013年投资500万元在昆明市经济开发区中豪产业城建起自己的组培公司。不到一年,他就不得不在低迷的市场环境里,以27万元的价格卖掉所有资产。上述业内人士还透露,有个温州商人借了千万元高利贷,想在不断升温的石斛生意中大捞一笔,不料遭遇“过山车”,最终走投无路被逼跳楼。   背后的逻辑   其实,石斛降价背后的商业逻辑并不复杂。   数千年来,石斛之所以贵为“仙草”,除了《本草纲目》、《神农本草经》、《中国药典》等中药材著述所背书的神奇药效外,除了作为文成公主的嫁妆、周总理赠送胡志明主席的国礼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在种植技术难关突破以前,石斛——尤其是铁皮石斛——都是野生的。甚至在当下,有着“药界大熊猫”之称的野生铁皮石斛,作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和濒危药材,是被禁止采摘的。   这意味着,苛刻的生长环境、较高的采摘难度使得石斛产量极低。物以稀为贵,其价格自然水涨船高。   然而,随着技术难关被攻克,其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不断增多,市场上的石斛也越来越多。此外,随着中央“八项规定”等的颁布实施,一直走高端市场——尤其是礼品市场路线的石斛需求量锐减。一边是产量不断扩大,一边是市场不断萎缩,两相碰撞导致2013年的石斛降价潮。   有要求匿名的供应商透露,往年其销往云南省级单位的石斛有50万元,现在只有几万元,而且还是以“云南特产”的名义供应。   此外,由于国家对石斛身份认证的模糊,使得这个产业的从业者大都止步于原料销售,全国范围内有保健品GMP认证,从而能够进行深加工的企业屈指可数,而且由于特殊原因该资质近几年均未再颁发过。   其实,石斛真正实现产业化不过短短三四年,然而由于上述种种原因很快抵达“天花板”。如此短暂的时间,导致这个产业标杆性的大品牌尚未及出现和成熟;而一些本可以成为行业标杆的企业,却满足于传统的技术工艺和市场现状,得过且过。   有要求匿名的石斛供应商透露,浙江 康恩贝 ( 17.26 , 0.16 , 0.94% ) 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虽然是上市公司,然而其石斛种植所采用的是老工艺。“他们的基地在(云南)普洱市,一般不给别人进去看,因为他们用的老技术,石斛种在地上,病虫害多,打药打得多,走到基地门口都能闻见药味。”   现代石斛种植企业一般采用的是离地床式栽培,可以有效避免虫害,从而减少农药使用。然而这种工艺所需要的成本极高,例如建设钢架结构大棚、24小时开灯、控温保湿等。   滇浙之争   从上文可窥端倪,虽然云南是石斛种植地,然而真正活跃在这个市场的是浙商。拥有“石运来”品牌的云南高度生物科技公司专营石斛和玛咖,其总经理徐新康预计,在云南做石斛生意的70%是浙商。徐本人正是云南最早介入石斛产业的浙商之一,目前已完成从组培到种植、从种植到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布局。   这是云南石斛产业颇为尴尬的一幕:云南生产了全国一半以上的石斛,其中铁皮石斛产量占全国60%、紫皮石斛产量占95%,然而其产值却很小;与之相对应的是,浙江的石斛种植面积虽然不到全国的20%,却牢牢占据着80%的产值!   还有一组数据描述着云南石斛“大面积小产业”的薄弱现状:浙江全省有21家生产企业获得经国家批准的45个铁皮石斛类保健食品,占全国总数的69%,产品涉及颗粒剂、胶囊、片剂、口服液、浸膏等多种剂型;而云南所有的石斛生产企业加起来只有2家拿到批文。   此外,徐新康分析,营销意识的缺乏也是导致云南石斛产业被浙商“攫取果实”的重要缘由。这个观点与中国中药协会石斛专业委员会会长杨明志不谋而合。   杨明志认为,云南农户闯市场能力不足,始终被动等待客商上门收购,“我们过去都只注重石斛的源头生产,埋头干活,却不问销路”。   而作为消费大省和终端市场的浙江,其商人却纷纷远赴云南,利用云南优质的石斛生长条件种植和收购石斛,再贴上“云南特产”的标签销往全国各地。如此,浙商一举牢牢控制住石斛产地和消费市场的定价权,成为整个产业起决定性作用的群体。   让我们回到本文的开头,龙陵某石斛合作社的社长石正才正拉着板车挨家挨户兜售石斛,顺便学习石斛营销的相关知识。而事实上,在龙陵紫皮石斛产业的发展史上,曾出现过一个历史性的人物——龙陵石斛协会会长刘家保。   彼时,作为整个龙陵紫皮石斛产业的领头人,刘家保以一人之力主持着该县石斛产业从种植到销售的统筹和布局,其影响力甚至覆盖国内整个石斛产业。