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草原站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中科院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工作及学术交流年会记事(上)
duzhanchi 2020-1-6 15:08
中科院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站, 1979年建立,1980年正式开展定位研究。自1981至1998年,第一、二任站长姜恕、陈佐忠任职期间,每年都要召开一次年会,时间一般在3-4月份;会议地点,大多在北京,有时在京外。会议主要议程通常是:站长汇报上年工作、安排当年计划,接着学术交流,而后全体讨论,其间穿插特邀代表讲话,最后站长进行总结。 参加会议的成员主体及其研究主题如下:李博和雍世鹏(植被)、赵献英和姚彦臣(草场资源生态)、蔡蔚祺和汪久文(土壤)、沈长江(家畜)、刘书润(植物区系)、姜恕和王义凤(群落结构与生产力)、陈佐忠、黄德华、王艳芬和黄标(植物 -土壤系统物质循环)、盛修武和戚秋慧(群体光合生态与植物引种)、杨宗贵和杜占池(植物光合生态)、关秀清和杜千有(生物固氮)、陈永林、李鸿昌、康乐、邱星辉和范伟民(昆虫生态)、周庆强、钟文勤、陈俨梅、王桂明和宛新荣(啮齿动物生态)、刘钟龄、王炜和李政海(退化草地恢复演替)、仲延凯和包青海(割草制度)、杨持(群落结构格局)、宋炳煜(植物水分生理生态)、陈敏、宝音陶格涛和朴顺姬(人工草地)、廖仰南、 张桂枝、 王芳玖和赵吉(土壤微生物)、何冬梅、刘永江和梁来荣(土壤动物)、李绍良、陈友军、贾树海和曹升赓(土壤物理与土壤水分)、康师安、关世英和赵玉萍(土壤养分与土壤化学 ) 、李永宏、汪诗平和马琦(放牧制度和生物多样性)、 穆天民(造林)、蔡庆华(水体生态)、 许柏年、孟慧君和曹广才(社会经济)、郝敦元、刘多森、汪枞生和尹承君(数学模型)、李凌浩(碳素循环)、肖向明、刘先华和梁宁(信息系统与数据库)等,大约 70人。上述人员分属中科院植物所、动物所、综考会、南京土壤所、武汉水生所、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农牧学院、内蒙古林学院、内蒙古教育学院、北京农业大学、复旦大学、内蒙古白音锡勒牧场等单位。此外,还要特邀一些知名学者、领导和相关人员参加。 期间,共召开 18次年会,依次记录如下。 ( 1)1981年年会 1981年1月30日至2月3日,在 北京市第四招待所召开 1981年年会 。 特邀中科院学部委员杨含熙、马世骏、候学煜以及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黄文惠、北京农业大学教授贾愼修、 中科院生物学部副主任过兴先参会。 首先, 姜恕作 1980年总结报告。其中讲到:对于各专业交叉点,如:土壤、水分等,不要各单位都搞,应分工协作,资料共享;原始资料是否可抄一份留站;由于目前接待能力有限,所以高峰期不能超过40人,要先报计划再平衡。 接着,进行学术交流。发言者依次为: 姜恕、雍世鹏、蔡尉琪、李鸿昌、钟文勤、周庆强、刘举鹏、廖仰南、陈敏、刘书润、赵献英、王义凤、杜占池、陈佐忠。 之后,全体人员讨论研究计划。发言者依次有: 蔡尉琪、汪久文、李绍良、邹受益、赵献英、廖仰南、雍世鹏、姜恕、陈永林、朱靖、陈俨梅、沈长江等。 期间,特邀代表穿插进行讲话: 马世骏:要有一个总体规划,既要解决当前问题,也要积累长远资料;人力有限,尽量减少重复工作。 候学煜:草原站所在地区,有草原、森林、农田、湖泊,即农林牧渔都有。既要从群落类型考虑,也要从地学观点考虑,可另外搞些半定位研究,要点面结合,搞点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面上的问题。理论要与实践结合,要研究如何保证畜牧业生产稳定;要与地方结合,一年四季工作都不要停。 黄文惠:工作要坚持下去,草要与畜牧业结合;要以本地优良牧草为主,建立一定的人工草地,提高产草量。 贾愼修 :六十年代曾建立草原中心,没能搞下去,在草原上始终没有个立足点,现在看来,没有点是不行了。解放初, “五一牧场”的牧草高达1米,由于利用不当,所以退化严重。制定轮牧方案,没有数据依据,即缺少具体研究工作。现科学院建立定位站,要做好基础工作,加强第二性生产力的研究力量,逐步建立仪器设备;要长期坚持,逐步深入,尽量在下边取得数据。 过兴先着重 讲述了定位站的重要性、研究方向、任务和指导思想等问题。其中谈到,草原生态系统研究是长期的、多学科综合性的基础研究,要加强整体观念,加强团结与协作,搞一个五年规划。同时要与生产密切结合,为生产做出贡献;大家要坚定信心,克服困难,长期办下去。计划搞一个科学管理的副站长,增加定位站本身的科研人员。 最后,姜恕作总结发言。内中说到:我们是在没有整体规划的情况下开始了工作,要尽快补起来。要建设好实验室,配置好站上的人员。同时,要好好研究一下重复工作如何解决,缺门(如:放牧)如何解决,长远的目标是什么。 ( 2)1982年年会 1982年3月30-31日,在北京军区炮兵司令部招待所举行1982年年会。应邀参加会议的有:中科院学部委员汤佩松、候学煜、马世骏、阳含熙,以及北京农业大学贾愼修、农业部畜牧总局黄文惠、中科院沈阳林业土壤所南寅镐、西北高原生物所杨福囤、内蒙古农牧学院刘震乙、中科院生物学部张经纬、人与生物圈委员会秘书处刘玉凯、科学出版社于拔、中科院环境生态中心章惠麟等。 植物所所长汤佩松在讲话中强调:生态系统研究是个长期的多学科的工作,三年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现在要强调各亚系统、各学科、各单位的相互结合。 站长姜恕讲道: 1979-1981年进行了植物、动物、微生物背景值的研究,水分、氮素、烧草对生产力影响的研究,植被结构及生产力的研究和营养物质积累的研究等。存在的问题是:(1)整体研究方案还没有提出来;(2)还没有进行各系统的综合研究;(3)定位站编制中没有业务人员;(4)体制问题;(5)管理问题;(6)国际交流问题。 植物所业务处长赵星武在讲话中指出:各学科要加强协调,要注意总体题目,既要落实今年计划,也要讨论长远规划。 阳含熙在讲话中谈到:温带草原,在苏联和伊朗也有,但前者不开放,后者在打仗。所以,世界对中国温带草原较重视,草原站很有前途。 然后,进行学术交流,发言者依次有:汪久文、刘钟龄、雍世鹏、王义凤、杨持、姜恕、戚秋慧、杜占池、李绍良、陈敏、宋炳煜、南寅镐等。 ( 3)1983年年会 1983年3月,在呼和浩特市,内蒙古大学召开1983年年会。本人没有参加。 ( 4)1984年年会 1984年4月2-7日,在江苏省无锡 市第二招待所 -锡苑饭店召开 1984年年会 。共 35人参加。 站长姜恕汇报 1983年工作,谈今后研究计划。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要加强整体研究,加强预报研究,加强应用研究,加强实验室建设,重视基础研究。站秘书陈佐忠具体谈及草原站课题:现有7个方面24个课题,主要为应用基础研究,其中有应用研究,但要加强,有的可推广。 阳含熙介绍《人与生物圈》(《 MAB》)的特点和国际动态。副站长李树森传达 中央首长 讲话:中科院要大力加强,继续重视,积极开发。副站长苏德那木和李树森分别谈了经费开支和人工草地围栏等问题。 学术交流。先后汇报者有:杨持、杜占池、宋炳煜、戚秋慧、陈敏、盛修武、姜恕、黄德华、仲延凯、姚彦臣、叶韻娴、周庆强、姜恕、钟文勤、穆天民、王征、张桂枝、王芳玖、何冬梅等。接着讨论研究计划、装备、仪器和经费等问题。 内蒙古科协副主席刘钟龄讲话:必须面向经济建设,这是党的政策。内蒙古自治区的方针是 “以牧为主,多种经营”、“种草种树,发展畜牧,治穷致富”。尽快恢复天然退化草场十分重要,虽比施肥、种草来得慢,但经济合算。 姜站长作会议总结:会议提交论文 28篇,宣读19篇;突出了应用研究;定位站进入了第二阶段-结构与功能的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家畜放牧问题、实验室扩建问题、行政管理进一步改善问题。 会议决定,《草原生态系统研究》第 1集6月底交稿,第3集年底交稿;《草原生态系统研究》(内部版,第4集)6月底交稿。 会议期间,前往东亭,参观南京土壤所试验站,并游览了无锡的蠡园、鼋头渚、梅园、锡惠公园、城中公园等景点。 ( 5)1985年年会 1985年4月2-6日,在北京, 装甲兵第一干部招待所召开 1985年年会 。特邀阳含熙、 宋振能、王晨、刘玉凯、王献溥、沙希荣、张应启参加会议。 站长姜恕讲话:建站已 5年,总项目是《草原植物群落结构、功能及生产力的研究》。目前面临转折点,83年以前主要是背景值研究,84年以后加强应用研究,如:人工种草、退化草场、沙地造林、灌溉和施肥效应、锡盟农牧业生产考察、鼠类和蝗虫的防治、栽培植物园等。正在进行研究的有:土壤水分动态、营养元素动态、植被水平和垂直分布、结构与功能的研究、光合与水分生理生态的研究等,但至今仍缺少家畜这一环。副站长李树森汇报科研与行政经费开支,并传达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关于科研体制改革的说明》:科学技术要面向经济建设,这是中心任务;基础研究人员要少,要精,要重点保障,避免低水平重复;要改革体制,开拓技术市场、改变拨款制。 学术交流,发言的依次有:姜恕、陈佐忠、杜占池、王义凤、仲延凯、陈敏、杨持、李绍良、廖汝堂、刘永江、廖仰南、周庆强、李鸿昌、王芳玖、杜千有、穆天民、康师安、李绍良、蔡蔚祺等。 阳含熙讲话:在新形势下,在面向国民经济的情况下,要坚持下去,必须长年累月收集数据。以往,生态学的发展是一个演绎的道路,直到目前,多样性、稳定性都没有明确的定义。