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水文分区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用蒸发与降水的关系划分地球表面(水文分区)
热度 4 zhangxw 2011-8-22 10:36
用蒸发与降水的关系划分地球表面(水文分区) 张学文, 2011/8/22 蒸发与降水是空中水的输入与输入口,也是下垫面水分的重要输出口与重要输入口。一个地区(如一个流域)蒸发与降水的相对关系是划分地球气候、水文分区的重要标界。 人类早就是随水草而居。现代人类依然是生活在水源丰富的地方。从水文学角度看,人类主要生活在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的有河流发育的地区。这种地区的水文特点是支付了蒸发以后多余的降水量汇集为河水而不断流向下游直到它进入海洋(盆地)。这就是水文学上讲的径流形成区,这个区域的径流量大于零。根据水分平衡,其蒸发量只能小于降水量。但是具有这些气象水文特征的地区仅是地球表层的一部分。 就全球而论,下垫面的蒸发总量必然与降水总量相等。所以除了上面谈的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的地区以外,地球上必然存在一些蒸发量大于降水的区域。于是我们可以根据降水 - 蒸发的关系把下垫面划分为三个特点突出的水文分区 ( 下面谈论的蒸发量和降水量都是指多年平均值 , 而且蒸发量是该下垫面的实际蒸发 , 不是气象站提供的蒸发量 ) 。 (1) 蒸发量小于降水量的区域:本区域是前面谈到的 径流形成区 ,河流是越往下游,河水流量越大直到流出本区(河水入海、如盆地)。本区域径流量大于零(径流系数大于 0 )。它也是人类的主要居住区。高山上有冰川发育的地区也归入其中。 (2) 蒸发量差不多等于降水量的干旱区:本区域一般情况是降水稀少,不能形成径流,地面上看不到河网,所有的降水都基本就地蒸发。本区域径流量等于零(径流系数等于 0 )。广大的沙漠、戈壁地区是其典型代表。那里人类难生存,东非的大沙漠、塔里木盆地,以致宁夏的部分地区是其代表。 (3) 蒸发量明显大于降水量区域:本区域的降水量比较少而蒸发量大。发源于外地的河流把河水送入当地,在那里形成湖泊、林带、农田的景观,而河水越流越少。这是所谓 径流的散失区 ,其径流量是负值(径流系数小于 0 )。沙漠中有水灌溉的绿洲、流入沙漠的河流尾闾湖泊、塔里木河两岸的林带是其在大陆上的典型代表,它们一般零散地穿插在干旱区内。青海湖四周环山 , 山区降水形成了数十条河流流入青海湖。青海湖区域的年降水量大约是 380 毫米,而湖面的年蒸发量是 1500 毫米。青海湖水面的维持,就是依靠河水以及地下水的补给。所以青海湖湖面的 4256 平方公里( 2000 年)是一个完整的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的地理区域。所以青海湖连同其周围的山区就是一个椭圆型的径流形成区套着当中的一个径流散失区。 此外,在海洋上,由于水分充足,其蒸发量很大,而广大洋面上的副热带高压控制区降水量小,也属于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的区域。当地海平面没有因为蒸发大而降低是依靠洋流来平衡的。
个人分类: 空中水科学|13375 次阅读|1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07: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