然而,由于其不幸逝世,龙陵至今再未有人能够撑起该县紫皮石斛的产业大旗,又逢市场环境低迷,导致石正才们不得不从种植户的角色转型做销售。   当下,石正才凭一年多“走访”所得的经验,正筹划在昆明建一个店铺,作为家乡紫皮石斛面向全国市场的一个网点。前路如何,尚未可知。   一线生机   值得一提的是,石斛产业链上并非所有的环节都在“赔本赚吆喝”。虽然上游的种苗组培和种植上演“过山车”,然而在终端消费市场,石斛——尤其是铁皮石斛的价格并未有如此大的降幅。   当下,特级铁皮枫斗(枫斗即石斛干品的初级加工产品)的市场价从2012年的每千克4~5万元降至2~3万元,一级铁皮枫斗从每千克1万元降至7000~8000元,二级则从每千克8000元降至5000~6000元。 这还意味着,像高度生物科技一样掌握着全产业链的石斛企业,虽然在产业上游有所亏损,然而却可依靠市场上的高利润勉强求生。据其总经理徐新康预测,要熬过这轮寒冬还需要3年,“因为石斛从种苗组培到收获,前后需要约3年的生长期,这意味着开始于2013年的导致这轮降价潮的种植面积扩张,还需要3年的时间才能被市场消化掉。”   然而,或许还有别的出路。   当下,云南省正向国家有关部门申报将石斛作为“新资源食品”的资质,一旦申报成功,石斛就可以像早几年申报“新资源食品”成功的冬虫夏草一样,迅速进行产业化开发。   事实上,当下的云南,“石斛开发”已经在民间悄悄试水。   在昆明芸台会馆庭院餐厅,铁皮石斛汁是一种颇受欢迎的饮品。虽然价格高达每扎180元,然而仍是供不应求。作为其石斛鲜条供应商的徐新康,举起满杯墨绿色的石斛汁感叹:“一旦‘新资源食品’资质认证成功,我们的机会就多元了……谁又知道下一个‘王老吉 ’品牌的配方是不是石斛呢?”   对于未来,他十分笃定并分外期待。 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cyxw/20140910/152620255407.shtml
个人分类: 石斛|2609 次阅读|0 个评论
铁皮石斛常见病虫害与防治-褐斑病(l四)
duanjunscib 2014-6-30 08:33
铁皮石斛 褐斑病主要由病原性细菌侵染所致,病斑呈褐色,发病初期叶片有似开水烫过的呈水渍状的斑块,斑块扩展快,最终造成整个叶片枯死,传染性强,蔓延快,危害极大。 防治方法:此病高温多湿季节易发生, 发病后,可喷施 农用链霉素、叶枯宁、可杀得防治,并适当控水。
个人分类: 石斛|3715 次阅读|0 个评论
霍山石斛培训班照片-2014-4-8
热度 1 duanjunscib 2014-4-15 12:17
培训班报名现场 段俊博士在讲课 段俊博士在讲课 培训班现场 培训班现场 培训班现场 培训班现场 参加培训的要员在参观康顺公司的米斛种植基地,目前康顺公司种植的米斛生长情况最好 参加培训的要员在参观康顺公司的米斛种植基地,目前康顺公司种植的米斛生长情况最好 康顺公司的米斛种植基地 康顺公司的米斛种植基地 康顺公司的技术员段毅平 康顺公司的技术员段毅平 在某米斛种植基地观察米斛的生长情况 与霍山县发改委副主任、石斛办李明海主任在康顺公司的米斛基地中探讨米斛的种植问题 与霍山县发改委副主任、石斛办李明海主任在康顺公司的米斛基地中合影
个人分类: 霍山石斛|3685 次阅读|1 个评论
段俊博士应邀为霍山石斛种植技术培训班授课
duanjunscib 2014-4-15 11:03
http://www.cas.cn/hzjl/ydhz/hzdt/201404/t20140414_4090186.shtml http://plant.cwca.org.cn/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21426
个人分类: 霍山石斛|2754 次阅读|0 个评论
第四届魅力农产品嘉年华10大魅力农产品
热度 1 duanjunscib 2013-12-24 17:17
大型电视活动--《第四届魅力农产品嘉年华》是CCTV-7主办、《每日农经》栏目承办,联合全国主流媒体对中国优质农产品进行的一次年度盘点电视推介活动,旨在推动优质农产品安全诚信体系的建立,塑造强有力的区域农产品公共品牌。第四届魅力农产品嘉年华主题是:品牌的力量。第四届魅力农产品嘉年华将于2014年2月2日(正月初三)21:47在CCTV-7播出。本届嘉年华评出的十大魅力农产品如下: 霍山米斛(霍山石斛)( http://sannong.cntv.cn/20131222/103507.shtml ) 六安瓜片( http://sannong.cntv.cn/20131222/103504.shtml ) 琯溪蜜柚( http://sannong.cntv.cn/20131222/103595.shtml ) 金蝉花( http://sannong.cntv.cn/20131222/103519.shtml ) 猫山王榴莲( http://sannong.cntv.cn/20131222/103585.shtml ) 羊驼( http://sannong.cntv.cn/20131222/103592.shtml ) 五朵金花甲鱼 黑果枸杞 红河哈尼红米