种群用个体做单位不行,要搞到养分上,化学物质上,即要通过化学成分及其浓度的变化,来找植物、动物、微生物之间的关系。仪器设备一下子也上不去,我们的光合测定仪器比人家差得多,用数学方法搞,还是不解决问题,别人也弄不清楚。养分循环、物质循环等要继续搞。生物学部是否可下点本钱,给点好的仪器。要坚持下来,千万不要动摇,要走出新路,多搞事实性的,少搞演绎性的。同时要千方百计搞些生产问题,与牧场联系起来搞。 各组交流 1985年研究计划,发言的有:李绍良、蔡蔚祺、康师安、陈佐忠、仲延凯、王芳玖、穆天民、周庆强、李鸿昌、姜恕等。而后,姜站长进行总结:(1)背景值研究为总结阶段;(2)各级生产力和能流的研究;(3)物流的研究;(4)提高草地生产力的研究;(5)人工种草的研究;(6)退化草场的研究;(7)割草场的研究;(8)引种栽培牧草与草经济植物。 陈佐忠谈出版适宜:( 1)《草原生态系统》(内部版,第5集)交稿;(2)对公开出版物及成果评议与鉴定的格式要求。姜恕谈基金申请问题,题目是《草原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生态工程与合理利用改良的研究》。而后讨论。李树森汇报经费支出。 植物所副所长王献溥谈到:各专业协调得很好;要多方面争取经费;沙生植物园与保护区要结合起来;要科研、生产和旅游三者结合。 中科院 一局副局长 宋振能讲话:我对定位站的工作还是有深厚感情的。谈三点:( 1)进一步明确草原站的方向与任务:继续重视生态系统基础研究,加强应用方面的工作和近期对国民经济见效的工作,如:搞草原生态工程,为当地搞调查、区划和规划。“七五”要拿下一批成果;(2)经费问题;(3)要同心协力把草原站搞得更好。 此外,中科院的王晨、刘玉凯介绍了有关情况,内蒙古科委农牧处的沙希荣和锡林郭勒盟的张应启做了简短讲话。 最后,姜站长进行会议总结。 ( 6)1986年年会 1986年5月11-21日,在四川灌县,四川省林校召开1986年年会。与会者30余人。 站长姜恕主持会议,进行学术交流,李博、仲延凯、黄德华、盛修武、杨宗贵、刘永江、廖仰南、汪芳玖、关秀清、陈敏、钟文勤等依次作学术报告。 分组讨论研究计划。植物所生态室草原组组长姜恕讲到:依据植物所 “七五”规划,全所有四个一级课题,生态植物学为其中之一,草原生态又为其中一个二级课题;其下拟设二个三级课题:(1)草原植物群落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研究(2)草原优良牧草、经济植物的引种和栽培、合理利用和生理生态学研究。站与所的规划相互吻合,拟将全站研究项目拢成4个辫子,即草原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研究、家畜放牧生态研究、提高草原生产力的研究、草原地区合理布局及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研究。关于光合,以前是作为生产力的一个侧枝搞的,与其如此,不如搞草原植物的光合特性。副组长陈佐忠说:1985年全站共24个项目,其中植物所7个,即:(1)白音锡勒牧场主要植物群落的调查研究;(2)第一性生产力动态研究;(3)草原植物光合生态的研究;(4)土壤-植物物质流研究;(5)施肥提高草原生产力的研究;(6)草原植物引种栽培的研究;(7)草原植物固氮研究。 全站讨论计划,发言的有李绍良、蔡蔚祺、康师安、陈佐忠、姜恕、陈永林、仲延凯、李博、钟文勤、廖仰南、王芳玖、杜占池等。此外,陈永林和姜恕分别介绍了澳大利亚昆虫考察情况和澳大利亚草地研究项目。 在全体会议上,姜站长讲解草原站的基金申请进展,李树森副站长汇报草原站的经费使用情况等。而后,拟定申报成果鉴定项目:( 1)草原区人工草地的建立;(2)植物及其群落光合测定装置;(3)草原生态系统各亚系统基本特征的研究。陈佐忠就出版和报奖事宜进行了通报:(1)出版《草原生态系统研究》第2集,6月份交稿;(2)《草原生态系统研究》(内部版)第6集,年内出版;(3)《草原生态系统研究》第1集,已申报中科院科技进步奖。李博通报:计划明年在呼和浩特市召开《国际草地植被学术讨论会》,由内蒙古大学、中科院植物所、《MAB》国家委员会、 联合国 教科 文组织 共同主持。 其后,赴川西考察,路线为:灌县 -茂汶-松潘-黄龙寺-松潘-九寨沟--红岩林场--元坝-红原县--米亚罗-理县-汶川-灌县。沿路 见到的主要植被类型有:人工经济林、杉木林、山地常绿阔叶林、落叶松和华山松林、云杉和糙皮桦针阔混交林、云杉和冷杉林、亚高山草甸、高山灌丛草甸、草甸、沼泽草甸、沼泽、人工草地等。 在红原, 四川草原研究所赵副所长介绍情况,并参观了该所的泥炭开采后植被恢复试验点、牧草育种试验地和牧草引种栽培试验地,主要牧草有:多花黑麦草、无芒雀麦、红豆草、波斯三叶草、新疆老芒麦、美国燕麦、披碱草等。游览了黄龙寺、九寨沟、川西高原草甸。
个人分类: 回忆录|6380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科院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站工作及学术交流年会记事(下)
duzhanchi 2016-4-1 14:25
(13)1993年年会 1993 年4月13日-17日,在安徽省黄山市,复旦大学黄山休养所召开1993年年会。50 多人出席会议。 陈站长进行工作总结:1992年全站67人参加研究工作,发表论文49篇。(1)定位站任务;研究工作共6类:“八五”攻关畜牧业优化模式、网络项目、国家基金项目、开放站课题(26个)、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攀登计划-我国未来环境变化。1993年工作安排:《草原生态系统研究》第5集出版;《羊草草原生态系统研究》专著交稿;开放站检查;中期评估会议;为呼市国际草地会议准备英文壁报展示。杨宗贵副站长讲“八五”期间的仪器、基建、信息系统建设、交通工具等。全院51个台站,其中11个重点站,9个开放站。 进行学术交流,发言者依次为:赵吉、杜占池、宝音陶格涛、王炜、邱星辉、范伟民、王广和、刘书润、贾树海、戚秋慧、包青海、尹承军、盛修武、陈敏、李永宏、汪诗平、刘多森。作专题报告的有:李永宏、叶波、王炜等。 而后,学术委员会主任姜恕讲话:共报告25篇论文,其中10篇当选为优秀论文,作者为:赵玉萍、曹升根、杜占池、赵吉、邱星辉、范伟民、刘书润、贾树海、盛修武、陈敏、李永宏。 此外,锡林郭勒盟自然保护区安同志介绍保护区情况;植物所副所长李树森介绍中科院研究力量分配:15%搞基础,15%搞资源生态,70%搞开发。站上如何分配力量,需要研究讨论。 期间,游览了黄山。 最后,陈站长进行总结,并再次鼓励大家在国外权威杂志上发表论文。 (14)1994年年会 1994 年4月19-22日,在河北省昌黎县黄金海岸,中科院地理所休养所召开1994年年会。约50人参加。 陈站长汇报1993年工作,包括“八五”攻关项目、中科院网络研究、基金委重大项目、攀登计划、开放站基金课题。安排1994年工作:(1)综合实验楼基建;(2)“八五”项目总结、科技攻关和重大基金工作总结;(3)为明年大基金和“八五”攻关项目检查做准备;(4)学术委员会调整与基金指南的修改;(5)历史资料的整编。杨副站长讲中国生态系统网络研究的目标、组织管理与研究条件。 学术报告,发言的依次有:李绍良、王炜、康乐、陈佐忠、汪诗平、廖仰南、贾树海、刘永江、杜占池、宋炳煜、刘书润、盛修武、仲延凯、陈敏、李政海、周庆强、关秀清、尹承军、包青海、宝音陶格涛、王梦军、王艳芬、汪枞生、闫伟。之后进行讨论,并评选出优秀论文10篇,作者为::李绍良、王炜、宋炳煜、康乐、仲延凯、刘书润、闫伟、王艳芬、杜占池、汪诗平。《草原生态系统研究》第5集,4月底前交稿,《羊草草原生态系统与持续发展》已有20篇交稿。草原站系列专著《栗钙土及其性状特征》、《退化草地的恢复》、《大针茅草原生态系统与持续发展》,均在进行中。 期间,会议组织到北戴河、老龙头、山海关一游。 (15)1995年年会 1995 年4月11-13日,在北京香山,中科院北京植物所香山招待所召开1995年年会。参加人员50多位。 陈站长作研究工作报告,副站长李永宏作“网络项目科研报告”,赵献英介绍在西班牙召开的“国际生物圈保护区网络会”的情况, 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综合中心 江洪讲中科院网络站与重点实验室的情况。此外,讲话的还有:国家科委社会发展司生态环境处周文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赵忠良、中科院协调局国土处陈沣祖。 各课题汇报工作,依次为: 宋炳煜、 汪诗平、杜占池、黄德华、戚秋慧、杨持、陈金文、刘钟龄、王炜等。通过深入交流,一致认为,今后在继续进行生态系统监测、深化结构和功能研究、探索提高草原生产力途径的同时,应当加强跟踪国际生态学研究热点,如:全球气候变化、持续发展、生物学多样性等的研究,加强草原畜牧业生产中急待解决的问题,如:合理放牧、割草制度、退化草地改良和恢复、农牧复合系统持续管理等研究。 会后,参观了中科院北京森林 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 (16)1996年年会 1996 年4月9日-11日, 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内蒙古大学召开1996年年会。 开幕式由刘钟龄主持,陈佐忠致开幕词,而后讲话的依次有: 内蒙古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旭日干、 中科院院士 李博、 内蒙古科委副主任 林柏和、草原站顾问姜恕,以及内蒙古教育学院副院长、内蒙古大学科研处处长、内蒙古大学环境系主任等。