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大儿子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一个人的报纸
histly 2013-1-5 04:32
中国打到帝制之后的第一个总统袁世凯想复辟当皇帝,引起了全国一片反对声浪。他的大儿子袁克定一心想做传承帝位的皇太子,决议不让他的父亲听到任何反对声音,为此假冒《顺天时报》名义,为他的父亲一个人编印了一份专登拥戴帝制文章的假《顺天时报》,让他的父亲陶醉在颂扬声中。这份只有一个读者的《顺天时报》最终愚弄的还是袁大总统本人。 Extracted from China Sealed by Fog , authored by Qianglian He, page435-436
1489 次阅读|0 个评论
汉朝往事(五)
mophistor 2012-12-11 16:35
章邯在消灭陈胜之后,出兵临济攻魏,齐王田儋和楚将项它率兵救援,章邯夜袭,大败义军。田儋被杀,魏咎投降后自杀。而后章邯挥兵南下攻楚,这一次,他遇到了对手——项梁。项氏世世代代为楚国贵族,项梁的父亲正是楚国大将项燕。战国末期著名的将领。项梁本人也是熟读兵书,可谓军事专家。双方交兵,章邯接连吃了几次败仗。就连丞相李斯的大儿子三川守李由也被项羽所杀。 可惜项梁在几场胜利之后,变得狂妄轻敌起来,他的部将宋义劝谏道:“虽然我们打了几场胜仗,但目前将领骄纵,士卒懈怠,从上至下充满了盲目的乐观,这是很危险的事情,何况秦军并没有伤及元气,援军也在源源不断地补充,我很为眼前的形式担忧啊!”宋义的警告无疑是一记当头棒喝,但可惜的是项梁并没有因此而清醒过来,反而还将宋义打发到齐国去。 宋义在路上,正好碰到了齐国派来出使楚的使者高陵君显,宋义问显说:“你是要去见项梁吗?”显说正是如此。宋义便对显说:“项梁骄纵轻敌,不日就有覆亡的危险,你一路上慢点走,或许能够躲得过;要是走的快了,很可能会遇上危险!” 果然,正如宋义所料,章邯在补充了兵力之后。在夜间偷袭毫无防备的楚军,楚军大败,项梁也在乱军之中被杀。而齐国的使者高陵君显,听从了宋义的劝告,磨磨蹭蹭地躲过了这一劫难。 楚军群龙无首,一路溃退到彭城(今徐州)。楚怀王芈心,就是项梁找来的那个牧羊的年轻人,项梁在的时候毫无疑问他只是一个傀儡,也只能是一个傀儡。此刻显露出了他试图有所作为的一面,首先他收回了军权,将军队至于自己的控制之下,然后开始分封群臣,培育自己的亲信:宋义被封为上将军,刘邦也被封了侯。 另外一边,章邯在击败楚军,杀死项梁之后,觉得剩下的楚军残部不足为忧,又挥师北上,向赵国进攻。一战又将陈余指挥的赵国军队击败,将赵王歇和张耳围在了巨鹿城中。(此时的赵王已经不是武臣,武臣被其部将李良杀害,张耳陈余又拥立故赵国公子赵歇为王)。 至此,关东各起义军的形式已经岌岌可危,如果赵国再被章邯消灭的话,整个起义军差不多就都要被章邯消灭了。所以巨鹿城下,成了秦帝国和起义军进行最后殊死搏斗的关键战场。一场决定胜败,决定命运的战斗,就即将在这里展开! 面对危急的形势,楚怀王兵分两路,一路派遣宋义北上救赵,另外一路派遣刘邦西进,进攻秦国的腹地——关中。继续周文未完成的事业。 为什么是派刘邦而不是别人西进呢?原来之前楚怀王在做出发兵攻打秦国腹地的决定时,正值楚军刚刚败退到彭城。所有的人都认为秦军非常强大,可不是吗?连主帅项梁都被杀了。这时候西进攻秦简直就是一个疯狂的主意。尽管楚怀王允诺,先打下关中的人就封他做关中王。可还是没有人敢接下来这个活,只有刘邦和项羽愿意。 可是没有人支持项羽,大家都认为项羽能打仗是没错,但作战时太凶狠残暴,经常动不动就屠城,不管对方是在抵抗还是已经投降;不管面对的是军人还是百姓;甚至不管是不是老弱病残,统统杀个精光。太残忍了。这样也必然会遭致秦国百姓的誓死抵抗。所以应当派一位年长温和的人,沿途实施怀柔宽厚的政策,笼络民心。这样才有可能成功。正好刘邦符合上述条件。
个人分类: 历史故事|1948 次阅读|0 个评论
临时安置房的邻居们(唐山系列005)
gl6866 2011-8-6 12:06