个人分类: 其它|2772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第四届魅力农产品嘉年华10大魅力农产品:霍山米斛
duanjunscib 2013-12-24 15:19
  霍山米斛嘉年华上获赞草根明星   央视网消息 (刘登亮)2013第四届魅力农产品嘉年华上迎来了号称植物界的大熊猫——霍山米斛。   霍山米斛又称霍山石斛,是兰科石斛属的草本植物,因整个茎的形状像一粒一粒大米相连,故称米斛,又名龙头凤尾草、皇帝草、救命仙草。主产于大别山区的安徽省霍山县,大多生长在云雾缭绕的悬崖峭壁崖石缝隙间和参天古树上。因数量极为稀少,历史上一直贵为皇室专用。   霍山米斛由于其生长条件极为苛刻,上世纪己濒临灭绝。1987年,国务院将其视作植物中的大熊猫,列为野生药材二级保护品种。作为名贵中草药,市场对于霍山米斛需求较高。科研人员目前已经研制种苗高效繁殖方法和霍山米斛植株干品的加工方法,实现人工种植栽培。   霍山米斛尽管已可人工培育,但产量仍然稀少,价格昂贵堪比黄金。   成熟的霍山米斛株高一般不超过7厘米,茎秆呈青黄色,顶部封顶无叶,春季二至三月份开花前釆收营养成分最高。   霍山米斛富含多糖、氨基酸和石斛碱、石斛胺碱等生物碱,能有效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用它做菜、煲汤、鲜食均可。   在本次魅力农产品中,霍山米斛可谓“草根明星”。如今人工种植的实现,对于霍山米斛的市场推广和霍山当地稀有农作物的致富开发有着特殊意义。   霍山米斛颁奖词:   看似无名的山间野草,却名列石斛之冠。它功效神奇而稀有,民间曾是一草难求。现如今,人工种植的成功,给当地农民带来不菲的经济收入。它就是山中珍品——霍山米斛。   大型电视活动--《第四届魅力农产品嘉年华》是CCTV-7主办、《每日农经》栏目承办,联合全国主流媒体对中国优质农产品进行的一次年度盘点电视推介活动,旨在推动优质农产品安全诚信体系的建立,塑造强有力的区域农产品公共品牌。第四届魅力农产品嘉年华主题是:品牌的力量。第四届魅力农产品嘉年华将于2014年2月2日(正月初三)21:47在CCTV-7播出。   CCTV-7《每日农经》简介   每日农经 塑造中国农业品牌梦   CCTV-7《每日农经》栏目是一档涉农经济生活服务类电视节目,以农产品为报道主角,以“促进生产发展、引导健康消费、关注食品安全、塑造农业品牌”为宗旨,关注农产品的安全生产和百姓健康消费,关注农产品带来的绿色经济,探寻农产品在市场上的成功高密。开播十年来,已经推荐优质农产品逾3000种,塑造了强有力的区域农产品公共品牌,成为中国农经信息发布的第一平台。   《每日农经》栏目从经济视角出发,以宣传高品质的农产品为轴心,充分展现农产品在生产上的与众不同之处,深入挖掘农产品因此在市场上形成的独特卖点,分析由此带来的经济效益。栏目收视率、影响力、公信力、观众规模等指标一直稳居央视七套前列。   一款农产品、一个品牌故事、一道传统菜肴、一种老家味道,就是一张地方名片。《每日农经》栏目追求趣味的表达方式,解说词轻松活泼,外景主持人风趣幽默,局部情节设计忍俊不禁,“叙事练达皆趣味,市场洞明即农经”,倾心打造“趣味农经”这道独特的试听大餐。 http://sannong.cntv.cn/20131222/103507.shtml
个人分类: 霍山石斛|2144 次阅读|0 个评论
霍山米斛荣获十大魅力农产品称号
duanjunscib 2013-12-24 11:24