陈站长作题为《中国北方草地危机、模式与前景》的报告。应邀参加会议的还有: 内蒙古农牧学院、锡盟科委、锡林郭勒草原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中科院植物所和动物所等单位的有关领导。 进行学术交流,发言的依次有:刘钟龄、郝敦元、宋炳煜、仲延凯、李政海、陈敏、李绍良、贾树海、赵吉、朴顺姬、刘永江、王炜、黄德华、戚秋慧、杜占池、杨持等。然后,讨论1994年以前的历史资料整编问题以及为中科院检查和国际会议做准备的关有事项。 年会之前,在京召开第三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参加会议的学术委员有:张新时(主任)、陈佐忠和刘钟龄(副主任)、李永宏(秘书)、孙儒泳、杜占池、李博、李绍良、李鸿昌、陈幼春、周兴民、钟文勤、郝敦元、韩兴国。学术顾问有:姜恕、陈永林。委员夏景新和顾问王祖望缺席。会议听取了陈站长1995年工作总结,主要内容为:(1)为草地畜牧业持续发展做出贡献:技术体系完善与建立、优化模式与实验示范区建立(包括放牧、退化草地、人工草地、牧草引种、稀土利用、鼠害生态防治等不同类型的示范区)及一定面积的推广。取得的成果:基本解决了人工草地建立、稳定、高产与持续利用的技术体系;提出了鼠害生态防治新策略;改良了退化草地,提高了生产力等;(2)在草地生态科学前沿取得重大进展:草原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过程研究、草地退化原因与机制。同时,谈了“九五”设想及1996年工作安排。而后,李永宏作关于基金申请情况的说明;王艳芬作关于历史数据整编情况的说明。 (17)1997年年会 1997 年4月13-16日, 在山西省忻州市,中国人民解放军57312部队西沟度假村召开1997年年会。参加人数43位。特邀参加会议的有:多伦县畜牧局副局长李福生、动物所科研处处长王逢桂、内蒙古农牧学院草原系主任李青丰、植物所科研处诸颖杰、科学出版社彭克里、《生物多样性》编辑部王美林。 刘钟龄主持开幕式,站长陈佐忠作报告,总结1996年工作,提出1997年工作计划。为了做好新一轮“开放站基金”的申请工作,搞好各课题组在研究中的再定位,特请钟文勤和康乐作了专题报告。 进行学术交流,依次发言的有:李凌浩、郝敦元、李绍良、赵斌、李香真、白永飞、刘钟龄、蒋高明、汪诗平、贾树海、赵吉、朴顺姬、杜占池、周庆强、王炜、康乐、关秀清、王其兵、关世英、刘先华、苏德、仲延凯、钟文勤、宝音陶格涛、梁宁等。 此外,陈佐忠传达了副院长路永祥、陈宜瑜及秦大河的讲话。科学出版社彭克里介绍了中科院科技出版基金的情况,王美林介绍了《生物多样性》杂志(1993年创刊)的情况,李香真介绍了SCI和CSCI论文刊物。李青丰和李福生也讲了话。 其后,对课题进展、验收与评议、成果申报与培养年轻人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会议决定:《草原生态系统研究》第6集,1998年2月底交稿。陈站长提出编著出版草原生态系统研究系列专著,初步拟定为15册,书名及其主编如下:《中国温带草原生态系统》(待定)、《羊草草原生态系统及其持续发展》(姜恕)、《大针茅草原生态系统及其持续发展》(王义凤)、《内蒙古退化草原生态系统的恢复与可持续发展》(刘钟龄)、《草原放牧系统生态学研究》(李永宏)、《草原割草制度生态学研究》(仲延凯)、《内蒙古典型草原栗钙土研究》(李绍良)、《草原蝗虫生态学研究》(待定)、《草原鼠类生态学研究》(周庆强)、《草原鼠害生态治理的理论与实践》(钟文勤)、《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土壤微生物与土壤动物》(待定)、《草原植物及其群落光合生理生态学研究》(杜占池)、《草原植物元素化学生态学研究》(陈佐忠)、《草原植物水分关系研究》(宋炳煜)、《草原地区人工草地的建立与持续利用》(陈敏)。经讨论,大家没有异议,会后各自拟定写作大纲。 期间,考察了五台山的植被、土壤和地貌,游览了塔院寺和菩萨顶。 年会之前,在北京召开了第三届学术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参加的委员有:李博、孙儒泳、 刘钟龄、李绍良、钟文勤、杜占池、郝敦元、陈佐忠、姜恕、陈永林。陈佐忠作1996工作总结和1997年计划报告;李凌浩、汪诗平、梁宁、刘先华等作专题报告。 (18)1998年年会 1998 年4月1-3日,在北京,中科院植物所香山招待所召开1998年年会。应邀参加会议的有:中科院农办主任王大生、中科院副局长龚望生、中科院海北草甸站站长周新民、锡林郭勒草原自然保护区李志伟、白音锡勒牧场党委书记张晓、国家基金委陈先生、第一任站长姜恕等。 第二任站长、新任学术委员会主任陈佐忠进行1997工作总结和1998年安排。在报告中指出:今年是“内蒙古草原土壤-植被-大气系统研究”(IMGRASS)计划全面实施的关键一年,也是出版任务较重的一年。明年是建站20年周年,准备召开一次庆祝大会,组织老领导和专家到站考察;计划出版《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研究》英文版专辑,完成几本专著,申报几个成果,表扬一批先进。 王大胜介绍了中科院与农业有关的科研情况,其中谈道:中科院的管理水平属于中等和中上等;研究大量重复,成果应用不行;现中科院与农科院搞农业都在一个水平上,中科院应主要搞宏观农业。中科院要不要搞科技实体?全院成果1000项,与农业有关的占1/3,其中应用于生产中的仅0.1%。农科院也是1000项成果,应用、推广的占7-8%,。网络研究只是台站的一个功能,也得搞试验示范。 龚望生介绍了网络台站情况,其中说道:1985年出现第一批开放实验室,当初主要是想如何加强基础研究(包括:基础、应用基础、长期观测积累)。台站重点放在大农业方面。现在,国家的和中科院的实验室共118个,预计到2000年为150个,其中20个开放站。这是基本研究队伍。方针是“开放、流动、联合、竞争”,每四年评议一次,择优强化支持。台站的研究方向必须十分明确,目标集中,要有特色;有一批高水平、高素质的人才组成稳定的队伍,几个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要不惜代价拉拢人才,与国际接轨,为当地做贡献。要有整体研究方案,围绕1-2个目标去做,才能出大成果。平常交流太少,要相互了解。 另外,张晓介绍了白音锡勒牧场的情况;周新民介绍了中科院海北站的研究和管理情况;姜恕讲了有关草畜动态平衡研究问题。 会上,宣读了30篇论文。而后,全站27个课题的成员,就近三年的研究工作进展、成果和存在问题进行了交流。获中科院自然科学一等奖的《草原蝗虫生态学研究》的主持人康乐作报告,讲述了当前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研究领域的热点与前沿。然后,讨论了“内蒙古草原土壤-植被-大气系统研究”(IMGRASS)的课题分解,包括刘钟龄、王炜、白永飞、赵吉、陈友军、牛海山、崔晓勇、杜占池等负责的八个专题。 最后,陈佐忠主任就新一轮课题的申请情况作了说明,提出了1999年召开纪念建站20周年的具体计划,并进行了讨论。 期间,参观了中以合作示范农场,游览了世界公园。 年会之前,召开了第四届学术委员会会议。传达:经中科院任命批准,任命李永宏为站长,学术委员有:陈佐忠(主任),钟文勤和刘钟龄(副主任)、马克平、卢欣石、孙儒泳、张新时、李博、李永宏、陈幼春、杜占池、肖向明、周兴民、欧阳华、康乐、韩兴国、董鸣。会议由刘钟龄主持,陈佐忠作报告:1997年做了如下工作:(1)IMGRASS项目;(2)“九五”国家攻关项目;(3)农牧交错带(多伦)项目;(4)台站网络项目;(5)样带工作(长白山至二连,北纬23度半);(6)新一轮基金指南与申请;(7)出版与成果;(8)国内外合作与交流;(9)完成领导班子与学术委员会调整。1998年的主要工作有:“九五”国家攻关、农牧交错带、样带考察、新一轮基金指南与申请、出版《羊草生态系统研究》第6集等。在报告中,陈佐忠提出,要把草原站建成亚洲草地研究中心,强调作为定位研究,应该具有连续性、基础性和创新性。刘钟龄和钟文勤对基金的评审原则做了详细说明,经反复讨论,从36个申请中遴选出27个,获得开放站基金。而后,听取了梁宁、刘先华、王艳芬、李凌浩、宛新荣、李香真、汪诗平、王其兵等所作的专题报告。
个人分类: 回忆录|9047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科院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站工作及学术交流年会记事(中)
duzhanchi 2016-3-15 08:22