万福庄北面就是燕山山脉的最南端。我们到了万福庄就被安置在一个貌似二进院的院落内。这个院落似乎专门属于不属于万福庄本地人的居住地。这个院落一进门是南北朝向的正房,一明二暗。里面住的是张姓的一家人,他家也是半边户,当家的为公家做事,拿工资;而主妇则不做什么,在家里照料家务。他们有一个叫张安的儿子,我们曾是唐山第七中学的同学。后来他和我一起毕业,然后他去首钢设在迁安的原料基地工作,而我则下乡到万福庄。我清楚地记得,那位张家主妇还说我家嫉妒她的大儿子到迁安工作。说都是一个学校毕业的,可我却不能到工厂工作。我的父母只能摇摇头而已。谁让我们没赶上好光景呢?那个时代,如果脱离了农民身份而进入工人阶级队伍,对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兄弟而言,的确就像鲤鱼跳龙门一样。身份的改变意味着人在社会上地位的改变,从此家里人也会引以为豪的。可我们却从吃公家饭的转而吃农家饭,在他们眼里肯定是走下坡路。不过他们似乎不知道文化大革命的性质所在,多说无益。 张家还有二个女孩子和一个小儿子,小儿子还是个奶孩子。所以大女儿要帮助妈妈照看小儿子。一般来说,农村重男轻女,女儿总是得不到受教育的机会,在万福庄也基本如此。我好像觉得张家的大姑娘就没去念书。当然,她比我年长,也许到了要谈婚论嫁的时候,所以就没必要去念书了。家乡的女子结婚一般都年龄不大,不像城里。有的甚至十六、七岁便嫁人,没过二年就有孩子了。我见张家的大女儿每天除了在家看孩子和做饭外,也没有什么其他活动。或许也是张家妈妈有意培养她操持家务的能力?否则嫁出去什么都不会,婆家会不给好脸子看的。倒是张家的二女儿比较活泼,岁数和我的二弟依稀仿佛,经常和我们在一起。可惜这个小姑娘在我们搬离那个临时住所不久后就得病死去了。当年她在世时,人家就说这个小姑娘走路没有影子。这纯粹是胡说八道,一个大活人,走路没有影子,谁信?!她死后就埋在了山脚路边,有一天我见到张家妈妈还到女儿坟头去焚香烧纸,哭哭啼啼。看来她也还是为了失去女儿伤心。 穿过张家的正房坐落着二所厢房,东西相向。东厢房没人住,空在那里,堆放着一些杂物,大概是前面张家的东西。而西厢房住着一户人家。男主人在国营的采石场当车把式,天天上班。而女主人似乎也要天蒙蒙亮时便和丈夫一同启程到国营的采石场打石子(这是一种比较辛苦的活,我以后还要细讲)。她好像不是正式的工人;同时还要把他家的一个大大的鸡罩搬到山脚下。所以她便得了个外号叫“老鸡罩”。有意思的是他们家的二个孩子,大的和我差不多大,叫“多头”,而小的则要比我小很多。不幸的是,老大有一只眼瞎了,而老小则罹患小儿麻痹症不能正常行走。他们养了十来只纯种的“澳洲黑鸡”据信那种鸡是1945年我国首次从澳大利亚引进该品种鸡,并于南京安家落户。他们养的“澳洲黑”中,好像只有一二只公鸡,其他都是母鸡。为了保持澳洲黑品种的纯洁性,他们天天把这十多只鸡拿到山脚下去放养,而不去和村里的“草鸡”同流合污。但是那些澳洲黑公鸡似乎有些不争气,偏偏爱和那些草鸡交配,这让老大感到非常恼火,每每见到这种情形,他便不顾一切去追打那只澳洲黑。因为他大概认为,和草鸡交配过的澳洲黑再和纯种的澳洲黑交配就会让澳洲黑串种了似的。 再往北就是临时安置我们的西厢房了。我们住的房子比较小,因为人多所以显得小。而对面住的寡居的“老太太”和蔼可亲,都叫她“三妈”,其实和我母亲年龄差不多大,也许大些?她为什么来到万福庄住肯定是有缘故的,是嫁到这里的?还是流落到这里的?还是续弦?都不知道,她没有生育,报养了一个女儿。而且她有生活来源,所以也无需为生活操劳。但这这房也不是她自己的。她们就娘儿俩,所以觉得宽敞。我奶奶那时还跟我们一起生活,她俩有点儿共同语言,所以我有时也到她那里串串。也忘了她是哪里的人,但肯定不是唐山人。三妈抽旱烟,烟叶子搓成一团,塞入旱烟袋里,点燃后缕缕烟雾便升腾起来,还是有点悠然自得啊。后来我吸烟也与三妈那种悠然自得的样子有点儿关系。我在她那里第一次见到了罂粟壳,她也把那些东西当成旱烟一并抽了。我想不应算是吸毒吧。她女儿上学,住校,一周才回来一次。我们接触不多,而且她也比我大。总之我在那个临时安顿的院落中度过了一个比较难忘的冬天。转眼就是春天,生产队要为我家在村西头盖一间南北朝向的正房,那时我们就可以搬到新房住了。 《唐山系列》相关博文 000、唐山大地震祭(2011年7月28日) 001、初到唐山第一冬(2011年7月31日) 002、卑家店与万福庄(2011年8月2日) 003、革命歌曲与涮羊肉(2011年8月2日) 004、家乡的副业生产(2011年8月3日) 006、康大丫头(2011年8月7日) 007、盖新房(2011年8月8日) 008、西不压东(2011年8月11日) 009、八印锅(2011年8月12日) 010、脱坯搭炕(2011年8月14日) 011、院墙的苦恼(2011年8月14日) 012、白薯窖(2011年8月18日) 013、 唐山七中(2011年8月21日)
个人分类: 唐山系列|3813 次阅读|0 个评论
樱桃吃多了上火——真的!