12月22号,应邀参加中央7台( 中央 电视 台农业节目)主办 举办的第四届魅力农产品嘉年华节目的录制,该节目将于2014年2月2日(正月初三)21:17-22:32播出。 在本届魅力农产品评比中,霍山米斛(霍山石斛)荣获“十大魅力农产品”称号,由于本人曾参与了霍山米斛节目的录制(堪比黄金,霍山米斛成新贵,已于 2013后6月17日 在每日农经节目中播出 http://sannong.cntv.cn/program/meirinj/20130618/100189.shtml ),因此有幸成为本次嘉年华的嘉宾。 霍山米斛是从央视7台每日农经栏目近3年录制并播出的1000多期节目所涉及的农产品中精打细选出来的十大魅力农产品之一。 霍山米斛颁奖词:    看似无名的山间野草,却名列石斛之冠。它功效神奇而稀有,民间曾是一草难求。现如今,人工种植的成功,给当地农民带来不菲的经济收入。它就是山中珍品——霍山米斛。 本届嘉年华的主题是“品牌的力量”,通过举行优质农产品年度盘点、农产品品牌大家谈、农产品展播等系列活动,推动优质农产品安全诚信体系的建立,塑造强有力的区域农产品公共品牌。 http://sannong.cntv.cn/20131222/103507.shtml
个人分类: 霍山石斛|3162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3年第一届全国药用石斛保育与产业发展研讨会在杭州召开
duanjunscib 2013-12-18 08:40
由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药用石斛保育与利用委员会(简称中植协药用石斛保育与利用委员会)主办,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和现代联合集团承办的“第一届全国药用石斛保育与产业发展研讨会(杭州)”于12月13日至15日在杭州之江饭店举行。 大会由 现代联合集团章鹏董事长致欢迎词,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赵胜利副秘书长对此次会议召开的背景与意义做了说明,国家林业局保护司野生植物保护与培植利用监管处刘德望处长从野生植物植物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方面发表了指导性意见,中国农工党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会长、现代中医学界泰斗张大宁先生从石斛在中医上的应用方面发表了专业讲话,并对此次会议的召开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本次会议的主题是提高药用石斛产业化技术水平,拓展药用石斛产品市场。在中植协药用石斛保育与利用委员会主任段俊研究员的主持下,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的郭顺星研究员做了‘菌根真菌对提高药用石斛产量与质量的影响’,来自合肥工业大学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罗建平教授、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丁小余教授、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高江云研究员、广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李宇清主任医师、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罗毅波研究员、中国中药协会石斛专业委员会的扬明志会长和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的段俊研究员分别做了药用石斛功效研究进展、药用石斛的DNA分子鉴定与谱系地理学研究、基于真菌共生萌发的药用石斛种苗生产与仿野生栽培模式介绍、 石斛的医学应用及养生价值、石斛属资源的现状与利用、产业转型要围绕品质和市场做文章和药用石斛质量控制中的若干问题探讨等大会专题报告。专题报告会后接着举行了3个小时的企业代表座谈会,座谈会上,与会代表认为药用石斛产业中存在的基源品种混乱、种植过程中不遵守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等问题依然比较突出,急需解决,另外,今年药用石斛初级产品(鲜品)销售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市场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不可同日而语,产品深加工和市场开拓已成了当前药用石斛产业的当务之急。 研讨会前,与会代表参观了现代联合集团的药用石斛博物馆,并见证了中国第一个药用石斛博物馆的揭牌仪式,该博物馆的建成与对外开放将对药用石斛知识的科学普及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来自全国药用石斛界的180多位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