(7)1987年年会 1987 年4月3-5日,在北京,中科院植物所香山招待所召开1987年年会。这次年会重点讨论、拟定科研基金申请报告。特邀《MAB》国家委员会秘书处处长赵献英和动物所业务处贾同志参加会议。 植物所所长路安民讲话后,副站长李树森宣布:植物所副所长陈伟烈兼任草原站领导小组组长,并聘任姜恕、陈永林、李博、李绍良、夏武平为顾问。 站长姜恕讲话:草原生态系统研究是应用基础研究,但要加强应用,体现科研为生产服务,把主要人力物力转移到这方面来,主要是:(1)摸清牧场资源,为草畜平衡提出意见;(2)放牧生态;(3)灰腾梁一带的退化草场与合理利用;(4)草原植物的引种栽培。 陈伟烈讲话:成绩应当肯定,但如何把研究方向转移到为国民经济服务的主战场值得注意,要把2/3的力量投到主战场上来。要同舟共济,开源节流,坚持下去,积极申请经费,希望地方科委大理支持。 赵献英讲话:草原站的工作基础比较扎实,做得很好,并不落后,能够挤到世界行列之中,主要问题是资料,人家特别快,我们太慢。目前,草原站主要是与法国协作的问题。与外国搞协作,我们要参加人进去。要通过各种渠道宣传草原站。要突出重点,否则水分、元素、光合的工作势必分散。《MAB》建议,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1)人类不同程度影响下各种生态系统的功能;(2)人类不同干扰下资源的管理与恢复;(3)人类的投资与资源利用;(4)人类对环境压力的反应。 各单位交流1987年研究计划。其中,植物所由杨宗贵介绍,内容为:(1)羊草与大针茅群落生产力与热值测定;(2)草原重要牧草和经济植物的引种栽培;(3)主要建群植物的光合生态特性;(4)草原植物及其群落元素吸收与积累;(5)草原放牧模型试验研究。而后,各单位填写计划表。 蔡蔚祺代姜站长宣读《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及其优化模式建立的研究》。分为如下8个子课题:(1)草原土壤中氮及某些营养元素和水分动态的收支关系;(2)羊草、大针茅群落结构、能流、物质流功能过程的研究;(3)割草场、人工草地、退化草地的结构、演替、合理利用和管理方案;(4)放牧家畜食性、食量、合理种群密度(载畜量)的研究;(5)草原鼠类种群动态及其在草原中的作用以及主要鼠害防止对策的研究;(6)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蝗虫群落演替规律及经济阈值的研究;(7)草原土壤微生物活性及其对植物残体的分解作用;(8)草原生态系统的模型建立。此外,姜站长还谈到:今年的新项目还有“牧场范围内的草畜平衡”;放牧生态还在落实之中。有关领导指出,我们不要成为《ABP》,而要成为《MAB》,即要加上人为干扰。 赵献英再次讲话,主要内容是:我国加入《MAB》的有:长白山站、草原站、鼎湖山站。条件是:有经费保证、在国内具有领先水平、参加人员水平高。现在,像草原站这种搞法的没有了,而是集中精力搞些实实在在的项目,不能太大,要突出重点,与生产联系的紧密一些,搞些有突破性的项目。现加入生物圈自然保护区的有4个点,即卧龙、长白山、鼎湖山和锡林郭勒盟。 期间,参观了植物所生产温室、植物标本馆、果蔬采后生理和储藏实验室。 (8)1988年年会 1988 年4月6-9日,在北京红山口,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军事学院招待所召开1988年年会,共45人参加,特邀代表有:《MAB》国家委员会秘书处处长赵献英、资环局副局长赵剑平和综合处陆亚洲、生物局王晨、植物所副所长陈伟烈、白音锡勒牧场副场长马琦。 新任站长陈佐忠在工作报告中指出:定位站的方向,一是基础研究,为结构与功能,二是应用研究,为提高生产力的途径与措施。接着老站长姜恕讲话,而后学术交流。发言的有:王义凤、盛修武、杨宗贵、黄德华、陈敏、杨化民、仲延凯、周庆强、李鸿昌、刘钟龄、李绍良、李永宏、戚秋慧、廖仰南、蔡蔚祺、康师安、陈永林等。顾问陈永林提出:把草原站办成典型草原地带的研究中心,办成合理利用草原的典型样板,办成开放站,加强管理水平、系统水平,提高结合生产的水平。 秘书盛修武谈出版事宜:明年出版《草原生态系统》第4集,今年交稿;《羊草草原生态系统研究》一书,今年写出初稿;在其他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拟在定位站展出;成果鉴定,陆续上报。 各位特邀代表的讲话内容依次摘要如下: 马琦:牧场将给以积极配合,特别是在退化草场上做出成绩。 赵剑平:从学科发展需要,搞一批开放台站,去年批准了5个开放站:山东禹城站(地理所)、青海海北站(高原生物所)、河南封丘站(南京土壤所)、新疆冰川站(冰川所)、云南东川泥石流站(成都地理所)。其条件是:研究方向、带头人的学术水平和设施。其特点,一是搞基础研究,二是长期积累资料,三是要成为示范点。要有特色,要搞出一些高水平的基础理论成果和应用成果,应用也有低层次和高层次之分。目前科研人才断层,老科学家退休后,中年科研人员要接上班。 王晨:科学院的台站归资源局管,但其中5个站生物局也管,它们是:内蒙草原站、海北草甸站和华南植物所的鼎湖山、电白和鹤山三个站。 陈伟烈:这次会议很成功,一是出了一批成果,二是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坚持下来了。放牧与模型是2个弱点,要尽快抓,要为牧场解决生产问题。站上可搞些开发。 此外,赵献英代表《MAB》国家委员会讲话,陆亚洲对草原站申请开放工作提出了修改意见。 (9)1989年年会 1989 年4月12-14日,在北京香山,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西山管理处招待所召开1989年年会 暨 建站十周年庆祝会。应邀出席的贵宾有:阳含熙、马世骏、候学煜、夏武平、赵忠良、赵献英、赵剑平、李伟、张本,以及植物所党委书记陈兆林、路安民、陈伟烈等。到会人数达90余。 大会开始,首先播放介绍定位站的录像。 老站长姜恕进行十年总结,之后给定位站有功之臣发奖,其中荣誉奖10人,一等奖24人,二等奖22人,三等奖9人。 站长陈佐忠作1988年工作总结报告,内容为:(1)全站17个课题,8个单位,46人承担。其中,需要在生产上做出示范的项目有:草-兔工程项目、放牧试验研究、我国草地资源开发及战略研究、退化草地、割草地等应用研究;(2)拟定申报的成果有:栗钙土、微生物、数量生态;(3)经费、收入与支出。(4)1989年计划,一是进一步管理好开放站,成立学术委员会,制定开放站基金申请条例和指南;二是明确定位站的方向:坚持应用基础研究,努力做好应用开发研究。去年11月,院长周光召在一次讲话说:要实行“一院两制”,“一个人只能一心一意干一项工作”。 其后2天,各课题汇报1988年工作完成情况,发言者依次为:蔡蔚祺、李绍良、康师安、仲延凯、杨持、周庆强、李鸿昌、姜恕、关秀清、杨化民、宋炳煜、陈敏、王义凤、陈永林、陈佐忠、刘钟龄、戚秋慧。 会议期间,特约代表先后讲话: 赵献英:全世界277个生物圈保护区,其中我国有长白山、内蒙古锡盟、鼎湖山、武夷山等6个。1990-1991年是第3个发展阶段,我们的研究还在基础阶段,定性阶段,而国外已处于定量阶段。 马世骏:“短平快”对基础研究的影响不好;要与地方结合起来搞。 内蒙古科委李伟:以户为单位的高效家庭牧场,是我们感兴趣的。通过家庭承包形式,沙化、退化和碱化问题开始得到解决,因为与牧民的切身利益联系起来了;科研人员与承包户直接挂钩,搞几个草畜配套的草库伦。内蒙古在不同地带建了一些点:如:(1)乌拉特中旗白音哈太点:为荒漠草原站,内蒙古草原所在此种植寒旱牧草;(2)赤峰巴林右旗点:为草甸草原向典型草原过度地带,内蒙古农牧学院在此搞点;(3)喀喇沁旗人工种草点,现经济效益不佳,只有社会效益;(4)伊克昭盟毛乌素治沙改良中心:为内蒙古林学院和伊盟治沙所等单位建立的点;(5)阿拉善站:为内蒙古林学院与地方共同建的点。另外,对定位站提几点建议:(1)成绩是肯定的。(2)课题要分等次,均要为中心任务服务,规划要明确;(3)一定要与生产结合,不能大部分力量搞基础,不仅要搞科研,还有搞技术措施,定位站的先生们能否走出去,具体指导牧民呢?(4)搞些开发,搞些收入。 赵剑平:已开放8个站,今年再开放3-4个站。生态系统网络研究在学科、国民经济和国际上均有重大意义,其目标,一是监测和预测生态环境变化,为国家提供应对策略,二是建立生态工程,做出示范,三是积累野外观测资料。此外,锡盟科委张本也讲了话。 最后,陈站长汇报学术委员会讨论情况:目前除原7个主要单位外,还有北京农业大学、复旦大学参加;今年计划申报成果的项目为土壤养分和光合生态,明年为退化草地、鼠类和昆虫。 (10)1990年年会 1990 年4月20-27日,在山东省泰安市,山东农业大学召开1990年年会。参会者50余人。 学术委员会主任姜恕主持会议、山东农业大学副校长致祝贺词。 站长陈佐忠讲话,总结1989年、安排1990年工作:(1)1989年4月17日中科院办公会议批准草原站为开放站,建立学术委员会,主任:姜恕,副主任:刘钟龄、陈佐忠,成员有:李博、李绍良、孙儒泳、王祖望、陈永林、廖仰南、许令妊、张新时、周庆强、王培、潘君乾、陈伟烈、蔡蔚祺。制定并审议了开放站条例和基金申请指南。本次共有31份申请,批准了24个;(2)全站49个小课题,归纳为13个项目,包括四个方面,即开放站基金项目、基金委项目、中科院网络项目和面上的小基金;(3)加强信息系统的综合、重大成果的综合及研究工作中的综合;(4)主要进行四个系统的研究,即放牧系统、退化系统、割草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5)拟定“八五”期间需要的大型仪器;(6)抓好成果申报,只发表论文不行。今年要报的成果有:草原植物及其群落光合、蝗虫和鼠类;(7)出版工作:成立编辑委员会,主要成果要在《草原生态系统研究》发表,鼓励在国外刊物发表。(8)优化小环境,包括吃住、交通、财务管理等。此外,还介绍了有关情况:院内有52个站,分3类,一类为综合站(10个),二类为重点站(20个),三类为基本站(20个)。其中,综合站:农业5个、林业2个、草原2个、水体1个。全院有25个重点实验室,56个开放实验室,8个开放站。 进行学术报告,发言的依次为:刘钟龄、王义凤、周庆强、廖仰南、康师安、仲延凯、李永宏、肖向明、陈友军、曹升赓、杨持、梁来荣、杨宗贵、陈敏、宝音陶格涛、刘书润、李鸿昌、黄德华、杜占池、戚秋慧、盛修武、姚依群、杨化民。而后,对建立信息系统、出版专著、如何进行综合研究和行政管理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此外,姜恕谈了对《羊草草原生态系统研究》一书的想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冯 兵介绍了基金委情况,鲍显诚介绍了《 植物生态学与 地植物学报 》投稿要求。 