热度 4 yhliu971225 2011-6-28 13:15
樱桃火大,不能多吃。 大连的樱桃上市近二十天了吧。这段时间里,家里就没准备别的水果,都是樱桃。我每天能吃一斤多吧,周末去自采园二次,还带毕业学生去一次,结果我一定要告诉大家——非常惨! 到上周五,已经差不多吃了二个星期的樱桃,没有什么不适的感觉,周五下午去了自采园,还感觉非常享受,只是隐隐地开始感觉牙齿不舒服。周六又吃了些,周日那颗牙齿开始发难了,随后整个口腔像有火要往外喷,舌尖上热辣辣地痛。 知道樱桃小丸子开始发威了。 牙痛得没办法,先吃了片牙痛安。再紧急上网查清火的方法。给自己煮了一小锅红小豆粥,周日晚上没吃别的,就把这粥都吃下去了。结果见效非常快,不再喊我的牙痛了,口腔中也明显清凉下来。还挻幸运的。以为会一点点好起来了。 可是从昨天周一开始,我的肺告诉我它也受伤了。我没再意,想凭我的身体,抗一下就过去了。可是,今天,呼吸困难,真的是困难啊,当然今天天阴,可以前天阴我也没感觉不舒服啊。 还不想上医院,自己先买了点同仁堂的药。这股火得快点清掉啊。 以下是网上关于樱桃的介绍,还挺严重的。 樱桃属火性,大热,平素有热性病及喘嗽者不可食用。特别是小儿,过食樱桃易发热性病、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与支气管扩张等病,见有阴虚咳嗽的症状如干咳少痰,或痰多色黄而稠,午后潮热、颧红、盗汗、舌质红,脉细软时,应忌食樱桃。据《儒门事亲》记载:在舞水住有一豪富人家,有两个儿子。每日食紫樱(樱桃的一个优良品种),直到吃厌为止,半月以后,大儿子得了肺痿,二儿子患了肺痈,相继死去。这个故事的事实无法考证,但食樱桃不宜过量还是应该引力借鉴的。李时珍在谈及此事时,曾写过这样一句诗:“爽口物多 终作疾”,称此为格言。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1653 次阅读|7 个评论
纪念三奶奶
guangyin 2011-4-15 18:26
三奶奶去世了。 小时候经常听父母提起三爷爷三奶奶住在东北,但是很少见过他们。07年之前也只见过三爷爷。他们上世纪六十年代左右随国家移民到了东北大兴安岭的莫尔道嘎,在那里工作。 第一次见到三奶奶是2007年的夏天。我刚刚从山大毕业,马上就要离开济南,回邹城呆几天就去北京读研了。那时候我想起来好久没有去淄博看看我的照利叔和我堂弟王晓宇了。照利叔是三奶奶的大儿子,也在东北长大,后来定居在了山东淄博。真的很巧,三爷爷三奶奶当时也住在淄博。并且照庆叔也正和照利叔兄弟俩驱车千里从额尔古纳赶来。我跟他们在一起过了几天,很高兴。 那几天跟着三爷爷三奶奶一起吃。虽说是头一次见,但是一点儿没有生疏感,很是亲切。那天下着大雨,我坐在屋里跟三奶奶聊天。从当初年轻时离开邹城老家到东北说起。说到怎么就想着去东北了,怎么跟说好的对象裂了,怎么跟三爷爷在一起了。现在老家的亲人如何如何。听起来很有意思。 再后来我就到了北京,读研。我三奶奶的二女儿,云姑也在北京工作,一直没有去见过。 2010年的春天,照利叔正好也到北京。云姑和焦伟姑父请我俩吃饭,喝酒。跟他们一起喝酒,自然想到三爷爷当初离开家乡,独自奋斗的情景,继而又想到自己这三年来的种种经历。那晚上,酒定然没有喝多,但是情绪控制不住,哭得很厉害。 2010年五一节,哥哥结婚,三爷爷三奶奶也回老家参加婚礼。可是婚礼前一天三奶奶不舒服,住院了。婚礼后我刚要从家里出发回北京,三奶奶出院回到我家。我拉着她的手问她还好么,之后就出发了。再之后就没有见过她。 前几天,她离世了。落叶归根,骨灰会埋在老家。下次回家定要去看看她。三奶奶真的很好,我可以想象她这一辈子过得也很幸福。我活得多么坚强和精彩,当是对她最好的纪念。
2811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7: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