个人分类: 石斛|3123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第一个药用石斛博物馆在杭州正式开馆
duanjunscib 2013-12-17 18:14
12 月14日 上午, 中国第一个药用石斛博物馆- 中国石斛博物馆 在杭州正式开馆,该博物馆 坐落于杭州勾庄农副产品物流中心博园路1号会展中心三楼,总面积 近一万平方米,集药用石斛知识科普、休闲、餐饮、石斛产品批发与零售于一体。该博物馆的建成与开放将对 对药用石斛知识的科学普及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并对药用石斛产品市场的拓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该博物馆是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的指导下,中华石斛协会的业务管理下,由现代联合集团倾力打造的国内首家药用石斛博物馆。 石斛是一种珍稀名贵药材,被道家医学经典《道藏》列为“九大仙草之首”。现全世界的石斛种类共有1500多种,中国出产有80多种,其中用作中药材的有50多种。
个人分类: 石斛|424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铁皮石斛种苗高效繁殖方法
热度 1 duanjunscib 2011-4-9 18:35
华南植物园“铁皮石斛种苗高效繁殖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 发布: 2011-4-02 10:02 作者: webmaster 来源: 中国科学院 TAG: 培养基 铁皮石斛 高效繁殖   由 中科院 华南植物园 曾宋君、段俊等 科研人员 完成的“ 铁皮石斛 种苗高效繁殖方法”获得国家 发明专利 授权(专利号:ZL200910036502.9)。   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 Kimura et Migo)是我国常用的名贵中药,其具有滋阴清热、生津益胃、润肺止咳等功效,常用于热病伤津、口干烦燥、病后虚热等多种病症。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石斛还具有 抗肿瘤 、 抗衰老 、增强人体 免疫力 及扩张血管的作用。但由于人们长期无节制的采挖使自然资源枯竭,再加上铁皮石斛本身的繁殖率极低,现铁皮石斛成为国家重点保护的药材品种之一。因此其人工种植具有广阔前景,但缺乏优质种苗是铁皮石斛种植业的瓶颈之一。   本发明涉及一种铁皮石斛种苗的繁殖方法,其特征是将生长健壮的铁皮石斛母株人工授粉得到的果实消毒杀菌后切开,用种子萌发 培养基 培养,使种子萌发成原球茎并进一步形成小苗,再将试管繁殖来的小苗用试管开花培养基培养,开花后选择生长健壮的植株进行试管内人工授粉,果实成熟后切开进行无菌播种,使种子长成小植株,小植株在壮苗培养基上培养,形成成苗,将成苗在自然光下炼苗,进一步栽培成种苗。   本发明操作简单,成本低廉,能大大地缩短铁皮石斛果实的成熟期,高效且无 病虫害 ,能周年生产铁皮石斛种子,成苗的移栽成活率可达95%以上,为铁皮石斛种苗的繁殖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专利证书-铁皮石斛.pdf
4349 次阅读|1 个评论
与铁皮石斛销售有关的视频-中央台 段俊
duanjunscib 2011-4-9 17:25
想初步了解铁皮石斛市场、销售、枫斗加工和食用方法,可看‘上餐桌的铁皮石斛 http://sannong.cntv.cn/program/meirinj/20110303/120096.shtml’
3458 次阅读|0 个评论
与铁皮石斛栽培有关的视频-中央台 段俊
duanjunscib 2011-4-9 17:22
怎么样栽培铁皮石斛可看破斛铁皮石斛种植难关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7RNqI5_ENTM/
3791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5 16: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