最后,植物所副所长陈伟烈讲话:(1)草原站是所有台站课题最分散的站,每个课题平均经费仅0.5万元,所以要集中;(2)观测系统要标准化、规范化;(3)“八五”期间,中科院网络系统的经费已定,正在争取国家科委的经费;(4)光合和蒸腾测定,为开创性工作,手段如何提高一步,达到世界水平;(5)提高研究水平,并进一步与生产结合;(6)在台站网络会议上,院长周光召的讲道:要“持续稳定,协调发展”、要抓紧培养接班人,职称与工资脱离。 期间,参观了山东农业大学分析实验室和生理实验室。会后,参观了中科院禹城综合试验站。 (11)1991年年会 1991 年4月1-3日,在北京,中科院植物所香山招待所召开1991年年会。与会人员40余位。特邀代表有:植物所所长张新时、《MAB》国家委员会秘书长赵献英、中科院资环局田二垒、农业部畜牧兽医司草原处杨爱莲。 张新时所长讲话之后,陈佐忠站长对1990年工作进行总结:(1)全站27个课题,分成14个项目,加强了薄弱环节,加强了应用与示范工作,在站区搞了综合试验区,包括:天然草地合理利用、退化草地改良、人工草地建立、草畜平衡和防治鼠害示范地;(2)加强了综合研究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结合,提高了整体水平;(3)国际合作有:中新草地研究合作项目、中美草地研究合作项目、中蒙草地植被信息系统研究。对“八五”有如下设想:(1)坚持资料长期积累,逐步扩大面上工作;(2)建立台站信息系统和数据库;(3)加强出版工作,二年出一集《草原生态系统研究》。明年出版《草原生态系统研究》第4集;《羊草草原生态系统研究》一书今年年底交稿;(4)加强应用研究,建立实验示范区;(5)扩大国际交往;(6)创造条件:基建可得到较好解决,研究经费仍然较紧。 其后进行学术交流。依次为:宋炳煜、陈友军、康师安、曹升赓、宝音陶格涛、仲延凯、陈敏、王炜、刘书润、廖仰南、李永宏、马琦、王桂明、康乐、梁来荣、关秀清、黄德华、曹广才、尹承君、李绍良、刘钟龄、李永宏、陈敏。 期间,赵献英介绍了《人和生物圈》近年的工作情况:美国发起IGBP,将代替MAB;生物圈保护区的研究、保护与发展。现世界上有74个国家,293个生物圈保护区,其中我国有8个。杨爱莲介绍了自然保护区的情况。 副站长杨宗贵介绍了台站网络情况:网络总中心设在综考会,水分、土壤、大气、生物4个分中心,分别设在地理所、土壤所、大气所和植物所。总设计师为沈善敏,总经理是赵剑平,副总经理为付积平。全国50多个台站,进入网络者30个,其中:重点站10个,即内蒙古、海北、沈阳、禹城、封丘、鹰潭、长白山、北京、鹤山和西双版纳。观测指标体系,有30个站用第一套,10个站用第二套。每个站70-80万元用于仪器、土建、仪器和附属设施。草原站准备建设标本室、烘干室和称量室。 (12)1992年年会 1992 年4月10-12日,在陕西临潼县,中科院临潼休养所召开1992年年会。约40人 出席会议。 陈站长作报告,首先总结1991年的工作,主要内容为:(1)基本情况;(2)基础研究; (3)应用研究,示范推广;(4)加强与地方的联系,(5)国内外学术交流:草原站为法国草地会议提供了10篇论文;中法、中新和中美合作。(6)存在问题:抓成果不够,综合研究不够,应用研究没有形成大气候,向国外宣传不够。而后,安排1992年工作:(1)全站共31项课题,其中新课题11项;(2)课题申请:国家“八五”攻关项目-草地畜牧业优化模式;(3)三年验收与评议;(4)国家基金委项目的中间验收;(4)专著出版计划:《羊草草原生态系统研究》书稿,明年一定交出版社;《退化草地生态系统》1993年底交稿;着手编写《大针茅草原生态系统研究》、《栗钙土研究》、《人工草地的建立、示范与推广》和《牧场经济规划》等专著;(5)论文集出版计划:《草原生态系统研究》第5集,明年年会时交稿;英文版《草原生态系统研究》第2集,1995年出版;(6)仪器更新依靠世界银行贷款,基建依靠院拨款。副站长杨宗贵谈接待、食堂、经费和修订行政管理条例等事宜。 进行学术交流,依次为:陈友军、贾树海、廖仰南、黄德华、杜占池、莫文红、王炜、戚秋慧、关秀清、盛修武、陈敏、宝音陶格涛、仲延凯、李永宏、马琦、李鸿昌、邱星辉、赵玉萍、刘钟龄、尹承君、刘拥军、王芳玖。投票选出10篇优秀论文,作者为:黄德华、李永宏、贾树海、李鸿昌、王炜、马琦、仲延凯、关秀清、陈友君、廖仰南。其后,全体讨论。内容有:(1)“八五”攻关项目和1992-1994年草原站课题,共10个单位,23个课题;(2)开放站验收和大基金中期检查;(3)申报成果:微生物、土壤氮生理群和光合生态;(5)出版:《羊草草原生态系统研究》一书,6月份交稿,《植物学通报》出专辑,100篇摘要;(6)标本、图件和样方档案等事;(7)信息系统建设、动植物标本室、水泥路、扩大围墙、世界银行贷款购买仪器设备等事;(8)《生物多样性研究》项目:有7个二级专题,其中之一为《人为活动对我国主要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之下有6个三级课题,其中草原站承担《人为活动对草原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影响》。最后,陈站长作总结报告。 期间,陈梦林介绍了《植物学通报》的情况;参观了秦兵马俑、华清池。 年会之前,成立了第二届学术委员会,成员为:姜恕(主任)、刘钟龄和陈佐忠(副主任)、王祖望、王培、孙儒泳、许令妊、李博、李绍良、陈永林、陈伟烈、张新时、周庆强、廖仰南、蔡蔚祺、潘启乾。
个人分类: 回忆录|4354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科院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站工作及学术交流年会记事(上)
热度 3 duzhanchi 2016-3-1 18:12
中科院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站,1979年建立,1980年正式开展定位研究。自1981至1998年,第一、二任站长姜恕、陈佐忠任职期间,每年都要召开一次年会,时间一般在3-4月份;会议地点,大多在北京,有时在京外。会议主要议程通常是:站长汇报上年工作、安排当年计划,接着学术交流,而后全体讨论,其间穿插特邀代表讲话,最后站长进行总结。 参加会议的成员主体及其研究主题如下:李博和雍世鹏(植被)、赵献英和姚彦臣(草场资源生态)、蔡蔚祺和汪久文(土壤)、沈长江(家畜)、刘书润(植物区系)、姜恕和王义凤(群落结构与生产力)、陈佐忠、黄德华、王艳芬和黄标(植物-土壤系统物质循环)、盛修武和戚秋慧(群体光合生态与植物引种)、杨宗贵和杜占池(植物光合生态)、关秀清和杜千有(生物固氮)、陈永林、李鸿昌、康乐、邱星辉和范伟民(昆虫生态)、周庆强、钟文勤、陈俨梅、王桂明和宛新荣(啮齿动物生态)、刘钟龄、王炜和李政海(退化草地恢复演替)、仲延凯和包青海(割草制度)、杨持(群落结构格局)、宋炳煜(植物水分生理生态)、陈敏、宝音陶格涛和朴顺姬(人工草地)、廖仰南、 张桂枝、 王芳玖和赵吉(土壤微生物)、何冬梅、刘永江和梁来荣(土壤动物)、李绍良、陈友军、贾树海和曹升赓(土壤物理与土壤水分)、康师安、关世英和赵玉萍(土壤养分与土壤化学)、李永宏、汪诗平和马琦(放牧制度和生物多样性)、 穆天民(造林)、蔡庆华(水体生态)、 许柏年、孟慧君和曹广才(社会经济)、郝敦元、刘多森、汪枞生和尹承君(数学模型)、李凌浩(碳素循环)、肖向明、刘先华和梁宁(信息系统与数据库)等,大约70人。上述人员分属中科院植物所、动物所、综考会、南京土壤所、武汉水生所、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农牧学院、内蒙古林学院、内蒙古教育学院、北京农业大学、复旦大学、内蒙古白音锡勒牧场等单位。此外,还要特邀一些知名学者、领导和相关人员参加。 期间,共召开18次年会,依次记录如下。 (1)1981年年会 1981 年1月30日至2月3日,在 北京市第四招待所召开 1981 年年会 。 特邀中科院学部委员杨含熙、马世骏、候学煜以及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黄文惠、北京农业大学教授贾愼修、 中科院生物学部副主任过兴先参会。 首先, 姜恕作1980年总结报告。其中讲到:对于各专业交叉点,如:土壤、水分等,不要各单位都搞,应分工协作,资料共享;原始资料是否可抄一份留站;由于目前接待能力有限,所以高峰期不能超过40人,要先报计划再平衡。 接着,进行学术交流。发言者依次为: 姜恕、雍世鹏、蔡尉琪、李鸿昌、钟文勤、周庆强、刘举鹏、廖仰南、陈敏、刘书润、赵献英、王义凤、杜占池、陈佐忠。 之后,全体人员讨论研究计划。发言者依次有: 蔡尉琪、汪久文、李绍良、邹受益、赵献英、廖仰南、雍世鹏、姜恕、陈永林、朱靖、陈俨梅、沈长江等。 期间,特邀代表穿插进行讲话: 马世骏:要有一个总体规划,既要解决当前问题,也要积累长远资料;人力有限,尽量减少重复工作。 候学煜:草原站所在地区,有草原、森林、农田、湖泊,即农林牧渔都有。既要从群落类型考虑,也要从地学观点考虑,可另外搞些半定位研究,要点面结合,搞点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面上的问题。理论要与实践结合,要研究如何保证畜牧业生产稳定;要与地方结合,一年四季工作都不要停。 黄文惠:工作要坚持下去,草要与畜牧业结合;要以本地优良牧草为主,建立一定的人工草地,提高产草量。 贾愼修 :六十年代曾建立草原中心,没能搞下去,在草原上始终没有个立足点,现在看来,没有点是不行了。解放初,“五一牧场”的牧草高达1米,由于利用不当,所以退化严重。制定轮牧方案,没有数据依据,即缺少具体研究工作。现科学院建立定位站,要做好基础工作,加强第二性生产力的研究力量,逐步建立仪器设备;要长期坚持,逐步深入,尽量在下边取得数据。 过兴先着重 讲述了定位站的重要性、研究方向、任务和指导思想等问题。其中谈到,草原生态系统研究是长期的、多学科综合性的基础研究,要加强整体观念,加强团结与协作,搞一个五年规划。同时要与生产密切结合,为生产做出贡献;大家要坚定信心,克服困难,长期办下去。计划搞一个科学管理的副站长,增加定位站本身的科研人员。 最后,姜恕作总结发言。内中说到:我们是在没有整体规划的情况下开始了工作,要尽快补起来。要建设好实验室,配置好站上的人员。同时,要好好研究一下重复工作如何解决,缺门(如:放牧)如何解决,长远的目标是什么。 (2)1982年年会 1982 年3月30-31日,在北京军区炮兵司令部招待所举行1982年年会。应邀参加会议的有:中科院学部委员汤佩松、候学煜、马世骏、阳含熙,以及北京农业大学贾愼修、农业部畜牧总局黄文惠、中科院沈阳林业土壤所南寅镐、西北高原生物所杨福囤、内蒙古农牧学院刘震乙、中科院生物学部张经纬、人与生物圈委员会秘书处刘玉凯、科学出版社于拔、中科院环境生态中心章惠麟等。 植物所所长汤佩松在讲话中强调:生态系统研究是个长期的多学科的工作,三年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现在要强调各亚系统、各学科、各单位的相互结合。 站长姜恕讲道:1979-1981年进行了植物、动物、微生物背景值的研究,水分、氮素、烧草对生产力影响的研究,植被结构及生产力的研究和营养物质积累的研究等。存在的问题是:(1)整体研究方案还没有提出来;(2)还没有进行各系统的综合研究;(3)定位站编制中没有业务人员;(4)体制问题;(5)管理问题;(6)国际交流问题。 植物所业务处长赵星武在讲话中指出:各学科要加强协调,要注意总体题目,既要落实今年计划,也要讨论长远规划。 阳含熙在讲话中谈到:温带草原,在苏联和伊朗也有,但前者不开放,后者在打仗。所以,世界对中国温带草原较重视,草原站很有前途。 然后,进行学术交流,发言者依次有:汪久文、刘钟龄、雍世鹏、王义凤、杨持、姜恕、戚秋慧、杜占池、李绍良、陈敏、宋炳煜、南寅镐等。 (3)1983年年会 1983 年3月,在呼和浩特市,内蒙古大学召开1983年年会。本人没有参加。 (4)1984年年会 1984 年4月2-7日,在江苏省无锡 市第二招待所-锡苑饭店召开 1984 年年会 。共35人参加。 站长姜恕汇报1983年工作,谈今后研究计划。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要加强整体研究,加强预报研究,加强应用研究,加强实验室建设,重视基础研究。站秘书陈佐忠具体谈及草原站课题:现有7个方面24个课题,主要为应用基础研究,其中有应用研究,但要加强,有的可推广。 阳含熙介绍《人与生物圈》(《MAB》)的特点和国际动态。副站长李树森传达赵紫阳讲话:中科院要大力加强,继续重视,积极开发。副站长苏德那木和李树森分别谈了经费开支和人工草地围栏等问题。 学术交流。先后汇报者有:杨持、杜占池、宋炳煜、戚秋慧、陈敏、盛修武、姜恕、黄德华、仲延凯、姚彦臣、叶韻娴、周庆强、姜恕、钟文勤、穆天民、王征、张桂枝、王芳玖、何冬梅等。接着讨论研究计划、装备、仪器和经费等问题。 内蒙古科协副主席刘钟龄讲话:必须面向经济建设,这是党的政策。内蒙古自治区的方针是“以牧为主,多种经营”、“种草种树,发展畜牧,治穷致富”。尽快恢复天然退化草场十分重要,虽比施肥、种草来得慢,但经济合算。 姜站长作会议总结:会议提交论文28篇,宣读19篇;突出了应用研究;定位站进入了第二阶段-结构与功能的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家畜放牧问题、实验室扩建问题、行政管理进一步改善问题。 会议决定,《草原生态系统研究》第1集6月底交稿,第3集年底交稿;《草原生态系统研究》(内部版,第4集)6月底交稿。 会议期间,前往东亭,参观南京土壤所试验站,并游览了无锡的蠡园、鼋头渚、梅园、锡惠公园、城中公园等景点。 (5)1985年年会 1985 年4月2-6日,在北京, 装甲兵第一干部招待所召开 1985 年年会 。特邀阳含熙、 宋振能、王晨、刘玉凯、王献溥、沙希荣、张应启参加会议。 站长姜恕讲话:建站已5年,总项目是《草原植物群落结构、功能及生产力的研究》。目前面临转折点,83年以前主要是背景值研究,84年以后加强应用研究,如:人工种草、退化草场、沙地造林、灌溉和施肥效应、锡盟农牧业生产考察、鼠类和蝗虫的防治、栽培植物园等。正在进行研究的有:土壤水分动态、营养元素动态、植被水平和垂直分布、结构与功能的研究、光合与水分生理生态的研究等,但至今仍缺少家畜这一环。副站长李树森汇报科研与行政经费开支,并传达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关于科研体制改革的说明》:科学技术要面向经济建设,这是中心任务;基础研究人员要少,要精,要重点保障,避免低水平重复;要改革体制,开拓技术市场、改变拨款制。 学术交流,发言的依次有:姜恕、陈佐忠、杜占池、王义凤、仲延凯、陈敏、杨持、李绍良、廖汝堂、刘永江、廖仰南、周庆强、李鸿昌、王芳玖、杜千有、穆天民、康师安、李绍良、蔡蔚祺等。 阳含熙讲话:在新形势下,在面向国民经济的情况下,要坚持下去,必须长年累月收集数据。以往,生态学的发展是一个演绎的道路,直到目前,多样性、稳定性都没有明确的定义。种群用个体做单位不行,要搞到养分上,化学物质上,即要通过化学成分及其浓度的变化,来找植物、动物、微生物之间的关系。仪器设备一下子也上不去,我们的光合测定仪器比人家差得多,用数学方法搞,还是不解决问题,别人也弄不清楚。养分循环、物质循环等要继续搞。生物学部是否可下点本钱,给点好的仪器。要坚持下来,千万不要动摇,要走出新路,多搞事实性的,少搞演绎性的。同时要千方百计搞些生产问题,与牧场联系起来搞。 各组交流1985年研究计划,发言的有:李绍良、蔡蔚祺、康师安、陈佐忠、仲延凯、王芳玖、穆天民、周庆强、李鸿昌、姜恕等。而后,姜站长进行总结:(1)背景值研究为总结阶段;(2)各级生产力和能流的研究;(3)物流的研究;(4)提高草地生产力的研究;(5)人工种草的研究;(6)退化草场的研究;(7)割草场的研究;(8)引种栽培牧草与草经济植物。 陈佐忠谈出版适宜:(1)《草原生态系统》(内部版,第5集)交稿;(2)对公开出版物及成果评议与鉴定的格式要求。姜恕谈基金申请问题,题目是《草原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生态工程与合理利用改良的研究》。而后讨论。李树森汇报经费支出。 植物所副所长王献溥谈到:各专业协调得很好;要多方面争取经费;沙生植物园与保护区要结合起来;要科研、生产和旅游三者结合。 中科院 一局副局长 宋振能讲话:我对定位站的工作还是有深厚感情的。谈三点:(1)进一步明确草原站的方向与任务:继续重视生态系统基础研究,加强应用方面的工作和近期对国民经济见效的工作,如:搞草原生态工程,为当地搞调查、区划和规划。“七五”要拿下一批成果;(2)经费问题;(3)要同心协力把草原站搞得更好。 此外,中科院的王晨、刘玉凯介绍了有关情况,内蒙古科委农牧处的沙希荣和锡林郭勒盟的张应启做了简短讲话。 最后,姜站长进行会议总结。 (6)1986年年会 1986 年5月11-21日,在四川灌县,四川省林校召开1986年年会。与会者30余人。 站长姜恕主持会议,进行学术交流,李博、仲延凯、黄德华、盛修武、杨宗贵、刘永江、廖仰南、汪芳玖、关秀清、陈敏、钟文勤等依次作学术报告。 分组讨论研究计划。植物所生态室草原组组长姜恕讲到:依据植物所“七五”规划,全所有四个一级课题,生态植物学为其中之一,草原生态又为其中一个二级课题;其下拟设二个三级课题:(1)草原植物群落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研究(2)草原优良牧草、经济植物的引种和栽培、合理利用和生理生态学研究。站与所的规划相互吻合,拟将全站研究项目拢成4个辫子,即草原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研究、家畜放牧生态研究、提高草原生产力的研究、草原地区合理布局及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研究。关于光合,以前是作为生产力的一个侧枝搞的,与其如此,不如搞草原植物的光合特性。副组长陈佐忠说:1985年全站共24个项目,其中植物所7个,即:(1)白音锡勒牧场主要植物群落的调查研究;(2)第一性生产力动态研究;(3)草原植物光合生态的研究;(4)土壤-植物物质流研究;(5)施肥提高草原生产力的研究;(6)草原植物引种栽培的研究;(7)草原植物固氮研究。 全站讨论计划,发言的有李绍良、蔡蔚祺、康师安、陈佐忠、姜恕、陈永林、仲延凯、李博、钟文勤、廖仰南、王芳玖、杜占池等。此外,陈永林和姜恕分别介绍了澳大利亚昆虫考察情况和澳大利亚草地研究项目。 在全体会议上,姜站长讲解草原站的基金申请进展,李树森副站长汇报草原站的经费使用情况等。而后,拟定申报成果鉴定项目:(1)草原区人工草地的建立;(2)植物及其群落光合测定装置;(3)草原生态系统各亚系统基本特征的研究。陈佐忠就出版和报奖事宜进行了通报:(1)出版《草原生态系统研究》第2集,6月份交稿;(2)《草原生态系统研究》(内部版)第6集,年内出版;(3)《草原生态系统研究》第1集,已申报中科院科技进步奖。李博通报:计划明年在呼和浩特市召开《国际草地植被学术讨论会》,由内蒙古大学、中科院植物所、《MAB》国家委员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主持。 其后,赴川西考察,路线为:灌县-茂汶-松潘-黄龙寺-松潘-九寨沟--红岩林场--元坝-红原县--米亚罗-理县-汶川-灌县。沿路 见到的主要植被类型有:人工经济林、杉木林、山地常绿阔叶林、落叶松和华山松林、云杉和糙皮桦针阔混交林、云杉和冷杉林、亚高山草甸、高山灌丛草甸、草甸、沼泽草甸、沼泽、人工草地等。 在红原, 四川草原研究所赵副所长介绍情况,并参观了该所的泥炭开采后植被恢复试验点、牧草育种试验地和牧草引种栽培试验地,主要牧草有:多花黑麦草、无芒雀麦、红豆草、波斯三叶草、新疆老芒麦、美国燕麦、披碱草等。游览了黄龙寺、九寨沟、川西高原草甸。
个人分类: 回忆录|3866 次阅读|3 个评论
草原深情(2)
热度 1 duzhanchi 2015-4-20 07:37
第二阶段 问题层出 坚持不懈见成效 (1981-1983年) 1980 年,从草原站回京后,我们带着测定中遇到的问题,前往北京分析仪器厂,请教 红外仪器专家王复兴,他一一作答:(1)高原地区,二氧化碳浓度较低,红外能量损失减小,故对测值有所影响,但用半导体作感应元件的仪器,配以自动调节系统,即可校正这个误差;(2)如果将QGD-07型红外仪改成双气室,全密封,就能消除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的影响;(3)QGD-07型红外仪的光子探测器为锑化铟,受温度影响较大,如换成热敏元件,即能排除温度影响;(4)在高原地区,欲把二氧化碳浓度绝对值测准,标定零点时必须用氮气,标定满度的二氧化碳浓度一定要精准,测定时应与标定时温度一致;(5)如改用电子稳压器,效果会更好;(6)如果稳压器和稳流器同时使用,能更有效地减小对仪器的影响,但目前尚没有集稳压与稳流为一体的设备;(7)建议购买一台可控硅发电机,用来预热红外仪,或用于叶片测定,以应对经常停电的问题。正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读数,茅塞顿开,收获甚大,弥补了我们此类专业知识的不足。 1981 年初,佛山分析仪器厂专家李更生来到植物所,了解对该厂生产的 FQ-W-CO 2 型红外仪 使用 情况,我们借机 向其请教。其中谈到:(1) FQ-W-CO 2 型和BECKMAN-864型红外仪在草原站读数不稳的原因,可能是电源频率变化过大或是工作管中进入杂物所致;(2)不同仪器的设计性能不同,如:用QGD-07型红外仪测定,气路中必须加入干燥器,而用 HORIBA ASSA-1610 型 红外仪测定则不能加;(3)大气压低时,测定数据会减小,必须进行校正。这些对于内行来说的普通常识,我们知之甚少。这番交谈,再次 受益, 进一步了解了红外仪的性能。 此后,全力投入准备工作。一是购置相关设备和材料,如:用来稳定电压的大型稳压电源,用于驱动叶室夹层液体的输液泵,野外测定时用于叶室气封的微型鼓风机,用来测定叶绿素的分光光度计,利用传统方法测定蒸腾速率所需要的精密扭力天平和秒表,测定气孔开启度所需要的显微镜、火棉胶、染色剂和无水酒精,以及风速仪、湿度计、半导体点温计、大型储气瓶、冰壶等。此外,购买了不少易于损坏的备件,如各种保险管、气泵上的电刷、软硅胶管等。同时,我们设计、请植物所工厂加工了不少设备,有:封闭液冷叶室、开放水浴叶室、个体同化室、铜制酒精冷却设备、有机玻璃吸热水槽、湿度计密封装置、水浴叶室支架、活动遮雨架、花盆升降器、测定二氧化碳补偿点用的有机玻璃加湿器、大型储气袋、特制小土钻。并到北师大光电仪器厂,对照度计进行了检测。 7 月中旬,我与杨宗贵再次来到锡林郭勒草原,继续进行光合测试工作。 为与生产实际相结合,除了 继续测定草原建群植物种羊草、大针茅等植物的光合速率与光照、温度等自然生态条件的关系外,还研究了光合速率与人为生态因子的关系,如在羊草样地和站内分别布置了施肥和灌水试验。前者的测定对象为羊草和大针茅;测定内容为光-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光合器官面积,以及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后者的测定对象为羊草、贝加尔针茅和无芒雀麦;测定内容为光合速率、光饱和点和补偿点、蒸腾速率、二氧化碳补偿点和光合器官面积,以及地上和地下生物量。 除上述之外,还进行了如下测定:(1)在站内自然条件下, 利用光合车上的HORIBA ASSA-1610型红外仪测定了 羊草和大针茅叶片的光合日进程 ; (2)在羊草样地、大针茅样地和站内,用精密扭力天平快速称重的方法,测定蒸腾速率;(3)用火棉胶测定羊草和无芒雀麦的气孔开启度;用无水酒精固定的方法,测定大针茅的气孔开启度;(4)用分光光度计测定羊草、大针茅的叶绿素含量;(5)为了解该地自 然条件下生态因子的变化幅度,专门测定了该地的光强、温度和湿度的日变幅。 这一年,安装了5000W的BTWY-5型可控硅交流稳压电源,基本解决了光强不稳的问题; 使用以蛇形铜管为冷却器、以输液泵为动力的调温装置和三层液冷同化室,初步解决了叶室温度调控问题。但是,问题仍旧连连出现,层出不穷,可归纳如下。 首先,红外仪读数不稳定的问题。虽然在实验室新安装了大功率的稳压设备,但 红外仪读数仍旧时而不稳,甚至极不稳,或是突然由稳转而不稳。反复查找,有时毫无结果,只得中途停测,心中郁闷。 电压急剧变化,不仅影响红外仪的稳定性,而且影响泵速和光强,造成流量忽大忽小,光照忽强忽弱,进而影响叶片同化量,造成读数不稳,危害极大。 其次,时不时停电,仍为常态,并未好转。有时,仪器稳定,兴致极高,不料突然停电,前功尽弃;有时一天停电多达8次,简直无法测定,心情低落。我们试图在 突然停电时,立即用蓄电池代替,以免重新预热花费时间,但人工光源供电未得解决,还是枉然。 第三,红外仪器的问题。比较而言,以 QGD-07 型红外仪稍好,FQ-W- CO 2 红外仪较差。这表明,气压对光子探测器类型的前者影响较小,对气动探测器类型的后者影响较大。但是,这二类红外仪 均为晴天时读数相对较稳,阴天与雨天时欠佳。这是否与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稳定程度有关?不得而知。 第四.气路问题。有时电压稳定,而红外仪读数不稳,寻找原因,往往是气路系统,如管道接头、气泵、加湿器、干燥器等漏气所致。 第五,流量问题。有一次,读数不稳,多次排查,似无漏气之处;再继续仔细检查,发现转子流量计的转子忽高忽低,致使流量忽高忽低,造成测值不稳。原因是,因久未清洗,转子粘度增大所致。立即用酒精洗涤,读数果然稳定了,原来小小流量计亦如此重要,不容忽视! 第六,气封量问题。前期的测定结果显示,同种植物叶片的光合速率,测值差异较大。后来方知,这与叶室的气封量不适宜有重大关系,但当时对此并无明确认识。 第七,叶室温度问题。封闭酒精液冷叶室降温效果较差, 气封效果不佳,测值偏低且不稳定,反复检查,原因不明,估计是设计不合理。只好暂且不用,待回京后进一步改进,重新制作。 第八,叶片受光问题。由于碘钨灯的长度有限,超出一定范围,其光强减弱。所以, 当测定叶片过长时,其前后受光不一致。后果是,光饱和点测值偏高,光补偿点偏低。因此测试叶片的长度一定要适中。 第九,难以解释的反常现象。有一次,红外仪读数变化较大,经查,电压稳定,也不漏气,干燥器和流量计亦正常,难道是红外仪所致?原因不得而知。在未放入叶片时,叶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本应与空气相同,但有一次却高于空气,但叶室并不漏气,对此不知其因。还有一次,晚间测定,大针茅的光合速率出现负值,当时以为是植物有生物钟,夜间也像人一样需要睡觉。但后来的测定表明,并非如此,估计是气路漏气所致。 由上可见,仪器、电压、气路、气流、流量、光源等皆为读数不稳和测值不准之因,究竟原因何在,并 非过目即可了然,只能逐一排查。有时候,使尽浑身解数,仍是一筹莫展,弄得一头雾水。但是,其中最重要的还是二氧化碳浓度定量装置-红外仪。看来,在草原地区,使用现有仪器,仅能测定植物的光合速率,就连光饱和点和补偿点之类都难以测准,似此,如何进一步深入研究?怎么办?何去何从?反复考虑,似乎有如下三条出路,一是购置抗电干扰能力强、适合高原地区的红外仪,继续原定研究项目;二是在草原地区测定光合速率日进程,在北京以草原植物为对象,深入研究其光合生态特性;三是改变研究方向,建立热值测定实验室,探讨草原生态系统的能流。原本已经形成的思路,即优势植物光合速率与光照、温度、湿度、土壤水分、二氧化碳浓度等各种生态因子的关系,光合特性的季节变化、不同叶龄的光合特性,二氧化碳浓度增高对光合特性的影响,等等研究内容,是否就此化为泡影?先前的辛劳,是否将会付之东流?难道只好作 罢、改弦更张不成? 尽管如此,工作不能停顿,我们将研究方法加以总结,写出 《 草原植物及其群落光合生 态的研究途径和方法》一文, 在当年11月于成都召开的草原生态研究方法会上,进行了交流。会后,又绕道去湖南津市无线电三厂订购了一台半导体降温设备。 心怀重重疑虑,进入了1982年,决定在 购 买到合适的红外仪之前,在草原地区暂停实验室的工作,仅测定自然条件下的光合速率日进程;草原植物光合生态特性的深入研究拟在北京进行,同时尽快建立热值测定室,这似乎是水到渠成之事。 恰好,这一年女儿上学,中午无人照料。所以商定,杨宗贵赴草原站,利用光合车测定光合速率日进程和施肥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我在植物所试验地种植羊草等牧草,用作光合测定材料,并就有关方法进行测试。 没想到,由于气候原因,加上管理不善,植物生长不良,样品没有代表性,所以原计划落空。真是雪上加霜,又添一层 焦虑和 忧愁 。 这时,从湖南订购的半导体冷却器到货。我使用酒精和蒸馏水两种液体,对其冷却效果进行了数次试验,结果不太理想,一是降温幅度十分有限,满足不了光合速率与温度关系研究的需要,二是叶室内壁,霧珠严重,影响叶片受光。又一桩失误,又一笔学费,又一次遭受打击。 正当心灰意冷之时,突然转机再现。9月初,北京分析仪器厂研制的新型红外线光合作用测定仪 QGD-08 型(后更名为 GXH-201 型) 问世,希望我们试用。我们求之不得,为之一振,立即投入测试。分别与 ASSA-1610 型和 佛分厂的 FQ-W-CO 2 型 红外仪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仪器 受温度和水分影响较大 ,但 电压波动对其影响较小。在草原站测定,前二个缺点是可以解决的,后一个优点正是我们需要的。 我们欣喜不已,点燃了心中的希望之光。 1983 年,积极备战,计划重点解决几个难点,一是新型红外仪,二是叶室湿度的调控装置,三是定点测定土壤湿度的装置,四是改进并制作封闭液冷叶室和开放水浴叶室。 3 月,到煤炭科学院煤化学研究所了解热值测定设备与方法,而后草原组开会决定,增设“草原群落和植物种能流过程及其热值特征”研究课题。随后,我给所后勤处打报告,从化学分析实验室隔出一小间,准备建立热值测定室。 接着,到北京分析仪器厂,与王复兴、王宏高、李友民座谈,交流红外仪的设计、生产与使用情况。他们计划对 QGD-07 型红外仪进行改进,并决定把三台 GXH-201 型 样机,分 别交由我们与上海、哈尔滨的另外二个科研单位试用,以在使用中发现问题,将来进一步改进。 3-4 月,了解定点测定土壤水分的设备,其中,北农大土化系华孟介绍了负压计,东北师大杨继光介绍了电容法,内蒙古农大李绍良推荐用电流法。经比较,我们决定采用后者,随后杨宗贵动手制作出若干 电极石膏探头,将其与电流计相结合,组成了电流法测定土壤水分的装置 。 此外,还陆续制作了改进后的封闭液冷叶室和开放水浴叶室、气体湿度调控装置、气路转换箱、配制二氧化碳浓度的储气袋、野外光合测定架、遮雨架、过滤器等。添置了 无油空气 压缩机、稳压器、二氧化碳钢瓶、输液泵、气泵、点温计、照度计、流量计等。 同一年,中科院台站网络统一订购的 MK-3 型自动气孔计(英国)、 LI-COR-3000 型便携式面积仪(美国)、精密光谱辐射仪 和氧弹热量计 到货。这意味着测定叶面积、叶片气孔和蒸腾速率将摆脱传统手段,可用先进仪器测定了。这无疑是雪中送炭,真是好事不断,喜事连连。 6 月上旬,我与杨宗贵来到草原站。首先安装无油空气压缩机和调湿装置。用前者替代气泵, 作为管道的空气动力,叶室的气封效果大有改观;后一装置有四个分路:自然空气与分别通过干燥器、管状纱布加湿器和水浴加湿器的空气,相对湿度的调节范围可达0-100%。此外,改进了调温装置,通过调节盐冰水、冷水与热水的比例,用输液泵作动力,使水在叶室上下夹层循环,叶室温度最低可至6℃。然后,使用QGD-07型红外仪进行测定,所用流量与标定时一致(0.5升/分),读数较前有所稳定,但仍旧时而不稳。 6 月下旬,北分厂的王宏高和李友民来站,用一周时间,现场调试红外仪。通过给QGD-07型红外仪匹配电阻、对调焊接晶体管双极,更换调零系统的碱石灰、过滤器、干燥器,指针稳定,重复性好,但电压突变时尚欠稳定。随后,调试GXH-201型红外仪,结果显示,电压突变时亦较稳定。不日,进一步采取措施:改变调节管的光源电压和补偿值,并将与开关指示灯脱离,接上地线,加上加磁饱和稳压器;再行测试,读数相当稳定。几经改进,取得了明显成效,表明 该仪器适合用于草原地区测定。其突出优点,一是抗电干扰性能良好,读数稳定, 测定迅速; 二是为差动式,可直接显示植物的二氧化碳同化量,且 受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的影响较小 ;三是零点变化微小,重复性高。四是为数字显示,读数直观;五是 电磁阀控制气路,操作方便。该仪器的数字显示分辨值为1ppm,而用记录仪读数,为0.5ppm,其精度显著高于07型仪器。从此,研究手段再上新台阶,测定精度和速度明显提高,为在实验室深入研究光合速率与各种生态因子的关系提供了保证,这是仪器研制与使用人员相结合的硕果。 但是,测定中仍偶有读数不稳。继续经查找原因,发现管道所经过的墙中通道,向上输出室内空气,造成空气二氧化碳浓度不稳所致。于是,设法堵住通道,二氧化碳浓度随即稳定了。此外,还发现并消除了其他一些影响光合速率测值精度的因素,如:发现利用光合车与实验室,在相同生态条件下对同一片叶进行测定,其光合速率不同。究其原因是流量计不准,进而发现几只流量计的读数差别较大,需要校准;此外,流量计在气路中的位置对测值也有影响,以将其接在干燥器之前较为合理,显示的读数更为准确。再如:原空气从干燥剂下方进上方出,棉花易湿,阻力渐增,流通不畅,影响测值;发现后,改为上方进气,问题得以解决。 在自然条件下测定,根据ASSA-1610型红外仪的特点,采取了相应对策。一是鉴于该仪器差值零点每天变化,而绝对值零点稳定,所以拟用绝对值读数;二是在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变化较大之时读数困难,如从记录仪连续15分钟的记录中,选取记录稳定的读数,则可提高准确度。实践证明,该仪器适合用于野外条件下测定,不适宜用来测定生态因子-光合速率曲线之类的精确测定。 面对仪器多,故障多,又无维修人员的现实,感到今后必须补充自己的短板,学习一点修理方法。同时,每年均需将仪器带回北京,全面检修,并购买一些必要配件,以备不时之需。 这一年,在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成了如下工作:(1)在实验室,测定了土壤水分充足条件下羊草、大针茅、贝加尔针茅、西伯利亚羽茅、无芒雀麦、马蔺、山葱的光-光合速率和空气湿度-光合速率;土壤干旱条件下羊草、大针茅、贝加尔针茅、无芒雀麦的光-光合速率;土壤水分充足与干旱下的羊草、大针茅的温度-光合速率;羊草、大针茅、贝加尔针茅、无芒雀麦的流量-光合速率;羊草、大针茅、西伯利亚羽、无芒雀麦、马蔺、山葱的土壤水分-光合速率;羊草、大针茅、西伯利亚羽茅、马蔺光合对光照的反应速度;羊草、大针茅、西伯利亚羽茅、马蔺、山葱的叶片含水量-光合速率;对羊草叶龄-光合速率进行了试测;(2)在自然条件下,利用光合车,测定了土壤水分充足与干旱下羊草、大针茅、贝加尔针茅、无芒雀麦的光合日进程;(3)使用气孔计测定了羊草、西伯利亚羽茅、无芒雀麦、马蔺、山葱五种植物的气孔传导率和蒸腾日变化,以及喷施三十烷醇对羊草气孔传导率的影响;(4)在羊草样地,布置了雨季喷施三十烷醇试验,测定项目为群落密度和高度、羊草、大针茅、羽茅三种植物的生物量和叶面积、土壤含水量和土壤容重,以及对羊草和大针茅光合速率的影响; (5) 标定电极石膏块,发现土壤含水量与电流强度成双曲线函数关系,但其常数项因土类而异。所以,对每类土壤均做出了二者的方程式。由于电极石膏块受温度影响特大,所以又做出了其温度校正系数。这项工作,为控制和预测土壤湿度,研究土壤水分与光合速率的关系提供了保障; (6) 其他测定:最大田间持水量、土壤容重等;(7)移栽的样品有:不同生态型的羊草、羽茅、羊草、大针茅、山葱、细叶葱、细叶鸢尾等。 值得记录的是,8月初,站内组织到达里诺尔湖旅游,但因工作太忙,未去,甚为遗憾。8月下旬,中科院专业摄像人员来站,为草原站的科研工作录像。恰好光合测定刚刚结束,于是我们随着录像小组,在站内实验室、人工草地、羊草样地和杨树林等地转了二天,并在实验室和羊草样地录制了光合测定场景。这是紧张之后的放松,工作之余的休闲,感到身轻体健,心情舒畅。 回京后,为北分厂写了《使用 GXH-201 型红 外线光合作用测定仪的体会》;次年1月通过了专家委员会鉴定,正式投入生产。 这一阶段,光合生态研究初见成效,依据本阶段的测定数据,撰写了几篇论文。先是刊 登在中科院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站编纂的《草原生态系研究 》(内部刊物)上,其中:第二集有 《 羊草光合生态特性研究Ⅰ.羊草光合速率与测定时生态因子的关系》、《羊草光合生态特性研究Ⅱ.水分对羊草光合特性的影响》、《不同灌溉条件下三种草原植物光合器官与光合特性的比较研究》;第三集有《三种不同水分生态类型草原植物光合速率日变化的初步研究》;第四集有《大针茅羊草等草原植物光合速率与水分关系的初步研究》;第五集有《羊草和大针茅光合生态特性的比较研究》、《应用红外线气体分析仪和同化室测定草原植物光合作用时的气路系统及计算方法》、《两种可调温气封同化室的结构及其控温效果》。后来陆续公开发表,《植物学报》有《羊草光合生态特性的研究》,英文版《植物学报》有 《Characteristics of diurnalcourse of photosynthesis in three waterecotype grasses from a typical steppe. Chinese》; 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草原生态系统研究》,第1集有《不同灌溉条件下羊草、贝加尔针茅和无芒雀麦地上部生物量和一些生理特性的比较观察》, 第2集有 《羊草和大针茅光合生态特性的比较研究》和《羊草和大针茅等草原植物的光合速率与水分关系的研究》。 综上所述,这一年是扭转局面的一年,是测定手段显著提高的一年,是光合生态研究飞跃的一年,不仅二氧化碳定量精度明显提高,测定速度明显加快,而且具备了测定光合速率与各种生态因子定量关系的条件。此外,气孔计的使用为同时测定光合和蒸腾速率提供了便利;叶面积仪的使用促成了光合速率与叶龄关系的研究;10.8千瓦柴油发电机到站,解除了停电之忧;对转子流量计、半导体温度计、照度计等仪器进行了核准、校对,提高了精度。此时,回想去年,感慨万千,动摇已成往事,深感坚持就有希望,持之以恒定见成果。
个人分类: 科考科研笔记|5806 次阅读|1 个评论
中科院内蒙古草原站
dongzg101 2011-7-31 17:57
听植物所同学说,内蒙古的风光很好,将来有机会去看看内蒙古草原!
1959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1: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